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9.73 KB
  • 2021-11-06 发布

2020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锦华实验学校中考历史四模试卷

  • 3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锦华实验学校中考历史四模试卷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0分)‎ ‎1.(2分)1987年,北京人遗址被列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 B.会使用火和打制石器 ‎ C.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种植水稻 ‎ D.会建造房屋和使用陶器 ‎2.(2分)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下列图示中的工具按材质出现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3.(2分)相传,神农氏遍尝百草,还“制耒耜,教民农作”。这一传说反映了(  )‎ A.农业的起源 B.手工业兴起 C.商业的发展 D.畜牧业繁荣 ‎4.(2分)对如图所示秦国有关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A.商鞅变法成效显著 B.分封制基本瓦解 ‎ C.诸侯混战破坏经济 D.改革图强成为风潮 第37页(共37页)‎ ‎5.(2分)盛世是指兴盛的时代,一般公认的盛世有西汉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以及清代的“康乾盛世”等。这些盛世景象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包括(  )‎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 ‎②经济繁荣 ‎③统治者采取安民政策 ‎ ‎④加强思想控制,严禁外来思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6.(2分)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下列管辖机构按设立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西域都护府 ‎②宣政院 ‎③驻藏大臣 ‎④台湾府 A.①一②一④一③ B.②一①一③一④ C.①一③一②一④ D.①一③一④一②‎ ‎7.(2分)“丝绸之路”包括“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下列介绍“丝绸之路”的篇章设计中,不恰当的是(  )‎ A.人物篇﹣﹣张骞、玄奘、郑和 ‎ B.物品篇﹣﹣丝绸、瓷器、葡萄 ‎ C.朝代篇﹣﹣商朝、唐朝、明朝 ‎ D.文化篇﹣﹣音乐、舞蹈、佛法 ‎8.(2分)如图为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图中的城市③与运河C段分别是(  )‎ 第37页(共37页)‎ A.洛阳,永济渠 B.涿郡,通济渠 ‎ C.余杭,邗沟 D.建康,江南河 ‎9.(2分)下列有关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都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②都城都位于今天的北京 ‎③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 ‎④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0.(2分)历史上的民族交往与交融,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下列古诗词中的“胡”所指的少数民族分别是(  )‎ 唐诗 宋词 ‎《出塞》‎ ‎【作者】王昌龄 ‎《满江红》‎ ‎【作者】岳飞 第37页(共37页)‎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丛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A.匈奴、契丹 B.匈奴、女真 C.吐蕃、女真 D.吐蕃、契丹 ‎11.(2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宋代得以强化。为加强对地方知州的监督,北宋设立的官职是(  )‎ A.御史大夫 B.司隶校尉 C.刺史 D.通判 ‎12.(2分)马克思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其中如图所示的中国古代发明以及传播对欧洲历史发展产生的推动作用是(  )‎ A.为新航路开辟提供条件 B.促进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 C.导致新的生产方式出现 D.打破教会对文化的垄断 ‎13.(2分)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据此可知,该机构是(  )‎ A.秦朝的郡守 B.西汉的西域都护 ‎ C.明朝的厂卫 D.清朝的军机处 ‎14.(2分)“中国的首都几次被西方的武装力量所占领,这是近代中国最痛苦的一个时期。”与“中国的首都”曾在下列哪两次战争中被“占领”(  )‎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2分)90年前,毛泽东率领军队到达井冈山,创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他率领的是(  )‎ 第37页(共37页)‎ A.革命军 B.中国工农红军 ‎ C.国民革命军 D.工农革命军 ‎16.(2分)“红军不怕远征难”,毛泽东伟大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下面这首气势磅礴的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这首诗描写的事件不包括(  )‎ A.巧渡金沙江 B.飞夺泸定桥 C.过雪山草地 D.井冈山会师 ‎17.(2分)小明同学在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后,写道:“一进入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上方的五个大字‘历史的转折’。”(见图)“历史的转折”是指(  )‎ A.国共十年对峙的开始 B.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 ‎ C.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 D.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决战 ‎18.(2分)1937年12月1日,日本大本营下达了《大陆命令第八号》,命令“华中方面军司令官须与海军协同,攻克敌国首都”。这一命令引发的灾难性事件是(  )‎ A.火烧圆明园 B.旅顺大屠杀 C.卢沟桥事变 D.南京大屠杀 ‎19.(2分)毛泽东1946年夏与美国记者斯特朗谈话时说:“原子弹是美国反动派用来吓人的一只纸老虎,看样子可怕,实际上并不可怕。当然,原子弹是一种大规模屠杀的武器,但是决定战争胜败的是人民,而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材料中毛泽东认为(  )‎ A.战争胜利的关键取决于人心向背 ‎ B.决定战争胜败的是新式武器 ‎ C.美国的支持是战争胜负的关键 ‎ D.战术决定战争的胜败 第37页(共37页)‎ ‎20.(2分)1937年,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二期在延安正式开学。中国共产党吸纳了原东北军和西北军的一部分爱国军人参加,其中有张学良将军的弟弟张学诗、张学明,杨虎城将军的儿子杨拯民等。这一做法(  )‎ A.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 B.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发展 ‎ C.壮大了反抗国民政府的力量 ‎ D.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需要 ‎21.(2分)与明朝实行八股取士禁锢人们思想形成鲜明对比的同一时期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是(  )‎ A.雅典的民主政治 B.基督教的传播 ‎ C.文艺复兴运动 D.启蒙运动 ‎22.(2分)美国的总统曾说过:我们的宪法(1787)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整的大厦,它是根,而不是完美的藤,这里所说的“奠基石”和“根”的主要内涵是(  )‎ ‎①共和制 ‎②联邦制 ‎③三权分立 ‎④黑人奴隶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3.