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 MB
  • 2021-11-06 发布

(第二辑)第3单元 物质世界的奥秘

  • 1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 ‎2016年全国各地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二辑)第三单元 物质世界的奥秘 ‎ ‎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16•齐齐哈尔)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 A.中子数不同 B.质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核外电子数不同 ‎2.(2016•泰州)“含氟牙膏”中的“氟”指的是(  )‎ A.元素 B.原子 C.离子 D.单质 ‎3.(2016•湘西州)商场的货架上会看到标有“补钙”、“补铁”、“补碘”等字样的食品和保健品,这里的钙、铁、碘指的是(  )‎ A.离子 B.原子 C.分子 D.元素 ‎4.(2016•株洲)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B.元素周期表,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C.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也不会改变 ‎5.(2016•海南)生活中常接触到“含氟牙膏”、“碘盐”等物品,这里的“氟”、“碘”指的是(  )‎ A.元素 B.分子 C.原子 D.单质 ‎6.(2016•宜昌)宜昌“富硒茶”是较好的保健饮品,这里的“硒”指的是(  )‎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7.(2016•永州)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已知铈原子的原子核内有58个质子和82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24 B.58 C.82 D.140‎ ‎8.(2016•桂林)已知磷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5,相对原子质量是31,则磷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  )‎ A.15 B.16 C.31 D.46‎ ‎ ‎ 第 16 页 共 16 页 ‎ ‎ ‎9.(2016•成都)6000L氧气在加压情况下能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其主要原因是(  )‎ A.分子的体积很小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加压时分子体积变小 D.加压时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10.(2016•南充)下列有关微观粒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B.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增大,是因为受热时分子体积增大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D.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得到电子 ‎11.(2016•盐城)2015年10月,中国科研团队首次证实了天然铀单质的存在.用于核电工业的一种铀原子中含有92个质子和143个中子.有关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属于金属元素 B.电子数为92‎ C.核电荷数为92 D.相对原子质量为143‎ ‎12.(2016•泰州)下列事实,不适合用“微粒间有空隙”的性质来解释的是(  )‎ A.一定体积的气体加压后体积变小 B.一定量的水结冰后体积变大 C.室外的电线在冬天变短夏天变长 D.1L大豆与1L黄沙混合总体积小于2L ‎13.(2016•德州)物质的宏观性质与微观组成(或结构)相互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物质性质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是因为它们的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 B.氧化汞、水都能分解得到氧气,是因为它们得到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 C.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微粒种类不同 D.氢氧化钾溶液、石灰水都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是因为它们都含有OH﹣‎ ‎14.(2016•广州)下列客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客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品红在热水中扩散比在冷水中快 水分子间有空隙 B H2O在通电条件下产生H2‎ H2O分子中有H2‎ ‎ ‎ 第 16 页 共 16 页 ‎ ‎ CX kB1.cOM 搅拌能加快蔗糖在水中的溶解 搅拌使蔗糖分子在水中溶解更多 D NaOH溶液能导电 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Na+、OH﹣‎ A.A B.B C.C D.D ‎15.(2016•济宁)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通过气味辨别氮气和氨气 分子是运动的,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B.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 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C.干冰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 状态变化,分子大小随之变化 D.蔗糖在热水中溶解更快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大 ‎16.(2016•绥化)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下列有关分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受热时分子的体积逐渐变大 B.降温时分子的运动速率减慢 C.液体蒸发变成气体,分子间间隔变大 D.电解水生成氧气和氧气,说明分子是可分的 ‎17.(2016•常德)微粒构成物质,千差万别的物质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下列关于微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微粒有大小 B.微粒有质量 C.微粒间有间隔 D.微粒不运动 ‎18.(2016•呼和浩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水结成冰时,分子的运动就停止了 B.电子数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相同 C.分子都是由不同原子构成的 D.结构示意图为和的微粒,表示的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微粒 ‎19.(2016•衢州)“超临界水”(H2O)因具有许多优良特性而被科学家追捧,它是指当温度和压强达到一定值时,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状态,用“○”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模型能表示“超临界水”分子的是(  )‎ A.B.C.D.‎ ‎ ‎ 第 16 页 共 16 页 ‎ ‎ ‎20.(2016•安徽)近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图象,模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新$课$标$第$一$网 B.团簇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 C.水蒸气冷凝成水,分子间隔减小 D.