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合集九上部编版语文 125页

  • 2.21 MB
  • 2021-11-06 发布

教案合集九上部编版语文

  • 12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一单元教案 1. 沁园春•雪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读懂诗歌内容,欣赏词大气镑礴,旷达豪迈的意境,感受诗人胸襟气度,理解关键词语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理解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来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通过理解诗人作为领袖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培养学生立下远大抱负,敢于超越前人的精神。‎ 重点:理解关键词语所表达的感情,体会最后三句的含义 难点:上阕写景是为下阕评古论今,抒发情怀作铺垫。‎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程序 ‎ 一、导入新课 ‎ 播放《我爱你,塞北的雪》,再播放音频《沁园春•雪》,由北方柔美深情的雪,过渡到北方豪迈的雪,从视听上吸引学生,营造气氛,开启学生形象思维。‎ 板书课题:沁园春•雪 ‎ 二、题解与背景: ‎ 毛泽东(1893 — 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他的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指挥才能被世人所公认,他的文学才华也同样被世人所称道,尤其是他的诗词更是表现出了很高的文学修养。今天我们学习的《沁园春》就是他的代表作。‎ 背景介绍 62‎ ‎《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后,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同志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这首词。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其间,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迅速在人民当中广为传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和胜利的信心。 ‎ 介绍词的知识:词,又称长短句。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比如《沁园春》、《虞美人》、《水调歌头》等。 ‎ 一首词称为一阕;词若有上下两段,就称为上下阕。 ‎ 今天学习的课文“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这首词的题目。‎ 三、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 ‎1.请同学们大声自由朗读读这首词两遍,要读得正确,并注意语气、语调、语速、情感。‎ ‎2.哪位同学给大家读一读这首词?‎ ‎3.“望长城内外”我有两种读法,你认为怎样合适?‎ ‎(“望”字重读、语气要激昂豪迈,梳理“望”字领起的内容。)‎ ‎4.学生齐读“望”字领起的这几句。‎ ‎5.“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一句又该如何读呢?‎ ‎ 6.师点拨:既然语调高亢就显得有生机,“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该怎样读?是慷慨激昂地读,还是深情地读,同学们品味,哪一种更合适?‎ 四、再读这首词,思考、探究 ‎ 1.请同学们采用这样的方式自学:‎ 赏析一词:我认为“ ”一词好,好在……‎ ‎ 描绘一句:“ ”一句,使我仿佛看(想)到 了……‎ ‎2.生发言,师合理指导引领。‎ ‎(1)词的上阕哪些句子总写北方雪景?这些词句创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 62‎ 明确:前三句总写雪景,把读者带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里。创造了一个广阔博大的意境,体现了诗人雪中赏雪的豪迈情怀。 ‎ ‎(2)指出写静、动景的词语,体会其意境。 ‎ 明确:“封”写地面,凝然安静;“飘”写天空,雪姿轻盈。由下而上,一静一动,意境开阔,气魄宏伟,格调非凡。 ‎ ‎(3)作者对雪景的描述,由哪个词领起?它统领了哪些句子? ‎ 明确:“望”字。它统领了以下句子“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 ‎(4)作者望见了哪些景观?(作者为何选取这些景观?) ‎ 明确:“长城”、“黄河”、山脉、高原等景观,尤其是“长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国风貌,而且与“千里”“万里”相照应,续写地域的辽阔。 ‎ ‎(5)“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原都是静物,却写它们“舞”和“驰”,为什么这样写?给你怎样的感受? ‎ 明确:‎ ‎“山”“原” 都是静物,写它们 “舞”和“驰” ,用了化静为动的写法,运用比喻,形象地展现了群山起伏,丘陵绵延的壮观景致,极富动感,使人眼中的大自然显得生机勃勃,灵动活跃。‎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化静为动,有三方面因素:‎ 视觉因素。作者站得高,看得远,山丘连绵起伏,远看确有山舞原驰的动感。‎ 精神因素。作者意气风发,因而在他心目中,大自然也生气勃勃。‎ 时代因素。中国革命正在蓬勃发展,中国人民正在奋起抗日,赋予群山、高原以顽强的性格,可以体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 ‎ ‎(6)讨论:上阕末尾三句写的是实景还是虚景?从哪个词可以看出?这三句写出了怎样的意境?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 ‎ 明确:“须”字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写出了雪后景象的清朗、娇艳、多姿多彩。 ‎ 62‎ 你看,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染红了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皑皑白雪。云海茫茫,雪山巍巍,苍松翠柏,郁郁青青。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 ‎ ‎3、让我们带着赞美,带着陶醉,齐读上阕。‎ 真是“江山如此多娇”啊!老师经常发现有人把这个“娇”字写成“骄”,想想也有道理,这么美的河山,怎不令人骄傲与自豪呢?同学们看,毛泽东用这个“娇”字,用意何在?在这里,作者把空间写得如此广阔,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又把景色写得如此壮丽,表现了他怎样的感情? ‎ 明确:既突出祖国风光的柔美。又照应“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一句。有阳刚之雄健,又有阴柔之妩媚,这既是我们可爱的祖国,又是毛泽东诗词的美学追求。作者如同顶天立地的巨人,他的胸怀博大宽广,他的气魄雄伟旷达。作者的感情充满喜悦,豪迈奋发,充满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 ‎4、祖国河山如此壮丽美好,使得古往今来无数英雄为之倾倒, “引”也是个领字,到底“引”出了哪些英雄人物?他们有什么共性? ‎ 明确: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人物,是无数英雄中的佼佼者,都是雄才大略,战功赫赫,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5、真是战功赫赫,功勋卓著。对于这样杰出的历史人物,词人用一个词对他们作了总的评价,请找出这个词。‎ 明确:“惜”(品味“惜”字的丰富含义。第一,惜中含褒。肯定他们是英雄人物,同时也就肯定了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伟大民族;第二,委婉的批评了他们缺少文治、文学才华欠缺。第三,他们的不足是由于时代、阶级局限造成;第四,表现了后来者居上的伟大气概。) ‎ 其中“略输”“稍逊”“只识”几个词,有肯定、惋惜、委婉的批评,还有作者一点微微的自得。“惜”字可看出包含了惋惜兼有批判,“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只识”一一做了贬谪。 ‎ ‎6、讨论:谁是真正的英雄? ‎ 明确:今朝的风流人物,是新时代在文治和武功方面都有更杰出的才能更伟大的抱负的人,应该是人民群众,也应该是领导人民群众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还应该是诗人的自况。这是诗人的自信和自励,是他们决心登上历史舞台的威武雄壮的宣言。这是全词的主旨所在。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对一个时代有极大影响的英雄人物。‎ 我个人认为,主要指毛泽东自己,因为“诗言志”吗?‎ 62‎ 当时他在党内的领导地位已经确立,长征也取得了胜利,对于中国的局势成竹在胸。说是人民大众也有道理,因为他是无产阶级人民大众的代表。‎ 事过境迁,千古风流人物都已过去,而今,真正才华横溢、文采飞扬,能够领略和欣赏江山秀美的人,能够促进祖国统一繁荣,还得算是今天的革命英雄,革命领袖,表现了毛泽东同志“天下大任,舍我其谁”的英雄豪情。‎ ‎7.请仔细品味“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你能从中读出什么内涵吗?‎ 好,我们就是毛泽东,让我们微微摇头,微微上扬嘴角,读这几句,读出这几种微妙的感情。‎ 同学们,毛泽东望的岂止是北国风光啊!他望的是祖国的万里河山,他望的是中华几千年的历史舞台,他望的是中国美好的未来。‎ ‎8、提问:作者在下阕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 ‎ 明确:评古为论今作铺垫。,起烘云托月的作用。作者以“往昔”与“今朝”对比,“英雄”与“风流人物”对比,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历史作用。‎ ‎9、这首词是怎样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 ‎ 上片写景大气磅礴,气象雄浑而有寓情于景,句句洋溢着热 爱祖国山河的豪情;下片议论,有上片之景而产生感情有祖国的壮丽山河想到无数英雄为之倾倒,并对历代英雄人物加以评说而寓情于议,蕴涵诗人对祖国的深情以及充满自信的情怀,最后一句由评论落到赞扬,点明主题,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 五、巩固与迁移 阅读课后诗《减字木兰花 广昌路上》并比较两首词的异同点 ‎ 这两首诗共同点都是写雪景,都有雄壮的气势、豪放的风格。前者是借景抒怀之作,赞美祖国山河的壮丽,抒发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豪情壮志;后者是写景叙事之作,描写行军的一个场面,表现工农红军一往无前的战斗气概;前者上片写景下片议论,后者上片写景,下片叙事。 ‎ 前者写的是北国雪景,壮阔而美好,并有诗人的想象,后者写的是南国雪景,虽有气势而难与前者相比,只是展现眼前的实景。 ‎ 六、布置作业:‎ 展开联想、想象,用一段文字描绘诵读本词时脑中浮现北方雪景画面。‎ 62‎ 七、板书设计 ‎    沁园春 雪 ‎   毛泽东 ‎  景: 江山多娇 (望)‎ ‎  评: 古代帝王 (惜)‎ ‎   颂: 人民大众 (主旨)‎ 八、教学反思:‎ 这首词大气磅礴,激昂豪迈,最适合诵读,所以我让学生学习这首词反复诵读,有层次诵读,达到读准、读懂、读美,老师适时诵读指导,让朗朗的读书声充满课堂,体现语文课独特的韵味。‎ 让学生品味用词的精巧、品味意境的宏大,在细细品味中诵读、比较,学习读诗品诗的方法,提高分析、鉴赏感悟诗词的能力,这一板块的学习,给学生的时间多点,这样便于学生绽放出更多的思维火花。 ‎ ‎2.我爱这土地 教学目标 ‎ 1.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了解新诗的特点。‎ ‎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背诵和比较阅读,激发学生阅读新诗的兴趣。‎ ‎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引导学生体验新诗的意境及思想内容;品味诗歌的语言特色,提高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 重点 : 在学生背诵的基础上加深对诗歌思想内容和思想感情的理解。‎ ‎ 难点 :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理解本诗的思想内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62‎ ‎(一)导语设计 ‎ 诗歌在我国有着渊远流长的历史,它记载着中国悠久文化的发展历程,从诗经到“黑夜给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她寻找光明。”诗歌能拨动我们的心弦,让我们品味过去的荡气回肠与今朝的风花雪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走进现代诗的世界。‎ ‎(二)简介诗人 ‎ 艾青: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学过绘画,现代著名诗人,被称为“是继郭沫若后中国新诗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他的诗与祖国和人民的命运息息相关,具有浓重的历史感和使命感。艾青的诗排斥华丽的矫饰,抛弃空洞的说教语言,始终采用鲜活的有流动感和弹力的语言与语调,表现出一种散文美。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出版过《黎明的通知》、《归来的歌》等诗集。‎ ‎(三)介绍诗歌的写作背景。‎ ‎ 本诗是一首现代诗歌史上广为传诵的名篇。抗战初期的1938年,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我华北、华东、华南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皆实行“三光”政策,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奋起反抗,与日本侵略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诗人艾青在这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深情的爱,对侵略者的恨,写下了这首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慷慨激昂的诗篇。‎ ‎(四)学生分组朗读诗歌 ‎ 教师提示注意事项:‎ ‎ 1.诗歌的节奏。 2.朗读时语句的连贯性。‎ ‎ 3.增、减字的朗读错误。 4.请学生读准下列加点的字 蔷薇(qiáng wēi) 璀璨(cuĭ càn) 讴歌(ōu)敦厚( dūn)姹紫嫣红(chà yān)‎ 一泻千里(xiè)‎ ‎ 5.学生自行评价与打分中的激励性。‎ ‎ 6.诗歌中美的熏陶与感受的情景导向。‎ ‎(五)在教师的带动下熟读诗歌,争取达到成诵。‎ ‎ 1.抽学生朗读课文。 2.学生分小组朗读课文及朗读评价。‎ 62‎ ‎ 3.抽学生背诵课文。‎ ‎(六)学生齐读本诗,进一步熟悉诗的内容,并分析结构。‎ ‎ 第一节:以鸟生死眷念土地作比,表达诗人对祖国的爱。‎ ‎ 第二节:运用设问,直抒胸臆。‎ ‎(七)学生品读诗歌,提出问题分析诗的形象。‎ ‎ 问题情景设计如下:‎ ‎ 1.诗歌往往运用象征等写作手法来描绘其塑造的形象,诗的形象又寄予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我们阅读诗歌,要善于发现问题。谁提出的问题越多越具有代表意义,谁对诗歌的理解就越深刻。‎ ‎ 2.可能出现的问题:‎ ‎ (1)鸟是怎样歌唱的?它歌唱的内容是什么?‎ ‎ (2)土地为什么被暴风雨所打击?河流为什么悲愤?风被什么激怒?‎ ‎ (3)林间无比温柔的黎明又代表什么?‎ ‎ (4)诗人为什么写“我死了。”?‎ ‎ (5)诗的第一节有什么特点?‎ ‎ (6)诗的第一节的破折号起何作用?能否去掉?‎ ‎ (7)诗的第二节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八)教师鼓励、引导学生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 ‎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导落在诗歌的象征意义和诗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上。教师以服务者身份参加,对学生鼓励的方式要富有变化性。‎ ‎ 1.诗中的象征意义:土地是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的象征;河流与风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反抗精神的象征;黎明是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的象征。‎ ‎ 2.诗的第一节以鸟生死眷念土地作比,表达诗人对祖国的挚爱,为第二节作渲染铺垫;第二节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对土地的眷念和为祖国献身的愿望。‎ ‎ 教师明确:1.诗歌的意象及其内涵。‎ 62‎ ‎ 2.抒情方式的巧妙。(把“我”虚拟成一只鸟)。‎ ‎ 3.富有弹性的语言。‎ ‎(九)布置作业。‎ ‎ 板书设计 我爱这土地 艾青 鸟--------------歌 唱 -----------虚拟 黎明(土地 河流 风)‎ 我--------------死(在土地)-----------羽毛(烂在地里) ‎ 泪--------------爱(土 地)-----------眷恋土地献身祖国 ‎ (十)教学反思:‎ ‎ 3.乡愁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能力:学习现代诗的朗诵基本技巧,学会节奏、重音,有感情的朗诵。‎ ‎2.过程与方法 ‎ 通过品味语言来鉴赏诗歌;联想想象,走入诗人创设的优美意境;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进而对诗歌作出正确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味作者所表达的乡愁,同化爱家爱乡爱国意识。‎ 教学重难点 ‎ 重点 通过品味语言来鉴赏诗歌;联想想象,走入诗人创设的优美意境。‎ ‎ 难点 联想想象,走入诗人创设的优美意境。‎ 教学准备:多媒体计算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62‎ ‎(一)新课导入:‎ ‎ 同学喜欢听音乐吗?(喜欢)那我们就来欣赏一段由美籍华人费翔演唱的名曲《故乡的云》。(播放音乐)‎ ‎ 提问:听了这首歌后,你想到了什么?唤起了你怎样的情感? 抽学生回答。‎ ‎ 这种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情感就是乡愁。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这其中不乏千古传诵的名篇。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有关乡愁的诗句。大家熟悉的李白的《静夜诗》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还有“胡马依北风,越鸟朝南枝”,“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剪不段,理还烂,是离愁,别有一班滋味在心头”。‎ ‎ 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 的夜晚,每阵歌楼的雨点,每阵西风里断雁的叫声,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都会勾起对故乡的眷恋。诗人们把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愁诉诸于笔端。于是我们便能欣赏到那一首首凄婉哀伤的诗歌,感受着诗人那绵绵的思念,那柔美的哀伤。今天我们来学习台湾当代诗人余光中先生的思乡之作《乡愁》〔板书:乡愁  余光中〕‎ ‎(二)合作探究:‎ ‎1作者简介 ‎ 提问:谁来介绍一下余光中?〔不要求学生介绍得很全面,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补充〕‎ ‎ 教师总结: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诗歌评论家。 1928年出生于南京, 1950年去台湾。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而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游子思乡之情,是他的诗歌作品中的重要内容。从现代诗的创作和影响来说,目前台湾诗人还很少有人超过他。‎ ‎2熟悉课文,指导朗读 ‎ (1)诗歌欣赏最重要的就是朗读。先听老师范读一遍。请大家注意感情、节奏和重音。〔配乐二胡曲《江河水》〕‎ ‎  (2)提问: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昂扬激越还是忧郁深沉?‎ ‎〔采用自由提问式,让学生无拘束回答,学生应该容易明白。教师补充:这首诗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优美的恋歌。〕‎ ‎ (3)朗读要求:要用忧郁深沉的感情,用注意把握好节奏和重音。‎ ‎ (4)分四小组朗读一小节,学生评点。‎ 62‎ ‎ (5)全班齐读。  ‎ ‎ (6)学生自由诵读、体会。‎ ‎3品味语言,鉴赏诗歌 ‎ (1)随着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诵,课堂上也弥漫了浓浓的乡愁。通过朗诵这首诗,我们可体会到在诗人漫长的生活经历中那对故乡绵绵的思念一直萦绕在诗人的心头,让诗人怅惘叹息不已,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 ‎  明确: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四个人生阶段。诗人以时间的变化来组诗,四个时间序词也即概括了诗人的整个人生,也就是浓浓的乡愁牵动了诗人的一生。‎ ‎ (2)四个时间序词,代表哪四个人生阶段?四个人生阶段又因什么而愁?‎ ‎ 明确:小时侯(少年)——母子分离、长大后(青年)——夫妻分离、后来(中年)——母子死别、现在(老年)——游子与大陆的分离 ‎ (3)乡愁是非常抽象,不可捉摸的一种情感,而诗要讲究形象性,诗人是怎样把抽象的乡愁形象化的?‎ ‎ 明确:运用了独特的比喻,化抽象的、难以捕捉的离愁别绪为具体可感的东西,诗人从亲历的生活中选取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物象来寄寓情感,这种取象看似平常,却蕴涵饱满的诗情:‎ ‎  邮票——母子深情(浓烈)‎ ‎ 船票——夫妻恩爱(热烈)‎ ‎ 坟墓——生死悲痛(巨大)‎ ‎ 海峡——思乡哀愁(深沉)‎ ‎ 这是诗歌创作中常用的一种写作技巧:托物寄情。在许多古典诗歌中,如李清照在《武陵春》一词中有类似的写法,“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煜的《虞美人》中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 ‎ (4)这首诗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意象来表现乡愁。将抽象的情绪化物化了,李清照在《武陵春》一词中有类似的写法,是“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说“载不动”,而本诗却说“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 并且用了“一枚、一张、一方、一弯”等量词,是不是说明余光中的乡愁比较淡?‎ 62‎ ‎  明确:这是正语反说,“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学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 ‎  邮票虽小,牵系绵长母子情,船票虽窄,负载重重夫妻情,矮矮的坟墓载不下巨大的悲痛,浅浅的海峡阻碍了无尽的乡思,落笔虽小,却诗情饱满。‎ ‎ 小结:全诗以时间的变化组诗,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共同的特征,诗情层层推进升华,最后将乡愁上升到民族和国家的角度。‎ ‎4联想想象,走入诗人创设的优美意境。‎ ‎ 〔诗是精当含蓄的艺术,比较跳跃,读者要用想象、用情感去填补其中的空白,请同学就一、二、三、四两节诗想象作者写作时的心中所想从而体会诗人内心的情感。学生自读,想象讨论、回答。没有统一答案,鼓励创新。不断挖掘诗的内涵,丰富学生的想象。〕‎ ‎ (1)指名朗读本诗。〔朗读提示:第一小节,此时的作者是“少小离家”为读书,未经世事沧桑,略带“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感觉,更多的是对母亲的依恋;第二小节,妻子是相约一生共白头的亲人,新娘是自己一生最欣赏的亮丽风景。朗读时应注意那淡淡的哀愁中的丝丝温馨和似水的柔情;第三小节,恰当运用颤音,表达一种如泣如诉的深深的哀伤;第四小节,文章最后,诗人由个人的悲欢离合升华到家国之思:此时犹如乐曲达到高潮!所以要读得荡气回肠,一波三折。特别是最后一句要一字一顿,语调上扬,“在——那——头”要气流不断,读出激昂慷慨之感。〕‎ ‎ (2)学生分组想象第一、二、三、四小节的画面。师生共同点评。‎ ‎ (3)给想像的画面取名,并体会这些画面所表达的情感。‎ 明确:画面依次为母子别——夫妻别——生死别--故国别,家人之爱与国家之思很好地在诗中融为一体。‎ ‎ (三)迁移运用 ‎ 下面我们活学活用,热炒热卖,进入练一练的环节。‎ ‎ 1请仿照诗作中的“乡愁是……”这一句式,以“乡愁”、“思念”“幸福”为本体写一写与诗句相似的句子,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多句。〔学生思考时,播放背景音乐《思乡曲》〕。‎ ‎ 2诗的前两节的乡愁是分别思念母亲和新娘,假若在第2节后再添上一节是写思念儿子的,可以怎样写?(学生自由发挥)‎ 62‎ ‎(四)归纳延伸 ‎ 今天我们一起体会了余光中先生的如烟似雾、如泣如诉、慷慨激昂、荡气回肠的乡愁——家园之恋,故国之思,令人动容。学了这首诗后,同学们一定有许多感触,现在你最想对谁说?最想说的是什么?(学生自主回答)‎ ‎ 教师总结延伸: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台湾离开了大陆的怀抱,成了漂泊的一悬孤岛,两岸人民饱尝亲人离别的思念之苦,迫切地盼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完成统一大业,这符合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然而陈水扁等一系列台独分子现在却倒行逆施,置广大人民的愿望于不顾,疯狂叫嚣台湾独立,企图分裂祖国,大家答应不答应?(生:不答应!)对,坚决不能答应!全国人民也绝不会答应!在这里我们要正告陈水扁之流,趁早收起台独论调,回到“一国两制”的框架上谈判。同学们,我们一起祝愿,一起努力让民族分裂局面早日结束,祖国统一大业尽快实现吧。‎ ‎ 回过头来,让我们再一次深情的吟唱余光中先生《乡愁》的最后一节,来体会台湾人民缠绵沉痛的故土之思吧!‎ 学生再读《乡愁》第四节。‎ ‎(五)欣赏体验 ‎ 最后让我们欣赏来欣赏由余光中作词、罗大佑作曲演唱的抒情名曲《乡愁四韵》,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六)巩固练习 ‎1给席慕蓉的《乡愁》赏析性文章。‎ ‎2任选一个角度或物象(如:季节、色彩、情绪、校园)写一首诗。‎ 板书设计 乡 愁 余光中 小时侯(少年) 邮票(小)——母子深情 长大后(青年) 船票(窄)——夫妻恩爱 后 来(中年) 坟墓(矮)——生死悲痛 现 在(老年) 海峡(浅)——思乡哀愁 ‎ ‎ 62‎ ‎(七)教学反思:‎ ‎ ‎ ‎ ‎ ‎4.