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7 MB
  • 2021-11-17 发布

一年级导学教法建议教案和反思

  • 57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快乐读书吧 ‎[教学目标]‎ ‎1.了解课外阅读的方式和基本途径。‎ ‎2.体会阅读的快乐,产生阅读的期待,乐于和大家分享课外阅读成果。‎ ‎[教学重难点]‎ 体会阅读的快乐,产生阅读的期待,乐于和大家分享课外阅读成果。‎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 ‎1.教师:将教室一角布置成“快乐读书吧”,放置桌子、椅子和各类图书等;20张“故事大王”奖励卡。‎ ‎2.学生:阅读人民教育出版社《快乐读书吧·名著阅读课程化丛书和大人一起读》,或者近期在读的一本课外书。‎ 一、联系学习生活,激发阅读兴趣 ‎1.呈现班内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各种照片,如学生在教室阅读的照片,在家阅读的照片,在图书馆、书店阅读的照片,等等。‎ ‎2.启发:在照片里,你找到自己了吗?你在读什么有趣的书,可以和大家分享吗?(指名说)‎ ‎3.揭示课题:书是我们的好朋友,书中有许多故事,书中有许多知识,书能给我们带来很多快乐,让我们一起“快乐读书吧”!‎ 二、联系家庭生活,交流读书方式 ‎1.启发谈话:除了在学校和老师、同学们一起读书外,平时你还会和谁一起读书?预设: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邻居阿姨等。‎ ‎2.出示课文情境图一,引导学生看图和读文。‎ ‎(1)提问:我们一起来看这张图,红红在哪里读书?和谁在一起读书?‎ 预设1:红红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书。‎ 预设2:红红和爸爸妈妈读得很高兴。‎ ‎(2)出示亲子阅读卡,提问:你在家经常和谁一起读书?一周大概能读几次?读过什么书?‎ 亲子阅读卡 ‎1.你经常和谁一起读书?‎ A.爸爸 B.妈妈 C.爷爷 D.奶奶 E.其他 ‎2.你一周大概能读几次?‎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E.5次 F.每天 ‎3.我读过的书有__________。‎ ‎(3)小结:在家里和家人一起读书真是一件快乐的事,希望大家在家里经常和家人一起读书。‎ 三、拓展读书空间,分享读书乐趣 ‎1.拓展读书空间。‎ ‎(1)出示课文情境图三,提问:请大家仔细看这张图,我们还可以在哪里读到更多的书?请同学们看插图并联系自己的生活说一说。‎ 预设1:在书店读书。‎ 预设2:在图书馆读书。‎ 预设3:在学校阅览室读书。‎ ‎(2)提问:那你在书店、图书馆、学校阅览室里读过哪些书呢?谁来说说你读过的书?‎ ‎2.分享读书的快乐。‎ ‎(1)引导:在这些地方,你是怎么读书的?‎ 预设1:我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地上读。‎ 预设2: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轻声读。‎ ‎(2)出示课文情境图二,提问:图中的小朋友们读完书后干什么?‎ ‎(3)引导:你读过的故事里,哪一个故事特别有趣呢?谁愿意来讲一讲,和大家一起分享?请学生现场简要讲故事。‎ 四、点拨拼音用途,引发阅读期待。‎ ‎1.提问:读书给我们带来快乐!但是,读书时遇到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办呢?‎ ‎2.出示课文情境图四,点拨:拼音是我们的好朋友,它可以帮助我们读懂更多有趣的书。‎ ‎3.教师出示一套图书。引导:老师向大家推荐一套很好看的书——《快乐读书吧·名著阅读课程化丛书和大人一起读》,里面有许多有趣的儿歌、童谣和故事。你可以在大人的帮助下,和他们一起读。接下来,我们要学习拼音,学习了拼音,你就可以借助拼音,自己独立阅读各种图书啦!‎ ‎[教学反思]‎ 快乐读书吧栏目的设置旨在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教授学生基本的阅读方法。‎ 教学时,我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引领学生走进“快乐读书吧”,既能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又能激发学生在生活中阅读的兴趣,将读书和学生生活 紧密相连,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 此外,我还充分发挥课本场景图和提示语的作用。由课文情境图入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谈话,联系生活,感受家庭读书的快乐,并鼓励学生平时在家多读书。‎ ‎《a o e》导学案 ‎ 课题 a o e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单韵母a、o、e,读准音,认清形。  ‎ ‎2.知道汉语拼音有4个声调,认识声调符号,正确认读a、o、e的四声。 ‎ ‎3.认识四线格,能在四线格里正确书写a、o、e。‎ 教学重点 a、o、e的正确认读,正确书写。‎ 课前准备 ‎1.拼音卡片和汉语拼音本(四线格本)。(学生)  ‎ ‎2.多媒体课件、拼音卡片、情境图。(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用时:5分钟)‎ ‎1.导入:小朋友,从今天起老师要 带你们去一个非常奇妙的地方,那就是拼音王国。拼音王国中有很多拼音宝宝,认识它们你就能识字、读书,还会说一口好听的普通话。 ‎ ‎2.课件出示儿歌。  ‎ ‎3.出示有手有脚的卡通拼音卡片,揭示课题。‎ ‎1.听老师讲述,感受汉语拼音的巨大作用。  ‎ ‎2.听儿歌,练习读儿歌:学习拼音用处大,识字读书要靠它,帮我学好普通话,看谁学得顶呱呱! ‎ ‎3.和拼音宝宝a、o、e打招呼。齐读a、o、e。‎ 学生入学的基础不同, 有些孩子已经能够熟练地认 读拼音,教师要给这些孩子适当的展示机会,可以请这些孩子当小老师,在生生互动中互相促进,互相学习。‎ ‎1.课件出示单韵母ɑ。  (1)出示课文情境图,指导说话说一说,图上画了谁?她在干什么?  ‎ ‎(2)示范发音,讲解发音要领。 ‎ ‎(3)边检查学生模仿发音情况边领读。  ‎ ‎(4)出示动漫,指导学生记住字形,看看ɑ的形状像什么。  ‎ ‎(5)指导学生编儿歌,帮助学生记字形。  ‎ ‎2.出示四个声调,讲解声调符号。 ‎ ‎1.(1)观察情境图,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图上有一个小女孩在做发声练习:a a a。‎ ‎(2)听音,看口型,明确发音要领:嘴巴张大,唇形自然,声音响亮。 ‎ ‎(3)模仿发音ɑ ɑ ɑ。全班齐读,小组练读,同桌互读,读准单韵母ɑ。 ‎ ‎(4)观看动漫,练习说:ɑ像一个小姑娘圆圆的脸蛋,头上还扎着一根小辫子。  ‎ ‎(5)尝试编儿歌:朗读儿歌记字形。 ‎ ‎1.教学a、o、e的发音方法时,要做好示范,在学生观察、模仿的基础上反复练读。还可以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发音方法,如,“张大嘴巴ɑ ɑ ɑ”。     ‎ 二、结合情境,学单韵母(用时:28分钟)‎ ‎(1)指导学生明确一个音节一般有4个音调。它们好像四个兄弟,名字各不相同,读音的高低升降情况也不相同。  ‎ ‎(2)配合手势教学声调儿歌 ‎ ‎(3)指导学生读ɑ的四声,指导发音,学生跟读。 ‎ ‎3.学习单韵母o。  ‎ ‎(1)出示课文情境图,指导观察并交流图画的意思。  ‎ ‎(2)示范发音,讲解发音的要领。 ‎ ‎(3)边检查学生模仿发音的情况边领读。  ‎ ‎(4)指导学生编儿歌,帮助学生记字形。  ‎ ‎4.出示o的四声,讲解发音方法。 ‎ ‎5.学习单韵母e。  ‎ ‎(1)出示课文情境图,指导学生说话。  ‎ ‎(2)示范发音,讲解发音要领。 ‎ ‎(3)指导学生编儿歌,帮助学生记字形。  ‎ ‎6.教师出示e的四声,讲解发音方法。  ‎ ‎(1)教学示范发音,引导学生看口型。  ‎ ‎2.(1)听老师讲明确:这4个声调符号分别用来表示4种声调,标在字母的上端。标“”的表示第一声,标“”的表示第二声,标“”的表示第三声,标“”的表示第四声。学生指声调练说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  ‎ ‎(2)边做手势边读儿歌: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小组读儿歌,齐读儿歌。  ‎ ‎(3)小组练读,同桌互读,自由练读ɑ的四个声调:汽车平走ā ā ā,汽 车上坡á á á,汽车下坡又上坡ǎ ǎ ǎ,汽车下坡à à à。  ‎ ‎3.(1)观察情境图,交流汇报:一只大公鸡,清早喔喔叫。  ‎ ‎(2)听音,看口型,明确发音要领。  ‎ ‎(3)模仿发音,全班齐读,小组练读,同桌互读,读准单韵母o。 ‎ ‎(4)尝试编儿歌,朗读儿歌记字形。 ‎ ‎4.边做手势边读,借助手势练读,自由练读o的四声。  ‎ ‎ 2.学生对拼音字母的形状、发音,都有自己的理解,记忆方法也不同。可引导学生想一想:你还有什么好办法记字母的音和形吗?多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进行思考,来自学生的识记方法更利于学生相互学习和吸收。       ‎ ‎3.教师示范读声调时,开始可以读得夸张一点,还可以用手势表示,帮助学生掌握四声的变化。练读四声,可以先按顺序读,再变序读,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用语,借助汉字的读音帮助读准四声,尽可能减少机械重复。‎ ‎(2)配合手势教学声调儿歌。 ‎ ‎(3)指导学生读e的四声。‎ ‎5.(1)观察情境图,交流汇报:一只大白鹅在水里游来游去。  ‎ ‎(2)听音,看口型,明确发音要领。 ‎ ‎(3)尝试编儿歌,朗读儿歌记字形。 ‎ ‎6.(1)模仿教师口型,练习读e的四声。  ‎ ‎(2)边做手势边读儿歌。  (3)小组练读e的四声:白鹅平走ē ē ē,白鹅上坡é é é,白鹅下坡又上坡ě ě ě,白鹅下坡è è è。‎ 三、游戏巩固,牢记韵母ɑ、o、e(用时:7分钟)‎ ‎1.游戏:在黑板上贴字卡a、o、e 的四声,下面标好1、2、3、4,请小朋友听老师发音,判断是哪个韵母。  ‎ ‎2.出示拼音卡片,并抽读卡片。 ‎ ‎3.出示多媒体课件,指导学生摘果子。  ‎ ‎4.汽车爬山坡游戏。‎ ‎1.小组内进行游戏,一人发音或做口型,其他同学出手指。 ‎ ‎2.开火车认读拼音卡片。同桌互相抽卡片认读拼音a、o、e的四声。 ‎ ‎3.看多媒体课件,抢摘苹果。‎ ‎4.做汽车爬山坡游戏,边做动作边说a、o、e的四声。‎ 游戏过程中注意照顾到全体同学。让学生在玩中获得成功。 ‎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1.多媒体课件出示a、o、e,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这三个字母的。 ‎ ‎1.观看多媒体课件,说出自己记住a、o、e的方法。 ‎ 复习过程中,教师要重 一、游戏引入,巩固新知(用时:7分钟)‎ ‎2.用卡片出示四声符号,引导学生说说它们各是第几声。  ‎ ‎3.指导开火车读a、o、e的四声。‎ ‎2.看卡片说四种调号的名称。 ‎ ‎3.开火车认读教师卡片上a、o、e 的四声。‎ ‎ 点引导学生读准a、o、e的音,要求学生不按顺序也能读准a、o、e的四声。‎ 二、认四线格,指导书写ɑ、o、e(用时:20分钟)‎ ‎1.多媒体课件出示四线格,指导学生认识四线格。  ‎ ‎2.指导书写单韵母ɑ。 (1)引导学生观察单韵母a的笔顺:先写左半圆,再写竖右弯。 ‎ ‎(2)巡视,并讲评学生书写情况。 ‎ ‎3.指导书写o、e。  ‎ ‎(1)引导学生观察它们位于四线格的哪一格,由几笔组成。 ‎ ‎(2)范写,强调起笔和收笔位置。‎ ‎4.指导a、o、e四声的书写。‎ ‎1.(1)观察图片,认识四线格的各部分名称:四线格有四根线,这四根线构成了三格。最底下的是下格,向上第二层的是中格,最上面的是上格。  ‎ ‎(2)练说四线格的各部分名称。  ‎ ‎2.(1)明确ɑ的写法,了解a住在中格。  ‎ ‎(2)先书空,再练习在四线格中写。 ‎ ‎3.(1)观察交流,得出o、e都位于 中格,一笔写成。‎ ‎(2)观察仿写、明确。要写得圆润,e的开口在右边。4.观察教师范写,正确书写a、o、e的四个声调。‎ 这是第一次学写字母,学生会有困难,教师要多示范,加强个别辅导。要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执笔姿势、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多种形式,复习巩固(用时:10分钟)‎ ‎1.教师指导学生用卡片打乱顺序读a、o、e。  ‎ ‎2.教师指导学生打乱带调单韵母卡片,开火车读。   ‎ ‎3.指导学生玩猜字母游戏。‎ ‎1.学生拿出自制拼音卡片打乱顺序读单韵母a、o、e。2.全班学生开火车读打乱的带调单韵母卡片。同桌互相抽读带调的单韵母卡片。  ‎ ‎3.一个学生戴着拼音字母头饰上台,一边用动作展示ɑ、o、e的样子一边介绍自己。“小朋友好!我是ɑ。你们愿意和我做朋友吗?”下面的小朋友都大声地说:“a,你好!我们愿意和你做朋友!”‎ 在游戏过程中,要对孩 子多指导和鼓励。‎ 四、总结提升,课后延伸(用时:3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学完本课后的感受。  ‎ ‎2.利用拼音卡片回家练习读。‎ ‎1.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交流自己学习本课后的收获。 ‎ ‎2.学生课后练读a、o、e的四声。‎ 要做好监督,强调此阶段学生学具的准备,如字母卡片、带声调的韵母卡片等。‎ ‎1 a o e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a、o、e 3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 ‎2.认识4个声调符号,能正确读出a、o、e的4个声调。‎ ‎3.认识书写汉语拼音的四线格,能在四线格里正确书写a、o、e。‎ ‎4.通过观察情境图、读儿歌等方式,培养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正确认读 a、o、e及其4个声调,并能正确书写在四线格里。‎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正确认读单韵母a、o、e,读准音,认清形。(重点)‎ 一、儿歌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儿歌,老师朗读儿歌:‎ 汉语拼音用处大,学习生字需要它。‎ 帮助学好普通话,我们决心学好它。‎ ‎2.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奇妙的拼音王国。那里有许多拼音宝宝。如果我们和它们成了好朋友,大家就能识字、读书,还能说一口好听的普通话。‎ 二、学习单韵母a ‎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话:拼音宝宝最喜欢捉迷藏了,它们就藏在这幅图画中(课件出示课本中的情景图),你观察到了什么?说一说。(教师引导学生描述图中小女孩的动作)‎ ‎2.学生看图说话引出单韵母a,教师板书a。‎ ‎3.教师示范发a的音,边读边讲发音方法,讲解发音要领,并做示范。嘴巴张大,舌头居中,舌位低,嘴唇呈自然状态(不圆唇),发音过程中口形不要变。‎ ‎4.学生观察模仿,体会发音要领。可以利用插图,借助“啊”让学生读准a的音;可编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发音方法。‎ ‎5.再引导学生看图:小女孩的头部像a的形,小女孩张大嘴巴发的就是a的音。(张大嘴巴a a a)‎ ‎6.学生反复练习发a的音。老师巡视指导纠正,单个练习。(开火车读)‎ ‎7.联系生活,角色体验。(随机选取2名同学扮演医生看病情节,体验a的发音)‎ 三、学习单韵母o和e(方法同上)‎ ‎1.发o音时,嘴半开半闭,嘴唇圆拢,舌尖向后缩,舌面后部隆起,把“喔”的音拉长,口形舌位不变,接着呼气发音。(拢圆嘴巴o o o)‎ ‎2.教学e的发音。这个韵母不是“鹅”的音,是第一声e,“鹅”是二声。发音时,口形要变扁,半开半闭,舌头后缩,舌根稍微抬高一些,嘴角往两边咧开,露出牙齿。(嘴巴扁小e e e)‎ ‎3.巩固发音练习 ‎(1)课件出示拼音顺口溜:小嘴张大a a a,嘴巴圆圆o o o,嘴巴扁扁e e e。‎ ‎(2)教师根据儿歌边做动作,边示范朗读。‎ ‎(3)教师带领学生边做动作,边齐读儿歌。‎ 四、学习声调 ‎1.认识声调符号,结合手势和儿歌学习。‎ ‎“”是第一声,“”是第二声,“”是第三声,“”是第四声。‎ ‎(1)课件出示顺口溜帮助记忆: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 ‎(2)指导观察课文插图中小汽车的走势,巩固练习。‎ 汽车平走ā ā ā,汽车上坡á á á,汽车下坡又上坡ǎ ǎ ǎ,汽车下坡à à à。‎ ‎2.练习读a、o、e的四声。‎ 练习带声调朗读,教师引导用带声调的a、o、e组词说句。‎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知道汉语拼音有4个声调,认识声调符号,正确认读a、o、e的四声。(重点)‎ ‎2.认识四线格,能在四线格里正确书写a、o、e。(难点)‎ 一、激趣导入 ‎1.出示课件(游戏):找房子。‎ ‎2.带声调的韵母宝宝都回到了自己的房子里,这时拼音王国里的士兵给宝宝送来了一份礼物,大家想知道它是什么吗?(课件出示“四线格”)‎ 二、教写a、o、e 3个单韵母 ‎1.认识四线格(从上到下,由四条线组成;分成三格,从上往下分别称为上格、中格、下格),并出示四线格中a、o、e的位置,引导学生观察。(提示:拼音字母是由基本笔画组成的,在四线格中,要按一定的笔顺规则书写。)‎ ‎2.指导书写。‎ ‎①教学ɑ。两笔写成,占中格。(先书写左半圆“c”,再写竖右弯“”。)‎ ‎②教学o和e。(方法同上,提示书写字母“e”需一笔写成,书写时从里面起笔,占中格;字母“o”书写时从左上起笔,圆要写饱满。)‎ ‎3.学生自由练写。‎ ‎(1)教师展示坐姿,握笔姿势,书写姿势,带领学生边念儿歌边做好书写准备。(课件出示:坐姿歌、书写姿势歌)‎ ‎(2)生描红、仿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作业展示、评议,练写。‎ 三、巩固练习,加深印象 ‎1.用拼音卡片复习3个单韵母读音及带声调的韵母读音。‎ ‎2.师总结:现在我们学习了3个单韵母,还会给它们戴上声调帽子,课后大家还要多多练习这3个单韵母二声和三声的发音哟!‎ ‎[教学板书]‎ ‎1aoe āáǎà ōóǒò ēéěè ‎[教学反思]‎ ‎《aoe》是汉语拼音的第一课,上好了第一课,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今后学习拼音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借用课文情境图,让拼音教学化难为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低年级的学生对图画的兴趣更为浓厚,课堂上教师利用好插图表音、表形的特点,启发学生学习,学生很快就懂得了图跟拼音的音形的联系。‎ ‎2.丰富形式,保持学习兴趣。‎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不持久。说顺口溜,做小游戏,既可以使他们时时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又强化了对发音口型的记忆。‎ ‎《a o e》教材简说 ‎ 本课包括三部分内容。‎ ‎ 第一部分是三个单韵母 a o e,配有一幅图画。画面表现的是乡村的清晨,一个女孩儿正在小河边练唱“啊 啊 啊”,“啊”提示 a 的音,女孩儿的头部和小辫子构成的图形提示 a 的形。一只大公鸡正在打鸣,公鸡打鸣的声音“喔”提示 o的音。一只大白鹅正在欣赏自己美丽的倒影,“鹅”提示 e 的音,水中的倒影提示 e 的形。‎ ‎ 第二部分是声调符号和 a o e 三个单韵母的四声。‎ ‎ 第三部分是 a o e 的书写格式及笔顺。‎ ‎ a o e 的发音和韵母带调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o 的发音及 a o e 的第二声和第三声是教学的难点。‎ ‎《a o e》教法建议 ‎1.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 从今天起我们就开始学习汉语拼音了,你们知道吗?汉语拼音的用处可大了,它可以帮助我们识字、学习普通话,读注音读物,是我们学习的好助手。你们想不想学好它?要想学好汉语拼音,你们上课就要积极动脑筋,专心听讲才行呢!请你们跟老师读读这首小儿歌:“学习拼音用处大,读书识字要靠它,帮我学好普通话;看谁学得顶呱呱!”‎ ‎2.采用游戏的形式教学:‎ ‎ 汉语拼音对学生来讲有的在幼儿园己学过,有的一点儿也没学过,如何使他们都能学有兴趣,教师可以设计游戏方式进行教学,比如:制作一个拼音王国的课件。告诉学生拼音王国里有许许多多的拼音朋友,你们想不想认识它们呀?就这样带着学生来到了拼音王国。‎ ‎3.利用插图,学好“a o e”的音形及四声:‎ ‎ 结合“a o e”的插图来帮助学生掌握字母的音形,指导的方法要灵活多样,讲究实效。 利用插图,借助“啊”、“窝”、“鹅”读“a o e”的音。通过教师范读,讲发音要领,学生模仿体会,读准字母的音。并结合插图及顺口溜帮助记字母的形。在学习四声时还可以边读边用手势表示声调的符号,汽车平走“ā ā ā ā”,汽车上坡“á á á á”,汽车下坡又上坡“ǎ ǎ ǎ ǎ”,汽车下坡“à à à à”。练习时按有序读、无序读,两种形式交替进行。‎ ‎4.电脑博士指导书写:‎ ‎ 先出示四线三格让学生认识,然后电脑博士书写,学生观察字母是几笔写成的?先写哪一笔?再写哪一笔?在四线三格的哪个格上写?在教写字母时,教师采用一些儿歌或讲解的方法进行教学,比如:在教“a”时,先写左半圆,再写竖右弯,可结合前面学过的儿歌,要求学生把半圆看成是小女孩的胖脸蛋,竖右弯是小辫子,不要把小辫写得太长。‎ ‎《汉语拼音1 a o e》课文故事 ‎ ‎ ‎ 这是一个美丽的村庄,绿草如茵,小溪清澈。有一天,太阳公公还没爬上山坡,一位小姑娘就站在小溪边唱起了 a 字歌,大公鸡听到了歌声也跟着唱起来,它们的歌声引来了大白鹅,伴随着优美的歌声,大白鹅在水中翩翩起舞。它跳着跳着,发现了自己在溪水中的美丽的倒影,便不由自主地哼起歌来。几只刚学会游水的小鸭子听到歌声也都往这边赶过来,它们也来参加这场清晨音乐会呢!‎ ‎《汉语拼音1 a o e》书写指导 ‎ 先让学生认识四线格,观察 a、o、e 在四线格中所占的位置,再指导书写。‎ ‎ a 占中格,先写左半圆,再写竖右弯,两笔写成。‎ ‎ o 占中格,从左上起笔,一笔写成。‎ ‎ e 占中格,从里面起笔,一笔写成。‎ ‎ 这是第一次学写字母,学生会有困难,教师要多示范,加强个别辅导。要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执笔姿势、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a o e》资料袋 ‎ a、o、e的发音方法发ɑ时,嘴张大,舌位最低,舌面中部微微隆起。发o时,舌头略向后缩,舌面后部隆起,口微开,唇略圆。发e时的口腔大小、舌位高低与o大体相同,只是嘴角向两边展开。‎ ‎ 普通话的声调普通话共有四个声调。“ˉ”是第一声,叫阴平声。发音时,声带绷到最紧,始终没有明显变化,保持音高。“′”是第二声,叫阳平声。发音时,声带从不松不紧开始,逐渐绷紧,到最紧为止,声音由不低不高升到最高。“ˇ”是第三声,叫上声(“上”‎ 在这里读shǎng)。发音时,声带从略微有些紧张开始,立刻松弛下来,稍稍延长,然后迅速绷紧,但没有绷到最紧。上声的音长在普通话四个声调中是最长的。“`”是第四声,叫去声。发音时,声带从紧开始,到完全松弛为止。声音由高到低。去声的音长在普通话四个声调中是最短的。‎ 故事 ‎ 这是一个美丽的村庄,绿草如茵,小溪清澈。有一天,太阳公公还没爬上山坡,一位小姑娘就站在小溪边唱起了ɑ字歌大公鸡听到了歌声也跟着唱起来它们的歌声引来了大白鹅,伴随着优美的歌声,大白鹅在水中翩翩起舞。它跳着跳着,发现了自己在溪水中的美丽的倒影,便不由自主地哼起歌来。几只刚学会游水的小鸭子听到歌声也都往这边赶过来,它们也来参加这场清晨音乐会呢!‎ 歌诀 ɑ的头上戴小帽,‎ 读音不同要记牢。‎ 一声平,二声扬,‎ 三声拐弯四声降。‎ ‎《ai ei ui》导学案 ‎ 课题 ai ei ui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学会复韵母及ai ei ui及它们的四声,达到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2.练习拼读音节,提高拼读音节的能力。正确书写规定的音节。 ‎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勤于动脑的习惯,乐于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重点 ‎1.读准复韵母ai ei ui的音,认清复韵母的形。 ‎ ‎2.拼读音节。‎ 课前准备 ‎1.制作拼音卡片。(师生) ‎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用时:5分钟)‎ ‎1.课件演示:做游戏。教师引入:小朋友,我们今天到拼音乐园去郊游,好吗?  ‎ ‎2.多媒体课件出示“摘气球”的游戏。 ‎ ‎3.揭示课题。  ‎ 教师采取变魔术的方法出示课题。‎ 1. 伴随着《郊游》的音乐声,学生跟随老师依次做6个单韵母的动作。  ‎ 2. 游戏:摘气球。配乐朗读6个单韵母发音的顺口溜。并说出单韵母有哪些特征?‎ ‎3.学生看老师变魔术,进一步明确今天的学习内容。‎ 读一读。  ‎ 单韵母,很重要,发音口形要摆好,‎ 张大嘴巴a a a,‎ 圆圆嘴巴o o o,‎ 扁扁嘴巴e e e,‎ ‎“1”字加点i i i,像个茶杯u u u,‎ 鱼儿吐泡ü ü ü。‎ ‎1.学习复韵母ai。‎ ‎(1)课件演示:拟人化的复韵母ai。由单韵母引出对复韵母的学习。  ‎ ‎(2)教师边评价、边示范,讲清发音要领:先张大嘴巴发a的口形,马上滑向i的口形,口形由大到小是有变化的,读得快一点儿,就是ai。  ‎ ‎(3)在语言环境中进行四声练习。 ‎ ‎1.学习复韵母ai。‎ ‎(1)知道ai是复韵母。 学生明确:两个单韵母合在一起组成的新的韵母,我们叫它复韵母。ai是a和i手拉手组成的,是“复韵母”。 ‎ ‎(2)读准ai。学生尝试念ai,全班同学观察、区别、评价。(同桌合作,互读互纠。)  ‎ ‎(3)正确朗读ai的四声。‎ ‎1.做游戏:拔萝卜。师:拔萝卜呀——‎ 生:ei ei ei ‎ 师:用点力呀——‎ 生:ei ei ei ‎ 师:齐心协力——‎ 生:ei ei ei ‎ 师:加油干呐——‎ 生:ei ei ei ‎ 师:抱回家呀——‎ 生:ei ei ei ‎ ‎2.‎ 二、自主探究, 学习新知(用时:24分钟)‎ ‎(4)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标调规则。  ‎ ‎(5)教学ai的四声与声母的拼读。 ‎ ‎2.课间休息。 ‎ ‎3.学习复韵母ei。 ‎ ‎(1)引出韵母ei。  ‎ ‎(2)看图,通过“妹”的读音引出ei。尝试ei的音,识记ei的形。 ‎ ‎(3)在语言环境中进行四声练习。  ‎ ‎(4)教学ei的四声与声母的拼读:声母轻短,韵母响,两音相连,猛一撞。4.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会复韵母ui。  ‎ ‎5.教学ui的四声与声母的拼读。‎ ‎(4)学习标调歌:有a不放过,没a找o、e,i、u并列标在后。 ‎ (5) 学生练习拼读:‎ ɡāi、ɡuāi、tái、kāi、cāi、huài、kuài。 ‎ ‎2.同学们做游戏。同桌掰手腕比赛。  ‎ ‎3.学习复韵母ei。  ‎ ‎(1)小组合作,通过观察、做游戏学习ei的音和形。(2)学生尝试读ei,并跟老师一起做游戏:拔萝卜。(3)复习标调歌,练习给ei标上四声,同桌合作练读ei的四声。 ‎ ‎(4)学生练习拼读:lèi、bēi、péi、fēi、ɡěi、wéi、hēi。4.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复韵母ui。看图说话,学习ui的音和形。(教师注意指导发音的口形:由u到i,先圆后扁。)  ‎ ‎5.学生练习拼读:‎ tuǐ、huì、duī、chuī、zuǐ、ruì、shuǐ。有能力的同学可以直读。‎ 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练习。(教师与学生合作)  ‎ ‎(1)喂,你好,请问您是谁?(打电话)  ‎ ‎(2)小女孩围围巾。(做动作)。‎ 三、拓展训练,巩固韵母(用时:8分钟)‎ ‎1.教师引领学生做游戏:给单韵母和复韵母找家。2.教师激励学生做竞争游戏——小猴子摘桃子 ‎1.游戏:给单韵母和复韵母找家。根据多媒体课件出示:小白兔回家。  ‎ ‎2.学生分组。先在组内竞争玩游戏,然后小组派代表戴上小猴子的头饰,到桃树上摘桃子。桃子背面是四声复韵母,哪只小猴子读对了,桃子就送给它。‎ 摘桃子游戏:  ‎ 小组派代表戴上小猴子的头饰,到桃树上摘桃子。桃子背面是四声复韵母,哪只小猴子读对了,桃子就送给它。‎ 四、总结回顾(用时:3分钟)‎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在拼音王国里玩得多快乐!说说你学到了什么?‎ 概括本节课所得。(本节课我们和三个复韵母交朋友,知道了它们的读音和怎么写。)‎ 指导学生拼读三个复韵母。‎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复习导入(用时:4分钟)‎ ‎1.教师抽读字母卡片,激励学生正确发音。  ‎ ‎2.教师指导读ai、ei、ui的四声。  ‎ ‎3.课件出示音节,指导学生练习拼读音节。‎ ‎1.学生朗读字母卡片:‎ ai、ei、 ui。  ‎ ‎2.学生按要求,边做手势,边朗读ai、ei、ui的四声。3. 学生练习拼读:‎ kāi、ɡěi、huí、zāi、péi、shuǐ。‎ ‎1.由慢速读到快速读。‎ ‎2.拼一拼,读一读。kāi、ɡěi、huí、zāi、péi、shuǐ 二、学会标调(用时:5 分钟)‎ ‎1.教师讲解标调方法。 2.教师推荐标调的儿歌。3.教师出示练习,巩固标调方法。‎ ‎1.学生用手势跟随教师的讲解,书空,读出字母或音节的发音。 ‎ ‎2.学生读儿歌,记方法: 有a找a,无a找o、e,i、u并列标在后。  ‎ 读儿歌。  ‎ 儿歌(1):有a找a,无a找o、e,i、u并列标在后。  ‎ ‎3.学生结合标调歌,先观察,再给ai、ei、ui标出四声调。‎ 儿歌(2):有a在,把帽戴;a不在,o、e戴;要是i、u在一起,谁在后面给谁戴。‎ 三、看图学词、学字、学句(用时:17分钟)‎ ‎1.课件出示郊外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看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 ‎2.导问:老奶奶和小妹妹的位置是怎样的呢?(课件出示句子:奶奶在左,妹妹在右。) ‎ ‎3.引导学生读句子。  ‎ ‎4.巩固音节:  ‎ 出示“妹、奶”,口头标音节。‎ 1. 学生观赏图片,认真观察,看看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1)自己练说。 ‎ ‎(2)同桌互说。 ‎ ‎(3)指名说一说。 ‎ ‎(4)同桌再互说。  ‎ ‎2.学生自己借助拼音拼读句子。 ‎ ‎(1)同桌帮助,读一读。 ‎ ‎(2)集体交流。  ‎ ‎3.学生借助拼音读词语,认识生字“妹、奶”。卡片抽读练习。 ‎ ‎4.学生口头标音节后反复读几遍,再用多种方法认记“妹、奶”这两个字,并学习用这个字组词。‎ 教师指导学生看图学字、学词、学句。‎ 四、学习儿歌(用时:9分钟)‎ ‎1.引导学生拼读儿歌。  2.多媒体课件出示儿歌,引导学生读儿歌。 ‎ ‎3.认识生字:白和皮。 导问:还知道关于“白、皮”两个字的其他词语码? ‎ ‎4.指导学生读儿歌并进行表演。‎ ‎1.学生在儿歌中找出红颜色的音节读一读: ‎ ‎(1)自己拼读。 ‎ ‎(2)同桌互相拼读。  ‎ ‎(3)标出自己还认识的音节,并且读一读。‎ ‎2.学生练习读儿歌。 ‎ ‎(1)自己试读。 ‎ ‎(2)读给同桌听。 ‎ 儿歌表演。  ‎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儿歌表演,做动作。‎ ‎(3)跟老师学读。  ‎ 五、巩固识字(用时:5分钟)‎ ‎1.引领学生做游戏:‎ 看谁听得 清、找得快。(妹、奶) ‎ 1. 教师引导学生做“手拉手,交朋友”的识字游戏。‎ 女——未;女——乃 ‎ ‎1.学生做游戏:看谁听得清、找得快。教师随机抽出生字的拼音卡片,学生在自己的生字卡片中找出相应的生字,并大声读出来。 ‎ ‎2.学生先同桌做“手拉手,交朋友”的游戏,再分组竞赛。‎ 同桌做“手拉手,交朋友”的游戏,再分组竞赛。‎ ‎9 ɑi ei ui ‎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复韵母ai、 ei、ui,读准音,认清形。会认“妹、奶”2个生字,借助拼音,正确认读“妹妹、奶奶”2个词语。‎ ‎2.正确拼读声母和ai、ei、ui组成的音节,了解复韵母的标调规则,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音节词“pái duì”。‎ ‎3.能够正确朗读儿歌《洗手歌》,做到富有节奏感。‎ ‎4.