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1.61 KB
- 2021-11-1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年内蒙古开鲁县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4题每题2分,5题3分,共11分)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书籍对人类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小而言之,读书不但可以提升自我,而且能够增长知识。大而言之,读书可以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①读书怎么读?易中天先生认为读书,特别是读文史类的书,悟性往往是最重要的。他强调要敢于质疑书本,检验书本的正确与否,关键在于要有怀疑的态度,而不是成为书的奴隶。李开复则将学习分化成了四个阶段﹣﹣即扎实基础、举一反三、无师自通和融会贯通。这四个阶段是一个依次推进的过程。②而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便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③从易中天的悟性、李开复的融会贯通再追溯到孔子的学与思,我们会发现这之间有着某种联系,他们都强调感悟。在博学的基础上领会文字的真谛。④茅盾经常用“三式”读书法:第一式,鸟瞰式,求得初步印象.第二式,精读式,品味作品妙处.第三式,消化式,吸收精华。和上面所说的悟性如出一辙。总之,读书不是为了附庸风雅、扭捏作态,但也不是聆听法院的判决。zhèng jīn wēi zuò谁都坚持不了多久,读书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让书香溢满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和生活,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吧!
(1)给选文中的加点词语注音
扭捏作态________
(2)根据选文中所给的拼音填写词语
zhèng jīn wēi zuò________
(3)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读书不但可以提升自我,而且能够增长知识。
B.读书可以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
C.检验书本的正确与否,关键在于要有怀疑的态度。
D.让书香溢满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和生活。
(4)选文中①②③④句划横线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读书怎么读?
B.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便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从易中天的悟性、李开复的融会贯通再追溯到孔子的学与思。
D.茅盾经常用“三式”读书法:第一式,鸟瞰式,求得初步印象.第二式,精读式,品味作品妙处.第三式,消化式,吸收精华。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名著内容的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
A.《水浒传》中有三大恶霸:一是开肉铺的镇关西,被鲁智深当街所杀;一是开酒铺的蒋门神,被林冲所杀;一是开药铺的西门庆,被武松所杀。
B.《西游记》中唐僧和悟空来到高老庄投宿。高太公因招了个妖怪女婿,正在烦恼,见来了唐僧师徒,就求降妖。行者变成太公之女,迷惑妖怪。
C.《儒林外史》用讽刺手法塑造了嘴上说自己从不占人寸丝半栗的便宜,实则扣押别人的猪还打折人家的腿,不给船钱还倒打一耙的无耻劣绅严监生;临死前因为多了一根灯草而不肯咽气的吝啬鬼严贡生等形象。
D.《观沧海》的作者是曹操。“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中,“三父子”里面的父亲指的就是曹操。
2. 古诗词赏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首联“凄凉地”三个字,举重若轻,一语带过了多少艰辛!“弃置身”则点明被贬、被抛弃,字里行间流露出无限的辛酸与悲凉。
B.颔联用“闻笛赋”“烂柯人”的典故写诗人被贬归来的感触:昔日友人,多已离世,如今孤身归来,物是人非,悲痛怅惘之情,油然而生。
C.颈联诗人以“千帆”“万木”自比,选取“沉舟”与“千帆”,“病树”与“万木”两两相对的意象,表现天地万物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活力。
D.尾联点明酬答之意,回应首联,既有对友人的感谢之情,也含共勉之意。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气,奔放中有哲思,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3. 古诗文填空
(1)乡书何处达?________。
(2)________,不问苍生问鬼神。
(3)树树皆秋色,________。
(4)________,只有香如故。
(5)寂寞江山摇落处,________。
(6)________,坐断东南战未休。
(7)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指出导致国家灭亡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8)秋瑾在《满江红》中用汉军破楚的故事,比喻自己冲破家庭牢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立身成败,在于所染①。陛下贞观之初,砥砺名节,不私于物,唯善是与②,亲爱君子,疏斥小人。今则不然,轻亵小人,礼重君子。重君子也,敬而远之;轻小人也,狎③而近之。近之则不见其非,远之则莫知其是。
