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2.00 KB
  • 2021-11-06 发布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附答案解析(共2套)

  • 2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一)‎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 关于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运动的越快,物体的内能越大 C.同一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D.温度越高的物体,所含的热量越多 ‎【考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热量,热量是个过程量,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存在着温度差;内能是物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了解这三个物理量的概念与联系,再结合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可对各选项依次做出分析.‎ ‎【解答】A、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不一定增加,例如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但内能一定会增加,故A错误,但不符合题意; B、物体运动的越快,物体的动能就越大,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没有关系,故B错误,但不符合题意; C、同一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故C正确,但符合题意; D、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不能用含有表示,故D错误,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 下列有关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从斜面上匀速滑下,其机械能增大 B.物体从斜面上匀速滑下,其机械能不变 C.汽油机压缩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汽油机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考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专题】比热容、热机、热值;机械能及其转化.‎ ‎【分析】(1)动能的影响因素是质量和速度,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是质量和高度,动能和势能统称机械能; (2)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在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解答】解:AB、物体从斜面上匀速滑下,其质量不变,速度不变,故动能不变;高度减小,故重力势能减小,其机械能减小.因此,AB说法均错误; CD、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在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3. 水的比热容较大,下列做法中不是利用这一特性的是(  )‎ A.炎热的夏天在室内洒水降温 B.用水做内燃机的冷却液 C.供暖系统用热水循环 D.沿海地区气温受大面积海水的影响 ‎【考点】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 ‎【专题】比热容、热机、热值.‎ ‎【分析】对水的比热容大的理解: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 水分的蒸发会从周围吸热而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即蒸发吸热.‎ ‎【解答】解:A、炎热的夏天,在室内地面上洒水,水蒸发会从周围吸热而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使人感到凉爽,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符合题意; B、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用水做内燃机的冷却液,不符合题意; C、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冬天供暖系统使用热水循环供暖,不符合题意; D、沿海地区水多,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水放出热量,温度降低的少,能调节周围的气温,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 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铜和铝(c铜<c铝),放出相等的热量后相互接触,热量将(  )‎ A.一定从铜传给铝 B.一定从铝传给铜 C.不会发生热传递 D.不能确定是否发生热传递 ‎【考点】热量的计算;热传递.‎ ‎【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比热容、热机、热值.‎ ‎【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要有温度差,结合热量的公式Q=cm△t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由公式Q=cm△t可得,△t=Q/cm,因铜块和铝块的质量以及放出的热量相同,铜的比热容小于铝的比热容,所以铜块的温差大于铝的温度差,由于初温相同,所以铜的末温小于铝的末温;热传递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所以热量会从铝块传给铜块. 故选B.‎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大 B.质量相等的两个物体,速度大的那个物体内能一定大 C.1000℃的铁块具有内能,0℃的冰块不具有内能 D.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通过摩擦可增大冰块的内能 ‎【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内能的概念.‎ ‎【专题】应用题;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1)(4)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2)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以及状态有关; (3)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解答】A、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在对物体做功的同时,该物体也可能与别的物体发生热传递,如果该物体放出的热量较多,则该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会减小;故A错误; B、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以及状态有关,与物体的速度无关,故B错误; C、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所以1000℃的铁块和0℃‎ 的冰块都具有内能,故C错误; D、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通过摩擦(即克服摩擦做功)可以增大冰块的内能;故D正确. 故选D.