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4.61 KB
- 2021-11-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2020学年广西防城港市港口区九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2分)某旅行社为配合中学生研学旅行,制作了下面的旅行广告,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一句广告词是( )
A.沿尼罗河而行,了解象形文字,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美
B.在两河流域驻足,了解种姓制度,欣赏古巴比伦城遗址
C.在恒河南岸观光,了解楔形文字,感受古代印度的风采
D.参观罗马历史博物馆,看汉谟拉比石柱,感叹海洋文明的魅力
2.(2分)古巴比伦王国的一部法典规定: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须向主人赔偿损失,就算了事;盗窃或隐藏他人奴隶者处死;消灭他人奴隶标记者断指或处死;殴打自由民或反抗主 人的奴隶处割耳之刑。这说明该法典的实质是( )
A.体现自由平等 B.体现“君权神授”
C.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D.规定严格的等级制度
3.(2分)公元前6世纪时,释迦牟尼创立宗教,反对婆罗门种姓的优越地位,提出“众生平等”,力图在宗教领域内破除种姓之间的严格界限。他认为,种姓之间没有贵贱之分,看人不应分种姓出身,应看其行为和才能。与上述材料相关的宗教是( )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4.(2分)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说:“我们环绕着大海(爱琴海)而居,如同青蛙环绕着池塘。”这说明古希场文明兴起和发展的重要客观条件是( )
A.河流 B.海洋 C.池塘 D.森林
5.(2分)亚历山大的东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融的新时代。这说明( )
A.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来源于战争
B.和平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交融
第20页(共20页)
C.暴力冲突导致了文明的衰落
D.暴力冲突客观上促进了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6.(2分)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以下关于这一时间表述正确的是( )
A.属于公元前5世纪初 B.属于公元前5世纪末
C.属于公元前6世纪初 D.属于公元前6世纪末
7.(2分)某小组整理笔记时,整理出“征服意大利半岛”、“布匿战争”、“称霸地中海地区”、“恺撒夺取政权”这些关键词,他们可能在学习的主题是( )
A.两河流域古老文明的兴起
B.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
C.希腊文明的繁荣
D.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8.(2分)“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句出自于( )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德谟克利特
9.(2分)如图中的“元旦”所依据的历法,是现在国际上通用的历法。该历法是西方的历法,并非中国所创,故又名“西历”。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改用这种历法。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采用公元纪年。该历法的基础是( )
A.古埃及的太阳历 B.罗马人的儒略历
C.中国农历即夏历 D.苏美尔人的阴历
10.(2分)如图为中古时期,西欧“三国时代”。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事件是( )
第20页(共20页)
A.亚历山大东征 B.罗马帝国分裂
C.查理曼帝国分裂 D.布匿战争胜利
11.(2分)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 )
A.人民公社 B.庄园 C.手工工场 D.大种植园
12.(2分)回眸世界历史,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过程中形成了市民阶级,其中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成为早期的( )
A.资产阶级 B.小封建主 C.奴隶主阶级 D.大封建主
13.(2分)某同学对欧洲大学的起源非常感兴趣,他整理了如下资料卡片:资料反映了( )
校名:巴黎大学
建立时间:12世纪中期
发展:由原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学校发展而来,主要研习神学。1198年教皇西勒士丁三世赐给巴黎大学许多特权。1231年,罗马教皇以谕令肯定该大学的自决权。
校名:牛津大学
建立时间:11世纪晚期
发展:牛津大学以“主为我的明灯”为校训。早在11世纪末12世纪初,牛津就已经成为一个培养牧师、控讨学问的中心。校园内的圣玛丽教堂已经有近千年历史。
A.基督教会占有大量土地
B.基督教影响中世纪文化教育
C.教皇权力凌驾于国王之上
第20页(共20页)
D.中世纪大学脱离教会控制
14.(2分)7世纪,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改革,其中政治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
A.确立军事封建制度 B.地方实行郡县制
C.有条件的土地封赐 D.建立中央集权制
15.(2分)“阿拉伯人空前团结,士气高涨,如潮水般涌出半岛。通过对外扩张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大国家”。阿拉伯人空前团结的原因是( )
A.穆罕默德人格魅力 B.伊斯兰教的凝聚力
C.阿拉伯人同仇敌忾 D.基督教强大的号召力
二、材料解析题(共30分)
16.(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著名的埃及胡夫金字塔上有一段令人生畏的铭文:“不论是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在他的头上降临。”
材料二:法典规定:奴隶可以买卖,可以用来抵债……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人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指就要被砍掉。而且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规定: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处以割耳之刑。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
材料三:以下是古代某国的法律条文: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3次投入火中。
杀1个刹帝利,(应立誓)守戒6年,并交出1000头母牛和1头公牛。
杀1个吠舍,(应同样立誓)守戒3年,并交出100头母牛和1头公牛。
杀1个首陀罗,(应同样立誓)守戒1年,并交出10头母牛和1头公牛。
请回答:
(1)材料一“胡夫”是何人物?材料反映当年修金字塔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这部法典是由古代哪个国家的统治者制定的?这部法典的世界地位怎样?
