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 MB
  • 2021-11-12 发布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3、5单元复习课件,精品资料

  • 8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复习课 那树 王鼎钧 作者介绍: 王鼎钧, 1925 年生,笔名方以直,山东人,现旅居美国。著有散文集 《 开放的人生 》《 海水天涯中国人 》《 左心房漩涡 》《 昨天的云 》 等 15 种及小说、评论多种。 1 .为下列加红的字注音。 泥 泞 (  )倒 坍 (  ) 屹 立(  )世 袭 (  )饥 蝗 (  ) 荫 庇(  )默 契 (  ) 刽 子手(  ) 2 .掌握下列词语的意思。 佝偻  引颈受戮  周道如砥 nìng tān yì xí huáng yìn qì guì 文章写了什么? 一棵树。 树有什么特别? 老,有生命力,有神性,给人安慰,给人温馨。 人与树和谐共存,构筑着田园诗般的美好生活。 树的辉煌期 人依赖树而活,树呢, ----“ 暗中伸展它的根,加大它所能荫庇的土地, 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 。 想象:此刻的人会如何谈论树? 后来人们怎么谈论树?为什么? 树与时代格格不入,树的存在受到质疑。 计程车像饥蝗拥来 车轮扬起滚滚黄尘 焦躁恼怒的喇叭声 柏油路一里一里铺过来 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 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 自然被现代文明渐渐摈弃,树坚守最后的阵地,坚持最后的诗意。 树的衰败期 入夜,毛毛细雨比猫步还轻,跌进树叶里汇成敲响路面的点点滴滴,泄漏了秘密,很湿,也很有诗意。 树的结局 电锯从树的 踝骨咬 下去, 嚼碎 ,撒了一圈白森森的 骨粉 。那树仅仅在倒地时 呻吟 了一声。这次 屠杀 安排在深夜进行,为了不影响马路上的交通。 两星期后,根也被挖走了,为了割下这颗生满虬须的 大头颅 , 刽子手 贴近它做了个 陷阱 ,切断所有的 动脉静脉 。 几千条断根压在一层石子一层沥青又一层柏油下 闷死 。 屠杀 回顾树的一生,它所恪守的生命准则是什么? “ 你绿在这里,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 它有没有完全实现自己的生命准则?为什么? 没有实现死复绿。 随着树一起消失的还有什么? 鸟语、孩子的歌唱、乘凉的人们、驻足的情人。 随着树消失的,不单单是自然景物,更是一种生活,一种古老文明与传统文化生活方式的消亡。 《 那树 》 仅仅 讲了一棵树吗? 树是象征 —— 是人类的古老文明与传统文化。 写一棵树的一生是作者对现代文明畸形发展,从而导致文明失落的深刻焦虑与忧思。从而激发我们探索人类的出路。 王鼎钧的散文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他的文章揭露社会种种流弊,引发深沉思考。他是一位富有责任感的作家,是人生、社会的冷静思考者。文章富有思辨性、哲理性、审美性,有着作家对人生深刻而独特的领悟。 地下森林 断想 张抗抗 张抗抗创作经历介绍 张抗抗,浙江杭州人。 1963 年考入杭州一中。在黑龙江一国营农场生活了 8 年。 1972 年在上海 《 解放日报 》 上发表第一篇小说 《 灯 》 。 1975 年出版反映边疆农场建设和知青生活的长篇小说 《 分界线 》 。 1977 年入黑龙江省艺术学校编剧班学习。 1979 年发表短篇小说 《 爱的权利 》 ,反映新的历史时期,青年们对不同的婚姻爱情的认识与追求。 1986 年出版长篇小说 《 隐形伴侣 》 ,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展示一代知青辗转矛盾的心路历程。 掌握下列词语: 瘠薄 沉 湎 孱 弱 浩瀚无 垠 : 隐 姓埋名: 愤 懑 万 籁 俱寂 (jí bó) : 土地缺少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水分。 (miǎn) : 深深地迷恋着,不能自拔。 (chán) 软弱无能。 yín 形容广大;繁多。 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 (mèn) : 气愤,抑郁不平。 (lài): 形容非常寂静。 yǐn 体会本文叙事与抒情的水乳交融。 从理清思路人手探究本文采用了什么写法。 明确: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 (1 ~ 2 段 ) :点明地下森林的特点 —— 奇特,表达作者的感受 —— 惊讶。 