‎ ‎6. 铜的比热容是铅的比热容的3倍.质量相同的铜块和铅块,若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为1:2,则它们吸热之比为(  )‎ A.2:3 B.3:2 C.6:1 D.1:6‎ ‎【考点】热量的计算.‎ ‎【专题】计算题.‎ ‎【分析】知道铜和铅的比热容之比、升高的温度值比、质量m相同,根据公式Q吸=cm△t求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 ‎7. 一台单缸四冲程柴油机转速为1200转/min,则柴油机1s内(  )‎ A.完成20个冲程,做功20次 B.完成40个冲程,做功40次 C.完成40个冲程,做功10次 D.完成20个冲程,做功10次 ‎【考点】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分析】解答此题需要知道柴油机工作循环的特点:四冲程柴油机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四个冲程,其中只有做功冲程对外做功,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曲轴转动两圈.‎ ‎【解答】由题义可知,该柴油机1s内曲轴转20转,即有10个工作循环,所以需要完成40个冲程,对外做功10次. 故选C.‎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 ‎8. 如图所示的几个物理实验分别说明了: 实验(1) ‎ 实验(2) ‎ 实验(3) .‎ ‎【考点】扩散现象;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分子间的作用力.‎ ‎【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掌握分子动理论的有关知识及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解答】(1)由图知,将玻璃杯抽掉后,二氧化氮气体和空气会混合均匀,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将铅块可以紧紧地压在一起,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 (3)是气体膨胀做功的实验,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故答案为:(1)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分子之间有引力;(3)气体膨胀做功的实验,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9. 海南岛四面环海,从我们所学的知识可知,海南岛一年四季的气温或早晚的气温应比内陆地区变化要 (填“大”或“小”),这是因为水的 比泥沙要大的缘故.‎ ‎【考点】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 ‎【专题】应用题;比热容、热机、热值.‎ ‎【分析】比热容指的是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反映了物质的吸热能力.根据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点分析海南岛为什么早晚的气温变化小.‎ ‎【解答】解:海南岛,四周环海,水多,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陆地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海南岛早晚的气温变化较小. 故答案为:小;比热容.‎ 10. ‎ 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这是 现象(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打开衣柜门能闻到樟脑的气味,这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 .‎ ‎【考点】生活中的升华现象;能量转化的现象.‎ ‎【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1)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升华; (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解答】解:(1)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变小,这是它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发生了升华现象; (2)打开衣柜能闻到樟脑的气味,这是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故答案为:升华;无规则运动 ‎11. 在物理学中,“热”有热量、内能、温度等含义,请写出下面几种情形中“热”字的含义: (1)这盆水很热: . (2)物体吸热升温: . (3)摩擦生热: .‎ ‎【考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①生活中的“热”和物理学中的“热”的不同含义;②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解答】解:(1)这盆水很热,指温度高; (2)物体吸热升温,指吸收热量; (3)摩擦生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故答案为:(1)温度高;(2)热量;(3)内能.‎ 11. ‎ 许多同学喜欢吃烤肉串,用炭火烤肉的过程是利用 的方式增加肉的内能的,木炭燃烧的过程是将 能转化为 能的过程.但科学表明,经常吃烧烤食品有害建康.‎ ‎【考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能量转化的现象.‎ ‎【分析】改变物体内能的办法有两个,一个是热传递,二是做功.用炭火烤肉的过程是炭火把热能传递给肉,属于能量的转移.木炭本身存在化学能,木炭燃烧是把自身的化学能转化成热能即内能的过程.‎ ‎【解答】解:用火炭烤肉的过程,是炭火把内能传递给肉的过程,这个过程并没有能量的转化,而是一个能量转移的过程. 木炭自身具有化学能,它的燃烧过程是它与氧气反应,把化学能转化成内能的过程, 故答案为:热传递;化学;内.‎ ‎13. 建筑工地上有一台大型汽车吊,把100吨建筑材料从地面吊到15m高处,汽车吊做的有用功为 .在这过程中,汽车吊消耗柴油的质量为2kg,则完全燃烧2kg柴油释放的内能为 ,该过程中汽车吊的效率为 .(g取9.8N/kg,柴油的热值为4.3×107J/m3)‎ ‎【考点】有用功和额外功;热机的效率.‎ ‎【专题】计算题;比热容、热机、热值.‎ ‎【分析】①知道建筑材料的质量,可利用公式G=mg计算出建筑材料的重力,又知道上升的高度,可利用公式W有用=Gh计算出汽车吊做的有用功. ②知道柴油的质量和柴油的热值,可利用公式Q放=mq计算出柴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即燃烧柴油释放的内能. ‎ ‎14. 每年麦收时节,农民往往把麦秸杆堆在田里焚烧,这样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  ‎ 据测算,1t麦秸杆在沼气池中可以产生270m3沼气,剩余的残渣还是优质有机肥料.统计表明,荆州市农村一个村一般每年可产生500t麦秸杆,若这些麦秸杆用来在沼气池中产生沼气,产生的沼气完全燃烧后,可以放出 的热量;在标准大气压下,可以将 ‎ 壶装有质量为2.5kg、初温为20℃的水烧开[沼气的热值为1.9×107J/m3,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考点】热平衡方程的应用.‎ ‎【专题】压轴题;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1)先求出500t秸秆产生的沼气,然后根据Q=qv求出沼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根据Q=cm△t求出一壶水吸收的热量,然后沼气放出的热量与一壶水吸收的热量的比值即为烧开的壶数.‎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18分)‎ ‎15. 