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3.86 KB
  • 2021-11-06 发布

2020年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中考历史阶段调研试卷

  • 2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年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中考历史阶段调研试卷(三模)‎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2分)2020年5月,河南省文物局公布了双槐树遗址重大考古成果,遗址位于伊洛汇流入黄河处河南省巩义河洛镇,故命名为“河洛古国”。以下遗址中不是位于黄河流域的是(  )‎ A.夏朝二里头遗址 B.河姆渡遗址 ‎ C.半坡遗址 D.秦始皇陵兵马俑遗址 ‎2.(2分)钱穆先生认为:“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据此,下列“现实”与“制度变动”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两周灭亡﹣﹣秦朝郡县制 ‎ B.秦朝灭亡﹣﹣汉初休养生息政策 ‎ C.武将跋扈﹣﹣唐朝三省六部制 ‎ D.倭寇肆虐﹣﹣清朝闭关锁国政策 ‎3.(2分)宋朝曾发生重大瘟疫49次,为治疗瘟疫印制了大量前代医书,当时可以参考(  )‎ A.《本草纲目》 B.《天工开物》 ‎ C.《伤寒杂病论》 D.《农政全书》‎ ‎4.(2分)唐代诗人王建在诗歌《凉州行》中描绘到:“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诗中所反映的盛唐气象为(  )‎ A.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B.民族交融更进一步 ‎ C.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D.社会风气昂扬进取 ‎5.(2分)近期热播的大剧《鬓边不是海棠红》,以民国为背景,艺术地再现了京剧艺术的魅力。下列关于京剧叙述正确的是(  )‎ 第25页(共25页)‎ A.元朝建立后形成 ‎ B.清朝乾隆年间四大徽班先后进京 ‎ C.清朝前期京剧艺术发展到顶峰 ‎ D.清朝中期以后京剧逐渐走向衰落 ‎6.(2分)以下是一位同学整理的某专题学习提纲。你认为还可以补充的是(  )‎ 西北: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 西南:1727年,清朝开始派遣驻藏大臣 A.废丞相设内阁 B.设置台湾府 ‎ C.设置军机处 D.实行八股取士 ‎7.(2分)光绪21年(光绪元年是1875年),张之洞等人的奏折指出,“如批准条约,不仅台湾人民反抗闹事,各省军民也‘必致痛哭深怨,断不甘心’.结果会弄得‘民穷财尽,国防解体,海军无归宿,陆军无利器,各国侵凌,商人嗟怨,外患迭至,内变将出……战争无能布置而海防又立穷。中国将来必无可办之洋务‘。”该材料中的条约是指(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8.(2分)文学家茅盾在作品《春蚕》中写道:“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他自己田里的东西就天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天天贵起来。”这段材料从根本上反映(  )‎ A.商品经济对小农经济的冲击 ‎ B.农民阶级的愚昧落后 ‎ C.自然经济已经退居次要地位 ‎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25页(共25页)‎ ‎9.(2分)2020年,武汉再次以“英雄的城市”而名扬天下。100多年前,“武汉义旗天下应”,这次革命之所以永载史册是因为(  )‎ ‎①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②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③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④标志着民主革命的胜利结束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10.(2分)以下是某本书的目录节选,根据内容概括这一章的标题可为(  )‎ 第五章 一、全国抗战开始后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 二、席卷中华大地的民众抗战 三、海外侨胞对祖国抗战的援助 四、世界人民对中国抗战的支持 A.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中国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 ‎ B.中国局部抗战的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 C.中国全民族抗战高潮的掀起,世界人民支持中国抗战 ‎ D.中国战场全面反攻,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11.(2分)英国学者指出:“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我一直深信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以及70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符合材料中“(20世纪)50年代早期”和“70年代后半期”的是(  )‎ A.三大改造 土地改革 ‎ B.一五计划 改革开放 ‎ C.过渡时期总路线 三大改造 ‎ 第25页(共25页)‎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12.(2分)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阴不至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处理……”这表明这部法律(  )‎ A.是后世欧洲法学的渊源 ‎ B.是贵族对平民的彻底胜利 ‎ C.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 D.保护私有财产 ‎13.