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3.06 KB
- 2021-11-0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5年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共90分
1.(2.5分)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春秋战国历史”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商鞅变法”、“百家争鸣” 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A.大变革的时代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民族关系的发展
2.(2.5分)初一七班今天历史课学习的内容中包括“仁”、“为政以德”、“温故而知新”等,他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可以从下面的哪本书中找到( )
A. B.
C. D.
3.(2.5分)《帝国的终结》是易中天迄今为止最看重的一部著作,该著作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焚书坑儒
C.统一文字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度
4.(2.5分)当代史学研究者在评价汉代开辟的“丝绸之路”时称“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指出这一“主轴”的起点是( )
A.东汉的洛阳 B.西汉的长安 C.汉代的成都 D.元朝的大都
第20页(共20页)
5.(2.5分)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不仅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列事件体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的是( )
A.遣唐使来华 B.鉴真东渡日本
C.玄奘西游天竺 D.文成公主入藏
6.(2.5分)中共中央发布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例行勤俭节约、严守廉洁从政”。历史上曾有“戒奢从简”的帝王,其典范是( )
A.汉武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忽必烈
7.(2.5分)中国银行行徽(图1)的外观设计灵感源自于我国古代的一种钱币(图2)。这种形状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 )
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
8.(2.5分)“苏湖熟,天下足”、景德镇兴起为瓷都、临安的商业超过东京反映的是中国古代( )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手工业的进步
C.商业的繁荣 D.农业的发展
9.(2.5分)孟德斯鸠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在他的著作《论法的精神》中有关中国的论述:“中国式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变得更加凶暴。”这种凶暴在什么时候达到了顶峰( )
A.东厂的设置 B.丞相的废除
C.文字狱兴起 D.军机处的设置
10.(2.5分)“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个“重大转变”是( )
A.《南京条约》签订 B.《马关条约》签订
C.《辛丑条约》签订 D.“七七事变”爆发
11.(2.5分)1987年联合国把虎门销烟结束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领导虎门销烟的是( )
A.林则徐 B.邓世昌 C.左宗棠 D.关天培
12.(2.5分)通过抓住关键词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与“
第20页(共20页)
哥伦布”“印第安人”“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三个关键词都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文艺复兴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美国独立战争
13.(2.5分)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拿破仑在其所有征服地区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变革在许多地方得到普遍的支持。法国的统治是进步的……”。这种“进步”不包括( )
A.颁布《法典》 B.多次打败反法同盟
C.远征俄罗斯 D.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14.(2.5分)“它的重要性是难以估量的,它被广泛地应用在工厂成为几乎所有机器的动力,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产方式,极大地推动了技术进步…”。文中的“它”是( )
A.珍妮纺纱机 B.瓦特的蒸汽机
C.火车机车 D.汽船
15.(2.5分)仔细观察图,我们可以看出南北战争前,美国南北矛盾的焦点是( )
A.工业品的进出口问题 B.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C.是否开放国内市场问题 D.是否提高关税问题
16.(2.5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技成果丰富了美国老板杰克的生活,下列现象与他当时生活不相符的是( )
A.驾驶汽车欣赏纽约的夜景
B.搭乘飞机出国考察
C.用电脑上网查阅商业信息
D.打电话约生意伙伴一起聚会
17.(2.5分)有人说,“他(罗斯福)挽救了市场经济。……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为“挽救市场经济”罗斯福采取的措施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国家干预经济 D.建立法西斯专政
18.(2.5分)“
第20页(共20页)
假使当初我们采取共同的措施来保障我们的安全的话,这个灾难的再起,本来永远不会降落到我们的头上。”在二战的危机关头,促使世界各反法西斯国家共同采取的措施是( )
A.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B.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C.召开巴黎和会 D.成立联合国
19.(2.5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世界需要不断寻求多边贸易的新规则、新方法。目前,制定世界市场上最具权威性“游戏规则”的国际组织是( )
A.世贸组织 B.联合国
C.欧盟 D.亚太经合组织
20.(2.5分)2014年,济南市初三学考部分学科将进行网上阅卷。这一工作的开展,得益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哪项技术的广泛使用( )
A.电话 B.电报
C.生物技术 D.计算机网络技术
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1.(18分)材料一:2014年6月22日,由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丝绸之路横跨欧亚大陆,申遗部分22个遗产点在中国,包括各帝国都城、宫殿群、佛教石窟寺等。
材料二: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1)①材料一中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哪个历史事件有关?它的开通有何历史作用?
