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3.50 KB
- 2021-11-1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7年初中毕业生适应性考试
语 文 试 题
注意事项:
1.本卷共有6页,25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限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指定的位置,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和姓名,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3.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在指定的位置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答题,不得使用铅笔或圆珠笔等笔作答。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楚。请按照题目序号在答题卡对应的各题目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卡区域的答案和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积累与运用(26分,1—7题各3分;第8题5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氛围(fèn) 症结(zhèng) 积攒(zăn) 咬文嚼字(jué)
B. 眺望(tiào) 木讷(nè) 埋怨(mán) 忍俊不禁(jīn)
C. 塑造(sù) 飘逸(yí) 殷红(yīn) 骇人听闻(hài)
D. 隽永(juàn) 附和(hè) 累赘(zhuì) 汹涌澎湃(pài)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氛”读“fēn”,“症”读“zhēng”,“嚼”读“jiáo”;
C.“逸”读“yì”,“殷”读“yān”;
D.“赘”读“zhui”;
故选B。
2.下列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静谧 葱茏 脍灸人口 跌宕起伏
B. 急躁 取缔 融会贯通 深恶痛嫉
C. 履行 睿智 直截了当 谈笑风生
D. 磅礴 恬淡 开天劈地 一筹莫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A.“脍灸人口”应改为“脍炙人口”;
B.“深恶痛嫉”应改为“深恶痛疾”;
D.“开天劈地”应改为“开天辟地”;
故选C。
3.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词多义是汉字的突出特点。例如“适可而止”的“适”表示“恰好”的意思,“ ”的“适”表示“去,往”的意思。再如“化险为夷”的“夷”表示“平坦,平安”的意思,“ ”的“夷”表示“平常”的意思。又如“人逢喜事精神爽”的“爽”表示“舒服,畅快”的意思,“ ”的“爽”表示“差错”的意思。因此,学习汉语必须关注一词多义的现象。
A. 无所适从 鄙夷不屑 毫厘不爽 B. 削足适履 鄙夷不屑 屡试不爽
C. 削足适履 匪夷所思 毫厘不爽 D. 无所适从 匪夷所思 屡试不爽
【答案】D
【解析】
【详解】无所适从:意为不知听从哪一个好或不知怎么办才好,“适”是“去、往”的意思;削足适履: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的牵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适”是“合适”的意思。故第一个空应填“无所适从”;鄙夷不屑:意思是指轻视,看不起,“夷”是“贬低,降低”的意思;匪夷所思: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夷”是“平常”的意思。故第二个空应填“匪夷所思”;毫厘不爽:形容一点不差,“爽”是“差错”的意思;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爽”是“差错”的意思,第三个空“毫厘不爽”“屡试不爽”均可。综上所述,故选D。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两会期间,人们在茶余饭后津津乐道地谈论着“深化改革”“反腐倡廉”“养老改革”“环境治理”等热点话题。
B. 如今造假手段不断翻新,各种“山寨”如日中天,工商部门明确表示要持续加大对假冒伪劣商品的打击力度,下大力气整顿经济市场。
C. 他们在迷宫般的坑道中探索道路,参与地下深处的工作,并乐此不疲,甚至忘记了岁月是怎样流逝的。
D. 学问是“问”出来的,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发扬不耻下问的精神,主动向老师请教,这样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
【答案】C
【解析】
【详解】A.津津乐道:意思是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与后面的“谈论着”重复;
B
.如日中天:好像太阳正在天顶。比喻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褒义词,这里用于“山寨”商品不合适;
C.乐此不疲: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语境符合;
D.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这里用于形容向老师请教,用错对象;
故选C。
【点睛】对于成语可以从词义、感情色彩和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梨不仅味道清甜,还有药用价值,它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碘等成分就具有维持细胞组织的健康状态的作用。
B. 正在兴建新时代国际广场是一座大型集商贸居住于一体的广场,位于原老县政府旧址。
C. 网购包装纸箱浪费惊人,建立一个由政府主导的回收体系,提高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可以大幅度提高回收利用效率,减少浪费。
D. 富有开拓精神的当代青年是“中国梦”的实现者、助跑者和寄托者,他们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托起“中国梦”。
【答案】A
【解析】
【详解】B.语序不当,应把“集商贸居住于一体的”放在“大型”前面;
C.搭配不当,应该是“增强……意识”,所以把第一个“提高”改为“增强”;
D.语序不当,应把“实现者、助跑者和寄托者”改为“寄托者、助跑者和实现者”;
