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类现代文阅读训练 9页

  • 24.11 KB
  • 2021-11-10 发布

散文类现代文阅读训练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散文类现代文阅读训练 一、梧桐树 (丰子恺)‎ 寓楼的窗前有好几株梧桐树。这些都是邻家院子里的东西,但在形式上是我所有的。因为它们和我隔着适当的距离,好像是专门种给我看的。它们的主人,对于它们的局部状态也许比我看得清楚;但是对于它们的全体容貌呢。因为这必须隔着相当的距离方才看见。唐人诗云“山远始为容”。我以为树亦如此。自初夏至今,这几株梧桐在我面前浓妆淡抹,显出了种种的容貌。‎ 当春尽夏初,我眼看见新桐初乳的光景。那些嫩黄的小叶子一簇簇地顶在秃枝头上,好像一堂树灯,又好像小学生的剪贴图案,布置均匀而带幼稚气。植物的生叶,也有种种技巧。有的新陈代谢,瞒过了人的眼睛而在暗中偷换青黄。有的微乎其微,渐乎其渐,使人不觉察其由秃枝变成绿叶。只有梧桐树的生叶,技巧最为拙劣,但态度最为坦白。它们的枝头疏而粗,它们的叶子平而大。叶子一生,全树显然变容。‎ 在夏天,我又眼看见绿叶成阴的光景。那些团扇大的叶片。长得密密层层。望去不留一线空隙,好像一个大绿幛,又好像图案画中的一座青山,在我所常见的庭院植物中,叶子之大,除了芭蕉以外,恐怕无过于梧桐了。芭蕉叶形状虽大,数目不多,那丁香结要过好几天才展开一张叶子来,全树的叶子寥寥可数。梧桐叶虽不及它大,可是数目每多。那猪耳朵一般的东西,重重叠叠地挂着,一直从低枝上挂到树顶。窗前摆了几枝梧桐,我觉得绿意实在太多了。古人说“芭蕉分绿上窗纱”,眼光未免太低,只是阶前窗下的所见而已。若登楼眺望,芭蕉便落在眼底,应见“梧桐分绿上窗纱”了。‎ 一个月以来,我又眼看见梧桐叶落的光景。样子真凄惨呢!最初绿色黑暗起来,变成墨绿;后来又由墨绿转成焦黄;北风一起,它们大惊小怪地闹将起来,大大的黄叶子便开始辞枝——起初突然地落脱一两张来,后来成群地飞下一大批来,好像谁从高楼上丢下来的东西,枝头渐渐地虚空了,露出树后面的房屋来,终于只剩下几根枝头,回复了春初的面目。这几天它们空手站在我的窗前,好像曾经娶妻生子而家破人亡的光棍,样子怪可怜的!我想起了古人的诗:“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一去数千里,何当还故处?芽”现在倘要搜集它们的一切落叶来,使它们一齐变绿,重还故枝,回复夏日的光景,即使仗了世间一切支配者的势力,尽了世间一切机械的效能,也是不可能的事了?选回黄转绿世间多,但象征悲哀的莫如落叶,尤其是梧桐的落叶。落花也曾令人悲哀。但花的寿命短促,犹如婴儿初生即死,我们虽也怜惜他,但因对他关系未久,回忆不多,因之悲哀也不深。叶的寿命比花长得多,尤其是梧桐叶,自初生至落尽,占有大半年之久,况且这般繁茂,这般盛大!眼前高厚浓重的几堆大绿,一朝化为乌有!“无常”的象征,莫大于此了!‎ 但它们的主人,恐怕没有感到这种悲哀。因为他们虽然种植了它们,所有了它们,但都没收有看见上述的种种光景。他们只是坐在窗下瞧瞧它们的根干,站在阶前仰望它们的枝叶,为它们扫扫落叶而己,何从看它们的容貌呢?芽何从感到它们的象征呢?芽可知自然是不能被占有的。可知艺术也是不能被占有的。‎ ‎1、文章首段说“自初夏至今,这几株梧桐在我面前浓妆淡抹,显出了种种的容貌。”联系全文,作者写了梧桐树的哪几种“容貌”?请简要概括。(3分)‎ ‎ ‎ ‎ ‎ ‎2、请说说第二段“只有梧桐树的生叶,技巧最为拙劣,但态度最为坦白。”中的“拙劣”、“坦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 ‎ ‎ ‎ ‎ ‎ ‎3、第三段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 ‎ ‎ ‎ ‎4、读完全文,你怎样理解“自然是不能被占有的”和“艺术也是不能被占有的”?