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86 KB
  • 2021-11-17 发布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说课稿

  • 9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端午粽》说课设计 一、说教材 本篇课文通过描述端午节去外婆家吃粽子的故事以及对粽子这 种食物具体的描写,使同学们了解传统节日——端午节和粽子这种食 物,在过节吃粽子的氛围中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萌发爱国主义情 怀。通过学习本篇课文,让同学们能够继承优秀传统节日、发扬爱国 主义精神。 二、说目标 1.学会 13 个会认字,学习 7 个会写字,认识 2 个新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有感情朗读课文,能够读好长句子,熟读成诵, 当堂达标。 3.在学生感受端午节过节吃粽子的氛围中,使学生了解并学习 传统文化,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练习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是通过 朗读感悟使学生培养学习传统文化,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三、说教法 在本文的教学中,教师采用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教师把粽子 带到课堂上,和同学们一起品尝,通过直观的互动方式来展开教学, 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这样的教学方式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达 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年级的阅读教学应把“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 作为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喜 欢读书,主动地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四、说过程 为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教师把亲手做的粽子带到课堂,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在分享 的过程中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并且请同学们描述自己吃到的粽子 是什么样的?什么味道的?(学生描述)教师揭题,《端午粽》 2.教师解释课题《端午粽》是两个词,端午和粽子。解释二者 的关系: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 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 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 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 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 的节日。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 统节日。自古以来端午节便有划龙舟及食粽子等节日活动。 (二)检查预习,引导初读 1.自由读课文,圈划生字,读准字音。 2.以小组为单位,用喜欢的方式练习认读生字。 3.还词入文,再分节课文,把句子读通顺,把课文读流利。 (三)重点品读,理解感悟 1.学生在每个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2.教师朗读第一自然段。解释“盼着”一词表现了外婆渴望我们 回去的心情。 3.教师朗读第二自然段。学生思考外婆包的粽子是什么样子 的?什么味道的?和我们刚刚吃的粽子一样吗? 学生回答:外婆包的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 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粽子带有一股清香,吃起来又黏又甜。 和我们刚刚吃的粽子一样。 教师讲解:用“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这些颜色描写的 词语,更能让学生直观的感受粽子的样子。 4.教师朗读第三自然段。学生思考外婆包的粽子都有什么花样? 学生回答:有红枣粽、红豆粽、鲜肉粽。 教师讲解:外婆让我们把粽子分给邻居吃。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好 东西应该和大家分享,这样大家都能感受幸福和喜悦。 5.教师朗读第四自然段。 教师讲解:屈原(公元前 340 年-公元前 278 年),战国时期楚 国诗人、政治家。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 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他是“楚 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屈原的出现, 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屈原也 是楚国重要的政治家,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 内政外交大事。 吴起之后,在楚国另一个主张变法的就是屈原 。他 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 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公元前 278 年, 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屈原悲愤交加,怀石自沉于汨 罗江,以身殉国。 通过教师对屈原的介绍,使同学们感受爱国主义情怀。 6.教师设问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我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些传统节 日里有哪些传统习俗? 学生踊跃回答,交流拓展。(在交流中提高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 7.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全篇课文的阅读都要带着幸福喜悦的心情。 8.学生以开火车的方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师点评,对读得好 的学生给予表扬。 在本环节,理解内容的同时,注重了学生的朗读能力方面培养。 本课的长句子比较多,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在理解、读通的情况下再有 感情的朗读。在朗读中感受端午节传动节日,感受爱国主义情怀。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 7 个生字。 2.让学生观察生字的笔顺,书空,记住笔顺。 3.怎样写才好看?学生交流写字的要领。 4.师范写,生练写,再投影作品展评。 在写字教学时,发挥教师的示范性作用。通过展示平台,我一 笔一画的来教学生书写。虽然,这样的书写速度很慢,但主要是为了 培养孩子正确的书写习惯。 (五)课后巩固,布置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课下留意我国的传统节日和传统习俗,在日记里写一写。 3.课下搜集关于屈原的小故事,同学之间交流交流。 五、说板书 教师设计的板书,重点介绍端午节、粽子、屈原的关系。 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 吃粽子 六、说效果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把亲手做的粽子带到课堂,和同学们一起 分享,在分享的过程中拉近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通过直观的互动方 式来展开教学,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这样的教学方式更能吸引他 们的注意力,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本课的长句子比较多,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来说有点难度, 教师指导学生抑扬顿挫的方式朗读长句子,这样对于学生的朗读有一 定的引导作用。 池上 一、说教材 古诗两首《池上》以活泼朴实的白描手法细腻传神地刻画出一个 天真可爱的“偷采白莲”的乡村小娃,小娃天真无邪的形象在诗人的 笔下显得栩栩如生,仿佛呼之欲出。 设计理念:语文课标前言就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 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 特点。”还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需根据学生 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的富有创新活力。”所以在设计该环节时,我 根据学生基础情况和年龄特点与课文的难易程度来进行如下设计。 本篇古诗,采用白描的手法刻画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孩子撑船偷 采白莲蓬的情景,学生真实的生活经历与此类似,所以更容易找到学 习的切入点。文章浅显易懂,又配以插图,所以极易被学生理解。学 生在此诗之前已经有了学习诗词的经验和方法,所以利用此诗不仅可 以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可以让学生轻松的感受到古诗并不是生涩 难懂的,只要方法得当,完全可以领略到诗境我悠远与绵长。 ﹙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培养一定的诗 词学习方法。 2.学会结合图画理解诗文内容。 3.根据诗中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的质朴、 纯真的童心之美。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 3.培养一定的诗词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 1.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真的纯真与快 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2.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不解”、“藏踪迹”等词语感受 诗人炼字之妙。 二、 说教法、学法。 1.教法:读书指导法,观察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等。 2.学法:自读—自悟—合作讨论—想象—交流的学习方法。 三、说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激趣:同学们,你们小时候都做过那些有意思的事交流一下吧! 2.导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伟大唐代诗人白居易笔下的顽 童在做些什么吧。﹙板书课题﹚《池上》 3. 简介作者 诗歌的作者是白居易,号香山居士,他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他 一生写诗 3600 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4.课题质疑:看到《池上》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如:池上是什 么池?什么人在池上?池上都有些什么?为什么要来到池上?……) ﹙二﹚初读感知,了解大意。 1.布置初学。 要求:自学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初步感知,了解 大意。 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懂大意。 合作探究 2.看一看—-观察课本插图,图文对照,揣摩诗意。 说一说——用自己的话说诗句大意、诗句之美。 2、 巡视指导。 二、交流反馈 (1)读诗解词。(指名让学生读诗并让学生找到每一句中重点的 词,并进行解答。) 撑:用篙抵住水底使船行进。(撑,说明很用力,孩子小,胖乎 乎的表情动作多可爱。 艇:比较轻便的船。诗中指的是小船。 解:懂得、明白。 藏:隐藏、藏匿。 偷:偷偷 采:摘 浮萍:一年生草本植物,浮生在河渠、池塘中,叶子扁平,椭圆 形或倒卵形,表面绿色,背面紫红色,叶子的下面生须根,花白色。 也叫紫萍或水草。 (2)懂诗句。 让学生自己说一说理解的诗句,一人一句,可以质疑,可以补充。 (在这一部分当中应该注意“偷”字的理解,“白莲”是莲花还 是莲蓬,通过产生的质疑让学生体会到图文结合的重要性。) (3)指导朗读,重点体会“ 撑、偷、藏、开”等字应该读出淘 气、可爱、质朴、天真的意味来。 同桌读、指名读、赛读、欣赏学习读好的学生的优点。找出自己 的不足。(掌握学生读的程度,以能完成感受到小孩子的天真可爱为 完成任务。) (4)明大意。 完整地说一说诗的大意。 设计理念: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读中理解、通过 读来感悟诗的意境。 三、 品读感悟,欣赏诗美。 1. 说诗 ⑴提出问题。 读了这首诗,你的感受和体验最深的是什么?愿意把学习成果说 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吗? ⑵学生练说。互相说,选说的好的说给大家听 ⑶教师引导指导说。 ①“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等。 通过“ 撑、偷、藏、开”字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小孩子当时怎 么撑的小艇,当时的表情、动作、心理等来详细描画诗外的形象,要 俱体、生动,语句优美。如:小家伙用力地支着船篙,把劲儿都用上 了,也走不快,胖乎乎的小脸上满是汗水,弄得小脸都花了。…… 3.写感受 试一试能不能把你眼前的这幅画用手中的笔写下来呢,把诗变 成一篇小文章呢? ⑵交流评价写提好的作品。 设计理念:在这一环节的教学活动中,我以学生的自主、合作为 主要形式,让学生说的时既能有自己的理解和想像,又能拮取别人的 想法中的优点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在读中产生独特体验和感悟,在合 作中加深自己的理解,在交流中阐述自己的见解。听、说、读、写贯 穿整个环节,不仅会听会说还要下笔成文。 四、 总结全诗 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感受。(学习方法、内容感受……) 五、 布置作业 1. 背诵《池上》,并默写。 2. 用自己的话把诗的大意写出来。 板书设计: 偷采 白莲回 池上 童真、童趣 不解 浮萍开 荷叶圆圆 一、说教材 《荷叶圆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材小学一年级下册第 四单元的课文。这篇课文是一篇轻快活泼的散文诗。它用比拟的手法 形象地写出了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 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课文语言生动活泼,充满童心童趣,利于启 迪学生智慧,丰富情感体验,激发想像力。 这篇课文在本册教材中是:通过多种方法朗读,落实《新课程 标准》提出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任务,引导学生读出画面,读出个性, 读出疑问,读出思考,读出情感。以帮助学生学习语言,感悟语言, 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根据新课标提出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 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结合课文的特点和内容,我设 置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 12 个生字,会写 7 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中心句“荷叶是我的……”,联系学生生活经验,深入理 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初步感受夏天和大自然的美好,树立保护大自然 的意识。 本课的重难点在于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力求做到在读中体 会,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在读中得到美的新熏陶和情感的升华。 二、说教法 本课的教学以“突出一个特色,遵循三个原则”为指导思想设计 教法、学法及教学流程。一个特色是:培养学生自读、会读。三个原 则是:1、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语言文字训练为主线。2、是 直观性原则,充分利用直观形象,激发兴趣,创设情景。3、是内外 联系原则,让学生把课堂知识向课外观察研究,把学习语文与认识事 物结合起来,又把语言文字的训练,与逻辑思维训练结合起来。 在这一指导思想下,本课的教法主要采用情境法,朗读式教学。 