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8.15 KB
  • 2021-11-10 发布

2020-2021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训练:文言文阅读(课外)

  • 1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2021 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训练:文言文阅读(课外)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欧阳晔治鄂州,民有争舟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晔自临其狱,出囚坐庭中,出其桎梏而饮食。讫, 悉劳而还之狱,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动惶顾。公曰杀人者汝也!囚不知所以,曰:“吾观食者皆以右手 持匕,而汝独以左;今死者伤在右肋,此汝杀之明验也!”囚涕泣服罪。 (出自冯梦龙《智囊全集·察智部》) 20.解释加点词语 (1)欧阳晔治.鄂州(_______) (2)狱.久不决(_______) 2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独留一人于.庭/负者歌于.途 B.出其桎梏而.饮食/出淤泥而.不染 C.自临其.狱/其.如土石何 D.皆以.右手持匕/不以.物喜 22.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 公曰杀人者汝也! 【答案】 20.(1)治理,管理 (2)案件 21.A 22.公曰 / 杀人者 / 汝也! 【解析】 2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 参考译文:宋朝人欧阳晔(字日华)治理鄂州政事时,有州民为争船互殴而死,案子悬了很久没有判 决。欧阳晔亲自到监狱,把囚犯带出来,让他们坐在大厅中,除去他们的手铐与脚镣,给他们吃完食物, 善加慰问后再送回监狱,只留一个人在大厅上,这个人显得很惶恐不安。欧阳晔说:“杀人的是你!”这 个人不承认,欧阳晔说:“我观察饮食的人都使用右手,只有你是用左手,被杀的人伤在右边胸部,这就 是你杀人的明证。”这个人才哭着认罪。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先主①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先主为平原相, 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 不避艰险。从先主就刘表。表卒,曹公②定荆州,先主自樊将南渡江,别遣羽乘船数百艘会江陵。曹公追至 当阳长坂,先主斜趣.汉津,适与羽船相值,共至夏口。孙权遣兵佐先主拒曹公,曹公引军退归。先主牧江 南诸郡,乃封拜元勋,以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先主西定益州,拜羽董督荆州事。羽闻马超 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③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 世之杰,当与益德④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 (节选自中华书局《三国志·关羽传》,有删节) 【注释】①先主:指刘备。②曹公:指曹操。③孟起:马超的字。④益德:张飞的字。 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主于乡里合.徒众 合:聚集 B.先主斜趣.汉津 趣:奔赴 C.适.与羽船相值 适:前往 D.孙权遣兵佐先主拒.曹公 拒:抵御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A.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B.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C.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D.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10.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羽流亡到涿郡后,与张飞一起帮助刘备抵御外侮。 B.关羽、张飞和刘备情同兄弟,同吃同住,任何场合都不分彼此。 C.曹操平定荆州后,刘备从樊城南渡长江,派关羽率战船到江陵会合。 D.诸葛亮认为马超文武双全,能与张飞比肩,但两人的才能都不及关羽。 11.将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 【答案】 8.C 9.C 10.B 11.关羽看信后非常高兴,把信给宾客看。 【解析】选自《三国志》 作者:陈寿 年代:西晋 年代:陈寿 参考译文: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县人。逃命到涿郡时,正碰上刘备在乡里集合兵马,关羽 与张飞替他抵御侵侮。刘备任平原相时,以关羽、张飞为别部司马,分管属下士兵。刘备与他们两人同床 共寝,亲如兄弟。在人多广众的场合,他们两人整天侍立在刘备左右,跟随刘备应酬交接,不避艰险。关 羽后来跟随刘备投靠刘表。刘表死后,曹操挥兵平定了荆州,当时刘备想从樊城走,往南渡长江,另外派 遣关羽领了数百艘船到江陵会合。