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53 KB
  • 2022-04-01 发布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 1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三单元9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是九年级下册继《孟子二章》后又一篇儒家经典文章。孟子主张“舍生取义”,宣传了“性善论”。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对学生有的教育意义极大。它是篇文言文,对初中生来说有点深奥,教学时容易让学生陷于枯燥乏味的困境,注意力容易分散,因而课堂容易形成“高投入,低回报”的现象。因此,我备课时,,精心设计题目。应该说我们的学案设计比较科学,操作性强。给了学生一个抓手,便于他们有效学习。学案涵盖了重点字词的解释,重点句子的翻译与理解,注重了文章脉络的缕析,论证方法的把握,紧扣了文本。又注意了一词多义的现象归纳,词类活用的点化,通假字的总结,还注意了与已学知识的联系巩固,让学生继续形成并掌握好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同时我们根据初三毕业班的特点,设计了自我测试,里面有中考连接,注重了学生知识的巩固与迁移。同时我还紧联新课程标准要求进行教学。比如我设计了这样的探究题目:“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对此,你是怎样看待的?”就很好地让学生在学习本文的基础上,学会辩证地分析与认识作者“舍生取义”的观点,使文化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传承与发展。注重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三维目标得以很好地实现。在具体教学中,我又注重了文言文的特点。进行了反复地诵读,让学生读通、读懂、读出韵味。在字词梳理时,我们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提出疑问,做好学案有关内容,再全班交流的方式,避免了课堂氛围的沉闷,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同时在拓展延伸部分,我用了十分钟,采用辩论的形式,让他们结合近期网络上流传的荆州三个大学生救落水儿童而丧命的事情让大家进行辩论。题目是这样的:1、“2009年10月24日下午2时许,荆州市宝塔江段有两名小男孩不甚滑入水中,十数名大学生奋不顾身前往营救,最终两名小男孩被成功营救上岸,却有三名同学不幸英勇献身。事后该市领导看望,慰问了英雄亲属。”请你说说对这群大学生的看法。2、“当小孩与几位大学生落水后,当即就有几位不会游泳的同学请求停在江边渔船上的渔民前去营救,可是这些渔民们毫不留情的拒绝了同学们的请求,他们还粗鲁的说:“滚开,我们要睡觉,不给钱船是不会动的。”随后便在船上一边听着收音机一边悠然的装睡起来。” 请你发表对这些“渔民”的看法。3、湖北3名大学生在长江救人时,不幸溺毙,当时即使岸上师生如何跪求,船家都不肯施以援手。但更令人发指的是,他们竟要发死人财,将尸体绑在船边,手牵着绑尸绳要价,每个尸体索价1.2万元人民币(2400新币),合共3.6万人民币(7200新币),事件遭网民强烈谴责。(并出示来源网络上的图片)请你发表对“手牵着绑尸绳要价的船主”的看法。这种拓展由于是新近发生的事,与本文观点联系十分紧密。故事本身见证了社会上不同的形形色色的人。也有利于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学生有话说,同学们情绪激动,对大学生勇于献身的精神进行了高度赞扬,对渔民表达了强烈地愤慨,尤其是对那“手牵着绑尸绳要价的船主”更是让他们愤怒到极点。同时他们也对奋不顾身救人的大学生,提出应对自己救人的能力进行合理评估,要量力而行。“舍生取义”要理智。之后,我让他们做了学案上的练习。“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对此,你是怎样看待的?”让他们在辩论后,进入冷静地深思。我想这种让学生关注生活,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交流表达。这可能要比单纯的知识传授更为重要。课堂当然也有遗憾。第一段提出观点后接着用道理论证证明“义重于生”,文中用的是反问句,假设式纯粹的说理,有点让学生坠入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我备课时知道是个难点,确定用引用故事去攻克这一难点。然而在具体教学中,从学生的反应看效果不是很好。好在,我在延伸“荆州三个大学生救落水儿童”时,又回头点了一下“义重于生”,因此让学生对“故不为苟得也”“故患有所不避也”,有了比较好的理解。不过这应该是下次教学中一个值得探究与改进的问题。10*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 《唐雎不辱使命》是一篇经典的古代文学作品,出自《战国策》,文章以记言为主,言辞颇有深意,耐人寻味,值得细细品味。