(节选自魏征《十渐不克终疏》)
【注】①染:熏陶,沾染。②与:赞许。③狎:亲昵,亲近。
(1)解释下列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所以:
②未尝不叹息痛恨
痛恨:
③愿陛下亲之信之
愿:
④不私于物
私:
⑤今则不然
然: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②亲爱君子,疏斥小人。
(3)【甲】文段中,“亲贤臣,远小人”是为了追求“________”,【乙】文段中,对待“君子”和“小人”的不同态度则关系到“________”。
(4)请结合【甲】【乙】两个文段,指出“唯善是与”中的“善”主要包含哪两个方面的意思。
5.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拾 荒
万吉星
①深秋的凌晨,离天亮还有一个多小时,大街上冷冷清清的。昏黄的路灯把王婆婆孤单的身影拉得又细又长,她沿街仔细翻找着每一个垃圾箱,将凡是能卖钱的东西统统装进那个破旧编织袋里。
②她有些吃力地拖着那个鼓鼓囊囊沉重的袋子,从垃圾桶旁直起佝偻的身躯,用一只手握成拳头用力地捶打着酸痛的腰。这时,她隐隐约约听到一阵断断续续、细小而无力的哭声,她循着声音,目光不由自主地瞄到了不远处路灯下的一个小纸箱,以及被几件旧衣物包裹着只露出一个头的婴儿。环顾四周,除了阴冷的风吹着地上的落叶到处乱跑,连影子都没有一个。她把孩子抱起来,孩子脸色青紫,气若游丝,柔弱得像一只筋疲力尽的流浪猫。
③王婆婆解开自己的衣襟,把婴儿贴身捂在怀里,一股透心的凉从皮肤瞬间直达五脏六腑,她不禁打了一个寒战,内心涌起一丝悲凉。
④全家人的生活被这个从天而降的弃婴彻底打乱了,本来就过得十分拮据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不到一周,儿媳就给她下最后通牒:“这日子没法过了,要么你把婴儿扔了,要么我走,人家亲生父母都不愿养,你操哪门子心,说不定这孩子有什么绝症。”
⑤“好歹也是一条命啊!”王婆婆叹息着,但面对争吵,最后还是不得不妥协,带着弃婴寄居到一个拾荒老乡那儿。
⑥好景不长,真应了儿媳的那句话,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得赶紧做手术。王婆婆摸了摸缝在贴身衣兜里的两千块钱,这可是她这些年来起早贪黑拾荒换来的棺材钱啊!可一看到孩子那清澈的眼神,她心一横牙一咬,撕开了衣兜,双手颤抖着揭开一个用塑料布一层又一层包裹着的小袋子,就像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
⑦倾其所有,只够三天。第四天,医院通知续费,说手术费还差得多。王婆婆打电话给儿子,可还没说完,儿子就不耐烦地说:“我看你是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
⑧王婆婆抱着婴儿独自一人精神恍惚地坐在医院悠长的走廊上,不禁老泪纵横。一束阳光透过窗户斜射进来,像舞台上的追光灯,正好打在她蓬乱花白的头发上。这一场景,引起了一个年轻人的注意,他悄悄举起相机,迎着走廊的侧逆光,按下了快门。
⑨第二天,当地晚报发出一篇题为“七旬拾荒老人拾弃婴,身患疾病盼救助”的新闻报道。随后,电台记者来了,电视台也扛着摄像机来了,越来越多的陌生人来了……铺天盖地的爱心向老人和这个弃婴涌来,短短一周,30多万元的爱心捐款就送到了王婆婆的手上。
⑩然而,这浓浓的爱心并没有挽留住孩子幼小的生命。一个月后,在付出10多万元的医疗费之后,孩子还是走了。
⑪在王婆婆心痛欲绝的时候,儿子儿媳来医院找到她,态度诚恳地向她承认错误,还把她接回了家,破天荒地做了一大桌丰盛的菜,还不停地往她碗里夹菜。饭后,儿媳向她诉起苦来:“妈,你看孩子们渐渐大了,长期租房也不是个事儿,听说下月房租又要涨了,我看不如我们按揭买一套60平方米的房子吧,首付也就10多万元,你那儿不是还剩……”
⑫王婆婆没有说话,苦笑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⑬一年后,老家大山深处的那所乡村小学新教学楼落成,孩子们兴高采烈地从四面漏风的危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教室。王婆婆依然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拖着一个破旧的编织袋,捡拾垃圾,以及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的某些东西……
(选自《2017年中国小小说精选》,有修改)
(1)参照下面的表述,将小说情节补充完整。
凌晨拾荒,捡养弃婴→①_______________→为救弃婴,倾其所有→无助之中,八方相助→子辈相求,决然离去→②_______________
(2)小说第⑫段中写道:“王婆婆没有说话,苦笑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请你描写此刻王婆婆的心理活动。
(3)阅读第⑥段画线句,从描写或修辞两个角度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可一看到孩子那清澈的眼神,她心一横牙一咬,撕开了衣兜,双手颤抖着揭开一个用塑料布一层又一层包裹着的小袋子,就像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
(4)小说第②③段王婆婆捡弃婴的情节,时间很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述,第⑬段仅用“一年后”三个字一笔带过这一年发生的事情。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5)小说最后一段写王婆婆“捡拾垃圾,以及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的某些东西……”,结合小说具体分析,文中的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了哪些不应该丢弃的东西?
