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4.69 KB
  • 2021-11-12 发布

河北专版2020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第二部分第06课时认识法律与法同行课件

  • 2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 6 课时 认识法律 , 与法同行 第二部分   【 考试要求 】 1. 知道法律的特征。 2. 认识法律的作用。 3. 体会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 增强法律意识。 核心考点梳理 中考考向探究 知识思维导图 考点一 法律的特征和作用 1. 法律的特征是什么 ? (1)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2) 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3)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知识思维导图 核心考点梳理 中考考向探究 2.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表现。 (1) 法治社会里 ,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 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2) 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 , 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3) 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 , 只要触犯国家法律 , 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 法律的作用。 (1) 法律具有规范作用 , 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 , 应该履行的义务 ; 法律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 , 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 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 (2) 法律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准绳 , 指引、教育人向善。 (3) 法律具有保护作用。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 , 伸张正义 , 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知识思维导图 核心考点梳理 中考考向探究 考点二 增强法律意识 1. 法律与生活的关系是什么 ? (1) 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 , 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2) 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 , 相伴一生。 知识思维导图 核心考点梳理 中考考向探究 2. 法律的本质是什么 ? (1)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 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 (2) 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3. 法治的要求是什么 ? 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知识思维导图 核心考点梳理 中考考向探究 4. 法治有着怎样的地位 ? (1) 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 (2) 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5. 如何维护法律的尊严 ? (1) 国家 : 不断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严格制裁违法犯罪行为 , 坚决维护司法公正 , 积极营造全民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2) 公民 : ①学会依法办事 , 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 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 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 ②树立法律信仰 , 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 提高自身道德水平 , 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 , 促进法治生活方式的形成 ; 增强法治意识。 知识思维导图 核心考点梳理 中考考向探究 探究 一 法律的特征和作用 例 1 [2019· 河北 ] “法治社会 , 无法外之地 , 无法外之人 , 无法外之权 , 任何人都不能为所欲为 , 无论是维护权益 , 还是表达诉求 , 都必须在法治轨道上进行 , 任何逾越法律底线的行为 , 必将受到法律制裁。”其表达的理念 ( ) ①崇尚自由 ②崇尚法治 ③权利重于义务 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知识思维导图 核心考点梳理 中考考向探究 D 【 思路点拨 】 本题考查了法律特征和法治等相关知识 , 同时考查学生理解分析的能力。材料表达的理念是崇尚法治 , 而非自由 , ①错误 , ②正确 ; 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 说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④正确 ;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 ③观点错误。