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3.50 KB
  • 2021-11-12 发布

第9课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教案1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 学 科 历史 课 题 第9课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 课 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基础知识:杰出的科学家阿基米德;古希腊著名的史诗与戏剧:《荷马史诗》和悲剧《俄底浦斯王》;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东西方著名建筑麦加大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 过程 方法 通过本课学习,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鉴赏世界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的能力;指导学生结合已学知识和生活见闻,领略古代科技、文学、戏剧与建筑对世界文化发展产生的影响,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判断历史现象的能力。‎ 情感 态度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习到古代科学家和文学家勤奋求实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阿基米德及主要贡献、《荷马史诗》和《天方夜谭》、麦加大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 教学难点 世界古代东西方建筑的主要特点。‎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 学 内 容 及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导入新课:很多同学都有收集名人名言的习惯,历史上无数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英雄豪杰,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锦言妙语,这些都是智慧的结晶。有一句名言,(投影图片及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请问,这是谁的名言?他怎么敢说出如此狂妄的话?我们应怎样理解这句话?‎ 一、 杰出的科学家 1、 阿基米德 ‎(1)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有“数学之神”的美誉,任何一张列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三位科学家的名单中,必定会有阿基米德。阿基米德有什么杰出的贡献获此殊荣?‎ ‎ (杠杆定律,浮力定律,螺旋式水车)‎ ‎(2)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的故事,给你什么样的启发?‎ ‎(3)组织学生讨论“动脑筋”的问题 ‎2、亚里士多德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思考:亚里士多德为什么会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古希腊科学家群星闪耀,文学也色彩斑斓,古代希腊的史诗、戏剧和阿拉伯民间故事集等共同筑成了坚实的文学基石。‎ 二、文学与戏剧 ‎1、自学教材,完成表格 回答。‎ 根据所学物理知识,讲述阿基米德的主要成就。‎ 谈启发(科学需要探索,探索离不开思考)。‎ 谈认识,自由发言。‎ 看书思考回答。‎ 激发兴趣。‎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 ‎ 种类 作品 作者 所属文明 特点 史诗 戏剧 民间故事 教师简介:“史诗”是指叙述英雄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的叙事长诗,《荷马史诗》是著名的英雄史诗。“木马计”就是出自此书。‎ ‎2、学生完成表格后,开展“故事会”,以小组为单位,要求小组同学之间相互协作,整理出一个故事梗概,推选一名同学起来讲述,所有同学做裁判,推选出最佳小组。‎ ‎3、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古代希腊和阿拉伯为什么能产生这些伟大的成就? 联系现实,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提示: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两方面分析。并结合当今社会实际)‎ 三、著名建筑 展示麦加大清真寺、巴黎圣母院图片,并进行简介 启发学生思考讨论:这两大建筑最突出特点和重要的相同点是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为什么这一东一西的两大建筑都是宗教圣地?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是什么建筑?用途和今天学习的这两大建筑一样吗?为什么?‎ 分析:西欧封建社会,罗马教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基督教皇和教会不仅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垄断了精神和文化领域。而阿拉伯是政教合一的国家。中国古代皇权高于一切。通过比较,使学生认识到建筑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社会生活及社会观念的变迁。因此,建筑被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 ‎ ‎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 作业布置:‎ 参照课后练一练及活动与探究。‎ 完成表格。‎ 了解。‎ 讲故事。‎ 观察进行比较归纳,相互间可以展开探讨和交流。‎ 培养学生归纳、整理、总结历史知识脉络与线索的方法和能力。‎ 培养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要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优秀品质,树立为发展祖国的科技事业、繁荣祖国的文学艺术作贡献的远大理想。‎ 培养用比较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的能力。‎ 2‎ 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wsbedu.com/‎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