6. 说明文阅读。
真假近视都是不可逆的
①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近视患者呈现低龄化、度数高的特点,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很多家长认为假性近视或低度的真性近视是可逆的。在门诊中,经常有近视患儿家长问:“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让孩子的视力恢复正常?”一项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7﹣12岁小学生、13﹣15岁初中生、16﹣18岁高中生及19﹣22岁大学生的视力不良率分别为45.71%、74.36%、83.28%和86.36%.而在调查中,居然有近五成的家长不知道近视是不可逆的。
②事实上,如果是真性近视,无论中低度还是高度近视,都不可逆。假性近视实际上是调节痉挛,是由于长时间高强度近距离用眼,导致睫状肌持续紧张收缩不能放松所致。对这种类型的“近视”,通过放松调节,多看远处,必要时辅以睫状肌麻痹药物使用,是可以恢复部分视力的。但需要指出的是,所谓假性近视,不过是即将步入近视的一种过渡状态,临床上很少有一直能维持视力而不近视的青少年近视患者。到目前为止,全世界还没有发现任何一种方法能够逆转真性近视或者阻止假性近视转变成真性近视。现有的任何方法,都只能延缓近视发生的时间和进展速度。
③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和进展,并非一朝一夕。刚出生的婴幼儿都是远视眼,一般而言,4﹣5岁的孩子应该具备200度左右的远视储备,6﹣8岁的孩子应当具有100度到150度的远视储备。所有近视眼的发生,都是从远视储备消失的那一刻开始的,尽管此时双眼的视力可能是1.0甚至更好。当远视储备消失后,由于青少年身体还在生长发育,眼轴会继续拉长,就必然会发展成近视眼。因此,远视储备的珍惜和维护,在近视防控中至关重要。有的孩子上学期视力还是1.0,才过了半年就变成0.5了。其实,这种视力的急剧下降并不突然,因为从半年前远视储备消失开始,近视就启动了。
④那么,导致远视储备被迅速消耗的“元凶”包括哪些因素呢?高强度的近距离用眼(包括看手机、看电脑、看书、写作业、练琴等)和缺乏日间的户外活动是主要原因。医生推荐的户外活动时间是至少每天2﹣3小时,但很多孩子由于各种原因做不到。课间10分钟的户外活动,对于近视防控至关重要,但很多学校为了避免课间学生打闹,索性禁止学生课间10分钟外出活动。
⑤不少家长认为,孩子患了近视,戴上眼镜就万事大吉了。其实,医疗手段永远都是辅助的。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天天玩游戏,不多到户外活动,近视就会不断加深。因此,改变不良用眼习惯,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才是近视防控中最重要的一环。
(1)根据文章内容,给“假性近视”下定义。(50字以内)
(2)选文第①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选文第②段加点的“到目前为止”能否删去?为什么?
(4)选出对文章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 )
A.不管是中低度近视,还是高度近视,一旦是真性近视。都不可逆。
B.假性近视,是即将步入近视的一种过渡状态,临床上很少有一直能维持视力而不近视的青少年近视患者。
C.一般而言,6﹣8岁的孩子应当具有100度到150度的远视储备。
D.所有的青少年身体还在生长发育,眼轴会继续拉长,就必然会发展成近视眼。
7. 议论文阅读。
有趣的人不苟且
孟祥夫
①生活中,要是听说某某是个有趣的人,让人不免心驰神往,想要结识一番。有趣,和枯燥、乏味相对,是一个人身上闪闪发光的品质,是平淡生活里的“调味剂”。说一个人有趣,是很高的评价。正所谓,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②那么,何为有趣?明人袁宏道说:“世人所难得者唯趣。 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对“什么是趣”,古今中外,尚无定论,只能见仁见智。在文人墨客笔下,人有人趣,物有物趣,自然景物有天趣。趣者,存乎一心,大凡让人心生快意、心旷神怡的,都莫不有趣。
③有趣的人,对生活抱有大爱。有时,即便身处逆境,他们也能过得兴致盎然;即便眼前满是苟且,他们也总能找到诗和远方。苏轼就是个十足有趣的人。被贬官后,他没有愁肠百结,而是发现了生活的真和趣。在黄州,他把“价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的猪肉,做成了色、香、味俱全的“东坡肉”,并撰文《猪肉颂》,讲述烧制心得。除了“东坡肉”,还有“东坡肘子”“东坡鱼”“东坡饼”,都轰动一时,流传甚广。生活拮据,苏轼辟地耕种,以此为乐,写出《东坡八首》《雨后行菜圃》等诗,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
④有趣的人,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因为万般好奇,凡事都想探个究竟、弄个明白,自然就能找到常人一般难以发现的趣和乐。清人沈复在《浮生六记》中写道:“余忆童稚时,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他笔下的文字也是妙趣横生,比如,“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如此趣味盎然的文字,若非有趣之人,肯定抓耳挠腮、冥思苦想也写不出来。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⑤有趣的人,深藏大智慧。要从平淡的日子中咂摸出趣味,离不开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悉,对知识阅历的深厚积淀。鲁迅先生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鲁迅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针砭时弊,入木三分。而鲁迅本人,却幽默、有趣得很。一次,友人给鲁迅捎来一些柿霜糖,“吃起来又凉又细腻”。有药用效果,他本想留着以后吃。谁料,“夜间,又将藏着的柿霜糖吃了一大半,因为我忽而又以为嘴角上生疮的时候究竟不很多,还不如现在趁新鲜吃一点。不料一吃,又吃了一大半。”读到此处,让人忍俊不禁,掩卷而笑。
⑥有趣的人,不仅自己收获快乐,也是别人的“开心果”。而人一旦无趣,就不免面目可憎,让人避之不及。现在,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平日以“斗图”为乐,从各类小游戏、小程序中寻求快意,而一旦合上电脑、锁住手机,往往双眼发胀,大脑茫然,趣味尽失。这样的趣,终非真趣。不妨学学前人,多发现、挖掘生活的趣味,多吸收、汲取方方面面的知识,让自己有趣,让生活有味。
⑦梁启超说:“我是个主张趣味主义的人。我以为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若哭丧着脸挨过几十年,那么,生活便成沙漠,要他何用。”所以,不如行动起来,从明天起,做一个有趣的人。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本文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作者认为怎样才能过“不苟且”的生活?结合全文简要回答。
(4)下列事例与本文“做一个有趣的人”含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钱钟书行事如顽童,经常在他女儿睡着时,用墨笔在她脸上画胡子,在肚皮上画鬼脸,给女儿起各种形象的绰号来戏弄她。即使生活清苦,但这个有趣的爸爸却让他的女儿从小就知晓了乐观与探索的可贵。
B.有一次,苏格拉底在街上行走,有人用棍子打他的背,但很快的,他又若无其事的站起来。目睹整个经过的旁人问他:“你挨打,为什么不还手?”苏格拉底微笑地回答:“当一只发野性的驴踢你时,你会还它一脚吗?”