可燃冰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 ‎ ‎ ‎ ‎ 第 16 页 共 16 页 ‎ ‎ ‎2016年全国各地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二辑)第三单元 物质世界的奥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16•齐齐哈尔)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 A.中子数不同 B.质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核外电子数不同 ‎【分析】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但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而不是电子数,更不能是中子数和相对原子质量 ‎【解答】解: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各选项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此题利用元素的概念进行分析,可帮助学生的解题能力.‎ ‎ ‎ ‎2.(2016•泰州)“含氟牙膏”中的“氟”指的是(  )‎ A.元素 B.原子 C.离子 D.单质 ‎【分析】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氟”等不是以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 ‎【解答】解:“含氟牙膏”,这里的氟指的是不是以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氟”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 ‎ ‎ ‎ 第 16 页 共 16 页 ‎ ‎ ‎3.(2016•湘西州)商场的货架上会看到标有“补钙”、“补铁”、“补碘”等字样的食品和保健品,这里的钙、铁、碘指的是(  )‎ A.离子 B.原子 C.分子 D.元素 ‎【分析】这里的“钙、铁、碘”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 ‎【解答】解:“补钙”、“补铁”、“补碘”等字样的食品和保健品,这里的“钙、铁、碘”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钙、铁、碘”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 ‎ ‎4.(2016•株洲)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B.元素周期表,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C.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也不会改变 ‎【分析】A、根据元素的定义进行判断.‎ B、依据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依次增多的顺序排列起来的,原子序数即原子核电荷数即可.‎ C、根据同种元素的质子数一定相等,中子数不一定相等进行分析.‎ D、根据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种类也不会改变判断.‎ ‎【解答】解:A、元素的概念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选项正确.‎ B、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依次增多的顺序排列起来的,原子序数即原子核电荷数,故B正确;‎ C、同种元素的质子数一定相等,中子数不一定相等,错误;‎ 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也不会改变,故正确;‎ 故选C ‎ ‎ 第 16 页 共 16 页 ‎ ‎ ‎【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的定义、元素周期表的有关内容、质量守恒的原因等知识,题目较易.‎ ‎ ‎ ‎5.(2016•海南)生活中常接触到“含氟牙膏”、“碘盐”等物品,这里的“氟”、“碘”指的是(  )‎ A.元素 B.分子 C.原子 D.单质 ‎【分析】由题意,生活中的“高钙奶”、“加铁酱油”、“加碘盐”等食品中,“钙、铁、碘”指的是元素,它们存在于化合物中,以化合态存在.‎ ‎【解答】解: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生活中常接触到的“高钙奶”、“加铁酱油”、“加碘盐”等食品中,“钙、铁、碘”指的就是元素,它们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不是以分子或原子的形式存在的.‎ 故答案为A ‎【点评】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了解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构成.‎ ‎ x k b 1 . c o m ‎6.(2016•宜昌)宜昌“富硒茶”是较好的保健饮品,这里的“硒”指的是(  )‎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分析】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铁、钙、硒”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 ‎【解答】解:“富硒茶叶”,这里的硒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硒”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 ‎ ‎7.(2016•永州)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已知铈原子的原子核内有58个质子和82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24 B.58 C.82 D.140‎ ‎【分析】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进行解答.‎ ‎ ‎ 第 16 页 共 16 页 ‎ ‎ ‎【解答】解: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已知一种铈原子,原子核内有58个质子,因此该铈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8.‎ 故选:B.‎ ‎【点评】对于原子来说: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相对原子质量=核内质子数+核内中子数,要熟记这两个等式.‎ ‎ ‎ ‎8.(2016•桂林)已知磷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5,相对原子质量是31,则磷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  )‎ A.15 B.16 C.31 D.46‎ ‎【分析】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磷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5,故磷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15.‎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并灵活运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 ‎ ‎9.(2016•成都)6000L氧气在加压情况下能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其主要原因是(  )‎ A.分子的体积很小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加压时分子体积变小 D.加压时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 ‎【解答】解:6000L的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 ‎ ‎10.(2016•南充)下列有关微观粒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 第 16 页 共 16 页 ‎ ‎ A.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B.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增大,是因为受热时分子体积增大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D.