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4 MB
- 2021-11-0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8.1
变量与函数
1.
常量和变量
在某一变化过程中
,
可以取
_________
的量叫做变量
,
取值
_______
_______
的量叫做常量
.
2.
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
,
如果在一个变化过程中
,
有两个变量
x
和
y,
对于
x
的每一
个值
,y
都有
_____
的值与之对应
,
我们就说
x
是
_______,y
是因变量
,
也称
y
是
x
的
_____.
不同数值
始终保
持不变
唯一
自变量
函数
3.
函数的表示方法
(1)_______
;
(2)_______
;
(3)_______.
4.
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的确定
求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
常常依据函数关系式的结构特征或依
据实际构建不等式或不等式组
,
通过解不等式
(
组
)
达到解决问题
的目的
:
解析法
列表法
图象法
①
函数的解析式是整式时
,
自变量可取
_______
;
②函数的解析式是分式时
,
自变量取值应使
__________
;
③函数的解析式是二次根式时
,
自变量取值应使
_______________
___.
④
解析式是零指数或负整数指数
.
自变量取值应使
__________.
【
点拨
】
在实际问题的应用中
,
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还应考虑
自变量的取值要符合实际意义
.
任意数
分母不为
0
被开方数是非负
数
底数不为
0
5.
函数值
给自变量一个固定值
a,
按照函数关系式指明的
_____
计算出与
之对应的函数的值
b,
就称
b
为当自变量的值为
a
时的
_______.
其计算的方法与求代数式的值的方法相同;同样
,
取一个函数
值
,
通过构建方程
,
可以求出对应的自变量的值
.
运算
函数值
【
预习思考
】
已知
y=±x,y
是
x
的函数吗
?
为什么
?
提示:
不是
.
理由:因为自变量
x
在取值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的值
,y
都有两
个值与它对应
,
不满足函数的概念
.
变量、常量及函数概念
【
例
1】
已知△
ABC
底边
BC
上的高是
8 cm,
当三角形的顶点
C
沿底边所在的直线向点
B
移动时
,
三角形的面积发生了变化
.
(1)
在这个变化过程中
,
自变量、因变量各是什么
?
(2)
如果三角形的底边长为
x cm,
那么三角形的面积
y cm
2
可以表示为
__________
;
(3)
当底边长从
12 cm
变化到
3 cm
时
,
三角形的面积从
__________cm
2
变化到
__________cm
2
.
【
解题探究
】
(1)
三角形的面积
=
·
底边
×
高
,
即△
ABC
的面积
=
·
BC
·
8
;其中
BC
是自变量
,
△ABC
的面积
是因变量
.
(2)
如果设三角形的底边
BC
长为
x cm,
三角形的面积为
y cm
2
,
则
y=
·
x
·
8
=4x
;
(3)
当
BC=12 cm
时
,y=4×12=48
;当
BC=3 cm
时
,y=4×3=12.
答案:
48 12
【
互动探究
】
变量与常量之间存在什么联系
?
提示:
变量、常量是相对的
,
在不同的变化过程中
,
变量与常量的身份可以相互转化;区分的方法关键是在同一变化过程中理解哪些量发生了变化
,
哪些量始终保持不变
.
【
规律总结
】
理解函数概念的三个角度
(1)
有两个变量;
(2)
一个变量的数值随着另一个变量数值的变化而变化;
(3)
对自变量的每一个确定的值
,
函数有且只有一个值与之对应
.
【
跟踪训练
】
1.
圆的周长公式
C=2πR
中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π
和
R
是变量
,2
为常量
(B)C
和
R
是变量
,2
和
π
为常量
(C)R
是变量
,C
和
π
为常量
(D)C
是变量
,2
和
π
和
R
为常量
【
解析
】
选
B.
公式
C=2πR
中
,π
是圆周率为常数
,C
随着
R
的变化而变化
,
所以
C
和
R
是变量
,2
和
π
为常量
.
2.
下列关于变量
x
与
y
的三个关系式①
y=x,②y
2
=x,③y=2x
2
中
,y
是
x
的函数的是
__________.
【
解析
】
∵
关系式①
y=x,③y=2x
2
中
,y
随着
x
的变化而变化
,
且对于
x
的每一个确定的值
,y
都有唯一一个确定的值与它对应
,∴①③
中
y
是
x
的函数;关系式②中
,
对于
x
的每一个确定的值,
y
的值有时不是唯一的
.
故②中
y
不是
x
的函数
.
答案:
①③
3.
池中有
600 m
3
水,每小时抽
50 m
3
.
(1)
写出剩余水的体积
Q(m
3
)
与抽水时间
t(
小时
)
的函数关系式
.
(2)
求出自变量
t
的取值范围
.
(3)8
小时以后池中还有多少水?
