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9.00 KB
- 2021-11-0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滋味
课题名称
1、滋味
授课时间
教师姓名
学生年级
八年级
课 时
第二课时
课程标准描述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品味文中人物动作、心理描写的语句,领悟作品主旨,学会品味生活的滋味,培养“感受幸福”的意识。
考试大纲描述
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专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注重培养学生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教材内容分析
这是一片回忆性散文,作者生动描写了半夜吃杨梅,除夕放烟花两件事,从中表达了对生活的体悟。让学生从故事中感受自己的生活,从而有新认识,新发现。
学情分析
对八年级学生来说,读《滋味》这样的作品应该是很亲近的。三点一线的学生生活确实让一些同学感觉不到生活的滋味了,甚至有的同学浑浑噩噩、糊里糊涂的过了一天又一天。其实问题就在于:不去“品味”,是感觉不到生活的滋味的;要想品味生活的滋味,唯有努力的“生活”,而不是“活着”
学习目标
1.品味生动的描写,联系生活揣摩人物内心,体会人物情感。
2. 拓展思维,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
3.读写结合,根据自身情况,对“幸福”作出个性化的解读。
重点
品味生动的描写,联系生活揣摩人物内心,体会人物情感。
难点
拓展思维,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
评价任务
导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及问题预设
导
同学们都很喜欢吃棒棒糖,有的人告诉我“这糖可有滋味了。”报纸上也说,自从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的生活越来越有滋有味了。你们说这两个“滋味”的意思有什么不一样吗?
思
一、知识链接
自主选择品味点,进行比较朗读,找一两个句子进行赏析。
(提示:可以从修辞、动词、关联词、副词等角度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基础感知
1、 根据文中相关语句,说说我等待放烟花时的心情,描绘出“我”放烟花的动作、神态,体会“我”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为什么“放烟花”比“等待放烟花”文字反而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从两件事给人的感悟比较看,一是无滋味的痛苦,一是有滋有味的幸福,截然相反又为何放在一起,这表达了什么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议
你在思考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解决的?请小组合作交流。
展
根据以下方法进行展示
一:每组进行研读、讨论,要求对第一课时中圈、点、勾、画的地方认真揣摩,体会作者意图。
二:学方法,找美句,齐欣赏
品味语言与领会主旨是一脉相承的,作者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在词、句等方面来表达特定的含义。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去品味,从而体会语言的美妙。例如:
①动词的妙用。塞——单纯地往嘴里放,而没有咀嚼、回味的过程。
②副词的特殊作用。 “可惜”——“终于”——“终于”写出了度日如年的心情突然得以释放的兴奋。
③对比的鲜明。 没吃到杨梅写杨梅的诱人。吃杨梅时的贪婪。吃完杨梅后的无味感觉。
④童话式的描写。 像喷泉、金黄色的雨、金色的火焰、风中摇摆的稻穗……
三: 体会议论之美,深入理解文本,从表达方式看,本文是回忆性散文,除了叙事之外还运用了议论,画出直接表达“我”的感悟的句子,想一想如何理解。
评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
堂测设计
你觉得文中的两种滋味各有什么“滋味”?你生活中有类似的经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限时练
A卷:
1、 D[此题考查顿号、冒号、书名号的应用。A中顿号多余,因为约数间无须停顿。B中分号用得不妥,因为在这句子中,分号前后两层并非并列关系,将分号改为冒号(冒号后面的一句是对前文的总结)。C中,《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讲习班》的书名号用错,因为书名号只是用于标明书名、刊名、篇名的,应将书名号改为引号。]
2、B(A“人次”不能“参加”“劳动”,主谓搭配不当 。 C 去“它”,将“一个国家”放在“以”的后面 。 D “效果很长”搭配不当。)
B卷:
3
1、有老家的人每逢过年,都要购买礼品,停下手头的事情。每逢过年要回老家的原因是什么?请用一句古诗来回答。
【答案】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试题分析:要求学生积累关于节日的古诗词,清明节,七夕节,重阳节等。)
2、作者认为回老家的意义是什么?试用文中第③节的原句来回答。
【答案】是要接受老家所有的亲人及乡亲们的检阅,同时你也检阅老家(小题2:试题分析:仔细阅读第3段,写出回老家的意义,注意用原文回答问题。)
3、为什么说“我们无法真正回到老家”?
【答案】因为每一次渴望回老家的念头的实现,只不过是匆匆地一回首罢了(小题3:试题分析:仔细阅读第10段,注意关键词“因为”,可以用原文回答问题。)
4、读完本文以后,老家会让我们产生怎样的感觉呢?试结合文中有关语句回答。
【答案】我们徒然回到我们曾经喜爱的地方,我们诀不可能重睹它们,因为它们不是位于空间中,而是处于时间里,因为重游旧地的人,不再是那个曾以自己的热情装点那个地方的儿童或少年.我们无法真正回到老家.每一次渴望回老家的念头的实现,只不过是匆匆地一回首罢了(小题4:试题分析: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对家的认识,写出自己对老家的感觉,)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3
相关文档
- 重庆市巴蜀中学初中部数学教研组整2021-11-0121页
- 最新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72021-11-014页
- 初中8年级物理教案:第10讲 功和功率2021-11-0118页
- 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五章分式152021-11-014页
- 北师大版数初中数学实数(第3课时)2021-11-015页
-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期末总复2021-11-016页
- 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轴对称2021-11-0117页
- 初中数学8年级教案:第17讲 平面向量2021-11-018页
- 重庆市巴蜀中学初中部数学教研组整2021-11-0129页
- 初中数学8年级教案:第13讲 梯形2021-11-01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