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0.00 KB
  • 2021-11-11 发布

江苏省南京市各地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精选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 2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鼓楼区二模 爱画猫的孩子 ‎[日] 小泉八云 很久以前,日本的小乡村有一对贫苦农民夫妻。他们生了好几个孩子,供给他们吃喝很不容易。大儿子身强力壮,14岁时就成了父亲的帮手,几个小女儿几乎刚学会走路就成了母亲的帮手。但最小的儿子不像是干重活的料。他非常聪明,比哥哥姐姐都聪明,但身子弱,个子小。他的父母不想要他种地,于是把他送到村子的庙里,请那儿的老和尚收他做徒弟。‎ 到了庙里,老和尚问了他几个难题。孩子答得很让人满意,老和尚便收了他。师傅的传授孩子领会很快,而且相当听话。但是他有一个缺点,喜欢在诵经的时候画猫。只要师傅不在,他就画猫,在经书的边缘上画,墙上画,柱子上画,屏风上画。好几次师傅叫他别画,但他忍不住要画。他有所谓的“画家天赋”,所以不宜当和尚——当个好和尚应该攻读经文。‎ 有一天,他在纸屏风上画了好几只活灵活现的猫。老和尚见了,拉下面孔对他说:“徒儿,你马上从我庙里出去吧。你当和尚不行,也许当画师有出息。走之前我要对你叮嘱一件事,千万记住:夜晚靠小不靠大。”孩子不明白师傅说的“靠小不靠大”是什么意思,又不敢问师傅,只好拜别。‎ 离开庙,他觉得非常难过,不知怎么办好。如果回家,父亲准会责怪他不听师傅管教,所以不敢回。他忽然想起12里外的邻村有一座大庙,那儿有好几个和尚,便决心投奔,请他们收作徒弟。‎ 其实那座大庙已经关闭,但孩子并不知道。原来,庙里出了妖怪,把和尚吓跑了,占了那地方。后来有几个胆大的武士夜晚想去庙里除妖,但没有一个生还。夜里有灯,据说是妖怪点的,专为引诱过往行人投宿。‎ 这些事孩子没有听说,所以他只往那村里走,指望和尚收留。进村以后天黑了,村里的人都已入睡,但他看到山上有座大庙,庙里还有灯光。孩子一直往大庙走,敲敲门,里面没有动静。他敲了又敲,还是不见人开门。于是他轻轻一推,高兴地发现门没有拴,便走了进去。看到点了一盏灯,但是没有和尚。‎ 他以为过一会儿和尚会来,就坐下等着。这时他才看到庙里到处是厚厚一层灰,蜘蛛结满了网。但是他惊喜地发现这儿有几块大白屏风,虽然他已经走累了,但马上擦拭打扫,找砚台,研好墨,在上面画起猫来。‎ 他在屏风上画了许许多多猫以后,瞌睡上来了。正要躺在一幅大屏风旁睡,突然想起师傅的话:靠小不靠大。寺庙很大,他孤身一人,想起这话心里开始害怕起来,尽管他还猜不透这句话的意思。他决定找个“小”地方睡觉。他看到有个小柜子,门是推拉的,钻进去,把门关上,躺下睡着了。‎ 到深更半夜,他被一阵大吵大闹的声音惊醒了——是厮打和尖叫的声音,可怕极了。他躲在小柜子里,连从缝里瞧一眼都不敢,躺着一动不动,吓得气也不敢出。庙里的灯忽然灭了,但那可怕的声音还在响着,而且越来越可怕,整个庙都震动了。过了很久,庙里终于恢复了平静,但孩子还不敢动弹。一直等到太阳照进了小柜的门缝里,他才从躲藏的地方小心翼翼钻了出来。四下一看,先看到满地是血,后看到大殿当中躺着个大老鼠精,比牛还大,原来就是那妖怪。‎ 老鼠精怎么丧了命呢?既不见人,也不见什么动物。突然,孩子发现头天晚上他画的猫只只嘴上鲜血淋漓,这才明白妖怪是被他画的猫咬死的。这一来他也明白了师傅为什么对他说“夜晚靠小不靠大”。‎ 后来孩子成了一位大名鼎鼎的画家,他画的猫,有的现在到日本的游客还能看到。‎ ‎(选自《世界名作家小小说选译》,商务印书馆,有删改)‎ ‎13.根据文章内容,从孩子的经历角度补全下面的情节。(3分)‎ ‎ 出身贫苦家庭,但是不能干重活 (1)▲ ,但是爱画猫 (2)▲ ,但是不敢回家 ‎ 走到大庙很累了,(3)▲ 半夜妖怪来袭,但是幸运躲过一劫 最终成了大画家 ‎14.结合画线句,分析老和尚的形象特点。(3分)‎ ‎ 老和尚见了,拉下面孔对他说:“徒儿,你马上从我庙里出去吧。你当和尚不行,也许当画师有出息。走之前我要对你叮嘱一件事,千万记住:夜晚靠小不靠大。” ‎ ‎ ▲ ‎ ‎15.第5段在文中有何作用?(3分) ‎ ‎ ▲ ‎ ‎16.你从这个故事中获得了哪些启示?请分点概括。(至少两点)(4分)‎ ‎ ▲ ‎ ‎(二)(13分)‎ ‎13.(3分)(1)走进寺庙学做和尚(2)被老和尚赶出庙门(3)但是马上找砚台画猫(每空1分)‎ ‎14.(3分)老和尚“拉下面孔”,并将小和尚扫地出门,看起来严厉无情(1分),实际上,他爱惜小和尚的才华,给他留下了发展的空间(1分);从他的叮嘱来看,他对小和尚充满关爱,也很智慧(1分)。‎ ‎15.(3分)这段插叙写妖怪吓走和尚、害死武士(1分),增强故事的神秘色彩(渲染恐怖的氛围或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为下文庙里有灯无人、出现可怕的声音做铺垫(1分)。‎ ‎16.(4分)分层级赋分: “夜晚靠小不靠大”‎ ‎(1分);在面临困境时,小的凭借往往能给人带来大的安全;要识得孩子的长处,尊重他的个性发展;全身心的投入终究能创作出真正的艺术;执着地坚持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终究会取得成功;艺术的美拥有战胜邪恶的力量。(以上任意一点2分)‎ 建邺区二模 ‎(三)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4-17题。(13分)‎ 信 使 刘慈欣 这些天老人的心绪很不好,除了拉琴,很少向窗外看。他想用窗帘和音乐把自己同外部世界隔开,但做不到。‎ 有两件事使他不安:一是量子理论,他不喜欢那个理论中的不确定性,“上帝不掷骰子”,他最近常常自言自语。另一件事是原子弹。广岛和长崎的事已过去很长时间了,甚至战争也过去很长时间了,但他的痛苦在这之前只是麻木的伤口,现在才痛起来。‎ 老人是昨天才发现楼下的那人在听他的音乐。是个年轻人,穿着现在很流行的尼龙夹克。‎ 后来的三天,每当老人在傍晚开始拉琴时,那人总是准时到来,静静地站在普林斯顿渐渐消失的晚霞中。‎ 第四天傍晚,老人的琴声刚刚响起,外面下起雨来。老人放下提琴,迈着不灵便的步子走下楼,穿过雨雾走到年轻人面前。‎ ‎“你如果……哦,喜欢听,就到楼上去听吧。”‎ 老人转身走回去,音乐又在楼上响了起来,年轻人慢慢转过身,恍惚地走进门,走上楼去,好象被那乐声牵着魂一样。对于如此迷恋于自己琴声的这个人,老人心中有一丝歉意。他拉得不好,特别是今天这首他最喜欢的莫扎特《回旋曲》,拉得常常走调。还有那把价格低廉的小提琴,很旧了,音也不准,但年轻人在静静地听着。‎ 时间过得似乎比往常快,又到九点了。老人停下了琴,想起了那个年轻人,抬头见他正向自己鞠躬,然后转身向门口走去。‎ ‎“哦,你明天还是上来听吧。”老人说。‎ ‎“不,明天我还在下面听。”‎ ‎“明天好像还会下雨,这是连阴天。”‎ ‎“是的,明天会下雨,但在您拉琴的时候不下;后来还会下一天,您拉琴时也下,我会上来听;雨要一直要下到大后天上午十一点才会停。”‎ 老人笑了,觉得年轻人很幽默,但看着他离去的背影,他突然预感到这未必是幽默。‎ 以后的天气精确地证实着年轻人的预言:第二天晚上没雨,他在楼下听琴;第三天外面下雨,他上来听;普林斯顿的雨准确地在第四天的上午十一点停了。‎ 这天晚上,年轻人来到老人房间,拿着一把小提琴。他没说什么,用双手把琴递给老人。‎ ‎“这是借给您的,过一段时间您再还给我。对不起教授,我只能借给您。”‎ 老人接过琴来,这是一把看上去很普通的小提琴,没有弦!再仔细一看,弦是有的,但是极细,如蛛丝一般。老人不敢把手指按到弦上,那蛛丝似乎一口气就可吹断。他抬头看了看年轻人,后者微笑着向他点点头。‎ 老人拉起了《回旋曲》,立刻把自己溶入了无边的宇宙。他看到光波在太空中行进,慢得像晨风吹动的薄雾;无限宽广的时空薄膜在引力的巨浪中轻柔地波动着,浮在膜上的无数恒星如晶莹的露珠;能量之风浩荡吹过,在时空之膜上激起梦幻般的霓光……‎ 老人被那把小提琴迷住了,每天都拉琴到深夜。这样过了十多天,老人的琴突然拉得少了起来,而且有时又拉起了他原来那把旧提琴。这是因为他突然产生了一种忧虑,怕过多的演奏会磨断那蛛丝般的弦。但那把琴所发出的声音的魔力让他无法抗拒,特别是想到年轻人在某一天还会来要回那把琴,他又像开始时那样整夜地拉那把琴了。