第二部分 (3 ~ 20 段 ) :描写地下森林形成 的历史,突出其艰辛的特点。 第一层 (3 ~ 8 段 ) :写火山爆发。地貌面日全非,所有生命毁于 — 旦。 第二层 (9 ~ 20 段 ) :这部分极写环境的恶劣和地下森林生长的艰辛。 第三部分 (21 ~ 27 段 ) :描写亲眼所见地下森林的状貌。表达作者景仰之情。并揭示悟出的深刻哲理 。 本文采用了倒叙的手法, 先 写作者去寻觅地下森林, 其次 凭想象叙写地下森林怎样在逆境中诞生、成长, 最后 写它的胜利。但我们可以感觉到文章处处流动着作者炽热的情感。 体会文章的哲理美 本文不是简单的咏物之作,而是想借地下森林来抒发感情。引出深刻普遍的哲理。 请同学们试着概括地下森林的品格。 示例 坚忍顽强,不怕艰难险阻,忍受漫长的生长过程的煎熬。 沉着谦逊,拥有无比丰富的财富,却与世无争,沉默寡言。 乐观豪迈,自信生命力的强大,任何时候都不悲观或消沉。 无私奉献,把伟岸的成材献给人类,用美丽的景色装点大自然 。 作者赞美地下森林,赞美给峡谷以土的风,给峡谷以种子的鱼鳞杜、白桦、青杨、黄菠萝.还有滋润了峡谷的洁净的山泉 …… 自然生命之歌的雄健旋律合唱出来。 张抗抗是一个喜欢思辨、善于分析的作家,即便是对地下森林的感受,都写得如此深沉,表达了她对人的思考,对生命的感悟及对她们那一代人的审视。 为什么行文结束才正式对地下森林作正面描写 ? 作者有意暂且不表,想来是突出地下森林的黑暗、艰辛、险恶的经历,在极写这种经历之后顺势再现森林的壮观景象,劫后余生,庆幸之至,作者写来痛快淋漓,读者读来更觉新奇。 地下森林断想 寻觅 想象 所见 语言精美 情景交融 哲理深刻 托物言志 借物喻理 人生 勃兰兑斯 庄子说 :“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 屈原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歌德说:“ 只有经历过人生的辛苦才知道人生的真价 。” 巴金说:“ 我常将生命比之于流水。这股水流从生命的源头流下来,永远在动荡,在创造它的道路,通过乱山碎石,以达到那惟一的生命之海 。”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 “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 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萨拉 ( 意大利 AC 米兰队担任主力右后卫 ) 说: “ 生命是一条美丽而曲折的幽径 。 ” 走近作者 勃兰兑斯 ( 1842—1927 ), 丹麦 文学批评家 , 文学史家。 出生于犹太血统的商人家庭。在哥本哈根大学攻读法律、哲学、美学,受黑格尔影响较深。大学毕业后,到欧洲各地旅行,在法国结识了泰纳(丹纳)。 1871 年回国在哥本哈根大学任教,讲授 《 十九世纪文学主流 》 。这部巨著共 6 卷,即 《 流亡文学 》《 德国的浪漫派 》《 法国的反动 》《 英国的自然主义 》《 法国浪漫派 》 和 《 青年德意志 》 。 读准字音,掌握字型 瞻 望 ( ) 攫 取( ) 鲑 鱼 ( ) 停 滞 ( ) 臆 测 ( ) 馈 赠 ( ) zhān jué guī zh ì y ì ku ì 解释词语: 1 停滞不前: 2 乐此不疲: 3 粉身碎骨: 4 赏心悦目: 5 微不足道: 6 瞻望: 受到阻碍,不能顺利的 进行和发展。 喜欢做某事而不知疲倦。 身体粉碎,指死。形容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惜牺牲生命。 指美好的情景使人心情愉快。 物细小而轻微,不足挂齿。 往远处看或往高处看或往将来看。 想一想文中都从 哪些方面为喻 来写人生,分 几个场面 来写? 朗读课文、理清思路 全文按所描写的场面自然地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 1 ~ 4 段), 描述人类攀登高塔的情景, 说明人类生命表现形式尽管千万别,但其中又有共同性和必然性。 第二部分( 5 ~ 6 段), 描述一些人深入地挖掘、探寻地下坑道的情景, 表现他们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的精神。 第三部分( 7 段), 描述一些人在广阔的领域开拓进取 ,他们攫取更多的土地,征服更多的人。 第四部分( 8 ~ 9 段), 描述一些在一种工场中劳动的人们, 表现他们的刻苦勤奋、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 1 .作者把人生比作攀高塔,你认为这个比喻是否恰切?为什么 ? 这个比喻较为恰切。 把人生比作 攀登 ( 是一般性的比喻 ) 把人生比作 攀登高塔 ( 设喻奇特 ) 问题探究 2 . “越往上走,攀登越困难了,而且目光已不大能区别事物,它们看起来似乎都是相同的。”