故选A。
【点睛】病句题的点睛:常见的病句的类型包括:成分残缺、语序不当、搭配不当、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句式杂糅、前后矛盾、两面对一面、否定不当、成分赘余等。
6.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但是人类错了,大自然在某个清晨突然咆哮,于是水和空气的污染,臭氧层破坏,阳光越来越凶猛地照射,都成了人类必须面临的严峻困境。 ②也许是人类的天性,凡是无偿获得的东西,就不为自己所珍视。 ③当原本无偿的东西开始收费以后,人类才珍视它们。 ④我们曾以为大自然恣肆汪洋,可以无限攫取。⑤人类肮脏了那些洁净的物质,于是有了装在瓶子里的蒸馏水和氧气罐头等等商品。
A. ②④①⑤③ B. ②⑤④①③ C. ④③②①⑤ D. ④①⑤③②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排列句序的能力。阅读文段可知,此文段是关于对“无偿获得的东西,不为珍视”的阐述。通过阅读,可知第②句引出了文段的写作内容——无偿获得的东西,就不为自己所珍视,故应置于首句;第④句具体举出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应放在①句后;第①句紧跟上句,指出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无知,导致了面临严峻困境;第⑤句和第③句逻辑关系紧密,当无偿的东西收费后,人类才珍视它们。通过以上分析,排序应为“②④①⑤③”,故选A。
7.下列说法错误一项是( )
A.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中,被称为“三绝”的分别是:“奸绝”曹操、“智绝”诸葛亮、“义绝”刘备。
B. 鲁迅在《父亲的病》和《藤野先生》中分别写到了“庸医害人”和“国人围观枪杀中国人”,这两件事触发了他先想“医学救国”,而后决定“弃医从文”。
C. “垂髫”“加冠”“而立”“花甲”“耄耋”在古时代指不同年龄的人,这五个代称是按年龄从小到大排列的。
D. “说”是一种带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跟现代杂文相似。
【答案】A
【解析】
【详解】A.“义绝”刘备表述错误。《三国演义》一书中,智绝——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也就是三国中智商最高的人;奸绝——曹操,字孟德,三国中最奸诈的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义绝——关羽,字云长,最讲义气的人,和刘备、张飞桃园结义,后来身在曹营心在汉,华容道义释曹操等等;
故选A。
8.古诗词默写填空
①史册有遗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慷慨悲歌白发新。(陆游《哀郢二首(其二)》)
③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_____(王之涣《凉州词》)
④《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比喻,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哲理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 现在,人们常用《游山西村》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 比喻绝境中看到希望和转机,给人以安慰和鼓励。
【答案】 (1). ①毋贻来者羞 (2). ②淋漓痛饮长亭暮 (3). ③春风不度玉门关 (4). ④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5). ⑤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解析】
【详解】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贻、淋漓、畔”等字词容易写错。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一)(16分,11、13题2分,其他每小题3分)
阅读《谁的电话》,根据要求回答后面问题。
谁的电话
何燕
①老葛终于赶在快递公司下班前把月饼寄出。
②团圆之夜,主任看老葛一人在家,便请他到自己家喝酒。主任还说,他要好好向老葛学习怎样教育孩子。
③老葛老来得女,为了女儿小若能考出好成绩,可谓劳心劳肺,烟不抽酒不喝,挣断脊梁筋大手大脚为小若买书,送学习班。用别人的话说,这些年,老葛为了孩子活得极其不男人。 小若的高分数给老葛长了不少脸,从玉城小学到玉城高中,多少次家长会,老葛都被请到主席台就坐。高考后,老葛还被请去演讲。
④“老葛兄,在做父亲方面,我要向你学习。来,我敬你。”主任举起酒杯,老葛惶恐地站起来,主任“吱”的一声把酒喝了下去。老葛觉得主任喝得很有型,很有风范,很男人。搁以前,主任是不用正眼瞧自己的,更别提敬酒。老葛也想大男人—回,像主任一样“吱”的一声喝下去,可刚喝一半,就被呛住了,憋红着脸直直地僵着。等缓过了劲,老葛才喝下剩下的半杯酒。
⑤“老葛兄,你教子有方呀,你家小若九年时间就完成了十二年的学习,现在进的还是名牌大学!”主任竖起大拇指,“连跳三级。”
⑥“哪有?小学跳了两级,初中才跳了一级。”老葛打着酒嗝习惯性地回答。这话回答主任是头一回,可回答三亲六戚左邻右舍像背九九乘法口诀。小若成长的这些年,老葛跟他们也只有这几句话了。从孩子一驻扎在婆娘的肚子里,老葛就开始忙胎教,接下来忙这教忙那教,一忙就是十六年。
⑦ “爸爸,爸爸,你是我的大树!”主任的电话铃声响了起来。主任看了一眼,把电话掐了。“老葛兄呀,不怕你见笑,做为家长,我是失败的。我儿今年连三本都考不上,现在还拒绝复习,跑去读什么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主任的电话铃声又响了起来,主任看了电话一眼,又想掐掉。
⑧老葛问:“谁的电话?毛毛吗?接吧!”
⑨主任一接通就说:“毛毛,你如果不回来复习,别想我搭理你。”
⑩“老爸,别气坏身子,中秋节快乐!”电话那头传来毛毛的声音,“收到我给你寄的月饼了吗?你尝尝跟家里的有啥区别。”
老葛摇了摇微晕的头,看见月光从天空洒下来,像银色的缎子,扯都扯不断。老葛责怪自己,早一天给小若寄月饼就好了。
这时,老葛的手机也响了起来。老葛一看电话,脸上沟壑纵横的皱纹笑成了一团,像地球仪上密密麻麻的经纬线:“我家小若的!喂,小若呀……”老葛愣了一下,看了看主任,乐呵呵地说,“知道了,今天中秋节,我很快乐,你也要快乐!”说完,老葛埋怨,“这孩子,真浪费,千里迢迢打电话就为了祝我中秋节快乐!”
“小若懂事,不像毛毛。你看他都这年龄了,还把我手机接他电话的铃声设成《爸爸去哪儿》……”
老葛的手机又响了起来,是短信!老葛看了一眼就删了,边删边说:“是婆娘的。不管她,来,咱俩继续喝,不醉不休!”
