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1.00 KB
- 2021-11-1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年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二)
一、选择题
1.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的底蕴。隋朝时修筑的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工程是( )
A.大运河 B.赵州桥 C.长城 D.故宫
2.以下少数民族同唐关系都较为密切,其中与唐关系“和同为一家”的是( )
A.南诏 B.突厥 C.回纥 D.吐蕃
3.历史人物总是与历史事件相连,下列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搭配不正确的是( )
A.唐玄宗﹣﹣贞观之治 B.戚继光﹣﹣抗击倭寇
C.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 D.康熙帝﹣﹣抗击沙俄
4.以曹、刘矛盾为主线,出色描绘了当时大规模政治、军事斗争的长篇历史小说是( )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西游记》 D.《红楼梦》
5.19世纪70年代“抬棺出征”,指挥清军收复新疆的爱国将领是( )
A.丁汝昌 B.邓世昌 C.左宗棠 D.李鸿章
6.其学说后来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是( )
A.老子 B.墨子 C.孟子 D.孔子
7.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8.詹天佑为中国近代科学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最主要成就是( )
A.设计修建钱塘江大桥
B.主持修建京张铁路
C.发明了当时最先进的制碱法
D.研制了“两弹一星”
9.李明同学在学校网站开辟的“人民战争”专栏中选用了图1、图2 两张图片。以下所拟小标题最合适的是( )
第23页(共23页)
A.抗日战争 B.红军长征 C.北伐战争 D.解放战争
10.尼克松曾说:“(1972年)我在北京逗留了一个星期,这也是改变历史的一个星期。”在这个星期里( )
A.中国参加了万隆会议
B.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1.下列不平等条约中,属于列强攻占清朝都城后迫使清政府签订的是( )
A.《南京条约》 B.《伊犁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2.在拍摄电影《百团大战》时,有人设计了以下剧情,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八路军破坏华北战场的日军交通线
B.八路军拔掉日军据点
C.贺龙指挥百团大战
D.百团大战发生于1940年
13.淄博电视台的编导们要拍摄电视剧《焦裕禄》,除了在焦裕禄的家乡博山拍摄外,还要到哪里实地拍摄( )
A.黑龙江大庆油田 B.新疆罗布泊
C.河南省兰考县 D.西藏阿里地区
14.2005年,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等先后访问大陆,海峡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发展两岸关系的基础是( )
A.第三次国共合作
B.两岸实现直接通邮、通航、通商
C.经济交流的日益加强
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15.改革开放以来,为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文件。下列不属于这一时期颁布的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第23页(共23页)
16.每个人一生中都有自己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陈嘉庚选择了实业。四人的选择都是为了( )
A.挽救中华民族 B.实行君主立宪制
C.推翻清朝政府 D.建立民主共和国
17.曹汝霖在回忆录中写到:“一天,吴总监来电﹣﹣天安门外有学生千余人,手执白旗,标语为‘和会失败’,攻击曹总长诸位,请诸位暂留公府.”这段文字讲述的是( )
A.公车上书 B.百日维新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8.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1945年)这一次我们去的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毛泽东谈论的是( )
A.井冈山会师 B.西安事变 C.百团大战 D.重庆谈判
19.1953﹣1956 年,我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下面不能反映这一历史事件的词汇是( )
A.生产合作社 B.赎买 C.集体化 D.大包干
20.一位外国人手中有四张反映晚清历史的影视作品光盘,请你按照历史发展进程向他推荐观看的先后顺序( )
①《鸦片战争》②《末代皇帝》③《火烧圆明园》④《甲午风云》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①③④② D.④③②①
2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顺口溜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B.双手筑起两层楼,高档家电样样有,妻儿外出有汽车,吃喝穿戴属一流
C.早晚喝喝菜粥粥,中午啃个窝窝头,一天三顿难见油
D.缝纫机缝出新衣衫,自行车出门真方便,收音机听听大新闻,美观的手表看时间
22.尼罗河流域有许多世界公认的“埃及符号”,下列各项与其相符的是( )
A.泰姬陵 B.金字塔
C.甲骨文 D.《汉谟拉比法典》
23.2012年6月16日,在海阳亚沙会开幕式上,沙特阿拉伯旗手高举的国旗上写着“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这表明该国的国教是(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24.恩格斯说:“意大利是一个典型国家,自从现代世界的曙光在那里升起的那个时代以来,它产生过许多伟大人物。”下列哪位伟大人物是产生在那个时代的意大利?( )
第23页(共23页)
A.伏尔泰 B.牛顿 C.达•芬奇 D.莎士比亚
25.文献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规定出自《权利法案》这一文献的是( )
A.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
B.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农奴有人身自由,地主不得买卖农奴
D.人人生而平等,都享有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08年,英国《泰晤士报》组织了8位英国顶尖国际政治评论员,对43位美国总统分别以不同的标准进行了排名,结果是林肯、华盛顿名列第一位和第二位。
(1)依据史实,简要概括华盛顿和林肯在排名中位列前二位的最重要原因?
