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17 KB
- 2021-11-0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阅读散文,完成19-22题(18分)
每一朵雪花都认真飘落
余君才
①雪是什么时候开始下起来的,我已经记不清了。母亲在半夜里翻身,在沉寂的夜里忍不住大声咳嗽。大半夜的,风轻轻推开虚掩的窗户,屋子里越发清冷,母亲帮我盖好棉被,又走回自己的屋子,然后传来一阵轻微的咳嗽声。窗外的天空低垂,风更加凛冽起来,我静静地躺在夜里,毫无睡意,看着窗外的事物。窗外的天空慢慢地变亮,我感觉雪就要落下来了。
②我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又睡过去了,母亲起身的时候,我也不知道。雪要落下来了,母亲想起了山野上的那一块麦地。麦苗青青,但疏于人力,麦垄里的杂草还没有来得及铲掉。母亲拿起锄头,走向了那块月光下的麦地,她对山野里那些迎风招摇的麦子无比珍视。她要赶在雪花落下来之前将那块麦地的杂草除掉。不然大雪落下来,麦子连同杂草埋在下面,土地的营养全被杂草给吸走了,冬雪之后的麦子就会面黄肌瘦。
③那时候雪还没有来,雪还在风雨之后。母亲在那块月光下的麦地里除草,母亲头上包着一块暗红色的头巾,身上穿着那件厚厚的棉袄,棉袄有些破旧了,里面的棉花露了出来,乍一看像是飘落在棉袄上尚未融化的雪花。但雪还没有落下来,天空越来越明亮了,母亲心里越来越急,她挥舞着手中的锄头,在月光之下,努力地除草,雪就要落下来了。
④母亲回到家的时候,雪已经越下越大。那时候,我透过房间的窗户看见母亲扛着锄头从大雪纷纷的小路上走回来,她的脸颊已经被冻得通红,母亲用龟裂的手轻轻掸去落在身上的雪花。母亲将锄头靠在屋前的墙角,然后经过庭院走进屋子里,母亲的身后,大雪将夜晚映得发亮。
⑤窗外的雪越下越紧,每一片雪花都在天空中飞舞。仿佛一个盛大的节日,雪花纷纷扬扬,在大地上尽情狂欢。那一年的雪可真大啊,它是我记忆中最大的一场大雪。雪落在大地上,发出簌簌的声响,一会儿工夫大地就变成雪白的一片。那一年的庄稼也大丰收,母亲说:“瑞雪兆丰年,多亏那场雪啊!”但我总是觉得所有的收获都是母亲劳动得来的,我永远忘不了那场雪,忘不了透过房间窗户看见母亲扛着锄头从大雪纷纷的小路上劳作回家的画面。
⑥后来,长大了些,在书里读过很多下雪的场景。“风雪山神庙”里那一场越下越紧的大雪令人惊心动魄,林冲的人生又将何去何从。读到《红楼梦》里“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让人想到漫天大雪,万物归一的世界,难免有些悲伤。读过唐代诗人刘长卿的诗:“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风雪中归来的人会是谁呢?一遍遍读,又一次次地猜测。那个风雪中归来的人一定经历了风雪的洗礼,但这个画面让我想得更多的是在风雪夜里劳作归来的母亲。
⑦在我走南闯北的岁月里,我见过无数次落雪。我见过在空中旋转升腾,尽情狂舞的朔方的雪,也见过妩媚婉约,涂着胭脂的江南的雪。我见过一个在风雪中,推着三轮车急着赶路的收废纸的老人,雪落在他的破旧的衣服上,他继续赶路前行。我还见过一个在大雪纷纷的夜里,推着手推车等在火车站帮人拖行李赚钱为老伴看病的老人。我甚至看见过一个在大雪纷飞的夜里无家可归的流浪汉瑟缩发抖的战栗……
⑧他们和我的母亲一样,都太普通了。他们在每一片雪花之下,过着自己平凡的生活,经历自己的人生。一切都是那么稀松平常,他们好像从来都没有被人们发现过。
⑨但,每一片雪花都认真飘落。它滋润万物,落在山间、湖泊、田野、城市的街道……仿佛每一片雪落下时,都会有什么故事发生。在每一片雪花下面,人们都过着自己的生活,有的轻装简从,有的负重前行,有的乞讨人生,有的辛苦劳作,有的在百叶窗下享受一杯热咖啡的温暖,有的在大雪弥漫的街道上认真地讨着自己的生活……
⑩应该说,自然的万物都有着自己的生存定律。大地上的人们,都经历着自己落雪的人生。人生如落雪,又如树花同发。随风而坠的人生,虽贵贱殊途,但都可以改变自己的命数,最为可贵的是,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飘落。
⑪每一朵飘落的雪花都有属于自己的命运,每一朵雪花下面都有着人们不同的生活,每一种生活都值得被歌颂,每一位认真生活的人都是掌握自己命运的人,一如那个在风雪夜里劳作归来的我的母亲。
(选编自《散文》2018年2月刊,有删改)
19.第①段中写到“我静静地躺在夜里,毫无睡意”,请概括“毫无睡意”的原因。(2分)
20. 赏析第④段划横线的语句。(3分)
我透过房间的窗户看见母亲扛着锄头从大雪纷纷的小路上走回来,她的脸颊已经被冻得通红,母亲用龟裂的手轻轻掸去落在身上的雪花。
21. 文中①至④段中,有三处划波浪线句子描写了天空的亮,有何用意?(5分)
“窗外的天空慢慢地变亮”“天空越来越明亮了”“大雪将夜晚映得发亮”
22.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⑥节与文章的主题有关吗?为什么?(4分)
23. 文章题目是“每一朵雪花都认真飘落”,作者为什么浓墨重彩地描写母亲?(4分)
2. (四)桃花流水鳜鱼肥 (16分)
肖建国
①擦黑,儿子回来了,脚步把村前的小路踩得啪啪响,震得路边的桃花落了一地。狗,跟着就狂吠起来。
②老铁倚墙而坐,眯着眼,瞅着渐行渐近的儿子,不起身,也不吭声。儿子自是瞧见了爹,忙放轻脚步,来到老铁面前,立住。
③儿子掏出烟,递给老铁一支。夕阳的余晖像被顽皮的孩子涂抹上锅烟,黑麻麻的。(A)老铁看不清烟盒上的字,正犹豫着,儿子说话了:“双喜的,十元一盒,我抽得起。”
④老铁这才笑一下,接了。儿子紧绷绷的脸上也绽开些笑容。
⑤“知道村里的狗为啥咬你不?”抽口烟,老铁问。
⑥这个,儿子确实没想到。按理,他是经常回来的,这狗不应该吠他才对。可今儿个怪了。
⑦“因为你不合群,你的心没跟这儿接地气。”老铁乜斜一眼儿子身上的衣服,儿子心里“咯噔”一下。这是套崭新的西装,为此,他还特意打了条领带。
⑧“难道我就不能穿好衣服?”儿子有点不服气。
⑨“当然可以,可要看在啥场合。你回到自己的窝,这种打扮,狗就觉得你变了,能不咬你?”
⑩儿子不屑地哼了一声。
“不信,把这套衣服换上,再走出去试试。”老铁指指墙角,那里有一堆渔具,渔具上面放了一套普通的农家衣裤。
儿子极不情愿地脱下西装。“你火急火燎让我回来,不是为了让我穿这套衣服吧?”
