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6.92 KB
- 2021-11-0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黔东南州2021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
语文模拟试卷(二)
分值: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3分)
A.酝酿(niànɡ) 摇曳(yè) 悲天悯人(mǐn)
B.帷幕(wěi) 漾开(yànɡ) 觥筹交错(gōng)
C.娉婷(pīn) 翡翠(cuì) 战战兢兢(jīng)
D.菡萏(dàn) 静谧(mì) 百折不挠(ráo)
【解析】B.帷幕(wéi);C.娉婷(pīng);D.百折不挠(náo)。
2.下列词语中字形及加点字的释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B )(3分)
A.羁绊:约束 行将就木:指棺材 炯乎不同:差得远
B.拾级:轻步而上 警报迭起:屡次、接 群蚁排衙:衙门
C.揩汗:擦、抹 深恶痛绝:断绝 屏息凝神:抑制(呼吸)
D.修茸:修理房子 人迹罕至:稀少 人声鼎沸:沸腾
【解析】A.迥乎不同;C.深恶痛绝:极;D.修葺。
3.下面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3分)
A.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人们认识到一些野生动物会成为某些病原体传播的中间宿主,食用和非法交易野生动物等现象已经成为众矢之的。
B.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沿袭,能够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的家族文化。美好家风的形成是漫长的,不可能一气呵成。
C.刷抖音,上快手,如今已成为许多人茶余饭后的娱乐方式,不过有网友评论,这些平台发布的小视频制作水平良莠不齐
D.小米、玉米糁儿、红豆、红薯、红枣、栗子熬成的腊八粥,占全了色、味、香,令人流连忘返。
【解析】B.“一气呵成”指一口气做成,形容文章结构紧凑,文气连贯。也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紧凑,迅速不间断地完成。不符合语境。C.“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使用对象有误。D.“流连忘返”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忘记了回去。不合语境。
4.下列对语文知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3分)
A.“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句中的“潺潺的水声”是主谓短语。)
B.“海燕在高傲地飞翔。”(这个句子中的“在”是副词,“飞翔”是动词。)
C.写文章是交流思想、传播经验的一种方法。(句子的主干是:写文章是方法。)
D.能否在公众场所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是能否巩固防疫成果的重要前提。(本句句意明确,无语病。)
【解析】“潺潺的水声”是偏正短语。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A )(3分)
正由于英雄具有这些崇高的品质,其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对国家而言,英雄是国家的符号,每个国家都需要有引以为豪的英雄
②可以说,正是千千万万的英雄,才使得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于危亡中展现生机,由积贫积弱走向繁荣昌盛
③对个人而言,英雄为我们树立起精神的标杆,影响着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观的形成
④英雄们身上所具有的光辉品质,正是构筑民族精神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A. ③①④②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④③②①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确定中心句,通过读这四个句子,可知本语段介绍的是“从个人和国家两方面揭示英雄的作用”,按照逻辑层次关系来写,所以确定③是首句,紧接介绍国家①,
最后总结英雄所起的作用④②。所以顺序为③①④②,据此可知答案为A。
6.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B )(3分)
A.在上等文学作品中——尤其在诗词中——这种言不尽意的例子处处可见。
B.不知累积至那种广袤,需如何积攒每一粒泥土,每一朵浪花,每一朵云霓?
C.我亲爱的,你那花是会开得美的,而且会孕出一个桃儿来的;我还叫你是我梦的精灵,对吗?
D.我怎么形容自己呢?我觉得我是“努力奋斗,曾经取得过成绩,现在高峰已过,跟不上新技术发展的一个过时的科学家”。
【解析】将第2处和第3处的逗号改为顿号。
7.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及文体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3分)
A.“社”是谷神,“稷”是土地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如:“婵娟”代指月亮,“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B.在汉语中表示年龄的词语很丰富,其中“总角”表示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C.科举考试中的“乡试”,是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的考试,秀才才有资格参加,
考中为举人。《范进中举》中的范进就是参加乡试而中为举人。
D.《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莫泊桑,是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与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解析】“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
二、古诗文阅读(32分)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则文言文选段,按要求完成8—11题。(17分)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富贵不能淫》)
【乙】豫让①臣事智伯,及赵襄子杀智伯,让为之报仇。声名烈烈,虽愚夫愚妇莫不知其为忠臣义士也。呜呼!让之死固忠矣,惜乎处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②。何也?观其漆身吞炭③,谓其友曰:“凡吾所为者极难,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而怀二心者也。”谓非忠可乎?及观其斩衣三跃④,襄子责以不死于中行氏而独死于智伯,让应曰:
“中行氏以众人待我,我故以众人报之;智伯以国士待我,我故以国士报之。”即此而论,让有余憾矣。
让既自谓智伯待以国士矣,国士,济国之士也。当伯请地无厌之日,纵欲荒暴之时,为让者正宜陈力就列,谆谆然而告之曰“诸侯大夫各安分地无相侵夺古之制也。今无故而取地于人,人不与,而吾之忿心必生;与之,则吾之骄心以起。忿必争,争必败;骄必傲,傲必亡”。谆切恳至,谏不从,再谏之,再谏不从,三谏之。三谏不从,移其伏剑之死,死于是日。若然,则让虽死犹生也,岂不胜于斩衣而死乎?