(2分)纪录片《大国崛起》中有一句解说词:“它是第一个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时候,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这只领头羊是指(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24.(2分)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政府推行“改历”“易服”“剪发”等措施,以改变中世纪的风俗习惯,倡导西方人的生活方式。这体现的改革政策是(  )‎ 第37页(共37页)‎ A.废藩置县 B.殖产兴业 C.文明开化 D.富国强兵 ‎25.(2分)填入下面示意图中①②两处最恰当的内容是(  )‎ A.雅尔塔会议;和平局面 ‎ B.巴黎和会;多极化趋势 ‎ C.巴黎和会;全球化趋势 ‎ D.雅尔塔会议;多极化趋势 ‎26.(2分)帕尔默曾在《现代世界史》中说:“俄国革命对20世纪随后年月中的重大事件及全球冲突的影响之大,并不亚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据此,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俄国通过这场革命结束了沙皇专制统治 ‎ B.俄国革命实现工人、农民当家作主的愿望 ‎ C.俄国革命胜利直接导致了两极格局的出现 ‎ D.俄国革命鼓舞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高涨 ‎27.(2分)罗斯福所采取的有关措施(如表所示内容)的主要目的是(  )‎ ‎1935﹣1942年美国“工程进展署”修建项目表 公共建筑 新道路 新桥梁 新机场 地下水道 ‎12.2万幢 ‎66.4万英里 ‎7.7万座 ‎285年 ‎2.4万英里 A.恢复工业生产 B.缓解就业压力 ‎ C.兴办公共工程 D.推广科技成果 ‎28.(2分)柏林墙是德国分裂的象征,它修建的时代背景是(  )‎ 第37页(共37页)‎ A.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 B.美苏冷战时期 ‎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时期 ‎ D.苏联解体之后 ‎29.(2分)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二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材料中的挑战是指(  )‎ A.中国的快速发展 B.西欧和日本的崛起 ‎ C.北约和华约的对峙 D.轴心国集团的形成 ‎30.(2分)20世纪90年代末,在电脑的关键部件和软件方面,美国在世界上占绝对优势。到1999年底,网络经济产值达5239亿美元,成为这一时期美国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美国经济的突出特点是(  )‎ A.全球化 B.信息化 C.工业化 D.单一化 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40分)‎ ‎31.(14分)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历史学家马士说:“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到了,对于这场战争中英两国命名却不同,英国人把这场战争视为正义的通商战争,而中国人则认为是一场保护鸦片的非正义战争。”‎ ‎﹣﹣摘自百度文库 第37页(共37页)‎ 材料二:日本海军总司令伊东祐亨致书大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阁下:时局变化太大了,我和阁下友谊不减,今天给你写(劝降)信不是私仇,只为国事……清国海陆二军,连战连败,如果虚心平气考察一下,原因很是简单。阁下那么聪慧,怎会不知。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不是某位大臣一己之罪呀,这都是因为你们朝廷墨守陈规不知变通导致的。(注:此信写于1895年1月23日。19天之后丁汝昌自杀,此后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摘编自唐德刚《从晚清到民国》‎ 材料三:1902年2月3日,英国《泰晤士报》报道此前两天慈禧太后接见各国驻京公使的情况:太后进屋一把抓住康格夫人(美国公使夫人)的手,说进攻使馆区是一个错误,这是一个沉痛教训,大清国从今以后会成为外国人的朋友……‎ 材料四: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显得急促而又悲壮,却一刻也未曾停留,走国家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经历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 问题一:谁领导了材料一中的“禁烟运动”?马士所说的“战争果然就到了”是指什么战争?你认为材料一中英国人说的是通商战争的说法对不对?结合历史史料分析。‎ 问题二:材料二的这封信写于哪次战争期间?这次战争后签订的条约对中国领土有何规定?从材料看,伊东祐亨认为“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的原因何在?伊东祐认为日本能在这场战争中击败中国,对日本来说跟什么事件有关?‎ 问题三:材料三的情况发生与哪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密切相关?它对中国社会性质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材料中“成为外国人的朋友”的实质含义是什么?‎ 问题四: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的探索有什么样的特点?回首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你有什么感悟?‎ ‎32.(14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37页(共37页)‎ 材料二:A:康熙皇帝说:“今天下大事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他人,则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B:英国《权利法案》规定: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jiàn)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材料三:美国总统威尔逊曾说过:“我们的宪法(1787年宪法),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整的大厦;它是根,而不是完美的藤。”‎ 材料四:“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院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八上《中国历史》‎ 问题一:根据图一、图二说明古代雅典与中国最高权力的归属。试分析雅典民主政治出现的地理因素是什么 问题二:材料二中“天下大事皆朕一人亲理”这一状况的出现与明朝初年发生的哪一事件有关?清朝前期什么机构的出现标志君主专制得到空前的加强?《权利法案》颁布后,掌握国家权力是什么?‎ 第37页(共37页)‎ 问题三:结合材料三图示指出美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请你举例说明该宪法有没有体现出《独立宣言》中的所宣扬的自由、平等的精神?后来林肯政府是如何弥补的?‎ 问题四:材料四出自哪一文件?它与1787年美国宪法有何共同点?两者所宣扬的共同点都受什么事件的影响?‎ 问题五:综合上述材料,自拟一个共同的主题。‎ ‎33.(12分)“新时代催生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指导新实践。”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国的社会秩序以及人民的思想都被牢牢控制在专制政权和天主教会的手里。与之相对的是,资产阶级的力量逐渐壮大起来,他们想要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冲破桎梏和枷锁……一场在人类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思想和文化革命爆发了。这一革命运动从思想和理论上为之后的大革命做好了准备。在这场革命中,法国的社会面貌被彻底改变了。‎ ‎﹣﹣摘编自[英]乔治•威尔斯、[美]卡尔顿•海斯(全国通史)‎ 材料二: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新的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摘编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思想和文化革命”、“大革命”分别是什么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高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人是谁?