②中国唐朝时期,日本派遣了大批使者来中国。根据材料二判断,这些使者来中国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说一说,这一时期中外交往的史实还有哪些?(举一例)
材料三: “小筑惭高枕,忧时旧有盟;呼樽来揖客,挥尘坐谈兵。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
(2)材料三中的“但愿海波平”和 “逐荷夷”分别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上述材料可以看出,从汉唐到明清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四: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主要特点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两者密切结合。
第20页(共20页)
(3)材料三所涉及的史实体现了材料四的哪一观点?请你再用清朝的一例史实来证明材料四的另一个观点。
22.(16分)近代以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人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虽然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李鸿章等人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积极创办近代工业、建立海军,力图强兵富国。随着中国甲午战败,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鸿章所说的“办了一辈子的事”主要是指他积极参与的什么事件?这一事件在推动社会历史进程中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即民族主义);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即民权主义);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即民生主义)。”
﹣﹣《孙中山全集》
(2)孙中山在上述材料中表述的革命理想被概括为什么?辛亥革命最为突出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材料三 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陈独秀等人拥护“德先生”“赛先生”的主要阵地在哪里?并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
三、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16分)
23.(16分)世界近现代史上,国际关系不断变化、调整,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第20页(共20页)
(1)材料一中两幅图片反映了世界面临着怎样的危机形势?两次危机之后分别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材料二:见下图
(2)材料二中三幅图片反映的主题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主题的具体表现。
材料三: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欧和日本不可避免要导致与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在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欧阵营里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摘自何春超主编的《国际关系史》
(3)材料三反映了世界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第20页(共20页)
2015年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90分
1.(2.5分)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春秋战国历史”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商鞅变法”、“百家争鸣” 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A.大变革的时代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民族关系的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知道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代.
【解答】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兼并战争,掠夺土地、大国兼并小国,促使井田制和分封制瓦解。随着铁器和牛耕的推广,私田增多,出现封建生产关系;春秋时期赋税制度改革促使公田转化为私田,到战国时期奴隶主的土地国有制已大部分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这时,王室衰微,政权逐步掌握在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卿大夫手中,他们利用政权力量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变法运动,最终废除奴隶制度包括井田制、分封制,确立封建制度包括土地私有制、中央集权体制,顺应了走向统一的趋势。这段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在思想上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从历史进程上看,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代。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2.(2.5分)初一七班今天历史课学习的内容中包括“仁”、“为政以德”、“温故而知新”等,他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可以从下面的哪本书中找到( )
A. B.
第20页(共20页)
C. 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孔子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和图片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分析材料可知,“仁”、“为政以德”、“温故而知新”都是孔子的思想,孔子是春秋晚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言论由其弟子整理在《论语》一书中。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论语》记载了孔子的言论。
3.(2.5分)《帝国的终结》是易中天迄今为止最看重的一部著作,该著作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焚书坑儒
C.统一文字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度
【分析】本题考查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应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等方面全面掌握。
【解答】秦王嬴政从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秦始皇先后灭掉了六国,完成国家统一,并在政治、军事、经济、交通、文化及对外开拓诸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大大加强了全国之一统,对后世亦产生颇大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秦朝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和国家统一的观念,影响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及现在。
故选:D。
【点评】不仅要扎实的掌握基础知识,更要能理解各措施对后世产生的影响。特别要注意自秦朝统一后,统一始终成为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
4.(2.5分)当代史学研究者在评价汉代开辟的“丝绸之路”时称“
第20页(共20页)
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指出这一“主轴”的起点是( )
A.东汉的洛阳 B.西汉的长安 C.汉代的成都 D.元朝的大都
【分析】本题考查丝绸之路.