(2分)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1649年克伦威尔主导议会,处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任务已经完成 B 华盛顿带领北美大陆军战胜英国殖民者,赢得了美国的独立 华盛顿不仅是“战争时期的第一人”,更是“和平时期的第一人”‎ C ‎《拿破仑法典》曾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编纂新法的基础。比利时、卢森堡现今仍将它当作自己的法典用 ‎《拿破仑法典》传播广泛,影响深远 D ‎1793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处死 法国大革命进入高潮 A.A B.B C.C D.D ‎14.(2分)《华盛顿的起床号》一书中说,1860年林肯的就职演说中20次使用了“联邦”这个词,却从未说过“国”这个词;1861年林肯在国会咨文中22次提到“联邦”,3次提到“国”;1863年林肯在葛底斯堡演说中根本没有提到“联邦”,却5次说到了“国”。林肯在这一时期使用“联邦”和“国”频次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独立战争的爆发 ‎ 第25页(共25页)‎ 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 ‎ C.南北战争的深入 ‎ D.“门户开放”政策的推行 ‎15.(2分)电影往往是社会现实与舆论的一种反映。1943年,好莱坞拍摄了一些歌颂苏联的电影,比如《光荣的日子》《出使莫斯科》等。1948年后,苏联对美国的威胁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这类影片有《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与这一时期电影主题转变相关的政治背景有(  )‎ A.“冷战”政策的提出 B.美国经济实力的衰落 ‎ C.联合国的成立 D.欧盟与美国矛盾的加剧 二、辨析改错题(8分)‎ ‎16.(8分)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东汉时期的毕异改进了造纸工艺,使纸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 判断:   ;改正:   。‎ ‎(2)公元前7世纪,默穆罕德在阿拉伯半岛创立伊斯兰教。‎ 判断:   ;改正:   。‎ ‎(3)197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判断:   ;改正:   。‎ ‎(4)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电气时代”。‎ 判断:   ;改正:   。‎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第25页(共25页)‎ ‎17.(10分)城市对于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引领促进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政府发起的自强运动,主要集中在沿海和条约口岸;外国人及其企业如银行、贸易公司和工厂也主要分布在这些港口和租借地。越来越多的条约口岸成为中国金融、工业和人口集中之地,如上海、南京、广州、汉口和天津都发展成为相当规模和拥有一定财富的中心城市。‎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近代城市兴起的有利因素。‎ 材料二:北京、上海、武汉、南京、天津和广州都成为大都市,那里养育了新的知识分子阶层。他们大部分有在外国学习的经验,并被灌输一种强烈的民族主义者的决心,要从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混乱的双重苦难中“救国”。‎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史实说明20世纪初“这些人”如何“从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混乱的双重苦难中‘救国’”。‎ 材料三:1980年8月,深圳正式被中央宣布为经济特区,使其成为我国体制的试验场和引进外国的资金及管理经验的窗……2020年6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此举将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内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城市在中国近现代史发展中的作用。‎ ‎18.(10分)2020年6月1日上午,李克强总理考察“地摊经济”。民生问题是近代以来各国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0年后,苏联国防工业获得重大突破,但工业消费品供应不足,农业发展缓慢,到1953年全苏人均粮食仍低于1913年,集体农庄向国家义务交售了粮食总产量的60%和全部甜菜与皮棉,农庄庄员的劳动报酬很低,这种状况在此后很长时间内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 ‎(1)依据材料归纳苏联在发展国民经济上存在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主要原因。‎ 第25页(共25页)‎ 材料二:我曾在报纸上看到一则建议,说要开辟一条新路、一条宽阔的公路……这类想法是非常正确……现在人们靠救济度日,无事可做,生活郁闷,是不是让他们继续处于这样的生活呢?当然不是。‎ 材料三:中国多个城市最近放宽对“地摊经济”的管制,允许流动商贩临时占道经营、商铺越门经营等。受访学者认为,“地摊经济”是缓解就业问题的有效药方。‎ ‎(2)材料二中为了“不让他们继续处于这样的生活”罗斯福采取的解决方法是什么?与材料三的“地摊经济”有何相似之处?‎ ‎(3)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对于解决中国民生问题有何启示?‎ 四、活动与探究题(12分)‎ ‎19.(12分)“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和平合作、互利共赢”是国与国之间相处的应有之道。某校历史研究性小组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您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开放包容是根本﹣﹣见证历史风采]‎ ‎(1)邮票,方寸之间,见证历史。从上述邮票看出唐朝的开放表现在哪些方面?