某小组的同学做“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他们使用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 (1)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确定以下控制的变量,你认为其中多余一项的是 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B.酒精灯里所加酒精量相同 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另一种液体 D.盛放水和另一种液体的容器相同 (2)为了得到质量相同的水和未知液体,需要的器材是 . (3)吸热多少由加热时间来反映,这种方法叫 .‎ ‎【考点】探究比热容的实验.‎ ‎【专题】实验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1)探究物质比热容的大小需要控制的变量包括:吸收的热量,不同物质的质量,加热的时间和加热的方式. (2)测质量的工具为天平; (3)实验中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反映物质吸热的多少,采用了转换法.‎ ‎【解答】解:(1)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因为引起温度变化的因素是吸热的多少、物质的质量、加热时间和方式,与酒精的多少无关,所以B选项多余. (2)为了得到质量相同的水和未知液体,需要的器材是天平. (3)实验中吸热时间的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来反映的,这种方法叫做转换法. 故答案为:(1)B;(2)天平;(3)时间;转换法.‎ ‎16. 两个同样的烧杯,内装温度、质量相同的水和某种液体,用同样的酒精灯加热,每隔1min记录一次它们的温度,测得如下数据:‎ 时间/min ‎0‎ ‎1‎ ‎2‎ ‎3‎ ‎4‎ ‎5‎ 水的温度/℃‎ ‎20‎ ‎22‎ ‎24‎ ‎26‎ ‎28‎ ‎30‎ 某种液体的 温度/℃‎ ‎20‎ ‎23‎ ‎26‎ ‎29‎ ‎32‎ ‎35‎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加热时间相同的条件下,升温快的是 ;‎ ‎(2)如果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 吸收的热量多; (3)由此可根据公式 ,推出C水 C液(填“>”“<”或“=”) (4)根据以上数据可算出C液= .‎ ‎【考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1)根据表中数据可直观看出升温快的液体; (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吸收相同热量,液体温度的变化,然后推理可知,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的多少; (3)根据公式Q吸=cm(t-t0),在吸收热量、质量相同的情况下,根据温度的变化值和比热容成反比可知水的比热容和液体比热容的大小关系. (4)已知水的比热容,根据水的比热容,以及水和某种液体比热容的关系,即可求出某种液体的比热容.‎ 四、计算题 ‎17. 为了测定铅的比热容,把质量为200g的铅块加热到98℃,再投入到80g的12℃的水中, 混合后最终水的温度为18℃.若不计热损失,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铅的比热容?‎ ‎【考点】热量的计算.‎ ‎【专题】计算题;定量思想;推理法;比热容、热机、热值.‎ ‎18. 如图所示,四冲程汽油机活塞面积为5×10-3m2,汽油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对活塞的压强为8×105Pa,汽油机正常工作10min所做的功为1.8×106J. 求:(1)高温高压气体对活塞产生的压力是多少? (2)该汽油机的功率是多少?‎ ‎【考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功率的计算.‎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二)‎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填空题 ‎1. 下列物理量的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 A.你所在的考场室温约为50℃‎ ‎ B.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 C.高速公路上小汽车的正常行驶速度约为120m/s D.台灯的工作电流约为200A ‎【考点】温度,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电流的大小 【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 ‎【解答】A、夏天教室的室温约30℃,你所在的考场室温不会达到50℃,故A错误; ‎ B、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故B正确; C、高速公路上小汽车的正常行驶速度约为120km/h,故C错误; D、台灯的工作电流约为200mA,故D错误. 故选B.‎ ‎2. 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   ) ‎ A.海市蜃楼 B.手影  ‎ C.镜中花 D.水面折枝 ‎【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分析】(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日食和月食等;(2)光射到介质界面上会发生反射,光反射形成的现象:平面镜成像、水中的倒影、凹面镜成像;(3)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偏转,光的折射形成的现象:放在有水的碗中的筷子看起来好像变折了、放大镜、池水看起来变浅等. ‎ ‎【解答】解:A、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手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故B符合题意; C、镜中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水面折枝是光的折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 2014年10月30日,重庆北碚火车站改建完成并顺利开通,该站每日上下客流在1000人左右,客货双用,在火车运行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铁轨下铺枕木是为了减小压强 B.列车有轮子是为了增大摩擦 C.开车时要求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司机的惯性 D.列车受到的重力和列车对铁轨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考点】惯性,平衡力的辨别,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 ‎ 【分析】(1)减小压强的方法: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3)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4)一对平衡力必须同时符合四个条件,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 ‎【解答】解:A、铁轨下铺枕木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A正确; B、列车有轮子是为了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故B错误; C、开车时要求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由于惯性带来的危害,惯性的大小不会变化,因为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不变,惯性大小不变;故C错误; D、列车受到的重力和列车对铁轨的压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因此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A. 4. 