C.秦惠王有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公子疾。他为人幽默风趣,但美中不足的是,他脖子下面因病长了一个大肿瘤,被时人戏称为“智囊”,意思是他的智慧都在这大囊里。他自己对有这个大肿瘤不自卑,对别人的戏称也不介意。
D.唐代名相房玄龄,未做官时,有一次患重病,对他太太卢氏说:“我若病死,你不要守寡,要再嫁。”卢氏到房内,挖出一只眼睛以示终身不改嫁。后来房玄龄病愈,一直升到宰相高位,始终对夫人极为尊敬。
八、写作(50分)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
按要求作文。
人生路上有我们成长的足迹、拼搏的汗水、追梦的艰辛、成功的喜悦……这一路虽有风吹雨打,但更多的是阳光普照:父母师友的鼓励关怀、战胜挫折的自信勇气、读书赏景的美好感悟,一句叮咛、一个眼神、一篇好文、一次顿悟……这一切如阳光一样洒满了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请以“____路上洒满阳光”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诗歌除外)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③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
阅读下面材科,按要求作文。
郑学勤,天然橡胶研究专家,热带作物科学家。六十多年前他来到海南,立志为祖国摘下“无胶国”的帽子。为了这一梦想和使命,郑老几十年如一日坚守着责任和担当,虽历经千辛万苦,但初心不改,信念从未动摇,为中国济于世界产胶大国的行列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为了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如今已逾古稀之年的老专家依然走在研究热带作物的路上,培育无核荔枝,寻找诺丽果,研究辣木……续写着梦想和使命的新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主题;②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0年内蒙古开鲁县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4题每题2分,5题3分,共11分)
1.
【答案】
niǔ niē zuò tài
正襟危坐
B
D
B
【考点】
综合读写
【解析】
(1)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平时学习中扎实的积累,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扭捏作态”读作“niǔ niē zuò tài”。
(2)本题考查字形的掌握。根据平时对字词的积累,以及语段的内容,“zhèng jīn wēi zuò”写作“正襟危坐”。
(3)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根据平时对病句知识的积累,以及语段的内容,
A.错误,语序不当,将“可以提升自我”与“能够增长知识”调换位置;
B.正确;
C.错误,两面对一面,在“要有”前加“是否”;
D.错误,搭配不当,将“和生活”删去;
故选:B。
(4)本题考查标点的辨析。根据平时对标点知识的积累,以及语段的内容,
ABC.正确;
D.错误,这三式之间是表示并列分句,所以将句号改成分号。
故选:D。
(5)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名著内容的积累。根据平时对文学常识和名著内容的积累,
A.错误,“醉打蒋门神”的是武松,不是林冲;
B.正确;
C.错误,“严监生”和“严贡生”调换位置;
D.错误,“三父子”里面的父亲指的就是苏洵;
故选:B。
【解答】
niǔ niē zuò tài
正襟危坐
B
D
B
2.
【答案】
C
【考点】
现代诗歌阅读
【解析】
首联概写谪守巴楚、度尽劫难的经历。“凄凉地”“弃置身”,虽语含哀怨,却在感伤中不失沉雄,凄婉中尤见苍劲。二联感叹旧友凋零、今昔异貌。“闻笛赋”、“烂柯人”,借典寄慨,耐人寻味。三联展示的却是生机勃勃的景象,寄寓在其中的是新陈代谢的进化思想和辩证地看待自己的困厄的豁达襟怀;在手法上,它则将诗情、画意、哲理熔于一炉,以形象的画面表现抽象的哲理,旨趣隽永。尾联顺势而下,请白氏举杯痛饮,藉以振奋精神。
译文:
湖南一带荒远凄凉,二十三年过去了,被朝廷抛弃在那里。
回到家乡后,熟悉的人都已逝去,只能哼唱着向秀闻笛时写的《思旧赋》来怀念他们,而自己也成了神话中那个王质,已无人相识,真令人恍如隔世啊。
我如同一艘沉船,新贵们好比千帆竞渡,飞驰而过,我又如一棵病树,眼前都是万木争春,生机盎然。
今天听到你为我作的那一首诗,就借这美酒重新振作起精神吧。
【解答】
本题考查句意理解、赏析,解答时明确全诗的意思,理解诗歌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
ABD.正确;
C.有误,诗人没有以“千帆”“万木”自比之意,刘禹锡是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
3.
【答案】
归雁洛阳边
可怜夜半虚前席
山山唯落晖
零落成泥碾作尘
怜君何事到天涯
年少万兜鍪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考点】
名篇名句默写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
归雁洛阳边(注意“雁”的书写)
可怜夜半虚前席
山山唯落晖(注意“晖”的书写)
零落成泥碾作尘
怜君何事到天涯
年少万兜鍪(注意“鍪”的书写)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注意“浙”的书写)
4.