第20页(共20页)
(3)材料三的法律条文是古代印度的什么制度?请分别写出这个制度的最高和最低阶层等级。古印度阿育王应该属于哪一等级?
(4)依据材料二和三及所学知识,说明两则材料所反映的古代文明有哪些共同之处?
17.(10分)历史的发展离不开伟大人物的推动。
材料一:古希腊时期有一位人物主政时,改革扩大公民的权利,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为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还建立了津贴制度…决定内政、外交、和平、战争等重大问题,他们在行政和司法机构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材料二:公元前4世纪,他开始东征,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人们对他评价不一:“伟大的军事家”“好战的将领”“贪婪的侵略者”“文明的传播者”等。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古希腊时期的这位人物是谁?材料反映了古希腊哪座城邦的政治制度?这个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谁?人们为什么称他是“文明的传播者”?你赞同他这种传播文明的方式吗?为什么?
(3)材料三中图三人物是谁?他在位时编成了好几部法典,这些法典都统称为什么?有何影响?
18.(10分)了解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请回答以下问题:
第20页(共20页)
(1)日本在7世纪仿照中国进行了什么改革?改革的领导者是谁?改革的主要措施是?改革的影响是什么?
(2)统一之前的阿拉伯是四分五裂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促进了阿拉伯的统一?统一之后的阿拉伯国家迅速发展,什么时候开始成为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
(3)在沟通中西方文化中阿拉伯人担任什么角色?请举例说明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的贡献。
第20页(共20页)
2019-2020学年广西防城港市港口区九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2分)某旅行社为配合中学生研学旅行,制作了下面的旅行广告,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一句广告词是( )
A.沿尼罗河而行,了解象形文字,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美
B.在两河流域驻足,了解种姓制度,欣赏古巴比伦城遗址
C.在恒河南岸观光,了解楔形文字,感受古代印度的风采
D.参观罗马历史博物馆,看汉谟拉比石柱,感叹海洋文明的魅力
【分析】本题考查古代埃及文明。考查识记古代埃及的基础知识。
【解答】B项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的成就,不是两河流域,故排除;C项楔形文字是古巴比伦的成就,属于两河流域,故排除;D项汉谟拉比石柱是两河流域的成就,不是罗马,故排除。A项描述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古代埃及文明。与其他古代文明区别开来。
2.(2分)古巴比伦王国的一部法典规定: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须向主人赔偿损失,就算了事;盗窃或隐藏他人奴隶者处死;消灭他人奴隶标记者断指或处死;殴打自由民或反抗主 人的奴隶处割耳之刑。这说明该法典的实质是( )
A.体现自由平等 B.体现“君权神授”
C.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D.规定严格的等级制度
【分析】本题以古巴比伦王国的一部法典的规定为切入点,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知识。
【解答】
第20页(共20页)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须向主人赔偿损失,就算了事;盗窃或隐藏他人奴隶者处死;消灭他人奴隶标记者断指或处死;殴打自由民或反抗主 人的奴隶处割耳之刑。这些规定表明它的实质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奴隶维护奴隶主利益的工具。
故选:C。
【点评】注意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识记《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及地位。
3.(2分)公元前6世纪时,释迦牟尼创立宗教,反对婆罗门种姓的优越地位,提出“众生平等”,力图在宗教领域内破除种姓之间的严格界限。他认为,种姓之间没有贵贱之分,看人不应分种姓出身,应看其行为和才能。与上述材料相关的宗教是( )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分析】本题考查佛教。需要掌握其出现时间和内容。
【解答】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印度。其创始人为悉达多•乔达摩。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其意是“释迦族的圣人“。由材料“公元前6世纪时,释迦牟尼创立宗教,反对婆罗门种姓的优越地位,提出‘众生平等’”等知道,这是对佛教的描述。
故选:A。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佛教的内容的掌握。需与其他宗教区分开来。
4.(2分)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说:“我们环绕着大海(爱琴海)而居,如同青蛙环绕着池塘。”这说明古希场文明兴起和发展的重要客观条件是( )
A.河流 B.海洋 C.池塘 D.森林
【分析】本题考查古希腊文明,古希腊紧邻地中海和爱琴海,是海洋文明(西方文明)的源头,所以古希腊文明又称海洋文明。
【解答】
第20页(共20页)