培养学生勤洗手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复韵母ɑi、ei、ui的正确认读。‎ ‎2.声母和ɑi、ei、ui组成音节的正确拼读。‎ ‎3.了解复韵母的标调规则。‎ ‎[教学课时]1课时 一、复习检查,激趣导入 ‎1.师:小羊从太空旅游回来了,它给大家带来了老朋友,让我们亲切地和它们打个招呼吧!(课件出示:朵朵白云先后托出a、o、e、i、u、ü)‎ ‎2.读读单韵母,并说说单韵母发音时的口型是怎样的。(强调口型不变)‎ ‎3.师:小羊看到大家表现这么好,决定带大家去认识一些新朋友!‎ 二、学习ai、ei、ui ‎1.教学ai。‎ ‎(1)(课件出示写有ai的白云卡片)这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第一位新朋友。‎ ‎(2)a和ai比较。大家来比较一下a和ai的模样有什么不一样?像这样由两个单韵母组成的韵母,我们把它们叫作复韵母。(3)范读,提示学生看老师口型。‎ ‎(4)读儿歌:复韵母滑滑梯,从a滑到i,ai ai ai。‎ ‎(5)出示儿歌记音:小白(bái)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lái)。‎ 爱(ài)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ài)。‎ ‎(6)指导书写,强调a和i之间间距适当,大小写一致。‎ ‎2.教学ei。‎ ‎(1)师:今天咱们再来学习一个复韵母,它是ei。(课件出示配图拼音)‎ ‎(2)请会读的小朋友当小老师范读。‎ ‎(3)老师小结发音方法:先发e的音,逐渐变小,滑向i的音。‎ ‎(4)学生自由朗读儿歌: 书包背(bèi)上背(bēi),读书它来陪(péi)。‎ ‎(5)指导书写,强调e和i之间间距适当,大小写一致。‎ ‎3.教学ui。(方法与ei相同)‎ ‎4.学习ai、ei、ui标调规则。‎ 师:a、o、e、i、u、ü是一个大家族,老大当然是字母a ,谁能告诉老师哪几个字母是韵母家族里年纪小的呢?(生自由回答)因此它们兄弟几个就约定,如果要戴声调帽,最先要找大哥a。‎ ‎5.课件出示标调歌:有a不放过,没a找o、e,i、u并列标尾巴。‎ ‎(1)出示声母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请学生上台为它们标声调(老师指定声调顺序)。‎ ‎(2)出示声母与复韵母组成的音节,老师说声调,指名标声调。‎ ‎6.学生自由练读ai、ei、ui的四声调。‎ ‎7.师在黑板上出示带图片的音节,指名学生标声调。‎ 三、练习拼读音节 ‎1.课件出示音节,请学生自由拼读。‎ ‎2.让学生自由举手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3.师:谁能给这些音节加上声调,并组词?(让学生自由组词,然后老师组词“排队pái duì” )‎ ‎4.指导学生书写“排队”的拼音。‎ 四、看图拼读音节 ‎1.出示课件:奶奶和小女孩一起玩耍的图片。‎ ‎2.师:哪位聪明的小朋友能告诉大家图上画了什么呀?(让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引导说出生词:妹妹、奶奶。)‎ ‎3.看图指导学生拼读,强调轻声。‎ ‎4.编儿歌记音:妹妹上学回(huí),围巾脖上围(wéi)。‎ 奶奶笑微微(wēi),轻轻把手挥(huī)。‎ ‎5.读读儿歌《洗手歌》,巩固练习ɑi、ei、ui。‎ ‎[教学板书]‎ ‎9 ɑi eiui ‎ ‎ ‎[教学反思]‎ 本堂课是学习复韵母的第一节课,所以我采用学生们学习过的单韵母、喜欢的动物小羊导入,让学生们有亲切感。同时我以图助学,注重知识的迁移导出,如采用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儿歌中的字音引入,让学生觉得发准复韵母的音其实很容易,让他们享受获得知识的愉悦感。随后再以复韵母的字形特点来指导发音,让学生从掌握一个知识点变为掌握一种方法。所以,在教学完ai、ei的发音后,我让学生自己根据规律来学ui的发音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意识和方法。    ‎ ‎《ai ei ui》教材简说 ‎ 本课包括四部分内容。‎ ‎ 第一部分是三个复韵母 ai、ei、ui 及其四声,每个复韵母配有一幅图。第一幅图是姐姐和弟弟背挨背站着比高矮,“挨、矮”提示 ai 的音。第二幅图是小男孩用力砍枯树,砍树时发出的“”的音提示 ei 的音,枯树与小男孩构成的形状提示 ei 的形。第三幅图是小女孩围着围巾,“围”提示 ui 的音,小女孩脖子上的围巾,加上帽子上垂下的绒球构成的形状,提示 ui 的形。‎ ‎ 第二部分是声母和 ai、ei、ui 的拼音练习。‎ ‎ 第三部分是音节 kāi、gěi、huí 的书写格式。‎ ‎ 第四部分是认字,配有图画和句子、儿歌。画面上三个小朋友在植树,图下用一句话表现他们分工合作的情形,培养学生的环保与合作意识。图上还有小兔,与儿歌内容相配。‎ ‎ 句子和儿歌的音节中有的含有复韵母 ai、ei、ui,为巩固字母和音节、学习生字提供了语言环境。‎ ‎ ai、ei、ui 的发音、声母与 ai、ei、ui 组成音节的拼读以及认字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ai ei ui》教法建议 ‎1.复习:‎ 在学习复韵母之前,抽读单韵母 a、o、e、i、u、ü 的卡片。‎ ‎2.在学习复韵母 ai、ei、ui 时,采取教、扶、放的方法。在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好习惯。‎ ‎3.学习 ai、ei、ui 的四个声调时,教师为学生提供标调小儿歌,让学生逐步了解标调的方法。‎ ‎4.本课是第一次要求在四线三格中书写音节,书写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可以设计用计算机指导学生书写,这不仅调动学生书写的积极性,而且学生看得清楚。‎ ‎《an en in un ün》导学案 ‎ 课题 an en in un ün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前鼻韵母an、en、in、un、ün和整体认读音节yuan、yin、yun,读准音,认清形。  ‎ ‎2.正确拼读声母和an、en、in、un、ün组成的音节。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音节词“lún chuán”。 ‎ ‎3.借助拼音,正确认读“蓝天、白云、草原、森林”4个词语。正确朗读儿歌《家》。 ‎ ‎4.认识“草、家、是”3个生字。‎ 教学重点 ‎1.前鼻韵母an、en、in、un、ün和整体认读音节yuan、yin、yun的正确认读。2.声母和前鼻韵母组成音节的正确拼读。‎ ‎3.ɡ、k、h与介母u、前鼻韵母an组成的三拼音节的正确拼读。‎ ‎4.j、q、x与介母ü、前鼻韵母an组成的三拼音节的正确拼读。‎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 ‎2.制作带有an、en、in、un、ün的卡片。(教师) ‎ ‎3.准备多个活动卡片。(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复习导入,温故知新(用时:4分钟)‎ ‎1.复习学过的复韵母。按顺序读一读。  ‎ ‎2.复习学过的整体认读音节。‎ ‎3.导入新课,明确学习任务。‎ ‎1.同桌互读、开火车读学过的复韵母。 ‎ ‎2.指名读、比赛读学过的整体认读音节,并小组评价谁读得准。 ‎ ‎3.了解本课任务。‎ 明确本课继续学习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1.教学韵母an。  ‎ ‎(1)课件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思考:爸爸妈妈在做什么?电视上的画面定格在哪儿?引出复韵母an。 ‎ ‎(2)引导学生观察an的组成。 ‎ ‎(3)指导发音:把嘴张大,摆好ɑ的口型,让气流从前鼻腔里出来,也就是an的尾音n。(4)出示含有ɑn的音节,引导学生试拼。  ‎ ‎2.教学韵母en。  ‎ ‎(1)指导学生继续观察情境图:妈妈在用手干什么?  ‎ ‎(2)把“摁”读成第一声就是复韵母en的音,指导学生练习发en的音。‎ ‎(3)引导学生按照读ɑ ‎1.学习韵母an。 ‎ ‎(1)观察情境图,回答问题,引出“天安门”的“安”。 (2)分析an的组成:a+n。  (3)练习读,体会前鼻韵母的发音方法。   ‎ ‎(4)试读音节、开火车读。 2.学习韵母en。 ‎ ‎(1)观察图片,说一说。 ‎ ‎(2)练习en的发音。     (3)按照读ɑn的方法尝试读en,同桌互相纠正发音,开火车读。 ‎ ‎(4)试读含有en的音节。‎ ‎3.学习韵母in。  ‎ ‎(1)观察情境图中桌子上放着饮料。 ‎ ‎1.教学前鼻韵母发音时,教师要加强示范,引导学生观察、模仿,反复练习,并让学生用连读法试读,师生共同总结发音要领。‎ ‎2.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in、yun,可以同前鼻韵母in、ün进行比较,以加强记忆: ‎ ‎(1)读音相同。可借助in、ün读准整体认读音节yin、yun。 ‎ ‎(2)字形相近。整体认读音节yin、yun前面都有大y,in、ün前面没有大y,yun中ü的两点省掉了。 ‎ 二、识记音形,练习书写(用时:20分钟)‎ n的方法尝试读en。  ‎ ‎(4)出示含有en的音节,引导学生试拼。‎ ‎3.教学韵母in。  ‎ ‎(1)指导学生继续观察情境图:茶几上放着什么?  ‎ ‎(2)借助“饮”的第一声让学生练习发in的音。指导:发in时,先发i,然后舌尖上抬,顶住上牙床前发鼻音n,快速连读,读出in的音。 ‎ ‎(3)范读,学生随读,指名读。(4)出示含有in的音节,引导学生试拼。  ‎ ‎4.教学韵母un和ün。  ‎ ‎(1)创设情境:晴朗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地上是一汪清泉,水面泛着层层波纹。引出un和ün。  ‎ ‎(2)指导发音。  ‎ ‎(3)指导区别un和ün的字形。5.指导书写新学的韵母。 ‎ ‎(1)范写,指导学生观察韵母,说说占格位置。‎ ‎(2)教师巡视。  ‎ ‎(3)组织学生评议书写成果。 ‎ ‎(2)模仿读in的音,小组讨论,推广到借助“小心”的“心”巩固in的音。 ‎ ‎(3)认真听老师范读,随读,指名读。 ‎ ‎(4)试拼含有in的音节。 ‎ ‎4.学习韵母un和ün。  ‎ ‎(1)观察、比较un和ün发音的异同。 ‎ ‎(2)分别练读un和ün。 ‎ ‎(3)学习区分un和ün的字形。 ‎ ‎5.练习书写。  ‎ ‎(1)观察韵母占格位置和笔顺。 ‎ ‎(2)书写。在教师的提醒下改正自己的写姿和执笔方法。(3)评议书写成果。 ‎ ‎6.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uɑn、yin、yun。 ‎ ‎(1)观察图片后说一说。  (2)学生试着读一读yuɑn的第一声并记忆yuɑn这个整体认读音节。 ‎ ‎(3)用法不同。整体认读音节是独立的音节,不再和其他声母组成新的音节;前鼻韵母in、ün不能自成音节,必须和声母一起组成音节。  ‎ ‎3.书写音节时,要注意占格位置,同时注意声调标在哪里,回忆标调规则。   ‎ ‎4.整体认读音节yun的教学要注意读音和标调。‎ ‎6.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uɑn、yin、yun。 ‎ ‎(1)观察情境图:电视柜旁边放着什么呀?是什么形状的?  ‎ ‎(2)把“圆”的二声变成一声,让学生试试,教师示范纠正。 ‎ ‎(3)指导yin的发音。  ‎ ‎(4)指导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un。 ‎ ‎7.指导书写3个整体认读音节。‎ ‎(3)试着读yin的四个声调,并读读相应的汉字。如:“阴天”的“阴”,“银行”的“银”,“饮料”的“饮”,“脚印”的“印”。  ‎ ‎(4)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un。知道音节yun中的韵母不是un,而是ün。 ‎ ‎7.在练习本上书写。‎ 三、两拼训练,拼读音节(用时:10分钟)‎ ‎1.课件出示教材5朵花上的音节,引导学生学习带有前鼻韵母的两拼音 节。2.引导学生学习ün和j、q、x相拼。 ‎ ‎(1)复习j、q、x和ü相拼的儿歌。 ‎ ‎(2)引导学生注意jun、qun、xun中的韵母是ün,不是un。‎ ‎1.自由拼读、比赛读带有前鼻韵母的两拼音节。  ‎ ‎2.(1)复习一下j、q、x和ü相拼的儿歌:j q x小淘气,看见ü两点就挖去。 ‎ ‎(2)学生多种方式拼读: ‎ j-ün→jun q-ün→qun x-ün→xun 学生已有一定的拼音基础,声母与前鼻韵母的拼读,尤其是两拼音节,要尽可能让学 生自己练习。可以先让学生自主实践,最后,教师以反馈矫正的形式,进行指导。‎ 四、巩固拓展,总结提升(用时:6分钟)‎ ‎1.指导学生“比一比,读一读”。  ‎ ‎2.教师引导学生读一读,用音节口头组词。  ‎ ‎1.熟读,对比读韵母:‎ ün—un。‎ ‎2.自读、赛读,用音节口头组词。   ‎ ‎3.跟随教师做游戏。‎ 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区分,尤其是最易混淆的“ün—un”这一组韵母。‎ ‎3.引导学生做游戏:辨音、找音。拿出自制的复韵母卡片,老师找一位同学读韵母,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课件辅助,复习导入(用时:5分钟)‎ ‎1.课件展示图片(天安门、蚊子、圆、饮料),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图片里藏的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 ‎2.指导学生体会前鼻音的发音方法。‎ ‎1.观察图片,并指出图片里都藏着哪些 韵母和音节,响亮地读出来:an、un、yuan、in、yin。  ‎ ‎2.同桌互说,指出发现了什么小秘密。(它们都有一个n。)一起小声读一读, 体会前鼻音的发音方法。‎ 依据学生的发音情况,教师要进行相机指导。重点复习、强调前鼻音的发音方法。‎ 二、三拼训练,拼读音节(用时:10分钟)‎ ‎1.引导学生学习介母是u的三拼音节。教师领读。    ‎ ‎2.引导学生学习介母是ü的三拼音节。  ‎ ‎(1)复习j、q、x和ü相拼的时候应该怎样读写。  ‎ ‎(2)引导学生注意juɑn、quɑn、xuɑn中的介母是ü,不是u。‎ ‎1.自由拼读、赛读介母是u的音节:  ‎ ɡ-u-ɑn→ɡuɑn ‎ k-u-ɑn→kuɑn ‎ h-u-ɑn→huɑn  ‎ 2. 学习拼读介母是ü的音节。‎ ‎(1)复习j、q、x和ü相拼的儿歌,齐背儿歌:j q x小淘气,看见ü两点就挖去。 (2)学生拼读。 ‎ j-ü-ɑn→juɑn ‎ q-ü-ɑn→quɑn ‎ x-ü-ɑn→xuɑn 学生已有一定的拼音基础,声母与前鼻韵母的拼读,要尽可能让学生自己练习。可以先让学生自主实践,最后,教师以反馈矫正的形式,进行指导。‎ 三、借助图片,学词识字(用时:10分钟)‎ ‎1.借助图片巩固拼读。  ‎ ‎(1)引导学生交流图上都有什么。 ‎ ‎(2)组织学生交流。 ‎ ‎(3)出示音节词。 ‎ ‎①指导拼读音节词。 ②教师巡视、指导。   ‎ ‎2.指导识字。  ‎ (1) 在相应的音节下面出示“草”字。 ‎ (2) 指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识记这个字。  ‎ (3) 引导学生给这个字找朋友。 ‎ (4) 指导学生选一个词,说一句话。帮助学生说完整,说准确。‎ ‎1.学生巩固拼读。  ‎ ‎(1)学生观察情境图。  ‎ ‎(2)小组内交流图上的内容:蓝天、白云、草原、森林。 (3)学习拼读音节词。 ‎ ‎①自主练习拼读音节词。  ②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拼读音节词:lán tiān、bái yún、cǎo yuán、‎ sēn lín。运用所学音节说一句话。 ‎ 2. 识字。  ‎ (1) 借助拼音,读“草”这个字。  ‎ (2) 用识记象形字的方法识记“草”字。  ‎ (3) 给“草”组词。 ‎ (4) 用“草”说话。 ‎ ‎①同桌互相说。 ‎ ‎②展示说。‎ ‎1.识字教学时要发挥图片的提示作用,从情境图入手,把字的认识与事物、画面结合起来。   2.识字是为了运用,因此,此环节要训练学生一字组多词,并练习说话。‎ 四、学习儿歌,识字固音(用时:10分钟)‎ ‎1.课件出示儿歌《家》,师范读。 ‎ ‎2.引导学生尝试读儿歌。 ‎ ‎3.引导学生读认识的音节。‎ ‎(1)引导学生拼读儿歌。(2)指导读正确,读流利。4.认识生字“家、是”‎ ‎1.认真听老师读儿歌。 ‎ ‎2.自己尝试读一读。  ‎ ‎3.画出自己认识的音节,并读一读。‎ ‎(1)练习拼读儿歌。  ‎ ‎(2)在教师指导下读正确,读流利。 ‎ ‎4.交流怎样识记“‎ 儿歌中的音节有很多是新接触的,要鼓励学生借助拼音把儿歌读通顺。可以用展示读儿歌的方法,检查学生的自学效果。‎ ‎,引导学生思考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两个字的。用这两个字各说一句话 ‎5.指导学生读儿歌并表演。‎ 家、是”两个字,并用这两个字各说一句话。   ‎ ‎5.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儿歌表演。‎ 五、激发兴趣,游戏巩固(用时:5分钟)‎ ‎1.课件出示三拼音节、字词水果图片,组织学生开火车读。  ‎ ‎2.课件出示字词闯关游戏图,组织学生闯关。‎ ‎1.开火车读字词水果图片。 ‎ ‎2.学生进行字词闯关游戏。‎ 注意在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的同时,落实本节课所学知识。‎ ‎12 an en in un ün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前鼻韵母an、en、in、un、ün和整体认读音节yuan、yin、yun。会认“草、家、是、白”4个生字。‎ ‎2.正确拼读声母和an、en、in、un、ün组成的音节。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音节词 ‎“lún chuán”。‎ ‎3.能够自己独立拼读课文中的音节词,正确朗读儿歌《家》。‎ ‎4.感悟儿歌中描绘的家——地球的美好,树立保护地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正确认读前鼻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yuan、yin、yun。‎ ‎2.正确拼读声母与前鼻韵母组成的音节。‎ ‎3.正确拼读由声母、介母、前鼻韵母组成的三拼音节。‎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正确认读前鼻韵母an、en、in、un、ün和整体认读音节yuan、yin、yun。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重点)‎ 一、复习检查 ‎1.卡片认读复韵母ai、ei、ui、ao、ou、iu、ie、üe和特殊韵母er。‎ ‎2.教师小结:我们已经学了8个复韵母,1个特殊韵母。‎ ‎3.出示整体认读音节ye、yue,让学生找出和它们读音相同的复韵母。‎ 二、教学前鼻韵母an和整体认读音节yuan ‎1.出示课件、看插图说话引出an:电视机里面出现的是什么画面?(天安门,板书:ɑn)‎ ‎2.教学an的发音。‎ ‎ (1)讲解发音要领。(把a和n合在一起,先发a,口不宜张得太大,马上用舌尖顶住上颚的前部,使气流从鼻孔出来,要念成一个音。)‎ ‎(2)教师范读,学生自由举手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3)看看an是怎么写的。(先写a,再写n,团结友爱不分开。)学生练习书写。‎ ‎3.an的四声练习:ān(天安门) ǎn(俺家) àn(黑暗)‎ ‎4.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uan。‎ ‎(1)学发音,yuan是整体认读音节,板书yuan。教师范读、领读。‎ ‎(2)yuan的声调标在a上,进行四声练习。‎ ‎5.教学含an的三拼音节。‎ ‎(1)出示三拼音节拼读口诀。‎ ‎(2)课件出示:‎ g—u—an( ) K—u—an( ) h—u—an( )‎ j—ü—ɑn( )q—ü—ɑn( ) x—ü—ɑn( )‎ ‎(3)师范读,指名读,齐读。‎ ‎(4)开火车读含四声调的三拼音节。‎ 三、教学前鼻韵母en ‎1.出示课件,看插图说话:图上画着谁?她在干什么? (摁遥控器,板书:en)‎ ‎2.教学en的发音:启发学生用学习an的方法练习en 的发音。‎ 提示:先发e,马上用舌尖顶住上颚的前部,使气流从鼻孔中出来。‎ ‎3.教师领读,自由举手读,齐读。‎ ‎4.en的四声练习,声调标在e上。ēn(恩情) èn(摁铃)‎ 四、教学前鼻韵母in和整体认读音节yin ‎1.师:电视里面没有声音,我们应该调节——音量,引出in和yin。“音”的韵母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又一个前鼻韵母,在in的前面加上声母y,就是整体认读音节yin,它的读音和前鼻韵母in相同。‎ ‎2.练习发音。‎ 谁能学着发an、en、in的音呢?(学生试读,师生共同正音。)‎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声母与前鼻韵母组成的音节,准确拼读音节,读准三拼音节,复习ü上两点省写规则。(重点)‎ ‎2.能够看图说话,根据音节拼读词语和句子。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音节词“lún chuán”。(难点)‎ ‎3.会认“草、家、是、白”4个生字,能够自己拼读儿歌《家》。‎ 一、复习检查 听老师读音节,说说韵母是什么,是第几声。‎ 写 xiě谢 xiè雪 xuě学 xué耳 ěr 安 ān俺 ǎn恩 ēn问 wèn音 yīn 二、教学前鼻韵母un ‎1.出示课件,看插图说话引出un:图上画着什么?(带条纹的沙发,板书:un)‎ ‎2.读准un,认清形。‎ ‎ (1)启发学生自己读准un,教师正音。(学生自由举手朗读,开火车读,齐读。)‎ ‎(2)练习un的四声,指出声调标在u上。‎ ‎(3)课件出示:g—ǔn→gǔn拼读音节。四声组词练习。‎ 三、教学前鼻韵母ün及整体认读音节yun ‎1.出示课件,看图说话引出ün:天安门上空是什么?(朵朵白云,板书:ün)‎ ‎2.读准音,认清形。说说ün是怎么发音的。‎ ‎3.出示:yun是整体认读音节,yun的读音与ün一样,它的韵母是ün,而不是un。为什么yun要把ü的两点去掉?(大y来带头,小ü擦掉眼泪笑嘻嘻。)‎ ‎4.四声组词练习:yūn(晕倒) yún(白云) yǔn(陨石) yùn(运气)‎ 四、教学带ün的音节 ‎1.课件出示:j—ü→juq—ü→qux—ü→xu ‎ 说说这些音节中的韵母是什么?同样是ü,为什么写法不一样?(复习顺口溜:小ü见了j、q、x,去掉两点还念ü。)‎ ‎2.课件出示:j—ün→( ) q—ün→( ) x—ün→( ) 说说这些音节中的韵母是什么。复习顺口溜。‎ 五、看图拼读音节 ‎1.观察课本第47页的插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蓝天、白云、草原、森林。重点指导读好带有整体认读音节的“白云、草原”。)你能看图说几句话吗?‎ ‎2.认读生字“草”。‎ ‎3.有感情地朗读儿歌《家》。‎ ‎(1)白云、小鸟、鱼儿、种子的家分别是什么?(蓝天、树林、小河、泥土)‎ ‎(2)我们的家又是什么呢? (祖国)‎ ‎(3)认读“家、是”两个生字。(师领读,指名读)‎ ‎(4)指导学生在四线格中书写“lún chuán”。‎ ‎[教学板书]‎ ‎12 an en in un ün ‎[教学反思]‎ 开课伊始,我以看图说话为激趣点,吸引学生注意力。出示课件让学生看图识物,如:先让学生看“天安门”图,然后在天安门里出现一个“安”‎ 字,相机出示韵母an,同时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反复训练。其他的韵母类似教学。教学过程中,我尽量运用儿童化的语言和抑扬顿挫的语调来克服拼音教学的枯燥性,让学生入情入境,提高教学效率。‎ ‎《an en in un ün》教材简说 ‎ 本课有四部分内容。‎ ‎ 第一部分是五个前鼻韵母 an、en、in、un、ün 和三个整体认读音节 yuan、yin、yun,配有图画。第一幅图是天安门,用“安”提示 an 的音。第二幅图是圆圈,用“圆”提示 yuan 的音。第三幅图是一个人在摁门铃,用“摁”提示 en 的音。第四幅图是小兔在树阴下乘凉,用“阴”提示 in 和 yin 的音。第五幅图是蚊子,用“蚊”提示 un 的音。第六幅图是白云,用“云”提示 ün 和 yun 的音。‎ ‎ 第二部分是拼音练习。包括两项内容:‎ ‎1.声母与 an、en、in、un、ün 的拼音,巩固新学的韵母,复习 j、q、x 跟 ü 组成音节省写 ü 上两点的规则。‎ ‎2.看图读音节词语,培养学生认识事物、准确拼音的能力。‎ ‎ 第三部分是看图借助汉语拼音认字读韵文。配有一幅山区田园图,图画表现了韵文的意思。韵文中有许多含前鼻韵母的音节,还有要认的五个生字。‎ ‎ 第四部分是儿歌,配有图画。儿歌中有多个含前鼻韵母的音节。随儿歌学习“半、云、她”三个字。‎ ‎ 前鼻韵母的发音、整体认读音节的识记、声母和前鼻韵母组成音节的拼读以及认字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三拼音节的拼读是难点。‎ ‎《an en in un ün》教法建议 ‎1.字母教学:‎ ‎ 主要采取从图入手,借助图学习字母发音。通过学生试读,教师范读,学生模仿读,反复练习,能准确地掌握字母的发音。‎ ‎ 为了更好地区别 un 和 ün,在学习 un时,教师可以开一句玩笑:“千万不要让蚊子咬疱哇!”使学生在会意的笑声中明白了 un头上没有点。在学 ün 时,我告诉学生 ün头上的点可以叫小雨点。还可以编儿歌帮助记忆:反正门就是un,加上两点就是 ün。‎ ‎2.创设情境学习整体认读音节 yun:‎ ‎ 教师课前做两个头饰,一个是 ün,一个是y。课上请一个同学和老师进行表演。一个同学带上 ün的头饰哭着找不到妈妈,这时走来一位阿姨说:“小朋友怎么啦!为什么哭呀!”小朋友哭着说:“阿姨阿姨,我找不到妈妈了。”阿姨说。“擦去你的眼泪,阿姨就带你找妈妈去”。通过教师与学生的表演,使学生明白音节 yun的右半部不是 un 而是 ün。‎ ‎3.拼音练习:‎ ‎ 本课的拼音练习比较多,尽可能让自己练习,读准声母和韵母,准确地拼读。教师着重指导好 j、q、x与 ün 相拼音节和介母是ü的三拼音节,使学生牢固掌握ü上两点省略规则。‎ ‎《ang eng ing ong》导学案 ‎ 课题 ang eng ing ong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学会后鼻韵母anɡ、enɡ、inɡ、onɡ和整体认读音节yinɡ,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 2. ‎2.学习声母与anɡ、enɡ、inɡ、onɡ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音节。‎ 教学重点 ‎1.学习声母与anɡ、enɡ、inɡ、onɡ组成的音节。‎ ‎2.能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音节。‎ ‎3.正确朗读短文、儿歌。‎ 课前准备 ‎1.制作拼音卡片。(师生) ‎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用时:5分钟)‎ ‎1.导入:上节课,我们在拼音乐园中认识了几位新朋友,你们还记得是谁吗?出示5个前鼻韵母,引导学生开火车认读。今天,我们将再学习4个韵母,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后鼻韵母。‎ ‎2.板书课题。‎ ‎1.开火车认读5个前鼻韵母。‎ ‎2.齐读课题。‎ 教师引导复习5个前鼻韵母。‎ 二、 学习ɑnɡ、enɡ、inɡ、onɡ。(用时:15分钟)‎ ‎1.出示:anɡ、enɡ、inɡ、onɡ,引导学生仔细看,说说发现了什么?  ‎ ‎2.引导学生试着认读。‎ ‎3.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认读。 ‎ ‎4.组织全班展示认读。  ‎ ‎1.认真观察4个后鼻韵母,说说自己的发现:都有“nɡ”,比前鼻音多了一个“ɡ”。  ‎ ‎2.尝试认读anɡ、enɡ、inɡ、onɡ。  ‎ ‎3.采用多种形式认读。  ‎ ‎1.我会认。 ‎ ānɡ  ánɡ  ǎnɡ  ànɡ2.我会写。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  ‎ anɡ、enɡ、inɡ、onɡ。‎ ‎5.加上四声,引导学生试读。  ‎ ‎6.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认读。‎ ‎4.全班展示。 ‎ ‎5.采用多种形式认读加上四声的anɡ、enɡ、inɡ、onɡ。‎ 三、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inɡ。(用时:5分钟)‎ ‎1.课件出示老鹰的图片,板书:yinɡ。  ‎ ‎2.小结:这里的in ɡ加上了大y,成为了整体认读音节yinɡ,它们的读音相同。 ‎ ‎3.引导学生试读。 ‎ ‎4.加上四声,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练习认读。‎ ‎1.借助图片,自己试读yinɡ。‎ ‎2.加上四声,采用多种写形式练习认读。‎ ‎1.我会填。  ‎ yinɡ→(  )—(  )‎ ‎2.连一连。  ‎ yǐnɡ   营长的营 ‎ yínɡ     老鹰的鹰 ‎ yīnɡ     答应的应 yìnɡ     电影的影 四、拼读音节。(用时:10分钟)‎ ‎1.出示声母和anɡ、enɡ、inɡ、onɡ组成的音节,引导学生试着拼读 每个音节,并说说声母和韵母各是什么。 ‎ ‎2.加上四声,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练习拼读。  ‎ ‎3.组织全班展示拼读。‎ ‎1.试着拼读出示的音节,并说说每个音节的声母和韵母各是什么。  ‎ ‎2.加上四声,采用多种形式练习拼读。  ‎ ‎3.全班展示。‎ 我会拼。 ‎ shanɡ   ɡenɡ ‎ tinɡ    conɡ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复习导入。(用时:5分钟)‎ 出示音节:‎ hónɡ zhǎnɡ qīnɡ chénɡyònɡ 开火车说说音节中的韵母。‎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音节中的韵母。‎ ‎,老师读音节,引导学生开火车说说音节中的韵母是什么。‎ 二、学习句子。(用时:15分钟)‎ ‎1.引导学生自由看图,看看图中都画了什么?  ‎ ‎2.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拼读句子,圈出其中的3个词语,多读几遍。  ‎ ‎3.启发思考:你会用电脑画画吗?画过什么?‎ ‎1.自由看图,交流自己的发现。  ‎ ‎2.采用多种形式拼读句子,并圈出其中的3个词语,多读几遍。  ‎ ‎3.小组内解决问题。 ‎ ‎4.全班交流。‎ 教师指导学生看图说句子。‎ 三、朗读儿歌。(用时:15分钟)‎ ‎1.课件出示儿歌《两只羊》,引导学生自己试着拼读,说说读 懂了什么?  ‎ ‎2.引导学生自由拼读红色的音节。  ‎ ‎3.采用多种形式拼读儿歌。  ‎ ‎4.组织学生圈出儿歌中的4个生字,多读几遍。‎ ‎1.试着拼读儿歌,并交流自己的发现。  ‎ ‎2.自由拼读红色的音节。  3.采用多种形式拼读儿歌。  ‎ ‎4.圈出儿歌中的4个生字,多读几遍。‎ 我会连。 ‎ 也           chē ‎ 羊           yě ‎ 车           zǒu ‎ 走           yánɡ 四、总结提升。(用时:5分钟)‎ 启发思考: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自由交流自己的收获。‎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13 ang eng ing ong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后鼻韵母ang、eng、ing、ong和整体认读音节ying。会认“车、路、灯、走”4个生字。‎ ‎2.正确拼读声母和ang、eng、ing、ong组成的音节。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音节词 ‎“míng liàng”,能够独立拼读词语和儿歌《过马路》。‎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后鼻韵母的发音并与前鼻音的发音作区分,能正确拼读音节。‎ ‎2.正确区别韵母ing和整体认读音节ying。‎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认读后鼻韵母ang、eng、ing、ong和整体认读音节ying,读准音,认清形。(重点)‎ ‎2.准确拼读声母与ang、eng、ing、ang组成的音节。(重点)‎ 一、看情境图,听语境歌,引出教学内容 ‎1.引导学生看情境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孩子们放的是哪种风筝?