两个男人继续喝。
中间,老葛的手机又响了起来。老葛看了一眼,没接。
“谁的电话?小若吗?接吧!”主任说。老葛摇晃着接电话:“喂,喂,你说什么……我不是,你打错了!”说完,捣鼓了几下手机,又灌起酒来。
酒局残余,老葛喝得醉醺醺的,手机再次响了起来,主任嘟哝:“谁的电话呢?”拿起老葛的手机一看,来电显示:“讨债的,别接!”
老葛人虽醉,可脑里还记得小若刚才的电话和信息。小若第一次来电话,只说了一句:“喂,这个月打一千!”就挂了。
过后又发来一信息:“还是打一千一吧,我看中了一条裙子!”
看老葛不回信息,小若第二次来电话:“看到信息了吗?打一千一!”老葛气急地说:“打错了!”话还没说完,那头已是忙音。老葛一气之下,把小若的电话备注名改成:“讨债的,别接!”
老葛醉倒下去时,脑里回现出小若给自己长脸的高分试卷外,耳边也回荡着小若这些年简洁的话语:小学时“我得了第一”,初中时“我又得了第一,汇三百”,高中时“我还是第一,汇六百”,到现在的“打一千”。没有问候,也没容老葛说话。像刚才,老葛多想跟小若说说你妈病了,我在医院忙了两天……当然,也有老葛不想说的,那就是他把家里唯一的月饼快递了。
老葛也想跟主任说,在做父亲方面,他要向主任学习。
可醉了的老葛什么都没说出来。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6年第1期)
9. 请根据文章内容和提示,将小说情节补充完整。
把酒话教子——( )——( )——( )
10. 老葛三次接电话时的反应各有不同,暗示了他怎样的心理活动?请作简要分析。
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小说中“接打电话”的情节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12. 小说构思精巧,描写了两个父亲中秋节喝酒的场景,通过人物对话和孩子们打来的电话,巧妙地将人物进行了多角度的对比。请你从文中找出三处,谈谈你的看法。
13. 小说以“谁的电话”为题,有什么好处?
14. 下列对这篇小说内容和手法的理解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从文中看,老葛是一个任劳任怨、关爱孩子而又爱面子的人,他关注孩子的成绩,孩子的学业进步,证明他教育孩子是非常成功的。
B. 小说有明暗双线,明线是老葛和主任两人中秋节喝酒时围绕孩子而进行的谈话;暗线是老葛和女儿为了买衣服的钱而进行的短信、电话往来。这样使小说的场景、情节集中,叙述不蔓不枝。
C. 主任的儿子毛毛虽然成绩不够优秀,不够懂事,实际上却是一个乐观向上、重亲情、有主见的青年。
D. 小说的结尾写老葛醉了,想和主任说说真心话,却什么都没说出来,因为他能理解主任,主任的孩子学习不好,也很烦恼。这样写,言简意丰,回味无穷。
【答案】9. (1). 孩子来电话 (2). 老葛拒(掐)电话 (3). 醉酒思得失
10. (1). 第一次:满心欢喜。(老葛看到是女儿的电话,“脸上沟壑纵横的皱纹笑成了一团,像地球仪上密密麻麻的经纬线”) (2). 第二次:气愤和寒心。(“老葛气急地说:‘打错了!’话还没说完,那头已是忙音”,暗示老葛得知女儿来电只是要钱,没有问候,也没容老葛说话) (3). 第三次:感到羞愧。(“把小若的电话备注名改成:‘讨债的,别接!’”暗示老葛担心女儿的表现被主任知道,内心不安)
11. (1)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2)丰富人物的形象;(3)揭示了小说的主旨;(4)设置悬念,引发读者阅读兴趣。(答出两点即可)
12. (1)老葛对女儿的疼爱与女儿对老葛的冷漠相对比,让人反思感恩心的培养。(2)老葛的无私付出与女儿无休止的索取相对比,让人反思对孩子责任心的培养。(3)老葛女儿的冷漠与主任儿子的孝顺对比,让人反思孩子品格的培养。(4)老葛的“成功”与主任所谓的“失败”相对比,让人反思成才的内涵。(5)老葛女儿的来电备注与主任儿子的电话铃声对比,让人反思亲情教育是否成功。
13. 第一,以“谁的电话”为题,能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第二,从艺术构思来看,“谁的电话”曾在文章中三次出现,“电话”将两个在异地求学的孩子联系起来,使小说的场景、情节集中。第三,“谁的电话”引出两个父亲对待孩子来电的不同态度,也生动地表现了两个不同的心理;主任因儿子成绩不好而愧怍,因儿子重亲情而欣慰;老葛接电话时因女儿冷漠自私而难堪、气恼。第四,电话的内容让两个孩子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成绩优秀情商低,一个成绩不好但情商高,从而引发人们对两个家长的教育方式的思考,有利于表现文章的主旨。 14. B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情节的梳理概括。文章第①至⑥段主要写了老葛与主任一起喝酒,谈论教育孩子的问题;第⑦至⑬写了两个两个孩子分别来电话,两位父亲分别接了电话;第⑭至㉑段交代了老葛拒绝接电话及其原因;第㉒至㉔段写老葛醉倒反思女儿的成长过程。组织答案时,要做到与提示的格式、字数相同或相近,故本文的情节可概括为:把酒话教子——孩子来电话——老葛拒电话——醉酒思得失。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人物心理的揣摩。解答本题,需梳理三次老葛接电话的情节,从人物的动作、表情中得出其心理活动,并适当进行分析。