每天深夜,当他依依不舍地停止演奏时,总要细细地察看琴弦,琴弦丝毫没有磨损的痕迹,它的表面如宝石一样光滑晶莹,在黑暗中,它还会发出蓝色的荧光。‎ 这天入睡前,老人像往常那样最后看了看那把琴,突然发现琴弦有些异样。他拿起放大镜仔细察看,肯定了自己的判断。‎ 琴弦越磨越粗。‎ 第二天晚上,当老人刚把弓放到琴弦上时,年轻人突然出现了。‎ ‎“你来要琴吗?”老人不安地问。‎ 年轻人点点头。‎ ‎“哦……如果能把它送给我的话……”‎ ‎“绝对不行,真对不起教授,绝对不行。我不能在现在留下任何东西。”‎ 老人沉思起来,他有些明白了。双手托起那把琴,他问: “那么这个,不是现在的东西了?”年轻人点点头。老人现在明白了更多的事。他想起了年轻人神奇的预测能力,其实很简单,他不是在预测,是回忆。‎ ‎“我是信使,我们的时代不想看到您太忧虑,所以派我来。”‎ ‎“那么你给我带来什么呢,这把琴吗?”‎ ‎“不是的,这把琴只是一个证明,证明我来自未来。”‎ ‎“怎么证明呢?”‎ ‎“在您的时代,人们能够把质量转化为能量:原子弹,还有很快将出现的核聚变炸弹。在我们的时代,已可以把能量转化成质量。您看,”他指着那把提琴的琴弦,“它变粗了,所增加的质量是由您拉琴时产生的声波能量转化的。”‎ 沉默了一会儿,老人宽容地笑了:“好吧,孩子,你给我带来了什么信息?”‎ ‎“两条信息。”‎ ‎“那么第一条是——”‎ ‎“人类有未来。”‎ 老人宽慰地仰躺到扶手椅上,像每一个了却了人生最后夙愿的老者一样,一种舒适感涌遍了全身,他可以真正休息了。“孩子,见到你我就应该知道这一点的。”‎ ‎“投在日本的两颗原子弹是人类最后两颗用于实战的核弹……”‎ 年轻人拿起了那把他要收回的小提琴:“我该走了,为了听您的音乐,我已耽误了很多行程。”‎ ‎“你带来的第二条信息呢?”‎ 年轻人已拉开房门,他转过身来微笑着,似乎带着歉意:“教授,上帝确实掷骰子。”‎ 老人从窗口看着年轻人来到楼下,已是深夜,街上没什么人。年轻人开始脱下衣服,他也不想带走这个时代的东西。几秒钟后,他就消失在群星灿烂的夜空之中。‎ 爱因斯坦默默站了一会儿,慢慢地转身,又拿起了他那把旧小提琴。‎ ‎ (选自《科幻大王》2001年第11期,有删改)‎ ‎14.请根据小说内容,从“悬念→结局”的角度补全下面的故事情节流程图。(3分)‎ 悬念2: 年轻人为什么痴迷于老人的琴声?‎ 悬念4: 年轻人送给老人的琴为何如此特殊?‎ 结局:‎ ‎(3) ▲‎ 悬念3:‎ ‎(2) ▲‎ 结局:两件事使他不安:量子理论的不确定性和原子弹将毁灭人类。‎ 悬念1:‎ ‎(1)▲‎ ‎15.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文中老人的形象。(4分)‎ ‎ ▲ ‎ ‎16.赏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2分)‎ 他看到光波在太空中行进,慢得像晨风吹动的薄雾;无限宽广的时空薄膜在引力的巨浪中轻柔地波动着,浮在膜上的无数恒星如晶莹的露珠;能量之风浩荡吹过,在时空之膜上激起梦幻般的霓光……‎ ‎ ▲ ‎ ‎17.文中多次出现小提琴,根据文章内容分析它的作用。(4分)‎ ‎ ▲ ‎ ‎(三)(15分)‎ ‎14.(3分)(1)老人为什么心绪很不好,甚至连窗帘和音乐都不能把他同外部隔开?(疑问句,1分)(2)年轻人如何能一直准确预见未来的天气情况与发生的事件?(疑问句,1分)(3)年轻人来自未来,他充满着对老人爱因斯坦的尊重,他不是预测而是回忆,在未来的时代,小提琴琴弦变粗是由拉琴时产生的声波能量转化为质量(1分)。‎ ‎15.(4分)时刻关心人类命运,比如年老了依然在反思自己物理成果可能对人类未来造成的毁灭性危害,获得未来人类社会依然存在的信息后,开始更深层次的思考(2分);痴迷于物理领域,对量子物理有深刻认识;淡泊名利,拒绝了担任以色列总统的邀请;和蔼亲切,对年轻人的态度可以感受(2分,答到任意两点给2分)。‎ ‎16.(2分)示例1:运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宇宙中的物理现象比喻成大自然景象,生动形象地展示出老人沉浸在迷人的小提琴演奏曲中,溶入到对无边宇宙的观察与思考。‎ ‎ 示例2: 化抽象为具象,将宇宙中抽象的物理现象化作可具体感知的大自然景象,生动形象地展示出老人沉浸于浪漫迷人的小提琴曲,并溶入到对无边宇宙的观察与思考的画面。‎ ‎17.(4分)小提琴有来自现实世界的旧的小提琴与来自未来的新的小提琴之分,隐喻关于现有物理理论与未来新理论的对比(1分);设置悬念,通过描绘老人拉起旧的小提琴的困惑、年轻人借予的未来小提琴的奇特,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文末老人又拉起自己旧的小提琴,引发读者新的思考(1分);首尾呼应,小说结构更加完整(1分);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使得小说情节结构更加丰富曲折,而又显得巧妙(1分)。‎ 栖霞区二模 ‎(三)阅读下面一组文章,按要求完成11~18题。(24分)‎ 这篇散文的开头就描写了风沙对大地上生命的侵害,文字描绘出的景象触目惊心!‎ ‎11.此处写罗布泊和楼兰国的消失有何作用?(2分)‎ ‎ ▲ ‎ ‎12.赏析文中画线句。(3分)‎ ‎ ▲ ‎ ‎【文章一】‎ 每到冬季,风沙的肆虐总是有恃无恐,年复一年。他们把这里所有绿色植物的枝叶统统吹干,变黄枯萎,耗尽生命的甘汁。有时把它们连根拔起,与土地藕断丝连的根须就淌出血,撕裂的声音如疼痛的尖叫。很快,那流血的伤口又被沙粒和芒硝填满掩盖,窒息了尚存的微弱生机。风沙并不满足,继续追逐野生动物和禽鸟们,这里仅存的野驼、鹅喉羚、狼狐、秃鹫们开始遭殃了。在饥饿、干渴、酷日的威逼下,这些平时相互厮杀、血斗、逃避的动物和禽鸟们很快被捕获倒毙,被吸尽身上的血,留下白色骨骸。风沙如怪兽,狂性十足地继续扩大地盘,向东方的人类居住地进发。‎ 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在它的淫威下发抖、战栗,无奈地屈服。在它的侵吞下,西边美丽的罗布淖尔(泊)消失了,古老的楼兰国消亡了,塔克拉玛干这样“进去出不来”的死亡之地出现了。风沙,在这里抹去了历史,抹去了生命,唯独留下它野蛮的足迹。‎ 然而,事情并非完全像看到的那样决绝。‎ 当风推动流沙进攻这一带的时候,总有一丛丛的植物在那里浮涌蠕动。它们如成团成队的士兵,一排排一丛丛,挺立在风沙线上,筑起一道反抗的防线,举起一面绿色的旗帜。这,就是红柳,它在夏日开出红色小花,人们也称为金银花。在风沙中,前边的被流沙埋了,倒下了,后边的依然挺上去,顽强地去抵挡;即便沙子埋到脖颈,它们依然昂起头颅,迎风招展着绿色枝叶,高唱着不屈的歌谣。长年与风沙周旋,它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狂风劲吹时统统顺风倒伏,形成浪谷,风过之后,它们忽然间又一片片一排排地挺身而起,坚韧而不折断,犹如一道道厚厚的、软绵绵的、击不垮的墙。它们的弹性,并不是瑟瑟发抖,并不是投降顺从,而是自由的劲舞和无声的抗议。‎ ‎13.请给这篇消息拟一个能吸引读者的标题。(不含标点,不超过10个字,2分)‎ ‎ ▲ ‎ ‎14.这篇消息里引用了大量的数据。请你分析文中三处画线句的数据分别有何作用。(3分)‎ ‎ ▲ ‎ ‎“麦草方格”是下面这样的。‎ ‎(选自郭雪波《阿娜巴尔①》,有删改)‎ ‎[注]①阿娜巴尔:位于甘肃安南坝野骆驼保护区。阿娜是母亲之意,巴尔是河域。‎ ‎【文章二】‎ 近日,陕西省林业局传来好消息: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到93.24%!这意味着,中国四大沙漠之一的毛乌素沙漠很快要从陕西的版图上“消失”了!可谓前无古人!‎ ‎(1)毛乌素沙漠是中国四大沙漠之一,海拔多为1100至1300米,总面积4.22万平方公里,位于陕西和内蒙古两省交界处、陕西省榆林市长城一线以北,其中一半面积在陕西省榆林市境内,因此榆林市也被称为驼城,意为沙漠之城。‎ 然而,毛乌素沙漠并不是天然形成的沙漠。此地原本生态优美,是以“水草肥美,群羊塞道”‎ 著称的塞外明珠,风景宜人。据考证,随着人类对土地不加节制的开垦以及战乱,当地生态逐渐被破坏。自唐代起至明清,经过成千上百年的演变,再加上气候变迁,毛乌素地区逐渐变成茫茫大漠。‎ 近代以来,毛乌素沙漠的流沙逐步南侵,已越过长城。