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7 MB
- 2021-11-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
第一章:对环境的察觉
(1)感觉世界
(1)人们感受周围世界的感官有:眼、耳、鼻、舌、皮肤,其中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
(1)感受器有:皮肤中的冷觉、热觉、触觉、痛觉等感受器。
③皮肤的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其中对触觉最敏感的是指尖,对热觉最敏感的是
手背,因为这些部位的相应神经末梢比较丰富。
④在皮肤的冷、热、触、痛四种感觉中,对人体保护意义最大的是痛觉。
⑤嗅觉:鼻的结构:鼻腔、 嗅觉神经末梢(内含嗅细胞和嗅觉神经)
⑥嗅觉的形成过程:气味 嗅觉细胞 嗅觉神经 大脑 产生嗅觉
⑦嗅觉的特点:(4点)
1 人的大脑的嗅觉中枢易疲劳 ②不同动物的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
2 嗅觉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
3 ④动物对不同气味的敏感程度也不同
⑧味觉:舌的表面不满许多小突起(乳头),内藏味蕾,味蕾内有许多味觉细胞能感受各种不同物质
的刺激,尤其对液态物质的刺激最敏感。
⑨味觉的形成过程:食物溶于唾液 味觉细胞 味觉神经 大脑 产生味觉
⑩四种基本的味觉是:酸、甜、苦、咸 综合味觉有:麻、辣、涩
⑾舌的不同部位对四种基本味觉的敏感程度不同:
甜味 舌尖 苦味 舌根 酸味 舌侧中部 咸味 舌侧前部
⑿说明:人的嗅觉与味觉相互联系,同时工作的,嗅觉受到损伤,会直接
影响到味觉。如:人感冒时,嗅觉灵敏度降低,吃东西没有味道了。
小孩在嗅柠檬时吃苹果,将产生什么味道。(苹果与柠檬的混合味道)
(2)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①声音的产生:物体的振动。
说明:有物体的振动,但不一定能发出声音,还需要介质传播。
②声音的传播:依靠介质(介质:传播声音的物质,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
③传播的形式: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说明: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宇航员在太空要靠无线电波交流。土电话说明固体能够传声,即将上钩的
鱼会被岸上的人的说话声吓跑,说明液体能传声。
④声音传播的速度:
①与温度有关,在 15℃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为 340米/秒,气温每升高 1℃,传播的速度增加
0.6米/秒。
②与介质有关,固体传声较快,气体最慢(物质越密传声越快,越疏传声越慢,为什么?)
3回声: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障碍物会反射回来就产生回声。
(3)耳和听觉
耳廓:收集声波
外耳 外耳道:传递声波的通道
鼓膜:接受声波,产生振动
鼓室:中耳中的空腔,与咽鼓管相通
耳的结构: 中耳 听小骨:把声音放大
咽鼓管:平衡鼓膜内外气压
前庭:
内耳 半规管: 位觉感受器,感受头部位置的变动
耳蜗:有听觉感受器,接受声音,并传递给听觉神经。
听觉的形成:外界的声波 耳廓 外耳道 鼓膜振动 听小骨放大
耳蜗 听觉神经 听觉
人用两个耳朵听的好处:主要是能辨别声源的方向,其次可以使听到的声音更清楚。
音调、响度、音色:
①音调:声音的高低,通常指的是声音的尖或低沉,主要与振动的快慢即频率有关(频率:1秒钟振动
的次数,单位:赫兹(赫)),频率越高,振动越快,音调越高。一般儿童的声音比成人的尖,故
儿童的音调比成人的高。同样道理,女人的音调比男人的高。音乐中的“1、2、3、4、5、6、7”
以及“C”、“D”调等指的是音调。
②人的发生频率(85Hz-----1100Hz)与听音频率(20Hz-----20000Hz)是不同的,如果某物体发出的声音
在人的听音频率范围内则能被听到,反之,不在人的听音范围内,高于 2000Hz的声音(波)叫超
声(波),低于 20Hz的声音(波)叫次声(波),这些声音人听不到。
③响度:声音的大小,通常指声音太大,太响亮。主要与振动的幅度(物体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大小)
有关,其次还与人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在声学上常用分贝(dB)来表示,0dB表示人能听到的最
小的声音,不是指没有声音。注意了解几种环境中响度的分贝值。
④音色:声音的特色,是由音调、响度等综合在一起的一种混合感觉。不同的人音色不同,同一个人的
音色还与年龄有关。
⑤噪声:凡是影响人的正常的工作、生活与学习的声音都称为噪声。控制噪声的措施有:①在声源处减
弱,②在传播途径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
4、光和颜色:
①光源:正在发光的物体。太阳和所有的恒星都是光源。
②光的传播: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直线传播的典型应用有:瞄准时的三点一线,
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的产生等。
③阳光下树阴中的圆形光斑的形成:小孔成像(太阳的像),与小孔的大小、形状无关,只与小孔与地
面的距离有关。
④光的色散:太阳光(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定、紫七种色光过程。
说明:在红光之外还有红外线,能使温度计温度上升。在紫光之外还有紫外线,能使胶卷感光,它
也能杀死微生物,常用来消毒灭菌。
透明物体: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它的色光的颜色来决定,即物体的颜色⑤物体的颜色与透
过它的色光的颜色相同。
不透明物体: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物体的颜色决定,即物体的颜色与它反射的色光的颜
色相同。
⑥三原色:红、绿、蓝
5、光的反射:
①光从一种均匀物质射向另一种均匀物质时,在它们的分界面上会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又返回到原来
的物质中处,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
②反射定律:(见图描述)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
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一个平面,法线中间,角相等)
③说明:光的反射遵循光路可逆,光的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它们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平面镜成像:
①平面镜成的像是虚象,不能用光屏接收,像和物体离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大小相等。
②说明:实像能用光屏接收,虚象不能用光屏接收。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造成的。
7、光的折射:
1 光从一种物质射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在两种物质的分界面上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 改变,这种现象
叫光的折射。
2 光的折射遵循光的折射定律,也遵循光路可逆。
③光的折射定律:光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统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光线分居法线
两侧,当光从空气(光疏物质)斜射入水(光密物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反之则反。如果
入射角增大,则折射角也跟着增大。垂直界面入射,方 向不变。
8、透镜:
①凸透镜:中央比边缘厚 凹透镜:中央比边缘薄
②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体现在能使平 行
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一点(焦点),不平行于主光轴 的
光线,经过透镜后,范围比原来没有透镜时变窄。
③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体现在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发散,但其反向延长线会
聚于一点(虚焦点),不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透镜后,范围比原来没有透镜时变大。
④凸透镜成像规律:
像的性质
应用
物距 像距 放大缩小 倒立正立 实象虚象 同侧异侧
u>2f f2f 放大 倒立 实象 异侧 幻灯机
u=f / 不 成 像
u水>酒精 。
第 4 节 水的压强
1、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压力是由物体之间相互挤压而产生的。压力作用在受力物体表面上,
压力的方向与受力物体的表面垂直。物体水平放置时,压力大小等于重力。
2、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在科学上用压强来表示压力产生的效果;即在单位
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大小。
3、公式:压强=压力/受受力面积 P=F/S,(公式变形:F= PS S= F/P)
P 表示压强(帕 pa),F 表示压力(牛 N),S 表示受力面积(米
2
m
2
)
练习 1:一个质量为 50 千克的人,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200 厘米
2
。则当他站立在地面上时对地
面的压力为 ,对地面的压强为 ;当他走路时对地面的 压力为 ,对地面的压强
为 。
练习 2:用 100N 的力把重力为 40N 的物体压在竖直的墙壁上,物体与墙壁的接触面积为 200cm
2
,则物
体对墙壁的压强多大?
4、2帕=2牛/米
2
,2 帕的意义是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 2牛。
对折的报纸对桌面的压强为 1 帕,人站立对地面的压强是 15000 帕。
5、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
6、研究水内部压强特点时,用到的仪器叫压强计,它的工作原理是当橡皮膜受到的压强越大,U 型管两边
的高度差越大。
7、液体压强的特点有:对容器侧壁和底部都有压强,且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
压强;并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不同液体深度相同处的压强还跟密度
有关,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第 5 节 水的浮力
1、液体(气体)对浸入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竖直向上的浮力。
2、液体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浮力的原因是液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
3、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浮力只跟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有
关,公式:F 浮=G 排液=ρ排g v 排( ρ液指液体密度,ν排指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计算时,单位要统一(ρ
排取千克/米
3
,v 排取米
3
)),浮力只与液体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的重力、形状及浸
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4、物体的浮沉条件: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的重力 G 和浮力 F 浮的大小。
①F 浮G 上浮 ③F 浮=G 悬浮 此时 V 排=V 物 ④F 浮=G 漂浮 此时 V 排ρ物 ,上浮②ρ液 <ρ物 ,下沉③ρ液=ρ物 ,悬浮
6、浮沉条件的应用(1)轮船①因为漂浮时,F 浮=G , 所以同一艘轮船从海行驶到江河或从河到海,其受
到的浮力不变②根据 F 浮=ρ排g v 排,同一艘轮船从海行驶到江河,因为 F 浮不变,ρ排减小,所以 v 排必增
大,即船身稍下沉
练习:一艘轮船重 108牛,当它在长江上驶时,所受的浮力为 牛,当它由长江驶入东海时,所受的浮
力为 ,所排开的液体体积变 。
(2)潜水艇:它的上浮和下沉是通过对水舱的排水和充水而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的
(3)密度计:因为 F 浮=ρ排g v 排 ,液体密度不同,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液面所对应的位置也就
不同,其刻度值上比下小
7、计算浮力:F 浮=G 物-F 拉(称量法)F 浮=ρ液gν排液(阿基米德原理)F 浮=G 物(悬浮漂浮)
练习 1:有一物块,在空气中称时重力为 29.4 牛,浸没在水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19.6 牛。求:
(1)物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2)物块的体积多大?
练习 2:酒精的密度是 0.8×10
3
千克/米
3
,把体积为 500 厘米
3
的铁块浸没在酒精中,它受到的浮力是多
少牛?
练习 3:一木块的质量是 500g,漂浮于水面。求:①木块受到的浮力②木块浸入水中体积
八年级(上)科学第二章复习提纲
大气层
大气层:指在地面以上到 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包围着地球的空气层。
大气层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大气层,则地球 A、没有天气变化;B、没有声音;;C、易受陨石侵袭;D、温
差很大。
大气的分层: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特点及大气的密度、物质组成,可以把大气分为 5层----- 对流层、
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
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重点记忆:A、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B、各种复杂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雷电等)都发生在对流层;
*对流层集中了地球 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C、对流层的厚度不均匀,表现在两极厚度小,赤道厚度大
*小问题:1、家用壁挂式空调一般都安装在房间的墙壁上部,这是为什么?
答:夏天,空调吹出的空气气温低,密度大,会下沉,这样室间空气回形成对流,使整个房间内气温均匀。
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高,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内有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对
人类起保护作用。
天气和气温
天气是什么?
