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7.36 KB
- 2021-11-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九年级语文第 1 页(共 6 页)
语 文 试 题 卷
书写(3 分)
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一、语文知识积累(21 分)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 分)
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sǒng)
▲ 入云的(péng) ▲ 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
(áo) ▲ 翔中;像江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yǒng) ▲ 一泻千里的奔流中。
2. 古诗文名句默写。(9 分)
(1) ▲ ,天上人间。” (李煜《浪淘沙》)
(2)酒困路长惟欲睡, ▲ 。(苏轼《浣溪沙》)
(3)《江城子· 密州出猎》抒写苏轼渴望再次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 ▲ ,
▲ 。”
(4)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抒发的最高理想的句子是:
“ ▲ , ▲ 。”
(5)“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是李绅对贫苦百姓田间除草的描写;“ ▲ ,
▲ ”,这是白居易对贫苦百姓割麦的描写(用《观刈麦》中的名句填写),他们
都对劳动人民充满了同情。
(6)“刘备三请诸葛亮”的故事耳熟能详,用《出师表》中的话来说,就是:“先帝不以
臣卑鄙,猥自枉屈, ▲ ,咨臣以当世之事。”
3.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6 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
作者施耐庵。
B.《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儒林外史》是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C.《伤仲永》的作者是我国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
D.《傅雷家书》是一部苦心孤诣的教子篇。这些家书凝聚着傅雷对国家、对儿子深厚的
爱。
九年级语文第 2 页(共 6 页)
(2)《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大儿子傅聪的一本集子,当然,书中也提及了次子傅敏及傅
雷夫人。请从他们一家四口中选择一位,说说给你留下的印象。(2 分)
(3)我们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当感恩图报;同时也希望父母对我们的教育能讲究方式方法。
请你把《傅雷家书》这本书推荐给父母。(2 分)
4. 下面句子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 分)
A.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C.欲信大义于天下
D.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二、现代文阅读(24 分)
(一)父亲的汗水(13 分)
月上半天,凉风起来,乡村的夜安静异常。父亲夹着镰,带着我出了门,顺着小路下
到场院,再到河边,进了地。
