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3 MB
  • 2021-11-11 发布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诗词三首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3 诗词三首 ‎《行路难》(其一)‎ ‎1.以品、读结合的方式赏析诗歌,培养诗歌鉴赏的能力。‎ ‎2.理清作者情绪变化,感悟作者复杂情感。‎ ‎3.探究本诗艺术手法,谈论人生感悟。‎ 一、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个人,他少有大志,以管仲、晏婴等名相自期,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即使退而求其次,也要像他的乡人司马相如、扬雄那样,以一篇辞赋文章一鸣惊人,为天子所用。他二十四岁离开蜀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漂泊大半生,直到四十二岁才奉诏供奉翰林,两年以后又不容于朝,被迫出京。这个人就是李白。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代表作《行路难》(其一),感受诗人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 二、教学新课 作者简介: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年轻时漫游全国各地,曾经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遭谗去职。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死于当涂。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现实,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河,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他善于从民间吸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奇绚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诗歌背景:《行路难》是李白在天宝三载(744年)遭受谗毁初离长安南下时所作,共三首,本文是第一首。“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 ‎1.本诗的前四句写出了作者怎样的状态?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是如何表现他的感情的?‎ 明确:前四句写出“嗜酒见天真”的作者竟然在朋友的践行宴上,“停杯投箸不能食”,并“拔剑四顾心茫然”,写出了他内心的苦闷抑郁。为了表现这种苦闷,作者用“停”“投”“拔”“顾”四个连续动作与“金”“清”“玉”“珍”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就更能让我们感受到诗人极度愤懑、抑郁不舒的心情。‎ ‎【教学提示】‎ 可引导学生从诗歌情绪的起伏入手思考。‎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作者在这里并未渡河登山,那么这么说的用意是什么呢?‎ 明确:这两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明了他苦闷的原因。“冰塞川”“雪满山”‎ 象征了人生道路艰难险阻。李白本是个积极处世的人,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宏大的事业。可是他受诏入京后,皇帝却没有重用,而且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这不正像遇到冰塞黄河,雪拥太行吗?‎ ‎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化用了什么典故?用意何在?‎ 明确:前一句化用了姜尚九十岁在磻溪钓鱼,得遇文王的典故;后一句是伊尹受商汤聘用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的典故。作者在此化用这两个典故,表明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业的信心。‎ ‎4.“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作者化用典故刚刚有了信心,为何又开始感叹行路难?‎ 明确:当作者的思绪再次回到现实中来的时候,仍然感到了生活的艰难。展望未来,只觉前路崎岖,歧路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呢?这四句节奏短促,反复感叹过去自己那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同时也表现出进退失据而又不甘自弃,继续探索寻求出路的复杂心理。‎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说明作者最终拥有了怎样的心境?‎ 明确:说明了作者又对前路充满信心,哪怕面前的道路险峻而多歧,作者却相信终有一天将乘长风破万里浪,渡过大海,直达理想彼岸。突出表现了他准备冲破一切阻力,去施展自己抱负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这是他唱出的最强音。‎ 探究:这首诗一共十四句,八十二个字,在七言歌行中只能算是短篇,但它跳荡纵横,具有长篇的气势格局,其原因在哪里?‎ 明确:(1)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复杂变化。(2)诗人的浪漫主义气质,以及不畏前途艰险的豪迈。‎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朗读并背诵诗歌。‎ ‎2.体会景物描写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 ‎3.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及作者百折不挠的乐观精神。‎ 一、导入新课 提问:本文题目是什么意思?‎ 明确:酬,即是酬答,以诗相答;乐天,即白乐天,也就是白居易。‎ 唐敬宗宝历二年,刘禹锡从和州返洛阳,途经扬州时,遇到了白居易。在筵席上白居易写了一首诗赠他,他就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作为答谢。那么白居易给刘禹锡写了怎样一首诗让他竟写诗答复呢?这首答复诗又写了怎样的内容呢?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 二、教学新课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现河南省洛阳)人,唐代诗人。他曾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 ‎,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禹锡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刘禹锡写了这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答谢他。‎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教学提示】‎ 教师引导学生简要学习本诗,引导学生关注写作背景。‎ ‎1.作者为什么说“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明确:在《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中白居易提到“二十三年折太多”,作者既是写酬答之诗,便从此处作起,而“巴山楚水”泛指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在当时这些地方都十分荒僻偏远,刘禹锡想改革时弊,遭到打击,却被贬到凄凉荒僻之地如此之久,其愤慨心情也就不言而喻。‎ ‎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化用了什么典故?有何作用?‎ 明确:化用了“闻笛赋”与“烂柯人”两个典故,“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一次向秀经过亡友嵇康的旧居,听见有人吹笛,不胜悲叹,于是写了《思旧赋》,作者写此意在想起当年因政治改革失败被杀被贬的朋友,不胜怀念。