学法是自读、自悟,交流讨论。 三、说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字词卡片、4 种小动物头饰。 四、说教学流程 本课教学时安排为二课时,第一课时主要进行生字教学 下面主要说说第二课时教学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复习检查 通过检查生字词的掌握以及课文个别朗读的情况,从 达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第二个环节是:创设情境,理解课文 通过图画、音乐和文字语言描述,就会给学生以真实感、轻快地 把学生带入智力最近发展区,情境法适合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 点,能唤起他们的形象思维,提高想象能力。 为达到预期目标,安排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图画展示,创设情景 同学们,咱们上堂课认识了四位新朋友,他们都在哪儿? 看图细读课文指导学生用“谁在哪儿”句型进行说话训练,由 浅入深的提问,让学生理解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在荷叶上,小鱼 儿在荷叶下。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穿插朗读指导,老师适时纠正 读音。 第二步,把文中带有“是”的中心句找出来,小组交流讨论, 以点带面,引导学生理解这 4 句中“我”指谁?并采用个别读、分角 色读、比赛读、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满足求胜欲望。 第三步;在熟读的基础上教师可趁热打铁,让学生即兴表演。 表演读是一种富有趣味性、形象性的朗读方法,可以 再现课文情景, 从而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加深印象,并受到感染。在这复杂的过程中, 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引起情感共鸣。这样学生就不 只囿于“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困境,而且出达到了知、情、意、 行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 第四个环节,是拓展延伸 荷叶是小青蛙的歌台,小水珠的摇篮,小蜻蜒的停机坪,小鱼儿 的凉伞,那在你眼里荷时是谁的什么呢?在一分钟内哪个小组说得最 多,哪一组就获胜,并适时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渗透环保意识。 要下雨了 一、说教材 《要下雨了》是一篇科学童话,它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下雨前种 种自然现象,而且是一篇发展学生语言、发展学生思维的好课例。 二、说教法 我们强调一堂好的语文课应面向全体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 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主动获取,由于本文浅显、易懂、对话分 明、结构大体一致,不需要教师做更多讲解、分析。所以本节课我以 一个教练的身份,适当引导学生学习。通过儿歌、图片、朗读、各种 形式的读,以及动口说等,训练语言、积累语言、感悟语言,创造了一 种形、声有机结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到教学过程 中来。 三、说学法 语文学习教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用法,妙在导法。语文学习不 仅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而尤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求知,让学 生学会学习的方法,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因此本节课根 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认知水平,我引导学生运 用听、画、说、读、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不但领悟了课文的主要内 容,而且培养了他们的读、说、思的能力。 四、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针对课文特点,在第一课时教学字、词和进行初步阅读之后,我把 本篇课文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目标:了解预示下雨前的自然现象。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从而提 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知道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蚂蚁 搬家与下雨前的关系,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难点:掌握下雨前的自然现象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说教学过程 一上课,我采用让学生自己教认字、组词、说话这一环节不仅复 习了旧知,而且培养了学生及时应用所学知识的良好习惯。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知识、培养创新思维的巨大推动力。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我采用学生喜闻 乐见的儿歌导课,儿歌内容是儿童知晓的生活常识贴近学生的生活和 认知水平,既有利于激发兴趣,将学生引入情境,又能引出本课课题, 同时向学生渗透认识现象之间的联系,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初学课文,理清脉络。 这一教学环节,为了把握儿童的心理,吸引调动其多种感官,以情 境激趣,为学生兴趣盎然地思考、理解奠定基础。我首先说了这样几 句话:同学们,你们知道下雨前的一些自然现象吗?动物王国的小动 物们都忙碌起来了,想知道它们干什么吗?请同学们打开课文,一边 听范读,一边看课文。然后让学生说出找着的动物,我再根据学生的回 答贴出准备好的小动物图片有小白兔、小燕子、小蚂蚁、小鱼。这样 从整体入手,既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理清了文中的角色及条理。 (三)学习课文,了解内容。 这一环节的教学主要是指导学生读好课文。在教学中我以情境引 导学生绘声绘色地朗读,要学生读得入情入境,让他们感到自己就是 文中的小白兔、小燕子、小鱼、蚂蚁。这样一来,既调动了学生的积 极性,肯定了学生的进步,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又让学生情不自 禁地走进教师创设的情境里面,让学生在尝试读好的过程中不自觉地 体会到了课文的思想内容,尤其是对文中的情感因素有着各自不同的 体验,这正是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尊重学生阅读时的独特体验”,而且 感情朗读不仅是手段,它更是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 (四)角色朗读,深化体验。 这篇课文对话比较多,便于分角色朗读,所以在学习时,我就让学 生先小组合作学习,然后再指两个小组展示,这样既加深了对本课意 境的体会,又培养了同学间的团结合作精神。 (五)鼓励质疑,拓展思维。 在本节课接近尾声时,我不失时机地问学生:在这节课里你学到 了哪些知识?你还想知道哪些动物的活动与天气变化有关?这些提 问既是对本节课的总结,培养了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又拓展了知识, 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六)布置作业。 我设计的作业是回家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告诉爸爸、妈妈,并且问 问爸爸、妈妈看看下雨前还有哪些自然现象,将课堂教学延伸到家庭 教育,不仅使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向家长做了反馈,更主要的是让学生 懂得不仅从书本上可以学习,从老师那儿可以学习,生活是更大的课 堂。 六、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主要采用贴画配文字的“图文式”板书,此板书图文并 茂,色彩鲜艳,又突出了课文的重点,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 平,深深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激发了孩子学习的兴趣。 文具的家 一、说教材 《文具的家》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课文以通过一个小朋友找不到铅笔、橡皮时妈妈与他的对话以及 后来他的改变,渗透着对于孩子们要爱护文具的主题思想的教育。 课后设了两道题,第一道是要求学生朗读课文,课件能让学生通 顺流利的朗读课文必然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第二题是读 一读,记一记,出示了“新”“些”等四个字组成的不同的词语, 意在培养学生通过同一个字组成不同词语的词语积累的观念和 方法。 二、说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 13 个生字,认真学会 7 个生字,并端正、整洁 地书写,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有意识的通过一字 多词的方式积累词语。 3.了解课文内容,逐步培养孩子养成爱护学习用具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认读 13 个生字,认真学会 7 个生字,并端正、整 洁地书写,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有意识的通过一字 多词的方式积累词语。 3.指导学生把对课文的感悟转化为自己日常的学习习惯。 四、说教法 1.生字认读时多采用游戏的方式,如:开火车认读、小老师 领读、我是小小神枪手等,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学习的快乐,产 生学习的欲望和积极性。 2.朗读课文时,可采用自读认字、同桌对读相互帮扶、师生 对读掌握语气、指名朗读检验效果等多种读的方式让学生在反复 朗读中疏通自己朗读时的各种阻碍,以达到通顺流利朗读的目的。 3.生词积累时用一字组词开花的方式,让学生爱上组词和积 累。 五、说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说教学过程 (一)联系学生生活,激发阅读愿望。 1.展示学生丢弃的文具,引发思考:这么好的文具,怎么被 我们丢掉了?文具们可伤心了!它们都要离开你们找贝贝去了。 你们想不想留下它们哪? 2.快去找小贝贝商量商量吧。 (二)板书课题,随文认读生字:文具。 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具”?提示: 1.“具”里面是三横。 2.可以组成很多词,比如:家具、道具、刀具、玩具?? “文”这个字我们天天都能和它见面,你知道我们能在哪见 到它吗?(语文书上)那这个字还能组成哪些词呢?(文明、文 化、文学) 看看这个字由几笔组成?——教书写。 (随文识字、随认随写) (三)给足朗读时间,读准生字字音。 1.借助拼音读课文,画下生字新词反复朗读。要把字音读正 确。 2.同桌互读,互相帮助对方读准字音。 3.游戏——我是小小神枪手(将生词写在气球上,让学以射 击游戏的方式来记住生字生词的读音) (四)反复阅读实践,读通课文内容。 1.自由读文,边标自然段序号边把遇到困难的语句画下来。 2.同桌互助,帮助对方把课文读通顺。如果两人都读不好, 示意老师指导。 3.读文,师生评议:能否做到了正确、流利。 4.师范读课文,学生并听边认读生字。 (五)整体阅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你有什么想和大家谈的问题吗? (六)联系实际质疑,引发深层探究。 1.铅笔,只用了一次,橡皮,只擦了一回,就找不着了。你 有过这样的问题吗?你想过为什么吗?(联系生活实际,将文本 中的内容迁移的现实生活中,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与思考。) 2.读文,从哪些词语中你能体会到贝贝像妈妈爱她一样,爱 着她的小伙伴们? 3.再次探究读文:怎样才能做到不丢文具呢?(小组讨论) 4.鼓励学生互动,结合课文或实际谈自己的想法。 (七)选择性阅读、激发学生读书兴趣。 1.选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背积累。 2.赛读、赛背。 (八)总结学习收获,布置作业。 1.端正工整书写本课要求会写的七个会写字。 2.读一读,记一记。(养成学采集并积累的好习惯) (九)板书设计 文具的家 铅笔 橡皮 一分钟 一、教材分析: 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内容较为通俗。主人公 元元因为早上多睡了一分钟,带来的却是 20 分钟的迟到,是一 路焦急地等待和不停地叹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脸红的尴尬,是深 深的后悔和宝贵的教训。故事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十分紧密,教 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理解课文内容,从中 受到教育和影响。由于学生小,时间观念不强,对于如何珍惜时 间缺乏感性认识。本文正是一篇十分优秀的文章。教学时要充分 利用教材资源创设情境,在读中感悟,从中体会元元的焦急与尴 尬,也使这件事成为宝贵的教训,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对自己严格 要求,珍惜时间、科学利用时间。 二、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与能力目标: 认识 13 个生字,会写 7 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 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习并体会元元当时焦虑的心情和事后后悔不已的心理变 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我认为这节课的重点是认识 13 个生字,会写 7 个生字。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是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情感变化。通过朗读学习, 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了解一分钟时间的价值。 三、说教学流程 根据二年级学生特点,我是这样设计本课教学的: (一)、游戏引入 正式上课前,全体同学立正站好,两臂平举,一动不动地站 立,看谁能坚持一分钟,最后让同学谈感受。 目的是让学生感知一分钟是多长,同时引入本课课题。 (二)、多个游戏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巩固本课生字。 1、“一分钟”组词。让学生听从教师指令,从“我会认” 和“我会写”的生字中选择几个,进行组词比赛,看谁组的词多。 2、“一分钟”找朋友。让学生听从教师的指令,用“找找 说说”中的偏旁和字组成新字,看谁组得多。 3、“一分钟”猜谜。教师把生字编成谜语。如:门里有市 场(闹),每人都用心(悔),过去一寸来一尺(迟),人戴鸭 舌帽(欠)……以组为单位让学生猜谜,看哪组猜得多。 设计意图:通过这些有趣的游戏活动,既巩固生字识记,提 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一分钟”的时间 意义,同时完成了课后“找找说说”的练习,可谓一举三得。 (三)、课文教学主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理解课文, 把握课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懂得珍惜时间,了解一分钟时间的 价值。 1、录音范读课文。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名朗读,指导读好有关句子。注意朗读的节奏及语音、 语调。 4、教师引导复述课文:动画复述按顺序出示课文的六个镜 头:睡觉、过马路、等公交车、走路、迟到进课堂、后悔,请同 学们边看边读有关的课文段落,然后进行复述。 设计意图:故事复述的引导,一是可以内化课文的语言与情 感,二是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训练,三是复习课文主要内容,为 重点问题精读感悟做好准备。 5.小组内读课文,讨论解决下面问题: 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为什么会迟到 20 分钟呢?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每一分钟时间的珍贵。 四、课堂达标测试 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练习题来进一步巩固学 生所学: 1、看拼音写汉字 zhōng líng nào hā qiàn ( )声 丁( )声 ( )钟 ( ) chí jué huǐ ( )到 ( )心 后( ) 2、表演朗读在小组里,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表演朗读。 