(选自方孝孺《豫让论》,有改动)
【注释】①豫让:战国时晋国人。最初投于晋国贵族范氏、中行氏门下,因为不得重用而改投智伯门下,智伯对他十分器重。后来智伯被赵襄子所杀,豫让曾两次计划为智伯报仇,均未成功。②惜乎处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可惜他这样死的方式还存在不忠的成分。③漆身吞炭:豫让第一次行刺未遂,赵襄子把他释放了,但他继续图谋为智伯报仇。他将全身涂上漆,吞下火炭,改变自己的容貌声音,准备第二次行刺。④斩衣三跃:第二次刺杀未遂后,豫让被赵襄子的侍从包围,无奈之下,他请求赵襄子将衣服脱下来让他刺几剑以成全他,刺完后伏剑自杀。
8.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组是( D )
(3分)
A. 一怒而诸侯惧(连词,就)
B.往之女家,必敬必戒(动词,去,到)
C.及观其斩衣三跃(动词,等到……的时候)
D观其漆身吞炭(代词,其中)
【解析】代词,他的。
9.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3分)
A.诸侯大夫/各安分地/无相侵夺/古之制也。
B.诸侯大夫各安/分地无相/侵夺/古之制也。
C.诸侯大夫/各安分/地无相/侵夺古之制也。
D.诸侯大夫各安/分地无/相侵夺/古之制也。
【解析】根据句意可以划分,句意是:诸侯和大夫都应该安守各自的封地,不应互相争夺,这是自古以来的制度。
10.对选文内容理解、分析、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 D )(3分)
A.甲乙两文都是议论性文章,观点鲜明,破中有立。
B.孟子首先批驳了无原则顺从的妾妇之道,然后提出了“大丈夫”的具体标准;方孝孺认为,“国士”即济国之士。
C.“大丈夫”“国士”都是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为之不懈奋斗,并作出了卓越贡献的人。
D.孟子和景春眼中的大丈夫标准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解析】“大丈夫的标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也正是孟子的观点。
11.将甲乙两个文段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4分)
得志的时候,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2)中行氏以众人待我,我故以众人报之;智伯以国士待我,我故以国士报之。(4分)
中行氏用对待普通人的态度对待我,所以我用普通人的行为报答他;智伯用对待国士的态度对待我,所以我用国士的行为报答他。
【乙参考译文】豫让以家臣的身份来侍奉智伯,等到赵襄子杀了智伯以后,豫让为他报仇。忠义的声名显赫,即使是愚昧的男子和无知的妇女,也没有不知道他是忠臣义士的。唉!豫让的死固然是忠心的了,可惜,他选择死的方式还存在有不能称为忠心的地方呀。为什么呢?试看他用漆涂身改变容貌,吞食炭块改变声音后,对友人说:“我所做的都是极其艰难的事,我将以此来使天下后世为人臣而怀二心的人感到惭愧。”能说这不是忠心吗?但看到他劈斩赵襄子的衣服而三次跳跃刺杀时,赵襄子责问他为什么不为中行氏而死,却单单为智伯而死;豫让回答说:“中行氏用对待普通人的态度对待我,
所以我用普通人的态度来回报他;智伯用对待国士的态度对待我,所以我用国士的行为来报答他。”就只从这一点来分析,豫让的死是留有遗憾的。
豫让既然自己说智伯以对待国士的态度对待他,国士就是救国之士嘛!当智伯索求土地而不知满足的时候,放纵欲望荒淫暴虐的时候,做为国士的豫让,正应该拿出自己的能力站在应有的地位上,诚恳地劝告他:“诸侯和大夫都应该安守各自的封地,不应互相争夺,这是自古以来的制度。如今无故向人家索取土地,人家不给,我们必然要心生气愤;人家给了,那我们就必然要心生骄气。气愤必定会争夺,争夺必然会失败;骄纵必定要傲慢,傲慢必然要灭亡。”把话说得谆谆亲切而态度又极其诚恳,劝谏不听,就第二次劝谏,第二次劝谏不听,就第三次劝谏他。三次劝谏如果还不听从,把那事后的伏剑而死挪到这个时候来死。如能像这样,那么,豫让即使死了也会像活着一样让人怀念,难道这不胜过刺杀他人衣服后再自尽吗?
