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50 KB
  • 2021-11-01 发布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 积累与运用(26分,1—7题每小题3分,第8题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溃退(kuì )  仲裁(zhòng ) 娴熟(xián) 振聋发聩 (kuì)‎ B.颁发( bān ) 镌刻( juān ) 篡改( cuàn ) 屏息敛声(bǐng)‎ C.翘首(qiào )  遗嘱 (zhǔ ) 杀戮(lù )  殚精竭虑(dān)‎ D.悄然( qiǎo )  遁形( dùn ) 呓语( yì)  矢志捍卫(shí )‎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凌空 浩瀚 一丝不苟 催枯拉朽 B.轻盈 国殇 惨绝人寰 眼花瞭乱 C.要塞 铭记 震耳欲聋 如梦初醒 D.咆哮 愐怀 惊心动魄 锐不可当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著名作家叶文玲曾经满腔热忱地________中学生:“不管写长文章或短文章,都要从心里写,要从心里流出来。”‎ ‎(2)与书为伴,能够使我们的人格得到________,思想得到提升,情操得到陶冶。‎ ‎(3)文学确是一扇神奇的大门,________你走进这扇大门,_________不会空手而归。‎ A. 告诫 完备 只有 才 B. 训诫 完善 只有 才 C. 告诫 完善 只要 就 D. 训诫 完备 只要 就 ‎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战火中走过来的中国人民白手起家,创造着自己新的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 B.青少年未成年不可以饮酒。成年人饮酒也不要过量,酒醉后丑态百出,徒惹是非。‎ C. 解读经典的书热销,经典的销量却不见长。这就颇有点本末倒置的讽刺味道。‎ D. 鲁迅那铿锵有力的文字振聋发聩,在艰难而苦闷的岁月里,对国民起着实实在在的启蒙作用。‎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防止安全事故不再发生,我们通过了家访对学生进行了暑期安全教育。‎ B.近期,学校进行了防震紧急疏散演练。随着警报铃声的急骤响起,老师和学生井然有序地迅速撤离教室,整个撤离、疏散过程不到两分钟。‎ C.广泛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的关键。‎ D.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目前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6.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 ‎ ①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 ‎ ‎ ②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 ‎ ‎③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 ‎ ‎ ④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 ‎ ‎⑤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 A.⑤②①③④ B.④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①   D.④③②①⑤‎ ‎7.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闻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组成。但不是每篇新闻都具有这5个部分,有的新闻就没有导语和背景。‎ B.新闻特写是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法,截取新闻事件中最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体裁。‎ C.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的“倒金字塔结构”。‎ D. 导语,一般指“电头”后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用来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使读者一目了然。‎ ‎8.古诗词默写填空 ‎①              ,云生结海楼。‎ ‎②乱花渐欲迷人眼, 。             ‎ ‎③ ,芳草萋萋鹦鹉洲。‎ ‎④《黄鹤楼》一诗中抒发游子感叹人生,抒发乡愁的句子是:‎ ‎ , 。