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00 KB
- 2021-11-0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
1.3《走进化学实验室》(2)教学案
班级:初三( )姓名: 学科:化学 课型:新授 编者: 审核:备课组
【学习目标】
1.初步掌握液体、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2.掌握量筒量取液体的操作与读数方法。
【学习重点】药品的取用
【学习难点】量筒、滴管的正确使用
【学习过程】
一.定向入境
1.旧知回顾
⑴吸取和滴加少量的液体需要用 ;量取液体时,需要用 。
⑵取用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取用 ,固体只需 。
2.情境激趣——T: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
3.揭题示标——T:学习目标
二.自学架构
知识模块——(一)固体药品的取用
Ⅰ.个人自学
1.阅读:P18~P19 相应内容(1.固体药品的取用)
方法:动笔划重点,联系生活、分析原因。
2.教师操作——
⑴[实验 1—6]向试管中加入锌粒
⑵[实验 1—7]向试管中加入碳酸钠粉末
3.建构:
固 体 块 状 粉 状
存放容器
取用仪器
放入试管方法
4.即学即练
填空:
取用粉状药品用 (有时还要用 ),先将试管 ,用 或
将药品送入试管 ,然后慢慢的 起来。
取用块状或金属颗粒用 ,先将试管 ,用 将药品放在 ,
然后将试管慢慢的 起来,让药品滑落到试管 。
Ⅱ.个人(小组)疑问
知识模块——(二)液体药品的取用
Ⅰ.个人自学
1.阅读:P19~20 相应内容(2. 液体药品的取用)
方法:划重点,看图思考记忆。
2.教师操作(结合提问)
2
⑴向试管中倾倒液体
⑵量取 35mL 的水
⑶向前述碳酸钠粉末中滴加盐酸、向锌粒中加盐酸
3.建构
塞子: 放,防止 ;
倾倒 标签:向 ,防止 ;
瓶口: ,防止 。
量程:大于而最接近于所量体积
量取
读数:
滴管:悬空、竖直、不接触、用后洗。
4.即学即练
⑴(山东中考)在化学实验中,我们经常需要取用一定量的药品。若取用 48g 蒸馏水,下列
最合适的仪器是( )
A.100mL 的量筒 B.托盘天平 C.50mL 量筒 D.50mL 烧杯
⑵(四川中考)下列有关量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酒精灯加热量筒内的液体
B.用量筒作反应容器
C.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液体的凹液面保持水平
D.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液体时,当液体接近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
Ⅱ.个人(小组)疑问
三.精讲补架
1.关于量筒的使用:
零点刻度无,平视凹低处;
俯视读数多,实际量不足;
仰视读数少,实际已超出。
2.用画图法判断倒出(或加入)量筒内一部分液体,通过两次读数确定所倒(或加)液体
体积大小的方法。
四.归纳完型(请你归纳本课主要知识,形成知识框架,利于知识巩固)
3
五、达标巩固
1. 要准确量取 40 mL 液体适宜的仪器是( )
A. 100 mL 量筒 B. 50 mL 量筒
C. 10 mL 量筒和胶头滴管 D. 50 mL 量筒和胶头滴管
2.(河南中考)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酒精,得到下列数据,其中合理的是( )
A.6.2mL B.6.23mL C.6.233mL D.6.2345mL
3.连接一套较为复杂的化学实验装置,一般按下列什么次序进行( )
A.自上而下,再从左到右
B.从右到左,再自上而下
C.自下而上,再从左到右
D.以上都可以
4
4.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线,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
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 20 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向下斜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
15 毫升,则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
A 肯定大于 5 毫升 B 肯定小于 5 毫升
C 肯定等于 5 毫升 D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5 毫升
5.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放平稳后称仰视液面读得数值为 19 mL,倾倒部分液体
后,又俯视液面,读得数值为 10 mL。则该学生实际倾倒的液体体积是( )
A.9 mL B.小于 9mL C.大于 9 mL D.因操作错误无法判断
6.下列试剂中:①氯化钠粉末 ②大理石快 ③氢氧化钠溶液 ④锌粒 ,可以用药匙取用的
是_______,可以用镊子取用的是_______,可以用滴管取用的是_______。
7.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取细口瓶中液体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中______________ _______,
将块状固体直接放入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