设计意图:在精读感悟以后,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 生从整体上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和情感的感悟。同时,给学生 创设展示能力与表达情感的集会。 五、课后延伸 为了进一步让学生理解课文所学内容,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语 文实践,进一步丰富阅读感受,延伸并深化阅读感悟。我设计了 这样的课后延伸题目: 1、通过查找资料,说明人们一分钟能做多少事。 2、以“我一分钟能做什么”为主题,交流自己的切身感受, 体会时间的宝贵。 动物王国开大会 一、说教材 《动物王国开大会》是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 文。这是一篇童话,课文主要讲了动物王国要开大会,老虎让狗 熊通知,狗熊在狐狸、大灰狼、梅花鹿的提醒下,一次又一次才 把通知说清楚。通过狗熊四次播报通知,让学生明白发布通知时 要把重要的内容说清楚、说完整,故事情节生动有趣。 二、教学目标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所设定的教学目标是: 1.认识“物、虎”等 13 个生字和牛字旁 1 个偏旁; 2.会写“要、连”等 6 个生字;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在此目标的指导下,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1.认读生字词,读准字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说教法与学法 说教法:教学效果的成败取决于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在教学 过程中我运用了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具体方法有:在认读生字时 主要让学生采用自由拼读,小老师领读,指名读,齐读,抢读等 不同方式对生字进行识记。在组织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时,我主要 采用了自由读,同桌两人互读,指名读等方法。 说学法:根据一年级学生特点及本节课的目标,本节课主要 指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成果展示法的学习方法,开 展学习活动。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更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我的教学流程有以下四大板块。 (一)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导课环节,首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老虎、狗熊、狐狸、 梅花鹿等图片,并配以音乐,让学生根据图片说出动物的名字, 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入新课的学习——《动物王国开大会》。 2.在板书课题时,相机教学“动物”的“物”字,在这里要 读轻声,认识牛字旁。 3.再次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向学生出示学习要求: (1)轻声自由地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拼读, 读准字音; (2)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顺、读流利; (3)标出自然段序号。 过渡:《语文课程标准指》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 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因此,接下来的这 个环节我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通过多种方法来学习 生字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检查认读 (1)先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拼读、小老师 领读(相机正音)、全班齐读。 (2)去拼音读词:打乱顺序抢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一 步巩固对词语的识记) 2.交流识字方法:利用白板中的计时器功能,给学生 2 分钟 的时间,先同桌互相说一说,再在全班内交流。学生谈到的识字 方法可能会有: (1)熟字加一笔、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 (2)生活识记:让学生做个“鬼脸”(做中学); (3)图片识记:出示熊、虎图片; (4)组词识记:让学生在白板上拖动生字给“通、遍”组词。 过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低年级的孩子的有意注意的时间 非常短暂,为了吸引他们的注意,我设置了一个游戏环节。 3.做游戏:猴子摘桃。 (三)再读课文 1.检查课文朗读情况,由于课文比较长,共有 18 个自然段, 我挑选了生字较多的第一自然段,先让同桌互读,再指名读,在 反复朗读课文中读准、读通、读流利。 2.接着读 2——6 自然段,也就是课文的第一部分。由于这篇 童话情节反复,读懂了第一部分对于后面内容的学习就不难了。 过渡:书写是小学生必备的一项基本能力,也是本节课的一 项教学任务。在指导写字时,我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观察能力 与书写能力,塑造良好的写字习惯。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要”“点”,利用放大镜将生字放大,让学生观察 怎样才能将这个字写正确、写美观。 2.教师范写,边写边说书写要点,学生书空。 3.生描红,练写一个。 4.在展示台上展出,师生共同评议。 5.再次练写。 五、小结 小猴子下山 一、教材分析 《小猴子下山》写的是小猴子下山看见许多可爱的东西,它 扔了这个要那个,结果什么也没有得到故事。这是一篇饶有情趣, 发人深省的童话。告诉了学生如果做事没有明确的目的,三心二 意,将一事无成的道理。二、学生分析 1.从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体系来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有了 一定的语言积累和手(口)语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思维理解能 力和学习图文结合课文的方法。 2.从年龄结构和心理特点来分析,一年级的学生还处于一个 好动的阶段,他们的有意注意维持时间短,只有在老师的指导下, 通过师生民主、协作、自主的实践活动激起学生的兴趣,发挥其 主动性,学习效率才会提高。 三、教学目标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及本单元的训练重点,结合聋生认知、 情感、思维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培养观察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教育学生懂得小猴子见新扔旧的行为是不好的,明白做什 么事都要专一才能有所收获的道理。 四、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关键是必须处理好形象的图和抽象的文字之间的关 系,因为只有图文紧密结合了,才能使学生了解小猴子活动的顺 序和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有效的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 五、说教法、学法 1.教法 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依据本课故事性强, 画面丰富,结构类似的特点,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 (1)图文结合的情景教学法。 (2)以扶为主的扶放教学法。 (3)读思结合的品读感悟法。 2.学法 与教法相适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 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 质疑、探究、感悟、朗读四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发展性和创造性,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六、教学活动过程 (一)激发情趣 导入课文。 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以引入下一个环 节的活动。首先出示课件,出现一个可爱的小猴子下山的情景, 一下子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然后问:这是谁?你们喜欢吗? 谁来描述一下?最后教师小结:你们观察得很仔细,描述得好, 可是你们知道吗?这只小猴子今天已经是第二次下山了,它在前 不久的一次下山中,发生了一件非常有趣的故事!你们想知道 吗?引出课题,并板书。 (二)师生协作,自主学习。 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运用学生已学的方法,根据学习课文的体 会,开展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见解和语言表达能力。具体活动 过程中: 首先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找出有几个段,并找出与之相关 的图画。再认学生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老师 出示课件)①、小猴子下山干什么?②、它下山到过哪些地方? 看到了什么?心情怎样?它是怎么做的?然后师生交流,学生分 小组讨论第②个问题。最后请各组代表一边看课件,一边回答第 ②个问题。老师总结同学们的发言,启迪思考:课文二、三、四 段与第一段的写法是一样的吗?让学生通过认真读课文归纳出 第二、三、四段在写法上与第一段一样,都用了一个“小猴子 ( ),走到( ),看见( ),就( )。”的 句式来写的。 这时再让学生自主学习第二、三、四段。最后教师小结:课 文的前四段写法一样,所以我们学起来比较轻松,一下子就理解 了。又提问:这只小猴子追到兔子了吗?最后的结果是怎么样的 呢?引入学习最后一段。这一段的学习中要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 图文结合明白小猴子最终是一无所获,并让学生找出说明小猴子 此时心情难受,却没有办法的一个词?(“只好”)学生找对后, 再启迪思考:小猴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尽量让学生畅所欲 言,发表出自己独立的见解,最后再由老师点评、鼓励。 (三)创设情境,表演课文 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内容 的理解,首先教师发言:刚才我们较好地学习了课文,你们谁愿 意扮演这只小猴子,来表演小猴子下山的过程吗? 挑选一个学生扮演小猴子,另外的学生可以戴上头饰扮玉米、 桃子、西瓜和兔子参与表演。提示学生要注意“高兴”“掰”、 “扛”、“扔”、“抱”、“追”、“蹦蹦跳跳”、“只好”这 些词的动作及表情。学生表演完毕,教师及时总结学生表演情况。 (四)展开联想,延伸课文 这个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具 体活动过程是:老师问:小猴子空着手回家,在路上它会想些什 么呢?也可以提出“假如你是小猴子会怎么办?”的问题,鼓励 学生踊跃发言。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续编课文,编一个《小猴 子第二次下山》的故事,不仅照应了新课开头的引入,还给学生 留下了一个很有想像力的作业。这样的作业设计富有弹性,有利 于开创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 展。 七、板书设计 板书是教师精心构思的艺术结晶,是学生感知信息的视觉渠 道。我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运用了往复式的设计方式,从板书 中,学生可以了解到小猴子下山到回家一无所获的全过程,能进 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棉花姑娘 一、教材分析: 《棉花姑娘》一文是一篇充满童趣童真的童话故事,课文主要讲 了棉花姑娘病了,它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可它们心有余 而力不足。正当蚜虫们得以的吸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时,七星瓢虫把它 们一扫而光。棉花姑娘又快乐地生长着,吐出了雪白的棉花。这篇课 文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 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同时,四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 便于学生观察,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习了本文,能让学生对 科学常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有留心观察、探索和发现身边的科学常识 的欲望。树立起保护益虫和益鸟的意识。 本课课时的划分为 2 课时,课前谈话安排了认识棉花。第一课时, 学习课文 1——4 段,认识生字,会写两个字。由于 2——4 段课文结 构相似,因此教学中安排在一起,教学中指导学生达成这样两个目标: 朗读课文,能读好请求的语气,学习用“只会……”说话。知道燕子、 啄木鸟、青蛙分别吃什么地方害虫的科学常识。第二课时,学习课文 5、6 两段,学习“碧绿碧绿、雪白雪白”等叠词的用法,知道七星 瓢虫吃什么地方害虫的科学常识,通过课外收集交流认识一些对人类 有用的鸟类和益虫。指导全文的朗读。 二、设计意图: 1.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而“达到用不着教”的唯一办法就是“授 之以渔”即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虽然,一年级孩子还小,但教师如果 有意识的在教学中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长此以往,学生就能养成良 好的阅读习惯,培养较高的阅读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教给 学生学习的方法,“边朗读、边看图、边想像、边理解”的学习方法 贯穿始终,把时间留给学生,使学生的识字能力、朗读水平随着对课 文理解的深入逐步提高。 其一,渗透概况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教学中,指名分段读课文 时,便给学生提出了听的要求:边听边想课文讲了棉花姑娘的什么事。 因为概括主要内容对一年级的学生很难,他们的概括一般就是把这个 故事讲一遍,因此教师给了一个台阶,出示了一个句式,,在有意识 地告诉学生,我们可以这样简洁地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训练多了,学 生便会逐步掌握方法。 其二,渗透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教学中,在学习 2、3、4 段课文时,我要求学生边读课文,便用横线画出棉花姑娘说的话,用 曲线画出其他小动物说的话。意在告诉学生读书时要边读边想变动笔。 在学生自学交流后,及时要求学生根据其他学生的回答,改正自己划 的线,让学生对自己刚才自学的作业有个正确的认识,也是想使这次 动笔的读书落到实处。而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就是把学生找的这些 句子一组一组地出示,指导朗读感悟。意在让学生能体悟到老师是用 了他们的答案来上课,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激发他们读书的兴趣, 在以后的学习中,养成读书动笔的习惯。 其三,渗透抓住重点词句读懂课文的方法。指导学生与文本、作 者产生共鸣,最基本的方法应该是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句、段进行理 解感悟。就是所谓的“咬文嚼字”。古人有推敲的典故,说明“咬文 嚼字”的重要性。教学中,第一自然段,我抓住了第二句中的“盼望” 一词,引导学生读句子后说说读懂了什么,知道了棉花姑娘非常想请 医生给她治病,这“非常想”就是盼望。接着教师从这个字的字形出 发:目字旁加分,睁大眼睛,分分秒秒地盼着,望着,以这样一句话 引导学生形象地理解盼望的意思,然后看图体会棉花姑娘盼望的样子 并想像说话,最后回到课文,指导朗读,读出急切的心情。其他,像 第一自然段中的“可恶的蚜虫”,2、3、4 段中的“只会”等词,我 都能引导学生朗读、说话相结合帮助理解。重点句子的教学,在 2、 3、4 段中,我主要抓住了棉花姑娘和小动物的对话,从划句子到, 读一读交流体会请求的语气,最后的分角色朗读,层层深入,以达成 对课文的理解。 其四,渗透课外阅读学得更多知识的方法。在课的最后阶段,我 利用“只会”的句式练习,出示了一组小动物的资料,并要求学生课 后将收集到的有关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的资料在第二节课拿到 课堂上交流。拓展延伸的环节意在使学生知道要想知道更多的知识, 我们还要去看更多的书,激发学生学习、探索更多科学知识的兴趣。 2. 重视课堂作业的指导 作业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它是教学的基 本环节。有人说,贯彻新课程标准,课堂是主阵地,作业就是分战场。 