天气是指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描述天气和气候最主要区别在于:天气是指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气候是指长时间的大气平均状况。
* 天气:晴空万里 气候:冬雨夏干
天气是由许多要素组成,其中主要的是气温、气压、风、湿度、降水等。
气温------即空气的温度 A、气温是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B、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
C、常用的气温度量单位:
0
C D、气温总在不断变化,在气象观测中,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观察。
原因:(1)百叶箱里气温比箱外低;(2)百叶箱内的温度波动小,所以更能反映真实的气温。
E、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午后 2 时左右;一天中最低气温通常出现在:日出前后。
F、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
0
C
大气的压强
大气压强的存在
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
具体事例:
(1)* 用纸片将盛满水的杯子严密该盖住,可倒置提在空中,水不会流出来,
* 滴管中的液体为什么不滴落下来?* 挂钩为什么会吸在墙上?
原因:都是利用大气压强的存在的原理,外界大气压强> 内部大气压强,导致大气…………(答题模式)
(2)自来水笔吸墨水;吸管吸饮料,吸尘器除尘
原因:利用大气压强存在的原理,通过减少局部的压强,使物质不断地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
(3)用吊瓶向静脉注射药物是,医生为什么要在药水瓶的橡皮塞上再插进一个针头?
原因:药液滴出后,里面的空气压强会变小,压强太小,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药液就不能继续滴出,插
进针头后,可以及时给瓶内补充空气,使瓶内空气的压强大致等于外界压强,保证药液持续滴出;
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及大
气压强是很大的。
大气压强的大小:
标准大气压 P==1.01*105 帕 (在海平面的大气压)即 760 毫米水银柱
大气压的大小常用空盒气压计或水银气压计进行测量
大气压的大小跟大气的密度直接相关,所以,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就越小;
人体内也有压强,它抗衡着体外的大气压。
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气体(液体)的压强会随流速的增大而减少
具体事例:(1)当火车高速行驶时,人不能离铁轨太近,为什么?
原因:流速大,压强小,离铁轨较远处大气压强大于铁轨附近大气压强,会被大气压向铁轨处,非常危险。
(2)两船平行行驶时,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3)把乒乓球放在漏斗里,对者漏斗吹气,乒乓球不会掉下来;
(4)飞机飞行时,其机翼上侧的气流速度比下侧快,,所以机翼上侧的气压比下侧小,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
A、在同一高度,不同区域的大气压不一定相同;
在同一高度,同一区域,不同时间的大气压不
一定相同;
B、在相同高度上,气压高的区域叫高压区,气压低的区域叫低压区,
C、高压区:天气晴朗,空气干燥; 低压区:阴雨天气,天空多云。
大气压对人体的影响
A、高山反应 B、拔火罐原理 C、飞机在高空飞行时,机舱内必须进行增压;D、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必须
穿上加压的宇航服。
大气压对液体沸点的影响
A、气压增大时,液体沸点升高,B、气压减小时,液体沸点降低,
具体事例:*在高山上,普通的锅难以将饭煮熟, (原因:高山上,气压降低,沸点降低)
*高压锅的使用原理
生活用品与大气压
A、真空压缩保存袋 B、吸尘器:利用大气压工作的一种清洁工具
原理:靠电动机高速驱动风机叶轮旋转,使空气高速排出,致使吸尘器内部产生瞬时真空,和外界大
气压形成气压差,在这一作用下,吸入含灰尘的空气,经滤尘器过滤,排出清净的空气,气压差越大,吸
尘器能力越强。
风
风是怎样形成的? A、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 B、风: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
风的两个基本要素:风向,风速
A、风向---风吹来的方向, 常用的风向有八种,表示方法:
气象观测中常用风向标风向标观测风向
B、风速---单位时间内空气流动的距离,单位:米/秒。千米/时
风速常用风级表示,有 0—12 级,气象观测中常用风速仪观测风速。
风与人类的关系:A、有利----风是一种资源,可以进行发电,行船、运动等;
B、不利-----破坏性风会对人类产生危害
第六节 为什么会降水
1、 空气的湿度:大气中水蒸气的多少。一般用相对湿度来表示。
(1)相对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丰富程度; 常用百分比(%)表示
(2)空气湿度与温度的关系:温度越高,空气所能含有的水汽越多。所以空气湿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3)观测湿度的仪器是:湿度计,最常用的湿度计是:干湿球湿度计,它实质上是两支特殊的温度计。
(4)用干湿球湿度计测量,然后通过查相对湿度表可以得出相对湿度。
(5)空气湿度与天气的关系:湿度越大,空气中的水汽就越丰富,成云、降水的可能性就越大。
(6)天气谚语:“燕子低飞要下雨”------大雨前空气湿度大,昆虫翅膀变软,飞得低,燕子也就低飞觅食。
2、 降水
(1)降水的 A、空气的相对湿度达到 100%
形成条件: B、气温继续下降,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降低; 水汽凝结
C、空气中有微小的尘埃
D、水珠、冰晶增大到能降落到地面
(2)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最常见的降水是降雨
(3)降雨量:表示一定时间内地面积水的深度, 度量单位----毫米;测量仪器---雨量筒
第七节 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1、 获得天气预报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1)通过看电视、听广播等媒体或气象预报;(2)通过分析天气图自己预测天气;
(3)通过气象观测,自己制作天气预报。
2、怎样看天气预报
(1)阴”指天空的总云量在 8/10 以上,“多云”指天空总云量在 5/10 到 7/10,
“少云” 指天空的总云量在 5/10 到 3/10,“晴”指天空总云量在 3/10 以下(2)小雨:12 小时内降
水小于 5毫米,中雨:12 小时内降水 5-15 毫米
大雨:12 小时内降水大于 15 毫米。
降水概率表示降水的可能性大小。
3、(1)常见的天气系统:高压系统、低压系统、冷锋系统、暖锋系统。
(2)常见的天气系统与天气的关系:
A、高压系统:天气晴好, B、低压系统:阴雨天气;C、冷、暖锋面系统:锋面上天气变化比较复杂
冷锋:冷空气向暖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常带来降雨,大风、降温天气;
暖锋:暖空气向冷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常带来降雨,升温天气
冷锋 暖锋
(3)特殊的天气系统:台风------实际上是属于强低压系统
第八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1、气候
(1)气候的含义: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包括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
(2)天气与气候:
A、区别:短时间与长时间;
B、联系: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就是气候
如:长夏无冬、秋高气爽等。我国大部分地区秋天均为秋高气爽,但不代表没有下雨天。
2、影响气候的因素:
(1)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纬度位置不同的大地区,接受太阳辐射的量不同,在地球上所处的温度带位置也不同。
我国的纬度位置:主要在北温带,南部少部分地区在热带
例子:我国最南的海南纬度低,气温高、长夏无冬;我国最北的漠河纬度高,夏季短,冬季长而寒
冷。---------就是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2)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A、比热:我们把 1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在升高 1℃时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
称为比热。
比热单位:焦/(千克.•••℃) 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 符号:J/(kg·•℃)
水的比热:4.2×103焦/(千克•℃)是什么?
表示的含义--1kg水温度升高 1℃时,需要吸收的热量为 4.2×103焦。
比热表的阅读:⑴水的比热最大。(由此说明水作冷却剂、保温剂的作用)
⑵不同物质的比热是不同的。所以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质量、升高
的温度、吸放热的多少无关
⑶不同状态的同一种物质的比热不同,说明比热与物质状态有关
B、同一纬度的海洋和陆地:
气温:冬季陆地降温快,海洋降温慢
夏季陆地降升温快,海洋降升温慢
原因:海洋和陆地的性质不同
降水:沿海降水较多,降水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内陆降水少,降水集中在夏季。
原因:距离海洋远近不同
(3)季风对气候的影响
A、 定义:在不同的季节里风向相反和接近相反的风
B、季风产生的根本原因:海洋和陆地的性质不同
C、风向:
夏季------吹夏季风,风从海洋吹向大陆(夏季陆地气温高,气压低,海洋气温 低,气压高,
风从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
冬季-------吹冬季风,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冬季陆地气温低,气压高,海洋气温高,气压低,
风从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
D、性质:我国冬季盛行偏北风,故干燥少雨,夏季盛行偏南风,故湿润多雨
E、世界上季风区域很广,以亚洲季风最盛行。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国家。
(4)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A、气温随着地势的升高而降低。
一般海拔增高 1000米,气温会下降约 6℃。
B、山地的迎风坡――多雨, 背风坡――少雨
所以,沿海地区气温变化小,内陆
气温的变化大
C、我国降水最多的城市:台湾火烧寮
原因:该市位于台湾山脉东侧的迎风坡上,有丰富的地形雨。
第九节 中国东部的季风和西部的干旱气候
1、东部季风气候
(1)、季风气候区:是指夏季风能够到达的地区。而降水主要来自湿润的夏季风
(2)、季风气候区的范围:我国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冈底斯山一线以东以南的地区。
(3)、季风气候的类型: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4)、我国季风气候的主要特点:
冬季:气温低,降水少; 夏季:气温高,降水多,
全年降水比较丰富。但南方冬季气温明显高于北方,气温年较差小,年降水量更大
(5)、季风气候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有利有弊。
A、降水充沛,集中夏季,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
B、我国季风气候的大陆性强,降水的年际变化很大,使我国洪涝和旱灾频发。
C、冬季的低温又常形成寒潮、冻害、暴雪等恶劣天气。
2、我国西部的干旱气候
(1)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指夏季风不能到达的我国西部地区,一般降水稀少
(2)我国西部干旱气候特点:
全年降水量稀少,降水集中在夏季,随季节变化大。
冬寒夏热,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大,但日照充沛。
(3)干旱气候的利弊:
气温较差大,光照时间长,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如棉花、瓜果的生产。
(4)干旱气候区的生物在行为和形态上的适应性:
仙人球的茎为什么那么粗,叶子为什么会变成刺?
为了适用干旱气候,粗的茎利于储存水分,叶刺可以减少水分蒸发。
沙漠中的抬尾芥虫在大雾的夜里爬上沙丘顶,高高地抬起屁股的原因?