虽然有些文字有一定难度。但是由于情节跌宕起伏,矛盾冲突尖锐,人物个性鲜明,再加上学生有一定的文言文的积累,所以教学设计时,在疏通文意这个环节上我采取了让学生自学为主的方法。现在看来这个方法还是比较得当的,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是趣味盎然的。新课程改革以来,让学生“学会学习”已成为教师的一个目标性的提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会学习这一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唐雎不辱使命》一课,我自认为对学生的主动性的发挥还是比较值得一提的。首先,我由历史谈起,情景导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接下来的“读——译”均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加以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的欲望。关于文章分析由学生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先提出问题,加以整理,然后班级进行交流。学生提出的问题有:1、虽然我们知道“秦王以五百地易安陵”不是出于好心,但是我们不理解这中间究竟有什么样的背景?2、安陵君和唐雎都拒绝了秦王的无理要求,分别是如何反驳的?表现出了二人有什么不同?3、秦王在文中分别有什么行动和语言?表现了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4、唐雎既然想刺杀秦王,为什么不直接说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却绕圈子说了三个刺客的事?学生在感悟、赏析词句的过程中对课文内容有了较深的理解。再有,本节课在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同时,注重学生基本技能和正确价值观的培养。通过故事复述、分角色朗读课文、为人物设计神态、动作等活动,培养学生运用对话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学生在感悟唐雎这种刚正不阿的精神的同时也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即唐雎在文中所提到的“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以及与秦王同归于尽的想法是否值得提倡。由此学生又展开了一场小小的辩论会,各抒己见,在讨论中恰到好处地解决了本节课的难点。本节课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生学会学习。唯一遗憾的是,时间分配欠合理化,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进行小练笔:运用对话描写刻画一个你熟悉的人物。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同时,更要加强课堂程序、时间分配等方面的学习,使课堂教学更富有生机。11送东阳马生序/宋濂上完了《送东阳马生序》,感想颇多。让我真切体会到,只有做了,才会认真的思考,才会有真正的收获。 应该说,这堂课还是按照我原先的设想完成了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也突出了我预设的重难点,但在抓住两个特点方面,对文章特点还把握得不够,对一些教学细节的处理上还有做得不够好。如在文章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和细节描写及对比的表现手法没有体现出来。自认为具体存在以下的问题:1、文章特点还没有分析到位。在本节课中,计划是要体现出文体特点和文章特点来上的,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只注重了文体的特点,即根据文言文的教学特点,而将这篇文章的特点没有体现出来。这篇文章至少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选文以记叙为主,笔法简洁,但有些地方适当的加以渲染和描绘给文章增添了文采,使文章更加具体生动。同时也有议论和抒情;二是文章细节描写的对比手法的运用。文中将自己的生活和同舍生的豪华穿戴形成鲜明对比。这些细节的描写,给人印象深刻。不仅渲染了当时求学的种种苦况,也反衬出作者的朴素与艰苦和其求学精神的顽强。这些都是很好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考试的指导意义也很大,可惜在教学中将之忽略了。2、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不够活跃。这也是我一直困惑的问题。很多同行都有这样的感叹:学生越是到了高年级,越是不爱在课堂上发言了。我们都有这样一个共识:七年级课堂热热闹闹,九年级课堂静悄悄。但如果课堂上没有学生的发言,总像缺少了点什么。这学期一开始,在九(1)班上课,学生也不怎么发言,我总是不厌其烦地启发、鼓励。