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1.17 KB
  • 2021-11-10 发布

柳州专版2020中考物理夺分复习第一篇考点过关篇第06章力和机械课时02简单机械课件

  • 3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六章   力和机械 第一篇   考点过关篇 课时 02   简单机械 【柳州考情分析】 知识内容 考试要求 考情分析 简单机械 1. 知道简单机械; 2. 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3. 通过实验,探究滑轮的作用 19 年:杠杆的平衡条件;( 3 分) 18 年:杠杆的平衡条件;( 2 分) 18 年:滑轮组的计算;( 3 分) 17 年:杠杆的应用;( 3 分) 16 年:滑轮省力多少判断;( 3 分) 15 年:画力臂;( 2 分) 14 年:杠杆平衡条件探究;( 5 分) 重难考向突破 中考考点解读 1. 物理学中,把能够绕某一      转动的硬棒(直棒或曲棒),叫杠杆。   2. 有关杠杆的概念: ( 1 )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叫     。 ( 2 )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叫     。   ( 3 )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叫        。   3. 杠杆的平衡条件:   ;   公式:        。   考点一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固定点 支点 力臂 杠杆平衡 动力乘动力臂等于阻力乘阻力臂   F 1 L 1 =F 2 L 2 重难考向突破 中考考点解读 4. 杠杆的类型(分类): ( 1 )动力臂     阻力臂, F 1      F 2 ,省力杠杆;特点:省力但       。举例:撬棒、铡刀、羊角锤、起子、独轮车。   ( 2 )动力臂     阻力臂, F 1      F 2 ,费力杠杆;特点:费力但       。举例:理发剪、钓鱼竿、镊子、筷子。   ( 3 )动力臂     阻力臂, F 1      F 2 ,等臂杠杆。特点:既不     也不     。举例:天平、定滑轮。   大于 小于 费距离 费力 小于 大于 省距离 等于  等于 省力 重难考向突破 中考考点解读 使用滑轮将重力为 G 的物体拉升 h 高度,用力大小为 F ,绳移动的距离为 s ,不计绳和滑轮的重力及摩擦,承重绳的段数为 n 。 1. 定滑轮: 实质是      杠杆,不省力,但可改变        ,如旗杆顶端的滑轮。距离关系:     ,力的关系:     。   2. 动滑轮: 实质是      杠杆,能       ,但不能改变        。距离关系:      ,力的关系:        。   3. 滑轮组: 由      和       组成,既可以     又可改变       。距离关系:     ,力的关系:      。   等臂 力的方向 s=h F=G 省力 省一半力 力的方向 s=2h 定滑轮 考点二   探究滑轮的作用 s=nh 动滑轮 省力 力的方向 2. 如图 6-22 所示,钩码的重力不变均匀速拉动时,沿不同方向的拉力大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实验表明,使用定滑轮不能      ,但是能够改变      。   重难考向突破 中考考点解读 1. 如图 6-21 所示是人的前臂工作示意图,由图可知,人的前臂属于     杠杆,若人用手拿起重 10 N 的物体,则 F 1 的大小约为     N 。   费力 40 相等 考点三 课本重要图片 省力 力的方向 图 6-21 图 6-22 重难考向突破 中考考点解读 突破一  力臂和最小力的画法 【 突破金钥匙 】 ( 1 )力臂的画法: ① 首先根据杠杆的示意图,确定杠杆的支点。 ② 确定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画出力的作用线。 ③ 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用虚线表示),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用大括号标出表示力臂的线段)。 ④ 用字母 L 1 或 L 2 表示力臂。力臂的画法可以简单记为“一点、二线、三垂线”。 重难考向突破 中考考点解读 ( 2 )由杠杆平衡的条件知,当阻力与阻力臂的积为定值且动力臂最大时,动力是最小的。最大动力臂的确定方法: ① 如果动力作用点已经给出,那么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连线作力臂是最长力臂; ② 如果动力作用点没有确定,则选择杠杆上离支点最远的点为动力作用点,以支点与动力作用点的连线作力臂是最长的力臂。 例1 [ 2019 · 常州 ] 杠杆 OAB 可绕 O 点自由转动,为使杠杆在如图 6-23 所示位置保持平衡,请画出施加于 B 点的最小动力 F 。(保留作图痕迹) 如图所示 重难考向突破 中考考点解读 图 6-23 重难考向突破 中考考点解读 突破二 理解重力的三要素 【 突破金钥匙 】 ( 1 )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乘动力臂等于阻力乘阻力臂,公式: F 1 L 1 =F 2 L 2 。 ( 2 )省力的杠杆,一定费距离;费力的杠杆,一定省距离。 例 2 [2018 · 昆明 ] 如图 6-24 所示,轻质杠杆 OA 可绕 O 点无摩擦转动, A 点处挂一个重为 20 N 的物体, B 点处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 F ,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且 OB∶AB=2∶1 。