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0.85 KB
- 2021-11-0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精选 word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 1 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长度单位
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主单位 :米( m)
2 常用单位 :千米( km)、分米( dm)、厘米( cm)、毫米( mm)、微米( um)、纳米( nm)。
3.单位换算 : 1km= 103 m, 1m= 106 um= 109 nm
①进率:
km 103 m 103 mm 103 um 103 nm
m 10 dm 10 cm 10 mm
即
②数不变、记进率、化单位
a. 大单位→小单位,乘以进率;
b. 小单位→大单位,乘以进率的倒数; c.
.
精选 word
规范使用科学计数法;
.
精选 word
d.单位使用字母符号书写。
由 km→ nm,下了四级台阶,进率为
1012
所以 25km= 25× 1012 nm= 2.5× 1013 nm
由 um→ m,上了两级台阶,进率为
10-6
所以 25um= 25× 10-6 m= 2.5× 10-5 m
二、长度测量
1. 基本工具 :刻度尺
2.常用工具 :直尺、皮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千分尺)
3.刻度尺的使用:
①使用前→三看:看零刻度线、看量程、看分度值。
②使用时→三会:
会放: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侧要紧贴被测物体。
会读: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会记:记录的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4.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
【典例 1】25km= nm 25um= m
.
精选 word
①累积法(以多测少) :多用于测量细微物体的直径或厚度。
.
精选 word
公式为 L
L总
(N 为数量 )
N
.
精选 word
例如 :测一张纸的厚度或细金属丝的直径等。
②化曲为直法:用于测量曲线的长度。用无弹性棉线与待测曲线重合,用刻度尺测出棉线长度即可。例如 :测蚊香的长度,树干的周长。
③滚轮法:先测出某圆的周长,让圆在待测曲线上滚动,记下圈数,用周长乘以圈数即可,多用于测较长曲线的长度。
例如 :测操场的周长。
【注意 】
① 测量时不可利用已磨损的零刻度线,但因零刻度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对齐物体时,千万不要忘记最后读数时减去这一整数刻度值。
②刻度尺较厚时,刻度线应紧贴被测物体。
三、时间测量
1.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主单位 :秒( s)
2. 其他常用单位 :小时( h)、分钟( min)
.
精选 word
3.换算: 1h= 60min= 3600s
4.测量工具 :停表、秒表、机械钟、石英钟、日晷、沙漏等。
四、错误和误差
1. 区别:错误可以避免,误差不可避免,只可减小。
2. 减小误差的方法 :
①采用精确度更高的测量工具;
②改进测量方法;
③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
精选 word
第 2 节 机械运动
一、机械运动的理解
1. 定义:物体位.置.的.变.化. 称为机械运动。
包括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各部分之间相对位置的变化。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 参照物 :要判断一个物体时运动还是静止,必须选择另一个物体( 不可以是物体本身 )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假定不动 )。
说明:
①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 但不能将被研究的物体本身作为参照物, 因为这样选择的结果是这一物体永远是静止的。
②研究地面上物体运动的情况时,通常选地面或地面上不动的树木、建筑为参照物;研究河流中物体的运动情况时, 通常以河岸为参照物。
③选择不同的参照物观察同一物体,观察结果可能不同。
3. 判断方法 :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无变化,则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
.
精选 word
1.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
①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平时所说的某物体静止, 是指它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变化。
②描述某物体的运动状态时,要选定参照物,离开参照物谈运动和静止是没有意义的。
二、速度
1.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
①相同时间比路程,路程越长,运动越快;
②相同路程比时间,时间越短,运动越快;
③不同时间,不同路程,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速度 )。
2. 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符号: v
3. 公式: v s t
由公式可知,速度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也即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4. 单位: m/s (基本单位) 、 km/h (常用单位)且 1m/s =3.6km/h
.
精选 word
5. 1m/s 的物理意义 :某物体 1s 内通过的路程是 1m。
【注意】
①公式中 v、s、t 必须对应于同一物体。
②单位要统一: m/s 、 m、 s 或 km/h 、 km、h
③理解符合单位的物理意义。
三、匀速直线运动
1.特点:
①运动路线是直线,即方向不变;
②快慢不变,即速度大小不变。
2.物体在做直线运动时,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注意】此处不能说成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于路程成正比。因为此时速度
3.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两种图像 :
v 是个定值。
.
精选 word
s-t 图 v-t 图
4.其他图像的理解 :
① ②
在图①②中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且 v 甲> v 乙。
教你看图 :
0~4s 时间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4~8s 时间内,物体静止不动
8~11s 时间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
精选 word
甲、乙在 10s 时相遇(甲追上乙)
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甲从原点出发,乙从距原点 50km 处出发,且甲、乙在 2h 时相遇,(甲追上乙)
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甲乙均从同一位置出发,乙比甲先走 4s,且甲、乙在第 8s 相遇(甲追上乙)
【注意】 s-t 图中,倾斜直线代表匀速直线运动(直线越靠近 s轴速度越快) ;水平线代表原地不动,即静止;交点代表两物体相遇。
四、变速直线运动和平均速度
1. 运动方向不变,且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这种运动叫做 变速直线运动 。
.
精选 word
1. 平均速度 :粗略的描述物体在一个时间段内的运动情况。
.
精选 word
2. 公式: v
s
( s 为总路程, t 为总时间)
t
.
精选 word
【注意】
①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算术平均值。
②求平均速度时,一定要指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③平均速度等于某段路程与通过该段路程所用的总时间...(包含中间停的时间 )的比值。
.
精选 word
④等距离平均速度公式 v
2v1v2
;等时间平均速度公式 v
v1 v2
。
.
精选 word
v1 v2 2
3. 测量平均速度 :
①原理: v s
t
.
精选 word
②方法:用停表测出小车在某段路程上运行的时间 t,用刻度尺测出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s,利用公式出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
③注意事项:争取做到物体开始运动的同时开始计时,物体停止运动的同时停止计时。
v s 求t
.
精选 word
第二章 声现象
第 1 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一、声音的产生
1. 声音由物体( 固体、液体、气体均可 )的振.动.产生( 物体振动一定产生声音,但未必能听到 )
2...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注意】“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不能说成“振动停止,声音消失”,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但原来发出的声音仍然存在且会继续在介质中传播。
二、声音的传播
1. 传播需要介质。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充当声音传播的介质。
2. 真空不能传声。
宇航员在月球上即使面对面也要通过无线电( 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设备进行通话。
3. 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把它叫做 声波。
三、声速
.
精选 word
1. 声音的传播快慢用声速..表示。
①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 声速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有关。
②一般情况下, v 固>v 液> v 气。
记住:声音在 15 ℃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m/s
【注意】不能认为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如: v 软木= 500m/s ,v 水= 1500m/s ,即 v 软木
< v 水。
1 1
2. 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利用回声可以测距离和深度。 s= 2 vt 或 h= 2 vt。
3. 人耳区分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 0.1s以上,低于 0.1s 时,回声就会与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注意】声源距离障碍物 17m 以上时,才能听到回声。
4. 在研究物体振动发声时用到了转换法...,将不容易观察到的细微现象,形象直观的显示出来。
例如 :在桌面上撒些细沙,敲击桌面发声时,可以看到细沙在桌面上跳动;音叉振动发声时,可以看到塑料小球被弹开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