让凝结在身上的水沿着身体流到嘴里,这是它们获得水分的主要办法
3、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寒潮、台风和洪水
(1) 寒潮是大范围的强烈冷空气活动,它是由强冷高气压活动引起的,
危害:带来剧烈的降温、霜冻、大风和扬沙天气。
(2) 台风是一种破坏力很大的灾害性天气。
危害:A、大风;B、暴雨;C、风暴潮,
有利:在干旱的季节,台风会带来丰富的降水,有利于缓解旱情。
(3) 洪水是我国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
自然原因:持续性降水、台风
人为原因:人类活动,如:破坏植被,围湖造田,侵占河道,城市的无序发展等
4、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1) 人类活动与气候密切相关
A、 有利于改良气候的人类活动: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大面积的农业灌溉等
B、引起气候恶化的人类活动:破坏植被,排放大量的有害物质、过度放牧。
(2) 温室效应--------指由于一些自然或人为原因,使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不断增加,大气对地面的保温
增强,使全球的气温有变暖的趋势。
人为原因:能源的大量耗费;破坏森林
(3) 城市的“热岛”现象------城市上空经常维持一个气温高于四周郊区的暖空气
八年级(上)科学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环境因素对动物行为的影响
1、猫头鹰 白天 休息, 晚上 出来活动,主因是 温度 、光照影响其行为;
2、生物节律性行为:是对环境的某些节律性刺激作出的反应,如昼夜节律、月周期节律(鱼的繁殖)、季节
节律(动物的迁徙、换羽,植物的开花、结果)。
3.植物常见的感应性有 向光性 、向地性、 向水性 、 向化性 、向触性、向热性等。
4.植物的向光性和生长素。
(1)植物体内的激素:植物体内具有 生长素 、 赤霉素 、 细胞分裂素 等激素,对植物体的生命活
动有显著的 调节 作用。
(2)生长素是由 胚芽尖端 产生的激素,控制胚芽的生长。 达尔文 猜想胚芽尖端会产生生长素, 温
特 实验证明了达尔文的科学猜想, 郭葛 从植物体内分离出生长素。
(3)植物向光性:观察现象,胚芽弯向光源生长。
产生条件:① 单侧 光照射;②具 生长素 且分布不均匀。
产生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面生长素分布 多 ,胚芽生长 快 ;向阳面生长素分布 少 ,
胚芽生长 慢 。
5、植物生长素
1.产生部位: 胚芽的尖端 。
2.作用:①能 促进植物的生长 。②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③促进 果实的发育 ,防止落花落果。
3.缺点:生长素浓度较大时,会抑制植物的生长,甚至使植物死亡。应用于 防治杂草 。
6、、胰岛素与血糖含量
血糖:血液中的 葡萄糖 。 正常含量为:90 毫克/100 毫升。
(1)人体内血糖含量的调节:神经系统和 胰岛素 。
血液中 血糖含量 的升降,决定于 胰岛素 分泌的增加或减少;而胰岛素分泌的多少,导致血糖
含量的 下降 或 上升 ,从而使血糖维持正常值。
(3)胰岛素的功能:促进人体的葡萄糖储存在 肝脏 内,还能加速血糖的分解。
(4)胰岛素分泌异常的病症。
①胰岛素分泌不足:糖尿病。血糖含量 高于 正常值。治疗服用胰岛素。)医治糖尿病可以定时注射
胰岛素 。是否患糖尿病可以检查血液血糖浓度是否为 90 毫克/100 毫升或检查尿里是否含 葡萄糖 。
②胰岛素分泌过多:低血糖症。血糖含量低于正常值。多吃糖类物质,补充血糖,药物调节胰岛素分
泌。
二、内分泌腺和激素
1.激素的作用:血液中的 含量 极少,但对生物体的 生长发育 、 新陈代谢 、 生殖 、对
外界刺激的反应等生命活动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内分泌腺和消化腺(唾液腺、胰腺)的区别:
①有无导管: 内分泌腺 无导管,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 毛细血管 。 消化腺 有导管,消化
液经导管进入 消化道 。
②分泌物质不同:内分泌腺——激素,消化腺——消化液。
三、神经调节
1.动物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包括 体液调节 和 神经调节 ,并以 神经调节 为主。
2.体液调节主要是 激素调节 。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微,但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
许多的生理活动起着重要的 调节作用 。
3.小鸟、小虫遇到敌害时会迅速躲避,驾驶员看见红灯就会刹车,这些感觉和反应都是由 神经系统 来
控制和调节的, 快速而短暂 ;而体液对生物体的调节 缓慢而持久 。
人在感知环境的刺激后,会迅速地做出相应的反应。在这个反应过程中,需要有许多的器官或组
织参与,如眼、鼻、耳、皮肤、神经、脑、脊髓和运动器官,这是一个 接受信息 → 传导信息 → 处
理信息 → 传导信息 → 作出反应 的 连续过程 ,是许多器官 协调作用的结果。
(一)、神经元
1.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树突的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到细胞体。
轴突的外面包着髓鞘,能把神经冲动从细胞体传出。
3.神经元的功能。
神经元上的树突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即产生信息),并传向细胞体, 然后
由轴突把兴奋传导到其它他神经元。这种能够传导的兴奋叫神经冲动,即 兴奋
能以神经冲动的形式在神经系统中进行传导。
4.看图 3—6 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所示结构的名称:
① 细胞体 ; ② 细胞核 ;③ 树突 ;④ 轴突 ;⑤ 髓
鞘 ; ⑥ 轴突分枝 ; ⑦ 末梢 。
(2)③的功能是 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把兴奋传递到细胞体中。
(3)④的功能是 把神经冲动从细胞体中传出。
5.我们周围的各种信息都是通过各种器官中的神经细胞——即 神 经元
来 获取 并 传递 的。
(二)、神经系统的组成包括: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植物性神经这三个部分组成。
(三)、周围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 脑神经 、 脊神经 ,它的主要功能是 承担信息的传导 ,负责中枢神经系
统与身体其他部位的通讯。
1.脑神经:
由脑部发出,总共 12 对 ,绝大多数分布在头部的感觉器官、皮肤、肌肉等处,如视神经、嗅神经、
位听神经等。
其主要功能是 支配头部 和 颈部 的各个器官的感受和运动。
2.脊神经:
由 脊髓 发出的神经,通向身体的 躯干、 四肢的皮肤 和 肌肉 ,共有 31 对 。
其主要功能是 支配身体的颈部 、 四肢及 内脏 的感觉和运动。
(四)、中枢神经系统
1. 脑 和 脊髓 通称为中枢神经系统,是神经系统的 中枢 部分。
2.中枢神经系统主要 接收处理 各种信息,并 决定和启动 相应的反应。
3.中枢神经系统受到骨骼的保护,脑在颅腔内,脊髓在脊椎的椎管内。
(五)、植物性神经
1.脑神经和脊神经的一部分神经分布到心肌、腺体、内脏器官等处,支配各种内脏器官的活动。如心
跳、胃肌运动、胆囊收缩等。这些神经叫 植物性神经 。
2.植物性神经 不受 人的意志所 控制 。
(六)、脑的结构和功能
脑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主要分为 大脑 、 小脑 、 脑干 三部分。
1.大脑。
(1)大脑特别发达,是中枢神经系统的 最高级部分 ,是人的 思维器官 。
(2)大脑的结构分 左、右两个半球 ,分别具有管理人体不同部位的功能。
(3)大脑表面称为大脑皮层,具有许多 沟 、 裂 和 回 ,使大脑的表面凹凸不平。沟和裂之
间隆起形成回。沟、回使大脑皮层的面积大大增加。
(4)大脑是我们进行记忆、思维、控制身体活动的高级中枢,是人体最复杂、最重要的器官。
大脑皮层中神经元的细胞体高度密集,形成许多神经中枢,如视觉中枢、听觉中枢、语言中枢等,其
中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的。
2.小脑。 小脑位于 脑干 背侧, 大脑 的后下方。
小脑主要负责人体动作的 协调性 。如维持身体姿势的平衡,协调各种运动。
小脑损伤,会使人 站立不稳 、 行走摇晃 、 不能完成灵巧的动作 。
3.脑干。 在大脑的下面,主要控制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运动。
(七)、脊髓的结构和功能
1.脊髓是 脑干的延续 ,位于脊柱的椎管内,呈扁圆柱形。脊髓中有许多神经元,形成许多神经中
枢。
2.脊髓是中枢神经的 低级部分 ,主要有传导 和 反射 两个方面的功能。
3.脊髓中的许多神经中枢,可以独立完成一些反射活动。但这些低级反射中枢一般受到大脑的控制。
(八)、反射
1.对高温物体的刺激,手迅速缩回是一种应答性的反应。这种应答性的反应叫 反射 。
2.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身体各项生理活动的 基本方式 。
3.反射活动包括对信息的 接受 、 传导 、 处理 。
4.产生反射的过程。
当手碰到高温物体时,首先通过 感受器感觉高温,产生 信息,以
神经冲动的形式,经过 传入神经 传导进入 神经中枢 (在脊髓
中),再通过 传出神经 传达到 效应器 ,产生反应,手 立 即 缩
回。
产生反射活动的这样的结构叫 反射弧 。
5.反射弧结构的五个部分。
感受器 、 传入神经 、 神经中枢 、 传出神经 、 效 应
器 。 任何反射活动都要通过 反射弧 才能实现。
(九)、神经中枢
1.神经中枢是由一些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聚在一起的,成为专门调节人体某一生理活动的神经
细胞群。
2.脊髓中是一些低级的神经中枢,可完成一些基本的反射活动,如 缩手反射 、 膝跳反射 、 排
尿反射 、 排便反射 。低级反射中枢一般受大脑的控制。
3.高级神经中枢一般在脑中。
4.膝跳反射的反射弧是 肌腱中的感受器→ 传入神经 → 脊髓中的神经中枢 → 传出神经
→ 效应器产生效果 小腿反弹。
膝跳反射可用来检查一个人的 神经系统 功能是否 正常 。
四、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与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
1、动物先天性行为都是动物 与生俱来 、 有固定模式 的行为;它们受 遗传的控制 ,遗传固
定下来的行为,对个体和种族的生存有重要意义。这种行为是一种反射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
即可完成。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一种低级的 反射活动
我们把动物与生俱来的行为称为 先天性行为 ,也叫 本能 。
2.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是 个体 在生活过程中 逐步形成 的,是 通过学习 获得的行为方式。
学习过程需要 大脑皮层 的参与。
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是 适应环境 的一种 重要反应方式 。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都是动物对生存环境的适应 ,是具有 适应意义 的活动。
3.人的后天学习行为 更为复杂 。动物只对具体的刺激作出反应,而人能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的刺
激作出反应,这是动物所不具备的。
4.非条件反射。 是人和动物生来就有的 先天性反射 ,是 遗传的行为 。非条件反射的神经
通路是生下来就存在的, 反射弧 比较固定。
5.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生物个体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后天性反射 , 反射弧 不
固定,可因条件改变而消退。
条件反射是 大脑皮层 的重要功能。需大脑皮层参与。
五、恒定的体温
1.人的体温也保持恒定,保持在 37℃ 左右。
2.恒温动物的体温不是 绝对不变 的。恒温是相对的,温度的变化幅度变化不大,在 一定限度 内
几乎与外界温度无直接关系。 人的体温不是一个固定值。
(一)产热与散热的平衡
1.恒温动物和人类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 产热 和 散热 这两个生理过程
保持动态平衡 的结果。
2.产热。
(1)在 安静 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 内脏 。
(2)在运动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骨骼肌。 寒冷时, 骨骼肌颤抖 ,能使热量 成倍增加 。
(3)精神活动和进食活动也能 影响产热 。(例如寒冷时,想到冰冷的环境,会觉得更冷,使人“发
抖”,促使骨骼肌产生更多热)
3.散热。
(1)散热有 直接散热 和 蒸发散热 两种方式。
(2)直接散热就是通过热传递散热,散热的多少决定于皮肤温度与外界温度的 温度差 。温度差越
大,散热越多。 皮肤的温度 又可通过血管中的 血流量 来控制。外界温度低时, 血管收缩 ,血
流量减少, 散热量 减少;温度高时, 血管舒张 ,血流量增加, 散热增加 。
(3)常温下,皮肤汗液的蒸发散热 比较少 。
当外界温度等于或超过体温时,直接散热不能发挥作用,汗液蒸发成了主要的散热方式 。
4.中暑。
在高温环境中,人体不能及时地发挥体温调节功能,或因过高的环境温度超过了体温调节的最大限度,
产热多 ,而 散热困难 ,会出现中暑现象。
(二)、体温受脑控制
1.人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是通过 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 来调节和控制的。
2.在不同的环境中人的姿势和行为,保温或降温的措施(如增、减衣服),也能调节体温。
八年级(上)科学第四章电路探秘复习提纲
第一节 电路图
1、电路的组成: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叫做电路。
2、通路: 接通的电路 (闭合开关)
开路:断开的电路(断开开关)
短路:电路中没有用电器,直接用导线将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路叫短路。
发生短路时,电路中会有很大的电流,轻则损坏电源,重则发生事故。
通路、开路、短路三种状态下的电流的比较:
电路状态 通路 开路 短路
电流大小 电流正常 没有电流 电流过大
持续电流存在的条件是:除电路中有电源外,电路还必须是通路,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3.常用的电路元件符号
电池 电池组 灯泡 电铃 定值电阻 开关 滑动变
阻器
电流表 电压表
V A
4 画电路图应注意的问题:
A、元件位置安排要适当,分布要均匀;B、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
C、整个电路图最好呈矩形; D、图要完整美观,横平竖直,简洁、工整。
5、电路的两种基本连接方法――串联和并联。
(1) 串联电路-----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出,经过用电器流到负极,流过的路径只有一条.
