• 20.77 KB
  • 2021-10-26 发布

人教语文八上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记承天寺夜游》‎ 课型:新授        主备吴煜洁    审核初二语文组 学习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本课的文言实词、虚词。 2、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3、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4、领悟作者简洁精妙的写景抒情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朗读以至成诵,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意,体味文章的感情基调。 2、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情怀,学习他面对逆境时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 学习重点 1、 朗读,把握文意。  2、体会写景的妙处,领略作者情怀。 教学过程 一、导入:古人无论是在得意还是失意时都喜欢以风花雪月寄托自己的情怀,苏轼也不例外,在他被贬黄州抑郁不得志时就借用月光将自己的感情释放了出来。 二、自主学习 苏轼知多少 (自查资料,将有关苏轼的资料进行展示,)‎ 看谁读得好(熟练阅读) 自学指导 古文阅读三字经 读一遍,找生字。读两遍,断句子。 读三遍,看注解。读四遍,握文意。‎ 注意重点字词的理解 欣然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        相与      空明       盖      闲人 三、合作探究 ‎1、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 一方面作者被贬,心情郁闷,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因为月色很美,想去赏月 ‎2.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去一去关键词,品修辞)‎ 绘景:月色—积水空明 ,竹柏—藻荇交横 把“如”、“盖……也”去掉,和原文相比,句子的意思有无改变?‎ 变了。原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如临其境 ‎3.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添一添,品意境)‎ 皎洁 、空灵、清丽、淡雅 在“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后加上“丛中蛙鸣起伏,空中流萤飞舞,寺中人语喧哗,院外狗吠连绵。”一段话,好不好?‎ 不好。改变了原文明净幽闲,清丽淡雅的味道。‎ ‎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段写出了月光和竹柏倒影的什么特点?点染出一个怎么样美妙的境界?    *此句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5、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6、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闲人”的含义?    *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或表现作者虽遭贬谪仍强作轻松愉快的复杂心情。既有由赏月咏月而发的自豪自慰,又有为'闲人'的境遇而生的惆怅和苦闷。)‎ ‎7、我们身边有许多闲人,文章中的闲人与他们一样吗?‎ ‎8、文章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贬官的悲凉、落寞,赏月的欣喜,自我解嘲的达观 ‎9、文章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旷达(豁达)乐观的胸怀。‎ 四、拓展延伸 ‎1、改写课文:以散文化形式,或新诗分列句式,将课文内容改写成幽默、趣味、口语化或兼而有之的文字,且能笼盖全篇文意。 2、班内交流 ,共同欣赏讲评。 ‎ 小结:本文篇幅虽小,写景抒怀却有独到之处。一切都像信手拈来,却创造了一个明净悠闲的境界。文中十八字写景,运用比喻手法,将随处可见的寻常景物描绘的充满诗情画意,充分显示了作者的艺术才思和豁达宽广的胸襟。 五、课下作业 月总是文人墨客的爱物,咏月文章数不胜数。课文作者寝而见月,见月而起,起而寻友,寻友赏月,以水喻月,最后写出了在空明的月色中对人生哲理的领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是啊,“何夜无月”。请以“月”为话题写一篇600字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