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2 MB
- 2021-11-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
11
文明与家园
【
考试要求
】
1.
了解中华文化内涵
,
体会中华传统美德的力量
,
传承和践行美德。
(
了解
)
2.
懂得民族精神的重要价值
,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
,
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坚定文化自信。正确看待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基本国情
,
认清当前挑战
,
阐明科学应对的方法。理解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
理解
)
3.
认同相关基本国策
,
建设美丽中国
,
走绿色发展道路。
(
运用
)
知识思
维导图
文明与家园
守望精神家园
延续文化血脉
建设美丽中国
凝聚价值追求
正视发展挑战
共筑生命家园
考点一 守望精神家园
1.
中华文化的形成、内容、特点分别是什么
?
(1)
形成
:
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2)
内容
: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
,
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
,
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
,
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
,
等等。
(3)
特点
:
源远流长
,
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虽历经沧桑仍薪火相传
,
历久弥新。
[
深度解析
]
源远流长
——
纵向角度
;
博大精深
——
横向角度。
2.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
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3.
如何认识中华文化
?
(1)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
,
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2)
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
,
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4.
如何认识文化自信
?
(1)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
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
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
,
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
,
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
坚定文化自信
,
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5.
如何坚定文化自信
,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
继承革命文化
,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
不忘本来
,
吸收外来
,
面向未来
,
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6.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原因是什么
?
(1)
地位
: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
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
,
熔铸了中华
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
,
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
(2)
中华传统美德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3)
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
,
成为一种文化基因。
(4)
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
,
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7.
青少年应怎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
(1)
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
青少年责无旁贷。
(2)
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
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
8.
民族精神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
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
,
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
,
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9.
中华民族精神具有怎样的内涵及特点
?
(1)
内涵
: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
,
中国人民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
特点
:
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10.
如何认识爱国主义
?
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
,
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
,
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当代中国
,
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
11.
怎样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
(1)
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
(2)
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
奉献。
(3)
在日常学习工作中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
(4)
从自己做起
,
从现在做起
,
从小事做起
,
自觉高扬民族精神
,
放飞梦想
,
创造精彩人生。
12.
为什么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
,
而且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
,
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2)
我国宪法规定
,
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
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
,
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
经典概括
]
(1)
价值共识、集中体现
;(2)
价值标准
;(3)
价值追求、价值引领
;(4)
促进发展和进步。
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什么
?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
经典概括
]
国家、社会、个人层面
14.
青少年要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1)
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
做到落细、落小、落实。
(2)
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
,
注重修养、勇于实践
,
明辨是非、善于选择
,
认真做事、踏实做人。
考点二 建设美丽中国
1.
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哪些方面
?
(1)
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
,
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2)
人口问题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
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2.
我国人口具有怎样的特点
?
(1)
基本特点
:
人口基数大
,
人口素质偏低。
(2)
新的特点
:
增速趋缓、出生率低、老龄化加剧、男女性别比失衡、城乡分布不均衡、
“
独生子女
”
社会问题凸显等。
3.
为什么要实行计划生育
?
(1)
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2)
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
,
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
,
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
,
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
(3)
国家推行计划生育
,
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
,
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
,
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
经典概括
]
(1)
三性
——
全局、长期、战略
;(2)
三个不会根本改变
;(3)
相适应、缓解压力、发展进步。
4.
我国的资源现状有哪些特点
?
(1)
我国自然资源丰富
,
总量大
,
种类多
,
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
开发难度大
,
总体上资源紧缺。
(2)
长期以来
,
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
,
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
,
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
[
经典概括
]
我国既是资源大国
,
又是资源小国。
5.
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有何影响
?
对我们提出怎样的要求
?
(1)
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
,
必然导致资源的枯竭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
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也会越来越小。
(2)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
,
不能走西方工业化的老路
,
必须探索符合国情的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的新路。
6.
我国环境现状、形成的原因、带来的影响以及应采取的措施。
(1)
现状
: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污染呈高发态势
,
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
(2)
原因
:
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
工业化进程加快
;
资源短
缺
;
人口基数大等。
(3)
环境恶化的影响
:
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
,
严重破坏生态平衡
,
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4)
措施
:
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
只有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得到解决。坚持绿色发展
,
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
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7.
人与自然有着怎样的关系
?
(1)
人与自然相互依存
,
共生共荣
,
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
“
纷乱
”
中的有序。
(2)
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
;
作为自然的一部分
,
人类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
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3)
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
,
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
,
必须符合自然规律。
8.
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
(1)
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
,
以自然规律为准则
,
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2)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
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3)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9.