一根没有绝缘皮的铜线电阻为R,要使这根接入电路的导线电阻变小,可采用的方法是(   ) ‎ A.增大导线两端的电压 B.增大导线中的电流 C.将导线对折后接入电路 D.将导线拉长后接入电路 ‎【考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分析】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与导体两端的电压、通过的电流无关;材料和温度不变时,导线越长、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 ‎【解答】AB、导体的电阻是导体阻碍电流的性质,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故AB错误; C、将导线对折后接入电路,长度变小、横截面积变大,导体的电阻变小,故C正确; D、将这根导线拉长,长度变长、横截面积变小,电阻变大,可以使连入电路的导线电阻变大,故D错误. 故选C.‎ ‎5. 李飞扬吃晚饭时听到旁边两个初三同学聊天,他们你一言我一语说了下面这些话,作为一名高二的学长,他一听就知道其中很多说法都是不对的,你知道哪个是正确的吗(   ) ‎ A.电灯的控制开关可以安装在零线上 B.导线的绝缘皮破损后一定要及时更换 C.使用测电笔时手指千万不能碰到笔尾金属体 D.如果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用手将触电者拉开 ‎【考点】安全用电原则 【分析】(1)接灯时,火线首先接入开关,然后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进入灯泡的螺旋套.如果开关接在零线和灯泡之间,火线直接接在灯泡时,虽然断开开关,但是火线和灯泡相连,触及灯泡会发生触电事故.所以开关要接在灯泡和火线之间,断开开关,切断火线,触及灯泡时更安全;(2)破损的绝缘皮会漏电;(3)测电笔的使用方法: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时,用手接触笔尾金属体,笔尖接触电线,氖管发光,表明检测的是火线;(4)当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火线并形成电流通路的时候,就会有电流流过人体,从而造成触电.发现有人触电,首先要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救治. ‎ ‎【解答】A、接灯时,火线首先接入开关,然后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进入灯泡的螺旋套.开关要接在灯泡和火线之间,断开开关,切断火线,触及灯泡时更安全,故A错误; B、使用绝缘皮破损的插头,容易漏电,会使人触电,因此绝缘皮破损后一定要及时更换,故B正确; C、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时,用手接触笔尾金属体电极,笔尖接触电线,氖管发光,表明检测的是火线,故C错误; D、发现有人触电,首先要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救治,如果用手将触电者拉开,这样就会使救人者间接接触带电体而触电,十分危险.故D错误. 故选B. 6. 李飞扬给他们指出错误后就去准备运动会铅球比赛项目了,第二天比赛时,他用力向前一推,铅球像离弦的箭飞了出去,斜向上运动到一定高度后又斜着落回地面,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如果不计空气阻力,关于铅球离开手后的运动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铅球出手后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继续往前飞 B.铅球出手后的上升过程中,李飞扬仍在对铅球做功 C.铅球在下落过程中,铅球机械能总量增大 D.铅球在下落过程中,重力改变了铅球的运动状态 ‎【考点】力的作用效果,惯性,力是否做功的判断,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分析】(1)任何物体都有惯性;(2)做功必须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3)由于空气的阻力,会有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4)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解答】A、铅球出手后继续往前飞,是因为铅球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力的作用,故A错误; B、掷铅球的过程中,人与铅球接触的一段距离中,人对铅球做了功,当铅球离开手向由于惯性继续运动,人不再对铅球做功,故B错误; C、铅球在空中运动时,由于不计空气阻力,机械能是守恒的,机械能保持不变,故C错误; D、铅球在下落过程中,只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改变了铅球的运动运动状态,故D正确. 故选D. 7. 求胜心切的他在最后一投时慌乱没有把握好力道,铅球出手后自己摔倒在地,同学们把他送到了医院,在医院里,李飞扬看到护士值班室墙上有一个病人呼叫器面板,他迅速脑补出了对应的电路,可以让同住一个病房的两个病人单独控制同一只电铃,且能让值班室的护士在铃响时根据不同的灯亮区分出哪个病人在按铃呼叫,他想到的电路应该是下图中的(   ) ‎ A.B.C.D.‎ ‎【考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分析】根据题目给出的“一个病房的两个病人单独控制同一只电铃,且能让值班室的护士在铃响时根据不同的灯亮区分出哪个病人在按铃呼叫”对各选项逐一分析解答. ‎ ‎【解答】A、由电路图可知,两开关均可以独立控制电铃,因为电路中没有灯泡,所以无法区分出是哪位病人在呼叫,故A不符合题意; B、由电路图可知,开关S1闭合时会造成电源短路,故B不符合题意; C、由电路图可知,两灯并联,两开关各控制一个灯泡,电铃在干路上,可以达到两位病人都能单独控制同一只电铃且工作人员能从灯泡发光情况区分出是哪位病人按铃呼叫的,故C符合题意; D、由电路图可知,开关S1闭合时,灯亮,电铃不响,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 医生检查后说需要如图1所示冰袋冰敷,但冰袋太冷了就把它放进水里“加热”一下再用,看着冰袋飘在水上的模样,同学们想起初中学习浮沉时的情景,一时兴起,他们用手机百度了一个相关题目来重温那段美好时光,题目是这样说的:如图2所示,B、C是体积均为10cm2的实心铝块,当B浸没在水中时,木块A恰能在水平桌面上向左匀速运动,若用铝块D替换C,使A在桌面上向右匀速运动,则D的质量应为(ρ铝=2.7g/cm3 ,铝块B始终浸没在水中,水与B之间的摩擦以及滑轮处的摩擦均忽略不计)(   ) ‎ A.17g B.7g C.10g D.27g ‎【考点】力的合成与应用,阿基米德原理 【分析】(1)当用铝块C时,物体A向左匀速运动,所以所受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得摩擦力f和B受到浮力的大小关系.(2)若换为D,物体A向右匀速运动,所以所受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得物体A左右受到力的关系;结合(1)中的关系式,列方程求出D的质量. ‎ ‎【解答】(1)当用铝块C时,物体A向左匀速运动,所以所受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C对A的拉力FC=GC,物体B在水中,受水对它向上的浮力,所以B对A的拉力FB=GB﹣F浮. 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FC=f+FB , 即:GC=f+GB﹣F浮 , 由于B、C是体积均为10cm3的实心铝块.