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积累“轻盈、娉婷、鲜妍”等词语。‎ ‎2.感知诗中的形象,理解诗人的思路和全诗的主旨。‎ 过程与方法: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及诗歌写作技巧和诗歌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62‎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朗诵诗歌,体会诗歌的感情。‎ ‎2.人物生平事迹的讲解和掌握。 ‎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运用的意象和写作手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我国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女建筑家,大家知道她是谁吗?她是徐志摩先生真正爱了一辈子的人,金岳霖为了她可是终身未娶!‎ ‎2.播放一段视频《人间四月天》,引出林徽因。‎ 二、自主预习 ‎1、作者简介:林徽因(1904-1955)。原名林徽音,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其中,《你是人间四月天》最为大众熟知,广为传诵。‎ ‎2、背景资料 这首诗发表于1934年4月的《学文》1卷1期上,关于这首诗有两种说法:一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一是为儿子的出生而作,以表达心中对儿子的希望和儿子的出生带来的喜悦。梁从诫先生在《倏忽人间四月天》中说:“父亲曾告诉我,《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母亲在我出生后的喜悦中为我而作的,但母亲自己从未对我说起过这件事。”对于这首诗的创作意图,梁先生说得很客观。故这首诗有可能是一首情诗,是为已在天国的徐志摩而作。另一方面,林徽因是一个母亲,有着对孩子强烈的母爱,为孩子写一首这样轻快灵动的诗也是绝对可能的。‎ ‎3.检查预习 62‎ ‎ (1)订正字音 轻灵(líng) 娉婷(pīng) 鲜妍(yán) 冠冕(guān miǎn) 呢喃(nán)‎ ‎(2)词语释义 娉婷:形容女子的姿态美。‎ 鲜妍:鲜艳。‎ 冠冕:文中是王冠的意思。‎ 呢喃:形容像燕子叫声那样的轻声细语。‎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请概括诗歌每一节的内容。 ‎ 答案示例:第一节:爱如四月天里的光艳轻灵。‎ 第二节:爱如四月天里的柔和恬静。‎ 第三节:爱如四月天里的鲜妍庄严。‎ 第四节:将生命、历史融入到自然风景中,展现青春的激越与豪迈。‎ 第五节:抒发对闲适恬淡的自然生活的追求。‎ ‎(二)研读分析 ‎1.突破重难 ‎(1)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笔下的意境,以及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示例:这样的四月,该如苏东坡笔下的江南春景。那鹅黄,是韧放的生命;那绿色,蕴含着无限的生机;那柔嫩的生命,新鲜的景色,在这样的季节里泛着神圣的光。这神圣和佛前的圣水一样,明净、澄澈,和佛心中的白莲花一样,美丽、带着爱的光辉。这样的季节里,“你”已超越了这样的季节:“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伴春飞翔的燕子,美丽轻灵,带着爱、温暖和希望。‎ 62‎ 这首诗是林徽因写给自己的长子梁从戒的,用来表达她对孩子的无比的喜爱之情,以及从儿子身上看到的生命的希望和活力。(一说是一首情诗,是为已在天国的徐志摩而作)‎ ‎(2)本诗出现了十一个“你”字,有什么作用?‎ 答案示例:战时的穆旦写下了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自然抒情诗《我看》,洋溢着青春气息。让生命与自然融合,“我”看到自然风景“向晚的春风”“丰润的青草”“绿潮”,此外,“我”还看到了飞鸟融入天空,红晕与大地一体,这是一种人与自然对生命的感知。‎ ‎2.品味赏析 请赏析句中的加点词: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答案示例:“点亮、春的光艳”,这些词语,不是静态的描摹,而是放在动态的、变化的背景中来挥洒,有点像绘画中的晕染,漫出纯粹色彩的边界,正是在那模糊之处,美感油然而生。‎ ‎3.写法探究 这首诗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写作手法?‎ 答案示例:①意境清新,画面优美。‎ 诗歌如一幅生动的画卷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开篇“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爱的宣告,“四月天”这一富有灵感梦幻温暖的意象,首先给予读者以丰富的遐想和视觉感染力。紧接着是“云烟”“星子”“细雨”“百花”“月圆”等典型性意象的自然组合,这样五个诗意的画面也映入我们的眼帘,依次是“春光风舞图”“风烟星语图”“月夜花开图”“雪后新绿图”和“花开燕语图”,诗人的情感也随着画卷进一步地自然流露,实现情与景的完全交融,形成诗中有画的审美风貌。‎ ‎②结构匀称,富有建筑美感。‎ 诗歌一共分为5节,每节3句,全诗的字数和句式,匀整而和谐,从诗形上是典型的传统格律诗,具有类似建筑物外形的美感,即诗歌视觉上的“句的匀齐”。林徽因善于借鉴建筑艺术的技巧,运用语言的符号组合形成富有视觉感染力的外在几何形态,进而引发读者的想像和审美心理,这种特有的建筑审美观反映在林徽因诗歌创作上,是大量建筑意象的运用,实现诗歌与建筑两种艺术的完美融合。“在梁间呢喃”选取了房梁这一意象,实现语言与建筑意象的和谐组合,形成诗歌建筑的美。‎ 四、练习设计 62‎ ‎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五、板书设计 六、教后反思 ‎ ‎5.你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积累“丰润、红晕、翅翼”等词语。‎ ‎2.感知诗中的形象,理解诗人的思路和全诗的主旨。‎ 过程与方法 62‎ ‎1.赏读诗歌,理解诗歌意境。2.结合诗歌内容,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诗歌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浪漫主义色彩。‎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诗歌内容,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浪漫主义色彩。‎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大家知道穆旦这位诗人吗?他是著名的现代主义诗人,写过很多优秀的诗歌。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他的《你看》。‎ 二、自主预习 ‎1、作者简介: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曾用笔名梁真,祖籍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出生于天津。现代主义诗人、翻译家。穆旦于40年代出版了《探险者》《穆旦诗集(1939~1945)》《旗》三部诗集,将西欧现代主义和中国诗歌传统结合起来,诗风富于象征寓意和心灵思辨,是“九叶诗派”的代表性诗人。主要译作有俄国普希金的作品《青铜骑士》《普希金抒情诗集》、英国雪莱的《云雀》《雪莱抒 情诗选》,英国拜伦的《唐璜》《拜伦抒情诗选》《拜伦诗选》,英国《布莱克诗选》《济慈诗选》。 ‎ ‎2.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丰润(rùn) 红晕(yùn) 揉过(róu) 翅翼(yì) 忧戚(qì) 枉然(wǎng) 勃发(bó) 谐奏(xié) 飘逸(yì) 挽(wǎn) 摇曳(yè) ‎ ‎(2)词语释义 丰润:本文指指丰茂滋润。 忧戚:忧伤烦恼。戚,悲伤。‎ 枉然:白白地。 飘逸:漂浮、飘散。‎ 流盼:转动目光观看。盼,看视。 摇曳:摇荡,晃动。‎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诗歌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内容是什么? ‎ 第一部分(第一节):描绘了一幅春风荡漾图。‎ 62‎ 第二部分(第二节):描绘了飞鸟凌空、凝望大地的图景。‎ 第三部分(第三、四节):将生命、历史融入到自然风景中,展现青春的激越与豪迈。 第四部分(第五、六节):抒发对闲适恬淡的自然生活的追求。‎ ‎(二)研读分析 ‎1.突破重难 ‎(1)理解诗句“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所运用的写作手法。‎ 答案示例:这是大跨度的隐喻:阳光照耀,填空晴朗深远,一尘不染,天上流云映有阳光和地上红土的颜色,于是便有红晕;地上深红的红土,在阳光的普照与飘过碧绿天空的流云的呼应下,仿佛沉醉了一般。诗人置身于如此的风景之中,诗人沉醉的生命已经飞腾,与春之神韵一同漫游——“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 ‎(2)分析本诗的浪漫主义色彩。‎ 答案示例:战时的穆旦写下了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自然抒情诗《我看》,洋溢着青春气息。让生命与自然融合,“我”看到自然风景“向晚的春风”“丰润的青草”“绿潮”,此外,“我”还看到了飞鸟融入天空,红晕与大地一体,这是一种人与自然对生命的感知。‎ ‎(3)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与陶渊明的思想境界有哪些不谋而合之处?‎ 答案示例:《我看》中诗人通过自然风景表达出了对于闲适生活的追求,最终达到自然与生命融合“哦,让我的呼吸与自然河流!”而这种情感的表达在陶渊明的诗歌中早已有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之情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逍遥自在恰恰与穆旦的生命与自然的合流不谋而合。‎ ‎2.主题理解 ‎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示例:这首诗歌,诗人通过描写春风荡漾、飞鸟凌空、凝望大地的自然风景,表达出对于闲适生活的追求,最终达到自然与生命的融合。‎ ‎3.写法探究 这首诗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写作手法?‎ 答案示例:(1)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战时的穆旦写下了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自然抒情诗《我看》,洋溢着青春气息。让生命与自然融合。‎ ‎(2)体验独特,写实中多有新意。‎ 62‎ 这首诗虽然是写实,但由于体验独特,写实中多有新意。在“春风”与“青草”间用“揉”的动作来衔接,大概不是多数人能想到的。“我看流云慢慢红晕/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似是神来之笔——流云通常不会红晕,而且流云“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的大跨度隐喻似乎也缺乏必要的情感逻辑——殊不知,这几乎就是对红土高原春之风景的写实:阳光照耀,天空晴朗深远,一尘不染,天上流云映有阳光和地上红土的颜色,于是便有红晕;地上深红的红土,在阳光的普照与飘过碧绿天空的流云的呼应下,仿佛沉醉了一般。诗人置身于如此的风景之中,诗人沉醉的生命已经飞腾,与春之神韵一同漫游——“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 四、练习设计 ‎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五、板书设计 ‎ 六、教后反思 第二单元教案 谈  骨  气 吴  晗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记录在历史上。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3年被杀害了。 ‎ 62‎ ‎     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他写的有名的《正气歌》,歌颂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      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      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l中国人民的骨气。      还有个例子。民主战士闻一多是在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枪杀的。在这之前,朋友们得到要暗杀他的消息,劝告他暂时隐蔽,他毫不在乎,照常工作,而且更加努力。明知敌人要杀他,在被害前几分钟还大声疾呼,痛斥国民党特务,指出他们的日子不会很长久了,人民民主一定得到胜利。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高度赞扬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孟子的这些话,虽然是在两千多年以前说的,但直到现在,还有它积极的意义。当然我们无产阶级有自己的英雄气概,有自己的骨气。这就是决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的胜利,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奋勇前进!‎ 议论文常识      一、议论文的概念:又称论说文,是一种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运用逻辑思维评事论理的文章。     二、议论文的分类:广义的议论文,一般可分为政治论文和学术论文。通常所说的议论文,主要指的是政治论文。     三、议论文的特点:内容具有理论性,结构具有逻辑性,语言具有概括性、严密性。     四、议论文的要素:指论点、论据和论证三要素。     1.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只有准确地把握文章的论点,才能了解文章中提出的见解和所要解决的问题。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区别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并不难。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只要研究这些论点的关系,就能看出哪是主哪是从,哪是纲哪是目。 ‎ 62‎ 论点的呈现方式:有的议论文的论点在文章中用明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我们只要把它们找出来即可;有的则没有用明确的语句直接表述出来,需要读者自己去提取、概括。     论点的提出和确立要注意: ①正确性。②鲜明性。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非常鲜明,而不能模棱两可,含混不清。  ③新颖性。论点应该尽可能新颖、深刻,能超出他人的见解。      如何找中心论点。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位置可分:文章标题、文章开头、文章结尾、文章中间,有的则需要读者概括。 注意:反问句与比喻句不能作为论点     2.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材料。它是被论点统率.为论点服务的。常用的论据有两种类型--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事实论据:作为论据的事实材料,可以是:a. 具体的事例,b.概括的事实,c. 统计数字,d. 亲身经历、感受。E可靠的史实。     道理论据:指为论据的理论材料,可以是a.前人的经典著作、至理名言,b. 民间的谚语和俗语、名言、譬句等C.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等等。     使用论据的要求:①确凿性。②典型性。引用的事例应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代表这一类事物的普遍特点和一般性质。③论据与论点的统一。论据是为了证明论点的,因此,两者应该联系紧密一致。     3.论证:指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与论据之间逻辑联系的纽带。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论证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论证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①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②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③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④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⑤引用论证:引用论证比较复杂,这与具体的引用材料有关,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佚事、笑话趣闻等各种情况,其作用要具体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     ⑥此外,在驳论中,往往还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批驳方法和“归谬法”。在多数议论文中往往是综合运用的。     五、议论文的结构:一般来说,议论文最基本的结构是:提出问题(也叫引论)--分析问题(也叫本论)--解决问题(也叫结论)。可以分两大类:一是逐层深入的论述结构,叫“纵式”;一是并列展开的论述结构,叫“横式”。 总之,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先要弄明白中段落层次间的内在联系,还要注意文章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段、过渡句以及过渡词语。     六、论证方式: 议论文从论证方式看,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 ‎ 62‎ ‎    1、立论:立论是对一定的事件或问题从正面阐述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论证方法。表明自己的态度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这些看法和主张必须是经过认真的思考或者一定的实践,确实是自己所独有的正确的认识和见解,或者是切实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主张。要使读者感到有新意,增长知识,提高对事物的认识。     (2)必须围绕所论述的问题和中心论点来进行论证。开篇提出怎样的问题,结篇要归结到这一问题。在论证过程中,不能离题万里,任意发挥,或者任意变换论题。如果有几个分论点,每个分论点都要与中心论点有关联,要从属于中心论点。所有论证都要围绕中心论点进行。这样读者才能清楚地了解分论点和中心论点。     2、驳论: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和问题发表议论,揭露和驳斥错误的、反动的见解或主张。     (1)反驳论点。反驳主要是反驳论点,因为议论的根本目的在于阐述见解,发表观点,如果我们不能同意对方的观点和见解,那就要用各种方法来批驳、否定这一观点、见解,指出它的荒谬或虚假。反驳论点就是针对对方论点直接驳斥。(2)反驳论据。要找出对方论据的漏洞(或者证明对方论据的虚假性),对方观点自然站不住脚。     (3)反驳论证。要找出对方论的不严密之处,从而达到反驳对方论点的目的。‎ ‎6. 敬业与乐业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 ‎2.摘录并积累大量经典语句、格言。‎ ‎3. 初步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 ‎4. 仔细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 62‎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对待生活。‎ ‎2.理解这篇演讲词的结构安排。‎ 教学难点: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切领悟与质疑问难。‎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简介作者 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著名学者。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与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三、预习与交流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圈画文中的生字词:‎ 旁骛 亵渎 强聒不舍 佝偻 承蜩 骈进 不二法门 断章取义 敬业乐群 安居乐业 ‎2、文体链接 四、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学生速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①本文的论点是什么?在文章的哪部分提出来的?‎ ‎②作者围绕中心论点,先后谈了哪几个问题?‎ ‎③你认为这几个问题的关系是怎样的?‎ 62‎ ‎2、划分文章的结构,并概括每一部分的意思。‎ ‎(二)深层探究 组织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文中关于有业,敬业,乐业的论述思考;‎ ‎1、“有业之必要”的三个主要论据是什么?‎ ‎2、阅读2-5段,说说作者怎样论述“有业”的必有性的。‎ ‎3、阅读6-7段,用原文回答,什么叫敬业?为什么要敬业?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4、文章是怎样论述“乐业”的?‎ ‎5、文章第8段作者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列举了四个原因加以说明,试着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提供一个总所周知的事实论据,并结合自身谈谈如何做到敬业乐业。‎ ‎(出示IT精英比尔.盖茨、科学巨匠居里夫人、掏粪工人时传祥、档案管理员刘义权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敬业乐业者的图片)‎ ‎6、说说本文在论证论点时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分组讨论并举例说明。‎ ‎(1)“有业之必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2)“敬业”一节,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3)“乐业”一节,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五、拓展延伸 积累有关敬业乐业的名言 板书设计 敬业与乐业 ‎ 梁启超 ‎   提出论点   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62‎ ‎    敬业       乐业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   总结全文   敬业和乐业也就是责任心和乐趣。‎ 六、教学反思 ‎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从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体会文章中铺陈和反语手法的表达效果,揣摩文章的语言。‎ ‎3、感受雨果的博大胸怀和伟大的人格魅力,接受真是人类文明成果、热爱全人类文化的情感熏陶。‎ 教学过程:‎ 一、背景导入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先生说:“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同学们都听说过圆明园吗?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圆明园以前是什么样的,现在又变成什么样了?‎ 62‎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大肆抢掠,并将这个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烧成了一堆废墟。作为当时法国统帅将领之一的巴特勒上尉称这次远征中国是体面的、出色的,并征求雨果的意见。那么雨果对这个事件持怎样的态度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二、资料助读 ‎1、作者介绍 雨果,(1802——1885)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2、圆明园 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历时150年陆续建成。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无数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集国内外名胜40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内收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被世人冠以“万园之园”、“世界园林的典范”、“东方凡尔赛宫”等诸多美名。令中华民族抱恨千古的是,这一世界园林艺术的伟大杰作,于1860年遭英法联军的野蛮的劫掠和焚烧,使一代名园化为废墟。现在,经整修后的遗址,已成为人民群众凭吊和游览的场所。‎ ‎3、书信格式 一般包括称呼、问候语、正文、祝愿语、署名、日期六部分。‎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字词 赃(zāng)物  箱箧(qiè) 制裁(cái ) 给(jǐ)予 恍(huǎng)若 琉(liú)璃(lí) 珐(fà)琅(láng)  眼花缭(liáo)乱 惊骇(hài)‎ 晨曦(xī)  瞥(piē)见   劫(jié)掠 ‎2、快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梳理结构 ‎(1)文章内容可以分为几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两大部分。赞美圆明园,讽刺侵略者。‎ ‎(2)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雨果是什么立场和态度?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a、站在人类的立场,立场明确,态度坚定,对英法联军的罪恶行径进行了强烈谴责和辛辣讽刺。‎ 62‎ b对被侵略者和被掠夺者表示巨大同情,饱含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3)中国被掠夺,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是很自然的,而雨果作为一个法国人这样说,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和品格?‎ 明确:正直、公正、人道,是非分明,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结,胸怀博大。‎ 四、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 (一) 自读1-3段,找出雨果评价圆明园的句子并对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进行鉴赏品味。