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在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方面都走在了西方世界的最前列。20世纪二三十年代,罗斯福创新性地实施“新政”摆脱了经济危机,取得了显著成效。当今世界,美国人才济济,全球一半多的科技发明出自美国。
(2)在科技创新上,举出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两项重大发明和美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突出的核心技术?
(3)在制度创新上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和显著特点分别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和上述材料,说说“美国发展之路”给我们哪些启示?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为适应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北魏统治者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迁都洛阳后,北魏仿照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提倡鲜卑人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与汉族通婚等。这些措施,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为各民族的融合创造了条件。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是中国古代史上的哪一场改革?这些改革措施有何积极意义?
材料二:
第23页(共23页)
(2)材料二中的日本唐昭提寺与中国唐朝哪位高僧有关?日本遣唐使回国后推动了哪次重大社会变革?
材料三:苏联赫鲁晓夫时期(1953年﹣1964年)的改革,在经济领域主要是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在工业方面,精简中央管理机构,把一万多家中央直属企业交给地方管理;扩大加盟共和国的经理管理权和企业厂长的经营权。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教材
材料四:从1985年起,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把原有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
(3)材料三中,赫鲁晓夫经济领域改革的主要做法是什么?其改革针对的是哪一模式的弊端?
(4)根据材料四,我国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改革开放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重大决定?今年是改革开放多少周年?
(5)谈谈你对以上学习的认识?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3000万人的死伤,经济损失3400多亿美元。
材料二:“二战”部分参战国死亡人数
中国军民
苏联军民
英国官兵
美国官兵
德国官兵
日本官兵
总计
2100万
2700万
37.5万
40.5万
1360万
274.7万
约6500万
回答下列问题:
(1)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第23页(共23页)
(2)请列举出二战中,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上标志着二战扩大的事件?
(3)请写出一战的导火线和一战中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名称?
(4)一战和二战的性质分别是什么?
(5)请你谈谈两次世界大战给你的启示?
29.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鸦片战争后,进入近代社会的中国历史,始终贯彻着两条主线:一是列强通过一次次侵略战争,强加给清政府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拥有独立主权的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直至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二是中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顽强抗击侵略并最终将侵略者赶出中国,使中国重新获得独立.同时,中国社会各阶层开始走上了探索救国的道路.
