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6.50 KB
  • 2022-04-01 发布

广东省高州市初中卓越联盟2020-2021学年七年级12月联考语文试题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卓越联盟联考七年级语文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基础(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1)树木丛生,。秋风萧瑟,。(曹操《观沧海》)(2)子夏曰:“,,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3)王湾《次北固上下》中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更替的自然规律,给人乐观、积极向上力量的诗句是:,。(4)请默写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全诗。,。,。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1)走到你做dǎogào()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2)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shìnòng()的那些花都死了。(3)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huātuánjǐncù(),美不胜收。(4)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mámùbùrén()。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小鸟在树枝上叫着,呼朋引伴地卖弄着清脆的歌喉。B、他学识渊博,上通天文,下精地理,所以能讲出如此感人至深的话语。C、秋天的果园里,苹果挂满枝头,果农们美不胜收。D、静默的山,流动的水,一动一静,构成一幅美妙和谐的风景画。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鲁迅先生对革命事业鞠躬尽瘁,晚年虽然疾病缠身,但他无时无刻不忘历史赋予他的使命。(将“无时无刻”改为“时时刻刻”)B.通过学习《再塑生命的人》,使我领略到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删去“使”)C.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手机综合症”是一种病,而是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防止孩子不玩手机(删去“不”) A.今年的“两会”上,代表们就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许多提出了宝贵意见(将“建立”和“完善”互换)5.根据划线句子,将语段补写完整(4分)没有阳光,就没有日子的温暖;没有雨露,就没有五谷的丰登; , 。 ,  。所以,面对世界万物,我们心里要常怀感激。一、阅读(一)诫子书(10分)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夫君子之行/终日在地上行B.非淡泊无以明志/匹夫不可夺志也C.年与时驰/元方时年七岁D.意与日去/出其不意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2)年与时驰,意与日去。8.“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描述了怎样的生活状态?带给你什么样的感悟?(3分)(二)不辨“饧”“锡”(9分)(明)陆深金华戴元礼①,国初名医。尝被召至南京。见一医家,迎求溢户②,酬应不闲。元礼意必深于术者注目焉按方发剂皆无他异。退而怪之,日往观焉。偶一人求药者,既去,追而告之曰:“ 临煎时下锡一块。”麾之去。元礼始大异之。念:无以锡入煎剂法,特扣之。答曰:“是古方尔。”元礼求得其书,乃“饧”字耳。元礼急为正之。呜呼!不辨“饧”“锡”而医者,世胡可以弗谨哉!(选自《金台纪闻》)【注释】①金华:地名,今浙江金华。戴元礼:即戴原礼,原名戴思恭,明初名医,曾任御医,著有《证治要诀》等医书。②溢户:塞满家门。③饧(táng):古“糖”字,一般指软糖。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日往观焉(每天)B、既去(既然)C、元礼始大异之(对……感到奇怪)D、乃“饧”字耳(是)10、请用三条“/”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3分)元礼意必深于术者注目焉按方发剂皆无他异。11、看完这段文字,你认为文中的医家是个怎样的医生?