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5.67 KB
- 2021-10-2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达标精品检测试卷
说明: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一、选择题(12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
1.如图所示,对光有发散作用的透镜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中间比边缘厚的透镜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中间比边缘薄的透镜为凹
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凹透镜是指中间比边缘薄的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所以凹透镜又叫发散透镜,符合这个特点的透镜是 B.
2.将物体分别放在甲、乙凸透镜前,物距相同,通过甲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像,通过乙
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上面的图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甲透镜的光路图,下面的四
幅图中哪副图可能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乙透镜的光路图()
A. B.
2
C D.
【答案】A
【解析】由图 11 可知,甲透镜的焦距为 20cm,将物体分别放在甲、乙凸透镜前,物距
相同,通过甲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像,通过乙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所以物距小于甲的
焦距 20cm,大于乙的 2 倍焦距,可以得出乙的焦距小于 10cm,结合四个选项,故选 A。
3.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
下降,下列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原理图正确的是()
甲乙丙丁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丙丁
【答案】A
【解析】甲是近视眼成因原理图;乙是近视眼的矫正原理图;丙是远视眼成因原理图;
丁是远视眼矫正原理图。
3
4.下列关于对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显微镜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目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B.望远镜的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显微镜和各种形式的望远镜,目镜都成虚像
D.无论什么形式的望远镜,其物镜直径越大越好
【答案】 A
【解析】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A 错;望远镜的物
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 正确;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都相当
于放大镜,成的都是虚像,C 正确;望远镜的物镜直径越大,可以会聚更多的光,使得
成的像更加明亮,D 正确。
5.近年来流行一种“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
拍相比,利用“自拍神器”可以( )
A.增大像距 B.增大像的大小
C.缩短景物到镜头距离 D.增大取景范围
【答案】D
【解析】“自拍神器”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工作的,凸透镜成实像时,物
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自拍神器”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
利用自拍杆可以增大物距,减小像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取得更好
的拍摄效果,故 D 正确,ABC 错误。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 30cm 处,在透镜另一
4
侧距离透镜 16cm 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②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
③该透镜的焦距 f 一定满足 8cm<f<15cm
④将近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要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靠近透镜
A.只有①和③ B.只有②和④ C.只有②和③ D.只有①和④
【答案】C
【解析】凸透镜成像时,得到的实像都是倒立的,所以蜡烛放在距凸透镜 30cm 处时,
在透镜的另一侧的 16cm 处得到一个清晰的实像,且物距大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像的
规律可以得出物体的位置,根据物体位置列出不等式,解不等式得出结果。当凸透镜成
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近视镜是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蜡烛距离凸透镜 30cm 时,在透镜的另一侧 16cm 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物距大于
像距,成倒立缩小实像,是照相机的原理;故①错误,②正确;
此时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像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即 30cm>2f;2f>16cm>f,
解得:8cm<f<15cm。故③正确;
近视镜片是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所以近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像将
延迟会聚,为使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采取的方法为:使光屏远离透镜,使像成在光屏
上,故④错误。
7.关于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远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B.照相时,景物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
C.投影仪中的投影片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D.望远镜的物镜使远处的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答案】A.
5
【解析】(1)近视眼用凹透镜进行矫正,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远视眼用凸透镜
进行矫正,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2)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进行判断: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2f>v>f.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v>2f.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A.远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可使光线提前会聚,故 A 正确;
B.照相机是应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工作的,所以被照
者站在凸透镜的 2 倍焦距以外,故 B 错误;
C.投影仪是用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 C
错误;
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焦距,此时成正立、放大的
虚像,故 D 错误.
8. 蜡烛放在如图所示位置,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小红画了图中的光路。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红画的光路是正确的
B. B. 透镜成的是虚像
C. 透镜的焦距小于 10cm
D. 透镜的焦距大于 20cm
【答案】C
【解析】从图像分析,蜡烛在二倍焦距之外,成像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V>2f,
6
即 20cm﹥2f, f>10cm。故选 C。
9.在探究凸透镜成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
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8cm
B.图中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应用在了照相机上
C.保持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同,移动蜡烛,烛焰仍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D.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移动凸透镜,光屏上能成放大清晰的烛焰像
【答案】C.
【解析】(1)(2)当 u>2f、f<v<2f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其应用是照相机;
(3)物距变化时,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像距也应该发生变化;
(4)凸透镜成实像时,若成缩小的像,则像距小于物距;若成放大的像,则像距大于
物距.