(2)至新中国成立初期,榆林市林木覆盖率仅剩0.9%,流沙吞没农田牧场120万亩,6个城镇、412个村庄被风沙侵袭压埋,榆林每年因水土流失输入黄河泥沙高达5.3亿吨,占中上游入黄泥沙量的三分之一。牧场沙化、盐渍化、退化严重,形成了“沙进人退”的被动局面。受毛乌素地区沙尘暴的威胁,陕西榆林市曾被迫搬迁了3次。即使如此,依然难逃沙尘暴的骚扰,不少居民只好逃离家乡,另谋生路。‎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建造防护林等生态工程的推进,1959年陕西正式开启了漫长的防沙治沙之路。‎ 一开始人们大规模植树造林,但效果并不好,因为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高大的树木很难存活。后来人们摸索出了一些实用的防沙方法,例如“麦草方格”固沙法就是其中的一种。用麦草、稻草等材料在沙漠中扎成方格,借此截留水分,降低风沙速度。这一方法目前已在全世界推广和运用,治沙效果显著,被国外媒体赞为“中国魔方”。‎ ‎15.此段两处加点的词语有何作用?(3分)‎ ‎ ▲ ‎ 贴切的比喻!大剪刀咔嚓几下就毫不留情地把树剪秃了,把山也剪秃了!‎ ‎16.结合选文前三段的具体内容,说说文末画线句中的“危险”是怎样一步步产生的。(4分)‎ ‎ ▲ ‎ 科学的防沙措施加上合理的政策,让毛乌素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渐渐“绿”了起来,(3)从2014年开始,榆林地区便再未遭到过沙尘暴的袭击。榆林以每年1.62%的荒漠化逆转率,不断缩小沙漠面积,栽种的树木按1米株距排开,可绕地球赤道54圈。彻底改写了“沙进人退”的历史,创造了全新的城市景观。‎ 原有的漫天黄沙,变成了而今的满眼葱翠。堂堂生命禁区,毛乌素沙漠要被“憋屈”死了。‎ ‎【文章三】‎ 自那以后,我亲眼看见一个州接一个州地消灭了它们所有的狼。我看见过许多刚刚失去了狼的山的样子,看见南面的山坡由于新出现的弯弯曲曲的鹿径而变得皱皱巴巴。我看见所有可吃的灌木和树苗都被吃掉,先变成无用的东西,然后则死去。我看见每一棵可吃的、失去了叶子的树只有鞍角那么高。这样一座山看起来就好像什么人给了上帝一把大剪刀,并禁止了所有其他的活动。结果,那原来渴望着食物的鹿群的饿殍,和死去的艾蒿丛一起变成了白色,或者就在高于鹿头的部分还留有叶子的刺柏下腐烂掉。这些鹿是因其数目太多而死去的。‎ 我现在想,正像当初鹿群在对狼的极度恐惧中生活着那样,那一座山将要在对它的鹿的极度恐惧中生活。而且,大概就比较充分的理由来说,当一只被狼拖去的公鹿在两年或三年就可得到补替时,一片被太多的鹿拖疲惫了的草原,可能在几十年里都得不到复原。‎ 牛群也是如此,清除了其牧场上的狼的牧牛人并未意识到,他取代了狼用以调整牛群数目以适应其牧场的工作。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有了尘暴,河水把未来冲刷到大海去。‎ 我们大家都在为安全、繁荣、舒适、长寿和平静而奋斗着。鹿用轻快的四肢奋斗着,牧牛人用套圈和毒药奋斗着,政治家用笔,而我们大家则用机器、选票和美金。所有这一切带来的都是同一种东西:我们这一时代的和平。用这一点去衡量成就,全部是很好的,而且大概也是客观的思考所不可缺少的,不过,太多的安全似乎产生的仅仅是长远的危险。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大概,这也是狼的嚎叫所隐藏的内涵,它已被群山所理解,却还极少为人类所领悟。 ‎ ‎(选自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有删减)‎ ‎17.以上三篇选文都在表现人和自然的关系,但写作对象、情感基调、写作特点各不相同。请 你读完以后加以比较,完成下面的表格。(4分)‎ 写作对象 情感基调 写作特点 文章一 抗击风沙的红柳 ‎(1) ▲ ‎ ‎(2) ▲ ‎ 文章二 毛乌素沙漠的治理 ‎ 自豪 ‎(3) ▲ ‎ 文章三 失去了狼的山野 ‎(4) ▲ ‎ 描写细致,富有哲思 ‎18. 读了这一组文章,说说你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哪些感悟。(3分)‎ ‎ ▲ ‎ ‎(三)(24分)‎ ‎11.(2分)突出此地的环境恶劣(风沙的野蛮和残酷,抹去了一切);与后文的红柳形成对比;突出红柳生命力的顽强。(答出一点得1分)‎ ‎12.‎ ‎(3分)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红柳抗击风沙的情形,写出了红柳的坚韧,表达了作者对红柳不屈精神的赞美。(答出一点得1分)‎ ‎13.(2分)示例:毛乌素沙漠很“憋屈”/中国最没面子的沙漠(内容1分,吸引读者/手法1分)‎ ‎14.(3分)①第一处突出毛乌素沙漠面积大、海拔高,难治理。②第二处突出毛乌素沙漠危害大。③第三处突出毛乌素沙漠治理成效显著。(一点1分)‎ ‎15.(3分)强调全部可吃的植物都被彻底吃掉(1分);强调因为消灭了狼,鹿的数量剧增(1分),给山林带来的危害之大(1分)。(意近即可)‎ ‎16.(4分)答案示例:人们消灭了狼,①鹿/牛的数量增加了,②导致了山林/草原的植被被破坏,③进而产生了沙尘暴/洪水,④摧毁了人们的家园(1分)。(每个步骤1分,意近即可)‎ ‎17.(4分)(1)赞叹/赞美/敬佩 (2)运用比拟,描写生动 (3)说明准确,科学严谨(4)悲哀/遗憾/沉重 (一空1分,意近即可)‎ ‎18.(3分)治理环境要因地制宜;治理环境要有科学的态度;要保持生态平衡/不要人为破坏生态平衡;要考虑人与自然的长久关系……(答出一点得1分,符合人与自然的关系,跟材料有关联,写出任意三点即可)‎ 鼓楼区一模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3-6题。(17分)‎ 船 苏童 到常熟去的客船每天早晨经过我家窗外的河道,是轮船公司的船,所以船只用蓝色和白色的油漆分成两个部分,客舱的白色和船体的蓝色泾渭分明,使那条船显得气宇轩昂。每天从河道里经过无数的船,我最喜欢的就是去常熟的客船,我曾经在美术本上画过那艘轮船,美术老师看见那份美术作业,很吃惊,说,没想到你画船能画得这么好。   孩提时代的一切都是易于解释的,孩子们的涂鸦往往在无意中表露了他的挚爱,而我对船舶的喜爱甚至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我记忆中的苏州内河水道是洁净而明亮的,六七十年代经济迟滞不动,我家乡的河水却每天都在流动,流动的河水中经过了无数驶向常熟太仓或昆山的船。最常见的是运货的驳船队,七八条驳船拴接在一起,被一条火轮牵引着,突突地向前行驶,我能清晰地看见火轮上正在下棋的两个工人,看见前驳船上的一对对夫妇和他们的孩子,让我关注的就是驳船上的那一个个家,一个个年龄与我相仿的孩子。这种处于漂浮和行进中的生活在我眼里是一种神秘的诱惑。   我热zhōng 于对船的观察或许隐藏了一个难以表露的动机,这与母亲的一句随意的玩笑有关,我不记得那时候我有多大,也不知道母亲是在何种情况下说了这句话,她说,你不是我生的,你是从船上抱来的。这是母亲们与子女间常开的漫无目的的玩笑,当你长大成人后你知道那是玩笑,母亲只是想在玩笑之后看看你的惊恐的表情,但我当时还小,我还不能分biàn这种复杂的玩笑。我因此记住了我的另一种来历,尽管那只是一种可能。我也许是船上人家的孩子,我真正的家也许是在船上!‎ 我不能告诉别人我对船的兴趣有自我探险的成分,有时候我伏在临河的窗前,目送一条条船从我眼前经过,我很注意看船户们的脸,心里想,会不会是这家呢?会不会是那家呢?怀着隐秘打量世界总是很痛苦的。在河道相对清净的时候,我常常看见一条在河里捞砖头的小船,船上是母女俩,那个母亲出奇地瘦小,一条腿是残废的,她的女儿虽然健壮高挑,但脸上布满了雀斑,模样很难看,这种时候我几乎感到一种恐怖,心想,我万一是这家人的孩子怎么办?也是在这种时候我才安慰自己,这是不可能的事,这是胡思乱想,有关我与船的事情都是骗人的谎话。   我上小学时一个真正的船户的孩子来到了隔壁我舅舅家。我舅舅家只有女孩没有男孩,那男孩的父母就通过几道人情关系把儿子送到了我舅舅家。那是一个老实而显得木讷的男孩,脖子上戴着船户子弟常戴的银项圈。我对那男孩的船户背景有一种狂热的兴趣,我一边嘲笑他脖子上的项圈,一边还向他提出各种问题,问他为什么不呆在船上,跟他父母在一起。