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3.50 KB
- 2021-11-0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蜡烛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全球性大战,六十一个国家和地区,二十多亿人口被卷入其中。参战兵力超过一亿人,大约九千万士兵和平民伤亡,三千万人流离失所。其空前的广度、深度和烈度,成为人类战争史上的一次大革命,给予军事战略和战争观以巨大影响。
回首二战,那一幅幅残酷而血腥、雄伟而悲壮的历史画面,永远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令人难以忘怀。
1944
年9月,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随后又在克拉约瓦最后商定了共同行动计划,
10
月5日,签署了关于保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作战的南保协定。 贝尔格莱德战役的企图是:通过苏、南、保三国军队的共同努力,粉碎
“
塞尔维亚
”
集团军积集群,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前往驻希腊的
“
Ε
”
集团军群的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岛南部退却。这样,就构成了苏、南军队统一的作战正面,并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尔后争取本国的完全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1
、文中哪些内容让你感动?
请有感情地把它朗读 。
令人感动的原因:
1
、题材感人;
2
、着力描写感人因素:炮火连天;年老体衰的妇人不顾个人安危,艰难地掩埋苏联战士; (强烈反差)
为苏联战士献出最珍爱的结婚蜡烛。
品读
对人物形象的刻画
——
动作描写
本文对主要人物
——
老妇人的刻画着重在动作描写上。文中重点刻画了老妇人对烈士遗体的掩埋,每一个动作都非常吃力,然而又那么认真。不难体会到,是红军战士们的英勇气概打动了她,激励了她,因此她的所有动作都包含着对烈士的敬意。她舍生忘死地去掩埋烈士,并把自己最珍爱的宝物奉献给了可敬的烈士,表现出她对烈士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
跪”、“画(了十字)”、“吻”
“
一摇一摆”、“(用力)翻”、“(用手掌)舀”、
“捧”、“跪”、“爬”、“休息”
3
、环境描写
本文特别注意环境描写,用以烘托气氛、衬托人物。文中多次对炮火进行描写
一方面渲染了当时的气氛
——
紧张而激烈的战斗,
另一方面也看出敌人的疯狂。而与环境恶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老妇人的临危不惧,她不顾艰难,不顾年老体衰,亲自为烈士埋葬,所以老妇人在炮火中的行为就格外感人。
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
对炮火的多次描写,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
渲染了当时紧张而激烈的战斗气氛,
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突出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的精神。
对蜡烛的描写
蜡烛是这篇文章中一个小小的道具。它虽然渺小,但却是老妇人的宝物,老人把它最珍贵的宝物奉献给了烈士,也反映了老人对红军战士的爱戴与敬意。
文章对于烛光的描写,更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这烛光象征着两国军民的感情,象征着老人与烈士之间的
“
母子
”
情深。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深挚的情谊,战争才能够取得胜利。
课后练习二
1
、补充说明这支蜡烛非同寻常的意义,表现了老妇人给红军战士献出的是一份最珍贵的感情。(插叙)
2
、黑色,表示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这一着色,渲染了肃穆气氛,表达了老夫人的哀悼之情。
3
、原句勾画了战争破坏后的环境,勾画了烛光的背景,
这些都在无情地控诉着法西斯对世界人民的践踏;
原句还点出蜡烛的非同寻常的意义,足以表现南斯拉夫
妇人对苏联战士的敬佩、感谢之情;
原句不点出具体的人名,更具普遍意义,是一种不分国界
的军民感情。
最后一段最后两句话是什麽意思?
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问题探究
听到敲门声,一个年约三十岁的法国女人开了门,她的眼光是善良而镇定的。她的一家人正围坐在饭桌旁边,惊异地盯着他。
“
我是一个美国兵。
”
伞兵说,
“
你们愿意收藏我吗?
”
------
“
哦,当然啦。
”
几分钟后,六个德国兵找来。他们在壁橱里发现了那个美国人,把他从橱碗里拖了出来。 而那个收藏了伞兵的法国农民被当场枪毙 在自家的庭院里。妻子呜咽,孩子放声大哭起来。 德国人为如何处置俘虏发生了争论,于是他们暂时把他推入一间棚屋里。那伞兵蜷身挤出窗口,向树林奔去。 德国人听到他逃走。他们跑到棚屋后边来追他,逃跑是没有什么希望的。
勇气
对,还有一次最后的机会。伞兵振作起来押了这一注。 他往回跑,这个美国佬又来到农家跟前,敲着厨房的门。 女人来的很快。她满脸苍白,泪眼模糊。他们面对面的,也许站了一秒来钟。
------
她笔直地注视这个美国青年的 眼睛,他的到来使她变成了寡妇,孩子们变成了孤儿。
“
你愿意藏我吗?
”
他问。
“
哦,当然啦。快!
”
她毫不迟疑地把他送回壁炉边的碗橱里。
德国人没有再来,因为他们不理解他们所要对付的这种人民。也许,他们理解不了,人类竟然能够达到这样的高度。两种勇气打败 了他们
——
战胜他们的美国青年的勇气,和那位法国寡妇的勇气
——
她毫不犹豫地给了他第二次机会。三天之后,诺曼底的这块地区解放了,他能够重返部队了。
最后一段的含义
这一点火焰”是指那微弱的烛光,“不会熄灭”、“永远燃着”是有象征意义的。象征着老妇人对烈士的敬意,象征着红军战士为了和平而献出了生命;也象征着两国军民的感情,象征着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深情厚谊
——
这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不分国界,情同母子。
相关文档
- 人教版8年级语文上册:《中国石拱桥2021-11-0110页
- 人教版8年级语文上册 生物入侵者12021-11-0118页
- 人教版8年级语文上册:《就英法联军2021-11-012页
- 人教版8年级语文上册 芦花荡3课件2021-11-0112页
- 人教版8年级语文上册课件3 蜡烛2021-11-0128页
- 人教版8年级语文上册 第29课湖心亭2021-11-0138页
- 人教版8年级语文上册 《大道之行也2021-11-0126页
- 人教版8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2021-11-014页
- 人教版8年级语文上册 新第六单元第2021-11-0132页
- 人教版8年级语文上册:桃花源记同步2021-11-0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