AB、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为 30cm,物距大于像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其应用
是照相机,故 B 正确;若凸透镜的焦距为 8cm,由图可知物距 u=30cm,大于 2 倍焦距,
像距为 20cm,像距位于 1 倍焦距和 2 倍焦距之间应,不能满足要求;
C、保持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同,移动蜡烛,此时应移动光屏,烛焰才可能在光屏上成清
晰的像;
D、由图知,此时像距小于物距,所以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若将蜡烛和光屏
互换位置,此时像距大于物距,根据光路的可逆性,此时应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10.(原创)当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蜡烛的像在光屏上依稀可见
(如图),.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7
A.物距 u=45cm
B.像距 v=80cm
C.凸透镜焦距 f 一定是 10cm
D.凸透镜焦距 f 在 7.5cm——15cm 之间
【答案】D
【解析】本题重在考查物距、像距、焦距概念以及凸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同时也测试
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读取数据的能力。
A.物体与凸透镜光心间的距离为物距,图中情况 u=15cm。选项 A 错误;
B.光屏的像到凸透镜间的距离为像距,图中情况 v=30cm。选项 B 错误;
C.凸透镜焦点到光心间的距离为焦距。但光光根据图所示情况得不出来焦距的大小。但
我们能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判断其焦距的范围。
D.由图中情景知道,蜡烛经过凸透镜作用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
这种情况只有 f<u<2f 时出现。我们知道 u=15cm,所以 f<15cm<2f。
解得:7.5cm<f<15cm。
所以选项 D 正确。
11.在用一凸透镜研究其成像的规律时,某同学得到的部分实验信息如下表所示。根据
表中信息判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实验次序 1 2 3 4 5
物距 u/cm 50 40 30 25 20
8
像距 v/cm 22 24 30 38 60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15cm
B.当 u=25cm 时,凸透镜成放大的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C.当 v=24cm 时,凸透镜成缩小的像,照相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
D.若把物体从距凸透镜 22cm 处向距凸透镜 32cm 处滑动,像会逐渐变小
【答案】B
【解析】(1)当 u=v=2f 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2)(3)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四种情况和应用进行判断: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v=2f,一般用来求凸透镜的焦距。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
(4)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
A.由表中的数据可知,实验 3 中,u=v=30cm,此时 u=2f,f=15cm,故 A 正确;
B.当 u=25cm 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像,投影仪
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故 B 错误;
C.当 v=24cm 时,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则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凸透镜成缩
小的像,照相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故 C 正确;
D.若把物体从距凸透镜 22cm 处向距凸透镜 32cm 处滑动,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
故 D 正确。
12.如图所示是小伟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 v 和物距 u 关系的图像。根据图像给
出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9
A.由图可知实验中使用的凸透 镜的焦距是 20cm;
B.当物距为 5cm 时的成像特点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C.当物距为 5cm 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于照相机;
D.当物距为 5cm 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于幻灯机。
【答案】B
【解析】凸透镜成像(实像)实验中,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当物距在二倍焦 距时,像
距也在二倍焦距处。u=v=2f=20cm,由此判断 20 cm 为凸透镜的二倍焦距,该凸透镜的焦
距应该是 f=10cm。物距为 5cm,位于焦点以内,这时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属于
放大镜的应用。而 2f<u 时,成倒立、缩小、实像,属于照相机的应用;f<u<2f时,
成倒立、放大、实像,属于幻灯机的应用。
二、填空题(10 个小题,每空 1 分,共 22 分)
13.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
示,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应用这一原理可制成 ;再将蜡烛远离透镜,同时将光
屏 (填“远离”或“靠近”)透镜,才能在光屏上再次成一个清晰的像。
【答案】投影仪;靠近。
10
【解析】由图知,v>u,所以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其应用是投影
仪;
再将蜡烛远离透镜,物距增大,所以像距减小,需要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才能在光屏上
再次成一个清晰的像。
14.小芳站在穿衣镜前 1m 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 m;银行 ATM 自动取款机上方安装
有摄像头,它工作时成倒立、缩小的 (选填“实”或“虚”)像.
【答案】2;实.
【解析】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u=2f,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应用是测焦距;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是投影仪;
u=f,不成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是放大镜.
(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和物距离平面镜的距离是相等的,物到像的距离是
物到平面镜距离的两倍,因为小芳站在穿衣镜前 1m 处,则镜中的像与她相距 1m×2=2m;
(2)摄像头的镜头是一凸透镜,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物体成倒立、缩小的
实像.