【解答】西汉汉武帝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此后,西汉和西域商人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出发,运往西亚和西域,再转运到欧洲,开辟了丝绸之路,丝绸之路起点是长安
。
故选:B。
【点评】掌握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
5.(2.5分)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不仅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列事件体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的是( )
A.遣唐使来华 B.鉴真东渡日本
C.玄奘西游天竺 D.文成公主入藏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朝时期开明的民族政策的史实。
【解答】题文中A.遣唐使来华、B.鉴真东渡日本、C.玄奘西游天竺都属于开放的对外政策的内容,D.文成公主入藏属于开明的民族政策的表现。
故选:D。
【点评】要注意“开放的对外政策”和“开明的民族政策”的区别。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6.(2.5分)中共中央发布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例行勤俭节约、严守廉洁从政”。历史上曾有“戒奢从简”的帝王,其典范是( )
A.汉武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忽必烈
【分析】本题考查了唐太宗的治国方略﹣﹣“戒奢从简”。
【解答】题目直接设问考查历史上“戒奢从简”的帝王。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他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役,注意“戒奢崇俭”,合并州县,还注意任用贤才、虚心纳谏。他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唐太宗的治国方略。
7.(2.5分)中国银行行徽(图1)的外观设计灵感源自于我国古代的一种钱币(图2)。这种形状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 )
第20页(共20页)
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秦始皇统一全国的措施,要注意题干中“最早”、“全国统一使用”等关键词。
【解答】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在经济上采取的措施,统一货币,规定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圆形方孔钱。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图能力,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从题干中提取有效信息。
8.(2.5分)“苏湖熟,天下足”、景德镇兴起为瓷都、临安的商业超过东京反映的是中国古代( )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手工业的进步
C.商业的繁荣 D.农业的发展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经济重心的南移的准确识记。
【解答】题干中“苏湖熟,天下足”和“临安的商业超过东京”是解题的关键,分别指的是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当时全国重要的粮仓,临安属于南宋都城,在南方,这些足以证明,经济重心的南移已经完成。
故选:A。
【点评】经济重心南移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方面的具体表现应着重掌握。
9.(2.5分)孟德斯鸠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在他的著作《论法的精神》中有关中国的论述:“中国式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变得更加凶暴。”这种凶暴在什么时候达到了顶峰( )
A.东厂的设置 B.丞相的废除
C.文字狱兴起 D.军机处的设置
【分析】本题考查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
【解答】清朝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标志着我国的封建君主集权达到了顶峰。
故选:D。
【点评】掌握我国君主集权的相关知识。
10.(2.5分)“
第20页(共20页)
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个“重大转变”是( )
A.《南京条约》签订 B.《马关条约》签订
C.《辛丑条约》签订 D.“七七事变”爆发
【分析】由题干中“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可知考查的是《南京条约》的相关知识.
【解答】“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开始是在1842年鸦片战争签订的《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之后,中国的领土主权、关税主权和司法主权等都受到了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放的通商口岸使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中国的原材料大量出口,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11.(2.5分)1987年联合国把虎门销烟结束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领导虎门销烟的是( )
A.林则徐 B.邓世昌 C.左宗棠 D.关天培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虎门销烟的相关知识。
【解答】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率领地方官吏在虎门海滩将缴获鸦片全部当众销毁。虎门销烟的壮举,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的伟大起点。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
12.(2.5分)通过抓住关键词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与“哥伦布”“印第安人”“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三个关键词都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文艺复兴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美国独立战争
【分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1492年 意大利人哥伦布从西班牙出发,经大西洋到达美洲西印度群岛,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线,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哥伦布是意大利航海家,他一心一意想寻找到东方的新航路。1492年,他得到西班牙王室的资助,率领三艘帆船,共87名船员,一直向西航行,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横渡了大西洋,到达了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但他以为到达了印度,把当地人成为“印第安人”。哥伦布发现美洲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事件。
第20页(共20页)
故选:A。
【点评】熟练掌握哥伦布发现美洲史实.属于基础知识题.
