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6 MB
  • 2021-11-01 发布

八年级上历史课件: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复习课件1_人教版(2016部编版)

  • 2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复习课件 时空观念 1919年5 月4日 1921年7月1915年 五四爱国 运动 中国共产党 成立 新文化运 动兴起 1918年 开始宣传 马克思主义 俄国十月革命 兴起时 间 1915年 背景 (1)中华民国建立后,从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 思想观念,受到知识阶层,尤其是青年学生的欢迎; (2)反思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认定要建立共和国,必须从根本 上改造国民性; (3)袁世凯为实现独裁和专制,颁布《中华民国约法》,在思想 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新旧思潮发生了激烈冲突; (4)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 考点 1 新文化运动(识记、理解)(近代化在思想上的体现) 考点速查 主要阵地 《新青年》杂志、北京大学 旗帜(口号、 指导思想) “民主”(德先生)和“科学”(赛先生) 代表人物 及贡献 陈独 秀 在《青年杂志》(1916年改名《新青年》)创刊号上,发 表《敬告青年》,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 李大 钊 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是中 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胡适 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代 替文言文,为新文学形式作出初步设想 鲁迅 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 把反封建的革命内容,同新文学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 文学的典范 代表人 物及贡 献 内容 (1)前期: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 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 文学,反对旧文学(“四提倡”“四反对”)。向尊 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进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 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 (2)后期:颂扬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 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 鲁迅 地位 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作用 (1)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 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2)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局限性 新文化运动中存在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 的偏向 时间 1919年5月4日(五 四青年节) 导火 线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 败 口号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最体现性质)、取消“二 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 贼曹汝霖等人;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领导 者 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 知识分子 考点 2 五四运动(理解) 经过 前期(5月) 后期(6月) 中心 北京 上海 主力 学生 工人 形式 学生集会讲演、游行 示威、罢课 工人罢工、 商人罢市 结果 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胜利,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 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对德 “和约”上签字 性质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 国运动 意义 (1)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奠定了思想基础; (2)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3)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五四 精神 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爱国主 义精神(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 【归纳总结】为什么说五四爱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从性质上说: 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 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2)从领导力量上说:五四爱国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 上历史舞台,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成为革命的骨干力量; (3)从发展前途上说:五四爱国运动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受 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五四 爱国运动之后,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 命。因此,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马克 思主 义的 传播 曙光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 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经过五四运动,越来越多的先进 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 传播 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 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 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随后,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 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影响 五四运动的胜利开展,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 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 动结合起来 考点 3 中国共产党诞生(理解) 中 共 一 大 条 件 (1)思想基础:五四运动时,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 (2)阶级基础:工人阶级壮大并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3)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召 开 时 间 1921年7月(建党节:7月1日) 地 点 上海;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一艘 游船上 代 表 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共 产国际的代表也出席了大会 内容 (1)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纲领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 主义; (2)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3)大会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 记 意义 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中共 诞生 的意 义 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着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 的利益,它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 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全国工 人运动 的高涨 工人运 动高潮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设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集中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 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 京汉铁 路工人 大罢工 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号召工人 “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将第一次全国工人 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 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此后,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 入低潮 启示 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 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 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归纳总结】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是什么? (1)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 (2)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3)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4)深刻改变了世界的发展趋势和格局。 中西方近代化的比较。 中国近代化 西方近代化 历程 技术——制度——思想 思想——制度——技术 变化动 力 主要来自外部,即受西方 列强侵略的刺激 主要来自内部,封建制度严 重阻碍了本国资本主义经济 的发展,从而引发了一系列 近代化的变革 阻力 本国封建保守势力和外国 资本主义势力等 本国封建势力 领导权没有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拓展提高 中国近代化 西方近代化 重 大 事 件 技术:洋务运动 制度: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思想: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思想: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制度: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俄国农奴制改革等 技术: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其 它 近代工业发展畸形,重工业非 常薄弱,地区分布也不平衡, 主要分布于沿海和沿江地区。 另外缺乏资本的原始积累,各 方面准备不足 近代工业发展协调。新航路开辟、殖民 扩张、三角贸易等都为近代西方提供了 较充分的资本积累 归纳总结:中国与西方近代化顺序不同的原因—— ①西方列强的侵略,打 断了中国正常的近代化进程;②中国人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对西方文化 的认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1.周恩来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 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第一个“天安门”应与哪一 个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 A. 开国大典 B. 公车上书 C. 五四运动 D. 卢沟桥事变 C 综合训练 2.“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 思想解放的闸门。”指的是(   )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新文化运动 D 3.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对联、诗词口号中,反映出五四运动 取得了初步胜利的是( ) A.“学生含冤,属地三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月风雪。” B.“君去矣,甘将热血红青岛;吾来也,不许狂奴撼山东。” C.“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 戮而不可以低头!” D.“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 店开门。” D 4.《青年杂志》正式更名为《新青年》。下列最符 合100年前中国新青年标准的是( ) A. 具有民主科学思想的青年 B. 出国留学的青年 C. 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青年 D. 用白话文写作的青年 A 5.某历史兴趣小组的成员自制了一个历史年代尺(如图), 它展示了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历程。年代尺上小标号 “①”对应的内容是(   ) A.秋收起义 B.中共的成立 C.南昌起义 D.新文化运动 B 6.中共二大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主要表现 在(   ) A.通过了第一个党纲 B.第一次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C.促使土地革命的兴起 D.制定了革命统一战线政策 B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