还有一点效果。后来到九(4)班上课,学生可以说是启而不发,他们似乎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刀枪不入。仅管如此,我还是应该好好反思自身的问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还要加强学习。比如在八年级听吴老师的课时,课堂气氛就非常活跃,九(1)班吴老师上公开课的时候,学生的表现比在开学之初就要活跃多了,这些都是值得我学习的。3、练习处理得有点粗糙。对于这节课的练习,自认为处理得有点粗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没有进行精心设计;二是讲评得也很马虎。上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在上周末才定下来,本来按我的计划,我是准备上作文的审题立意的,后来因为学校规定要搞同课异构,和本年级组刘老师一起商量确定了上课内容。本周一,感冒得严重,所以在准备上匆忙了些。在讲评上,我原来没计划安排学生上黑板演板。但后来感觉学生完成得比较快,有时间,加之对学生还是不是很放心,所以还是指名了学生上台演板。在演板的过程中确实发现了一些问题。但由于已经下课,讲评的时候有些细节没有关注到。比如对“以心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这奉不若人也”这个句子,当时只发现学生把“以”字翻译掉了,却没有发现,其实这个句子还应补充一个主语“我”。认真做一点事,静下心来做一点思考,总会有一点收获。 12词四首渔家傲·秋思/范仲淹上周五我在九二班讲了一节公开课,课程内容为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词五首》中的一首词作——《渔家傲·秋思》。针对本节课的具体教学设计和实施,以及课下赵老师在评课中指出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注意一下几点:第一,关于教学设计中的学习目标的制定和实施,要体现教学评的一致性。即设计一个恰当合适的学习目标,围绕这个学习目标展开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结束的时候要有相对的检测。我制定的学习目标2中“结合创作背景理解词作内容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到后来也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作者的思想感情是由老师说出来的,不是学生感受到的。如果是学生感受到的,可以让学生来说,学生怎么说出来呢?赵老师给了我如下建议:需要问题牵引着学生走,例如问:“读了这首词你有什么感受?”(问的宽泛,学生可以说的多或少)还可以问“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下你的感受或用几句话概括你的感受。”(有一个问题有一个范围,这样就变成一个活动,让学生自己来调动思维)因为在学习活动中学生首先要感知,感知完了要概括,概括完了还要语言表达出来,这样学生的思维品质以及关于语言赏析和表达能力各方面都得到锻炼,直接指向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从而就把问题给落实了。此外我应该将把2、3两个目标合并一下,把它变成“结合创作背景,抓住关键词句品味赏析,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二,关于教学理念的转变,应由老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就具体教学实施而言,重点是把老师的讲改成学生的学习活动。通过听说读写各种手段、通过个人的自学活动、小组的学习活动、通过讨论、比较、朗读各种形式让学生动起来,完成教师对教材分析之后产生的学习目标教学设计。在本节课中,由于怕学生说的零碎且不到位,赏析的地方我讲的较多。针对这一问题,我应该把问题设计为学习活动,比如让学生通过一句话来概括,或者是针对哪个词语,这个词好在哪里,表达了什么情感,用了什么方法,给他造一个句子形式,让他用填空题的形式填出来,这样学生就跟着老师的思路去思考,从而保证学生说的好一些。老师说学生听的效率最低,从提高学习效率的角度讲,应让学生多说一说。第三, 教师课堂语言在表述的时候有些琐碎,不够凝练。语言的风格可以有很多种,可以亲切,可以幽默,可以显得很有才华,但是需要把琐碎的语言,重复问过的东西,或者说得不是很准确的话进行有意识的锤炼,从使语言变得更凝练,每节课对自己有个标尺的要求,思考话该怎么说,不多说一句,不少说一句。关于学生回答的评价,不足之处在于用词不准确。例如针对学生的齐读,我说:“大家读的非常好,停顿把握的还可以。”“还可以”是个什么概念呢?应该具体的评价。赵老师指出,评价概括的讲有“好、很好、非常好。”对于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以重复他的特点,比如“读的有感情,结尾读出了某某感觉等等”。一定要抓住具体的地方去评价到位。此外本节课的创作背景应以了解为主,重点是在关键词句的品析上,怎么品析关键词句?可以采用替换法,把这个词去掉换一个新的词,让学生去比较,去感受,因为比较是一种策略,在这种策略的驱动下,能更好的将解决问题落到实处去。