15.通过晶莹剔透的露珠,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小草的叶脉,这是利用
了 (填“放大镜”、“幻灯机”或“照相机”)的原理:太阳出来,露珠会慢慢消
失,这是 (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的结果。
【答案】放大镜;汽化。
【解析】露珠中间厚,边缘薄,形成一个水凸透镜,叶脉在水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和放大镜的原理是相同的。
露珠会慢慢消失是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现象。
16.将点燃的蜡烛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再将焦距为 30cm 的凸透镜甲放置在蜡烛和
屏之间适当位置,在屏上得到清晰的缩小实像;在透镜甲位置上换上焦距为 20cm 的凸
透镜乙,不改变蜡烛位置,将光屏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适当距离,就
可以再光屏上得到清晰的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实像。
11
【答案】靠近;缩小。
【解析】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时,v>2f,即 v>60cm,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
在焦距为 30cm 的透镜甲的位置上换上焦距为 20cm 的凸透镜乙,凸透镜的折光能力增强,
不改变蜡烛位置,v>60cm,相当于物远了,则屏上的像变近、像变小大些,故应减小
像距,即应将光屏靠近透镜。
17.人的眼睛是一架精密的照相机。如图所示,是描述人眼看物体的成像图,其中看远
处景物的是图,景物在视网膜上成的是 像(选填“实”或“虚”)。
【答案】甲,实。
【解析】人的眼睛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都是利用 u>2f 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的
原理。题中图甲是描述人眼看远处景物的成像图,景物在视网膜上成的是倒立的、缩小
的实像。
18.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物体经晶状体成像与视网膜上,对于近视眼患者而言,远
处物体成的像位于视网膜 ,可配戴 透镜矫正.
【答案】前;凹.
【解析】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太厚或眼球太长,
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近视眼戴凹透镜使光线发散一些,使像成在视网膜上。近视眼
的晶状体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为了使像正
好呈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推迟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后移,所以应佩戴发散
透镜即凹透镜。
19.如图所示,把一凸透镜放在平面镜前,当用眼睛观察镜子时,光束似乎是从 M 处发
散开来的,则光束会聚处和 M 点的距离是 m,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m。
12
【答案】0.6;0.2。
【解析】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其成像的特点是:平面镜所成像是正立
的、等大的虚像,物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即物像关于镜面对称。由题意知:光束似乎
是从 M 处发散开来的,则光束会聚处(即焦点)和 M 点关于镜面对称,故它们之间的距
离是 0.6m,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0.2m。
2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应调节烛焰和光屏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上。当蜡烛距凸透
镜 30.0cm 时,在光屏上成一个等大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cm;将蜡烛远离透镜移
动动到适当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就将光屏向(远离/靠近)透镜方向移动。
【答案】主光轴 15.0 靠近
【解析】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应调节烛焰和光屏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当
蜡烛距凸透镜 30.0cm 时,在光屏上成一个等大的实像,则物距 u=v=2f,所以凸透镜的
焦距 是 f=1/2u=15cm;将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到适当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根据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大”,应将光屏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
21.小明利用电脑上的视频摄像头给自己拍数码照片.试拍后发现左脸白,右脸黑,原
来是台灯放在左侧,这是由于光的 造成的;调整台灯后,小明应在距离镜头 处;
如果觉得像偏小,他应该 (选填“靠近”或“远离”)镜头.
【答案】直线传播,二倍焦距以外,靠近.
13
【解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摄像头就相当于照相机,照相机前面都
有一个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
被照物体的像.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应大于 2 倍焦距,物距越小像越大.
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台灯放在左侧,所以灯光几乎全部射到人的左侧脸上,所以左脸白,
右脸黑.
摄像头就相当于照相机,照相机是利用物距大于 2 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
的.
故小明距离镜头应大于 2 倍焦距,要想使像大一些,应靠近镜头,使物距减小,像距增
大,像也增大.