(4分)‎ ‎ ‎ ‎ ‎ ‎ ‎ 参考答案 ‎1、(3分)新桐初乳(春尽夏初,梧桐生叶);绿叶成荫(夏季时分,绿树成荫);梧桐叶落(秋冬季节,梧桐叶落)。‎ ‎2、(4分)“拙劣”虽然是贬义词,但是流露的却是作者对初春梧桐生叶的亲切;“坦白”表达了作者对初春梧桐生叶的由衷赞赏。‎ ‎3、(3分)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梧桐叶之大之多,绿意之浓之深。‎ ‎4、(4分)自然、艺术跟文中的梧桐树一样,即便你种植了它,但没有看到它的种种容貌,没能体味到它象征人世无常的悲凉意味,这种拥有只是形式上的“占有”。真正的“占有”需要我们认真去感受、体验、用心去发现,充分理解和欣赏。‎ 二、眼泪这么近,背影那么远 ‎ 第一次在众人面前痛哭失声,是我作为一名实习教师在听别的老师讲朱自清的《背影》,听着听着,我竞失控地哭出声来。‎ ‎ ‎ ‎ 我想起的是娘,娘不是我的亲生母亲。娘是村里出了名的傻女人。据说,是娘给母亲接的生。母亲生下我一个多月后,便被公安人员带走了。而我,就成了娘的孩子,那一年,娘四十三岁。‎ ‎ 印象中娘只打过我两次,打得都极重。第一次是我下河游泳,村西有一条清清亮亮的小河,村里的孩子夏天时都去水里扑腾,我当然也去。从不管我的娘突然跳入水里,把我揪了上来,折了一根柳条就没命地抽在我身上,打出了一道道的血痕。我那时一点儿也不记恨她,只是不明白,我在那么浅的河里游泳,她却这样狠打。‎ ‎ 还有一次,那时我已在镇上读初中了。有一天她到学校给我送粮,正遇见我在校门前和一个女生说笑。当时她扔了肩上的粮袋,疯卜般冲过来打我,我的鼻子都给打出了血。我虽然不明所以,可依然不恨她。这样的一个女人,能把我拉扯大,供我上学,所付出的,比别人要多千百倍。我感激我的娘!‎ ‎ 要说娘有让我反感的地方,就是她的眼泪了。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只要一见到我就哭,这让我从心里不舒服。有时我问她:“娘,你怎么一见我就哭啊,不如当初你不养我了!”那样的时刻,她依然流泪不止,说不出一句话来。‎ ‎ 在镇上上学,娘每月给我送一次口粮。她把时间拿捏得极准,总是在周六的下午一点钟准时来到学校门口,而那时我正等在那里。她把肩上的粮袋往地上一放,看上我一眼,转身就走。我常常怔怔地看着她的背影发呆,那背影渐行渐远,她间或抬袖抹一下眼睛,轻风吹动她乱蓬蓬的白发。‎ ‎ 考进县城一中后,娘来的次数便少了,变成了几个月一次。主要是为了给我送钱。高三上学期的一天,刚经历了一次考试,我和一个住校的女同学一边往宿舍走一边讨论着试题。到宿舍门前时,竞发现娘站在那里,风尘仆仆的,三十里的路,她一定又是徒步走来的。她看到我还有我的女同学,愣了一下,猛地冲过来,高高扬起手.停了一会儿,慢慢地落在我的脸上,轻轻地抚摸了一下,那一刻,我的心底涌起一种巨大的感动。她从怀里掏出一卷钱塞进我的口袋里,又看了我一会儿,眼角渗出泪来,然后便转身走了。‎ ‎ 那竟是我和娘最后一次见面,她在一个月后的一天夜里,静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这一年,她六十二岁。我常想起最后一次见到娘时的情形,她用最温暖轻柔的一个抚摸,把她的今生定格在我的生命里。‎ ‎ 我考上师范的时候,回村里迁户口。老村长对我讲起了娘的过去,娘原本是邻乡一个村子的村民,丈夫死于煤井中,她拉扯着一个儿子艰难地生活。儿子上了中学后,由于早恋,成绩越来越差,任她怎么管教也无济于事。后来,和她儿子谈恋爱的那个女生感情转移,她的儿子就投进了村南的河里,淹死了。从那以后,她就变得疯疯癫癫。‎ ‎ 那一刻,忽然就记起了娘打我的那两次,心中顿时恍然。就觉得曾被娘打过的地方,又开始疼起来,直疼到心里。娘当初的泪水如今都汇集到我的眼中,而那背影已是远到隔世……‎ ‎ (选自《北方人》)‎ ‎ 1.结合文章,题目中“眼泪这么近”“背影那么远”各指的是什么?(3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2.