由材料“柏拉图说:‘我们环绕着大海(爱琴海)而居,如同青蛙环绕着池塘。’青蛙就好比古希腊,池塘就好比大海。”可知,古希腊文明是典型的海洋文明,其勃兴的最重要的客观条件是紧邻爱琴海。在希腊找不到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开阔平原,连绵不绝的山岭过河将陆地隔成小块。但是,浩瀚的海域却赋予希腊先民以广阔的发展空间,这里海岸曲折,绿岛相连,港湾众多,地中海气候温和宜人,海洋资源得天独厚。山岭沟壑,耕地缺乏,土地贫瘠,限制了粮食的生产,人地矛盾突出。迫使希腊从事海外贸易,海外殖民和经济文化交流。而曲折的海岸线,众多的优良港湾尤为这些活动提供了条件。特殊的地中海气候使得希腊盛产葡萄酒和橄榄油,为海外贸易提供了商品。正是这些原因,促成了古希腊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互利互惠的思想观念,开放探索的民族精神。所以B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古希腊海洋文明特征的掌握。需了解希腊的地理环境。
5.(2分)亚历山大的东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融的新时代。这说明( )
A.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来源于战争
B.和平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交融
C.暴力冲突导致了文明的衰落
D.暴力冲突客观上促进了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分析】学生对古代世界战争与征服的认识为本题主要考查点。
【解答】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古代文明交流的两种方式是暴力冲突和和平交往,暴力冲突一方面充满了 血腥和暴力,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明的传播与发展,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故选:D。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对古代世界战争与征服的认识。
6.(2分)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以下关于这一时间表述正确的是( )
A.属于公元前5世纪初 B.属于公元前5世纪末
C.属于公元前6世纪初 D.属于公元前6世纪末
【分析】
第20页(共20页)
本题考查了具体年份与世纪换算。具体年份与世纪换算公式为千百位数加1,十位数不变。
【解答】具体年份与世纪换算公式为千百位数加1,十位数不变。公元前509年为公元前6世纪末。时间为公元前的十位和个位数值越小年代越晚,数值越大年代越早,而公元后的时间正好相反,十位和个位数值越小年代越早,越大年代越晚。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具体年份与世纪换算公式。
7.(2分)某小组整理笔记时,整理出“征服意大利半岛”、“布匿战争”、“称霸地中海地区”、“恺撒夺取政权”这些关键词,他们可能在学习的主题是( )
A.两河流域古老文明的兴起
B.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
C.希腊文明的繁荣
D.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分析】本题考查了罗马共和国。公元前8世纪,在意大利半岛的台伯河畔,罗马城逐步建立起来。
【解答】某小组整理笔记时,整理出“征服意大利半岛”、“布匿战争”、“称霸地中海地区”、“恺撒夺取政权”这些关键词,他们可能在学习的主题是罗马共和国的统治。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奴隶制共和国。罗马共和国建立后,逐步征服了意大利半岛。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为争夺地中海霸权,罗马共和国同地中海西部强国迦太基进行了三次布匿战争,最终击败迦太基,公元前2世纪后期,取得地中海霸权,成为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1世纪,罗马发生严重的社会危机,共和制无力统治,奴隶主企图建立独裁统治,以稳固政权,公元前49年,凯撒夺取政权,后被罗马元老贵族刺杀。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需要全面分析题干相关内容,寻找共同之处,确定主题。
第20页(共20页)
8.(2分)“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句出自于( )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德谟克利特
【分析】本题考查了亚里士多德,注意识记人物名言。
【解答】“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句出自于亚里士多德。当亚里士多德思想日益成熟之后,在哲学思想的内容和方法上与柏拉图出现了严重的分歧。他勇敢而坚决地批评老师的错误和缺点,结果遭致众人的谩骂,说他背叛了老师。对此,亚里士多德回敬了一句流传至今的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句出自于亚里士多德。
9.(2分)如图中的“元旦”所依据的历法,是现在国际上通用的历法。该历法是西方的历法,并非中国所创,故又名“西历”。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改用这种历法。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采用公元纪年。该历法的基础是( )
A.古埃及的太阳历 B.罗马人的儒略历
C.中国农历即夏历 D.苏美尔人的阴历
【分析】本题考查了儒略历。罗马的历法来源于古埃及人的太阳历。
【解答】
第20页(共20页)
题干给出“西方的历法、公元纪年”即公历,它的基础是罗马人的儒略历。罗马的历法来源于古埃及人的太阳历。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称“儒略历”。为纠正每年将近6小时的误差,采取每4年增加1天的办法进行调整,即每逢被4整除的那一年为闰年。在2月份增加1天。4世纪,罗马皇帝以此作为基督教历法。儒略历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罗马人的儒略历是公历的基础。