2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从大量实验中归纳得到的,如下表所示:
像的性质物距 像距
放 大 或
缩小
倒 立 或
正立
实 像 或
虚像
观察光屏 像 与
物 在
镜的
u>2 f 2f>V>f 缩小 倒立 实像 有清晰像 两侧
U=2f V=2f 等大 倒立 实像 有清晰像 两侧
2f>u>f V>2f 放大 倒立 实像 有清晰像 两侧
U=f 不成像
f>u 放大 正立 虚像 不成像 同侧
进一步分析、综合以上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还可以归纳得出的规律有(写出两条即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物体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2)两倍焦距的点是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
的分界点。(3)焦点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4)实像可以在光屏上出现,虚像不
能在光屏上出现。(其他只要符合事实都可以)
【解析】本题的表格数据分析与其他的表格数据有所不同,本题着重分析的是实验规律,
14
而且在分析时要求除了表中的规律以外,综合分析表中的信息,得出凸透镜成像变化规
律,对于这一点学生往往难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口,因此在具体分析时,可以根据表
格中的规律,在黑板上画一下凸透镜成像的示意图,两者相结合分析更容易使学生理解。
三、作图题(4 个小题,每题 3 分,共 12 分)
23.已知黑箱内有一只凹透镜和一只平面镜.请在黑箱内画出完整的光路,填上光学仪
器,并标明凹透镜焦点 F 的位置.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将此知识点与平面镜相结合,给此题增
加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属于难题.
根据凹透镜和平面镜对光线的作用结合图示光路解答.
图中已给出了凹透镜的主光轴,且射出黑箱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则射向凹透镜的光线
延长后过其焦点,所以,可以先利用平面镜反射光,光线再射向凹透镜,且这条光线延
长后与凹透镜的主光轴相交.
作法:画出射入黑箱的光线,在黑箱左侧适当位置垂直于主光轴画出平面镜,入射光线
与平面镜的交点为入射点,垂直于平面镜作出法线,根据光在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作出反射光线;反射光线与射出黑箱的折射光线的延长线的交点为射向凹透镜的入射点,
由此画出凹透镜,延长射向凹透镜的光线与主光轴的交点即为焦点 F.
15
24.根据光的传播路径,在图中的虚线框内,填入符合要求的透镜.
【答案】如图所示:
.
【解析】凸透镜能使光线会聚,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通过图中光线的折射情况来确定
是什么透镜.图中入射光线是平行的,而折射光线远离主光轴,即透镜有发散作用,所
以是凹透镜;
25.完成光路图,根据图中的入社光线或折射光线作出相应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
【答案】
16
【解析】根据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进行作图: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
射后过焦点,通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个折射
后平行于主光轴.
26.如图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和这条折射光线再经平面
镜 MN 反射后的反射光线.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
(2)过平面镜的入射点垂直镜面作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作出
反射光线。
四、实验探究题(3 个小题,27 题 6 分、28 题 8 分,共 14 分)
27.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
(1)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17
(2)图乙是某次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生 活中的(选填“放大镜”、“投 影仪”或“照
相机”)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保持凸透镜不动,把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要想在光
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把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一段距离,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实验时,光屏上得到了蜡烛清晰的像,一同学不小心在凸透镜上溅了一个小泥点,
则光屏上 (选填“有”或“没有”)小泥点的像或影子。
(4)将近视眼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远离
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蜡烛清晰的像,这说明近视眼镜对光线有 作 用 。
由此可知,在近视眼得到矫正之前,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 。学科
-网
【答案】(1)10.6(10.2——10.8 均可得分)。(2)照相机,左,变小。(3)没有。
(4)发散。前方(或前面、前边)。
【解析】(1)对 mm 刻度尺读数时要有估计值,故所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 10.6cm。(2)
由图乙知:像距小于物距,故所成的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则生 活中的照相机是利用
这一原理制成的。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减小。故保持凸透镜不动,把蜡烛
向左移动一段距离,物距增大,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把光屏向左移动一
段距离,像变小。(3)实验时,光屏上得到了蜡烛清晰的像,一同学不小心在凸透镜上
溅了一个小泥点,不影响光的折射,则光屏上没有小泥点的像或影子。(4)将近视眼镜
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即像的位置后移。使光屏远离