第一次,在文中第⑫段“老葛一看电话,脸上沟壑纵横的皱纹笑成了一团,像地球仪上密密麻麻的经纬线”“乐呵呵地说”,从老葛看到是女儿的电话,脸上惊喜的表情,可知此时老葛是满心欢喜的;第二次,在文中第⑰段“老葛摇晃着接电话:‘喂,喂,你说什么……我不是,你打错了!’说完,捣鼓了几下手机,又灌起酒来”,同时结合下文第㉑段“小若第二次来电话:‘看到信息了吗?打一千一!’老葛气急地说:‘打错了!’话还没说完,那头已是忙音”,这里写了老葛的女儿打电话来,只是为了要钱,并没有对老葛的问候,更是没有让老葛说句话,然后老葛气急地说电话打错了,从这可知此时的老葛是气愤和心寒的;第三次在第⑱段“手机再次响了起来,主任嘟哝:‘谁的电话呢?’拿起老葛的手机一看,来电显示:‘讨债的,别接!’”,从老葛把女儿的备注名称改为“讨债的,别接”,暗示了此时的老葛害怕被主人知道女儿的表现,内心是惶恐不安的。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情节的作用。小说某一情节安排作用思考方向:对表现主题的作用,或点题,或突出主题;对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或发展了人物性格,或表现了人物性格;对整个故事情节构成方面的作用,或埋下伏笔,或做铺垫,或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本文中“接打电话”是小说的核心情节,三次来电依次展开,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通过接打电话对比的地方,展现了小若和老葛的人物形象;在两对父女(子)接打电话的对比中突出了小说的主旨;写老葛拒接电话,设置悬念,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小说表现手法的分析。列举文章中运用的对比,联系人物形象及主题,分析运用对比手法的作用。文章中的对比有:老葛的付出与女儿的索取;老葛对女儿的疼爱与女儿对老葛的冷漠;老葛女儿的冷漠与主任儿子的孝顺;老葛教育的“成功”与主任教育的“失败”;老葛电话里对女儿名字的备注以及老葛儿子为父亲设置的手机铃声。这些对比无一不在体现对于孩子的培养,不应仅仅只是在成绩上,而更应该是在责任心、感恩心、孝心等这些品德上进行培养。教育的成功与失败,孩子的成才与否,也不应该仅仅以学习成绩为衡量标准,好的品德修养才是重中之重。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标题的作用。小说标题的作用通常有以下几种: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标题就是小说的线索;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推动情节的发展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转折,化解了人物矛盾冲突;突出主题,一语双关,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本篇小数以“谁的电话”为题,好处有:(1)设置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2)“谁的电话”在文中出现了三次,通过老葛的女儿、主任的儿子打电话给自己的父亲,“电话”将所有的人物都联系起来,使小说的情节、场景集中到了一起;(3)“谁的电话”写出了两个父亲对待孩子的不同态度,主任虽因儿子成绩不好而感到羞愧,但也因儿子的孝心而感动;老葛却被女儿电话中的冷漠伤透了心,感到难过、气愤,同时也怕被主任发现女儿的不孝,感到难堪、窘迫;(4)通过两个孩子的电话内容对比,一个成绩优秀但自私冷漠,一个成绩不好却温暖孝顺,从而引发了读者对两个家长教育方式的思考,对文章主题的表达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手法的理解。
A.老葛只关注孩子的成绩而不关注孩子人格的培养,这证明了他教育孩子是不成功的;
B.小说的明线是老葛和主任两人中秋节喝酒时围绕孩子而进行的谈话;暗线是老葛和女儿为了买衣服的钱而进行的短信、电话往来。这样构思的好处在于:使小说的场景、情节集中,叙述不蔓不枝;父亲关心女儿,女儿却非常冷血,明暗双线形成互补对照的关系,使小若和老葛的形象更为丰满;小若的冷漠,是父亲老葛多年教育的结果,这样处理,使小说的主旨更为深刻丰富。选项表述正确;
C.“不够懂事”不对,通过文章中毛毛的电话内容以及寄给父亲月饼的行为,可知毛毛是个懂事体贴的人,只是他的父亲认为他不够懂事而已;
D.老葛什么都没有说出来,不是因为理解主任,而是因为他既为女儿的冷漠而感到难过、失落不愿说,有因为面子问题而不愿说;
故选B。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人体中的“暗物质”》,根据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
人体中的“暗物质”
①毛毛虫变成蝴蝶后,它的样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蜕变过程,可能是动物王国中最富戏剧性的改变:长出绚丽的翅膀,以及六条长腿,内部的器官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毛毛虫与蝴蝶看起来完全是两种不同的生物,但是它们却有着完全相同的基因组。那么,蜕变过程是由谁控制的?