娘一生中打过“我”两次,从后文来看“我”挨打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3.下面是一处细节描写,请你根据娘的神态、动作变化,揣摩一下娘的心理变化。(4分)‎ ‎ 她看到我还有我的女同学,愣了一下,猛地冲过来,高高扬起手,停了一会儿,慢慢地落在我的脸上,轻轻地抚摸了一下。‎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4.文章倒数第二段,看似与本文的主题关系不大,可以删去吗?请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4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5.“眼泪这么近,背影那么远”,本文的标题运用了什么修辞?这样拟题有什么好处?(3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答案:‎ ‎1“眼泪这么近”指娘当初点点滴滴的爱历历在目,“背影那么远”指娘去世了,再也看不到娘的身影了。‎ ‎2.“我”到河里洗澡,“我”和女同学交谈,这两件事勾起了娘痛苦的回忆,娘的儿子因为早恋受挫而投进了村南的河里,淹死了。娘怕我走她儿子的老路,所以打“我”。‎ ‎3.示例:看到“我”与女生讨论,以为“我”早恋,想好好教训“我”一顿;但转念一想,孩子已经长大,要是当着女同学的面打“我”,让“我”多没面子呀!于是“打”变成了“轻轻地抚摸”。(言之成理即可)‎ ‎4.不可以,因为这一段解开前文所设置的种种悬念,即娘为什么“整天地抹泪”,为什么不允许“我”到河里洗澡,不允许“我”和女同学交谈,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突出了娘慈爱的形象。‎ ‎5.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标题是说虽然娘已经离“我”而去了,但她的形象却永远活在“我”心中,让“我”常思常痛。作者这样拟题,不但紧扣文章的中心,而且用语生动形象、对比鲜明,较能吸引读者。‎ 三、钢构的故乡(节选)‎ 刘醒龙 ‎ 一个从哺乳时期就远离故乡的人,正如最白的那朵云与天空离散了。‎ ‎ 因此,漂泊是我的生活中,最纠结的神经,最生涩的血液,最无解的思绪,最沉静的呼唤。说到底,就是任凭长风吹旷野,短雨洗芭蕉,空有万分想念,千般记惦,百倍牵肠挂肚,依然无根可寻和无情可系。‎ ‎ 在母亲怀里长大的孩子,总是记得母乳的温暖。‎ 在母亲怀里长大的孩子,又总是记得不母乳的模样。‎ ‎ 因为故乡的孕育,记忆中就有一个忽隐忽现的名为团风的地方。‎ ‎ 书上说,团风是1949年春天那场叫渡江战役的最上游的曲击地。书上又说,团风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内两支本该同仇敌忾的军队,却同室操戈时常火并的必争之地。书上更说,团风是改变中华民族命运的赤色政党中两位创党元老的深情故土、痴情故地。‎ ‎ 著书卷,立学说,想来至少不使后来者多费猜度。就像宋时苏轼,诗意地说一句,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竟然变成多少年后惹是生非的源头。苏轼当然不知后来世上会有团风之地,却断断不会不知鸟林之所在。苏轼时期的鸟林,在后苏轼时期,改名换姓成为团风。作为赤壁大战关键所在,如果此鸟林一直成为鸟林,上溯长江几百公里,那个也叫鸟林的去处,就没有机会将自己想象成孔明先生借来东风,助周公瑾大战曹孟德的英雄际会场所了。‎ ‎ 书上那些文字,在我心里是惶惑的。‎ ‎ 童年的我,无法认识童年的自己。认识的只有从承载这些文字的土地上,走向他乡的长 辈。比如父亲'那位在一个叫刘下垸的小地方,学会操纵最原始的织布机的男人;比如爷爷,那位在一个叫林家大垸的小地方,替一户后来声名显赫的林姓人家织了8年土布和洋布的男人。