所以重力相等,即GC=GB . 因此f=F浮 . (2)若换为D,物体A向右匀速运动,所以所受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则 D对A的拉力FD=GD , B对A的拉力FB=GB﹣F浮 . 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FD+f=FB , 即:GD+f=GB﹣F浮 , 则GD=GB﹣f﹣F浮  又因为f=F浮 , 所以GD=GB﹣2F浮;即:mDg=ρ铝VBg﹣2ρ水VBg, 所以,mD=ρ铝VB﹣2ρ水VB=2.7g/cm3×10cm3﹣2×1g/cm3×10cm3=7g. 故选B.‎ 二、填空题 ‎9. 科学家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执着的探究精神,德国物理学家________最先通过实验归纳出一段导体中电流跟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定量关系,即: .为了纪念他作出的杰出贡献,人们将他的名字命名为________的单位. ‎ ‎【考点】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欧姆定律 【‎ 分析】德国物理学家欧姆最先通过实验归纳出一段导体中电流跟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定量关系,即:欧姆定律;电阻的单位是欧姆. ‎ ‎【解答】德国物理学家欧姆最先通过实验归纳出一段导体中电流跟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定量关系,即:欧姆定律; 为了纪念他作出的杰出贡献,人们将他的名字命名为电阻的单位; 故答案为:欧姆;电阻. 10. 如图所示,路由器是一种支持有线和无线连接的网络设备,通过后排接口可以同时连接多台电脑,各接口之间的连接方式是________联.工作时间长了,路由器外壳发烫,是由于电能转化成了________能. ‎ ‎ ‎ ‎【考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电功的实质 【分析】(1)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互不影响;(2)用电器工作时,消耗了电能,得到了其他形式的能.‎ ‎【解答】路由器是一种支持有线和无线连接的网络设备,通过后排接口可以同时连接多台电脑,并且各电脑之间互不影响,因此各接口之间为并联连接;工作时间长了,外壳发烫,是由于电能转化成了内能. 故答案为:并联;内. ‎ 11. ‎ 如图所示滑轮组提升正方体物体,动滑轮重2N,不计摩擦和绳重,物体边长为0.1m,密度为2×103kg/m3,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_kg;作用在绳端的拉力F为8N时,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________Pa.‎ ‎ ‎ ‎【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分析】(1)知道正方体物体的边长,可求其体积;又知道物体的密度,利用密度公式求物体的质量;(2)利用G=mg求物体的重力,不计摩擦和绳重时,作用在绳端的拉力F和滑轮组受到拉力的大小关系F= (F拉+G动)的利用,据此求物体受到的拉力,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重力减去拉力,再利用p= 求物体对地面的压强.‎ ‎【解答】(1)物体的体积: V=(0.1m)3=0.001m3 , 由ρ= 可得物体的质量: m=ρV=2×103kg/m3×0.001m3=2kg;‎ ‎(2)物体的重:G=mg=2kg×‎ ‎10N/kg=20N, 不计摩擦和绳重,绳端的拉力F= (F拉+G动), 则物体受到的拉力:F拉=2F﹣G动=2×8N﹣2N=14N, 物体对地面的压力: F压=G﹣F拉=20N﹣14N=6N, 物体对地面的压强: p= = =600Pa. 故答案为:2;600.‎ 11. ‎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12V,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50Ω  2A”,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小灯泡上标有“6V”字样,若开关S、S1、S2都闭合,当滑片P在b端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5.28W,则定值电阻R0为________Ω;若开关S闭合.S1、S2都断开,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由R1增大到3R1时,电流表的示数变为原来的 ,小灯泡的实际电功率变化了2.7W,则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是________W.(不考虑灯丝电阻变化,并保证电路元件安全)‎ ‎ ‎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率的计算 【分析】(1)开关S、S1、S2都闭合,当滑片P在b端时,电阻R0与滑动变阻器R1的最大阻值并联,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P=UI= 求出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总功率减去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即为定值电阻R0消耗的电功率,根据P=UI= 求出定值电阻R0的阻值;(2)当开关S闭合,S1、S2都断开时,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先根据接入电路的阻值由R1增大到3R1时,表示出电流表的示数的变化;然后根据功率公式表示出灯泡实际功率的变化,再求出灯丝的阻值,最后根据P= 求出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 ‎ ‎【解答】(1)开关S、S1、S2都闭合,当滑片P在b端时,电阻R0与滑动变阻器R1的最大阻值并联,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等于电源电压, 所以,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 P1= = =2.88W, 因电路中的总功率等于各用电器功率之和, 所以,定值电阻R0的功率: P0=P﹣P1=5.28W﹣2.88W=2.4W, 则定值电阻R0的阻值: R0= = =60Ω;‎ ‎(2)开关S闭合,S1、S2都断开时,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 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由R1增大到3R1时,电流表的示数变为原来的 ,即I2= I1, 由欧姆定律可得两次的电流分别为:I1= ,I2= , 则 = = =2, 化简后可得:RL=R1 , 两次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分别为: P1=I RL=( )2RL=( )2×R1= ×R1═ , P2=I RL=( )2RL=( )2×R1= ×R1═ , 因为小灯泡的实际电功率变化了2.7W, 所以P1﹣P2= ﹣ =2.7W, 解之:R1=10Ω,即RL=R1=10Ω, 灯泡的额定功率:PL= = =3.6W. 故答案为:60;3.6.‎ 11. ‎ 2015年12月15日,笫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召开.会议期间举办的“互联网之光”溥览会引人关注,其中展出的电动平衡车更是人气爆棚,电动平衡车是一种电力驱动、具有自我平衡能力的交违工具,如图所示,使用者把脚放在平衡车两侧粗糙的防滑板上,通过控制重心来控制车的加速与减速.电动平衡车体形小巧灵活、携带方便,车体后面有两排LED灯,可以起到转向、刹车时提示灯的作用,还可以在正常行驶时显示出迷彩、单色等不同灯光,颜色可以通过蓝牙由手机设置,既有装饰性又增加了安全性.