‎ ‎⑤《使至塞上》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激愤和抑郁句是: ‎ ‎ , 。‎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一) 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后面问题。(14分)‎ 难忘那张圆脸 ① 七个春夏秋冬,送走过几百个中学生,有些学生的名字已经从记忆中抹去,但唯独那张圆脸却依然那样清晰地刻着一个永远留在我心中的故事。‎ ‎②那张稚气的圆脸,是我曾经伤害过的。‎ ‎③这件事,发生在7年前的9月3日,我走上讲台的第一堂课。‎ ‎④‎ 靠前门的课桌后,坐着的是这个圆脸少年。一开始上课,他的两手就抄在袖筒里,平放在桌子上,头枕在上面,并且不时地抬起衣袖去抹那淌出来的鼻涕。他的举止惹恼了我。要知道,这可是我的第一堂试讲课,内容是茅盾的《白杨礼赞》。为了这堂课,我足足准备了3天。更何况,教室后排还坐着那位年长的教务主任,他是在考评我的教学能力。‎ ‎⑤圆脸的表现在我看来,简直就是对我的轻视。‎ ‎⑥我的心境被破坏了。努力地不去看那张可憎的圆脸,继续讲我的课。可是不行,接连发出的抽吸鼻涕的声音已经把课堂上一半的目光吸引过去了,间或传来低声议论,啧啧的嗤笑。教务主任也在盯着我,似乎在看着我怎样对付这课堂上的突发事件。‎ ‎⑦我暴怒了,对着圆脸大喝一声:“你,站起来!”圆脸慢慢地抬起头,迷茫的眼睛闪了闪,然后低垂下头,缓缓地站起。我有些懊悔了。说他什么呢?总不能说他流鼻涕吧。于是,我指着板书,问:“茅盾的《白杨礼赞》在开头为什么没去写白杨树,而写的是黄土高原的壮观景象呢?”话一出口,我被自己的机灵陶醉了。这是我刚讲过的问题,我想他应该回答出来,然后让他坐下,告诫他坐端正,注意听讲,也就算解了围。“我不会。”圆脸回答,声音很低,但很干脆。我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你说什么?”圆脸的头垂得更低了:“你刚才讲的我没听明白。”我恼怒起来,厉声质问:“那么,你听什么了?”几十双眼睛凝视着我,其中也有教务主任。圆脸没说话,只是深深地垂着头。“你出去”!话一出口,连我也奇怪自己何以有这个念头。圆脸猛地抬起头,我看到的分明是一双愤怒的眼睛,目光中似乎还有一丝淡淡的哀怨。“你出去!”他终于离开了座位,拉开教室的门,跑了出去。‎ ‎⑧课堂恢复了平静,可静得让人感到压抑。‎ ‎⑨我继续上课。这堂课好长啊!‎ ‎⑩课后,教务主任找到了我。没有评论这堂课上得怎样,只是给我介绍那个被我赶出教室的学生。他也是够可怜的了。父母离异,他跟着奶奶生活,现在奶奶病了,他很需要关怀,但从来不把苦告诉同学。他太孤独,他需要理解,尤其是来自教师的理解。说完,教务主任长久地看着我。‎ 我的心被刺痛了,也想起了那颗被我刺痛的心。我知道,这第一堂课是彻底失败了。我不配在学生面前自称老师,也不配让学生叫老师。我该怎么办呢?‎ 下午,在我的办公桌上,摆着一个折得正正方方的纸条上面写着:老师,您第一次登上讲台,我能理解您做的一切;我也多么希望别人能理解我呵!我的心好苦。被您从课堂赶了出去的学生。我被震动了。‎ 从这以后,我才真正明白了教师这个词的含义。他不只是教书,更重要的是教人,而要教人,首要的是先教自己,教自己去理解学生,这样才可能教好人,教好书。‎ 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7年了,但那张永远抹不去的圆脸,那双哀怨的眼睛,时时在提醒我,即使在离开讲台的今天,仍然如此。‎ ‎9、以“难忘那张圆脸”为题有何用意?(2分)‎ ‎ ‎ ‎ ‎ ‎10、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唯独那张圆脸却依然那样清晰”,“唯独”强调“这张圆脸”‎ 给自己的印象之深。‎ B.第七段“我”暴怒的原因仅仅是圆脸少年抽吸鼻涕的声音影响了课堂秩序。‎ C.第十段教务主任对那个学生的介绍刺痛了“我“的心,”是因为我伤害了一个需要关爱、理解的学生的心。‎ D.第十二段“我“震动”的原因是因为圆脸孩子的懂事、理解。‎ ‎11.有人说,第四段写我为这堂课足足准备了3天,再写教务长来听课,似乎与引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无关。你是否同意这样的说法?为什么?(2分)‎ ‎ ‎ ‎ ‎ ‎12.第六段所说的突发事件指什么?这一突发事件在整个故事中起什么作用?(2分) ‎ ‎ ‎ ‎13.教务主任并没有议论我的课,我为什么认为这堂课彻底失败了?(2分)‎ ‎ ‎ ‎14.结尾处说,那张永远抹不去的圆脸,那双哀怨的眼睛,时时在提醒我。你认为他在提醒我什么?你认为故事中的我在遇到这样的突发事件时应该怎么办?(3分) ‎ ‎ ‎ ‎(二)阅读《生命啊,生命》,完成文后题目。(14分)‎ 生命啊,生命 ‎①“生命”这个词人人都懂。可是,真正使我懂得“生命”并使我内心受到震撼的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件小事。‎ ‎②秋日的一天,我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忽见山坡上满目枯黄中有一抹醒目的翠绿。