课堂作业的当堂完成与反馈,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教学中, 我采用重新设计与整合的方法,把“只会”的句子练习有机地结合进 了课文的讲读。引导学生从读三个小动物说的话知道,他们只会干什 么,适时理解“只会”的意思,再根据提供的资料进行造句的联系, 训练扎实到位。而用了“请”字后的请求语气的朗读,则是结合在指 导棉花姑娘的三句请求帮助的话中进行了,读一读,发现了什么,到 有礼貌的读一读,教师的引读,以及读后教师的引导语:小朋友在请 求别人帮助时也要像棉花姑娘那样用上请,有礼貌地说。对于教学目 标中这一请求语气的朗读要求,有了较好的达成度。相信学生在完成 作业本中请求句子朗读时便没有什么问题了。 3.朗读悟情,读中体会 让学生充分地读,以读代讲,这一直是语文教学的注重点。教学 中,我抓住对话,从说句子意思到根据人物说话时的语气朗读指导, 创设情境让学生用各种形式的换位读,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 人物去感受,去想象,去体验,分角色表演。以读演代讲,使学生在 朗读中动情,朗读中感受课文描写的形象,去认识,去感受教材中寓 寄情感的形象。 4.注重课堂的趣味性 低年级学生是通过形象去认识世界的,没有形象的感受,就没有 情感的产生。我能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 趣,促进生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如:教学中,经常运用角 色换位的方法指导朗读、想像。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来理解 课文。再如在学生交流课文主要内容的时候,老师适时地用贴图来代 替板书,这样使板书更形象,更直观,更能让学生过目不忘。 咕咚 《咕咚》是一篇童趣盎然、情节曲折的童话故事。课文讲的是一 只小兔偶然听见“咕咚”一声,吓得撒腿就跑,其他动物也跟着逃跑, 只有狮子提出质疑,并且要去看看,这才让大家明白:“咕咚”原来 是木瓜成熟掉到湖里发出的声音。这个故事告诉大家:听到或遇到任 何事情,一定要动脑筋想想或去实地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随别人。这 篇课文情节通俗易懂,但是篇幅较长,共有 12 个自然段,并且有较 多的对白。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结合我对课文的分析与理解,并且 充分考虑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 12 个生字,会写 7 个字。学习一个新部首。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进行分角色表演。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咕咚”究竟是怎么回事。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 和口头表达能力。 2.培养合作学习能力,让学生分组表演,实现师生多边互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育学生凡事要讲根据、眼见为实,不能道听途说,盲目地下结 论。 根据这三个维度的目标要求,我采取激趣促读、创设情境的教法, 做到教与读结合、扶与放结合。引导学生采取自学探究、小组合作等 学习方式来学习这篇课文。力求建设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使学 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让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本课的教学重点为: 一.识字、写字。 二.理解并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表演课文。 教学难点为: 了解课文主旨,体会“听到任何事情,都要动脑筋想想或去看看, 才能了解事情的真相。” 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为两课时。第一课时让学生初读课文,理清 层次,通过合作学习,将课文中的大量对白组成小剧本,进行表演, 再以句带段,以读带讲,深入分析课文,理解文章中心。第二课时主 要学习生字、书写生字。运用多种形式,将枯燥的生字教学渗透于有 趣的游戏、情境之中,通过摘木瓜、开火车的游戏,让学生轻松愉快 地学习生字。 以下我着重对第一课时的教学做进一步说明。 一.创设情境,设置悬念,激趣导入。 好的开端是一堂课成功的一半。正因为如此,我运用激趣导入, 进行猜谜语、听声音比赛。利用课件引导学生的听觉、视觉、思维想 象多渠道运作起来,积极参与到学习中。而且我还特别设计了个别声 音用耳朵比较难以辨别,学生只好用眼睛揭开谜底,从而初步接触课 文“眼见为实”的主旨。最后出示“咕咚”的声音,让学生猜猜这样 的声音通常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让学生模拟发 “咕咚”声,从而引出课题。并且告诉大家:千万别小看这个有点奇 怪的声音,它可在森林中掀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呢。 二.初读感知,理顺层次。 通过教师的范读和学生自渎,让学生解决三个问题。 1. 文章有多少个自然段落? 2. 课文中出现了哪几种动物? 3. 根据插图,复述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这个环节中,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复述故事,出示课文中的四幅挂 图,要求学生按照“谁、在干什么、为什么这样”的顺序,完整地说 说每幅图的意思,并且集体评议。发挥师生评价的作用,促进学生的 认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理清了课文的脉络,可以帮助学生 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并且为下一步的合作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抠对白,制作小剧本 善于读书的人,会把书越读越薄。意思就是说在理解的基础上, 要自己会归纳和总结。善于学习的人,同样会把课文越学越精简。这 篇长课文,情节却很简单,对白比较多,我便引导学生自己用笔划出 所有的对白,组成一个小剧本,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在这 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情感熏陶感染和示范作用,因此,我 通过插图和创设情境,让学生把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经过老师和 学生之间的表演,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表演,小组和小组之间的表演等 多次反复的朗读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中来体会短小的剧本所表达的故 事精髓。 四.分组合作学习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而传统的教学弊端在于:教师 用烦琐的教学分析占用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事实上,语文学科具有很 强的实践性。当学生有迫切的学习兴趣,并且这篇文章又简单易懂, 我便因势利导,让学生自己去学习。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 可以自由选择学习伙伴;自由选择学习内容;甚至可以自由选择学习 的方式。使课堂上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信息交流呈现出双向 和多向互动的局面,从而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自觉、主动、热情的学 习状态。 有了小剧本作为主线,我就做到由“扶”到“放”,放手让学生 自主地学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句或者几句对白,找到课文出处, 学习探讨整个段落中小动物的心理活动、动作反应、表达情绪的关键 词、朗读的语气等等。 通过小组讨论,孩子们在全班交流了学习成果。如小兔的第一句 对白,出现在第二自然段,孩子们紧扣“撒腿就跑”的这个动词,抓 住小兔胆小的心态。充分发挥想象,“咕咚”究竟是个如何可怕的东 西。学生还能结合生活实际,形象地模拟“撒腿就跑”这个动作。其 他动物的盲目跟随、慌乱紧张,狮子的好奇大胆、要一探究竟的场景 都在合作学习中一一再现。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情感体验之后,带感情朗读便水到渠成。此 时再次让学生整体朗读全文,进行总结,完成“总—分—总”的课文 学习结构。 五.动脑动口,升华主旨。 根据新课标提出的综合性学习要求,第一学段的学生要结合语文 学习,观察自然,并结合社会活动,用语言或图文表达自己的见闻和 想法。所以在《咕咚》这课的设计中,我设计了一组问题,进行口语 表达练习,并给孩子留下情感发挥的余地。 1. 你最喜欢课文中的哪种动物,为什么? 2. 你想和他们说些什么? 3. 以后我们遇到类似的事情应该怎么办? 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这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领悟到“凡事要动 脑筋,要眼见为实,不要盲目跟随别人。”的道理,使课堂有效地结 合学生的生活与情感体验。 六.作业练习,课内外结合。 我设计了读一读、说一说、演一演、评一评等自主选择练习,体 现了学习的层次性、综合性。 小壁虎借尾巴 一、说教材 ㈠教材分析: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故事通过描写小壁虎向小 鱼、老黄牛、燕子借尾巴的经过,讲述了鱼、牛、燕子尾巴的用处和 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 ㈡教学目标: 《课标》指出,低年级要求学生学习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 词句的意思,以及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大致了解内容。 据此,本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有:1、学会本课 10 个生字和由生字组 成的新词。2、理解课文的词句和每一段的意思,了解小鱼、老黄牛 和燕子尾巴的用途及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3、能正确、流利有 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分角色朗读课文的过程中获得文明礼貌的教育。 由于低年级儿童知识水平有限,生活圈子窄小,对于一些自然科学现 象不甚了解,因此,小鱼、老黄牛、燕子尾巴的用途是本课的重点, 壁虎尾巴具有保护自己的作用及可以再生的特点是本课的难点。 二、说程序 ㈠课前准备: 1.课前让学生查找壁虎的有关资料。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3.教具准备。 ㈡学习新课: 1.新课导入。采用创设境,激发情趣导入法,以简笔画加上老师 生动的叙述,将学生直接带入课文,使学生对新课充满兴趣,急于求 解。 2.新课教学。先初读质疑,然后精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利用 教学录像,采用“问、读、议”的方法具体学习课文,从中释疑。最 后引导学生以同样的方法逐段自学,教师再做点播,启发想象思考。 3.归纳总结。通过学生绘声绘色的表演读重新获得对课文主题的 整体感知。 4.课堂练习。指导生字书写。㈢作业设计:根据教学目标,强化 教学效果,我设计如下作业:1、有感情朗读课文。2、课外延伸:说 说如果小壁虎不回家,他还会向谁借尾巴?能借到吗?为什么? 三、说教法 ㈠情境教学法:创设和谐美好的学习情境,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 参与教学过程。 1.图示法:低年级形象思维活跃,适当运用简笔画能激起学生兴 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导入新课时,我在黑板上画出一只栩栩如生 的壁虎,一下子吸住大家的注意力;当讲到壁虎挣断尾巴时,我随手 将尾巴擦掉;讲到壁虎向小鱼、黄牛、小燕子借尾巴时,又画出鱼、 牛、燕子的图,使学生在形象的欣赏中展开活跃的思维,不知不觉进 入课文情境中。 2.演示法:电化教学过程中的形、声、色的运用与结合,能有效 渲染气氛,激发学习情感,把课文语文文字描绘的内容再现出来,符 合小学生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特点。因此民学习三至五自然 段时,让学生带着问题,“小鱼、黄牛、燕子为什么不借尾巴给小壁 虎?”自由读课文,接着通过教学光盘,让学生理解“摇、摆、甩” 的样子,这样既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又能培养细心观察的好习惯。教 学中,利用幻灯复合片进行生字教学。如:采用幻灯复合片换偏旁, 借“准”教“难”,促使学生兴趣高涨,教学在浓浓的学习氛围中进 行着。 ㈡激发悬念多思法教师贩主导作用,不仅是让学生学到知识,更 重要的是挖掘教材有利因素,教会学生怎样思考问题,激发创造欲, 培养创造性思维。 1.审题设疑。齐读课题后,鼓励学生说说:“读了这个课题,你 想知道什么?”学生各抒己见,如:“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向谁 借?借到了吗?”等等,为下文作了铺垫,教学围绕这几个问题进行。 2.情节设疑。利用课文片断,启发想象,如“小壁虎没了尾巴会 怎么想?小鱼不借尾巴给小壁虎,他又会怎么想?引导学生交换角色 进行想象。既活跃学生的思维,又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 3.结语设疑。按课文内容延伸设疑,在教完课文后指导学生讨论: 如果以后小壁虎尾巴再断了,还会去借巴吗?既紧扣课文重点,引导 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加以总结,突出难点——壁虎尾巴可以再生。 ㈢以读为本,渗透思想教育,训练语感。学生的阅读训练离不开 理解,也离不开朗读,两者互为促进、补充。因此,教学一开始,让 学生带问题读课文,达到初步感知课文的目的,随着教学深入,采取 不同方法,以读促思,以读释疑。如出示“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 我,行吗?”和“小鱼,把尾巴借给我。”让学生比较读,说说哪句 好,为什么?学生反复读后,纷纷选择第一句,觉得这句多了“姐姐”、 “您”、“行吗”等文明礼貌用语,说明小壁虎是个有礼貌的孩子,于 是,借读训练学生语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再如:出示“爬呀爬”, 问学生“这个词应该怎么读,为什么?”,学生联系上下文反复诵读 后,觉得这个词应读得慢一点,因为壁虎失去尾巴,爬不快,从而说 明壁虎尾巴强以帮助爬行。最后在学生能流利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 生范读、齐读、比赛读、分角色读及表演读,层层深入,突出体会“姐 姐”、“伯伯”、“阿姨”、“您”、“行吗”等礼貌用语道出壁虎委屈、难 过、焦急的心情,从中领司借尾巴的经过说明了各种动物尾巴的功能。 四、说学法 ㈠教给学生自学的办法。针对本课图文并茂,内容生动有趣,情 节多有反复,图、文结构大体相同的特点,设计“教——扶——放” 的教学模式,看录象导学第三自然段,师生总结出“自读——质疑— —讲座(释疑)——感情朗读”四步法,指导学生按四步法自学第四自 然段,再放手让学生运用学习方法,完全独立自己去学第五自然段。 ㈡教给质疑、释疑的方法。教学中设计“读——问——读——议” 的学习方法,在课文一开始就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在小鱼、黄牛、燕 子不借尾巴的情况下,支持学生提出看法,说说他们这样做对不对, 为什么?借此进行求异思维训练,质疑的同时,教给学生以读促思、 读中求解的释疑方法,培养学生质疑、释疑的能力,从而达到创新教 育的目的。 五、本课设计的特色 ㈠做到以生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动者,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 设计符合低年级学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㈡利用多媒体教学及简笔画来创设情境,制造学习氛围,使学生 乐学、好学。 ㈢以读为主,以读代讲,以读促思,读中求解,充分发挥朗读对 理解课文、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在读中渗思想教育,又训练 语感。 ㈣重视创新教育在学科中的渗透,引导学生质疑,大胆提出自己 的见解,让学生在探索成功的喜悦中燃起求知和创造的信心和决心, 培养学生的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个接一个》说课设计 一、说教材 本篇课文以时间为序,通过童真、童趣的方式描写了一个小朋友 在不同的时间应该做的事,以及他的心里想法的变化。以课文中的小 朋友为例,来告诉同学们应该有时间观念,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 惯。并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做有益于我们身心成长的事。 三、说目标 1.会拼写、拼读本课 13 个会认字,能按正确的笔顺写出本课的 七个会写字,认识一个新偏旁。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以及理解本课的词语。 3.感受并理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时间观念,明白什么时 间该做什么事,养成有规律的生活学习的良好习惯。