曹操一直追,追到当阳县长坂那个地方,刘备连忙转向汉津港,正好与 关羽的水军会合了,那么他们就一起去了夏口。后面,孙权借兵给了刘备抵抗曹操,曹操看他有兵了赚不 到什么便宜就退兵了。后面刘备占领了江南的几座城市,那个时候就封拜关羽的官阶,让他当襄阳太守、 荡寇将军,驻军在长江以北,抵抗曹操,守咽喉之地。刘备西征平定益州,有拜关羽为管理荆州一片的都 督。关羽听说马超来投降,而马超并不是自己的老朋友,便写信给诸葛亮,问马超的人品才能可与什么人 相比。诸葛亮知道关羽好强护短,于是答复他说:“孟起兼有文武天赋,雄健刚烈超过一般人,是一代豪 杰,与黥布、彭越是同类的人,可与翼德并驾齐驱争个高下,然而还是不如你美髯公无与伦比地超群出众。” 关羽胡须漂亮,所以诸葛亮称他为美髯公。关羽看了书信非常高兴,把信给宾客传看。 8.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 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 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 10.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主旨,联系实际, 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答案。B 项有误,从“稠人广坐,侍立终日”可知,在人多广 众的场合,关羽、张飞整天侍立在刘备左右,并不是任何场合都不分彼此。 11.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 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 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省”“示”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宁大将安乐时耶!” 却不受。玠大叹服。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 休舍,督将士注坡跳壕,皆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 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 孤。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凡有所举,谋定而后战,所向克捷。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 家军难。”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恂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 力,飞何功之有!” (选自毕沅《岳飞》,有删改) 【注释】①宵旰:天未亮就起床穿衣,天黑了才吃饭。②休舍:休息。③注坡跳壕:军事训练内容。 注坡:从斜坡上急驰下去;跳壕:跃过壕沟。 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飞事.亲至孝 (2)饰名姝遗.之 (3)皆铠.以习之 (4)秋毫无犯. 10.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2)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12.为什么敌人会发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感慨?请概括其原因。 【答案】9.(1)伺候(侍奉 照顾 服侍) (2)赠送(给予 馈赠) (3)穿上铠甲 (4)侵 占(侵犯) 10.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 11.(1)文臣不贪图钱财,武臣不吝惜生命,天下就太平了! (2)每次推辞升官,一定说:“将 士出力,我岳飞有什么功劳!” 12.岳家军训练严格;军纪严明;岳飞关爱体恤下属、百姓;清廉不贪;军事才能杰出;岳家军具有 强大的战斗力。(答出四点即可) 【解析】选自《岳飞》 作者:毕沅 年代:清 9.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 点睛: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是有规律可循的:①句首关联词或语气词之后要停顿;②有些古今异义 词朗读时要分开;③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④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 般要停顿;⑤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顿;⑥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⑦古代的国名、年号、官职、 人名、地名等应作停顿。⑧根据句子表达的意思来句读。 点睛: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 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 “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 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12.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和概括。