“当然不是。走,跟我捕鱼去。三月桃花开,鳜鱼肥着哪,谁不馋呢。”儿子心里又是“咯噔”一下,乖乖跟着老铁往村外走。
你还别说,这次狗见了他们,没一个龇牙咧嘴的。
路上,有村民打招呼:“王书记,去哪儿?”儿子习惯性张开嘴,想答,却发觉自己错了。老铁说:“走走,去河边抓点鳜鱼。”
村民笑:“你还缺鳜鱼吃,言一声,都往你家送。”
老铁说:“不了不了,自己捕的,那才香。”
听到这话,儿子脸上火辣辣的。
走到河边,天已完全黑透,只有两根烟头忽明忽暗。
这条小河从山崖子里流出来,水清藻绿,是村里的命脉。老铁退休后,不愿待在城里,回老家义务当起了这条小河的巡逻员。他不许别人砍树,更不许别人电(药)鱼。有人偷偷做了,他就追到人家屋里去,坐那里不走。直到那人拍着胸脯保证下不为例,他才离开。遇到特别有困难的家庭,他走时,会悄悄放下一些钱。
渐渐地,这条小河日益丰腴起来。
儿子少年时期,多次跟老铁来捕过鱼。他最爱吃的就是鳜鱼,那肉细嫩鲜美,脆香可口,素有“席上有鳜鱼,熊掌也可舍”之说。也因此,儿子对捕鱼这套程序了然于胸。
他们找了个小汊沟,开始挖窝。窝子挖得越深,留下来的鱼将越多。老铁操走锹,儿子说:“我来吧。”
老铁想了想,说:“也好,这大黑天的,你一个人干活,我帮你瞅着,也省得跑偏了路数。”
儿子咂咂嘴,觉得老铁话里有话。于是,赶紧换个话题:“爹,你知道不,我今晚还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办呢!”
“知道。”
知道?儿子心里一惊,不再言语了,把浑身的力气全使在锹上。不一会儿就汗流浃背,手掌上也磨出两个水泡。不过,儿子不敢吭声。他知道,老铁正紧紧盯着他呢。
窝子挖好了,星星也撒满天空。儿子看看手机,已快十点了。儿子有些焦急。老铁说:“干什么事非要等到这个时候?今晚就陪我抓一夜的鱼。”
黑暗中,儿子感觉老铁的双眼像X光,自己内心那点雾霾被照得紧缩一团,不敢放肆。(B)
老铁在汊沟上游放水,儿子便拿起兜兜网扎在窝子后面,这样可把往下游逃窜的鱼挡回窝子里。
做好这一切,父子俩边休息边聊天。再过两三个小时,等露水全下来,鱼儿抢食吃,就可收网了。
老铁说:“你跟我说说话。”
儿子说:“说啥呢?”
老铁说:“说啥都可以。”
儿子像哑巴一样,好半天都没吭声。
老铁说:“要不,我给你唱个歌?”
儿子扑哧笑了:“你给我唱歌?”
老铁说:“对啊,就是你小时候,我教你的。来,我唱,你也跟着唱。”也不管儿子同不同意,老铁就唱了:
月光光,照池塘。骑竹马,过洪塘。洪塘水深不得过,娘子撑船来接郎。问郎短,问郎长,问郎此去何时返……
老铁唱着唱着,儿子就接上了。父子俩一块儿唱,唱得蛙鸣虫叫,草木散香。露水下来了,好大。
父子俩起网,从窝子里打捞起一兜篓鱼。有鲢子、鲫鱼、白条、草棍,最多的是鳜鱼。老铁看看鱼。这个,小了,放吧。那个,正长呢,也放了。
儿子看看老铁,忽然什么都明白了。提起兜兜网,走到河边,全放了。
老铁像孩子一样呵呵大笑。
趁老铁不注意,儿子掏出手机发出一条信息:今晚活动取消,今后这样的活动也不许再搞。
发完,儿子陪着老铁一起笑。远处,传来几声狗叫,友好且悠长。老铁说:“走吧,回家。再不回,它们就会跑来接我了。”
(选自《百花园》)
18.文章以“桃花流水鳜鱼肥”为题,有何好处?(3分)
19.请从 A、B两句中任选一句,从描写的角度,作简要赏析。(3分)
A:夕阳的余晖像被顽皮的孩子涂抹上锅烟,黑麻麻的。
B:黑暗中,儿子感觉老铁的双眼像X光,自己内心那点雾霾被照得紧缩一团,不敢放肆。
20.文中的老铁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分)
21.“儿子看看老铁,忽然什么都明白了。提起兜兜网,走到河边,全放了。
老铁像孩子一样呵呵大笑。”
仔细体会上述文字,结合全文的内容,说说儿子明白了什么?老铁的大笑有何涵义?(3分)
3.一生忠诚一件事
丁立梅
①知道那个叫米索、又名侯赛因·哈撒尼的人,是在一份晚报上。狭长的一角,有篇特稿, 报道的是他。标题是:萨拉热窝一擦鞋匠辞世,众多市民自发聚集致敬。
②我剪下了那篇特稿,收藏了。
③他出生于波黑,一个普通的平民之家。父亲是个擦鞋匠,凭着这份手艺,养活全家。 21岁时,米索接过父亲的擦鞋摊,成为萨拉热窝街头一名年轻的擦鞋匠。
④不难勾画出这个时候米索的样子:高高的个头,白净的皮肤,有着黑色的或淡黄的微卷的发。深凹进去的大眼睛,炯炯的。浑身蓬勃着年轻人特有的朝气,像只拔节而长的笋。萨拉热窝人亲热地称他,米索小伙子。
⑤每日里,他晨起摆摊,暮降返家,风雨无阻。所做的事,单调得近乎机械,就是埋头擦鞋。他却深深热爱着,近乎虔诚地对待着手底的每双鞋。
⑥他一边擦鞋,兴许还一边哼着歌。他做着一个快乐的擦鞋匠。看到他,人们再多的愁苦,也消减许多。
⑦一年过去了,他在街头擦鞋。再一年过去了,他还在街头擦鞋。再再一年过去,他仍在街头擦鞋。
⑧渐渐地,他擦成萨拉热窝街头的一个标志、一道风景。人们出门,总习惯性地先去找 寻他的身影。哦,哦,米索在呢,人们的心,会因他而雀跃一下,天地立即安稳下来。
⑨斗转星移,寒暑更替,许多个年头不知不觉过去了,他由年轻的米索小伙子,变成了人们 口中的米索大叔。
⑩
1992年,同属于南斯拉夫人的三个民族,就波黑的前途和领土划分等问题,发动了大规模的内战,造成几十万人死亡,史称波黑战争。[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⑪这次战争中,萨拉热窝被炮火围攻四年,城里居民四处逃亡,六十开外的米索,却没有离开过一步,他冒着炮火,照旧晨起摆摊,暮降返家。
⑫他在街头的身影,成了人们眼中的一面旗帜和幸运符。惊慌悲痛的人们,只要一看到亲爱的米索大叔,情绪立即得到宽慰,重新燃起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⑬“只要他不走,我们就知道即使今天天塌了,我们明天还会活得好好的。”人们说。
⑭他活了下来,和他的萨拉热窝一起。他继续做着他的擦鞋匠,晨起摆摊,暮降返家。外面是天晴日丽也好,风雨交加也罢,他的江山不改。他把一份卑微的职业,做成崇高和传奇。
⑮2009年,米索荣获政府表彰,获赠一套房和一大笔退休金。他对着媒体镜头,极为平淡地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坚持这一行,我认为这份工作已经融入我的血液中,我会一直擦到生命尽头。 ”
⑯他做到了。88岁这年,他走完了他擦鞋匠的一生。人们还在他的遗像旁,放置了一双干净的皮鞋。
⑰一生只忠诚于一件事,世界之大,能有几人? (选自《扬子晚报》)
16.结合文章,分析本文标题的含义。(3分)
17. 简要分析第④段画线句在文章中的作用。(4分)
18. 阅读第⑬段,简要阐述本段内容的含义。(5分)
19.品读第⑭段画线句,说说其内涵是什么?请再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怎样才能坚持做到“一生忠诚一件事”?(6分)
4.阅读下文,完成7—10题。(共16分)
等待那只手
①老头没睡,还在用眼睛的余光悄悄打量我。
②我知道他在等待下手的机会。我也没睡。
③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这一点苗头我还是看得出来的。于是我暗自后悔:要是不贪图那个懒觉,早20分钟起床就能买到卧铺票,何至于胆战心惊地和一个老家伙这么对峙着?