‎ 任务二[互学互鉴是手段﹣﹣解释历史现象]‎ 材料一:从1950年到1966年,中国先后向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派遣了万余名留学生……为中国培养了很多的技术干部和熟练的技术工人。‎ 材料二:1898年戊戌维新期间,清政府正式下令各省督抚选派学生赴日留学……20世纪初中国留日学生……其中以学政法和陆军为最多。‎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晚清及新中国初期留学特点的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同的原因。‎ 任务三[互利共赢是目的﹣﹣回顾崛起历程]‎ 第25页(共25页)‎ 材料三:中国外交战略走过了四个阶段:一是1978年改革开放后,发展成为中国重要任务;二是苏东剧变后90年代初,中国从和平发展进一步走向融入世界;三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从与世界接轨进一步转向和平崛起;四是十八大以后,从和平崛起转向全球融合。‎ ‎(3)根据材料结合史实简述在中国外交的第二阶段融入世界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任务四[和平合作是前提﹣﹣构筑和谐世界]‎ ‎(4)以上图片反映当今世界怎样的国际局势?你认为应该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25页(共25页)‎ ‎2020年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中考历史阶段调研试卷(三模)‎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2分)2020年5月,河南省文物局公布了双槐树遗址重大考古成果,遗址位于伊洛汇流入黄河处河南省巩义河洛镇,故命名为“河洛古国”。以下遗址中不是位于黄河流域的是(  )‎ A.夏朝二里头遗址 B.河姆渡遗址 ‎ C.半坡遗址 D.秦始皇陵兵马俑遗址 ‎【分析】本题考查了位于黄河流域的遗址,要明确河姆渡遗址是我国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典型代表。‎ ‎【解答】河姆渡遗址位于浙江余姚,距今约7000年左右,是我国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典型代表,ACD是位于黄河流域的遗址。‎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考查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典型代表,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选出正确答案。‎ ‎2.(2分)钱穆先生认为:“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据此,下列“现实”与“制度变动”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两周灭亡﹣﹣秦朝郡县制 ‎ B.秦朝灭亡﹣﹣汉初休养生息政策 ‎ C.武将跋扈﹣﹣唐朝三省六部制 ‎ D.倭寇肆虐﹣﹣清朝闭关锁国政策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汉初吸取了秦亡的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第25页(共25页)‎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初经济萧条,汉初吸取了秦亡的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以求恢复和发展经济,故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休养生息政策。‎ ‎3.(2分)宋朝曾发生重大瘟疫49次,为治疗瘟疫印制了大量前代医书,当时可以参考(  )‎ A.《本草纲目》 B.《天工开物》 ‎ C.《伤寒杂病论》 D.《农政全书》‎ ‎【分析】本题考查张仲景的成就。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思考解答。‎ ‎【解答】《本草纲目》是明朝的医学著作,宋朝不可能参考使用,《天工开物》是百科全书,不是医学著作,《农政全书》是农书,ABD不符合题意。宋朝曾发生重大瘟疫49次,为治疗瘟疫印制了大量前代医书,当时可以参考东汉的《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张仲景收集了许多民间药方,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要把握张仲景的相关内容,运用所学,分析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4.(2分)唐代诗人王建在诗歌《凉州行》中描绘到:“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诗中所反映的盛唐气象为(  )‎ A.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B.民族交融更进一步 ‎ C.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D.社会风气昂扬进取 ‎【分析】本题以王建《凉州行》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唐朝民族关系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 第25页(共25页)‎ 据题干信息“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蕃指的是吐蕃。吐蕃人很早就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是现在藏族人的祖先,他们学习唐朝文化。“洛阳家家学胡乐”体现了汉族学习少数民族文化,所以体现了民族融合更进一步,B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唐朝民族关系的有关内容。‎ ‎5.(2分)近期热播的大剧《鬓边不是海棠红》,以民国为背景,艺术地再现了京剧艺术的魅力。下列关于京剧叙述正确的是(  )‎ A.元朝建立后形成 ‎ B.清朝乾隆年间四大徽班先后进京 ‎ C.清朝前期京剧艺术发展到顶峰 ‎ D.清朝中期以后京剧逐渐走向衰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京剧的相关史实。