(3分)(三)地震,你知多少(10分)佚名①20世纪以来,全球因地震死亡人数达160万,中国占了一半左右。面对严峻的地震形式,学习防震知识,对于减轻地震灾害意义重大。②地震和海啸、龙卷风、冰冻灾害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五百五十万次,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如1976年7月28日,唐山市发生了7.8级地震,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罕见的城市地震灾害,死亡24.2万余人,重伤16.4万余人。2008年5月12日下午,中国汶川发生8.0级地震,共造成近7万人遇难,1.8万人失踪。③那么地震是怎么产生的呢?④地壳内部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即内力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⑤目前人类尚不能阻止地震的发生。但是,我们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地震应急防护的基本方法是“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⑥假如你在室内,如何进行地震应急防护? ⑦如果住的是平房,且室外空旷,应迅速跑向室外躲避,尽量避开高大建筑物、立交桥,远离高压线及化学、煤气等工厂或设施;来不及跑时可躲在桌下、床下及坚固的家具旁,同时,尽可能找个枕头、坐垫、书包、脸盆或厚书本等护住头部,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防尘、防烟。⑧如果住的是楼房,首先应立即关闭煤气和电闸,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开间小的空间避震;也可以躲在内墙跟、墙角、坚固家具旁等容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要远离外墙、门窗和阳台;不要使用电梯,不要到处乱跑,更不能跳楼。根据唐山地震震害调查结果表明,因跳楼或逃跑而伤亡的人数在六种主要伤亡形式(直接死亡、闷压致死、跳楼或逃跑、躲避地点不当、重返危房、抢救或护理不正当等)中占第三位。⑨如果在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要用书包等身边的软实物体护头,躲到空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也可就地蹲在柜台、排椅下或柱子边、内墙角处,注意避开玻璃门窗、吊灯、电扇等悬挂物,决不可乱跑,否则将造成秩序混乱,相互挤压而导致人员伤亡。⑩假如你在室外,又该如何进行地震应急防护?⑪正在室外的人员,要用合适的物件罩在头上,跑到空旷的地方。注意避开高大的建筑物,特别是有玻璃的,还有像广告牌、路灯、立交桥、过街天桥等;在楼群中躲不开可以进入路旁大楼里,底层不容易塌掉;如正在郊外,应迅速离开山边、河岸及高压线、电线杆,以防滑坡、涨水等突发事件。⑫一旦发生危险,可进行自救。如果被埋在废墟里,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移动身边可动之物,扩大空间,用砖块、木头等加固支撑住可能塌落的重物,以防余震。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等待救援人员到来。⑬了解地震,学习防震知识,“未雨绸缪”,让我们的生命更有保障,生活更加安定。(选自《大百科》有删改)12.选文第②段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写出一种,并分析其作用。(3分) 13、结合选文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地壳内部不停变化,产生了内力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会产生地震。B、地震是一种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20世纪以来,全球因地震死亡人数达160万,而中国占据了一半。C、第⑧段划线句子中的“主要”说明了地震的伤亡形式不止六种,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D、地震来临时,正在室外的人员,要注意避开高大的建筑物;寻找合适的物件罩在头上,迅速跑到空旷的地方。                                               14、结合全文内容,说说结尾一段中“未雨绸缪”在文中的含义。(4分)四、书香田园(17分)①这些天,妻子一直念叨着,要我陪她回五十年前下乡插队的书香村去看看。 ②于是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夏日,我俩一起来到这个充盈“书香”的地方。