‎ ‎(二)自读4-10段,找出雨果讽刺侵略者的句子并对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进行鉴赏品味。‎ ‎ 教师结合学生自主学习进行合作探究,交流时教师可以结合以下问题进行引导: ‎ ‎1、雨果评价圆明园的一个关键词是什么?‎ 明确:奇迹 ‎2、圆明园作为奇迹,它的价值体现在哪?‎ 明确:1、是东方幻想艺术中的最高成就。‎ ‎2、几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一切成就。‎ ‎3、圆明园是亚洲文明的剪影。‎ ‎3、按照雨果的描绘,圆明园中有哪些物品?‎ 明确:大理石,玉石,青铜,瓷器,异兽,花园,水池,喷泉,成群的天鹅、朱鹭、孔雀等 ‎4、雨果认为圆明园是为谁而建?为什么?‎ 明确:为了各国人民;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 ‎5、“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它是怎样消失的?‎ 明确:被两个强盗——法兰西、英吉利毁了 ‎6、 两个“强盗”在圆明园犯下了哪些罪行?‎ 明确:洗劫,放火,行窃 ‎7、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罪魁祸首是谁?‎ 62‎ 明确:小额尔金(对照书下注释,区分两个额尔金的所作所为)‎ ‎8、对两个强盗的所作所为,作者持什么态度?‎ 明确:谴责的态度 ‎9、他是用很激烈的言辞从正面谴责的吗?‎ 明确:不是,是用反语(反语:故意使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也称“倒反”、“反话”,多用在揭露、批判、讽刺等方面。‎ ‎10、雨果使用了哪些反语?有什么作用?‎ 明确: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野蛮、赞誉 运用了一系列的反语来形容强盗心理,具有极其辛辣和尖锐的嘲讽意味。‎ ‎11、 雨果批判所有英国人与法国人吗?‎ 明确:不是,“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或答“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不会是强盗”亦可算对。‎ ‎12、你怎样理解“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这句话的含义?‎ 明确:侵略压迫别国人民的殖民者不能以被压迫者的过错为借口,以此来掩盖自己的罪行。作为人类文明的创造者-------人民永远不会做出像英法两国政府那样的强盗行径。强盗为自己所犯罪行百般抵赖的丑恶嘴脸昭然若揭 ‎13、作者说:“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这句话反映了他在这件事上的什么立场?‎ 明确:作者从其正直的人道主义者的立场出发,坚信未来一个解放了的,彻底清除了强盗的干净的法国一定会把劫得的中国人民的财物归还给它的主人。反映了他是站在人类的立场、正义的立场、中国的立场上来看待这件事。‎ ‎14、请你说说结尾两句话有什么含义?‎ 明确:结尾作者再次指出英法联军自诩的远征中国的成就是彻头彻尾的无耻的偷窃,以辛辣的讥讽点明主旨,体现了作者明确的立场、鲜明的态度和对中国人民的深切同情。‎ 五、拓展延伸,探究升华 62‎ 中国当年被侵略被掠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有了什么觉悟和进步?‎ 六、课堂练笔,对话大师 以书信的格式给雨果先生写封信,谈谈你读了本文后的感想。‎ 要求:格式正确,观点鲜明。‎ 七、课堂结语,激励学子 一代名园圆明园毁灭了,它毁于英法侵略者之手,也毁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它的毁灭,既是西方侵略者野蛮摧残人类文化的见证,又是文明古国落后也要挨打的证明,我们中华民族不想欺侮其他民族,但也决不能允许别人欺侮我们,只有强盛的国家才有可能维护自己的尊严。少年强,则中国强!让我们大家好好学习,为我们祖国的强大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板书设计 圆明园——赞美——奇迹 ‎ 清醒的头脑、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场 侵略者——讽刺——强盗 教学反思 :个别问题深度不够,如圆明园作为奇迹,它的价值体现在哪?其中圆明园是亚洲文明的剪影,学生没有答出来,教师应再加以引导。在课堂上学生选择的是默读的方式,所以显得课堂气氛不活,影响了一些同学的思维。‎ ‎8. 论教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贸然、疲惫不堪、自持”等字词的音形义。‎ ‎2.通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1.理顺文章的论证思路。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 ‎2.理解本文使用的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作用。‎ 6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确作者的观点,学会做一个真正有教养和优雅风度的人。‎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顺文章的论证思路。‎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使用的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作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大家都知道,有教养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不过,每个人对教养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那么,在著名作家和文艺理论家德米特里·利哈乔夫的眼里,怎样才能算是有教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论教养》这篇文章,探索这个问题的答案。‎ 二、自主预习 ‎1. 背景资料:德米特里·利哈乔夫(1906-1999),是20世前苏联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政治家、作家、文艺理论家和基督教活动家。他生于圣彼得堡,目睹了十月革命。17岁时进大学学习人类学与语言学。1938年,入列宁格勒的俄罗斯文学研究所。参加过惨烈的列宁格勒保卫战。从1946-1953年,在列宁格勒大学任教授。1971年,被推举为苏联科学院(现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986年,他开始重新寻找基督教和俄罗斯文化之根。苏联解体后其地位相当于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文化大师,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他的祖国,成为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 ‎2.检查预习 ‎ (1)订正字音 贸然(mào) 疲惫不堪(kān) 大发雷霆(tíng) 涵养(hán) 恕我直言(shù) 自吹自擂(lěi) 恪守(kè) 允诺(nuò) 自持(chí) 汲取(jí) 矫揉造作(jiāo) 扭捏(niē) 箴言(zhēn) 嚼(jué) 絮絮叨叨(xù) 尴尬(gān)原处(chù)困难(nán)处境(chǔ) 教养(jiào) 灾难(nàn)‎ ‎(2)词语释义 62‎ 漠不关心:态度冷淡,毫不关心。漠:冷淡。‎ 随心所欲: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随,任凭;欲,想要。‎ 一意孤行: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自吹自擂: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擂,打鼓。‎ 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矫,把弯的弄直。揉,把直的弄弯。‎ 附庸风雅:为了装点门面交结文人,参加有关的文化活动。‎ 随机应变: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机,时机,形势。‎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1.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答案示例:本文透过众多“有教养”及“无教养”的现象,对众多事例进行了比较、分析,自然而然地得出自己的结论,探究“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 ‎2.这篇文章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 答案示例:第一部分(1、2段):开门见山,引入论题。‎ 第二部分(3-12段):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论说什么是“有教养”。‎ 第三部分(13-18段):通过列举事例和现象,论证什么是“优雅风度”。‎ ‎(二)研读分析 ‎1.突破重难 ‎(1)第5-10段主要论述了什么?这几段的论述有什么共同点?‎ 答案示例:第5-10段主要从反方面论述了没有教养的表现。这几段的论述都是先假设一个人在外面的表现彬彬有礼,但是在家里却表现的不尊重家人。在对比中反映了一个人怎样才算有教养。‎ ‎(2)作者在论说“风度”时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 62‎ 答案示例:首先由谈论“风度”的书籍谈起,提出待人接物的问题,然后批驳错误的观点。接着解说风度的缘起。接着列举有风度的现象,论述优雅风度遵循的准则。最后得出结论::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才能保持优雅的举止。‎ ‎(3)举例说明本文主要的论证方法。‎ 答案示例:①举例论证。本文的5—10段,17段都进行了集中举例论述。5—10段集中列举了无教养的例子,17段集中列举了优雅风度的具体表现。这些例子都鲜活地证明了怎样才是真正的教养和优雅的风度。‎ ‎②对比论证。本文多处使用了对比论证方法。5—10段每一段都是通过假设、对比,列举了没有教养的表现,体现了没有教养的具体指向。第二部分的两层也是前一层为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这样对比起来,更能体现真正的教养。‎ ‎2.写法探究 这篇文章的写作特色有哪些?‎ 答案示例:(1)行文活泼、灵动,思路清晰。本文从讨论教养本身,到剖析教养的重要表现——“优雅风度”,其中贯穿着作者的基本见解:教养的本质是尊重。作为一片写给青少年的“书简”,文中有探讨问题的逻辑和推论,又有大量生动的事例,加上精辟的观点和格言式的句子,引人深思,值得反复咀嚼、品味。‎ ‎(2)方法多样,论证有力。举例论证:本文的5—10段,17段都进行了集中举例论述。5—10段集中列举了无教养的例子,17段集中列举了优雅风度的具体表现。这些例子都鲜活地证明了怎样才是真正的教养和优雅的风度。对比论证:本文多处使用了对比论证方法。5—10段每一段都是通过假设、对比,列举了没有教养的表现,体现了没有教养的具体指向。第二部分的两层也是前一层为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这样对比起来,更能体现真正的教养。‎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有教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才能做到有教养。相信作者的观点一定给了大家许多启示。当然,大家对于教养一定也有许多自己的看法,课下可以继续探索讨论。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向作者学习,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62‎ 五、练习设计 ‎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 ‎ 六、教后反思 ‎  ‎ ‎  ‎ ‎ 9. 精神的三间小屋 教学目标:   1.理解“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深刻内涵及关系。   2.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心灵,提升精神境界。   3.体会本文“大中求小,以小见大”的精妙构思。   4.品味本文具有独特美学风范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三间小屋的深刻内涵。   2.品味文章具有独特美学风范的语言。   3.理解第三间小屋中“自身”的内涵。 教学方法:讨论,品读。 教学过程: 一、配乐导入。 二、整体感知,理清文脉。 ‎ 62‎ ‎1.浏览全文,思考:作者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修建了哪三间小屋?各有什么特点?   明确(板书):    2.讨论(难点突破):第三间小屋中的“自身”有怎样的内涵? (1)自由朗读第14—17自然段,概括第三间小屋的特点。 (2)讨论:如何理解文中“自己的思维、自己的发现、自己的话及自己的意见”? (3)小结:这里的“自身”不单指人的个体生命,更是指向这个个体生命所具有的特立独行的人文精神。它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更是一种心灵的纯净与精神的超越,甚至是一种不为形役,高远圣洁的人生境界。所以,我们只有学会珍视自我,这间小屋才会更加独特与安稳。 (4)配乐朗诵:学生朗读第14——16自然段,老师背诵第17自然段。 3.理清逻辑: (1)学生讨论:有人认为三间小屋之间是并行平列关系,你同意吗? (2)教师小结:是啊,情感、事业、自身是密不可分的。爱恨之情,是精神的原动力,“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岳飞,“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以及“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不都是在爱国情感驱使下完成宏图伟业,实现人生价值的吗?所以情感是精神的基石,事业是精神的支撑,自身则是精神的栖息地。“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屈原,“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为了真理而献出生命的布鲁诺不都开辟了自己的精神圣地,让自己的精神小屋金光闪闪而彪炳千古吗?   4.分析文章结构,体会“大中求小,小中见大”的精妙构思。   讨论:精神的小屋“三间”足矣,房屋的空间,虽“小”足矣。可作者在文章开头却说“人有一颗大心”、“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这里的“小屋”与“大心”矛盾吗?而文章结尾又说“把精神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就能矗立我们的精神大厦”这又该如何理解呢?谈一谈你的看法。   教师小结:人类情感丰富多彩,事业五色斑斓,对自身的认识也是逐渐拨云见日的,房屋虽“小”,可盛放的宝物却是无法用数字来计算的,作者是借几间小屋使大心具体化、形象化,这样大中求小,衬托呼应,既是作者行文的机智,更是作者谦逊人格的体现。三间小屋组成了作者辽阔的精神世界,如果人人都能像毕淑敏那样建造好自己的精神小屋,间间累积势必会矗起一幢民族的精神大厦! ‎ 62‎ 三、归纳主旨。   文章以三间小屋为载体,阐述了精神追求的内涵及其意义,激励人们关注自我心灵,提升精神境界,使人格得到升华。 四、鉴赏语言。   1.深刻的思想要靠灵动的语言传达,有人评价毕淑敏的语言“炉火纯青,自成一家,似有一种贵族气息,表现出独特的美学风范”,请同学们从文章中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品味鉴赏,感受其独特的语言风格。   2.教师小结语言特色:华丽而不失朴实,深刻而不失平淡,睿智而不失真诚。   3.师生共同配乐朗读。 ‎ 五、拓展延伸。   1.拓展讨论:如果我们也来建造自己的精神小屋,你们会盛放哪些内容呢?   2.拓展美读:师生朗诵毕淑敏散文《造心》第16、17自然段。   附板书:    ‎ 六、教后反思 第三单元教案 ‎10. 岳阳楼记 教学目标:‎ 62‎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准确理解重点字句含义;培养学生自学文言文的方法和能力。‎ ‎2、学习本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文。‎ ‎2、诵读、品析、合作探究、体会作者的情感、把握文章主题。‎ ‎3、通过讨论交流,进一步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 体会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并培养审美情趣,丰富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 ‎1、掌握全文的思路,即由事写景,由景抒情,由情言志。‎ ‎2、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表达了作者深刻而丰富的感情。‎ ‎3、理解整句与散句结合,使文章既和谐又富于变化的语言,读起来琅琅上口。‎ ‎【教学难点】‎ ‎1、掌握全文的思路,即由事写景,由景写情,由情言志。‎ ‎2、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进步的政治主张。‎ ‎3、学习记事、写景、议论紧密结合的写法,学习精炼、生动的语言;培养翻译和朗读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引入新课 62‎ 二、讲新课 ‎1、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⑴ 作者介绍:范仲淹(989~1052年),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寒,靠刻苦攻读,1015年中进士,官至副宰相。他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极深。他不断议论朝政,切中时弊,得罪保守派,被排挤出朝廷。著有《范文正公集》。‎ ‎⑵ 介绍写作背景:宋仁宗庆历5年(1045年),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触动了朝中保守派的根本利益,被罢参知政事(副宰相)的职务,贬放邓州。第二年6月,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即将落成,去信请范仲淹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就是在这一年9月15日写成的。‎ ‎2、范读课文,学习生字:‎ 谪守(zhé) 滕子京(téng) 予观夫(yú fú) 衔远山(xián) 浩浩汤汤(shāng) 朝晖夕阴(huī) 潇湘(xiāo xiāng) 迁客骚人(sāo) 霪雨(yín) 霏霏(fēi fēi) ‎ 怒号(háo) 樯倾楫催(qiáng jí) 山岳潜形(qián) 薄暮冥冥(bó míng) ‎ 波澜不惊(lán) 沙鸥翔集(ōu) 岸芷汀兰(zhǐ tīng) 皓月千里(hào)‎ 静影沉璧(bì) 宠辱偕忘(xié) 嗟夫(jiē)‎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具通俱,都。‎ 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叮嘱。‎ ‎3、由读课文,直至读熟。‎ ‎4、学习文章的第一节:‎ ‎⑴ 本节课文,并根据页下注释翻译这一节。‎ ‎⑵ 学习这一节中重点的实词和虚词:‎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作太守。‎ 越明年:越,到了。‎ 政通人和:通,顺利;和,和乐。‎ 62‎ 属予作文以记之:予,我; 以,来; 之,指重修岳阳搂这件事。‎ ‎⑶ 概括这段文章的内容:‎ 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写这篇文章的原因。‎ ‎⑷ 背诵课文第一节。‎ 三、作业 熟读课文,记忆生字,翻译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朗读全文,复习生字。‎ 二、新授 ‎1、学习课文第二节:‎ ‎⑴ 朗读本节课文,说说这一节写了洞庭湖哪些方面的内容。‎ 洞庭湖的大观。‎ ‎⑵ 翻译描写洞庭湖大观的课文,想象洞庭湖的壮丽景色。‎ 予观夫巴陵胜状:夫,发语词,无意义;观,观看;胜,美好。‎ 此则洞庭湖的大观:则,就是;观,景象。‎ ‎⑶ 翻译本节课文剩余的内容说说这部分写的是什么?‎ 北通巫峡:北,向北;通,到达。 南极潇湘:极,到。‎ 这部分写的是: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⑷ 想一想,既然是岳阳楼之大观,为什么不详细记述呢?‎ 因为“前人之述备矣”,如果作者再详细写就会显得重复没有新意。‎ ‎⑸ 背诵本节课文。‎ ‎2、学习课文第三节:‎ 62‎ ‎⑴ 朗读课文,想一想,这一节写的是岳阳楼什么时候的景色?‎ ‎“霪雨霏霏”时的景色。‎ ‎⑵ 这“霪雨霏霏”时写了洞庭湖哪些方面的内容?‎ 霪雨霏霏时间之长;天气阴冷,风高浪大;天昏地暗;傍晚时节两岸的声音。‎ ‎⑶ 这样的天气,这样的景色,给人的感觉是什么?(悲伤)‎ ‎⑷ 重点的实词和虚词:‎ 登斯楼也:斯,这。 去国怀乡:去,离开。感极而悲者矣:极,极点。‎ ‎⑸ 朗读这节课文,体会其中描绘的情形。‎ ‎⑹ 背诵这一节课文。‎ ‎3、学习课文第四节:‎ ‎⑴ 朗读课文,说说这节课文描写的是岳阳楼什么时候的景色?‎ ‎“春和景明”时的景色。‎ ‎⑵ 这“春和景明”时节,作者描绘了岳阳楼哪些方面的景色?‎ 宽阔而平静的水面,水面上下自由自在的动物,岸边郁郁青青的植物,皓月千里的月色,相互对答的渔歌。‎ ‎⑶ 面对如此的美景,人们会产生那些感受?(喜)‎ ‎⑷ 重点的实词和虚词:‎ 春和景明:和,和暖;景,阳光。而或长烟一空:或,优势。宠辱偕忘:偕,都。‎ ‎⑸ 自读课文体会文中描写的美好景色。‎ ‎⑹ 背诵这节课文。‎ 小结:课文的第三节和第四节写出了洞庭湖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色,以及不同的人面对这两种不同的景色时产生的不同的思想感情。“霪玉霏霏”时的感极而悲,“春和景明”是的喜洋洋,照应了第二节课文中的“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这些人因为自己不同的遭遇,面对洞庭湖壮观的景色产生差距强大的感受,是因为他们的心情不同。‎ 62‎ 三、作业 翻译并背诵课文前四节。‎ 第三课时 一、引入复习 二、新授 ‎1、学习课文第五、六节:‎ ‎⑴ 仔细朗读课文第五节,看看作者在这一节表达的内容是什么?‎ ‎⑵ 学习重点的实词和虚词,并翻译者节课文。‎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尝,曾经。‎ 或异二者之为:或,或许;异,不同;二者,指以上两种不同的心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因为。是进亦忧:是,这样。‎ 先天下之忧而忧:先,在……之先;而,就。后天下之乐而乐:后,在……之后。‎ ‎⑶ 这一节作者由对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写到了古仁人的感情,借对古仁人思想感情的描写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作者要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本文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之一。‎ ‎⑷ 背诵这两节课文,体会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思想感情。‎ ‎2、朗读全文,整理作者的写作思路:‎ 介绍重修岳阳楼的背景 写作本文的原因 洞庭湖的胜景 览无之情之异 霪雨霏霏之悲 春和景明之喜 与以上二者之不同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抒情言志)‎ ‎3、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 ‎⑴ 将叙事、写景、抒情、言志巧妙的结合在一起。‎ ‎⑵ 整句与散句相结合,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读易记。‎ ‎4、成课后第三题。‎ 62‎ 三、作业 熟读书背全文。‎ 完成练习题 四、教后反思 ‎11. 醉翁亭记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背诵全文。‎ ‎2、能力目标: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3、情感目标: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 教学重点及其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背诵全文。‎ ‎2、教学难点: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教学手段及其教学方法 ‎1、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2、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为主,适当辅以讲授 62‎ 课前准备:查阅资料,熟读课文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其过程 一、导入新课:‎ 欧阳修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心情郁闷,他经常去滁州西南的琅琊山饮酒抒怀,并与山寺内的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智仙为方便好友游访,便在半山腰修建了一座亭子,供欧阳修休息、饮酒。欧阳修用自己的别号“醉翁”为这座亭子命名。后来,便写了《醉翁亭记》。‎ 本文是庆历六年作者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被贬为滁州太守时写的。文章极其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二、读课文:‎ ‎1、听读,要求:听清字音,必要时在书上注汉语拼音。‎ ‎2、正音:‎ 滁( ) 壑( ) 琊( ) 潺( ) 酿( ) 辄( ) 霏( ) ‎ 暝( ) 洌( ) 蔌( ) 弈( ) 翳( ) 觥( ) 偻( ) ‎ ‎3、学生互读课文,一人读一人听,纠正读音错误;各读一遍。‎ ‎4、指定一位学生朗读,集体纠正读音。‎ 三、疏通全文大意:‎ ‎1、合作学习:二人合作,参考注解,疏通全文大意。‎ ‎2、集体解决第1自然段的重点字词:‎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深秀,幽深秀丽。 山行六七里:山行,沿山而行。 峰回路转:回,曲折回环。转,盘旋弯转。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然,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指亭四角飞檐翘起。临,靠近。 名之者谁:名,命名。 太守自谓也:谓,称。 饮少辄醉:辄,就。‎ 62‎ ‎ 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情趣。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得之心,领会在心里。寓之酒,寄托在饮酒上。‎ ‎3、朗读第1段并记熟第1段的字词解释。‎ ‎4、集体解决第2自然段的重点字词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若夫,“要说那……”“像那……”的意思。林霏,树林里的雾气。 云归而岩穴暝:归,聚拢。岩穴,山谷。瞑,昏暗。 晦明变化者-:晦,昏暗不明。 野芳发而幽香:野芳,野花。幽香,清淡的香气。 佳木秀而繁阴:佳木,好的树木。