京剧是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 ‎【解答】1790年,乾隆80岁寿辰时,由徽商出面组织的四大徽班先后到北京献艺,徽班一时誉满京城。后来,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出现形成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皮黄戏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点,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以后被称为“京戏”或“京剧”,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又得到皇室的扶持,经过表演艺术家的不断创新,日臻完善,成为最主要的剧种,流传四方。清朝中期以后,昆曲逐步陷入因循守旧的境地,上演的剧目也多是逃避现实或歌功颂德的庸俗作品,为宫廷和贵族所观赏,成为统治阶级和社会上层的玩物。由于脱离广大民众和现实生活,昆曲逐渐走向衰落。选项B关于京剧叙述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京剧的相关史实。‎ ‎6.(2分)以下是一位同学整理的某专题学习提纲。你认为还可以补充的是(  )‎ 第25页(共25页)‎ 西北: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 西南:1727年,清朝开始派遣驻藏大臣 A.废丞相设内阁 B.设置台湾府 ‎ C.设置军机处 D.实行八股取士 ‎【分析】本题主要考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清朝时期台湾府的设置。‎ ‎【解答】据题干“西北: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西南:1727年,清朝开始派遣驻藏大臣”可知,它们都是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措施。A废丞相设内阁、C设置军机处、D实行八股取士属于政治思想方面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不符合题意;B设置台湾府是东南方向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措施。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措施。‎ ‎7.(2分)光绪21年(光绪元年是1875年),张之洞等人的奏折指出,“如批准条约,不仅台湾人民反抗闹事,各省军民也‘必致痛哭深怨,断不甘心’.结果会弄得‘民穷财尽,国防解体,海军无归宿,陆军无利器,各国侵凌,商人嗟怨,外患迭至,内变将出……战争无能布置而海防又立穷。中国将来必无可办之洋务‘。”该材料中的条约是指(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分析】本题考查《马关条约》签订的背景,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据题干“光绪21年(光绪元年是1875年)”可知,光绪21年是1895年,1894﹣﹣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侵略我国,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故材料中的条约是指《马关条约》。‎ 故选:C。‎ ‎【点评】‎ 第25页(共25页)‎ 本题考查《马关条约》签订的背景,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8.(2分)文学家茅盾在作品《春蚕》中写道:“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他自己田里的东西就天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天天贵起来。”这段材料从根本上反映(  )‎ A.商品经济对小农经济的冲击 ‎ B.农民阶级的愚昧落后 ‎ C.自然经济已经退居次要地位 ‎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关键信息是“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他自己田里的东西就天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天天贵起来”。‎ ‎【解答】材料中的“洋纱、洋布、洋油”代表的是商品经济,而“自己田里的东西”代表的自然经济。“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他自己田里的东西就天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天天贵起来。”这段材料从根本上反映了商品经济对小农经济的冲击。‎ 故选:A。‎ ‎【点评】注意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识记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的有关史实。‎ ‎9.(2分)2020年,武汉再次以“英雄的城市”而名扬天下。100多年前,“武汉义旗天下应”,这次革命之所以永载史册是因为(  )‎ ‎①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②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③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④标志着民主革命的胜利结束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第25页(共25页)‎ ‎【分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结合所学知识点进行思考解答。‎ ‎【解答】“武汉义旗天下应”反映的是辛亥革命。依据所学,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可知,①②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以辛亥革命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0.(2分)以下是某本书的目录节选,根据内容概括这一章的标题可为(  )‎ 第五章 一、全国抗战开始后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 二、席卷中华大地的民众抗战 三、海外侨胞对祖国抗战的援助 四、世界人民对中国抗战的支持 A.