②答案就连许多生物学家都感到吃惊:毛毛虫变为蝴蝶的过程,实际上是由蛋白质控制的。蛋白质是一种由氨基酸组合成的聚合物,体内蛋白质的合成由基因决定。
③在现代医学中,蛋白质已经被研究了很长时间。通常认为,它们在人体中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组成肌肉、器官等等。但是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事实上,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大约有40万种蛋白质影响着人体内的各个活动,它们总共占了人体重的15%左右。例如,它们影响伤口的愈合、细胞之间的交流、免疫系统等。许多人认为我们被基因所控制,但事实上,真正发挥作用的是那些蛋白质。
④但一个问题是,人体内大约有50%的蛋白质是我们完全不了解的。我们可以把它们称之为暗蛋白质,因为它们有点类似于宇宙中暗物质,不为人所知。现在,我们才开始一点点地了解它们。
⑤蛋白质在人体内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是要想完全了解它们,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毕竟,一个细胞内可能就有上万个发挥着作用的蛋白质。蛋白质比基因组复杂多了。借助计算机的能力,研究人员已经开始去探寻那些暗蛋白质。
⑥检测的方法基于一个这样的事实,人体内的蛋白质都是基于写在DNA或RNA上的基因构建而成的。通过分析人类基因图谱,研究人员可以找出人体能制造出哪些蛋白质。现在,来自德国慕尼黑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就根据这个方法,发现了数千种暗蛋白质。但是,类似于探索宇宙中的暗物质,研究人员并不知道这些暗蛋白质在人体发挥着什么作用。不过,首先要弄懂的是它们为何很难被发现。
⑦研究表明,许多暗蛋白质的行为与普通的蛋白质有所不同,例如它们很少与普通的蛋白质发生作用。这种独立的性格,可能使得它们不容易被发现,这还可以解释为何它们更常常飘荡在细胞之外。研究人员推测,这些“流浪在外”的蛋白质可能在细胞间交流以及免疫系统中发挥着一定作用。
⑧发现人体中的暗物质,会对医学领域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它可能有助于研究人员了解那些由蛋白质引发的疾病,例如癌症、二型糖尿病,帕金森氏症、老年痴呆症等等,而且人的衰老过程也与蛋白质有关。
⑨另外,暗蛋白质的发现还会带来新的研究领域。事实上,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例如,一个来自中国科学院的研究表明,暗蛋白质与一些抗体的产生有着联系。研究人员从一些暗蛋白质上分离出了700多个肽链,发现这些肽链可以有效杀死细菌,而且不会产生副作用。根据这个发现,在未来我们可以发明出一种全新的抗生素。
15. 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它有什么特征?
16. 对本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讲述毛毛虫变成蝴蝶的故事,形象生动地说明蛋白质在生物蜕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同时也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兴趣。
B. 本文采用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进行说明,从已知蛋白质说到未知蛋白质,使说明更有条理。
C. 人们通常认为,蛋白质在人体中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组成肌肉、器官等等, 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
D. 发现人体中的暗物质,会对医学领域产生很大的影响。具体地说,它可能有助于研究人员了解那些由蛋白质引发的疾病;还会带来新的研究领域,促进发明全新的抗生素。
17. 联系上下文内容,说说下面句中加点词表达作用。
(1)这些“流浪在外”的蛋白质可能在细胞间交流以及免疫系统中发挥着一定作用。
(2)事实上,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18. 第③段中除了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进行说明,还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说说它的作用。
【答案】15. 人体内我们完全不了解的的蛋白质(人体中的暗蛋白质)。它们很少与普通的蛋白质发生作用(不易被发现);可能在细胞间交流以及免疫系统中发挥着一定作用。 16. B
17. (1)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暗蛋白质性格独立,不易被发现,常常飘荡在细胞之外的特点。(2)“主要”一词说明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承担大部分任务,并不是全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8. 举例子。列举蛋白质对伤口的愈合、细胞之间的交流、免疫系统影响的事实,对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把握。寻找说明对象要看题目、首段概括句、尾段结句或提问式语句。文章题目是“人体中的‘暗物质’”,第①段用一个问句“蜕变过程是由谁控制的”引出第②③段的“蛋白质”;然后又从“蛋白质”引出第④段“人体内大约有50%的蛋白质是我们完全不了解的。我们可以把它们称之为暗蛋白质,因为它们有点类似于宇宙中暗物质,不为人所知”,而这里也交代了文章标题中的“暗物质”指的是“暗蛋白质”;接下来的第⑤至⑨段主要对“暗蛋白质”进行了说明。综合以上分析,可知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人体中的暗蛋白质”。从文章第⑦段“许多暗蛋白质的行为与普通的蛋白质有所不同,例如它们很少与普通的蛋白质发生作用。这种独立的性格,可能使得它们不容易被发现”“这些‘流浪在外’的蛋白质可能在细胞间交流以及免疫系统中发挥着一定作用”可知这种“暗蛋白质”的特征是很少与普通蛋白质发生作用;不容易被发现;可能在细胞交流以及免疫系统中发挥着一定作用。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B.文章由“毛毛虫变成蝴蝶”说明蛋白质在生物蜕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按照由结果到原因的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选项表述错误;
故选B。
【17题详解】
(1)本题考查对关键词语的赏析。说明文对词语的赏析,一定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答题模式一般为:这个词在这里指(一般从词性、感情色彩、修辞、是景物还是人物描写几个方面考虑),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动作或形态,具体结合文章),表现了……。“流浪在外”这个在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再结合前文“这种独立的性格,可能使得它们不容易被发现,这还可以解释为何它们更常常飘荡在细胞之外”,可知这个词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暗蛋白质独立的性格,不容易被发现,常常飘荡在细胞之外的特点。
(2)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说明文的语言具有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的特点。本句“主要”一词,是大部分的意思,表明生命活动,主要是由蛋白质承担的,但除此之外,还要有一些其他的物质,这更符合实际情况,“主要”一词正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说明方法的掌握。解答此类题目,需先判断出运用了何种说明方法,然后根据说明方法的作用要点来作答。说明方法主要有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摹状貌、作引用等。通过对第③段的阅读与分析,可知此段除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外,“例如,它们影响伤口的愈合、细胞之间的交流、免疫系统等”还列举了蛋白质影响伤口愈合、细胞之间交流、免疫系统等例子,这属于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例子说明方法的作用:举了……例子,更好地说明事物的……特征,从而使文章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本段的举例子,更好地说明了“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大约有40万种蛋白质影响着人体内的各个活动”,从而使文章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三、古诗文阅读(16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醉翁亭记》,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9.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名之者谁 之:指醉翁亭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之:指山水之乐
B. 宴酣之乐 乐:乐趣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乐:欢乐
C. 行者休于树 于:在……下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于:到