‎ ‎2.听语境歌。‎ 星期天,天气晴(qíng),小朋友们放风筝(zheng)。‎ 有蜜蜂,有长(cháng)龙,还有一只大蜈蚣(gōng)。‎ ‎3.请学生跟着老师念两遍语境歌。‎ ‎4.教师引导过渡: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后鼻韵母ang、eng、ing、ong。‎ 二、学习ang ‎1.学习ang的发音。‎ ‎(1)教师读:放风筝的“放”,指名说说“放”是由哪两个音拼起来的。出示ang,告诉学生:ang的读音就和“放”的韵母有点像。‎ ‎(2)讲述发音方法。(先发a音,然后舌头后缩,舌根抬起,抵住软腭,鼻子出气,发音。)‎ ‎(3)老师示范读,请学生领读,开火车读,反复练习。‎ ‎2.将ang与an的读音比较,告诉学生ang叫后鼻韵母,an是前鼻韵母。(强调发音部分,指名反复认读体验发音的不同感受)‎ ‎3.学习ang的四声。出示ang的四声,自由练读。‎ ‎4.指导学生在四线格内书写ang。‎ 三、学习eng、ong ‎1.学习eng、ong的发音。(方法同上)‎ ‎2.学习eng、ong的四声。出示eng、ong的四声,先按顺序练习,后打乱顺序练习。‎ ‎3.指导学生在四线格内书写eng、ong。‎ 四、学习ing和ying ‎ ‎1.学习ing的发音。(方法同上)‎ ‎2.练读ing的四声。‎ ‎3.读儿歌,学习ying。‎ 天上一只鹰(yīng),飞过一座亭(tíng)。‎ 看到一只铃(líng),叮叮响不停(tíng)。‎ ‎4.讲解ying是整体认读音节,不用拼,它和韵母ing的读音一样。‎ ‎5.指导学生在四线格内书写ing。‎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车、路、灯、走”4个生字。‎ ‎2.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音节词“míng liàng”,能够独立拼读词语和儿歌《过马路》。(难点)‎ 一、情境导入 ‎1.创设“小兔采蘑菇”活动情境:出示课件中的情境图,上面画着美丽的树林,绿油油的草地上“长”了许多蘑菇,这些“蘑菇”后面写着带调的后鼻韵母,请学生戴上小白兔的头饰来采蘑菇,带读。‎ ‎2.过渡:这些鲜美的“蘑菇”与一些声母交朋友组成了音节,大家想拼吗?‎ 二、学习拼读音节 ‎1.出示课件,学习拼读声母与ang、eng、ing、ong组成的音节。‎ ‎(1)四人小组互练。‎ ‎(2)开展“四人小组开火车拼读音节”擂台赛。‎ ‎2.出示课文第50页插图,认读“游泳、骑自行车、打乒乓球”3个词语。识记“车”。‎ 三、学习儿歌《过马路》,巩固练习 ‎1.教师范读儿歌,学生认真听。‎ ‎2.自由拼读《过马路》,思考:儿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我们过马路时,应该注意哪些交通规则呢?(鼓励学生踊跃发言)‎ ‎4.认读“路、灯、走”3个生字。‎ ‎5.指导学生在四线格中书写“míng liàng ”。‎ ‎[教学板书]‎ ‎13 ang eng ing ong ‎[教学反思]‎ ‎《新课标》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所以我在教学中穿插了一些小游戏及小儿歌,既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温故知新,类比学习。在教学后鼻韵母时,我让学生根据前鼻韵母的发音方法尝试自己读出后鼻音,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ang eng ing ong》教材简说 ‎ 本课有五部分内容。‎ ‎ 第一部分是后鼻韵母 ang、eng、ing、ong 和整体认读音节 ying,配有图画和表明图意的音节。第一幅图是山羊,图下是“羊”的读音,借 yáng 分析出 ang 的音。第二幅图是台灯,图下是“灯”的读音,借 dēng 分析出 eng 的音。第三幅图是老鹰,图下是“鹰”‎ 的读音,提示 yīng 和 ing 的音。第四幅图是钟,图下是“钟”的读音,借 zhōng 分析出 ong 的音。‎ ‎ 第二部分是声母和后鼻韵母的拼音练习,包括两拼与三拼的音节。‎ ‎ 第三部分是音节词语 tài yáng 的书写格式。‎ ‎ 第四部分是一篇由四个句子组成的短文,讲小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了用计算机画画。随短文认六个生字。短文没有配图,让学生借助音节练习阅读,体会学好拼音的成功感受。‎ ‎ 第五部分是一首儿歌,配有彩虹图,随儿歌认三个生字。‎ ‎ 后鼻韵母的发音、声母和后鼻韵母组成音节的拼读以及认字是本课教学的重点。eng、ing的发音和三拼音节的拼读是难点。‎ ‎《汉语拼音13 ang eng ing ong》教法建议 ‎1.字母教学:‎ 在教学 ang、eng、ing、ong 时,可从图入手,通过看图引出图下的音节,通过分析拼读过程,使学生知道“yáng、dēng、yīng、zhōng”音节的韵母是 ang、eng、ing、ong,然后请同学观察教师示范发音,学生通过听、看后再进行模仿,反复练习,直到能够正确发音。这四个复韵母在形式上有其共性,它们都有一个后鼻音“ng”,可以采取更换头一个字母的方法请学生在比较中记形,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教具如下:‎ a 处可以由后面向前翻动纸片,变为 e、i、o,使复韵母随之成为 ang、eng、ing、ong。‎ 这个简单的教具有两个用处:其一是可以比较字母的形,发现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二是可以利用它训练学生读字母的音。‎ ‎2.拼读练习:‎ ‎⑴声母与韵母组成的音节:‎ 这四组拼音练习并不是很难,可以采取自己练读,同桌互读,指名读的方法展开教学,课上给学生充足的拼读时间,使学生达到准确拼读的目的。‎ ‎⑵看图拼读三拼音节:‎ 这四个拼音的音节在生活中经常听到,因此在教学中先让学生看图,然后再对照图下的音节自己试读,同桌读、指名读,针对学生出现丢掉介母拼读的现象,可采取比较读音的方法进行区别:ch—áng(长短的“长”音);ch—u—áng(小床的“床”音)。通过读,使学生知道有介母和无介母拼音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ao ou iu》导学案 ‎ 课题 ao ou iu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学会复韵母ɑo、ou、iu和它们的四声,读准音,认清形。  ‎ ‎2.正确拼读声母和ao、ou、iu组成的音节,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音节词“xiǎo niú”。3.借助拼音,正确认读“小桥、流水、垂柳、桃花”4个词语。正确朗读儿歌《欢迎台湾小朋友》。 ‎ ‎4.认识“小、桥、台”3个生字。‎ 教学重点 ‎1.复韵母ao、ou、iu的正确认读。‎ ‎2.声母和ao、ou、iu组成音节的正确拼读。‎ ‎3.复韵母“ao-ou”和“iu-ui”的发音辨析。‎ 课前准备 ‎1.制作教学多媒体课件、动物图片。(教师)  ‎ ‎2.实物模型、有关拼音ao、ou、iu的卡片。(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知识回顾,揭示课题 (用时:4分钟)‎ ‎1.引导学生看口型,猜猜是哪一个单韵母。  ‎ ‎2.检查学生读复韵母ai、ei、ui 的情况,引导学生注意口型的变化,以及轻重的变化。  ‎ ‎3.引导学生对比读:ɑ—ɑi、 e—ei、u—ui,说说每组有什么不同。  ‎ ‎4.引出新课,提出要求。‎ ‎1.看老师的口型,猜一猜老师读的是哪个单韵母。2.读复韵母ai、ei、ui,体会读这三个复韵母时口型是怎样变化的,轻重又该怎样。‎ ‎3.对比读:讨论交流说说每组的不同,如,a是单韵母,发音时口型不变。ai是复韵母,发音时口型从ɑ向i滑动,a重i轻。4.齐读课题,明确学习要求。‎ 教师依据学生拼读音节的实际情况,相机进行指导,对拼读有困难的同学给予一定的帮助。‎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用时:18分钟)‎ ‎1.教学复韵母ao。  ‎ ‎(1)出示教材情境图,引导学生看小猫图说话。领读:ao。 ‎ ‎(2)指导读ao。教师示范读,领读。  ‎ ‎(3)复习标调儿歌,引导学生推理出ao的四声怎样读。然后出示带调儿歌。  ‎ ‎2.教学复韵母ou。  ‎ ‎(1)引导学生看情境图上的海鸥:这是什么?然后出示复韵母ou的卡片,引导学生试着读一读。 ‎ ‎(2)示范读ou,引导学生注意口型是怎样变化的。‎ ‎(3)引导学生根据标调歌想一想,ou的声调应该标在哪个字母头上。  ‎ ‎(4)出示词语,多种形式读一读。 ‎ ‎3.教学复韵母iu。  ‎ ‎(1)引导学生看情境图上彩球的插图:小海豹旁边的水面上飘着什么?相机引导学生:“球”的韵母就是复韵母iu。(出示:iu) ‎ ‎1.学习复韵母ao。  ‎ ‎(1)看图说话:帆船上坐着小狗和小猫,跟读“猫”,明确“猫”的韵母就是复韵母ao。‎ ‎(2)跟着教师读。  ‎ ‎(3)复习标调儿歌,明确在ɑ上标调,并在教师的指导下练读四声:老虎发威āo āo āo,饿狼觅食áo áo áo,身穿花袄ǎo ǎo ǎo,科学奥秘ào ào ào。2.学习复韵母ou。 ‎ ‎(1)看图,同桌试着读ou。(2)听老师读ou,并注意口型的变化,学会发音:先发o音,很快地向u滑动,o重u轻。  ‎ ‎(3)根据标调歌,明确ou的声调标在o上。‎ ‎(4)小组读、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ou的四声:ōu(海鸥) ǒu(鲜藕) òu(怄气)  ‎ ‎3.学习复韵母iu。  ‎ ‎(1)看插图:根据“彩球”一词学习iu。 ‎ 1. 教学ao、ou、iu的形,可指导学生用字母组合的方法记忆,也可以通过联想,编顺口溜来记忆。iu与ui容易混淆,要注意区分。 ‎ ‎2.提醒学生注意:‎ ao的声调标在ɑ上,‎ ou的声调标在o上,iu的声调标在u上。‎ ‎3.在教学ao、ou、iu时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不能就拼音讲拼音。 ‎ ‎4.各环节中的拼读训练要增加趣味性。‎ ‎(2)引导学生根据复韵母的发音特点自主试读iu的音。 ‎ ‎(3)指导学生进行四声练习。 ‎ ‎(4)指导学生区分iu与ui,同时强调i、u并列标在后,即iu的声调标在u上。‎ ‎(2)试读,在老师引导下明确:i在前,u在后,读的时候口型应该先发i,再变到u的口型,i重u轻。 ‎ ‎(3)进行四声练习。  ‎ ‎(4)读儿歌区分:‎ 小i在前iu iu iu,小i在后ui ui ui。同时强化记忆i、u并列标在后,即iu的声调标在u上。‎ 三、引导观察,指导书写(用时:10分钟)‎ ‎1.引导学生汇报ɑo、ou、iu这3个韵母的构成。‎ ‎2.观察后说一说,它们在书写时应占什么格。 ‎ ‎3.示范并指导书写。  ‎ ‎4.组织学生展示,并在全班进行评改。‎ ‎1.在教师指导下说说ɑo、ou、iu这3个复韵母是由单韵母a、o、i、u分别组合而成的。‎ ‎2.观察后说出它们基本都在中间一格,完全可以采用单韵母的写法来写,只是写的时候,两个单韵母要紧凑一些。‎ ‎3.观察教师示范后,独立练习书写。 ‎ ‎4.班级内自愿展示练习,小组内互查改正情况。‎ 书写时,教师要继续强调复韵母的字母要写得紧凑些。‎ 四、复习巩固,游戏拓展 (用时:8分钟)‎ ‎1.出示自制卡片ɑo、ou、iu,认读复韵母。  ‎ ‎2.引导学生读带调的ɑo、ou、iu。 ‎ ‎3.引导学生玩游戏:摘苹果。‎ ‎1.看卡片,认读复韵母ɑo、ou、iu。 ‎ ‎2.打乱次序读带调的ɑo、ou、iu。 ‎ ‎3.玩摘苹果游戏,练习直呼带调四声。‎ 游戏过程中注意照顾到全体同学,让学生在玩中有所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用时:4分钟)‎ ‎1.出示ɑo、ou、iu的卡片,指名 读。  ‎ ‎2.指导学生对比读:‎ ɑ—ɑo、 o—ou、ui—iu,说说有什么不同。特别区分iu和ui。  ‎ ‎3.引导学生认读带调的ɑo、ou、iu。‎ ‎1.认读ɑo、ou、iu。  ‎ ‎2.对比读:ɑ—ɑo、o—ou、ui—iu,说说不同之处。3.认读带调的ɑo、ou、iu。‎ 在认读带调的复韵母时,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回顾标调歌,进一步明确标调方法。‎ 二、拼读音节,新课展开(用时:8分钟)‎ ‎1.出示带有ɑo、ou、iu四声调的音节,分别说说声母和韵母各是什么。  ‎ ‎2.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三拼音节tiào。  ‎ ‎(1)鼓励学生尝试拼读,并说说是怎样拼读的。  t-i-ào,声轻介快韵母响,轻读t,快读i,ào要读响亮。 ‎ ‎(2)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练读。‎ ‎1.拼读声母和ɑo、ou、iu构成的音节:zǎo、tiào、niǎo、shǎo、yào、rào、shōu、kǒu、ròu、tóu、lóu、chóu、zǒu、xiū、jiù、qiú、diū、liù、niú。再分别说说声母和韵母各是什么。(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 ‎2.小组学习三拼音节tiào。‎ ‎(1)交流明确t-i-ào,声轻介快韵母响,轻读t,快读i,ào要读响亮。   ‎ ‎(2)自由拼读、指名读、齐读。‎ ‎1.对三拼音节的练习,要先复习声母与介母、单韵母相拼的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提醒学生不要漏掉介母。  2.j、q、x要和ɑ及ɑ开头的复韵母拼读时,需要有介母“i”的规 则,要以生动的故事加以反复强调,从而增强学生的意识。‎ 三、利用插图,学词学字(用时:10分钟)‎ ‎1.引导学生看插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 ‎2.指导学生拼读图旁边的音节,再读一读旁边带音节的词语,相机认识生字。  ‎ ‎3.引导学生用“小桥”说话。 ‎ ‎4.引导学生说说怎样记忆“小、桥”这两个字。‎ ‎1.看插图,说出图上画的景物:小桥、流水、垂柳、桃花。  ‎ ‎2.自由拼读插图旁边的音节,(自由读、指名读、齐读)连成词语读一读。 ‎ ‎3.看图说话。  ‎ ‎4.讨论交流,明确:“桥”是形声字,用加一加的方法记忆,“木”加“乔”就念“桥”,“小桥”的“桥”。‎ 教师可以通过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小桥、流水、垂柳、桃花”,让学生先认识事物,再学习字词。‎ 四、学习儿歌,固音识字(用时:10分钟)‎ ‎1.出示儿歌,请学生自己试着拼读,说说读懂了什么。 ‎ ‎2.指导试读儿歌。  ‎ ‎3.指导读准音节。鼓励学生以多种形式练读。  4.引导学生认识“台”,再说说怎样记忆“台”这个字。 ‎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儿歌,引导学生交流儿歌《欢迎台湾小朋友》里都有谁,他们在做什么。6.指导学生背诵儿歌。‎ ‎1.自己试着拼读儿歌《欢迎台湾小朋友》,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 ‎2.在教师的指导下读音节,试读儿歌。 ‎ ‎3.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生字“台”。  ‎ ‎5.有感情地朗读儿歌,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 ‎6.练习背诵儿歌。‎ 一年级小学生可能对台湾比较陌生,教师可以简单介绍台湾的地理位置和其他情况,引导学生了解台湾。‎ ‎1.出示音节:xiǎo niú ‎1.在书中找到音节“xiǎo niú”,再读一读。  ‎ 五、课件演示,书写音节(用时:5分钟)‎ ‎。2.引导学生观察音节在四线格中的位置,找学生说一说。‎ ‎3.在黑板上范写,学生观察音节在四线格中的位置。  ‎ ‎4.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同桌互评。‎ ‎2.观察音节在四线格中占什么位置,然后独立练习书写。‎ ‎3.注意书写姿势、执笔方法。把音节写美观,小组内展示。‎ ‎4.自愿展示自己的书写成果,互评说说哪儿写得好,哪儿写得不太好,全班进行评改。‎ 书写要注意一个音节内的字母要写紧凑,两个音节之间要有距离。这样才能写美观。‎ 六、总结回顾,复习巩固(用时:3分钟)(用时:3分钟) ‎ ‎1.引导学生开火车读字卡、拼音卡片。‎ ‎2.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收获。 ‎ ‎1.开火车读字卡、拼音卡片。‎ ‎2.总结今天的收获。‎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同时,要注重培养他们总结归纳的能力。‎ ‎10 ao ou iu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复韵母ao、ou、iu和它们的四声,读准音,认清形。会认“小、桥、台”3个生字,正确认读“小桥、流水”等4个词语。‎ ‎2.能正确拼读出声母和ao、ou、iu组成的音节,能正确地在四线格里书写音节词“xiǎo niú”。‎ ‎3.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欢迎台湾小朋友》。‎ ‎4.感受儿歌里小朋友间深厚的情谊。‎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复韵母ao、ou、iu,读准音,认清形。辨析复韵母“ao—ou”和“iu—ui”的发音。‎ ‎2.声母和ao、ou、iu组成音节的正确拼读。‎ ‎[教学课时]1课时 一、复习检查,巩固旧知 ‎1.出示卡片a、o、i、u,看老师的口型,猜一猜老师读的是哪一个单韵母。‎ ‎2.让学生自由朗读复韵母ai、ei、ui,说说读这三个复韵母时口型是怎样变化的,轻重又该怎样。‎ ‎3.对比读:a——ai、e——ei、u——ui说说每组有什么不同。(如:a是单韵母,发音时口型不变。ai是复韵母,发音时口型从a向i滑动,a重i轻。)‎ ‎4.师:单韵母家族成员又开始玩捉迷藏的游戏了,看看它们又组成了哪些新组合。(板书课题)‎ 二、教学复韵母ao、ou、iu ‎1.教学复韵母ao。‎ ‎(1)出示课件,看插图说话引出ao:图上画着什么?(奥运会的标志)领读:“奥运会”,复韵母ao 就是“奥”的第一声。(板书:ao)‎ ‎(2)ao怎么读呢?先发a音,紧接着向o音滑动,a重o轻,就成了ao。(教师示范读ao,领读、齐读、让学生自由举手读)‎ ‎(3)练读四声,标调在a上:āo áo ǎo ào ‎(4)拼读。āo也喜欢交朋友。瞧,它跟谁交上了朋友?‎ ‎①出示g—ao—gao。指名读。②出示相关音节,自由练读。③用这些音节口头组词。‎ ‎(5)指导书写。‎ ‎2.教学复韵母ou。‎ ‎(1)出示课件,看插图:图上画的是什么?(一只海鸥在海上飞翔。)谁能站起来读一读,出示:海鸥(hǎi ōu)。‎ ‎(2)教师领读、学生自由举手读、全班齐读。‎ ‎(3)ou的声调标在o上,谁会给ou标上四声?(练读四声,ōu óu ǒu òu)‎ ‎3.教学复韵母iu。‎ ‎(1)看插图:图上画着谁?它在干什么?(小海狮向沙滩上游。)出示:iu。‎ ‎(2)iu:i在前,u在后,读的时候口型应该怎么变?谁会读?‎ ‎(3)师:谁能说说怎么发iu这个音?(先发i,然后口型由扁到圆,向u滑动,i重u轻。)‎ ‎4.复习标调歌。(看见a别放过,没有a找o、e。i、u并列标在后,单个韵母不用说。)‎ 三、练习拼读音节 ‎1.出示书上第42页的音节,请学生自由拼读。‎ ‎2.让学生自由举手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3.区分相似复韵母。‎ ‎ (1)课件出示配图儿歌,区分iu和ui。‎ ‎①出示:乌龟(guī)游啊游,看见河边柳(liǔ)。柳下一只牛(niú),来看小斑鸠(jiū)。‎ ‎②通过观察,你发现iu和ui有什么不同?(学生自主发言,教师总结)‎ ‎③师生共编顺口溜辅助记忆:左i右u,iu iu iu,左u右i,ui ui ui。‎ ‎(2)鼓励学生自己用iu和ui组词。‎ ‎(3)区分ao和ou。(方法同上)‎ ‎4.师:谁能给这些音节加上声调,并组词?(让学生自由组词,然后老师组词“小牛” (xiǎo niú))。指导书写“xiǎo niú”。‎ 四、看图拼读音节 ‎1.出示课件“小桥流水图”。‎ ‎2.师:哪位聪明的小朋友能告诉大家图上画了什么呀?(让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最后老师总结:小桥、流水、垂柳、桃花。)‎ ‎3.看图指导学生拼读,强调:流(liú)、柳(liǔ)是边音,声母是l。‎ ‎4.编儿歌记音:海鸥(ōu)和小牛(niú),两个好朋友(you)。一起去学校(xiào),上课不迟到(dào)。‎ ‎5.拼读儿歌《欢迎台湾小朋友》,巩固练习ɑo、ou、iu。‎ ‎[教学板书]‎ ‎10 ɑo ou iu ‎[教学反思]‎ 在教学本课时,我主要参照上节课内容,让学生看图学习ao、ou、iu ‎ 3个复韵母。但在拼读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借助课本插图能够正确认识ao、ou、iu 3个复韵母,一旦去掉插图,学生分辨不清。很多学生把iu看成了ui,iu和ui不能正确区分。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扎扎实实地进行拼音教学。通过让学生自由举手读、齐读、开火车朗读等多种形式,先让学生认清ao、ou、iu的字形,再引导观察发音口型,让学生能准确掌握拼音的音和形。‎ ‎《ao ou iu》教材简说 ‎ 本课包括四部分内容。‎ ‎ 第一部分是三个复韵母 ao、ou、iu 及它们的四声,每个复韵母都配有一幅图。第一幅图是奥运会的会标──五环旗。“奥”提示 ao 的音。第二幅图用莲藕的“藕”提示 ou 的音。第三幅图用游泳的“游”提示 iu 的音。‎ ‎ 第二部分是两拼音节和三拼音节的拼读练习。‎ ‎ 第三部分是看图读句子,识字。句子中有含复韵母 ao、ou、iu 的音节。通过看图读句子,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动物的常识,并认识“小、爱、吃、鱼、和、牛、草”七个汉字。‎ ‎ 第四部分是一首儿歌。儿歌中有含复韵母 ao、ou、iu 的音节及要认识的汉字“好”。‎ ‎ ao、ou、iu 的发音、声母与它们所组成音节的拼读以及认字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ao ou iu》教法建议 ‎1.复韵母教学:‎ ‎⑴复习三个复韵母 ai、ei、ui,巩固发音、字形、重点复习 ai、ei、ui的发音方法,以便在本课的学习中进行迁移。‎ ‎⑵学习 ao、ou、iu 可先从图入手,让学生用字母连读的方法试读,可以自学、小组学,请小老师讲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做适当的讲解,在读字母时教师要设计多种形式巩固字母的音形,也可以设计游戏法巩固字母的音形。把6个单韵母做成头饰,分别戴在同学们的头上,老师读出一个韵母的音,(也可以让学生说字母的音)如:ao,戴着 a 和 o 头饰的同学跑到一起面向大家站好。让学生们在游戏中把学到的知识得以巩固。‎ ‎⑶提醒学生注意标调的位置。先让学生说说标调小儿歌,然后教师强调标调要按照 a、oe、i、u、ü的顺序标调号。最后让学生结合标调儿歌亲自实战给 ao、ou、iu标调号。通过自己读、同桌读,指名按顺序读,打乱顺序读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读准 ao、ou、iu的四声。‎ ‎2.书写指导:‎ ‎ 指导学生整体观察每个复韵母,用字母组合的方法记忆每个复韵母的书写顺序,让学生说说每个字母的占格位置。在学生练习书写时,教师一定要注意鼓励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同时纠正学生的不正确姿势,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还要注意的是,在学生书写后一定要注意讲评,这样才能使学生书写得正确、规范、漂亮。‎ ‎3.拼读音节:‎ ‎ ‎ ‎ 拼读音节对学生来讲不是很难,在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读好三拼音节。在课上主要采取自读、同桌读、指导读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绝大多数学生拼得又快又准,但还要照顾读得慢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准确地拼读。‎ ‎《b p m f》导学案 课题 b p m f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学会声母b、p、m、f,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 ‎2.通过看图说话,感受家庭生活的幸福。  ‎ ‎3.学会声母与单韵母拼成音节的方法,学会带调拼读音节。 ‎ ‎4.认识“爸、妈”2个生字,正确读词语。‎ 教学重难点 ‎1.学会读写声母b、p、m、f。‎ ‎2.学会声母与单韵母拼成音节的方法。‎ 课前准备 1. 制作拼音卡片。(师生) ‎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复习检查,巩固旧知(用时:5分钟)‎ ‎1.课件出示单韵母歌。‎ ‎2.教师小结,板书课题。‎ ‎1.学生拍手齐读单韵母歌:张大嘴巴ɑɑɑ,嘴巴圆圆ooo,水中倒影eee,牙齿对齐iii;嘴巴突突uuu;口吹哨子üüü。  ‎ ‎2.学生齐读课题。‎ 把下列单韵母按顺序排列。  ‎ i ɑ ü  e  o u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学生思考:谁在干什么?他们还看到了什么?  ‎ ‎2.教师出示b、p、m、f字母卡片。 ‎ ‎1.学生自由回答。预设:‎ 二、自主探究,学习声母b、p、 m、f(用 时: 20分钟)‎ ‎3.教师根据学生认读情况,示范每个声母读法,讲解要领。  ‎ ‎4.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四个声母读音。 ‎ ‎5.教师出示四个字母卡片,学生认读。‎ ‎6.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你见过的哪些物品与本课新学的四个声母比较像。 ‎ ‎7.课件出示儿歌:小广播bbb,上山坡ppp,两个门洞mmm,一尊大佛fff。‎ 小明和爸爸正在向山坡上走。爸爸背着一个大背包,手里拄着一根拐杖。山顶上有一尊大佛,山下有两个小朋友在门洞里做游戏。  ‎ ‎2.3~4名学生试读。 ‎ ‎3.学生听读,观察老师口形,体会要领。    ‎ ‎4.4人一组,组长拿出b、p、m、f拼音卡片,小组其他成员依次认读,有读错的,请他多读几遍。  ‎ ‎5.开火车认读四个声母。6.学生汇报:b像数字6;p像小推车;m像两个山洞;f像拐杖。    ‎ ‎7.学生拍手读儿歌。‎ ‎1.指导学生认读4个声母。‎ ‎2.学会区分4个声母的字形。‎ 三、掌握声母,正确书写(用时:10分钟)‎ ‎1.课件出示四线格中的b、p、m、f,引导学生观察占格。    ‎ ‎2.引导学生看书学习b、p、m、f的笔顺。 ‎ ‎3.教师范写b、p、m、f,强调书写规则。‎ ‎1.学生自由观察后汇报:‎ b和f住在二三楼,p住在一二楼,m住在二楼。‎ ‎2.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每个声母笔顺。(b:竖、右下半圆。p:竖、右上半圆。m:竖、左弯竖、左弯竖。f:右弯竖、横。)‎ ‎3.学生在练习本上练写。‎ 教师指导学生正确书写b、p、m、f。注意其书写笔顺。‎ ‎1.教师指导做游戏。‎ ‎2.教师指导游戏:看谁反应快,‎ ‎1.同桌两人,甲在乙耳边发b、p、m、f中的 某一个音,乙指出是哪个声母,然后交换进行。  ‎ 自己设计一个关于b、p、m、f的游戏。‎ 四、游戏巩固,加深印象(用时:5分钟)‎ ‎2.五人一组,一人任意说声母,其他四个同学带上b、p、m、f头饰,听到喊声向前迈一步,然后再回到队伍中,喊声母的人速度逐渐加快,比一比谁的反应快。‎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用 时:4分钟)‎ ‎1.课件出示快乐列车图片。    ‎ ‎2.教师引导学生用齐读的方式唤醒沉睡中的声母哥哥。‎ ‎1.指2~3名学生与车 厢上的b、p、m、f打 招呼。  ‎ ‎2.学生边齐读声母b、p、m、f,边书空它们 的笔顺。‎ 指导学生区分声母和韵母。‎ ‎1.教学声母b和ɑ拼读。(1)课件出示数 字“8”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猪八戒手里拿着什么? ‎ ‎(2)告诉学生数字“8”的读音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一个音节,它由声母b和带声调的韵母ā组成,合起来就读 bā。 ‎ ‎(3)教师出示音节bā的卡片,指名认读。 ‎ ‎(4)课件出示第二幅图,学生思考:小白兔正在干什么? ‎ ‎(5)出示音节bá ‎1.学习声母b和ɑ拼读。 ‎ ‎(1)学生回答猪八戒手 里拿着数字卡片“8”。 ‎ ‎(2)学生看图自由练习拼读音节bā。  ‎ ‎(3)5~8名同学认读音节bā。  ‎ (4) 学生汇报:小白兔在拔萝卜。‎ (5) 指4~5名同学读bá。  ‎ (6) 学生观察发现:图上画着箭靶,引出音节bǎ。(7)女生开火车认读音节。  ‎ ‎(8)同桌之间讨论,代表汇报:这是大坝。  ‎ ‎1.教师在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理解课文内容时,着重理解其中的关键词,运用换词体会、朗读感悟的方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且注意在课前将每一部分需要重点理解的句子用多媒体呈现,便于集体交流。 ‎ ‎2.针对本文最后出现的“红流”和“光明”‎ 二、图画引领,学习拼读(用时: 20分钟)‎ 的卡片,指名认读。 ‎ ‎(6)课件出示第三幅图,思考:图上画了什么? ‎ ‎(7)出示bǎ卡片。 ‎ ‎(8)课件出示第四幅图,学生想:谁知道这是什么地方? ‎ ‎(9)出示音节bà的卡片,引导学生认读。 ‎ ‎2.组织学生回忆音节的拼读要领。  ‎ ‎3.教师课件出示拼读口诀。 ‎ ‎4.课件出示音节:‎ bǎ、bō、bǐ、bù、pá、pò、pí、pǔ、mǎ、mō、mǐ、mù、fā、fó、fǔ,组织学生学习。 ‎ ‎5.教师出示屏幕上的音节卡片,组织学生开火车认读两拼音节,读的人要做到声音洪亮,听的人要认真,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9) 男生开火车认读音节。‎ ‎2.学生小组讨论,代表汇报:先读声母,声音短,再读韵母,声音要响亮。3.学生齐读拼读音节口诀: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 ‎4.同桌之间接龙读大屏幕上的音节:bǎ、bō、bǐ、bù、pá、pò、pí、pǔ、mǎ、mō、mǐ、mù、fā、fó、fǔ等。 ‎ ‎5.学生一个接一个读音节,全班同学认真倾听,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两个词语,教师应提前预知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理解和领悟词语的表面意思和深层含义。教学时可以采用联系上下文法和展开想象法进行理解。‎ 三、看图识字, 学用结合 (用 时:8分钟)‎ ‎1.课件出示课文最后一幅插图,问:图上都画着谁?  ‎ ‎2.出示“爸爸、 妈妈”‎ ‎1.指名回答:图上画着爸爸、妈妈,他们正陪着小女孩玩耍。  ‎ ‎2.学生按小组顺序轮读爸爸、妈妈两个词。  ‎ 指导学生认字识词。‎ 生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 ‎3.以同桌为单位,互相对读生字“爸、妈”。‎ 四、游戏巩固,强化方法(用 时:8分钟)‎ 出示“快乐大转盘”,讲清规则:六人一组,组长拿出拼音大转盘,小组成员依次任意转动转盘,指针停在哪儿,就把转盘内圈的声母和外圈的单韵母组成的音节快速拼读出来,就可得一分,在规定的时间得分最多者获胜,获得博士帽一顶。‎ ‎1.六人一组,开始活动。2.选出两组进行比赛,哪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得快,哪组获胜。‎ 指导学生熟悉其游戏规则。‎ ‎3 b p m f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声母b、p、m、f,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2.认识音节,初识两拼法,能准确拼读b、p、m、f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3.借助拼音,正确认读“爸爸、妈妈”2个词语,认识“爸、妈”2个生字。‎ ‎4.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汲取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认识音节,能准确拼读b、p、m、f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2.