还可以把这个词删掉,或者换一种写法,调整句子之间的顺序等多种方法来品析关键词句。还有很多细节问题值得我去反思,修改。教学实施如一面镜子,通过课堂教学,我能发现自己存在的诸多不足,也为以后的教学指明方向。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在李沧区名师班的培训会议上,我和导师余映潮老师同课异构,课题是《江城子·密州出猎》。后来全国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对我的课进行了点评:一.整堂课的优点是:1.教学设计雅致用三句话穿插课堂教学,值得欣赏。如果老师没有反复地提炼,是绝对达不到到这个高度的。这三句话是:《江城子﹒密州出猎》——是一首用韵律抒写音乐美感的词;是一首用典故抒写深长意蕴的词;是一首用豪情抒写雄心壮志的词2.细细的指导王老师讲了词牌的知识。老师依据四句话细致的进行了讲解,这四句话是:(1)上下阙字数同(2)长短句相对应(3)讲究押平声韵(4)韵脚位置固定老师关注到了知识细节的处理,值得表扬。3.知识落实扎实王老师上课知识落实的扎实。比如:朗读训练、典故解析训练做的比较到位。课堂上把知识放在第一位,而且比较讲究手法。 4、重点的凸现“名句欣赏”很深入,知识的重点把握的很到位,尤其是课中小结,让人耳目一新。王老师的课中小结是运用了“五个一字句”,即:一个领字决心十足一组动词精当有力一个比喻气势如虹一个典故暗含壮志一个写法卒章显志5、语言的干净王老师的课堂用语干干净净,话语不重复,语言流畅,体现了老师过硬的语言功底。总评:王老师的课上的朴实、厚实、扎实二.弱点是:1、老师的个体表现王老师上课表情严肃,亲和力不够。今后教学时要更加快乐一些,更高兴一些。2、一个俗气的教学环节关于“好一个()苏轼”,这个说法过时了,可否改成“请用‘苏轼’说话”,这样学生说话的范围更广了,而且老师也可以顺势进行总结。三.个人收获:我观摩了全国名师余映潮老师的的阅读示范课,除了情不自禁地醉心于课堂之外,亦时常惊叹于大师巧妙的问题设计。余老师的语言魅力、语言修养,来自于他丰厚的文化底蕴,来自于他的文化涵养,那叫文化积淀单说我,为了准备一节公开课,往往是绞尽脑汁,搜肠刮肚,期待也能令人耳目一新。可最终教案被改得是面目全非,上起来依旧是生涩而牵强,原本溢光流彩的文本语言立时少了灵性,任凭怎样咀嚼可愣是上不出那个味!说到底,大师的课上得如行云流水,浑然天成,决非我们所谓的“精雕细琢”。今后在每一堂课上仔细考虑自己的教学设计,在课堂上自我监督——进行创造性劳动。当然有一条途径一定非常管用——读书!读书,再读书!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的每一堂课也会生成高效的课堂。打造高效课堂,从打造高效设计做起,我心向往之。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你的面前没有海,潮起潮落因为心!” 我很喜欢这句话。已忘了是在哪里看到这句话的了,但我深深地记住了它。我觉得这句话也在说我们的课堂教学。课堂不是海,但却有心的潮起潮落。老师所讲的教学内容就是投入孩子心海中的“石”,能激起多少心海的浪花,就在于师者如何用心的、睿智地使用手中的这粒“石子”了。在讲授《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时,我便以此诗做为一粒石子,巧妙地投入学生心海中,以其激起的兴致延展开来,学生的收获便绝不是仅在这一首诗上了。一、第一朵浪花:当导演拟结局——得其志在讲这课前,我看了大量的有关辛弃疾的资料,被他跌荡起伏的一生所深深吸引,同时也有一个疑惑纠结在心头。如何把背景给学生呢?辛弃疾的背景资料较多,如果不能巧妙处理好,就会成为一个冗长的故事介绍,冲击课堂内容。而如果不把背景资料详细介绍给学生,对于诗人的诗句的理解必然会流于浅显。怎么办?我忽然想到请学生们来当导演,将背景资料按时间分成电视剧的分集内容,简洁地整理好,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所给内容拟人物的结局。后面随后又给出三种结局供学生选择,变成给手中的剧本选续集即大结局。因可以课前发给学生,不会影响课堂容量,同时又激发了学生进入课堂情境的兴趣,形成极强的阅读期待,而且这一背景资料的精练渗透和补充。会帮助不同层面的学生搭起理解沟通的桥梁,使学生的心灵与作者、与人物的心灵产生默契。人读懂了文,乃至在思想情感、价值取向等方面才会真正与词作者呼吸与共、互补互融。一个身负救世之才,又少年有为“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心怀“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雄心壮志的辛弃疾已深深印在学生的脑海中了。二、第二朵浪花:命名文化看人生——得其因名字虽是一个人的代号,但中国人自古以来给后代命名都很有讲究。有的追求宏图伟业,有的追求高雅绝俗,有的豁达明快,如君子之风,有的诗意缠绵,如淑女雅致。所以,每一个人的名字都会蕴涵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中国的命名文化本就是一种很微妙的很温情的文化。辛弃疾的名和号恰恰与此相合。由弃疾到稼轩是辛弃疾一生境遇的反映。父亲早亡的辛弃疾从小跟随祖父生活,祖父辛赞是一位爱国士大夫。