(4)
几小时以后,水池中还有
100 m
3
的水
?
【
解析
】
(1)Q=600-50t
;
(2)0≤t≤12
;
(3)8
小时后,池中还有水
200 m
3
;
(4)10
小时后,池中还有水
100 m
3
.
求函数值及自变量取值范围
【
例
2】(9
分
)(1)(2012·
南通中考
)
函数 中
,
自变量
x
的
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_.
(2)(2012·
凉山州中考
)
函数 中,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
是
__________.
(3)(2012·
恩施中考
)
当
x=__________
时
,
函数 的值
为零
.
【
规范解答
】
(1)
根据题意可得
,x+5≠0,
……………………
2
分
解得
x≠-5
;
…………………………
3
分
(2)
根据题意可得
………………………………
2
分
解得
x≥-1
且
x≠0
;
……………………
3
分
(3)
根据题意可得
所以
………………………
2
分
解得
x=-2.
………………………………
3
分
易错提醒
:
搞清关系式的形式是确定自变量取值的关键
.
【
互动探究
】
当关系式是多种形式组合而成时,应如何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提示:
先求出各部分的取值范围
,
再求出它们的公共部分
.
【
规律总结
】
确定自变量取值范围的
“
口诀
”
分式分母不为零
,
偶次根下负不行;
零次幂底数不为零
,
整式、奇次根全能行;
限制条件一一列
,
不等式组求解集
.
【
跟踪训练
】
4.
函数 有意义的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是
( )
(A) (B) (C) (D)
【
解析
】
选
A.
若使二次根式有意义
,
需
1-2x≥0,
解得 故
选
A.
5.(1)(2012·
长沙中考
)
已知函数关系式
:
则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_.
(2)
函数 中
,
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
__________.
【
解析
】
(1)
本题考查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
要使该函数有意
义
,
则
x-1≥0,
所以
x≥1.
(2)
若使二次根式有意义
,
分式有意义
,
需
x+3>0,
解得:
x
>
-3.
答案:
(1) x≥1 (2)x
>
-3
6.(1)
当
x=2
时
,
函数
y=kx-2
与
y=2x+k
的值相等
,
求
k
值;
(2)
已知蜡烛长
30 cm,
每小时燃烧
10 cm,
则剩余蜡烛的长
l
与时间
t
的函数关系式是
__________,
则几小时后蜡烛燃烧完
?
【
解析
】
(1)∵
当
x=2
时,函数
y=kx-2
与
y=2x+k
的值相等
,∴2k-2=4+k,
解得
k=6
;
(2)
根据题意得
l
=30-10t
;当
l
=0
时
,
即
0=30-10t,
解得
t=3,
所以
3
小时后蜡烛燃烧完
.
1.
下列函数中
,
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是
x
<
2
的是
( )
(A) (B)
(C) (D)
【
解析
】
选
C.
选项
A,x-2≥0,
即
x≥2
;选项
B,2x-1≥0,
即
x≥
选项
C,4-2x
>
0,
即
x
<
2
;选项
D,2x-1
>
0,
即
x
>
2.(2012·
聊城中考
)
函数 中,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是
( )
(A)x>2 (B)x<2
(C)x≠2 (D)x≥2
【
解析
】
选
A.
式子 要有意义
,
则
x≥2
,由于在函数中的分
母处
,
所以
x≠2.
因此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是
x>2.
3.(1)
函数 中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_.
(2)
函数 中
,
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__.
【
解析
】
(1)
由题意知
,2x-6≥0,
即
x≥3
;
(2)
依题意得
x-1≠0,∴x≠1.
答案:
(1)x≥3 (2)x≠1
4.
已知函数 则
x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_
;若
x
是整数
,
则此函数的最小值是
_________.
【
解析
】
根据题意得
:-3x-1≥0,
解得
x≤
在自变量的取值
范围内,
x
取最大整数时
,y
最小
.
故当
x=-1
时
,y
有最小值
.
此函数的最小值是
y
最小
=
答案:
x≤ 0
5.
汽车由天津驶往相距
120
千米的北京
,s(
千米
)
表示汽车离开天津的距离
,t(
小时
)
表示汽车行驶的时间
.
如图所示
.
(1)
汽车用几小时可到达北京?速度是多少?
(2)
汽车行驶
1
小时
,
离开天津有多远?
(3)
求
s
与
t
之间的函数关系
,
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
(4)
当汽车距北京
20
千米时
,
汽车出发了多长时间?
【
解析
】
(1)4
小时
,
速度为
120÷4=30(
千米
/
时
).
(2)30
千米
.
(3)s=30t,0≤t≤4.
(4)
当汽车距北京
20
千米时
,
离开天津的路程
s=120-20=
100(
千米
),
此时
(
小时
).
所以汽车出发了 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