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1.70 KB
  • 2021-11-17 发布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反思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六单元 5.影子 《影子》是一首以生活现象为题材的儿歌,运用拟人和比喻的 手法,充满童真童趣,写出了影子与人形影不离的特点,表达了作者 对影子的喜爱之情。 一、生活体验,感受乐趣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低年级阅读 教学目标的第一条。在教学《影子》这一课时,课前让学生到操场上 去玩“踩影子”的游戏,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玩,边玩 边观察,看谁对“影子”的发现多。这个游戏,是我们小时候经常玩 的游戏,现在的孩子基本不玩,今天玩这个游戏孩子们都非常喜欢, 玩的不亦可乎。通过“踩影子”这个游戏,引发学生主动参与到课文 中来,激发她们喜欢影子的情感。 二、趣味识字,激发兴趣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课堂教学的重点,然而识字过程又是十分枯燥 的,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 在教学时,学生自读课文后,要学习生字,出示生字,便说:“谁 能读准它们?”孩子们一听,学习生字的热情高涨,大家纷纷举手, 要认读生字。巩固生字,去掉拼音开火车读时,我又说:“小火车在 哪里?”学生接:“在这里。”在创设的这种情境下,识字不再是枯燥 无味的,而是一个生动有趣的过程。孩子们兴趣盎然,学得愉快,学 得有趣。在识字形式上设计了让学生自己找识字的规律:如换偏旁记 字法、加一加、减一减、反义词记字法、给熟字加偏旁识字法等。小 老师带读,老师带读,开火车读生字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与生字反复 见面,加深印象,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达到高效识字。 三、拓展训练,辨别方位 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 度就越高,就越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为了分清方位“前 后左右”,我提问:“请同学们看看你的前后左右都是谁?然后同桌说 一说:“我的前面是__________,我的后面是____________,我的左 面是____________,我的右面是____________,他们都是我的好朋友。” 学生们很兴奋,马上左看看,右瞧瞧后,同桌就互相进行说话训练, 然后指名说。学生说的都不想停下来,每个人都想说,在玩中,学生 分清了方位词语,以此激发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也为课文的背 诵奠定了基础。 四、不足之处 1.在朗读方面要下功夫,激发学生朗读的热情,达到抑扬顿挫。 2.自己在课堂评价语方面还需要加强,评价语还需要更丰富,更 有特色,更让贴近学生。 6.比 尾 巴 一年级语文《比尾巴》这首儿歌语言欢快活泼,富有童趣,它 用问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孩子们天生喜欢小动物, 对于动物们各种奇特的尾巴更是感到好奇,这为他们学好课文奠定了 一定的感情基础。 开始上课,我用猜谜语的形式引出六个小动物,让孩子们当裁判 来评评动物们的尾巴,同时也让接近生活实际的活动走进他们的认知 世界和情感世界。孩子们跃跃欲试,很快能猜出来,这样的情境很能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我也是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以学生原有的知 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让学生说说你有什么方法学好这些生字,同 桌之间互相交流,鼓励他们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这样从会读到会认, 由简到难地进行学习。比如抓住识字规律,把几个相似的生字“巴、 把、公、松”放在一起,让学生发现识字规律,渗透识字方法。 儿歌的内容其实很简单,基础好的学生在课前就会背了,为此, 在朗读指导中,我重点指导学生读好问句,同时注意穿插多种形式的 读书活动,如:“开火车”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合作读、边读边表 演等,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以提高 语文课堂的实效性。 本节课存在的问题,我觉得主要有两点:一是在指导朗读时,有 些乱,层次性不够强,没有落到实处。二是课后拓展部分,从课堂实 效性来说,花的时间较长,意义不大,我经过反思觉得安排背诵会更 有效。 7.青蛙写诗 《青蛙写诗》选自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是一首轻快 的儿童诗。作为新教材的新篇目,突出想象这一主题,语言富有童趣, 十分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今天,我进行了《青蛙写诗》第一课时的讲授。本课时以识字教 学为重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首先,要把握学生特点,构建快乐课堂。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能 力强,这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不谋而合,他们对图形、色彩、音 乐的感知力比较敏锐。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充分把握这一特点, 设计符合学生兴趣的课程,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 效果。例如:我在讲授“四点底”这个偏旁时,利用文章中的小雨点 儿创设情境,拖动课件中的小雨点儿图案,摆成四点底的形状,并配 以儿歌“小雨点儿排好队,领头点左甩头,后面点右甩头,写在底部 四点底”,学生自然认清偏旁形状、记住偏旁名称,进而认识一串带 有四点底的字。