麦子已经熟透。黄时,它们一齐黄了,人手少,父亲忙不过来,只得在夜里赶着收割。
村里的人已经睡下,或许鼾声已响起来。父亲也乏,也困,但他只能忍住,几片地的麦子
等着他。
北边地头,父亲铺了蛇皮袋,让我坐下,他去割麦。他朝手心吐了两口唾沫,俯下身,
攥住一把麦子,镰刀轻轻一划,麦子已经像“掫猴”一样提在手里。他把镰刀夹在左腋之
下,双手将那把麦子穗头朝下轻轻蹾了两下,然后分成两股,一扭一拧打成腰,铺在地上。
然后,正式开割。
他左手挽住一大抱麦子,右手挥镰出去,镰刃闪过一道亮光,再搂回来,“唰、唰、
唰——”麦秸断裂的响声,急促、有力,在河边回荡。几镰过后,腰上已是一堆麦子,父
亲扔下镰,蹲在地上,一只膝盖压在麦子上,双手将腰有力地拉在一起,扭绞一圈,然后
将余把塞到腰里。随后,将麦捆轻轻提起,放在一边,又提起了镰,往前赶割。
身后的空地越来越大,麦捆排成一条线。我感到有些瞌睡。父亲浑身燥热,干脆将长
袖脱了,扔在了麦捆上,但他依然戴着草帽。“唰、唰——”这声音依然那么急促。慢慢,
月亮向西,河边的树影愈发浓郁,麦子的声音中渐渐少了清脆,透着一种顽劲,那是露水
起来了。但是锋利的镰刀、父亲黝黑的臂膀挥洒出的力量,将这顽劲毫不犹豫地斩断。这
暗夜中的声音,好像哨声,好像打板子的节奏,又像父亲的脉搏和心跳。这声音,带来一
种劳作的节奏,父亲投在地上的身影就像五线谱上的音符。这声音,父亲一年一年听着,
这是他与麦子、与大地的对话,他能听来麦子的声音、土地的心绪。这声音久久地回荡在
岁月里。
父亲,在这急促的声音里,往前挥镰。我一觉醒来,父亲已经割到南头去了,我面前
躺着一溜和我一样高的麦捆。我提了水瓶,轻轻走过来,站在父亲身后不远的地方,父亲
没有发现我。两亩地,父亲已割了四五分。我想等到明天早晨,村里的人们起来一看,一
定会感到惊讶,他们睡觉前好端端站着的一地麦子,已经倒在了地里。我站在有些凉意的
地里,看父亲。父亲弯着腰,左手挥出去搂住一抱麦,右手的镰刀紧跟上去,一下、两下……
九年级语文第 3 页(共 6 页)
他像一个剪影,麦子就在他身子的暗影中。父亲,仰起头的一瞬,我看见他的额头、
脸膛、臂膀湿漉漉的。在他俯身的一瞬,大大的汗珠子就一颗一颗滴落在地里,无声无息。
父亲继续向前割,没有停歇,一镰一镰,一捆一捆,汗水悄悄滴下,像他干其他活计一样,
让这个夜晚特别漫长。
父亲,在漫长人生岁月中的一个黑夜,把一滴滴汗水洒在土地上,洒在一片黑暗中,
一如他经历的其他许多的黑夜。这汗水,从额头、从脸、到脊背,释放出他身体的热量。
他与活儿展开一场不为人知的搏斗,他在黑暗中挥洒力量。他的汗水从地的北头流到南头,
滴在麦秆上,滴在土地上,却捧不住,找不见。
这是一个农民的汗水。这是一个农民的力量。这汗水,从他的娃娃脸上流下,从他短
暂的俊美的青春脸上流下,从他壮年的红脸膛上流下,后来从他衰老的身躯、萧索的容颜
的皱纹里流下,滴在生命中,不为人知,找寻不见。
我,一个农民的九岁的儿子,站在地里,站在父亲的辛劳之外,看着父亲。
多年以后,我把我的汗水洒在异乡的土地上,洒在不为人知的白天还有暗夜,一如父
亲。一个人的汗水,从自己的身体里出来,会渗到自己的血液里,流淌在孤独的人生里,
却不为人知。这不为人知的汗水,让人生变得更加硬朗,也让随之而来的欢乐变得更加有
力。
在父亲的身后站了许久,我终于打开水瓶,呼唤了一声,向父亲走去……
(选自 2017 年 8 月 7 日《人民日报》)
5. 文中叙述父亲一个夜晚 ▲ 、 ▲ 的过程,表现他在农忙时节的艰辛生活。
(2 分)
6. 文中两个地方都描写了月亮,这样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4 分)
7. 请对下面句子中的动词进行赏析。(3 分)
他左手挽住一大抱麦子,右手挥镰出去,镰刃闪过一道亮光,再搂回来,“唰、唰、
唰——”麦秸断裂的响声,急促、有力,在河边回荡。
8. 本文和《背影》都是写父亲的,但选材的聚焦点有何异同?(4 分)
(二)读唱出让世界共鸣的中国声音(11 分)
龚琳娜
(1)最近有人问我:去年有哪些印象深刻的歌曲?我竟一时想不出来。为什么现在很难
出现红遍大江南北的歌曲,甚至给人一种流行音乐不“流行”了的印象呢?