我问他:“难道在船上不如在我舅舅家好玩吗? ”那个孩子只是回答我,他要在街上上学。他不愿意跟我做朋友,这使我觉得有点颓丧。有一天,我听见窗外的河道响起一片嘈杂声,跑出去一看,一条大木船向我舅舅家的石埠前慢慢靠拢,船上的那对夫妇忙着要靠岸,而一个小男孩站在船头拼命地向岸上挥手,嘴里大叫着:“哥哥,哥哥,哥哥!”我随后就看见我舅妈拉着那男孩站在石埠上,我知道这就是那男孩家的船,船上的男女是他的父母,那个大叫大嚷的小男孩是他的弟弟。我几乎是怀着一种嫉妒的心情看着眼前这幕,但我发现那男孩一点也不高兴,他仍然哭丧着个脸,面对着满脸喜色的家人。我觉得他不知好歹,他母亲眉眼周正,他父亲英俊魁梧,他的家在一条船上,可他还哭丧着个脸!‎ 那船户的儿子在我舅舅家住了一个学期后就被他祖父接走了。奇怪的是,他一走我对自己身世的想象也停止了。或许是我长大了,或者是一个真实的船户的儿子清洗了我内心对船的幻想。至此,船在河道上行驶时,我仍然对船展开着与年龄有关的想象。但那几乎是一种对航行和漂泊的想象了。在寂静的深夜或者清晨,我有时候被窗外的橹声惊醒,有的船户是喜欢大声说话的,一个大声地问:“船到哪里去?”另一个会大声地答:“到常熟去。”我就在被窝里想,常熟太近了,你们的船要是能进入长江,一直驶到南京、武汉,一直驶到山城重庆就好了。‎ 我初中毕业报考过南京的海员学校,没有考上,这就注定了我与船舶和航行无缘的命运。我现在彻底相信我与船并没有什么特殊关系,在我唯一的一次海上旅途中,我像那些恐惧航行的人一样大吐不止,但我仍然坚信船舶是世界上最抒情最美好的交通工具。假如我仍然住在临河的房屋里,假如我有个儿子,我会像我母亲一样向他重复同样的谎言:“你是从船上抱来的,你的家在一条船上。” 关于船的谎言也是美好的。‎ ‎(选自《自行车之歌》,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年4月版)‎ ‎3.根据文中的拼音写汉字,给文中加点字注音。(4分)‎ ‎①热zhōng( ▲ ) ②分biàn(▲ ) ③模样(▲) ④魁梧( ▲ ) ‎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所以船只用蓝色和白色的油漆分成两个部分,客舱的白色和船体的蓝色径渭分明……”一句中,两个“白色”词性相同。‎ B.“那是一个老实而显得木讷的男孩”“我几乎是怀着一种嫉妒的心情看着眼前这幕”两句中, “木讷”和“嫉妒”都含有贬义。‎ C.“我现在彻底相信我与船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关系”一句中,“彻底相信”和“特殊的关系”短语结构相同。‎ D.“这种处于漂浮和行进中的生活在我眼里是一种神秘的诱惑”这个句子的主干是:眼里是诱惑。‎ ‎5.结合上下文,赏析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6分)‎ ‎(1)有时候我伏在临河的窗前,目送一条条船从我眼前经过……‎ ‎▲‎ ‎(2)船上的那对夫妇忙着要靠岸,而一个小男孩站在船头拼命地向岸上挥手,嘴里大叫着:“哥哥,哥哥,哥哥!”‎ ‎▲‎ ‎6.根据材料内容提示,分析“船”在这三篇文章中的共同作用。(4分)‎ ‎【材料一】‎ 忽然间,一个最聪明的双喜大悟似的提议了,他说,“大船?八叔的航船不是回来了么?”十几个别的少年也大悟,立刻撺掇起来,说可以坐了这航船和我一同去。‎ ‎(鲁迅《社戏》)‎ ‎【材料二】‎ ‎ 那时候,只要一看见从远方回来的大海船开进港口来,父亲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 ‎“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 ‎3.(4分)①衷 ② 辨 ③ mú ④wú ‎4.(3分)C ‎ ‎5.(6分)‎ ‎(1)(3分)“目送”写出了我伏在窗前看着船来船往的专注模样(神态),写出我对船的恋恋不舍,表达了我对船浓厚的兴趣与神秘的想象。‎ ‎(2)(3分)“拼命”写出了小男孩看见哥哥时兴奋的样子,表现出他对哥哥强烈的思念。与下文哥哥哭丧着脸形成鲜明对比。‎ ‎6.(4分)示例一:都起到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比如本文中的船引发了我好奇,触发了我的想象;《社戏》里的船推动了情节发展,促成了“我”夜航赵庄看戏的旅程;《我的叔叔于勒》里则设置了巧合,于勒居然真出现在了船上,使得小说的讽刺批判力度得以彰显。‎ 示例二:都寄托了人物的情感。比如本文中的船寄托了作者神秘的向往,《社戏》中的船承载了儿童的快乐,童年的美好回忆,《我的叔叔于勒》承载了一家人的梦想,也见证了梦想的破灭。‎ ‎(作用1分,结合具体的文本分析3分。)‎ 玄武区一模 ‎(三)阅读《观点》一文,完成17~20题。(14分)‎ 为了拓展大家的阅读视野,程老师每天都会给同学们推荐一篇文学名作,并组织大家进行网上交流。今天的阅读交流是围绕下面这篇科幻小说展开的——‎ 观 点 ‎ 艾萨克·阿西莫夫 周日,罗杰在L走廊找到他的父亲。他父亲是巨型电脑“万用自动机”的工作人员。父亲看来一脸不高兴。上司对罗杰父亲说:“好啦,你已经连续工作九个钟头,带孩子去吃点东西,打个盹,然后再回来。”‎ 罗杰的父亲似乎不太情愿,但还是说:“好吧。走,罗杰。我火速地跟你去吃个汉堡。”‎ 罗杰和父亲来到福利站,点了餐。罗杰问父亲:“万用自动机还是有故障吗,爸?”‎ 父亲沮丧地说:“唉,我们毫无进展!它一直在运作,但它并非总是得出正确答案。”‎ 罗杰今年十三岁,四年级就开始修习电脑程序设计。有时他痛恨这门课程,希望自己生在二十世纪,因为当时小孩不必学这东西。但它有时有助于罗杰与父亲沟通。‎ 罗杰说:“如果只有万用自动机知道答案,那怎么断定它有时得出的答案是错的呢?”‎ 父亲说:“孩子,万用自动机的脑子虽然和一座工厂一样庞大,但仍不如我们的脑袋复杂……有时,它给出一个答案,是我们一千年也算不出来的。但是,我们的大脑会灵光一闪,提示我们:‘喔!这好像有问题!’于是,我们再问它一遍,却得到另一个不同的答案。这证明,至少有一个答案是错的。可是,我们不一定总能抓到万用自动机的错误啊!‎ 我们怎么知道某些错误答案不会溜过去?它出了问题,我们却找不到在哪里!而且似乎它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了!”‎ ‎“为什么会越来越严重呢?”罗杰问。‎ ‎ “我认为,孩子,” 父亲放下汉堡,若有所思,“我们给它的智慧不恰当。”‎ ‎“啊?”‎ ‎“你想,罗杰,假如它和人类一样聪明,我们就能跟它交谈,再复杂的问题也应该能解决。假如它和其他机器一样愚蠢,那它的故障会很简单,我们轻易能找出根源。麻烦的是,它的智慧是半吊子,就像人类中的白痴。我们给它的智慧足以让它出现非常复杂的故障,却不足以帮助我们找出故障何在——这就是不恰当的智慧。”‎ ‎“如果你们关掉万用自动机,”罗杰说,“仔仔细细检查它一遍……”‎ ‎“它必须日夜运作,一分钟也不能停。因为,这个世界累积了一大堆难题需要解决。”父亲说。‎ ‎“可是,虽然它的智慧是半吊子,也不能说它是白痴吧?爸,也许这样说它是不对的。我没有你那么聪明,没有你知道得多,但我也不是个白痴。也许万用自动机并不像白痴,也许,它像个小孩……”‎ 父亲哈哈大笑:“这个观点有意思!但又有什么分别呢?” ‎ ‎“会有很大的分别,”罗杰说,“你不是白痴,所以你看不出白痴的心灵如何运作;但我是个小孩,也许我会知道小孩的心灵如何运作。”‎ ‎“哦?小孩的心灵又如何运作?”‎ ‎“你说必须让万用自动机日夜忙碌。一架机器可以这样做,但如果给一个小孩许多功课,要他一小时接一小时不停地做,最后他会相当疲倦,而且心里很不舒服,那时他就会出错,也许还是故意的。所以说,何不让它每天休息一两小时,什么问题都不必解——随便它自己爱怎么咯咯咯、嗡嗡嗡都行。”‎ 父亲陷入沉思。然后,他掏出口袋电脑,在上面试了一些组合,又试了些其他组合。然后他说:“你知道吗,罗杰,假如我接受你所说的,把它代入普拉特积分,得到的结果挺有意思。比较之下,它能确定正确的二十二小时,强过可能全部错误的二十四小时!”‎ 他又点了点头,专注地看着儿子:“罗杰,你,肯定吗?”仿佛罗杰才是专家。‎ ‎(选自《阿西莫夫:机器人短篇全集》,江苏文艺出版社2016年版,有删改)‎ 交流进入“质疑探究”环节,各小组负责人将问题呈现在讨论区,以供大家探究解答。