则 F=     N ,它是      杠杆。   重难考向突破 中考考点解读 图 6-24 30 费力 例 3 [ 2019 · 安顺 ] 如图 6-25 所示,用固定在竖直墙上的直角三角形支架 ABC 放置空调室外机。已知 AB 长 40 cm , BC 长 50 cm 。室外机的质量为 30 kg ,室外机的重力作用线正好通过 AB 中点,则 A 处螺钉受到的水平拉力 F 为   N (支架重力   不计)。为了安全,从力学的角度分析,室外机的位置应尽量      (选填“靠近”或“远离”)墙壁。( g 取 10 N/kg )   重难考向突破 中考考点解读 200 图 6-25 靠近 高效课堂训练 常考实验突破 1.2020 中考命题点预测 ( 1 ) 杠杆平衡状态的判断:只要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就叫杠杆平衡,与杠杆是否处于水平位置无关。 ( 2 )实验前平衡螺母的调节:杠杆向右倾斜时,向左调节平衡螺母;杠杆向左倾斜时,则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 3 )选择杠杆中间为支点的目的是消除杠杆自重对平衡的影响。 ( 4 )实验过程中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与天平相同)。 ( 5 )实验过程中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便于测量力臂。 突破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高效课堂训练 常考实验突破 ( 6 )弹簧测力计从竖直拉杠杆变为倾斜拉杠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变化(动力臂发生变化)。 ( 7 )实验结论的表述。 ( 8 )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高效课堂训练 常考实验突破 2. 实验设计如图 6-26 所示。 3. 实验结论: 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乘动力臂等于阻力乘阻力臂,用公式表示为 F 1 L 1 =F 2 L 2 。 图 6-26 ( 1 )杠杆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静止时      (选填“是”或“不是”)处于平衡状态的。   ( 2 )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端调节。   高效课堂训练 常考实验突破 4. 考题速递 例 1 [ 2019 · 荆州 ] 小华在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时的装置如图 6-27 所示,杠杆上相邻刻线间的距离相等。 是 图 6-27 右 ( 3 )如图乙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在 A 点挂两个钩码,每个钩码重 0.5 N ,在 B 点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为      N 。当弹簧测力计改为斜拉时,再次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4 )小华改变钩码的个数和位置进行了多次实验,其目的是               。   高效课堂训练 常考实验突破 4. 考题速递 例 1 [2019· 荆州 ] 小华在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时的装置如图 6-27 所示,杠杆上相邻刻线间的距离相等。 1.5 图 6-27 变大 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或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 例 2 [ 2018 · 滨州 ] 小明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刻度均匀的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 0.5 N 重的钩码若干个。 ( 1 )如图 6-28Ⅰ 所示,实验前,杠杆左端下沉,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      位置平衡,目的是便于测量     。支点选在杠杆的中点是为了消除杠杆      对实验的影响。   高效课堂训练 常考实验突破 右 水平 图 6-28 力臂 重力 高效课堂训练 常考实验突破 0 . 15 例 2 [2018· 滨州 ] 小明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刻度均匀的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 0.5 N 重的钩码若干个。 ( 2 )小明同学所在实验小组完成某次操作后,实验现象如图 Ⅱ 所示,他们记录的数值为动力 F 1 =1.5 N ,动力臂 L 1 =0.1 m ,阻力 F 2 =1 N ,则阻力臂 L 2 =      m 。    图 6-28 高效课堂训练 常考实验突破 只做一次实验 , 结论具有偶然性 例 2 [2018· 滨州 ] 小明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刻度均匀的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 0.5 N 重的钩码若干个。 ( 3 )甲同学测出了一组数据后,就得出了“动力 × 动力臂 = 阻力 × 阻力臂”的结论,乙同学认为他的做法不合理,理由是   。   