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5 MB
- 2021-11-0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三单元
10
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导入新课
古人云:“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山水景物,曾经引起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无限情思,他们为我们奉献了大量的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美篇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南朝梁代
陶弘景
写的一篇山水小品
——《
答谢中书书
》
教学目标
1
、朗读,品味语言之美。
2
、研读,品味意境之美。
了解
以动衬静
的写作手法。
3
、探究,体会作者沉迷山水之怡然自得。了解
借景抒情
的写作手法
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PPT
模板下载:
www.1ppt.com/moban/
行业
PPT
模板:
www.1ppt.com/hangye/
节日
PPT
模板:
www.1ppt.com/jieri/ PPT
素材下载:
www.1ppt.com/sucai/
PPT
背景图片:
www.1ppt.com/beijing/ PPT
图表下载:
www.1ppt.com/tubiao/
优秀
PPT
下载:
www.1ppt.com/xiazai/ PPT
教程:
www.1ppt.com/powerpoint/
Word
教程:
www.1ppt.com/word/ Excel
教程:
www.1ppt.com/excel/
资料下载:
www.1ppt.com/ziliao/ PPT
课件下载:
www.1ppt.com/kejian/
范文下载:
www.1ppt.com/fanwen/
试卷下载:
www.1ppt.com/shiti/
教案下载:
www.1ppt.com/jiaoan/
作者简介
陶弘景
(
456——536
),字通明,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
南朝
齐、梁时期
思想家、医学家
。隐居茅山。梁武帝遇有国家大事,常去山中征询他的意见,时人称为“
山中宰相
”。
作品简介
《
答谢中书
书
》
是作者写给谢中书的一封谈山水的信。
书,书信。
谢中书即谢征,字元度,夏阳(今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鸿胪,故称“谢中书”。本文是作者给谢中书复信中的一部分内容,是作者写景的名篇。
词语解释
1
、两岸石壁,
五色交辉
2
、青林翠竹,四
时
俱备
3
、晓雾将
歇
,猿鸟乱鸣
4
、夕日欲
颓
,
沉鳞竞跃
5
、实是
欲界之仙都
6
、未
复
有能
与
其奇者
(各种色彩交相辉映 )
(季节)
(消散)
(颓,坠落)
(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跃 )
(人间的仙境)
(复,再;与,参与,指欣赏)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课文翻译(一)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山河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共同赞叹的。
这里巍峨的山峰耸入云霄,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
。
两岸的石壁,(在阳光下)各种色彩交相辉映。
青葱的树木,碧绿的竹子,四季长存。
课文翻译(二)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清晨,夜雾将要消散的时候,可听到猿猴鸟儿此起彼伏的鸣叫声。
傍晚,夕阳将要落山的时候,可见到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跃 。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课文理解
写作思路:
古来共谈
山川之
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实是欲界之仙都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晓
雾将歇,
猿鸟乱鸣;
夕
日欲颓,
沉鳞竞跃。
(静景)
(动景)
美
自康乐以来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仰视)
(俯视)
(平远)
(高远)
高峰如云
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
青林翠竹
晓雾将歇
夕日欲颓
高峰
……
俱备
沉鳞
……
猿鸟
山水相映之美
俯仰生姿
色彩相配之美
晨昏变化之美
意境美
动静结合之美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品味探究
1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最能体现作者
思想感情
的语句是什么?
2
、作者是怎样描绘“山川之美”的?
品味探究(
1
)
1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
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
沉醉于山水的
愉悦之情
和能够和古今山水知音比肩的
得意之感
。
语句: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品味探究(
2
)
2
、作者是怎样描绘“山川之美”的?
先
仰视
“高峰入云 ”,再
俯视
“清流见底 ”,又
平看
“两岸石壁 ”“青林翠竹 ”,最后 又
按时间
分“晓”“夕”来写,一句一景,次第井然。
同时注意了
色彩的配合
、
晨夕的变化
、
动静的结合
。
巩固练习
一、 根据课文内容
,
填上恰当的词
,
并解释它的意思
.
1
、两岸石壁,五色( )。
2
、青林翠竹,四时( )备。
3
、晓雾将( ),猿鸟乱鸣;
4
、夕日欲( ),( )竞跃。
5
、未复有能( )其奇者。
俱
交辉
歇
颓
沉鳞
与
交相辉映
都
消散
坠落
潜游在水中的鱼
指欣赏
二、本文运用了什么结构?运用了什么写法来表现山川之美?
总
—
分
—
总的结构
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的写法
三、文中哪句话直接抒发了作者对山水景物的赞叹?
实是欲界之仙都。
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预习
《
记承天寺夜游
》
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苏轼
(1037-1101)
: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为“
三苏
” ,为“
唐宋八大 家
”之一。
1079
年,因反对王安石被贬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
作者简介
承天寺
位于今湖北省黄冈市南,南唐初年建寺
,
初名“南禅寺”。北宋景德四年(
1007
年
)
赐名承天寺
,
其规模仅次于开元寺因寺宇第一山门横匾上有金光闪烁的“月台”两字
,
故又名月台寺。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初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初步体会作者的感情。
读准下列句子的节奏
1
、念/无与为乐者,遂
/
至承天寺
/
寻
/
张怀民。
2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
、但∕少闲人
/
如吾两人者耳。
再读课文
要求:参考注释理解课文,掌握文中关键词语的意思,能翻译课文。
请解释下列这些词语的含义或用法:
念
无与为乐者
遂
至承天寺
相与
步于中庭
怀民亦未
寝
盖
竹柏影也
但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考虑,想到
只是
共同,一起
睡觉
于是
原来
翻译下列句子
1
、
念无与为乐者。
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
2
、
庭下如积水空明。
庭院中的月光像一泓积水一样清澈透明。
3
、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水中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那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
4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不过缺少有像我们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三读课文
要求: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
。
讨论探究
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
一是作者被贬,心情郁闷、孤独;二是因为月色很美
找出本文写景的句子,说说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
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
怎样理解闲人?
首先,“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表面上是自嘲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的,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而自豪
——
月夜处处都有,却只有情趣高雅的人能够欣赏它。
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
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在内心深处,他又何尝愿意做一个“闲人”呢?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慰罢了。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小结:
苏轼遭遇“文字狱”,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心情抑郁,但是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借游赏山水等自然美景来消解内心的郁闷,抚平心灵的创伤,表现了坦荡、旷达、笑对人生的生活信条。学习本文,在感受庭院月夜小景的同时,更感受到了他那从容应对苦难的人格魅力。
拓展与积累
调动你的语文积累,说出两句吟咏月亮的诗句。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北宋
.
王安石)
关于“月亮”的诗句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唐
·
张九龄
)
“
举杯邀明月
,
对饮成三人。”
(
李白
)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李白)
请同学们也来写一段景色描写,不要直接出现写自己的心情的词语,但要能够让读者通过阅读你的描写看出你的心情,或是愉快的,或是郁闷的,等等,要
体现“一切景语皆情语”。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背诵描写祖国壮丽河山的诗文,看谁积累多。
例如:
《
望庐山瀑布
》《
望岳
》《
三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