如下图:‎ 请按照先后顺序,完成你对四个小组提出的探究问题的解答。‎ ‎17.(4分) ▲ ‎ ‎18.(3分) ▲ ‎ ‎19.(3分) ▲ ‎ ‎20.(4分) ▲ ‎ ‎17.(4分)父亲认为“万用自动机”是机器,就是得一直工作(1分);同时认为机器的智慧是半吊子,就像人类中的白痴,会产生各种复杂的故障(1分)。罗杰认为“万用自动机”不像白痴而像孩子(1分),会有自己的情绪,不能接受一直不断工作(1分)。‎ ‎18.(3分)不能,这里的省略号表明话没有说完就被父亲打断了(1分),由此可以看出此时父亲并不尊重孩子的意见(1分),忽视孩子的感情和智慧(1分)。‎ ‎19.(3分)会接受。(1分)因为父亲经过了演算证明了罗杰猜想的正确性(1分),从前文“但它有时有助于罗杰与父亲沟通”以及父亲和罗杰交流的过程,可见判断父亲还是愿意和罗杰交流自己的工作心得。父亲的专注神情和赞许的话语也暗示了罗杰的父亲态度的转变。(1分)(判断1分,结合具体情节分析2分)‎ 不会接受。(如果理由恰当,最多2分)‎ ‎20.(4分)父母不应该只忙于工作,也应该抽空陪伴孩子,倾听孩子心声(1分);成人应该尊重孩子的情绪和智慧(学习兴趣)(1分);未来的人工智能可能拥有像人类一样的情绪感受(1分);人类需要研究如何与人工智能交流来提升工作效率(1分);每个人都有情绪感受,不能一直持续地被动地工作,需要有休闲放松的时间和空间(1分)。(答出4点即可满分)‎ 栖霞区一模 ‎(三)康康和你还找到了一篇跟今年疫情期间情形非常相似的小小说,你们一起进行了品析。(14分)‎ 从铁门缝隙看孙子 东瑞 为了爱的缘故,八十岁的爷爷已经足足一个星期没来看一周岁的小孙子了。为了爱的缘故,爷爷忍着牵挂,浑身不习惯,若有所失。他的心情压抑,平时写点日记,小文章消闲娱己,现在,思维的管也如被什么堵塞,无法畅顺起来,一个字都写不出来了。‎ 过去几乎三百六十五天的日子,他风雨无阻地跟在老伴、孙子的阿嫲的屁股后面,抓着一把拐杖,将拐杖一点一点触及水泥路面上慢慢前行。拐杖末端点在水泥板上发出笃、笃、笃、笃清脆的声响。‎ 这个下午老伴出门去照顾孙子后,老头从床上爬起来,径自走到房间的落地长镜前,将上衣脱去,看看赤膊的肉体,那个环绕腰部的“蛇”已经开始结痂,据说结了痂就不会传染了。我好不好去看孙子呢?他拨了电话给当医生的同学曾薇,如此这般说了自己的病情进展,对方说,理论上说,结痂后传染期就过了,再说,也不是每个人容易被传染,还要看每个人的免疫力怎么样。不过,还是你自己决定吧!有的家人很介意,那还是省了;如果他们不介意,才去吧。他放下电话,想想自己也不禁好笑,这已经是第三次打电话了。‎ 他穿好衣服,鞋子,准备好拐杖,把门拉开,关门,站在门口思想斗争了好久,心想,我其实还未痊愈,孙子还那么小,万一传给他,我后悔都来不及了,儿子媳妇会心疼着急死了!我还是不去了吧。他又开门折回屋里,坐在沙发上,以手机发了一个短讯给老伴,就说自己还是不去了,为了爱孙子的缘故。请老伴发几张照片或拍一段孙子学走的视频过来,他想孙子想得快发疯了。‎ 手机响了几下,是老伴发照片和视频过来了。‎ 爷爷将只有一分钟的视频反复看了好几次,那是孙子学走的过程,他怕跌到,双手抓着桌脚很小心地一步步学呢!客厅地面都铺上海绵板,即使摔倒也不疼。‎ 一个钟头就这样好充实地过了。‎ 第二天老伴又将出门。‎ 老头说,看影片还是不过瘾,这样吧,你过去后,孙子如果醒来,你通知我,我过去。但我就不进去了,我站在铁门外,从铁门的缝隙看看他就行了,你抱着他,站在客厅最远的那个窗口让我看。从客厅的窗口到铁门,足足有十五米左右,即使我的病还会有传性染也不可能传到他。‎ 老伴说,好的。‎ 第二天下午,老伴先过去照顾孙儿,没事了,就发一个讯息给老头:‎ 你现在可以来了,孙子醒了。‎ 屋内的木门敞开着,只有铁门关着。但从铁门的缝隙可以看到室内的一切动静和摆设。‎ 屋内,阿嫲抱着孙子,等着爷爷的到来。‎ 笃、笃、笃、笃……‎ 拐杖触地的声音越来越近。终于在门口停住。‎ 大热天,为怕传染的爷爷全身穿得密不透风,长袖长裤、帽子,为了不袒露肉体,脖子上还围起了长围巾。他戴着墨镜,口罩。一会取下眼镜,从包包拿出望远镜,从缝隙里朝内往老伴抱着的孙子看望,那距离约是十五米左右,约莫十五分钟之久。‎ 你至于吗!老伴见外面的他的打扮,哭笑不得。‎ 当他取下望远镜,屋内的孙子忽然发现了是爷爷,挣扎下地,大叫爷爷爷爷,向铁门爬过来——‎ 爷爷慌了,迅速转身,离去,朝电梯小跑。‎ 笃、笃、笃、笃……‎ 拐杖触地的声音越来越远。终于消失在走廊。‎ 爷爷两个眼眶已满是热泪。‎ 为了爱他的缘故。‎ ‎(本文荣获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双年奖一等奖,有删减)‎ ‎15.小说以“为了爱他的缘故”,串起了爷爷一个个看似矛盾的行为举止。请你根据小说内容,补全下面的情节链。(4分)‎ 生病的爷爷虽然想看孙子,却 (1)▲ ;第一天,爷爷虽然跟医生确认了已过传染期,却最终没去;第二天,爷爷虽然亲自去看孙子,却 (2)▲ ;虽然是大热天,爷爷却 (3)▲ ;爷爷虽然想亲近向自己爬来的孙子,却 ‎ (4) ▲ 。‎ ‎16.康康喜欢赏析用词优美的句子,但你觉得这篇小说语言虽很朴实,却也值得赏析。如果用圈点的方法在画线句中点出一个关键词加以赏析,你会点哪一个?为什么?(3分)‎ ‎ ▲ ‎ ‎17.康康不理解文章为什么三次写到“笃、笃、笃、笃”的声音,请你告诉他,从这声音中能揣摩出爷爷哪些不同的心情。(3分)‎ ‎ ▲ ‎ ‎18.优秀文学作品中塑造成功的人物形象,其性格往往不是单一的,要么是复杂而多侧面,要么会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变化。请你从初中必读名著中选择一个塑造成功的人物形象,并联系名著具体内容加以分析。(4分,不超过100字)‎ ‎ ▲ ‎ ‎(三)(14分)‎ ‎15.(4分)(1)忍着牵挂一周没去看孙子 (2)站在铁门外/从铁门的缝隙里 (3)全身穿得密不透风 (4)迅速转身离开 ‎16.(3分)答案示例:“一个钟头”,与上文“一分钟”构成对比,反映爷爷把孙子一分钟的视频反反复复看了几十遍,表现出爷爷对孙子的喜爱和想念。(圈点1分,赏析2分)‎ ‎17. (3分)第一处是见到孙子的满足/欣喜,第二处是想见孙子的急切,第三处是害怕传染孙子的担心(3分)‎ ‎18.(4分)答案示例1:《西游记》孙悟空取经之初,在黑风山观音院借来辟火罩罩住唐僧与白马,却吹风助火势烧了观音院,说明他狂妄/自以为是/不能姑息别人。到了天竺国,孙悟空对待寇员外家的强盗,没有将其打死,反而是报官,这里可见他学会收敛。 (性格变化2分,联系名著情节2分)‎ 答案示例2:《简•爱》中的罗切斯特的性格就有很多侧面。他善良,抚养没有血缘关系的阿蒂莱;傲慢自负,让简•爱弹钢琴又粗暴打断;一方面又很软弱、不自信,如扮成女巫来试探简•爱。(至少写出性格的两个侧面2分,联系名著情节2分)‎ 秦淮区一模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14分)‎ 葵·薤 汪曾祺 小时读汉乐府《十五从军征》,非常感动。‎ 诗写得平淡而真实,没有一句迸出呼天抢地的激情,但是惨切沉痛,触目惊心。词句也明白如话,不事雕饰,一个十来岁的孩子也完全能读懂。我未从过军,接触这首诗的时候,也还没有经过长久的乱离,但是不止一次为这首诗流了泪。‎ 然而有一句我不明白,“采葵持作羹”。葵如何可以为羹呢?我的家乡人只知道向日葵,这东西怎么能做羹呢?用它的叶子?向日葵的叶子很大,叶面很粗,有毛,即使是把它切碎了,加了油盐,煮熟之后也还是很难下咽的。另外有一种秋葵,开淡黄色薄瓣的大花,叶如鸡脚,又名鸡爪葵。这东西也似不能做羹。还有一种蜀葵,又名锦葵。我们那里叫作端午花,因为在端午节前后盛开。我从来也没听说过端午花能吃,——包括它的叶、茎和花。后来我在山东博物馆的庭院里看到一种戎葵,开着耀眼的朱红的大花,红得简直吓人一跳。我想,这种葵大概也不能吃。那么,持以作羹的葵究竟是一种什么东西呢?‎ 后来我读到吴其濬的《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和《植物名实图考》。吴其濬是个很值得叫人佩服的读书人。他是嘉庆进士,自翰林院修撰官至湖南等省巡抚。但他并没有只是做官,他留意各地物产丰瘠与民生的关系,写成了《长编》和《图考》。他的著作是我国十九世纪植物学极重要的专著。吴其濬在《图考》中把葵列为蔬菜的第一品。他用很激动的语气,几乎是大声疾呼,说葵就是冬苋菜。‎ 然而冬苋菜又是什么呢?