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00 KB
  • 2021-11-01 发布

人教版历史八下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2)

  • 1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 1页(共 17页) 2015-2016 学年江西省抚州市乐安一中八年级(下)第二次月考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在毎小题列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 1.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一百多年 来”应从何时算起?( ) A.1840 年 B.1856 年 C.1860 年 D.1865 年 2.下列诗句中,描写抗美援朝的是( ) A.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C.谁敢横刀立马,唯为我彭大将军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3.土地改革的意义是( ) 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 ②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③农民真正成为土地得主人 ④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4.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不包括( ) A.建成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B.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 C.建成南京长江大桥 D.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5.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6.下列关于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叙述,正 确的是( ) ①改造的实质是变革及调整生产关系 ②三大改造完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③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 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④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第 2页(共 17页) 7.“文化大革命 ”的实质是( ) A.文化大动乱 B.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C.制造冤假错案,破坏文物 D.政治大动乱,思想大混乱 8.下列成就是十年建设时期取得的是( ) A.大庆油田的建成 B.解放牌汽车试制成功并投产 C.东北工业基地的形成 D.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9.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按先后顺 序是( ) ①土地改革 ②人民公社化 ③农业合作化 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③④ 10.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法制建设取得的成就不包括( ) A.制定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制定 198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1.下列事物或现象不可能出现在 1980 年以后的是( ) A.一批外商参观深圳后,欣然决定在此投资 B.上海浦东新区面貌焕然一新,成为一颗闪烁的东方明珠 C.珠海某家庭两兄妹为摆脱贫困到江西打工 D.内地大批的农民赴深圳打工 12.在近代,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强迫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在 通商口岸投资设厂;1980 年以来,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招商引资。以上两种投 资设厂的本质区别在于( ) ①前者属于外国的侵略行为,后者属于中国的自主行为 ②前者发生在封建社会时期,后者发生在社会主义时期 ③前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后者体现了平等互利原则 ④前者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后者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第 3页(共 17页) 13.据资料统计,四川在 20 世纪 50 年代初森林覆盖率仍有 20%,60 年代初森 林覆盖率仅剩下 9%,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 A.人口数量急剧增长 B.大规模的商业性采伐 C.无计划的盲目垦荒 D.“大跃进”运动中毁林炼钢 14.我国能够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各种因素中,最为主要的是( ) A.新中国已成为独立主权的国家 B.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C.改革开放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D.“一国两制”构想为有关各方所接受 15.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那一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 A.和平共处 B.平等互利 C.求同存异 D.独立自主 二、非选择题 16.根据三幅图片,简述我国从独立走向富强的历程。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事情总是发展的,一九一一年的革命,即辛亥革命,到今年,不过四 十五年,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再过四十五年,就是二千零一年,也就是进到二 十一世纪的时候,中国的面目更要大变。“ ﹣﹣引自毛泽东写的《纪念孙中山先生》 材料二 :“近三十年来,经过几次波折,始终没有把我们的工作重点转到社会主 义建设方面来,所以,社会主义优越性发挥的太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快、不 稳、不协调,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改善。……” ﹣﹣引自邓 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 第 4页(共 17页) 材料三:从今以后……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现代化建设,要求大 幅度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 层建筑、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它本身就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引自《人民日报》社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毛泽东说“中国的面目全变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到 1956 年我 国发生的根本性变化。 (2)材料二所说的“几次波折”中,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影响最为严重的是哪两 次? (3)结合材料二和三,指出党和国家是怎样实现了工作重点转移的? 18.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 般的崛起座座城……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 滚滚春潮…… (1)这位老人是谁?一九七九年的“春天”喻指什么?“这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 画了一个圈”,这个“圈”指什么? (2)一九九二年春这位老人写下的“诗篇”是指什么?在这年成为党的什么决 定? (3)这位“老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有哪些贡献? 第 5页(共 17页) 2015-2016 学年江西省抚州市乐安一中八年级(下)第二 次月考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在毎小题列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 1.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一百多年 来”应从何时算起?( ) A.1840 年 B.1856 年 C.1860 年 D.1865 年 【考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分析】本题以“一百多年来”为切入点,考查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的知识 点. 