初步掌握两拼音节的拼读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正确认读声母b、p、m、f,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重点)‎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带声调的单韵母苹果)师:同学们,苹果园里的苹果树上结了许多又大又红的苹果,大家想和老师一起去摘苹果吗?(复习6个单韵母:摘苹果游戏。指名“摘苹果”,先自己读一读苹果上的音,然后带大家读。)‎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在拼音王国里认识了6个单韵母朋友,其实,在拼音王国里还住着许多声母朋友呢!大家想不想去和它们交朋友?‎ 二、教学声母b 和p ‎1.学习b的音。‎ ‎(1)出示课件,看图说话引出b。‎ 师:同学们请认真看看图,图上画着谁?他在干什么?(听广播)‎ ‎(2)出示拼音卡b,读一读。(收音机里放广播b b b。)‎ ‎(3)教师范读,讲发音方法。(发b的音时,两片唇要闭合,把气憋住,然后突然放开,让气流冲出双唇就是b的音。)‎ ‎2.学习b的形。‎ ‎(1)请小朋友们再仔细观察,说说b像什么。(右下半圆b b b。)‎ ‎(2)儿歌记忆:像个6字b b b。‎ ‎(3)指导书写。‎ ‎3.学习p的音和形。(方法同上)‎ ‎(1)在教发p的音时,双唇闭合,把气憋住,再突然放开,且p比b的气流强。(教师可借用白纸示例p的发音,引导学生体会)‎ ‎(2)儿歌记忆:大步向前爬上坡p p p,端起水来把水泼p p p。‎ ‎4.比较b和p的发音和形。‎ 三、教学声母m ‎1.出示教学挂图m:图上的两个小朋友在干什么?两个门洞看起来像什么呢?‎ ‎2.出示声母m卡片,问:这个字母怎么读?‎ ‎3.启发记忆m的形,编记忆小儿歌:两个门洞m m m。‎ 四、教学声母f ‎1.出示教学挂图f,问: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2.借助“佛”的音读f。教师范读,讲发音要领。学生体会读,开火车读。‎ ‎3.启发记忆f的形:一根拐杖f f f。(出示课件)‎ 五、指导书写,养成好习惯 ‎1.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与b、p、m、f交上了朋友。现在,我们来练习写一写,比一比谁写得漂亮,好吗?‎ ‎2.指导书写b和p。‎ ‎(1)出示声母b和p,让学生比较它们在四线格里的异同点。‎ ‎(2)指导书写。学生结合书中范例进行对照比较,练习书写。‎ ‎3.指导书写m和f。(出示课件)‎ ‎(1)指导书写m。认识基本笔画:右弯竖。强调学生注意m的笔顺和占格。‎ ‎(2)指导书写f。认识f的基本笔画,老师强调f的笔顺和占格。‎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姿势和执笔方法。‎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拼读b、p、m、f和单韵母a、o、i、u组成的音节。初步掌握两拼音节的拼读方法。(难点)‎ ‎2.借助拼音,正确认读“爸爸、妈妈”2个词语,认识“爸、妈”2个生字。‎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6个韵母家族的朋友a、o、e、i、u、ü,今天我们又认识了声母家族的4个新朋友b、p、m、f。如果把一个声母和一个韵母放在一起,让它们做朋友,就可以写出一个完整的音节,拼出一个汉字的音。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拼读的方法吧。‎ 二、快乐游戏,学习拼读。‎ ‎1.听音取卡片。教师读一个声母,学生取出卡片。(师:“b 在哪里?”;生:‎ ‎“b 在这里。”)‎ ‎2.师:这些声母朋友太孤单了,它们想找朋友做游戏,我们来做一做“找朋友”的游戏吧。(课件出示声母和6个单韵母)‎ ‎(1)课件再次出示声母b和韵母a拼成音节ba。‎ ‎(2)教师示范音节拼读方法,学生跟读。‎ ‎(3)学生自由练习拼读。‎ ‎(4)小结两拼音节拼读方法,出示两拼法儿歌:‎ 拼音音节直呼法,声母支架韵母发。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师过渡:大家可真厉害,那让韵母a戴上声调帽,你们还会不会拼读呢?(指导学生观察书上的4幅图,说说分别画了什么。)‎ ‎3.学生交流,练习拼读。(出示拼音卡片)‎ ‎4.看图读音节。‎ ‎(1)课件出示剩下的声母与6个单韵母组成的音节。(指名拼读,师正声)‎ ‎(2)给学生充分的拼读时间。(多种方式练习拼读)。‎ 三、儿歌渗透,练习拼读 ‎1.师:同学们真聪明,老师很喜欢。让我们来休息一下,读读儿歌吧!‎ 爬石阶 一只手,牵爸爸(bà ba),‎ 一只手,拉妈妈(mā ma)。‎ 小娃娃,爬石阶,石阶高,他不怕。‎ 爬呀爬,爬呀爬,爬上石阶笑哈哈。‎ ‎2.指导学生练习读“爸爸、妈妈”,强调读出轻声。认识两个生字:爸、妈。‎ ‎[教学板书]‎ ‎3 b p m f b—ō—bō p—á—pá m—ǐ—mǐ f—ù—fù ‎[教学反思]‎ 本课伊始,我采用“摘苹果”的小游戏导入,让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了,这对引入新知识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在书写环节中,我注意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认真书写的好习惯,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搭桥铺路。在巩固拼音环节,通过学生乐于接受的儿歌练习,让学生在练读“爸爸、妈妈”中既学会了轻声,又认识了本课的两个生字“爸、妈”,一举两得。‎ ‎《汉语拼音3 b p m f》教材简说 ‎ 本课包括四部分内容。‎ ‎ 第一部分是四个声母 b、p、m、f,每个声母配有一幅图。第一幅图是一个小朋友在听广播,广播的“播”提示b的音,收音机的形状提示 b 的形。第二幅图是一个小朋友在爬坡,爬坡的“坡”提示 p 的音,小男孩举着的小红旗的形状提示 p 的形。第三幅图是两个孩子做摸人的游戏,“摸”提示 m 的音,三根门柱和上面的门梁构成的图形提示 m 的形。第四幅图是老爷爷手拄着拐杖在观赏佛像,“佛”提示 f 的音,拐杖提示f的形。‎ ‎ 第二部分是拼音练习,包括三项内容:一是以音节 ba为例,借助图画教学拼音方法;二是声母 b 和带调韵母 a 的拼音;三是 b、p、m、f 和 a、o、i、u 相拼的拼音练习。‎ ‎ 第三部分是 b、p、m、f 的书写格式及笔顺。‎ ‎ 第四部分是读词认字,配有图画,图上画着幸福的一家:“爸爸”“妈妈”带着“我”在公园里游玩。‎ ‎ b、p、m、f的发音方法及音节的拼读方法、认识汉字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韵母带调拼音是教学难点。‎ ‎《汉语拼音3 b p m f》教法建议 一、字母教学 ‎ 目前我们已经学习两课了,在学习第3课之前复习“a、o、e、i、u、ü”6个单韵母,引导学生说说是怎样学习这几个单韵母的?(①图上画的是什么?借助哪个字读准字母的音;②观察图与字母的特点,学习字母的形;③书写字母时仔细观察字母的占格位置,几笔写成的?)在总结方法的基础上学习本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二、课件演示,学会拼读音节 ‎1.首先要仿照课本的图像做成课件。‎ ‎⑴出示“a”。‎ ‎⑵出示小女孩推着卡片“b”,告诉学生一个声母“b”和一个韵母“a”碰到一起可以拼出一个音节“ba”。‎ ‎⑶演示动画效果。小女孩推卡片“b”变成音节“ba”。‎ 告诉学生在拼读时,声母“b”要读得轻短,单韵母“a”要读得响亮些。把“b”和“a”快速连读成音节。借助“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不留空”的要领帮助学生掌握拼读音节的方法。‎ ‎2.“b p m f”和“u、o”的拼读用射线表示,可以作成课件,由于没有图,有一定难度。这一部分单韵母未标声调,教学时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可能进行带调拼读。‎ ‎4 d t n l ‎[教学目标]‎ ‎1.掌握声母d、t、n、l的发音及d、t、n、l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的正确拼读。会认“马、土、不”3个生字。‎ ‎2.能够用拼音拼读“马路、泥土”2个生词。‎ ‎3.根据拼音正确朗读儿歌《轻轻跳》。‎ ‎4.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汉语拼音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拼读声母d、t、n、l和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2.能够自己用拼音拼读“马路、泥土”2个生词。‎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正确认读声母d、t、n、l,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重点)‎ 一、激趣导入 ‎1.复习4个声母及其拼读。‎ ‎(1)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上节课认识了哪几个声母宝宝吗?(引导学生回忆,课件出示)‎ ‎(2)哪个聪明的同学能将图上的拼音拼读出来?(课件出示配图拼音)‎ ‎2.揭示新课。‎ 师:同学们真聪明!下面请翻到课本第26页,请大家仔细看一看,谁能又快又准地找出课题中的4个字母?(引导学生找出图片中的“d、t、n、l”?)‎ 二、教学声母d ‎1.学习声母d。‎ ‎(1)看图引出声母d。‎ ‎(2)师:木棍放在大鼓的右侧像什么?(板书:d)‎ ‎(3)教学d的发音,体会发音要领。‎ ‎2.教学d的书写,记清形。(左下半圆d d d。)‎ ‎3.教学d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1)声母是d,韵母是í。声音不中断,紧接着带出í,直呼“dí”(笛)。‎ ‎(2)开火车读di的四声,组词读。‎ 三、教学声母t ‎1.出示课件,看图引出t:请同学看雨伞的伞柄,它的形状就是我们要学的t。‎ ‎2.教学t的发音,记清形。‎ ‎(1)看、听:将薄纸放在嘴前,示范d、t的区别。发t时,嘴里有一股气送出。‎ ‎(2)编顺口溜记:伞柄尾端t t t,雨天特别需要它。(出示课件)‎ ‎3.指导t的书写。(出示课件)‎ ‎4.拼读t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出示课件)‎ ‎(1)念儿歌,学习拼读。(课件出示儿歌)‎ ‎(2)老师引导学生拼读,练习四声。分组读,齐读。‎ 四、教学声母n ‎1.师:两个门洞是什么字母?(生:两个门洞m m m。)那么一个门洞呢?(出示课件,板书:n)‎ ‎2.教学n的发音,认清形。‎ ‎(1)谁能看图编一个顺口溜?(一个门洞n n n。)‎ ‎(2)教师范读、领读。学生齐读,教师相机正音。‎ ‎3.教学n和á、é、ǐ、ù、ǚ的拼读。‎ ‎(1)念儿歌,学习拼读。(课件出示儿歌)‎ ‎(2)老师引导学生拼读,练习四声。(分组读、齐读)‎ ‎4.指导书写。先让学生观察n在四线格中的位置,然后书写(两笔写成,占中格),师提醒要占满中格。‎ 五、教学声母l ‎1.看图,说话引出l:图上画着谁?他手上拿的是什么?‎ 生:一个小朋友拿着小棒在打鼓,小棒的形状就是声母l。(板书:l)‎ ‎2.读准音,认清形。‎ ‎(1)范读,讲解l的发音要领。(发音时,舌尖顶住上牙床,舌尖展开,让气流从舌头两边出来,声带颤动。)‎ ‎(2)比较n和l的发音。提示:发n音时,鼻翼两侧微微振动,而发l音时,没有这种感觉。‎ ‎(3)记忆字形:一根小棒l l l。(出示课件)‎ ‎(4)教学l和ā、è、ì、ù、ǘ的拼读。‎ ‎(5)指导书写,让学生练习书写。(提示:占上格和中格,上格不顶线)。‎ 六、读顺口溜,复习巩固 ‎(出示配图课件)‎ 左下半圆d d d,小小伞把t t t。‎ 一个门洞n n n,一根木棒l l l。‎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拼读d、t、n、l和单韵母a、e、i、u、ü组成的音节。(重点)‎ ‎2.借助拼音,正确认读“马路、泥土”2个词语。(难点)‎ ‎3.正确朗读儿歌《轻轻跳》,认识“马、土、不”3个生字。‎ 一、趣味题,巧复习 ‎1.猜字母游戏:‎ 马蹄声响是什么声母的发音?(学生回答:声母d)‎ 伞柄尾端是什么声母的形状?(学生抢答:声母t)一个门洞是什么声母,那一根小棒又是什么声母呢?(指名回答:声母n、l)‎ ‎2.(开火车读拼音卡片)巩固d、t、n、l的字母形态。‎ ‎(1)比较区分:b—df—tn—mb—p ‎(2)请学生自主观察声母形态,想一想,你会用什么方法来区分它们呢?(自由交流,指名回答)‎ ‎(3)编故事区分以上声母形态,师生再次巩固声母发音练习。(自由交流,指名回答)‎ 二、看图学音节。‎ ‎1.老师引导学生读一读课本第26页的拼音。‎ ‎2.出示课件:mǎ lùní tǔ ‎3.老师示范读,让学生自由举手领读,开火车读。‎ 三、看图拼音节,认生字 ‎1.看图说话:图上画了什么?你能看图说几句话吗?(出示课件)‎ ‎2.出示带拼音的词语:马mǎ路lù泥ní土tǔ,根据拼音读一读。‎ ‎3.这些生字你认识吗?你是怎么认识的?面对不认识的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能把它们记住?(结合图片,联系生活实际)‎ ‎4.指名读生字,口头组词。‎ 四、拼读儿歌 ‎1.出示儿歌《轻轻跳》:请大家自己拼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问学生会拼读哪些音节,让学生做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 ‎3.教师带读,学生自由举手读、开小火车读、齐读。‎ ‎4.认识“马、土、不”3个生字。‎ ‎[教学板书]‎ ‎4 d t n l 马、土、不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利用课件出示意境图,让学生从富有趣味的卡通图中找出要学的声母,意在制造悬念。因为好奇心会促使学生较快进入学习状态。‎ 通过实践活动,使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形象具体的亲身体验,学生记忆会更深刻。在本堂课上我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趣味活动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d t n l》教材简说 ‎ 本课包括五部分内容。‎ ‎ 第一部分是四个声母 d、t、n、l,每个声母配有一幅图画。第一幅图是一个队鼓和一副鼓锤,敲鼓的声音“”提示 d 的音,队鼓和鼓锤组成的图形提示 d 的形。第二幅图是一条跳起的鱼,鱼的体态提示 t 的形。第三幅图是一个门洞,门洞的形状提示 n 的形。第四幅图是一个小男孩手拿一根小木棍赶猪,小男孩嘴里发出的声音“嘞”提示 l 的音,小男孩手中的木棍儿提示 l 的形。‎ ‎ 第二部分是 d、t、n、l 与单韵母的拼音练习。‎ ‎ 第三部分是 d、t、n、l 的书写格式及笔顺。‎ ‎ 第四部分是带调拼读音节,认识五个生字。配有一幅情境图,蕴含着一个故事情节:一匹马驮着米袋在路上走,路边有大片大片的土地。米袋不知什么时候漏了,小马却没有发觉,小兔子飞快地追上来告诉它:你的米袋漏了。‎ ‎ 第五部分是一首儿歌。‎ ‎ 声母 d、t、n、l的发音及与韵母拼读音节、认识汉字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n、l的发音及 n、l 与韵母的拼读是教学的难点。‎ ‎《d t n l》导学案 ‎ 课题 d t n l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学习“d、 t 、n、l” 4个声母,读准音,记住形,正确书写。 ‎ ‎2.认识“不、土、马”3个生字,看图说话,学会儿歌。‎ 教学重点 1. 声母d、t、n、l的发音及与韵母拼成音节。‎ ‎2.认识汉字。‎ 课前准备 ‎1.制作拼音卡片。(师生) ‎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用时:3分钟)‎ ‎1.过渡: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两个声母d、t和它们与单韵母组 成的音节。我们一起比 一比,看哪个小朋友最认真,最聪明,学得最 好,读得最准。  ‎ ‎2.板书d、t,引导学生跟着认读。‎ 跟着老师读声母d、t。‎ 引导学生会读,会区分。‎ 二、学习声母d、t和相关音节。(用时:12分钟)‎ ‎1.课件出示第一幅插图,问:图上画了什么?它会发出什么声音?‎ 教师小结:鼓声 “咚”的声母就是d,板书:d。‎ ‎2.引导学生认读d,记清d的形。  ‎ ‎(1)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认读d。  ‎ ‎(2)引导学生念:左下半圆d d d 。  ‎ ‎(3)出示四线格,引导学生书写d,并强调书写要点。  ‎ ‎3.引导学生学习声 母d和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 ‎1.看图自由说话。 ‎ ‎2.采用多种形式认读 d。3.跟着老师念:‎ 左下半圆d d d 。 ‎ 4. 跟着老师在四线格中书空d。  ‎ 5. 在汉语拼音本上练习书写d。  ‎ 6. 展示书写d。 ‎ ‎7.小组内尝试拼读出示的音节。  ‎ ‎8.跟着老师认读音节。‎ ‎9.开火车拼读音节。 ‎ ‎10.跟着老师拼读四声音节。‎ ‎11.开火车拼读四声音节。  ‎ 在学生自主学习后,课件出示填空,帮助学生弄清d、t。‎ ‎1.我会拼。  dà  dé  dù  ‎ ‎2.先看笔顺,再在四线格里写d。  ‎ ‎3.填一填。 ‎ ‎(   )—ā—tā ‎ t—(   )—tǎ  ‎ ‎4.我会写。在四线格中把t写几遍。‎ ‎(1)课件出示相关音节,引导学生拼读。 ‎ ‎(2)引导学生多种形式拼读四声音节。  ‎ ‎4.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声母t。‎ ‎12.仿照学习声母d的方法自主学习声母t。全班展示学习情况。‎ 三、学习声母nl和相关音节。(用时:10分钟)‎ ‎1.猜谜引入:两个门洞是什么字母?引导复习:两个门洞m m m。今天我们要学一个门洞n,板书:n。2.引导学生认读n,记清n的形。 ‎ ‎3.引导学生学习声母n和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1)课件出示相 关音节,引导学生拼读。  ‎ ‎(2)引导学生多种形式拼读四声音节。  ‎ ‎4.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声母l。‎ ‎1.自由猜谜语。  ‎ ‎2.采用多种形式认读n。 ‎ ‎3.跟着老师念:‎ 一个门洞n n n。  ‎ ‎4.跟着老师在四线格 中书空n。  ‎ ‎5.在汉语拼音本上练习书写n。  ‎ ‎6.跟着老师拼读四声音节。 ‎ ‎7.开火车拼读四声音节。‎ ‎8.仿照学习声母n的方法自主学习声母l。‎ 在学生自主学习后,课件出示填空,帮助学生弄清n、l。‎ ‎1.猜一猜。  ‎ 两个门洞(    ),  ‎ 一个门洞(    )。‎ ‎2.我会写,在四线格中书写n。     ‎ ‎3.我会拼。  ‎ nǚ  nǐ  ná  ‎ ‎4.我会填。  ‎ l—u—(    )  ‎ l—ü—(    )。‎ 四、拼读儿歌。(用时:5分钟)‎ ‎1.课件出示儿歌《轻轻跳》,引导学生自己拼读,说说读懂了什么?  ‎ ‎2.请小老师带着大 家读一读。      ‎ ‎3.教师领读红色的音节。 4.引导学生试读儿歌,说说儿歌讲了什么?  ‎ ‎1.自由拼读儿歌,小组内交流收获。  ‎ ‎2.跟着小老师拼读儿歌。3.跟着老师拼读红色的音节。  ‎ ‎4.尝试读儿歌,交流儿歌内容。  ‎ ‎5.展示汇报。‎ 我会读儿歌。 ‎ 马蹄声声d  d  d, 鱼儿摆尾t  t  t, 一个门洞n  n  n, 小乐赶猪l l l。‎ ‎5.组织交流。‎ 五、认读生字。(用时:10分钟)‎ ‎1.课件出示插图,引导学生尝试拼读“不、土、马”3个生字。      ‎ ‎2.请小老师教读音节、生字。      ‎ ‎3.组织学生开火车认读。 4.组织小组练习读,互相纠正。     ‎ ‎5.引导学生给生字找朋友。‎ ‎1.尝试看图拼读音节,认读生字。  ‎ ‎2.跟着小老师拼读音节,认读生字。  ‎ ‎3.采用多种形式拼读音节,认读生字。  ‎ ‎4.小组内给生字找朋友。5.全班展示。‎ 我会认。 ‎ bù  tǔ  mǎ  ‎ 不   土  马 ‎《ɡ k h》导学案 ‎ 课题 ɡ k h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学会“ɡ、k、h” 3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 ‎2.读准“ɡ、k、h”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 ‎ ‎3.初步掌握三拼连读的拼音方法。 ‎ ‎4.认识“画、打”2个生字,会读儿歌。‎ 教学重点 ‎1.学会读写“ɡ、k、h” 3个声母,学会三拼连读。‎ ‎2.认识“画、打”。‎ 课前准备 ‎1.制作拼音卡片。(师生) ‎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复习导入。(用时:5分钟)‎ ‎1.出示拼音卡片,引导学生开火车认读6 个韵母。 ‎ ‎2.出示拼音卡片,问:我们已经学过几个声母了?谁来读?‎ ‎1.开火车认读6个单韵母。‎ ‎2.自由认读学过的声母。‎ 我会分类。  ‎ ɑ o e i u ü y w b p m f d t n l  ‎ 韵母:            声母:‎ 二、学习声母ɡ、k、h。(用时:15分钟)‎ ‎1.过渡:今天,我们再来认识3个声母朋友,比一比看谁最先学会。  ‎ ‎2.引导学习声母ɡ。  ‎ ‎(1)课件出示第一幅插图,引导学生看图说话:图上画着什么?它们在干什么?教师小结。  ‎ ‎(2)示范发音,引导学生仔细听,看口形。 ‎ ‎(3)引导学生练习认读。(4)引导学生念顺口溜:一群白鸽ɡ ɡ ɡ。  ‎ ‎(5)出示四线格,范写ɡ,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并强调书写要点。引导学生练习书写。组织展示。  ‎ ‎3.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声母k、h。‎ ‎1.认真观察第一幅插图,小组内互相练习说话。  ‎ ‎2.全班展示说话:图上画着几只鸽子,衔着一只花环。鸽子的“鸽”声母是ɡ。花环的形状像ɡ,板书:ɡ。3.认真看老师的口形,跟着老师发音。  ‎ ‎4.多种形式认读ɡ。齐读,开火车读。  ‎ ‎5.跟着老师念顺口溜。  ‎ ‎6.跟着老师书空ɡ。 ‎ ‎7.自由练习书写ɡ。 ‎ ‎8.用同样的方法自主学习声母k、h。‎ ‎1.我会说。 ‎ 鸽子鸽子ɡ ɡ ɡ, ‎ 蝌蚪蝌蚪k k k, ‎ 喝水喝水h h h。 ‎ ‎2.我会读。 ‎ 鸽子花环ɡ ɡ ɡ, ‎ 一群蝌蚪k k k,  ‎ 像把椅子h h h。 ‎ ‎3.我会写ɡ k h。。‎ 三、学习三拼音节。(用时:10分钟)‎ ‎1.引导拼读三拼音节ɡuɑ(1)课件出示插图,问:图上的小女孩在干什么?(2)板书:ɡuɑ,引 导学生观察: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拼音有什么不同?  ‎ ‎(3)引导学生念顺口溜。(4)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拼读三拼音节ɡuɑ。  ‎ ‎2.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拼读其它三拼音节。‎ ‎1.自由看图说话。 ‎ ‎2.学生自由交流。  ‎ ‎3.仔细听老师介绍三拼音节的知识。  ‎ ‎4.跟着老师念顺口溜。声轻,速度快,韵母响,三音连读很顺当。  ‎ ‎5.多种形式练习拼读三拼音节。  ‎ ‎6.全班展示。‎ 在学生自主学习后,课件出示填空,帮助学生学习三拼音节。‎ 我会填。 ‎ ɡ-u-ǒ→( ) ɡ-u-ā→( ) ‎ h-u-à→( ) ‎ 四、学习儿歌和生字。(用时:10分钟)‎ ‎1.引导学生拼读儿歌中红色的音节,巩固三拼连读的拼音方法。 ‎ ‎2.引导学生自由读儿 歌。3.出示插图,引导学生看图读词语。 ‎ ‎4.引导学生看图,用图中出现的词语说话。 ‎ ‎5.引导学生朗读儿歌,学习“画、打”2个生字。‎ ‎1.自由拼读儿歌中红色的音节。  ‎ ‎2.自由读儿歌。 ‎ ‎3.全班汇报。 ‎ ‎4.看图读词语,并用这些词语练习说话。  ‎ ‎5.多种形式朗读儿歌,学习2个生字,多读几遍。‎ ‎1.猜一猜儿歌的谜底。             2.我会认。 ‎ dǎ     huà  ‎ 打     画 ‎5 g k h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g、k、h,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2.正确拼读g、k、h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三拼音节,初步掌握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 ‎3.能够借助拼音拼读“画画、打鼓”2个生词,会认“画、打”2个生字。‎ ‎4.能够自己拼读儿歌,做到流利朗读。‎ ‎[教学重难点]‎ ‎1.声母g、k、h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三拼音节的正确拼读。‎ ‎2.能正确拼读带声调的三拼音节。‎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正确认读声母g、k、h,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重点)‎ 一、激趣导入 ‎1.边诵读情境儿歌,边出示情境图上四个小孩。(课件出示图片)‎ 四个小画家,一同来作画。小康画蝌蚪,小刚画白鸽,小航画小河。‎ 咦,小红画的是什么?你来说一说。‎ ‎2.老师领读儿歌,带领学生初步体验g、k、h的发音方式。‎ 二、教学声母g ‎1.看插图说话引出g:图上画的是什么?(看图说话:图上画着一只鸽子,衔着一只花环。)‎ 教师引入:鸽子的“鸽”声母是g。花环的形状像g。(板书:g)‎ ‎2.教学g的发音,认清形。‎ ‎(1)教顺口溜:一群白鸽g g g。‎ ‎(2)口语运用:①弟弟和哥哥(gē ge)一同去上学。②这只鸽(ɡē)子真漂亮。③爷爷在打鼓(ɡǔ)。‎ ‎(3)师范读,生跟读。再自由练读。‎ ‎3.指导书写。‎ ‎(1)观察g的家在哪里呢?‎ ‎(2)课件出示g的笔顺动画,教师指导:g占中下格,先半圈,后竖左弯,竖左弯下面不顶格,注意“J”的竖要写得直。‎ ‎(3)师在黑板上范写,生书空、练习。‎ 三、教学声母k ‎1.看插图说话:两只小蝌蚪叮在水草上。‎ 引入:蝌蚪的“蝌”的声母就是k。(板书:k)‎ ‎2.教学k的发音,认清字形。‎ ‎3.比较g和k的发音:k的发音部位与g相同,但气流弱。(提示:将薄纸放嘴边比较读g和k。)‎ ‎4.教顺口溜:蝌蚪叮草k k k,一挺机枪k k k。‎ 四、教学声母h ‎1.看插图说话引出h:图上画着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看图说话:小女孩坐在椅子上喝水。)‎ ‎2.教学h的发音,认清形。‎ ‎3.指导书写声母h、k,重点指导:声母k,先写竖,再写左斜右斜,即“”,注意“”是一笔完成。占中上格,上面不顶格。‎ ‎(1)师在黑板四线格中范写。‎ ‎(2)生书空,练习书写。‎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拼读g、k、h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三拼音节,初步掌握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难点)‎ ‎2.借助拼音,正确认读“画画、打鼓”2个词语,认识“画、打”2个生字。‎ ‎3.正确朗读儿歌《说话》。‎ 一、复习导入 ‎1.老师出示字母卡片让学生开火车读。‎ ‎2.师引入: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给声母宝宝找朋友。(出示课件)‎ 二、看图拼读两拼音节 ‎1.师:g、k、h能和哪些韵母宝宝组成朋友?同桌之间互相试着拼一拼。‎ ‎2.学生练习拼读,老师评价总结:g、k、h能和a、e、u组成朋友。‎ ‎3.学生练读:ɡāgègùkǎkěkūhāhēhǔ(出示课件)‎ ‎4.小组互读,全班齐读。‎ 三、看图学习拼读三拼音节 ‎1.出示课件中的配图儿歌《花青蛙》,老师领读儿歌。‎ 花(huā)青蛙,叫呱(ɡuā)呱,西瓜地里看西瓜(ɡuā)。‎ 西瓜夸(kuā)青蛙背背花,青蛙夸西瓜长得大。‎ ‎2.音节分析:“瓜”的音节怎么写?(板书:ɡuā)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拼音有什么不同?‎ ‎(1)ɡuā是由声母g,介母u,和带调韵母ā 3个字母组成的。师:原来我们称u为什么?(单韵母)在这里介于声母和单韵母之间,我们叫它介母。‎ ‎(2)师示范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学生跟读,同桌相互练习。‎ ‎3.拼读音节。(由声母、介母、韵母组成的音节叫三拼音节。)‎ ‎(1)三拼音节怎么拼呢?(出示图片)‎ ‎(2)讲解三拼音节发音的要领:一是要快,二是连,要一口气连续成一个音节,中间不能中断。(顺口溜: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连得很顺当。)‎ ‎4.教学三拼音节huā。(出示课件)‎ ‎(1)分析音节:声母h,介母u,韵母ā。‎ ‎(2)回忆拼读方法。‎ ‎(3)练习拼读音节。(指名拼读、开火车读、齐读)‎ ‎5.小组合作练习。‎ 四、看图拼音节,学生字 ‎1.老师出示课件“小熊画画”“小老虎打鼓”图。‎ ‎2.师:图上画了什么?你能看图说几句话吗?(鼓励学生自由说话)‎ ‎3.出示带拼音的词语:画画、打鼓。让学生根据拼音自己拼一拼。‎ ‎4.师:谁能用上这些词语来说一句话?(鼓励学生自由说话)‎ ‎5.指导识记生字“画、打”。‎ 五、拼读儿歌 ‎1.课件出示儿歌《说话》:请学生自己试着拼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你会拼读哪些音节?请学生做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 ‎3.学生自由举手读、开小火车读、齐读。‎ ‎4.看图拼音节,引导学生说说生活中别的动植物是怎么“说话”的。‎ ‎[教学板书]‎ ‎5gkh ɡ—u—ā—ɡuā h—u—à—huà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我主要从以下两点入手:‎ ‎1.从图入手,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教学中,我利用意境优美的情景图,让学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学生观察得细致,发言也非常积极。‎ ‎2.在拼音活动中体会汉字的趣味性。在拼音教学中,我设计了许多活动,有学习儿歌、拼读音节等。在学习拼音的活动中,我指导学生将拼音学习与自己身边的事物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习汉字的趣味。‎ ‎《g k h》教材简说 ‎ 本课包括五部分内容。‎ ‎ 第一部分是三个声母 g、k、h,配有一幅图。图上一只和平鸽衔着弯曲的橄榄枝飞来,鸽子的“鸽”提示 g 的音,橄榄枝的形状提示 g 的形。湖边有水草和蝌蚪,蝌蚪的“蝌”提示 k 的音,蝌蚪和水草构成的形状提示 k 的形。两个小孩坐在靠背椅上喝饮料,“喝”提示 h 的音,椅子侧面的形状提示 h 的形。‎ ‎ 第二部分是 g、k、h 与单韵母的拼音练习。‎ ‎ 第三部分是 g、k、h 的书写格式和笔顺。‎ ‎ 第四部分是三拼音,包括两项内容:一是以音节 guā 为例,借助图画教学三拼音的方法;二是三拼音的练习。‎ ‎ 第五部分是认字,配有图画和一首儿歌。画面上一个小哥哥在美丽的湖边画荷花,小弟弟拉着妈妈在一边看。在图中相应的画面旁边出现了三个词:荷花、哥哥、弟弟。‎ ‎ g、k、h 的发音、三拼音的拼音方法及认字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三拼音的拼音方法是难点。‎ ‎《汉语拼音5 g k h》教法建议 ‎ 儿童是活泼好动的,对于新鲜的事物感兴趣,会主动地去接受。我认为在拼音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来辅助学生学习。如果学校有条件的话可以充分利用电教手段,把三拼音节的学习做成课件,变书中静止的画面为动态的画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学习能力。‎ ‎1.电脑演示从“g—u→gu”这两个音节入手。先让学生进行音节的拼读,再请学生说说两拼音的拼读方法,然后在电脑上添加“ā”,让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 ‎2.认识三拼音节:‎ ‎“g”是声母,在前边(点击电脑鼠标:“g”变蓝色)‎ ‎“u”是韵母,在中间(点击鼠标:“u”变绿色)‎ ‎“a”是韵母,在后边(点击鼠标:“a”变红色)‎ ‎ 告诉学生我们把中间的韵母叫介母。