(二)古诗文积累赏析(15分,共2小题)
12.根据所给提示,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共6小题,选做4题,多答以最先4题计分,共8分)
(1)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__征蓬出汉塞__,__归雁入胡天__。
(王维《使至塞上》)
(2) __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玉盘珍羞直万钱__。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其一)》)
(3)__一抹晚烟荒戍垒__,__半竿斜日旧关城__。 古今幽恨几时平!(纳兰性德《浣溪沙》)
(4)青树翠蔓,__蒙络摇缀__,__参差披拂__。 (柳宗元《小石潭记》)
(5)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引用典故表达词人希望被朝廷重用的心愿的句子是:“__持节云中__,__何日遣冯唐__?”
(6)自古以来中国精神是无与伦比的,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通过著名诗句“__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__”道出了自己的国民精神。诗和精神自古以来就有关联,“中国诗词大会”唤醒了无数人心中的“诗和远方”,这些历久弥新的诗词,不仅凝聚着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之趣,气度神韵,而且展示了古代文人墨客的多彩生活,更包含了中国国民精神的全部符码。
1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文后(1)—(3)题。(7分)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
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 诗歌讲述了卖炭翁__以烧炭卖炭为生却横遭掠夺__的悲惨故事。
(1分)
(2)请你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所展现的画面。(3分)
那牛角上的红绸在空中飘荡着,没有丝毫光泽的红绸像是要挣脱掉似的,在风中疯狂地飞舞着,红绸、黄牛、破车、老汉,构成了一幅奇异的画面。
(3)请分析“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在诗中的作用。(3分)
①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宫使的仗势欺人、粗暴蛮横。
②间接地表现了卖炭翁在强权面前的无奈、无助。
③表达了对统治阶级罪恶的控诉。或: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
(意思对即可。一点1分,共3分)
三、现代文阅读(25分,共8小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17题。(12分)
材料一: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
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节选自马南邨《不求甚解》)
材料二:如果把阅读分开来说,一般科学的教科书应该偏重于阅,语言文字的教科书应该偏重在读。一般科学的教科书虽也用了文字写着,但我们学习的目标并不在文字上,譬如说,我们学地理、学化学,所当注意的是地理、化学上所记着的事项本身,这些事项除图表外还用文字记着,但我们不必专从文字上记忆揣摩,只要从文字去求得内容就够了。至于语言文字的学科就不同,我们在国文教科书里读到一篇文章——假定是韩愈的《画记》,这时我们不但该知道韩愈这个人,
理解这篇《画记》的内容,还该有别的目标,如文章的结构、句子的式样、描写表现的方法等,都得加以研究。如果读韩愈的《画记》,只知道当时曾有过这样的画,韩愈曾写过这样的一篇文章,那就等于不曾把这篇文章当作国文功课学习过。
(节选自夏丏尊《怎样阅读》)
材料三:根据不同的读书目的,可以选择不同的阅读内容。例如,如果是为了与课内学习沟通衔接,就要关注与课内关联度较高的内容;如果是为了写读后感,就要关注感受最多、体会最深的内容;如果是为了质疑批判,就要关注你认为可以商讨、指瑕的内容。
阅读不同的文本,可以采取不同的读法。例如,实用文体可以采取“冷读”的方法,阅读时头脑冷静,心平气和,这样有利于把握概念,抓住要点,深入理解;文学作品则可以采取“热读”的方法,阅读时可以调动感情,鼓舞精神,一气贯注,达到感同身受或身临其境的效果,再如,理解、记忆性阅读,可以采取默读的方法;评价、探究性阅读,可以采取评点批注的方法;消遣、娱乐性阅读,可以采取浏览跳读的方法。
(节选自《读书方法指导》)
14. 下列对“材料”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3分)
A.材料一提倡学习陶渊明的“不求甚解”,提出读书时要虚心,不要固执一点,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B.材料二中“我们不必专从文字上记忆揣摩,只要从文字去求得内容就够了”的“专”字去掉不改变原句意思。