读下面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写出图中①、②两处列强侵华战争的名称
①: ②:
(2)写出下列各阶层重大探索活动的名称:
①地主阶级:
②资产阶级改良派:
③资产阶级革命派:
④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或知识分子):
⑤中国共产党:
(3)在历次反抗外国侵略的战争中,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是哪次战争?取胜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第23页(共23页)
2018年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二)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的底蕴。隋朝时修筑的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工程是( )
A.大运河 B.赵州桥 C.长城 D.故宫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大运河知识的掌握。
【解答】注意题目的时间限制和关键信息点“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B项赵州桥是隋朝李春所建,但并没有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C项长城是秦、明两朝建造的;D项故宫是明朝的;隋朝建造的大运河,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故选:A。
【点评】本题通过考查大运河的作用,来检验学生对古代文物的熟知程度,难度不大。
2.以下少数民族同唐关系都较为密切,其中与唐关系“和同为一家”的是( )
A.南诏 B.突厥 C.回纥 D.吐蕃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唐朝的民族关系,重点掌握唐朝时期与少数民族吐蕃的交流史实。
【解答】依据课本所学可知,8世纪初,唐朝又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吐蕃赞普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合同为一家”了。唐与吐蕃的关系日益密切。D正确;南诏、突厥、回纥也与唐朝有往来,但不能称为“合同为一家”。ABC排除。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唐朝与吐蕃民族关系,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3.历史人物总是与历史事件相连,下列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搭配不正确的是( )
A.唐玄宗﹣﹣贞观之治 B.戚继光﹣﹣抗击倭寇
C.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 D.康熙帝﹣﹣抗击沙俄
【分析】本题考查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戚继光抗倭、清朝管理西藏、康熙帝抗击沙俄等知识,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依据所学可知,唐玄宗开元(715﹣
第23页(共23页)
741)年间,任命姚崇、宋璟等人为相,针对时弊进行了一些改革:裁汰冗官、整顿吏治;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这一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成为了唐王朝的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而贞观之治与唐太宗有关,因此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搭配不正确的是A,A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CD三项均搭配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戚继光抗倭、清朝管理西藏、康熙帝抗击沙俄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4.以曹、刘矛盾为主线,出色描绘了当时大规模政治、军事斗争的长篇历史小说是( )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西游记》 D.《红楼梦》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四大名著的识记和理解。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以曹、刘矛盾为主线”、“长篇历史小说”。据此判断是《三国演义》。
【解答】A、《水浒传》主要描写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梁山泊农民起义,是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B、《三国演义》以曹、刘矛盾为主线,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错综复杂的政治与军事斗争,是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C、《西游记》是根据民间流传的唐僧取经的故事创作而成,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
D、《红楼梦》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衰亡和宝黛爱情悲剧为主线,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故选:B。
【点评】注意对四大名著主要内容的理解和识记。
5.19世纪70年代“抬棺出征”,指挥清军收复新疆的爱国将领是( )
A.丁汝昌 B.邓世昌 C.左宗棠 D.李鸿章
【分析】由题干中“19世纪70年代”“收复新疆”判断爱国将领是左宗棠。
【解答】1865年,阿古柏率兵侵入新疆。左宗棠力主收复新疆。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1876年,左宗棠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打败了阿古柏。1878年,左宗棠率军收复除伊犁外的新疆地区。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历史知识识记能力。
6.其学说后来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是( )
A.老子 B.墨子 C.孟子 D.孔子
第23页(共23页)
【分析】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学说后来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被推崇为“圣人”,故选D;老子为道家代表人物,其学说未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排除A;墨子为墨家代表人物,其学说未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排除B;孟子为“亚圣”,其在儒家中的地位要次于孔子,故C项并非最佳答案,排除。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儒家思想的创立及发展状况。
7.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分析】本题以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为切入点,考查秦朝的建立。
【解答】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故选:D。
【点评】本题以秦朝的建立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8.詹天佑为中国近代科学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最主要成就是( )
A.设计修建钱塘江大桥
B.主持修建京张铁路
C.发明了当时最先进的制碱法
D.研制了“两弹一星”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的相关史实。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解答】1905年,清政府决定修建京张铁路,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詹天佑克服重重困难,出色完成居庸关和八达岭两处艰难的隧道工程,设计出“人”字形路轨。1909年全线通车,这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詹天佑和京张铁路的相关史实。
9.李明同学在学校网站开辟的“人民战争”专栏中选用了图1、图2 两张图片。以下所拟小标题最合适的是( )
第23页(共23页)
A.抗日战争 B.红军长征 C.北伐战争 D.解放战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解放战争。通过两幅图片我们得到历史信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与三大战役知识,联系所学内容便知道是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军事行动。
【解答】A.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大军事行动是百团大战、平型关打劫与台儿庄战役等。