为什么说都是相同的? “ 往上走”意味着 年龄的增长 , 越老经历的事越多 ,所以 见到各种事物都“似曾相识” 。 3 .“从精神上来说,他们是停留 在同一个地方。”这话是什么意思? 人们随 年事的增高 ,自身在许多方面 会有很多改变 ,但是 性格、志趣、品质 总是 很难 或 很少改变 的。这里的 “ 精神 ”应指 性格 之类的东西。 4. 挖掘坑道、征服广阔领域、在工场劳作的三种人 各有 什么样的精神 ?是指 什么样的人 ?你可以从实际生活中为这三种人 补充几个例子 吗? 深入地挖掘、探寻地下坑道的人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不屈不挠、顽强奋斗, 为了事业而忘却生命 . 从事研究工作,进行较为抽象的脑力劳动,也就是像 阿基米德 那样的科学家。 公元前 212 年,古罗马军队攻陷叙拉古,正在聚精会神研究科学问题的阿基米德,不幸被蛮横的罗马士兵杀死,终年七十五岁。 在广阔的领域开拓进取的人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一是 贪欲 :占有欲极强,渴望征服喜欢掌握权力,控制人和事物; 二是 坚强 :精力充沛,头脑活跃,爱冒险,热爱生活,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军事家、政治家 ,像恺撒大帝、 秦始皇、汉武帝等。 公元前一世纪中叶的罗马,暴君沙拉大肆搜捕他在政治上的敌人,年轻的 恺撒 因为受到牵连而 被捕 ,沙拉命令手下将军 庞培 处死恺撒,但庞培被恺撒的英勇气概所感动,悄悄让他 连夜出逃 。沙拉死后他回到罗马,他的女儿 朱莉娅 为帮助父亲在政治上发展,委身于庞培, 恺撒终于登上权力的宝座 , 与庞培共同统治罗马 。埃及女王以身相许,恺撒由此得以 将埃及疆土并入罗马 。但最终,在元老院, 恺撒死于布鲁托斯等人的匕首下 ,此后罗马正式进入帝制。 年輕時的凱薩, 不畏強權,征戰無數,終於順利征服羅馬,稱霸大帝 。 军事家、政治家恺撒 汉武帝名叫 刘徹 ,是汉朝开国皇帝汉高祖 刘邦的曾孙 。公元前 141 年在他父亲 汉景帝 死后,便由他做了皇帝,那时他还只有 十六岁 。从那一年起到公元前 8 7年他死时止,他总共做了 五十四年 皇帝,占了整个西汉王朝 四分之一 的时间。 在一种 工场中劳动的人们 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刻苦勤奋、吃苦耐劳 技术工人、工艺师、设计师、发明家,像 爱迪生、张衡、毕升 等。 张衡 ( 公元 78—139 年 ) ,字平子,南阳西鄂人 ( 今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夏村 ) ,曾任尚书和河间相等职。是 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和政治家 ,在地震学方面,他 发明创造了“地动仪 ” ( 公元 132 年 ) ,是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及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 1700 多年。 毕升 (?-1051) 发明的 活字印刷术 ,是中国对 世界文明 的一大贡献。毕升生活在雕版印刷全盛时期的宋朝。他在总结前人和当时雕版印刷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试验,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种方法很快传遍世界,使印刷技术发生了巨大变革。 5 .作者描述这些人群,肯定或赞扬了什么精神? 作者想借此来肯定或赞扬 对时光的珍惜 ,对 生命的热爱 ,赞扬 勤于劳作 的精神, 辛苦探索 的精神, 勇敢倔强 的精神 …… 作者虚写四种场景,三大人 群,便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理解,这叫什么写法 ? 按说还可以描写更多的人的生活场景。作者只是 举例性 作简单概述,突出这几种人的特点和优秀品质,表达了他的人生志向。 这是 以小见大 的写法。 文章主旨 课文以“高塔”“地洞”“广阔领域”和“工场”为喻,从 不同的角度、视野 ,描述 人的生命旅程的不同境况 ,表达了作者对 人的生命本质、对人类社会生活 的深刻理解,表达了他 对生命的珍爱 的情感,以及 让一生过得更有意义的信念和志向 。 再见! 第五单元复习课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公 输 一、文学常识 墨子, 名翟 ,是春秋战国自己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 墨子 》 一书现在一般认为是 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 。 