④很显然,那老头比我还有经验。因为刚才上车一落座,他竟然目不斜视地看着我,微笑着说:“你长得很像我儿子。”
⑤我在心里冷笑了一声。因为我穿西服、打领带、抱着笔记本电脑,身边还有个寸步不离的密码箱,我就像你儿子?嘀咕完之后,我顺便瞅了瞅他,灰旧夹克、两天以上没刮的胡茬儿、和他的年龄极不相称的炯炯双眼。
⑥于是我没吭声,连头都没点,假装没听见。他讪讪地笑了笑说:“我3年没见着他了,只偶尔听到他的声音。”
⑦我轻轻打了个冷颤。如果我的判断没错的话,这老头是个很难缠的对手,配得上老奸巨滑这个词。
⑧东奔西走,和这个行当的人打交道多了,有输有赢。但一开始就这么跟目标套近乎的,他是第一个。所以,我又瞅了他一眼。我也有两年没和父亲照过面了,虽然我也偶尔给他打打电话,寄些钱。
⑨我的预感没错,夜里车厢里的人大都睡了,他却没有。其实即使没有这种预感我也不会睡着的,我早已练就三昼夜不合眼也神志清醒的功夫。这是经验,也是饭碗,况且我怀里还有张支票,那是分公司这个季度的费用。寸步不离的密码箱不过是个道具,里面是几件换下来的内衣。我知道这老头是看得出来的,他那一脸沧桑就是证明。所以我能做的,只有清醒和谨慎,然后,静静地等待那只手。[来源:学科网ZXXK]
⑩我躲在外套里观察他。硬座车厢的空调像是从里往外倒抽热气似的。我一直紧绷着肌肉,竖立起来的汗毛蹭着毛衣,身上痒痒的。时间久了,牙齿还开始打起架来,不知是真冷还是我太紧张。
⑪他一直看着窗外,车窗外面黑灯瞎火,亏他有这分耐心。于是我有些恍惚,冲着他这分镇定劲儿,到底我和他哪个是猎手,哪个是猎物呢?
⑫他动手了。他用右手理了理头发,那烟灰色的头发其实不乱。我观察过他那只右手,中指和食指几乎一般长,白皙瘦削,皱纹少的和他的年龄一点儿也不相符。他的骨节小的很,中指第一个关节处还有淡黄的烟熏色,看起来很是精致。
⑬那只手有点小心翼翼,终于还是游移着探了过来,越过我头顶的时候带着一道阴影,让我有些窒息。不过我却没看出预想中那种高明的熟练,这让我窃喜着,在脑海里虚构出即将发生的人赃俱获的画面。
⑭盖在身上的外套一紧,从脖子往里灌的冷风忽然就没了,我觉得像是突然钻进了被人暖好的被窝。惊讶让我努力睁大了眼,可是外套领子遮住了我的视线。老头从我头顶上发出一声细微的叹息:“唉,一个人在外面劳苦奔波的,不容易。”
⑮我赶紧闭上了眼,用了很大力气。生怕我眼里也有他那样的泪光。不知怎么的,我忽然特别希望那只手能停一停,拍我两下。
7.阅读全文,请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4
8.联系具体语境,回答下列两小题。(4分)
(1)请说出你对第③段中加点的词语“苗头”和“对峙”的理解。
(2)简要分析第⑬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9.本文以“等待那只手”为题有何作用?(4分)
10.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老头”这一人物形象。(4分)
5.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16分)
一碗入心
林清玄
①每年的冬至到了,都使我怅然若失。因为总会想到妈汤圆,那特别的滋味是满街的汤圆无法取代的。妈妈还在的时候,以厨艺闻名于乡里,特别是手作的应节食品,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寒食的肉饼,过年的香肠腊肉,还有冬至的鲜肉汤圆。
②妈妈不在了,每到佳节,我就会想念妈味道,幸而,粽子、月饼、油饼、香肠、腊肉所在多有,好吃的也很多,只有鲜肉汤圆独出一味,很难找到了。
③妈妈做的鲜肉汤圆,是自己磨的糯米皮,包着手工剁碎的后腿肉丁,和进一些葱花和蒜花,包得像狮子头大小,形状像椭圆形的橄榄。 煮的时候,先以葱头爆香,炒香菇肉丝,加水煮开。然后浮汤圆,快起锅的时刻加一把大茴香,接着茼蒿,最后是一把香菜。
④妈妈的汤圆,个头特大,吃三颗也就饱了。由于吃茴香和茼蒿,汤头特别香,晚上吃一碗,可以香到第二天早晨。
⑤ 我很爱吃妈汤圆,旧时的灶间,饭桌就在土灶旁边,我总会在灶旁与妈妈话家常,一边看妈妈包汤圆,煮汤圆,在没有抽油烟机的年代,灶间烟雾蒸腾,充满了香气。看着妈妈忙碌的我,感到非常幸福。
⑥妈妈和我是情深缘浅,一出生的时候,就注定要半辈子分离。
⑦ 不到十五岁,我离家到台南读书,之后到台北,之后到世界各地浪游,一直到妈妈过世,我离家整整三十年。
⑧三十年间,我回乡的日子屈指可数,每年少则一两次,多的时候三四次,时间一年比一年稀微。
⑨我每天打电话给妈妈,每次至少讲半个小时,才能稍解我思念妈心情。时间的陷阱常使人远离,话筒中的妈妈青春如昔,每次回家,眼见的妈妈却是黑发飞雪,一次比一次苍老,这使我感到心伤不已。
⑩妈妈是不服老的,每次我回乡,她都会一大早去市场备料,一定会做我爱吃的鲜肉汤圆,把她蓄积了很久很久的爱,很用力很用力地包进去,让我的眼泪再吃汤圆的时候,随着愧疚的心,一滴一滴地落下来。
⑪
我很后悔,在妈妈的晚年,我只带她到台北家里住过一次,而我答应,一定会带她去日本旅行,也永远无法实现了。
⑫妈妈的手作汤圆,也成为我生命中的绝响了!