B.红军长征中的重大军事行动有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等。
C.北伐战争的重大军事行动有攻克汀泗桥与贺胜桥等。
D.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军事行动有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渡江战役等。
故选:D。
【点评】学生需要熟练掌握抗日战争、长征、解放战争与北伐战争的重要军事行动;此题考查范围广。
10.尼克松曾说:“(1972年)我在北京逗留了一个星期,这也是改变历史的一个星期。”在这个星期里( )
A.中国参加了万隆会议
B.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分析】由题干中的“尼克松”“1972年”“北京”判断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尼克松访华的相关知识。
【解答】1972年2月21日至2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2月28日,中美两国在上海签署了指导两国关系的《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交往的大门终于被打开。两国20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故选:C。
【点评】识记中美建交过程:
(1)1971年双方以乒乓外交拉开了两国建交的序幕。
(2)1971年,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
第23页(共23页)
(3)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双方在上海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结束了20多年代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4)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11.下列不平等条约中,属于列强攻占清朝都城后迫使清政府签订的是( )
A.《南京条约》 B.《伊犁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列强攻占清朝都城后迫使清政府签订的”。
【解答】依据所学可知,1900年,为了镇压中国人民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攻陷了北京城。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所以D项符合题意;A项《南京条约》签订于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列强并没有攻占清朝都城,排除;B项是左宗棠收复新疆后与俄国签订的有关归还新疆伊犁地区的条约,列强并没有攻占清朝都城,排除;C项《马关条约》签订于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并没有攻占清朝都城,排除。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近代中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12.在拍摄电影《百团大战》时,有人设计了以下剧情,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八路军破坏华北战场的日军交通线
B.八路军拔掉日军据点
C.贺龙指挥百团大战
D.百团大战发生于1940年
【分析】本题考查百团大战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不符合史实的”。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百团大战的总指挥是彭德怀,故C项符合题意;百团大战是1940年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的战役,其主要任务是破坏日军的交通线,并摧毁日军深入抗日根据地的主要据点,故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百团大战的经过及其影响。
13.淄博电视台的编导们要拍摄电视剧《焦裕禄》,除了在焦裕禄的家乡博山拍摄外,还要到哪里实地拍摄( )
A.黑龙江大庆油田 B.新疆罗布泊
C.河南省兰考县 D.西藏阿里地区
【分析】本题考查了焦裕禄。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出的模范人物主要有“
第23页(共23页)
两弹元勋”邓稼先;“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雷锋等,他们身上都具有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解答】焦裕禄在任中共河南省兰考县县委书记时,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粮食产量降到历史最低水平。他带领全县干部和群众,同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使兰考贫困面貌大为改观,他身患癌症,仍然坚持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人民称颂他是“党的好干部”,“县委书记的好榜样”。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焦裕禄的事迹。
14.2005年,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等先后访问大陆,海峡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发展两岸关系的基础是( )
A.第三次国共合作
B.两岸实现直接通邮、通航、通商
C.经济交流的日益加强
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分析】本题考查对祖国统一的问题的理解。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解答】依据课本知识可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和平统一的政治基础。我们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势力。对任何人、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进行的分裂国家活动。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内容是教材基础知识,也是重点内容和高频考点,学生应对此“祖国统一”等基础知识有深入的理解,在牢固掌握教材内容的前提下,本题不难作答,但本内容也属于易混知识点,学生需准确把握教材。
15.改革开放以来,为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文件。下列不属于这一时期颁布的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分析】
第23页(共23页)
本题考查了新中国法制。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解答】经过文化大革命,人们更加认识到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立法工作。改革开放以来,1979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备的宪法。1986年,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此后全国人大又通过了《义务教育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在1949年通过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新中国法制进程的相关法案。
16.每个人一生中都有自己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陈嘉庚选择了实业。四人的选择都是为了( )
A.挽救中华民族 B.实行君主立宪制
C.推翻清朝政府 D.建立民主共和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化的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解答】A.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陈嘉庚选择了实业,都是在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为挽救民族危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B.戊戌变法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C.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D.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故选:A。
【点评】掌握近代化中先进的中国人的探索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7.曹汝霖在回忆录中写到:“一天,吴总监来电﹣﹣天安门外有学生千余人,手执白旗,标语为‘和会失败’,攻击曹总长诸位,请诸位暂留公府.”这段文字讲述的是( )
A.公车上书 B.百日维新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五四运动,“天安门、学生、和会失败”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词.