“烂柯人”指晋人王质。据《述异记》载,王质入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便停下来观看。等到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已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上百年。此处作者以王质自比,写自己被贬离京虽然只有二十余年,但心里却有隔世之感。作者用这两个典故,表达了对旧友的悼念,抒发了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3.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明确:“沉舟”“病树”为诗人自喻。这两句针对白居易赠诗中“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两句而发。白诗的意思是您是个这么有才能的人,长期被贬边远地区,寂寞地闲望山水风光,而朝廷的重要官职将由谁来承担呢?而刘诗答的意思是虽然我一人被贬远迁,但后继者仍大有人在,何必为我一人可惜?显示了诗人开阔的胸怀。‎ ‎4.请比较《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说说两首诗谁的境界更胜一筹。‎ 明确:本诗是刘禹锡回赠白居易的诗作,白居易原本只是感喟,诗中多流露出的是叹惋之情。而刘禹锡的回赠诗,虽也曲折地表达了诗人遭受政敌打击,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平心境,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更显出了他豁达的人生观。‎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结合全诗内容,简要说说本诗的主旨。‎ 明确:诗的首联以伤感低沉的情调,回顾了诗人的贬谪生活。颔联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以后人事生疏而怅惘的心情。颈联是全诗感情升华之处,也是传诵千古的警句,诗人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意思是自己虽屡遭贬谪,但新人辈出,也令人欣慰,表现出他豁达的胸襟。尾联顺势点明了酬答的题意,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 ‎《水调歌头》‎ ‎1.反复朗读本首词,体会其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通过联想和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领会词人情感的变化过程。‎ ‎3.理解词人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 一、导入新课 古往今来,许多诗人以月亮为题材来吟诗赋词,你能背一些咏月的诗词吗?(预习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千年以前,大文豪苏轼也在中秋明月下对酒当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咏月名篇——《水调歌头》。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苏轼,走进他的词。‎ ‎【教学提示】‎ 可播放王菲的歌曲《明月几时有》,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内容。‎ 二、教学新课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创作背景: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代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熙宁七年(1074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熙宁九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弟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教学提示】‎ 词:是一种新体诗歌,盛行于宋代的一种文学体裁,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词按字数的多少大致可以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词有词牌,每一种词牌都代表一支曲子,有严格的字数和平仄要求,一般的词人只负责“填词”就行了。词的内容一般分为上、下片或上、下阕。词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婉约派代表:柳永、李清照。豪放派代表:苏轼、辛弃疾。‎ ‎1.初读文本,借助工具书梳理字词。‎ ‎2.教师范读或播放范读音频,学生模仿着读,并在朗读中把握朗读节奏。‎ 节奏划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 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小序交代了哪些内容?‎ 明确:小序交代了写这首词的时间和原因。时值中秋佳节,月圆之夜,因此写月,古人见月思乡思亲,苏轼亦然,因此写此作来怀念自己的弟弟。‎ ‎2.词的上、下两阕主要写的是什么?‎ 明确:上阕:写月下饮酒(写景),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 下阕:写对月怀人(抒情),由感伤离别转化为对离人的祝福。‎ ‎3.上阕写到月宫境界,反映了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的心理状态,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态呢?请结合下面提示做简要分析。‎ 提示:写作该词时,苏轼正被贬密州任知州。当时他在政治上不得志,一再遭贬。其时,他和弟弟苏辙(即子由)已经七年没有团聚了。‎ 明确:他写这首词时正政治失意,思想的矛盾、对现实不满充塞胸怀,由此,才写出幻想中的天上宫阙,幻想超脱尘世。‎ ‎4.为什么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也反映了他矛盾的心理?他最终是否选择了乘风归去?‎ 明确: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与入世两方面都吸引着他,显现出了他的矛盾心理。但矛盾的最终结果是回到现实,“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便说明他最终选择了入世。‎ ‎5.下阕写月光引起作者的无眠,作者为什么会“无眠”?作者在此处的“无眠”是否还有深刻含义?‎ 明确:文章在小序中便说“怀子由”,这“无眠”正是因怀念亲人而起。而“无眠”一词在此还有更深刻的含义,即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 ‎6.请赏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两句。‎ 明确: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词人毕竟是旷达的,以最开放的心胸慨然面对一切,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效仿。‎ ‎7.再次朗读诗歌,要求字正腔圆、有板有眼、抑扬顿挫、有情有味,要能读出矛盾的心理,积极的处世态度,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三、板书设计 可取之处 ‎1.详细规划三首诗的教学目标,且三首诗歌的教学目标落实全面;‎ ‎2.以朗读穿插于全文学习中,有助于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不足之处 ‎1.由于课时限制,诗歌教学无法向课外延伸;‎ ‎2.学生对古人的情愫把握能力较差,难以理解诗歌中寄寓的深情。‎ 第四单元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第四单元 )  青春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