从他们身上,我看得到一些小命运和小小命运,无论如何,都不能将这位早早为了生计而少能认字的壮年男人,和另一位对生计艰难有着更深体会而累得脊背畸形的老年男人,同那些辉煌于历史的大事伟人,作某种关联。‎ ‎ 比文字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亲人的故事。‎ ‎ 首先是母亲。在母亲第九十九次讲述她的故事时,我曾经有机会在她所说的团风街上徘 徊很久,也问过不少人,既没有找到,也没有听到,在那条街的某个地方,有过某座祠堂。虽然旧的痕迹消失了,我还是能够感受到生命初期的孤独凄苦。当年那些风雨飘摇的夜晚,母亲搂着她的两个加起来不到三岁的孩子,陪着那些被族人用私刑冤毙的游魂。一盏彻夜不灭的油灯,成了并非英雄母亲的虎胆,夜复一夜地盼到天亮,将害怕潜伏者抢劫的阴森祠堂,苏醒成为翻身农民供应生活物资的供销社。‎ ‎ ‎ ‎ 其次是父亲。父亲的故事,父亲本人只说过一次。后来就不再说了。他的那个1948年在汉口街上贴一张革命传单,要躲好几条街的故事,更是从1967年的大字报上读到的。那一年,第一次跟在父亲身后,走在幻梦中出现过的小路上,听那些过分陌生的人冲着父亲表达过分的热情,这才相信那个早已成为了历史的故事。相信父亲为躲避“文革”斗争,只身逃回故乡,那些追逐而来的狂热青年,如何被父亲童年时的伙伴,一声大吼,喝退几百里。‎ ‎ 还有一个故事,它是属于我的。那一年,父亲在芭茅草丛生的田野上,找到一处荒芜土丘,惊天动地地跪下去,冲着深深的土地大声呼唤自己的母亲。我晓得,这便是在我出生前很多年就已经离开的奶奶。接下来,我的一跪,让内心有了重新诞生的感觉。所以,再往后,当父亲和母亲,一回回地要求,替他们在故乡找块安度往生的地!我亦能够伤情地理解,故乡是使有限人生重新诞生为永生的最可靠的地方。‎ ‎ 成熟了,成年了,越喜欢故乡。‎ ‎ 哪怕只在匆匆路过中,远远地看上一眼!‎ ‎ 哪怕只是在无声无息中,悄悄地深呼吸一下!‎ ‎1.文中第二段语言生动优美,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 ‎ 的感受。‎ ‎2.请指出并简要说明划横线句子在文中的主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品味文中划波浪线句子的含义。‎ 我的一跪,让内心有了重新诞生的感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说“比文字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亲人的故事”,请你结合全文,具体写出三方面“难以置信”的事,以及这些事所表达出的作者感情。‎ 难以置信的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作者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一个人在年少的时候,总盼望走出故乡,而“成熟了,成年了,越喜欢故乡”。请结合文章,联系现实,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漂泊无依(意思相同即可。)‎ ‎2. 引起下文。 用孩子对母乳的感受作类比,引出作者对故乡的种种感受。 ‎ ‎3. “我”的一跪,是找到自己的“根”,从而不再漂泊无依,成为一个有“家”(故乡)的人。(意思相同即可)‎ ‎4. 难以置信的事:①故乡悠久厚重的历史。②母亲在祠堂里度过的孤独凄苦岁月。③父亲在“文革”时的“传奇”。 作者的感情:对故乡历史的敬畏,对父母遭遇的同情与敬重。 ‎ ‎5. 人在年轻的时候总是满腔热血、充满好奇、志向远大,希望到外面闯世界,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到中年以后,如作者一样有了许多历练,视野随之开阔,心态慢慢变得平和,于是故乡的山水人事成为温馨的回忆,越来越喜欢故乡、依恋故乡,期盼叶落归根。