【解答】英国政府为保护鸦片走私,借口中国禁烟,1840 年 6 月,英国舰队侵 入中国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1842 年 8 月,英国舰队沿长江而上,直 逼南京城下,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签订的《南京条约》 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 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资本主义的漩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性 质发生改变,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中国的成立,结 束了中国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一百多年来”指从 1840 年至 1949 年. 故选 A. 2.下列诗句中,描写抗美援朝的是( ) A.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C.谁敢横刀立马,唯为我彭大将军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考点】抗美援朝. 第 6页(共 17页) 【分析】本题考查抗美援朝. 【解答】1950 年 10 月,彭德怀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前线, 中国开始抗美援朝.A 与渡江战役有关;B 金沙水拍云崖暖与长征有关;C 与百 团大战有关. 故选 D. 3.土地改革的意义是( ) 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 ②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③农民真正成为土地得主人 ④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考点】土地改革的意义. 【分析】本题考查土地改革的相关知识.重点掌握土地改革的意义. 【解答】1950﹣1952 年的土地改革,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 真正成为土地得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②建立了土地 公有制在 1956 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 故选 D. 4.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不包括( ) A.建成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B.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 C.建成南京长江大桥 D.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考点】一五计划.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1953 年到 1957 年编制实施了我国 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解答】1953 年﹣1957 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 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1956 年底,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中国试飞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1957 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 路建成.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 地得到加强,在华北、西北建立了一批新工业基地.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 第 7页(共 17页) 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建成南京长江大桥”是文革期间取得的成 就,不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 故选 C. 5.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考点】三大改造完成标志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掌握基础知识即可作 答. 【解答】1956 年,我国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 义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故选 C. 6.下列关于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叙述,正 确的是( ) ①改造的实质是变革及调整生产关系 ②三大改造完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③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 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④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考点】三大改造.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 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 【解答】1953﹣1956 年进行的三大改造,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 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 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造 的实质是变革及调整生产关系,三大改造完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 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第 8页(共 17页) 故选 A. 7.“文化大革命 ”的实质是( ) A.文化大动乱 B.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C.制造冤假错案,破坏文物 D.政治大动乱,思想大混乱 【考点】文化大革命. 【分析】本题考查了文化大革命.1966 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中 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它成为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标志.1976 年 10 月,中 共中央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解答】文化大革命是由毛泽东错误发动,被林彪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的 一次严重内乱.它给我国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是一场政治大动乱,思想大混 乱. 故选 D. 8.下列成就是十年建设时期取得的是( ) A.大庆油田的建成 B.解放牌汽车试制成功并投产 C.东北工业基地的形成 D.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考点】社会主义建设英雄模范人物. 【分析】本题考查了十年建设时期的成就.王进喜在大庆石油会战中,组织全队 职工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用“盆端桶提”的办法运水保开钻,打 出了大庆油田的第一口油井.他常说:“宁肯少活 20 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曾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成为我国石油工人艰苦创业的 一面旗帜,被群众誉为“铁人”. 【解答】中共八大后的十年,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发生严重失误,但仍然取得显著 成就.主要工业产品都有很大增长,石油工业尤为突出.大庆油田的建成结束了 中国靠“洋油”的时代,实现原油和石油新产品全部自给. 故选 A. 9.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按先后顺 第 9页(共 17页) 序是( ) ①土地改革 ②人民公社化 ③农业合作化 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③④ 【考点】土地改革;三大改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农村改革和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变革的先后顺序. 【解答】依据所学可知,①土地改革 1950﹣﹣1952 年底;②人民公社化运动是 在 1958 年;③农业合作化是在 1953﹣1956 年;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 1978 年.所以先后顺序是①③②④. 故选 B. 10.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法制建设取得的成就不包括( ) A.