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教学难点是通过课文的学习,让 同学们都形成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三、说教法 本课采用自主识字的方式,就是让学生自由选择愿意识记的字、 自己选择不同的方法来记住字形,老师的引导只是体现在恰到好处的 点拨上。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随着学生 经验的积累,我们也就逐步简化识记生字的过程,增加学生独立识字 的机会,发挥其主体性,引导他们自己想办法,发现行之有效的识记 方法,独立掌握生字,并在实践中不断运用,形成识字能力。在课文 感悟中,使同学们能把课文和自己的生活实践联系在一起,为他们的 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五、说过程 为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教师设问学生,你们每天都是几点睡觉,几点起床, 几点上学,这些事情都是你们自己愿意做的吗?引出课题。 2.板书课题:一个接一个。读题。 (二)检查预习,学习会认字 1.老师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生圈划生字。 2.教师拼读生字,学生跟读。 3.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会认字的巧记方法。 4.教师点评:本课的会认字中“接”的拼音是“jiē”不是“jīe”; “觉”是一个多音字,可以读“jiào”,组词(睡觉),也可以读“jué”, 组词(感觉);“梦”可以拆开来记:木木夕;“伙、伴”都是和人有 关系的字,所以偏旁是单人旁;“却”的拼音是“què”而不是“qùe”。 (三)重点品读,理解感悟 1 教师找同学朗读第一段,同时同学们思考:这一段里小 朋友都做了哪些事,他更喜欢哪一个?(学生回答:做了玩踩影子游 戏和回家睡觉这两件事,他更喜欢玩踩影子游戏。) 2.教师讲解:课文中的小朋友虽然更喜欢玩踩影子游戏,但是他 依然选择了回家睡觉,因为他知道到了该睡觉的时间。而且他知道睡 觉有睡觉的好处“可以做各种各样的梦”。讲解“各种各样”这个成 语。 3. 教师找同学朗读第二段,同时同学们思考:这一段里小朋友 都做了哪些事,他更喜欢哪一个?(学生回答:做了睡觉和起床上学 这两件事,他更喜欢睡觉。) 4. 教师讲解:从文中“要是不上学就好了”这句话能看出他更 喜欢睡觉。课文中的小朋友虽然更喜欢睡觉,但是他依然选择了起床 上学,因为他知道到了该上学的时间。而且他知道“去了学校,就能 见到小伙伴,多么开心哪!”。 5. 教师找同学朗读第三段,同时同学们思考:这一段里小朋友 都做了哪些事,他更喜欢哪一个?(学生回答:做了玩跳房子游戏和 上课这两件事,他更喜欢玩游戏。) 6. 教师讲解:从文中“唉,要是没有上课铃就好了”这句话能 看出他更喜欢玩游戏。课文中的小朋友虽然更喜欢玩游戏,但是他依 然选择了去上课,因为他知道到了该上课的时间。而且他知道“听老 师讲故事,也是很快乐很有趣的呀!”。 7.教师朗读最后一段。请同学们思考这两个问题。(学生思考, 并交流想法。) 8.教师讲解:以课文中的小朋友为例,来告诉同学们每一个人都 应该有时间观念,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明白什么时间该做什 么事,并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做有益于我们身心成长的事。 9.学生以开火车的方式,从前往后按段落来朗读课文。对于朗读 的较好的同学教师应给予奖励。 在本环节,学习课文和字词的同时,注重学生理解能力的培 养,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不管是老师带读还是学生感悟,都是精心 设计,使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受形成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生活学 习习惯的重要性,并让学生自己组织句子充分表达出来。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 7 个生字。 2.让学生观察生字的笔顺,书空,记住笔顺。 3.怎样写才好看?学生交流写字的要领。 4.师范写,生练写,再投影作品展评。 5.引导学生巧计生字,比如加减法记忆:禾+中=种;比较 记忆法:样和伴比较;分类记忆:伙和伴的偏旁都是单人旁,过和这 的偏旁都是走之旁。 在写字教学时,发挥教师的示范性作用。通过展示平台,教师一 笔一画的来教学生书写。虽然,这样的书写速度很慢,但主要是为了 培养孩子正确的书写习惯。 (五)课后巩固,布置作业 1.熟记会认字,掌握会写字。 2.以记日记的方式写一写,你每天要做哪些事,哪些是你喜欢 的,哪些是你不喜欢的,为什么要做不喜欢的这些事。 六、说板书 教师设计以时间为序,板书“月夜(踩影子游戏)——睡觉(做 好梦)——起床(上学)——课间(跳房子游戏)——上课(老师讲 故事)”,可以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一个接一个”,板书的艺术化是 低年级教学的有力促进。 七、说效果 本课的字词学习采用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适时点拨的方式,这样 比教师单纯的讲授方法更容易让学生记住字词。一年级是打基础和培 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时候,而学生活泼好动、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学了 这篇课文可以让同学们形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 惯。在课文品读中,教师适时的把课文和同学们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更能使同学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催生形成良好生活学习习惯的 想法,达到教学的目标。 小公鸡和小鸭子 一、依据课标说理念 一年级的阅读课怎么上?崔峦老师说过这样一段话:“一年级的 阅读课最重要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最好能读出 感情。其次是:认字学词,积累语言。此外,还要培养良好的读书习 惯,习得初步的读书方法,体现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依据以上理念, 本课的教学设计思路是:情境激趣,趣中学字,读中悟意。 二、依据理念说教材 本课选自人教新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本课是一篇 童话,课文饶有趣味地讲了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习性,以及他们团 结友爱、互相帮助的美德。这篇童话语言简明易懂,学生借助图画读 几遍就能了解大致内容,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走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 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读为主,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鸭子嘴 巴扁、会游泳,小公鸡嘴巴尖、不会游泳,并从中受到要团结友爱、 互相帮助的教育。 三、依据理念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本课时三维 教学目标分别为: 1.是认识 12 个生字,在学习生字过程中积累识字方法。 2.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初步的阅读能力, 学习语言的能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3.巩固识字的方法,体会朗读的方法。 4.从课文中受到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教育 四、说说学生 一年级学生具有天真活泼,好奇好问,好模仿易感染的心理特点, 容易被直观形象、新鲜活动的事物所吸引,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 获得体验,达到情感共鸣、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设 计情境,设计游戏,分解朗读要求,分散识字难点,让学生在一堂课 中能始终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五、说说教学策略方法 1、 创设情境法。创设故事情境,让学生切身投入到情境中去。 2、 趣味识字法。用赛读排火车等方法巩固识字。 3、 以读促悟法。指导朗读,边读边悟。 六、说说教学准备: 1.(1)小鸡小鸭头饰(2)小鸡、小鸭的相关知识。(3)教学辅助课 件。(教师) 2.(1)了解小鸡、小鸭(2)预习课文(学生) 七、说教学过程 (一)图片引入,激发兴趣 谈话导入:小朋友,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两只可爱的小动物, 你们认识吗?(出示小鸡和小鸭的头饰)喊喊他们的名字,和他们打打 招呼吧! 板书:小公鸡 小鸭子 结合图片,说说是怎么认出他们的。(他们长得不一样。嘴:小 公鸡尖嘴,小鸭子扁嘴。脚:小公鸡脚趾分开,小鸭子脚趾间有蹼相 连。) 继续板书“和”,揭示课题。 齐读课题。“和”在题目中是什么意思? (“和”表示事情发生在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那么,小公鸡是 怎样对待小鸭子的?小鸭子又是怎样对待小公鸡的?) 设计意图:课堂伊始,以介绍新朋友的方式导入,揭示课题,学 生顺势借助图片说出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点。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 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二)识记生字,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一读,遇到不熟悉的字画出来,多读几 遍。(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 (2)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思考: 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出示填空。 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块儿出去玩,小公鸡在草地上__________,小 鸭子__________。小公鸡就捉虫子给小鸭子吃。 小鸭子到河里 ____________,小公鸡也到河里,差点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救了他。 设计意图:小学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 的阅读习惯。训练学生带问题听读课文,不仅可以在整体上感知全文, 还能让学生学会思考,提高思维能力。 2.检查生字。师:小公鸡和小鸭子带来了一些生字朋友,你们能 读准它们吗? 出示生字词: 一块儿 捉不到 急得直哭 淹死 偷偷 地 忽然 身边 (1)指导朗读,注意读准儿化音“一块儿”;“偷偷地”中 “地”读轻声;“身边”的“身”读前鼻音。 (2)指名当小老师,带领同学读。 (3)开火车朗读。 (4)齐读。 设计意图:在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中,识字是重难点。为激发学 生识字的乐趣和自主性,采用“圈一圈、比一比、排一排”等各种方 式认识、熟悉生字。这样能较好地使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 写字的愿望。 (三)再读课文,仔细品读 1.小公鸡帮助小鸭子(指名读课文,大家思考问题) (1)小公鸡他捉到了很多虫子,心情怎样?(高兴极了。) (2)指导朗读,读好句子“小公鸡找到了许多虫子,吃得很欢”。 读出高兴的心情。 (3)小鸭子为什么捉不到虫子?(小鸭子的嘴是扁扁的,脚有蹼连 着,不容易捉到虫子。) (4)想象:小鸭子捉不到虫子,会有怎样的心情?指导朗读句子 “小鸭子捉不到虫子,急得直哭”。读出着急的语气。 (6)想象对话:小公鸡捉虫子给小鸭子吃,小鸭子会说些什么呢? (7)有感情地朗读第 2 自然段。 (8)填空:这是一只( )的小公鸡。 2.小鸭子帮助小公鸡 (1)小组带问题交流:小公鸡和小鸭子又来到哪里?小鸭子为小 公鸡做了什么? (2)指导朗读。小鸭子会怎么劝小公鸡?读出劝说的语气。 (3)小公鸡为什么捉不到鱼?(小公鸡的爪子是细尖的,无法拨水。 小公鸡不会游泳,也就捉不到鱼。) (4)出示句子: 句 1:小公鸡不信,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句 2:小公鸡不信,偷偷地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①读一读,有什么发现? ②加了“偷偷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从中读出了什么?(小公 鸡是悄悄跟着的,小鸭子不知道小公鸡下了水。) ③重点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二个句子。(读的声音太大,小鸭子 就听见了) (5)小公鸡不听小鸭子的劝告也下水了,结果怎样?为什么会这 样? (6)小鸭子是怎样做的?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小鸭子奋力抢救小 公鸡?(忽然、听见、飞快) (7)比较句子。读一读,比一比。 句 1:小鸭子游到小公鸡身边。 句 2:小鸭子飞快地游到小公鸡身边。 ①这两句读完后,你的感受一样吗?你从加点字中读到了什么? (小鸭子奋力地游,速度很快,他很着急。) ②有感情地朗读有加点字的句子。 ③小鸭子捉鱼给小公鸡吃,小公鸡遇到危险时,小鸭子赶快去救。 填空:你觉得这是一只()的小鸭子? 3.观察插图,想象对话。 小公鸡被小鸭子救了以后,心里会怎么想?他会对小鸭子说什 么?小鸭子又会对小公鸡说什么? 填空:小公鸡________地对小鸭子说:“鸭子哥哥,谢谢你。”小 鸭子________说:“__________。” 4.小组合作表演这个故事。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指导第一学段的学生能通 过阅读,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在这个环节中,通过图 文对照,想象画面;词句比较,体会情感;角色体会,感受内涵。从 而让学生获得教益。 (四)总结全文 小朋友,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①小公鸡和小鸭子的 不同习性;②我们要像他们一样互相帮助。) 设计意图:读后要有所收获,因此在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从 故事中获得启示,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五)布置作业 1.演一演。和同学一起把这个故事演一演。 2.讲一讲。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设计意图:通过演一演、讲一讲,使学生再一次巩固知识,并 且得到内化。 树和喜鹊 一、说教材 《树和喜鹊》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三单元第 6 课,这篇课文 给我们描绘了小鸟和小树由孤单到快乐,一同玩耍,一同游戏,共同 享受快乐的生活的过程。课文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又像是一幅的连 环画,画面清新质朴,留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 实际生活理解“孤单”、“快乐”。学完本文,希望同学们学会互助友 爱的精神和合作意识。 二、说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对于小学的教学目标明确指出:目标的制定是从学习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创造力,重视过程与方法,培养情 感态度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等方面考虑的。因此, 结合本篇文本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从一下三个维度确 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维度: 1.写田字格里的 6 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认识新笔画“横折弯 钩” 2.正确认读 12 个生字。 3.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学生在互帮互学中熟记生字。 2.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质疑问难,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理解课文 的主要内容及表达的情感。 3.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增加学生阅读量,开阔学生视野,积 累词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2.培养学生互助友爱的精神和合作的意识。 