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00 KB
- 2021-11-0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关于散文〈白鹭〉》
◆ 教材分析
初三学生读散文不但要读出浅层次的内容,不但要体悟到文章的情感和中心,更重要的是要尝试做“小小鉴赏家”,学会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去欣赏和解剖,在有滋有味的鉴赏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写作规律的影响。
《关于散文〈白鹭〉》是一篇鉴赏性的小品文,作者先谈了散文的大体特点,罗列了各个大家的散文风格,然后说到郭沫若的散文风格,最后着重赏析《白鹭》。赏析《白鹭》作者使用了这些的方法:总体概括课文内容、适当摘抄呈现课文内容、引用古人、名人的品论性的语言。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感受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在这个形象中寄托的思想感情;
2.认识《白鹭》不拘泥于对形象具体实在的描写而取其神韵的写作特点,并尝试学习这种写作方法;
3.把握《关于散文<白鹭>》观点态度,理解其写作特点,学写简短的评论。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习鉴赏咏物散文,通过揣摩语言体物,悟情,欣赏作者的情趣之妙;
2.自主阅读,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独特的感悟和独到的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鼓励学生用心感受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平凡事物之美,提升审美能力,丰富人生内涵。
7
◆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欣赏《白鹭》,体物、悟情,品味优美的语言,力求形成独特的感受。
【教学难点】
了解评论文的基本特征,理解作者的观点,并在比较阅读中形成独特感受,表达独到的认识。
◆ 课前准备
◆
制作多媒体课件。
◆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课文导入
白鹭有三大美誉:
①白衣少女——白鹭属于珍稀鸟类。它们体态苗条,颈部细而弯曲,嘴尖而长,一身雪白,飞行时姿态优美,被誉为“白衣少女”。
②天使猎人——白鹭爱吃鱼虾昆虫,在树木草丛中建巢,在浅滩,小溪等浅水处觅食。它修长的双腿立于浅水中,显得漫不经心,可一旦发现食物,便迅速地用喙攻击,是个机敏的猎人。
③模范夫妻——白鹭夫妻是出了名的模范夫妻,一雌一雄,终身相伴,在孵化期间,白鹭爸爸主动负责妈妈的食物,有时候,爸爸甚至还会亲自孵上一阵。白鹭孩子破壳而出后,爸爸妈妈不辞辛劳地喂养它,教导它,直到孩子独立觅食为止。
7
确实,白鹭是很美的,美得象一首诗。因此郭沫若写了一篇散文来赞美它。
2.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现代作家、诗人、戏剧家、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家。原名郭开贞,号尚武,后改名沫若。四川乐山人。1921年,出版诗集《女神》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创立了著名的《屈原》、《蔡文姬》、《武则天》等六部历史剧和大量诗文。郭沫若早期的诗文,感情炽热,语言激昂,而以后的作品则较多的是清新、俊逸。他极具天赋,在各种文学体裁的创作、翻译、史学、文字学等方面都有建树,是少有的全能型人才。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字词积累。
冷峻( jùn )真挚( zhì )淳厚( chún )
婉约( wǎn) 隽永( juàn )绮丽( qǐ)
恬淡( tián )睿智(ru)喙(huì )
蓑毛( suō )嗜好(shì )镜匣(xiá)
铿锵( kēngqiāng)寥廓( Liáokuò )清澄(chéng)
2.多音字辨。
隽:隽永juàn 澄:澄碧chéng
隽秀jùn澄沙dèng
3.字词解释。
寥廓:高远空旷。
隽永:(言语、诗文)意味深长。
婉约:委婉含蓄。
恬淡:恬静、安适、淡薄。
7
博识睿智:学识丰富,英明有远见。
铿锵:形容金玉、乐器人声等声洪亮;形容作品音节流畅,言语有力。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画出描写白鹭独特的美的句子;
2.说说你对白鹭的整体印象;
3.课文解析。
(1)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起句用一个比喻从总体上赞美白鹭。
比喻新奇、贴切。
精巧:精致、小巧、美妙。
诗:富有韵味、极耐品味。
(2)白鹭“色素的配合”从哪里可以体现出?作者如何评价?
学生讨论,师生总结:
雪白的蓑毛、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
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3)白鹭“身段的大小”从哪里可以体现出?作者如何评价?
学生讨论,师生总结:
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
色素美:雪白的蓑毛 铁色的长喙 青色的脚 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身段美:身段的大小 流线型结构 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
(4)白鹤、朱鹭、苍鹭与它相比呢?(附图比较)
7
白鹭:适宜,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常见
白鹤:太大,生硬
朱鹭、苍鹭:大了一些,太不寻常
(5)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作者告诉我们怎样的哲理?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发现美的眼睛。要善于从自然中发现美。
本文是一曲自然美的赞歌。
(6)白鹭静若处子,动若脱兔。文章展现了白鹭哪些动态美?
师生共同讨论总结:
图画之美:清田独钓图(附图)
作者联想丰富,用拟人的手法将捕鱼的白鹭想象成在钓鱼,以比喻的方法把整个清水田想象成嵌在玻璃框里的画,生动地描绘出白鹭在清水田里觅食时的迷人景象,韵味十足。
悠然之美:清晨望哨图(附图)
画面富有诗意:孤独、站在小树的绝顶、看来不大安稳、却很悠然、一种嗜好。白鹭孤独站立在小树绝顶悠然自得的独特的美。
清澄之美:黄昏低飞图(附图)
乡居的生活中因为有了白鹭而充满了生机,寂静的天空因为有了白鹭而显得具有生命活力。
白鹭之美——美在无声,美在自然,美在含蓄,美在骨子里。
四、精读(选读)课文,深入感悟。
1、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不同?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7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实在”:对上文描写的一个总结,既突出作者的认识和感觉,表现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赏;又呼应开头,使文章浑然一体。
“韵在骨子里”:自然而成,平凡而不易被人发现。开头句的比喻旨在点出作者的发现,引出下文;结尾处两句比喻是对全文的总结,在上文描写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示出白鹭美的本质。
2、通读课文。
《白鹭》一文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这篇散文通过对白鹭的歌颂,讴歌了那些“因为它常见,而被人忘却了”的美。
五.课堂练习。
从这个感悟中,你在生活中能发现常见的美吗?引导学生看图即兴发挥。
六、课堂总结。
生活中,人们常常认为“物以稀为贵”,以为常见的并不美。其实不然,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发现美的眼睛,这被人忘却的美,正是作者刻意要挖掘的。告诉我们大家,在生活中要善于从平凡中发现自然美。
七、作业布置。
试就这节课的感受写一篇简短的散文评论。
7
略。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