秀,枝叶繁茂。繁,浓密的。 风霜高洁:即风高霜洁,形容秋高气爽,霜色洁白。‎ 布置作业 背诵第1、2段并记熟第1、2段的字词解释。‎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及其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检查字词解释 ‎2、重点语句翻译 二、小组活动 ‎1、集体解决第3、4自然段的重点字词 ‎(1)第3自然段 伛偻提携:伛偻,老人。提携,小孩。 泉香而酒洌:互文,即泉洌而酒香。洌,水清。 山肴野蔌:山肴,野味。肴,荤菜。野蔌,野菜。蔌,菜蔬。 杂然而前陈者:杂然,错杂。陈,摆放。 弈者胜:弈,下棋。‎ 非丝非竹:丝、竹,指音乐。丝,弦乐器。竹,管乐器。 觥筹交错:觥,用犀牛角做的酒杯。筹,酒筹。交错,交互错杂。 颓然乎其间者:颓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指醉醺醺的样子。‎ ‎(2)第4自然段 树林阴翳: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翳,遮盖。 鸣声上下:上下,树上树下。‎ 62‎ ‎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其乐,乐他所乐的事情,意思是自有他的乐趣。第一个“乐”字是动词,第二个“乐”字是名词。 醒能述以文者:述,记述。以,用。文,文章。 太守谓谁:谓,为,是。‎ ‎2、词语小结 而 表并列 泉香而酒洌 表承接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表修饰 杂然而前陈者 表转折 而不知人之乐 ‎3、朗读3、4段 三、探究课文:‎ ‎1、表达全文主旨的一个字是什么?(乐)‎ ‎2、文中写出了谁“乐”?(太守乐,众宾乐,滁人乐。)‎ ‎3、太守,众宾为何而“乐”? 太守: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与民同乐。 众宾客:从太守游而乐。‎ ‎4、文中怎样写出了滁州百姓之乐? ’‎ 明确: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滁人欢乐情状全是从太守眼中看出的。‎ 从滁州百姓之乐中,可以体会出什么内涵?有没有太守之乐在里边?‎ 明确: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其宾客,还有滁州的百姓,一州之人。人人都可以纵情山水。“滁人游”写得有声有色——有歌声和呼应声,有负者和行者,有老人和孩子,百姓如此兴高彩烈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而这又跟太守励精图治有关。太守为此而乐,也为能与民同乐而乐。这是他的政治理想。‎ ‎5、小结:本文以“乐”为主线,用“醉”与“乐”的统一,写出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四、写法探究:‎ ‎1、提问:本文写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1)写亭的环境:从远到近。 (2)写山间之朝暮:从早到晚。‎ ‎(3)写山间之四时:从春到冬。 (4)写宴饮场面:从外到内。 ‎ 62‎ ‎2、提问:本文写景上有什么特色? (写景与抒情相结合。)‎ ‎(1)写亭的环境:用“林壑尤美”“蔚然而深秀”表现亭赏心悦目的外景;又用“水声潺潺”“峰回路转”表现亭幽清的环境;接着写亭的近景,用鸟翼作比,有凌空欲飞之意;然后借解释亭名直抒胸臆,道出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奠定全文写景抒情的基调。 ‎ ‎(2)写亭四周的朝暮、四时之景,以“乐亦无穷”表现作者纵情山水之意。‎ ‎(3)写滁州官民同乐的图景,极力写出滁州人民在和平生活中怡然自乐和众宾尽欢的情态,并特意塑造了太守醉酒的形象,用这幅生动的风俗人情画从侧面显示出政治清明的景象,也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由此可见,本文在由景生情、情景交融手法的运用上是相当出色的。‎ 五、小结全文:‎ ‎1、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乐”字。 ‎ ‎2、文章写景抒情自然结合,由景生情,情景交融。‎ ‎3、本文语言有很大的特色。骈散相间,多为散句,但也间有骈句,特别是使用21个“也”字作句尾,韵味浓郁;巧妙地用了25个“而”字使文章流畅优美,从容婉转。本文还有一些千古传诵的名句,如“环滁皆山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等等。‎ 布置作业 背诵3、4段,记住3、4段重点字词的意思。 ‎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及其过程 一、检查复习 山行:名作状,在山上。 峰回路转:回,曲折回环。 翼然: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临,靠近。 名之者谁:命名。 辄醉:辄,就。 醉翁之意:意,情趣。 云归而岩穴暝:归,聚拢。瞑,昏暗。 伛偻提携:伛偻,这里指老人。提携,这里指被拉着手走路的小孩。 泉香而酒洌:互文,即泉洌而酒香。洌,水清。 弈者胜:弈,下棋。 觥筹交错:交错,交互错杂。 ‎ 62‎ 颓然乎其间者:颓然,这里指醉醺醺的样子。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翳,遮盖。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其乐,乐他所乐的事情,意思是自有他的乐趣。第一个“乐” 字是动词,第二个“乐”字是名词。 醒能述以文者:述,记述。以,用。文,文章。 太守谓谁:谓,为,是。 ‎ 二、解读补充习题 ‎1、指出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虚词的用法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助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醉翁之意(助词,的)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代词,乐趣)‎ ‎(2)日出而林霏开(表顺承关系) 朝而往,暮而归(表修饰关系) 而不知人之乐也(表转折关系)‎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2)树林荫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树林里渐渐昏暗了,鸟雀到处鸣叫,游人离去,鸟雀就欢乐起来。‎ ‎3、作者写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和太守之乐,这些“乐”是不是都在同一个层面上?请结合课文有关语句,说说你的理由。‎ 并不是都处在同一个层面上。前面四种“乐”都是为了突出“太守之乐”,这从“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可知。‎ ‎4、填空。从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境界,我们可以感觉到他一样具有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所展露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的旷达胸襟。‎ ‎5、下面有关《醉翁亭记》的赏析看法有无不当之处?如有,试予以修改。‎ A、开头一句“环滁皆山也”概括描述了滁州的地理特征,然后用“望”“行”二字把读者的视线由“林壑尤美”的西南诸峰,引向“蔚然而深秀”的琅琊、泻出于两峰之间的酿泉,引向泉上的醉翁亭,起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 B、醉翁亭是怎么得名的呢?“太守自谓也。”但太守谓谁,第1段中暂且不表,直到全篇结句点出。这样使文章曲折有致,收到首尾照应之效。‎ 62‎ C、在说明醉翁亭命名原委以后,文章接着写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这就从醉翁亭的命名巧妙地引出“乐”字,自然过渡到抒发胸臆,并以“乐”为主线,把全篇各部分串联起来,形成统一的艺术整体。‎ D、文章先写琅琊山“晦明变化”的朝暮景象,接着写四季变化之美,一季一幅画面,都选取了最富有季节特点的景象,无不情状俱到,给人以不同的审美感受。‎ 没有,都很精当。‎ ‎6、摘抄文中对句。‎ 示例:“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 ‎7、联系课文内容探究。‎ ‎(1)“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中“其”指代谁?并具体阐述理由。‎ 这句中的“其”字是一个代词,但代的什么,并不明确。有人认为指太守自己,句子的意思是“游人知道跟从太守游玩而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乐他所乐的事情”。太守所乐的事情是什么呢?是在他的治理下,人民生活安乐。这种解释,比较符合作者的心理。也有人认为“其”指游人,句子的意思是“人们知道跟随太守游玩而快乐,却不知道太守把他们的快乐当做自己的快乐”。这种解释也讲得通,太守为人民的快乐而感到高兴,体现了封建社会官员“与民同乐”的思想。‎ ‎(2)作者写这篇记的真意是什么?文中哪一个字可以连缀各个画面?写山水,是抒发什么?写游人不绝于途,是表现什么?写酿泉为酒,野肴铺地,觥筹交错,是表达什么?写鸣声婉转,飞荡林间,是显示什么?而所有这些又都是为了突出什么?‎ 真意是寄情于山水。 “乐”字。 “得之心”的乐。 滁人和平生活之乐。 “宴酣之乐”。 禽鸟之乐。 作者自我陶醉的“乐其乐”。‎ ‎8、阅读《丰乐亭记》,回答问题。‎ ‎(1)将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2‎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我担任滁州知州的第二年,夏季时,才到这里喝到了清甜的泉水。‎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我到滁州后,喜欢这里的地势偏僻,政事简易,又喜爱这里的风俗安逸悠闲。‎ ‎(2)《醉翁亭记》写“亭”与“泉”关系的句子是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本文写“亭”与“泉”关系的句子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 。‎ ‎(3)作者为什么要写题为“丰乐亭记”的这篇文章?请引用上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62‎ ‎12. 湖心亭看雪 ‎ [教学目标] ‎ ‎ 1、知识与能力:‎ ‎(1)积累一些文言词语,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了解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 ‎(2)揣摩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把握作者的语言风格和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 ‎(3)赏析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 ‎(4)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想像、揣摩关键字词等方法,咬文嚼字地赏奇景、议“痴”人,悟“痴”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文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应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性格,理解作者的“痴”。‎ ‎[教学重点] 1、深入理解本文的写景特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62‎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本文文字较浅显,注释较详细,学生自读课文,把握文意不成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写作特色和语言风格。‎ ‎3、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杭州西湖自古以来以美景而名扬天下,文人墨客慕名而来,纷纷留下颂扬的诗文。关于西湖的诗句同学们能背诵多少? 生:背诗句。预设:‎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 ‎2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3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此环节可以出示相关图片提示学生吟诵相关诗句。‎ 师:同学们是否感受到了: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诗人的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温柔缠绵。(学生回应) 可是? 如果诗人的心中一片寒冰,他笔下的西湖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和张岱一起去《湖心亭看雪》。‎ 62‎ 二、课文朗读 1、 听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 出示课件,检查预习情况,帮助正音。‎ ‎3、指名读,检查朗读的正确熟练情况。 ‎ 三、检查课前翻译,先交流疑难点,再通过下面的方式落实。‎ 第一步(问):‎ ‎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生:作者去湖心亭看雪)‎ ‎2、作者什么时间去的?(此问在于引导学生明确:是:这;更定:晚上八点左右,更:古代的计时单位。)‎ ‎3、作者是怎样去的?几个人去的?(此文引导学生明确:拏:撑船;毳衣:用毛皮制成的衣服;拥:穿着、带着;独:独自。)‎ 第二步(出示两张图片,然学生配上原文内容,并说明理由)‎ 1、 第一幅图:帮助学生理解——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 第二幅图:帮助学生理解——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62‎ ‎ 第三步:出示第二段的翻译,设5处错误,让学生寻找。‎ 到了湖心亭上,有两个人铺着毡席,相对而坐,一个小书童正在烧酒,酒炉中的酒正在沸腾。(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地说:“想不到在湖中更会有你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便拉着我一同喝酒。我勉强(痛)喝了三大碗(杯)就告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做客(客居)。 急忙(等到)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自语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 四、赏读课文。‎ 过渡语:同学们明白了重点词句的意思,咱再来第一遍课文。‎ ‎(一)再读课文。请一位同学读。要求:这篇短文中作者犯了一个颇严重的错误------前后矛盾,请你把它找出来。‎ 预设:‎ 生1:文中开头是说“独往湖心亭”,应该是一个人,可是后文又出现了一个舟子在说话。‎ 生2:不仅有舟子,前文还说“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底是多少人啊,这几处都是矛盾的。‎ 师过渡:同学们好敏锐!名篇名作怎么可以前后矛盾呢?我们能不能让张岱改一改呢? (学生否定)‎ ‎(二)又读课文。‎ 师:我们再来齐诵一遍课文,这次要求更高了。文中有一个词语可以形象地概括出张岱的形象,请你找出来。(痴)‎ 62‎ 师:“痴”用通俗的话怎么讲啊?(预设:生:傻,笨!呆。就是行为举止不同常人,怪。)‎ 师:对,这个张岱啊,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呆人。大家再自由读两遍,在小组内讨论一下,他哪些地方表现出特别的怪异了。找出来之后,用下面的提示发言:‎ 假如你是一名记者,穿越到明末清初,去采访张岱,你要这样提问: ‎ ‎ 张先生,舟子说您痴,我也觉得很奇怪:您为什么﹍﹍﹍呢?‎ ‎ 根据文章具体内容,请用以上句式为自己设计一个问题,并在小组成员的帮助下,解决问题。(每小组选一名记者,一个张岱来发言) ‎ 学生发言预设1:‎ 生1:张先生,舟子说您痴,我也觉得很奇怪:您为什么会在晚上八点的时候去看雪呢?‎ 生2:张先生,舟子说您痴,我也觉得很奇怪:您为什么会在“大雪三日,西湖人鸟声俱绝”的时候去看雪呢?‎ 师:你把这句子有感情地,稍微夸张地读一遍。(提醒学生夸大处理了“大”字和“绝”字) ‎ 师:张岱,居然在这样的天气里晚上八点左右跑到湖上去看雪,你看他,是不是有些“怪异”啊?(明确并板书:行痴):‎ 生3:张先生,舟子说您痴,我也觉得很奇怪:明明是舟子架船和您去看雪,您为什么说独自去湖心亭去看雪呢?(张岱清高孤傲,板书)‎ 引导发言预设2‎ 张先生,舟子说您痴,我也觉得很奇怪:您眼中的雪景为什么和平常人不一样呢?(学生初答)‎ ‎1、如果学生分析不到位,老师帮助:老师觉得这一句问题也挺多的。你看“天与云与山与水”多啰嗦啊,古人不是说要惜墨如金吗?一连用了四个“与”,我看一个都不用也行。老师去掉四个“与”,读给学生听。问效果有何不同? 如果学生说不出,再让学生对比读一读。先去掉“与”读一遍,然后再把原文读一遍。‎ 预设:(1)这四个“与”并不多余,它让“天、云、山、水”四个景物融和在了一起,如果去掉,好像它们就有界限似的。‎ 62‎ ‎(2)四个“与”字就造成了一种天地苍茫的浩大气象。有这四个“与”,后文的“上下一白”才显得更有气势。‎ 老师确定:这是营造了天地茫茫的景象,咱们读出天地苍茫的景象。‎ ‎2、师(1):还有一个地方,老师不解。你们看文中这些量词怎么这么怪啊?明明应该是这样的嘛:惟长堤一道,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湖中人两三个而已。(课件出示)‎ 预设比较结果:不好,原文中的量词写出了人和物在大自然中的渺小。‎ 师:一语惊醒梦中人,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诗: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人在大自然面前太渺小了。原来痴人眼中有痴景,是因为有个“天人合一”,(师板书“痴景”)‎ ‎3、师:假如同学们处在这天地茫茫的夜色雪景中,你的感觉会是怎样的?(凄凉、凄清、寒冷等) 作者和你们有同感。(板书:清冷孤寂)‎ 学生发言预设3:‎ 张先生,舟子说您痴,我也觉得很奇怪:你在湖心亭遇到了知己,您为什么不和他们交个朋友呢?(或者:你明明是问的是人家的姓氏,为什么答非所问,说“金陵人”?)(学生自由发言)‎ 师引导:请一同学读读“大喜”一句。‎ 师:客说“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此人”是哪种人,咱们用文言文说出来。‎ 预设生:湖中焉得有此雅兴之人。‎ 师:张岱又是如何表现的呢?(痛饮了三大杯)‎ 师:是啊,酒逢知己千杯少啊。可是,老师有一疑问啊:饮酒之前不问姓氏,饮酒之后才问;问却避而不答姓氏,只说“是金陵人,客此”,然后不留详细地址,你觉得张岱愿意和这两个人交朋友吗?。(学生会否定)‎ 师:如此看来,张岱知音尚且不顾,何况是舟子呢?他前面说“独往湖心亭看雪”不是失误,根本就是因为他“眼中无人”。(这表现了他的“清高孤傲”)‎ 师过度:世上居然有如此痴人,视世俗世界而不顾,一心要把自己融入自然之中。可是张岱笔下的自然如此清冷,如此浩大,如此孤独,这其中会不会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呢?‎ 62‎ 师:开始上课时,老师说张岱心中有寒冰,同学们,找找这个迷,就在全文第一句第一个词语,还有注释一。‎ 师:舟子说他痴,他会辩解吗?(学生发挥)‎ 师:此时此刻,他心里会想什么呢?(学生发挥)‎ 预设生1:他想:你怎知我心!大明已亡,我岂可因那繁华红尘忘记故国?‎ 预设生2:他想:我无力改变这天下,那我就在这山水之间来度过余生罢。‎ 同学们,老师非常佩服你们。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终于透过痴行痴景触摸到了并且走进了张岱这位痴人之痴心。(板书“痴心”——故国之思)‎ 五、拓展 中国历史上,有多少这样的古代文人啊,他们在现实中被压弯了腰,透不过气来了,于是,他们只有到大自然中来深深地呼吸一口干净的空气。他们宁愿自己是山是水是树是花是草是一朵云是一片冰。让我们回顾柳宗元的《江雪》。(师生齐诵《江雪》)‎ 师:同学们,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有一名诗,送给大家,你们再细细去品张岱之痴吧:‎ 满纸荒唐言,一把心酸泪。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结束语: 愿同学们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用欣赏的眼光去碰触作者的内心,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板书设计:‎ 湖心亭看雪 ‎ 张岱 痴行 清高孤傲 痴 痴景 苍茫清冷 痴心 思念故国 六、教学反思 62‎ ‎13.诗词三首 ‎ 学习目标 1. 反复诵读,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2. 理解诗歌的内容,感悟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3. 赏析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学习重点:学习目标2 3‎ 学习难点: 学习目标2‎ 学习方法:研读和赏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 媒体运用: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三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行路难》教学 62‎ 一、导入新课 提起唐朝,不能不说唐诗,说起唐诗,不能不说李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白的一首古诗。板书课题。出示大屏幕。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诗的背景。大家齐读。‎ ‎1写作背景:唐玄宗天宝年间,李白经朋友举荐来到长安,准备大显身手,但是没有得到施展抱负的机会,不久李白遭受谗言排挤,不得不离开了长安。此时李白写了三首诗,表达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复杂心情。‎ ‎2释题:“行路难”是乐府古题,乐府指的是能够配乐的歌诗。乐府诗是一种古体诗。‎ 二、自学指导一 ‎1.诵读诗歌 ‎2.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情感。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读的好。‎ ‎3.读准下列字的音: 樽 箸 塞 歧 ‎4.理解两个通假字的意思:羞 直 三、 自学指导二 读诗品诗,体会作者情感是如何变化的?请大家四人一组相互讨论交流 我从-----------这(几句)句诗中,读出了一个-------------的李白。因为-----------。‎ 示例:我从“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这句诗中,读出了一个内心苦闷的李白。因为前面写到“金樽清酒”“玉盘珍羞”,如此美味佳肴,李白竟然食不知味,可见此时的诗人,心中充满着一种怀才不遇,人生失意的苦闷。‎ ‎(我从“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句诗中,读出了一个内心迷茫,前途艰难的李白。因为诗人想“渡黄河,登太行”,但是“冰塞川,雪满山”,这让人联想到诗人正感叹人生道路的艰难,寓含一种无限的悲愤。)‎ ‎(我从“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句诗中,看到了一个充满希望,理想未灭的李白。因为诗人借“垂钓碧溪”“乘舟梦日”的典故,表达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业的信心。表现了诗人不甘消沉,继续追求的心境。‎ 62‎ ‎(我从“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这句诗中,读出了一个内心愤慨痛苦的李白。因为诗人在这句诗中直抒胸臆。当他从乘舟梦日的理想和希望中醒来,回到壮志未酬的现实中,感到人生的艰难,因此向天地间发出这痛苦的呼喊。)‎ ‎(我从“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诗中,读出了一个自强不息、乐观奋斗的李白。哪怕他正面对着现实的艰难,哪怕前路障碍重重,但他坚信自已总有一天会像宗悫一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著和追求。)‎ 点明全诗的情感层次。总结全诗。板书。‎ 师小结:这首诗歌里,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顾影自怜、自怨自艾的李白,而是一个不甘消沉的李白,一个悲愤中不乏豪迈, 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李白,一个穿越了千年依然在对我们自信地微笑的李白。‎ ‎ 四、自学指导三,赏读(诗句赏析)‎ 请大家富有感情的再来读读诗歌。分别从下列角度赏析诗句。 ‎ ‎ 1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从描写的角度)‎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行太行雪满山。(从修辞的角度)‎ ‎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从表现手法角度)‎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从炼字的角度)‎ ‎ 诗词句赏析方法:(可以从以下角度从修辞方法角度赏析1表现手法手法角度赏析2 从炼字角度赏析3表达的情感赏析4蕴含的哲理赏析5表达方式等)‎ ‎ 五、课堂检测:‎ ‎1、生活中难免经历痛苦与挫折,请你用本诗中的句子对身处逆境的朋友进劝勉 : ------------------,----------------------。2、本诗使用典故古人能有此机遇,自己也不见得没有的句子 ------------------,----------------。 3、诗人以“行路难”比喻 --------------- ,诗中具体体现“行路难”( 照应题目 )的诗句: -------------------,-----------------‎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六、自我小结本节课的收获:‎ 62‎ ‎ 这节课我没有做到最好,但我做到了更好。今天我学会了......如 我学会了学习古诗词的方法是....... 我知道了古诗词的考点是...... 我明白了古诗词的答题格式和技巧是......‎ 七、作业 ‎1、正确默写古诗。2、小作文(300字):如果在生活或学习中遇到困难或挫折,我们将以怎样的心态来面对?‎ 板书 欢乐 希望 自信 ‎﹨ ∕ ﹨ ∕‎ ‎ 苦闷 失望 八、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学 教学过程:‎ 一、背景导入----刘柳贬谪 ‎《小石潭记》是一篇著名的贬谪文学作品,其作者是谁?柳宗元有个一生最要好的朋友,也被贬官,也写出名篇。他们在诗坛上并称“刘柳”,他是谁?‎ 刘禹锡多次遭贬后,还遇到了同样遭贬的白居易,后人称他们是“刘白”,同是天涯沦落人,于是就有了本文的故事。‎ 二、朗读白诗----感受大意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62‎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你为我举杯满酒同饮共醉,我为你拿起筷子击盘吟诗。可惜你写诗才华堪称国手也是徒然无用,命运不由人出不了头谁都无可奈何。放眼望去处处风光你却长守寂寞,满朝文武个个升官你却独自蹉跎。