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筛选符合题意的内容概括 作答。作答时可从军队的训练有素;军队的纪律严明;岳飞体恤下属,不贪财物,得到士兵拥护;岳飞有 卓越的军事才能等方面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答。 参考译文: 岳飞伺候父母极为孝顺,家里没有侍女(自己亲自伺候父母)。吴玠素来佩服岳飞,希望与他交好, 把著名的美女打扮起来送给他。岳飞说:“皇上整天勤于政事,天没亮就穿衣起床,天很晚才吃饭,难道 现在是大将安心享乐的时候吗?”推辞不接受。吴玠大为叹服。有人问(岳飞):“天下什么时候能太平?” 岳飞说:“文臣不贪恋钱财,武臣不贪恋生命,天下就太平了!”军队每次休整,(岳飞)督促将士跑下 山坡、跃过壕沟,都(让将士)穿着沉重的铠甲来训练。士兵假若拿百姓一缕麻来捆束牲口草料,立即斩 首示众。士兵晚上宿营,百姓开门希望接纳,没有人敢进去。军队的号令是”冻死也不拆(百姓的)房屋, 饿死也不抢劫掠夺”。士兵生病,(岳飞)亲自为他们调药。将领们到远方戍守,岳飞的妻子便慰问犒劳 他们的家人;为国而死的将领,为之痛哭,并抚育他们的遗孤。(皇上)有赏赐犒劳,都分给军中官吏, 丝毫不侵占百姓的财物。善于以少打多。凡是有军事行动,都要召集所有的统制,计策定了然后才开战, 因此攻打哪儿都能获胜,即使突然遭遇敌人也不惊慌。敌人因此说:“撼动大山容易,撼动岳家军难。” 张俊曾经问作战术,岳飞说:“仁爱、诚信、智慧、勇敢、严厉,缺少一个都不可以。”每次调集军粮, 一定皱着眉头说:“东南百姓的财力用尽了!”(他)尊敬贤土,唱雅诗,做投壶游戏,谦和得就像一介 书生。(他)每次推辞升官,一定说:“将士出力,我岳飞有什么功劳!”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象记 【明】林璐① 黔中人昔为余言,守土者②以期贡象,必入山告语之曰:“朝廷诏汝备③禁卫,将授官于汝。”象俯贴 足,如许诺状,即驯而行,无能捕捉也。 思陵④时,将贡象,先期语之,一象许诺;会明亡,不果进。皇朝定鼎,征贡象,象数头诺而来前。一 象呼之不至,迟数日,翩然来取其牝⑤,盖山中偶也;候已竟去。守土者廉⑥知其期又当来,乃先期语之曰: “今天子神圣,薄海⑦内外知天命有归,带甲者率先以军降,守土者次第以城降。汝异类,敢抗天子不赴耶?” 至期来,竟复去。守土者异.之,设大炮于衢,语之曰:“汝爱妻,数数⑧来,汝再逸去,当死炮下!”象闻 之,徐行伏炮台下,若待以举炮者。 呜呼,异矣!夫人未有不爱其妻者,爱妻并爱吾身,谁能以其所爱,易其所至爱?而今见之于一象! (选自《虞初新志》,【清】张潮辑,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5 年 8 月版,有删节) 【注】①林璐:字玉逵,号鹿庵,明末儒生,明亡后终身不仕。②守土者:地方官员。⑤备:充任。 ④思陵:即明思宗,明朝最后一个皇帝。⑤牝(pìn):雌性的。⑥廉:查访。⑦薄海:泛指海内外广大地 区。⑧数数(sù):数,通“速”,快。 8.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必入山告语.之曰(________) ②会.明亡(_______) ③候已竟去.(_______) ④守土者异.之(_______)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夫人未有不爱其妻者,爱妻并爱吾身,谁能以其所爱,易其所至爱? 10.文中的象有哪些特点?请加以概括。 【答案】 8.(1)告诉 (2)适逢 (3)离开 (4)认为……奇异 9.示例:人没有不爱自己的妻子的,爱妻子并且爱自己,谁能用他所爱的,交换他所至爱的呢? 10.示例:能听从人的要求;能主动寻妻;在大炮前不惧身死;忠于旧朝,不改其心。 【解析】 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 【点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 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 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1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要在大体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文段中的语言 描写分析人物特点即可。如:“象俯贴足,如许诺状”可以看出它能听从别人的要求。“象闻之,徐行伏 炮台下,若待以举炮者。”可以看出:在大炮前不惧身死。 五、 陈幼学,字志行,无锡人。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确山知县。政务惠民,积粟二千石以备荒,垦荒田八 百余顷。给贫民牛五百余头,核黄河退地进三十余顷以赋民。 布政使刘浑成弟烂成,助妾杀妻,治如律。行太仆卿陈耀文家人犯法,立捕治.之。汝宁知府丘度虑幼 学得祸。言于.抚按①,调中牟。秋成时,飞蝗蔽天。幼学率民捕蝗,得千三百余石,乃不为灾。县故土城, 卑且圮。给饥民粟,俾修筑,工成,民不知役。幼学疏为河者五十七,为渠者百三十九,俱引入小清河, 民大获利。给贫民牛种,贫妇纺具,倍于确山。越五年,政绩茂著。以不通权贵,当考察拾遗,掌道御史 拟斥之,其子争曰:“儿自中州来,咸言中牟治行无双,今予殿,何也?”乃已。 迁湖州知府,甫至,即捕杀豪恶奴。有施敏者士族子,杨升者人奴也,横行郡中。幼学执敏置诸狱。 淫雨连月,禾尽死。幼学大举荒政,活饥民三十四万有奇。御史将荐之,征其治行,推官阎世科列上三十 六事,御史以闻。诏加接察副使,仍视郡事。 幼学年已七十,其母尚在,遂以终养归。母卒,不复出。天启三年,起南京光禄少卿,改太常少卿, 俱不赴。明年卒.,年八十四矣。