但电动平衡车并非是机械制动,在骑行中应保留一定的刹车运离,请在以上情景中找出一个物理信息,并指出对应的物理知识.‎ ‎ 示例:物理信息:平衡车LED灯光颜色可以通过篮牙由手机设置;    物理知识:电磁波可以传递倍息. 作答:物理信息:________;    物理知识:________. ‎ ‎【考点】惯性现象,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分析】(1)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利用惯性,但也要注意防止惯性.(2)增大摩擦的方法: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或增大压力.(3)平衡车由电力驱动,可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分析; 故可以从惯性、增大摩擦力的方法、能量转化等方面进行分析. ‎ ‎【解答】(1)物理信息:骑行中保留一定的刹车距离;物理知识:人和平衡车具有惯性;(2)物理信息:脚放在粗糙防滑板上;物理知识:增大摩擦力;(3)物理信息:平衡车由电力驱动;物理知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故答案为:脚放在粗糙防滑板上;增大摩擦力.‎ 11. ‎ 画出图中的动力臂.‎ ‎   ‎ ‎【考点】力臂的画法 【分析】先确定杠杆的支点,然后确定力的作用线,最后作力臂. ‎ ‎【解答】杠杆与墙壁的连接处O是杠杆的支点,力F是动力,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段,垂线段就是力臂,如图所示: ‎ 12. ‎ 在图中,根据电流方向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极. ‎ ‎  ‎ ‎【考点】安培定则 【分析】安培定则内容为:用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指向电流方向,大拇指所指的方向为螺线管N极方向;故由电流的方向结合右手螺旋定则可判出通电螺线管的磁极. ‎ ‎【解答】由图可知,电流由右侧流入,所以四指应从电流流入的方向去握住螺线管,则会发现大拇指指向该螺线管的右边,故该螺线管的右边是N极,其左边是S极;如图所示: 三、实验题 ‎16. 如图甲所示,小丽同学在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竖直放于玻璃板前后,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在此实验中:‎ ‎ ‎ ‎(1)如果有5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________的关系. ‎ ‎(2)小丽将光屏放在蜡烛B的位置上.发现光屏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是因为平面镜成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 ‎ ‎(3)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4)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如图乙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的情况是________.‎ ‎ ‎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分析】(1)①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两个反射面都能成像.当玻璃板比较厚时,两个反射面成像距离比较远,实验时会出现明显的两个像,使实验比较复杂;当玻璃板比较薄时,两个反射面成像距离比较近,可以近似看成一个像,使实验简单化;②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一支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点燃,另一支放在玻璃板的后面,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同时也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系;(2)用光屏是否能承接到像,是判断实像和虚像的最佳方法;(3)平面镜成像大小跟物体的大小相等.(4)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所成的像不在水平面上,所以无论怎样移动另一支蜡烛都不能与像重合. ‎ ‎【解答】(1)①当玻璃板越薄,两个反射面成像距离越近,可以近似看成一个像,使实验简单化.所以选择2mm的玻璃板;②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一支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点燃,另一支放在玻璃板的后面,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系.(2)平面镜成像实验时,把光屏放在像的位置,发现光屏上并没有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3)平面镜成像大小跟物体大小有关,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不会变化.(4)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蜡烛的像与蜡烛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蜡烛成的像不与蜡烛重合,所以有可能找不到像. ‎ 故答案为:(1)2;大小;(2)不能;虚;(3)不变;(4)蜡烛B与蜡烛A的像不能重合. 17. 小林同学想测出一个实心木球(木球不吸水)的密度,但发现小木球放在水中会漂浮在水面上,无法测出它的体积,于是他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A.把适量的水倒进量筒中如图(a)所示,记录此时水的体积为V1; B.用细线在小木球下吊一个小铁块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b)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2; C.取出木球让小铁块单独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c)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3; D.用吸水纸把木球上所粘水擦干,然后用天平测量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d)所示,记录小木球质量为m; E.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结果. ‎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发现指针偏向分度标尺的左边,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用调节后的天平测量合金的质量,平衡使砝码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d)所示,测出木球的质量m=________g,木球的体积V=________cm3,计算出小木球的密度ρ木=________g/cm3,此值要比真实值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 ‎(2)如不用天平,只需在a、b、c三个步骤中增加一个步骤也可测出木球的密度,请你写出这个步骤:________(用字母表示出所测量),请你根据以上各测量量写出计算小木球密度的表达式:ρ木=________(已知水的密度ρ水) ‎ ‎【考点】固体的密度测量实验 【分析】(1)指针偏向分度标尺的左边,应将平衡螺母向右移动,指针偏向分度标尺的右边,应将平衡螺母向左移动; 木球的体积等于木球、水和铁块的总体积减水和铁块的体积; 根据ρ= 计算出木球的密度; 造成测量误差的环节主要产生在木块质量的测量上,因为吸水后的木球质量将变大;‎ ‎(2)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当物体漂浮时,浮力与重力相等,则木球的质量等于漂浮时排开水的质量;从而可以得出木球的密度公式. ‎ ‎【解答】(1)指针偏向分度标尺的左边,应将平衡螺母向右移动;由图d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木球的质量m=10g+1.2g=11.2g; 量筒的分度值为2ml,由图b知,V2=46cm3,由图c知,V3=26cm3,所以木球的体积V=V2﹣V3=46cm3﹣26cm3=20cm3; 则ρ= = =0.56g/cm3; 因为木块在浸入水中时会吸水,再测质量时会造成质量偏大,由公式ρ= 知:密度测量结果偏大;(2)剪断细线让小木球在水中处于漂浮状态(或静止后),静止时记录此时量筒中水面的示数为V4; 木球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所以m=m排=ρ水(V4﹣V3); V=V2﹣V3; 则ρ木= = . 