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1 MB
- 2021-10-2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七 律 长 征
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惊天动地的壮举,给
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那么长征是什么?
在长征中发生了哪些重大的历史事件?我们从
中又学到什么样的红军精神?
七律 长征 毛泽东
1935年10月
• 红军第五次反
“围剿”的失败
王明的左倾
冒险主义错误路
线在党中央占统
治地位,抛弃了
毛泽东的军事路
线,使红军处处
挨打。
王明
1934年10月,由于王明错误路线,红军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我军不得不离开中央
苏区根据地,开始长征,北上抗日。党中央
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经过福建、
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
南、甘肃、陕西等十一个省,跋涉千山万水,
击溃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四渡赤水、冲破
乌江天险、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巧渡
金沙江、翻越千里大雪山、穿越茫茫草地,
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胜
利到达陕北根据地。
长征简介
江西→湘江→四渡赤水→过大渡河→巧渡金沙江
→翻雪山→过草地→会宁”等长征的重大事件
创作背景 这首诗
写于1935年10月,
当时毛泽东率领中
央红军越过岷山,
长征即将结束。回
顾长征一年来红军
所战胜的无数艰难
险阻,他满怀喜悦
的战斗豪情,以极
其轻松的笔调写下
了这首气壮山河的
伟大诗篇。
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
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
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湖南湘潭人。1893 年12 月26 日生于韶山冲一个农民
家庭。早年就读于长沙湖南第一师范,即开始革命活
动,接受并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1921年成为中国共
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历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
席、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等职。
平生于政务、军旅之暇,喜爱诗词、
书法,用功尤勤,造诣甚深。著有《毛泽
东选集》5卷,遗墨辑有《毛泽东书信手
迹选》、《毛泽东题词墨迹选》、《毛泽
东诗词手书》、《毛泽东手书古诗词选》。
作
者
简
介
七律知识你知多少?
七律知识
①结构包括四联: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②〔七律 ]七言律诗的简称。
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一般
为八句,每句七个字;
③ 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
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
④句内和句间要讲平仄,中间四
句按常规要用对仗。(颔颈联)
初读《七律 长征》
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把握节奏,读出感情,
读出气势。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wēi yí pángbó
mín
nán
héng
jìngèng
wán
yá
情感体验
在朗读的过程中,我们能体会
出作者的什么样的情感?
满怀喜悦 无限豪情
二读全诗,理解诗歌内容
齐读全诗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哪两句是全诗的总
纲,它们体现了红
军怎样的精神?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哪两句是全诗的总
纲,它们体现了红
军怎样的精神?
首联
“不怕” “只等闲”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远征难”三个
字怎么理解?
远征:行程之远,
时日之长
难:牺牲之大,
经历之苦
远征难:总括了红军
长征途中所遇到的一
切困难。
诗意:红军不怕
万里长征路上的一
切艰难困苦,把千
山万水都看得极为
平常。
理
解
理
解
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
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
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
里也不过是小小泥丸在滚动
颔
联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形容绵延不断
形容巍峨高大
对偶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承“千山”,以
五岭、乌蒙为代
表
逶迤的五岭
磅礴的乌蒙
翻腾的细浪
滚动的泥丸
夸张
比喻
通过夸张手法,有意缩小人的
视觉比例,正是为了反衬红军,
突出表现红军敢于藐视并战胜
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精神伟
力。
合作探究:诗人将绵延不断的五岭,巍峨
高大的乌蒙比作细浪和泥丸,有什么作用?