我也深知你才高名重,遭遇点不幸不算什么,但是二十三年的不幸损失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三、辨体解题----朗读探究 ‎1.面对白居易的同情和悲叹,刘禹锡是怎样酬答的呢?从题目“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可见那些信息? 重点字词解析探究。酬、乐天、见、赠。‎ 酬答,白居易,久别重逢,见: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样,相当于“我”。‎ 62‎ 阔别重逢,酒宴写诗,白居易先赠诗,刘禹锡后酬诗。可见,这是一首酬赠诗。‎ ‎2.朗读诗歌,体会思想感情是不是悲叹?教师范读、学生范读,集体朗读。‎ 存疑?感情基调似乎不仅仅是悲叹,似乎与白诗不同。到底是什么呢?引出下文具体分析。‎ 四、朗读探究----理解诗意。‎ ‎1.朗读前两句。首联“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承接白诗的哪句话而言?写出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二十三年折太多。‎ 探究关键词:巴山楚水、凄凉、二十三年、弃置。这两句意思是写作者自己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被朝廷抛弃置放在那里。刘禹锡想改革时弊,遭到打击,被贬到凄凉荒僻之地,其间苦楚可以想见。‎ 首联直抒胸臆。“凄凉地”和“弃置身”两句富有感情色彩的字句的渲染,把诗人抑制已久的心酸愤懑之情表现了出来。‎ ‎2.朗读前四句。颔联运用了哪两个典故?请借助注释把它找(概括)出来,并说说所表达的感情。‎ 明确:向秀作赋的典故和王质烂柯的典故。“怀旧”句表达了对受迫害的故友王叔文柳宗元等人的悼念和对统治者的不满;“到乡”句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翻似”,倒好像,有抑郁不平、愤愤不平的意思。‎ ‎3.朗读前六句。赏析颈联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此联针对白诗的哪两句话而言?‎ 这两句针对白居易赠诗中“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两句而发。‎ ‎(2)如何理解此联的字面意思?‎ 明确: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 ‎(3)显然,本文不是写景咏物为目的的诗歌,“沉舟”和“病树”指什么呢? ‎ 125‎ 明确:“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那他想表达的思想是什么?请看刘禹锡的人生写照:【补充1】‎ l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l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 l 一落名宦途,浩如乘风船。‎ l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l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 至此,刘禹锡的真正思想才显露出来。原来白诗的意思是您长守寂寞独自蹉跎,真令人悲叹不已;而刘诗的意思是反过来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开朗、豁达、乐观、坦荡的气魄和襟怀。‎ ‎(4)作为哲学家刘禹锡的又一个注解,此联被后人赋予的的哲理意义是什么?‎ ‎【补充2】“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明确: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4.朗读八句诗。尾联“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针对白诗的哪两句而言?歌一曲、暂、长的意思是什么?‎ 明确: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此联点明酬赠之意,同时又与友人共勉,体现出作者振作精神、顽强不屈、坚忍不拔的气概。事实上,战斗精神一直充盈在刘禹锡的血脉中,请看:‎ ‎5.全诗总结:白居易对刘禹锡的遭遇抱有同情和悲叹,而本文前四句承接白诗,后四句翻出新意,表达出不同于白居易的思想。下面请选择前后文各四句的感情基调或色彩:伤感、雄健、低沉、慷慨、昂扬、沉郁、豪放、高昂、感慨、雄浑、愤慨、哀叹、愤懑、豪迈。‎ 前文:伤感、低沉、沉郁、愤慨、感慨、哀叹、愤懑 后文:雄健、慷慨、昂扬、豪放、高昂、雄浑、豪迈 五、缘情探旨——刚健有为 ‎ 125‎ 面对白居易的同情和劝慰,诗人刘禹锡的情感变化是沉郁中见豪放,语调变化是从低沉到高昂。这种雄浑豪迈的诗歌风格让白居易大吃一惊,赞佩不已,你知道他称呼刘禹锡别名是什么吗?——“诗豪”(语文书P56)。我们尝试用这种“沉郁中见豪放”、“从低沉到高昂”的情感和语调来朗诵诗歌。‎ 这正是:《学习酬赠诗有感》乐天赠诗悲愁肠,梦得酬诗志昂扬,进退得失奈若何,人生需要正能量!‎ 板书:‎ 首联:抒情——凄凉、弃置——辛酸愤懑 ‎ 颔联:用典——向秀作赋、王质烂柯——悲痛感叹 ‎ 颈联:比喻——沉舟、病树——开朗豁达 ‎ 尾联:点题——歌一曲、长精神——坚忍不拔 ‎ 六、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水调歌头》教学 教学过程    一、赏   月     大家还记得《记承天寺夜游》中写月的名句?在月亮身上,文人墨客们寄托了很多憧憬,很多情感。同学们,你们能吟诵几句古人描写明月的诗句吗?(学生回答)那么苏轼仰望明月,他会联想到什么呢?‎ 二、读   月    1.听读——听配乐朗诵       要求:  注意听朗诵的语速、语气、语调、重音、停顿、感情等。‎ ‎ 注音: 宫阙(què )   琼楼玉宇(qióng yŭ )  朱阁(gé)‎ 125‎ ‎ 绮户(qǐ )婵娟(chán juān  )不胜寒( 古时读shēng )‎ ‎   2.齐读要求:男生齐读上阕,女生齐读下阕。    3.译读要求:对照课下注释,读懂词的意思。‎ 补充注释:‎ ‎ (1)把酒:端起酒杯。  (2)宫阙:宫殿。    (3)今夕是何年:古代神话传说,天上只三日,世间已千年。古人认为天上神仙 世界年月的编排与人间是不相同的。所以作者有此一问。    (4)乘风归去:驾着风,回到天上去。   (5)琼楼玉宇:白玉砌成的楼阁,相传月亮上有这样美丽建筑。    (6)不胜(shēng):忍受不住。    (7)弄清影:在月光下起舞,自己的影子也翻动不已,仿佛自己和影子一起嬉戏。    (8)朱阁:朱红色的楼阁。   (9)绮户:刻有纹饰门窗。    (10)照无眠:照着有心事睡不着的人。 (11)婵娟:月里的嫦娥,代指月亮。  4.点读 : 你喜欢词中哪些句子?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示例:我喜欢“起舞清影,何似在人间”,因为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在月下起舞的姿态和心情,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了他对人间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 ‎5.自读 要求: 把自己想象成苏轼,以内心独白式朗读。   6.背读要求:在二分钟内背诵词的上阕或是下阕,也可以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 ‎ 三、写 月 ‎ 请将词的上阕或下阕,改写成抒情的散文片段。  四、品   月  在中国古诗词中,月是常见的意象,那么“月”在不同的古诗词中含有什么不同的情感呢?‎ 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鸟鸣涧》‎ 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125‎ 苏轼“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万丈生白毫”(《和子由中秋见月》)‎ 以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 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 ‎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 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 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 白居易“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暮江吟》‎ 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枫桥夜泊》‎ 晏殊“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蝶恋花》等。‎ 以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的情怀 李白诗中有“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把酒问月》‎ 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出塞》‎ 张若虚“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春江花月夜》‎ 以月蕴涵时空的永恒 东坡的这首词,从千年前的宋代向我们飘来。它的芳香,还将向遥远的未来飘去……以后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能再一次与它相遇,我们都会从心底共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让我们用音乐来演绎这首流传几百年的中秋咏月词!请听歌曲《明月几时有》。‎ 五、布置作业: ‎ 板书设计: ‎ ‎ 水调歌头  词牌名 125‎ ‎ 苏 轼  北宋文学家 ‎ 小序:背景 缘由 上阕:望月(写景)‎ 下阕:怀人(抒情)‎ 情感:旷达 乐观 六、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教案 ‎14、故乡 ‎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掌握本文生字词。‎ ‎2、掌握阅读小说的方法,理清本文叙事线索和故事情节。‎ ‎3、赏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自学指导一:比快速默读课文 自学指导二:比精彩回答问题。 ‎ ‎1、说说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又是以什么为线索来组织故事情节?‎ ‎ 小说以时间为序,以“我”在故乡的见闻感受为线索,‎ ‎2、梳理情节结构,讲讲每部分写了什么具体内容?‎ ‎ 依据这个线索可以分为“回故乡 ——在故乡——离故乡”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5)描写了故乡的萧条景象和“我”见到故乡的复杂心情,并交代了“我”回故乡的目的。‎ 第二部分(6——77)写“我”回故乡的见闻与感受。‎ 125‎ 第三部分(78——88)写“我” 离开故乡时种种感触和矛盾心情。‎ ‎3、如果用一个字概括课文的内容,应用哪个字较为恰当?请简单说说理由。‎ 自学指导三:比精彩回答问题。 ‎ ‎ 1、故乡的环境在变,何以见得,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时隔多年,重回故乡,你能想像“我”渐近故乡时的心情是如何的吗?‎ ‎ 先用一个感叹句“阿!”再用一个否定的疑问句。这样写是因为故乡的景象出乎“我”的意料,因而产生怀疑,但又的确是“我”的故乡。对怀疑加以否定,反映“我”的复杂思绪,沉重的心情,为下文作铺垫。在文章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 2、第2段运用了什么描写?能体会其作用吗?‎ ‎ 天气阴晦、冷风呜呜的响、苍黄的天、萧索的荒村。写出衰败荒凉的农村景象,衬托“我”悲凉的心情。‎ ‎ 3、见到故乡时,我的感受是怎样的?用文中的话来回答,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本没有什么好心绪。‎ ‎ 眼前萧索的景象与“我”记忆中的故乡造成很大的反差,心中疑惑既而感到悲凉,只得自我安慰,实则流露出一种忧愤之情。‎ ‎4、第四段说“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 ”“我”真的记不起了吗?在什么地方写有?找出来后说说“我”记忆中的故乡是怎样的?美在哪时?这也是一段景物描写,又有何作用呢?‎ ‎ 第12段 少年闺土月夜刺猹图 ‎ ‎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把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理解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和景物等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125‎ ‎2、掌握课文运用对比来表现主题的写作手法。‎ 自学指导一:比精彩回答问题。 ‎ ‎1、你怎么看记忆中的少年闰土?‎ ‎2、时过二十年,少年闰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什么原因使闰土前后判若两人?‎ 小结:表层原因: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 ‎ ‎ 深层原因: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帝制,可是由于它的不彻底性,封建主义仍然压迫着劳苦大众,还有帝国主义也在入侵中国,加上众多的苛捐杂税,造成了农村经济衰败,农民生活的贫困,封建传统观念(即礼教、等级观念)毒害,使闰土发生了巨变。‎ ‎3、生活在城镇的杨二嫂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她为什么也发生这么大的变化?说说作者塑造杨二嫂这一形象的作用是什么?‎ ‎ 农村经济衰败、生活的贫困让她养成了小市民势利贪婪(或:市侩)的恶习。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造成的祸害已经波及城镇。‎ 4、 小说怎样刻划杨二嫂形象的?与描写闰土的方法有何异同?‎ 同:都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来表现人物;都写出了人物的前后变化。‎ 异:写闰土是先回忆,再眼前,因为少年闰土的美好形象已经在“我”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 写杨二嫂则是先闻其声,再见其人。这更符合杨二嫂尖利、泼辣的性格。‎ 自学指导二:比精彩回答问题。 ‎ 一、结合以下问题,分析“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1、“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这是为什么?‎ ‎ 因为“我”对故乡的现实(即人与事)感到失望,故乡没有给“我”留下好印象。 ‎ ‎2、“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着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中的“高墙”指什么?‎ 125‎ ‎ 指封建思想,等级观念毒害下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淡隔膜。 ‎ ‎3 、文中点出哪三种旧的生活态度? 文中说“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中的“新的生活”是指什么样的生活?‎ ‎ 新生活指的是: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 ‎ ‎4、(1)“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为什么“害怕”? (2)为什么说“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 ‎ (1)因为“我”的愿望是普天下的人都过上自由、平等、幸福的新生活,但愿望能否实现是未知数,“我”不知道,所以想到希望的能否实现,自然便害怕起来。‎ ‎ (2)闰土的愿望只是希望眼前能过上幸福生活,所以说“切近”,我的愿望是普天下的人都过上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我”的愿望能否实现还是未知数,所以茫远。 ‎ ‎5、课文再次出现海边奇异的图画,表现了什么? ‎ ‎ 海边奇异的图画是“我”对美好希望的想象和憧憬。 ‎ ‎6、“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7、“我”是小说中又一个重要人物。小说中的“我”并不等于作者,而是作者塑造的一个人物。结合以上问题说说“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我”二十多年前远离故乡,过着辛苦辗转的生活。回到故乡,看到故乡的衰败萧索,看到故乡人的生活穷困悲苦,看到故乡人纯真人性的扭曲感到痛苦悲哀而失望。但“我”并不绝望,“我”憧憬着美好的故乡,“我”希望故乡人过上新的生活。所以说“我”不是消沉的知识分子,而是一个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具有民主进步思想倾向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 ‎ 关于主题: 小说以“我”回故乡的见闻与感受为线索,通过对比手法的运用,表现闰土和杨二嫂在二十多年里发生的巨大变化,描绘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揭示广大农民生活痛苦的根源,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社会生活的强烈愿望。‎ 125‎ 教后反思:‎ ‎15、我的叔叔于勒 教学目标 ‎1、通过菲利普夫妇对于于勒态度的前后对比,理解小说对金钱至上的人际关系的揭露。‎ ‎2、品评小说的语言,体会人物个性化的描写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菲利普夫妇对于于勒态度的前后对比,理解小说对金钱至上的人际关系的揭露。‎ 教学难点:品评小说的语言,体会人物个性化的描写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 第一课时 教学程序:‎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都学过魏晋文豪曹植的《七步诗》。当时他受哥哥曹丕相迫,若在七步之内做不出诗来就要以死谢罪,所幸他才华横溢,危急关头作了这首《七步诗》出来。豆秸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中哭泣。我们本来是同胞兄弟,为什么你那么急迫地加害于我呢?兄弟关系何至于此!全是因权位引发的双方利益的对立,从而无视兄弟亲情。 ‎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兄弟间的关系。下面,我们就一起进入课文《我的叔叔于勒》,来看看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兄弟关系。 ‎ ‎(二)作者简介 ‎ 125‎ 居伊•德•莫泊桑(1850~1893),19世纪后半叶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生于没落贵族家庭。自幼酷爱文学,七十年代刻苦学习写作,大作家福楼拜是他的文学导师。1880年短篇小说《羊脂球》问世,轰动法国文坛,是作者的最佳作。长篇小说中最出色的是《一生》和《俊友》。短篇小说《家人》、《两个朋友》、《项链》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 他的小说在艺术手法上有很深的造诣,特别是短篇小说。他的作品重视结构的布局,行文波澜起伏,引人入胜,故事情节巧妙真实,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另一个突出特点是用洗练的笔墨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塑造了很多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还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段,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 ‎ ‎(三)初读感知 ‎ ‎1、提问: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注意生难字词的读音,并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栈桥zhàn 牡蛎lì 撬开qiào ‎ 拮据:jiéjū手头紧,经济境况不好。 ‎ 诧异:chà觉得十分奇怪。 褴褛:lán lǚ(衣服)破烂。 ‎ 张皇:惊慌,慌张。 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 十拿九稳:比喻很有把握,也说十拿九准。 ‎ 煞白:shà由于恐惧、愤怒或某些疾病等原因,面色极白,没有血色。 ‎ 时间:菲利普夫妇带着孩子们旅行时。地点:在“特快号”船上。人物:我全家、于勒、船长。事件:意外发现朝思暮想的富人叔叔于勒变成了穷困潦倒的老水手从而弃他而去。 ‎ ‎2、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课文?三要素之一的情节在课文中是怎样的? (小说。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来分析。) ‎ 开端:因叔叔于勒的挥霍而生活拮据 ‎ 发展:菲利普一家等待在海外发财的于勒归来解困 ‎ 高潮:在船上发现于勒破产成了穷光蛋 ‎ 结局:菲利普夫妇弃他而去 ‎ 125‎ ‎(四)研读分析 ‎ ‎1、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朗读,感受文中人物态度、情感的变化。(父亲、母亲、我、于勒、船长) ‎ ‎(指明朗读相关章节语句,要求:有感情朗读) ‎ 称呼变化:坏蛋、无赖→好的、有办法的人→贼、讨饭的、流氓 ‎ 态度变化:厌恶、打发他走→盼望、赞扬→又骂又躲 ‎ 情感变化:恐怖→希望→恐怖、仇恨 ‎ ‎2、提问:于勒的命运变化是怎样的?从哪里看出? ‎ 穷 → 富 → 穷 ‎ 在家行为不正→出外发财→最后穷困潦倒 ‎ 从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情感变化和于勒的命运变化,可见本文情节是由于勒与菲利普夫妇这两条线交织发展构成的,围绕着于勒身世的浮沉来展开菲利普夫妇的态度前后不同的变化。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情感变化为明线,于勒的命运变化为暗线,双线交织,情节完整而紧凑。(双线交织) ‎ ‎3、提问:对比菲利普夫妇的态度和于勒际遇的转变,从中可以看出菲利普对于勒的兄弟之间的感情持怎样的态度?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 ‎ 毫无亲情可言,全是金钱关系。本文的主题思想即为此。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描述了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弟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画出了一幅资本主义社会里,贫穷则兄不认弟的触目惊心的惨象,艺术的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的主题思想。(题目的作用就是与主要人物形成对比,进一步突出文章的主题思想)(对比) ‎ ‎4、小说离不开人物的塑造,本文写了很多人物形象,主要描写的是谁?是怎样描写的?又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 菲利普夫妇。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等来描写。划出文中的有关词句,并以船上偶遇于勒这一高潮部分为重点分析对象。由“我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到“出大乱子了!”突出了菲利普夫妇一系列心理变化过程: ‎ 125‎ ‎(父亲)猜测——否定——不放心——与船长搭话——真相大白。‎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寻读,辨析主要人物。‎ 探究一:从标题上看,这篇小说写的是谁?(于勒)从小说的内容看,于勒是小说的主人公吗?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 1、讨论前,教师提示:如何判定一个人物是否为主要人物呢?有三个角度,首先看人物着墨的多少;其次看人物在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看作家的创作意图。这种带着一个主问题进行阅读的方式叫做寻读,寻找发现,大家开始阅读,发现后做好记录,然后分组活动。并确定发言人。‎ ‎2、学生寻读课文。开始思考批注。‎ ‎3、分组活动,确定本组发言人。‎ ‎4、确定四个小组开始交流汇报各组的发现。 ‎ ‎5、教师归纳小结。于勒不是主人公,于勒在文中是这样出现的,一是全家人的谈话,二是插叙介绍,三是在游船上,真正的主人公则是菲利普夫妇。‎ 探究二:于勒虽然不是小说的主要人物,可老师感觉于勒这个人物在文中无处不在。大家的意见是怎样的?从文中寻找信息谈谈你的理解。‎ ‎ 1、学生寻读课文,整理相关信息。‎ ‎2、相互交流,明确:于勒显然着墨不多,但很重要,它的命运决定着菲利普夫妇的变化,并在他们一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掀起了很大的波澜。他是小说的线索人物。我们带着第一个问题阅读解决了另外一个问题——小说的线索,这就是寻读的效果。‎ ‎(二)、品读,评说人物形象 探究三:本文除了以精妙的构思吸引人,更重要的是以其丰满的人物形象而经久不衰。理解人物最好的方法是品读细节。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去品析。这篇小说写得最精彩的地方在哪里?(预设:骂于勒,高潮部分)‎ 125‎ 首先,我们来一起读一读几个精彩片段,请大家在我的提示下朗读课文片段。‎ ‎ ①在游船上,父亲被太太高贵的吃法打动了,于是请家人吃牡蛎,他故作高雅,摆架子爱慕虚荣的高峰,同时也是不幸的开始。母亲的一番话别有情趣:(读23段)‎ ‎ ②当父亲朝那年老的水手走去时,突然发现那人很像于勒,神色不安,骤而紧张,以至失魂落魄:(读25段)‎ ‎ ③在母亲的要求下,父亲再一次向船长走去,在极度的担忧与恐慌中终于证实那就是于勒。这一消息对于母亲如同晴天霹雳,怒火如同火山爆发,他们虚幻的幸福峰巅一下子跌入了现实的悲苦深渊:(读38段)‎ ‎ ④也许是对叔叔不幸的一丝同情与怜悯,我给了于勒叔叔10个铜子的小费,但母亲仍不忘作了最后一次精彩的表演,让其卑劣自私的灵魂再次曝光:(读46段)‎ 探究四:对人物的描写中,哪些词句最有表现力。(抓住这些具有表现力的词句评说人物形象。)‎ ‎1、品读示范:第25段,品析“不安”,“瞪着眼”,“赶紧”,“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低声”等词语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2、学生读句品析,评说人物形象。‎ 教师小结:通过品读分析,我们看到了一个唯利是图,虚伪,自私冷酷的形象,他们以贫富为兄弟相认的原则,在他们眼中,情不如钱!‎ 作业布置:‎ ‎ 赏读完这篇小说,大家有没有什么话想对小说中的人物说呢?或者对作者有什么话说吗?例如:老师读完后,我想对作家说:莫泊桑,谢谢你的一支妙笔,向我们勾画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人性泯灭的现实,在这样的现实中生活,是人类的悲哀!大家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说几句好吗?‎ ‎1、学生练习用“读完这篇小说,我想对____________说……”句式说话。‎ 教后反思:‎ 125‎ ‎  ‎ ‎16、孤独之旅 ‎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 ‎1、理解、积累“厚实、嬉闹、乖巧、驱除、歇斯底里、一落千丈”等词语。 ‎ ‎2、理解小说内容,体会标题的含义。 ‎ 能力目标 ‎ ‎1、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把握课文主题。 ‎ ‎2、体会小说中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掌握鉴赏小说的方法。 ‎ ‎3、品味小说精美传神、意味深长的语言。 ‎ 情感态度价值观 ‎ 感悟人物的成长历程,扩展视野,丰富情感体验,树立奋进信念,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 教学重点 :梳理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体会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的重要作用。 ‎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深层感悟小说意味。 ‎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点拨法 教学步骤 ‎ 一、导语设计 ‎ 125‎ 同学们,歌词意蕴丰富。的确,人生旅途,并非时时一帆风顺,往往充满辛酸,饱含痛楚与泪水,其实生命也就是在这样的锻造中成熟丰满的。如果说这是成长需要付出的代价的话:那么“孤独”也应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人生题目。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曹文轩的《孤独之旅》,去体验少年杜小康在牧鸭生活中所经历的一段孤独生活。(板书文题、作者) ‎ 二、资料链接 ‎ 作者简介: 曹文轩,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农村。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后留校任教。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理事,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著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学术性著作《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面对微妙》《曹文轩文学论集》《患维论——对文学的哲学解释》等。小说《草房子》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1999)。电影《草房子》获第19届金鸡奖最佳编剧奖、1998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第4届童年奖以及影评人奖、第14届德黑兰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大奖“金蝴蝶”奖。 ‎ 三、整体感知 ‎ ‎1、学生速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疏解下列字词。 ‎ 投影: ‎ ‎(1)注音 ‎ 轩(xuan1) 嬉闹(xi1) 凹地(ao1) 雍(yong1) 掺杂(chan1) ‎ 胆怯(qie4) 撅(jue1) 给予(jj3 yu3) 觅食(mi4) 撩逗(1iao2) ‎ ‎(2)释义 ‎ 厚实:丰富、富裕。 嬉闹:嬉笑打闹。 ‎ 撩逗:挑逗、招惹。 茫然:①完全不知道的样子。②失意的样子。 ‎ 乖巧:①(言行等)合人心意,讨人喜欢。②机灵。 驱除:赶走,除掉。 ‎ 一落千丈:形容地位、景况、声誉等下降得很厉害。 ‎ 125‎ 置之不理:放在一边儿不理不睬。 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 ‎2、学生自由诵读,用小说的三要素概括课文内容,并谈谈你阅读课文的感受。 ‎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 小说讲述了杜小康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磨难,逐渐成熟、坚强的故事。 ‎ ‎(1):小说中杜小康面对陌生的自然环境。心理由恐慌、孤独走向坚强的经过,体现了人的力量:人克服了困难,战胜了困难,取得了胜利;并且使自己在斗争中成熟坚强起来。 ‎ ‎(2):课文告诉我们:人除了要战胜大自然外,更重要的是要战胜自我。 ‎ ‎(3):小说启迪我们:少年要面对困难,而不是躲避困难。最终赢得了胜利,会有一种自豪感和成长感。 ‎ 生(4):人由幼稚到成熟,这是生命中的一种渴望与追求。困难和挫折,往往是人成长的催化剂,使人成熟、奋进。 ‎ ‎3、学生默读文中有关杜小康的语段,体味有关的细节描写,思考: ‎ ‎(1)在离家牧鸭的生活中,他的心理活动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而完成“孤独之旅”的? ‎ ‎(2)请找出文中体现“孤独”的词句,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 ‎(3)文题“孤独之旅”,对杜小康这样的孩子来说,“孤独”的含义是什么? ‎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 ‎(1)心理活动的发展:①想上学(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②现在,占据他心灵的全部是前方:还要走多远?……前方是未知的。③他害怕了……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④最大的敌人……它就是孤独。⑤开始想家,并且日甚一日地变得迫切……哇哇大哭起来……⑥在心里清楚了这一点:他们已根本不可能回避孤独了……不再忽然地恐慌起来。⑦杜小康摇摇头:“还是分头去找吧。”说完.就又走了。⑧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⑨望着异乡的天空……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⑩惊喜地发现鸭下蛋了。杜小康在放鸭的生活中,经历了出发时的茫然、恐惧,到达芦荡时的害怕、胆怯,安顿之后的感到孤独,时间久了的不再忽然地恐慌,那天雨后天晴的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走过了“孤独之旅”。 ‎ 125‎ ‎(2)如“陌生的天空和陌生的水面”从未见过的面孔。“没有其他声音,天地又如此空旷” “寂寞”“已无一户人家”“唯一的炊烟”“想听到声音,牛叫或者狗吠。然而,这不可能”“最大的敌人,也正在一步一步地向他们逼近:它就是孤独”“一连十多天遇不到一个人”“言语被大量地省略了”“这种省略,只能进一步强化似乎满世界都注满了的孤独”“他们已根本不可能回避孤独了”——离乡背井的孤独、别离母亲与伙伴的孤独、空旷浩茫环境的孤独、单调乏味生活的孤独,对于已遭受家道中落、生活境遇产生大反差打击的小小少年杜小康而言,随父放鸭生活中还要承受这种种孤独无异于雪上加霜。他内心的苦痛、迷惘与挣扎,在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 ‎(3)可以概括为两点:①杜小康因为家道中落,不得不失学。离开同学、学校,对一个少年来说,是无比痛苦和寂寞的。失去一起长大的伙伴,也就等于失去成长道路上的朋友、依靠。不仅如此,离开小伙伴.也等于失去了充满童真童趣的生活。 ‎ 杜小康随父亲去放鸭,离开了村庄、人群,等于失去了人文环境。失去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就失去了感情、文化以及物质之间的交流,在精神上会感到痛苦,甚至是一种折磨。 放鸭生活中,父子之间一种看似默契的“省略”,其实是一种空虚、贫乏生活的表现。 ‎ ‎②杜小康和父亲离家去放鸭,来到“陌生的天空和陌生的水面”,感到一种恐惧。这样的恐惧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自然环境的恐惧。“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大自然的空阔与未知,对一个幼小的心灵具有强大的压迫力,由此带来的心理上的“恐慌”让杜小康“迟迟不能入睡”;二是对前途的恐惧,去放鸭的路上,杜小康想的是: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这不仅是对放鸭而言,更代表了他对前途的迷茫和无奈。 ‎ 四、品味语句 ‎ ‎1、学生细读全文,体会精美传神的语言。请找出并点评你认为文中形象生动、富含深意的语句。 ‎ 学生踊跃发言,教师归结: ‎ 125‎ ‎(1)“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写出芦荡的广袤,“绿色的浪潮”不仅可见其色,更可见其动感与生机,将景物写活了。 ‎ ‎(2)“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芦荡愈幽深繁茂愈反衬出小船的孤小,杜小康那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才愈为真切。 ‎ ‎(3)写暴风雨一段“一早上。天就阴沉下来。……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写景如在眼前,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将暴风雨的狂暴之势表现得淋漓尽致。 ‎ ‎(4)“鸭群在船前形成一个倒置的扇面形”一段。写景状物准确、细致,描写周到入微。 ‎ ‎(5)“杜小康闻到了一股鸭身上的羽绒气味。他把头歪过去,几乎把脸埋进了一只鸭的蓬松的羽毛里。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少年杜小康战胜孤独,适应了环境。并在维系着家庭生计系于一身的鸭群面临灭顶之灾时,不顾艰险疲惫,不惜受伤流血,找回了鸭群,显示了一个小小男子汉的力量、毅力与责任感,他长大成熟、坚强了。他意识到了这一点,内心翻涌着波涛,这是喜悦的泪。欣慰的泪,领会了成长真谛的泪。 ‎ ‎(6)“鸭们也长大了”一段,描写生动、形象,映衬出主人公成长历程,具有超出语言层面的隐喻意义。 ‎ ‎2、文中的自然环境描写很出色,为人物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背景。请找出几处,体会这样的描写对表现杜小康成长的重要作用。 ‎ 学生发言,教师归纳: ‎ ‎(1)有关鸭群的描写。鸭群向芦荡行进,偶尔“朝着这片天空叫上几声”,烘托出杜小康无比寂寞的心情;晚上鸭群“将主人的小船团团围住”。时常看看主人是否在船上才安心睡觉。鸭子的恐惧感衬托出杜小康的恐慌,可以说鸭子是杜小康成长的借助。 ‎ ‎(2)有关芦荡的描写。芦荡“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无边无际,给人以极大的心理压力。让杜小康“害怕”“胆怯”。当杜小康习惯了孤独的生活,“再面对这浩浩荡荡的芦苇”,就不再“恐慌”了。恐惧只是心理的折射。芦荡见证了人物心理变化的过程。 ‎ 125‎ ‎(3)有关风雨的描写。芦荡的暴风雨是极其可怕的,“雷声”“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暴风雨”“歇斯底里”“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暴风雨冲垮了鸭栏。惊散了鸭群。杜小康表现了成人般的勇气与坚强,在暴风雨中搏斗。暴风雨给了他一个成长的机会和舞台。 ‎ ‎3、合作探究: ‎ 小说主人公是杜小康,但作者以较大的篇幅来写他父亲和鸭子的用意是什么? ‎ 学生小组研讨后回答,教师点拨: ‎ 写父亲和鸭子,对完成杜小康这个形象的塑造有不可或缺的衬托作用。如:写父亲拼命赶鸭子,“不肯给它们一点觅食或嬉闹的可能。仿佛只要稍微慢下一点来,他也会像他的儿子一样突然地对前方感到茫然和恐惧,从而也会打消离开油麻地的主意”“父亲显然也是有所慌张的。但他在儿子面前,必须显得镇静”。写鸭群“十分乖巧”“它们把嘴插在翅膀里,一副睡觉绝不让主人操心的样子”。作为成年人,经历了生活沧桑的父亲对前途未来都深感茫然和恐惧,何况小小少年杜小康?作为低等动物的鸭子,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尚且感觉孤独害怕,何况是作为人的杜小康?因此对这二者的描写,使得杜小康的孤独感受显得更为真切,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小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 五、体验拓宽 ‎ 学生合作交流下列问题,联系生活实际,扩展语文学习。 ‎ ‎1、困难和挫折,往往是人生成长的催化剂。结合对课文主题的理解。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 ‎2、讲述你所体验的孤独的情景和心理感受。 ‎ ‎3、就杜小康父亲的教子方式,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 六、课堂小结 ‎ 成长中有成功,也有挫折,有欢乐喜悦.也有悲哀烦恼,这就是生活,在我们的人生中,成长是永恒的主题。祝愿我们同学们都能谱出一首健康的成长歌。长成一棵坚强独立的大树。 ‎ 七、布置作业 ‎ 125‎ 八、板书设计 ‎ 孤独之旅 ‎ 曹文轩 ‎ 人物:杜小康(经受磨难,逐渐成熟、坚强) ‎ 鸭群 ‎ 环境:芦荡 人物成长的广阔背景 ‎ 风雨 ‎ 九、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教案 ‎  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教学目标 ‎1、学习议论文的文体知识和本文结构严谨、语言犀利的艺术特色。‎ ‎2、整体感知文意,弄清文章的脉络,使学生认识鲁迅杂文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重点 ‎ ‎1、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3、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 125‎ 使学生认识鲁迅杂文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增强感知、感悟。‎ ‎2、品读法。读重点语句,品味其思想内涵和写法。‎ ‎3、讨论式。在讨论中互相启发。‎ ‎4、探究式。在讨论的基础上,对某个或几个问题变换角度思考拓展思维。‎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有人说,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北京奥运成功,神七升天,上海世博、广州世大等等,喜事不断,中国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自豪;然而,8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板书课题),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学到怎样的做人,作文的方法。 ‎ 二、背景介绍 ‎ 1、简介“九•一八”事变与本文的写作背景。‎ 125‎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突然向沈阳进攻,蒋介石下令不许抵抗,国民党军队不战而逃,不到半年,日本帝国主义就占领了我东北三省。而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采取不抵抗政策,“南京政府束手无策”“单会去哀求国联”,“国联”即“国际联盟”的简称,是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世界和调节相互矛盾,于1920年成立的国际组织。鲁迅指出“国联却正和日本是一伙”。“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多次向国联申诉,要求制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但国联采取了袒护日本的立场,它派出的调查团到我国东北调查后,在发表的《国联调查团报告》中,指出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并非“合法之自卫手段”,但居然承认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特殊利益,国联对日本的侵略不采取任何制裁的措施。蒋介石向国联哀求,实际上就是向日本帝国主义哀求,充分地揭露了蒋介石屈膝投降的奴才相。哀求国联无效后,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等,“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因此,在当时有些人便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针对上述情况鲁迅于1934年9月25日,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为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的自信心写了这篇文章。‎ 题目“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反问句,意即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 ‎2、简介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作品很多,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诗歌集《野草》,杂文集《二心集》《而已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集》等。本文选自《且介亭杂文集》。‎ 三、解题 ‎ ‎1、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其杂文有“匕首”,“投枪”之喻。 ‎ 本文属鲁迅后期杂文,鲁迅写这篇文章之前的一个月,肺病已相当严重。文章写完之后的两个多月,写了《病后杂谈》,还致信杨霁云,自称是在敌人和“战友”的夹攻下的“横战”。可是,健康的恶化和精神的压力,并没有影响他对世事的热忱关注。 ‎ 课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聚焦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把要谈的对象——“中国人”和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吗”直接放在标题上,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欲望。‎ ‎2、驳论文简介 议论文是阐明客观事物的道理,表明作者见解或主张的文章。‎ 125‎ 议论文从论证的方式看,一般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 一般说来。批驳对方的论点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直接批驳对方的论点,即先举出对方的荒谬论点,然后用正确的道理和确凿的事实直接加以批驳,揭示谎言同事实、谬论同真理之间的矛盾。二是通过批驳对方的论据来驳倒对方的论点。论据是支撑论点的,论据驳倒了,论点也就站不住脚了。三是通过批驳对方的论证来驳倒对方的论点。论述一个伺题,论点和论据之间必须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否则论点就站不住脚。通过驳论证来驳论点,就是揭穿对方的论据与论点之间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即所持论据证明不了论点,其论点并不能由论据推出。‎ 四、检查预习情况: ‎ ‎1、注音 搽(chá) 玄虚(xuán) 省悟(xǐng)‎ 渺茫(miǎo) 脊梁( jǐ ) 诓骗( kuāng )‎ ‎2、解释下列词语:‎ 玄虚: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 渺茫: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诓骗:用谎话骗人。‎ 怀古伤今:怀古,追念古代的事情。‎ 为民请命:请命,代人请求保全生命或解除困苦。‎ 埋头苦干:专心地下苦功夫做事。‎ 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来,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应用奋斗,不怕牺牲。‎ 自欺欺人:用自己都难以置信的话,或手法来欺骗别人。 ‎ 舍身求法:原指佛教徒舍弃肉身去追求佛法,后来比喻为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个人的生命。‎ 地大物博:文中指国家疆土辽阔,资源丰富。‎ 五、初读感知 125‎ ‎1、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 明确: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 ‎2、按揭示对方谬误、直接反驳、间接反驳(正面立论)、作出结论的逐层推进,把课文分成四个部分填写下边的表格 部分 段号 在议论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所揭示的要旨 一 1-2 揭示对方论点和论据 暗示对方的论证以偏概全 二 3-5 直接反驳对方的论证 指出对方论据只能证明中国人失掉了“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而不能证明失掉了“自信力”。‎ 三 6-8 间接反驳对方的论证(正面立论) 提出论点: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四 9 作出结论,指出评价方法 要评价自信力的有无应看“中国的脊梁”,不应以偏概全。‎ ‎3、阅读第l、2段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 (1)这两段话中,揭示了对方什么谬论论点?什么论据?哪些语句最富于讽刺意味?‎ ‎ [明确]谬论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谬论论据: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不久就不再自夸了;现在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 其中“只希望着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等句最富于讽刺意味,揭露了国民党政府面对日本侵略“只会哀求国联”,采取坚决不抵抗政策的卖国投降的本质。‎ ‎ (2)文中反复承认“是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与原文的批判有什么关系?‎ 125‎ ‎ [明确]有着前后照应的关系。‎ ‎4、阅读文章3—5段,思考:写驳论,要善于寻找批驳的“突破口”,所谓“突破口”,就是对方谬误的薄弱环节,抓住了它,就能击中要害。联系全文,想一想,为什么本文以反驳对方的论证,即指出其论据不能证明论点为“突破口”?‎ ‎ [明确]因为谬论论据都是被作者给予肯定的事实,谬论论点表面看上去似乎也正确,那么要想驳斥这一观点,最好的方法自然是揭穿对方的论据与论点之间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即驳论证了。‎ ‎ 六、课堂总结 ’ 。‎ 本节课着重分析了课文的逐层推进的论证层次,找出了谬论论据和论点及驳斥方式。‎ ‎ 七、布置作业 继续阅读课文,找出作者的正面观点。‎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二、理解分析 ‎1、1-2段这两段话中,揭示了对方什么谬误论点?什么论据?哪些语句最富于讽刺意味? ‎ 明确:谬误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谬误论据:两年以前,……却也是事实。语句:“总自夸”,“只希望”,“也是事实”,“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 ‎2、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 明确: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 ‎ 125‎ 这是驳论的一种方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这是驳论证。 ‎ ‎3、第五段有一段加点的文字,国民党检察官曾删掉这段文字,这说明什么? ‎ 明确:“求神拜佛”恐怕是国民党在山穷水尽时自欺和欺人的最后一招。鲁迅是个现实感很强的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和严重后果,这自然触到了国民党的痛处。所以被删去。从加点文字也可以看到鲁迅的境况,但鲁迅却不惮于在枪林弹雨中为民奔走呼号,其无私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 ‎4、文章在批驳对方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什么样的观点? ‎ ‎[明确]文章6—8段间接驳斥了对方的论证,即谬论论据上所说的“自夸”“只希望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的是不能代表当时广大人民利益的国民党官僚和所谓的“社会名流”。他们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人,他们是中国的败类。而真正的中国人在国难当头时,应是“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我国自古以来就不泛这样的人,他们才是“中国的脊梁”,“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赴后继的战斗。”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正确的观点:“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5、你能举出一些具体事例来证明作者的观点吗?‎ ‎ [举例]‘‘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于9月20日和22日连续发表宣言,提出“组织群众的反帝运动,发动群众斗争,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的战斗号召。在党的号召和领导下,全国掀起声势浩大的抗日运动,坚决反对蒋介石政府的不抵抗政策。1931年9月至12月,曾发生三次规模很大的学生请愿运动。‎ ‎6、作者指出应如何评价中国人? ‎ 明确:“要论中国人,……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 ‎7、“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 明确:指的是脚踏实地地为民族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但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许多事情自然无权知道真相。另外,近代以来的许多社会变革多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 ‎ 125‎ ‎8、鲁迅为什么反复强调“中国人的脊梁”?‎ ‎[明确]因为只有称得上“脊梁”的才算得是真正意义的中国人,为人民着想,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永远也不会失掉自信力。评价中国人应该去评价这部分人,在当时只有中国共产党和广大的抗日军民才能算是“中国的脊梁”,而不是开头提到的“自夸…”“只希望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的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文章最后再次强调了上段所立的观点。‎ ‎9、“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 明确:前者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后者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 ‎ ‎10、“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各指什么样的人?