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2.95 KB
- 2021-11-0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辅导教案
学员姓名: 学科教师:
年 级:八年级 辅导科目:语文
授课日期
××年××月××日
时间
A / B / C / D / E / F段
主 题
第15讲 课外文言文阅读
教学内容
1、按照内容主旨学习各类题材课外文言文;
2、把握课外文言文主旨内容,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
教法指导:本环节共三个步骤:一、通过《笑林广记》的介绍与部分内容引出本节课主题,可以让学生翻译PK并探讨启示;二、组织学生探讨文言文分类与如何归纳课外文言文的写作意图或者寓意;三、组织学生分享交流预习作业。
《笑林广记》
中国有笑话书的历史由来已久,但集大成者可说非《笑林广记》莫属。此书由作者“游戏主人”编成,“游戏主人”并不是指一个人,而是清代的一批文人一起编写而成的。《笑林广记》语言风趣,文字简练隽秀,表现手法也十分成熟。其素材,多取自明清笑话集,或编者自行撰稿。本书中大部分作品抓住了生活中某丑恶现象的本质,深入揭露,一针见血。刻画人物大多用夸张手法,文字简炼生动,语言锋利,风趣幽默,结构精巧,具有很强的喜剧效果。
下面摘录选自《笑林广记》的两则笑话:
(一)一人远出,属其子曰:“有人问你令尊,可对以家父有事出外,请进拜茶。”又以其呆恐忘也,书纸付之。子置袖中,时时取看。至第三日,无人来问,以纸无用,付之灯火。第四日,忽有客至,问:“令尊呢?”觅袖中纸不得,因对曰:“没了。”客惊曰:“几时没的?”答曰:“昨夜已烧过了。”
(二)官值暑月,欲觅避凉之地。同僚纷议,或曰某山幽雅,或曰某寺清闲。一老人进曰:“山寺虽好,总不如此座公厅,最是凉快。”官曰:“何以见得?”答曰:“别处多有日头,独此处有天无日。”
思考:
1、 翻译两则短文,并指出它们分别给我们什么启示?
第一则用“有天无日”暗示官场的黑暗;
第二则用夸张的手法,告知我们要学会随机应变。
1、 回忆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你能说出常见的文言文分类吗?
3、你是如何归纳课外文言文的写作意图或者寓意的呢?
教法指导:专题知识梳理模块有部分会出现重复,请大家采取灵活的策略来处理本部分。例如学生基础较好,老师可采用回顾式、提问式等方式进行知识梳理。注意知识梳理时尽量不要完全复述教案,多使用一些联想和简单、直白的语言,便于学生理解。知识梳理中,三类文言文的阅读技巧需要详细重点讲解,并通过例题巩固。
【知识梳理】
一、课外文言文主题分类:
(一) 治国劝谕类
经典课文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讽齐王纳谏》通过曲折动人的故事说明了广开言路对治国的重要性。此类文章多善于运用类比的手法:《邹忌讽齐王纳谏》以自身切身感受设喻,把生活小事同国家大事之间相类似处进行类比,巧妙地讽喻齐王,收到很好的说服效果。如我们学过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则是从有代表性的具体人物事例说起,最后归结到统治者治国上。类比手法的使用,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演练提升
治国犹栽树
唐太宗谓侍臣①曰:“往昔初平京师②,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③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④,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⑤,百姓安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侍臣:周围的大臣。②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③炀帝:指隋朝末代皇帝杨广。④孜孜:勤恳的样子。⑤稔(rěn):丰收。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 征求不已( ) (2)惟欲清净( )
2、翻译句子:
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
1、 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唐太宗的治国之道。
答案: 1、(1)停止;(2)只
2、 治理国家就像栽种树木,不动摇它的根基,它就会长得枝叶繁茂。
3、治国以民为本,让百姓安居乐业。
技法归纳
治国劝谕类如何抓文章主旨:
1、 通读全文,概括故事内容;
2、 掌握类比或比喻手法的运用。
3、 从君王和臣民两个角度来分析。
(二) 生活哲理类
经典课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生活哲理类的文言文常常通过一个生活小故事来说明道理和启示,比如《陈太丘与友期》通过记录元方与来客的一段对话,表现出元方的明白事理和落落大方。说明了“信”和“礼”的重要性。
演练提升
言默戒
杨时
邻之人有鸡夜鸣,恶其不祥,烹之。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已而谓予日:“吾家之鸡或夜鸣,或旦而不鸣,其不祥奈何?”予告之日:“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鸣非其时也,则自为不祥而取烹也,人何与焉?若夫时然后鸣,则人将赖汝以时夜①也,孰从而烹之乎?”又思曰:“人之言默,何以异此?未可言而言,与可言而不言,皆足取祸也。故书之以为言默戒。”
【注】①时夜:司夜,指打鸣报晓。时,掌管。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或旦而不鸣 ( ) (2)皆足取祸也 ( )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
作者为什么认为鸡“鸣”与“不鸣”都是“自为不祥”?(2分)
3、邻人烹鸡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3分)
答案:1、(1)有的 (2)招致
2、鸡打鸣能对人不吉祥吗?只不过它们自作不吉祥罢了。
3、当鸣不鸣,不当鸣而鸣都是不合时宜的。(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
旦而不鸣,不鸣非其时也”)
该说不说和不该说而说,都会招致灾祸,说话做事要适宜。
技法归纳
生活哲理类主旨归纳技巧:
1、概括文章所叙述的故事;
2、结尾的总结句往往揭示文章的主旨;
3、多归纳生活哲理,做好知识储备。
(二) 咏物言志类
经典课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咏物言志类文言文多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意志情趣。《陋室铭》作者托物言志,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的不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一中心,展示了作者高洁的志行和安贫乐道的意趣。从手法上来看,咏物言志类文言文常常运用托物言志或对比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志向。
演练提升
德州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乗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世说新语》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①因起彷徨 ( ) ②尝暂寄人空宅住 ( )
2、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3、“雪夜访戴”表现了王子猷怎样的个性?“何可一日无此君”表达了古人怎样的理想和追求?(3分)
答案:1、①于是②曾经
2、我本来乘着兴致而来的,没有了兴致就返回,何必要见戴安道!