金兵入侵时,由于家族人口众多,辛赞无法脱身南下,只好留在济南。辛弃疾少年时,祖父便常常带着他“登高望远,指画山河”,希望有机会“投衅而起,以纾(shū)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在他十四、十八岁时,祖父两度让他前往金国首都附近的燕山考察军情。祖父的教育、引导在少年辛弃疾的心中播下了爱国思想的种子。而他自己亲眼目睹了沦陷区人民的悲惨生活,更加深了他对侵略者的仇恨。他的名字中自然有除国家之顽疾(收复南宋失地,一统中原)之意。 弃疾的名字,是祖父对他的爱与期望。从辛弃疾的名字来看,祖父辛赞对他寄予了深切厚望,收复失地,回归南宋,那该是当时多少有志之士的梦想啊!而他给自己起的号,又恰恰反映了他内心中不平与他后来的境遇。由辛弃到稼轩,正是作者由爱国志士到爱国诗人的过程。当学生意识到这点,走进诗句去体悟作者的诗情才是到了水到渠成之势。情感才会和诗人的情感走向相合,理解与同情,扼腕叹息也罢,为其不平也罢,走近诗人才成为一种真正的可能。三、第三朵浪花:读诗句悟诗情——得其情诗句不厌百回读,悟诗句的情感,依旧是离不开读。但在读此词前,我还是放进了两首小词《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学生要做的是先给三首词做旁批。意在让学生对读得懂的句子也就是他最感兴趣的句子做旁批。实则只要求学生读懂前两首诗句中的“愁”字。为走进《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诗蓄好势。这个蓄势我认为是不可缺少的。独立地去认识一首诗,就像想从一朵花上看到春天一样,有其可能性,但却有其片面性,三首诗使学生的阅读走向立体角度,使学生的感受走向丰满。此时再让学生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学生写旁批读旁批,自由地畅说读懂了作者在词中所表达的某种意思。思维的火花迸射之时,师者如何将火花激得更加耀眼呢?此时我将学生的思维角度转到分层上,这是本诗的独特之处,也是此诗作者的独创之处。为什么最后一句为单独一层,这个问题的解决也恰是理解了作者情感的喷射之处。我让学生在此句前加感叹词来读,再重复这句来读,最后再都把所加的内容去掉,体会如何用动作语言来配合此句来读。作者的无奈与悲情、作者的不甘与愤恨……诸多情感尽含其中,也尽由学生体会出来了。四、第四朵浪花:写诗句抒心情——得其形此时学生都已清晰地认识到辛弃疾最想做的是一个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将军,却无奈地成了诗人。我将自己组合成的诗句亮给学生,“少年不识愁味,策马沙场点兵。不惧功名有人妒,终赢青史身后名。可怜是书生!”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在学生热烈的掌声中,我借势让学生也写两句感受。引导学生用诗这种形式来表达自己对辛弃疾的情感。此时我是采用自己先写诗的方式激励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创造的勇气和意识逐渐形成,同时也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学着用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我在写的环节中还注意了说话形式的多样化,注意了难易度的区分,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就感,使写和说落到实处。其实在课前,我最担忧的就是学生不肯写诗怎么办,但在课堂上我发现我的担忧是多余的。学生们踊跃地认真地写下了自己对辛弃疾的赞叹与同情。虽然诗写得稚嫩甚至并不规范,但学生们肯写愿写,能试着用这种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难道不是课堂上的一大收获吗。这是在异地借班上的一节公开课。一节课上完,学生们不肯下课,要求我接着再给他们上一节课。经老师劝说离开前,又都上来让我签名留念。孩子们的心是水晶做的,晶莹透明。孩子们的心海也是透明的,此时心海中的潮起潮落只因为这节课。孩子们真心喜欢上这节课。 我细想他们喜欢的原因,应是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为“石”,激起了他们心海中多层浪花的翻滚,学生一步步走近作者,走进作者的诗词,真正理解了作者,理解了诗词,他们不舍我的离开,倒不如确切地说是不舍得这节课内容的离去。他们不舍的是辛弃疾的风云变幻的人生,他们不舍的是辛弃疾的悲愤交集的诗词,孩子们走进去了,不肯出来了。这让我想到一节课的预设,不管你是想一课一得也罢,抑或是一课多得也罢,最终是孩子们在这节课中到底得到了没有,他们愿意得了没有,他们肯得了没有。还有设计一节课时,你从孩子们的思维角度出发了没有,从孩子们的兴趣点出发了没有。我们要讲的课堂内容就是“石”,一粒小小的“石子”,在准备投入学生们的心海之前,你对你手中的“石子”能激起你学生心海中的浪花多少,你又有多少预知呢?面对一片晶莹透明的心海,身为师者,应谨慎地投出你手中的那粒小小的“石子”。“你的面前没有海,潮起潮落因为心!”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 学生进入到初三下半学期的学习,已经有了不少古典诗词积累。