⑬有一年冬至,我和妻子儿女到处寻找鲜肉汤圆,听朋友说,天母士东市场有以及三客家汤圆,味美价廉。
⑭吃到那汤圆的时候,我大吃一惊,除了个头没那么大,鲜肉没那么饱满,缺了一味大茴香,味道就像我妈妈煮的一样。我对孩子说:“就好像阿嬷的味道呀!”
⑮没见过阿嬷的孩子,很难想象阿嬷的样子,但是也体会得到爸爸的欢喜和伤感。
⑯幸好客家汤圆整年都开着,想念妈妈是没有季节的,只要思念妈妈,我就会去吃一碗汤圆。
⑰岁月仿佛变得稀薄了,灶间的雾气已成梦幻泡影,多么希望把生命的影像定格在妈妈下汤圆的那一刻。 (有删改)
7.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文章标题“一碗入心”的理解。(4分)
8.本文选自林清玄的《你心柔软,却有力量》,请结合文章第⑨或⑩段,分析你所感受到的“柔软”。(4分)
9.结合具体内容,说说尾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6.二、现代文阅读(2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3题。(14分)
口袋里的父爱
李静
①母亲去世了,留下什么都不会做的父亲。她想把父亲接到自己家,可父亲不想麻烦她,拒绝了,她就和哥哥轮流照顾父亲的生活。
②一天,她去看父亲,陪父亲吃完了饭才离开。可刚发动汽车,手机就响了,是父亲打来的,问她什么时候来看自己。她说不是刚刚来过吗。父亲恍然大悟,忙说:“看我这记性,真是老糊涂了。”她哭笑不得,但心里又掠过一丝凄凉,她发觉父亲真的老了。
③父亲的记性越来越差,还经常会迷路。有一次,她接到哥哥的电话,说父亲不见了。她急匆匆开车去寻找,刚开出没多远,竟然在路口看到了父亲。父亲说想去看她,可找不到她的家。她心里酸酸的,马上把父亲带回了家。
④送父亲回家时,父亲塞给她几百元钱。父亲以前经常背着母亲给她钱,那会儿她刚生完孩子,经济情况不是很好,父亲总是背着母亲把攒的钱用来贴补她。现在条件好了,她不再要父亲的钱了,可父亲还是会给她。她就把父亲给的钱存起来,再找个借口还给父亲。
⑤那天,她要去看父亲,还没出发就接到电话,没想到这一次见到父亲竟是在派出所里。父亲去买她最爱吃的点心,又迷路了,是出租车司机报的警。她和哥哥商量,带父亲去做了体检,没想到父亲竟然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
⑥哥哥出差了,她怕自己照顾不过来,父亲会再次“离家出走”,索性把父亲接到自己家,请了护工照看着。起初,父亲的病情时好时坏,好的时候她去上班,父亲会告诉她小心开车,坏的时候父亲根本不知道她是谁。后来不好的时候越来越多,父亲的行为也变得越来越古怪,如果每月帮他领了工资没有及时交给他,他就会大喊大叫的。
⑦那天,她的车限号,她打车去上班,该付钱时发现钱包忘带了。她下意识地翻口袋,其实她口袋里是从来不放钱的。她只是想碰碰运气,没想到竟从里面摸到了100元钱。付了车费,她想可能是自己什么时候放进口袋里忘了。
⑧付了车费,她想可能是自己什么时候放进口袋里忘了。同样的事情接连发生两次,她开始琢磨自己是什么时候把钱放进口袋的。想了几种可能,又都被她否定了。她突然想是不是儿子干的,拿了自己或丈夫的钱,匆忙中错放进了自己的口袋里。想到这,她倒吸了一口凉气。回到家,她板起脸质问儿子,儿子却矢口否认,她打算等丈夫回来让他和儿子认真谈一次。
⑨晚上,儿子去洗手间,还没到门口就返了回来,拉着她往外走。站在卧室门口,她看到进门处的衣帽架前有父亲的身影。她悄悄凑过去,还没张口,就看到父亲将100元钱放进她外套的口袋里,还自言自语着:“放好,别让你妈知道……”父亲佝偻的身影逐渐在她眼前变得模糊,那一刻她才知道,纵使父亲不再记得她是谁,但父亲对她的爱从未停止。
(选自《读者》(017年04期)
9.请从父亲的角度,梳理文章的故事脉络。(2分)
①想去看女儿,却找不到路-----② ———③
10.结合语境,品味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内的问题。(4分)
⑴送父亲回家时,父亲塞给他几百元钱。(加粗词的表达效果是什么?)
⑵为了避免父亲再次“离家出走”,她索性把父亲接到自己家。(加粗词“离家出走”在句中的意思是什么?)
11.文中有两处地方相互照应。请找出来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12.请赏析文章第⑨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父亲将100元钱放进她外套的口袋里,还自言自语着:“放好,别让你妈知道……”
10. 结合短文内容,说说你对文章以“口袋里的父爱”为标题的理解。(3分)
7.(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6题。(18分)
想念那土地
胡梦
①皓月当空,万籁俱寂。窗外两棵垂柳在皎洁的月光下,楚楚可人,随柳参差破绿芽,此中依约欲飞花。窗台上的两朵盆景也悄悄地长出了细嫩的绿叶,翠而美。浓浓的泥土气息伴随着春天里的芳香在静谧的夜晚令人陶醉,思绪在泥土味儿里遐想,许久许久。
②微风乍起,吹醒了那泥土,吹醒了那土地,吹动了那长长的思绪。
③三月的季节,那土地上已孕育着新的生命,新的未来。金灿灿的油菜花在田间地头开着一片金黄的海洋,小心翼翼地在田垄上闻着那扑鼻的花香,那春天的泥土香。蜜蜂如勤劳的农民,“嗡嗡嗡”地在菜花丛中忙碌个不停,勤劳而快乐着、在希望的田野上,小伙伴们也不禁御下冬装,奔向田里,玩起泥巴来,光着脚丫踩那松松软软的泥土,仿佛要接受大自然的洗礼,别去冬天的沉重,一身轻松地迎接春天的到来。小伙伴们经常调皮捣蛋,躲到油菜花里玩起迷藏来。桃花也开了,漫山遍野的桃花点级了整个儿的村庄,偶尔有一两棵桃花含芭欲放,像要出嫁的姑娘满面含羞,恰似桃花!