(2) 并联电路-----电路中有分支,电流流过的路径有两条或两条以上.
第二节 电流的测量
1. 电流(1) 电流形成: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流的方向: 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金属导体中,电子从电源的负极流向正极,所以,电流方向与电子的运动方向相反,外电路中电
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向电源的负极
(3)电流的符号 I
(4)电流的单位: 安培(A), 毫安(mA ) , 微安(µA)。
1A=10
3
mA,1mA=10
3
µA
2. 电流的测量工具----电流表
(1)量程: 电流表通常有两个量程:0~0.6A 和 0~3A。
A、当使用 0~0.6A 量程时,每大格表示 0.2A,每小格表示 0.02A。
B、当使用 0~3A 量程时, 每大格表示 1A, 每小格表示 0.1A
读数时应“先看量程后读数”。
(2)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①必须把电流表串联在待测电路中。
②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电流表,从“-”接线柱流出电流表。
③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3)电路接完后,接通电源前必须先选较大的量程试触,同时观看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情况:
①指针不偏转:可能电路有断开的地方。
②指针偏转过激,超过满刻度又被弹回,说明量程选小了。
③指针偏转很小,说明量程选大了。
④指针反向偏转,接线柱接反了。
第三节 物质的导电性
1 . 检测物质的导电能力
检测电路(自己补充)
2.容易导电的物质叫导体。有金属、石墨、人体、大地和食盐水。
不容易导电的物质绝缘体。橡胶、玻璃、瓷、塑料、干木头、油和干燥的空气是绝缘体。(纯净的水、
蒸馏水是不导电的,但普通水中往往溶有大量杂质,能够导电。)
3. 物质的导电能力不是绝对的。有些绝缘体在条件改变时会变成导体(如金属被腐蚀,烧红的玻璃能够导
V V
电)
4.半导体:导电能力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常见的半导体材料: 锗,硅.应用于电子技术和无线电工程上
5. 金属导电的微观解释: 导体内有大量能自由移动的电子, 一般非金属中几乎没有自由电子,因此它们
几乎不能导电。
6. 电阻 A、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强,电阻就越大。
B、电阻越大,导体的导电能力越弱。
C、电阻用字母 R表示。它的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是。 1兆欧=10
3
千欧=10
6
欧
第四节 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1、 如果不考虑温度的影响,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
导体越长,横截面积越小,导体的电阻就大。
2、 导体的电阻还跟温度有关,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某些材料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
电阻突然消失,就会出现超导现象。
3、 控制变量法:是科学方法中一个重要的方法,许多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即它有多个变量,在实验
中为了正确分析各量之间关系,必须保持其它量的不变,然后研究某两个量之间的变化关系,这就是控制
变量法。
4、 同样条件下,银、铜、铝的电阻很小,又较便宜,一般用来做导线;电木和橡胶的电阻很大,可用来
做绝缘体。
第五节 变阻器的使用
1、电路中的电流大小的改变可以通过改变电阻大小来实现。日常生活中的台灯、电话和扩音设备等都是
通过改变电阻来改变电流大小,从而起到调节灯泡的明暗,控制音量的作用。
2、滑动变阻器:
(1)原理和作用:靠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有效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强度和部
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2)使用方法:①要与控制电路串联 连入电路的两个接线柱必须是“一上一下”
③为了保护电路,在电路接通前应把滑片移到使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的位置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一定)
④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不能超过其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例:如图滑动变阻器的铭牌上标有“50,1A”字样,它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已知 AP=20 欧,那么,当用
不同接线柱将变阻器接入电路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各是多少?当接哪几个接线柱时,滑片 P 向左移
动,电阻变大?
第六节 电压的测量
1、 水与电类比
(1)、抽水机:把 B 处的水抽到 A 处,使 A、B 间保持一定水压,从而形成水流。
(抽水机→水压→水流)
(2)、电源:使电源正极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正负极间存在电压,使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
形成电流。(电源→电压→电流)
2、 电路中得到持续电流的条件: A、有电源存在电压 B、闭合电路
3、 电压:(1)电压用字母 U 表示
(2)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为 V;更大的单位有千伏、毫伏和微伏
换算关系式:1千伏=1000 伏 1 伏=1000 毫伏 1 毫伏=1000 微伏
4、一些常见的电压值:A、一节干电池:1.5V B、对人体安全的电压:≤36V
C、照明电路电压:220V D、一只蓄电池:2V
5、电压的测量:电压表
(1)、电压表有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
(2)、使用:①必须把电压表并联在被测电路的两端②把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接在跟电源正极相连的那端③
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④允许电压表直接连入电源两极上测电源电压。
第七节 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一、研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1、实验:保持电阻不变,研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该实验保持电阻 R 不变,改变电阻 R 两端的电压,研究电流与通过电阻 R 两端的电压之间的关系
3、结论:导体的电阻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二、研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
1、实验:保持电压不变,研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
*该实验保持电阻 R 两端的电压不变,改变电阻 R,研究电流与通过这段导体的电阻端的之间的关系
3、结论: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它的电阻成正比。
三、欧姆定律: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R = U/I
U=IR
*有人根据公式 R=U/I 跟公式 I=U/R 在形式上相似,说“电阻 R 跟电压成正比,跟电流成反比。”你认为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答:不对。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只跟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跟电流、
电压无关。
四、欧姆定律的应用-------测量一个定值电阻的阻值测量一个定值
电阻的阻值-------伏安法测电阻。 电压表测出电阻 R 两端的电压,
用电流表测出通过电阻 R 电流,然后计算出电阻的值。
*滑动变阻器 R
/
的作用:可以读出多组数据,然后算出平均值。
第八节 电路连接
一、串联电路的特点: 二、并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表测量通过电阻 R 的电流;电压表
测量通过电阻 R两端的电压;
(2)滑动电阻器 R/的作用:改变电阻 R 两端
电压。(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
到电阻最大的位置。)
(1)电流表测量通过电阻 R 的电流;电压表
测量通过电阻 R两端的电压;
(2)滑动电阻器 R/的作用:保持电阻 R 两端
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应移到电阻最大的位置。)
(3)更换不同的电阻做实验
I
R
U
=
单位:I------安 U---- 伏
R---- 欧
1:闭合开关后,电流路径只有
一条,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灯。把
其中一个灯泡拿掉,发生的现象
是电路断开;
2: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各处相等。
3:串联电路中总的电压等于各
灯两端的电压之和
1:闭合开关后,电流路径有两条或两条以
上,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上的电灯。支
路开关控制该支路上的电灯。
2: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上的电灯相互不影
响。
3:并联电路中干路上的总电流等于各条支
路的电流之和
4:并联电路中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支路两
端的电压
九(上)第一章基础知识分析
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复习提纲
§1.1 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1、符号: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一些如录音机、随身听上类似的符号来表示事物,我们曾经用过的符号有:速
度 v、时间 t、质量 m、密度ρ、压强 p、电流 I、电压 U、电阻 R、冷锋、暖锋等,你可以对以前的知识进
行归纳总结。我们生活中,用过的符号有:厕所符号、电源符号、交通标志等。
符号的作用和意义:
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用符号可避免由于外形不同引起的混乱
用符号可避免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2、模型:
建构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的到的事物。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
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模型可以表示很大或很小的事物,有些模型可以是
具体形象的,而有的模型则是抽象的(如一个数学或科学的公式)。
§1.2 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
1、分子: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分的,而原子是不可分的。在水通电实验中,
我们发现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它们不再保持水的化学性质了,该实验充分说明了:水分子是由
两种不同的、更小的粒子构成的――氢原子和氧原子;这种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就是原子。
2、物质的构成:如右图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少数非金属的固体如碳、硅。
3、①原子的种类比较多,现在已知的有几百种原子。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原子就能构成各种不同的分
子,从而使自然界中有种类繁多的物质。它们之间的互相组合就好比是 26个英文字母可组合成无数个英
文单词一样。
②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
③同种原子构成不同物质时结构是不一样的,如金刚石和石墨。
④原子是一种微粒,具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通常原子半径一般在 10-10米数量极,不同种类的原子质
量不同,体积也不同。
§1.3 原子结构的模型
1、原子模型的建立:原子内部结构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②历程:
道尔顿原子模型(1803 年) ――实心球模型
汤姆生原子模型(1904 年) ――西瓜模型(汤姆生发现原子中有电子,带负电)
卢瑟福原子模型(1911年) ―行星绕太阳模型(α粒子散射实验:原子核的存在)
波尔原子模型(1913年) ――分层模型
电子云模型(1927 年—1935年)―― 电子云模型
2、
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显电中性)
4、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所占的质量很大,但占据的体积很小。核内质子和中子的质
量接近,电子的质量所占的比重极小,几乎可忽略。
5、对质子和中子的内部结构的研究还在继续,科学家认为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小的粒子――夸克构成,对
夸克的研究已成为科学上的一个热点。
6、元素:
科学上不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7、同位素:
原子中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的同类原子统称为同位素。同位素在工业、农业、医疗、
国防等方面由广泛的应用。
8、带电的原子――离子:
原子得失电子形成带正、负电荷的离子。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之间会相互作用,构成物质。离子也是构成物
质的微粒之一。
小结:物质的微观构成: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1.4 组成物质的元素
1、元素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物质(纯净物)根据组成元素的不同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4、物质的分类:
5、常见的元素符号:
①金属元素:钾 钙 钠 镁 铝 锌 铁 锡 铅
铜 汞 银 铂 金 (钡 锰 锂 铍 )
②非金属:碳 硅 硫 磷 氢 氧 氮 氟 氯 溴 碘
③稀有气体:氦 氖 氩
6、元素的分布:(不均匀)
地壳中含量居前四位元素: 、 、 、 ;
人体中: 、 等;海水中 、 、 、 等。
§1.5 表示元素的符号
1、元素符号:
国际上统一用拉丁文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来表示元素,当元素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可再写上该元素
名称的第二个字母以示区别。
2、元素符号的含义:既有宏观的含义,又有微观的意义。
①表示一种元素;
②这种元素的 1个原子。
3、表:元素、原子、离子、分子的涵义及相互关系:
项目
元素
原子
离子
分子
概念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涵义
只分种类不论个数
既可表示种类又可表示个数
在化学反应中
元素的种类不变
原子不可分,但原子可以转变为离子
可分为原子
组成
物质
物质
金属单质:Mg等
稀有气体:He等
少数非金属单质:C、Si等
离子化合物:NaCl等……
非金属单质:O2、H2等……
1、 熟练记住常见的 16种元素符号:
H、O、C、N、S、Si、Na、Fe、Cu、Cl、Ca、Ag、Al、I、K、P
§1.6 表示物质的符号
1、 化学式:
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式子称为化学式。
化学化的书写要注意规则:
①单质化学式书写时要注意稀有气体通常用元素符号直接来表示它们的化学式。金属和部分固态非金属单
质的结构比较复杂,习惯上也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化学式。
氢气 氧气 氮气 氟气 氯气 溴 碘
②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通常可以根据读法来写,且要注意通常用原子个数(或离子)最简单整数比表示。
化学化的读法:一般是从右向左读成“某化某”。
化学化所传递的信息:①表示某种物质;②表示该种物质的 1个分子;③表示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④表
示该物质的 1个分子中所含的原子及原子的数量。