故答案为:(1)右;11.2;20;0.56;偏大;(2)剪断细线让小木球在水中处于漂浮状态(或静止后),静止时记录此时量筒中水面的示数为V4; . ‎ ‎18. 在紧张的中考复习中,小张同学和同桌小孟对物理的电学实验进行了总结,为了更好的掌握实验,他们一起拿出了自己的实验器材,准备重新回顾实验,其中有如下器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电源电压6V、定值电阻R(分别为5Ω、10Ω、15Ω、20Ω、25Ω)、导线若干,小张设计的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 ‎ ‎(1)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 ①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至________(填“A”或“B”)端,起到保护电路元件安全的作用,电路连接好,小张闭合开关S,发现电压表的指针反向偏转如图乙所示,这是由于________引起的;小张纠正错误后继续进行实验. ②小张先将R=25Ω的电阻接入,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到电压表示数为2.5V,记下电流表示数,把R换为20Ω的电阻时,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向________(填“A”或“B”)端移动,使电压表示数保持2.5V不变,同时记下电流表的示数,接着把R分别换成15Ω、10Ω、5Ω的电阻进行实验. ③若要使所给的5个定值电阻依次接入电路中都能正常进行实验,应该选取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至少为________Ω. ④小张根据多次测量数据描绘出电流随电阻变化的曲线如图丙中的a图象所示,由图象可得结论:当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电流与电阻成________. ⑤同组的小孟也利用电路和器材按同样的电阻更换顺序又进行了一次实验,并根据测量数据描绘出了如图丙中的b所示的图线,但小孟在操作中存在一个错误,请你根据图象分析,小孟在实验中的错误是________. ‎ ‎(2)顺利完成这个实验后,他们发现实验盒中还有小灯泡,铭牌上标有额定电压为2.5V,于是想测一下灯泡的电阻. ①小孟用小灯泡代替定值电阻继续实验,连接完电路后,发现小灯泡微微发光,移动滑片,小灯泡亮度不变,请你帮助小孟分析原因:________. ②小孟将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条件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刚好正常发光,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丁所示,此时小灯泡的阻值是________Ω(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③实验中,小孟的小灯泡先由暗变亮,发出耀眼的光后被烧坏,为了避免灯丝烧断,请你提出在调节滑动变阻器的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________. ‎ ‎【考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 【分析】(1)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至阻值最大处即B端,起到保护电路元件安全的作用;②根据控制变量法,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需控制定值电阻的电压相同,当换上小电阻时,根据分压原理确定电压表示数的变化,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结合分压原理确定滑片移动的方向;③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求出变阻器分得的电压,根据分压原理,求出当定值电阻最大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电路中的阻值;④由图象可知,电阻与对应的电流之积为0.25,为一定值,据此回答;⑤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要控制电压表示数不变;(2)①小孟用小灯泡代替定值电阻继续实验,连接完电路后,发现小灯泡微微发光,说明电路中电流很小,移动滑片,小灯泡亮度不变,即电流不变,说明变阻器失去了变阻的作用,据此分析;②根据电流表小量程读数,由欧姆定律求电阻大小;③为避免灯损坏,眼睛应注意观察电压表示数不能超过灯的额定电压的五分之一.‎ ‎【解答】(1)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①‎ 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至阻值最大处即B端,起到保护电路元件安全的作用;电路连接好,小张闭合开关S,发现电压表的指针反向偏转如图乙所示,即指针反向偏转,这是由于电压表正负接线柱引起的;②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将定值电阻由25Ω改接成20Ω的电阻,电阻变小,其分得的电压变小;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实验中应控制电压不变,应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应减小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由分压原理可知,应减小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所以滑片应向A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③电源电压6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变阻器分得的电压U滑=6V﹣2.5V=3.5V,变阻器的电压是定值电阻=1.4倍,根据分压原理,变阻器的电阻是定值电阻的 =1.4倍;当定值电阻最大为25Ω时,该选取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至少为1.4×25Ω=35Ω;④小张根据多次测量数据描绘出电流随电阻变化的曲线如图丙中的a图象所示,由图象可知,电阻与对应的电流之积为2.5,为一定值,故可得结论:当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电流与电阻成反比;⑤同组的小孟也利用电路和器材按同样的电阻更换顺序又进行了一次实验,并根据测量数据描绘出了如图丙中的b所示的图线,由图可知,当电阻分别为5Ω、10Ω时,对应的电流分别为0.3A和0.2A,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U=IR可知,电压表示数分别为1.5V和2V,没有控制电压表示数为2.5V不变;‎ ‎(2)①小孟用小灯泡代替定值电阻继续实验,连接完电路后,发现小灯泡微微发光,说明电路中电流很小,移动滑片,小灯泡亮度不变,即电流不变,说明变阻器失去了变阻的作用,原因是将变阻器的下面两个接线柱连入了电路;②小孟将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调节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刚好正常发光,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丁所示,图中电流表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3A,此时小灯泡的阻值:R= ≈8.3Ω;③在调节滑动变阻器的过程中,眼睛应注意观察电压表的示数不超过灯的额定电压的五分之一,即电压表示数不能超过3V. 