D. 其西南诸峰 其:滁州城外的山 颓然乎其间者 其:众人(众宾)
2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21. 下面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前呼后应”这些成语都出自本文,其中,“水落石出”现在比喻真相大白。
B. 第三段通过四个场面的具体描写,描绘了滁州人民怡然自乐和众宾尽欢的情态,从侧面烘托出滁州政治清明的景象。
C. 文章末段写太守日暮醉归,这一段有描写、叙事,更融入了抒情和议论两种表达方式,表现出全文主旨。
D. 有人说“太守之乐其乐”一句,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太守自有他的乐趣”;一种是“太守把大家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很显然,第二种说法是错误的。
22. 请结合全文概括作者到底都在“乐”些什么,这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9. D 20. 给它命名的人是谁?(那是)太守用自己的号来命名的。 21. D
22. 一是“山水之乐”,二是“宴酣之乐”,三是“乐人之乐”。(答出两点即可)这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解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
D.“其西南诸峰”意思是它西南方的几座山峰,“其”是代词,它,指滁州城;
故选D。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翻译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一句中,“名”是名词用作动词,“命名”,“自谓”是“自己的号命名”的意思,故可翻译为“给它命名的人是谁?(那是)太守用自己的号来命名的”。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D.“太守之乐其乐”是点睛之笔,其意思是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复杂的感情,既包含着娱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欢乐,也包含看到自己的政绩——政通人和后的欣慰。滁州人寄情山水之中,作者自然感到欣慰,乐人之所乐。“太守之乐其乐”是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的反映。所以第二种理解“太守把大家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是正确的,选项“第二种说法是错误的”表述错误;
故选D。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及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文章第一段描写醉翁亭的环境及命名缘由,并引出人和事,发出“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感慨,“山水之乐”是全文的主线;第二段分述山间朝暮四季的不同景色,这是对“山水之乐”的具体化;第三段由景物写到人,描写了滁人游之乐和太守宴酣之乐;第四段写日暮醉归,太守既知“禽鸟之乐”,又乐游人之乐,归结了太守与民同乐的主旨。通过分析,可知作者的“乐”在“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乐人之乐”上。文章以“乐”字为线索,通过描写醉翁亭的秀丽环境、自然风光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表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情趣和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点睛】参考译文:
环绕滁州的都是山。它西南方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格外秀美。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至于太阳的升起,山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中的朝暮。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风高霜洁,天高气爽,水落石出,这就是山中的四季。清晨前往,黄昏归来,四季的风光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来去行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招呼,后面的答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到溪边钓鱼,溪水深并且鱼肉肥美;用酿泉造酒,泉水清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横七竖八地摆在面前的,那是太守主办的宴席。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射的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人,是欢乐的宾客们。一位容颜苍老,头发花白的人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喝醉了的太守。
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宾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荫,鸟儿到处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地跳跃。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太守是谁呢?是庐陵欧阳修吧。
(二)(4分,每小题2分)
阅读《浣溪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23. 下面对本词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的上片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咏叹,将怀旧之感、伤今之情与惜时之意交织、融合在一起。
B. 本词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春色飘零的怅惘及物是人非之感。
C. 词人精心选择了西坠的夕阳、飘落的花瓣、重归的燕子以及徘徊于小园的词人,构图优美,把自然的春光和人的青春年华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惜时伤春的情怀,这是运用了托物言志、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D. “小园香径独徘徊”,词人没有对上片的问题作出正面回答,而是通过“落花”和“归燕”的意象构筑一个宏阔的艺术空间,把读者带进一个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余韵悠长。
24.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向为词评家赞赏,请简要赏析。
【答案】23. C 24. (1)两句话对仗工整,音调和谐;(2)画面生动,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3)情中有思。词中似乎于无意间描写司空见惯的现象,却有哲理的意味,启迪人们从更高层次思索宇宙人生问题。
【解析】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C.西坠的夕阳、飘落的花瓣、重归的燕子以及徘徊于小园的词人,这是对景物的描写。作者把自然的春光和人的青春年华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借景抒情,感叹光阴飞逝,透露出对人生的感伤之情。这首词是运用了以景传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而并没有“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选项表述错误;
故选C。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词名句的赏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把诗人对时光流逝与物是人非的感慨融于诗句中,“无可奈何”对“似曾相识”,“花”对“燕”,“落去”对“归来”,这样对仗工整、音调谐婉,具有音韵美;这两句词意思是花儿总要凋落让人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的春燕又归来,这是对韶光难再、繁华易逝的感慨的形象化表述,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同时,词人巧借眼前景物,着重写今日的伤感,蕴含着对宇宙和人生哲理的认识,而且又充满回环起伏、抑扬跌宕的艺术美感。
四.写作(50分)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25.(1)
高大挺拔的大树很美丽,矮小青翠的小草也散发着生命的美丽,波澜壮阔的大海很美,平静无澜的湖面亦拥有着安宁从容的美丽。生活中,一事一物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美丽,只要我们愿意用心去体会。
请以“____也美丽”为题作文。
要求:①选择题目(1)的,先将题目填充完整,然后作文。选择题目(2)的另拟题目作文。 ②内容具体,感情真挚,积极向上。③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若出现真实人名、地名、校名,请用“× ×”代替。
【答案】范文:
农民工也美丽
“妈妈,你看那些人好辛苦啊!”