(点击:绿色“u”闪三下。由声母、介母、韵母组成的音节叫三拼音节。怎样读好三拼音节呢?我们请电脑博士讲一讲好吗?电脑博士讲:读三拼音节时,先读声母 ‎“g”,再读介母“u”,紧接着读韵母“ā”,连成一个音节。听我读一遍“guā”,听清楚了吗?跟我一起读“guā”。(停2秒钟电脑接着说)读的时候要快连读,气流不能中断。编一个小儿歌送给你:(电脑显示)轻声介快韵母响,三音相连要迅速。你们记住了吗?‎ ‎ 学生掌握了发音的技巧,可结合下面三拼音节的学习反复练习体会,当学生读得不准时,教师绝对不要批评孩子,以免打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要以鼓励表扬的形式激励学生主动地拼读,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2 i u ü y w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单韵母i、u、ü和声母y、w,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2.正确认读yi、wu、yu 3个整体认读音节,知道y和ü在一起组成音节,ü上两点要省略的拼写规则。‎ ‎3.正确认读i、u、ü、yi、wu、yu的四声。‎ ‎4.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 ‎[教学重难点]‎ ‎1.学会3个单韵母和3个整体认读音节,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书写。‎ ‎2.初步区分韵母、声母和音节,明确整体认读音节的概念。‎ ‎3.知道y和ü在一起组成音节,ü上两点要省略的拼写规则。‎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认读单韵母i、u、ü,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重点)‎ ‎2.正确认读i、u、ü的四声。‎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咱们上节课学习了哪3个单韵母吗?课件出示配图文字,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儿歌,回顾所学韵母。(圆圆脸蛋羊角辫,张大嘴巴a a a;太阳出来红彤彤,公鸡啼叫o o o;清清池塘一只鹅,水中倒影e e e。)‎ ‎2.今天,我们还要认识3个单韵母。(板书:i、u、ü)希望每位同学都能认真听、仔细看、正确读。‎ 二、教学i、u、ü的发音。‎ ‎1.看图说话引出字母。(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1)图上画的是什么?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师:其实这幅图里面藏着我们今天要学习的3个新的单韵母朋友。看看哪个同学能够最快找出这3个韵母朋友。(出示课件)‎ ‎(3)师:同学们看得真仔细,这么快就找到了i、u、ü。那就让我们和i、u、ü来交朋友吧。‎ ‎2.教学i的发音。‎ ‎“衣服”的“衣”就是单韵母i的读音。跟老师来读一读,i i i。‎ ‎(1)听音、发音。(念“i”的时候,嘴角要向两边拉开,笑眯眯的,牙齿要对齐。)‎ ‎(2)编顺口溜:牙齿对齐i i i。‎ ‎3.教学u的发音。‎ 师:我们编顺口溜记住了i,那么这个u又该怎么念呢?‎ ‎(1)乌鸦的“乌”就是u的发音,念u的时候嘴唇要收成一个圆形,中间留一个小孔,跟着老师念一念,u u u。(出示课件)‎ ‎(2)编顺口溜记发音:嘴巴突出u u u。‎ ‎4.教学ü的发音。‎ ‎(1)师:认识了u,再来读读ü吧。小鱼的“鱼”念轻声就是ü的读音,念ü的时候就像在吹笛子,看老师的口形读ü ü ü。‎ ‎(2)师:同学们发现了吗?ü和u有什么联系呢?(ü就是u上面加上两点。)‎ ‎(3)读顺口溜:嘴吹口哨ü ü ü,小鱼吐泡ü ü ü。‎ 三、学习i、u、ü的四声 ‎1.学习i的四声。(出示课件)‎ ‎(1)学习i的发音。‎ 师:同学们,我们跟i、u、ü交上了朋友,它们心里可高兴了,小i就想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小眼睛看仔细了,变,变,变,小i变完魔术后你还认识它吗?谁来读读它?指名读,齐读。(出示课件)‎ ‎(2)学习标调。‎ 同学们,你们刚才发现了吗?小i戴上四声帽子的时候跟a o e戴帽子的时候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出示:ī í ǐ ì)‎ ‎(3)读顺口溜:小i有礼貌,标调就摘帽。‎ ‎(4)分组练习四声。‎ ‎2.学习u的四声。‎ ‎(1)学习u的发音。‎ 师:小u看见小i变出了四顶漂亮的帽子,它也开始变魔术了。(出示:ū ú ǔ ù学生自由举手朗读、齐读、开火车读。)‎ ‎(2)根据u的四种读音分别组词。(出示课件)‎ ‎3.学习ü的四声。‎ ‎(1)师:同学们能读出它吗?一起读一读:ǖ ǘ ǚ ǜ,男同学来读一遍,女同学来读一遍,同学们仔细看一看,小ü变魔术要不要去掉小圆点?(出示课件)‎ ‎(2)师:老师把ü的四声编成了儿歌,请跟我念一念。(出示课件)‎ ǖǖǖ 河里有淤泥,ǘǘǘ小明在喂鱼。‎ ǚǚǚ 天要下大雨,ǜǜǜ田里长玉米。‎ 四、书写指导 ‎1.师:i、u、ü 3个韵母宝宝玩累了,现在想回房间休息。仔细看看它们住在哪个房间。引导学生观察i、u、ü的占格及书写。(i、ü住在上格和中格,u住在中格。)‎ ‎2.学生练习书写。(注意端正姿势,正确握笔)师巡视,个别辅导。‎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认读声母y、w,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重点)‎ ‎2.正确认读整体认读音节yi、wu、yu,知道i上标调时,要省略上面一点的规则,y和ü组成音节后,ü上两点要省略的拼写规则。(难点)‎ ‎3.正确认读yi、wu、yu的四声。‎ 一、复习导入 ‎1.师:我们已经学习了6个单韵母了,你还认识它们吗?(出示卡片,让学生复习a、o、e、i、u、ü)‎ ‎2.认读带声调的韵母a、o、e、i、u、ü。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两个新朋友y和w。‎ 二、学习声母y、w和整体认读音节yi、wu、yu ‎1.学习声母y。‎ ‎(1)激趣导入: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新声母朋友(出示课件),你能看出它是谁吗?‎ ‎(2)读音练习:它和单韵母i的读音是一样的,大家一起读一读。‎ ‎(3)辨认y和i:我们把声母y叫大y,单韵母i叫小i。‎ ‎(4)师生合编顺口溜:声母y,单韵母i,大y小i都念衣。‎ ‎(5)记字形。(一根树杈y y y。)‎ ‎2.学习声母w。‎ ‎(1)出示声母w,大家一起读一读,它和韵母u的读音一样。‎ ‎(2)辨认w和u:声母w叫大w,单韵母u叫小u。‎ ‎(3)师生合编顺口溜:声母w,单韵母u,大w小u都念乌。‎ ‎(4)记字形。(一间屋子w w w。)‎ ‎3.指导书写。‎ ‎(1)观察书写格式:y、w各占四线格的什么位置?(y占中格和下格,w占中格)‎ ‎(2)书写指导:y的第二笔从第二条线起笔,在第三格的中间收笔。w要写满中格。(生书空、描红,师巡视、指导)‎ ‎4.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i。‎ ‎(1)认识yi:请看,大y带小i来了,它是整体认读音节,也读作衣。‎ ‎(2)识记音节yi:大y带小i,紧挨在一起,它是音节yi。‎ ‎(3)练习yi的四个声调,提醒学生yi标调时不写点,直接标上调号。(板书:yī yí yǐ yì)‎ ‎(4)用yi的四个声调分别组词。‎ ‎5.学习整体认读音节wu。(方法同yi)‎ ‎6.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u。‎ ‎(1)认读音节yu,用顺口溜帮助学生记住ü上两点省略的规则:‎ 小鲤鱼(yú)有礼貌,见到大y会脱帽。‎ ‎(2)练习yu的四个声调,并组词。‎ 三、开展小游戏,巩固新知识 ‎1.开火车让学生选择笑脸,点击出示课件上的小笑脸,每点击一个笑脸,就出现一个字母或音节,让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2.朗读儿歌,巩固音节 wū云飞,下yǔ啦,ā yí下班回不了家。来了yí个小娃娃,他把yǔ yī送给她。‎ ‎[教学板书]‎ ‎2iuüyw īíǐì ūúǔù ǖǘǚǜ ‎[教学反思]‎ 对于刚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抓住他们感兴趣的点,培养他们乐学爱学的习惯是十分重要的。游戏是每个孩子都爱做的,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学本课时,我以创设情境、做游戏为主要方式,把相关的教学内容创编成有趣的故事情境,让学生在听故事中快乐地学习拼音。在练习发音时采用编顺口溜等学生喜欢的形式来识记音形。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习中真正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i u ü y w》教材简说 ‎ 本课包括四部分内容:‎ ‎ 第一部分是三个单韵母 i、u、ü,两个声母 y、w,三个整体认读音节 yi、wu、yu,配有一幅图画。这幅图富有生活情趣,阿姨正在屋前晒衣服,“衣”提示 i、y 和 yi 的音,衣服中间的花边和花边顶上的纽扣构成的图形提示 i 的形,衣服左边的树杈提示 y的形;有一只乌鸦正站在池塘边的大树上,乌鸦的“乌”提示 u、w 和 wu 的音,乌鸦窝的形状提示 u的形,屋顶的形状提示w的形;小弟弟正在池塘边喂鱼,“鱼”提示 ü 和 yu 的音,一条翘着尾巴口吐水泡的鱼提示 ü 的形。‎ ‎ 第二部分是 i、u、ü、yi、wu、yu 的四声。‎ ‎ 第三部分是比较 y—i—yi、w—u—wu 和 ü—yu,同时学习 y 和 ü 组成音节时,ü 上两点省写的规则,还安排了看图读带调整体认读音节 yī、wū、yú 和音节 yā。‎ ‎ 第四部分是 i、u、ü、y、w 的书写格式及笔顺。‎ ‎ i、u、ü、y、w 及 yi、wu、yu 的发音和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带调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读准 i、u、ü 的第二声和第三声是教学的难点。‎ ‎《i u ü y w》母和整体认读音节教学建议 ‎ 教学 i、u、ü,要重点指导发音方法。教师根据发音方法做好示范,学生观察、模仿,反复练读。可以利用插图,借助“衣”“乌”“鱼”读准 i、u、ü 的音。要告诉学生发 i、u、ü时口形不能变。‎ ‎ 利用插图帮助学生记忆 i、u、ü的形,可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和 i、u、ü,说说发现了什么。抓住图画与字母形状的相似点来记忆字形。‎ ‎ 教学 i、u、ü的四声,可以先让学生自由试读,同桌互听,再放录音正音正调。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指导。还要告诉学生,I 上边标声调符号时,不写点,第一声是 ī,第二声是 í,第三声是 ǐ,第四声是 ì。‎ ‎ 教学y、w应与认识整体认读音节 yi、wu、yu结合起来,可借助图画及“衣”“屋”“乌”“鱼”的音帮助读准它们的音。告诉学生 y、w 是声母,读得轻短;yi、wu、yu是整体认读音节,读得稍响且长。整体认读音节可以直接用来给汉字注音,不用拼读,应整体认记。‎ ‎ 比较 y—i—yi、w—u—wu 和 ü—yu,让学生知道:y、i、yi 都读“衣”,y 是声母,称大 y;I 是韵母,称小 i;yi 是整体认读音节,由大 y 和小 I 组成。W、u、wu 都读“屋”,w 是声母,称大 w;u 是韵母,称小 u;wu 是整体认读音节,由大 w 和小 u 组成。ü 和 yu 的读音相同,ü 是韵母,yu 是整体认读音节。Yu 中 u 实际上是 ü,y 和 ü 组成音节,ü上两点省写。可以用儿歌帮助记忆:“小 ü 很骄傲,眼睛往上瞧,大 y 帮助它,摘掉骄傲帽。”或“小 ü 见大 y,去掉两点还读ü。”‎ ‎ 教学带调整体认读音节 yī、yú、wū 和音节 yā 可放在比较字母和整体认读音节之后,以巩固本课所学内容。‎ ‎《i u ü y w》书写指导 ‎ 先观察 i、u、ü、y、w 在四线格中所占的位置,再指导书写,弄清笔画笔顺。‎ ‎ I 占上中格,先写竖,写在中格,上下顶格;再写点,写在上格靠近第二条线的地方。两笔写成。‎ ‎ u 占中格,先写竖右弯,再写竖。两笔写成。‎ ‎ ü 占上中格,两点最后写,写在上格靠近第二条线的地方。四笔写成。‎ ‎ y 占中下格,先写右斜,再写左斜,左斜要长些,伸到下格一半处。两笔写成。‎ ‎ 重点指导写 w。W 由两个“V”组成,不要写得太宽。笔画名称:“V”叫斜下斜上。‎ ‎《i u ü y w》导学案 ‎ 课题 i u ü y w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单韵母i、u、ü和声母y、w;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 ‎2.正确认读整体认读音节yi、wu、yu;知道y和ü在一起组成音节时ü上两点要省略的拼写规则。 ‎ ‎3.正确认读i、u、ü、yi、wu、yu的四声。‎ 教学重点 ‎1.i、u、ü、y、w和yi、wu、yu的正确认读。‎ ‎2.i、u、ü和yi、wu、yu的四声练习。韵母、声母和音节的初步区分。‎ ‎3.知道y和ü在一起组成音节时ü上两点要省略的拼写规则。‎ 课前准备 ‎1.拼音卡片和学生用汉语拼音格本。(学生)  ‎ ‎2.多媒体课件、拼音卡片、情境设计图。(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谈话导入,学i、u、ü(用时:3分钟)‎ ‎1.多媒体课件出示ɑ、o、e及其四声。教师指导学生玩摘苹果游戏。 ‎ ‎2.教师指导学生背诵ɑ、o、e的儿歌及声调歌。‎ ‎3.谈话导入新课,明确学习任务。‎ ‎1.观看多媒体课件,玩摘苹果游戏,巩固读ɑ、o、e及其四声。 ‎ ‎2.背诵儿歌,互相订正,全班齐背儿歌。  ‎ ‎3.交流学过的单韵母有ɑ、o、e,明确它们还有三个好兄弟i、u、ü。‎ 复习的过程中,教师重点注意学生发音的准确性,尤其要重点练习ɑ、o、e四个声调的读音,要求学生打乱顺序也能准确认读。‎ 二、图文并茂,读准四声(用时:17分钟)‎ ‎1.学习单韵母i、u、ü。(1)教师出示课文情境图,启发学生思考:图上有什么?你能在图上找到它们吗?(音或形都可以) ‎ ‎(2)教师示范发音,讲解发音的要领。  ‎ ‎(3)教师边检查学生模仿发音的情况边领读。  (4)出示多媒体课件,指导学生记住字形:看看i、u、ü的形状像什么。‎ ‎1.(1)观察情境图,找出图中单韵母,绳子上晾的是衣服,衣服的中 间像单韵母i,乌龟在河里玩耍,壳的形状像u,小鱼吐泡泡的样子,像单韵母ü。  ‎ ‎(2)倾听教师发音,观察教师口型,明确发音的要领。(3)模仿发音,在老师的指导下纠正错误。  ‎ ‎(4)观看多媒体课件,观察单韵母i、u、ü 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借助 图画认清i、u、ü的形,并根据 图画猜测发音。例如,屋前晒的衣服,“衣”‎ ‎(5)教师指导学生编儿歌,帮助学生记字形,并指导学生填写学生活动卡。  ‎ ‎2.教师出示i、u、ü的四个声调,指导学生根据声调特点编儿歌,记住发音。  ‎ ‎3.教师巡视,纠正学生在练读中出现的问题。‎ 的字形,i的形状是竖上加点,u的形状像龟壳,ü的形状是u上加两个点。  ‎ ‎(5)创编儿歌,交流记住i、u、ü的方法。  ‎ ‎2.边做手势边读儿歌:  ‎ 小i有礼貌,标调就摘帽,一声ī,二声í,三声ǐ,四声ì。火车呜(ū)呜叫,没有就是无(ú),一二三四五(ǔ),我们爱公物(ù)。莲花出淤(ǖ)泥而不染,小小鱼(ǘ)儿水中游,春雨(ǚ)丝丝贵如油,弟弟喜欢吃芋(ǜ)头。  ‎ ‎3.小组练读,同桌互读,自由练读i、u、ü的四个声调。‎ 提示i、y和yi的音,衣服中间的花边和花边顶上的纽扣构成的图形提示i的形,衣服左边的树杈提示y的形;有一只乌鸦正站在大树上,乌鸦的“乌”提示u、w和wu的音,河里乌龟壳的形状提示u的形,屋顶的形状提示w的形;“鱼”提示ü和yu的音,一条翘着尾巴口吐泡泡的鱼提示ü的形。抓住图画与字母形状的相似点来记忆字形。‎ 三、利用课 件,写i、u、ü(用时:10分钟)‎ ‎1.课间休息:欣赏歌曲。2.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i、u、ü的书写规则。3.教师引导学生讨论i、u、ü的书写方法。  ‎ ‎4.教师范写单韵母i、u、ü。 ‎ ‎5.教师巡视,并讲评学生书写情况。‎ ‎1.边欣赏音乐边拍手。  ‎ ‎2.观看多媒体课件,观察i、u、ü在四线格中的占格位置,明确i、u、ü的书写方法。  3.交流i、u、ü的书写方法。4.观察教师范写,书空i、u、ü,练习在四线格上写i、u、ü。5.根据教师讲评,正确书写i、u、ü及其四声。‎ ‎1.先观察i、u、ü、y、w在四线 格中所占的位置,再指导书写, 弄清笔画笔顺。2.书写时要注意学生执笔的姿势和写字的姿势,注意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的培养。‎ 四、游戏巩固,牢记所学(用时:10分钟)‎ ‎1.教师指导学生玩亮卡片游戏。    ‎ ‎2.教师出示拼音卡片,指导学生抽读卡片。  3.出示多媒体课件,指导学生摘橘子。‎ ‎1.(1)明确游戏方法,并根据教师的发音亮手中的拼音卡片。 ‎ ‎(2)小组内进行游戏,一人发音或做口型,其他同学亮卡片。 ‎ ‎2.开火车认读拼音卡片。同桌互相抽卡片认读6个单韵母。 ‎ ‎3.看多媒体课件,抢摘橘子。‎ 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音,及时纠正,给初学拼音的孩子准确的示范。 ‎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复习导入。(用时:5分钟)‎ ‎1.引导学生认读6个单韵母。  ‎ ‎2.过渡:自从得了 四顶帽子后,i、u、ü很想很想出去,让大家都看一看自己的迷人风采,可是他们那么小,妈妈怎么放心呢,于是就找了一对大哥哥来带他们。板书y、w。‎ ‎1.认读6个单韵母。 ‎ ‎2.齐读y、w。‎ 教师相机提示学生认读6个单韵母。‎ ‎1.课件出示插图, 引导学生看图说话,从图中发现声母y、w的字形,并用彩色笔涂出来。  ‎ ‎2.图文结合,引导学生准确认读y、w。  ‎ ‎1.自由看图说话。 ‎ ‎2.跟着老师认读y、w。 ‎ ‎3.认真看老师范写,并跟 着书空。 ‎ ‎4.在汉语拼音本上练习书写。‎ ‎5.在班上展示自己的书写。‎ 我会写y、w。‎ 二、学习y、w的音、形。 (用时:10分钟)‎ ‎3.出示四线格,教师范写y、w,并强调书写要点。4.引导学生练习书空y、w。  ‎ ‎5.组织学生在汉语拼音本上练习书写。  ‎ ‎6.组织展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i 、wu、yu及四声。 (用时:20分钟)‎ ‎1.过渡:这对声母大哥哥一人一个带着自己的小弟弟(出示:yi 、wu),像这样一个声母和韵母在一起的,我们就叫他“音节”,大家一看就能认出他们,叫出他们的名字,所以他们又叫“整体认读音节”。 ‎ ‎2.出示yi 、wu的 四声,引导学生自由认读。组织学生开火车认读yi 、wu的四声。  ‎ ‎3.引导学习yu及四声(1)引导学生念儿歌:小ü见到y,擦掉眼泪笑嘻嘻。  ‎ ‎(2)出示yu的四声,引导学生自由开火车认读。‎ ‎1.跟着老师读整体认读音节yi、wu。  ‎ ‎2.开火车读整体认读音节yi、wu。 ‎ ‎3.跟着老师念儿歌。  ‎ ‎4.自由练习读yu的四声。 5.开火车认读yu的四声。‎ ‎1.我会说。小ü很骄傲, 眼睛往上瞧,声母y帮助,摘掉骄傲帽。  7‎ ‎2.我会读。  ‎ (1) 看病要找医 ‎(yī) 生。  ‎ (2) 阿姨(yí),您好!‎ ‎(3)这是一把椅(yǐ)子。  ‎ ‎(4)你有意(yì)见请告诉我。 ‎ ‎(5)这栋房屋(wū)真漂亮。  ‎ ‎(6)天上有无(wú)数的星星。  ‎ ‎(7)小红喜欢跳舞(wǔ)。‎ ‎(8)我们要保护小动物(wù)。‎ 四、巩固提升。(用时:5分钟)‎ 出示拼音卡片,引导学生认读6个单韵母和两个声母。‎ ‎1.自由认读。 ‎ ‎2.全班展示。‎ 教师相机提示学生,怎样认读。‎ ‎11 ie üe er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复韵母ie、 üe和特殊韵母er及整体认读音节ye、yue。会认“雪、儿”2个生字。‎ ‎2.正确拼读声母和ie üe组成的音节,知道j、q、x和üe相拼ü上两点要省略的拼写规则。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音节词“xiě zuò yè”。‎ ‎3.正确朗读儿歌《月儿弯弯》,正确认读“夜色、雪花”2个词语。‎ ‎[教学重难点]‎ ‎1.正确区别复韵母ie、üe和整体认读音节ye、yue,正确认读特殊韵母er。‎ ‎2.能正确拼读声母和ie、üe组成的音节。 ‎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正确认读复韵母ie、üe和特殊韵母 er及整体认读音节ye、yue。(重点)‎ 一、复习检查,巩固旧知 ‎1.出示卡片e、i、ü,看老师的口型,猜一猜读的是哪一个单韵母。‎ ‎2.出示课件,让学生自由举手读复韵母ao、ou、iu,说说读这三个复韵母时口型是怎样变化的,轻重又该怎样。‎ ‎3.让学生对比读:i—ie、ü—üe、e—er,并让学生说说每组的发音有什么不同。‎ 二、学习复韵母ie和整体认读音节ye ‎1.出示插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椰子树)‎ ‎2.出示ie,告诉学生椰子树的“椰”去掉声调就是ie的读音。老师是怎么读的呢?(先发i,紧接着向e滑动,i重e轻,就成了ie。)领读,自由举手读,开火车读,齐读。‎ ‎3.让学生观察ie在四线格中的位置,动手写一写。‎ ‎4.学习ie的四声。(老师在黑板上写。学生跟读,齐读。)‎ ‎5.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e。‎ ‎(1)ie是韵母,不能独立成音节,要想给字注音,怎么办呢?声母y有办法,出示整体认读音节ye。(声母y和韵母ie组成音节时小i变为声母y,指出ye为整体认读音节,读音也是椰子树的“椰”。)‎ ‎(2)课件出示字形变换歌:ie ie ie,真调皮,非要小i换大y,整体认读ye ye ye。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3)ye在四线格中的位置。(整体认读音节ye是由哪两个字母组成的?学生说ye在四线格中的位置,老师范写。)‎ ‎(4)练习ye的四声。‎ 三、学习复韵母üe和整体认读音节yue ‎1.出示插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一轮弯月)‎ ‎(1)出示üe,提示:月亮的“月”去掉声调就是我们要学的第二个复韵母的音。‎ ‎(2)练习读音。发音方法:先发ü的音,再向e音滑动,先轻后重。‎ ‎(3)练习üe的四声。(老师在黑板上写,学生读。)‎ ‎2.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ue。‎ ‎(1)提问:韵母üe能不能给月亮的“月”字注音?(不能)指出yue为整体认读音节,读音和韵母üe一样。指名读。‎ ‎(2)yue在四线格中的位置。(学生说yue在四线格中的位置,老师范写。)‎ ‎(3)学习yue的四声。(yue和韵母üe的读音一样,它们的四声也是一样的。)‎ ‎(4)儿歌巩固yue的读音,区分üe与yue。(课件出示:üe üe üe真害羞,非要大y走前头,擦掉眼泪yue yue yue。教师范读,生跟读)‎ 四、学习特殊韵母er ‎1.出示插图:这是什么?(耳朵)‎ ‎2.教师范读er,出示特殊韵母er,讲解它是由e和r合在一起,但不是复韵母,发音时舌头要往上卷。‎ ‎3.老师引导学生读er,让学生自由练习。学生练习er的四声及书写。‎ ‎4.小结:er是个卷舌音,发音时舌头往上卷。它只能单独作音节,不能和声母相拼,用法很特别,所以叫它“特殊韵母”。er的四声可以直接给字注音。‎ 五、巩固练习 ‎1.课件出示n、l、j、q、x与üe相拼的音节(小组合作,小组成员抽对应字母互相练习拼读)‎ ‎2.指名读,朗读课件上出示的音节。师生评价。(师强调小ü遇到j、q、x去两点的拼音规则以及整体认读音节yue)‎ ‎3.选取其中一个音节组词造句。‎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拼读声母和ie、üe组成的音节,知道j、q、x和üe相拼ü上两点要省略的拼写规则。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音节词“xiě zuò yè”。(难点)‎ ‎2.正确朗读儿歌《月儿弯弯》,正确认读“夜色、雪花”2个词语。认识“雪、儿”2个生字。‎ 一、复习检查 听老师读音节,说说韵母是什么,声调是第几声。写 xiě谢 xiè雪 xuě学 xué耳 ěr 二、学习拼读和拼写规则 ‎1.出示拼音卡片,让学生找出整体认读音节,并领读一遍。‎ ‎2.让学生自己拼读课本第44页的音节。‎ ‎3.拼读 üe 构成的音节,使学生掌握 ü 上去点的规则。‎ ‎4.er单独作音节,不和声母相拼。‎ ‎5.练习 lüe、nüe、jue、que、xue 的四声,并读儿歌,巩固练习:‎ 一片小树叶(yè),月下把信写(xiě)。‎ 写信祝姐(jiě)姐,儿(ér)童节快乐。‎ 三、看图拼读音节 ‎1.看插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图上都有什么。‎ ‎2.拼读插图下面的音节。(让学生自由读、自由举手读、全班齐读。)‎ ‎3.引导学生在四线格中书写xiě zuò yè,认识生字“雪、儿”。‎ ‎4.在老师的指导下朗读儿歌《月儿弯弯》。(以词语为单位,做到词语连读。)‎ ‎[教学板书]‎ ‎11ie üe er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复习导入的时候我设计了让学生复习单韵母和复韵母的环节,为学生快速进入本节课学习作了较好的铺垫。‎ 在教学üe与j、q、x相拼时,我引导学生先复习j、q、x和ü相拼的规则,并让学生观察说出它们见面的小诀窍:小ü碰见j、q、x,去掉两点还读ü。这样,学生们就会很快记住同样的诀窍。安排个别读、开火车读、同桌互读等多种学生互动的方式,能提高参与的密度和学习效果。‎ ‎《ie üe er》导学案 ‎ 课题 ie üe er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学会复韵母ie、üe和特殊韵母er及其四声,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整体认读音节ye、yue。能正确拼读声母与复韵母ie、üe组成的音节。3.认识“雪、儿”2个生字,学会儿歌。‎ 教学重点 ‎1.学会读写复韵母ie、üe及其与声母组成的音节。‎ ‎2.认识“雪、儿”2个生字,学会儿歌。‎ 课前准备 ‎1.制作拼音卡片。(师生) ‎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复习导入,引出课题。(用时:5 分钟)‎ ‎1.(出示:ui、ou、ɑi、ei、ɑo、iu、ie、 üe、er)你都认识它们吗?  2.引导学生复习。‎ ‎3.板书课题:ie üe er。‎ ‎1.自由认读。 ‎ ‎2.齐读课题 教师引导复习之前学过的复韵母。‎ 二、学习ie üe er。(用时:10分钟)‎ ‎1.引导学生学习er的音和形。  ‎ ‎(1)课件出示第3幅插图,引导学生试读。  ‎ ‎(2)教师范读,指名读。(3)小结:er这个韵母不同于其它韵母,我们知道每一个韵母都可以和声母做朋友组成音节,可是,er是个小淘气,它和谁也不团结,只能自己独立成音节了。  ‎ ‎(4)板书:ēr ér ěr èr,引导学生试读。  ‎ ‎(5)引导学生开火车读、齐读。  ‎ ‎2.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学习ie、üe。‎ ‎1.认真观察插图,试读er。2.多种形式练习读。 ‎ ‎3.试读er的四声。 ‎ ‎4.开火车读。 ‎ ‎5.齐读。  ‎ ‎6.用同样的方法学习ie、üe。‎ ‎1.读儿歌。 ‎ ie üe er  一片绿叶ie ie ie, 一轮弯月üe üe üe, 一对耳朵er er er。 ie üe er,‎ 2. 我会读, ie üe er,我会写,学习拼音我最棒。 ‎ ‎3.我会写。在四线格书写ie、üe、er。‎ 三、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e和yue,拼读音节。(用时:15分钟)‎ ‎1.板书:ye、yue。 ‎ 引导学生比较韵母ie、üe与整体认读音节ye、yue在字形上有什么变化? ‎ ‎2.启发思考:音节yue中“ü”的小点为什么没有了呢?引导学生复习两点省略规则。提醒学生小ü有礼貌,见了大y就摘帽。  ‎ ‎3.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读准韵母ie、üe和整体认读音节ye、yue。  ‎ ‎4.出示n、l与üe,j、q、x与üe相拼的音节。强调j、q、x与üe相拼时ü上两点省略规则。  ‎ ‎5.引导齐读。‎ ‎1.认真比较,交流韵母ie、üe与整体认读音节ye、yue在字形上的变化。 ‎ ‎2.跟着老师念:小ü有礼貌,见了大y就摘帽。  ‎ ‎3.运用多种形式读准韵母ie、üe和整体认读音节ye、yue。 ‎ ‎4.试读出示的音节, 说出每个音节的声母和韵母。  ‎ ‎5.齐读。‎ ‎1.比一比,读一读。 ie—ye  üe—yue ‎2.读儿歌。  ‎ 大y来带头,小ü擦掉眼泪笑嘻嘻。小ü见了j、q、x去掉两点还念ü。‎ 四、学习句子。(用时:5分钟)‎ ‎1.课件出示插图,指导学生看图:小朋友们都在干什么呢?  ‎ ‎2.课件出示带拼音的句子,引导学生试着读一读。  ‎ ‎3.引导同桌互读、互评。4.指名读。 ‎ ‎5.组织全班齐读。‎ ‎1.认真观察图画,自由看图说话。 ‎ ‎2.试读出示的句子。 ‎ ‎3.同桌互读、互评。 ‎ ‎4.全班齐读。‎ 拼一拼,读一读。 ‎ jú huā   mǔ jī  ‎ ɡuó qí ‎1.边听儿歌的朗读录音,边欣赏图片。 ‎ ‎1.我会认。 ‎ xuě    ér   ‎ 五、朗读儿歌。(用时:5分钟)‎ ‎1.课件出示图片,播放儿歌《月儿弯弯》的朗读录音。  ‎ ‎2.引导学生拼读儿歌。  (1)指名读红色音节。(2)引导同桌互读儿歌。(3)教师指导读。(提醒学生注意:“儿”在词语的前面读第二声,在词语或句子的末尾读轻声。)  ‎ ‎(4)引导学生自由读儿歌,圈出生字。  ‎ ‎3.指导识字。 ‎ ‎(1)引导学生自己认读生字。  ‎ ‎(2)师生共同交流。‎ ‎2.自由拼读红色的音节。‎ ‎3.同桌互读儿歌。 ‎ ‎4.根据教师的提示,自由读儿歌,圈出生字, 多读几遍。‎ ‎5.自由交流自己的识 字方法。 ‎ ‎6.全班展示。‎ 雪     儿 ‎ ‎2.根据语境填空。‎ 大头(    )子和小头爸爸在(    )地里堆(    )人。‎ 三、看图学词、学字(用时:10分钟)‎ ‎1.课件出示书中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  出示要求:说话要完整。2.出示词语的音节: ‎ xià qí dā jī mù     3.出示词语卡片: ‎ 下棋  搭积木 1. 学生认真观察图片,看看图上画的是谁,在干什么。‎ ‎(1)自己练说。  ‎ ‎(2)同桌相互说。 ‎ ‎2.拼读音节。 ‎ ‎(1)自由练习拼读。 ‎ ‎(2)同桌互相拼读,纠错。(3)指名拼读。  ‎ ‎3.学生借助拼音读词语,认识生字“棋”。 ‎ ‎(1)卡片抽读练习。  ‎ ‎(2)学生用多种方法记忆“棋”字。‎ 指导学生看图识字。‎ 四、学习儿歌(用时:10分钟)‎ 引导学生拼读儿歌。 ‎ ‎1.教师范读。  ‎ ‎2.多媒体课件出示儿歌。 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拼读音节,读儿歌。‎ ‎3.引导学生认识“鸡”字。4.指导学生读儿歌表演。‎ 学习儿歌《在一起》。 ‎ ‎1.认真倾听老师的范读,读准字音。  ‎ ‎2.自由拼读,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或同学。画出红色的音节,多拼读几遍。找一找还认识哪些音节,并且读一读。同桌互读,纠正错误。 指名朗读。  ‎ ‎3.认识“鸡”字,并用这个字组词。  ‎ ‎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表演儿歌。‎ 师生合作接读儿歌。小黄鸡,(    ),欢欢喜喜(    )。 刨刨土,(     ), 青草地上(    )。‎ ‎《ie üe er》教材简说 ‎ 本课有五部分内容。‎ ‎ 第一部分是复韵母 ie、üe,特殊韵母 er。随之出现的是整体认读音节 ye、yue 及 er 的四声。特殊韵母 er可以单独为汉字注音,不与任何声母相拼。每个韵母均配有一幅插图,分别为椰树、月亮、耳朵,用以提示字母的读音。‎ ‎ 第二部分是声母与 üe 的拼音练习。j、q、x 与 üe 相拼时,ü上两点省略,变成 jue、que、xue。‎ ‎ 第三部分是看图拼读音节词语。一幅图中,有四个音节词语,含有韵母 ie、üe、er。‎ ‎ 第四部分是看图借助汉语拼音读句子。