我到了四川、江西、湖南等省才见到。我有一回住在武昌的招待所里,几乎餐餐都有一碗绿色的叶菜做的汤。这种菜吃到嘴是滑的,有点像莼菜。我问服务员:“这是什么菜?”“冬苋菜!”第二天我过到一个巷子,看到有一个年轻的妇女在井边洗菜。叶片圆如猪耳,颜色正绿,叶梗也是绿的。我走过去问她洗的这是什么菜,“冬苋菜!”我这才明白:这就是冬苋菜,这就是葵!那么,这种菜做羹正合适。从此,我才算把《十五从军征》真正读懂了。‎ 吴其濬为什么那样激动呢?因为在他成书的时候,已经几乎没有人知道葵是什么了。‎ 蔬菜的命运,也和世间一切事物一样,有其兴盛和衰微,提起来也可叫人生一点感慨。葵本来是中国的主要蔬菜,时时见于篇咏。元代王祯的《农书》还称葵为“百菜之主”。不知怎么一来,它就变得不行了。明代的《本草纲目》中已经将它列入草类,压根儿不承认它是菜了!葵的遭遇真够惨的!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想是因为后来全国普遍种植了大白菜。大白菜取代了葵。‎ 幸亏南方几省还有冬苋菜,否则吴其濬就死无对证,好像葵已经绝了种似的。吴其濬是河南人,他的家乡大概早已经没有葵了,都种了白菜了。他要是不到湖南当巡抚,大概也弄不清葵是啥。吴其濬那样激动,是为葵鸣不平。其意若曰:葵本是菜中之王,是很好的东西;它并没有绝种!它就是冬苋菜!您到南方来尝尝这种菜,就知道了!‎ 北方似乎见不到葵了。不过近几年北京忽然卖起一种过去没见过的菜:木耳菜。你可以买一把来,做个汤,尝尝。就是那样的味道,滑的。木耳菜本名落葵,是葵之一种。‎ 由葵我又想到薤(xiè)。‎ 我到内蒙古去调查抗日战争时期游击队的材料,看了好多份资料,都提到部队当时很苦,时常没有粮食吃,吃“荄荄”。我想“荄荄”是什么东西?后来在草原上有人给我找了一棵,我一看,明白了:这是薤。‎ 薤叶极细。我捏着一棵薤,不禁想到汉代的挽歌《薤露》:“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薤叶上实在挂不住多少露水,太易“晞”掉了。用此来比喻人命的短促,非常贴切。同时我又想到汉代的人一定是常常食薤的,故尔能近取譬。‎ 北方人现在极少食薤了。南方人还是常吃的。湖南、湖北、江西、云南、四川都有。这几省都把这东西的鳞茎叫作“藠(jiào)头”。湖南等省人吃的藠头大都是腌制的,或入醋,味道酸甜;或加辣椒,则酸甜而极辣,皆极能开胃。‎ ‎ 南方人很少知道藠头即是薤的。‎ 北方城里人则连藠头也不认识。我曾买了一些,请几位北方同志尝尝,他们闭着眼睛嚼了一口,皱着眉头说:“不好吃!——这哪有糖蒜好哇!”我本想长篇大论地宣传一下藠头的妙处,只好咽回去了。‎ 哀哉,人之成见之难于动摇也!‎ 我写这篇随笔,用意是很清楚的。‎ 第一,我希望年轻人多积累一点生活知识。古人说诗的作用: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还可以多识于草木虫鱼之名。草木虫鱼,多是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对于草木虫鱼有兴趣,说明对人也有广泛的兴趣。‎ 第二,我劝大家口味不要太窄,什么都要尝尝,不管是古代的还是异地的食物,比如葵和薤,都吃一点。一个一年到头吃大白菜的人是没有口福的。许多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的蔬菜,其实原来都是外国菜。西红柿、洋葱,几十年前中国还没有,很多人吃不惯,现在不是也都很爱吃了么?‎ 你当然知道,我这里说的,都是与文艺创作有点关系的问题。‎ ‎(载于1984年第11期《北京文学》)‎ ‎11.概括作者确认葵可以做羹的过程,并说说你从这个过程中得到的启示。(3分)‎ 作者所见到的葵都不能吃,因此对“葵如何可以为羹”产生疑惑。‎ ‎→ ▲ ‎ ‎→ ▲ ‎ 启示: ▲ ‎ ‎12.文中画线句连用三个感叹号,表达了吴其濬怎样的心情?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3分)‎ 它并没有绝种!它就是冬苋菜!您到南方来尝尝这种菜,就知道了!‎ ‎▲‎ ‎13.作者由葵又想到薤,关于“薤”这一部分能否略去不写?(4分)‎ ‎▲‎ ‎14.汪曾祺先生说本文“与文艺创作有点关系”,小亮同学认为这篇文章和阅读也有点关系,他就此话题和你展开探讨,请完成下面的对话。(4分)‎ 小亮:我认为葵和薤就好像古代的经典,例如,陶渊明的《饮酒》、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看似退出了现代生活,被许多人淡忘,但诗文中回归自然的那份悠然,以天下为己任的那份担当却一直延续至今,并未走远。‎ 你: 说得很有道理。我觉得“西红柿、洋葱”可以比喻外国作品,我们初中课本中就有不少,例如,▲ ‎ ‎(二)14分 ‎11.(3分)后来读到吴其濬的两部书,得知葵就是冬苋菜(1分);到了四川、江西、湖南等省见到冬苋菜并证实用葵作羹正合适(1分);从其中一个角度,答出一点合理的启示即可。示例①在读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生发疑问;示例②查找相关资料,有助于解决问题;示例③要进行实地考察、验证,这样才能最终释疑。(1分)‎ ‎12.(3分)表达了吴其濬发现“葵”的激动、惊喜,他为世上还有葵深感庆幸,迫切希望人们了解葵、食用葵。(答出一点即可,1分)因为当时已经几乎没有人知道葵是什么了,吴其濬为葵鸣不平;(1分)吴其濬在做官的同时还留意各地物产丰瘠与民生的关系,在他看来,葵的再发现意义重大。(1分)‎ ‎13.(4分)不能。(1分,不加分析,或分析不正确不得分)因为薤和葵都经历衰落的命运,说明这种现象不是偶然的个别现象。(1分)介绍葵之后再说薤,更能强化“多积累生活知识”“多识于草木虫鱼之名”“希望大家口味不要太窄”的用意。(2分)‎ ‎14.(4分)本题为开放题,分层级赋分。‎ 第一层级:不能举出初中课本中外国作品的例子并写出作者或举例错误,不能阐述外国作品的思想内涵、阅读外国作品的价值和意义或阐述基本错误。得0分。‎ 第二层级:能正确举出初中课本中外国作品至少一个例子并写出作者,在阐述外国作品的思想内涵、点出阅读外国作品的价值和意义方面基本不正确。得 1分。‎ 第三层级:能正确举出初中课本中外国作品至少一个例子并写出作者,在阐述外国作品的思想内涵,点出阅读外国作品的价值和意义方面有一方面基本正确。得 2分。‎ 第四层级:能正确举出初中课本中外国作品至少一个例子并写出作者,在阐述外国作品的思想内涵、点出阅读外国作品的价值和意义两个方面基本正确。得 3分。‎ 第五层级:能正确举出初中课本中外国作品至少一个例子并写出作者,能结合文章相关内容和自己的阅读体验,阐述外国作品的思想内涵、点出阅读外国作品的价值和意义,表述基本正确。得 4分。‎ 第五层级答案示例:(4分)阅读泰戈尔的《金色花》、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我从中深切感受到母爱和童真,促使我思考亲情、金钱在生活中的关系,在阅读中还了解了印度、法国当时的风俗人情。多读一些外国作品,你会和作品中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从一开始的不习惯变得喜爱阅读。‎ 南京市全真模拟卷1‎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4分)‎ 那时的歌 史铁生 那时,爱情常被认为是一种错误。革命样板戏里的英雄人物差不多全是独身。那时的歌曲除了《国歌》,外国歌曲除了《国际歌》,一概被指责为“黄色”。‎ 我们去插队的二十个人,都是十七八岁。从北京到延安,一路上互相勉励:“咱们不能消沉。”“对!”“咱们不能学坏。”“对!“咱们不能谈恋爱,不能结婚。”“唏,谈恋爱?”所有人都一副厌恶的表情。‎ 但是插队的第二年,我们竟然纷纷唱起“黄歌”来。不知是谁弄来一本《外国名歌200首》,里面有《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有《喀秋莎》,有《灯光》《小路》……大家先被歌词吸引,譬如:“一条小路曲曲弯弯细又长,一直通向迷雾的远方,我要沿着这条细长的小路,跟随我的爱人上战场……”譬如:“有位年轻的姑娘,送战士去打仗。他们黑夜里告别,在那台阶前。透过淡淡的薄雾,青年看见,在那姑娘的窗前,还闪烁着灯光。”多美的歌词,大家都说不仅不黄而且很革命。