(意思相同即可,酌情给分。)‎ 四、《开花的课桌》‎ ‎①学生在写作业,我在静悄悄的教室里巡视,蓦然看见,一个课桌的缝隙里,有一撮小草芽,用细细的白线娇娇地扎着。草芽针一样细,顶端嫩绿,往下是鹅黄,根部则嫩白。我站在那里端详了许久,心中一时有些感动。我相信,这是天地间的第一抹春色。在寒风料峭的二月里,在灰黄苍茫的天地间,发现这一抹淡到极致的春色,需要怎样的耐心和细心呀!也许只有灵秀的孩子们才能感觉得到。当孩子们采集到它时,一定十分快活,乃至大声地欢呼过。我提起那一小撮纤细的草芽看了看,又插进桌面的裂缝里。坐在位子上的男孩,这第 一抹春色的主人,仰脸望着我,笑了。‎ ‎②这以后,稍一留心,便天天可以从学生的课桌上,感受到春意的萌动和蔓延了。桌缝里,有一两截刚刚泛青或萌出芽苞的小树枝,三五朵小野花——那么小,白的似米粒,黄的、红的,像蜡笔上削下的碎屑。想这些鲜艳的粉末,该是二月的风荡来的春天的彩尘,细心的孩子发现了,便用小手指将它们拈起来,染在了他们的课桌上。终于有一天,我看见学生的课桌上,插了一枝迎春,枝条上是繁密的金色小花,如一串耀目的阳光。教室里,被映上了一层淡淡的暖意。‎ ‎③有一天,我迎着学生的歌声走进教室,看见我放着教科书的课桌上,也插了几朵野花。我的课桌最破,桌面上满是裂缝,循着纵横的缝隙,长满了青草、绿叶、小花。那课桌,仿佛是从春天剪下的方方正正的一块芳草地。我打开教科书,书页里也夹了几朵指甲般大小的紫色小花。我笑了,学生们也喜形于色。我没有说什么,那一笑,已使师生的心沟通了,大家共守着默契。这一节课,上得格外好,学生始终情绪高昂。下课后,我拿起一枝开着淡紫色花朵的葛条,嗅了嗅,对学生说:“真是春天了,连咱们的课桌也都开花了!”学生大笑,欢呼起来。这时候,一个调皮的男孩,指着一个女孩说:“老师,她也开花了!”我一看,可不,她的小辫子上,簪了一枝粉红的野花。学生们又是一阵击掌大笑。‎ ‎④在这开花的课桌间踱步,听着学生们那晴朗的笑声,我觉得,这教室该是春天的源头了。春天是从孩子们的身上产生,先染了他们的课桌,然后漫出窗子,染了山川。和孩子们在一起,就是和春天在一起。‎ ‎1.联系上下文看,与段①“天地间的第一抹春色”意思最贴近的一句是( )(2分)‎ A浅草才能没马蹄. B.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C.春风又绿江南岸 D.草色遥看近却无 ‎ ‎2.对段④“这教室该是春天的源头了”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灵秀的孩子们,在春寒料峭的二月,耐心、细心而快活地找到了天地间的第一抹春色。‎ B.孩子们快活地把代表春天的花草带进了教室,春天便从教室里蔓出了窗外,染了山川。 ‎ C.春天孕育着希望,孩子是祖国美好未来的希望,是祖国春天的源头。 ‎ D.有着春天般美好心灵的孩子们,将从教室里、从课桌边起航,将希望带到祖国四面八方。 ‎ ‎3.作者是怎样表现“春意”的“萌动和蔓延”的?“萌动和蔓延”的特点是什么?(4分)‎ 答: ‎ ‎ ‎ ‎4.段④“听着学生们那晴朗的笑声……”,笑声能用“晴朗”形容吗?为什么?(2分)‎ 答: ‎ ‎ ‎ ‎5.有人说,“开花的课桌”不是这篇文章最好的标题,你同意这观点吗?如果同意,为文章重新命题,并简要说明你命的标题好在哪里;如果不同意,说明你不同意的原因。(3分)‎ 答: ‎ ‎ ‎ ‎ ‎ 答案:‎ ‎1.D ‎2.B ‎3.按照时间顺序,从第一抹淡到极致的春色”,到“一两截刚刚泛青或萌出芽苞的小树枝,三五朵小野花”,到“枝条上是繁密的金色小花的一枝迎春”,再到“春天剪下的一块芳草地。”“春意的萌动和蔓延”的特点是春意从点到面、由淡到浓,直到处处是春天 ‎4.“晴朗”本是形容天气的,指没有云雾,日光充足;这里用来形容孩子们笑声的爽朗、天真、明净、充满了阳光,用得很形象很贴切。‎ ‎5.开放的探究性试题,答案不求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