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50 KB
- 2021-10-2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 13 章 全等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中的分类讨论 专题测试题
一、腰或底边不确定时需讨论
1.等腰三角形两边长为 3 cm 和 5 cm,则它的周长是( )
A.11 cm B.13 cm
C.11 cm 或 13 cm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 a,b,且 a,b 满足+(2a+3b-13)2=0,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
A.7 或 8 B.6 或 10
C.6 或 7 D.7 或 10
二、顶角或底角不确定时需讨论
3.等腰三角形一个角为 5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可能为( )
A.50° B.65° C.80° D.50°或 80°
4.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为 10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___.
5.已知△ABC 中,∠A=40°,则当∠B=_________________时,△ABC 是等腰三角形.
三、三角形形状不确定时需讨论
6.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 6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 )
A.30° B.60°
C.150° D.30°或 150°
7.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 36°,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的度数为____________.
8.△ABC 的高 AD,BE 所在的直线交于点 M,若 BM=AC,求∠ABC 的度数.
四、由题目条件的不确定性引起的分类讨论
9.在等腰△ABC 中,AB=AC,中线 BD 将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为 15 和 12 两个部分,则这个等腰三角
形的底边长为( )
A.7 B.11 C.7 或 11 D.7 或 10
10.已知 O 为等边△ABD 的边 BD 的中点,AB=4,E,F 分别为射线 AB,DA 上一动点,且∠EOF=120°,
若 AF=1,求 BE 的长.
11.已知点 P 为线段 CB 上方一点,CA⊥CB,PA⊥PB,且 PA=PB,PM⊥BC 于 M,若 CA=1,PM=4.
求 CB 的长.
答案:
1. C
2. A
3. D
4. 80°或 20°
5. 70°或 100°或 40°
6. D
7. 63°或 27°
8. 两种情况考虑:当∠ABC 为锐角时,
如图 1 所示,∵AD⊥DB,BE⊥AC,
∴∠MDB=∠AEM=90°,∵∠AME=∠BMD,∴∠CAD=∠MBD,
在△BMD 和△ACD 中,
∠BDM=∠ADC=90°
∠DBM=∠DAC,
BM=AC
∴△BMD≌△ACD(A.A.S.),
∴AD=BD,即△AB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45°
当∠ABC 为钝角时,如图 2 所示,∵BD⊥AM,BE⊥AC,
∴∠BDM = ∠BEC = 90° , ∵∠DBM = ∠EBC , ∴∠M = ∠C , 在 △BMD 和 △ACD 中 ,
∠BDM=∠ADC=90°
∠M=∠C,
BM=AC
∴△BMD≌△ACD(A.A.S.),∴AD=BD,即△AB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D=45°,则∠ABC=135°
.∴综上所述,∠ABC=45°或 135°
9. C
10. 当 F 在线段 DA 的延长线上,如图 1,作 OM∥AB 交
AD 于 M,∵O 为等边△ABD 的边 BD 的中点,∴OB=2,∠D=∠ABD=60°,∴△ODM 为等边三角形,
∴OM=MD=2,∠OMD=60°,∴FM=FA+AM=3,∠FMO=∠BOM=120°,∵∠EOF=120°,∴∠BOE
=∠FOM,而∠EBO=180°-∠ABD=120°,∴△OMF≌△OBE,∴BE=MF=3;
当 F 点在线段 AD 上,如图 2,同理可证明△OMF≌△OBE,则 BE=MF=AM-AF=2-1=1.∴综上所
述,BE=3 或 1
11. 此题分以下两种情况:①如图 1,过 P 作 PN⊥CA 于 N,∵PA⊥PB,∴∠APB=90°,∵∠NPM=90°,
∴∠NPA=∠BPM,在△PMB 和△PNA 中,
∠N=∠BMP
∠NPA=∠BPM
PA=PB
,∴△PMB≌△PNA,∴PM=PN=4=CM,
BM=AN=3,∴BC=7;
②如图 2,过 P 作 PN⊥CA 于 N,∵PA⊥PB,∴∠APB=90°,∵∠NPM=90°,∴∠NPA=∠BPM,
在△PMB 和△PNA 中,
∠N=∠BMP
∠NPA=∠BPM
PA=PB
,∴△PMB≌△PNA,∴PM=PN=4=CM,BM=AN=5,可得
BC=9.综上所述,CB=7 或 9
相关文档
- 八年级下语文课件第二单元 写简单2021-10-2711页
- 最新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82021-10-2749页
- 最新粤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62021-10-2717页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11.4 互逆命题(2)同2021-10-273页
- 八年级上物理课件八年级上册物理课2021-10-2726页
-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全等三角形132021-10-2720页
- 2019秋八年级物理上册3-6探究凸透2021-10-2722页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综合2021-10-276页
- 八年级上物理课件章末综合训练_人2021-10-2714页
- 2019秋八年级数学上册思想方法专题2021-10-27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