‎ ‎(2)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一、二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第37页(共37页)‎ 第37页(共37页)‎ ‎2020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锦华实验学校中考历史四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0分)‎ ‎1.(2分)1987年,北京人遗址被列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 B.会使用火和打制石器 ‎ C.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种植水稻 ‎ D.会建造房屋和使用陶器 ‎【分析】本题考查了远古北京人。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吃到熟食,缩短了消化过程,促进了体质的发展。‎ ‎【解答】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他们使用打制的石器,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采集、狩猎)共同分享劳动成果;会使用天然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关于北京人的表述正确的是会使用火和打制石器。‎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 ‎2.(2分)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下列图示中的工具按材质出现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第37页(共37页)‎ ‎【分析】本题考查生产工具的改进,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青铜铲出现于西周时期,②铁农具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③打制石器出现于元谋人时期,④骨耜出现于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人时期。‎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生产工具的改进,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3.(2分)相传,神农氏遍尝百草,还“制耒耜,教民农作”。这一传说反映了(  )‎ A.农业的起源 B.手工业兴起 C.商业的发展 D.畜牧业繁荣 ‎【分析】本题考查原始农业的兴起,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材料的意思是,神农氏教人制作耒耜,教百姓从事农耕。故这一传说反映了原始农业的兴起,即农业的起源。‎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原始农业的兴起,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4.(2分)对如图所示秦国有关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A.商鞅变法成效显著 B.分封制基本瓦解 ‎ C.诸侯混战破坏经济 D.改革图强成为风潮 ‎【分析】本题以“对如图所示秦国有关信息,理解正确的是”为切入点,考查了商鞅变法相关知识。‎ ‎【解答】‎ 第37页(共37页)‎ 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理解正确的是商鞅变法成效显著。经过商鞅商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日后兼并六国统一全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商鞅变法是当时一次最为彻底的变法。‎ 故选:A。‎ ‎【点评】考查了商鞅变法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5.(2分)盛世是指兴盛的时代,一般公认的盛世有西汉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以及清代的“康乾盛世”等。这些盛世景象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包括(  )‎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 ‎②经济繁荣 ‎③统治者采取安民政策 ‎ ‎④加强思想控制,严禁外来思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分析】本题以“西汉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以及清代的‘康乾盛世’”为切入点,考查盛世繁荣农业经济发展的原因。‎ ‎【解答】依据“西汉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以及清代的‘康乾盛世’”可知,盛世繁荣农业经济发展的原因是吸收前代灭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以农为本,重农兴桑,轻摇薄赋;大兴屯田,兴修水利;重视救灾安民;推广农业技术和引种作物。④加强思想控制,严禁外来思想,错误。西汉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没有加强思想控制。‎ 故选:B。‎ ‎【点评】理解和把握汉唐时期的治世局面和康乾盛世,做题的关键是理解康乾盛世时期的思想控制。‎ ‎6.(2分)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下列管辖机构按设立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第37页(共37页)‎ ‎①西域都护府 ‎②宣政院 ‎③驻藏大臣 ‎④台湾府 A.①一②一④一③ B.②一①一③一④ C.①一③一②一④ D.①一③一④一②‎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的措施,重点掌握对新疆、西藏、台湾的管理措施等基础知识。‎ ‎【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西域都护设立,加强了西汉对西域地区的管辖。宣政院是元朝时期设置的,驻藏大臣是清朝1727年设置的。1684年,台湾府的设立,加强了清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由此可知,题干管辖机构按设立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一②一④一③,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掌握西域都护府、宣政院、驻藏大臣、台湾府等机构建立的朝代和时间,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 ‎7.(2分)“丝绸之路”包括“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下列介绍“丝绸之路”的篇章设计中,不恰当的是(  )‎ A.人物篇﹣﹣张骞、玄奘、郑和 ‎ B.物品篇﹣﹣丝绸、瓷器、葡萄 ‎ C.朝代篇﹣﹣商朝、唐朝、明朝 ‎ D.文化篇﹣﹣音乐、舞蹈、佛法 ‎【分析】本题以“丝绸之路”的篇章设计为切入点,考查丝绸之路。‎ ‎【解答】“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开创于西汉,兴盛于唐朝、明朝,与商朝没有关系。因此C朝代篇设计不恰当。‎ 第37页(共37页)‎ 故选:C。‎ ‎【点评】本题以丝绸之路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8.(2分)如图为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图中的城市③与运河C段分别是(  )‎ A.洛阳,永济渠 B.涿郡,通济渠 ‎ C.余杭,邗沟 D.建康,江南河 ‎【分析】本题以“隋朝大运河示意图”为切入点,考查了隋朝大运河相关知识。‎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便利江南粮食,布匹的北运,进而巩固隋王朝对去全国的统治。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了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或最北点)涿郡(今北京),南至(或最南点)余杭(今杭州),全长20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大运河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按由北到南的顺序);从北到南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考查了隋朝大运河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第37页(共37页)‎ ‎9.