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得到电子 ‎【分析】A、根据分子的性质进行解答;‎ B、根据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增大,是因为受热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进行解答;‎ C、根据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进行解答;‎ D、根据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进行解答.‎ ‎【解答】解:A、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故A正确;‎ B、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增大,是因为受热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而不是受热时分子体积增大,故B错误;‎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故C正确;‎ D、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 ‎ ‎11.(2016•盐城)2015年10月,中国科研团队首次证实了天然铀单质的存在.用于核电工业的一种铀原子中含有92个质子和143个中子.有关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属于金属元素 B.电子数为92‎ C.核电荷数为92 D.相对原子质量为143‎ ‎【分析】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金属元素的汉子中常含有“钅”偏旁,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由于铀的元素名称铀中含有偏旁“钅”故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 ‎ 第 16 页 共 16 页 ‎ ‎ B、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铀核外含有92个电子;‎ C、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核电荷数为92;‎ D、由于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143是中子数,不是相对原子质量;‎ 故选D.‎ ‎【点评】熟练掌握在原子中的两个等量关系: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和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常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 ‎ ‎12.(2016•泰州)下列事实,不适合用“微粒间有空隙”的性质来解释的是(  )‎ A.一定体积的气体加压后体积变小 B.一定量的水结冰后体积变大 C.室外的电线在冬天变短夏天变长 D.1L大豆与1L黄沙混合总体积小于2L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一定体积的气体加压后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故选项错误.‎ B、一定量的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是因为温度降低,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故选项错误.‎ C、室外的电线在冬天变短夏天变长,是因为冬季气温低,原子之间的间隔比夏季小,电线此时比夏季短;夏季气温高,原子之间的间隔比夏季大,夏天变长;故选项错误.‎ D、1L大豆与1L黄沙混合总体积小于2L,大豆、黄沙是宏观的物质,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 ‎ ‎13.(2016•德州)物质的宏观性质与微观组成(或结构)相互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物质性质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 ‎ 第 16 页 共 16 页 ‎ ‎ A.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是因为它们的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 B.氧化汞、水都能分解得到氧气,是因为它们得到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 C.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微粒种类不同 D.氢氧化钾溶液、石灰水都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是因为它们都含有OH﹣‎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是因为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个),是一种稳定结构,故选项解答错误.‎ B、氧化汞、水都能分解得到氧气,是因为它们得到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故选项解释正确.‎ C、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解释错误.‎ D、氢氧化钾溶液、石灰水都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是因为它们都含有OH﹣,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A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 ‎ ‎14.(2016•广州)下列客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客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品红在热水中扩散比在冷水中快 水分子间有空隙 B H2O在通电条件下产生H2‎ H2O分子中有H2‎ C 搅拌能加快蔗糖在水中的溶解 搅拌使蔗糖分子在水中溶解更多 D NaOH溶液能导电 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Na+、OH﹣‎ A.A B.B C.C D.D ‎ ‎ 第 16 页 共 16 页 ‎ ‎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物质的水溶液能够导电,应能产生自由移动离子,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品红在热水中扩散比在冷水中快,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故选项解释错误.‎ B、H2O在通电条件下产生H2,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氧气,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选项解释错误.‎ C、搅拌能加快蔗糖在水中的溶解,是因为搅拌使蔗糖分子在水中溶解速率更快,故选项解释错误.‎ D、NaOH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Na+、OH﹣,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 ‎ ‎15.(2016•济宁)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通过气味辨别氮气和氨气 分子是运动的,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B.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 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C.干冰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 状态变化,分子大小随之变化 D.