句子表述了图意,启发学生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句子中有四个要认识的字。‎ ‎ 第五部分是一首儿歌,配有图画。儿歌中有要认识的四个汉字。‎ ‎ ie、üe、er 的发音、声母与 üe 组成音节的拼读以及认字是本课教学的重点。er 的发音是难点。‎ ‎《ie üe er》教法建议 ‎1.复习导入:‎ ‎⑴让学生区别 I 和 yi、ü和 yü。要让学生知道 i和 ü 是韵母,不能独立成音节,要想给汉字注音,需要大y来帮助。‎ ‎⑵出示 j、q、x 和 ü相拼音节,复习巩固 ü 上两点省略规则,为本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2.字母教学:‎ ‎ 拼音教学即将结束了,学生们已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拼音的方法,教师就不用一一地讲解,可以采用学生自学→学生汇报学习过程→其他学生补充→教师针对学生汇报的内容适当讲解这样的形式展开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3.声母 n、l 和 j、q、x与 üe 相拼音节:‎ ‎ 主要运用对比的方法,使学生清楚地看到 n、l 和 j、q、x 分别与 üe相拼时的不同写法。通过对比使学生进一步掌握 ü 两点省略的拼音规则。‎ ‎《j q x》导学案 ‎ 课题 j q x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声母j、q、x,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 ‎2.初步掌握ü上两点省写规则。  ‎ ‎3.认识“棋、鸡”2个生字,会读儿歌。‎ 教学重点 ‎1.学会读写3个声母j、q、x,掌握ü的省写规律。‎ ‎2.认识“棋、鸡”2个生字,会读儿歌。‎ 课前准备 ‎1.制作拼音卡片。(师生) ‎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情境导入,复习巩固(用时:4分钟)‎ ‎1.创设郊游的情境,课件出示学过的声母:b.p、m、f、d.t、n、l、ɡ、k、h形状的蘑菇,引导学生认读声母。  ‎ ‎2.引导学生做对口令游戏。教师说声母歌诀前半部分。  ‎ ‎3.课件出示青青的草地,教师用优美的语言引入新课的学习。‎ ‎1.观察多媒体课件,玩采蘑菇 游戏,认读声母:‎ b.p、m、f、d.t、n、l、ɡ、k、h。 ‎ ‎(1)开火车认读。 ‎ ‎(2)全班齐读。  ‎ ‎2.和老师一起对口令,接读声母歌诀后半部分。  ‎ ‎3.欣赏画面:青青的草地上,卡通形象的j、q、x晃晃悠悠地走了出,明确学习内容。‎ 声母口令游戏。  ‎ 广播广播——bbb;  泼水泼水——ppp; 两个门洞——mmm; 爷爷的拐棍——fff; 左下半圆——ddd; 伞把伞把——ttt;  一个门洞——nnn;  一根小棍——lll; 鸽子柳条——ɡɡɡ; 蝌蚪水草——kkk; ‎ 板凳板凳——hhh。‎ 1. 指导学习声母j。 ‎ ‎(1)课件演示:母鸡追蝴蝶。  ‎ ‎1.学习声母j。 ‎ ‎(1)看图练习说话。  ‎ ‎1.我会说。  ‎ 母鸡蝴蝶(    )。 ‎ 左上半圆(    ),‎ 右上半圆(    )。‎ 二、 情境引入学习声母(用时:18分钟) ‎ ‎(2)教师边评价、边示范,讲清发音要领:j的发音 和母鸡的“鸡”差不多,但是要读得轻一些,短一些。  ‎ ‎(3)看图启发学生想象: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j?‎ ‎(4)引导学生借助儿歌记忆声母j。 ‎ ‎2.指导学习声母q。 ‎ ‎(1)课件出示小女孩手拿 七个气球的图片。 (2)引导学生按照学习j的过程自学声母q。教师适时加以补充、纠正。  ‎ ‎3.指导学习声母x。 ‎ ‎(1)课件出示桌上放着的切开的西瓜的图片。 (2)引导学生按照学习j的过程自学声母。教师适时加以补充、纠正。4.游戏巩固。  ‎ ‎(1)猜一猜:教师用身体摆拼音字母。  ‎ ‎(2)摆一摆,读一读。 5.引导学生学习j、q、x的写法。  ‎ ‎(1)课件出示四线格中的j、q、x。  ‎ ‎(2)学生猜字母的发音:图上画着一只鸡抬头望蝴蝶,所以我觉得这个字母应该读j。‎ ‎(3)边听边观察教师的口形。尝试读声母j。 ‎ ‎(4)开火车读,齐读。 ‎ ‎(5)展开想象,记忆声母。(6)朗读儿歌:母鸡蝴蝶jjj。 ‎ ‎2.学习声母q。 ‎ ‎(1)看图说话。  ‎ ‎(2)根据图片猜声母的发音。‎ ‎(3)多种形式认读声母q,记住声母q的读音。(自由读、开火车读、同桌互相读,纠正发音。) ‎ ‎(4)展开想象,想办法记住q的字形。  ‎ ‎(5)在老师的引导下尝试创编儿歌:七个气球qqq。3.学习声母x。 ‎ ‎(1)看图说话。  ‎ ‎(2)根据图片猜声母的发音。‎ ‎(3)多种形式认读声母,记住声母的读音。  ‎ ‎(4)展开想象,想办法记住字形。  ‎ 七个气球(    )。 ‎ 一个大叉(   ) .‎ 刀切西瓜(   )。   ‎ ‎2.我会填。  ‎ ‎(1)j占四线格的(   )格、(   )格和(   )格,它在四线格中应该这样写:    (2)q占四线格的(  )格和(  )格,它在四线格中应该这样写:    (3)占四线格的(  )格,它在四线格中应该这样写:‎ ‎(2)课件演示j、q、x的笔顺。 ‎ ‎(3)教师范写。‎ ‎(5)在老师的引导下尝试创编儿歌:刀切西瓜。  ‎ ‎4.(1)根据教师做的动作猜拼音字母。  ‎ ‎(2)利用手中的学具(小棒、圆形、毛线)摆声母,同桌认读。 ‎ ‎5.学习j、q、x的写法。(1)观察课件中声母的占格,汇报交流。 ‎ ‎(2)在四线格中练习书写,并在投影仪上展示,学生互相评议。‎ 三、拼读音节,掌握规律(用时:10分钟)‎ ‎1.引导学生玩游戏:摘气球。(课件出示带有j、q、与i的四声相拼的音节。) ‎ ‎2.课件出示:j、q、与ü相拼的过程及音节。 ‎ ‎3.教师趣味讲解关于ü上两点省写的故事。 ‎ ‎4.指导学生用儿歌记住ü上两点省写的规则。‎ ‎1.根据前几节课掌握的拼读方 法拼读气球上的音节。(指名 读,齐读。)‎ ‎2.观察课件,说一说有什么发现。(j、q、与ü相拼后,ü上面的两点消失了。)  ‎ ‎3.听老师讲故事,理解ü上两点省写的规则。 ‎ ‎4.自由练习拼读音节。  ‎ ‎5.朗读儿歌:小ü见了j、q、,去掉两点还念ü。‎ ‎1.拼读音节并口头组词。 ‎ jī(   )  jí(  )‎ jǐ(   )  jì(   )‎ qī(   )  qí(   ) qǐ(   )   qì(   ) ī(    )   í(    ) ǐ(   )    ì(   ) ‎ 2. 拼一拼,读一读。 jū jú jǔ jù  ‎ qū qú qǔ qù ‎ ū ú ǔ ù ‎1.游戏:过河。‎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小河,河中贴 ‎1.游戏:过河。  ‎ 学生到黑板前,一边读石头卡 拼一拼,读一读。 ‎ jú huā   mǔ jī  ‎ ɡuó qí 四、快乐游戏,巩固新知(用时:8分钟)‎ ‎ 着石头形状的音节卡片。  ‎ ‎2.游戏:找朋友。‎ 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手拿图片,另一组手拿声母卡片。‎ ‎ 片上的音节,一边拿起卡片,所有卡片都被拿起了,就算过 河成功。2.游戏:找朋友。  ‎ 一组同学手拿图片,一个接一个地举起图片说声母儿歌的前半部分,并说“我的朋友在哪里?”另一组同学中谁的手里拿着相应的声母卡片就说:“在这里,在这里。”并说三遍这个声母。如:一人说:“母鸡蝴蝶,我的朋友在哪里?”拿着卡片j的同学就说:“在这里,在这里,jjj。‎ 第2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激发兴趣,复习导入(用时:3分钟)‎ ‎1.课件出示儿歌,引导学 生读中巩固声母j、q、x。        ‎ ‎2.交代本课的学习内容。‎ ‎1.学生跟着课件在音乐声中朗 读儿歌:“j、q、x,j、q、x,三个朋友在一起。蝴蝶飞找小鸡,七个气球齐飞起。一刀两刀切西瓜,大家吃得甜蜜蜜。”同桌互相订正。全班齐背儿歌。  ‎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比一比,读一读。 ‎ q—p  j—i  d—b  ‎ f—t  m—n  q—ɡ ‎1.拼读音节。 ‎ jī jí jǐ jì ‎ 二、学习三拼音节(用时:10分钟)‎ ‎1.课件出示j、q、的两拼音节,引导学生拼读。2.课件出示三拼音节jiā。回忆一下,上节课见过这样的音节吗?这样的音节叫什么音节?中间的i叫什么?  ‎ ‎3.引导学生回忆拼读三拼音节的诀窍。  ‎ ‎4.引导学生小组合作练读三拼音节,教师巡视,纠正错误。  ‎ ‎5.创设情境:有个同学是个马大哈,在写j、q、的三拼音节时总是忘写中间的i,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帮帮他?  ‎ ‎6.引导学生读儿歌,记忆拼读规则。‎ ‎1.开火车拼读两拼音节。2.观察课件学习三拼音节:jiā。 ‎ 学生回忆:在学习声母ɡ、、h时学过这样的音节,这样的音节叫做三拼音节,中间的i叫做介母。3.学生回忆三拼音节诀窍: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连读很顺当。  ‎ ‎4.学生小组内练读:‎ qiā、qiá。轮流拼读,其他人纠错。 ‎ ‎5.小组交流,想办法。 ‎ ‎(1)i就像ɑ与j、q、之间的联络员,没有i,它们就不能见面。 ‎ ‎(2)i是j、q、最喜欢的韵母,所以就连和ɑ见面时也要带着i。  ‎ ‎6.朗读并背诵儿歌。‎ j、q、x,怪脾气,从不和ɑ在一起,小ɑ要见j、q、x,必须小i联系。‎ qī qí qǐ qì ‎ ī í ǐ ì ‎ jū jú jǔ jù ‎ qū qú qǔ qù ‎ ū ú ǔ ù         ‎ ‎3.拼读音节。 ‎ jiā qiā xiá ‎1.课件出示书中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  出示要求:说话要完整。2.出示词语的音节: ‎ xià qí dā jī mù     3.出示词语卡片: ‎ 下棋  搭积木 1. 学生认真观察图片,看看图上画的是谁,在干什么。‎ ‎(1)自己练说。  ‎ ‎(2)同桌相互说。 ‎ ‎2.拼读音节。 ‎ ‎(1)自由练习拼读。 ‎ 连线。  ‎ xià qí     搭积木  dā jī mù   下棋 三、看图学词、学字(用时:10分钟)‎ ‎(2)同桌互相拼读,纠错。(3)指名拼读。  ‎ ‎3.学生借助拼音读词语,认识生字“棋”。 ‎ ‎(1)卡片抽读练习。  ‎ ‎(2)学生用多种方法记忆“棋”字。‎ 四、学习儿歌(用时:10分钟)‎ 引导学生拼读儿歌。 ‎ ‎1.教师范读。  ‎ ‎2.多媒体课件出示儿歌。 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拼读音节,读儿歌。3.引导学生认识“鸡”字。 ‎ ‎4.指导学生读儿歌表演。‎ 学习儿歌《在一起》。 ‎ ‎1.认真倾听老师的范读,读准字音。  ‎ ‎2.自由拼读,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或同学。画出红色的音节,多拼读几遍。找一找还认识哪些音节,并且读一读。同桌互读,纠正错误。 指名朗读。  ‎ ‎3.认识“鸡”字,并用这个字组词。  ‎ ‎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表演儿歌。‎ 师生合作接读儿歌。 小黄鸡,(    ),欢欢喜喜(    )。 刨刨土,(     ), 青草地上(    )。‎ 五、巩固提升(用时:4分钟)‎ ‎1.游戏:摘苹果。  ‎ 课件出示苹果树,树上的每一个苹果上都有一个声母或音节、生字。 2.引导学生背诵儿歌。‎ 1. 学生认读苹果上的声母、音节、生字,每读正确一个,苹果就会落下一个。      ‎ ‎2.拍手齐声背诵儿歌。‎ 背一背。 ‎ 在一起 小黄鸡,小黑鸡, ‎ 欢欢喜喜在一起。 ‎ 刨刨土,捉捉虫, ‎ 青草地上做游戏。‎ ‎1.引导学生交流学习后的收获和感受。  ‎ ‎1.学生畅所欲言,抒发自己的感受,总结自己的收获。 ‎ 教师引导,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六、总结收获(用时:3分钟)‎ ‎2.布置作业:将本节课所学的儿歌背给爸爸、妈妈听。‎ ‎2.按要求完成作业。‎ ‎6 j q x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声母j、q、x,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2.正确拼读j、q、x与韵母组成的两拼、三拼音节。掌握j、q、x与ü相拼ü上两点要省略的拼写规则。‎ ‎3.能够正确认读“搭积木、下棋”2个词语,正确朗读儿歌《在一起》。认识“棋、鸡”2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学会j、q、x 3个声母,认清形,读准音,能正确书写。掌握j、q、x与ü相拼ü上两点要省略的拼写规则。 ‎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正确认读j、q、x,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重点)‎ 一、引出新课,提出要求 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拼音王国里韵母家族中的6个单韵母和声母家族中的13个声母,还学会了拼读音节,帮助我们认字。今天我们又要认识3个新的声母朋友。(板书课题:j q x)‎ 二、教学声母j ‎1.出示插图:说说图上画着什么。(一只母鸡伸长脖子抬头望着蝴蝶。)‎ ‎2.师:我们把“母鸡”的“鸡”读得轻一点,短一点就是声母j的读音。(板书:j)‎ ‎3.师范读,让学生掌握发音要领:发j音时,舌面前部抬起贴紧硬腭前端,然后再将舌面稍稍离开,与硬腭形成一条狭缝,让气流从狭缝里挤出来,声带不颤动。‎ ‎4.学生自己感受读,让学生自由举手读,开火车读。(正音)‎ ‎5.识记j的形。‎ ‎(1)看图,能不能找出j的形?(鸡和蝴蝶构成的形状表示j的形。)‎ ‎(2)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j的形?(编顺口溜:竖弯加点j j j。)‎ ‎6.指导书写。(j两笔写成,占上、中、下三格,注意先竖到下格后才开始往左弯,再写点,竖左弯不能顶下格线)‎ 三、教学声母q ‎1.出示插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一个小姑娘,手里拽着7只彩色气球。)‎ 师:“气球”的“气” 改成轻声,读得轻短点就是声母q的读音。(板书:q)‎ ‎2.范读,讲发音要领:发音部位、方法跟j大体相同,只是送出的气流较强。‎ ‎3.教师领读、指名读、对比读:j—q。‎ ‎4.识记q的形。‎ 看图,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q的形?(顺口溜:气球拖线q q q,像个9字q q q。)‎ ‎5.区别b、d、p、q的形。‎ 顺口溜区别:右下半圆b b b,右上半圆p p p,左下半圆d d d,左上半圆q q q。‎ ‎6.指导书写。(重点指导,q两笔写成,先左半圆,再写竖,竖不能顶下线格)‎ 四、教学声母x ‎1.出示插图:说说图上画着什么。(一个切开的西瓜。)‎ 师:“西瓜”的“西”读得轻短点就是声母x的读音。(板书:x)‎ ‎2.范读,讲发音要领:发x音时,舌面前部抬起靠近硬腭,形成一条狭缝,让气流从中摩擦而出,声带不颤动。‎ ‎3.学生自己感受读。自由举手读、开火车读,师正音。‎ ‎4.识记x的形。‎ 看图,编顺口溜:刀切西瓜x x x,一个叉号x x x。‎ ‎5.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拼读j、q、x与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三拼音节,熟练掌握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知道j、q、x和ü相拼时,ü上两点要省略的拼写规则。(难点)‎ ‎2.借助拼音,正确认读“搭积木、下棋”2个词语。正确朗读儿歌《在一起》。‎ ‎3.认识“棋、鸡”2个生字。‎ 一、激趣导入 ‎1.老师出示“小鸡、气球、西瓜”的卡通图,让学生说一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2.老师将三张图片的韵母及声调出示,让学生尝试补充声母j、q、x。‎ 二、学习拼读规则 ‎1.学习j、q、x与i 相拼。‎ ‎(1)课件出示配图音节,让学生自由朗读。‎ ‎(2)让学生自己练习读j、q、x与i相拼的音节,老师启发学生学习j、q、x与i、a组合而成的三拼音节。‎ ‎(3)练习四声,让学生自由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2.学习j、q、x与ü相拼。‎ ‎(1)看动画讲故事:有一天,小狗玉玉戴着帽子出门了,出门不久,遇见好朋友吉吉、奇奇和西西。玉玉特别高兴,它刚准备去和它们握手,但转念一想:不行,戴着帽子怎能和别人握手呢?这样不礼貌。于是,玉玉连忙摘下帽子和他们一一握手。吉吉开心地说:“玉玉,你真懂礼貌!”‎ 大家要注意哦!玉玉虽然摘下了帽子,但它还是玉玉。(教师引导学生由玉玉想到单韵母ü)‎ ‎(2)课件先出示j、q、x与ü相拼的音节(如:j—ü—‎ ju)。谁能说说你观察到了什么?(j、q、x与ü相拼时,ü上两点省略。)‎ ‎(3)课件出示n 、l与ü相拼的音节(如:n—ü—nü),谁能说说你发现了什么?(n、l与ü相拼时,ü不变)师总结:原来小ü只有见到j、q、x这三位朋友时,才会礼貌地脱下帽子和它们打招呼,大家还记得大y吗?小ü见到它时也要——生答:脱帽敬礼。‎ ‎(4)出示儿歌,指导学生学习j、q、x与ü相拼的规则。‎ 小ü小ü真懂礼,戴着礼帽去买梨。出门遇到j、q、x和y,连忙摘帽敬敬礼。‎ 小朋友们别忘记,它呀还是叫小ü。‎ 三、拼读音节,学生字 ‎1.老师出示课件“搭积木”“下棋”图。‎ ‎2.师:图上画了什么?你能看图说几句话吗?(鼓励学生自由说出完整的话)‎ ‎(小兔在搭积木。猩猩和小鹿在下棋。)‎ ‎3.出示带拼音的词语:搭积木、下棋。让学生根据拼音自己拼一拼。‎ ‎4.指导认识生字“棋”。‎ 四、学习儿歌《在一起》,巩固练习 ‎1.课件出示儿歌《在一起》,请学生自己试着拼读,了解儿歌的大意,儿歌中都写了谁和谁?它们在做什么?(让学生读后自由举手说一说。小黄鸡和小黑鸡,刨土、捉虫、做游戏。)‎ ‎2.在老师的指导下试读儿歌。‎ ‎3.学习朗读儿歌,读准字音,识记生字“鸡”。‎ ‎[教学板书]‎ ‎6j q x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声母j、q、x,认清声母j、q、x的形,能够读准声母j、q、x的音,掌握j、q、x与ü相拼ü上两点省略的规则。教学时,我先出示“小鸡、气球和西瓜”的图片让学生体会j、q、x的读音,然后结合文中插图让学生认写,最后利用儿歌加强学生的记忆:小鸡j j j,气球q q q,西瓜x x x。为了让学生记住j、q、x的发音,我引导他们通过体会“鸡”“气”“西”‎ 的发音,从而发准j、q、x的音。‎ ‎《j q x》教材简说 ‎ 本课包括五部分内容。‎ ‎ 第一部分是三个声母 j、q、x,每个声母配有一幅图画。第一幅图是一只鸡抬头望着蝴蝶,“鸡”提示 j 的音,鸡和蝴蝶构成的形状提示 j的形。第二幅图是七只气球,“七”“气”提示 q 的音,左边那只单独的气球提示 q 的形。第三幅图是一个切开的西瓜,西瓜的“西”提示 x的音,西瓜上的刀印提示x的形。‎ ‎ 第二部分是拼音练习,包括 j、q、x 与 ü 相拼时 ü 上两点省写规则的教学内容,以及三拼音练习。‎ ‎ 第三部分是 j、q、x 的书写格式和笔顺。‎ ‎ 第四部分是读词语认字,配有图画。图上画的是人们在院子里活动的情景:有的下棋,有的搭积木,有的喂小鸡,有的洗衣服。‎ ‎ 第五部分是一首儿歌,配有图画。‎ ‎ j、q、x 的发音及与韵母的拼读、认字是本课教学的重点。j、q、x 与 ü 相拼时 ü上两点省写规则是难点。‎ ‎《j q x》教法建议 ‎1.利用生动有趣的插图,学习声母“j、q、x”:‎ ‎ ‎ ‎ 教材本身配备了生动有趣的插图,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展开教学。在课上让学生去观察图画与字母音形的内在联系,把音形同图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引导学生编一些记忆字母形的小儿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得自然、记得清楚。‎ ‎2.创设游戏情境,学习“j、q、x”与“ü”相拼的规则:‎ ‎ 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形式。把拼音的学习,变成游戏表演,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先请3个同学分别带上“j、q、x”的头饰,请一个戴帽子的同学当小“ü”,帽子就是“u”上的二点,小“ü”扮成一个懂礼貌的孩子。告诉学生小“ü”只要一见到“j、q、x”就马上摘帽向它们问好。然后就站到“j、q、x”的旁边,就成了“ju、qu、xu”音节,这时音节中的韵母仍读“ü”不读“u”。学生们在游戏的表演中明白了“ü”见到“j、q、x”省去两点的规则。在游戏中也受到了一次礼貌教育。‎ ‎《z c s》导学案 ‎ 课题 z c s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学会z、c、s三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 ‎2.读准z、c、s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     ‎ ‎3.学会zi、ci、si 三个整体认读音节,会读它们的四声。   ‎ ‎4.认识5个生字,会读儿歌。‎ 教学重点 ‎1.声母z、c、s的发音及z、c、s与韵母拼读音节。‎ ‎2.认识5个生字,会读儿歌。‎ 课前准备 ‎1.制作拼音卡片。(师生) ‎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比一比,读一读。  ‎ 一、复习导 入,引出课题。(用时:5分钟)‎ ‎1.导入:我们已经在拼音王国中认识了许多声母朋友,(出示声母卡片, 指名认读)有位小朋友想和小刺猬、蚕姑娘比一比谁最能干,让我们一起来 当他们的评委好吗?  ‎ ‎2.板书课题。‎ ‎1.自由认读出示的声母。2.齐读课题。‎ ɑ—o    e—ɡ ‎ i—y    u—w ‎ b—d    p—q ‎ j—i    m—n ‎ ɡ—q    f—t 二、 学习声母 z、c、s。(用时:10分钟)‎ ‎1.学习声母z的读音和字形。  ‎ ‎(1)课件出示画面,问:这个小朋友在干什么? (2)出示字母卡片z,谈话:把写字的“字”读 成第一声,读得轻一点、短一点就是声母z的读音。引导学生自由试读。老师纠正读音。  ‎ ‎(3)出示四线格,教师范写z。强调书写要点。(4)引导学生自由练习书写z。  ‎ ‎(5)组织展示。 ‎ ‎2.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声母c、s。‎ ‎1.仔细观察图画,练习说话。小姑娘在写字,她在黑板上写的字母是z。  ‎ ‎2.自由试读。 ‎ ‎3.认真听老师发音。  ‎ ‎4.多种形式练习发音。  ‎ ‎5.认真观察z在四线格中的位置,跟着老师书空。6.自由练习书写。  ‎ ‎7.全班展示。 ‎ ‎8.用同样的方法自主学习声母c、s。‎ ‎1.读儿歌。 ‎ 平头小2,z z z, ‎ 我会写字,z z z。 小小刺猬,c c c, ‎ 半个圆圈,c c c。 蚕儿吐丝,s s s, 半个8字,s s s。 ‎ ‎2.我会写z c s。‎ 三、拼读音节。(用时:10分钟)‎ ‎1.引导学生回忆拼音口诀。交流:z喜欢和哪些韵母交朋友?  ‎ ‎2.组织学生自由拼读 出示的音节。引导学生练习拼读zɑ、ze、zu、zuo。3.组织学生开火车拼读zɑ、ze、zu、zuo的四声。4.组织学生自主拼读c、s和单韵母组成的音节,方法同上。‎ ‎1.回忆拼音口诀: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 ‎2.认真看书,交 流z喜欢和哪些韵母交朋友。  ‎ ‎3.自由拼读出示的音节。4.开火车拼读zɑ ze zu zuo的四声。  ‎ ‎5.用同样的方法自主拼读c、s和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我会填。 ‎ zā→(   )—(   )‎ zuǒ→(   )—(   )cè→(   )—(   )suǒ→(   )—(   )‎ 四、学习整体认读音节zi、ci、si。(用时:10分钟)‎ 1. 引导学生读准音。 ‎ (1) 听老师读声母z、c、s和整体认读音节zi、ci、si,引导学生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  ‎ ‎(2)引导学生练读。 (3)引导学生自由练读四声,采用在学习小组中互读等多种形式读。 ‎ ‎2.引导认清形。 ‎ ‎(1)出示四线格,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师范写。  ‎ ‎(2)引导学生练习书写。‎ ‎1.仔细听老师读,然后交流自己的发现。声母轻短,整体认读音节声音响亮,读长些。  ‎ ‎2.自由练习读,并相互交流发音体会。  ‎ ‎3.练习读zi、ci、si 四声,交流发现。(整体 认读音节可以直接给汉 字注音,注意在“i”上 标声调时要把上面的点 去掉。)  ‎ 4. 观察zi、ci、si在四线格中的位置,跟着老师书空。  ‎ ‎5.自由练习书写。展示成果。‎ ‎1.比一比,读一读。 z—zi c—ci s—si 2.我会说。  ‎ z、c、s都住在四线格的(   )格。  ‎ ‎3.我会写zi ci si。‎ 五、学习生字,朗读儿歌。(用时:7分钟)‎ ‎1.出示插图,引导学生看图说话。出示词卡,引导学生朗读。  ‎ ‎2.课件出示儿歌,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试读儿歌,要求圈出5个生字:字、词、语、句、子。  ‎ ‎3.指名拼读红色的音节,适时点拨。  ‎ ‎4.引导同桌互读、小组读、做动作表演读儿歌。‎ ‎1.看图说话。 ‎ ‎2.多种形式拼读出示的词语。  ‎ ‎3.借助拼音试读儿歌,并圈出5个生字,多读几遍。4.自由练习拼读红色的音节。  ‎ ‎5.多种形式练习读儿歌。‎ 我会认。  ‎ jù zi  cí yǔ ‎ 句  子     词   语 ‎7 z c s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声母z、c、s和整体认读音节zi、ci、si,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声母z、c、s。‎ ‎2.正确拼读z、c、s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三拼音节,正确认读带声调的整体认读音节。‎ ‎3.借助拼音,认读“词语、句子”2个词语,认识“字、词、语、句、子”5个生字,正确朗读儿歌《过桥》。‎ ‎[教学重难点]‎ ‎1.声母z 、c、 s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三拼音节的正确拼读。‎ ‎2.带调整体认读音节的认读。‎ ‎3.带调三拼音节的正确拼读。 ‎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正确认读声母z、c、s和整体认读音节zi、ci、si,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声母z、c、s。‎ 一、复习引入,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j、q、x 3个新朋友,谁来和它们打招呼呢?(抽读拼音卡片:j、q、x和以j、q、x组成的两拼音节词、三拼音节词)(指名读、齐读)今天我们继续去拼音王国中去认识新的好朋友吧!‎ 二、教学声母z ‎1.出示课件:小熊老师黑板上写的是什么?(字母z)‎ ‎2.出示拼音卡片z,你能试着读读这个字母吗?把写字的“字”读成第一声,读得轻一点、短一点就是声母z的读音。自由试读。‎ ‎3.听老师示范读,注意看老师的口型,听老师的发音。‎ ‎4.学生练读,先跟老师读,然后在小组中交流发音的体会。‎ ‎5.老师总结发音方法:发音时,舌尖向前平伸,顶住上齿背,憋住气流,舌尖稍微放松,让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来,注意读得轻短些。‎ ‎6.认清字形。(像个2字z z z)‎ 三、教学声母c ‎1.出示课件插图:图上画的是谁?它们在做什么?(小刺猬们在认真学习。)出示拼音卡片c,刺猬的“刺” 读第一声,读得轻短些就是这个声母的读音。‎ ‎2.试读这个字母,师范读,发音方法基本与“z”相同,只是从窄缝中挤出的气流比较强。‎ ‎3.学生练读,体会发音要领。(自由举手朗读、开火车读、齐读)‎ ‎4.认清字形。提示:声母c与刺猬的形状相似。(小刺猬c c c,半个圆圈c c c。)‎ 四、教学声母s ‎1.蚕姑娘有什么本领呢?(吐丝。)出示拼音卡片s,吐丝的“丝”跟这个声母朋友的读音相同。‎ ‎2.试读这个字母,师范读,读得轻短些,舌尖平伸,与上门齿背接近,中间留一条窄缝,让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来。‎ ‎3.学生练读,体会发音要领;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4.认清字形。(春蚕吐丝s s s。)‎ 五、拼读音节 ‎1.声母都喜欢和韵母交朋友,谁还记得它们交朋友的口诀?(师引导学生回顾两拼音节、三拼音节的拼读口诀,课件出示。)‎ ‎2.看看书,说说z喜欢和哪些韵母交朋友?‎ ‎3.谁能用我们前面学过的方法自己拼读音节?(自己练习拼读)‎ ‎4.谁能当小老师来教大家读?(练习拼读za、ze、zu、zuo)‎ ‎5.开火车读za、ze、zu、zuo的四声,会组词的同学可以用带调的音节组词。重点指导zuo的读音。‎ 六、指导书写 ‎1.小朋友知道了这3个声母的名字,记住了它们的样子,再来看看它们是怎么写的。看书观察z、c、s在四线格里的位置,分别是几笔写成的。‎ ‎2.生说z、c、s的写法,师在黑板上的四线格中范写。(边写边强调书写时应注意的地方。)‎ ‎3.学生练写,师巡视,相机指导。课件出示学生易写错的字母,并集体纠正。‎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拼读z、c、s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三拼音节,正确认读带声调的整体认读音节。‎ ‎2.借助拼音,正确认读“词语、句子”2个词语,认识“字、词、语、句、子”5个生字。正确朗读儿歌《过桥》。‎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美丽的小木屋画面)上节课我们又认识了声母家族中的3个成员,还学会了拼读一些音节,大家还记得吗?让我们来向它们问个好吧!‎ ‎2.复习声母z、c、s及相关音节。(自由举手朗读、开火车读、齐读)‎ ‎3.过渡:今天z、c、s把它们的好朋友也带来了,让我们来和它们交个朋友吧!‎ 二、学习整体认读音节zi、ci、si。‎ ‎1.读准音。‎ ‎(1)听老师读声母z、c、s和整体认读音节zi、ci、si,比较它们的发音有什么不同。(声母轻短,整体认读音节声音响亮,读长些。)‎ ‎(2)学生练读,先跟着老师读,然后在学习小组中交流发音的体会。‎ ‎(3)检查发音情况:齐读、开火车读、学习小组互读,师巡视,相机指导。‎ ‎(4)练读zi、ci、si的四声。(教师强调:标调时要去掉i上面的点。)‎ ‎2.课件出示“字”与拼音“zì”。‎ ‎(1)教师示范读,指名读。‎ ‎(2)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整体认读音节可以直接给生字注音,不是z、c、s与i相拼。)‎ ‎3.课件出示“词语”与几个和“词语”读音类似的音节。‎ ‎(1)找一找“词语”的音节好朋友,课件出示“词语”与“cí yǔ”连线。‎ ‎(2)指名读。‎ ‎(3)“句子”一词的认读方法同上。‎ ‎4.自由练读四声,在学习小组中用互读等多种形式读。‎ ‎5.认清字形,练习书写。‎ 三、认读字词,读儿歌 ‎1.师:小朋友真懂事,能为爸爸妈妈分担家务事了。老师为此奖励你们一首儿歌叫《过桥》。‎ ‎2.课件出示儿歌《过桥》,学生试读儿歌。‎ 要求: ‎ ‎(1)不会读的字用记号标出来。‎ ‎(2)想想:读了儿歌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 ‎3.师生共同质疑。如:“了”的两种读音;“一”的不同调号等。‎ ‎4.学习生字,注意读准三拼音节“做、错、过”。‎ ‎5.在老师的带领下读儿歌,注意读准字音。‎ ‎6.画出生字自己读一读,同桌互读。‎ ‎7.学习小组讨论怎样记住生字。集体交流:区别“了”和“乐”的音形。‎ ‎8.熟读儿歌。同桌互读、小组读、自由举手朗读、做动作表演读。‎ 四、课外扩展 儿歌 紫色树,紫色花,紫花开了结紫瓜。‎ 紫瓜柄上长小刺,撕开紫瓜装芝麻。‎ ‎[教学板书]‎ ‎7z c s ‎[教学反思]‎ 今天所学声母z、c、s在拼音字母教学中是学生比较难掌握的一个知识点。开课伊始,我用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结合图片,观察感知从而引出所学声母z、c、s。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认知特征,我设计让学生自主编顺口溜识记声母读音、用语言、插图、游戏等方式把学生带入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 ‎《汉语拼音7 z c s》教材简说 ‎ 本课包括四部分内容。