C.材料三第二段采取分类别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阅读不同的文本,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
D.这三则材料在表达方式上是有所不同的,材料一属于论述性文字,材料二、三属于说明性文字。
【解析】“我们不必专从文字上记忆揣摩,只要从文字去求得内容就够了”中“专”字是“专门”的意思,去掉后语义发生了变化。
15.以上三则材料主要围绕读书的哪些方面来写的?(3分)
主要是围绕读书的习惯、读书的方法、读书的目的来写的。
16.材料三主要围绕阅读方法来写,找出第二自然段主要写了哪几种读书方法?(3分)
“冷读”法; “热读”法;默读法;评点批注法;浏览跳读法。
17.以下是《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目录”与“单元导读”,请你结合材料二、三,谈谈学习本单元为什么“要重视朗读课文”?(3分)
第一单元 阅读
1 春/朱自清
2 济南的冬天/老舍
3* 雨的四季/刘湛秋
4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曹操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次北固山下/王湾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写作 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第一单元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生生不息,四时景物美不胜收。本单元课文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多姿多彩的四季美景,抒发了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
学习本单元,要重视朗读课文,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领略景物之美;把握好重音和停连,感受汉语声韵之美。还要注意揣摩和品味语言,体会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本单元收录的是散文名篇和古诗词名篇,是很好的阅读材料,而且写景抒情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只有反复阅读,才能加深我们的理解,培养我们的语感;也只有反复阅读,我们才能领略到作者渗透其中的思想情感。所以“要重视朗读课文”。
(二)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13分,共4小题)
信 念
谢松良
我清楚地记得,城郊几间厂房失火,我和战友们出警去灭火,后来发生了爆炸,强大的气流冲击下,我什么都不知道了……
灾难中我能幸存下来,是因为爆炸时我被气流推倒在墙脚下,楼房倒塌时,坚硬的墙体和崩塌的楼面形成一个狭小的“救命三角”,为我挡住了其他重物的冲击,让我有机会体验“活死人”是怎么回事。
我的内心复杂而沉重,不知道还能否从这里活着出去,不由地想到了女朋友佟佟,我们是在消防支队与地方联谊时相识的,她外表靓丽气质娴雅,以她的条件,找一个比我优秀的男人不在话下,可她不顾家人的反对,最后选择了我。
佟佟,对不住了,以前我出警回来,你总是很担心我的安危,每次我都那么漫不经心,还笑你小孩子气。现在,危险真的来了。
不久,我听到一阵隆隆的雷鸣声,废墟的粉尘在暴雨的冲刷下纷纷遁形。我的脸上、耳朵里的粉尘被雨水冲干净了,就连挤压我的碎石也冲走了不少。我躺在湿漉漉的废墟里,和暴雨前干渴难耐相比,情况要好些了。
一阵微风吹来,一股难闻的腐臭味儿让我感到恶心,甚至有想吐的冲动,可惜我已经没有力气让胃抽搐了,只能干咳几声算是抗议。
我陷入了昏迷。迷迷糊糊中,我被引领到童年的时光里。
幼小的我喜欢跟着爷爷去山林里采摘蘑菇。深山老林里,每当看到锈迹斑斑的头盔或者腐烂的枪架子,爷爷就把采摘蘑菇的事忘记了,转而专心地收拾那些烂铜破铁。有时,我们还会遇到尸骨,爷爷就会停下来,对着它先立正后敬礼,然后把散落的骨骸收集起来挖坑深埋,并做好标记。当时我还小,但也知道爷爷是名抗日老战士。
后来,我考上了消防指挥学院,在完成学业之后,服从组织安排成为一名消防战士。消防工作有危险,但爹妈不反对我的选择,当过兵杀过日本鬼子的爷爷支持和鼓励我,使我树立了克服困难和挫折的信心,脚踏实地一步步走过来。
随着光线渐渐变暗,又一个黑夜来临,也是在这时,一阵重型机械的轰鸣声从废墟外渐次传来,我有点儿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激动起来……
在医院重症监护室待了几个月出来,一个消息让我无比感动,竟然是闻讯赶来的爷爷率先发现了我的藏身处,我能够获救,他功不可没。另一个却是个不愉快的消息,佟佟竟然和别人订婚了。我以为自己会有泪水和失落,可那段时间我非常坚强。
表彰大会的前一天,市报记者来采访,她问我在当时那种环境里,活下去的信念是什么,我说是两个人,因为我不能让爷爷和佟佟以后见不到自己。
记者接着问:“佟佟是你女朋友吧?”
