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93 KB
  • 2021-11-12 发布

初中物理复习,运动和力单元复习-常考题型

  • 1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初中物理复习,运动和力单元复习-常考题型 运动和力单元复习—常考题型 模块一 惯性的应用 例题精讲 【例1】★ 在校春季田径运动会上,同学们奋勇拼搏.下列情景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A. 短跑运动员跑到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 B. 跳远运动员要助跑一段距离才起跳 C. 投掷铅球,铅球离开手后继续向前运动 D. 短跑运动员在起跑时,都用脚向后用力蹬地 考点:‎ 惯性. 解析:‎ A、短跑过程中,运动员具有较大的速度,当到达终点时,由于惯性,运动员还要保持原来较大的速度向前运动;‎ B、助跑是为了使自己处于运动状态,当起跳时,由于惯性,运动员会跳的更远;‎ C、铅球在离手前就处于运动状态,当离开手后,由于惯性,铅球会继续向前运动;‎ D、短跑运动员在起跑时,都用脚向后用力蹬地,是利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利用地面的反作用力,与惯性无关. 答案:‎ D 【测试题】 物体的惯性有利有弊,下面四种现象中有弊的是(  ) A. 把松了锤头的锤柄在硬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 B. 汽车刹车时,站在车内的人会向前倾倒 C. 用铲子将沙抛到运沙车上 D. 抓住衣服用力上下甩几下,可以去掉衣服上的尘土 考点:‎ 惯性. 解析:‎ A、把松了锤头的锤柄在硬地面上撞击几下,是因为锤头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向前的运动状态,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本选项是利用惯性的,故不符合题意;‎ B、汽车刹车时,站在车内的人由于惯性会向前倾倒,容易撞到汽车内壁上,本选项是惯性带来的危害,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C、用铲子将沙抛到运沙车上,是利用了惯性,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抓住衣服用力上下甩几下,是利用了惯性,可以去掉衣服上的尘土,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 B 【例2】★★ (多选)一杯水放在列车内的水平桌面上,如果水面突然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则列车的运动状态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A. 列车突然向右启动 B. 列车突然向左启动 C. 列车向右运动时突然刹车 D. 列车向左运动时突然刹车 考点:‎ 惯性现象. 解析:‎ A、列车突然向右启动,水杯由于受到摩擦力会随列车一起向左运动,而水杯中的水由于惯性还将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此时水面会向左倾斜,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列车突然向左运动,水杯由于受到摩擦力会随列车一起向左运动,而水杯中的水由于惯性还将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此时水面会向右倾斜,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C、列车突然向右刹车,水杯由于受到摩擦力会随列车一起向右减速运动,而水杯中的水由于惯性还将保持原来的速度运动,此时水面会向右倾斜,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D、列车突然向左刹车,水杯由于受到摩擦力会随列车一起向左减速运动,而水杯中的水由于惯性还将保持原来的速度运动,此时水面会向左倾斜,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 BC 【测试题】 生活中惯性现象无处不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运动时具有惯性,静止后惯性消失 B. 司机驾驶要系安全带,是为了利用惯性 C. 汽车突然开动时,由于惯性人会前倾 D. “车未停稳,请勿上下”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危害 考点:‎ 惯性现象. 解析:‎ A、物体运动和静止时都有惯性,A错误;‎ B、司机驾驶要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B错误;‎ C、汽车突然开动时,由于惯性人会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向后倒,C错误;‎ D、“车未停稳,请勿上下”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D正确. 答案:‎ D 模块二 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判别 一、知识点 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相互作用力 平衡力 相同点 大小 大小相等 方向 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不同点 作用对象 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作用时间 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没有时间关系 作用效果 一般产生不同的效果 使物体保持平衡 例如,物体放在桌子上,物体对桌子的压力和桌子对物体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例如,物体放在桌子上,物体所受重力和桌子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二、例题精讲 【例3】★★ 如图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拉牛但没有拉动,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绳拉牛的力与牛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B. 