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中国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 ‎ B.中国局部抗战的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 C.中国全民族抗战高潮的掀起,世界人民支持中国抗战 ‎ D.中国战场全面反攻,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解读信息。‎ ‎【解答】据“一、全国抗战开始后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二、席卷中华大地的民众抗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全民族抗战高潮的掀起,据“三、海外侨胞对祖国抗战的援助”“四、世界人民对中国抗战的支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人民支持中国抗战。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第25页(共25页)‎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灵活掌握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以及意义。‎ ‎11.(2分)英国学者指出:“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我一直深信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以及70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符合材料中“(20世纪)50年代早期”和“70年代后半期”的是(  )‎ A.三大改造 土地改革 ‎ B.一五计划 改革开放 ‎ C.过渡时期总路线 三大改造 ‎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经济建设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有:我一直深信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以及70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五计划,在一定时期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故B正确。‎ 三大改造、土地改革、过渡时期总路线主要出现在50年代,排除AC。‎ D出现在70年代末期,排除。‎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12.(2分)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阴不至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处理……”这表明这部法律(  )‎ A.是后世欧洲法学的渊源 ‎ B.是贵族对平民的彻底胜利 ‎ C.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 第25页(共25页)‎ D.保护私有财产 ‎【分析】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切入,结合罗马法进行思考。‎ ‎【解答】《十二铜表法》的内容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其中就明确了维护私有财产权和贵族的既得利益。题干材料讲述的就是《十二铜表法》的这一项内容,体现了保护私有财产的思想。‎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罗马法,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并能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3.(2分)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1649年克伦威尔主导议会,处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任务已经完成 B 华盛顿带领北美大陆军战胜英国殖民者,赢得了美国的独立 华盛顿不仅是“战争时期的第一人”,更是“和平时期的第一人”‎ C ‎《拿破仑法典》曾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编纂新法的基础。比利时、卢森堡现今仍将它当作自己的法典用 ‎《拿破仑法典》传播广泛,影响深远 D ‎1793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处死 法国大革命进入高潮 A.A B.B C.C D.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拿破仑法典》、法国大革命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史实与结论之间的正确逻辑关系。‎ ‎【解答】‎ 第25页(共25页)‎ 据所学知识可知,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其他不满国王专制统治的人士发动宫廷政变,推翻了专制统治,迎请詹姆士二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荷兰执政威廉共同执政。这一次政权更迭没有流血,西方人称这次革命“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故A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华盛顿带领北美大陆军战胜英国殖民者,赢得了美国的独立;所以说华盛顿不仅是“战争时期的第一人”,更是“和平时期的第一人”,B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拿破仑法典》曾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编纂新法的基础。