蔗糖在热水中溶解更快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大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通过气味辨别氮气和氨气,说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且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B、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压强增大,分子间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正确.‎ ‎ ‎ 第 16 页 共 16 页 ‎ ‎ C、干冰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是因为状态变化,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D、蔗糖在热水中溶解更快,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 ‎ ‎16.(2016•绥化)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下列有关分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受热时分子的体积逐渐变大x k b 1 . c o m B.降温时分子的运动速率减慢 C.液体蒸发变成气体,分子间间隔变大 D.电解水生成氧气和氧气,说明分子是可分的 ‎【分析】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具有如下特征:①体积和质量都很小②微粒之间存在间隔③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运用这些特征我们可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 ‎【解答】解:A、水在受热的情况下水分子获得能量,水分子运动加快,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导致水的体积增大,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本身的体积大小是不变的,故叙述错误;‎ B、降温时,水分子失去能量,水分子运动变慢,故叙述正确;‎ C、水在受热的情况下水分子获得能量,水分子运动加快,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由液体变成气体.故叙述正确;‎ D、电解水的微观实质是水分子在通电的条件下水分子分解成氢、氧原子,然后氢、氧原子重新组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说明了水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以再分的.故叙述正确.‎ 故选A ‎【点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种类在反应前后是否发生了变化.‎ ‎ ‎ ‎17.(2016•常德)微粒构成物质,千差万别的物质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下列关于微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微粒有大小 B.微粒有质量 C.微粒间有间隔 D.微粒不运动 ‎ ‎ 第 16 页 共 16 页 ‎ ‎ ‎【分析】根据微粒的基本特征:微粒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微粒之间有间隔;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微粒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微粒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构成物质的微粒尽管质量小、体积小,但是也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微粒之间存在着间隔;微粒无时无刻不在运动着.‎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微粒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微粒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 ‎ ‎18.(2016•呼和浩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水结成冰时,分子的运动就停止了 B.电子数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相同 C.分子都是由不同原子构成的 D.结构示意图为和的微粒,表示的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微粒 ‎【分析】A.根据分子的性质来分析;‎ B.根据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因素来分析;‎ C.根据分子的结构来分析;‎ D.根据元素的概念来分析.‎ ‎【解答】解:A.水结成冰后不再流动,是由于水由液态变成固体,分子还是在不断运动的,故错误;‎ B.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而不是电子数,如钠离子和氖原子的电子数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故错误;‎ C.分子可以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如H2,也可以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如H2O,故错误;‎ D.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由微粒结构示意图可知,二者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属于同种元素,故正确.‎ ‎ ‎ 第 16 页 共 16 页 ‎ ‎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的性质、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因素、分子的构成以及元素的概念,难度不大.‎ ‎ ‎ ‎19.(2016•衢州)“超临界水”(H2O)因具有许多优良特性而被科学家追捧,它是指当温度和压强达到一定值时,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状态,用“○”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模型能表示“超临界水”分子的是(  )‎ A.B.C.D.‎ ‎【分析】“超临界水”(H2O)是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状态,还是属于水.‎ ‎【解答】解:“超临界水”(H2O)是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状态,还是属于水,所以分子模型就是水分子模型.‎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知道“超临界水”(H2O)就是水的一种状态,还是水分子.‎ ‎ ‎ ‎20.(2016•安徽)近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图象,模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 B.团簇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 C.水蒸气冷凝成水,分子间隔减小 D.可燃冰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 ‎【分析】A.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 B.根据分子的特征来分析;‎ C.根据分子的特征来分析;‎ ‎ ‎ 第 16 页 共 16 页 ‎ ‎ D.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 ‎【解答】解:A.水和过氧化氢都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故错误;‎ B.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团簇中的水分子也在不断运动,故错误;‎ C.温度降低,水蒸气冷凝成水,分子间隔减小,故正确;‎ D.可燃冰是天然气的水合物,不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组成、结构以及微观粒子的特征,难度不大.‎ ‎ ‎ 第 16 页 共 1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