【答案】
①这里表示原因;②感到痛心、遗憾;③希望;③用私情;④这样
①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②亲近爱戴君子,疏远排斥小人。
汉室之隆,立身成败
①品行端正,有名声,有气节;②对朝廷忠诚,以死来报效国家。
【考点】
文言实词
文言翻译
文言文内容理解与分析
【解析】
译文:
【甲】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旺发达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倾覆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时,每次和我谈论这些事情,没有不对桓、灵二帝的昏庸感到痛心遗憾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优秀、以死报国的大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这样汉朝的兴隆便为时不远了。
【乙】能否作出一番成就,在于在于从小养成的习惯爱好。陛下在贞观初年,磨炼修养,讲究名声气节,不把私情用于外人外物,爱好的是善良,亲近爱戴君子,疏远排斥小人。今天却不是这样了,亲近狎亵小人,却从礼节角度心怀警戒地过于看重与君子的交往。过于慎重地对待君子,于是敬而远之;过于随便地看轻与小人的交往,于是狎亵而亲近起来。亲近起来就看不到他的错处了,敬而远之就看不到他的对处了。
【解答】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①句意为:这是后汉倾覆衰败的原因。所以:这里表示原因。
②句意为:没有不对桓、灵二帝的昏庸感到痛心遗憾的。痛恨:感到痛心、遗憾。
③句意为: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愿:希望。
③句意为:不把私情用于外人外物。私:用私情。
④句意为:今天却不是这样了。然:这样。
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重点字词:此,这些;悉,都;之,的。句意: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②重点字词:亲,亲近;爱,爱戴;疏斥,疏远排斥。句意:亲近爱戴君子,疏远排斥小人。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明确“亲贤臣,远小人”是为了追求“汉室之隆”;根据“立身成败,在于所染”“亲爱君子,疏斥小人”,明确【乙】文段中,对待“君子”和“小人”的不同态度则关系到立身成败。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注意通读两文,把握文意。“唯善是与”意思是:爱好的是善良的。“善”是善良的。读甲文明确“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明确善良的是指“对朝廷忠诚,以死来报效国家”;乙文“砥砺名节,不私于物”明确善良的是指“品行端正,有名声,有气节”。
5.
【答案】
(1)①婆媳争吵,妥协寄居,②捐建学校,抬荒依旧
(2)示例:这笔钱并不属于我们,我不能拿来给你们买房子;先前收养弃婴时你们争吵阻挠,现在凭什么来要这笔钱;我要用这笔钱来回报社会。
(3)示例一:动作描写。通过对王婆婆拿钱的一系列动作的描写,准确生动地写出了王婆婆救弃婴的决心,对这笔钱的不舍以及她的善良仁爱。
示例二:比喻。将揭开包裹钱的小袋子的过程比作“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表现了王婆婆对这笔钱的不舍。
(4)第②③段详细描述弃婴的状况和王婆婆捡拾弃婴的过程,能够充分展示弃婴的可怜和王婆婆的善心;第⑬段中,学校的修建过程对王婆婆形象的塑造和对全文主旨的表达作用不大,故一笔带过。
(5)①王婆婆儿子儿媳拒绝收养弃婴,丢弃了善良;
②王婆婆儿子儿媳想要用爱心款来买房,丢弃了淳朴(或:“正确的金钱观”“纯真”);
③婴儿的父母抛弃孩子,丢弃了责任。
【考点】
修辞手法及作用
理解记叙文中句子含意或作用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分析文章中人物情感
分析文章主旨或主题
梳理故事情节
赏析文章语言
小说阅读
描写方法及作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首先,阅读全文可知,“凌晨拾荒,捡养弃婴”对应文章第①~③段,“为救弃婴,倾其所有”对应文章第⑥⑦段,“无助之中,八方相助”对应文章第⑧~⑩段,“子辈相求,决然离去”对应文章第⑪⑫段。据此可知,第一空对应文章第④⑤段,第二空对应文章第⑬段。第④⑤段可以概括为“儿媳以离家相要挟,王婆婆不得不带弃婴寄居他处”,第⑬段可以概括为“王婆婆用资助的余钱捐建学校,而她依然坚持拾荒”。然后,将其分别改写成“四字短语+四字短语”的结构填入横线处即可。
(2)分析第⑫段中王婆婆的心理活动需要结合上下文的具体故事情节。在需要家人帮助时,儿媳以离家相要挟并拒绝了王婆婆;在得到社会资助后,儿子儿媳却打起了爱心捐款的主意,王婆婆定会在严词拒绝的同时,批评教育儿子儿媳。此外,从下文王婆婆捐建学校的行为可知,此时她还有将捐款用来回报社会的打算。综上,以王婆婆的口吻进行表达即可。
(3)题干要求从描写和修辞两个角度中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首先,联系上下文,明确这句话是对王婆婆在得知弃婴患重病之后准备拿钱救弃婴情形的描写,由王婆婆拿钱的一系列动作可知,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描写方法。结合句意,并由句中“像”这个关键词可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揭开包裹钱的小袋子的过程比作“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然后,联系文章内容不难得出,这句话既写出了王婆婆救助弃婴的决心,又表现了王婆婆舍不得辛苦钱的矛盾心理。综上,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角度,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阐述即可。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4)小说每一个故事情节的安排,都是为表现文章主旨服务的,能表现主旨的写得详细、具体,与主旨关系不大的则略写。本文通过王婆婆捡拾、收养、救助弃婴的故事,表现了王婆婆的善良、仁爱等美好品质。第②③段详写弃婴的状况和王婆婆捡拾弃婴的过程,更能突出她的这些品质。而第⑬段学校的修建过程,则对王婆婆形象的塑造和文章主旨的表达作用不大,故略写。
(5)该句位于小说结尾,起深化文章主旨的作用。作答时,应联系文章主旨进行分析。“丢弃的某些东西”不仅指人们丢弃的垃圾,还指缺失的人性,如婴儿的父母抛弃患病的孩子,丢掉了对孩子的抚养责任;儿子儿媳拒绝收养、救助弃婴,丢掉了人善良的本性;儿子儿媳想将爱心款据为己有,丢弃了本该有的纯真、淳朴。
6.