晨阳升起,朝霞如花,衬着层层叠叠的山岭,灿美如画。车子在高速公路上急速行驶,层层梯田从山脚延伸而来,荡起微微涟漪的青色禾苗,就如铺开的翡翠锦缎,在大地的怀抱里轻轻地起伏,送来水稻的芬芳和空气的清爽。  ③从高速公路下来,越过山的坳口,通往书香村的宽广柏油路便出现在眼前。妻子激动地朝窗外喊:“书香村到了!”我偏头凝眸窗外,一条色彩缤纷的茂盛花木林带,从车的右侧掠过。在这里,我闻到了浓郁的乡土气息,欣赏到了绚丽的乡野色彩。  ④昔日的书香村,已经完全改变了模样。妻子边走边指着身边一棵棵高大参天的古老香樟树对我说,这些樟树那时候就长得绿荫如盖。农民们在田间劳动歇息时,常在树下乘凉。岁月流逝,这些古树依然蓬勃茂盛地挺立着,默默守护这方水土。看到身边一栋栋绿树掩映、屋前栽种着花草的红砖楼房,妻子不断问老乡,这是谁家的宅院。我知道,妻子插队时,这里十分贫困,交通闭塞,缺水缺电。那时,她在村里小学当民办教师,学校的教舍,就是一栋矮小的土砖屋。住在屋里四面来风,天一下雨,就得用脸盆去接从屋顶滴漏下来的雨水。可她念念不忘的是,这里的孩子读书如何认真,学生的家长如何关心照顾她。  ⑤将近中午,头顶的阳光格外明亮。走进学校,就像走进了一座花园。一排排绿树簇拥着高大敞亮的教学楼。校园里种植的花草,一株株,一丛丛。村支书告诉我,学校经多次翻修改建,才有了今天的样子。开展乡村旅游以来,到这里参观的人越来越多。好好读书,已成为这里的一种文化观念,家家都很看重子女读书。  ⑥ 为这个村取村名的,是一位叫李学树的老教师,家就住在村中的桃树林边。午后的阳光斜照进李家院子。走进屋内,可见厅堂摆放整齐的桌、椅、条柜、沙发。墙上贴着的对联、书画,表达对岁月光阴的珍惜。李老师告诉我,他从1950年开始,就到这里教书,今年已经九十三岁了,一直没有离开过。他自家就培养出五个博士,九个硕士。他对我说,村上不少家庭,三代人他都教过。有的家庭交不起学费时,他就用自己的工资帮他们交学费。一生教书,最深的感受就是,无论你生活条件怎样,一定要让子女多读书,这样才能出人才,才能成事业,才能为国家做事。  ⑦夕阳西下,晚霞染红了天边。我们走到村后的一口古井边。这是一口露天古井,据说有几百年的历史。虽经风雨沧桑,斗转星移,至今仍清澈见底。我知道,井中的水是从山上的岩缝里流入的泉水,它与土地有着息息相通的血脉联系。我很好奇,为什么不修一座亭子,遮雨雪、隔灰尘。老乡说,村里开会讨论过,大家认为这口井过去也没有建亭子,现在还是保持原样好。  ⑧我明白了老乡的心思,他们是在维系一条生生不息的乡愁文化之源。⑨书香田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谭仲池有删改15、作者通过哪些事来表现书香村的“书香”?请简要概括。(4分)16.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4分)车子在高速公路上急速行驶,层层梯田从山脚延伸而来,荡起微微涟漪的青色禾苗,就如铺开的翡翠锦缎,在大地的怀抱里轻轻地起伏,送来水稻的芬芳和空气的清爽。17、第④段回忆妻子插队时在书香村当民办教师的事情有何作用?(4分)18、.如何理解文末所说的“书香田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5分)三、作文(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岁月轻轻滑过指尖,许多往事便渐渐弥散在如沙漏般的光阴里面。但在生命的长河中,总有某些东西,让我们刻骨铭心,难以忘记。因为这种记忆是美丽的,芬芳的,能够温暖人心的,让人心情愉悦的……请以“  的记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字数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一、附加题(10分)坐定,高老问道:“适间小价说,二位长老是东土来的?”三藏道:“便是。贫僧奉朝命往西天拜佛求经,因过宝庄,特借一宿,明日早行。”高老道:“二位原是借宿的,怎么说会拿怪?”行者道:“因是借宿,顺便拿几个妖怪儿耍耍的。敢问府上有多少妖怪?高老道:“天哪!还吃得有多少哩!只这一个妖怪女婿,已彀他磨慌了!”行者道:“你把那妖怪的始末,有多大手段,从头儿说说我听,我好替你拿他。”高老道:“我们这庄上,自古至今,也不晓得有什么鬼祟魍魉,邪魔作耗。只是老拙不幸,不曾有子,止生三个女儿:大的唤名香兰,第二的名玉兰,第三的名翠兰。那两个从小儿配与本庄人家,止有小的个,要招个女婿,指望他与我同家过活,做个养老女婿,撑门抵户,做活当差。不期三年前,有一个汉子,模样儿倒也精致,他说是福陵山上人家,姓猪,上无父母,下无兄弟,愿与人家做个女婿。我老拙见是这般一个无羁无绊的人,就招了他。一进门时,倒也勤谨,耕田耙地,不用牛具;收割田禾,不用刀杖。昏去明来,其实也好。只是一件,有些会变嘴脸。”行者道:“怎么变么?”高老道:“初来时,是一条黑胖汉,后来就变做一个长嘴大耳朵的呆子,脑后又有一溜鬃毛,身体粗糙怕人,头脸就象个猪的模样。食肠却又甚大,一顿要吃三五斗米饭,早间点心,也得百十个烧饼才彀。