2、 离子符号:
离子符号表示时在元素的右上角要标出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带电原子团是较为复杂的离子,在书写时也
要注意所带的电荷数。
3、化合价:
①、单质里元素的化合价为:零价(化合价只在形成化合物时才表现出来)
②、化合物里元素的正价总数与负价总数的代数和为:零
②、记住常见的化合价:
H、K、Na、Ag、NH4为+1价;
Ca、Mg、 Ba、 Zn 、Cu、 Fe(亚铁)、 Hg为+2价;
Al、Fe为 +3价;
F、Cl、NO3(硝酸根) 、OH(氢氧根)为-1价;
O、S、SO4 (硫酸根)、CO3(碳酸根)为 -2价;
2、化合价的计算的总原则:①在化合物中所有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②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根据元素化合价,正确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有三个步骤:
① 按一定顺序写出元素符号;
② 在元素符号正上方标出化合价;
③ 再根据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写出分子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
§1.7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
1、 相对原子质量:
涵义: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 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得数值,
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无单位。
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由于原子的主要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的质量是质子质量的 1/1834),所以:
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
2、 相对分子质量:一个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
3、 关于化学式的计算:
①求得该物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②求得组成该物质得各种元素的质量比;
③求得该物质中某种元素得质量分数;
④结合第③种计算,在已知该物质的实际质量时,求得该物质中某种元素的实际质量
八年级《科学》下第二章“空气与生命”复习提纲
知识要点:
一、空气
1、 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2、 空气的组成:(体积比)
氮气:78% 氧气:21% 稀有气体:0.94% 二氧化碳: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 0.03%
3、 空气的利用。
(1)氮是构成生命体蛋白质的主要元素。
氮气的用途:
灯泡、食品中作保护气;
制化肥、炸药、染料等;
液态氮可作冷冻剂。
(2)氧气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氧气的用途:
提供呼吸、急救病人、登山、潜水等
支持燃烧、气焊、气割、炼钢等
(3)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通电时能发出各种有色光。
用途:
制作保护气;
制成各种电光源;
用于激光技术。
二、氧气和氧化
1、 氧气的物理性质:
①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
②密度比空气大;
③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
④三态变化,液态氧、固态氧呈淡蓝色。
2、 氧气的化学性质:供呼吸、支持燃烧、化学性质较活泼、具有氧化性。
(1)硫在氧气中燃烧:S + O2===SO2
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
时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 ==== Fe3O4
燃烧时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 色固体(注意:铁丝燃烧时要绑一根火柴来引燃,瓶底要
放点水或细砂防止炸裂瓶底)
3、 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
燃烧: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可引起爆炸
缓慢氧化:速率缓慢的氧化反应,可引起自燃
4、 氧气的制取
(1)实验室制取
①实验室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或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的方法来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分别为:
2H2O2 ====2H2O +O2
2KMnO4====K2MnO4+ MnO2 +O2
2KClO3 =======2KCl +3O2
②实验室装置图课本 45和 46 页
③排水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2)工业制法:分离空气发(属于物理变化的过程)
5、 催化剂。
一变:改变其他物质化学反应的速度
二不变:(1)本身质量;(2)本身化学性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6、 灭火和火灾自救
(1)可燃物燃烧条件:
(a)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下;
(b)跟氧气充分接触。
灭火方法:
(a)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下;
(b)跟氧气隔绝。
(3)火灾自救及措施(看课本)
三、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
1、 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1)化合反应:A+B===C
(2)分解反应:A===B+C
2、 质量守恒定律
(1)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定律叫质量守
恒定律。
(2)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
反应前后:①原子种类没有变化;②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3)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量:
①原子种类;② 元素种类;③ 原子数目;④物质总质量
3、 化学方程式。
(1)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一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3)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和步骤。
(4)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①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
②表示反应的条件
③表示反应物、生成物间原子、分子个数比
④表示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比
4、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化学方程式能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比。
(2)计算步骤:
设未知量==>写出化学方程式==>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列出方程求解==> 写出简明
答案
四、生物的呼吸
1、 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1)呼吸系统的组成。主要由呼吸道和肺两大部分组成。
(2)呼吸运动
吸气: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机顶部下降)==>胸腔容积扩大==>肺扩张,导致肺
内气压减小==>外界气体进入肺泡。
呼气: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机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 借弹性缩回,导致肺内
气压增大==> 肺内气体排出肺泡
(3)肺泡内气压变化
吸气时,肺泡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呼气时,肺泡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
2、动物的呼吸: 动物和人一样,也要呼吸,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植物的呼吸:植物和空气之间也有气体交换,也会呼吸,也是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五、光合作用
1、 光合作用的过程
(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制造有机物,并放出氧气的过程。
(2)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可表示为:
二氧化碳 +水==有机物(淀粉)+氧气
(3)光合作用的实质: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4)光合作用的意义:①光合作用为一切生物提供食物 ②光合作用为一切生物 提供能量 ③ 光合
作用为一切生物提供氧气
2、 二氧化碳
(1)①实验室制取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盐酸反应
②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因为密度比空气大。注意:不能用排水法,因为二氧化碳可溶水)
③验满方法: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①无色无味的气体②密度比空气大 ③可溶于水 ④三态变化,其固体称干冰。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① 不能供呼吸;② 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③ 与水反应:CO2 +H2O = H2CO3
④与澄清石灰水反应:CO2+Ca(OH)2= CaCO3 +H2O(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
(4)二氧化碳的用途:①灭火 ②作化工原料,制纯碱、汽水等;③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刚好相反的两个过程,区别如下: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①在植物的叶绿体内进行 植物成活部分都能进行
②在光照下才能进行 有无光都能进行
③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④制造有机物,贮藏能量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联系: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物质(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
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两者互相依存和对立。
六、自然界中碳和氧的循环
1、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1)自然界产生氧气的途径:植物的光合作用。
(2)自然界消耗氧气的途径:生物呼吸和物质燃烧。
2、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1)自然界产生二氧化碳的途径:生物的呼吸作用和物质的燃烧。
(2)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植物的光合作用。
3、 保护臭氧层。
(1)臭氧层的作用:阻挡和削弱来自太阳光的过强的紫外线,对生物起保护作用。
(2)臭氧层的破坏和保护。
①引起臭氧层破坏的原因:氯氟烃等物质对臭氧的作用。
②臭氧层的保护措施:禁止生产和使用含氯氟烃的制冷剂、发泡剂、喷雾剂等化学物质。
4、 温室效应。
(1)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地球的保温作用。
(2)温室效应的好处: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气温的稳定,有利于动植物的生存。
(3)温室效应的坏处:过度的温室效应会导致全球性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等。
七、空气污染与保护
1、 空气污染
(1)引起空气污染的因素:
①工业废气和烟尘的排放;②土地沙漠化;③车辆尾气的排放;④部分建筑材料释放有害气体。
空气污染的种类:①汽车尾气;②可吸入颗粒物(烟尘);③ SO2④酸雨。
2、 保护空气
(1)洁净的空气才能保证地球上生物健康正常生长。
(2)保护空气的措施:①使用清洁能源;②控制污染源;③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和预防;④植树造林。
附加: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顺序:
第一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第二步:将高锰酸钾加入试管中。第三步:用一团棉花放在靠近试管口的地
方,然后把导管塞紧,固定在铁架台上。第四步: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第五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第六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第七步:熄灭酒精灯。
例题:16克氧气和 10克碳完全燃烧是否一定生成 26克的二氧化碳?为什么?请列试计算。
八年级科学(下)第三章复习提纲
1 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放线菌。我们把土壤中的微生物、动物、植物等称为土壤
生物。
2 土壤中的非生物有水、空气、有机物(腐殖质)、无机物(矿物质颗粒)。土壤是由这些组成的
3 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自于生物的排泄物与死亡的生物体。 无机物是由岩石风化形成的。
。
4 岩石是在长期的风吹雨打、冷热交替和生物的作用下,逐渐变成了石砾与沙粒,最后形成了含有沙粒、
有机物、水、空气等物质的土壤。
5 矿物质颗粒的多少就成为影响土壤结构最重要的因素。
6 土壤颗粒的分类:沙粒、粉沙粒、黏粒。
7 土壤可分为砂土类土壤(沙粒多,黏粒少。土壤颗粒细)、黏土类土壤(沙粒、黏粒多。土壤颗粒细)、
壤土类土壤(沙粒、黏粒、粉沙大致相等。土壤质地较均匀)。
8 沙土类土壤(疏松、不易黏结,通气、通水性能强,易干旱。)、黏土类土壤(质地黏重。保水、保肥能
力强,通气,透水性差)、壤土类土壤(通气、透水,能保水、保肥,易于耕种)
9 土壤的保水、保肥、通气、透水能力主要与土壤的结构有关。
1 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和无机盐)和固定的功能
2 一株植物的所有根合在一起,叫做根系。有明显发达的主根与侧根之分的根系,叫做直根系(青菜,树,
大豆)。没有明显区分的叫作须根系。
3 跟在土壤中的分布与土壤的结构、肥力、通气状况和水分状况等有关。
4 根(器官)――根尖(部位)——根毛区(区域)吸水
5 根由根毛区(吸水)、伸长区(细胞生长)、分生区(细胞分裂,使根的细胞数不断增加,细胞核大)、
根冠(保护作用,利于根不断生长)。
6 植物的根毛很多,增加了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吸收土壤中的养分。
7 植物跟毛细胞的细胞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般高于土壤中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因此它能从土壤中吸
收水分,反之就会因为是水过多而发生“烧苗”现象。
8 N—叶 青菜 P---果实 西红柿 K—茎 马铃薯,番薯
9 氮磷含量大增使水中大量藻类繁殖(富营养化:水华、赤潮)水生动物因缺氧而死去
1 茎可分为直立茎(树)、攀缘茎(变形的叶或茎缠绕在其他物体上:爬山虎、丝瓜、葡萄)、匍匐茎(西
瓜、草莓)、缠绕茎(常春藤、牵牛花)。
2 茎的横切结构(由外向内)外树皮(死亡的细胞)――韧皮部(筛管:输送有机物,自上而下)――形
成层(最活跃的地方)――木质部(导管:输送水和无机盐)――髓
3 水稻、小麦、竹因没有形成层而不能加粗。
1 蒸腾作用 1、降低植物体(叶片)的温度 2、促进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3、促进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
的运输。
2 根吸收的水约有 99%是通过蒸腾作用撒发的。(下表皮散发的多于上表皮)
3 湿度小,气温高,光照强 蒸腾作用强.