你能说出几个吗? (投影展示4)‎ 学生分组讨论后明确:‎ A、“埋头苦干的人”:为了国家利益,执著于某一事业不畏艰险,奋斗不息的人。如:毕升、徐霞客、司马迁、华罗庚、杨利伟、抗震救灾英雄等。 ‎ B、“拼命硬干的人”: 指反对国内剥削阶级和外来侵略者的革命志士、民族英雄。如:陈涉、李自成、洪秀全、岳飞、文天祥等。‎ C、“为民请命的人”:指为人民疾苦而呼告的人。如:杜甫、白居易、 ‎ 柳宗元、包拯、梁启超、鲁迅等。‎ D、“舍身求法的人”:指历尽艰险,探求真理的人。如:玄奘 、鉴真、如商鞅、谭嗣同、李大钊等。‎ 三、细读品味 ‎1、“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 ‎ 明确:“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 鲁迅反复赞扬“中国的脊梁”,可以鼓舞斗志,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力。‎ ‎2、这一类没有失掉自信心的人现状如何?‎ 明确:(l)从人数上看:何尝少呢?‎ 125‎ ‎(2)从特征上看: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地战斗。 ‎ ‎(3)从处境上看: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3、第9段作者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找出来体会其意思。‎ 学生讨论后明确 ‎“脂粉”:比喻统治阶级的欺骗性宣传;‎ ‎“筋骨和脊梁”:比喻气节、操守、人格、品质;‎ ‎“状元宰相” :比喻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 ‎“地底下”:比喻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力量。‎ ‎ 结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看地底下。‎ ‎4、找出课文中含“中国人”的句子,小组讨论后分别回答其“中国人”的含义。‎ 同学讨论后明确:‎ A、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所有中国人) ‎ B、假使这也算是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 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C、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所有中国人)‎ D、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大部分爱国的人民)‎ E、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F、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所有中国人)‎ ‎5、欣赏品味杂文的语言特色。 ‎ ‎(1)揣摩第一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 明确:不能,“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及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著”,“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它们准确的写出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性。 ‎ 125‎ ‎(2)揣摩下列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 ‎ ‎……不过一面总是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就是诬蔑。 ‎ 明确:“总”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 ‎ 四、主题探究 这片驳论文。作者针对当时有心人散布中国人对抗日前途失去的悲观论调进行了有理有据的批驳,明确提出了中国人的绝大部分没有失去自信力,极大鼓舞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表现了作者一颗爱国的赤心。‎ 五、课堂小结 本文以驳论证的方式逐层推进地批驳了“九•一八”事变三周年后,有些人慨叹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谬论。揭露了国民党政府的卖国投降本质,肯定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广大抗日军民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文章语言犀利、带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如“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作者指出还是一种“自欺力”,揭露了蒋介石“坚决不抵抗”的卖国投降本质。‎ 课后请同学们阅读与本文背景相关的鲁迅的另一篇驳论文《“友邦惊诧”论》,学习其驳论点与驳论据的方式。‎ 六、布置作业 整理完成课后练习 七、板书设计:‎ 中 ┏自夸“地大物博” ┓‎ 国 ┏敌论据 ┃ 只希望国联 ┃┓ ‎ 人 ┃ ┗ 一味求神拜佛 ┛┃ 以偏概全 ‎ 失 ┃敌论点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 掉 ┃直接反驳:┏失掉“他信力”‎ 125‎ 自 ┃ ┗发展着“自欺力”‎ 信 ┃间接反驳:┏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 力 ┃ ┗ 论据:从古到今  “中国的脊梁”‎ 了 ┗结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看地底下。‎ 吗 八、教学反思:‎ ‎18、怀疑与学问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设立分论点分层次论述的方法。‎ ‎ 2.学习本文通过事例、道理和对比论证的方法进行论述;学习这些论证方法在论述中的的作用。‎ 125‎ ‎ 3.学习本文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透彻周密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提取信息,提出疑问,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相结合,指导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掌握方法。对于本文论证方法和论证语言的学习,采用小组探究,全班交流,师生总结的方式完成。‎ 情感态度:‎ ‎1.认识“怀疑”、“思索”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 ‎2.认识怀疑和创造之间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重点难点:‎ ‎1.重点:‎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设立分论点分层次论述的结构。‎ ‎(2)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2.难点:品味论证语言的特点,结合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明白怀疑和创造之的关系。‎ 四、教学环节 一、导语设计: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产生了怀疑,因而得出了自由落体定律;瓦特因为有“水开了,壶盖为什么会跳起来”的疑问,发现了蒸汽的力量;哥白尼对前人的成果不盲从提出了地动学说;牛顿因为有“苹果为什么时候会落地”的疑问,发现了万有引力;这些创造都是从怀疑中来,那么怀疑和学问和创造有什么关系了,让我们来学习顾颉刚先生的《怀疑与学问》。(目的引用名人事例引发学生对怀疑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与课文对话的欲望。)‎ ‎1.作者简介(学生展示搜集到的作者资料,说不全由其他人来补充。这也是对预习内容的检查)‎ ‎2.自主阅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提示:按照写了些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去阅读。)‎ 125‎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掌握阅读一般议论文的方法,并提出质疑,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敢于质疑的语文习惯。从理清文本结构入手,尽量培养学生自己搜集整理信息的意识,在结构和基本内容整理后,提出问题。)‎ ‎3.讨论交流:‎ ‎①我读出了什么?②我还想知道什么?‎ 学情分析:学生知道的可能有本文的论点,分论点,论证的方法,从中得到一些启示。还想知道的如个别句子的含义,论据的作用。有些段落读不懂,如最后一段等。(通过学生自由发言,呈现学生阅读结果,把握重点,对于学生的疑难问题,可能会参差不齐,但仍需板书到黑板上,体现对学生劳动成果的尊重,保护学生质疑问难的积极性。学生互相补充,教师指导解答。补充重点、板书。‎ ‎4.合作探究:‎ ‎①解决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论证方法,理清文章层次结构,明确作者论述的思路。(通过采用三种方式,⑴小组讨论解答;⑵学生帮助解答;⑶老师指导学生解答。直到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为止。)‎ ‎②围绕分层和“论证语言”两方面进行。‎ ‎(1)讨论文章第六段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2)辨析第六段中的“一切”和四个“常常”能否去掉,四个分句能否调换顺序。(设计意图:对论证方法和论证语言的学习,采用小组探究,全班交流,师生总结的方式完成。以生为本,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适当指点语言研究的方法,让学生加以体会。)‎ ‎5课后总结.: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高尔基曾经说过:“爱书吧,它是你知识的源泉”;对于过去的文化,毛泽东曾经说过:“要批判地吸收”;邦达列夫(原苏联)曾经说过:“那些大人物一生都在怀疑,在探索”。书上说的,难道还要怀疑吗?怀疑与学问有什么关系呢 ‎6.拓展延伸:你一定有过不少怀疑的经历。请选择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次,以我尝到了怀疑的甜头为题,写一篇六百字左右的记叙文。‎ ‎7.板书设计:怀疑与学问 125‎ 中心论点:做学问“须疑”与“会疑”。‎ 分论点: 1.怀疑是辩伪去妄的必要步骤。‎ ‎ 2.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证。‎ ‎8.教后反思:‎ ‎19、谈创造性思维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词语,掌握“汲取、推敲、根深蒂固、孜孜不倦”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议论文的相关文体知识。‎ ‎3.了解看问题角度不同,常会有不同结果的道理,认识本文不拘泥于传统的思维方式,独辟蹊径,富于思辨色彩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区分文章的观点和材料、辨析两者之间的联系,理解评价作者的观点。‎ ‎2.把握本文的论证方式及其方法,逐步培养学生阅读议论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创造性思维在实际生活中的重大意义,鼓励学生争做一个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人。‎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本文紧扣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论证思路以及运用事实论证的写法。‎ 125‎ 教学难点 ‎ ‎1.理解“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这一句话的含意。‎ ‎2.品味设问句的表达效果。‎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请大家回答一个问题:1+1等于几?‎ 其实答案可以有很多。比如:(一个男子)+(一个姑娘)=一个家庭 ‎(一滴水)+(一粒种子)=一棵树 ‎(一把锯子)+(一片森林)=一片荒漠 ‎(一支笔)+(一张纸):一幅画、一首诗、一首歌、一个世界……‎ ‎(雪)+(太阳)=水、春天……‎ 同样一个问题,只要充分发挥创造力,答案就可以是丰富多彩的。今天我们学习来《谈创造性思维》,探究创新奥秘。‎ 二、自主预习 ‎1. 背景资料 罗迦‧费·因格(1948—),当代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是“创意思考顾问公司”的创立人与总裁。“创意思考顾问公司”位于加州,专门提供激发创意与革新的方法。他为全球各大企业提供演讲与专业课程,这些公司包括可口可乐、奇异公司、迪士尼、英特尔、MTV、微软公司、美国太空总署、苹果电脑、花旗集团与美国奥运协会。他之前写作过两本创意思考的书籍:《当头棒喝》与《在屁股上踢一脚》,并推出广受欢迎的《创意大惊奇》卡片书。‎ ‎2.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125‎ 汲(jí) 取 根深蒂(dì)固 锲(qiè)而不舍 孜(zī)孜不倦 ‎(2)词语释义 汲 取:吸取。汲,从下往上打水。‎ 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不懈怠。‎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1.本文主要论述什么问题?‎ 答案示例:主要论述怎样才能拥有创造力的问题。‎ ‎2.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答案示例: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就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二)研读分析 ‎1.突破重难 ‎(1)为什么要确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作者是用什么样的论证方法来阐明这一事理的?运用这一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 答案示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种思维方式符合客观实际,遵循自然规律。只有认识到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我们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进步。‎ 作者先从反面论证。“如果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然后从正面论证。“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正反对比论证,说理更全面,更透彻。‎ 125‎ ‎(2)区分一个人是否有创造力,关键看什么?作者是怎样论述这一结论的?‎ 答案示例:作者通过引用某心理学专家小组的研究结论,指出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关键看他是否留意自己的细小想法。‎ ‎(3)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明确作者的思维流程。‎ 答案示例:本文围绕“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这个中心论题从多层面展开论述。先剖析了“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思维方式的错误,解决人们认识中存在的问题;又论述了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的要素,进而阐明每个人都具有创造力;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结论:拥有创造力需要具备三个关键性的要素。本文逐层论述,由分到总,思路清晰。‎ ‎(4)课文选用约翰·古登贝尔克和罗丝·布歇尔两个什么例子来证明什么观点?这种论证方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答案示例:为了证明“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作者列举了两个事例:第一个事例是德国发明家约翰·古登贝尔克将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第二个事例是美国实业家罗丝·布歇尔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通过这两个事例,作者有力地论证了要想有创造性思维就必须精通各种知识,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典型事例的运用有力证明了作者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2.写法探究 请找出文中所有的设问句,并分析其作用。‎ 答案示例:文章开篇对四种图形的选择,如:“你是怎么回答的呢?要是你选择的是……”“那么,D又怎样呢?这是唯一……”‎ 第4段段尾:“那么,创造性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 第9段:“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呢?”‎ 125‎ 议论文中常常用设问句。设问是一种无疑而问、自问自答的修辞方式。它的作用有:提醒注意,引发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势有变化,起波澜;在结构上起承接、过渡的作用,使文章结构紧密,条理清楚。上面三例均有引发读者思考的作用,后两例的承接、过渡作用在理清论证思路时我们已充分体会到。‎ 四、课堂小结 本文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逐层深入地论证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创造性的人的道理,使我们认识到思维方式、知识、活用知识的观念等对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的重要性。创新是思想火花的迸射,是社会前进不竭的动力。人类社会的车轮正是在创新中前进的。古猿从树上下来,开始直立行走,制造使用工具,是创新;瓦特改良蒸汽机,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是创新,爱因斯坦提出狭义、广义相对论,是创新;邓小平提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创新。21世纪刚刚开始,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浪潮冲击着我们这个东方大国,只有创新,才能发展!让我们张开创新的双翅,在开放的世界中任意翱翔,尽展雄姿。‎ 五、练习设计 ‎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六、教后反思:‎ 125‎ ‎20、创造宣言 ‎ 【教学目标】 ‎ ‎1.了解演讲辞的文体特点。 ‎ ‎2.掌握阅读文章的基本方法。 ‎ ‎3.树立创造意识,培养敢于创造的精神。 ‎ ‎【教学重点】学会从分析题目、把握文体的角度来整体感知课文。 ‎ ‎【教学难点】 ‎ ‎1.快速阅读全文,把握文章的大致内容,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 125‎ ‎2.选用最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 ‎ ‎【教学方法】讨论法、比较法。 ‎ ‎【课时安排】一课时 ‎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 请同学们说说“什么是创造”,再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或别人的经历具体说说你对“创造”的理解。 ‎ ‎(旨在引发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创造”的积极性。) ‎ 那么生活在20世纪的我们的教育家,又是怎样理解“创造”的呢?如果让大家来写一篇关于“创造”的文章,你先来思考一下,首先确立题目,再到你所选用的材料,你的观点…… ‎ 二、分析文章题目,了解全文 ‎ ‎“宣言”是一种演讲辞,既是演讲,那它一定具备演讲稿的特点——文词优美、感情充沛、说理生动、鼓动性强。 ‎ 那作者为什么要选取这样一种文体,他演讲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 对于“创造”他又有着怎样精妙的话语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近陶行知和他的创作。 ‎ 三、作者简介 ‎ 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县人,是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他早年留学美国,归国后,他终身致力于中国教育的改造,探索中国人民教育的新路,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都十分丰富。他在实践中创立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是为世界所知晓的中国教育家。 ‎ 四、快速自读课文,把握关键信息 ‎ ‎1.看完整篇文章后的感觉是什么? ‎ 125‎ 答:大量的人、事和很多经典的句子。 ‎ 材料涉及哪些方面? ‎ 答:文中的材料取自古今中外,涉及图画、雕塑、文学、音乐、数学、物理、地理等领域。 ‎ ‎2.作者的观点和感情是怎样的?从文中找出能表明作者感情的句子,并说明在文中什么位置。 ‎ 答:作者认为“创造是人类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而且他认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即使我们走两步退一步,也应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它在文章的中间部分。 ‎ ‎(让学生体会抓住关键句子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 ‎ ‎(1)文章如何划分层次?划分依据是什么? ‎ 答:第一部分(1段)总领全文。 ‎ 第二部分(2~5段)我们的人类最值得崇拜的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事物。 ‎ 第三部分(6~12段)作者驳斥了几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并得出结论。 ‎ 第四部分(13~15段)以东山樵夫的故事为喻,说明丧失创造力的可悲下场。 ‎ 根据每段开头的句子来划分以上层次。 ‎ ‎(2)第一部分涉及的人和事有哪些?教育的最大成功是什么? ‎ 答:宗教家创造出神来供自己崇拜;美术家(罗丹)一面造石像,一面崇拜自己的创造;教育的最大成功是:学生先生合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 ‎ ‎3.“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以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这里所用的几个比喻分别比喻什么?这句话怎么理解? ‎ 答:“刀法”比喻教育方法。“万像”比喻众多教育对象。“万龙点睛”比喻使众多教育对象成才。 ‎ 125‎ 全句的意思是:教育方法不当,可能使众多受教育者被毁,教育方法得当,可以使众多受教育者成材。 ‎ ‎4.第二部分涉及的人和事有哪些?文中批评了哪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 答:八大山人朱耷挥毫画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法国企业家雷塞布竟能在沙漠中造成苏伊士运河;不识字的惠能据说本是目不识丁的樵夫,偶听人讲经,顿悟佛理,后来成为禅宗的南宗开创者;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 ‎ 作者用这些例子来驳斥五个错误观点:①环境平凡,②生活单调,③年纪大小,④太无能了,⑤陷入绝境。 ‎ 说明处处都需要创造,天天都有创造的机会,人人都可以创造。这种论证方法是驳论文章的写法。 ‎ ‎5.东山樵夫的故事是怎样的?(快速看这个故事,然后让学生复述)你觉得东山樵夫可爱吗?这个人物还让你想到谁?这个故事说明什么? ‎ 答:他将泰山的茅草连同树苗带回家里焚烧取火,以东山樵夫的故事为喻,说明丧失创造力的可悲下场。想起了相比之下富有创造精神的愚公。 ‎ ‎(旨在提高学生协作交流的能力,并在交流讨论中激发他们的灵感和创造精神。) ‎ ‎6.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的?哪些句子明显表明了作者的感情? ‎ 答:作者渴望创造,热切呼唤“创造之神,你回来呀!只要你肯回来,我们愿意把一切——我们的汗,我们的血,我们的心,我们的生命——都献给你。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五、教后反思:‎ 125‎ 第六单元教案 ‎21、智取生辰纲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施耐庵及《水浒传》的有关情况。‎ ‎2.学习本文精巧的构思,即运用两条线索巧妙地组织故事,在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 ‎3.学习本文环境描写的艺术手法。‎ ‎4.认识封建社会尖锐复杂的阶级矛盾,以及起义英雄在反抗斗争中的智慧和力量。‎ 125‎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学宝库中有一颗璀璨明珠,它以我国历史上一次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为主要内容,描述了曲折的故事,刻画了生动的形象,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英雄传奇,成为文学艺苑中的一朵奇葩,它就是我们今天将接触的四大名著之一《水浒》。‎ ‎(播放《好汉歌》,整体把握小说的主题。‎ 二、《水浒》相关知识介绍 阅读名著导读《水浒》部分课本229页,完成填空题。‎ 三、预习检查 四、主要人物——杨志介绍 杨志,在梁山好汉中排名第十七位,梁山军马里做马军八虎骑兼先锋使,排行第三。林冲来到梁山,王伦不容,要他先下山取“投名状”杀一人上山。不想正巧碰见青面兽杨志,两人拔刀大战三十余回,不分胜负。原来杨志是杨老令公杨家将的后代,本来是殿帅府制使,因押送花石纲在黄河里翻了船畏罪逃避。与林冲不打不相识,被王伦一起邀上梁山。但杨志一心想到东京找个官做,不肯入伙。杨志在东京花光了身上的钱,只好去卖祖传宝刀,与泼皮牛二发生争吵,不得已杀了牛二,被发配到大名府充军。为梁中书护送生辰纲去东京,又被晁盖等所劫。杨志无奈和鲁智深打上二龙山,做了山寨之主。后归了梁山泊。征讨方腊时在途中病故。‎ 五、整体感知,把握课文的主要矛盾冲突,理清情节结构线索 ‎1、学生速读课文,把握主要人物、主要情节 主要人物:杨志、老督管、虞侯、军健 晁盖、吴用、白胜、公孙胜、刘唐、阮氏三兄弟 主要情节:杨志押送生辰纲,晁盖、吴用等人设计夺取生辰纲。‎ 125‎ 明确:双线结构:杨志押送金银担——明线 吴用智取生辰纲——暗线 ‎2、课文中有哪些矛盾冲突?‎ 明确:杨志押送与晁、吴等人夺取的矛盾冲突——主要矛盾冲突 杨志与军健、虞侯、老督管之间的内部矛盾冲突——次要矛盾冲突 六、紧扣住“智”,分析小说中的个体形象和群体形象,体会作者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的方法。