10.(2分)如图为中古时期,西欧“三国时代”。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事件是( )
A.亚历山大东征 B.罗马帝国分裂
C.查理曼帝国分裂 D.布匿战争胜利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查理曼帝国的分裂。查理曼帝国是中世纪西欧早期的封建帝国。因建立者查理大帝(即查理曼)而得名。
【解答】如图为中古时期西欧“三国时代”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事件是查理曼帝国分裂。814年,查理曼去世,强盛一时的帝国很快走向分裂。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签订《凡尔登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按照约定,三个王国彼此间不存在隶属关系。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查理曼帝国分裂为近代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
11.(2分)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 )
A.人民公社 B.庄园 C.手工工场 D.大种植园
第20页(共20页)
【分析】本题考查了庄园。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解答】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
12.(2分)回眸世界历史,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过程中形成了市民阶级,其中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成为早期的( )
A.资产阶级 B.小封建主 C.奴隶主阶级 D.大封建主
【分析】本题考查西欧城市重新兴起。识记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10世纪西欧城市作为经济中心开始出现了,西欧城市是在教会和封建主的领地上产生的,城市多兴起于交通便利、相对安全、容易获得廉价原料和销售产品的地方。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它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他们发展成早期的资产阶级。
故选:A。
【点评】本题以西欧城市重新兴起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3.(2分)某同学对欧洲大学的起源非常感兴趣,他整理了如下资料卡片:资料反映了( )
校名:巴黎大学
建立时间:12世纪中期
校名:牛津大学
建立时间:11世纪晚期
第20页(共20页)
发展:由原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学校发展而来,主要研习神学。1198年教皇西勒士丁三世赐给巴黎大学许多特权。1231年,罗马教皇以谕令肯定该大学的自决权。
发展:牛津大学以“主为我的明灯”为校训。早在11世纪末12世纪初,牛津就已经成为一个培养牧师、控讨学问的中心。校园内的圣玛丽教堂已经有近千年历史。
A.基督教会占有大量土地
B.基督教影响中世纪文化教育
C.教皇权力凌驾于国王之上
D.中世纪大学脱离教会控制
【分析】本题考查了欧洲大学的起源,注意从题目给出的知识卡片材料中获取信息。
【解答】题目给出了巴黎大学和牛津大学的资料卡片,从卡片内容中的“12世纪、11世纪、主、教堂、教皇、牧师”等,可以看出它们建立的时间都是在中世纪,而且都与基督教相关,这表明资料反映了基督教影响中世纪文化教育。
故选:B。
【点评】图片型题目必须认真观察分析图片中包含的文字,根据相关文字的提示信息或准确识别图片确定正确答案。
14.(2分)7世纪,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改革,其中政治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
A.确立军事封建制度 B.地方实行郡县制
C.有条件的土地封赐 D.建立中央集权制
【分析】本题以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改革为依托,考查大化改新。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7世纪,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选项D符合题意;而选项ABC不符合题干信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大化改新和历史影响。
第20页(共20页)
15.(2分)“阿拉伯人空前团结,士气高涨,如潮水般涌出半岛。通过对外扩张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大国家”。阿拉伯人空前团结的原因是( )
A.穆罕默德人格魅力 B.伊斯兰教的凝聚力
C.阿拉伯人同仇敌忾 D.基督教强大的号召力
【分析】本题考查了伊斯兰教。六世纪末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尚未形成统一国家,内忧外患,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穆罕默德创立的伊斯兰教应运而生。
【解答】“阿拉伯人空前团结,士气高涨,如潮水般涌出半岛。通过对外扩张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大国家”。阿拉伯人空前团结的原因是伊斯兰教的凝聚力。六世纪末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尚未形成统一国家,内忧外患,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穆罕默德创立的伊斯兰教应运而生。伊斯兰教的传播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到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他的继承者们经过一系列大规模的征服和扩张,将穆罕默德创立的阿拉伯国家建成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阿拉伯人空前团结的原因是伊斯兰教的凝聚力。