13.(2.5分)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拿破仑在其所有征服地区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变革在许多地方得到普遍的支持。法国的统治是进步的……”。这种“进步”不包括( )
A.颁布《法典》 B.多次打败反法同盟
C.远征俄罗斯 D.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拿破仑的有关内容.
【解答】依据所学,拿破仑对外征战在给被侵略国家带来灾难的同时,也把当时法国的先进的东西带到了他的铁蹄所到之处,《拿破仑法典》便是其中之一;多次打败反法同盟极大地冲击了欧洲封建统治秩序,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也适应了当时欧洲历史的发展需求,所以A、B、D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注意准确识记拿破仑的有关内容.
14.(2.5分)“它的重要性是难以估量的,它被广泛地应用在工厂成为几乎所有机器的动力,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产方式,极大地推动了技术进步…”。文中的“它”是( )
A.珍妮纺纱机 B.瓦特的蒸汽机
C.火车机车 D.汽船
【分析】根据“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产方式”本题考查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应重点掌握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
【解答】A.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
B.1785年,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使机器获得了持续而稳定的动力,也使人类跨入到“蒸汽时代”,这也是工业革命的主要特征。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技术革命,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效率。
C.火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的陆路交通工具。
D.轮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美国人富尔顿发明的。
故选:B。
【点评】本题把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进行混淆,要注意区分主要人物的贡献。
15.(2.5分)仔细观察图,我们可以看出南北战争前,美国南北矛盾的焦点是( )
第20页(共20页)
A.工业品的进出口问题 B.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C.是否开放国内市场问题 D.是否提高关税问题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美国南北战争的相关内容。
【解答】观察该图可知,南北战争前,北方的资本家主张在西部实行资本主义工商业,南方的奴隶制主张在西部实行奴隶制种植园经济。美国南北矛盾的焦点是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关键是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
16.(2.5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技成果丰富了美国老板杰克的生活,下列现象与他当时生活不相符的是( )
A.驾驶汽车欣赏纽约的夜景
B.搭乘飞机出国考察
C.用电脑上网查阅商业信息
D.打电话约生意伙伴一起聚会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应重点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
【解答】A.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人卡尔•本茨在1885年发明的交通工具。
B.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制成的飞机试飞成功,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属于空中交通工具。
C.电脑网络技术是1945年在美国最早出现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D.1876年3月10日,美国人贝尔发明了有线电话。
故选:C。
【点评】本题把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联系起来,综合性强,要注意区分它们的重要发明.
17.(2.5分)有人说,“他(罗斯福)挽救了市场经济。……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为“挽救市场经济”罗斯福采取的措施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第20页(共20页)
C.国家干预经济 D.建立法西斯专政
【分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知识点。1929年至1933年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立即实行新政使美国渡过了危机。
【解答】1929年至1933年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立即实行新政,依据材料“他挽救了市场经济。…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得出这是反映新政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新政进一步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新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美国渡过了危机。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罗斯福新政等知识点的掌握,重点识记原因、内容、特点及影响。
18.(2.5分)“假使当初我们采取共同的措施来保障我们的安全的话,这个灾难的再起,本来永远不会降落到我们的头上。”在二战的危机关头,促使世界各反法西斯国家共同采取的措施是( )
A.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B.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C.召开巴黎和会 D.成立联合国
【分析】本题考查《联合国家宣言》。
【解答】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促使遭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逐渐走向联合。1941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国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联合国家宣言》等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宣言发表的时间、内容及影响。
19.(2.5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世界需要不断寻求多边贸易的新规则、新方法。目前,制定世界市场上最具权威性“游戏规则”的国际组织是( )
A.世贸组织 B.联合国
C.欧盟 D.亚太经合组织
【分析】本题考查世界贸易组织,知道世界贸易组织,致力于促进各国市场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解答】
第20页(共20页)
据所学可知,1995年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致力于促进各国市场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它的成立标志着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起来。世界贸易组织又被称为“经济联合国”。
故选:A。
【点评】识记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及其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0.(2.5分)2014年,济南市初三学考部分学科将进行网上阅卷。这一工作的开展,得益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哪项技术的广泛使用( )
A.电话 B.电报
C.生物技术 D.计算机网络技术
【分析】本题为材料型选择题,通过网上阅卷的事实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知识。
【解答】网上阅卷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是指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电子扫描技术为依托,实现客观题自动阅卷,主观题网上评卷的一种现代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使用,是这一工作的开展的前提条件。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注意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1.(18分)材料一:2014年6月22日,由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丝绸之路横跨欧亚大陆,申遗部分22个遗产点在中国,包括各帝国都城、宫殿群、佛教石窟寺等。
材料二: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1)①材料一中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哪个历史事件有关?它的开通有何历史作用?