3、率性而为;高尚有节正直谦虚坚韧不拔
技法归纳
1、咏物言志类多运用托物言志和对比的手法;
2、作者的志趣多通过所咏之物表现出来;
3、概括所咏之物的特征,以此对应作者的个性和志趣。
教法指导: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通过竞赛的互动方式进行(以教代学、优先选择、问题抢答等),并给予学生相应的鼓励与表扬,题目也可根据学情考情做适当调整。
上海市松江区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质量抽测
楚人隐形
楚人贫居,读《淮南子》,得“螳螂伺蝉自障①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障,问其妻曰:“汝见我不(同“否”)?”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②,乃厌倦不堪,绐③云“不见”。嘿④然大喜,赍⑤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
【注释】①障:遮蔽。 ②经日:经过一整天。③绐(dài):哄骗。 ④嘿:通“默”,暗暗地。⑤赍:携带。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2分)
(1)楚人居贫( ) (2)可以隐形( )
2、对文中划线句中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螳螂拿着树叶等待着蝉,它要把蝉给抓住。
B.螳螂借着树叶隐身窥视着蝉,(楚人)要把这片叶子摘下。
C.螳螂拿着树叶等待着蝉,(楚人)要把螳螂给抓住。
D.螳螂拿着树叶来喂蝉,(楚人)要把这片叶子摘下。
3、从文中来看,导致楚人“想不劳而获而最终被送进衙门”这一结局的原因是 (用文中语句回答)
由此带给我们的启示
答案:1、(1)居住;(2)身体
2、A
3、读《淮南子》,得“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不要自欺欺人,不要企图不劳而获/任何理论都不能盲目追崇,要看清事物本质。
(二)北人生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1、解释下列带括号的词。
或曰:食菱须去壳( ) 其人自护其短( )
2、翻译句子。
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3、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案:1、有人;短处,缺点
2、我并不是不知道,我之所以连着壳一起吃,是想用它来驱除身上的热气。
3、人人都有缺点,但不要掩饰缺点;/人的知识是有限的,因此我们要虚心学习,不要不懂装懂;/要听取他人的正确意见。
教法指导:以学生自我总结为主,TR根据教案中的总结进行引导为辅,为本次课做一个总结回顾;总结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画思维导图、默想回忆、抢答形式等。
一、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课外文言文主题分类大致可以分成哪几类?
1、治国劝谕类
2、生活哲理类
3、咏物言志类
二、 咏物言志类文言文阅读时应注意什么方法?
1、咏物言志类多运用托物言志和对比的手法;
2、作者的志趣多通过所咏之物表现出来;
3、概括所咏之物的特征,以此对应作者的个性和志趣。
教法指导:本环节包含预习下次课相关专题和复习本次课内容两部分,每节新课前教师对巩固练习作业进行批改与讲解,预习作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讲解。
一、 巩固练习
目不见睫
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
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跻①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
庄王乃止。
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注释】①庄跻:战国时楚庄王后裔,后降汉。
8、解释下列加点词语。(2分)
楚庄王欲伐越( ) 臣患智之如目也( )
9、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自见之谓明。
10、这篇短文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2分)
答案:8、讨伐; 担心,忧虑
9、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才是明智。
10、示例:知(智)者不惑 人贵有自知之明 知己知彼,百战百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二、预习思考
1、下节课主题:《课内文言文复习》
2、预习作业: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
(1)蔽林间窥之 ( ) (2)稍近益狎 ( )
(3)驴不胜怒,蹄之( ) (4)计之曰( )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1)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译文:
(2)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译文:
3、老虎对陌生事物有不同的认识过程和结果。请加以探究,说说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4分)
答:
答案:1、(1)偷看 (2)更加 (3)用蹄子踢(或“踢”) (4)盘算(每题1分,计4分)
2、(1)老虎(听了)非常害怕,远远地逃走,认为(驴子)将要咬自己,十分恐惧。
(2)老虎又渐渐靠近驴子,更加随便地碰撞、倚靠、冲撞,冒犯它。
3、①认识事物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②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片面;③认识事物要亲身实践,不能主观臆断。
预习札记
预习分享主讲人:
是否进行资料检索?是 否
是,检索渠道是,检索反馈
否,为什么呢?
相关文档
- (新人教版)(江西专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微2021-10-2726页
-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2021-10-2653页
- 初中8年级语文教案:第4讲 课外文言2021-10-268页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专项复习2021-10-254页
- 2018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 课外文言2021-10-2510页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题型专训2021-10-254页
- 初中7年级语文教案:第7讲 课外文言2021-10-218页
- 2020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七2021-10-213页
-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专题2021-10-2138页
-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2021-05-13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