中牟、湖州并祠祀之。 (有删改) 【注】①抚按:官职名。 7.下列句中的“于”与“言于抚按”中的“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B.苛政猛于.虎也 C.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D.达于.汉阴 8.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陈幼学担任确山知县时,致力于施惠百姓,积粟米二千石以备荒年,垦荒田八百多顷。 B.陈幼学任职中牟期间,率领百姓捕捉蝗虫,捉到一千三百多石,中牟最终没有出现蝗灾。 C.陈幼学不结交权贵,尽管他的儿子为他争辩,最终还是被权贵上报给朝廷。 D.陈幼学勤政爱民、秉公执法、孝顺母亲,去世后,中牟、湖州两地百姓为他立祠祭祀。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立捕治.之:_____________ (2)咸.言中牟治行无双:_____________ (3)御史以闻.:_____________ (4)明年卒.:_____________ 10.翻译下列句子。 (1)幼学执敏置诸狱。 (2)幼学大举荒政,活饥民三十四万有奇。 【答案】 7.A 8.C 9.(1)惩治,治罪。 (2)皆,都。 (3)使……听到。 (4)死。 10.(1)幼学逮捕施敏,把他安置在监狱中。(2)幼学大力推行治理荒灾的政令,救活饥民三十四 万多。 【解析】选自《明史》 作者:脱脱 年代:元 【参考译文】 陈幼学,字志行,无锡人。万历十七年进士。授予确山县知县。在治理方面致力于施惠百姓,积存粟 米二千石用来应对灾荒,开垦荒田八百多顷,给贫民提供五百余头耕牛,核实曾被黄河水淹没的土地一百 三十多顷分给百姓耕种。 布政使刘浑成的弟弟烂成,伙同小妾杀死妻子,陈幼学依法治罪。代理太仆卿陈耀文的家人犯法,陈 幼学立即将他逮捕治罪。汝宁知府丘度担心幼学惹上祸端,请求巡抚、按察使,调幼学到中牟县。秋季果 实成熟时节,飞蝗蔽天。幼学组织百姓捕捉蝗虫,提到一千三百多石,最终没有酿成蝗灾。县城旧有的土 城,低矮并且已坍塌。供给饥民粟米,让:他们修筑城墙。 城墙修好了,百姓却没有劳役之苦。幼学疏通 河流五十七条,沟渠一百三十九条,都引入小清河,百姓大大受益。大庄的各村多水,为他们筑堤坝卡三 道防备水患。给贫民提供牛种,贫妇提供纺车,数量是确山县的两倍。过了五年,政绩显著。因为不结交 权贵,在考核官吏政绩时,掌道御史打算斥退他,御史的儿子争辩说:“儿自中州而来,人们都说中牟县 令的政绩(治理水平)和人品天下无双,如今考核给予下等,为什么呢?”御史这才作罢。 升任湖州知府,刚刚到任,就捕杀了横行霸道的恶奴。有个叫施敏的人是士族子弟,杨升是家奴,两 人横行郡中。幼学逮捕施敏,把他安置在监狱中。大雨下了一月,禾苗都被淹死。幼学大力推行治理荒灾 的政令,救活饥民三十四万多。御史将举荐他,征集他的冶理措施,推官阁世科将幼学的治理措施列举出 三十六条上交御史,御史上奏给皇帝。皇帝下诏加封为按察副使,仍然负责本郡事务。 幼学年已七十,他的母亲还健在,于是以回家养母为由,辞官归乡。母亲去世后也不再出仕。天启三 年,起用为南京光禄少卿,改任太常少卿,幼学都没有赴任。第二年去世,终年八十四岁。中牟、湖州都 为他立祠祭祀。 7.此题考查一词多义。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 救活。 点睛:翻译文言句子是文言文的一个重要考点。翻译句子要把握的原则:1.语句通顺,成分完整。(注 意翻译省略主语宾语时要补充完整,并添加括号。)2.落实字词,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方法是:吃透课 内文言文,反复诵读,熟练掌握,再适当拓展。 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贞观三年,太宗谓侍臣曰: “君臣本同治乱,共安危,若主纳忠谏,臣进直言,斯故君臣合契①,古 来所重。若君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亡,不可得也。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至如隋炀帝暴虐, 臣下钳口②,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前事不远,朕与卿等可③得不慎,无为后 所嗤! 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日:“联闻周、秦初得天下,其事不异。然周则惟善是务,积功累德,所以能 保八百之基。秦乃恣其奢淫,好行刑罚,不过二世而灭。岂非为善者福祚’延长,为恶者降年不永?朕又闻 桀、纣帝王也,以匹夫比之,则以为辱;颜,闵。匹夫也,以帝王比之,则以为荣。此亦帝王深耻也。联 每将此事以为鉴戒,常恐不逮,为人所笑。” (选自《贞观政要·卷三》,中华书局 2016 年版,有刪改) 【注】①合契:对合符契,这里引申为符合,投合。②钳口:闭口不言。③可:岂,哪。④福祚(zuó) : 福禄,福分。⑤降年: 天赐予的年龄,寿命。⑥颜、闵:指孔子的两个学生颜回和闵,他们以德行修养 著称。 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若主纳.忠谏(____) (2)寻亦诛.死(____)(3)无为后.所嗤(____) (4)以.匹夫比之(____) 8.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朕每将此事以为鉴戒常恐不逮为人所笑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 (2)此亦帝王深耻也。 10.选文中唐太宗对侍臣说的话体现了哪些治国理政的思想? (用自己的话概括) 【答案】 7.(1)接受 (2)杀 (3)后人 (4)凭 8.