比利时、卢森堡现今仍将它当作自己的法典用;所以说《拿破仑法典》在欧洲传播广泛,影响深远;故C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罗伯斯庇尔掌握法国政权后,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打退了外国军队的进攻,平息了国内的叛乱,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故D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拿破仑法典》、法国大革命的相关史实。‎ ‎14.(2分)《华盛顿的起床号》一书中说,1860年林肯的就职演说中20次使用了“联邦”这个词,却从未说过“国”这个词;1861年林肯在国会咨文中22次提到“联邦”,3次提到“国”;1863年林肯在葛底斯堡演说中根本没有提到“联邦”,却5次说到了“国”。林肯在这一时期使用“联邦”和“国”频次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独立战争的爆发 ‎ 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 ‎ C.南北战争的深入 ‎ D.“门户开放”政策的推行 ‎【分析】本题以《华盛顿的起床号》一书中的一段话为切入点,考查南北战争的相关知识。‎ ‎【解答】1861年,反对奴隶制的共和党人林肯就任总统,南方奴隶主以此为借口发动了叛乱,所以林肯在这一时期使用“联邦”和“国”频次变化的直接原因是南北战争的深入,C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南北战争的相关知识。‎ 第25页(共25页)‎ ‎15.(2分)电影往往是社会现实与舆论的一种反映。1943年,好莱坞拍摄了一些歌颂苏联的电影,比如《光荣的日子》《出使莫斯科》等。1948年后,苏联对美国的威胁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这类影片有《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与这一时期电影主题转变相关的政治背景有(  )‎ A.“冷战”政策的提出 B.美国经济实力的衰落 ‎ C.联合国的成立 D.欧盟与美国矛盾的加剧 ‎【分析】本题以电影往往是社会现实与舆论的一种反映为切入点,考查冷战的相关知识。‎ ‎【解答】由材料“1943年,好莱坞拍摄了一些歌颂苏联的电影,比如《光荣的日子》《出使莫斯科》等”可知,1943年正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苏是盟友关系,共同进行反法西斯战争,所以好莱坞拍摄了一些歌颂苏联的电影。由材料“1948年,苏联对美国的威胁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这类影片有《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可知,1948年时,美苏冷战已经开始,所以苏联对美国的威胁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所以题中电影主题转变主要是由于冷战的进行。‎ 故选:A。‎ ‎【点评】注意对材料的解读,同时要识记美苏两国关系演变的相关知识。‎ 二、辨析改错题(8分)‎ ‎16.(8分)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东汉时期的毕异改进了造纸工艺,使纸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 判断: × ;改正: 毕异改为蔡伦 。‎ ‎(2)公元前7世纪,默穆罕德在阿拉伯半岛创立伊斯兰教。‎ 判断: × ;改正: 公元前7世纪改为7世纪 。‎ ‎(3)197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第25页(共25页)‎ 判断: √ ;改正: √ 。‎ ‎(4)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电气时代”。‎ 判断: × ;改正: 电气时代改为信息时代 。‎ ‎【分析】本题考查蔡伦改进造纸术、伊斯兰教创立、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第三次科技革命。关键是对题干信息的分析与理解。‎ ‎【解答】(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时期的蔡伦改进了造纸工艺,降低了造纸的成本,同时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使纸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7世纪,不是公元前7世纪,默穆罕德在阿拉伯半岛创立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的创立,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题干说法正确。‎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时代”。‎ 故答案为:‎ ‎(1)判断:×;改正:毕异改为蔡伦。‎ ‎(2)判断:×;改正:公元前7世纪改为7世纪。‎ ‎(3)√。‎ ‎(4)判断:×;改正:电气时代改为信息时代。‎ ‎【点评】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考查了蔡伦改进造纸术、伊斯兰教创立、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第三次科技革命,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做出正确答案。‎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7.(10分)城市对于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引领促进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25页(共25页)‎ 材料一:政府发起的自强运动,主要集中在沿海和条约口岸;外国人及其企业如银行、贸易公司和工厂也主要分布在这些港口和租借地。越来越多的条约口岸成为中国金融、工业和人口集中之地,如上海、南京、广州、汉口和天津都发展成为相当规模和拥有一定财富的中心城市。‎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近代城市兴起的有利因素。‎ 材料二:北京、上海、武汉、南京、天津和广州都成为大都市,那里养育了新的知识分子阶层。他们大部分有在外国学习的经验,并被灌输一种强烈的民族主义者的决心,要从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混乱的双重苦难中“救国”。