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4 MB
  • 2021-10-26 发布

部编版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25饮酒(其五)

  • 2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饮酒 ( 其五 ) 25 诗歌 旧时代的一些诗人,对现实不满,退居山野,避入乡村,通过对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园风光的歌咏以抒发情怀。这类诗被称为田园诗,写这类诗的诗人也就被称为田园诗人了。陶渊明就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他与最早的山水诗人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被合称为“陶谢”。听人说美味,总不如自己亲口尝一尝来得真切。今天我们就来品陶渊明 《 饮酒 》 诗之美味吧 ! 背诵诗歌,感知诗歌内容。 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现手法。 领会作者意志和情趣。 (难点) (重点)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他几次出仕,几次归隐,最后下决心走上归隐之路。他共创作 《 饮酒 》 诗 20 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 《 饮酒 》 诗共 20 首,大约写于诗人辞去彭泽县令归隐田园之后,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 结 庐 ( ) 喧 ( ) 东 篱 ( ) 一 读一读字音 lú xuān lí yōu ( )然 xún ( )阳 二 写一写字形 悠 浔 导思 1. 这首诗表达了 诗人怎样的志趣?是如何表达的? 归隐之趣 关键词 人生追求 优美诗境 导思 2: 最能体现诗人悠然自得心情的句子是哪句? 抒情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饮酒(其五) 》课文朗读 。 1. 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 方框 。 2. 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 波浪线 。 3. 有疑问的地方,用 问号 标注。 圈点要求 原文 : 结庐 在 人境 ,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 尔 ?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 悠然 见南山。 结庐: 构筑房舍。结,建造、构筑。庐,简陋的房屋。 人境: 人聚居的地方。 尔: 这样。 悠然: 自得的样子。 注释: 翻译课文 建造房舍在众人聚居之处,却没有车马的喧嚣。你问我为何能够这样?只要心远离尘俗,自然觉得住处僻静了。采摘菊花在东篱之下,闲适地遥望南山。 译文: 原文 : 山气 日夕 佳,飞鸟 相与 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日夕: 傍晚。 相与: 相伴。 注释 : 山气氤氲,傍晚景色真好,飞鸟相伴归还。这其中包含着人生的许多意趣,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译文: 如何理解“而无车马喧”“心远地自偏”这两句诗? 【 答案 】 因为作者心情闲适,心志高远,所以虽居闹市却觉得偏僻安静,这两句体现了作者酷爱田园生活的宁静、自由,厌恶官场的黑暗虚伪。 2. 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答案】 本题运用赏析古诗词名句法。这两句诗妙手偶得,浑然天成,诗人悠闲地在篱下采菊,抬头见山,是那样怡然自得,那样超凡脱俗,以景物衬托诗人的闲适。“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心情的自得、闲适、恬淡。“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的随意与自然,不是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写出了作者心与自然的会意和亲近。 3.“ 悠然”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能否将“见”改为“望”? 【 答案 】 “ 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境。将“见”改为“望”不好。“见”字表现了诗人看山不是有意之为,而是采菊时,无意间,山入眼帘。 4. 分析最后两句诗的含义。 【 答案 】 这两句是全诗的总结,点明诗歌主旨。“此中”指此时此地的情和境,也指隐居生活。“真意”指诗人从自然与人的和谐景象中悟到的自然意趣,它包含了大自然淡泊闲逸、自由随性、各有所归的意趣,也包含了物我合一、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意趣。 【 答案 】 这里的“车马喧”并非指平时老百姓来来往往干活的车马发出的喧闹声,而应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而无车马喧”是因为诗人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荣誉等。 【 难点探究 】 诗人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 饮酒(其五) 身居田园,心志高远情怀高洁,怡然自乐 本诗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远离世俗、悠然自得的心境,反映出诗人厌恶官场,决心归隐、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 朴素淳厚,寓情于景,意境深远。 本诗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全诗融说理、抒情、写景于一体,语言貌似平淡,却意味深长、诗意盎然,朴素而形象地反映了陶渊明归隐后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 这首诗是作者自叙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心境。“通章意在‘心远’二字,‘真意’在此,‘忘言’亦在此。景、情、理三者巧妙结合,达到水乳交融的境地,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作业 1 : 完成教材上的课后习题 作业 2 : 完成 《 点训 》 上的习题 温馨提示:以上作业的课件均见本课文件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