‎ 于是学唱。晚上,在昏暗的油灯下学唱,认真的程度不亚于学《毛选》。推开窑门,坐在崖畔,对面是月色中的群山,脚下就是清平河,哗哗啦啦日夜不歇。“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荡柔曼的轻纱,喀秋莎站在那峻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歌声在大山上撞起回声,顺着清平川漫散得很远。唱一阵,歇下来,大家都感动了,默不作声。‎ 不过仍不敢当着女生唱这些歌,怕被骂作流氓。有几回下工回来,唱得正忘情,迎头撞上了女生,料必那歌声已进入姑娘的耳朵。这可咋办?大家慌一阵,说:“没事。”“管她们的!”壮自己的胆。“她们听见了吗?”“那还能听不见?”“她们的脸都红了。”“是吗?”‎ 不久,我们听见女生们也唱起来了:“小伙子你为什么忧愁?为什么低着你的头?是谁叫你这样伤心?问他的是那赶车的人……”‎ 艰苦的生活需要希望,数不完的日子和心事需要诉说。想来,人类的一切歌唱大概正是这样起源。在山里受苦,熬煎了,老乡们就扯开嗓子唱。爱嘛,又不是偷。“百灵子过河沉不了底,三年两年忘不了你。有朝一日见了面,知心的话儿要拉遍。”“鸡蛋壳壳点灯半炕炕明,烧酒盅盅量米不嫌哥哥穷。”我们听得心惊,听得沉醉。陕北民歌中常有些哀婉低回的拖腔,或欢快嘹亮的呐喊,在大山里,这拖腔或呐喊便可随意短长。比如《三十里铺》:“提起——这家来家有名……”比如《赶牲灵》:“走头头的那个骡子儿哟——三盏盏的那个灯……”“提起”和“骡子儿哟”之后可以自由地延长。根据什么?我看是地势,在狭窄的沟壑里要短一些,在开阔的川地里或山顶上就必须长,可能为了照顾听者的位置,更可能是为了满足唱者的感觉:天人合一,这歌声这心灵,都要与天地构成和谐的形式。‎ 民歌的魅力之所以长久不衰,因为它不想在众人之上,它想在大家中间。它的意蕴是生命的全息,要在天长地久中去体味。道法自然,民歌以真诚和素朴为美。真诚而素朴的喜怒哀乐,变成曲调,贴着山走,沿着水流,顺着天游信着天游;变成唱词,贴着心走沿着心流。‎ 也许是我老了,怎么当前的流行歌曲能打动我的那么少?我想,经几十甚至几百年而流传至今的歌曲,或许当初都算得流行歌曲。它们所以没有随风刮走,那是因为一辈辈人都从中听见自己的心,乃至自己的命。“门前有棵菩提树,站在古井边,我做过无数美梦,在它的绿荫间……”“老人河啊,老人河,你知道一切,但总是沉默……”不管是异时的还是异域的,只要是从心里流出来的,就必定能够流进心里去。可惜,在此我只能列举出一些歌词,但是通过这些歌词您或许能够想象到它的曲调,那曲调必定是与市场疏离而与心血紧密的。‎ 我听有人说起对流行歌曲的不满,多是从技术方面考虑,技术是重要的,但是单纯的技术观点对歌曲是极不利的,歌么,还是得从心那儿去找它的源头和它的归宿。‎ 写到这儿我反省了很久:也许是我错了?一个人尽管他虔诚地希望理解所有的人,那也不可能。一代人与一代人的历史是不同的,这是代沟的永恒保障。沟不是坏东西,有山有水就有沟,地球上如果都是那么平展展的,虽然希望那都是良田,但事实也可能全是沙漠。别做暴君式的父辈,让儿女都跟自己一般高。我们的下一代,他们愿意唱什么就让他唱什么吧。‎ ‎(选自《好运设计》,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8年版)‎ ‎10.下列对作品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插队的青年一开始谈及“恋爱”这样的字眼表示厌恶是因为怕别人觉得自己不上进。‎ B.知识青年在偷偷得到的外国名歌歌词里感受到特定战争年代里不乏美好纯洁的情愫。‎ C.女生们开始唱起这些歌,说明她们对插队的某位小伙有好感,通过歌唱来传递爱意。‎ D.作者用传统陕北民歌与时下流行歌曲类比,想说明好歌都具有天人合一的美妙境界。‎ ‎11.作者在作品发表前又作了修改。比较原稿和改定稿,说说这些修改好在哪里。(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通观全文,作者写“那时的歌”,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4分)‎ ‎13.班上同学想参加学校《经典咏流传》活动,想把《十五从军征》加上民歌曲调进行演绎。作为同学,你会给他怎样的建议?(4分)‎ 同学:我想在“十五从军征,八十使得归”这一句里加上叹词,可不知如何下手。‎ 你:_______________‎ 同学:嗯,好像不错,你能具体说说理由吗?‎ 你:___________________‎ ‎10.【答案】D(2分)‎ ‎【解析】A.结合第一段“那时,爱情常被认为是一种错误。……那时的歌曲除了《国歌》,外国歌曲除了《国际歌》,一概被指责为‘黄色’。”分析,A项“表示厌恶是因为怕别人觉得自己不上进”有误。B.结合第三段内容“多美的歌词,大家都说不仅不黄而且很革命。”分析,B项“国名歌歌词里感受到特定战争年代里不乏美好纯洁的情愫”理解有误。C.结合“艰苦的生活需要希望,数不完的日子和心事需要诉说。想来,人类的一切歌唱大概正是这样起源。”理解,C项“说明她们对插队的某位小伙有好感,通过歌唱来传递爱意”是错误的。D.正确。‎ ‎11.【答案】 ①“撞”与“引”相比,更能形象地说明歌声的浑厚响亮,富于质感,也更显得四周群山的高大坚实;“漫散”与“传出”相比,更形象地体现歌声余音轻柔,袅袅不绝。(2分) ‎ ‎②“大家慌一阵”可以让读者充分想象当时唱歌小伙子的狼狈,突出了小伙子们的淳朴;“壮自己的胆”写出了小伙子们的心理活动,与他们的对话描写配合,更凸显了他们的紧张不安和对美好感情的憧憬。(2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重要语句和词语的赏析。赏析句子的解题思路:选角度+表达效果关键词+内涵(景物人物特点)+感情、主题。①改定稿中“撞”形象地说明歌声浑厚,更显得四周群山的高大雄壮;“漫散”更形象地体现歌声袅袅不绝。②“大家慌一阵”可以让读者充分想象当时唱歌小伙子的狼狈,突出了小伙子们的纯真、淳朴;“壮自己的胆”写出了小伙子们的心理活动,其实是因为他们紧张不安,才自我安慰的。突出了他们对美好感情的希冀。一定要把人物的心理和情感答出来。‎ ‎12.【答案】对插队那一段艰苦而纯真的青年岁月的真切缅怀;对优美而滋润心灵的外国名歌的真诚赞美;对青年男女纯洁美好心灵的欣赏;对回肠荡气率真自然的陕北民歌的由衷赞赏;对经典民歌的魅力是源于生命的真切领悟;对现代流行歌曲长于技术短于心灵以及过于商业的忧虑与反思;对后代能更加自由地选择自己喜爱的文艺形式的真挚祝福。(4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者情感的分析理解。体会作者情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依据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情感;依据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体会作者情感;依据含义深刻的词语、句子体会作者情感;结合作品时代背景理解作者情感;结合作者的思想、生活经历理解作者情感。本文前半部分回忆了插队时的艰难困苦日子里,歌曲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表达了作者对插队那一段艰苦而纯真的青年岁月的深情怀念;结合文中“多美的歌词,大家都说不仅不黄而且很革命”表达了对外国名歌的赞美;“天人合一,这歌声这心灵,都要与天地构成和谐的形式。”表达对青年男女纯洁美好心灵的欣赏以及对率真自然的陕北民歌的赞赏;“民歌的魅力之所以长久不衰,因为它不想在众人之上,它想在大家中间。它的意蕴是生命的全息,要在天长地久中去体味。道法自然,民歌以真诚和素朴为美。”表达对经典民歌的魅力“是源于生命”的领悟;“我听有人说起对流行歌曲的不满,多是从技术方面考虑,技术是重要的,但是单纯的技术观点对歌曲是极不利的,歌么,还是得从心那儿去找它的源头和它的归宿。”表达对现代流行歌曲长于技术短于心灵的忧虑;“别做暴君式的父辈,让儿女都跟自己一般高。我们的下一代,他们愿意唱什么就让他唱什么吧。”表达对后代能更加自由地选择自己喜爱的文艺形式的真诚祝愿。据此整理作答。‎ ‎13.【答案】(1)我觉得可以这样试试,十五(哟)——从军征,八十(哎)——使得归。 (2分) (2)我觉得,“ 十五”和“八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离家时的年轻和归来时的衰老,在这里加上叹词能表达征人内心回首往事时的心酸,加上甩腔更显得回味悠长。 (2分)‎ ‎【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理解诗句:“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这两句,直言老兵“十五”岁从军,“八十”岁方回,看似平淡无奇,像不经意间道来,实却耐人寻味,颇见功力。他“十五从军征”,奔赴何处,诗中未作说明;其军旅生活如何,战况怎样,诗中也均未交代。这就给人留下众多想象的空间。“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则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根据语境,在“十五从军征,八十使得归”这一句里加上叹词,应在“十五”“八十”后加,表达征人内心回首往事时的心酸、苦楚与无奈,加上甩腔更显得回味悠长,令人感愤,催人泣下。据此整理作答。‎ 南京市全真模拟卷2‎ ‎(一)阅读古诗文,完成后面小题。(18分)‎ ‎(材料一) ‎ 咏怀①‎ ‎“我要桃核!”小孙女喊着,“我要去种。”‎ ‎“种桃子干什么?”老奶奶停下刀,叮嘱着小孙女,“要种杏,别种桃!”‎ 一桌人都怔了。“‘桃’就是‘逃’!我逃一辈子了,先逃‘老义军’(军阀),再逃小日本,还逃得不够吗?”老奶奶喃喃地说,“所以要种就种杏,幸幸福福过几年太平日子。”‎ 不知为什么,跟着老母四十多年,最近却听了她一堆新故事。说实在话,我从不知她不爱吃面,也不晓得她忌讳种桃子。怎么一下子,全出笼了?连最近小女儿跟她学的儿歌,都是我以前没听过的。‎ ‎ “怎么没听过?我从小就唱!”老母还不承认,“我爹教我的。”‎ 最近提到我外公,老母的表现也不一样了。以前她恨他,恨他又娶了个小,现在却“我爹、我爹”叫得愈来愈亲切。好像她缩小了,我外公又站在了她的面前。‎ 于是那个原来所谓不苟言笑、偏心、重男轻女的老头子,便一下成了会说故事、会唱儿歌、会买咕咕钟的“好爸爸”。‎ ‎“我爸爸也一样。”一位老朋友颇有同感,“以前提到我爷爷,他都好像要立正似的,说‘我的父亲’。可是这两年不同了,他会说‘我阿爸带我去抓鱼’,‘我阿爸教我游泳’。当你看他说话的样子,他不再是我的爸爸,倒成了一个孩子。”‎ 老人家确实愈来愈像个孩子。过去她很不喜欢小孩,后来只爱自己的孙子、孙女,现在则只要是孩子,她就喜欢。‎ 有一天,妻带她从外面回来,看她提个重重的塑胶口袋,我问她买了什么。‎ ‎“买什么?你不会感兴趣的!全是糖,给小孩吃的。”‎ 每次有小孩来玩,不论是亲戚的小孩,或邻居的洋孩子,就都往她的房里钻。每个人出来,都鬼鬼祟祟的,捂着口袋。说老奶奶叫他们别说,把糖偷偷吃掉,或藏起来。‎ 只是老人也像孩子般,愈来愈跟人分你我。好比爱藏玩具的孩子,什么东西都要是自己的。‎ 原来一家人围着看电视,现在老人也叫我又为她买了一个,放在她的房间,常躲在屋里自己看。还把小孙女找进去,和她一起看卡通。‎ 她真成了个孩子,使我想起儿子小时候,喜欢用纸盒子和脚踏车围成一圈,然后躲在里面,说那是他的家。过去年轻时,她喜欢串门聊天,现在还喜欢,只是不再出去串门,而希望别人来我们家,而且最好是能进她的房间,坐在她的床边,跟她讲悄悄话。‎ 有一天,我在花园工作,老母迈着解放小脚,一步步凑过来,又拉着我的袖口,走到院子一角,神秘兮兮地说:“来!妈问你,你赚的钱,够不够下半辈子花?人都会老,别一天到晚乱花,存着点儿,等老了用!”‎ 我笑了起来:“原来是这事,干吗神秘兮兮的?”‎ ‎“当然了!咱们娘儿俩,总也有点悄悄话吧!?”老人居然转过脸去,有点激动,“你知道吗?咱们好久没说私房话了。”‎ 母亲老了!‎ 我常得听她进浴室的时间是不是太长,也在每晚就寝之前,先推开她的房门瞧瞧。‎ 看她一个人睡着,昏昏的夜灯,映着墙上父亲年轻时的照片,我有着一种莫名的感伤。突然觉得这老人家,跨过87年的岁月,此刻,却缩在床上,如同我5岁的小女儿,需要关爱和保护。‎ ‎“去买一张轻便折叠的轮椅,”我对妻说,“明年春天,带着她一块儿,去迪斯尼乐园。”‎ ‎(选自《读者》2006年第9期,有删改)‎ ‎13.母亲的“一堆新故事”有哪些?根据文章内容,完成填空。(3分)‎ ‎14.按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 ‎(1)老母迈着解放小脚,一步步凑过来,又拉着我的袖口,走到院子一角,神秘兮兮地说:“来!妈问你,你赚的钱,够不够下半辈子花?人都会老,别一天到晚乱花,存着点儿,等老了用!”(如何理解母亲的“神秘兮兮”?)‎ ‎(2)突然觉得这老人家,跨过87年的岁月,此刻,却缩在床上,如同我5岁的小女儿,需要关爱和保护。(“缩”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15.原文在“母亲老了。”这一段之前还有一些表现作者心理活动的话,请你结合上下文试着进行补写。50字左右。(4分)‎ ‎16.说说你对文章结尾的理解。(4分)‎ ‎13.【答案】(1)对外公由恨到爱(对外公态度大变) (2)买糖给孩子吃 (3)和我说悄悄话(私房话)(3分)‎ ‎【解析】‎ 考查情节的梳理与概括。解答此题在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根据题干中所给出的提示,找到相对应的段落内容,然后再用与提示相同的句式来概括情节即可。最近却听了她一堆新故事。说实在话,我从不知她不爱吃面,也不晓得她忌讳种桃子。最近提到我外公,老母的表现也不一样了。以前她恨他,……于是那个原来所谓不苟言笑、偏心、重男轻女的老头子,便一下成了会说故事、会唱儿歌、会买咕咕钟的“好爸爸”。——对外公由恨到爱;“买什么?你不会感兴趣的!全是糖,给小孩吃的。”——买糖给孩子;现在还喜欢,只是不再出去串门,而希望别人来我们家,而且最好是能进她的房间,坐在她的床边,跟她讲悄悄话。——和我说悄悄话。‎ ‎14.【答案】(1)因为跟儿子谈的是钱的事,在母亲看来这属于隐私,不能让外人知道;母亲关心的是儿子下半辈子的事,她觉得很重要,因此显得小心翼翼。(2)“缩”字传神地写出了母亲的睡觉姿态,因年老体衰身体变得瘦小,也透露出作者对母亲的心疼和爱护。(4分)‎ ‎【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①句根据我笑了起来:“原来是这事,干吗神秘兮兮的?”“当然了!咱们娘儿俩,总也有点悄悄话吧!?”老母亲认为问钱的事,不能让外人知道,这是个人的隐私,另外母亲也想与“我”说说悄悄话的心理。,又担心“我”老了钱不够用,表现母亲对“我”的关心和爱。②句“缩”有小的意思,写出母亲87岁以后,身体逐渐衰老,如同孩子一样需要关爱和保护。‎ ‎15.【答案】我突然明白了,母亲由于身体的衰退,心里越来越没有安全感,越来越怕寂寞,她又像儿时一样,需要亲人的关心和照顾。(4分)‎ ‎【解析】考查根据作品内容进行合理推断与想象的能力。解答此题关键是理解上下文的内容,抓住人物在文中的言行表现,以及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来分析,揣摩人物的当时的心理活动,要运用第一人称,对母亲的情感主要是以理解感激,明白了母亲需要关爱和照顾为主,语言简明连贯得体即可。‎ ‎16.【答案】结尾写出了儿子对母亲开始转为理解和关心,并点明文章中心:为了让老年人幸福地度过人生的最后时光,家人要像对待孩子那样,经常陪伴他们,让他们继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家人的爱。(意近即可)(4分)‎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结尾的作用。一般从结构上与内容上这两个角度来回答。结构:点题、首尾呼应、总结全文。内容:突出人物品质/情感、点明中心、深化中心等。此段结构上,呼应题目,结构严瑾;内容上,最后一段运用议论抒情的方式,将母亲当做孩子来看待,表达了作者对老年人的理解与关爱,家人要像对待孩子那样,经常陪伴他们,关心爱护他们;表现了文章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