这种积累,不仅体现在古诗词记忆容量上,更体现在对诗词内容、情感、思想、内涵的感受、认识、理解上。但总体来说,这种理解感受是相对感性的。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分类、作家风格、作品中的意象、典故等古典诗歌的专门特色还并不能很好掌握。尤其是在初中语文这一学习阶段中,学生对“词”这一文体的接触较少。古典诗歌学习的重点还是应该放在诵读赏析上,而不能一昧地进行知识性灌输。在授课时,应注意以读入情,以讲吸引,带领学生走进诗歌意境,教会学生欣赏诗歌、解读诗歌的方法。并培养学生欣赏古典诗歌的兴趣。 写作布局谋篇学生作文时,怕的因素比较多,其中打不开思路,不知如何谋篇布局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而一篇文章要写得精彩,巧妙的构思,新颖的形式是至关重要的。就高考《考试说明》中对作文的分项要求来看,在“发展等级”的“有创新”条目中,就明确地提出了“构思新巧”的目标,对作文的构思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既要“新颖”,又要“巧妙”。下面结合平时的作文教学实践,谈几点作文结构谋篇的方法。一、串点所谓“串点”,就是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点”,然后在那个“点”上加以发挥,通过几个“点”所连成的片,就构成了一篇完整的文章。 二、起兴所谓“起兴”,就是借鉴古典诗歌中“兴”的表现手法,“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言之物也”。具体来讲,就是在阐述事理前,先说一个事情,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发开去,从而把相关道理阐述透彻。三、追问所谓追问,就是多问几个为什么。这在说理文中特别有作用。任何现象的出现都是有原因的,原因是什么呢?可以展开分析;有因必然导致果,会出现什么结果呢?可以展开分析;呈现出的现象是什么样子呢?可以展开分析;怎样去把握它呢?也可以展开分析。即围绕“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去设置问题,展开议论思路。另外正面可以设问,反面也可以设问,多问几个为什么,思路便会开阔起来。名著导读《儒林外史》:讽刺作品的阅读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由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1]他认为《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真正的讽刺文学作品。这部得到鲁迅先生高度评价的小说入选部编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讽刺小说的阅读”之列,面对这部具有鲜明批判色彩的社会问题小说,教师可以通过“走近作者,明创作思想”“浏览目录,知故事概要”“阅读精要,析典型人物”“研读语段,赏讽刺手法”这四个步骤指导学生阅读这部小说,体会小说深刻的批判精神与独特的讽刺手法。一、走近作者,明创作思想作者的生平与其创作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指导学生阅读其作品时,教师首先要带领学生走近作者,弄明白作者的创作思想。《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是清朝小说家,有“秦淮寓客”“文木老人”之称,是什么样的人生经历促使他写出了这样一部辛辣诙谐的讽刺小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前收集作者的背景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及这部小说的创作背景,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为阅读整部小说奠定基础。 二、浏览目录,知故事概要《儒林外史》在结构上的最大特点是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中心事件,而是分别以一个或几个人物为中心,其他一些人物作为陪衬,形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故事。《儒林外史》是古典长篇章回小说,每一个章回的题目都是一个故事的高度概括。因此,在阅读教学的开始,教師可以引导学生浏览目录,细读各章回的题目,了解每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并通过小说目录分析小说独特的结构布局,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如图2)三、阅读精要,析典型人物鲁迅先生说:“讽刺的生命是真实的,非写实绝不能成为所谓的讽刺。”小说的人物就是小说的灵魂,《儒林外史》共有30多万字,共写了300多个人物,每个人物都个性鲜明,曾有人评说这些人物“十有八九有原形”。