图 6-12 高效课堂训练 常考实验突破 等于 能 ( 4 )丙同学通过对数据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动力 × 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 = 阻力 × 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与小组同学交流后,乙同学为了证明丙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他做了如图 Ⅲ 所示的实验,此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说明该结论是错误的。图 Ⅲ 实验中,已知杠杆上每个小格长度为 5 cm ,每个钩码重 0.5 N ,当弹簧测力计在 A 点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 30° 角)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动力 × 动力臂      (选填“等于”或“不等于”)阻力 × 阻力臂。   图 6-28 常考实验突破 高效课堂训练 1. [ 2019 · 襄阳 ] 下列杠杆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 定滑轮 B. 筷子 C. 钳子 D. 钓鱼竿 C 常考实验突破 高效课堂训练 2. [2018 · 临沂 ] 如图 6-29 甲所示的杠杆是水平平衡的。如果在支点两侧的物体下方分别加挂一个等重的物体,如图乙所示,则杠杆 (  ) A. 右端下沉 B. 左端下沉 C. 要保持平衡应将左端的物体向右移动 D. 要保持平衡应在右端再加挂一个物体 A 图 6-29 常考实验突破 3. 图 6-30 是一个杠杆式简易起吊机,它上面装了一个定滑轮可以改变拉绳的方向,杠杆 OBA 可绕 O 点转动,重物通过绳子对杠杆的拉力为阻力。图中能够正确表示动力臂的是(  ) A.L 1 B.L 2 C.L 3 D.L 4 B 高效课堂训练 图 6-30 常考实验突破 高效课堂训练 4. 小柯用图 6-31 中装置提升重为 400 N 的物体,不计摩擦和滑轮自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两个滑轮均为定滑轮 B. 人将绳子拉过 1 m ,物体也上升 1 m C. 物体匀速上升时,人对绳子的拉力为 200 N D. 使用该装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C 图 6-31 常考实验突破 高效课堂训练 5. 身高相同的兄弟二人用一根重力不计的均匀扁担抬起一个 900 N 的重物,已知扁担长为 1.8 m ,重物悬挂点 O 与哥哥的肩之间的距离 OA=0.8 m ,如图 6-32 所示。则(  ) A. 以哥哥的肩 A 为支点,可计算出弟弟承担的压力为 400 N B. 以 O 为支点,可计算出兄弟二人承担的压力之比为 4∶9 C. 以 O 为支点,可计算出兄弟二人承担的压力之比为 9∶5 D. 以弟弟的肩 B 为支点,可计算出哥哥承担的压力为 600 N A 图 6-32 常考实验突破 高效课堂训练 6. 如图 6-33 所示,某人用扁担担起两筐质量分别为 m 1 、 m 2 的货物,当他的肩处于 O 点时,扁担水平平衡,已知 L 1 >L 2 ,扁担和筐的重力不计。若将两筐的悬挂点向 O 移近相同的距离 ΔL ,则(  ) C 图 6-33 常考实验突破 高效课堂训练 常考实验突破 高效课堂训练 7. ( 1 )如图 6-34 所示,利用羊角锤撬起钉子,请你在羊角锤 A 点处画出所能施加的最小动力 F 1 ,并画出阻力 F 2 的阻力臂 L 2 。 如图所示 图 6-34 常考实验突破 高效课堂训练 7. ( 2 )如图 6-35 所示,想要在 B 点施加最小的动力撬起铁路上报废的道钉,请画出该最小动力 F 的示意图,并标出动力臂 L 。 如图所示 图 6-35 常考实验突破 高效课堂训练 7. ( 3 )如图 6-36 所示,轻质杠杆 OA 可绕 O 点在竖直面内旋转,请在图中画出物体所受重力和使杠杆保持平衡的最小力 F 的示意图。 如图所示 图 6-36 常考实验突破 高效课堂训练 7. ( 4 )站在地面上的人想用尽可能小的力提升水桶。请在图 6-37 中画出滑轮组绳子的绕法。 如图所示 图 6-37 常考实验突破 高效课堂训练 8. [2018 · 柳州 ] 如图 6-38 所示,妈妈体重比小明大,跷跷板水平平衡时,妈妈比小明离转轴      (选填“远”或“近”)。若小明往转轴靠近一小段距离,为保持跷跷板水平平衡,妈妈应适当      (选填“远离”或“靠近”)转轴。   近 靠近 图 6-38 常考实验突破 高效课堂训练 9. [2018 · 杭州 ] 如图 6-39 所示,将长为 1.2 m 的轻质木棒平放在水平方形台面上,左右两端点分别为 A 、 B ,它们距台面边缘处的距离均为 0.3 m 。在 A 端挂一个重为 30 N 的物体,在 B 端挂一个重为 G 的物体。 ( 1 )若 G=30 N ,台面受到木棒的压力为    N 。   60 图 6-39 [ 解析 ] 放在水平方形台面上轻质木棒受左右两物体的竖直向下的拉力和台面竖直向上的支持力 , 即 F 支持 =F 拉力 =30 N+30 N=60 N ;因为木板对台面的压力和台面对木棒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 大小相等 , 即 F 压力 =F 支持 =60 N 。 常考实验突破 高效课堂训练 9. [2018 · 杭州 ] 如图 6-39 所示,将长为 1.2 m 的轻质木棒平放在水平方形台面上,左右两端点分别为 A 、 B ,它们距台面边缘处的距离均为 0.3 m 。在 A 端挂一个重为 30 N 的物体,在 B 端挂一个重为 G 的物体。 ( 2 )若要使木棒右端下沉, B 端挂的物体至少要大于      N 。   ( 3 )若 B 端挂物体后,木棒仍在水平台面上静止,则 G 的取值范围为   N 。   90 10 ~ 90 图 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