(2分)下列有关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都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②都城都位于今天的北京 ‎③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 ‎④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分析】本题考查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有关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①都完成了全国的统一、④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隋朝都城位于今天的西安,隋朝不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②③说话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 ‎10.(2分)历史上的民族交往与交融,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下列古诗词中的“胡”所指的少数民族分别是(  )‎ 唐诗 宋词 ‎《出塞》‎ ‎【作者】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满江红》‎ ‎【作者】岳飞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丛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A.匈奴、契丹 B.匈奴、女真 C.吐蕃、女真 D.吐蕃、契丹 ‎【分析】‎ 第37页(共37页)‎ 本题以“历史上的民族交往与交融,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下列古诗词中的“胡”所指的少数民族分别是”为切入点,考查了唐朝、宋朝的少数民族政权的相关知识。‎ ‎【解答】根据题干材料“不教胡马度阴山”“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处的胡分别是指唐代的匈奴和宋代的女真族。唐朝背面的威胁匈奴政权;女真族建立的政权是金。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考查了唐朝、宋朝的少数民族政权的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1.(2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宋代得以强化。为加强对地方知州的监督,北宋设立的官职是(  )‎ A.御史大夫 B.司隶校尉 C.刺史 D.通判 ‎【分析】本题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宋代得以强化为切入点,考查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 ‎【解答】北宋建立后,宋太祖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消弱宰相的权力,在地方上派文臣作地方长官、并设置通判分散知州权力。‎ 故选:D。‎ ‎【点评】本题以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2.(2分)马克思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其中如图所示的中国古代发明以及传播对欧洲历史发展产生的推动作用是(  )‎ A.为新航路开辟提供条件 B.促进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 C.导致新的生产方式出现 D.打破教会对文化的垄断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指南针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第37页(共37页)‎ ‎【解答】观察题干图片可知,这是罗盘针,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条件。北宋时,人们发现钢铁在磁石上磨过以后也能带磁,就发明了指南针。后又把指南针固定在方位盘里,制成了罗盘针,大大提高了指向的稳定性。此后,指南针作为一种准确可靠的导航仪器应用到航海业上,为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提供了条件。‎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指南针的相关史实。‎ ‎13.(2分)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据此可知,该机构是(  )‎ A.秦朝的郡守 B.西汉的西域都护 ‎ C.明朝的厂卫 D.清朝的军机处 ‎【分析】本题以梁启超评述为依托,考查军机处。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据此可知,该机构是军机处。为加强君主专制,雍正帝设立军机处,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到乾隆帝时撤销,军国大事由皇帝决断,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然后传达给中央和地方部门去执行。这样地方军政首脑实际上直接听命与皇帝。标志着我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我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军机处的相关知识。‎ ‎14.(2分)“中国的首都几次被西方的武装力量所占领,这是近代中国最痛苦的一个时期。”与“中国的首都”曾在下列哪两次战争中被“占领”(  )‎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分析】‎ 第37页(共37页)‎ 本题以“中国的首都几次被西方的武装力量所占领,这是近代中国最痛苦的一个时期。”为切入点,主要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中国近代史上北京两次被攻占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陷北京,洗劫并火烧圆明园。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并在北京城内烧杀抢掠。‎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的相关史实。‎ ‎15.(2分)90年前,毛泽东率领军队到达井冈山,创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他率领的是(  )‎ A.革命军 B.中国工农红军 ‎ C.国民革命军 D.工农革命军 ‎【分析】本题考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毛泽东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解答】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向井冈山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故选:D。‎ ‎【点评】掌握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16.(2分)“红军不怕远征难”,毛泽东伟大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下面这首气势磅礴的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这首诗描写的事件不包括(  )‎ A.巧渡金沙江 B.飞夺泸定桥 C.过雪山草地 D.井冈山会师 ‎【分析】本题以红军不怕远征难诗歌为切入点,考查长征.‎ ‎【解答】红军不怕远征难诗歌反映的是长征。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草地都发生在长征时期。井冈山会师发生在1928年4月,不是发生在长征时期的事件。‎ 故选:D。‎ 第37页(共37页)‎ ‎【点评】本题以长征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7.(2分)小明同学在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后,写道:“一进入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上方的五个大字‘历史的转折’。”(见图)“历史的转折”是指(  )‎ A.国共十年对峙的开始 B.