《儒林外史》众多人物大致可分为“反面典型人物”和“正面典型人物”两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列表格做对比的方法,研读小说精要,分析典型人物。(如表1)作者通过笔下的“群丑图”(“反面典型人物”),把科场批判与官场批判、政治批判结合起来,有力地说明科举培养出来的不是贪官污吏就是土豪劣绅,不仅在更深层次上揭露科举制度的腐败,而且提高了全书的思想价值。学生通过画表格,对这些反面典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此相反,小说中还描写了一批正面的人物形象。作者正是通过名士、贤人、奇人的正面形象进行自己对于文人理想人格的探索。这些正面人物的贤良言行恰与反面人物的丑恶举止形成鲜明对比,更增加了作品的批判力量。(如表2)四、研读语段,赏讽刺手法只有客观写实的笔法是不够的,为了达到更好的讽刺效果,作者还运用许多巧妙的写作手法增强小说的讽刺效果。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研读经典语段,欣赏小说的讽刺手法。(一)细节描写传神的细节描写是《儒林外史》的一大写作特色。作者在作品中多次运用语言、神态、动作等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鲜明个性,突出讽刺效果。例如,《儒林外史》中描写严监生去世时的情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有了气。”[2]在这些描写中,最让读者印象深刻的是严监生一连串“手”的动作细节描写。这些动作细节描写对这位悭吝乡绅的揭露和讽刺可谓入木三分,将严监生爱财如命的性格塑造得更加传神。这样的细节描写不仅对人物塑造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还强化了作品的讽刺效果。(二)夸张手法 夸张手法是用言过其实的方法突出事物的本质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吴敬梓运用夸张的写作手法,描绘了士人被科举制度拨弄得神魂颠倒、狼狈不堪的丑态,强化了作品的讽刺效果。例如,《儒林外史》中腐儒的典型周进,他60多岁了连秀才也没考上,一天他走进贡院触景生情,发疯寻死,“不想才到‘天字号,就撞死在地下……只管伏着号板,哭个不住;满地打滚,哭了又哭,滚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2]还有另一个腐儒的典型范进,中举之后喜极而疯,“(他)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紧咬,不省人事……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水。”[2]一个因为科举考试落地吐血寻死,一个因为中举之后喜极而疯,作者运用夸张的写作手法,勾勒出人物的形象、突出其性格,描绘出士人被科举制度拨弄的丑态,讽刺的效果得到极大强化。(三)对比手法对比就是把具有明显矛盾、对立和差异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对比写作手法的运用会使小说人物形象更加鲜明,让读者的感受更加强烈。《儒林外史》中对比手法的运用随处可见,作者正是运用前后对比的手法,揭示了人物心灵深处的卑污,造成了强烈的讽刺效果。教师可以画出对照图,让学生感受对比手法对讽刺效果的强化作用。《儒林外史》奠定了我国古典讽刺小说的基础,也为讽刺小说、社会问题小说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教师通过这四个步骤带领学生阅读《儒林外史》,不仅让学生了解了小说中的众多典型人物形象,领略了该小说高超的讽刺艺术和讽刺手法,还让学生学到了讽刺小说的阅读方法,为学生今后阅读其他讽刺文学作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课外古诗词诵读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 《定风波》是必修四第二单元的阅读教材。这个单元学习宋词,宋词从整体上可分为婉约和豪放两个流派。本词即为豪放派大家苏轼的代表作品。文本中通过对出行遇雨这一件小事的描写,表现了词人旷达超逸的胸襟,并表达了词人坦然面对人生的风雨,不畏坎坷,宠辱皆忘、超乎物外的旷达的情怀。在学习文本时,我将引导学生学习苏轼在困难坎坷面前豁达的心胸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因为这首词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审美价值,也具有极高的精神审美价值。通过对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将会加深对以苏轼为代表的豪放词风的认识和理解。根据新课标的理念与要求,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朗诵、背诵、默写,培养学生欣赏宋词的基本能力,提升自身的学习情趣和人文素养,本课在教学时我将采取诵读指导法、问题教学法、点拨教学法和比较教学法四种形式。