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4.00 KB
- 2021-11-1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卷
第一部分(1-4题 20分)
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共6分)
(1)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2)李商隐的《无题》中运用比喻表达对爱情的忠贞态度的句子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证》中蕴含新生事物无限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句子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4分)
(1)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kuāngpiàn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2)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lǎnduò懒惰。
(3)当你看见满山的幼苗得到我们的汗、血、心、生命的灌溉(guàngài),一根一根的都长成参天的大树,你不高兴吗?
(4)大自然雕刻的奇峰、瀑布,豢养(huànyǎng)的飞禽、走兽,于他无用,都等于没有看见。
一人献血,全家享用!(某城市公交车上的公益广告)
3.观察下面四张图片,回答后面的问题。(每小题2分,共6分)
一门父子三词客
不言而谕
走途无路
图片一 图片二 图片三 图片四
(1)图片一、图片二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途 改为 投 谕 改为 喻
(2)图片三中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为它补写下联。
示例:千古文章八大家
(3)图片四中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修改意见:把“享用”改为“受用”
4.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World Aids Day),该节日旨在提高公众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艾滋病在全球传播的意识。下面的两张有关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海报,你喜欢哪一个?请结合图案内容和链接材料说明理由。(4分)
【材料】在世界各地,许多在出生时就感染艾滋病毒的儿童正在进入青少年期。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基会联合发布信息称:全世界有200多万年龄在10岁和19岁之间的青少年携带艾滋病毒。此外,另有数百万青少年面临着被感染的危险。还有很多感染艾滋病的青少年无法得到抗病毒治疗。这是因为还有歧视、贫困、不平等等种种原因,妨碍了青少年寻求获得艾滋病病毒检测、卫生服务和相关的社会支持。
示例:喜欢第一幅。这幅图,这幅图案中以醒目的防艾图标和英文提示宣传主题,汉字“不冷漠 不歧视 关爱艾滋病人”揭示了宣传海报的用意。示例二:喜欢第二幅。这幅图巧在以双手捧起汉字“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的图案,既揭示了宣传海报的主题,又寄寓着“全社会都要关爱艾滋病人,做到零歧视零死亡”良好愿望。
第二部分(5-20题 5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5~6题。(6分)
无咸阳城东楼
许浑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5.下列对诗歌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D )(3分)
A.这首诗写秋日登楼远眺的所见所感,抒发了怀古之情,音韵婉转,格调苍凉悲慨。
B.“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一联,实写暴风雨来临前的景象,生动传神。
C.中间两联对仗工整,相对的的词语词性相同。其中“秦苑”和“汉宫”用了借古称今的写法。
D.全诗除了第一句含有议论的成分,其余诗句都是寓情于景,没有议论。
【点拨】“行人莫问当年事”一句就是议论。
6. 根据诗歌内容,概括作者“愁”的原因。(3分)
官宦在外,思念家乡;国势动荡,危机四伏;江山依旧,世事沧桑。
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7-11题。(14分)
竹似贤,何哉?竹本①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体②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③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④焉。
(节选自白居易《养竹记》)
【注释】①本:根。②体:体悟。③虚受:虚心接受。④实:充实,充满。
7.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竹本固(稳固)
(2)则思善建不拔者(树立)
(3)竹性直(秉性)
(4)贞以立志(坚定)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D )(2分)
A.则思中立不倚者 则思应用虚受者
B.固以树德 直以立身
C.则思善建不拔 则思砥砺名行
D.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④焉 或异二者之为
【点拨】A.表停顿;B.连词,用来;C连词,就;D.代词,竹/助词,的
9.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3分)
(1)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
君子看见它的节,就想到要磨炼自己的品行,不管一帆风顺还是遇到危险时,都始终如一。
(2)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正因为如此,君子都喜欢种竹,把它作为庭院中存在价值的东西。
10.选文是由竹的哪几个方面联想到了君子之德?(2分)
本固、性直、心空、节贞
11.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主旨。(2分)
文章以竹喻贤人,表达了作者仰慕贤者的高贵品质,决心坚定不移、正直无私、虚心体道、砥砺名行的志向。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2~14题。(9分)
假如人生没有磨难
贺铭华
①到过农村的人常发现这样一种农事现象:农民们对刚出土的青苗要进行碾压。开始人们觉得不可思议,甚至认为对柔嫩的幼苗采取如此高压手段,似乎近于残酷。后来有经验的老农告诉我们,碾压青苗恰恰是为了能让青苗长得更好!刚出土的青苗头重根浅,耐不住风吹雨打,必须施以重压才能扎稳根须,夯实基础。根扎得稳,苗才长得壮。
②一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生下来就掉进福堆里,左拥右抱,百般呵护,不经受种种磨砺,不遭受些许苦难,这种环境能培养出栋梁之材吗? 显然不能!其实,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磨难是人生最好的礼物!
③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不会进化,社会也不会向前发展。人类长期生活在一顺百顺、无忧无虑的环境中,那么既淘汰不了劣者,也筛选不出强者。假如当初就如此,人体的各种功能必将全面退化,最后可能倒退回原始状态。真的那样,人类也许现在还同猿猴们称兄道弟,与野兽们同林为伍!