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 ‎ C.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 D.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决战 ‎【分析】本题考查西安事变的相关知识。‎ ‎【解答】由“西安事变纪念馆”可知,“历史的转折”是指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据所学知,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故选:C。‎ ‎【点评】识记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及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18.(2分)1937年12月1日,日本大本营下达了《大陆命令第八号》,命令“华中方面军司令官须与海军协同,攻克敌国首都”。这一命令引发的灾难性事件是(  )‎ A.火烧圆明园 B.旅顺大屠杀 C.卢沟桥事变 D.南京大屠杀 ‎【分析】本题考查了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持续了六周,惨遭杀害的我国同胞人数多达30万人。‎ ‎【解答】‎ 第37页(共37页)‎ 由题干材料“1937年12月1日,日本大本营下达了《大陆命令第八号》,命令“华中方面军司令官须与海军协同,攻克敌国首都”判断引发的事件为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作为战时陪都。日军占领南京在六周之内,屠杀中国军民30万人以上。‎ 故选:D。‎ ‎【点评】掌握南京大屠杀的时间、数字及影响。‎ ‎19.(2分)毛泽东1946年夏与美国记者斯特朗谈话时说:“原子弹是美国反动派用来吓人的一只纸老虎,看样子可怕,实际上并不可怕。当然,原子弹是一种大规模屠杀的武器,但是决定战争胜败的是人民,而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材料中毛泽东认为(  )‎ A.战争胜利的关键取决于人心向背 ‎ B.决定战争胜败的是新式武器 ‎ C.美国的支持是战争胜负的关键 ‎ D.战术决定战争的胜败 ‎【分析】本题以毛泽东1946年夏与美国记者斯特朗谈话为依托,考查战争胜利的关键。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据材料可知,材料中毛泽东认为“原子弹是美国反动派用来吓人的一只纸老虎”“决定战争胜败的是人民,而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即战争胜利的关键取决于人心向背。‎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战争胜利的关键的相关知识。‎ ‎20.(2分)1937年,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二期在延安正式开学。中国共产党吸纳了原东北军和西北军的一部分爱国军人参加,其中有张学良将军的弟弟张学诗、张学明,杨虎城将军的儿子杨拯民等。这一做法(  )‎ A.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 B.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发展 ‎ 第37页(共37页)‎ C.壮大了反抗国民政府的力量 ‎ D.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需要 ‎【分析】本题以一段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西安事变的相关知识。‎ ‎【解答】由材料中的时间“1937年”可知,这一时期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所以1937年,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二期在延安正式开学。中国共产党吸纳了原东北军和西北军的一部分爱国军人参加,其中有张学良将军的弟弟张学诗、张学明,杨虎城将军的儿子杨拯民等。这一做法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需要。只有D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中国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 ‎21.(2分)与明朝实行八股取士禁锢人们思想形成鲜明对比的同一时期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是(  )‎ A.雅典的民主政治 B.基督教的传播 ‎ C.文艺复兴运动 D.启蒙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了文艺复兴运动。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核心,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文艺复兴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冲击了教会的陈腐说教,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解答】与明朝实行八股取士禁锢人们思想形成鲜明对比的同一时期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是14﹣15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反封建反神权的思想文化运动,它孕育了一大批思想先锋和文化巨匠,促进了欧洲文化的空前繁荣,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考查了文艺复兴运动,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选出正确答案。‎ 第37页(共37页)‎ ‎22.(2分)美国的总统曾说过:我们的宪法(1787)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整的大厦,它是根,而不是完美的藤,这里所说的“奠基石”和“根”的主要内涵是(  )‎ ‎①共和制 ‎②联邦制 ‎③三权分立 ‎④黑人奴隶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了1787年美国宪法。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制。总统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 别掌握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大权。‎ ‎【解答】题干材料所说的“奠基石”和“根”实际指的是1787年宪法的进步性的体现,1787年,美国制定了宪法,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和司法权,实行三权分立。《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的国家,美国的民主共和制确立起来。《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所以①②③三项都是其进步性的体现。‎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抓住题干的主旨是1787年美国宪法,根据所学知识,对选项逐一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23.(2分)纪录片《大国崛起》中有一句解说词:“它是第一个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时候,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这只领头羊是指(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英国崛起的相关内容。‎ ‎【解答】‎ 第37页(共37页)‎ ‎17世纪以后,英国相继打败西班牙、荷兰和法国,18世纪后半期,英国已经成为世纪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18世纪60年代的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是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到19世纪中期,英国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生产力的巨大飞跃,成为了世界发展的领头羊,号称“日不落帝国”。法国1789年才进行资产阶级革命,比英国工业革命也晚。美国第一次工业革命也晚,美国、德国主要是在19世纪70年代以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才有较大的发展。