【解答】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后,北京高校的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集会、示威、游行,高喊“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等口号,五四运动爆发。联系题干材料“天安门、学生、和会失败”
第23页(共23页)
等关键词,可知这段文字讲述是五四运动。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史料的阅读能力,提取有效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8.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1945年)这一次我们去的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毛泽东谈论的是( )
A.井冈山会师 B.西安事变 C.百团大战 D.重庆谈判
【分析】本题考查了毛泽东参加重庆谈判的原因及意义.
【解答】题目材料中毛泽东说:“这一次我们去的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谈论的是1945年8月,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陪同下,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毛泽东参加重庆谈判的原因及意义.
19.1953﹣1956 年,我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下面不能反映这一历史事件的词汇是( )
A.生产合作社 B.赎买 C.集体化 D.大包干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社会主义改造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理解与认识.
【解答】注意题目时间和关键信息1953﹣1956年,是三大改造时期。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合作社是国家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一种组织形式,故A排除;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故C排除;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故排除B.大包干也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开始实施的。
故选:D。
【点评】党在不同时期的经济政策,应该注意区分,并扎实掌握.
20.一位外国人手中有四张反映晚清历史的影视作品光盘,请你按照历史发展进程向他推荐观看的先后顺序( )
①《鸦片战争》②《末代皇帝》③《火烧圆明园》④《甲午风云》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①③④② D.④③②①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晚清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解答】
第23页(共23页)
鸦片战争爆发于1840年,《末代皇帝》说的是溥仪,主要年代20世纪初,火烧圆明园发生在1860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于1894年,所以正确的先后顺序是①③④②。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知识识记能力。
2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顺口溜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B.双手筑起两层楼,高档家电样样有,妻儿外出有汽车,吃喝穿戴属一流
C.早晚喝喝菜粥粥,中午啃个窝窝头,一天三顿难见油
D.缝纫机缝出新衣衫,自行车出门真方便,收音机听听大新闻,美观的手表看时间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改革开放的实施对人们衣食住行的影响。
【解答】改革开放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们的吃穿住用行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比以前有了很大进步。BD表达都是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此题的关键词是“衣食住行”,B更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2.尼罗河流域有许多世界公认的“埃及符号”,下列各项与其相符的是( )
A.泰姬陵 B.金字塔
C.甲骨文 D.《汉谟拉比法典》
【分析】本题考查了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成果﹣﹣金字塔。
【解答】题干材料说:尼罗河流域有许多世界公认的“埃及符号”设问考查与其相符的选项。金字塔是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的骄傲。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成果﹣﹣金字塔。
23.2012年6月16日,在海阳亚沙会开幕式上,沙特阿拉伯旗手高举的国旗上写着“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这表明该国的国教是(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伊斯兰教相关知识.