理由:学生在诵读时,在诗歌的语气、语调和节奏方面,应给予一定的知道,这样能更好地体会苏轼在词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在设计问题时,将会通观全篇,逐步引导,逐渐深入,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词的语言比较凝练,词的创作经历过一个由形式到内蕴的过程,所以针对有些问题,需要适时适当的点拨。再设计练习题目时,我将苏轼的一首婉约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与这首词进行对比,对比中让学生体会豪放词与婉约词的区别。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本堂课,我旨在指导学生学习《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抓住词中的关键字句如“闲”,感受陈与义词作感情以及风格。这一设计意图主要在这堂课的“学习活动二:以‘闲’入情”得以体现。学生能够基于在“学习活动一:为‘你’读词”中对于这首词词意初步感知,在活动二中结合导学单所给的“资料链接”再次沉潜到文本中,回望这首词的文本艺术表达,在对语言的品读中进一步感受词作情感。所以在展示环节,学生能够充分展示自己对于这首词所表达情感的独特见解,如有学生说“这是陈与义的无奈,是他的自我嘲讽”,“是和苏轼一样的自我排解、无奈的豁达”等,实在令人惊喜。学习一个词人的词作风格单凭一首词实在没有说服力,所以我又选取了陈与义的另外三首豪放风格词作,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陈词的豪放风格,这也和部编教材所提倡的“帮助学生在课内外之间建立一条通道”相契合。但是稍显可惜的是这三首词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进行自主解读有一定的困难,而我并没有在导学单中对这三首词的内容像《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一般进行相应注释,所以学生对于部分词作具体内容的把握存在偏差,我应该选取更为简单的词作,便于学生理解。总体而言本课的课程材料有代表性,学生能够直观感受陈与义词作豪放风格,所以课堂参与度较高,同时这堂课始终保持一个主题“回到作品中”,学生的学习都围绕着具体的作品,能够自主分析并形成自己的理解评价,更有甚者能借这一词人词作风格的学习回望以前所学,对于陈与义词作豪放风格有自己的理解。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诗词题目的解读有利于快速了解诗词的内容与表达的感情。由重点词语引入全篇,学生可以感受整体读与局部读相结合的作用。由辛弃疾自然联系到苏东坡,相关知识的联系是促进语文思维提高的一种表现。诵读经典的最大意义在于引领大家的生活,让经典永流传。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以一个词牌为专题来教学,是我完聞授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的新尝试。整个课时絃后,我有一种满足感,这是我不仅仅讲授碎片化的知识,而是把一个词牌在课内外的名诗联结、整合,成为一个专题。鞭版教材増添了许多词,同一个词人有两首以上的词,如:李清照就有《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与《如梦令》,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和《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波潜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州出猎》《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再居作》;相同词牌名不同的词,如《浣溪沙》《卜算子》.所以就很想设计这些专题来进行专题学习。在讲授完第一版本的课后,我把整个教学的PPT作了较大的修改:1、把"倚声填词”的頰识筒化,突出重点"词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2、把两首《浣溪沙》对比,让学生我出同一词牌的格律要求。3、再以《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为例,如何自学一首诗歌,并学会名句的蛭。4、对比两首浣溪沙的风格差异,课外拓展苏轼《浣溪沙•栽簌衣巾落枣花》.5、我也来“写“礙溪沙》,我増添了一林节,《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挖空一句,让学生通过平仄、内容来选恰当的诗句,这个学生做起来有意思.第二个环节,我让学生以初三学习来填词,我也降低难度,先下水写好了4句,“寒窗晓蘇学棱,语数英政伴三秋(物化题海勤为舟)良师助国名校梦,洪荒发力驱考愁.(莘莘学子争上游尸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讨论,展示对填词产生兴趣.真个第二版本,主题明确,上起来轻松愉悦,我觉得是很值得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