②中国唐朝时期,日本派遣了大批使者来中国。根据材料二判断,这些使者来中国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说一说,这一时期中外交往的史实还有哪些?(举一例)
材料三: “小筑惭高枕,忧时旧有盟;呼樽来揖客,挥尘坐谈兵。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
(2)材料三中的“但愿海波平”和 “逐荷夷”分别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上述材料可以看出,从汉唐到明清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第20页(共20页)
材料四: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主要特点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两者密切结合。
(3)材料三所涉及的史实体现了材料四的哪一观点?请你再用清朝的一例史实来证明材料四的另一个观点。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与丝绸之路的开通有关的历史事件及它的开通的历史作用、中国唐朝时期,日本派遣了大批使者来中国的目的及这一时期中外交往的史实.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阅读材料、归纳概括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
(2)本题主要考查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及汉唐到明清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发生的变化.注意对比识记历史知识和掌握分析归纳能力.
(3)本题主要考查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及史实.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
【解答】(1)①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商人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②据材料二“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可知,日本派遣了大批使者来中国的目的是向中国学习.这一时期中外交往的史实还有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文化;玄奘西游天竺,学习印度佛学.
(2)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的“但愿海波平”和 “逐荷夷”分别指的是戚继光抗倭和郑成功收复台湾.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从汉唐到明清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经历了开启、繁荣、萎缩的过程.由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从友好交往到遭受外来侵略.
(3)据材料三“小筑惭高枕,忧时旧有盟;呼樽来揖客,挥尘坐谈兵.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可知,材料三所涉及的史实体现了材料四的对外抗击外敌入侵.材料四的另一个观点是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如:乾隆帝时,回部上层贵族大和卓与小和卓发动叛乱,建立割据政权.他们残害维吾尔等族人民,激起人民的强烈不满.清政府派人招降,惨遭叛军杀害.乾隆帝下令调兵讨伐,并宣布此次进兵,只为擒拿大小和卓,维吾尔等族人民皆为无罪之人,不要株连.在维吾尔等族人民的支持下,清军经过两年战斗,平定了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
故答案为:
(1)①事件:张骞通西域.作用:沟通了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②目的:向中国学习.史实:鉴真东渡、玄奘西游.
第20页(共20页)
(2)事件: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变化:开启、繁荣、萎缩,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从友好交往到遭受外来侵略.
(3)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另一观点: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史实: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的相关史实.