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 地面对牛的支持力和牛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 绳拉牛的力小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 考点:‎ 平衡力的辨别;‎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 解析:‎ A、绳拉牛的力和牛拉绳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符合题意. B、绳拉牛的力和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符合题意. C、地面对牛的支持力和牛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符合题意. D、绳拉牛的力和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不符合题意. 答案:‎ B 【测试题】 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物体B上,然后一起放在水平地面上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对桌面的压力等于B的重力 B. B对地面的压力和B受到地面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A和B的重力之和 D. A受到B的摩擦力和B受到A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考点:‎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 解析:‎ A、B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A和B的重力之和,故A错误;‎ B、B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B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B错误;‎ C、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A和B的重力之和,故C正确. D、因为物体A和物体B一起放在水平地面上静止,它们之间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A物体与B物体之间没有摩擦力,故D错误. 答案:‎ C 模块三 受力情况与运动状态分析 例题精讲 【例4】★★ 如图为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的示意图,关于小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球不受力 B. 小球受平衡力 C. 小球受非平衡力 D. 小球只受重力 考点:‎ 平衡状态的判断;‎ 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解析:‎ 地球表面上的物体没有不受力作用的,因此空中的小球,一定受到重力的作用,由于小球在绳子的拉力作用下做圆周运动,所以还受到绳子的拉力作用;‎ 小球在水平面内做的圆周运动,它的运动方向时刻在发生改变,即它的运动状态在时刻改变,所以小球一定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答案:‎ C 【测试题】 甲、乙两队人在拔河比赛时,甲队将乙队匀速拉了过来,则(  ) A. 甲队拉绳子的力较大 B. 乙队拉绳子的力较大 C. 两队拉绳子的力合力为零 D. 以上都不对 考点:‎ 平衡状态的判断. 解析:‎ 甲、乙两队人在拔河比赛时,甲队将乙队匀速拉了过来,说明此时绳子处于平衡状态,所以两队拉绳子的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这两个力的合力为零,故只有选项C的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答案:‎ C 【例5】★★ 观察如图中四个具体情景,四个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a)小车一定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B. (b)小车 一定是在突然起动 C. (c)小车有可能处于静止状态 D. (d)小车有可能正在以5m/s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 考点:‎ 惯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平衡状态的判断. 解析:‎ A、图(a)所描述的情况,小车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只能说小车“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不能说“一定”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A错误. B、图(b)所描述的情况,也有可能是小车受到牵引向右运动时突然减速,在这种情况下,物体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向右的运动状态,所以也会向右侧倾倒.所以说(b)小车“一定”是在突然起动的说法是错误的. C、图(c)所描述的情况,小车有可能处于静止状态,也有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C正确. D、如果(d)小车正在以5m/s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那么,此图所示杯内的液面应该保持水平状态.故D错误. 答案:‎ C 【测试题】 甲乙两伞兵在空中匀速下降,两人(包括装备)的总质量相等.甲下降的速度是3m/s,乙的速度是5m/s,所受阻力F甲、F乙之比是(  ) A. 3:5 B. 2:5 C. 5:3 D. 1:1 考点:‎ 平衡状态的判断. 解析:‎ 两人(包括装备)的总质量相等,根据G=mg可知,两人(包括装 备)的重力相等. 甲以3m/s匀速下降时,阻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阻力等于重力. 乙以5m/s匀速下降时,阻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阻力等于重力. 故甲乙受到的阻力之比是:F甲:F乙=1:1. 答案:‎ D 【例6】★★ 小车受到向东的600N拉力作用在水平道路上匀速向东前进,当拉力减小200N时,小车会(  ) A. 向西运动 B. 仍向东运动,但速度减小 C. 停下来 D. 向东加速行驶 考点:‎ 平衡状态的判断. 解析:‎ 小车受到水平向东600牛的拉力在水平道路上匀速向东前进,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等于拉力等于600N,方向向西;‎ 当拉力减小200牛时,合力向西,由于惯性,小车仍向东运动,但做减速运动. 答案:‎ B 【测试题】 如图所示,箱体内有一弹簧,下端挂有一物体,若整个箱体由向下匀速运动变为向下减速运动时,弹簧的长度将(  ) A. 变长 B. 变短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考点:‎ 平衡状态的判断. 解析:‎ 开始,匀速运动,弹簧拉力等于物体重力 向下减速运动时,加速度向上,合力向上,弹簧拉力大于物体重力, 所以弹簧长度变长. 