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教学目标,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 学内容,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教学难点: 会写六个生字,正确认读 12 个生字 三、说教学方法 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教学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着和合作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学生 的参与状态、参与度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本课我将采用初读感悟——再读理解——拓展延伸等读悟结合 方法,让学生通过思考、朗读、讨论、想象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感悟文章的中心,最后让学生联系自身的实际谈体会来深化对文章中 心的理解,这样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机械的“学答” 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意义上学习的 主体。 四、说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师知道——学生 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我设计了一下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5 分钟)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引人入胜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文 本兴趣,对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基于这点,开课之初,我首先通过多媒体呈现树和喜鹊的图片、 播放配乐朗读的方式营造气氛,将学生带入情景中,为课文的学习奠 定情感基础。 (二)讲授新课(25—30 分钟)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将根据前面设计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 点和难点,同时联系学生的实际、教学设备情况的综合考虑,我选择 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这样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 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 1.解决生字词 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用“我来当小老师” 的方式让学生互帮互学。 2.初读感悟 以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为切入点,训练学生对文本整体感知以及 组织概括能力,这样学生就会对文本有初步的把握,从而起到导航的 作用。 3..再度理解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 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 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因此,我将引导学生采用多种阅读方式,反复对重点自然段落的 阅读以及对重点词句的理解,辅之以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 文本的思想,形成自己的认识。 4.拓展延伸 语文学科的性质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结合,学生学会知识固然重 要,但是要学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生活实践之中则显得更加的重 要。我将以课堂为平台,训练为主线,充分挖掘文本中的训练点,促 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因此我设 计了一下训练点: (1)“孤独”是什么意思?树和喜鹊为什么会感到孤独? (2)为什么树和喜鹊会感受到快乐? (3)练习生活实际,你有没有以上的经历。 (三)作业安排,复习强化(3—5 分钟) 根据新课程目标,和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充分考虑学生的负 担的情况之下,对作业做了如下的设计: (1)复习和巩固生字,用上一个你喜欢的词语造句 (2)搜集“有朋友才会有快乐,有友爱才会有幸福”这些内容 相关的散文、诗歌等,谈谈自己的感受。 五、说板书 好的板书是一份微型的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洁的将授课内 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体现 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的有机统一。 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树和喜鹊 一棵树 好多树 孤单——快乐 一只喜鹊 好多鸟 怎么都快乐 一、 教材分析 《怎么都快乐》一课贴近儿童生活,充满了童趣,语言生动有趣, 其学习活动也有针对性。通过这些学习活动,使学生感受到独自一个 人有快乐,与别人相处很快乐,帮助别人更是一种快乐;玩耍是快乐, 学习也是快乐,初步知道应该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本课共 2 课时, 本节课是第一课时。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只有七、八岁,但通过一年来的学习,学生已经能认 读生字七百多个,会写字近四百个;学生的朗读水平有了一定提高, 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有序地观察画面,能够利 用插图来理解课文。本节课要求学生认读生字 12 个,能正确流利地 朗读课文,理解快乐的涵义,培养其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认字 12 个,熟读带生字的词,正确、有感情地 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本文以朗读为主线,通过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 看一看、做一做,使学生体会情感的快乐,真正理解快乐的涵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娱乐中的快乐、帮助别人的快乐、学 习中的快乐,对快乐的认识由浅入深,培养积极乐观、高尚的人生态 度 四、重难点: 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快乐的真正涵义。 五、教法学法 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 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 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 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情境教学法”。 六、教学过程与理论依据 本课的教学设计按以下五个环节进行: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上课开始,师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现在老师也想跟 同学们一起做一个游戏,你们愿意吗?然后师生进行互动,一起做游 戏。这个环节我有意地设置了一种情境,目的是调动学生快乐的情绪, 使学生初步感受游戏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并由此导入课题,为学生进 一步理解快乐的涵义奠定基础。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在初读课文阶段,我通过让学生反复读词、读课文,使学生认读 了生字,掌握了生字的字音,同时指导学生读准课文里每一个字的字 音,为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做准备。 1 首先,我让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2 然后通过让学生读词卡,巩固加深对生字的认识,其中重点指 导学生对“静悄悄”、“独自”的理解。教师提问:静悄悄是什么意思? 谁能用它说一句话?独自是什么意思?这样不但使学生理解了重点 词的意思,还训练了学生说完整话,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接着,教师再次出示词卡,以开火车的形式让学生再读词语, 加深了学生对字词的记忆,为初读课文打好基础。 4 在初读课文阶段,教师先让学生练读课文,再指名读课文,师 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字音,为学生进一步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含义奠定 基础。 (三)熟读课文 理解含义 在这一阶段,我首先让学生仔细地读课文,找出表示动作的词, 然后让学生边读词边做动作,这使得枯燥的文字变得有趣起来,学生 在做动作中感受到了游戏的快乐。其间,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 把理解词义与观察画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画面的学 习习惯。接着多媒体课件播放学生做游戏时的场面,学生看到了自己 的身影,快乐的火花再次被点燃,课堂气氛进入了一个高潮。这时教 师适时地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鼓励学生采用拍手读、带动作 读等多种方式去读课文,使得学生在读课文中体会到了快乐。 (四)联系生活 课外扩展 在学生展示了读书的快乐之后,教师出示了一首小诗《小金鱼》, 并由此进行扩展:“除了玩能给我们带来快乐,还有什么也能带给我 们快乐?” 学生在回答中懂得生活中处处充满快乐,只要我们用心 去寻找,我们就会天天生活在快乐中,从而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地人生 态度,树立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人生观。 (五)作业的布置 本节课的作业充满新意,教师让学生去寻找身边的快乐,这一目 的是让学生能够发现生活中的快乐、身边的快乐,从而更加热爱生活, 珍爱生命。 七、教学总结:本节课,我采用了读读、说说、看看、做做等 多种教学手段,并借助多媒体的展示,激发学生快乐的情绪,引起学 生的学习兴趣。在整节课教学中,快乐的情境贯彻始终,使得学生在 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了快乐的含义,受到了情感教育,从而达 到了教学目的。 静夜思 一、说教材 《静夜思》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成功地反映了外出 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拨 动着作者的心弦;举头仰望,低头沉思,俯仰之间,神驰万里,表现 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可帮助学 生理解古诗,进入诗句所描写的意境。 学习古诗,重在吟诵。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诗 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 1.学习目标 a.认识 9 个生字,会写“7 个字。 b.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并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的意思,感受 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c.把自己看到的夜空说个同学们听,培养观察与说话的能力。 d.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2.教学重难点 识字、朗读、背诵古诗和写字 3.教具准备 远程教育资源、生字卡片 4.课时划分:一课时 二、说教法学法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少,但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思维活 跃,基于这一点,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方法: 1.正确引导,激发学生良好的兴趣 有人说:“兴趣是一种魔力,它可以创造出人间奇迹来。”兴趣 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而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初是对学习过 程和外部活动感兴趣,对学习内容却兴趣不浓,因此,语文教学的首 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然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非是 生来就有的。在小学语文课文中,有些课文在时间上跨度大,而一年 级学生的生活阅历浅,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即使在教师绘声绘色的讲 述后,感情仍很淡漠,运用了远程教育资源教学能够使声画并存,生 动直观地将教学信息再现于学生的感官。通过听觉、视觉的协作作用, 打开学生的思路,由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远程教育为载体,创设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活动 在远程教育的资源中,如互动探索和课外拓展都是一种很好的教 育资源。由于是农村小学,条件不好,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 手头上可供使用的教育资源都远远不能满足当今时代发展对教育的 需要,教学设备也跟不上,现在有了远程教育资源就拉近农村教育与 城市教育的距离。对于小学语文来说,仅靠一本教课书是不可能让学 生学好语文的,只有利用现代媒体做帮手,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发 挥他们的潜能。 三、教学过程 为了使学生能在视、听、说、思等几个环节中经历学习的过程, 体验学习语文的乐趣,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过程如下: 1.观察交流、激发兴趣、情景导入 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体会静夜,我设计了这一环节。在上新课前 一晚,布置学生去观察夜晚的天空,然后上课时把自己观察到夜空的 内容和感受,说给同学听,大家互相交流下。交流后引入新课:静夜 思。 课题引入后,给学生解释下课题,让学生思考一下,诗人是在什 么时候思念,又思念些什么?提问后,把远程教育碟片切到《静夜思》 这课,让学生欣赏课文。 2.初读古诗,整体感知,认读生字 我设计这一环节,是想让学生通过自己朗读课文,去发现这课的 生字,并在这环节中,要求学生利用拼音帮助自己读准每个字,尤其 是一些后鼻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欣赏完课文后,把整首古诗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自由读古诗, 要求把字的音读准,并在读的过程中,把不认识的生字圈出来。指名 朗读,评议,注意读准后鼻音,如:静,床,光,望,乡,明,霜, 上等。 老师出示生字卡片,带领学生认读生字的字音。请音读的准的学 生当小老师,带读生字。读后,给学生一、两分钟的时间读记生字。 然后再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记字的方法,如:“夜”——亠,认识“亠”。 “故”——“古”“攵”,认识“攵”。 “床”——“广”“木”,认识“广”等等。 交流后,为了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把远程教育资源切换到识字的 画面,把生字逐个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复习生字。先让学生自己读和 组词,读后让其他学生来评价,看他念的对不对,再在生字前显示出 正确的拼读音节,全班一起念一遍,读的不准的地方一定要及时发现, 及时个别学生的读音。如:先在屏幕上出现“静”字,先让学生拼读, 再显示“静”的读音“jing”和词组“寂静”,“夜”——“ye”和 “夜晚,黑夜”等,以供学生学习。 3.诵读古诗,展开想象,体会感情 为了让学生能跨越这道悠远的时间长河,去体会这首古诗,所以 我设计了这个环节。在生字复习后,让学生自读古诗,互相交流,都 读懂了哪些词句?让学生说说自己在什么时候见过“霜”,引导学生 用动作表示“举头”、“低头”的意思等。学生表演后,在自由练习 朗诵,练习背诵。在背诵是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如:学生个别 背,全班背和分组背等。在背诵时,如有不记得的地方,可以引背前 两个字,再让学生接的背,完成整首古诗的背诵。还是不会背的同学, 要求他们回家后要多朗诵,记住课文。 4.趣味练习,书写生字 设计这一环节是为了学生能掌握并正确书写本课所要求会写的 4 个简单的汉字的笔画顺序。把这课的远程教育资源切到写字画面,先 让学生仔细的观察田字格中的字,认清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在书 写要注意汉字的高度,不要超出田字格。