22.(16分)近代以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人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虽然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李鸿章等人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积极创办近代工业、建立海军,力图强兵富国。随着中国甲午战败,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鸿章所说的“办了一辈子的事”主要是指他积极参与的什么事件?这一事件在推动社会历史进程中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即民族主义);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即民权主义);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即民生主义)。”
﹣﹣《孙中山全集》
(2)孙中山在上述材料中表述的革命理想被概括为什么?辛亥革命最为突出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材料三 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陈独秀等人拥护“德先生”“赛先生”的主要阵地在哪里?并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
第20页(共20页)
【分析】(1)本题以李鸿章的话为切入点,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点。
(2)本题以孙中山的话为切入点,考查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点。
(3)本题以“德先生”“赛先生”为切入点,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内容。
【解答】(1)据材料一“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指李鸿章参与的洋务运动。不同意李鸿章的说法。洋务运动虽然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开启了中国经济、军事、教育和国防近代化的历程,它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对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也培养了大批近代科技人才。
(2)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在材料二中表述的革命理想被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合称三民主义。 1905年,孙中山同黄兴、宋教仁等在日本东京组建了中国同盟会。提出了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来孙中山在《民报》上,将这个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最为突出的历史功绩是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由材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材料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的是“民主”和“科学”。1915年,以“民主”和“科学”为口号,陈独秀等人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故答案为:
(1)事件:洋务运动。影响:开辟了近代化。
(2)理想:三民主义功绩: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阵地:《新青年》.运动:新文化运动。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材料,注意准确识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人进行的一系列探索的有关内容。
三、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16分)
第20页(共20页)
23.(16分)世界近现代史上,国际关系不断变化、调整,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1)材料一中两幅图片反映了世界面临着怎样的危机形势?两次危机之后分别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材料二:见下图
(2)材料二中三幅图片反映的主题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主题的具体表现。
材料三: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欧和日本不可避免要导致与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在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欧阵营里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摘自何春超主编的《国际关系史》
(3)材料三反映了世界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分析】(1)本题以“对峙中的两大集团”“法西斯集团”为切入点,考查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格局.
(2)本题以“1947年杜鲁门发表演说”“马歇尔计划”“《北约和华约对峙图》”为切入点,考查“冷战”(两极格局或美苏争霸).
(3)本题以“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欧和日本不可避免要导致与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在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
第20页(共20页)
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欧阵营里颐指气使,发号施令”为切入点,考查当今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
【解答】(1)依据材料一两幅图都反映了两次世界大战前的紧张局势,一战前形成了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两大对峙集团,二战前形成了德意日轴心国集团,世界大战一触即发.一战后召开了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形成了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
(2))依据材料观察三幅图片所包含的内容,结合所学,此内容都是美苏之间除了战争以外采取一切手段进行对抗的体现.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政治上:①杜鲁门主义(内容:反苏反共)出台,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②1948年,柏林危机成为美苏“冷战”的第一高潮.经济上:①马歇尔计划(又叫“欧洲复兴计划”)出笼,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增强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同时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②苏联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进行反击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军事上:①北约的建立:为了遏制苏联,加强对西欧的控制,1949年,美、英等12国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北约.②华约的建立:为了对抗北约,1955年,苏、波、捷、罗等八国签订了《华沙条约》,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
(3)依据材料三“西欧六国和日本在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世界多极化是指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朝着形成多极格局发展的一种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反映.多极化发展并不是偶然的,它孕育于两极格局的演变之中,两极格局终结后,并没有出现单极格局,世界正在走向多极化,这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
故答案为:
(1)形势:世界大战一触即发;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
(2)主题:冷战;表现: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的建立.
(3)趋势:多极化趋势;影响:利于全球和平与稳定.
【点评】掌握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归纳分析能力.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0/7/17 8:37:51;用户:五峰中学;邮箱:wfzx88@xyh.com;学号:36725791
第20页(共20页)
相关文档
-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总复2021-11-065页
- 2020届初中生物中考一轮复习考点测2021-11-066页
- 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7章欧姆定律2021-11-0617页
- 初中生物复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2021-11-0629页
- 济南市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2021-11-0640页
- 2020—2021学年初中人教版化学九年2021-11-068页
-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课件章节考点专题2021-11-0622页
- 2019四川省乐山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2021-11-0615页
- 【2020年中考物理,含答案,word可编辑2021-11-0611页
- 初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总复习 专项2021-11-06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