【答案】
假性近视是由于长时间高强度近距离用眼,导致睫状肌调节痉挛而即将步入真性近视的一种过渡状态。
举例子、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我国青少年近视患者呈现 低龄化,度数高的特点,引起读者注意和重视。
不能删去。因为“到目前为止”从时间上限制,说明只是写作本文时还没有发现能够逆转真性近视或者阻止假性近视转变成真性近视的有效方法,不代表以后不会发现新的方法。“到目前为止”这个短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D
【考点】
说明文内容理解与分析
【解析】
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主要介绍了真假近视都是不可逆的。文章先以具体惊人的数据引出说明的对象,接着介绍从科学的角度来分析真假性近视的成因与其纠正的难度,最后分析导致远视储备被迅速消耗的“元凶”有哪些因素,提醒家长与孩子注意如何去保护眼睛。
【解答】
本题考查说明对象的特征与信息的筛选。为事物下定义,首先要从文中找到其基本特点。根据文中的“假性近视实际上是调节痉挛,是由于长时间高强度近距离用眼,导致睫状肌持续紧张收缩不能放松所致”“所谓假性近视,不过是即将步入近视的一种过渡状态”可得出答案。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题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阅读文章第一段中的画线句子,给出一组调查数据,属于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根据其中的数据分析,其作用是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我国青少年近视患者呈现低龄化、度数高的特点,引起读者注意和重视。
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解答此类题先说明词语的意思,说明用了该词句子的意思,再说明删去此词句子的意思,最后强调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答题时先明确观点:不能删去。句中的加点词“到目前为止”起限制作用,意思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让近视逆转的有效方法。如果删去,意思则变为让近视逆转的方法现在没有,以后也不会有。这就过于绝对化,与事实不相符。
本题考查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ABC.正确。
D.有误,依据文章第③段“当远视储备消失后,由于青少年身体还在生长发育,眼轴会继续拉长,就必然会发展成近视眼”可知,青少年发展成近视眼’是有条件的。所以D项“所有的青少年身体还在生长发育,眼轴会继续拉长,就必然会发展成近视眼”的说法太过绝对,与原文表达的意思不符。
故选:D。
答案:(1)假性近视是由于长时间高强度近距离用眼,导致睫状肌调节痉挛而即将步入真性近视的一种过渡状态。(2)举例子、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我国青少年近视患者呈现 低龄化,度数高的特点,引起读者注意和重视。(3)不能删去。因为“到目前为止”从时间上限制,说明只是写作本文时还没有发现能够逆转真性近视或者阻止假性近视转变成真性近视的有效方法,不代表以后不会发现新的方法。“到目前为止”这个短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4)D
7.
【答案】
(1)有趣的人是不苟且的(或:我们要做个有趣的人)(2)举例论证用苏轼身处逆境,依然对生活充满激情,用心做美食,用心写诗的事例,论证了本段“有趣的人,对生活抱有大爱”的观点既具有故事性,又有事实胜于雄辩的说服力(3)不苟且就要做一个有趣的人有趣的人就需要对生活抱有大爱就要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不仅自己收获快乐,也是别人的“开心果”(4)D
【考点】
议论文内容理解与分析
【解析】
本文开篇论述了“有趣”的内涵。然后从四个角度论述如何做一个有趣的人:有趣的人,对生活抱有大爱;有趣的人,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趣的人,深藏大智慧;有趣的人,不仅自己收获快乐,也是别人的“开心果”。最后发出号召,号召大家行动起来,做一个有趣的人。
【解答】
(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中心论点是作者发表主要的集中的观点。中心论点通常在标题或文首或文尾的位置,联系全文找到作者概括性(提领或总结)的表达主要观点的“议论句”,即是论点,首先看标题,再看文首文尾。结合课文内容可知,本文的中心论点可以是题目,也可以是末尾语句:我们要做个有趣的人。
(2)本题考查辨析论证方法及作用。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即可。结合第三段内容可知,列举苏轼被贬官后,他没有愁肠百结,而是发现了生活的真和趣的例子,属于举例论证;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有趣的人,对生活抱有大爱”的观点,进一步证明了中心论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3)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联系自身的生活学习经历来谈。结合内容,根据“有趣的人,对生活抱有大爱;有趣的人,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趣的人,深藏大智慧;有趣的人,不仅自己收获快乐,也是别人的‘开心果’”等观点来阐述,言之有理即可。