④手把青秧插稻田,抬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静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⑤挽起裤腿,下到水田,拔秧苗,青青柔柔的秧苗须小心呵,父母在一旁提醒着你可不能拔断了,每一棵苗是一粒种子,一个个小生命,然后生根发芽。童年时候,有点儿害怕水田里的蚂蝗。一不小心给那小家伙叮住了,就立马跑上田埂,田里的水溅满整条裤子,要身边的大人给捏下来。可不一会儿功夫,又下了水田,继续帮大人干活。拔完秧苗,就该插秧了,一脚深一脚浅地在水田里把那秧苗插在泥土里。弯腰久了,就感到腰酸背痛,想偷懒,站直伸懒腰。那时大伯、哥姐就笑,小孩子哪里有腰,别学着偷懒啊。
⑥春天来了,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放学回家的路上时不时和伙伴们爬上山摘几朵映山红,拿回家,找个瓶子,装满清水,然后把映山红的茎放进去,就可以把花养好些天。在路上也摘几片树上的嫩叶夹在书页中,久了变干了,成为一个小小的收藏纪念。今年春节,翻看了小时的日记本,惊讶地看到好些年前的几片收藏树叶。周末放学了,提着个大袋子,和母亲到山上瓣竹笋,个把钟头就能瓣满满一袋,扒开外壳,切短,煮着吃美味可口;晒干,以后拿出来吃。
⑦乐趣不止在春天,故乡的夏天也是丰富多彩的。
⑧天气渐渐热了,夏天到了。家前面的小溪里鱼虾多起来了。每天傍晚,就和堂哥姐拿着漏斗,提着桶到“港”里“撤”虾子。也经常“撤”到泥鳅、黄鳝。从下港撤到上港,一次就一桶。那时兄弟姊妹们几个去读书就带过这些新鲜美味的虾子到学校。也自个儿在地里种黄瓜、芹菜、向日葵什么的,傍晚一放学就给它们浇水施肥,看着成长。还记得栽下的仙人掌后来竟长得一人多高,开了花儿。晚上田间的青蛙“呱呱呱”叫上一个晚上,童年就在这美妙的音乐节奏里进入梦乡。夏天热的晚上,家家户户都拿出京席到外面乘凉,拿着扇子驱赶蚊子。躺在凉席上数星星,看流星。
⑨夏天口渴,喝上几口山泉,洗把脸,舒服极了。那土地养育了少年,带给了无尽的乐趣。难怪春节时堂姐都还在说家前面那条弯弯曲曲的小溪让兄弟姊妹们度过了现在只能追忆的美好童年。
⑩今年春节买了几棵树苗,有一棵桂花树,种在屋前,挖好坑把树苗轻轻放下去,盖上泥土。真希望这些小生命都能在春天中的土地上,如小孩子般健康快乐地长大,再长大……
(11)子夜时分,时常牵挂着,想念着大的——故乡那土地点。
12.“那土地养育了少年,带给了无尽的乐趣”,作者回忆了“我”在故乡土地上的哪些乐事?请简要概括。(4分)
13.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1) 微风乍起,吹醒了那泥土,吹醒了那土地,吹动了那长长的思绪。
(2)在希望的田野上,小伙伴们也不禁御下冬装,奔向田里,玩起泥巴来,光着脚丫踩那松松软软的泥土,仿佛要接受大自然的洗礼,别去冬天的沉重,一身轻松地迎接春天的到来。
14.请谈谈第⑦段在文章中的作用。(3分)
15.请说说你对第⑩段的理解。
16.时过境迁,作者依然心心念念地牵挂着故乡那方土地,你是否也有让你魂牵梦绕的割舍不下的记忆,请写出来与大家分享。不少于60个字。(3分)
8.(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18分)
纽扣 徐慧芬
①艳阳高照,她右手打伞罩着我,左手楼住我的左肩。这份陌生的亲近感,让我有点儿神思恍惚。
②一袭旗袍裹住她的身体,我好奇,职场奔忙的女性,怎么爱穿旗袍呢?她却笑着对我说:“我要用中国女子最隆重的服饰来迎接您。”
③我确实是恍惚的。
④五年前,她突然出现在我面前,我已经记不得眼前人是谁了。她轻轻地报了自己的名字,又说了自己是哪一届的学生。她说:“老师还记得吗,那时我长得瘦小,坐在教室靠墙一列的第二个座位。有一次您让我回答问题,您说答得不错呀,可是为啥这么紧张呢。还有一次画女孩头像时,您过来给我改了几笔,说,你看,这样就美了……”
⑤类似这样的话,我当然是说过不少的,可是我确实记不得她了。我教了多年的美术,特别有天赋的孩子、格外顽劣的捣蛋鬼,那些面孔在记忆中是不易褪去的。而她,太普通了。
⑥她看出了我的茫然,帮我解围。她说:“我初一时搬家转学了,您只教了我一年,当然不会记得呀!后来我大学考到外地,又在那里工作成家。故乡我一年也难得回一次,但我一直在找您,打听了很多人呢!”在她的突然造访后,我们开始了联系。以后几年里隔一段时间我都会收到她电话中长长的问候。
⑦今年国庆长假前夕,她又一次出现在我面前,不由分说地要带我去她生活的城市看看。她说:“您去领略一下南国都市的风貌吧,我在乡间也买了房子,那儿有山有水空气好,您也会喜欢的。”我感动之余,终究还有着疑惑和不安,毕竟我这个每星期只给他们上一节课的老师,从来也没有给过她特别的照顾和关心,她却如此牵挂我。
⑧现在,我正被她拥着走进一家服装店,她一眼看上了模特身上那套华美的裙装,让我试穿并要为我买下。她说:“您身上的衣服实在太朴素了。”
⑨见我执意不肯,她很是失望,脸也红了。然而她的手臂仍搭在我肩上,那般温热。
⑩到家后,我才发现,我外衣左侧肩缝处的线脱开了寸半,白色的内衣背带露出一截。她早已发觉,只是默默地用那只温热的手,遮住了我的难堪。我的眼眶湿润了!
(11)她说:“老师您坐着,衣服不必脱下的,我找针线来,马上帮您缝好。”
(12)她边缝边说:“老师,您现在写小说了,我给您讲个故事吧!这个故事藏在我心中好多年了,您可以当素材……”
(13)
“从前有一对夫妇,有两个孩子,大的是女孩,小的是男孩。开始父母也喜欢女儿的,后来儿子的学习成绩要比女儿好,他们就渐渐不太喜欢女儿了。为此,女孩很自卑。有一次,这个刚读初一的小姑娘,早上去学校的途中,裤腰上的一粒纽扣掉了,那时候裤子没有拉链的,眼看裤子就要掉下来了,她赶紧捏着裤腰往家走,到家后让妈妈找粒纽扣帮她缝上。上完夜班刚回家的妈妈劈头就是一巴掌,对她吼:‘这么大的姑娘,临上学,裤子上的纽扣弄丢了,你就拎着裤子去上课吧!’”