定眼看时,原来是几簇野花,长得蓬蓬勃勃的。我叫不上名字。细看剑状的叶子泛着油光,在花的四周片片竖起。有的根部还长出一枝和叶片同样翠绿油亮的茎来,茎的顶端是一束淡蓝色的花蕾。我想,名苑华园之外并非皆下贱之物,这生长于荒郊野外的无名花不正在一片肃杀中独领风骚吗?世间万物风流百代的岂只是“金枝玉叶”?我忽而想起我的花瓶来,便信手采了几根花蕾,回家后把它插在瓶里。‎ ‎③每天照样上学,放学;每天匆匆做作业,复习功课,只是偶尔瞥一眼桌角那瓶中的花蕾,它好像不愿开放,一副很疲惫的样子。这样不觉过了十几天,等我再瞥它时,哎呀!它已经蔫了!我这才猛然想起,那天插到瓶子里时根本就没有给它加水!我不禁感到歉然。不过,我庆幸我没有把这花蕾扔到窗外去,因为奇迹就在这几天以后发生了。‎ ‎④一天清晨起来,我只觉有一缕馨香幽幽袭来,猛一转头,顿时惊得目瞪口呆--桌角花瓶里,那早被我遗忘的无名花悄悄开放了!蔫得成了黑蓝色的皱巴巴的花瓣间露出一星花蕊,有的已经干瘪,却仍紧紧咬着同样干瘪的枝头不甘落下。整束花不见一丝绿意。蜷曲的黄叶默默地守护着复生的花朵,犹如一息尚存的士兵在曙光中高举着那遍布弹痕的、神圣的战旗!‎ ‎⑤生命啊,生命!‎ ‎⑥我的血猛地躁动起来。一种从未有过的愧疚疯狂地咬啮着我的心。二十天啊,它没有得到一滴水的滋润,这个身受重伤的生命却至死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把最后的微笑和温馨留给这个世界。‎ ‎⑦我怀着沉重的心情,虔诚地给它浇灌了水,这如饥似渴的水。我在无言中心里涌起一种感奋,一种冲动:啊,生命!一介小花尚能如此,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又该如何呢?‎ ‎15.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引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悟? (3分)‎ ‎ ‎ ‎16.请根据要求做题。‎ ‎①如何理解第⑥段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2分)‎ ‎ ‎ ‎②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④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2分)‎ ‎ ‎ ‎17.对选文内容和写作方法所作的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3分)‎ A作者认为, 除了这些无名之花,生长于名苑华园之外的尤其是荒郊野外的花草都是下贱之物。‎ B.“一介小花尚能如此” 中的“如此”,指代无名花“至死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把最后的微笑和温馨留给这个世界”。‎ C. 写瓶中的无名花开放运用了细节描写, 蕴含着丰富的感情,令人读后不能不为花的顽强所震撼。‎ D. 选文礼赞生命是通过描写、衬托的手法表达出来的,一处是“我想”、另处隐含在最后的三段文字中。‎ E.对篇末所提问题的回答应是: 人应当不怕困难和挫折,身处绝境中要有求生的信念和生存的能力。‎ ‎18.联系全文,说说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2分)‎ ‎ ‎ ‎19.文章结尾写道“啊,生命!一介小花尚能如此,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又该如何呢?”请写出你的感悟。(不超出所给字格)(2分)        ‎ ‎ (二)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后面问题。(12分,每题3分)‎ 三.古诗文阅读(16分)‎ ‎(一)阅读《三峡》,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2分,每小题3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0.下列加点词解释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夏水襄陵(冲上、漫上) 或王命急宣(或者)‎ B.沿溯阻绝(顺流而下) 素湍绿潭(白色)‎ C.良多趣味 (甚,很) 飞溯其间(冲荡)‎ D.林寒涧肃(肃静) 属引凄异(连接) ‎ ‎21.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加线的句子。‎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 B.本文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 C.作者将景物寓于四季变化中来描写,将静态景物动态化。‎ D.本文描写了大自然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 ‎23. 