喜得还吃斋素,若再吃荤酒,便是老拙这些家业田产之类,不上半年,就吃个罄净!”三藏道:“只因他做得,所以吃得。”高老道:“吃还是件小事,他如今又会弄风,云来雾去,走石飞砂,唬得我一家并左邻右舍,俱不得安生。又把那翠兰小女关在后宅子里,一发半年也不曾见面,更不知死活如何。因此知他是个妖怪,要请个法师与他去退,去退。”行者道:“这个何难?老儿你管放心,今夜管情与你拿住,教他写了退亲文书,还你女儿如何?”高老大喜道:“我为招了他不打紧,坏了我多少清名,疏了我多少亲眷。但得拿住他,要什么文书?就烦与我除了根罢。”行者道:“容易,容易!入夜之时,就见好歹”1、选文中所提到的“长嘴大耳朵的呆子”是谁?因何流落到高老庄?(3分)2、请结合选文,分析并概括孙悟空和唐僧的性格特点。(4分)3、《西游记》的语言风格诙谐幽默,请从选文中举出一例,并做简要分析。(3分)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卓越联盟联考七年级语文答案一、基础1、(1)百草丰茂,洪波涌起(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4)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2、(1)祷告(2)侍弄(3)花团锦簇(4)麻木不仁3、C4、D解析:将“许多”放到“宝贵”之前5、 没有春风 , 就没有万物的复苏 。 没有秋雨 , 就没有稻香遍野 二、阅读6、B(A行为操守/行动;B志向;C时光/当时;D意志/料想)7、(1)不能够恬淡寡欲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能够和平安静就不能实现自己的远大目标。(2)年纪随同时光而流逝,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8、描述了虚度光阴、一事无成的生活状态。提醒我们要惜时勤学,努力成才,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9、B(已经)10、元礼意必深于术者/注目焉/按方发剂/皆无他异。11、学医草率,医术低下,开药马虎(没读懂医书就开药)的医生。12、示例1:举例子,具体说明地震发生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增强说明的可信度;示例2:列数字,科学准确地说明地震危害的严重性。示例3:作诠释,用通俗的语言阐述地震的危害,浅显易懂。(评分标准:说明方法1分,作用2分) 13、B(原句是:中国占了一半左右)14、“未雨绸缪”在文中的意思是:地震之前,了解地震特点,学习防震知识,充分做好防震准备。(评分标准:紧扣文本,意思相近,语言流畅即可得满分。)15、①妻子插队时,在村里小学当民办教师,尽管条件艰苦,但孩子们读书非常认真,学生的家长十分关心照顾她;②书香村的学校多次翻修改建,花草掩映,成为乡村的旅游景点;③李学树老师坚持在书香村教书育人,培养出许多人才;④书香村的古井一直保持原样,维系着乡愁文化之源。(任答两点,意思对即可。一点2分,共4分)16.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将风吹过种有青色禾苗的层层梯田的情景比作铺开的翡翠锦缎在大地上起伏,(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书香村沿途景色的美丽,(1分)表达了作者对乡村景色的喜爱以及即将到达书香村的喜悦之情。(1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17.运用插叙手法,(1分)(插叙妻子插队时在书香村当民办教师时,尽管条件艰苦,但是孩子们读书非常认真,学生的家长十分关心照顾她一事,)表现妻子对当年插队生活的难忘以及书香村对教育的重视,更好地表现了“书香”这个主题(或交代了妻子回书香村看看的原因,为下文妻子走进学校做铺垫,推动了情节的发展)。(3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18.书香村自古就有重视读书、重视教育的传统,(1分)在这样的传统的熏陶下,好好读书已成为这里的一种文化观念,(1分)书香村的“书香”正是这样的文化“水土”造就的,(1分)表达了作者对书香村“书香”氛围的赞美之情。(2分)(意思对即可。共5分)一、作文二、附加题 1、猪八戒(1分)本为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贬下凡,错投了猪胎,观音菩萨命他在此等候取经人。(2分)2、孙悟空:①自信(自命清高):从他那几个妖怪耍,降妖容易可见。②乐于助人:从他答应为高老除妖却不计报仇可见。唐僧:心地善良;从他认为高老女婿做得多,吃得多情有可原可见。3、示例①:运用对比手法来体现幽默,如谈到妖怪是悟空的不以为意,二高老却惊慌无措,苦不堪言。示例②:具有个性化和幽默的语言;如悟空说:顺便拿几个妖怪儿耍耍的。敢问府上有多少妖怪?就体现了悟空自视清高,又爱调侃人的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