第23页(共23页)
【解答】伊斯兰教宣扬宇宙间唯一的真神是真主“安拉”,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本题也可从伊斯兰的创立来判断,穆罕默德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对于伊斯兰教还需掌握其在阿拉伯国家建立和统一过程中的作用.
24.恩格斯说:“意大利是一个典型国家,自从现代世界的曙光在那里升起的那个时代以来,它产生过许多伟大人物。”下列哪位伟大人物是产生在那个时代的意大利?( )
A.伏尔泰 B.牛顿 C.达•芬奇 D.莎士比亚
【分析】根据“意大利是一个典型国家,自从现代世界的曙光在那里升起的那个时代以来,它产生过许多伟大人物。”可知考查的是意大利的文艺复兴的相关知识。
【解答】A、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
B、牛顿是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力学体系的创立者;
C、达•芬奇是意大利伟大的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
D、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运动时期另一位英国著名的代表人物。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主要识记: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发起的一场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它对于封建神学给予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大力讴歌人和人性的作用。
25.文献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规定出自《权利法案》这一文献的是( )
A.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
B.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农奴有人身自由,地主不得买卖农奴
D.人人生而平等,都享有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应重点掌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颁布的文献。
【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权利法案》是1689年英国议会以法律的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明确的制约,不经议会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等内容,是英国资产阶级限制王权的法律保障。A符合题意。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人人生而平等,都享有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是法国《人权宣言》的重要内容。农奴有人身自由,地主不得买卖农奴是俄国1861年改革的主要内容。B、C、D均不符合题意。
第23页(共23页)
故选:A。
【点评】本题把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联系起来,综合性强,要注意区分它们之间的异同。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08年,英国《泰晤士报》组织了8位英国顶尖国际政治评论员,对43位美国总统分别以不同的标准进行了排名,结果是林肯、华盛顿名列第一位和第二位。
(1)依据史实,简要概括华盛顿和林肯在排名中位列前二位的最重要原因?
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在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方面都走在了西方世界的最前列。20世纪二三十年代,罗斯福创新性地实施“新政”摆脱了经济危机,取得了显著成效。当今世界,美国人才济济,全球一半多的科技发明出自美国。
(2)在科技创新上,举出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两项重大发明和美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突出的核心技术?
(3)在制度创新上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和显著特点分别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和上述材料,说说“美国发展之路”给我们哪些启示?
【分析】本题以两段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华盛顿和林肯的主要贡献、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特点等知识。
【解答】(1)依据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的史实可知,华盛顿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取得了胜利,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主持制定了1787年宪法,确立比较民主的政治体制。并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林肯领导了美国南北战争,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解放了黑人奴隶,废除南方的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发展创造了条件。
(2)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有许多重大发明成果。美国科学家爱迪生成功研制出耐用的碳丝灯泡;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制成飞机,试飞成功;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
(3)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933年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罗斯福一上台就宣布实行新政。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对工业进行调整,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第23页(共23页)
(4)依据前面的材料,可以从民族独立、国家统一、经济政策和社会环境等方面分析。美国独立战争显示了美国的反抗精神;南北战争反映了反对分裂、维护统一;国家统一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罗斯福新政得出适当的改革推动社会的进步;由华盛顿、林肯、罗斯福得出杰出人物的作用等。
故答案为:
(1)华盛顿领导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制定了1787年宪法,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林肯领导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
(2)重大发明:电灯、飞机;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3)中心措施:对工业的调整;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4)美利坚民族具有反抗精神;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是国家的最高利益;国家统一可以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适当的政策调整或改革能推动社会的进步;杰出人物能推动历史的发展等。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掌握华盛顿和林肯的主要贡献、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特点等知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为适应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北魏统治者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迁都洛阳后,北魏仿照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提倡鲜卑人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与汉族通婚等。这些措施,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为各民族的融合创造了条件。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是中国古代史上的哪一场改革?这些改革措施有何积极意义?