“是啊,如果你不好好学习,长大就会和他们一样。”
忘记了这已是第几个夏天,蝉还是在忘我地呜叫着,柏油路两旁的香樟树郁郁葱葱,太阳照在柏油路上,金闪闪地刺眼,一成不变的夏天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夏天的阳光是最无私的,毫不吝啬地将它积蓄了一冬天的能量都拼命释放出来。工人们黝黑的脸庞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身躯瘦弱,可就是这瘦弱的身躯中却似乎蕴藏着无穷的能量。他们忙碌的身影,来回在工地穿梭,卑微而渺小。就是他们建起了高楼大厦,建起了我们的住宅,一砖一瓦都是他们用血汗搭建而成的。可他们住的却是用泥土砌成的小平房,二手的灯泡时亮时暗,没有平滑的地板,没有坚实的屋顶,下雨天雨水渗进屋子,潮湿而寒冷。可他们只能待在这里,因为这里是他们唯一的住处。
他们背井离乡,孤身一人来到陌生的城市,无依无靠。
一群年轻女孩走过,不断发出刺耳的笑声。“咱别走这边了,脏死了!”“哈哈哈,那些农民工真埋汰,快走快走!”
一旁的农民工似乎已经习惯了这些刺人的话语,他只是默默搬起砖,沉重地走开。
炎炎夏日,年轻女孩们戴着墨镜,悠闲地坐在咖啡厅里,酒红色的大波浪卷发看起来是那么嚣张。她们聚在一起讨论着新上市的奢侈品,时不时炫耀一下自己新买的Gucci包。柏油路的一边是被阳光暴晒的工地,另一边是鳞次栉比的专卖店。这条柏油路像是一条界线,划开了贫与富,划出了一道心的沟壑。
只见他从口袋里拿出一部破旧的手机,刺眼的阳光反射在小小屏幕上,他眯着眼,布满老茧的手挡着屏幕,另一只手笨拙地按着号码键。
“妈,我在这可好了,吃啥都香,穿得好,住得好,一点压力都没有。妈,大城市真美……”
他穿着沾染上各色油漆的工作服靠在玻璃上,听着电话那一头母亲的声音,望着蓝天满足地笑了。
挂下电话,他匆忙跑回工地,打开盒饭,几条干咸菜和发黄的米饭便是他的午餐,他津津有味地吃着。看着眼前这座夹杂着自己汗水的高楼,眼泪不觉间流了下来。他连忙低头大口大口扒着米饭,迅速用袖子擦掉眼泪,苦涩地笑着。
贫穷并不代表卑微,这一刻他的笑胜过世间一切美丽。那不带一丝心计的笑淹没了世间繁华,在这座高速运转的城市中,他们是微亮的星辰,是永不停息的陀螺。他们消耗着自己,奉献着自己,用那双乌黑干枯的手,一砖一瓦地盖起一座座楼。我伫立在滚滚人流中,望着他们,不禁出了神。也许你会觉得农民工与美丽无缘,可这一刻我发现,原来农民工也美丽。
【解析】
【详解】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根据材料内容,跟高大挺拔的大树相比,不起眼的小草也美丽;跟波澜壮阔的大海相比,平静的湖面也美丽。所以,给的题目“____也美丽”,之所以叫“也美丽”,就是要写出在某一刻、某一环境下,对某些原本并不看好的人、事、物的新发现。半命题作文的补题目是关键。补全题目常用方法:①避生就熟。在补题时,我们可以选择不同角度。但一定要选择自己所熟悉的内容,擅长的体裁来写;②化大为小。选择一个比较小的切入点,从一个具体的角度切入题目。从而将一个相对比较“大”的题目缩小为一个比较“小”的题目;③补题时,能用上修辞的尽量用上修辞,使文章题目更加灵动,有吸引力,同时也能显示出对语言的驾驭能力。本篇文章立意较宽泛,故题目的可填范围很广,可以填“小草、农民工、清洁工、落叶、白发”等具体的人或物;也可以填“挫折、磨难、批评、平凡”等表示事物性质的词。要注意写好这篇文章的关键点有两个:第一,要选好描写的对象,要选择有特色、有新意的事物来写;第二,要写清楚由不看好到看好这一变化过程,说清楚其中的原因,在这一过程的描写中,可运用细节描写,来使文章更有说服力。例如,补全题目为“农民工也美丽”,可以从人们对农民工的排斥以及其对城市的付出来写;补全题目为“白发也美丽”,可从亲人在日复一日为我们的操劳中,日渐苍老来写;补全题目为“平凡也美丽”,可从身边平凡的人或事带给自己美好的感受来写。无论选择何种立意,作文内容一定要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作品要给人积极向上的感觉。
26.(2)
《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朗读者》第十期的主题词是“味道”。
请以“味道”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选择题目(1)的,先将题目填充完整,然后作文。选择题目(2)的另拟题目作文。 ②内容具体,感情真挚,积极向上。③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若出现真实人名、地名、校名,请用“× ×”代替。
【答案】范文:
一杯白开水
白开水,平淡无味,但妈妈的一杯白开水却是拂过我心灵的清风,让我真切地感受到妈妈的爱。
每天晚上写作业的时候,妈妈都会从厨房里端来一杯白开水轻轻地放在我的书桌旁边,轻轻抚摸着我的头说:“喝水吧!