二、重点实词 起 于鲁          请 献十金   吾 义 固不杀人        吾知子之 所以 距我 胡 不 见 我于王        然 胡不 已 乎     不可谓 仁      舍其中 文轩                    邻居有 短褐             出发 坚持善良道义 用来 …… 的方法 为什么 引见 但是 停止 对人友善,友爱 彩饰   有篷的车   粗布衣服   请允许我 三、一词多义 说 公输盘不 说 ( yuè ) 请 说 之 已 胡不 已 乎 吾既 已 言之王矣 通“悦”,高兴 解释 停止 已经 胡不 见 ( xi à n )我于王 于是 见 公输盘 见 公输盘 见 引见 召见 见到 , 拜见 为 公输盘 为 楚造云梯之械。 夫子何命焉 为 ? 吾从北方闻子 为 梯。 子墨子解带 为 城。 必 为 有窃疾矣 替 疑问语气词 做 作为 是 四、词类活用 名作动词,坚持道义 名词用作动词,入侵 形作动词,杀尽,杀绝 1. 吾 义 固不杀人   2. 在宋城上而待楚 寇 矣 3. 不能 绝 也 五、古今异义 1 . 吾义 固 不杀人    2. 吾知子之 所以 距我    古: 从来,本来; 今: 坚固 古: 用来 …… 的方法 今: 因果关系连词 3 . 荆之 地方 五千里。 4. 虽然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古: 两个词,土地方圆 今: 区域、位置、和中央相对的行政区 古: 虽然这样 今: 转折关系连词的前半部分                      六、重点虚词                      行十日十夜 而 至于郢 杀所不足 而 争所有余 起 于 鲁 荆国有余 于 地而不足于民 胡不见我 于 王 表承接 表转折,却 介词,从 在 …… 方面  介词,向 而 于 之 以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 之 械 请说 之 邻有敝舆而欲窃 之 宋何罪 之 有 臣以王吏 之 攻宋也 将 以 攻宋 臣 以 王吏之攻宋也 助词,用于主谓之间 , 取消句子独立性 , 不译 代词,这样 代词,这件事 代词,代破车 助词,标志宾语前置 介词,用,凭借 动词,认为 七、重点句翻译 ⒈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⒉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⒊ 臣 以 王吏之攻宋也, 为 与此同类。 楚国土地有余而人民不足。 (你)善良坚持道义不杀一个人,却去杀更多的人,不能说是明白事理。 我认为大王派遣将官去攻打宋国,正是和那患偷窃病的人是同一类型的。 4. 虽杀臣,不能绝也。 5.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 国的守御者。 公输盘多次设计了攻城的巧妙 战术。 八、人物形象分析 墨子: 机智多谋、无所畏惧、 镇定自若 公输盘: 顽固、阴险、狡诈 楚王: 虚荣、愚蠢、狡猾 九、墨子劝说技巧 1 . 说理巧妙   不同人用不同方式   逻辑性强 (类比、对比 ) 2 . 机智善辩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3 . 语言富于表现力   “排比、对比、夸张、长短句” 十、练习 本文和 《 曹刿论战 》 都与战争话题有关,联系现实,请拟一则关于战争与和平的公益广告词。                            让战争从地球上走开。 远离战争,让和平的阳光洒遍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珍爱生命,反对战争。 孟子二章 一、文学常识 孟子, 名轲,字子舆 ,邹人, 战国 时期的 思想家、教育家、儒家 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二、重要实词 这样以后 困苦 奋起,指有所作为 表现 明白 常常 人恒过, 然后 能改: 困 于心: 而后 作 : 征 于色: 而后 喻 : 国 恒 亡: 三、通假字 1 . 曾 益其所不能: 2 .困于心, 衡 于虑: 3 .入则无法家 拂 士: “ 曾”同“增” 增加 “ 衡”同“横” 梗塞,指不顺 “ 拂”同“弼” 辅佐 四、一词多义 固 国 不以山溪之险: 国 国 恒亡: 行 拂 乱其所为: 拂 入则无法家 拂 士: 国防 国家 违背 同“弼”,辅弼 五、词类活用 1 . 饿 其体肤: 2 .行 拂乱 其所为: 3 . 动 心 忍 性: 4 .必先 苦 其心志: 5 . 劳 其筋骨: 6. 