④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可能会成为愚不可及的白痴蠢蛋。富贵温柔真如同一把无形利剑,它削去了人的铮铮铁骨、坚强意志、奋斗精神和冲天豪气,将猛虎变为猫咪,将雄狮变为绵羊,将雄鹰变为麻雀,将龙种变为跳蚤……古语说:“富贵不过三代”,又说“自古纨绔无伟男”。清代八旗子弟的历史悲剧就是明鉴。
⑤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会丧失很多优秀品质。胆识、进取、意志和坚韧等一串串闪光的字眼便没有任何社会意义,甚至可能会从字典中删除,黯然“下岗”。然而,现实中,正是这些千古不朽的社会理念在支撑着人生的框架,在构建着人生的坐标,在书写着人生的底蕴,在指引着人生的航向……
⑥所以,假如人生没有磨难,其本身就是一种灾难。
⑦磨难乃人类的良师。它令人振作,催人奋进,教人警醒,激人超越。正是磨难本身使人产生了对于环境的种种“适应性”,诱发了人的种种潜智潜能。环境需要听力,人便提高了耳朵的听觉功能;环境需要视力,人便提高了眼睛的视觉功能;环境需要思维,人便促使大脑日益聪睿精进。
⑧磨难实乃人类文明成果的孵化器、催生剂和奠基石。关于磨难,司马迁曾深有感慨地说出下列掷地有声的话语:“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此真乃千古良言,历久弥珍!我们甚至还可以将司马迁的名句续写下来:太史公受辱而作《史记》,杜甫流落乃成《三吏》、《三别》,吴敬梓落第方有《儒林外史》,曹雪芹困顿而著《红楼梦》。中国历史上这些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无一不是因作者饱受磨难而成。假如当初这些文化先贤没有遭受如此磨难,恐怕人类就不会有这些文化精品出现了!
⑨有人说过,人的脸型就是一个“苦”字,天生就该受尽各种苦难。此言似乎不谬。想人之一生,在自己的哭声中临世,在亲人的哭声中辞世,中间百十年的生涯,无时无刻不在与艰难、困苦、疾病、灾祸打交道。然而正是由于人类历尽磨难而甘之如饴,才将我们的生命演绎得如此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如诗如画,如梦如歌……
⑩因此,我们对于人生中的各种磨难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我们知道 “阳光总在风雨后”“吹尽黄沙始见金”。我们向磨难要勇气,要智慧,要韧性,要成功!只要是人生中不可摆脱的磨难,尽管来吧!早些来吧!我们昂首挺胸地站立着!绝不胆怯!绝不屈服!
12.整体感知,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
磨难是人生最好的礼物!
13.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分)
引出论点,为下文作铺垫;是对论点的一个有力证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4.文章第④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手法?有什么作用? (3分)
比喻论证,把“富贵温柔”比作“一把无形利剑”,形象生动地论述了富贵温柔对人的危害,从而有力地证明了论点。
四、阅读下面文学名著,回答15~16题。(6分)
①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欲待转身再回酒店里来,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存想了一回,说道:“怕甚么鸟!且只顾上去看怎地!”
②武松正走,看看酒涌上来,便把毡笠儿背在脊梁上,将哨棒绾在肋下,一步步上那冈子来。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此时正是十月间天气,日短夜长,容易得晚。武松自言自说道:“那得甚么大虫?人自怕了,不敢上山。”武松走了一直,酒力发作,焦热起来。一只手提着哨棒,一只手把胸膛前袒开,踉踉跄跄,直奔过乱树林来。见一块光挞挞大青石,把那哨棒倚在一边,放翻身体,却待要睡,只见发起一阵狂风来。
③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武松见了,叫声:“阿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哨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
④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抡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
⑤
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紧紧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被武松尽气力纳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爬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那武松尽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艺,半歇儿把大虫打做一堆,却似挡着一个锦皮袋。
⑥当下景阳冈上那只猛虎,被武松没顿饭之间,一顿拳脚,打得那大虫动弹不得,使得口里兀自气喘。武松放了手,来松树边寻那打折的棒橛,拿在手里;只怕大虫不死,把棒橛又打了一回。那大虫气都没了,武松再寻思道:“我就地拖得这死大虫下冈子去。”就血泊里双手来提时,那里提得动,原来使尽了气力,手脚都苏软了。武松再来青石坐了半歇,寻思道:“天色看看黑了,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时,却怎地斗得他过?且挣扎下冈子去,明早却来理会。”就石头边寻了毡笠儿,转过乱树林边,一步步捱下冈子来。
(节选自《水浒传》)
15.赏析。武松“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说明武松什么性格特征?(3分)
①具有勇敢无畏的英雄本色;②爱面子,生怕被人嘲笑;③为民除害的决心。