朕每将此事以为鉴戒/常恐不逮/为人所笑 9.(1)君主要是失掉了江山, 臣子也就不能保全自己的家族。(2)这也是帝王应该感到羞愧的。 10.君主能接受忠言,虚心纳谏,臣子能直言进谏,要施行仁政,关爱百姓。(围绕这几方面答题即 可) 【解析】选自:《贞观政要》) 作者:吴兢 年代:唐 参考译文: 贞观三年,唐太宗对侍臣说:“无论国家安定还是混乱,安全还是危险,君臣都应该同舟共济。如果 君主能接受忠言,臣子能够直言进谏,那么君臣之间就会非常默契,这是自古以来治国所重视的方法。如 果君主贤明,而臣子却不匡正辅佐,想要不亡国,是不可能的。君主要是失掉了江山,臣子也就不能保全 自己的家族。像隋炀帝,他为人非常暴虐,臣下不敢进言,这使他不知道自己的过失,最后国破家亡,大 臣虞世基等人不久也被杀死。这个惨痛的教训离我们并不远,我和各位大臣能不谨慎吗?我们不能被后人 所耻笑啊。” 贞观六年,唐太宗对侍臣说:“我听说周朝与秦朝刚得到天下的时候,治理国家的方法是一样的。但 是周朝推行仁政,积累功德,所以能够将自己的基业保持八百年。而秦朝恣意妄为,骄奢淫逸,所以只经 历了两代帝王就灭亡了。这难道不是行善可以延长福祚,作恶可使国运衰败吗?我又听说桀、纣是帝王, 但是凡夫俗子都对他们的行为感到羞耻,颜回、闵损是普通百姓,但帝王却以他们的言行为荣耀。这也是 帝王应该感到羞惭的。我时常用这些事对照自己的行为,并经常告诫自己,担心自己哪里做得不好,被人 耻笑。” 7.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 点睛: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 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 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 10.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 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唐太宗治国理政的思想包括:君主能接受忠言,虚 心纳谏,臣子能直言进谏,要施行仁政,关爱百姓。 七、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藩国名臣 【明】朱国桢 赵准,藁城人,长身美髯,性刚毅方严,终日无惰容,不轻言笑。年二十余,始读书。时有敏少年, 日记数千言,赵先生耻居其下,日所诵书必与之埒。日不足,竟夜读忘寝。举顺天乡试,为学官。王令诸 郡王皆受经,为讲说甚详恳,门弟子常数十。矩矱严,诸生步立皆有则。尤重背诵,以身先之,无倦,诸 生侍侧凛凛。时太守有十子,五子骄纵甚,虽守无如之何。一日,闻赵先生严,自领其子来,且遗一朴, 广二寸,厚半寸,书其面曰:“专治五子,毋及余生。”诸子一望见,即凛然,皆折节受学守规。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日.记数千言___________ (2)赵先生耻.居其下___________ (3)诸生侍.侧凛凛___________ (4)且遗.一朴___________ 1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日所诵书必与之.埒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B.为.讲说甚详恳 二虫尽为.所吞 C.以.身先之 太医以.王命聚之 D.书其.面曰 其.真无马邪 14.翻译句子。 (1)五子骄纵甚,虽守无如之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作为学官,赵准有哪些特点?请概括出三点。 【答案】 12.(1)每天 (2)以……为耻 (3)陪从 (4)留下 13.C 14.(1)五个孩子非常骄慢放纵,即使是太守也没办法。 (2)像这样寻找宝剑,不也是很糊涂 吗? (3)这确实已经到了关乎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了。 15.勤学,有上进心;以身作则;规矩严明 【解析】选自:《藩国名臣》 作者:朱国桢 年代:明 12.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 点睛: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 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 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 1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概括人物性格从言 行入手。可以直接摘取对人物评价的词语,也可以自己结合相关的语句进行概括,学会结合原文从原文中 找到依据。赵准是一个勤学,有上进心,以身作则,规矩严明的人。 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鲁施氏有二子,其一好学,其一好兵。好学者以术干①齐侯,齐侯纳之,为诸公子之傅;好兵者之楚, 以法干楚王,王悦之,以为军正。禄富其家,爵荣其亲。施氏之邻人孟氏,同有二子,所业亦同,而窘于 贫。羡施氏之有,因从请进趋之方。二子以实告孟氏。孟氏之一子之秦,以术干秦王。秦王曰:“当今诸 侯力争,所务兵食而已。若用仁义治吾国,是灭亡之道。”遂宫②而放之。其一子之卫,以法干卫侯。卫侯 曰:“吾弱国也,而摄乎大国之间。大国吾事之,小国吾抚.之,是求安之道。若赖兵权,灭亡可待矣。若 全而归之,适于他国,为吾之患不轻矣。”遂刖之而还诸鲁。既反.,孟氏之父子叩胸而让③施氏,施氏曰: “凡得时者昌,失时者亡。子道与吾同,而功与吾异,失时者也,非行之谬也。且天下理无常是,事无常 非。