(14)“小姑娘怕迟到,就一路拎着裤腰,奔到学校,上课铃已响,她不知该怎么办,就躲进厕所里哭。这时有个穿蓝色工作服的老师进来了,然后这个老师就让小姑娘跟着她进了办公室。老师拿出了针线,可是没有找到纽扣。这时老师毅然从身上衣服的领口处拽下了一粒,那是一枚宝蓝色的胶木纽扣,但是纽扣大,裤子上的扣眼小,老师又用剪刀在扣眼处剪了一下。老师说:‘你坐着,裤子不要脱。’后来老师蹲下来,先给剪开的扣眼锁边,然后再把纽扣缝上,最后把女孩送回教室。从那时起,女孩在心里告诚自己,以后一定要进步,要有出息。为此她也一直在努力着……”
(15)她的声音哽咽了,记忆的潮水一下子涌到我的眼前——我看到了那个躲在厕所一隅理头哭泣的女孩。
(16)她放下针线,过来拥抱我,轻轻地说;“老师,我一直记得您……”
12. 请按照时间顺序,以文中“她”的口吻,简述老师和女孩之间的故事。(4分)
13.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标题”纽扣”的作用。(4分)
14. 请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1) 以后几年里隔一段时间我都会收到她电话中长长的问候。
(2) 老师拿出了针线,可是没有找到纽扣。这时老师毅然从身上衣服的领口处拽下了一粒。
15. 作者在文中运用了伏笔,请试举一例。(2 分)
16. 阅读本文,你得到了哪些方面的启迪?请简要谈一谈。(4分)
9. 带雨斜开扁豆花
周志坚
①刚下过一场雨,天一下子凉爽起来,漫步小道,蓦地,我看见一架扁豆花。
②扁豆栽种在一户人家的院墙边。它们缠缠绕绕地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顺了院墙,爬;顺了院墙边的树,爬;顺了树枝,爬;又爬上半空中的电线上去了。电线连着路南和路北的人家,一条人行甬道的上空,就这样被扁豆们,很是诗意地搭起了一个绿篷子,上有花朵,缀着水珠,晶莹剔透地一小撮一小撮地开着。
③自始,我开始注释着这架扁豆花。秋渐深,别的花且开且落,扁豆花却且落且开。紫色的小花瓣,像蝶翅,在秋风里起舞翩跹,欢欣鼓舞。花落,结英,扁豆成型。邻居家四岁的小孩,说出的话最为生动,他说那是绿月亮。看着,还真像,是一弯一弯镶了紫色边的绿月亮。我走过时,稍稍一抬手,就会够着路旁的那些绿月亮。邻居家那个小小孩嚷嚷着要摘,我抱起他,他一扬手,摘了一瓣,“我摘到绿月亮了。”他高兴地喊着,真是童心可爱。
④这里的扁豆,无人采摘,一任它挂着。扁豆的主人大概是把它当风景看的。于扁豆而言,是福了,它可以不受打扰地自由生长,花开花落。想着若把它摘了切成碎片,清炒一下,放点蒜苗红辣椒之类,味道会很鲜美。从前,乡下人家不把它当稀奇,煮饭时,想起扁豆来,跑出屋子,在屋前的草垛旁,或是墙院边,随便捋一把,洗净,搁饭锅里蒸着。饭熟,扁豆也熟了。用大碗装了,放点盐,再拌点蒜泥,那是一碗不错的菜呢!可以吃得津津有味。那时,生活困顿,缺油,难得滴上两滴香油,那味道,只一个字,香。打嘴也不丢。那是儿时的记忆。
⑤常听人说,扁豆最贱了,不管栽倒哪里,只要有一方空间,无须怎么打理,都会开花结实且枝繁叶茂,生机盎然。其生命力之强,犹如野草一般。“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于扁豆也是适用的。我想人也是应该这样,不管处于什么环境,都要顽强地生存,做出自己的努力,不求富贵闻达,不怨碌碌无为,走正路,不虚度年华,留下生命的足迹足矣。
⑥清代学者查学礼写过扁豆花:“碧水迢迢漾浅沙,几丛修竹野人家。最怜秋满疏篱外,带雨斜开扁豆花。”有人读出凄凉,有人读出寥落,我却读出欢喜。人生至秋,莫悲切,疏篱外,还有扁豆花,在斜风细雨中,满满地开着。
5. “带雨斜开扁豆花”,联系全文请谈谈本文标题的作用?(3分)
6. 本文第③段写邻居孩子摘豆的情节,有何作用?(3分)
7.本文对扁豆花做了多次描写,请你最下面两个句子加以赏析。(8分)
(1)上有花朵,缀着水珠,晶莹剔透地一小撮一小撮地开着。
(2)紫色的小花瓣,像蝶翅,在秋风里起舞翩跹,欢欣鼓舞。
8.本文第⑥段作者从查学礼的诗中读出了怎样的“欢喜”?(3分)
9.文中的扁豆花形象给了我们怎样的人生启示?(4分)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21分)
别人肩上的雨
那天,下着雨。
迎面走过来两个人,是两口子,很年轻。他们走得很匆忙,一边走,一边说着什么。他俩共打着一把伞,伞在女人的手里。男人又高又胖,女人把伞举得高高的,故意把伞盖倾向男人一边。
男人只顾往前走着,一边走,一边和女人说话。
他们经过的时候,我看见,女人的右肩上,落了一肩的雨。但,男人不知道,男人只顾说话,只顾向前走路。
一瞬间,人生走过。然后雨过,然后天晴,然后,那一肩的雨风干。只要女人不说,男人永远不会知道这一切。
下面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年轻人。在一次误操作中,他被工厂的机器压残了双腿,为此,他要死要活地闹了好长一阵子。那一段时间,母亲战战兢兢,小心陪侍着他。
好不容易,他从这场灾难的阴影中走出来,开始摇着轮椅四处转转。有人劝母亲,说,趁孩子年轻,带着他去好看好玩的风景名胜区看看,多见见世面吧,或许,他会好些。母亲摇摇头,说,家里挺好的,我们哪儿也不愿意去。
起初,年轻人不以为意,母亲怎么说,他就怎么听。
有一天,年轻人被网上的一组照片惊呆了。他突然对母亲说,妈,我想去黄山!母亲一怔,呆了一会儿,说:孩子,咱们哪儿也不去,家里就挺好的。
谁知道,这一次年轻人突然愤怒了,他咆哮着对母亲说:你哪里也不带我去,你想把我憋疯啊,我看你是舍不得花钱!
母亲像是做错了什么,站在一边,一句话也不敢说。之后的日子,他动不动就和母亲耍性子。然而,无论他怎么闹,母亲只是闷着头做事,一句话也不说。
人们都说,这做母亲的,也太抠门了!
几年后,他成了家,有了妻儿,还开办了一家效益不错的小工厂。一天,在饭桌上,一家子吃饭。他提议说:妈,现在咱家条件也好了,一家人出去转转吧, 好多名山大川,我们还没看过呢。母亲坐在那里,一边大颗大颗落泪,一边连连点头说:是,孩子,咱们该出去了。然后,便颤颤巍巍地从另一个屋里找来一包东西。
母亲一层一层把包打开,里边包裹着厚厚的几沓人民币。母亲满眼噙着泪花,说:孩子,妈不是没有钱,那些年,不带你出去,真的不是舍不得花钱,妈只是不敢,妈怕你看到别人都活蹦乱跳的,自己再想不开……
年轻人听罢,先是一愣,接着,便抱着母亲嚎啕大哭。他哪里知道,母亲这些年来,为他遭受了多少酸辛与委屈。
在我们的生命中,好多人都为我们擎过一把伞,有形的也好,无形的也罢。更多的时候,我们把绚丽的生活过黯淡了,把精彩的日子过平常了,就是因为我们活得太过粗心,从来 没有意识到头顶上有这把伞,也从未留意过落在亲友或他人肩上的那一肩雨。
是的,如果我们留意到了,就一定能在那一片湿润中,触摸到人生的幸福。
5. 依据文意5-12段的内容,填写下表。(3分)
事件
年轻人的反应
母亲的表现
操作失误,双腿致残
要死要活
①
②
愤怒,耍性子
闷头做事,一句话也不说
再提旅游,明白苦心
③
落泪点头
6. 作者认为,怎样才能触摸到人生的幸福?请结合全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4分)
7.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6分)
(1)年轻人听罢,先是一愣,接着,便抱着母亲嚎啕大哭。(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2) 一瞬间,人生走过。然后雨过,然后天晴,然后,那一肩的雨风干。(从修辞手法的角应)
8. 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标题“别人肩上的雨”的理解。(4分)
8. 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第二个故事中母亲的形象。(4分)
11.五、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28分)
(一)(14分)
永不受伤的飞翔
⑴一个深秋的傍晚,我不紧不慢地骑车往家里赶。
⑵快过幸福大街的时候,一辆摩托车从我身后呼啸着过来。我发现这辆车的轱辘后边好像拖带着什么东西。正好这辆车要拐弯,速度慢了下来,我才看清楚,车上有两个人,前面是个女的,后边是个男的。男的手里拿着一截儿短棍,短棍上系着一根细线,线的末端拴着的,竟然是一只鸟。
⑶傍晚的风大了起来,刮得脸生疼。风又灌进脖子,让人不自觉打了个寒噤。那只鸟在风中瑟缩着,显然已被拖得奄奄一息了,身子和腿已经不能动弹,只是它的翅膀还在扑腾着。我看不到鸟的表情,但从它的挣扎中,我能感受到它的痛苦。
⑷我本能地紧蹬了几下,拦住摩托车,急切地把小鸟的惨状告诉了他们。谁知后面的那个男人朝我一瞪眼,不耐烦地说:“我早知道了,用你管?”