故选 D 。 【 参考答案 】D 知识思维导图 核心考点梳理 中考考向探究 【 变式 1 】 [2018· 河北 ] 某地执勤民警发现一驾驶员没有随车携带灭火器 , 依法对其开具处罚决定书。此时 , 被罚驾驶员发现并指出警车同样没放置灭火器。次日 , 当地交警支队发布“知错能改”通告 , 对警车驾驶员也依法进行了处罚。以此事件作为论据 , 能够证明的观点是 ( ) ①公民的财产受法律保护 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③执法者应成为守法的标杆 ④法律的权威只能靠警察维护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知识思维导图 核心考点梳理 中考考向探究 B 【 解析 】 材料中不涉及保护公民财产的内容。“法律的权威只能靠警察维护”表述错误。故选 B 。 【 变式 2】 [2016· 河北 ] 赵先生因讨要拖欠的工程款 , 被当地派出所刑拘。“法律是听我说的 , 我是代表执法的 , 我就是法 , 随时刑拘你 ……” 派出所所长张某这样说。要批驳张某的言论 , 适合作为论据的是 ( ) ①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②法律具有强制性 ③执法机关更要维护法律的尊严 ④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职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B 知识思维导图 核心考点梳理 中考考向探究 探究二 增强法律意识 例 2 [2019· 河北 ] 关注社会文明。 公交车上 , 因坐过站硬要中途下车 , 纠缠司机 , 造成事故 ; 高铁上 , 不肯对号入座 , 公然“霸座” , 扰乱秩序 ; 小区里 , 遛狗不拴绳 , 惊吓路人 , 甚至恶犬伤人 …… 此类发生在公共场合的不文明行为受到公众和媒体的普遍谴责 , 这些社会舆论反映了对公民文明素质的期待 ; 法治也及时作出了回应 , 触犯法律的行为受到了法律制裁 , 促进了公民文明素质的提高。 知识思维导图 核心考点梳理 中考考向探究 法治回应 · 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法院宣判了 3 起拉拽公交司机案 ,3 名被告人的行为均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 被一审判处有期徒刑 3 年 , 缓刑 4 年不等的刑罚。 · 济南铁路公安处依据 《 治安管理处罚法 》, 给予“霸座”男子孙某治安罚款 200 元的处罚。 ·2018 年 , 广州警方处理涉犬警情纠纷 1 500 余宗 , 处行政处罚 260 多人次。 知识思维导图 核心考点梳理 中考考向探究 (1) 公众和媒体的态度反映了对哪些文明素质的期待。 (2) 简要说明“法治回应”为什么能促进公民文明素质的提高。 (3) 据上述材料及问题 , 归纳出提升社会文明的途径。 知识思维导图 核心考点梳理 中考考向探究 【 思路点拨 】 本题以发生在公共场合的不文明行为为背景进行命题。不文明行为受到了公众和媒体的普遍谴责、受到了法律制裁。本题主要对学生进行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法治意识的价值引领 , 引导学生自觉履行公民义务、理性行使公民权利。第 (1) 问 , 关键词是“文明素质” , 可联系责任、规则、公德等回答 ; 第 (2) 问 , 考查法律的作用、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材料中 3 起违法行为受到法律制裁 , 体现了法律的规范作用与引导作用 ; 第 (3) 问是归纳概括类试题 , 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可以从法律、道德、社会、国家等角度回答。 知识思维导图 核心考点梳理 中考考向探究 【 参考答案 】 (1) 遵守社会规则 ; 承担社会责任 ; 尊重他人权利。 ( 也可从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公德意识、公共精神等角度作答 ) (2) 示例一 :“ 法治回应”有助于人们分辨是非 , 指引、教育人向善 , 从而促进公民文明素质的提高。 ( 意思相近即可 ) 示例二 :“ 法治回应”让人们懂得应该做什么 , 不该做什么 , 规范自身行为 , 从而促进公民文明素质的提高。 ( 意思相近即可 ) (3) 提高公民文明素质 ; 加强法治 ; 正确舆论引导。 知识思维导图 核心考点梳理 中考考向探究 【 变式 】 [2018· 河北 ] 材料一 多年来 , 国歌所承载的爱国情怀、忧患意识和奋勇前行的民族精神深入人心。但社会生活中时常出现这样的现象 : 一些人在奏唱国歌时嬉笑打闹 ; 一些人把国歌设置为手机铃声 ; 一些人把国歌当成促销活动热闹曲。 2017 年 9 月 1 日 ,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 》, 国歌有了法律保障。 知识思维导图 核心考点梳理 中考考向探究 法律连线 第 3 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一切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尊重国歌 , 维护国歌的尊严。 第 7 条 奏唱国歌时 , 在场人员应当肃立 , 举止庄重 , 不得有不尊重国歌的行为。 第 8 条 国歌不得用于或者变相用于商标、商业广告 …… 不得作为公共场所的背景音乐等。 —— 摘自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 》 知识思维导图 核心考点梳理 中考考向探究 (1) 如果奏唱国歌时有人嬉笑打闹 , 我们应该怎样做 ? 由此体会国歌法与我们的联系 , 请加以说明。 知识思维导图 核心考点梳理 中考考向探究 依法劝阻。国歌法规范我们的行为 ; 我们要遵守国歌法 , 维护国歌法的尊严和权威。 材料二 “风在吼 , 马在叫 , 黄河在咆哮”“万山丛中 , 抗日英雄真不少 ; 青纱帐里 , 游击健儿逞英豪” ……《 黄河大合唱 》 中所歌唱的 , 是八路军东渡黄河、饮马太行抗击日寇的坚定决心 , 是全民族觉醒、同日寇抗战到底的不屈精神。这样一部经典歌曲却被一些人恶搞 , 低俗的歌词、夸张的表演 , 引起大多数观众的愤怒和斥责。 (2)“ 大多数观众”的表现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哪些要求 ? 知识思维导图 核心考点梳理 中考考向探究 是非分明 ; 抑恶扬善 ; 捍卫正义 ; 热爱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