“曾经的。”我微笑着回了她。
“她最终还是抛弃了你,是吗?你不恨她?”记者感到有些意外。
“不恨,因为她是我永远的信念。”
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3分)
A.小说交代了事故发生后当时境况的艰危,生动而细致地刻画了“我”的心理活动。
B.所谓“有机会体验‘活死人’是怎么回事”,这是“我”对身处危境的自我调侃。
C.小说中“重型机械的轰鸣声从废墟外渐次传来”,正面写出营救工作的张弛有度。
D.小说中的“爷爷”具有坚韧的意志力,坚信他的孙子即使在绝境中也会坚持到底。
【解析】小说中“重型机械的轰鸣声从废墟外渐次传来”,侧面写出营救工作的张弛有度。
19.文章以“信念”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3分)
①设置悬念,引出下文,吸引读者阅读的兴趣,希望一探究竟什么是信念。
②“信念”是文眼和线索,信念也是老一辈传承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③点明文章主题,信念给人巨大力量,最终“我”凭借坚强的意志,坚持到底,在绝境中求生存。
20.小说中插叙“我”的一段“童年的时光”,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①交代爷爷是名抗日老战士,暗示“我”的“信念”来自于爷爷:
②为下文写爷爷支持和鼓励“我”当消防战士,使“我”树立了克服困难和挫折的信心,以及发现“我”的藏身之处作铺垫。
21.信念对一个人来说真的很重要,结合全文并联系自己谈谈你的理解。(4分)
信念是鼓舞和激励人奋勇前行的不竭动力,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基础,是我们克服困难的重要支撑点。
四、综合性学习水平考查(12分,共4小题)
疫情期间的英雄层出不穷,贵州中学组织了以“我心目中的英雄”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根据下面的内容按要求完成活动任务。
22.我宣传:为营造活动氛围,动员师生积极参与,请你为此次活动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句式对称,有感召力,20字以内。)(3分)
示例:崇敬英雄 弘扬正气
23.述图表:为了更好地开展“我心目中的英雄”主题活动,学校对学生进行了“我最崇拜的人物”问卷调查。如图是开展活动前后的问卷调查统计图表,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图表所表示的内容。(3分)
活动前,对艺体明星的崇拜比率高于革命英雄;
活动后,对革命英雄的崇拜比率高于艺体明星。对其他人物的崇拜比率变化不大。
24.言感受:报告会后,学校团委在校园网开设了“我心目中的英雄”专栏。请你在留言区说几句话,表达对英雄的崇敬之情。(2分)
示例: 84岁的钟南山坐镇一线不知疲倦, 73岁的李兰娟在实验室夜以继日,他们用一生韶华投身事业,他们用满腔热情保卫生命,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更是我们心中最伟大的英雄!
25.某班在开展“中国经典名著《水浒传》阅读活动”中,要求大家重点关注“武松”这个人物形象。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面两个相关活动任务。(4分)
(1)请你从下列给出的故事情节中,准确选出与武松本人无关的一项( A )(2分)
A.拳打镇关西 B.景阳冈打虎
C.醉打蒋门神 D.大闹飞云浦
【解析】“拳打镇关西”的是鲁提辖,不是武松,故选A。
(2)请你用简要语言概括《水浒传》中“武松”这个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2分)
武松是一个嫉恶如仇,武艺高强,有勇有谋的人,也是一个相对来讲性格外向的人。
五、作文(60分)
26.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60分)
题目一:
人生有无数的第一次,也有着无数的第二次。第二次也许是第一次的重复,但可能有全新的发现;第二次也许会趋于平淡,但更可能绽放精彩。第二次是一种坚持,是一种回味,是一次新生……
请以“第二次也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题目二:钥匙
要求:①注意先将作文标题填写在答题卡上,然后作文。②若选题目一,先将文题补充完整并填写在答题卡上,然后作文。③结合生活实际,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定文体,写出600字以上的文章。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