18
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蜡烛清晰的像,这说明近视眼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由此可知,
在近视眼得到矫正之前,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
2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拉姆同学所在实验小组用同一凸透镜做了如
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前,拉姆同学用图甲所示的方法来测量实验用凸透镜的焦距 f,则该凸透镜的
焦距 f= cm。
(2)将凸透镜放置在光具座的 C 点处,如图乙所示,实验过程中,该小组组装并调整
实验器材,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当把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的
A 点处时,移动光屏到某一位置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
小”)的实像; (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该原理工
作的。
(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再将蜡烛移到“45cm”刻度线处,此时移动光屏 (选
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答案】(1)10.0;(2)缩小;照相机;(3)不能。
【解析】(1)由图甲知,焦距为 f=40.0cm﹣30.0cm=10.0cm;
(2)当蜡烛放在 A 点时,物距大于 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该原理工
作的;
(3)当将蜡烛移到“45cm”刻度线处,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虚像,此时移动光
屏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五、综合素养题(4 个小题,29 题 3 分、30 题 3 分、31 题 6 分、32 题 4 分,共 16 分)
19
29.请你写出三种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
【答案】(1)用手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是凹透镜;
(2)让透镜正对太阳光,移动透镜,在纸上能的到较小、较亮光斑的为凸透镜,否则
为凹透镜;(3)用透镜看字,能让字放大的是凸透镜,字缩小的是凹透镜。
【解析】可以根据凸透镜、凹透镜的定义用手触摸;可以根据凸透镜汇聚作用,让太阳
光照射它,移动透镜,在另一侧纸上看能否得到亮点来判断;还可以用透镜看字,能放
大的一定是凸透镜。
30.如图是照相机原理图。用照相机拍照,在拍摄远景和近景时就如何调节镜头和胶片
使像更清楚问题,请你提出自己得意见。
【答案】用照相机拍照,在拍摄远景时,镜头要和被拍景物远一些,调节胶片离镜头近
一些,这样被拍景物清楚完整。在拍摄近景时,镜头要和被拍景物近一些,调节胶片离
镜头远一些,这样被拍景物清楚完整。
【解析】拍远景时,增大物距,减小像距,像变小;拍近景时,减小物距,增大像距,
像变大。
31.根据眼睛的构造和成像原理,为了预防近视,保护我们的视力,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请你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
【答案】①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 25 厘米左右;
②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 1 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
③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等等。
【解析】下列措施均可以预防近视发生:
① 从小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阅读的姿势要正确,眼与阅读物相距 30~35cm,不
20
要
歪着头、躺着、乘车走路看书。应有良好的照明,阅读物字迹清楚,不应在暗处或太阳
光直接照射下看书,尽量避免长时间近距离阅读,工作和看电视,应每隔一小时休息 10
分钟以松弛调节功能。
②建立眼的保健制度,定期作视力及眼部检查。
③增强体质,注意营养,使眼部与全身均发育正常。对验光后确诊的真性近视,应戴合
适的眼镜,而且要经常戴,以便保持良好的视力和正常调节集合功能。
32.阅读短文:
望远镜的发明
17 世纪初,荷兰制造眼镜的技术已经很精湛了,主要的工艺是磨制凸透镜和凹透镜。
人们经常与凸透镜和凹透镜打交道,用它们可以矫正远视眼和近视眼,但是人们从来都
没有想到把透镜和透镜放在一起组合起来使用。1608 年的一天,在荷兰眼镜制造商汉斯
的作坊里,一位学徒无事拿着两个磨制好的透镜片在眼前对着看,结果惊奇地发现远处
的物体变得近在眼前而且非常清晰,便把这件怪事告诉了老板汉斯。汉斯马上试验证实
了这种现象,为了更便于观察,他把这两个透镜片装在一个筒里,称之为“窥镜”,这
就制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架望远镜。正是有了望远镜的帮助,荷兰舰队能在敌舰发现他
们之前就先行发现敌舰的动向,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打败了强大的西班牙舰队,使荷
兰成为一个海上强国。
望远镜发明的消息很快在欧洲各国流传开了。1609 年,伽利略得知望远镜这种新仪
器,马上意识到它的价值和作用。他立即动手制作,并且不断改进,造出了一架放大 20
倍的望远镜。伽利略把这架望远镜指向了天空,指向了星星,由此揭开了天文学全新的
一页。伽利略利用望远镜发现了木星有卫星,观察了月面,绘制了月面图,观察到太阳
黑子。伽利略这一系列重大的天文发现,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宇宙学说,在知识界产
生了巨大反响,人们争相传诵“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伽利略发现了新宇宙”。通过以
上阅读,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21
【答案】望远镜的发明,是常见的两个透镜片的组合,看起来应该是非常简单的。但是,
人们并没有有意识地运用“组合”这种方法,使得望远镜很晚才出现。如果人们学会运
用组合技法的话,望远镜可能会提前很多年被发明出来,由此可以看出方法技巧在技术
发明中的重要作用。
【解析】通过对以上短文的阅读,同学们就会体会到只要善于观察,勤于动手,认真思
索,就能发现很多科学规律,甚至某些科技产品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