(2)在我看来,这是因为当下很多歌都太相像了,不痛不痒,没有个性,缺乏创新。就
像现在娱乐圈最受欢迎的是韩式明星一样,我们的很多音乐人也一直跟在外国音乐后面走,
要么模仿欧美,要么模仿日韩,就连国产影视配乐也经常要找国外作曲家来写。
(3)多元化曾经是中国音乐最大的特色,我们有那么多的戏曲剧种,每个剧种又有不同
的行当,每个行当的发声方法都不同,但现在却变得“千人一声”了。作为一个多民族国
家,中国有那么丰富的民歌资源,而在当下的歌曲中这些传统已经很难找到了,因为我们
是用西方的发声来打基础,我们的美学观经常按照西方的走。
九年级语文第 4 页(共 6 页)
(4)不是说学习外国音乐不好,而是不能在向外学习的时候丢掉自己。我们已经背离传
统走了太远,是时候回头看看了。一味往欧美、日韩靠的结果是,我们的声音在国际舞台
上缺乏辨识度,我们的文化别人看不到,也就不会得到应有的尊重。
(5)回归传统的第一步是要认识到传统的好,向传统靠拢,这是对待传统的一种积极主
动的态度。第二步是研究传统,了解其科学性,知道为什么这样唱,明白其背后的文化。
比如江南的《茉莉花》是柔美的,是软软地唱,东北的《茉莉花》则唱得开放、直白、幽
默,这反映的是不同地方人们爱情观的不同。第三步则是深入传统,从传统里面吸取精髓
来创新,这意味着融会贯通,深入传统又能超越传统,不是请几位老艺人在舞台上坐镇就
可以了,那只是一种表面的拼贴,真正好的作品要能离开他们仍然立得住。
(6)在内容上,传统诗词是我们宝贵的文化财富,舒伯特把歌德、席勒的诗谱成曲在全
世界流传,我们的李白、杜甫作品也可以写成曲。那么多人对中国文化感兴趣,我们当然
可以做自己的艺术歌曲。中国也有优秀的神话故事、民间故事,都可以考虑改编成歌曲来
传播,不是说好莱坞、迪士尼做的就是好的,不能让孩子们只知道钢铁侠、蜘蛛侠、超人,
不知嫦娥、女娲、钟馗。我们要把中国的故事、中国的文学唱出来,唱开去。
(7)归结起来,就是在传统基础上进行创新。完全的传统在今天是很难传播的,因为那
是地域性的,而不是世界通用的艺术语言,所以我们的创新要采用现代作曲方法;而离开
传统也就谈不上创新,我们必须要从自己文化的根出发,把欧美、日韩优秀的经验拿过来
用,服务于我们的音乐,走国际化的民族音乐道路。
(8)中国音乐发展的前景总体是乐观的,我们不缺好的歌手,缺的是好的声音,有个性、
创新的好声音。这需要中国音乐人共同努力,建立对自己传统的文化自信,在传统基础上
创新,唱出让全世界观众共鸣的中国声音。
(《人民日报》2017-01-13)
阅读链接一:“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篱笆外的古
道我牵著你走过/荒烟漫草的年头/就连分手都很沉默。”
(《东风破》歌词选摘)
阅读链接二:《东风破》是“三古三新”——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
编曲、新概念——中国风的开山之作。用“琵琶”“枫叶”“篱笆”“古道”“荒烟漫草”
等意象,营造了冷落萧条的幽境,伤感情绪油然而生。歌词巧妙地继承化用古典诗词意象
而成新曲,一洗流行歌曲的直白浅陋,内涵古意,雅致新颖。
9. 本文阐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分)
10.请根据文章内容,谈谈如何“回归传统”。(3 分)
11.选出下面分析不正确...的一项(▲)。(2 分)
A.本文第(1)段由“很难出现红遍大江南北的歌曲”的现象,引出论述的话题。
B.本文第(4)段从正面论述了背离传统、一味学习外国音乐的危害性。
C.本文第(6)段在前一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音乐应如何传承和发扬传统诗词、
神话故事、民间故事等宝贵文化财富。
D.本文第(8)段“总体”一词体现了议论文语言严谨周密的文体要求。
九年级语文第 5 页(共 6 页)
12.歌曲《东风破》风靡一时,深受广大歌迷喜爱。请阅读两段链接文字,运用第(7)段观点,
简析《东风破》是如何“在传统基础上进行创新”的。(4 分)
三、古诗文阅读(16 分)
(一)(4 分)
望夫石
王建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
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望夫石
刘禹锡
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
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
13. 王建诗中“化为石,不回头”与刘禹锡诗中“ ▲ ”一句意思相近。(1 分)
14. 下面关于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诗句“望夫处,江悠悠”,采用了以动景衬静物的手法,也暗喻了思夫之情的绵绵
不绝。
B.“行人归来石应语”中的“行人”,是指经过望夫石的过路人。
C.“终日望夫夫不归”一句中,“夫”字的叠用达到了意转声连、音韵悠扬的表达效
果。