5 植物体内水的运输途径 根毛----根的导管----茎的导管-----叶中的导管。
1 土壤资源的最大威胁来自于土壤的污染和过度开发。
2废水和固体废物的任意排放,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都可能会导致土壤的化学污染, 从而破坏土壤的
结构和性质。另外,某些病菌、寄生虫和病毒也会对土壤产生生物污染。
3 耕地被蚕食、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土地沙漠化(内蒙古、甘肃、宁夏、新疆一带)和盐渍化(内蒙
古、甘肃、宁夏、新疆),都影响土壤的开发和利用。
叶细胞液浓度>茎细胞液浓度>根毛细胞液浓度>土壤溶液浓度
九(下)第一章基础知识分析
第 1节 宇宙的起源
1.宇宙:广漠空间和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的总称。是由大量不同层次的星系构成的。
宇宙是均匀的、无边的、膨胀的。
宇宙中有上千亿的星系,平均每个星系又有上千亿的恒星和各类天体。
运动着的物质将时间和空间结合在一起就成为我们所说的宇宙。
2.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星系运动有如下特点: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
星系离我们越远,运动的速度越快;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扩大。
3.目前被人们广为接受的一种宇宙起源学说是大爆炸宇宙理论(勒梅特于 1931 年创建)。其
主要观点----大约 150 亿年前,我们所处的宇宙全部以粒子的形式、极高的温度和密度,被
挤压在一个“原始火球” 中。
大爆炸使物质四散出击,宇宙空间不断膨胀,温度也相应下降,后来相继出现在宇宙中的所
有星系、恒星、行星乃至生命。
4.宇宙的将来—两种结局:永远膨胀下去, 或者会塌缩而在大挤压处终结。
无论地球上观察,还是在其它星球上观察,都可以观察到其它星球都在远离观察点而去,这
是宇宙膨胀的结果。其实,大爆炸而产生宇宙的理论也不能确定起始爆炸中心。
5.英国人史蒂芬·霍金提出的黑洞理论和宇宙无边界的设想成了现代宇宙学的重要基石。他
的宇宙无边界设想是这样的:第一,宇宙是无边的;第二,宇宙不是一个可以任意赋予初始
条件或边界的一般系统。
第 2节 太阳系的形成与地球的诞生
1. 托勒密的宇宙体系——地心说
托勒密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从地球向外,依次有月球、水星、金星、太阳、
火星、木星和土星,在各自的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转。
2.哥白尼与“日心说”
1543 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临终时发表了一部具有历史意义的著作——《天体运行论》,
完整地提出了“日心说”理论。这个理论体系认为,太阳是行星系统的中心,一切行星都绕
太阳旋转。地球也是一颗行星,它上面像陀螺一样自转,一面又和其他行星一样围绕太阳转
动。
3.人类认识太阳系的历程
①最早用肉眼观测到的是金星、水星、火星、木星和土星。
②公元1609年,意大利科学家加利略发明了天文望远镜后,人们才撩开太阳系神秘的面
纱。
③1781年,英国科学家威廉赫歇耳发现了天王星。
④1846年法国的勒维耶与英国的亚当斯发现了海王星。
⑤1930年,美国的汤博发现了冥王星。
⑥20世纪50年代,航天探测器的运用,是人类对太阳系的认识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4.太阳系的行星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5.太阳系的形成:
“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 :太阳系是由一块星云收缩形成的,先形成的是太阳,然后,
剩余的星云物质进一步收缩演化,形成地球等行星。理论依据:太阳系的行星绕日运行的特
征 P7。同向性—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相同。共面性—公转轨道平面大多接近于同一平面。轨
道的近圆性。
6.太阳系的形成——星云说
星云:是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的巨大云雾状天体。直径大多十几光年
人们把宇宙中星际气体、尘埃和粒子流等物质叫做“星际物质”。
星际物质在宇宙空间的分布并不均匀。在引力作用下,某些地方的气体和尘埃可能相互吸引
而密集起来,形成云雾状。人们形象地把它们叫做“星云”。
7.太阳系家族的诞生
1 50 亿年前原始太阳星云因万有引力作用而收缩凝聚
②凝聚的星云,绕着中轴旋转,形成中间增厚的大园盘
③继续旋转,盘面形成几个同心圆的圆环
④中心部份质量较大形成恒星----太阳,圆环部分形成一颗颗行星及卫星。
第 3节 恒星的一生
1.恒星的演化
红巨星:表面温度比太阳低,但体积比太阳大,亮度比太阳高。
行星状物质:质量体积比太阳大,但亮度较暗。
超新星:亮光相当于十亿颗太阳
白矮星、中子星、黑洞:体积小、亮度低,但质量大、密度极高。
•决定恒星寿命的因素只有一个——质量!
•质量愈大,寿命愈短!
2.太阳的光和热是靠太阳内部的氢发生热核反应而产生的。
第 4节 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诞生
1.地球的演化。46 亿年前地球形成之初是一个由岩浆构成的炽热的球。在距今约 38 亿年前,
最原始的生命体在海洋中诞生。
①25 亿至 6亿年前,地球上开始出现大片陆地和山脉,海洋中的藻类释放初氧气,大气中的
氧气含量逐渐增多:
②6 亿至 2.5 亿年前的古生代,地球上的陆地面积增加,原始的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露出海
面,出现昆虫、鱼类、两栖类、裸蕨类等生物;
③2.5 亿至 0.7 亿年前的中生代,大西洋和印度洋形成,中国大陆轮廓基本形成,裸子植物
和爬行类动物出现;
④0.7 亿年前至今,地球在第三纪经历了大规模的造山运动,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等许多世
界上的高大山脉,奠定了现代地球地貌的基础;鸟类、哺乳类动物和被子植物出现。
2.生命的诞生。1953 年美国生物学家米勒在实验室用充有甲烷、氨气、氢气和水的密闭装置,
以加热、放电来模拟原始地球的环境条件,合成了一些氨基酸、有机酸和尿素等。
4.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假说。生命起源化学进化过程包括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无机小分
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第二阶段,从有机小分子形成有机大分子;第三阶段,从有机大分子组
成能自我维持稳定和发展的多分子体系;第四阶段,从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
第 5节 生物的进化
1.神创论和进化论的斗争。
2.生物进化的有力证据——动植物化石。化石的形成 P16。
在地层中保留下来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都称为化石。支持生物进化的其它证据:
自然选择学说、比较解剖学证据、胚胎学证据。动物化石的形成:动物死后落入水中→尸体
上的肌肉腐烂→水中泥沙掩埋骨骼→水进入无机盐沉淀在里面(化石形成)→将化石保存在
外围泥沙堆积沉淀而形成的岩石中→某些化石随地壳的运动露出水面回到地面,在风雨作用
下露出化石。
3.生物进化的顺序和意义。越是古老的地层(深层)里
化石生物越简单、越原始,越是晚近的地层(浅层)里
化石生物越复杂、越高级。
进化顺序: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中,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植物:藻类→
苔藓类→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人:森林古猿→
南方古猿→直立人→智人→现代人
意义:化石在地层按一定顺序出现的事实是生物进化最
可靠最直接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说明了生物是
经过 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它反映了
生物进化的顺序是:简单→复杂;低等→高等;水生→
陆生。
更先进更科学的推断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的方法是通过
分析比较 DNA 和蛋白质的差异。
4.物种可变的进化观点:世界是运动的,地球不是一个
固定不变的星球,生物也是在变化的……。
5.进化论的演变。最早较为系统地阐明生物
如何进化的是法国博物学家乔治·布丰,他
认为物种是可变的,现在活着的种类是从今
天已经不存在的种类演变而来的。1809 年,
法国博物学家让·拉马克提出“用进废退”观点,认为现存的生物,包括人类都是由其他物
种变化而来的,现在存活的生物都有各自的祖先,物种进化的原因是自身存在着一种由低级
向高级发展的力量。对神创论造成致命打击的是达尔文于 1859 年发表的《物种起源》,其中
解释物种进化原因的自然选择理论被人们普遍接受。主要观点:
①地球上的一切适于都起源共同的原始祖先,生物之间存在着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
②达尔文的进化论的核心:生物进化的根本原因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的内因是不定向的遗
传和变异,外因是环境的选择,结果是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③变异对生物个体来说分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遗传的作用是积累微小变异遗传和变异是不
定向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四个要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第 6节 进化与遗传
1.遗传:生物体通过生殖产生子代,子代和亲代、子代和子代之间的性状都很相似,这种现
象称为遗传。“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变异:子代与亲
代及子代不同个体间的性状差异叫变异。“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⑼
2.染色体:位于细胞核内(人类有 23 对 46 条染色体),染色体是由 DNA(脱氧核糖核酸)和蛋
白质组成的,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由 1953 年美国沃森和英国克里克共同提出。脱氧核
糖、碱基、磷酸组成 DNA 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
基因是起遗传作用的 DNA 片断。一个 DNA 分子上有成百上千个基因。基因控制性状,蛋白质
表现性状。人类基因组计划,计划于 1990 年正式启动。变异实质上是遗传物质(基因、DNA、
染色体)发生改变而导致生物体性状的变化。例如白化病患者不能合成黑色素,就是因为控制
黑色素合成的基因发生变异造成的;先天愚型是 21 号染色体多了一条。
3.育种和优生。杂交优势:杂交的生命力比双亲强的现象。如骡。基因工程:完全按照人的
意愿重新组合基因的技术。转基因技术、转基因食品等。遗传病与优生。我国的婚姻法规定,