答案:‎ A 模块四 受力分析提高 例题精讲 【例7】★★ 如图,物体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壁上.当水平力减小为时,物体恰好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当水平力F减小为0时,物体所受的墙面对物体的阻力大小(  ) A. 减小为原来的 B. 和原来的一样 C. 增大为原来的2倍 D.等于0 考点:‎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解析:‎ 当水平力F减小为0时,物体和墙之间没有压力,所以不存在摩擦力. 答案:‎ D 【测试题】 用绳子分别系住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让它们在竖直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其中一个以1米/秒的速度匀速上升,绳子对它的拉力为F1,另一个以2米/秒的速度匀速下降,绳子对它的拉力为F2,则(  ) A. F1=0.5F2 B. F1=F2 C. F1=2F2 D. 无法比较 考点:‎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解析:‎ 当物体以1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力平衡,即拉力和重力仍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拉力F1=G;‎ 当物体以2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仍然处于平衡状态,即拉力和重力仍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拉力F2=G. 因为两个物体的质量相等,所以两个物体的重力也相等,即F1=F2. 答案:‎ B 【例8】★★ 如图在水平地面上用甲、乙两个弹簧秤分别向左、右两边拉物体M,使M匀速向右运动,如果甲的示数为12N,乙的示数为13N,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物体M受到的合力为零 B. M受到的摩擦力为1N,方向是水平向左 C. 拉力F1与F2是一对平衡力 D. 物体M的重力不做功 考点:‎ 平衡状态的判断. 解析:‎ A、因为物体M作用匀速直线运动,则M受到的合力为零,故A正确;‎ B、物体M受到的合力:F=F乙-F甲=13N-12N=1N,方向水平向右,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物体M受到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也为1N,故B正确;‎ C、拉力F1与F2的大小不相等,则拉力F1与F2不是一对平衡 力,故C错误;‎ D、因为物体M在竖直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因此重力没有做功,故D正确. 答案:‎ C 【测试题】 小强的左、右两手分别竖直握着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只瓶子,甲瓶表面较为光滑,乙瓶表面较为粗糙,甲瓶与手的摩擦力是F1,乙瓶与手的摩擦力是F2,若两只瓶子都处于静止状态,则F1与F2的大小关系是(  ) A. F1>F2 B. F1=F2 C. F1<F2 D. 无法确定 考点:‎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解析:‎ 瓶子保持静止,受力平衡,对瓶子受力分析,竖直方向上受重力和静摩擦力,二力平衡,因而静摩擦力等于重力;‎ 故本题中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只瓶子,所受重力相等,它们受到的静摩擦力等于重力;‎ 故B正确,ACD错误. 答案:‎ B 【例9】★★ 在图中,不考虑绳子的重力,物体重40牛,滑轮重2牛,钩子1、钩子2和钩子3承受的拉力分别是(  ) A. 20‎ 牛、20牛、40牛 B.21牛、21牛、20牛 C. 21牛、21牛、40牛 D.42牛、40牛、40牛 考点:‎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力的合成与应用. 解析:‎ 由图知,此为动滑轮,由2段绳子承担物重,所以F1=F2=(G物+G动)= ×(40N+2N)=21N;‎ 物体静止,拉力F3与物体的重力平衡,所以F3=G=40N. 答案:‎ C 【测试题】 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重为G的物块,分别在力F1、F2作用下的运动路程S和时间t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力F1、F2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Fl可能大于F2 B. Fl一定大于F2 C. Fl可能等于F2 D. Fl一定等于F2 考点:‎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解析:‎ 由图象可知:1、物块在F1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物体受重力G与拉力F1,则F1=G. 2、物块在F2作用下静止,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物体受重力G与拉力F2,则F2=G. 由以上分析可知:F1=F2. 答案:‎ D 【例10】★★★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夹在两块木板之间匀速竖直下滑,若将力F作用在物体上,使它竖直匀速向上运动,则F为(  ) A. mg B. 2mg C. 0 D. 无法判断 考点:‎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解析:‎ 质量为m的物体夹在两块木板之间匀速竖直下滑,此时所受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则摩擦力与物体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f=mg. 若力F使物体匀速上升,此时物体所受摩擦力竖直向下,但摩擦力的大小不变,所以F=f+mg=2mg. 答案:‎ B 【测试题】 如图所示,物体重G=10N,作用在物体上的力F=40N,且F与墙壁垂直,这时墙壁受到的压力大小是(  ) A. 10N B. 40N C. 30N D. 50N 考点:‎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解析:‎ 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以知道,竖直方向上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水平方向的压力与重力无关,墙受到的压力物体把由物体传过来的,等于物体受到的压力,等于40N. 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