制定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制定 198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考点】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法制建设取得的成就. 【解答】经过“文化大革命”人们更加认识到民主和法制的重要性,全国人大加紧 全面立法工作,颁布了一系列法律,1979 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82 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1986 年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此后,全国人大又通过了《义务教育 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制定第一部《中华人民 共和国宪法》是在 1954 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不属于社会主义建 设新时期. 故选 A. 11.下列事物或现象不可能出现在 1980 年以后的是( ) 第 10页(共 17页) A.一批外商参观深圳后,欣然决定在此投资 B.上海浦东新区面貌焕然一新,成为一颗闪烁的东方明珠 C.珠海某家庭两兄妹为摆脱贫困到江西打工 D.内地大批的农民赴深圳打工 【考点】对外开放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不可能出现在 1980 年以后的事物或现象.主要考查学生 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 【解答】1980 年,我国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 区,后来又增设海南经济特区.这些经济特区,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吸收 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珠海某家庭两兄妹 为摆脱贫困到江西打工是在 1980 年以后不可能出现的事物或现象. 故选 C. 12.在近代,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强迫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在 通商口岸投资设厂;1980 年以来,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招商引资。以上两种投 资设厂的本质区别在于( ) ①前者属于外国的侵略行为,后者属于中国的自主行为 ②前者发生在封建社会时期,后者发生在社会主义时期 ③前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后者体现了平等互利原则 ④前者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后者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考点】《马关条约》;对外开放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分析】本题考查近代史上的开放和现在实行的改革开放的区别. 【解答】据所学知,近代史上的开放和现在实行的改革开放的区别主要有,前者 属于外国的侵略行为,后者属于中国的自主行为 ,前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后者体现了平等互利原则,前者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后者促进了我国经济发 展.选项②中时期不对,前者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可排除. 故选 B. 第 11页(共 17页) 13.据资料统计,四川在 20 世纪 50 年代初森林覆盖率仍有 20%,60 年代初森 林覆盖率仅剩下 9%,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 A.人口数量急剧增长 B.大规模的商业性采伐 C.无计划的盲目垦荒 D.“大跃进”运动中毁林炼钢 【考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大跃进”运动的知识点. 【解答】“大跃进”运动中的大炼钢铁运动,为了完成高指标,人们纷纷上山砍树, 用小土高炉炼钢,造成巨大资源破坏. 故选 D. 14.我国能够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各种因素中,最为主要的是( ) A.新中国已成为独立主权的国家 B.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C.改革开放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D.“一国两制”构想为有关各方所接受 【考点】祖国统一大业. 【分析】分析理解能力为本题主要考查点. 【解答】我国能够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原因很多,这里抓住“最为主要”来分 析理解,综合国力的增强是前提,最为主要. 故选 C. 15.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那一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 A.和平共处 B.平等互利 C.求同存异 D.独立自主 【考点】亚非万隆会议. 【分析】本题考查了万隆会议.这次会议主要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 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解答】1955 年周恩来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的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 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中国 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 第 12页(共 17页) 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故选 C. 二、非选择题 16.根据三幅图片,简述我国从独立走向富强的历程。 【考点】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分析】本题以图片为切入点,考查我国从独立走向富强的历程.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1949 年的开国大典,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结束了中国人民百年被侵略的屈辱历史,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我国开 始走上独立发展之路.1978 年 12 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 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 的第二代领导集体.这次会议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 反正,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开始走上富 强之路.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 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1 年, 我国在上海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同年上海合作组织也在上海 成立. 故答案为: 1949 年的开国大典,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束了中国人民百 年被侵略的屈辱历史,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我国开始走上独立发展之路.1978 年 12 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 是的指导思想,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 第 13页(共 17页) 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第二代领导集体.这次 会议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我国从此走上改革 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开始走上富强之路.改革开放 30 多 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 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1 年,我国在上海举办了亚太经 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同年上海合作组织也在上海成立.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事情总是发展的,一九一一年的革命,即辛亥革命,到今年,不过四 十五年,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再过四十五年,就是二千零一年,也就是进到二 十一世纪的时候,中国的面目更要大变。“ ﹣﹣引自毛泽东写的《纪念孙中山先生》 材料二 :“近三十年来,经过几次波折,始终没有把我们的工作重点转到社会主 义建设方面来,所以,社会主义优越性发挥的太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快、不 稳、不协调,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改善。