‎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史实说明20世纪初“这些人”如何“从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混乱的双重苦难中‘救国’”。‎ 材料三:1980年8月,深圳正式被中央宣布为经济特区,使其成为我国体制的试验场和引进外国的资金及管理经验的窗……2020年6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此举将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内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城市在中国近现代史发展中的作用。‎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城市的兴起。‎ ‎(2)本题主要考查20世纪初的近代化探索。‎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解答】(1)根据材料分析,近代城市兴起的主要因素有:“政府发起的自强运动,主要集中在沿海和条约口岸”可以归纳出,政府政治运动的推动、列强不平等条约中开辟通商口岸的推动、沿海地理位置优越。“越来越多条约口岸成为中国金融、人口、工业集中地”可以归纳出,通商口岸的开辟客观推动中国城市兴起。所以,时代城市兴起主要因素有:洋务运动兴建民用工业的推动;开辟通商口岸客观上促进了城市发展;集中在沿海,地理位置优越。‎ 第25页(共25页)‎ ‎(2)根据材料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初,“这些人”即知识子,“从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混乱的双重苦难中‘救国’”的事例有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3)根据材料分析和所学知识,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可归纳出,城市在中国近现代史发展中的作用主要有:发展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起救亡图存革命运动;体制改革的试验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实践地。‎ 故答案为:‎ ‎(1)洋务运动兴建民用工业的推动;开辟通商口岸客观上促进了城市发展;集中在沿海,地理位置优越。‎ ‎(2)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3)发展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起救亡图存革命运动;体制改革的试验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实践地。‎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改革开放等基础知识的识记情况,还考查学生分析归纳材料的能力。‎ ‎18.(10分)2020年6月1日上午,李克强总理考察“地摊经济”。民生问题是近代以来各国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0年后,苏联国防工业获得重大突破,但工业消费品供应不足,农业发展缓慢,到1953年全苏人均粮食仍低于1913年,集体农庄向国家义务交售了粮食总产量的60%和全部甜菜与皮棉,农庄庄员的劳动报酬很低,这种状况在此后很长时间内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 ‎(1)依据材料归纳苏联在发展国民经济上存在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主要原因。‎ 材料二:我曾在报纸上看到一则建议,说要开辟一条新路、一条宽阔的公路……这类想法是非常正确……现在人们靠救济度日,无事可做,生活郁闷,是不是让他们继续处于这样的生活呢?当然不是。‎ 材料三:中国多个城市最近放宽对“地摊经济”的管制,允许流动商贩临时占道经营、商铺越门经营等。受访学者认为,“地摊经济”是缓解就业问题的有效药方。‎ 第25页(共25页)‎ ‎(2)材料二中为了“不让他们继续处于这样的生活”罗斯福采取的解决方法是什么?与材料三的“地摊经济”有何相似之处?‎ ‎(3)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对于解决中国民生问题有何启示?‎ ‎【分析】本题以民生问题是近代以来各国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为切入点,以三则材料为依托,综合考查苏联斯大林模式、美国罗斯福新政特点以及影响,题目设计注重基础性,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作答。‎ ‎【解答】(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反映的苏联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要注意从部门比例和人民生活两个方面概括,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其主要原因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社会矛盾尖锐,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为了“不让他们继续处于这样的生活”罗斯福采取的解决方法是兴建公共工程、以工代赈;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了新政,为了解决就业问题,使大量失业者和穷人有工作可做,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吸引大量失业者,增加了就业机会,这些工程包括许多巨型堤坝和水库如田纳西水利工程,公共工程兴建,在客观上刺激了消费需求,扩大了内需,刺激了工人就业,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与材料三“地摊经济”相似之处有,能解决失业者的就业问题。‎ ‎(3)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解决好民生问题有利经济的持续发展,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民生问题的解决。