‎ ‎(一)个体形象——-杨志 ‎1、杨志有没有“智”?他的“智”体现在哪里?从文中找出来并概括。‎ 明确:更变起行时间 催促军健赶路 斥责虞侯顶撞老督管 三问枣客 警惕卖酒者 ‎2、杨志为什么要这样做?‎ 明确:一方面是杨志为人谨慎的表现;另一方面因为这次押送是他唯一的机会,他一心想做官,想飞黄腾达,光宗耀祖。害怕担当责任,只为自身考虑,不顾及其他人的感受,可见他十分自私。‎ ‎3、概括杨志的性格特征 精明、能干、蛮横、刚愎自用、自私、官迷(不必苛求词语相同,能够概括杨志的性格即可。)‎ ‎4、杨志为什么会失败?‎ 125‎ 明确:主要是杨志一方内部的分崩离析,杨志与军健、虞侯、老督管的矛盾冲突十分尖锐。其中最关键的是杨志与老督管的矛盾,老督管实际上是梁中书的代表,梁中书只是看中杨志的高强武艺,是在利用杨志以确保生辰纲的安全,并非真心识才任用。正因为如此,老督管是瞧不起杨志这个“遭死的军人”,站在军健、虞侯一方,孤立杨志。生辰纲被夺后,老督管伙同虞侯、军健把全部责任都推给了杨志。‎ 杨志内部的不团结反衬出了晁盖、吴用等八位好汉的团结一致。杨志的'智'固比不上吴用的“智”,以杨志一人的'智'对晁盖等八人的'智',以不团结的集体对团结的集体,这导致杨志最终失败的必然性。‎ ‎(二)群体形象——晁盖、吴用等八位英雄 ‎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概括出晁、吴等人的'智'主要体现在哪些地方。‎ ‎(1)智用天时——酷热的天气 a.从课文中找出描写天气炎热的语句 直接描写:天气、时间、太阳、天空等 间接描写:人物(军健、虞侯、老督管、白胜等人)的语言、动作 b.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烘托气氛 有助于刻画人物 推动情节发展 ‎(2)智用地利——山冈树林 黄泥冈,是两条线索的交汇点 ‎(3)智用矛盾——杨志的内部矛盾 军健 虞侯杨志 老督管 ‎(4)智用计谋(播放《水浒传》的精彩片段,创设情境)‎ 125‎ 明确:乔装打扮——消除杨志的戒心 酒为诱饵——难以抗拒的诱惑 巧妙卖酒——天衣无缝的计策[卖而不卖——喝酒买酒——饶酒夺酒——巧下蒙汗药(欲擒故纵)]‎ ‎2、小结 小说运用衬托的手法成功地塑造出晁盖、吴用、白胜、公孙胜、阮氏三兄弟八位英雄的群体形象:足智多谋、随机应变、团结战斗。整部小说在这里开始转折,由个体斗争转向集体斗争。‎ 七、总结 通过这样一场“智”的激烈斗争,我们在小说中清楚地看到了不同类型的矛盾冲突中不同的人物形象,这里有个体形象,又有群体形象,作者把他们放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去展现自我,并且通过人物自身的语言、行动刻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正是由于《水浒传》塑造了众多英雄人物的卓越成就,文人竞相学习、仿效,形成明中叶以后英雄传奇小说的创作繁荣,出现了说唐系列、杨家将系列、说岳系列等不同的作品,而且对其他题材的作品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八、教后反思 ‎22、范进中举 ‎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①了解作品及作者。‎ ‎②掌握文中重要字词的音义。‎ ‎③能疏通小说的故事情节,分清小说中的人物关系。‎ 能力目标:‎ ‎①从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去分析人物形象,并能体会细节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125‎ ‎②学习小说对比、夸张的讽刺艺术。‎ ‎③认识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课文,正确认识读书的目的及学习知识的真正作用。‎ 教学重难点:‎ ‎1. 从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去分析人物形象,并能体会细节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2. 范进发疯的原因及文章主题的理解。‎ 教学方法 ‎ ‎1.资料助读法 2.朗读法 ‎3.比较阅读法 4.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 一.对联激趣导入:‎ 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枯竭,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亲远戚,谁肯雪中送炭?‎ 侥幸今朝科举,一二三场内,文章皆合式,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 二.检查预习(学生介绍,老师再做必要的补充)‎ ‎1.科举制度2.作者简介3.作品简介 三.整体感知 阅读全文结合小说三要素概括文章内容。‎ 人物范进、胡屠户、张乡绅、老太太等 情节屠户贺喜、范进借钱范进中举 125‎ 范进发疯、屠户治疯、乡绅来拜等 环境封建科举制度下的世态人情 找两到三位同学概括,其他同学补充。‎ 第二课时 一.回顾故事导入 本文最关键的事件是? 中举!‎ 二.细读文本,聚焦范进疯态 ‎ ‎1. 阅读文章第5段,观范进的疯态 ‎ 在本段中,作者是如何刻画人物的?反映了范进生么样的状态?‎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正面细节描写 ‎• 观疯行 ‎•(动作) 看了一遍,又念一遍 ‎• 两手拍了一下 ‎• 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 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 125‎ ‎• 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 ‎• 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听疯语:(语言) 噫!好了!我中了! 噫!好!我中了!‎ ‎•看疯态:神态外貌)笑了一声 • ‎ 又拍着手大笑道•‎ ‎• 拍着笑着 ‎ ‎• (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侧面烘托 老太太慌了,老太太哭,‎ ‎ 把报录人和邻居吓一跳。‎ 众人拉他不住 ‎ 总之,运用夸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范进中举后狂喜的心情和发疯的丑态,具有极强的讽刺意味。‎ ‎2.思疯因 (学生分组讨论,结合相关资料)‎ 一是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直接危害。这又体现在两方面。在思想上,范进认定只有通过科举考试才能够跳龙门,彻底改变穷困潦倒、饱受欺凌的人下人境况。于是,才呕心沥血、集希望于科举考试,而屡试屡败的打击使他原本脆弱的心更加脆弱;从能力上看,他由于读的是死书,丧失了许多谋生能力,不会营生,穷困的窘迫更加重了他靠科举改变命运的观念。心理压力就更重了。‎ 二是社会环境的压力。科举考试不仅毒害了读书人,也毒害了广大群众。中举与不中举成了世人品评读书人的标准。范进屡试不第,自然就成了人们冷嘲热讽的对象,世人的势利、冷漠、白眼甚或愚弄,促使范进逐渐走向思想崩溃的边缘。这也可以说是科举考试的间接祸害。‎ 三是范进的个人因素,他热衷科举考试,到了痴迷境地,读死书、死读书,顽固不化。却又把所有希望都押在科考上。过热的渴望与冰冷的现实本来是许多读书人遇到的矛盾。但是他特有的遭遇、特有的痴迷,又加重了他脆弱心理上的压力,使其承受力越来越低,一旦遇到激烈刺激,发疯就成了必然。‎ 125‎ 总之,根本原因是科举考试的危害结果。 ‎ ‎3.观变化 ‎ ‎ (1)范进中举之后,他有了哪些变化?请同学们跳读课文,提炼有效信息。然后加以概括。(可从生活状况,社会地位 处世态度等方面来着手)‎ 中举之前,他贫困至极,地位卑微,受人歧视,岳父胡屠户可以任意辱骂他。中了秀才,胡屠户仍然看不起他,态度仍十分粗野傲慢,他总是逆来顺受,甘受屈辱。中举后情形就完全不同了,梦寐以求的功名富贵一旦来临,他惊喜得发了疯,是胡屠户的一个巴掌治好了他的疯病;他开始接受财礼,言语举止沉稳镇定。‎ ‎4.析形象 ‎(1)范进是什么样的人呢?‎ ‎•猥琐懦弱而又圆滑世故,热衷功名。‎ ‎•中举前唯唯诺诺,中举后则坦然地同方面大耳的张乡绅平起平坐,打起官腔,成了封建社会的新贵,特权阶级的人员。 ‎ ‎ 范进对功名的热衷除了从他坚持不懈地参加考试中可以看出之外,还有一处细节可以体现:即平日他不是一个感情容易外露的人,所以他可以忍受胡屠户的辱骂,可以冷静的卖鸡救命,但一见喜报帖便欢喜得疯起来,鲜明的反常,可以充分表现他的热衷功名利欲熏心、可悲可笑。‎ ‎(2)请从胡屠户、乡邻、张 乡绅对范进态度的变化这个角度分析他们的性格特征。 ‎ 胡屠户:欺贫爱富,粗俗势利,蛮横倨傲(前);阿谀奉承,趋炎附势(后)的市侩形象。‎ 张乡绅:早已中举,做过知县,是地方上的一霸。范进中举的当天就来拉拢,送银送房,与范进称兄道弟。这就表明他急于结交新贵,攀附范进宗师周学道和汤知县,以达到巩固和扩大自己权势和目的的道貌岸然,老奸巨滑的性格。‎ 众乡邻:趋炎附势 ‎(3)范进中举后这些人的言行举止发生了变化,这些人的内在精神品质变化吗?‎ 125‎ ‎ 没有,依然热衷于追求功名利禄!‎ 三、深度解析,探寻主旨。‎ 范进中举,喜极而疯,是喜剧?还是悲剧?结合课文具体描写,谈谈你的看法。(学生读文章,分析讨论。)‎ ‎ 喜剧理由是:(1)文中写范进发疯和胡屠户打嘴巴都运用了夸张手法;(2)揭露了当时士人热中功名的丑恶灵魂和市侩的趋炎附势的嘴脸;(3)范进终于清醒过来,结局圆满。‎ 悲剧理由是:范时中举,表面上看是“大喜”,实际上是范进人生命运悲剧的一个展现。‎ 中举前生活贫困,没有营生能力,一心追求功名利禄,只是苦读“圣贤之书”;一旦中举,便马上换了“贵人”的嘴脸,同张乡绅的攀谈更是充满虚伪。‎ 由此可见:范进如不中举,世上多了一个迂腐无能、贫病潦倒的书呆子;范进中了举,社会上也只不 过多了一个虚伪腐败、结党营私的贪官污吏。所以无论中举与否,对范进来说都是他人性的缺陷与灵魂的失落,是人生的悲剧。‎ 资料助读:周进(60多岁的老童生)之悲 话说周进在省城要看贡院,金有余见他真切,只得用几个小钱同他去看。不想才到’天’字号,就撞死在地下。众人都慌了,只道一时中了邪。行主人道:'想是这贡院里久没有人到,阴气重了。故此周客人中了邪。'金有余道:'贤东!我扶著他,你且到做工的那里借口开水灌他一灌。'行主人应诺,取了水来,三四个客人一齐扶著,灌了下去。喉咙里咯咯的响了一声,吐出一口稠涎来。众人道:'好了。'扶著立了起来。周进看看号板(科举考试时,号子中供生员答卷兼睡觉用的木板),又是一头撞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也劝不住。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么?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曾死了人,为甚么号淘痛哭?'周进也不听见,只管伏著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滚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金有余见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著他的膀子。他那里肯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众人七手八脚,将他扛抬了出来,在贡院前一个茶棚子里坐下,劝他吃了一碗茶;犹自索鼻涕,弹眼泪,伤心不止。‎ 125‎ ‎ 赏析: 周进和范进两人一个悲伤地要寻死,一个高兴地发疯的细节,都寄寓了无限深意。‎ 作者揭示出科举制弱化了知识分子的生存能力,使他们深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毒害。中举是他们唯一的生活目标,八股是他们唯一的生活技能。科场若不如意,就再无其它谋生本领。周进宁可撞板,因为他深知:除了科举,自己无法自食其力。‎ 作者在讥讽其丑态的同时,也对人物寄寓了无限的同情。因为其用意不止于暴露科场和官场人物的污秽,而是着意批判形成他们种种性格的社会根源,极其尖锐地指明科举对于人性的摧残。这种个人悲剧,又是封建科举制度一手造成的,无数个知识分子在这种科举制度的毒害下,或终生不得志,悲惨的死去,或一朝得志,便成为朝廷压榨人民的帮凶。总之,这已不仅是个人的大悲剧,而且是国家、民族的大悲剧!‎ 四、小结、拓展 ‎1. 科举可以改变命运吗?对个人?对社会?‎ 从范进和周进的经历来看,科举可以改变个人的“命运”,让他们的人生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但从国家社会和民族发展的角度看,科举不仅不能培养和选拔正真的人才,反而会扼杀人才,科举制度下的封建社会只有走向末路,而中华民族也走向衰微!‎ ‎2.作者如何看待范进和他生活的社会呢?‎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既有强烈的讽刺和批判,也有无尽的辛酸和同情!‎ ‎3.你如何看待现在的中高考之路呢?‎ 知识改变命运! 条条大路通罗马!‎ 五、作业设计 讽刺是本文突出的艺术特征,找出相关语句,加以品析,体会讽刺的艺术。‎ 六.板书设计 ‎ 125‎ 七、教后反思:‎ ‎23、三顾茅庐 ‎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三顾茅庐”的意思。‎ ‎2、了解课文大意,划分段落。‎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教学重难点 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词,准确理解“三顾茅庐”的意思。 ‎ 教时安排 第一课时 ‎ 教学流程:‎ 一、谈话引题。‎ 中国古代曾经有过一个时代叫做三国,那可是一个战火纷飞、风云际会、群雄逐鹿、英雄辈出的时代。正是国为这个伟大的时代造就了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那就是——《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要一起学习的课文就是选自《三国演义》的《三顾茅庐》。‎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①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新词;‎ ‎②读熟读通顺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③思考:通过读课文,你了解到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 ‎2、检查自读情况。‎ ‎①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125‎ A.生字卡片;‎ 诸葛亮 辅助 捆来 尊重 卧龙 疏疏朗朗 潺潺 吩咐 恭恭敬敬 半晌 时辰 策略 茅塞顿开 同塌 讨论 B.重点字音:‎ 疏 潺 晌 辰 诸 尊 吩 塞 策 ‎ C.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②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 要求:不破词破句,不添字漏字,不复读,不唱读。边读边评议。‎ 三、感知课文。‎ ‎1、感知文章主要结构:略写前两次,详写第三次。‎ ‎2、讨论:通过读课文,你了解到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 四、作业布置 ‎ 板书设计 ‎ 教学目标 ‎ ‎1.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蜿蜒起伏、疏疏朗朗、清澈见底、青翠欲滴、景色宜人;体会比喻句前后两部分之间的关系。‎ ‎2.通过文章中刘备的语言、动作,体会他对人才尊重的优秀品质。 ‎ 教学重难点 通过体会文章中刘备的语言和动作,感受刘备的诚心诚意,学习刘备尊重人才的优秀品质。 ‎ 教时安排 第二课时 ‎ 教学流程:‎ ‎ 一、复习词语,把握全文 125‎ 思考:1、刘备的诚心诚意表现在哪些方面?2、刘备为什么对诸葛亮这样诚心诚意?3、刘备对诸葛亮的诚心诚意得到了哪些回报?下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随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我们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刘备的诚心诚意表现在哪些方面?‎ 二、精读感悟,体会人物特点。‎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刘备的诚心诚意表现在哪些方面?划出有关句子,找出关键词语,读一读,旁边写好自己的批注。‎ 学生交流、汇报。‎ ‎(一)分析人物对话,感悟人物品质。‎ ‎(1)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 ‎  什么叫“嚷”?谁来读一读张飞的话?指名读 ‎(2)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 ‎  点出“生气”。刘备怎样“生气”地说?谁来读一读刘备的话。指名读 ‎(3)从二人对诸葛亮不同的态度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从二人的对话中作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刘备对人才的敬重。‎ ‎(4)分角色朗读。读出二人对诸葛亮的不同态度。‎ ‎(二)分析人物动作,体会刘备诚心诚意。‎ 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 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 ‎(三)品读比喻句,体会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A、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125‎ ‎1、什么叫“茅塞顿开”?(师点拨:本来不明白,现在一下子明白过来。这句话说得是刘备本来对天下形势看得不透,经诸葛亮一点拨就明白过来了。能使迷茫中的刘备“茅塞顿开”这样的计谋肯定很高。由此你看出了什么?生说:诸葛亮很有才华。) ‎ ‎2、在这句话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 ‎3、把这句话用一个词语形容?师出示:(拨云见日)‎ B、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①自学要求:在这句话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②生交流意见不一致的部分:既说明诸葛亮具有雄才大略,又说明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很密切。‎ ‎③把这句话用一个词语形容?师出示:(如鱼得水)‎ ‎ 三、总结 ‎ 现在我们共同回顾一下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同学们你们看,作者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把一个“诚心诚意、尊重人才”的刘备的形象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环境描写、比喻描写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 ‎ 四、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2.课外阅读《三国演义》‎ 板书设计 三顾茅庐 语言、动作       诚心诚意、尊重人才 环境、比喻       雄才大略 四、教后反思 ‎ 125‎ ‎24、刘姥姥进大观园 ‎●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蓼溆、麈、操攮、掂掇、砒霜、”等字词的读音,以及“篾片、调停、撮弄、不伏手、操攮、促狭鬼”等词语的含义。‎ ‎2.认识阅读古代小说的意义,掌握阅读方法;初步了解《红楼梦》和曹雪芹。‎ ‎(二)过程与方法 ‎1.疏通字词,了解文意,了解课文中怎样描写贾府这一典型环境,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 ‎2.整体感知本文的结构内容。‎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不慕富贵、勤俭节约的高尚品格与良好习惯。‎ ‎● 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把握课文的结构内容。‎ ‎2.分析、概括刘姥姥的性格特点,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二)教学难点 125‎ ‎1.把握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2.体会作者写这场“笑剧”的用意。‎ ‎● 教学方法 ‎1.情景导入法。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作者的图片及生平,插播视频《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可适当截取),激发学习兴趣。或者让学生讲述所知道的有关《红楼梦》的其他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分析讨论法。对课文中不易理解的问题,以及课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先让学生分析、讨论,各抒己见,然后教师进行、提示、点评、明确,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 教学媒体 ‎(一)教具准备:投影仪、教学课件 ‎● 课时安排:1课时 ‎● 教学结构与过程 ‎(新课导入)投影显示:‎ 作者的图片、生平及《刘姥姥一进荣国府》(视频片段)‎ 同学们:通过幻灯片我们对作者及本文的主人公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通过刘姥姥的言行举止来分析她的性格特点。‎ 一、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第1段):写凤姐、鸳鸯等人设局取笑刘姥姥。‎ 第二部分(第2~3段):写刘姥姥上演“笑”剧的过程。‎ 第三部分(第4段):写刘姥姥上演“笑”剧后的感慨及凤姐、鸳鸯等人以实情相告。‎ 二、问题探究(板书)‎ ‎1.本文的结构该如何划分?‎ 125‎ 把学生分成(A、B)两个小组,给学生5~8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疏通字词,快速浏览课文,为课文划分结构,并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先让两个小组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教师提示、明确)‎ A组认为本文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凤姐、鸳鸯等人设局取笑刘姥姥。‎ 第二部分(第2~4段):写刘姥姥上演“笑”剧的过程及感慨。‎ B组认为本文分三部分:‎ 教师提示、明确:‎ 虽然这篇课文节选自《红楼梦》,但它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也有开端、高潮和结尾。所以B组的课文结构的划分,更为合理。‎ ‎2.刘姥姥进大观园后表演了一场“笑”剧。这场“笑”剧是谁导演的?她们为什么要导演这场“笑”剧?这场“笑”剧的背后包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教师提示、明确:‎ 刘姥姥进大观园后表演的这场“笑”剧,是由凤姐、鸳鸯等人导演的。她们觉得刘姥姥的言行举止与大观园有些格格不入,甚至很滑稽可笑,于是就拿刘姥姥来开涮,取笑。这场“笑”剧的背后包含着作者的悲悯与尊敬,作者正是以悲悯尊敬的眼光来描写刘姥姥这位胼手胝足,换取温饱的市井小民;同时,作者也透过了刘姥姥的眼睛映射出贾府「朱门酒肉臭」的景象,对贾府的腐败进行了深重的谴责。 ‎ ‎3.体会下面句子中黑体词语的表达作用。(板书)‎ 刘姥姥便伸箸子要夹,那里夹的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 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教师提示、明确:‎ 这是凤姐让刘姥姥吃鸽子蛋时的情形:鸽子蛋本来就小,筷子沉且滑,刘姥姥对大观园这样的场合又很怯懦,于是吃鸽子蛋时的滑稽就由想可知。‎ 125‎ ‎“闹”、“撮”两字写出了刘姥姥使不习惯沉且滑的筷子,夹不住鸽子蛋,以至于鸽子蛋满碗乱跑的情形,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刘姥姥夹鸽子蛋时的窘态;“伸”字突出了刘姥姥吃鸽子蛋时的小心翼翼而又憨态可掬;“滑”和“滚”两字写出了筷子光滑、鸽子蛋小,且鸽子蛋掉下时速度之快。总之,这些动词就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刘姥姥吃鸽子蛋时的滑稽可笑而又憨态可掬的神态,突出了刘姥姥的朴素、小心翼翼、怯懦的性格特点。‎ ‎4.这篇课文细致地描写了各具情态的小,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请说说主要人物的笑有什么不同,反映了他们怎样的性格特点。‎ 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教师提示、明确:‎ 凤姐、鸳鸯的笑而不露,反映出她们善于计谋,爱耍小手段、取笑、捉弄人的性格特点;‎ 探春、史湘云、薛姨妈的笑自然流露,反映出她们率真、爽朗、不受拘束的性格特点;‎ 林黛玉的笑又极力控制,反映出她含蓄、有教养而又谨慎的性格特点;‎ 宝玉笑时钻到贾母的怀里,反映出他的天真、孩子气的性格特点;‎ 惜春笑得肚子疼,让奶姆给揉肠子,反映出她娇气、孩子气的性格特点;‎ 贾母笑得眼泪流了出来,反映出她仁慈、富有同情心的性格特点。‎ ‎5.结合刘姥姥的言谈举止,分析这个人物形象。‎ ‎“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了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叉巴子比俺那里铁掀还沉,那里强的过他。’……照样换上一双乌木镶银的。刘姥姥道:‘去了金的,又是银的,到底不及俺们那个伏手。’”‎ ‎“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 ‎“别的罢了,我只爱你们家这行事。怪道说‘礼出大家’。”‎ ‎“姑娘说那里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可有什么好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个笑儿。我要心里恼,也就不说了。”‎ 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教师提示、明确:‎ 125‎ 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个乡下人进了美轮美奂的大观园,处处感到新鲜,处处感到好奇,也因此闹了很多笑话。因为这些内容完全不同于贾府的生活体验,大家觉得新鲜有趣!至于刘姥姥种种少见多怪的话语与举动,虽引人发笑,但那是因为她以前从没见过这些人事物,当然处处透露著新鲜无知,好奇多问,处处引起哄堂大笑。不过,她对每项新奇东西所引出来的神态,流露的每一句言词,纯然出自本性天真,恰如身份,并不带丝毫牵强附会,矫揉做作。所以她俗虽俗,却俗的可爱。‎ 一个七十五岁的老人,为了生活,她扯下了自己的尊严,戴上一副丑角的面谱,变成一个引人发笑的对象。刘姥姥是丑角,但她决不是傻子,她早已知道是为了哄老太太开心 ……所以,刘姥姥不是傻子,而是一位“大智若愚”的人物,为了环境的需要,她不得不装作愚者,以所获得别人的同情,希望得到些恩惠。‎ 刘姥姥面对贾家生活的豪奢,却不是表现出羡慕的情状,反而只是一心一意计算著平实的居家生计的方便和舒适;‎ 金银的筷子反而不及平常的伏手合用,作者利用几个细节塑造出刘姥姥的朴素实在的老农妇形象。 ‎ 三、活动建议 课文节选自长篇小说《红楼梦》,请将你知道的有关《红楼梦》的其他故事介绍给同学们。‎ ‎● 板书设计 ‎《刘姥姥进大观园》‎ 曹雪芹 ‎ 一、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第1段):写凤姐、鸳鸯等人设局取笑刘姥姥。‎ 第二部分(第2~3段):写刘姥姥上演“笑”剧的过程。‎ 第三部分(第4段):写刘姥姥上演“笑”剧后的感慨及凤姐、鸳鸯等人以实情相告。‎ 二、问题探究 125‎ 四、教后反思:‎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