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97 KB
- 2021-11-0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八年级语文学案
高洁情怀 第五单元
教学内容: 爱莲说
编写人:薛春梅 第三课时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⒈朗读、背诵《爱莲说》,并把握词、语句,疏通文意。
⒉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⒊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的主旨。
一、自主预习: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翻译。
注意掌握文言词:
可爱者甚蕃 濯清涟而不妖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亵玩 陶后鲜有闻 宜乎众矣
翻译: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译:
4.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5.《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
6.《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 。
二、思考、交流、提升。
a.全文的主旨是什么?
b.三种花各象征了怎样的人格?本文表明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c.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你认为学习《爱莲说》有什么现实意义?
三、过关检测: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 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 待到山花烂漫时( )
2、翻译文言语句。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3、理解填空
①第一段中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语句是 ,
描写莲花正直的语句是 , 。
②短文以莲花为对象、写菊、牡丹的目的是 。
③从上下文连贯来看,第二段结尾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放在“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前面,作者将它放在结尾的目的是
④第一段中,作者描写了“莲”美好的形象,是从它的 、 、和 等方面,将莲人格化,把它作为一种高贵品质的象征,赞美她是“花中君子”。
⑤第二段中,作者把菊喻作 ,用它的蕊寒香冷表现人的 ;把牡丹喻作 ,用它的浓丽妖艳表现人的 ;把莲喻作 ,用它的纤尘不染表现人的 。这些比喻运用得巧妙而贴切。
20、文中作者把莲比作君子,那么作者认为君子是怎样的一个人?
21、【甲】文用 、 衬托了莲花的形象,【乙】文用 、 等自然环境来烘托梅花的形象。
22.两文所歌颂的对象在精神品质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23、作者在文中为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托物言志,用“莲”来自比,又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联系你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最爱的一种花,并用一句话来概括喜爱的理由。
①最喜爱的花
②喜爱的原因
24、短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在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
答:
相关文档
- (新人教版)2019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2021-11-0141页
- 2018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藤野2021-11-013页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中国石拱桥》 2021-11-0132页
- 八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庄子二则 庄2021-11-0120页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首届诺贝2021-11-015页
-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6别2021-11-0127页
-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专题2021-11-0117页
-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写2021-11-0113页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2与朱元思2021-11-015页
- 2019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2021-11-01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