材料二:
(2)材料二中的日本唐昭提寺与中国唐朝哪位高僧有关?日本遣唐使回国后推动了哪次重大社会变革?
第23页(共23页)
材料三:苏联赫鲁晓夫时期(1953年﹣1964年)的改革,在经济领域主要是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在工业方面,精简中央管理机构,把一万多家中央直属企业交给地方管理;扩大加盟共和国的经理管理权和企业厂长的经营权。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教材
材料四:从1985年起,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把原有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
(3)材料三中,赫鲁晓夫经济领域改革的主要做法是什么?其改革针对的是哪一模式的弊端?
(4)根据材料四,我国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改革开放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重大决定?今年是改革开放多少周年?
(5)谈谈你对以上学习的认识?
【分析】本题考查了北魏孝文帝改革、鉴真东渡、大化改新、斯大林模式、国有企业的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依据课本知识分析材料要求组织答案。
【解答】(1)依据材料一“北魏仿照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提倡鲜卑人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与汉族通婚等”可知反映的魏孝文帝改革。结合课本所学,魏孝文帝即位后,为适应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北魏统治者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迁都洛阳后,北魏仿照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提倡鲜卑人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与汉族通婚等;由材料一“这些措施,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为各民族的融合创造了条件。”可知改革的积极意义: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为各民族的融合创造了条件。
(2)依据材料二中的日本唐昭提寺,结合课本所学可知,唐代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至第六次才成功。他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地传播中国唐朝文化。他精心设计的唐招提寺,佛殿式样优美,至今犹存,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从公元7世纪初至9世纪未约两个半世纪里,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遣唐使学习中国先进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遣唐使回归后,日本依照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
(3)依据材料三“经济领域主要是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由此可知,赫鲁晓夫经济领域改革的主要做法:是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由材料三“
第23页(共23页)
在工业方面,精简中央管理机构,把一万多家中央直属企业交给地方管理;扩大加盟共和国的经理管理权和企业厂长的经营权。”可知是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结合所学可知,斯大林模式是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国家控制着经济的发展。所以赫鲁晓夫要打破斯大林的弊端,扩企业的经营权,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4)依据材料四“从1985年起,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我国城市的重点的是:国有企业的改革;结合课本所学可知,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果断停止使用“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今年是2020年,故是改革开放2020﹣1978=42周年。
(5)依据前面的材料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鲜卑族的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日本仿照中国隋唐先进制度进行大化改新,促进了日本社会发展;赫鲁晓夫进行改革,想打破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促进苏联发展;中国的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提高了综合国力。由此得出:正确的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要积极学习先进文化,进行改革创新;要针对生产关系的不足之处及时进行改革等。
故答案为:
(1)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为各民族的融合创造了条件。
(2)鉴真;大化改新。
(3)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斯大林模式。
(4)国有企业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42。
(5)改革是推动社会的发展强大动力。
【点评】本题考查了北魏孝文帝改革、鉴真东渡、大化改新、斯大林模式、国有企业的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既是教材基础知识,也是重点内容。此种考查方式有利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巩固基础知识,做到学以致用。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3000万人的死伤,经济损失3400多亿美元。
材料二:“二战”部分参战国死亡人数
中国军民
苏联军民
英国官兵
美国官兵
德国官兵
日本官兵
总计
2100万
2700万
37.5万
40.5万
1360万
274.7万
约6500万
回答下列问题:
第23页(共23页)
(1)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请列举出二战中,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上标志着二战扩大的事件?
(3)请写出一战的导火线和一战中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名称?
(4)一战和二战的性质分别是什么?
(5)请你谈谈两次世界大战给你的启示?