⑸我一下子被噎在那里,不知道说什么好。我笑了笑,近乎哀求地说:“大小它也是个生命,放了它吧。”谁知那个男人嘴里嘟囔了一句“这人有病!”
⑹摩托车又一次启动了,地上的鸟还在挣扎,但已经站不起来了,翅膀在颤抖中不断扑腾着。这时,一个孩子清脆的声音传了过来:“叔叔,你把小鸟放了吧,你看它多疼啊,它妈妈看到了会哭的。”循着声音看过去。车的另一边,是一个小男孩。我认识这个小男孩,他就是附近那家馒头铺老板的孩子。
⑺孩子的话显然触动了女人心中柔软的部分,她回过头对男人说:“放了吧,放了吧。”男人似乎还想说什么,但终究还是松开了手。车开走了。
⑻鸟半躺在地上,男孩走过去,把它小心翼翼地放在了手心。我说:“孩子,这小鸟伤得很重,恐怕……”不料,孩子抬头朝我灿烂地笑了笑,说:“无论伤多重,治一治伤口,一样可以好好地活。”
⑼这个孩子好像没有上过一天学,我经常看见黑而瘦小的他,蹬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在巷口弄堂里四处吆喝着卖馒头。听说他的父亲早亡,娘儿俩靠开馒头铺维持生计。有时候,我还看到有孩子欺负他。前些日子,他的母亲又嫁了一个男人,那个男人的脸总是黑沉沉的。我一直以为,这孩子应该是一个受伤的生命,在人生最美好的童年,他失去了同龄人应该有的阳光、温暖和爱。他的可怜和无助,一度引起我的悲悯。
⑽然而今天,他对待小鸟的态度和他的话让我震撼,我感受到了一个弱小生命骨子里的刚强。我说:“那你就好好照顾它吧。”孩子说:“放心吧,我会给它喂水、喂食,而且会陪它说话的……”
⑾我骑车离开,街边的路灯次第亮了起来。
⑿那只鸟最终怎么样了,我不知道。后来,那家馒头铺搬走了,孩子也不知道去了哪里。有意思的是,有一天晚上,我还梦到了那个孩子。梦中,他和那只被救的小鸟一起在晴空里幸福地飞翔。
⒀我想,这样的一个孩子,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会过得很好,因为一个骨子里永远不会受伤的生命,人生所有的艰难,都会为他让路。
(选自《读者》 有删改)
14.文章题目“永不受伤的飞翔”有什么含义?(4分)
15.“ 傍晚的风大了起来,刮得脸生疼。风又灌进脖子,让人不自觉打了个寒噤”结合上下文谈谈这样写的妙处。(4分)
16. 文章第十二自然段中写到了作者的梦境,这段内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来源:Z#xx#k.Com]
17.文章结尾一段中,作者写道“一个骨子里永远不会受伤的生命,人生所有的艰难,都会为他让路”。这句话从表达方式上来看,属于哪种?请结合文章内容,以及自身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与感悟。(3分)
12.(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12分)
天上飘下来的礼物
孙道荣
①收衣服的时候,发现一个衣架子是空的,探身往楼下一看,果然又被风刮到楼下去了,喊儿子,去,到楼下林奶奶家的院子里把掉下去的衣服捡上来。儿子愉快地答应着,蹦蹦跳跳地下楼去了。
②风大的时候,晾晒在阳台上的衣服,常有一两件被风刮到楼下。一楼的林老太太,人有点孤僻,不太好说话。记得刚搬来的时候,一次衣服刮到她家院子里去了,我下楼敲门,想进她家院子捡一下。敲了半天,老太太连门都不肯开,“你到院子外去拿。”
③奇怪的是,儿子倒是和楼下的林奶奶挺投缘。那天,又一件衣服掉楼下院子里了,我看看,离栅栏不远,估计拿根竹竿就能挑出来。我让儿子下去挑挑看。儿子趴在栅栏边,用竹竿往里钩衣服的时候,林老太太突然走进了院子,儿子吓得不知所措,我站在阳台上,也隐隐约约听见她说,下次衣服再掉下来,你就从我家进来拿,好不好?儿子点点头。就这样,衣服再被风刮到楼下的院子里,都是儿子去捡。
④儿子似乎也挺乐意干这活。每次下去捡衣服,都要好大一会儿才回来。问儿子,在林奶奶家都干什么了?林奶奶喜欢清静,不要打扰了林奶奶。儿子歪着头说,没有啊,林奶奶可喜欢我了,跟我说了好多话。林奶奶告诉我,她孙子跟我差不多大呢,可是,她只看过他的照片,孙子在美国,还从来没回来过呢。
⑤关于林老太太,我也听社区工作人员谈起过。他们告诉我,林老太太唯一的儿子在美国,很多年没回来过了。老伴去世得早,儿子出国后,老太太就一个人生活。退休后,生活更孤单了,常常一个人闷在家里,跟外面的联系越来越少了,人也变得越来越孤僻。原来是这样,难怪那次我去敲门,她连门都不肯开。社区工作人员说,你们住她楼上,帮我们留意点,也尽量给老人点照顾。我点点头,又摇摇头,真不知道,怎样帮这个孤僻的老太太。
⑥日子平淡地过去,风偶尔会将我们家阳台的衣服刮到楼下去。儿子“噔噔噔”地下楼,又“噔噔噔”地上楼。他快乐得像一阵风。有时候,我会问儿子,楼下的林奶奶生活得怎么样啊?儿子想想,说,林奶奶看到我的时候,是很开心的啊。
⑦一次,儿子下去捡衣服,回来的时候,手上多了一把花花绿绿的糖果。儿子说,这是林奶奶给的,是林奶奶家的叔叔,从美国寄回来的。儿子还自豪地说,我还帮林奶奶念了信呢,是叔叔写给林奶奶的。儿子手上拿的衣服,叠得方方正正。儿子说,咱们家的衣服掉下去后,林奶奶捡起来,帮我们又洗了下,晾干了。我的心里,酸酸的,感动。
⑧我们和楼下的老太太,仍然没有什么来往。我们的儿子“噔噔噔”地下楼,又“噔噔噔”地上楼。他快乐得像一阵风。有时候,从楼下林老太太的家里,会传来“咯咯”的笑声,一个童声,另一个很苍老。
⑨春节,我们一家回老家去了。回来时,才听说楼下的林老太太突然去世了,据说是无疾而终。我们注意到,儿子的眼圈红了。
⑩人们在整理老人的遗物时,看到了一个日记本,记录下了她最后的日子。基本上是流水账,但是,老人在日记里多次提到,从楼上刮下来的衣服,以及下来捡衣服的小男孩。老人的日记里,反复出现这样一句话:“那是从天上飘下来的礼物。”
(选自《青年文摘》2017年24期,有改动。)
16.阅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在横线上填出相关情节。(4分)
① ;
②儿子与林老太太交往结下情谊,她不再感到孤单;③ 。
17.第⑤段内容是否可以删除?请说明理由。(3分)
18.品味第⑥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儿子“噔噔噔”地下楼,又“噔噔噔”地上楼。他快乐得像一阵风。
19.如何理解标题“天上飘下来的礼物”?(2分)
13.阅读白耀文的《老井,乡村的印章》一文,完成18—21题。(20分)