先让学生看一边生字的书写 笔画顺序,再把自己的右手举高,跟着远程教育资源在空中书写,练 个一、两边后,让学生拿出本子书写生字。学生在书写是要随时提醒 他们要注意坐姿与执笔的姿势要正确。 夜色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夜色》的第一课时。《夜色》是一首儿歌, 采用第一人称,写“我”从前胆子很小很小,很怕黑。后来“我”和 爸爸出去散步,发现夜晚也像白天一样美好,从此不再怕黑了。儿歌 分两个小节。整篇课文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充满童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激趣导入,正如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 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新大纲也指出: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 学习兴趣,因此,在开课时,我以一首学生既熟悉又好听的歌曲《小 星星》引入,让学生跟着我一起唱一起跳,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 下学习,同时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让学 生在整体感知中,认读生字,再到识字教学,在识字教学这个环节中, 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讨 论识字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先通过“交朋友”-----“介绍朋友”------ “赢星星”等游戏巩固学生对生字的认识。在“介绍朋友 ”时,我 利用字理析解图帮助学习理解“外”字的“夕”是与月亮有关,我让 学生进行相应的动作演示,更好地达到“学一个带一串”的教学效果。 然后突破 7 个要求会书写的生字。在学生基本能够掌握生字音形意的 基础上,进行充分认读文中的词语,并用词语说句子。 夜色给了人们无数生命的美丽,阻挡了孩子们探索的视野,因此, 我用“勇敢”之星来鼓励学生要做一个勇敢的孩子,也希望“勇敢” 之星伴随孩子们勇往直前,快乐成长。 《识字 1》说课稿 一、说教材 这是一节识字课,主要通过字词的学习和插图形象的再现,使同 学们了解一年当中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通过了解这四个季节的特点, 进一步感受到季节变换的美,激发同学们观察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二、说目标 1.会认读本课的八个会认字,能按正确的笔顺写出本课的七个 会写字,认识两个新偏旁。 2.能够正确流利地熟读本课的词语。 3.使学生感受到春夏秋冬四季之美,激发学生观察自然和热爱 自然的情感。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教学难点是通过字词的学习和插 画形象的再现以及教师课件春夏秋冬图片的展示,使同学们感受大自 然的美好,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说教法 怎样在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从想学、 乐学到主动学习呢?识字教学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在 识字教学实践中,注意结合儿童心理特点,以灵活新颖的形式,为儿 童创造了一个快乐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如:加减法识字, 编字谜识字,编儿歌识字等等。 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发挥其主体性,引导他们自己想办法,发现行 之有效的识记方法,独立掌握生字,并在实践中不断运用,形成识字 能力。 四、说过程 为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通过课件优美的图片分别展示春、夏、秋、冬四季的美景, 请同学回答看到图片想到的是哪个季节,引出课题。 2.板书课题:春夏秋冬。读题。 3.学习会写字。理解“春”“冬”是四季中的两个季节,并指导 写这两个字。 (二)检查预习,引导初读 1.自由读课文中的词语,圈划生字,读准字音。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会写字的巧记方法。 (三)重点品读,理解感悟 1.感悟春夏秋冬四季。 (1)教师领读词语“春飞吹、下雨落、秋霜降、冬雪飘”。教师课 件展示四季美景。 (2)学生感悟四季之美。 (3)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春、夏、秋、冬还能分别联想哪些景物 和现象。 (4)学生自己组织句子,用通顺的语言描述自己喜欢的季节和 美景。 2.感悟草、花、鱼、鸟之美。 (1) 教师领读词语“青草——池草青,红花——山花红,游鱼— —鱼出水,飞鸟——鸟入林”。教师课件展示草、花、鱼、鸟美景。 (2)学生感悟草、花、鱼、鸟之美。 (3)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草、花在四季分别是什么样子的。 (4)学生自己组织句子,描述草、花在四季分别的状态。 (5)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草、花、鱼、鸟分别生长在哪些地方。 (6)学生描述。 在本环节,学习字词的同时,注重学生句子的组织能力,培养学 生的写话能力。不管是老师带读还是学生感悟,都是精心设计,使学 生通过字词的学习感受大自然之美,并让学生自己组织句子充分表达 出来。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 7 个生字。 2.让学生观察生字的笔顺,书空,记住笔顺。 3.怎样写才好看?学生交流写字的要领。 4.师范写,生练写,再投影作品展评。 5.引导学生巧计生字,比如加减法记忆:艹+化=花,比较记忆 法:人和入比较。 在写字教学时,发挥教师的示范性作用。通过展示平台,教师一 笔一画的来教学生书写。虽然,这样的书写速度很慢,但主要是为了 培养孩子正确的书写习惯。 (五)课后巩固,布置作业 1.熟记会认字,掌握会写字。 2.去生活中寻找四季之美,寻找草、花、鱼、鸟之美。用你喜 欢的方式把美景记录下来。如记日记、照相、画画等。 五、说板书 教师设计循环板书,把“春、夏、秋、冬”形成一个圆形循环, 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四季关系,板书的艺术化是低年级教学的有力促 进。 六、说效果 一年级是打基础和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时候,而学生活泼好动、 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对大量枯燥的字词不感兴趣,容易产生厌倦心理, 教学中如果把握不好,有可能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显得很零碎,不扎实。 所以教师要想方设法带领学生轻松学习,让学生感觉学习是一种快乐。 一堂课上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但要让学生自始自终处于积极的自 主学习状态,创设情境尤为关键。在教学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努力 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主动思考,学会思考,善于发现学生 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从而使整堂课 充满活力。 姓氏歌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姓氏歌》这篇课文语言简洁,内容浅显,利用姓氏归类识字。文中的姓氏 都是取自《百家姓》,学习《姓氏歌》,并不是让孩子们去研究,也不是让他们去 背诵所有的姓氏,而是通过学习此课,使孩子们认识自己的姓与汉族的姓区别在 哪里,还要对中国的姓氏文化感兴趣,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2. 学情分析: 经过学习生活,明显看出孩子们长大了,自主学习能力也加强了,虽然如此, 但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所以在教学方法上要选择多样性。 通过观察,和一年多的接触,我发现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 仿,而现在班里大部分学生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标, 能够端正学习态度。 二、说教学目标 设计教学目标的依据和原则: 1.主要依据还是《语文课程标准》及一年级学生实际情况。 2.教学目标设计要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一定程度上说教学 设计的目标在于帮助学生学习,或者说教学设计的目标是服务于学习,因此,坚 持教学设计中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学 目标设计的原则。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双语班学生他们的 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 12 个生字,正确书写 7 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用部件分解法,了解课文中的‘李、张、胡、吴、徐、许’等姓氏的构 字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子的兴趣,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百家姓,初步感受中华姓氏文化的奥妙,能明白少数名族姓氏与汉族姓 氏区别,增强对中华名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2.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还有学生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用部件分解法记忆姓氏;了解‘木子李,弓长张’等姓氏的 习惯称呼;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突破方法: 扩展延伸,说说议议。 教学难点:了解用部件分解法记忆姓氏。 突破方法: 观察字形,拆分讨论。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 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三、 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语文教学要遵循“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在读中有所感 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的教学原则。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 和学生的特点,我选择以下教学方法: 1、课件演示法。课件演示起着使教学直观化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 象的语言文字,在本课教学中,我将利用课件,让学生仔细观察,看看部件分解 的好处。 2.自主探究,小组比赛。 3.集体交流,课外延伸。 四.说学法 在教学中,我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读读、赛赛、 鼓励学生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 法:部件分解法、小组合作学习、认真观察。 五、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 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一)、导入新课:(3—5 分钟) 1.出示课件,播放歌曲《百家姓》,让学生认真听听,然后说说,听到了哪 些姓。 这一环节的依据:用动听的歌曲,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达到初步接触姓氏。 (二)、讲授新课:(30 分钟)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 1.教师朗读课文,让学生听读的基础上,圈出我们学过的姓氏。 2.游戏比赛的形式来学习课文生字及课文。 3.出示课件,“你姓什么?”来引出后面的内容。图片中有几个孩子,他们 分别姓什么? 4.逐一学习课文中要求会写的生字,比如古月胡,口天吴。 5.教师引导,‘李’的构成,可以被分解成-----木子李。 6.教师引导,‘张’的构成,可以被分解成-----弓长张。 7.引导发现识字规律,很多不认识的字我们要记忆的时候可以把它分解成两 个认识的字来进行记忆。 教师小结:这种把要认得生字分解成两个部分的方法,叫做部件分解法,是 认识汉字的一种常用方法。 这一环节的依据就是:多媒体教学的辅助,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 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游戏拓展(5 分钟) 老师准备好的生字卡片,分发给几个同学,找一找部件分解的规律,把这几 个字分解一下。 课堂小结:这篇课文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的姓氏用字,了解了用‘部件分解法’ 记忆姓氏,初步了解中国姓氏。 六.说板书 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能及时地体现课文中的的知识点,以便 于学生可以随时进行朗读,小老师领读等,这样能够理解掌握更快,达到一目了 然。 板书:木子李 言午许 姓氏歌 双口吕 口天吴 古月胡 弓长张 布置作业:书写生字。 小青蛙 一、说教材 《小青蛙》是一篇孩子们喜欢的儿歌。本组教材充分体现了工具 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本文要求掌握的生字 7 个,要求会认的字 12 个。 由于面对的是低年级学生。我尽量把识字和阅读结合起来,以识字为 主,阅读为辅,以多种游戏的形式,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活“起来。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 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 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 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情境教学法”和“自主识字法。”教学 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开展活动,有张有弛,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学法: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及认知水平, 运用“做一做、演一演、议一议、贴一贴、读一读”等学习方法,让 学生在乐于参与的活动中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三、说学生 一年级学生思维活跃、自信心、表现欲特强,但持久性很差。因 此,在教学中需要花样多、新,让他们自主学习,为他们提供展示自 己的机会。此外,在学习生字时,学生只会抓简单的字进行说明学习, 对较难的字不大爱理,所以,在教学中我需要对较难的字给以适当的 点拨,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感悟。 四、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针对本课生字特点,拟定了以下几个学习目标: 1.情感目标: (1)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知道小青蛙做的好 事,培养爱护青蛙的情感。(2)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 望 2.知识目标: (1) 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多种活动学会本课 生字,读准字音,辩清字形。 (2) 认识新的部首 (3) 对本课 的第一类生字认、会写、会用。 3.能力目标:能正确归范的书写本课的第一类生字。 教学重难点:识记生字,寻找方法,正确书写。 五、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引入课题。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它是获取知识,培养创造思维的巨大推动。课堂气氛的营造十分重要。 良好的气氛容易让学生入情,入境,产生心灵的共鸣,尤其导入语所 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为此,我根据课文内容精心设计制作了生动 形象的课件,课件运用贯穿整个课堂。教学信息在传递过程中显得丰 富多彩,将学生带进直观的教学意境,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 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同时也体现了“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 程”的基本理念。导入时质疑:“今天我们班上来了两位小客人,你 们想知道他们是谁吗?”