‎ 故选:A。‎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英国近代崛起的认识。‎ ‎24.(2分)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政府推行“改历”“易服”“剪发”等措施,以改变中世纪的风俗习惯,倡导西方人的生活方式。这体现的改革政策是(  )‎ A.废藩置县 B.殖产兴业 C.文明开化 D.富国强兵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史实。从1868年起,日本明治政府在“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口号下进行改革,史称“明治维新”。‎ ‎【解答】推翻幕府以后,1868年,明治天皇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主要内容有: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故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政府推行“改历”“易服”“剪发”等措施,以改变中世纪的风俗习惯,倡导西方人的生活方式。这体现的改革政策是文明开化。‎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史实。‎ ‎25.(2分)填入下面示意图中①②两处最恰当的内容是(  )‎ A.雅尔塔会议;和平局面 ‎ B.巴黎和会;多极化趋势 ‎ 第37页(共37页)‎ C.巴黎和会;全球化趋势 ‎ D.雅尔塔会议;多极化趋势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巴黎和会、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一战结束后,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召开,建立起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东亚以及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体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世界格局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迄今还没有定型。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巴黎和会、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的相关史实。‎ ‎26.(2分)帕尔默曾在《现代世界史》中说:“俄国革命对20世纪随后年月中的重大事件及全球冲突的影响之大,并不亚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据此,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俄国通过这场革命结束了沙皇专制统治 ‎ B.俄国革命实现工人、农民当家作主的愿望 ‎ C.俄国革命胜利直接导致了两极格局的出现 ‎ D.俄国革命鼓舞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高涨 ‎【分析】本题考查十月革命.‎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的胜利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解放道路,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此后亚洲、欧洲等国在其鼓舞和帮助下开展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十月革命不是两极格局出现的直接原因,‎ 第37页(共37页)‎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7.(2分)罗斯福所采取的有关措施(如表所示内容)的主要目的是(  )‎ ‎1935﹣1942年美国“工程进展署”修建项目表 公共建筑 新道路 新桥梁 新机场 地下水道 ‎12.2万幢 ‎66.4万英里 ‎7.7万座 ‎285年 ‎2.4万英里 A.恢复工业生产 B.缓解就业压力 ‎ C.兴办公共工程 D.推广科技成果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重点掌握罗斯福新政特点及影响。‎ ‎【解答】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了新政,为了解决就业问题,使大量失业者和穷人有工作可做,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吸引大量失业者,增加了就业机会,这些工程包括许多巨型堤坝和水库如田纳西水利工程,公共工程兴建,在客观上刺激了消费需求,扩大了内需,刺激了工人就业,据题干1935﹣1942年美国“工程进展署”修建项目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所采取的有关措施是兴建公共工程,兴建公共工程的主要目的是缓解就业压力。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特点以及影响。‎ ‎28.(2分)柏林墙是德国分裂的象征,它修建的时代背景是(  )‎ A.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 B.美苏冷战时期 ‎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时期 ‎ 第37页(共37页)‎ D.苏联解体之后 ‎【分析】本题考查柏林墙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即可作答。‎ ‎【解答】柏林墙是德国分裂的象征,它修建的时代背景是美苏冷战时期,这是冷战的重要表现之一。‎ 故选:B。‎ ‎【点评】注意识记冷战的相关史实。‎ ‎29.(2分)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二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材料中的挑战是指(  )‎ A.中国的快速发展 B.西欧和日本的崛起 ‎ C.北约和华约的对峙 D.轴心国集团的形成 ‎【分析】本题以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话为切入点,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日本经济迅速恢复的原因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20世纪50﹣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西欧通过联合,经济迅速发展,日本也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第二大经济强国,西欧、日本对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造成冲击,在资本主义社会形成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西欧、日本在经济方面与美国的摩擦也不断发生,因此70年代尼克松说的“挑战”来自西欧与日本的崛起。‎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日本经济迅速恢复的相关史实。‎ ‎30.(2分)20世纪90年代末,在电脑的关键部件和软件方面,美国在世界上占绝对优势。到1999年底,网络经济产值达5239亿美元,成为这一时期美国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美国经济的突出特点是(  )‎ 第37页(共37页)‎ A.全球化 B.信息化 C.工业化 D.单一化 ‎【分析】本题考查战后的美国经济,‎ ‎【解答】据题干“20世纪90年代末,在电脑的关键部件和软件方面,美国在世界上占绝对优势。到1999年底,网络经济产值达5239亿美元,成为这一时期美国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并结合所学知,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在进行社会经济改革的同时,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促进了以新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故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美国经济的突出特点是信息化。‎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战后的美国经济,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40分)‎ ‎31.