先日所用,今或弃之;今之所弃,后或用之。此用与不用,非定是非也。”孟氏父子舍然无愠.容,曰: “吾知之矣,子勿重言!” (节选自《列子·说符》) 【注释】①干:这里是劝说的意思。②宫:酷刑的一种。下文的“刖”也是酷刑的一种。③让:责问, 责备。 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羡/施氏之有 B.孟氏/之一子之秦 C.当今/诸侯力争 D.遂/宫而放之 9.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抚 (2)反 (3)愠 1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其一子之卫,以法干卫侯 (2)今之所弃,后或用之。 11.选文告诉我们哪些道理?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案】 8.B 9.(1)安抚,抚慰(2)通“返”,返回(3)生气,发怒 10.(1)他的(另一个)儿子前往卫国,用兵法劝说卫侯。(2)现在放弃的,以后也许会用到。 11.(1)天下没有永远不变的道理,处理事情要随机应变。(2)他人的成功经验不能盲目照搬。(3) 做亊应适应形势,抓住机遇。(4)劝说他人时要了解对方的需要。 【解析】 8.试题分析: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 点睛: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是有规律可循的:①句首关联词或语气词之后要停顿;②有些古今异义 词朗读时要分开;③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④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 般要停顿;⑤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顿;⑥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⑦古代的国名、年号、官职、 人名、地名等应作停顿。⑧根据句子表达的意思来句读。 9.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 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 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反”通“返”,“返回”;“愠”是 “生气,恼怒”的意思。 1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 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1)句中的“之、以、法、干”几个词是赋分点;(2) 句中的“所弃、或”两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点睛: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 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 “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 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11.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文章叙写的事件进行分析作答。 文章中施氏的儿子在游说诸侯国君主时能看清对象,适应诸侯君主的需要;而孟氏之子却是机械地照搬别 人的经验,不懂得因时而变,灵活变通,所以失败。因此说,待人处事一定要看准时机,认清对象,如果 自恃本领而没有找准对象,不但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反而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据此理解概括作答。 参考译文: 鲁国的施氏有两个儿子,其中一个爱好学术,另一个爱兵法.爱学术的儿子用文学之道去求得齐侯任 用,齐侯接纳了他,让他做诸位公子的老师.爱好兵法的儿子到了楚国,用以武强国的方法向楚王求职, 楚王非常喜欢他,让他担任军正之职,他们的俸禄让他们家里发了财,他们的爵位使亲族显耀。施氏的邻 居孟氏,同样有两个儿子,他们所学的也和施氏的儿子相同,但却被贫困的生活弄得非常窘迫,对施家的 富有很羡慕,因此便跟随施氏请教升官发财的窍门。施氏的两个儿子把实情告诉了孟氏.孟氏的儿子便一 个跑到秦国去,以学术去向秦王寻求官职,秦王说:“如今各诸侯国靠武力争霸,他们所努力从事的是练 兵和聚粮罢了.如果用仁义道德来治理我们的国家,这无异于亡国之道.”结果将他处以宫刑,驱逐出境.孟 氏的另一个儿子跑到卫国,用兵法来求得卫侯任用,卫侯说:“我的国家是个弱小的国家,而又夹在大国 中间.对于大国,我们只有侍奉它,小国家我们则安抚它,这才是求得平安的策略.如果依靠用兵的权谋, 灭亡的日子也就不远了。如果让你好好地回去,你跑到别的国家去,对我的后患可不小.”于是将孟氏的 这个儿子砍了脚再送回鲁国。孟氏的两个儿子回来后,孟氏父子都跑到施氏家里捶着胸来责骂施氏.施氏 说:“凡事抓住了时机便会发达,错过机会便会招致灭亡.你们的学业和我们相同,但结果大不一样,这 是因为你们运用不合时宜,不是你们的行为有什么错误。况且天下没有永远正确的道理,也没有永远错误 的事情。以前所用的方法,今天有可能被废弃了;今天所废弃的方法,将来或许还会被采纳。用与不用, 并没有一定的对或错。孟家父子豁然明白不再生气了,说道:“我知道了,您不要再说了。” 