二、材料解析题(共30分)
16.(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著名的埃及胡夫金字塔上有一段令人生畏的铭文:“不论是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在他的头上降临。”
材料二:法典规定:奴隶可以买卖,可以用来抵债……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人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指就要被砍掉。而且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规定: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处以割耳之刑。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
材料三:以下是古代某国的法律条文: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3次投入火中。
杀1个刹帝利,(应立誓)守戒6年,并交出1000头母牛和1头公牛。
第20页(共20页)
杀1个吠舍,(应同样立誓)守戒3年,并交出100头母牛和1头公牛。
杀1个首陀罗,(应同样立誓)守戒1年,并交出10头母牛和1头公牛。
请回答:
(1)材料一“胡夫”是何人物?材料反映当年修金字塔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这部法典是由古代哪个国家的统治者制定的?这部法典的世界地位怎样?
(3)材料三的法律条文是古代印度的什么制度?请分别写出这个制度的最高和最低阶层等级。古印度阿育王应该属于哪一等级?
(4)依据材料二和三及所学知识,说明两则材料所反映的古代文明有哪些共同之处?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埃及文明、《汉谟拉比法典》、印度种姓制度的相关史实。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巴比伦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
【解答】(1)材料一内容中的“胡夫”是古埃及的法老。材料反映当年修金子塔的目的是作为法老的陵墓。
(2)材料二“法典规定:奴隶可以买卖,可以用来抵债……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人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指就要被砍掉。而且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规定: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处以割耳之刑。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出自《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第20页(共20页)
(3)依据材料三的“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的法律条文出自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以下是古代某国的法律条文: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3次投入火中。杀1个刹帝利,(应立誓)守戒6年,并交出1000头母牛和1头公牛。杀1个吠舍,(应同样立誓)守戒3年,并交出100头母牛和1头公牛。杀1个首陀罗,(应同样立誓)守戒1年,并交出10头母牛和1头公牛。”可知,婆罗门是印度种姓制度的最高等级;刹帝利是印度种姓制度的第二等级;吠舍是印度种姓制度的第三等级;首陀罗是印度种姓制度的第四等级。古印度阿育王应该属于古印度阿育王应该属于刹帝利。
(4)依据材料二和三及所学知识,可知两则材料所反映的古代文明的共同之处有都是奴隶社会的产物,统治者都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将社会秩序固定下来,都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利益。
故答案为:
(1)胡夫是古埃及的法老;目的是作为法老的陵墓。
(2)古巴比伦;地位: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3)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婆罗门和首陀罗;刹帝利。
(4)都是奴隶社会的产物;统治者都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将社会秩序固定下来;都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利益。(任意两点即可)
【点评】掌握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巴比伦的文明成就和地位。
17.(10分)历史的发展离不开伟大人物的推动。
材料一:古希腊时期有一位人物主政时,改革扩大公民的权利,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为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还建立了津贴制度…决定内政、外交、和平、战争等重大问题,他们在行政和司法机构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材料二:公元前4世纪,他开始东征,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人们对他评价不一:“伟大的军事家”“好战的将领”“贪婪的侵略者”“文明的传播者”等。
材料三:
第20页(共20页)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古希腊时期的这位人物是谁?材料反映了古希腊哪座城邦的政治制度?这个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谁?人们为什么称他是“文明的传播者”?你赞同他这种传播文明的方式吗?为什么?