①一畦畦碧绿的菜园子展现在眼前,葱茏茂盛,长势喜人:西红柿一串一串挂在枝桠间,一层,两层,三层,最下边的一层还有一枚笑红了的小脸。一行葱挺直了腰身,站立端正。青椒玲珑可爱,好似一只翠绿的小灯笼。白菜像雕刻师精心雕琢过的翡翠。卷心菜还未收心,叶片上卧着几滴露珠,一只毛毛虫当成了小广场,慢悠悠地在上面散步。黄瓜呢,在菜园子靠石墙的最里边,羞答答地躲在藤蔓之后,只露出来那么一小截,带着毛刺,尾随着枯萎了的小黄花。
②匀整的菜畦旁边,是一条蜿蜒又光滑的小路,小路的另一端是老井。这些鲜活的菜蔬,得益于老井慷慨的恩赐。
③日里月里,老井总是激荡着酩酊的水光,陶醉了岁月,隐去了故事。
④故乡在黄土高原的深处,这片苦焦的土地,山大沟深,十年有九旱。一年四季,人们无时无刻不在与自然竞争,和岁月对抗。乡亲们的吃水全靠老井。老井在一条深沟里,距离村庄三里地。沿着一条又陡又急、七拐八弯的下坡土路要走上小半个时辰。那些日子,人们赶了牛车,慢慢悠悠地往返,拉一趟水往往要折腾好长的时间。
⑤春天里刮黄风的时候,正是种玉米的时节。乡亲们在肆虐的老黄风中播种希望。这个过程是异常艰难的:从老井里取了水,晃悠悠地挑着水桶,一步,一步,挑到玉米地,然后用水瓢一勺一勺舀到放了种子的小坑里,覆盖上黄土,用脚踩实……那一支沉重的扁担,压红了肩膀,压弯了腰身,也压实了岁月。
⑥老井,伴着人们走过多少难熬的光景?又带给我们多少温馨的回忆?
⑦夏日里,大人们在菜园子里浇水,孩子们就偷偷伏在井台石板上看井水。井水深邃清幽,经天光映照,水面闪着光芒,像一面镜子,镜子里有蓝天,也有悠悠漂浮的白云。绿皮的青蛙藏匿于垒砌的石头缝间,露出一鼓一鼓的腮脖子,时不时“呱呱”叫上两声。我们扔了小石子吓唬青蛙,青蛙“扑通”跳入水中没了踪影。有一次竟然发现井里还有蛇,菜青色的蛇鬼魅一般,自在游弋在井水中,实在太吓人。这时,孩子们往往会得到大人的厉声呵斥,一则怕掉入水中,二则怕污浊井水。孩子们顿时四散而去。
⑧老井前的路旁,杂草丛生,肥硕的水稗、车前草、龙葵、苍耳、虎尾,像一群没人管的野孩子,拥挤在一起。玩累了,我们就折了南瓜的大叶子,浸了井水,当作草帽戴在头上,沁了水的叶片凉丝丝的。南瓜的叶柄是空心的,可以当作吸管,在水桶里汲水喝。老井的水甘甜清冽,冬暖夏凉,喝上一肚子,去草丛里打滚儿,可以听到肚子里“咣当、咣当”的声响,而即使喝再多的井水,肚子也不会疼。井边十米开外,是一棵老柳树,弓腰驼背,年岁已不可考,空心却繁茂,树下荫爽交匝,我们就钻到树干里做游戏,或者在树干上系一根绳子荡秋千,耳边不时传来清风的私语。
⑨后来村里通了自来水,村民们再也不用去老井挑水或者拉水吃了。拧开水龙头,哗啦啦的泉水喷涌而出。而那老井,像一只洞察力非凡的眼睛,似乎早已洞悉了村庄的人来人去、世事变迁。搬离故乡已有十几年的光景,老井的那一眼泉仍旧日复一日汩汩涌出,可昔日的打水声、喧闹声,还有那片绿油油的菜园子,早已销声匿迹,四下里一片沉寂。如果以这口井为中心辐射开来,周遭的土地渐渐撂荒,而那些熟悉的面孔大多已各奔东西。由喧闹到寂静,是老井的宿命,也是村庄的宿命。
⑩老井,这一枚乡村的印章,是我们无法回避的时光符号,刻记着每个游子湿漉漉的乡愁。
(选自《百家散文》)
18.老井不仅陪伴人们熬过艰难岁月,也带给孩子许多温馨回忆。仔细阅读⑦⑧两段,概括老井给孩子们带来哪些温馨回忆。(4分)
①
②我们折南瓜叶浸水当草帽戴。
③我们用南瓜叶柄当吸管汲水喝
④
19.根据要求解答下面两小题。(8分)
(1)联系上下文,赏析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从老井里取了水,晃悠悠地挑着水桶,一步,一步,挑到玉米地,然后用水瓢一勺一勺舀到放了种子的小坑里,覆盖上黄土,用脚踩实……
(2)请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3分)
2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以“老井,乡村的印章”为题,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富有诗意,并暗示文章的中心。
B.文章第⑥段是过渡段,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表达了作者对老井的喜爱、感激之情,也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怀念之情。
C.文中第⑧段的画线句通过写老井旁“杂草丛生”,表现老井周围景象的衰败荒凉。
D.文章第⑩段中通过写老井由昔日的热闹变得沉寂,既表现了乡村的发展变化,又表现了作者对乡民走出乡村、涌向城市现状的深思,丰富了文章的内涵。[来源:Z§xx§k.Com]
21.本文第①段画线句和下面链接材料都写到了园子里的蔬菜,请比较分析它们在修辞手法和描写方法上的相同点,并结合文章内容比较分析它们各自在文中的作用。(6分)
【链接材料】一切都活了,都是自由的: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谎花,就开一朵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出自《呼兰河传》)
它们都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和 的描写方法。(2分)
本文第①段画线句的作用:
(2分)
链接材料的作用:
(2分
相关文档
-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名著导读(2021-11-0616页
- 部编版语文中考字音、字形专题复习2021-11-0649页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习题:第十六课2021-11-065页
- 2020-2021学年部编版初三语文上学2021-11-069页
- 2018年人教版语文九下《热爱生命》2021-11-064页
- 精品解析:湖南省常德市2020年中考语2021-11-0616页
- 安徽省2018届九年级学业水平考试黑2021-11-064页
- 精品解析:浙江省衢州市2020年中考语2021-11-0618页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检测内2021-11-067页
- 2021年初中语文 综合卷含答案2021-11-06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