直系血亲和三代之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4.新达尔文主义(综合进化论)认为:亲代的基因在传递给子代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自然选择。
如含有体格强壮、反应敏捷的基因的动物往往能在择偶竞争中获胜,因此这些基因遗传给子
代的机会较大,相反,含有某些遗传病基因的动物往往得不到配偶或过早死亡使这些不利基
学说 祖
先
进化
原因
核心思想
布丰
进化
学说
相
同
环境
的改
变
( 气
候)
物种可变
拉马
克学
说
不
同
用进
废退
物种可变 用
进废退 获得
性遗传
达尔
文进
化论
相
同
自然
选择
物种可变(过度
繁殖.适者生存,
遗传变异.生存
斗争)
因传给子代的机会减小。
第二章基础知识分析
1.种群定义:生活在 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 的 总和 ,称为种群。 生物特征:同种生
物个体的总和。种群的特征具有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等。生物
种群中增加(或减少)生物个体的主要方式是繁殖(或死亡)。种群密度=生物个体数/种群生
存的面积(或体积); 性别比(%)= 男性人数/女性人数 ×
100% ; 出生率= 新个体数/种群个体总数×100‰ ;死亡率= 死亡个体数/种群个体总数×
1000‰ 。
2.群落定义:在 一定生活环境种的所有生物种群就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生物群落简称为 群
落 。生物特征:一定区域内的全部生物种群,即区域内的全部生物 。关系:群落中各生物
间存在着直接 或 间接 的相互关系:有食物关系、栖息和寄生关系、繁殖关系等,其中 食
物关系最主要。生物分布特点垂直分布: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苔藓地衣层。
3.植被定义:生活在 一定自然区域内的所有植物的总和,称为植物群落。覆盖在地球表面的
植物群落称为植被。生物特征:一定区域内的全部植物。 类型:自然植被和人工
植被。作用:在群落中,起 主导作用的是植物, 动物和微生物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植物。
4. 破坏植被的危害: 水土流失 、 气候变化异常、动植物资源枯竭 、 等。
5.生物不断进化,以适应环境。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
生活方式。如保护色、拟态等。生物间关系互惠,如花与蝴蝶;共生,如豆科植物与根瘤菌、
地衣;竞争,如水稻与杂草;捕食,如鸟吃虫;寄生,如蛔虫寄生于人体内、莬丝子、细菌
等;偏利、偏害。
第 2节 生态系统。
1、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空气、水、土壤等。
2.各种生物对非生物因素有不同的要求。
例:(1)松、杉、一般农作物在强光下生长良好——— 阳光
(2)苹果不宜热带种植 ———— 温度
荔枝等不宜在寒带种植
(3)沙漠区一般植物难生长但沙拐枣生长良好——----水分
3、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既要适应 环境,又通过各自的活动 影响 环境
4.涵义:一个生物群落和它所生活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一起,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生态系
统成分包括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和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不可缺少的成分①生产者合
成的有机物是其他生物直接或间接的能量来源;②分解者:物质、能量循环中起着转化的作
用。(把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 ,为生产者提供原料)。区域大小:可根据实际需要,自由选定。
故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区域大小 不可直接比较。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
地球,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
岩石圈的上部,总厚度大约 20 千米,但是,绝大多数的生物都集中在地面以上 100 米到水面
以下 200 米这一薄层当中。
5.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涵义: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通过 食物 形成联系——食物
链。举例:举例: 草 → 鼠 → 蛇 → 鹰 。功能:生态系统中物质和 能量流通
的渠道。功能:生态系统中流通的渠道。
变化规律 : 能量 按箭头方向逐级递减。食物网涵义: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很多条 食物链 连
接交叉,形成一种网状联系——叫 食物网。功能:生态系统中 物质循环 和 能量流动 的
渠道。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渐减少的,即食物网中下一级的生物只能获得
上一级生物的一部分能量。
注意:①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和分解者需要的能量直接或间接来自绿色植物—— 生产者 。②
生态系统中所需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太阳能 。
6.固氮途径有:雷电固氮、人工固氮和生物固氮。
第 3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原因:生态系统具有 自动调节能力 。一
般来说,生态系统的成分越 复杂 ,生物种类 越多 ,自动调节平衡的能力就 越强 。
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破坏:破坏原因: 超过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平衡遭破
坏。破坏因素: 自然因素 和 人为因素 。①自然因素:自然灾害。如地震、 火山、 台风
等。②人为因素: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以及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等。③ 人为因
素 可以导致 自然因素 的强化或弱化。
3.设立自然保护区,对于保护自然资源,特别是保护珍贵、稀有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是十分
有效的手段。
4.为了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必须贯彻实行“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第三章基础知识分析
第 1节 健康
1.人类的健康
人的健康包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关系健康三个相互联系的部分。
2.做一个健康的人,必须具备的条件: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保持心理健
康;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第 2节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
1. 19 世纪 60 年代,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提出,微生物是引起某种疾病的根源,杀死这些微生
物能避免疾病的传染。
2. 什么是细菌:①一种单细胞的原核生物;②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③有细胞壁、细胞膜、
细胞质和核质;无成形的细胞核。④种类:杆菌、球菌、螺旋菌
细菌危害人体健康的途径:①有些细菌能侵入并破坏人体细胞。②有些细菌不侵入细胞内,
但能产生一种能破坏细胞的毒素。
3.炭疽:由炭疽杆菌引起的疾病。人类感染炭疽病的 3种途径:①因食用被炭疽杆菌污染的
食物,引起人的肠炭疽---饮食传播;②因擦伤或割伤人的皮肤,感染了炭疽杆菌,引起
皮肤炭疽---接触伤口传播;③因吸入漂浮在空气中的炭疽杆菌孢子而感染,引起肺炭疽
---空气和飞沫传播
3.抗生素是一种能够在不损伤人体细胞的条件下杀死细菌的化合物,它由一些细菌或真菌自
然合成。青霉素(英国微生物学家弗来明在 1928 年发现)作用:青霉素可以使细菌的细胞壁
变薄,并使细菌破裂。
4.细菌引起的常见疾病
飞沫等传播
沫等传
冠状病毒状
SARS
性接触
性接触
疱疱疹病毒Ⅱ型
疹病毒Ⅱ
生殖器疱疹
飞沫传播
飞沫传
腮腺炎病毒
腮腺炎病
流行性腮腺炎
粪—口传播粪
口传播
脊髓灰质炎病毒
炎病毒
脊髓灰质炎
甲:粪—口传播
乙:血液、性接触和
母婴传播
肝炎病毒
肝炎
病毒性肝炎
主要感染途径致病细菌疾病
5.右图显示了实验
结果,仔细观察,浸
有不同浓度
青霉素的圆纸片周
围的清
晰区无
细菌,
清晰区
面
积与青霉素浓度成正比。出现以上实验结果的原
因是:青霉素能杀死细菌,浓度越高效果越好。
青霉素可以使细菌的细胞壁变薄,并使细菌破裂。
青霉素是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1943 年开始投入
使用)。
6. 病毒:个体微小,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
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没有细胞结构。
7.什么时候流感(或当地由病毒引起的疾病)的发病率最高?(调查)
①明确调查目的;②确定调查对象;③编制调查表;④实施调查;⑤统计原数据进行分析。
8. 流感的流行必须具备什么条件?(流感的流行的三环节)
病原体:是指使人或动物发生传染病的生物。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预防的方法:①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②流感流行期间,尽量少到公共场所。
③进行流感病毒疫苗接种。
传播途径:①空气传播:(流感等)②水传播:(甲肝等)③土壤传播:(蛔虫病等)④饮食传播:
(肠道传染病等)⑤虫媒传播:(乙型脑炎等)⑥接触传播:(狂犬病等)
9. 病毒引起的常见疾病: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 A型禽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家禽和野
禽)传染病。禽流感病毒感染后可以表现为轻度的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死亡率较低;
或表现为较严重的全身性、出血性、败血性症状,死亡率较高。这种症状上的不同,主要是
由禽流感的毒型决定的。
第 3节 身体的防卫
疾病 致病细菌 感染途径 疾病 致病细菌 感染途径
细菌性痢疾 痢疾杆菌 粪—口传播 肺结核 结核杆菌 飞沫传播
破伤风 破伤风杆菌 接触传播 霍乱 霍乱杆菌 水、食物、
苍蝇传播淋病 淋病双球菌 性接触
浸有不同浓度
青
营养琼
浸有蒸馏水的圆纸
细 菌 滋
1. 读图:找出人体防御病原体入侵的防线有哪些?
