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9 MB
- 2021-11-1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8 怀疑与学问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这个论点是如何提出的?
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引用古代名言,开门见山地提出来的。
2
.你认为文中哪句话概括了
“
怀疑与学问
”
的关系?
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也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3
.怎样理解程颐和张载的话?作者为什么在文章的开头引用他们的话?
做学问
“
须疑
”“
会疑
”
,就是
“
做学问必须善于提出疑问
”
。引用古人的名言作论点,说明这一观点并非己见,早在几百年前的古人就认识到怀疑是治学的重要条件,既简洁有力,又显示了坚实的根基。同时,文章开头引用名言作论点,也是一种常见的开门见山的写作方法。
4
.
“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
中
“
一切
”
和四个
“
常常
”
能删去吗?为什么?句中的冒号为什么不宜改为句号?
不能。用这些词,是为了强调所有的学问家全部都包括在内,都善于经常的怀疑、提问、评判、修正过去学者的学说。这是建设新学说的基本条件。
句中的冒号表示后面的一句是前几句的总括。所以不能改为句号。
1
.层层深入论证,用分论点论证中心论点。
文章开头两段引用我国古代两位著名学者的话,提出中心论点。第三至五段先从消极方面作论证,第六段再从积极方面作论证。层层深入论证,对怀疑的精神在做学问过程中的必要性和意义,作了全面而精当的阐述。
2
.引名言、举事例进行论证,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本文引用古代名人和著名学者的话作为论据,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起了重要作用。用他们的经验之谈作论点,实际上也起了论据的作用,很有说服力。第五段中又引了孟子的话
“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
,并作了阐释,说这
“
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
的意思,有力地证明了段首提出的论点。举例论证也用得很好。第四段举了古书上
“
三皇、五帝
”
和
“
腐草为萤
”
两个例子,第六段又举清代大学问家戴震读书善疑的事例为证。
有关名句(俗语)
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也不可尽信书上所言,而应该推敲细想。
——(英)培根《论求知》
小疑小进,大疑大进,不疑不进。
——
古训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程颐(yí) 启迪(dí) 譬如(pì) 腐草为萤
(yín)
B.塾师
(shū)
墨守(mò) 步骤(zhòu) 生也有涯
(yá)
C.愚昧(mèi) 异端(duān) 严谨(jǐn) 辨伪去妄
(wàng)
D.大儒(rú) 停滞(dài) 流俗(sú) 不打折扣
(zhé)
【解析】A项,
“
萤
”
应为
“yíng”
;B项,
“
塾
”
应为
“shú”
;
D项,
“
滞
”
应为
“zhì”
。
C
2
.下列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盲从
锻练
妄自菲薄
B.辨别
视察
自爆自弃
C.造诣
借鉴
不攻自破
D.评判
修证
勇往直前
【解析】A项,
“
锻练
”
应为
“
锻炼
”
;B项,
“
自爆自弃
”
应为
“
自暴自弃
”
;D项,
“
修证
”
应为
“
修正
”
。
C
3.下列词语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
(1)
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自己亲身________。
(2)
这一番事前的
________
,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
(3)
我们若能这样
________
,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4)
若使后之学者都________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A
.视察
思索
追问
墨守
B.观察
追问
思考
遵循
C.调查
思考
追问
坚持
D.视察
询问
思索
坚守
A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经过
“
思索
”“
辨别
”“
怀疑
”
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
B.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
C.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
D.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
A
【解析】应是
“
怀疑
”“
思索
”“
辨别
”
三步。
5.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的标题揭示了本文的论题,表面看,
“
怀疑
”
和
“
学问
”
是并列关系,实质上文章是在说
“
怀疑
”
的重要性。
B.文章开头两段,引用名言,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C.文章论述由浅入深,层次清晰,全面而精当地阐述了怀疑精神在做学问过程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D.
本文运用了道理论证、事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来论证中心论点,使文章极具说服力,令人信服。
【解析】本文没有运用比喻论证。
D
6
.读下面的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如图漫画。
材料二
“
创客
”
首次
“
闯入
”
政府工作报告,
创新创业者迎来
“
黄金年代
”
。李克强总理在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
“
个人和企业要勇于创
业创新,全社会要厚植创业创新文化,让人们
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
”
(1)
请根据漫画寓意,为漫画命名。
示例:创业创新,你也可以大展身手。
(2)
请写出三个有关创新的成语。
示例:另辟蹊径、别具一格、别出心裁、标新立异、革故鼎新。
(3)
根据以上材料,语文老师要求每位同学办一份以
“
创新
”
为主题的手抄报,请你设计两个板块。
示例:板块一:创业故事;板块二:创新达人。
阅读课文第六段,然后答题。
7.下列对文段中心论点的把握,正确的一项是
( )
A.怀疑是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B.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C.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D.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
B
8.请简要回答第二、三句在选文中的作用。
第二、三句是从反面阐述
“
怀疑
”
的重要性,与第四、五句形成对比,使论点更加突出,论证更加有力。
9.本文段为了证明中心论点用了道理论据和事例论据,请问用了哪个事例论据?
