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7.50 KB
  • 2022-04-01 发布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走向未来的少年第七课从这里出发第二框走向未来教案 人教版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二框 走向未来知识目标1.懂得畅想未来的原因和具体要求。2.知道踏上新征程的机遇或条件有哪些。3.知道踏上新征程的做法或具体要求是什么。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明白畅想未来的意义和作用,提高畅想未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提高对当前国内环境的认识,对踏上新征程充满信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热爱生命,增强为社会和国家服务的信念。2.对于如何畅想未来,要树立正确的态度和认识。3.对于欣逢伟大的新时代充满自豪感,同时对于我们所面临的挑战与问题也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重点1.畅想未来的具体要求。2.踏上新征程的做法或具体要求。难点畅想未来的具体要求。教师准备:1.准备教学情景幻灯片。2.精心备课。学生准备:提前预习新课。一、课前导入,场景激趣教师多媒体展示幻灯片一:我的努力计划(梦想)(七年级刚进校)未来三年里,我最大的梦想为了实现梦想,我需要培养的品质我需要做的准备我目前可以开始的具体行动  多媒体展示幻灯片二:我的努力计划(梦想)实现或完成情况(初中毕业前夕)我实现的目标我的目标是这样实现的4 对我的影响我还没有实现的目标原因  教师总结:同学们通过回忆,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需要规划目标,畅想未来。我们勇于畅想未来,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怎样畅想未来,走向未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七课第二框《走向未来》。二、问题导读,新知探讨(一)畅想未来1.畅想未来的原因教师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87页第一段,找出畅想未来的原因。教师总结:畅想未来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生命,提升生命的质量,延伸生命的宽度和广度,更是为了很好地服务社会和国家。【知识拓展】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写作背景:《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于1925年晚秋,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的途中,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时所作。其时,作者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怀着极大的革命激情写下了这首词。词的中心思想是通过游览岳麓山和水陆洲(橘子洲)时的感触和学生时代的回忆,抒写了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心、对中国人民光明前途的乐观主义精神。2.畅想未来的做法或要求教师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87页到88页内容,找出畅想未来的做法或具体要求。教师在学生预习了解基础上做出小结。(1)需要开阔的视野,把自己的爱好、需求与国家的发展、世界的繁荣、人类的梦想相结合。【知识拓展】2018年5月4日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节选)4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缅怀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和历史功绩,重温马克思的崇高精神和光辉思想。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开创者,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两个世纪过去了,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马克思的名字依然在世界各地受到人们的尊敬,马克思的学说依然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1818年5月5日,马克思诞生在德国特里尔城的一个律师家庭。早在中学时代,他就树立了为人类幸福而工作的志向。大学时代,马克思广泛钻研哲学、历史学、法学等知识,探寻人类社会发展的奥秘。在《莱茵报》工作期间,马克思犀利抨击普鲁士政府的专制统治,维护人民权利。1843年移居巴黎后,马克思积极参与工人运动,在革命实践和理论探索的结合中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1845年,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了《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震动了世界。恩格斯说,《共产党宣言》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的千百万工人公认的共同纲领”。——马克思的一生,是胸怀崇高理想、为人类解放不懈奋斗的一生。1835年,17岁的马克思在他的高中毕业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这样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做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马克思一生饱尝颠沛流离的艰辛、贫病交加的煎熬,但他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为人类解放的崇高理想而不懈奋斗,成就了伟大人生。——马克思的一生,是不畏艰难险阻、为追求真理而勇攀思想高峰的一生。马克思曾经写道:“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马克思为创立科学理论体系,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最终达到了光辉的顶点。他博览群书、广泛涉猎,不仅深入了解和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知识,而且深入了解和研究各种自然科学知识,努力从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中汲取养料。马克思毕生忘我工作,经常每天工作16个小时。马克思在给友人的信中谈到,为了《资本论》的写作,“我一直在坟墓的边缘徘徊。因此,我不得不利用我还能工作的每时每刻来完成我的著作”。即使在多病的晚年,马克思仍然不断迈向新的科学领域和目标,写下了数量庞大的历史学、人类学、数学等学科笔记。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2)要激发兴趣,大胆尝试,积极行动,不断地反思自己,全面规划有意义的人生。教师可再次以马克思为例,证明这一观点。(3)既需要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也需要有脚踏实地的行动,在学习和实践中走向未来。教师总结:畅想未来,就是面向未来,既需要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也需要有脚踏实地的行动。我们不仅要正确理解自己的人生规划,而且要积极关切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关注人类与世界发展的前途和命运,在学习和实践中走向未来。脱离了脚踏实地的行动和实践,你所畅想的内容只能是空想。(二)踏上新征程【过渡语】我们就要结束初中的学习和生活旅程了,更广阔的天地在等待着我们,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让我们出发吧。1.踏上新征程的机遇或条件:时代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广阔舞台4 我们生于伟大的祖国,欣逢伟大的新时代,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些都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互动更加频繁,为我们的成长创造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良好的社会条件和广阔的空间两个方面概括。2.踏上新征程的做法或要求教师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89页最后一段,再做出小结。教师总结:一要做好准备,抓住机会,还要善于创造机会,成就自己;二要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时不我待,只争朝夕。一切趁现在,一切趁年轻,勇往直前,朝着既定的目标,去想、去做、去体验、去搏击风浪、去迎接考验。三要带着自信,带着憧憬,带着同学的友谊、老师的祝福和父母的期待,踏上新的征程。教师多媒体展示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经典段落: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教师点评:1900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写下这篇著名的《少年中国说》,极力歌颂少年的朝气蓬勃,指出封建统治下的中国是“老大帝国”,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字里行间饱含爱国激情,对处于内外交困情况下的中国知识分子,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时隔一个多世纪,重温这篇文章,仍使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青少年是一个民族的希望与脊梁,青少年肩负着保卫和建设祖国的重任。因此,青少年必须发愤图强,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为理想而奋斗。三、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畅想未来和踏上新征程两个知识点,指导我们为走向未来作准备。走向毕业的过程,也是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最后让我们一起把《明天会更好》这首歌曲献给我们自己,让我们顺利地向未来进发吧!在多媒体播放歌曲中结束本节课。第二框 走向未来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