(1)皮肤:起屏障作用,防止病原体进入人体
(2)皮肤、呼吸道分泌物有杀菌作用
(3)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摆动,清除异物和病菌
(4)泪液中溶菌酶,胃液中胃酸能杀死病菌
2. 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组成:皮肤、胃壁的黏膜、
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功能:阻挡或杀死病原体,
不让病原体侵入人体。保护自身免受病患的两种
方法:一是防止病体侵入体内;二是抵抗已侵入
人体内的病原体。
第二道防线是血液中的吞噬细胞、吞噬细胞在组
织中吞食和消化病原体
功能:溶解、吞噬和消灭病原体。(第一道防线和
第二道防线组成有:皮肤屏障作用;吞噬细胞和
体液(泪液、唾液中所含的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干扰素对病毒的抑制作用。)
第三道防线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
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抗原:进入人体后能和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反应的任何体外物质,包括:细菌、病毒、移植器
官、花粉、自身组织(癌细胞)等
抗体:B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抗原的特殊蛋白质。人们通常也称为免疫球蛋白。可使病
原菌凝集,中和病原体产生的毒素。①抗体附在病原体上,病原体被溶解及杀死;②抗体附
在病原体表面,使病原体更易被吞噬细胞吞噬;③病原体被抗体粘结在一起,以致不能进入
细胞或繁殖。
类型 淋巴细胞 病原体所在 产生免疫物质 防御方式
体液免疫 B淋巴细胞 细胞外 抗体 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细胞免疫 T淋巴细胞 细胞内 直接作用
或释放淋巴因子
消灭和清除异物
3.人工免疫:人体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
分类:人工自动免疫:接种抗原,人体产生相应抗体;人工被动免疫:注入特异性抗体或淋巴
因子
计划免疫:卫生防疫部门有计划地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使他们获得免疫, 来控制和消灭
某种传染病。如:乙脑疫苗: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脑菌苗: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4.人体的免疫功能:(1)抗传染免疫功能(防御感染) :皮肤的屏障作用等 ;(2) 免疫监视的
功能:识别清除异常细胞;(3)保持自我稳定的功能 消除衰老死亡细胞。免疫功能失调:过
敏反应---免疫功能过强;自身免疫病—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免疫缺陷病--艾滋
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其主要传播途径:性接触;血液和精液传播;母婴传播。
第 4节 非传染性疾病
1. 当前,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脑血管意外和冠心病更是号称人类
健康的“头号杀手”。
2.肿瘤是一种细胞性疾病,其肿瘤细胞由正常细胞转变而来。肿瘤细胞特点:能不间断地进
行分裂,形成肿瘤。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相同点:都能不间断的分裂。不同点:前者局限于
原发部位,后者能转移并侵犯新组织,从而在病人体内广泛播散。由上皮细胞形成的恶性肿
瘤叫做癌。癌症致死的原因:在体内广泛扩散,耗尽患者的营养,使病人消瘦衰弱,或影响人体
正常的生理功能,最终导致患者死亡。引起癌症的主要因素有(1)不良的饮食习惯和吸烟是致
癌的一个因素。(2)腌制食品中的亚硝酸盐,霉变食品中黄曲霉素,熏烤食品中的苯并芘等都
是致癌物质。(3)喜食高脂肪、高盐的食物及偏食,都容易使人患癌。
3. 心血管疾病。动脉硬化是由于胆固醇和其他脂肪类物质在动脉管腔内堆积,动脉管壁失去
弹性而变硬,同时引起管腔狭窄。(1)动脉硬化发生在冠状动脉:得冠心病。轻者:脑闷气
喘。心肌暂时性缺血-心绞痛;冠状动脉栓塞或痉摩――心肌梗塞。(2)发生在脑动脉:凝
血块堵塞――脑血栓;加高血压――脑血管破裂,脑血管痉挛。以上引起各种病变,俗称中
风,医学上称脑血管意外。
4.实验:血管阻塞对血液流动的影响。该实验中,大玻璃管模拟血管,水模拟血液,橡皮泥模拟
胆固醇等脂类物质。该实验说明:如果胆固醇等脂类物质堆积在血管内,血液的流动会减缓。
如果血管已经变狭窄了,血流仍要维持原来的速度,就必然要引起血管堵塞或破裂。
5.目前我国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收缩压持续大于 18.7 千帕或舒张压大于 12.0 千帕。
6.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缺乏,引起血糖浓度升高,以致肾脏无法将经过肾脏血液中的葡萄糖
全部吸收,于是葡萄糖随尿液排出。糖尿病难以根治,一般控制病情的办法有:注射胰岛素,
控制和调节饮食,适当锻炼等。
第 5节 照顾好你的身体
1.环境毒物:环境中某些破坏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使人致病的化学物质。中毒:由环境毒物
引起的疾病
2.平衡膳食:食物中的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与机体的需要能保持
平衡。食谱制定原则:食物要多样化,饥饱要适当,油脂要适量,粗细要搭配,食盐要限量,
甜食要少吃,饮酒要节制,三餐要合理。
3.毒品的种类:危害最大的是鸦片类、可卡因类、大麻类等。毒品的危害:①毒品有成瘾性
②严重危害身心健康(损害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分泌系统和生殖系统、呼吸系统等)③毒
品使吸毒者倾家荡产,走上犯罪道路④吸毒、贩毒破坏国家的安宁和经济发展。6月 26日-----
国际禁毒日
4.香烟烟雾主要成分:焦油:致癌物(苯并芘)诱发肺癌。烟碱(尼古丁):(1)影响神经系统,
易得胃溃疡等;(2)促使动脉硬化、诱发心脏病。(3)让吸烟者上瘾
一氧化碳:减慢血液中氧的运送速度,诱发冠心病。5 月 31 日定为“世界无烟日”。
5.过量饮酒(酗酒)对人体有危害:神经衰弱和智力减退等;心血管系统的疾病;急性脂肪肝、
酒精性肝炎和肝硬化等;胃酸过多、胃出血和消化道肿瘤等;消化不良、腹泻和便秘等。酒
精中毒:急性中毒:酒醉状态,酒精中毒量 70-80 克,酒精致死量 250-500 克;慢性中毒:
损害: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
6.急救时,第一位的工作是抢救生命,首要的行动是排除致死因素 (1)对溺水者——首先要
将他救上岸;(2)对触电者——首先要切断电源;(3)对气体中毒病人——首先要转移到空气
新鲜.通风良好的地方;(4)对误服农药中毒者——立即催吐。判别是否死亡的依据:(1)呼吸
情况:感知气流或借助棉絮(2)脉搏情况: 摸桡动脉、颈动脉,或听心音(3)瞳孔的改变: (瞳
孔左右不对称是大脑异常的重要特征)(4)有无意识:昏厥(晕厥)和昏迷。死亡的标准 日常(习
惯):呼吸停止、心跳停止;目前医学界:——脑死亡。
当呼吸和心跳都停止时,应立即进行口对口
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使其心肺复苏。
在进行人工呼吸前,应确保呼吸道畅通,若有异物,应将异物清除干净。人工呼吸频率为 16-20
次/分钟,胸外心脏按压频率为 80-100 次/分钟。
7.毒蛇咬伤的急救(1)我国的毒蛇 种类较多,如眼镜蛇、五步蛇、竹叶青蛇、蝮蛇等都
是毒蛇。毒蛇咬伤的急救:被毒蛇 咬伤后,应尽可能在伤口的近心端 5~10 厘米处,用
带、绳、手帕或止血带结扎,防止 毒液蔓延。然后可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伤
口,将毒液排出。必要时,应及时送医院。
8.脑血管意外时特点和正确处理:①体位保持合适:使病人绝对卧床。②保持呼吸道通畅。
③控制适当血压。④病人心理安慰。⑤呼叫急救中心或及时送医院检查、抢救。
9.血型特点:人有多种血型系统,临床上常用的是 ABO 血型系统 ①ABO 血型由红细胞上的凝
集原决定 ②ABO 血型系统四种血型:(A 型、B 型、AB 型、O 型)③每个人的血清中都不含有
与他本身红细胞的凝集原相对抗的凝集素。人的血型是由遗传决定的,且终身保持不变。输
血原则:输同型血,异型间输血只在一定血型间可以进行,且在紧急情况下才采用,要输得少
输得慢。
第四章 基础知识分析
第 1节 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
1. 人类的生存依赖于生物圈的资源与环境,人类的活动则影响和改变生物圈。环境为人类的
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各种资源,同时也要接纳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废弃物。人
类在发展过程中,通过生活和生产等活动不断地影响和改变着环境。即人地是对立统一的关
系。但在一定的时期内,地球上的空间、资源、环境的承载量是有限的,人类发展必须与环
境相适应。
2.人类现在面临的环境问题:①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
而形成的生态破坏类环境问题。如由于盲目开耕荒地、滥伐森林、过度放牧、掠夺性捕捞、
乱挖滥采、过量抽取地下液体资源等而引起的水土流失、草原退化、地面沉降、土壤沙漠化、
盐碱化、沼泽化、森林面积急剧缩小,矿藏资源遭破坏,水源枯竭,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水生
生物资源日益减少,旱涝灾害频繁,以至流行性、地方性疾病蔓延等问题。②城市化和工农
业生产中产生的“三废”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和农药污染等污染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破
坏、酸雨等。如何解决及人类所做的工作?①计划生育②环境保护③我们的行动(宣传、减
少能源消耗搭车或公交车减少大气污染及温室将就;使用无磷洗衣粉;不将化学品废物(如
油漆、油漆稀释剂等随意倒入下水道);电池回收等。
第 2节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1.矿物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都是埋藏在地底下能够提供能量的物质,通常被称为矿物
能源。
2.煤,煤的成分(主要是碳)、形成及分布。石油,石油的成分(主要是碳)、形成及分布。
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变化及能源结构的变化:消费总费逐年上升,消费结构不断改变。为什
么有这些变化?(1)生产技术与消费技术变化(2)可再生性与不可再生性影响(3)环境污
染的制约。存在的问题:环境污染及不可持续发展(存量有限)
3.核能是通过原子核的裂变或聚变而释放出能量。1 千克铀 235 通过裂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相
当于 2500 吨标准煤所释放的能量。
4.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而且不会污染环境。太阳每秒钟照射到地球上
的能量相当于 600 万吨标准煤释放的能量。
5.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能源利用的变化,从而体会到能源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同步的,能源
的问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如中国现阶段的石油危机与应对策略)(1)古代 生物质
能和水力、畜力;(2)第一次工业革命 “煤炭时代”;(3)第二次工业革命 “石油时代”、
电能大量使用;(4)21 世纪 核能的大量使用。面对能源问题,人类该怎么办?(1)开发
血型 红细胞上的凝集原 血清中的凝集素
A型 A 抗 B
B 型 B 抗 A
AB 型 A 和 B 无
O 型 无 抗 A和抗 B
新能源。(沼气、原子核能、太阳能、风能、氢能、乙醇等);(2)改进现有能源的使用方式
(如 20 世纪 70 年代世界石油危机后,煤碳开采、运输和利用技术获得重大突破,使得煤炭
又作为石油的重要能源,重居世界能源的重要地位。世界各国提出“摆脱石油、转向煤炭”;
(3)公众层面的能源节约。从我们个体来说,应该如何应对能源危机?多走路或骑自修车;
尽量使用公交车;搭车上学及时关灯;不要让家用电器处于待机状态;调节空调的温度;回
收废品如玻璃瓶、铝罐等。
如何保障人类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寻找新能源替代石油、煤等矿物能源,避免由于使用能
源造成的污染,已成为人们共同关心的问题。改变现有能源利用的不合理结构和能源利用方
式,探究能源利用新途径,是解决当前人类能源问题的又一重要出路。
第 3节 实现可持续发展
1.自然资源: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可被人们利用的物质和能量。不可再生资源:不能被恢复
或再生的资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可再生资源:能在一个相对比较短的时间内自然地
恢复或再生地资源。如风、水、阳光和生物等。
2.森林与草原掠夺性的破坏与危害。对策:森林的可持续发展:①砍伐的方式(完全砍伐、
边砍边种、选择砍伐);②森林管理:把森林分割成许多小的区域,每年在不同的区域砍伐。
如松树区每 20—30 年砍伐一次,而一些硬木森林只能每 40—100 年才砍伐一次。③鉴定树木:
鼓励公众选择经鉴定为可持续发展管理模式下培育出的木材。④少用一次性筷子或纸盒⑤纸
制品的重复使用。
3.海洋资源的破坏及危害。海洋(渔场)的可持续发展:①限量捕捞 ②建立禁渔期③改变捕
鱼方式(网格大小、炸鱼、毒鱼违法)④发展水产养殖技术 ⑤开发的新资源(科学家和厨师
共同向人们推荐其他的美味鱼等。
4.淡水及土地资源的匮乏等。淡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如南水北调、海水淡化、
回收水利用、节约用水等)
5.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珠三角的桑基鱼塘、北京的城交生态农业等)
6.体会可持续发展。实质是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要把控制人口数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放到重要位置,以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即在不减少未来供应的前提下,定期获取一
定数量的可再生资源。
相关文档
- 江西专版2020中考生物复习第一单元2021-11-105页
- 江西专版2020中考生物复习第五单元2021-11-1021页
- 北京专版2020中考生物复习主题五生2021-11-108页
- 北京专版2020中考生物复习主题五生2021-11-109页
- 鄂尔多斯专版2020中考生物复习方案2021-11-108页
- 包头专版2020中考生物复习方案第四2021-11-107页
- 杭州专版2020中考生物复习专题02植2021-11-107页
- 包头专版2020中考生物复习方案第三2021-11-109页
- 2018中考生物专题训练生物的多样性2021-11-108页
- 连云港专版2020中考生物复习方案第2021-11-10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