故答案为:(1)①B、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②A;③35;④反比;⑤没有控制电压表示数为2.5V不变;(2)①将变阻器的下面两个接线柱连入了电路中;②8.3;③眼睛应注意观察电压表示数不能超过3V. 四、论述计算题 ‎19. 如图,水哥正在给小婷家送桶装水,桶中有水20L(桶重不计),水哥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200cm2,水哥的质量为60kg,此时水哥正以2m/s的速度匀速向前方200m的小婷家走去. ‎ ‎(1)水哥还需要多少时间能把水送到小婷家? ‎ ‎(2)在前往小婷家时,水哥对地面的压强多大?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分析】(1)根据速度公式v= 即可求出水哥还需要多少时间能把水送到小婷家;(2)水哥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G=mg求出其大小,利用压强公式求出他走路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 ‎【解答】(1)解:由v= ‎ 可得,把水送到小婷家所用的时间: t= = =100s; 答:水哥还需要100s时间能把水送到小婷家; (2)解:水哥的重力:G=mg=60kg×10N/kg=600N, 由ρ= 可得,水的质量:m水=ρ水V=1×103kg/m3×20×10﹣3m3=20kg, 水的重力:G水=m水g=20kg×10N/kg=200N, 他走路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G水=600N+200N=800N, 他走路时的受力面积:S=200cm2=2×10﹣2m2 , 走路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 =4×104Pa. 答:在前往小婷家时,水哥对地面的压强是4×104Pa.‎ ‎20. 如图甲是小杨家浴霸的电路简化图,部分数据如下表格所示,图中L为照明灯、图中L为照明灯,L1、L2是两盏红外线取暖灯.求:‎ 额定电压 频率 额定功率 取暖 照明 ‎220V ‎50Hz L1‎ L2‎ L ‎300W ‎300W ‎40W ‎ ‎ ‎(1)该浴霸照明灯正常工作时,通过照明灯的电流是多少?(保留一位小数) ‎ ‎(2)小杨每次洗澡约30min,且让L、L1、L2都同时正常工作时,则小杨洗一次澡要消耗多少电能? ‎ ‎(3)若小杨家的电能表如图乙所示,转速模糊不清,他想到一个办法,有一次洗澡,关闭家中其他电器,单独让卫生间的灯L、L1、L2都同时正常工作30min,杨妈妈发现电能表转盘转了320转,则电能表上模糊不清的这个转速应该是多少r/kW•h?‎ ‎ ‎ ‎【考点】电功的计算,电能表参数的理解与电能的求法,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 【分析】(1)照明灯正常工作时的功率和额定功率相等,根据P=UI求出通过的电流;(2)L、L1、L2都同时正常工作时,电路中的总功率等于三灯泡电功率之和,根据W=Pt求出小杨洗一次澡要消耗的电能;(3)电能表转盘转的圈数与消耗电能的比值即为这个参数. ‎ ‎【解答】(1)解:由P=UI可得,通过照明灯的电流: IL= = ≈0.2A; 答:该浴霸照明灯正常工作时,通过照明灯的电流是0.2A; (2)解:L、L1、L2都同时正常工作时,电路中的总功率:‎ P总=P1+P2+PL=300W+300W+40W=640W=0.64kW, 由P= ‎ 可得,小杨洗一次澡要消耗的电能: W=P总t=0.64kW× h=0.32kW•h; 答:小杨每次洗澡约30min,且让L、L1、L2都同时正常工作时,则小杨洗一次澡要消耗 ‎0.32kW•h的电能; (3)解:电能表的转速为:N= =1000r/kW•h. 答:电能表上模糊不清的这个转速应该是1000r/kW•h. ‎ 21. ‎ 初三14班的小豆同学对力学中一直出现的小木块又爱又恨,他准备自己动手建立模型,攻克难关,如图甲,小豆拿了一个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内装有适量的水,底面积是100cm2(筒壁厚度不计,容器足够高),此时水深16cm,如图乙,他将一底面积50cm2、高8cm的木块放入容器内,它会静止在水面上,且有 的高度浸入水中,他提出以下问题,你能解答吗? ‎ ‎ ‎ ‎(1)未放木块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 ‎(2)求木块的密度; ‎ ‎(3)如果用力将木块压至恰好浸没(水无溢出),木块重力在这一过程中做了多少功? ‎ ‎【考点】密度的计算,液体的压强的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功的计算 【分析】(1)知道未放木块时容器内水的深度,根据p=ρgh求出水对容器底的压强;(2)根据V=Sh求出木块的体积,根据题意求出木块排开水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木块受到的浮力,根据物体漂浮条件可知木块的重力,根据G=mg求出木块的质量,利用V=Sh求出木块的体积,再利用ρ= = 求出木块的密度;(3)根据V=Sh求出容器内水的体积,根据体积公式求出木块浸入水的深度,水的体积和木块排开水的体积除以容器的底面积即为水的深度,进一步找出木块重心所在的位置;当用力将木块压至恰好浸没时,木块的体积和排开水的体积相等,再根据体积公式求出水的深度,进一步得出木块重心所在的位置,木块两次重心所在位置的差值即为木块重心下降的高度,根据W=Gh求出重力所做的功. ‎ ‎【解答】(1)解:未放木块时容器内水的深度:h=16cm=0.16m,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p=ρ水gh=1.0×103kg/m3×10N/kg×0.16m=1600Pa; 答:未放木块时容器对地面的压强为1600Pa; (2)解:木块的体积: V=S木h木=50cm2×8cm=400cm3 , 木块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 V排1= V= ×400cm3=240cm3=2.4×10﹣4m3, 木块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排1=1.0×103kg/m3×10N/kg×2.4×10﹣4m3=2.4N, 因木块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所以,木块的重力:G=F浮 ‎=2.4N, 由G=mg可得,木块的质量:m= = =0.24kg, 木块的密度:ρ= = =0.6×103kg/m3; 答:木块的密度为0.6×103kg/m3; (3)解:容器内水的体积:V水=S容h=100cm2×16cm=1600cm3, 木块漂浮时,木块浸入水中的深度:h1= = =4.8cm, 此时容器中水的深度: h2= = =18.4cm, 如下图所示,木块重心所在的位置: h重=h2﹣(h1﹣ )=18.4cm﹣(4.8cm﹣ )=17.6cm, 当用力将木块压至恰好浸没时,木块排开水的体积:V排2=V=400cm3, 此时容器内水的深度: h2′= = =20cm, 木块重心所在的位置(如上右图所示): h重′=h2′﹣ =20cm﹣ =16cm, 则木块重心下降的高度: △h=h重﹣h重′=17.6cm﹣16cm=1.6cm=0.016m, 木块重力在这一过程中做的功: W=G△h=2.4N×0.016m=0.0384J. 答:如果用力将木块压至恰好浸没(水无溢出),木块重力在这一过程中做了0.0384J的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