空乏 其身 : 使 …… 经受饥饿 违背、扰乱 使 …… 惊动、使 …… 坚韧 使 …… 痛苦 使 …… 劳累 使 …… 资财缺乏 亲戚畔之 三里之城 寡助之至 攻亲戚之所畔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夫环而攻之 环而攻之 而 不胜 之 而 代词 他 助词 的 动词 到 表并列 并且 表修饰 表转折 却、但是 六、重要虚词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舜发于畎亩之中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而死于安乐也 以天下之所顺 所以动心忍性 从 给 ( 到 ) 因为 凭 用来 于 以 七、重点句翻译 故天将 降大任 于 是 人也,必先 苦其心志 ,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 行拂 乱其所为, 所以 动心忍性, 曾益 其所不能。 人 恒过 然后能改, 困 于心 衡 于虑而后 作 , 征 于色 发 于声而后 喻 。 八、文章主旨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一文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练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说明人只有经过艰苦的磨练,才能有所作为,才能成就大事,并由此引申,从 正反 两方面说明经受磨练的益处,最后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由造就人才 类推 到治国的道理,显得水到渠成。 鱼我所欲也 一、文学常识 孟子,名轲,子子舆,战国时代人,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 《 孟子 》 是一部记录孟子言行和思想等的儒家经典,现存有七篇。 1. 蹴 尔而与之 2. 此之谓失其 本心 3. 是亦不可以 已 乎 4. 非 独 贤者 有是心也 5. 万钟 于我何 加 焉 ( 钟:古代一种量器 ) 6. 二者不可得 兼 7. 乞人 不屑 也 二、重点实词 用脚踢 天性、天良 停止 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高官厚禄 好处 同时 因轻视而不接受 三、一词多义 为 为 宫室之美而 为 之   得 1 . 故不为苟 得 也   2 . 所识穷乏者 得 我与    wèi 为了 wéi 做 得到 通“德” 感激 则 1. 则 凡可以辟患者 2. 万钟 则 不辩礼义 3. 由是 则 生而有不用也 与 1. 呼尔而 与 之 2. 所识穷乏者得我 与 那么 如果 通“欤” , 语气助词,吗 给 于是,就 四、通假字 故患有所不 辟 万钟则不 辩 礼义而受之 乡 为身死而不受 所识穷乏者 得 我 与 通“避”,躲避 通“辨”,辨别 通“向”,从前 通“德”,感激 通“欤”,语气词 五、重点虚词 而 舍鱼 而 取熊掌 由是则生 而 有不用 不辩礼义 而 受之 蹴尔 而 与之 表并列 表转折 表承接 表修饰 于 所欲有甚 于 生者 万钟 于 我何加焉 之 宫室 之 美 人皆有 之 呼尔而与 之 比 对 的 代词,代这种心 代词,代他 六、重点句翻译 1.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 蹴尔而与之 3.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4.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那么凡是能够求生的手段有什么不能采用的呢? 用脚踢着给别人 ( 吃 ) 。 从前宁愿牺牲生命也不接受,今天为了华美的住宅而接受了它。 这些做法难道不该停止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的本心。 七、主旨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舍生取义。 即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人应该有舍生取义的精神。这一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极好的影响,如: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等。 我们现在所说的“义”是指社会公义,“利”指一己之私利。当今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该做出正确的选择。即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以至民族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