看着画面孩子一下子兴奋起来,抓住契机: “小朋友,仔细看看小青蛙的表情,告诉我他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青 蛙?”几句话就把学生引入到我创设的教学情景中,让学生有一种身 临其境之感,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活泼。达到“课伊始,趣亦生” 的目的。 2.为了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老师 示讲故事,让学生在亲切的语言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在兴犹未尽时 提出问题,让学生有目的的去朗读课文,紧接着让学生自由发言读书 所得。 3.指导学生识字识词。 (1)在本堂课中我利用多媒体这种直观的教学手段出示本课生 字,引领孩子们通过试读、抽读、齐读、带读、再读、开火车读等多 种方法识记生字。 (2)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 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儿童的天堂,可以满足孩子们好动好玩的心理, 使注意力不但能持久稳定,“找朋友、送生字回家”,而且注意的紧 张度也会较高。所以,我利用多种游戏活动,如:字宝宝回家、猜一 猜等多种形式,让孩子在有趣的活动中学习新知。在教学中我尽量使 用学生喜欢听的语言,用亲切的语气和孩子们说话,让他们爱学、想 学,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同时,又能提高他们 的理解能力、表演能力、和自信心。 (3)通过大屏幕出现生字并质疑,让学生共同交流识字方法, 可以运用已掌握的方法识字,如加偏旁、去偏旁、换偏旁、熟字变形、 找规律、分解字形等,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如:猜谜语、编儿歌、比 动作、引用同学或家人的姓名等方法进行识记。运用课件的演示,充 分引起学生的注意,随着孩子们大声的朗读,一个个生字完整的出现, 孩子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自主的寻找出各种不同的识字方法, 发现生字的结构,认识两个新的部首。 (4)字词开花,说句子。在识字教学中,巧妙地创设一定的 语言环境,为学生提供说练的机会,不要拘泥于汉字学汉字,读汉字, 默汉字,颠来倒去就那几个字,一堂课下来,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兴 趣全无。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相信孩子们的能力,挖掘他们的智慧, 让他们在和谐的语言环境中自由表达,在玩中练习说话,训练了思维, 发展了语言、提高了表达能力。 (5)至于写字,通过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写字要领,应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放手让学生自主发现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独立完成写字任务,教师只作点拨、指导。通过课件出示难写的字: 如:因、困、点。用形象直观的演示,加深学生的印象,正确书写生 字。在不知不觉的教学中,就突出了教学的重点。 六、说课总结 本课教学力求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动脑动手,身心愉悦,实 现尊重儿童,发掘童真,童趣的课程价值。 猜字谜 【说教材】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部编小学语文第二册《猜字谜》。这是两则 猜字的谜语。生动有趣,语言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猜谜语寓知识 性、趣闻性、哲理性于一体,能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开动脑筋。结 合本课、本单元的特点,以及《新课标》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要求,制定了以下 3 个学习目标: 1.认识“相、遇”等 12 个生字。会写“字、右”等 7 个字。 2. 朗读谜语,边读边想,总结猜谜语的好方法。 3.培养学生收集谜语和自编谜语的兴趣。 【说教法、学法】 基于对教学目标、教材的分析,结合新课标的相关理念,我采用 了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等学习方式,努力构建 开放而又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始终把学生放在学习主人的地位, 而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同行者、伙伴。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 比较强、求知欲望强、对能激起他们的兴趣的东西感触深的特点,, 我采用了情景教学、问题探究、直观教学等方法开展教学。 【说教学过程】 一、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老师今天啊,是和同学们玩猜谜语游戏的,大家有信心猜出这些 谜语吗? 告诉学生,“今天这堂课,是玩猜谜语游戏”,意在扫除学生对 于学习和上课的负重感、疲惫感,为本课打下一个轻松而活泼的氛围。 提问学生是否有信心,更利于煽动学生的热情。一年级的学生特别具 有表现力,学习热情即时便可高涨。 随即提醒学生仔细听,教师用 口头表达的方式,抛出 3 个谜语,及时抓住学生的思维,由学生一一 猜出,并给猜对学生所在的小组加分。 3 个谜语不难,给了学生足够信心,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入小组 竞争的形式,更是把形成性评价运用到了实际课堂中。 这么多的谜语都没有难到大家。为了奖励同学们,刘老师特意带 来了一个猜谜语的小窍门“猜谜语,动脑筋,认真读,会观察,跳出 谜面想一下,谜底就在话里藏”(生跟读)。有了这些小窍门啊,相 信同学们一定能学好今天的知识。 这篇课文很简单,而教师在传授这篇课文时的特色就是要在简单 之中制造不简单,尝试着在快乐的猜谜语活动中交给孩子们一些规律 性的东西,从而让他们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得以运用。 二、 整体认知课文,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提问:在自读课文的时候,该注意些什么呢? 不要限定学生的思维,引导孩子自主的关注朗读的技巧,并适时 的给予指点和引导 2.学习生字。 A 提问:课文中有一些生字朋友,我们和他们打个招呼吧!(课 件亮出生字) B 请学生把难度、难认的字多读几遍。——请个别学生当老师, 把难读的字和难记的字提选出来,教全班同学读和认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 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在这一环节中,我 将给学生创设一个自主的空间,让孩子自主地根据学生们自身的情况, 确定难认和难读的字,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只要合情合理或有 独到之处,就给予充分肯定,如果讲得不太合理,教师就给予适时点 拨。 C 隐去拼音,以开火车的方式,出示生字卡片,检测学生对读音 和字形的认记情况。 三、 学习三则谜语 三则谜语,是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的。我在授课的时候,不 求在一成不变中交给学生所有知识,而是变中求变,通过采用不同的 有侧重点的三种教法,带给学生不同的心灵感悟。 1. 学习第一则谜语——“读”占鳌头。 本则谜语,很简单。通过自由读、分男女读、加上动作的表演读 等多种形式的朗读,顺利地猜出谜语。如此多层次的各种读法,让学 生学起来不感到枯燥。 在学完谜语的时候,更是总结猜谜语的规律 ——认真读,展开想象,猜出谜语,学习生字。 常言:授之鱼,不如授之渔。教给孩子们一个好的方法,更利于 孩子们今后自身的课持续发展。 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二、三则谜语。 《动物儿歌》说课 一、说教材 课文是一首诗歌,共 6 行,3 句,向我们介绍了蜻蜓、蝴蝶、蚯 蚓、蚂蚁、蝌蚪、蜘蛛这六种小虫的美妙生活,最关键的是,这几种 小动物的名称都是虫子旁的字,所以教学时怎样引导学生寻找汉字偏 旁部首的规律是一个需要教师重点思考并解决的问题。课文的插图形 象地再现了诗歌所描绘的小动物们在自己的领域中忙碌的美丽景观。 二、说目标 1.会写 7 个生字,会认 12 个生字,重点认识虫子旁和走之底这 两个新偏旁,并能初步养成根据偏旁推敲汉字含义的意识。 2.正确流利地有感情朗读课文,熟读成诵,当堂达标。 3.使学生感受到小动物们忙忙碌碌的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观 察自然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练习朗读背诵课文。教学难点是 通过对比相同偏旁汉字含义的特点,养成根据汉字偏旁推敲汉字所表 达内涵的意识和习惯。 三、说教法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放在(1—2 年级)阅读教学阶段 目标的第一条。一年级的阅读教学应把“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 读的兴趣”作为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一 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地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在本文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在情境中读、在想象中读、在读中感 悟。首先,借助色彩鲜明的贴图、动画、音像手段等把学生带人课文 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好奇心、求知欲,在跃跃欲试的 状态下进入阅读。 另外,在整个阅读过程中使学生始终保持主动参与的角色意识, 激发他们围绕课文内容,展开想象,通过角色转换的方式感悟诗歌中 景物的美,从而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读好课文。 四、说过程 为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伴着音乐和图片,老师向学生介绍: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夏日的午 后,一群小动物们正忙碌着自己的生活,看这里都有谁?它们都在干 什么呢? (引导学生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图片,并用自己的话来说, 如:有蜘蛛,它正在屋檐下织网呢……)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儿歌呀就和这些小动物们有关呢,让我们 一起来走进这首儿歌吧!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读课文,圈划生字,读准字音。 2.课件出示生字,带拼音认读、去拼音认读、摘草莓认读、以 小组为单位,用喜欢的方式练习认读生字。 3.还词入文,努力把句子读通顺,把课文读流利。 (三)、重点品读,理解感悟 1.指导朗读 (1)教师在轻柔的音乐中范读课文,学生闭眼想象。 (2)学生畅谈自己的想象和感受。 (3)指明朗读儿歌,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听一听朗读的同 学哪些地方读得好,哪些地方读的不好,不仅要会评价,还要有自己 的见解。 (4)自由朗读课文,读完后圈一圈,儿歌中为我们介绍了哪些小 动物? 2.组织交流: (1) 指名回答:儿歌中主要介绍了哪些小动物? 教师板书: 蜻蜓 蝴蝶 蚯蚓 蚂蚁 蝌蚪 蜘蛛 (2)仔细观察这些小动物的名称,你能发现什么?(它们的名 字中都有虫字旁) (3)根据这些含有虫字旁的字,我们可以大胆假设一下,含有虫 字旁的字一般和什么有关?——小动物、昆虫有关。 (4)猜一猜,还有哪些小动物的名字可能会含有虫字旁?(蚊子、 苍蝇、蜥蜴……) (5)师总结:所以我们在识字的时候可以根据汉字的偏旁来猜测 汉字的意思,这也是一种非常好的识字方法呢! 3.再读儿歌并想找一找,这些小动物们在干什么? 蜻蜓 展翅飞 蝴蝶 捉迷藏 蚯蚓 造宫殿 蚂蚁 运粮食 蝌蚪 游得欢 蜘蛛 结网忙 4.这些小动物的活动范围在哪里呢? 蜻蜓 半空 展翅飞 蝴蝶 花间 捉迷藏 蚯蚓 土里 造宫殿 蚂蚁 地上 运粮食 蝌蚪 池中 游得欢 蜘蛛 房前 结网忙 5.所以我们发现,这些句子的基本句式是: 谁 什么地方 干什么。 6.你能不能用这样的句式说说话呢?(说话练习) 7.在读这首儿歌的时候,哪些地方需要停顿呢?(一起画出停顿 符号) 8.有节奏的朗读儿歌。(小组比着读、男女生对着读、指明读……) 在本环节,理解内容的同时,注重了学生的朗读能力方面培养。 从不管是个性朗读,还是赛读;不管是老师带读还是合作读,都是精 心设计,特别优美的过度语言,让学生充分表达出来。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 7 个生字和新偏旁——走之底。 2.让学生观察生字的笔顺,书空,记住笔顺。 3.怎样写才好看?学生交流写字的要领。 4.师范写,生练写,再投影作品展评。 在写字教学时,发挥教师的示范性作用。通过展示平台,我一笔 一画的来教学生书写。虽然,这样的书写速度很慢,但主要是为了培 养孩子正确的书写习惯。 (五)、课后巩固,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仿照儿歌中的句子,再编一些新的儿歌。 五、说板书 板书设计中先列出动物名称、在写出它们在干什么,最后将它们 的活动范围添到名称和干什么中间,起到很好的强调作用,能让学生 对儿歌的句式一目了然,也更有利于学生仿照这种句式自己再编儿歌。 六、说效果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课文融为一体,全心身的投入。 在学生充分地自主学习之后,教师带着学生一起总结相应的知识点或 学习方法,每一次都有明确的目标,真正做到了“弹无虚发”,让方 法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当中,既教会了学生识记汉字的方法,也 教会学生怎样用固定的句式去创编儿歌,做到了变“教案”为“学案”, 变“教本”为“文本”,变“教学”为“学教”。 操场上 一、说教材: 《操场上》有一幅表现操场上热闹的图,6 个表示体育运动的词 语和一首儿歌。图上画了小学生在操场上所玩的大部分体育活动,儿 歌概括了操场上活动的情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参加 体育锻炼的兴趣。我上的是第一课时,在这节课上,我安排的学习任 务是认读课文中的 12 个生字,学会写 7 两个字。 二、说学生: 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对事 物具有积极乐观的态度,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好动、好玩是他们的 天性。所以我就要想尽办法,变着法儿的把他们引到课堂中来,引导 他们主动一些的参与到我们的学习中。 三、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揭题 (播放进行曲)师:一首音乐将我们带到了操场上,你们平时体 育课在操场上都参加哪些体育运动呢?学生回答。这节课我们一起学 习第四课《操场上》。板书课题。生读。 想不想看看其他学校的小朋友下课都干些什么吗?(想)那我们 就一起去看看。闭上眼睛,等数到三再睁开。(师出示课文情境图) (二)学习字词 1、看图说话,认识体育活动的名称。 师:看,操场上多热闹啊!这些小朋友都在干什么呢? (生:有的在跑步、有的在打球……) 师:你们说的真棒!老师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刚才你们说的体 育活动中就藏着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词语宝宝,咱们一起把他们读出来 怎样?(师点击课件出示词语) 2.这些词语你们认识吗?(如有认识的就请他读一读)不认识怎 么办呢? 利用拼音自已读一读,指名读、集体读。 3.教师:去掉拼音小朋友们还认得这些字吗?我们来比一比看哪 一组的小朋友反应最快了。利用课件,检查学生认读情况。 4.组织学生看老师手里的卡片不出声做动作。 5.小朋友看刚才我们学的词语中有的是用手做的动作,有的是用 脚做的动作,那么请几个小朋友互相合作找一找哪些是用手做的动作, 哪些是用脚做的动作?师生一起总结学习:“扌、足”。将字分类写 在黑板上。 (三)初学儿歌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生字娃娃,还有的生字娃娃藏在了儿歌里, 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好吗? 1.课件—出示儿歌,听儿歌,找生字娃娃。请同学们在自己书 上儿歌中找出这些生字,一边找一边读。然后和同桌交流,互相读一 读,认一认。 2.利用课件检查识字。 老师随机指导你是怎么记住“身”这个字的?这几个字你还能组 词吗? 3.初读儿歌。 认识了生字,你们一定想读这首儿歌了吧?谁来试一试。指名读, 范读,再指名读,集体读。 (四)游戏巩固 师: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已经知道大部分同学都已经认识了 今天所学的生字。那我们来做个拼图识字游戏吧! (有 15 个奥运小五环,每一个五环后面藏着一个生字娃娃, 翻开一个就请同学们认读,15 个生字认读完之后,再找一组同学读 这些生字,每读一次,再翻过去,就是一幅图的一部分,等到这些字 都读完过关了,就会出现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标志---中国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