(4)本题是对论据的考查。论据为论点服务,用来证明论点。解答时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围绕论点,判断论据是否合适。
ABC.合适。
D.举“唐代名相房玄龄”的例子,强调两人相互间对婚姻的忠诚,而不是“有趣”;不合适。
故选:D。
答案:
(1)有趣的人是不苟且的。(或:我们要做个有趣的人。)
(2)举例论证。用苏轼身处逆境,依然对生活充满激情,用心做美食,用心写诗的事例,论证了本段“有趣的人,对生活抱有大爱”的观点;既具有故事性,又有事实胜于雄辩的说服力。
(3)不苟且就要做一个有趣的人。有趣的人就需要对生活抱有大爱;就要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不仅自己收获快乐,也是别人的“开心果”。
(4)D
八、写作(50分)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
【答案】
【例文】
成长路上洒满阳光
成长,这是一条坎坷而又充满了芬香的道路,因为成长路上的阳光总是温和的。
看,这道景很美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哎呀,这头发咋这么难梳呢?”我又发起了牢骚,也不知为什么,每次洗过头后,我这束“马尾”可难处理了,又长又多,说剪吧又舍不得,唉,坐在一旁织毛衣的妈妈闻声而笑,她似乎有些“兴灾乐祸”:“看吧,叫你剪你又不剪,现在又怨谁呢?”“我不,才舍不得呢。”妈妈看着我的秀发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她把手中的针线放下,又好笑地说我像个呆子,我可不管,三七二十一蹦到妈妈面前要她帮我编辫子。也不知为何,这一刻的我总觉得心里好甜,也好舒服,妈妈的手每次都用力适中,并能很快把不听话的头发都收拾得井井有条。说实话,在我的记忆里,妈妈已好久好久没帮我梳头发了,真希望时间能停留,因为这道景好美,我不想被时间带走这里的阳光。
听,这声音也美
一看天只下着蒙蒙细雨,为了方便些,我的懒性大发﹣﹣不带雨伞就向教室外走去。刚到操场上,便听到有熟悉的声音在叫我:“××同学,下雨了你怎么不带雨伞呢?小心生病呀。”顿时觉得心里暖暖的,抬头便看到了以前的生物老师。
也正是这一刻,我才发现原来她并不那么老,因为她的声音一直是这么美。我笑了笑:“没事没事,我以后不这样了。”此刻,若是时间能定格该多好呀?我不想被时间带走这里的阳光。
尝,这缕情更美
已经走上初三的轨道了,但这条道不会让我们停留得太久,朋友间谁都不知别后几时能再相见,所以彼此都在无形中学会了宽容,好朋友也不再像以前那样爱跟我闹脾气了。她总爱天真地说:“要是能和你做一辈子的朋友该多好?我肯定每天早上都为你准备最好喝的牛奶。”可是…初三总是要毕业的,如果时光能让我多享受一下该多好呀?我不想被时间带走。
成长路上的阳光总是那么温和,那么美,我的世界也因此而芳香四溢。
【考点】
半命题作文
【解析】
该作文为半命题作文,题目之前加入了一段提示语,这为学生在选材立意方面提供了思路,使得学生在紧张的考场上得到引领与启发。该作文题考查的是考生对生活的体验和挖掘的能力,题目难度不算很大。
【审题立意】作文的题目是“路上洒满阳光”,什么是“路”,什么是“阳光”,在题干部分的提示语和写作要求中已经有了指点,“人生路上有我们成长的足迹、拼搏的汗水、追梦的艰辛、成功的喜悦…这一路虽有风吹雨打,但更多的是阳光普照:父母师友的鼓励关怀、战胜挫折的自信勇气、读书赏景的美好感悟,一句叮咛、一个眼神、一篇好文、一次顿悟…这一切如阳光一样洒满了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这就是指的“阳光”,“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和体验”,这就点明了“人生路”。
【文体选择】本文适合写记叙文,或者以记叙为主的文章,可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来写,写议论文难度较大。
【误区指南】在文章的开头或者结尾要出现“阳光”一词,达到再次点题、重申主旨的作用。
【表达方式】整篇文章要以记叙文字为主,也可以使用其他的表达方式作为补充,在文章最后可以写一段议论抒情文字,写出所感所悟,升华一下文章的主旨。
【解答】
【例文】
成长路上洒满阳光
成长,这是一条坎坷而又充满了芬香的道路,因为成长路上的阳光总是温和的。
看,这道景很美
“哎呀,这头发咋这么难梳呢?”我又发起了牢骚,也不知为什么,每次洗过头后,我这束“马尾”可难处理了,又长又多,说剪吧又舍不得,唉,坐在一旁织毛衣的妈妈闻声而笑,她似乎有些“兴灾乐祸”:“看吧,叫你剪你又不剪,现在又怨谁呢?”“我不,才舍不得呢。”妈妈看着我的秀发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她把手中的针线放下,又好笑地说我像个呆子,我可不管,三七二十一蹦到妈妈面前要她帮我编辫子。也不知为何,这一刻的我总觉得心里好甜,也好舒服,妈妈的手每次都用力适中,并能很快把不听话的头发都收拾得井井有条。说实话,在我的记忆里,妈妈已好久好久没帮我梳头发了,真希望时间能停留,因为这道景好美,我不想被时间带走这里的阳光。
听,这声音也美
一看天只下着蒙蒙细雨,为了方便些,我的懒性大发﹣﹣不带雨伞就向教室外走去。刚到操场上,便听到有熟悉的声音在叫我:“××同学,下雨了你怎么不带雨伞呢?小心生病呀。”顿时觉得心里暖暖的,抬头便看到了以前的生物老师。