金沙 水 拍 云崖 暖,
大渡 桥 横 铁索 寒。
上承“万水”二
字
名词 名词 动词 名词 形容词
名词名词 动词 名词 形容词
颈联
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
壁悬崖,雾气蒸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
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金沙水拍云崖暖,
“暖”字写出了5月春暖的金
沙江风高浪急、暖气蒸腾的实景
;
烘托出红军战士渡江脱险的
喜悦心情和一片沸腾的景象。
“大渡桥横铁寒”:
1 、“寒”字既烘托出泸定桥险恶的形势,
又描绘出红军战士浴血奋战,飞夺泸定,
令敌人胆寒的壮烈情景。
2、“寒”字烘托出战斗的紧张激烈,寄
托着对死难烈士的无限哀思。
3、“寒”字用来烘托泸定桥自然环境的
险恶,反衬红军战胜艰险的英雄形象。
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
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
个笑逐颜开。
尾联: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更喜岷山千里雪,
承
上
启
下
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在极
其艰苦条件下的乐观主义精神;
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对革
命前途的美好向往和自信。
尾联
红一方面军
红二方面军
红四方面军
充分表达了毛泽东对
红军二、四方面军广大指
战员的殷切希望和信任。
感悟远征难
1、诗中展示了红军在长征
途中克服困难的五幅雄壮图
画,你能一一概括吗?用动
词加地名的方式概括。
2、选其中最喜欢的一幅,
说说感受。
合作探究
观看影片、欣赏歌曲
长征 远征难
只等闲
千山
万水
腾跃五岭
疾走乌蒙
喜越岷山
抢夺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
更喜
开颜
课文结构:
小结:
这首诗生动形象地 红军
的光辉战斗 ,热情洋溢地
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
的 和 ,
充分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
力量无比顽强的 和 。
艺术特色:1、高度的艺术概括性
2、夸张手法的运用
概括了 长征
历程 歌颂了
革命英雄主义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显示了
生命力 战斗力
长征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
红军是英雄好汉;长征是宣传队,它
向全中国人民宣传了红军北上抗日的
真理;长征是播种机,它把革命的火
种撒遍了沿途的十四个省。长征结束,
新的革命形势就开始了。
• 长征是什么?
• 在中国作家魏巍的笔
下,长征是“地球的红飘
带”。
• 在美国作家索尔兹伯
里笔下,长征是“前所未
闻的故事”。
• 在埃德加·斯诺的笔下,
长征是“惊心动魄的史
诗”。
1、搜集毛泽东评述长征的文
章和描绘长征的诗词。
课外作业
2、积累古今中外诗歌中写
雪的句子(5句)
教学反思:
长征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对于长征过程
中的困难和事迹也较为熟悉,本教案和课件的设计与
制作能充分发挥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教学设计。设计
中能运用大量的感性材料较好地引导学生理解红军战
士的长征精神,以及中国长征的伟大意义。在教学过
程中,合理运用图、声、文、读等相关资料和手段,
对提高教学效益,了解诗的内容,有着十分明显的效
果。
本节课教学容量较大,要加大课前预习和长征资料
的搜集。
互动分析结构 小结
• 首联:开宗明义,提出全篇的中
心思想。
• 颔联:承“千山”,以五岭、乌
蒙 为代表。
• 颈联:承“万水”,以金沙、大
渡为典型。
• 尾联:总结全诗,突出越过岷山
的喜悦。
v 在中国作家魏巍的笔下,长
征是“地球的红飘带”。
v在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笔下,
长征是“前所未闻的故事”。
v在埃德加·斯诺的笔下,长征
是“惊心动魄的史诗”。
v在毛泽东的笔下,长征是宣
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
播种机。
v长征是什么?
l魏巍的《地球的红飘带》
l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
记》
l http://changzheng.china1840-1949.net.cn
大渡桥横铁索寒
状写了红军征服“万水”途
中所战胜的艰难险阻;
突出了红军克敌制胜、一往
无前的大无畏精神。
比喻、夸张
反衬手法,突
出表现红军敢
于战胜一切困
难的高大形象
和伟大气概。
相关文档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湖心亭看雪》 (2021-10-2724页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南乡子 登京口2021-10-2721页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岳阳楼记 (14)_鲁2021-10-2772页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蓝蓝的威尼斯》2021-10-2724页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阳关雪》 (7)_2021-10-2727页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七律 长征》 (2021-10-2714页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春望》 (4)_苏2021-10-2719页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诗词曲五首 酬乐2021-10-2728页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事物的正确答案不2021-10-2729页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吆 喝 (3)_鲁教版2021-10-27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