”然后悄声离开书房。我曾经埋怨过妈妈,怨她为什么端来的总是平淡无味的白开水,不像电视剧里那些妈妈们端给自己孩子的是香浓的牛奶或醇香的果汁。我也曾向妈妈提出过抗议,但妈妈总是用微微一笑回答我,每天端来的依旧是一杯温温的白开水。
在妈妈去旅游的那段日子里,我远离了妈妈的白开水,我想,可以尽情地喝我想喝的饮料了。于是,我急不可待地打开家里的冰箱,喜滋滋地拿起果汁、牛奶……大喝特喝起来。第一天就这样过去了,第二天,第三天……
不记得是第几天了,那天下午,我玩累了回到家,感到口渴得嗓子眼直冒烟。于是,直奔冰箱,打开门,抓起一罐果汁就喝。可是,只一口,就再也喝不进去了。是果汁的口味不对?抬眼看着冰箱里琳琅满目的一大堆饮料,跳进脑海里的,却是妈妈的那杯淡而无味的白开水,回味起来,突然觉得妈妈的那杯白开水比什么都甘甜可口。
晚上,在家上网,网上的一篇文章吸引了我的视线。文章说,早晚都喝一杯白开水是最好的,白开水比牛奶、果汁这些东西更利于小孩的健康。我再次想起了妈妈每晚为我准备的那杯白开水。淡淡的白开水里包含了妈妈多少的爱呀!想到这里,泪水模糊了我双眼,眼前又浮现出那杯白开水,妈妈那慈爱的笑,那蕴藏着千言万语的笑。
于是,我迫不及待地拨通了妈妈的电话,那边传来妈妈熟悉的温柔的声音:“喂?”不等妈妈说其他话,我说道:“妈妈,我想你了,我想喝您为我倒的白开水了。”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妈妈回来了,不知道是不是我打电话的原因。总之,妈妈不几天就回来了!扑进妈妈的怀里,闻着妈妈身上的香气,真高兴!最开心的是,我又等到了那杯我“久违”的白开水,觉得好温暖好温馨。贴着妈妈的耳朵,我轻轻地对妈妈说:“妈,您离开的这段日子,我明白了一件我忽略了很久的事,您为我准备的那杯白开水,虽然是清淡无味的,但它里面融进了您对女儿深深的爱……”听我这么说,妈妈把我抱得更紧了。
妈妈的一杯白开水,如雪山上绽放的雪莲一般圣洁,像宽广的大海一样深沉!母爱是一条永不枯竭的河,母爱是一首永无完竭的诗。
【解析】
【详解】这是一道话题作文。写好话题作文,需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最能写的内容和最拿手的文体;(2)快速准确拟好标题,力求新奇生动。例如可以巧用修辞,力求生动新奇,或者以小见大,缩小写作范围;(3)认真写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4
)丰富生活积累,增强练笔意识。本篇作文的“味道”,不应该仅仅局限在舌尖上能够感受到的那些味道。我们常说人生百味,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所听到,看到,遇到,想到的,都会慢慢积累成特殊的味道。例如: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青春是一种味道,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坎坷磨难是苦的,一帆风顺是甜的;竭诚相助,亲密无间,友情是一种味道,与朋友相处的点点滴滴,快乐时如糖果般的甜蜜,误会时如莲子般的苦涩;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亲情是一种味道,餐桌上的清粥小菜、粗茶淡饭都包裹着父母的爱;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勤奋也是一种味道,努力时流下的汗水是甜的,成功后流下的眼泪也是甜的。不同的味道能勾兑出不同的人生。“味道”一词,可在题目中直接出现,例如拟题为“青春的味道”“亲情的味道”“人生的味道”等;也可以不出现,例如拟题为“爷爷的一碗汤”“一杯白开水”“努力的汗水是甜的”等。当然,为了使本篇作文的主题更贴近“味道”,可在作文的开头或结尾用一至两句专门提及“味道”一词,阐述所写内容与“味道”之间的关系。
相关文档
-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2课 湖心2021-11-1125页
- 2019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理2021-11-1113页
- 2019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3 2021-11-114页
-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2021-11-1117页
-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2021-11-119页
- 2020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7 就2021-11-112页
- 2020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谈创2021-11-113页
-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我爱这土2021-11-114页
- 2020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8怀疑2021-11-114页
-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附参2021-11-1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