九、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有田三十亩,独与兄伯居。伯常耕田,纵平使游 学。 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 如是肉矣!” 孝文帝立。 居顷之,朝而问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勃谢曰:“不知。”问:“天下一 岁钱谷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于是上亦问左丞相平。平曰:“有主者。”上曰: “主者谓谁?”平曰:“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问钱谷,责治粟内史。”上曰:“苟各有主者,而君所 主者何事也?”平谢曰:“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 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孝文帝乃称善。勃大惭,出而让陈平曰:“君独不素教我对!”陈平笑 曰:“君居其位,不知其任邪?且陛下即问长安中盗贼数,君欲强对邪?”于是绛侯自知其能不如平远矣。 居顷之,绛侯谢病请免相,陈平专为一丞相。 (节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 12.下列句子与例句“居顷之”中“之”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怅恨久之 C.亲戚畔之 D.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3.下列句子与“善,陈孺子之为宰!”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何陋之有?B.甚矣,汝之不惠! 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D.战于长勺。 14.翻译下面句子。 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 15.简要分析陈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案】 12.B 13.B 14.如果每件事都有负责人,那么,您负责什么事呢? 15.勤奋好学,公正无私,胸有大志,精明能干。 【解析】 1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题目中的“居顷之”中的“之”是用在表示时 间的副 点睛: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 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 “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 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15.试题分析: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解答要抓住刻画人物的各种描写手法来 分析;从叙写的事件上来分析;把人物放到一定的背景环境中去分析;注意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可结合 文本中的“少时家贫,好读书”“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等语句和与孝文帝之间的对话分析作答。 参考译文: 宰相陈平,是阳武县户牖乡人。年轻时家中贫穷,喜欢读书。有田地三十亩,仅同哥哥陈伯住在一起。 陈伯平常种地,听任陈平出外求学。他的嫂子恼恨陈平不看顾家业,说:“有这样的小叔子,还不如没有。” 陈伯听到这些话,赶走了他的妻子并休了她。 乡里社日,陈平当主持,把肉分得很均匀。父老乡亲们说:“陈家的孩子做主持很好啊!”陈平说: “唉呀,假使让我掌管天下,我也会像分肉这样啊!” 孝文帝即位后,过了不久,孝文帝接受群臣朝见时问右丞相周勃说:“全国一年中判决的案件有多少?” 周勃谢罪说:“不知道。”孝文帝又问:“全国一年中钱粮的开支收入有多少?”周勃又谢罪说不知道, 急得汗流浃背,惭愧自己不能回答。于是皇上又问左丞相陈平。陈平说:“有主管的人。”皇上说:“主 管的人是谁?”陈平说:“陛下如果问判决案件的情况,可询问廷尉;问钱粮收支的情况,可询问治粟内 史。”皇上说:“如果各自有主管的人,那么您所主管的是什么事呢?”陈平谢罪说:“宰相一职,对上 辅佐天子调理阴阳,顺应四时,对下养育万物适时生长,对外镇抚四夷和诸侯,对内爱护团结百姓,使公 卿大夫各自能够胜任他们的职责。”孝文帝这才称赞他答得好。右丞相非常惭愧,出来后责备陈平说:“你 平常怎么不告诉我如何回答(皇帝的话呢)!”陈平笑着说:“您身居相位,不知道丞相的职责吗?况且 陛下如果问起长安城中盗贼的数目,您也要勉强来对答吗?”这时绛侯知道自己的才能比陈平差远了。过 了一会时间,绛侯托病请求免去右丞相的职务,陈平一人独任丞相。 十、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 舍其梁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②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③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與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 江汉之鱼鳌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梁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 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④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⑤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 械尽,子墨子之守围有余。 ⑥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⑦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⑧楚王问其故。 ⑨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 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⑩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14.下列对句中加点的虚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今有人于.此。 于:介词,在。 B.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之:结构助词,的。 C.以.牒为械。 以:介词,用。 D.乃.可攻也。 乃:副词,就 15.下列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译文:(这个人)抛掉自己华丽的车子,(看到)邻人有破车 子便想去偷。 B.“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译文:楚国的地方有五千里,宋国的地方有五百里。 C.“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译文:公输盘因为我制造了云梯,那(我)就一定要攻打宋国。 D.“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译文:(我的弟子)(已)在宋国城墙上等待楚国的敌人了。 16.下列对人物语言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墨子类推出打算攻宋的楚王与“有窃疾”者无异,目的是 规劝楚王放弃攻宋。) B.“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公输盘说这句话,是承认自己演练失败,已心服口服,无话可说。) C.“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墨子道出了公输盘的阴暗打算,“不过”有“公输盘的本事也就如 此”之意,有轻奢视味道。) D.“善哉。吾请无攻宋矣。”(“好啦。我不攻打宋国了。“表明楚王在机智多谋无所畏惧的墨子面 前,决定不再攻打宋国。) 17.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选文第①段,墨子把一个想偷邻居家东西的人摆到楚王面前,诱使楚王说出自己“必为有窃疾矣。” B.选文第③段,墨子采用夸张的手法,连用三个对比,极言楚宋的差距,既满足楚王的虚荣心,又指 出攻打宋国是愚的行为。 C.选文第⑨段句式长短交错,语气时缓时急,既从容又有威慑力,充分说明了墨子为应对楚国攻宋做 了周密的安排。 D.选文生动地叙述了墨子为实现自己的“非攻”主张,凭借高超的辩论技巧和应变能力止楚攻宋的故 事。 【答案】 14.B 15.A 16.B 17.A 【解析】选自:《墨子》 作者:墨子 年代:春秋 参考译文: 墨子先生拜见了楚王,说:“现在这里有一个人,舍弃他自己装饰华美的车,邻居有破车,却想要去 偷;舍弃自己华美的衣服,邻居有件粗布衣服,却想要去偷;舍弃自己的好饭好菜,邻居只有粗劣饭食, 却想要去偷。——这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 楚王回答说:“这个人一定是患有偷盗的毛病了。” 墨子先生说:“楚国的土地,方圆大小足有五千里;宋国的土地,方圆大小不过五百里,这好像装饰 华美的车子同破车相比。楚国有云梦泽,里面有成群的犀牛麋鹿,长江、汉水里的鱼,鳖,鼋,鳄鱼多得 天下无比;宋国却像人们所说的一样,是一个连野鸡、兔子、小鱼都没有的地方,这好像美食佳肴同糠糟 相比。荆国有巨松、梓树、黄楩木、楠、樟等名贵木材;宋国是一个连多余的木材都没有的国家,这就像 华丽的衣服与粗布短衣相比。我认为大王派官吏进攻宋国,是和这个患偷窃病的人的行为是一样的。” 楚王说:“好啊!虽然这样,(但是)公输盘给我造了云梯,一定要攻取宋国。” 在这种情况下(楚王)召见公输盘,墨子先生解下衣带,用衣带当作城墙,用木片当作守城器械。公 输盘多次用了攻城的巧妙战术,墨子先生多次抵御他。公输盘的攻城的方法用尽了,墨子先生的抵御器械 还绰绰有余。 公输盘理屈,却说:“我知道用来抵御你的方法,可我不说。” 墨子先生说:“我知道你要用来抵御我的方法,我也不说。” 楚王问其中的缘故。 墨子先生说:“公输先生的意思,不过是要杀掉我。杀了我,宋国没有人能守城,就可以攻取了。可 是我的学生禽滑厘等三百多人,已经拿着我的守城器械,在宋国城上等待楚国入侵了。即使杀了我,也不 能杀尽(宋国的抵御者)啊。” 楚王说:“好,我不攻打宋国了。” 14.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虚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 叙了墨子用道理说服公输盘,迫使楚王不得不放弃对宋国的侵略意图的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