(14分)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历史学家马士说:“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到了,对于这场战争中英两国命名却不同,英国人把这场战争视为正义的通商战争,而中国人则认为是一场保护鸦片的非正义战争。”‎ ‎﹣﹣摘自百度文库 材料二:日本海军总司令伊东祐亨致书大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阁下:时局变化太大了,我和阁下友谊不减,今天给你写(劝降)信不是私仇,只为国事……清国海陆二军,连战连败,如果虚心平气考察一下,原因很是简单。阁下那么聪慧,怎会不知。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不是某位大臣一己之罪呀,这都是因为你们朝廷墨守陈规不知变通导致的。(注:此信写于1895年1月23日。19天之后丁汝昌自杀,此后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摘编自唐德刚《从晚清到民国》‎ 第37页(共37页)‎ 材料三:1902年2月3日,英国《泰晤士报》报道此前两天慈禧太后接见各国驻京公使的情况:太后进屋一把抓住康格夫人(美国公使夫人)的手,说进攻使馆区是一个错误,这是一个沉痛教训,大清国从今以后会成为外国人的朋友……‎ 材料四: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显得急促而又悲壮,却一刻也未曾停留,走国家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经历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 问题一:谁领导了材料一中的“禁烟运动”?马士所说的“战争果然就到了”是指什么战争?你认为材料一中英国人说的是通商战争的说法对不对?结合历史史料分析。‎ 问题二:材料二的这封信写于哪次战争期间?这次战争后签订的条约对中国领土有何规定?从材料看,伊东祐亨认为“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的原因何在?伊东祐认为日本能在这场战争中击败中国,对日本来说跟什么事件有关?‎ 问题三:材料三的情况发生与哪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密切相关?它对中国社会性质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材料中“成为外国人的朋友”的实质含义是什么?‎ 问题四: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的探索有什么样的特点?回首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你有什么感悟?‎ ‎【分析】本题以四则材料为背景,考查中国近代史的三条线索的相关史实。掌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辛丑条约》、林则徐虎门销烟、以及近代化探索的四大事件的相关史实。‎ ‎【解答】(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39年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1840年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发动了鸦片战争。‎ 材料的观点不正确。因为英国发动这场战争是为了保护肮脏的鸦片贸易,更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获取高额利润,通商战争则掩盖了其发动战争非正义目的,所以材料一英国人的观点不对。‎ 第37页(共37页)‎ ‎(2)依据材料二“此信写于1895年1月23日。19天之后丁汝昌自杀,此后北洋舰队全军覆灭。”可知,材料二的这封信写于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后签订了《马关条约》,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和澎湖列岛给日本。依据材料二“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不是某位大臣一己之罪呀,这都是因为你们朝廷墨守陈规不知变通导致的。”可知伊东祐亨认为“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的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无法战胜相对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日本能在这场战争中击败中国,是由于1868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3)依据材料三“1902年2月3日,英国《泰晤士报》报道此前两天慈禧太后接见各国驻京公使的情况:太后进屋一把抓住康格夫人(美国公使夫人)的手,说进攻使馆区是一个错误,这是一个沉痛教训,大清国从今以后会成为外国人的朋友”可知,这种情况与《辛丑条约》的签订有关,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材料中“成为外国人的朋友”的实质含义是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的探索从学习西方的技术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回首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可见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中国的近代化在摸索中前进。‎ 故答案为:‎ 问题一:林则徐; 第一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 不对,因为英国发动这场战争是为了保护肮脏的鸦片贸易,更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获取高额利润,通商战争则掩盖了其发动战争非正义目的,所以前面观点不对。‎ 问题二: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和澎湖列岛给日本;腐朽的封建制度无法战胜相对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1868的明治维新。‎ 问题三:《辛丑条约》;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问题四: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中国的近代化在摸索中前进。‎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使学生认识到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 第37页(共37页)‎ ‎32.(14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A:康熙皇帝说:“今天下大事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他人,则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B:英国《权利法案》规定: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jiàn)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材料三:美国总统威尔逊曾说过:“我们的宪法(1787年宪法),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整的大厦;它是根,而不是完美的藤。”‎ 材料四:“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院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八上《中国历史》‎ 问题一:根据图一、图二说明古代雅典与中国最高权力的归属。试分析雅典民主政治出现的地理因素是什么 第37页(共37页)‎ 问题二:材料二中“天下大事皆朕一人亲理”这一状况的出现与明朝初年发生的哪一事件有关?清朝前期什么机构的出现标志君主专制得到空前的加强?《权利法案》颁布后,掌握国家权力是什么?‎ 问题三:结合材料三图示指出美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请你举例说明该宪法有没有体现出《独立宣言》中的所宣扬的自由、平等的精神?后来林肯政府是如何弥补的?‎ 问题四:材料四出自哪一文件?它与1787年美国宪法有何共同点?两者所宣扬的共同点都受什么事件的影响?‎ 问题五:综合上述材料,自拟一个共同的主题。‎ ‎【分析】本题以图片和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雅典民主政治、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权利法案》、《独立宣言》、美国1787年宪法、启蒙运动的相关知识。