……” ﹣﹣引自邓 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 材料三:从今以后……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现代化建设,要求大 幅度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 层建筑、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它本身就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引自《人民日报》社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毛泽东说“中国的面目全变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到 1956 年我 国发生的根本性变化。 (2)材料二所说的“几次波折”中,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影响最为严重的是哪两 次? (3)结合材料二和三,指出党和国家是怎样实现了工作重点转移的? 【考点】三大改造完成标志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五计划;大跃进和人 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 【分析】本题以中国建国以来的经济建设的曲折和发展为主线,考查三大改造、 第 14页(共 17页)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知识. 【解答】(1)据所学知,1956 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我国 进入社会主义初级,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同时中国还实施 了一五计划,社会主义工业化全面展开(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 工业化迈进)所以毛泽东说“中国的面目全变了”. (2)由材料二“近三十年来,经过几次波折,始终没有把我们的工作重点转到社 会主义建设方面来”并结合所学知,“几次波折”中,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影响最 为严重的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文化大革命”. (3)由材料二“近三十年来,经过几次波折,始终没有把我们的工作重点转到社 会主义建设方面来”和材料三“从今以后…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可知, 1978 年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确立了把党 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在农村和城市进行经济 体制,从而实现了工作重点转移. 故答案为: (1)变化: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 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实施一五计划,社会主义工业化全面 展开.(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波折:“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十年“文化大革命”. (3)实现: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确立了 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在农村和城市进行 经济体制. 18.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 般的崛起座座城……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 滚滚春潮…… (1)这位老人是谁?一九七九年的“春天”喻指什么?“这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 画了一个圈”,这个“圈”指什么? (2)一九九二年春这位老人写下的“诗篇”是指什么?在这年成为党的什么决 第 15页(共 17页) 定? (3)这位“老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有哪些贡献? 【考点】对外开放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中共十二大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邓小平、改革开放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设立.主要考 查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2)本题主要考查一九九二年邓小平的视察南方讲话和党的十四大.主要考查 学生的分析和识记能力. (3)本题主要考查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的贡献.主要考查学 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 【解答】(1)据“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 一个圈,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 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可知,这位老人是邓小平.一九七 九年的“春天”喻指改革开放.“这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个“圈” 指深圳等经济特区的设立.1978 年 12 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 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 的重大决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 此,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1980 年,我国在广 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这些经济特区,国家给予 优惠的经济政策,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 设. (2)一九九二年春这位老人写下的“诗篇”是指视察南方讲话.1992 年邓小平到 南方视察,途中多次发表谈话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特区 姓“社”不姓“资”.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要 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邓小平的讲话,进一步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在 1992 年, 党的十四大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提出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 16页(共 17页) (3)据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的贡献主要有: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1979 年,邓小平提出“在 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个基本原则”.1982 年,党的十二大邓小平提 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7 年,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基本路线和三步走战略部署.1992 年,党的十四大充 分评价和肯定了邓小平理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提出建设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等. 故答案为: (1)邓小平;改革开放;深圳等经济特区. (2)视察南方讲话;党的十四大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确立 为党的指导思想,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①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②1979 年,邓小 平提出“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个基本原则”.③1982 年,党的十 二大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④1987 年,党的 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基本路线和三步走战略部署.⑤1992 年,党的十四大充分评价和肯定了邓小平理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指导地 位,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答出期中三点即可) 第 17页(共 17页) 2017 年 4 月 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