16.揣摩。品析第④⑤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3分)
连用一系列动词,写出了情况的危急,突出武松的武艺之高强。
五、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7-20题。(15分)
口袋里的父爱
李静
①母亲去世了,留下什么都不会做的父亲,她想把父亲接到自己家,可父亲不想麻烦她,拒绝了,她就和哥哥轮流照顾父亲的生活。
②一天,她去看父亲,陪父亲吃完饭她才离开。可刚发动汽车手机就响了,是父亲打来的,问她什么时候来看自己。她说不是刚刚来过吗,父亲恍然大悟,忙说看我这记性,真是老糊涂了。她哭笑不得,但心里又掠过一抹凄凉,她发觉父亲真的是老了。
③父亲的记性越来越差,还经常迷路。有一次,她接到哥哥的电话,说父亲不见了。她急匆匆开车去寻找,刚开出没多远,竟然在路口看到了父亲。父亲说想去看她,可找不到她的家。她的心里酸酸的,马上把父亲带回了家。
④送父亲回家时,父亲塞给她几百元钱。父亲以前经常背着母亲给她钱,那会儿她刚生完孩子,经济情况不好,父亲总是把背着母亲攒的钱拿出来贴补她。现在条件好了,她不再要父亲的钱了,可父亲还是会给她。她就把父亲给的钱存起来,再找个借口还给父亲。
⑤那天,她要去看父亲,还没出发就接到电话,没想到这一次见到父亲竟是在派出所里。父亲去买她最爱吃的点心,又迷路了,是出租车司机报的警。她和哥哥商量,带父亲做了体检,没想到父亲竟然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
⑥哥哥出差了,她怕自己照顾不过来,为了避免父亲再次“离家出走”,她索性把父亲接到自己家,请了护工照看着。起初,父亲的情况时好时坏,好的时候她去上班,父亲会告诉她小心开车,坏的时候父亲根本不知道她是谁。后来发病的时候越来越多,父亲的行为也变得越来越古怪,如果每月帮他领了工资没有及时交给他,他就会大喊大叫。
⑦那天,她的车限号,她打车去上班,该付钱时发现钱包忘带了。她下意识地翻口袋,其实她口袋里是从来不放钱的。她只是想碰碰运气,没想到竟从里面摸到了100元钱。
⑧付了车费,她开始琢磨自己是什么时候把钱放进口袋的。想了几种可能,又都被她否定了。她突然想是不是儿子干的,拿了自己或丈夫的钱,匆忙中错放进了她的口袋。想到这儿,她倒吸了一口凉气。回到家,她板起脸质问儿子,儿子矢口否认,她打算等丈夫回来让他和儿子认真谈一次。
⑨
晚上,儿子去洗手间,还没到门口就返了回来,拉着她往外走。站在卧室门口,她看到进门处的衣帽架前有父亲的身影。她悄悄凑过去,还没张口,就看到父亲将100元钱放进她外套的口袋里,还自言自语地说:“放好,别让你妈知道……”
⑩父亲佝偻的身影在她眼前逐渐变得模糊。那一刻她才知道,纵使父亲不再记得她是谁,但父亲对她的爱却从未停止。
17.初读文章,说说文章以“口袋里的父爱”为题的作用。(3分)
示例:文章以“口袋里的父爱”为题,既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作者感情的出发点;又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8.浏览全文,简要概括文章记叙了父亲的哪些事件。(4分)
示例:父亲拒绝女儿照顾;父亲打电话追问刚一起吃饭的女儿什么时候来看他;父亲来找女儿迷路;父亲为女儿买点心迷路;父亲偷偷在女儿口袋里放了100元钱。
19.品读第⑥段,说说文章描写父亲古怪行为有何表达作用。(4分)
示例:通过写父亲发病时,如果没把工资交给他的异常举动,为下文父亲需要钱,并偷偷把钱塞到女儿口袋里的情节做铺垫。(前后照应也可)
20.读第⑩段,从描写的角度,品味下面句子的表达作用。(4分)
父亲佝偻的身影在她眼前逐渐变得模糊。
示例:运用外貌描写、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了父亲的年迈老弱形象,通过写泪水模糊了视线,表现女儿被父亲的爱感动,赞美了父亲无私而深沉的爱。
第三部分 (21题 50分)
21.(温州中考)根据要求作文。
谁错过了这一瞬间,它绝不会再恩赐第二次。
——斯蒂芬•茨威格《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经典名著中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话语总能激发读者思维的火花。上面的话给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结合自身经历,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得套写抄袭;②不得透露个人信息;③不少于600字。
【点拨】抓住材料中关键词语“错过”分析,说明了“把握时机”的重要性。适合写自己想做的某件事,因为没有及时抓住机会,从而追悔莫及;或者是自己学习的过程中,比如学钢琴的起步阶段,因为一时的倦态与放松,导致功亏一篑……
相关文档
-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2021-11-1116页
-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2021-11-1117页
-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单元测2021-11-1125页
-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单元测2021-11-1124页
-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单元测2021-11-1131页
-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单元测2021-11-1130页
-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2021-11-1112页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2021-11-1112页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2021-11-1111页
-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10单元测试2021-11-11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