‎ ‎【解答】问题一:根据图一、图二可知,古代雅典最高权力归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体成年男性公民都可参加。中国最高权力归皇帝,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雅典民主政治出现的地理因素是多山、多岛屿,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属于海洋文明。‎ 问题二:材料二中“天下大事皆朕一人亲理”这一状况的出现与明朝初年朱元璋废丞相、权分六部有关。清朝前期军机处的出现标志君主专制得到空前的加强。《权利法案》颁布后,掌握国家权力是议会。国王的权力受到制约,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问题三:结合材料三图示和所淡定知,美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是分权制衡。美国1787年宪法没有体现出《独立宣言》中的所宣扬的自由、平等的精神,《独立宣言》虽然强调人人自由和平等,但它所强调的“人人”指的是北方的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园奴隶主,而广大的黑人奴隶却不享有自由和平等的权力。后来林肯政府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黑人才获得相应的政治权利。‎ 第37页(共37页)‎ 问题四:由材料四“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院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可知,这应出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它与1787年美国宪法都体现了自由、平等和民主思想。两者所宣扬的共同点都受法国的启蒙运动的影响。‎ 问题五:综合上述材料,其主题可以拟定为古今中外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 故答案为:‎ 问题一:①公民大会和皇帝;②多山、多岛屿,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 问题二:①朱元璋废丞相、权分六部;②军机处;③议会。‎ 问题三:①分权制衡; ②没有,《独立宣言》虽然强调人人自由和平等,但它所强调的“人人”指的是北方的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园奴隶主,而广大的黑人奴隶却不享有自由和平等的权力。③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问题四: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②自由、平等和民主思想;③法国的启蒙运动。‎ 问题五:古今中外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 ‎【点评】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雅典民主政治、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权利法案》、《独立宣言》、美国1787年宪法、启蒙运动的相关知识。‎ ‎33.(12分)“新时代催生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指导新实践。”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国的社会秩序以及人民的思想都被牢牢控制在专制政权和天主教会的手里。与之相对的是,资产阶级的力量逐渐壮大起来,他们想要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冲破桎梏和枷锁……一场在人类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思想和文化革命爆发了。这一革命运动从思想和理论上为之后的大革命做好了准备。在这场革命中,法国的社会面貌被彻底改变了。‎ ‎﹣﹣摘编自[英]乔治•威尔斯、[美]卡尔顿•海斯(全国通史)‎ 材料二: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新的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第37页(共37页)‎ ‎﹣﹣摘编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思想和文化革命”、“大革命”分别是什么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高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人是谁?‎ ‎(2)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一、二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分析】本题以“新时代催生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指导新实践。”为切入点,考查了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共产党宣言》、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1)根据材料一“法国的社会秩序以及人民的思想都被牢牢控制在专制政权和天主教会的手里。与之相对的是,资产阶级的力量逐渐壮大起来,他们想要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冲破桎梏和枷锁……一场在人类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思想和文化革命爆发了。这一革命运动从思想和理论上为之后的大革命做好了准备。在这场革命中,法国的社会面貌被彻底改变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思想和文化革命”、“大革命”分别是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高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人是李大钊。‎ 第37页(共37页)‎ ‎(2)只要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即可。根据“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可提取一个观点:新思想推动历史的进步或者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指导新实践。论证:启蒙运动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是一场伟大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相结合,指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升。结论: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推动历史向前发展。我们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科教兴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故答案为:‎ ‎(1)事件: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人物:李大钊。‎ ‎(2)观点:新思想推动历史的进步或者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指导新实践。‎ 论证:启蒙运动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是一场伟大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相结合,指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升。结论: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推动历史向前发展。我们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科教兴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点评】考查了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共产党宣言》、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0/9/4 17:35:36;用户:张海燕;邮箱:lishi0014@xyh.com;学号:30475252‎ 第37页(共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