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
(1)
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2)
坚持绿色富国
,
坚持绿色惠民
,
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
效益。
(3)
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
,
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
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
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
,
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4)
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只有实行严格的制度、严密的法治
,
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探究一 守望精神家园
例
1
[2016·
包头
]
千百年来
,
中华民族精神围绕其核心
,
历久弥新
,
不断丰富发展
,
发扬光大。下列选项中反映出中华民族精神核心的是
(
)
A.
苟利国家生死以
,
岂因祸福避趋之
B.
艰难困苦
,
玉汝于成
C.
天行健
,
君子以自强不息
D.
居安思危
,
戒奢以俭
[
思路点拨
]
中华民族精神核心是爱国主义。
“
苟利国家生死以
,
岂因祸福避趋之
”
体现的是爱国主义
;“
艰难困苦
,
玉汝于成
”
指艰难困苦的磨炼
,
能助人成就大器
;“
天行健
,
君子以自强不息
”
体现的是要自强
;“
居安思危
,
戒奢以 俭
”
指要有忧患意识和节俭。
[
参考答案
] A
【
变式
1
】
为传承中华文化
,
长春市群众艺术馆承办
2019
年端午诗会
,
采用吟诗、唱诗等形式将中国传统诗词与现代艺术表现手法进行创新性结合。材料启示我们传承中华文化要
(
)
①汲取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 ②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③扩大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 ④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
答案
] C
[
解析
]
采用吟诗、唱诗等形式将中国传统诗词与现代艺术表现手法进行创新性结合
,
体现了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说明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
启示我们传承中华文化要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
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
,②④
正确
;①③
材料没有体现。故选
C
。
【
变式
2
】
某学校运动会开幕式升国旗
,
一名小学生因脚趾骨折无法站立
,
只好坐在操场空地上
,
可当听到国歌响起时
,
他情不自禁地举起手向国旗敬礼。这名小学生的行为
(
)
①体现了对祖国的热爱 ②体现了时代精神的核心 ③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要求 ④是自觉遵守
《
国旗法
》
的表现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
答案
] A
[
解析
]
题干中的小学生行为
,
是热爱祖国的表现
,
具有爱国主义精神
,
符合
《
国旗法
》
的要求
,①④
说法正确
,
符合题意。
②
说法错误
,
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
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
;③
说法错误
,
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故选
A
。
探究二 建设美丽中国
例
2
[2017·
包头
]
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指出
,
三江源是国家的生命之源
,
对中华民族发展至关重要。实践证明
,
在三江源地区限制或禁止开发
,
不是妨碍
,
恰恰是有利于发展。这说明
(
)
①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就解决了发展问题
②限制资源的开发有利于经济持续增长
③建设美丽中国也是在落实科学发展
④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要协调发展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
思路点拨
]
从材料可以看出
,
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保护环境
,
二者要协调发展
,
资源的保护是有利于发展的。
[
参考答案
] B
【
变式
1
】
公益广告语
“
不要让眼泪成为世界上的最后一滴水
”
广为流传
,
与此观点相符的是
(
)
①资源可再生
,
不用担心不够用
②我们追求高速发展
,
只能过度开发资源
③我国面临非常严峻的资源形势
④坚持绿色发展
,
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
答案
] D
[
解析
]
公益广告语表明我国面临非常严峻的资源形势
,
我们要节约资源
,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③④
正确
;①
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②
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应协调发展。故选
D
。
【
变式
2
】
“
现在别说是打鸟
,
上山砍柴的人都没有
了。
”
村民农宏伟说。崇左市龙州县逐卜乡弄岗村村民依靠给鸟类摄影
“
发烧友
”
当导游
,
吃上了
“
旅游
饭
”,
并衍生出一条观鸟产业链
,
山村
“
观鸟经济
”
日
渐红火。
“
观鸟经济
”
的红火
(
)
①有利于增加村民经济收入
,
迈向总体小康
②是在努力探索一条广西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③说明只要保护好生态环境
,
就能促进经济发展
④表明村民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的理念增强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
答案
] C
[
解析
]
分析材料可知
, “
观鸟经济
”
的红火
,
体现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
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②④
正确
;①
我国已经实现了总体小康
;③
说法太绝对。故选
C
。
相关文档
- 中考备战策略语文中考复习专题十二2021-11-10339页
- 部编版历史中考复习专题8 民主与2021-11-0630页
- 部编版历史中考复习专题6 中外近2021-11-0635页
- 部编版历史中考复习专题1 中国共2021-11-0654页
- 中考备战策略语文中考复习专题六文2021-11-06133页
- 人教版英语中考复习专题突破9 动2021-10-1295页
- 人教版英语中考复习专题突破4 数2021-10-1281页
- 人教版英语中考复习专题突破2 代2021-10-12132页
- 人教版英语中考复习专题突破3 冠2021-10-1291页
- 人教版英语中考复习专题突破7 连2021-10-128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