D.“望夫石”象征了恒久不变的忠贞之情,两首诗都是沿着这一传统指向进行立意的。
(二)论佛骨表(12 分)
韩愈
臣某言,伏以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後汉时始流入中国,上古未尝有也。
今闻陛下令群僧迎佛骨于凤翔,御楼
①
以观,舁
②
入大内,又令诸寺递迎供养。臣虽至愚,
必知陛下不惑于佛,作此崇奉,以祈福祥也。直以年丰人乐,徇人之心,为京都士庶设诡异
之观,戏玩之具耳。安有圣明若此,而肯信此等事哉!然百姓愚冥,易惑难晓,苟见陛下如
此,将谓真心事佛。皆云:“天子大圣,犹一心敬信;百姓微贱,岂合更惜身命!”焚顶烧
指,百十为群,解衣散钱,自朝至暮,转相仿效,惟恐后时,老少奔波,弃其业次。若不即
加禁遏,更历诸寺,必有断臂脔
③
身以为供养者。伤风败俗,传笑四方,非细事也。
夫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
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假如其身至今尚在,奉其国命,来朝京师,陛下容而接之,不过
宣政一见,礼宾一设,赐衣一袭,卫而出之于境,不令惑众也。况其身死已久,枯朽之骨,
凶秽之馀,岂宜令入宫禁?
孔子曰:“敬鬼神而远之。”古之诸侯,行吊于其国,尚令巫祝先以桃茹祓除不祥,然
后进吊。今无故取朽秽之物,亲临观之,巫祝不先,桃茹不用,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举其
失,臣实耻之。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使天
九年级语文第 6 页(共 6 页)
下之人,知大圣人之所作为,出于寻常万万也,岂不盛哉!岂不快哉!佛如有灵,能作祸祟,
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上天鉴临,臣不怨悔。无任感激恳悃之至。谨奉表以闻。臣某诚惶诚
恐。
【注释】①御楼:登上宫楼。御,古代称皇帝的行动为“御”。②舁(yú于)入大内:
抬入皇宫里。大内,指皇命管殿。③脔(luán 峦)身:从自己身上割下肉来。脔,把肉切成小块。
15.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 分)
(1)戏.玩之具耳 (▲) (2)直.以年丰人乐(▲)
(3)苟.见陛下如此(▲) (4)徇.人之心(▲)
16.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意思。(2 分)
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举其失,臣实耻之。
17. 请简要概括文中作者反对皇上迎佛骨的理由。(3 分)
18. 韩愈的《论佛骨表》从效果看应该算是失败的谏书,你从中得到什么教训?结合文本谈
谈你的看法。(3 分)
四、语言运用(56 分)
19. 近来网上热传 facebook 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写的《我为什么娶了个丑女》的文章。
文中谈到:那些所谓的美女,心是玻璃心,病是公主病,还有傲娇症,这样的女人就算外表
再美,心灵也是索取的,因而也是丑陋的。而他的妻子,学识渊博,穿着朴素,真实善良,
是最适合他的美女。
假设你在网上看到了这则信息,请以一个网友的身份回帖,就“什么是真正的美”发表
自己的看法。要求:(1)观点明确; (2)理由充分;(3)字数在 100-120 之间。(6 分)
20.请以“最好的时光在路上”为题作文。(50 分)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不少于 20 行),字数不少于 600;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相关文档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2021-11-1011页
- 2020-2021学年部编版初三语文上学2021-11-109页
-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2021-11-1010页
- 2019中考语文专项能力提升练习-字2021-11-1013页
- 黑龙江齐齐哈尔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2021-11-1018页
- 2019济南中考天桥语文三模(含解析)2021-11-108页
- 2018年中考语文复习备考专题讲义:文2021-11-107页
- 精品解析:贵州省安顺市2020年中考语2021-11-1017页
- 部编语文九下第15课《无言之美》课2021-11-1021页
- 高考卷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黄河2021-11-10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