(3)材料三中图三人物是谁?他在位时编成了好几部法典,这些法典都统称为什么?有何影响?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雅典的民主政治。理解雅典的民主政治的特点。
(2)本题主要考查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理解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的意义。
(3)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民法大全》,理解《罗马民法大全》的影响。
【解答】(1)据材料一“古希腊时期有一位人物主政时,改革扩大公民的权利,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为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还建立了津贴制度…决定内政、外交、和平、战争等重大问题,他们在行政和司法机构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古希腊时期的这位人物是伯利克里。材料反映了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这个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古希腊主要包括两个奴隶制国家:斯巴达和雅典。雅典在国王伯利克里当政期间,进行了改革,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他们也都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亚历山大。因为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所以人们称他是“文明的传播者”。我不赞同他这种传播文明的方式。因为战争不可能避免的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破坏,给人们带来痛苦、悲伤。
第20页(共20页)
(3)图三人物是查士丁尼。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从529年起,委员会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同时把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为《法学汇纂》,又编成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法理概要》,后来,查士丁尼又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为《新法典》。以上这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罗马民法大全》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故答案为:
(1)人物:伯利克里;城邦:雅典;权利机关:公民大会。
(2)“他”指:亚历山大;原因:因为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赞同或不赞同请说明理由,言之有理即可。如:不赞同;因为战争不可能避免的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破坏,给人们带来痛苦、悲伤。
(3)人物:查士丁尼;统称《罗马民法大全》;影响:《罗马民法大全》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雅典的民主政治、罗马共和国、《十二铜表法》的相关史实。
18.(10分)了解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请回答以下问题:
(1)日本在7世纪仿照中国进行了什么改革?改革的领导者是谁?改革的主要措施是?改革的影响是什么?
(2)统一之前的阿拉伯是四分五裂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促进了阿拉伯的统一?统一之后的阿拉伯国家迅速发展,什么时候开始成为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
(3)在沟通中西方文化中阿拉伯人担任什么角色?请举例说明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的贡献。
【分析】本题考查大化改新、伊斯兰教的创立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阿拉伯数字的发展和传播、阿拉伯人的科学贡献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
第20页(共20页)
(1)日本在7世纪仿照中国进行了大化改新,646年,通过政变上台的日本孝德天皇颁布诏书,仿效中国隋唐制度进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改革的主要措施是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经济上: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身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改革的影响是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2)统一之前的阿拉伯是四分五裂的,伊斯兰教的创立促进了阿拉伯的统一;统一之后的阿拉伯国家迅速发展,8世纪中期开始成为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
(3)在沟通中西方文化中阿拉伯人担任东西方交流使者的角色;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的贡献包括阿拉伯数字的改进和传播,把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传到欧洲。
故答案为:
(1)大化改新;孝德天皇;措施: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经济上: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身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影响: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2)事件:伊斯兰教的创立;时间:8世纪中期。
(3)东西方交流的使者;贡献:阿拉伯数字的改进和传播,把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传到欧洲。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大化改新、伊斯兰教的创立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阿拉伯数字的发展和传播、阿拉伯人的科学贡献等相关史实。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0/9/19 7:38:54;用户:张海燕;邮箱:lishi0014@xyh.com;学号:30475252
第20页(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