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67 KB
- 2021-11-1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小猴子下山 教学反思
(一)
优点:
《小猴子下山》是一年级下册课文中的一篇文章。这是一个童话故事,主要
讲了一只猴子下山,先掰了一个玉米,看见桃子就扔掉玉米,看见西瓜就扔掉桃
子,看见兔子就扔掉西瓜,最后一无所获。对于这样一篇课文,面对一年级上学
期的孩子,我觉得目标应该稍低一些。我最担心的就是孩子的识字,这样一篇课
文,孩子们能在短短的时间里读下来吗?如果我这节课只完成识字、读通课文这
个目标行吗?左思右想,又加上初步感受小猴子见新扔旧是不好的,做什么事都
要专一的道理。
对于生字的认读,主要有分散识字和集中识字两种方式,采取什么样的方式
比较合适?思忖良久,我决定还是用集中识字的方式,在学生自读课文以后,以
检查的形式来认读。其中的“掰、扛、扔、摘、抱”都是动词,可以用做动作的
方式来帮助学生认读。
不足之处:
课堂组织教学还要加强,特别是低年级学生。
学生对于一些表示动作的词语非常感兴趣,有的孩子都走到过道上表演了。
不过,这又牵扯到一个课堂纪律的问题,孩子们一动起来,纪律就显得有点乱了。
(二)
《小猴子下山》是小学语文第二册里的一篇看图学文。这篇课文趣味性很强,
全文配有四幅画,讲的是一只小猴下山,先掰了一个玉米,后又看见桃子、西瓜、
小兔,见一个爱一个,扔下这个去抓那个,结果什么也没得到的故事。
一、教学反思:1.对于生字的认读,主要有分散识字和集中识字两种方式,
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比较合适?思忖良久,我决定还是用集中识字的方式,在学生
自读课文以后,以检查的形式来认读。其中的“掰、扛、扔、摘、抱”都是动词,
可以用做动作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认读。从课堂上来看,学生非常感兴趣,有的孩
子都走到过道上表演了。2.了解表示动作的词的不同含义并学习运用是本课学习
的重点。在词语教学中,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我依据教学参考提示,选择读做结
合,将抽象的词义化为具体可感的动作,先引导学生圈出描写小猴子动作的词:
掰、扛、扔等,再让学生分类别,提手旁的字是表示与手和动作有关的字,结合
图片让学生做动作、读一读、演一演,在表演中正确理解词义,然后让学生看着
图片选两个词各说一句话,引导学生边做动作边读课文。3.采用多种形式创设情
境,将学生带到一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中。教学时为了将学生引入情境,把握
顺序,紧紧抓住本文关键词,随文识字的同时,理清文章脉络。如,围绕故事情
节按顺序贴图片,再讲故事;围绕小猴子所见,积累“又~又~”式的词语;围
绕小猴子所做,体会动词妙用等,这些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轻松抓住本课重点,
突破难点,而且将随文识字与积累语言巧妙结合,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二、成功之处:1.在课堂教学中,我将读故事的任务交还给孩子们,让他们
自由地朗读,然后告诉我小猴子下山的路线。小朋友很快帮我完成了路线图“摘
玉米——摘桃子——摘西瓜——追兔子——空手回家”。孩子们在完成这个任务
时思路是清晰的,孩子们对这些事件发生的逻辑关系是理解的,这些事情的发展
顺序, 明白不能颠倒顺序。这些事正是说明小猴子见一物,爱一物,喜新厌旧,
做事不专一的证据。在孩子们的带领下,我灵机一动,给孩子们做了个小小的心
理测试。
2.文章用词也是呈现结构统一式。如又大又多,又大又红,又大又圆。我主
要学生采取动作演绎的方式和用图理解的方式进行,而后,请学生将理解融入到
朗读中去。果然,学生在手舞足蹈中参与到了课堂。虽然学生的动作还是有点拘
谨。本人认为,让孩子通过动作演绎的形式,能很快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参
与面广,同时,学生理解了词语的意思,可谓一举多得。
三、不足之处:教学过程安排不合理。本次上课的过程中,我基本上都是按
照先发音,再词义,最后书写,或者先发音,再书写,最后讲词义这样的顺序来
教学每一个生字新词的。
四、改进措施:可以把书写放在所有生字新词的发音和词义教完了以后让学
生书写。我学到了新的知识,让我对怎样合理安排读、词义、写教学的顺序有了
新的认识,因为这也是我一直以来觉得比较迷茫的地方。
(三)
这是一篇趣味性很强的课文,共有五幅画,讲的是只小猴子下山,先掰了一
个玉米,后又看见桃子、西瓜、小兔,见一个爱一个,扔下这个去抓那个,结果
什么也没得到的故事。告诉了学生如果做事没有明确的目标,三心二意,将事无
成的道理。
一、教学效果
1.理解重点词语。《小猴子下山》一课的重点词语有很多,我主要抓了六个动
词和“又()又()”形式的词语。
动词方面,除了能够正确认读出“扛、捧、抱、掰、扔、摘”这六个词语外,
还要能够理解。一方面通过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来让学生准确地理解这六个动词
所表示的含义;另一方面通过练习题动词与图片配对地方式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这
六个动词的理解。
2.运用重点词语。学习语文就是要学会运用。出示生活中的图片和事例,让
学生学会准确地运用六个动词。如:妈妈抱小宝宝;小弟弟摘花;小姐姐掰手指
做数学题;农民伯伯扛着锄头去田里干活……这些都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能够见
到的场景,因此将这些作为素材,能够更准确地运用这些动词。
3.结合重点词语,复述课文。语文学习中一个重点就是具有明确、文从字顺
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这对于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因此我从训练学生复述课文开
始。在本节课中,在学生掌握了重点词语之后,根据小猴子下山后去的地点、看
到的东西,进行详细的复述课文。
二、成功之处
1.以识字与写字教学为重点,依托童话故事,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进行阅读教
学活动,从而实现基础知识的夯实与基本能力的提高。
2.课堂中采用多种形式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到一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中。
把握顺序,紧紧抓住本文关键词,随文识字的同时,理清文章脉络。如,围绕故
事情节按顺序贴图片,根据图片和关键词语师生合作讲故事主要情节;围绕小猴
子所见,积累“又( )又( )”式的词语;围绕小猴子所做,体会理解积累
动词的妙用等,这些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轻松抓住本课重点,突破难点,而且将
随文识字与积累语言巧妙结合,有效地提高了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三、不足之处
1.词语方面,部分学生基本都能够理解并且能够准确地运用,但是在看图说
句子方面还需加强。
2.在课文的复述方面,一些学生也不能很好地将复习的词语运用进去。
3.本节课如果在词语的运用方面再加强一些练习,不要进行课文的复述可能
会更好。
四、改进措施
1.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制作了一些道具供学生课堂上创设情景表演。在创设的
情景中,老师稍加引导,学生形象生动地表演,大家一下子就准确地理解了课文
中几个重点动词的意思,而且学生定会乐于参与、乐于学习,原本的教学难点也
就轻松解决了。
2.设计一个表格,本课的关键问题体现在表格当中,让孩子自己归纳、概括
填写表格。课文内容一览无余。
相关文档
- 部编版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堂教2021-11-1235页
-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课堂教学2021-11-1225页
- 部编版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堂2021-11-1220页
-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堂教学课2021-11-1221页
-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堂教学课2021-11-1227页
-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课件-(课2021-11-1219页
- 部编版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堂2021-11-1222页
- 人教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课堂2021-11-1223页
-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堂教学课2021-11-1224页
-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堂教学课2021-11-12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