用了清代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大学章句》时,对其质疑的事例。
10.下面的材料能否作为本段的论据?为什么?
人称
“
发明大王
”
的爱迪生在发明电灯选择灯丝材料的实验过程中,曾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但他不气馁,终于找到了亮度大、耐热程度好的钨作为灯丝。此后电灯便成了千家万户的
“
光明使者
”
。
不能。所给材料写的是爱迪生不怕失败、不断实验才取得成功的,它强调的是
“
锲而不舍
”
的精神的积极作用,而选文论证的是
“
怀疑
”
精神的积极作用,因此爱迪生的事例不能作为本段的论据。
古典诗词与文化自信
阮 直
①
上海复旦大学附中的16岁高中生武亦姝经过三轮比拼击败四期擂主《诗刊》编辑彭敏,最终获得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年度总冠军。
“
颜值与才华齐飞
”
,武亦姝成了众人崇拜的
“
才女型偶像
”
。高达11.6亿的收视人次,也让节目的策划者始料未及。
②
为什么本是小众化的中国古典诗词能够以如此大众化的方式脱颖而出?人们都以为当下的民众不再读书,更别说诵读古典诗词了。央视记者在采访一位观众时,他的回答精彩、准确:
“
诗词是小众的,但在某些家庭、某个人的心灵岛屿里,诗词却是千山万水,是他们的
‘
主旋律
’
。
”
③
每个人成长的历程,都有诗心相伴,都有远方与梦想,这就是所谓的
“
诗性心灵
”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人性温暖、个体真情、细微感悟、形象表达是能穿越千年的,并与当下任何个体的人生、命运发生勾连,并在个体面对生活的焦躁、困惑时给予他们平静与慰藉。【A】
④
生活清贫不会让我们低头,可面对经典我们只能俯首称臣。对文化的敬畏是因为我们内心永远矗立着一个个文化巨匠与大师,他们的生命与智慧,他们的精神与风范是民族精神的典范。【B】
⑤
诗心的灵感是个体的,而诗意的审美却是共同的,诗歌意境是古今一脉的文化印记,但是当代诗人的许多作品却不能赋予我们这样的精神给养。从50后、60后到00后,他们的心中都储存着若干首古典诗词,那些脍炙人口的诗句成为了他们共同的文化记忆,使他们形成了一致的审美方式。所以,《中国诗词大会》才能让亿万观众回味那些年背过的唐诗宋词,重温那一份深藏心底的古典韵致。
⑥
诗言志,歌咏言。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价值是散文大于小说,诗歌大于散文。古典诗词不仅使中华文明在语言文字上登峰造极,其创造审美的
“
中国意境
”
更是中国美学对世界美学的独特贡献。
⑦
从
“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的纯真质朴,到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的初心不改;从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
的壮志豪情,到
“
心远地自偏
”
的淡然超脱;从
“
黄河之水天上来
”
的大唐豪迈,到
“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的婉约自怜
……
每一个中国人都能从这些隽永、深情的诗词中得到心灵的滋养。
⑧
重温古典诗词,不是因为经典在凋敝,也不是为了借古抒怀,而是因为这些经典记载着我们民族特有的人文情怀与精神世界,是我们民族审美方式的独特表达,是华夏子孙心灵永不荒芜的执着追求,是我们走向复兴的精神支撑。
⑨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在评价古典诗词时讲道:我们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和事实,那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依然牢牢地扎根在民间,这就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力的重要来源。
⑩
诗歌书写内心,改变需要行动,我们的生活,不仅取决于我们的心态,更有赖于我们的作为。
(选自《2017中国杂文年选》,有删改
)
11.阅读全文,概括古典诗词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每点不得超过10个字)
示例:是审美方式的独特表达,是华夏子孙的执着追求,是走向复兴的精神支撑。
12.第
②
段加点处
“
大众化的方式
”
指什么?
指高达11.6亿的收视人次。
13.下面材料,你觉得放在文中【A】【B】两处中的哪一处更恰当?请简要说明理由。
65
岁,只上过四年学的农民王海军,一边摆摊修车,一边和众人
“
推敲
”
诗词语句。只要别人改得好,他就请对方喝一瓶啤酒。诗词大会上,他即兴赋诗;节目动情处,他潸然泪下。
放在文中【B】处更恰当。因为第
③
段主要写个人成长的历程中都有诗心相伴,第
④
段写面对经典我们只能俯首称臣。题中的这则材料,中心是诗词对王海军的影响深远巨大,与第
④
段中心贴近。
14.第
⑨
段引述康震教授的话有何作用?
作为全文总结;点题(呼应题目)。
相关文档
-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古代印2021-11-1126页
- 人教部编版九下历史第13课罗斯福新2021-11-1133页
-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课2021-11-1162页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同步复习试题课件2021-11-1123页
-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同步测试题课件(9)2021-11-1121页
- 人教部编版九下历史第10课 《凡尔2021-11-1133页
-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2021-11-1125页
-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复习课2021-11-1121页
- 杭州专版2020中考生物复习第11课时2021-11-1141页
-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 内能的2021-11-11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