学生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时,十分好奇小雨点儿是怎 么排队变成偏旁的,注意力自然集中,情绪饱满,课堂也充满欢乐的 氛围。 此外,还要重视学生阅读,培养语文素养。阅读教学作为语文学 习的重要环节,每一位老师都要重视起来。开展一年级阅读教学要关 注“读准确”,要把朗读有意识地安排到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读字、读词、读句子、读段落、读文章,层层递进,建立充满琅琅读 书声的课堂。在《青蛙写诗》一课中,小青蛙写诗时有很多小伙伴帮 助它,小伙伴说了什么呢?我利用教师范读、齐读、男女生读、扮演 角色读等多种方式开展朗读教学,有效巩固所学生字,让学生读正确, 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阅读素养。但在本课第五小节的朗读指导中, 我还有部分问题需要加强。第五小节主要由一个“呱”字组成,中间 由逗号、句号、省略号间隔开,可见,标点符号在第五小节中起到了 重要作用。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加强引导学生读准标点,体味不同 标点的不同作用,从而鼓励学生进行思考,看到标点符号后怎样停顿、 怎样读出不同语气。不仅授之以鱼,更授之以渔。 8.雨点儿 在学习《雨点儿》这课的过程中,孩子们无论读生字、还是记生 字、朗读方面都体现自主精神,学生认记生字的方法多种多样。在课 堂上,我把学生获得的一点成功给予鼓励,学生学得愉快。课堂上, 我采用了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通过自读自悟,表达自己独特的感 受、体验和理解。提供学生机会,提供学生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充分 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再来回顾自己的课堂,我觉得有以下几点 收获:1、在理解“数不清”这个词语时,我让学生联系生活说一说, 有什么是数不清的,孩子们说出了:“天上的星星,小河里的鱼儿, 路上的行人”等等。2、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 万卷,下笔如有神。” 我认为书是学生读懂的,而不是老师讲懂的。 新课标在目标定位中强调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 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在第二自然段的教学中, 我充分运用读的手段,通过自由读,指名读,引读,分角色读,表演 读等朗读方式,引导学生在读中熟悉课文,理解课文,在读中学会朗 读,学会合作。一句话,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明理,在读中得法。3、 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更好地生成语言。在品 读课文时,我问:“小花小草是怎样欢迎雨点儿的?”“如果你是花草, 你会对雨点儿说什么?”“雨点儿还会到哪里安家?”一连串开放性 的问题,学生们在学习课文中,合理想象,多向探究,创造性地运用 语言。学生在说到如果自己是雨点儿,我去干旱的地方可以减轻干旱”; 有的说“要是我是大雨点儿,我要到农民伯伯的庄稼地里去浇灌禾 苗”……谁说一年级的孩子还太小不懂事,他们的话却真的让人感动。 不足之处:有个别学生在朗读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如:在朗 读时没有读好儿化音。在检测预习情况时,我发现一半学生仍不能读 好这个儿化音。于是,我就进行了示范读,让学生听我读,然后再让 学生读。有个别学生会读,在一次次的示范下学生逐渐能读好这个儿 化音,但是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出现了这个儿化音,学生却读不好,特 别是放到句子中,总有一些学生会读错。我又进行了示范,但是效果 不太明显。在句子中的儿化音学生总是不能适应,因此在读句子的时 候还有许多学生没有读准。另外,要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要面向全体,要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回答问题等。 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 《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平等的互动交往的过程。”口语交际更需 要创设实践的空间,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提高学生听的能力, 说的水平,参与讨论的热情,并学会与人交往。为此,本节课,我注 意巧妙地创设交际情境,从生活中汲取素材,使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 到说话训练中去,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我再进行适当的引导、 点拨,使学生在生生合作、师生合作中,不断地掌握、完善交际要点。 1.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表达欲望。课堂中力求能让每个 学生都动起来,都有说话、讨论、评价的机会。为了改变口语交际课 上单纯乏味的说教,课堂上我采用“讲故事”“演一演”等形式,把 单纯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行为结合起来,促进了知与行的转化,激发了 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喜欢上表达,喜欢上交流。 2.为学生创设了表达的情境,降低了表达的难度。我根据低年 级儿童的心理特点,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 情境,让学生在活动情境中不知不觉地进入角色,在“玩中学”“学 中玩”,既激发学生说的愿望,又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明其理、信其 道,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有张有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