‎ 故答案为:‎ ‎(1)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社会矛盾尖锐,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2)兴建公共工程、以工代赈;能解决失业者的就业问题。‎ ‎(3)解决好民生问题有利经济的持续发展,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民生问题的解决。‎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苏联斯大林模式、美国罗斯福新政特点以及影响。‎ 第25页(共25页)‎ 四、活动与探究题(12分)‎ ‎19.(12分)“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和平合作、互利共赢”是国与国之间相处的应有之道。某校历史研究性小组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您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开放包容是根本﹣﹣见证历史风采]‎ ‎(1)邮票,方寸之间,见证历史。从上述邮票看出唐朝的开放表现在哪些方面?‎ 任务二[互学互鉴是手段﹣﹣解释历史现象]‎ 材料一:从1950年到1966年,中国先后向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派遣了万余名留学生……为中国培养了很多的技术干部和熟练的技术工人。‎ 材料二:1898年戊戌维新期间,清政府正式下令各省督抚选派学生赴日留学……20世纪初中国留日学生……其中以学政法和陆军为最多。‎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晚清及新中国初期留学特点的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同的原因。‎ 任务三[互利共赢是目的﹣﹣回顾崛起历程]‎ 材料三:中国外交战略走过了四个阶段:一是1978年改革开放后,发展成为中国重要任务;二是苏东剧变后90年代初,中国从和平发展进一步走向融入世界;三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从与世界接轨进一步转向和平崛起;四是十八大以后,从和平崛起转向全球融合。‎ ‎(3)根据材料结合史实简述在中国外交的第二阶段融入世界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任务四[和平合作是前提﹣﹣构筑和谐世界]‎ 第25页(共25页)‎ ‎(4)以上图片反映当今世界怎样的国际局势?你认为应该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唐朝开放的表现。‎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对比材料的能力。‎ ‎(3)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外交表现。‎ ‎(4)本题主要考查世界多极化趋势。‎ ‎【解答】(1)根据邮票分析,图一是唐三彩骆驼载陶俑,说明唐朝手工业发达,制瓷精美图以及民族融合。二是玄奘西行,去印度学习佛法,积极对外开放。图三女子骑马,反映出当时社会风气开放。图四鉴真东渡日本,宣传唐朝文化,积极对外开放。所以唐朝的开放表现在:对外开放,双向交流,社会风气开放。民族交融。‎ ‎(2)根据材料一,“从1950年到1966年,中国先后向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派遣了万余名留学生……为中国培养了很多的技术干部和熟练的技术工人。”说明建国初期留学特点是:主要是到苏联,学习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技术人才;是主动留学学习。根据材料二,“1898年戊戌维新期间,清政府正式下令各省督抚选派学生赴日留学……20世纪初中国留日学生……其中以学政法和陆军为最多。”说明晚晴留学特点:主要到日本,主要是学习西方的制度;是被动留学。根据所学,造成晚清及新中国初期留学特点不同的原因是:有没有实现民族和国家的独立;当时所处的环境不同,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不同。‎ ‎(3)根据材料分析,国外交的第二阶段融入世界是苏东剧变后90年代初,具体措施有:1997年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1999年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第25页(共25页)‎ ‎(4)根据图片分析,当今世界的国际局势是多极化趋势。根据所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该:加强国家间交流与合作,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避免使用武力;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积极发展多边外交等等。‎ 故答案为:‎ ‎(1)对外开放,双向交流;社会风气开放;民族交融。‎ ‎(2)主要是到苏联,学习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技术人才;是主动留学学习。主要到日本,主要是学习西方的制度;是被动留学。有没有实现民族和国家的独立;当时所处的环境不同,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不同。‎ ‎(3)1997年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1999年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4)多极化趋势。加强国家间交流与合作,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避免使用武力;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积极发展多边外交等等。‎ ‎【点评】本题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识记的同时也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0/8/11 7:33:18;用户:张海燕;邮箱:lishi0014@xyh.com;学号:30475252‎ 第25页(共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