也正是这一刻,我才发现原来她并不那么老,因为她的声音一直是这么美。我笑了笑:“没事没事,我以后不这样了。”此刻,若是时间能定格该多好呀?我不想被时间带走这里的阳光。
尝,这缕情更美
已经走上初三的轨道了,但这条道不会让我们停留得太久,朋友间谁都不知别后几时能再相见,所以彼此都在无形中学会了宽容,好朋友也不再像以前那样爱跟我闹脾气了。她总爱天真地说:“要是能和你做一辈子的朋友该多好?我肯定每天早上都为你准备最好喝的牛奶。”可是…初三总是要毕业的,如果时光能让我多享受一下该多好呀?我不想被时间带走。
成长路上的阳光总是那么温和,那么美,我的世界也因此而芳香四溢。
【答案】
【例文】
成功与信念
在成功的轨迹中,我们踏着信念前进……
﹣﹣题记
(一)
东汉时期,河南南阳的张衡创造了奇迹,发明了预测地震的仪器﹣﹣地动仪。
他的成功是信念的结晶,他做过上百次的实验,然而无数次的失败不仅没有击垮他,而且反败为胜,他深信自己的思维可以超越失败的界线。经过数十年的努力,他成功了。
成功属于有信念之人。
(二)
清末时期,我国的大文豪鲁迅先生曾做过弃医从文的壮举,他了解到当时中国人的病并非肉体之病,而是精神之病,他深信自己的笔墨可以感动中国数亿人的心,为中华民族存亡而奋斗,他几十年如一日地废寝忘食工作、写文章,在新文化运动中,他作为代表人物为中国的振兴立下了汉马功劳。他的信念给予了他成功的果实。
(三)
申奥成功是中国历史上的又一创举,中国代表怀着成功的信念进入申奥现场,坐在谈判席上,代表们舌战群雄。
申奥的成功体现了全中国人民的心,全国人民的信念集中在一起,创造出了令人出乎意料的创举。
(四)
台独势力的狂妄最终会被人民的信念所压倒,“公投”的结局以选票未过半数而失败,这体现了一切分裂祖国的行为终会被人民的信念所战胜。
古往今来,历史的轨迹告诉我们:信念是成功的动力,成功与信念犹如船儿与船浆;犹如红旗与风儿,犹如科学与发展。
【考点】
材料作文
【解析】
【审题立意】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以先进人物的事迹为语料,充满正能量,贴近学生生活。可选择的立意点有“使命”“信念”“责任”“担当”“坚守”“追求”“不忘初心”等。可以写记叙文,叙述自己或他人的经历和故事,抒写真情实感;也可以写议论文,提出论点,展开论述。
【写作思路】
题目:成功与信念。
文体:议论文。
思路:首段提出论题:成功与信念之间的关系。主体部分主要采用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列举古今中外一些名人因为有着坚定的信念而获得人生成功的具体事例,具体有力的对论题展开论述。末段总结全文,得出结论,发出号召。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解答】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例文】
成功与信念
在成功的轨迹中,我们踏着信念前进……
﹣﹣题记
(一)
东汉时期,河南南阳的张衡创造了奇迹,发明了预测地震的仪器﹣﹣地动仪。
他的成功是信念的结晶,他做过上百次的实验,然而无数次的失败不仅没有击垮他,而且反败为胜,他深信自己的思维可以超越失败的界线。经过数十年的努力,他成功了。
成功属于有信念之人。
(二)
清末时期,我国的大文豪鲁迅先生曾做过弃医从文的壮举,他了解到当时中国人的病并非肉体之病,而是精神之病,他深信自己的笔墨可以感动中国数亿人的心,为中华民族存亡而奋斗,他几十年如一日地废寝忘食工作、写文章,在新文化运动中,他作为代表人物为中国的振兴立下了汉马功劳。他的信念给予了他成功的果实。
(三)
申奥成功是中国历史上的又一创举,中国代表怀着成功的信念进入申奥现场,坐在谈判席上,代表们舌战群雄。
申奥的成功体现了全中国人民的心,全国人民的信念集中在一起,创造出了令人出乎意料的创举。
(四)
台独势力的狂妄最终会被人民的信念所压倒,“公投”的结局以选票未过半数而失败,这体现了一切分裂祖国的行为终会被人民的信念所战胜。
古往今来,历史的轨迹告诉我们:信念是成功的动力,成功与信念犹如船儿与船浆;犹如红旗与风儿,犹如科学与发展。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相关文档
- 2020-2021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2021-11-1114页
- 江苏省无锡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解2021-11-1116页
- 人教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语文-写作 2021-11-113页
- 2017年乐山市中考语文试题2021-11-1111页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课堂教学2021-11-1118页
- 初中语文文言文必背篇目:爱莲说2021-11-112页
- 2018-2020近三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2021-11-11103页
- 2020年部编版九年级(上)语文期中试卷2021-11-114页
-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专题2021-11-1126页
- 2020-2021学年(上)第二阶段水平检测2021-11-1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