【分析】本题以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不断变化……人类在推进和平与发展的进程中,不断经受严峻的挑战为切入点,综合考查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两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世界政治格局、冷战结束的标志、当今世界政治格局、面对法西斯的侵略,世界反法西斯力量联合在一起的标志、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新中国成立以后奉行的外交政策、中国参加的国际组织、影响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因素,题目设计注重基础性,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作答。
【解答】(1)根本原因:结合所学可知,两次世界大战根本原因都要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这一角度入手分析。
(2)事件:结合所学可知,欧洲战场扩大的标志性事件是1941年德国对苏联的突袭,而太平洋战场扩大的标志性事件是日本偷袭珍珠港。
(3)导火线与国家名称:结合所学可知,一战的导火线是萨拉热窝事件,在一战中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是苏联。
(4)性质:结合所学可从正义与非正义的角度进行分析。
(5)启示:结合所学可从战争的危害、如何维护世界和平等角度展开叙述,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事件:德国突袭苏联;珍珠港事件。
(3)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社会主义国家名称:苏联。
(4)性质:一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二战是一场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
(5)启示:战争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我们应珍爱和平,反对战争等。
【点评】
第23页(共23页)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把握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两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世界政治格局、冷战结束的标志、当今世界政治格局、面对法西斯的侵略,世界反法西斯力量联合在一起的标志、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新中国成立以后奉行的外交政策、中国参加的国际组织、影响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因素的相关知识。
29.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鸦片战争后,进入近代社会的中国历史,始终贯彻着两条主线:一是列强通过一次次侵略战争,强加给清政府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拥有独立主权的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直至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二是中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顽强抗击侵略并最终将侵略者赶出中国,使中国重新获得独立.同时,中国社会各阶层开始走上了探索救国的道路.
读下面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写出图中①、②两处列强侵华战争的名称
①: 甲午中日战争 ②: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写出下列各阶层重大探索活动的名称:
①地主阶级: 洋务运动
②资产阶级改良派: 戊戌变法
③资产阶级革命派: 辛亥革命
④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或知识分子): 新文化运动
⑤中国共产党: 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
(3)在历次反抗外国侵略的战争中,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是哪次战争?取胜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
(2)本题考查了近代中国各阶层探索救国道路的努力.
(3)本题考查了抗日战争及其胜利的原因.
【解答】(1)据材料中历史年代标尺,可以看出①是1894﹣1895年,结合所学知,这一时期的侵华战争为甲午中日战争.②是1900年,结合课本知,这一时期的侵华战争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第23页(共23页)
(2)据所学知,伴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社会各阶层都掀起了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的运动.19世纪60年代地主阶级打着“自强”“求富”的口号,掀起了洋务运动.19世纪90年代,康梁维新派发起了戊戌变法运动,试图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了辛亥革命,最终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1915年之后,资产阶级激进派发动了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中国的思想解放.上述运动最终都没能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全国人民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3)据所学知,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集中了全民族的人力、物力共同抗战.同时中国的抗战胜利也与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和援助有关.
故答案为:
(1)①甲午中日战争;②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地主阶级:洋务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维新变法运动(戊戌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或建立中华民国);激进民主主义者:新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
(3)抗日战争;原因:国共两党合作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中国人民的英勇反抗、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符合题意酌情给分).
【点评】识记近代西方列强的侵华战争以及中国各阶层为挽救民族危机而进行的主要活动和影响.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0/10/1 7:37:36;用户:张海燕;邮箱:lishi0014@xyh.com;学号:30475252
第23页(共23页)
相关文档
- 2020年中考物理实验集中专项训练第2021-11-1113页
- 2018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数学试题含2021-11-118页
- 2019年全国各地中考化学试题-山东2021-11-116页
- 徐州专版2020中考物理复习方案第三2021-11-1142页
- 2016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数学试2021-11-1119页
- 2018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语文模拟试2021-11-115页
- 2009年泉州市中考数学试题及其参考2021-11-119页
- 2018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化学模拟最2021-11-119页
- 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参与民主生2021-11-116页
- 通用版2020年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专2021-11-11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