文末描写“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突现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 阅读《野望》,根据要求回答问题。(4分,每小题2分)‎ 野望【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24.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 A.首联借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暗含诗人归隐之后,尝耕东皋之意。‎ B.颔联和颈联运用工笔细描的表现手法,精细地描画出了农村生活的真实场景。‎ C.颔联和颈联运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使诗歌充满画面感,突出了乡村气息。‎ D.尾联表明了诗人在现实当中难觅知音,孤苦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高士贤人。‎ ‎25.请根据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50分)‎ ‎26.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成长的路上有许多值得感恩的人,请自拟作文题目,以《我的成长路上》为题,叙写自己的生活经历 。  ‎ ‎2、请以“阳光正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具体要求:‎ ‎①内容充实,感情真挚;不得抄袭、套作。   ‎ ‎②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 ‎③除诗歌、戏剧外,文体自定;‎ ‎④不少于600字; ‎ 答案:‎ ‎1、A B ‎ 屏息敛声(bǐng )C.翘首(qiáo )   D. 矢志捍卫( shǐ )‎ 2、 C ‎ 3、 ‎3、C. 语境中表达的是老师对学生的教诲,没有”训“的意思,所以”告诫“最恰当;完善人格一般是个固定搭配,意思是,使--更美好,而不是”齐全“的意思;”只要就“表达了必要性. ‎ 4、 ‎ 4、C (振聋发聩: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都听得见。比喻高超的言论能使麻木糊涂的人觉醒。) ‎ 5、 ‎ 5、B ‎ 6、 ‎6、D 【解析】首先可以确定第四句为首句,而第三句又从一本书的阅读情况来谈,衔接紧密。至此可以确定D。 ‎ 7、 ‎ 7、A ‎ 8、 ‎(1)月下飞天镜 ‎(2)浅草才能没马蹄 ‎(3)晴川历历汉阳树。 ‎ ‎(4)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5)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9、本文线索,一是对“我”伤害的学生印象深刻;二是表达了“我”深深的歉意和愧疚之心。‎ ‎10、B ‎11、有关系。这两点也是引发自己“暴怒”、“恼怒”的重要因素;同时,教务主任的谈话也是“我”认识变化的原因之一 ‎1、2圆脸的抽吸鼻涕声引发的学生的议论和嗤笑,影响了教学秩序这一件事是矛盾爆发的导火线,推动了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 ‎13、教务主任的谈话使我感到了自己的“失职”,认识到刺伤一个需要理解的孩子的心的人不配称老师,更无需说教学了 ‎14、提醒自己教人要先教己,要理解学生 ‎15、秋日的一天,我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几簇野花长得很蓬勃,就采了几根花蕾带回家,结果忘了浇水,但花却悄悄开放。我感悟到生命的顽强,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 ‎16、‎ ‎①尽管身处困境,生命将要完结,也要乐观顽强,把美好和温暖留给世界。‎ ‎②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将“黄叶守护花朵”比作“士兵高举战旗”,用“守护”“高举”等词将“黄叶”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野花生命力顽强,表达作者的赞美之情。‎ ‎17.BC ‎18.抒情表达方式,强烈赞美野花生命力顽强。独立成段,震撼人心。照应题目,结构严谨。‎ ‎19、略 ‎20(C)‎ A.或王命急宣(有时)‎ B.沿溯阻绝(逆流而上) ‎ C.良多趣味 (甚,很) 飞溯其间(冲荡)‎ D.林寒涧肃(肃杀,凄寒 ) ‎ ‎21略 ‎22B(选文第二段先写水之盛,再写水之速)‎ ‎23一是突现了三峡秋季凄清肃杀的环境特点;二是突现三峡山高、峡长、岭连的地形特点。‎ ‎24.B(应是白描的手法,以质朴的语言描画。)‎ ‎25.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1分)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