‎ ‎ 第一部分是三个声母 z、c、s 和三个整体认读音节 zi、ci、si 及它们的四声,每个声母配有一幅图。第一幅图是一个小女孩在黑板上写字,写的是字母 z,“字”提示 z、zi 的音,小女孩写的字母“z”提示 z 的形。第二幅图用小刺猬的“刺”提示 c、ci的音,小刺猬的形状提示 c 的形。第三幅图是一条正在吐丝的蚕,吐丝的“丝”提示 s、si 的音,蚕的形状和蚕吐出的丝的形状提示 s 的形。‎ ‎ 第二部分是声母 z、c、s 和单韵母 a、e、u 的拼音练习以及三拼音练习。‎ ‎ 第三部分是 z、c、s 的书写格式。‎ ‎ 第四部分是认读字词,配有图画和一首儿歌。‎ ‎ z、c、s 的发音及 zi、ci、si 的整体认读、认字是本课教学的重点,z、c、s 的发音是难点。‎ ‎《z c s》教法建议 ‎1.借助插图,学好“z c s”的音:‎ ‎ 学生发“z c s”的音时有一定的困难,可以利用图帮助读准音,让学生亲自体会借助“字、刺、丝”的音读得轻短些就是“z c s”的音,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不要咬着舌尖发音,要做好示范,让学生反复练习,掌握发音要领。‎ ‎2.电脑博士指导书写:‎ ‎ 先出示四线三格,然后看电脑博士是怎样书写 z c s 的,学生观察字母是几笔写成的?在四线三格的哪个格上写?电脑博士书写后,让学生观察这三个字母像什么?“z”像2;“c”像半圆;“s”像半个8。学生不仅记住了字形,而且利于学生书写。‎ ‎3.创设活动情景,学习整体认读音节:‎ ‎ 在课上,请一个学生拿着水抢滋水,让学生说一句话。问:“滋”的音节是什么呢?请戴着“z”头饰的学生说:“滋的音节就是我”。说完,教师戴着“i”的头饰,告诉学生“z”是声母,不是音节,要想给“滋”注音,必须需要单韵母“i”来帮忙,就成为了音节“zi”。通过教师范读让学生听听“z”和“zi”‎ 有什么区别。教师强调:只要把声母“z”的音读长些、响亮些就是音节“zi”的音,这叫整体认读音节,不用拼直接读。接着学习它的四声,教师让学生观察音节标了声调有什么变化。教师强调:整体认读音节可以直接给汉字注音,注意在“i”上标声调时要去点。最后用“zi”的四声调组词或说句子,巩固发音。在学习音节“ci si”时,让学生用学习“zi”的读音方法试着读音节“ci si”,教师给予指导。‎ ‎《 z c s》教学游戏 ‎【游戏一:儿歌诵读】‎ 目的:帮助学生记忆 z、c、s 的读音与形状。‎ 准备:按照文中的示形表音图编写儿歌,“像个2字 z、z、z,像个刺猬 c、c、c,春蚕吐丝 s、s、s”。‎ 方法:老师带领学生一起诵读儿歌。‎ ‎【游戏二:你猜我猜,大家猜】‎ 目的:帮助学生认记 z、c、s、zi、ci、si。‎ 准备:熟读相关声母、音节。‎ 方法:由老师、同学做手势或出示某种实物图形,请其他同学猜一猜它表示的是什么字母(或音节)。比如,老师(做动作表示“z”):“你猜,你猜,你猜猜!”学生:“我猜,我猜,它是 z、z、z!”‎ ‎【游戏三:过桥】‎ 目的:通过本游戏引导学生学习互帮互助,熟练拼读声母z、c、s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准备: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桌上摆一座小桥,并把 z、c、s 韵母卡片分开放在桥的两头。‎ 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游戏。在 z、c、s 一端的同学随机拿出一个声母,对面同学随机拿出一个韵母,请第三个同学快速拼读这个音节。如果他拼对了,就算安全地过了小桥;如果他不会拼,可以请其他同学帮助过桥。‎ ‎【游戏四:摘苹果】‎ 目的:巩固与 z、c、s 相关音节的拼读,复习新学的5个生字。‎ 准备:老师在小黑板上画一棵苹果树,树上有许多纸剪的苹果(苹果背面是音节或生字),比如“zǐsè、zuòxià、做过、cuòwù、siguā、乐”等。‎ 方法:请学生摘苹果,认读音节或生字,并说出一个包含这个音节或生字的词语或一句话。比一比,谁读得准、说得好,优胜者可获得“苹果王”的称号。‎ ‎8 zh ch sh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声母zh、ch、sh、r,能读准音,认清形,并正确书写。‎ ‎2.会读zh、ch、sh、r和单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三拼音节。学会zhi、chi、shi、ri 4个整体认读音节,能正确读出它们的四声。‎ ‎3.能够自己用拼音拼读“擦桌子、折纸”2个生词,会认“桌、纸”2个生字,正确朗读《绕口令》。‎ ‎[教学重难点]‎ ‎1.能读准翘舌音。‎ ‎2.能够区别4个整体认读音节与声母zh、ch、sh、r在读音、字形和用法上的不同。‎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正确认读声母zh、ch、sh、r和整体认读音节zhi、chi、shi、ri,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声母zh、ch、sh、r。‎ 一、复习检查 ‎1.抽读声母卡片:z、c、s及整体认读音节zi、ci、si。‎ ‎2.师:今天,老师邀请了一位朋友来做客,跟我们一起学习新课,想知道它是谁吗?(出示:h)你们还认识它吗?(让学生自由举手朗读,齐读)‎ 二、学习zh、ch、sh、r 师:看,h跑到我们的课本里去了,打开课本第34页,我们一起学习汉语拼音第8课。(板书课题:zh ch sh r)‎ ‎1.回忆学习方法:‎ 还记得我们昨天是怎样学习z、c、s和zi、ci、si的吗?(学生交流学习方法)‎ 教师小结:观察图画,说图意,记字形,学发音,编顺口溜,学整体认读音节。‎ ‎2.四人小组学习。教师巡视指导,及时正音。‎ ‎3.汇报学习情况,教师适时点拨。(随机板书:zhchshr)‎ zh:小猴妹妹坐在椅子上织毛衣。织毛衣的“织”读得轻又短就是声母zh。小凳子和椅子组成的形状就像zh。‎ ch:小刺猬坐在椅子后面吃水果,吃水果的“吃”读得轻又短就是声母ch。小刺猬和椅子组成的形状就像ch。‎ sh:一只小狮子蹲在椅子后面认真听讲。狮子的“狮”读得轻又短就是声母sh。狮子和椅子组成的形状就像sh。‎ r:小苗在太阳的照耀下,长出了嫩叶。太阳照耀大地,太阳用一个字说——“日”,“日”读成第一声,再读得短一些,就是声母r。小苗的样子就像r。‎ 顺口溜:一轮红日r r r,小苗发芽r r r。‎ ‎4.比较学习。‎ ‎(1)回忆z、c、s的发音要领:舌尖平伸,抵在上门牙背后,我们叫它们平舌音。‎ 讲解zh、ch、sh的发音方法:z、c、s和h一起读时要把舌头轻轻翘起来,我们叫它们翘舌音。‎ ‎(2)学生对比读z—zh,c—ch,s—sh,体会平舌音与翘舌音的区别。‎ ‎(3)讲解r的发音。‎ 三、学习zhi、chi、shi、ri ‎1.z、c、s和h在一起组成声母zh、ch、sh后,它们并没把小i给忘了,它们跟小i同样成了分不开的好朋友(板书:zhi、chi、shi)谁认识它们?让学生自由举手读。为什么不拼读?(因为它们是整体认读音节,所以不拼读。)‎ ‎2.小i看到r没人陪,就主动和它交上了好朋友,组成了(板书:ri)谁会读?‎ ‎3.比较:zh-zhi、ch-chi、sh-shi、r-ri它们在发音上有什么区别?‎ ‎4.出示课件,回顾已学过的整体认读音节。‎ ‎5.学习zhi、chi、shi、ri四声音节。老师给它们分别戴上帽子,大家能认出来吗?(自由读、齐读)‎ 四、指导书写 ‎1.让学生自己观察zh、ch、sh、r的占格位置。‎ ‎2.引导学生观察zh、ch、sh是由哪两个字母组成的?写的时候应注意什么?(字母之间距离相等,两个字母靠拢些,字母书写大小一致)‎ ‎3.教师范写zh、ch、sh,学生观察。‎ ‎4.学生练习书写zh、ch、sh,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同时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对于姿势正确的同学,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 ‎5.教师指导书写r。先请学生观察占格位置,看书上的笔顺,先写哪笔,再写哪笔。‎ ‎6.教师范写。提醒学生注意字母“r”在书写时,两笔写成,应先写竖,占中格,然后在竖的上边向右写一弯笔,就像刚出土的幼苗一样,笔画要连贯。‎ ‎7.学生练习书写,让学生边写边发音记忆字形,教师个别辅导。‎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4个声母,不仅认识了它们的形,读准了音,还学会了写,同学们学得很认真,很不错!‎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拼读zh、ch、sh、r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三拼音节。正确认读带调的整体认读音节。‎ ‎2.借助拼音,正确认读“擦桌子、折纸”2个词语,认识“桌、纸”2个生字。正确朗读《绕口令》。‎ 一、复习导入 ‎1.认读卡片。‎ ‎(1)课件出示z、c、s、zh、ch、sh、r,挑出翘舌音读一读。‎ ‎(2)课件出示zhi、chi、shi、ri,读一读,这些都叫什么?(生齐答:整体认读音节。)‎ ‎2.随机抽取活动卡片请学生读一读。‎ 二、练习拼读音节 ‎1.出示书上第34页的音节,请学生自由拼读。‎ ‎2.让学生自由举手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3.师:谁能给这些音节加上声调,并组词?‎ 三、看图拼读音节 ‎1.看插图,说说图上画的都有谁,它们在做什么。(大猩猩在擦桌子;青蛙在折纸。)‎ ‎2.拼拼读读图右边的音节。(学生自由举手读、齐读。)‎ ‎3.课件出示带拼音的词语:擦桌子、折纸。根据拼音读一读。‎ ‎4.师:你们在生活中见到过这些词语吗?谁能用上这些词语来说一句话?‎ ‎5.老师示范读《绕口令》,并分别伸出四个指头和十个指头做动作朗读。(学生自由练习,指名比赛读 ‎[教学板书]‎ ‎8 zh ch sh ‎[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较多,学生学起来会有一定难度,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教学:‎ ‎1.联系旧知,导入新课:本课出现的声母zh、ch、sh以及整体认读音节zhi、chi、shi和上一节课的声母z、c、s整体认读音节zi、ci、si在教学方法上很相似,只是在发音和形状上稍稍有所变化,因此我采用复习导入的方法导入新课。‎ ‎2.借助图画,读准字音,记清字形。我充分运用书中的插图教学拼音。‎ ‎《zh ch sh r》教材简说 ‎ 本课包括五部分内容。‎ ‎ 第一部分是四个声母 zh、ch、sh、r 及四个整体认读音节 zhi、chi、shi、ri,每个声母配有一幅图。第一幅图用织毛衣的“织”提示 zh、zhi 的音,小凳与靠背椅提示 zh 的形。第二幅图是刺猬和小男孩在吃东西,“吃”提示 ch、chi 的音,刺猬与靠背椅提示 ch 的形。第三幅图用狮子的“狮”和老师的“师”提示 sh、shi 的音,狮子与靠背椅提示 sh 的形。第四幅图用红日的“日”提示 r、ri 的音,幼芽提示 r 的形。‎ ‎ 第二部分是拼读音节,包括两拼音节和三拼音节。‎ ‎ 第三部分是声母 zh、ch、sh、r 的书写格式和笔顺。‎ ‎ ‎ ‎ 第四部分是认读字词,配有图画,画的是街心公园的一角,太阳刚升起,小姐姐已经在读书了,老爷爷在看他的孙子学骑车。‎ ‎ 第五部分是一首儿歌。‎ ‎ zh、ch、sh、r 的发音和整体认读音节的发音及认字是本课教学的重点。zh、ch、sh、r 的发音是难点。‎ ‎《zh ch sh r》导学案 ‎ 课题 zh ch sh r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确认读声母zh、ch、sh、r和整体认读音节zhi、chi、shi、ri,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声母zh、ch、sh、r。 ‎ ‎2.正确拼读zh、ch、sh、r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三拼音节。正确认读带调的整体认读音节。 ‎ ‎3.借助拼音,正确认读“擦桌子、折纸” 2个词语,认识“桌、纸” 2个生字。 ‎ ‎4.正确朗读《绕口令》。‎ 教学重点 ‎1.学会读写zh、ch、sh、r 4个声母。‎ ‎2.声母zh、ch、sh、r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三拼音节的正确拼读。‎ ‎3.带调整体认读音节的认读,带调三拼音节的正确拼读。‎ 课前准备 ‎1.制作拼音卡片。(师生) ‎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1.教师与学生玩猜谜语游戏。 ‎ ‎1.学生猜一猜,玩游戏。像个2字—— z z z 。 ‎ 仙人掌带刺——c c c。 ‎ 半个8字——s s s。  ‎ 读一读。 ‎ z—i  c—ci  s—si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2.教师出示卡片:z、c、s、zi、ci、si,指名读,并说说读声母和整体认读音节时应注意什么?  ‎ ‎3.明确教学目标。今天继续学习四个声母和四个整体认读音节。发音时要把舌头轻轻翘起,看谁最先学会。(教师手心向上,指尖稍稍翘起。)‎ ‎2.学生认读卡片:z、c、s、zi、ci、si,想一想发音时要注意什么? ‎ ‎3.明确学习任务。‎ ‎1.教学h和hi。  ‎ ‎(1)出示h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  ‎ ‎(2)教师指导发音。 ‎ ‎(3)指导学生对比—h。‎ ‎(4)指导识记声母。 ‎ ‎(5)指导对比读:h-hi。2.指导学习声母ch和整体认读音节chi。  ‎ ‎(1)教师出示插图:指导学生看图。  ‎ ‎(2)教师指导发ch音借助“吃苹果”的第一声教会学生练习发ch的音。  ‎ ‎(3)引导思考:ch是由哪两个字母组成的?  ‎ ‎(4)教师指导学生区分ch-chi。  ‎ ‎3.同样的方法教学sh和整体认读音节shi。  ‎ ‎1.学习发音: ‎ ‎(1)观察图片。  ‎ ‎(2)学生练习读,体会翘舌音的发音方法。  ‎ ‎(3)学生男女生对读—h。‎ ‎(4)学生编顺口溜识记。 ‎ ‎2.学习声母ch和整体认读音节chi。  ‎ ‎(1)仔细看插图。思考:图上画着谁?它在干什么?(小刺猬在吃苹果。) 学生练习ch的发音。同桌纠正发音,开火车读。c和h组成ch。学生编顺口溜记住ch的字形。‎ ‎(刺猬加椅子ch ch ch。)  ‎ (2) 男女生互读ch—chi。进行四声练习。  ‎ ‎3.自学声母sh和整体认读音节shi。  ‎ ‎1.读一读。‎ hī hí hǐ hì ‎ shī shí shǐ shì ‎ chī chí chǐ chì ‎2.读一读。‎ zh—hi  ch—chi ‎ sh—shi    ‎ ‎3.读一读。 rī rí rǐ rì     4.说说自己编的记忆zh、ch、sh、r的顺口溜。‎ 二、 自主探究,学习新知(用时:24分钟)‎ ‎4.教师引领学生做游戏。(比较h、ch、sh同hi、chi、shi的发音) ‎ ‎5.教学r和ri。  ‎ ‎(1)教师出示插图。引问:图上画着什么?小苗为什么会发芽?    ‎ ‎(2)教师指导r的发音。(3)教师指导识记声母。‎ ‎4.游戏“看谁听得清”。‎ ‎(1)老师读一个字母,其他学生举相同读音的卡片。 ‎ ‎(2)让学生找自己的小伙伴一起 做游戏,一个读,一个举卡片。 ‎ ‎5.学习r和ri。  ‎ ‎(1)观察插图。了解到的信息:小苗在太阳的照耀下,长出了嫩叶。太阳照耀大地,太阳用一个字说是→日,ri读成第一声,再轻短一些,就是声母r。(2)领读、齐读、开火车读。‎ ‎(3)学生自编顺口溜:一轮红日r r r,小苗发芽r r r。‎ ‎(4)男女生、小组对比读r—ri,‎ 三、指导拼读,拓展巩固(用时:11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音节的拼读。教师领读,学生自由拼读。采取适当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 ‎2.引导学生学习三拼音节。 ‎ ‎3.带领学生做“摘星星”的游戏。(出示音节写在卡片上,摘下一颗,领读。)‎ ‎1.学习声母h、ch、sh与a.e.u组成的两拼音节。(学生自己练习拼读。)  ‎ ‎2.学习介母是u的三拼音节。学生自由拼读。  ‎ chuō huǎ huō shuā shuō ruò  ‎ ‎3.学生做“摘星星”的游戏。‎ 指导学生拼读音节。 hā hè hū chǎ shě hà hě chà chè shé huǎ chuò shù chū shuò 第2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复习音节,引入新课(用时:4分钟)‎ 复习检查。  ‎ ‎1.教师请同学们认读卡片。 ‎ ‎2.教师出示活动卡片,学生直呼音节。 ‎ ‎3.玩游戏。‎ ‎1.同学们认读卡片。  ‎ ‎2.用活动卡片直呼音节3.采蘑菇游戏:  ‎ ‎(1)认读蘑菇上的带调音节huō、shé、chē、shú、ruò、rè、rù。  ‎ ‎(2)分享劳动果实。把采到的蘑菇与大家分享。‎ 拼一拼。  ‎ ha he hu hua cha che chu chuo sha she shu shuo re ru ruo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    ‎ ‎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 示生字卡片“擦桌子”“折纸”,引导学习。‎ ‎3.指导识字。  ‎ 指导学生采取多种方法识字“桌”“纸”。 ‎ ‎4.教师介绍“纸”的由。‎ ‎1.学生认真观察图片,说说图画上的小动物在做什么?(擦 桌子 折纸)  ‎ ‎2.齐读教师出示的生字卡片“擦桌子”“折纸”。(1)说一说怎样擦桌子?适时提出表扬。  ‎ 给下面的字组词,并选择其中一个说句子。 ‎ 桌(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读词语,识生字(用时:10分钟)‎ ‎(2)说一说能折出什么。学生现场展示。培养动手能力。 ‎ ‎3.学习生字。 ‎ ‎(1)多种方法识字。加一加的方法:“卓”+“八”就是“桌”。“纸”:(出示实物)用植物纤维制成的薄片,作为写画、印刷书报、包装等用。  ‎ ‎(2)扩词练习,给生字找朋友 纸(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读绕口令,注意平翘舌音(用时:16分钟)‎ ‎1.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绕口令》,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绕口令的节奏。  ‎ ‎2.指导学生自由读《绕口令》。强调注意平翘舌音。3.再次朗读,鼓励背诵。‎ ‎1.学生认真看课件,同时听播放的绕口令录音。感受节奏美。 ‎ ‎2.认读《绕口令》。  ‎ ‎(1)学生读《绕口令》。(自由读、指名读、齐读)连成句子读一读,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 ‎ ‎(2)学生比赛读,读准平翘舌音。 ‎ ‎3.再次朗读,背诵。‎ 读一读,赛一赛。  ‎ 四是四,十是十。 ‎ 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 四十不是十四, 十四不是四十。‎ 四、指导书写(用时:10分钟)‎ ‎1.教师指导学生说说zh、ch、sh、r4个声母的组成。2.引导学生谈谈它们在书写 时应占什么格。  ‎ ‎3.教师巡视,纠正书写姿势、执笔方法。教师提醒学生两个字母要写紧凑。  ‎ ‎1.学生说说zh、ch、sh、r 4个声母的组成。  ‎ ‎2.具体谈谈它们在书写时应占什么格。  ‎ 我会正确书写zh、ch、sh、r。‎ ‎4.展示学生作业,全班进行评改。‎ ‎3.学生自己试着在四线三格中进行书写,教师巡视,纠正书写姿势、执笔方法。教师提醒学生两个字母要写紧凑。 ‎ ‎4.在实物投影上展示自己的作业,说说哪儿写得好,哪儿写得不太好,全班进行评改。‎ ‎《比尾巴》词语解释 ‎【扁】(biǎn):‎ 指物体宽而薄。‎ ‎【谁】(shuí):‎ 哪个人或哪些人。‎ ‎【短】(duǎn):‎ 指两端距离小。‎ ‎【尾巴】(wěi ba)‎ 指鸟、兽、虫、鱼等动物身体末端的突出部分。‎ ‎【好看】(hǎo kàn)‎ 美观,看着舒服。‎ ‎6《比尾巴》导学案 课题 比尾巴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和提手旁、八字头2个偏旁;会写4个字和竖提1个笔画。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读好问句的语气。  ‎ ‎3.模仿课文一问一答的形式做问答游戏,练习语言表达。‎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读好问句的语气。注意人字头和八字头的区别。‎ 课前准备 1. 猴子、兔子、公鸡等各种动物图片及相关动物尾巴图。认读生字的相关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收集查找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图片、玩具或模型等资料,注意留心它们的尾巴的特点。(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用时:5分钟)‎ ‎1.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 ‎2.多媒体出示小动物图片。请学生猜一猜它们在干什么。 ‎ ‎3.引出课题,指导读课题。 ‎ ‎4.随机指导识记“尾、巴”二字。    ‎ ‎5.课件演示“比”字的字理。‎ ‎1.自由发言,简单交流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 ‎2.观看图片,说出动物的名字: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 ‎ ‎3.齐读课题。注意“巴”读轻声。 ‎ ‎4.识记“尾、巴”两个生字。尾: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巴:数笔画的方法识记。独体字。 ‎ ‎5.观看多媒体课件,了解“比”字的意思。‎ 在识记了课题中的生字之后,可以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还见过哪些动物的尾巴。在说话训练中巩固对“尾、巴”的识记。‎ 1. 创设情境:这些小动物都说自己的尾巴最好,于是它们举办了一场比尾巴的大赛,现在就请你来当这场比赛的裁判。(出示动物图片。)‎ 2. ‎1.借助画面认读“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这六种小动物。 ‎ ‎2.仔细观察画面,认读词语。(1)读读拼音,把参赛选手的名字读正确。注意“猴子、鸭子、兔子”‎ ‎1.“长、短”是一组反义词,可以将它们放在一起识记。     ‎ ‎2.新学的偏旁八字头和“伞”字的人字头易混淆,让学生注意区分。      ‎ 二、快乐识字,游戏巩固(用时:13分钟)‎ 课件出示动物的名称,指导学生识记生字。(1)指导学生读好轻声。(2)去掉拼音指名读。  3.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动物的尾巴的样子。相机指导学生认读生字。 ‎ ‎4.组织学生小组内自学生字,识记字形。    ‎ ‎5.创设游戏情境,指导识字。 ‎ ‎(1)摘果子:把认识的果子摘下来,说一说识记的方法,并组词。 ‎ ‎①指导认识新偏旁“八”“扌”。 指导学生做动作体会提手旁表示的意思。②用不同的识记方法识记生字:“公”“把”“谁”“最”。 ‎ (2) 听音找卡:指导学生根据提示,思考生字的特点,快速地找到符合要求的生字卡片。  ‎ ‎(3)组织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中的“子”读轻声。“松鼠”的前一个字是平舌音,后一个字是翘舌音。(2)去掉拼音再相机识记生字“兔”。 ‎ ‎3.仔细观察画面,说出动物尾巴的特点。借助画面认读“长、短、伞”。 ‎ ‎4.小组内合作识记生字。(1)先自己识记,再和小伙伴说一说自己的识记方法。 ‎ ‎(2)和小伙伴赛读。  ‎ ‎5.参加游戏向大家汇报学习成果。 ‎ ‎(1)做摘果子游戏,识记新偏旁和带有新偏旁的生字。①说一说自己认识的偏旁,读准偏旁的名称,观察新偏旁的特点,认真识记。做动作体会提手旁表示的意思。 ②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方法识记“公”“把”“谁”“最”。 ‎ ‎(2)做听音找卡游戏。 ‎ ‎①找出左右结构的字。 ‎ ‎②找出反义词。 ‎ ‎(3)开火车读生字。‎ ‎3.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巩固生字。‎ ‎4.本课表示事物名称的字,教师可以出示事物图 片,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记忆。‎ 三、巩固识字,读中感悟(用时:10分钟)‎ ‎1.课件出示课文,回文识字。 ‎ ‎2.组织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读课文。 ‎ ‎(1)指导读通顺课文。  (2)指名分节读课文,教师注意听学生发音,适时指点。  ‎ ‎3.(单击“?”闪烁变红,“。”闪烁 变蓝)指导学生观察标点,发现问句和答句的不同。  ‎ ‎4.指导学生扫读课文,把问句和答句找出来读给小伙伴听,并互相评一评。 ‎ ‎5.多媒体课件出示第1小节和第3小节,请学生来说说自己的发现。 ‎ ‎6.组织学生以做对口令游戏的形式练读问句和答句。  ‎ ‎7.引导学生自由读文。一边读一边想想课文共有几个小节,都写了什么。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引导说话。‎ ‎1.自由读课文,一节一节地朗读,读准每个字音。2.自由读、个人汇报读、各小组自选方式读。  ‎ ‎3.一名学生读课文,大家看屏幕,边听边观察课件中标点的变化,简单了解问句用“?”。  ‎ ‎4.打开书分别找找带有“?”和“。”的句子,自己先读读,再和小伙伴交流交流。  ‎ ‎5.在读书、评价中感悟文中带问号的句子。  ‎ ‎(1)问句要读出疑问的语气。(2)结尾处语调上扬。6.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体会问句和答句的特点。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回答问题,总结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1.在朗读指导中,要着重指导学生读好问句。可先引导学生读准句子中易错的字,如“谁”,再提醒学生“尾巴”的“巴”是轻声,要读好。     ‎ ‎2.教学中充分发挥课文插图直观、形象的作用。让学生看图读课文,加深对动物尾巴的认识,一边读一边想象,或一边读一边做动作,读出活泼的语气。‎ 四、指导书写,仿写演练(用时:10分钟 ‎1.课件出示“比、长”,引导学生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 ‎2.课件演示“比、长”的书写动漫,强调“比”的第三笔是撇,“长”的第一笔是撇,第二笔是横。认识笔画 竖提。  ‎ ‎3.课件演示“巴、把”的书写动漫,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并指名说笔顺。注意:“巴”第三笔是横。  ‎ ‎4.教师在田字格里范写“把”,复习“竖弯钩”的写法,指导“提手旁”的写法。提示左右结构的字的写法。 ‎ ‎5.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指导。 ‎ ‎6.组织学生评议书写情况。‎ ‎1.观察生字的占格情况,跟同桌说一说书写要注意的地方。  ‎ ‎2.说自己的发现,并根据老师的指导书写。“竖提”这个笔画一笔写成,提要向右写,与竖钩要区分开。 ‎ ‎3.认真观察,边书写边说一说“巴”的笔顺。  ‎ ‎4.认真观察后书写,写后对照。明确书写“把”的时候左部的提手旁写得要高于右面的“巴”字,注意左右两部分要协调。5.生描红,注意写字的姿势。‎ ‎6.在小组内展示自己书写的字,互相评议并改进书写。‎ ‎1.教师要对比强调“竖提”和“竖钩”的区别:二者“钩”的方向是相反的。   ‎ ‎2.指导书写过程中,教师应重点强调“比、长”二字的笔顺。   ‎ ‎3.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巴、把”里面都有“巴”,但是书写时大小是不一样的。‎ 五、拓展交流,课外延伸(用时:2分钟)‎ 收集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文字、图片、玩具或模型等资料,注意观察它们尾巴的特点。‎ 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并查找有关它们尾巴的资料。‎ 把语文学习的视角引向课外,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1.多媒体出示游戏“‎ 一、情境引入,复习生字(用时:5分钟)‎ 找尾巴”。  ‎ ‎2.根据小动物尾巴的特点连线,并用“________的尾巴______”的句式说一说。相机出示本课生字词,指名读,齐读。‎ ‎3.导入新课。‎ ‎1.了解游戏内容,认读小动物的名称。 ‎ ‎2.练习说话,复习生字。3.齐读课题。‎ 此环节是针对生字的复习,对掌握不好的个别生字教师应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二、图文对照,研读课文(用时:15分钟 ‎(一)把小动物们分成两组进行比尾巴,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组,担任评委。  ‎ ‎1.讲明小组学习要求。科学分工,做好记录。  ‎ ‎2.明确小组学习任务。 3.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 ‎(二)组织学生学习第1、2小节。 ‎ ‎1.出示第一组动物图片,引导学习第1小节。‎ ‎(1)引导学生交流:第一组有哪些动物?  ‎ ‎(2)组织学生进行汇报。(3)指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 ‎ ‎(4)出示第1小节,指名读。 ‎ ‎(5)评价并指导学生读好问句。 ‎ ‎(一)学生分组讨论,选择感兴趣的小组。‎ ‎1.明确学习要求:选出小组长,做好分工,有负责听读的,有负责记录的。2.明确学习任务:这些小动物是怎样比尾巴的?比的结果怎样?完成学习卡上的任务,填好表格。 ‎ ‎3.小组合作学习。  ‎ ‎(1)小组内分工,按学习卡的活动提示,完成学习任务。  ‎ ‎(2)组内讨论怎么评,并说出理由。 ‎ ‎(二)汇报第1、2小节的学习情况。 ‎ ‎1.学习第1小节。  ‎ ‎(1)明确动物名称及比赛项目。 ‎ ‎(2)进行汇报,互相评议。(3)练习说问句。 ‎ ‎1.此环节中,要努力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评委的角色。 ‎ ‎2.图文结合,引导学生一边观察图片,一边引用课文中描写尾巴的词语进行说话训练,可以尝试着练习背诵。 ‎ ‎3.指导学生读问句的语气时,强调尾音要上扬。学生读不好时,教师可加强示范。有能力的同学,可以仿照着课文内容说几组一问一答的内容。‎ ‎4.在理解“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时,教师可以将松鼠的图片和一把伞的图片放在一起,让学生自己去观察。        ‎ ‎2.指导学生图文结合,读第2小节内容。  ‎ ‎(1)指导学生观察这三种动物的尾巴是什么样的。(2)组织汇报,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第2小节的内容。  ‎ ‎(3)指导学生说一说比赛的结果,进行说话训练。3.指导学生用一问一答的形式读第1、2小节 ‎(三)学习第3、4小节。1.组织学生学习交流,相机点拨。‎ ‎(1)引导学生交流:哪些动物参赛了?比赛的项目是什么?  ‎ ‎(2)出示公鸡、鸭子、孔雀的图片。指导学生说一说它们的尾巴的特点。 ‎ ‎(3)指导学生说一说比赛的结果和自己的体会。  ‎ ‎2.同桌之间读读第3、4小节。 ‎ ‎3.指导朗读“孔雀的尾巴最好看”,着重指导读好“最”字。  ‎ ‎(4)有感情地读第1小节。(5)学生交流怎样读好问句,并进行评价。  ‎ ‎2.学习第2小节。  ‎ ‎(1)观察图片,交流这三种动物的尾巴有什么特点。 ‎ ‎(2)汇报:  ‎ ‎①用“参加比尾巴的有……和……”或“……和……参加了这次比尾巴大赛”这两种句式说一说参赛成员。 ②用“我认为________的尾巴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的句式说说三种动物尾巴的特点。‎ (2) 用书上的答句形式说一说比赛的结果。进行说话练习。  ‎ 1. 分小组或者男、女生合作,用一问一答的形式读第1、2小节。 ‎ ‎(三)学习第3、4小节。  ‎ ‎1.汇报第二场的参赛成员及比赛的项目。  ‎ ‎5.教师可引导学生模仿课文一问一答的形式做问答游戏,进行表达训练。‎ ‎4.用同桌互读、师生合作读等方式读好第3、4小节。‎ ‎(1)汇报成果:参赛的是公鸡、鸭子、孔雀;比赛项目:比尾巴的弯、扁、最好看。  ‎ ‎(2)说一说公鸡、鸭子、孔雀的尾巴的特点。画一画公鸡、鸭子、孔雀的尾巴的形状。  ‎ ‎(3)用“我认为______的尾巴__________,因为________”的句式说话。2.同桌互读,一人读问句,一人读答句。  ‎ ‎3.读好“最”字,并用“最”字练习说话。  ‎ ‎4.看课件,合作读,注意问句和答句语气的不同。‎ 三、公布结果,诵读全文(用时:12分钟)‎ ‎1.将“长、短、好像一把伞、扁、弯、最好看”6个比赛项目及词卡贴在黑板上,请学生再次认读。  ‎ ‎2.指名在黑板上的比赛项目下贴上写有动物名称的词卡。      ‎ ‎3.公布比赛结果,给动物颁奖。 ‎ ‎4.指导学生采用各种形式朗读全文,尝试背诵全文。‎ ‎1.自由读词卡,认准字形,读准字音。 ‎ ‎2.找到写有动物名称的卡片,领全班同学读一读,并贴到相对应的比赛项目下面。  ‎ ‎(1)边贴边用“________‎ 的尾巴__________”这个句式说话。 ‎ ‎(2)其他同学评议,贴得对不对,说得对不对。  ‎ ‎3.完成颁奖活动。 ‎ 指导学生背诵课文时要有方法,不能死记硬背。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先问后答的表达形式,记住小动物出现的顺序,把握表示尾巴特点的词语,然后进行背诵。也可以回忆课文插图,想想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以降低背诵难度。‎ ‎4.朗读全文,尝试背诵。(1)看课件再次朗读课文:自由读、师生读、同桌拍手读、男女生对读、配上动作读、齐读等。 ‎ ‎(2)根据提示尝试背诵课文。‎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用时:8分钟)‎ ‎1.课件出示“展示台”,组织学生展 示自己收集的有关尾巴的资料。 ‎ ‎2.学编儿歌。  ‎ ‎(1)利用情境图示范编儿歌:谁的尾巴________?________。 (2)课件出示相关的提示 ‎3.布置作业:  ‎ ‎(1)上网探秘。教师提供相关的网站,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  ‎ ‎(2)模仿课文,编一首儿歌 ‎1.自由交流展示自己课前收集到的有关汉字、图片资料等。 ‎ ‎2.学习创编儿歌。 ‎ ‎(1)观察课件,学习句式。(2)根据提示创编:  ‎ ‎①燕子、鱼、蜥蜴比尾巴。谁的尾巴________?________。 ‎ ‎②兔子、老鼠、大象比耳朵。谁的耳朵________?________。 ‎ ‎3.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实际水平,自由选择作业。‎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应的动物图片,直观、形象地展示动物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从而引导学生创编“比尾巴”“比耳朵”“比鼻子”等儿歌。‎ ‎6 比尾巴 ‎[教学目标]‎ ‎1.认识“比、尾”等11个生字和提手旁、八字头2个偏旁。会写“长、比”等4个字和竖提1个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问号、句号。学会朗读问句,懂得回答问题要完整,先问的先答,后问的后答。‎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问句、答句,理解“长、短、弯、扁”等字的意思。‎ ‎2.注意人字头和八字头的区别。‎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和提手旁、八字头2个偏旁。会写4个生字和竖提1个笔画。(重点)‎ ‎2.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森林王国情景图。‎ ‎2.师导入故事: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小动物们相约到草地上玩捉迷藏的游戏,小熊在数完10个数后,便开始寻找躲起来的小伙伴。(课件出示:与课文里动物一致的小动物的尾巴)小熊挠挠头,不知道这些尾巴对应的是谁了,大家能帮助一下小熊吗?(出示六种动物图片,依次贴在黑板上)‎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强调“尾巴”是轻声词,师范读、领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 ‎(1)读准字音,边读边圈画课文生字,多读几遍。‎ ‎(2)与同桌相互检查课后生字的认读,相互评价,正音。‎ ‎(3)指名朗读课文。‎ ‎2.自学检查。‎ ‎(1)课件出示带生字词组。(请小老师领读,教师正音)‎ ‎(2)课件出示长句子,教师范读,生跟读。‎ ‎3.教师读课文,思考: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师补充小结)‎ 三、动动脑筋,自主识字 ‎1.看拼音读词语。(课件出示重点词语)‎ ‎2.出示课件,学习生字。‎ ‎3.指导学生学习生字。着重指导“比”字的笔顺:,注意第二笔竖提一笔写成,并组词练习。‎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问号、句号。学会朗读问句,懂得回答问题要完整,先问的先答,后问的后答。(难点)‎ ‎2.背诵课文。‎ 一、续编故事,导入新课 ‎1.出示生字卡片,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生字词。‎ ‎2.师生做游戏“我说你做”,学生根据老师指令做动作。‎ ‎3.我们上节课帮助小熊找到的小伙伴来了一场比尾巴大赛,我们去看看吧!‎ 二、精读课文,细品文段 过渡: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动物们比尾巴的情景吧。请大家先自由读一读课文。‎ ‎1.认识“?”,重点指导问句的读法。‎ ‎2.师生对读,三问三答。男女生对读。‎ ‎3.表演读第1、2小节。‎ 师:谁愿意当小猴子、兔子或小松鼠?(让学生自由举手分角色朗读)‎ ‎4.请同桌对读第3、4小节,读准字音。(让学生自由举手读,师生评议)‎ ‎5.质疑问难:为什么说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1)出示图片:看看这6种动物,比比谁的尾巴最好看。孔雀的尾巴有很多漂亮的花纹,这些花纹像什么?(眼睛)‎ ‎(2)用“最”说话。自由举手说话。‎ ‎6.指导朗读第3、4小节。‎ 三、读读画画,认识动物尾巴 ‎1.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什么动物呢?吉吉国王可说了,比尾巴大赛可不是白看的。看比赛虽不要门票,但是小朋友们必须每人画一张画,把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的尾巴画下来。你们可以做到吗?‎ ‎2.让学生自由画画,鼓励学生涂颜色。‎ ‎[教学板书]‎ ‎6 比尾巴 猴子——长公鸡——弯 兔子——短鸭子——扁 松鼠——像一把伞孔雀——最好看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以同学们非常喜欢的动物小熊为引,组织“找尾巴——比尾巴——画尾巴”的游戏。游戏贯穿整个课堂,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十分高。本课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之间互相合作交流的能力。通过小组的学习交流,学生解决了问题,获得了知识,体验了成功。‎ ‎《比尾巴》教材简说 ‎ 在孩子的眼中,小动物是他们最亲近的朋友。本课用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同时配了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图。课文那琅琅上口、简明易懂、极富儿童情趣的语言,能激起学生朗读的欲望,还能引起学生观察其他动物尾巴特点的兴趣。‎ ‎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教学难点是读好文中的问句。‎ ‎《比尾巴》课文理解 全文共四小节,每三句为一节。‎ 三问三答相互对应的形式与图意紧密结合,第一节有3个问句,让学生知道句子后面的特点是问号,读问句时,语调要上扬。这小节中“长”和“短”要结合起来理解。借助图可以知道两个词的意思相反。“好像”在句子中是打比方的意思,是说两样东西的样子相似。“一把”在这里是表示数量的词。通过再次看图,就能知道“好像一把伞”是说松鼠的大尾巴毛茸茸的很蓬松,翘起来,好像打开的一把伞。‎ 第二节是第一节的回答,知道了猴子的尾巴长,兔子的尾巴短,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在朗读时,要注意读出对话的语气。读问句语调要往上扬,读答句时,语调要平缓、肯定。根据本课句子的特点可以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练习朗读,逐步学会朗读问话的句子。第三节又是三个问句,句子中的“扁”是指鸭子的尾巴的形状。“最好看”是最漂亮的意思。第四节的回答与第三节相对应,写出了公鸡的尾巴弯。鸭子的尾巴扁。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比尾巴》学法指导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看图轻声读儿歌,要求读准字音,想想这首儿歌告诉我们什么。‎ ‎2.各自轻声读儿歌。‎ ‎3.检查生字的读音。‎ shuí dechánghǎo xiànghóu zisōngshǔbiǎn 谁 的长好像猴子松 鼠 扁 ‎4.指名四位小朋友分节读儿歌。(正音)‎ ‎5.讨论:这首儿歌告诉我们什么?‎ 二、读课文,理清文路 ‎1.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本次参加比尾巴的队员,用“——”划出。‎ ‎2.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句式表述。(生边说边贴各种动物图片)‎ 句式参考:‎ ‎⑴参加比尾巴的有( )、有( )、有( )、有( )、有( )、还有( )。‎ ‎⑵参加比尾巴的有( )、()、()、()、()和()。‎ ‎⑶()、()、()、()、()和()参加了这次比尾巴。‎ ‎10《大还是小》导学案 课题 大还是小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时、候”等11个生字和双人旁、竖心旁2个偏旁;会写“自、己”等3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插图,体会“我”自相矛盾的内心世界。 ‎ ‎3.结合生活经验,说说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我”自相矛盾的内心世界。‎ ‎2.会写“己、衣”等字。‎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大小、形状不同的卡片。准备课文朗读动漫。(教师)‎ ‎2.完成预学案作业,自制生字词卡。(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抓住题眼,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将“大”和“小”做成卡通人物形象,贴在黑板上,引导学生和它们打招呼。  ‎ ‎2.在“大”和“小”中间板书“还是”,引导学生朗读题目。 ‎ ‎3.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题,尝试着用一句话将课题补充完整。 ‎ ‎4.以“我觉得自己什么时候很大,什么时候很小”检测学生课前预习情况,并引入新课。‎ ‎1.认清两个字,并大声地认读 “大”字,小声地读出“小”字。   ‎ ‎2.认真观察老师的书写,大声读课题:大还是小。3.读题,结合实际交流。例:我的拳头和爸爸的拳头比,爸爸的大,我的小等。  ‎ ‎4.结合课前预习,想一想,文中的“我”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简单交流,再到文中读一读,找出更准确的答案。‎ 在学生运用课题说话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可以是身体比大 小,可以是胆量比大小,可以是物体体积比大小,可以是作用比大小,可以是眼镜度数比大小等。‎ ‎1.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倾听。 ‎ ‎2.出示自学要求,引导学生自学。 ‎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 ‎(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分自然段朗 读课文。  ‎ ‎(3)看看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做好标记。  ‎ ‎1.认真听老师读课文,听清字音。 ‎ ‎2.根据自学要求开展自学。  ‎ ‎(1)通读全文,多读一读预习时圈画的生字,努力将句子读通顺。 ‎ ‎(2)标序号,要将每个自然段都读通顺。  ‎ ‎1.在读文过程中有疑问时,要 引导学生借助一些符号做好标记。例如,可以用 横线画出不理解的句子,用“·”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用“?”标记自己遇到的问题等。为高年级的批注读书打好基础。   ‎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用时:20分钟)‎ ‎3.引导学生展开小组合作,检测自学情况,并相互交流遇到的问题。 ‎ ‎4.组织全班同学交流生字、词语的学习情况。  (1)出示生词(生字带拼音),指名认读、正音。‎ 时候 觉得 穿衣服 自己 很小 快点儿  ‎ (2) 提出带拼音的生字指名认读。 ‎ (3) 去掉拼音,指名认读。‎ 时  候  觉  得  自  己很 穿  衣  服  快  ‎ 5. 认读生字:“得”“快”。(1)观察左侧的偏旁,交代这是我们要认识的新偏旁:双人旁和竖心旁。‎ 6. ‎(2)引导学生交流:本课的生字中就有双人旁的字,你观察到了吗?(得、很)你还见过哪些字含有这个偏旁?‎ ‎(3)再读全文,每读完一个自然段,想一想自己知道了什么。在遇到问题的地方做好标记。 ‎ ‎3.小组合作,组员分自然段轮流读课文,相互纠正字音。提出自己遇到的问题,请小组同学帮助解答。‎ ‎4.在教师的引导下,交流自学情况:    ‎ ‎(1)借助拼音读准词语,要认真听取同学的指正,及时纠正错误字音。    ‎ ‎(2)可以先读字,再拼音节验证自己读得是否准确,遇到读不准的要多读几次。  ‎ ‎(3)准确认读,遇到读不准的生字要认真听同学读,还可以请同学为自己讲一讲怎样识记。 ‎ ‎5.认读生字“得”“快”。‎ ‎(1)认识偏旁:双人旁和竖心旁。   ‎ ‎(2)同桌交流认识哪些字含有双人旁和竖心旁。‎ ‎2.学生在读词语的过程中要重点强调“时候”的“候”读轻声,“觉得”的“得”读轻声,“衣服”的“服”读轻声,“快点儿”要读好儿化音。‎ ‎3.当学生遇到障碍的时候,教师可以启发其他同学分享识字方法。如:用加一加的方法记“时、快”;用猜谜语的方式记“穿”;教师演示用字理识字法记“候、服”;用换一换的方法记“觉”。‎ ‎1.出示长句子,引导学生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及时评价。  ‎ ‎1.在老师的指导下读长句子,并进行评价。  ‎ ‎(1)独立练习读这些长句子。‎ 三、再读课文,展示朗读(用时:7分钟)‎ ‎(1)我自己穿衣服的时候,我自己系鞋带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大。 ‎ ‎(2)我够不到按钮的时候,我听到雷声喊妈妈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小。 ‎ ‎(3)更多的时候,我盼着自己快点儿长大。 ‎ ‎2.展示朗读。‎ ‎(2)在小组内交流读,并进行相互评价。    ‎ ‎(3)自由选择一句在班内展示朗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句子,及时倾听同学的评价,并学习同学朗读的精彩之处。‎ 学生在朗读句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调整朗读要求。基础较弱的学生可以做到读准字音,准确断句,将句子读得通顺、连贯;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体会句子中的情感,借助自己的体验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四、指导写字(用时:8分钟)‎ 四、‎ 1. 课件出示本课“自、己、衣”三个生字,引导认读,练习组词。 ‎ ‎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这三个字在田 字格中的位置,注意起笔点和落笔点。“己”最后一笔竖弯钩起笔不出头;“衣”在书写时要注意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  ‎ 2. 教师指导临写,重点指导“衣”字,注意笔顺,最后一笔是长捺。‎ ‎3.组织展示评价。‎ ‎1.在教师的组织下认读三个生字,并给这三个生字组词。‎ ‎2.观察并交流。  ‎ ‎3.观察老师范写,掌握书写要领,在田字格内临写。  ‎ ‎4.小组、全班相互交流,指出书写的优点和不足。‎ 书写时要注意:“自”要和“白”区分开,“自”里面有两横。‎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质疑问难,导入新课(用时:6分钟)‎ ‎1.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读题质疑。 ‎ ‎2.引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通读全文,寻找答案。‎ ‎1.齐读课题,交流自己在读题中遇到的问题。 ‎ ‎2.相互解答简单问题,带着不能解答的问题通读全文,寻找答案。‎ 教师要启发学生自由提问,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提醒学生值得思考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 二、感悟品读,指导朗读(用时:27分钟)‎ 引导学生围绕提出的重点问题进行交流,相机点拨。‎ ‎1.“我”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 ‎ ‎(1)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组织学生朗读并思考:“我”这些时候为什么会觉得自己很大?  ‎ ‎(2)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将“有时候”三个字加粗,引导学生联系生 活想一想:还有哪些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大?  ‎ ‎(3)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1、2自然段。  ‎ ‎2.“我”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 ‎ ‎(1)引导学生回忆:你有没有觉得自己很小的时候?‎ ‎(2)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当时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第3、4自然段。 ‎ ‎3.“我”为什么一会儿希望自己不要长大,一会儿又盼望自己快点儿长大?‎ 汇报交流,根据同学的发言和老师的点拨及时完善自己的答案。 ‎ ‎1.交流一:自己穿衣服和自己系鞋带的时候觉得自己很大。 ‎ ‎(1)小组朗读体会:因为“我”能自己穿衣服,自己系鞋带,说明“我”很能干,“我”长大了。 ‎ ‎(2)同桌互读,将“有时候”三个字读得重一些,再想想自己有没有觉得“我已经长大了”的时候。最后再说出自己的想法。   ‎ ‎(3)想象自己能做事时的情境,带着骄傲、兴奋之情朗读。 ‎ ‎2.交流二:自己够不到按钮和听到雷声喊妈妈的时候觉得自己很小。  ‎ ‎(1)自由交流,说清楚自己当时遇到的情况和自己的想法。 ‎ ‎(2)一边回忆当时的情景,一边朗读,读出当时的感受。 ‎ ‎3.交流三:因为“我”‎ ‎1.在引导交流“‘我’还有哪些时候觉得自己很大”时要充分借助学生的生活体验,比如帮妈妈买菜时,帮奶奶捶背时,替邻居开单元门时,坐公交车给老人让座时,自己独立完成作业时,等等。      ‎ ‎2.在朗读第4自然段时,要引导学生体会小作者当时不同的情感。从“够不到按钮的时候”可以体会“我”着急的心情;通过“听到雷声喊妈妈的时候”可以想象“我”当时紧张、害怕,甚至恐惧的心理。3.学生在交流第三个问题的时候,可以联系自己的想法,说一说你什么时候希望自己长大,什么时候又希望自己不长大。‎ 如果不长大,就可以永远当小孩儿,自由快乐!“我”如果长大就可以做很多事情。”‎ 三、朗读全文,丰富情感(用时:5分钟)‎ ‎1.课件播放课文的朗读动漫,引导 学生一边观察画面中“我”的表情、动作,一边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 ‎2.组织学生展开小组合作,有感情地朗读全文。3.指名朗读全文,集体评议交流。‎ ‎1.认真观察人物当时的表情、动作,想象“我”当时的心情,带着这种心情朗读全文。   ‎ ‎2.组长给每个组员分配朗读任务,组员要想一想怎样朗读,然后合作读文。‎ ‎3.认真倾听同学的朗读,学习精彩之处,提出自己的建议。‎ ‎1.学生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可以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我”,投入到课文情境中,“情动方能辞发”。  ‎ ‎2.一年级学生模仿能力很强,当学生朗读出现小障碍的时候,教师不妨为其范读。 ‎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用时:2分钟)‎ 想一想:自己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模仿课文形式说一说。‎ 先回忆自己的生活体验,再看一看课文的表达形式,自由地说一说,可以根据家人的意见改一改。‎ 如果学生全文模仿练习存在困难,教师可以采取片段模仿练说的形式,降低难度。‎ ‎10 大还是小 ‎[教学目标]‎ ‎1.认识“时、候”等11个生字和双人旁、竖心旁2个偏旁,会写“自、己、衣”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3.结合插图,体会“我”自相矛盾的内心世界。‎ ‎4.结合生活体验,说说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课所学生字,能够按笔顺准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体会“我”自相矛盾的内心世界。‎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和提手旁、八字头2个偏旁。会写4个生字和竖提1个笔画。(重点)‎ ‎2.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每天早上爸爸妈妈送你们上学的时候,当你们看到高年级的哥哥姐姐们自己来上学,有没有很羡慕呢?(生答:有)‎ ‎2.师:那个时候,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呢?(要是我也像哥哥姐姐一样大多好啊!)‎ ‎3.师:为什么呢?(因为我再大一些,爸爸妈妈就不用每天辛苦送我上学了。)‎ ‎4.师:有一个小朋友啊,他也和你们一样,在自己系鞋带、穿衣服时,他觉得自己很大;但是呢,够不到按钮、害怕打雷时,他又觉得自己很小。这节课我们一起去认识这位小朋友吧!‎ 二、动动脑筋,学习生字 ‎1.看拼音读词语。(课件出示重点词语)‎ ‎2.课件出示课文生字(去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 ‎3.认读这些生字,并给这些生字找朋友。(口头扩词练习)‎ ‎4.巧识字形。‎ ‎(1)师: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能很快记住这些字的字形吗?‎ ‎(2)四人小组讨论识记方法。(鼓励学生结合字形和字义巧识巧记。)‎ ‎(3)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你是如何记住的,汇报交流识记方法。‎ ‎(比一比:己—已自—目)‎ 三、看图读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课文生字词,多读几遍。‎ ‎2.读一读,标出自然段序号。‎ ‎3.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你能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吗?(引导学生结合插图说一说。)‎ ‎4.指名朗读课文,再次感知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结合插图,体会“我”自相矛盾的内心世界。(难点)‎ ‎2.结合生活体验,说说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本课生字词卡片,检查学生认读情况。‎ ‎2.出示课件“图图上小学了”。‎ ‎3.师:同学们,图上这个孩子叫图图。你们看一看,图图在做什么?‎ ‎4.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然后看图说话。‎ ‎5.师:图图有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但是有时候呢,他又觉得自己很小。为什么呢?我们一起再看一看课文,找找原因吧!‎ 二、学习课文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思考问题。‎ ‎2.指名回答。‎ ‎(1)文中一共讲了几件事?(4件事)‎ ‎(2)“我”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自己穿衣服、系鞋带时)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够不到按钮、听到雷声喊妈妈时)‎ ‎(3)为什么“我”希望自己不要长大?(预设:长大后,父母会渐渐变老……)‎ ‎(4)为什么“我”‎ 又希望自己快点儿长大?(引导学生从长大后能自己做或帮助父母做很多事等方面作答。)‎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小组交流合作解答疑问。‎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5.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什么时候你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你觉得自己很小?(学生自由交流,发言)‎ 三、指导写字,体验成功 ‎1..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采取多种形式认读。‎ ‎2.自主记忆生字。‎ ‎3.仔细观察生字书写笔顺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怎样才能把这些字写得好看。‎ ‎4.指导书写,教师范写“己、衣”。(注意“己”的笔顺为;“衣”的第四笔是竖提。学生自由练写,师针对个别指导。)‎ ‎[教学板书]‎ ‎10大还是小 大小 自己穿衣服、系鞋带够不到按钮、听到雷声喊妈妈 ‎[教学反思]‎ 不要长大快点长大[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采用多种形式创设情境,学生始终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听、读、说、写,师生、生生互动,我教得轻松愉快,学生兴趣浓厚,这样也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7《大小多少》导学案 课题 大小多少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归类识记、图文对照等多种方法,认识“多、少”等12个生字,认识反犬旁和鸟字边2个偏旁。 会写“小、少”等5个字和笔画竖折折钩。  ‎ ‎2.正确朗读课文,了解“大小”“多少”的对比关系。背诵课文。  ‎ ‎3.初步了解“个、只”等量词的正确使用方法。学习并积累带量词“只”的短语。‎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归类识记等方法,识记生字。‎ ‎3.了解量词“个、头、群、颗、堆”等的意思。会写笔画竖折折钩。‎ 课前准备 ‎1.制作本课的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准备大小不同的纸张等相应的实物教具。(教师) ‎ ‎2.预习生字,熟读韵文。(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用时:2分钟)‎ ‎1.出示两张大小不同的纸,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  ‎ ‎2.板书“大—小”,引导学生观察这组词语的特点。 ‎ ‎3.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反义词。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相机板书“多—少”。‎ ‎1.认真观察并发现:一张纸大,一张纸小。  ‎ ‎2.读词语,并观察交流:它们是一组意思相反的词。  ‎ ‎3.自由交流“大—小、多—少、 黑—白”等等。‎ 在进行反义词举例交流的过程中,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文具、教室布置或班级同学等,从中找到“大—小、多—少、黑—白、高—矮、胖—瘦”等几组反义词。‎ ‎1.指导学生认读课题“大小多少”。  ‎ ‎2.利用课件出示能体现“大”“小”“多”“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选出搭配合适的字。  ‎ ‎3.组织学生观察教室内物品及同学,运用这四个字说一句完整的话。  ‎ ‎1.读一读黑板上的四个字。 ‎ ‎2.观察图片,一边观察一边体会:“大”和“小”的意思相反,“多”和“少”的意思相反。 ‎ ‎3.观察并说话,努力将句子说通顺,说完整。   ‎ ‎1.学生在观察交流的过程中,因为观察角度不同,所以交流的内容也不同,教师要充分鼓励学生多元化表达,不要给学生过多限制。      ‎ 二、结合课题,识写生字(用时:10分钟)‎ ‎4.引导学生观察“小”和“少”,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组成词语,再用所组的词语说一句完整、通顺的话。 ‎ ‎5.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少”和“小”。  ‎ ‎(1)课件出示“少”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每笔起笔、收笔的位置。‎ ‎(2)范写“少”字,边范写边讲解书写要领。  ‎ ‎(3)课件出示“少”的书写动漫,指导学生书写“少”字。‎ ‎(4)集体评价书写情况 (5)组织学生二次书写“少”字,要求写规范,评一评谁的进步大。  (6)对比书写“小”字。‎ ‎4.观察并交流得出:两个字长得很像,“小”第一笔是竖钩,“少”第一笔是竖。“少”比“小”多了一笔撇。再分别给这两个字组词、造句。  ‎ ‎5.一边倾听老师讲解,一边练习书写。  ‎ ‎(1)认真观察课件中的“少”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每笔起笔、收笔的位置。‎ ‎(2)观察教师运笔的方法。(3)在田字格内练写“少”字。 ‎ ‎(4)集体观察书写较好的范例,找到优点,互相学习。  ‎ ‎(5)在老师的引导下,再次书写“少”字。  ‎ ‎(6)先观察例字,再描红,最后独立书写“小”字。‎ ‎2.学生在用这四个字造句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运用教室内的物品或者人物等。例如,我们班男生多,女生少;老师穿的衣服大,我们穿的衣服小。‎ ‎3.在指导书写“少”和“小”时可以进行对比书写,观察二者的笔画异同,针对共性找出规律,针对不同之处细致观察,提高书写质量。‎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并交流:插图上画的是什么?  ‎ ‎2.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在对应插图上出示生字,组织学生认读这些生字。  ‎ ‎3.组织学生展开小组识字检测活动,准确认读 ‎1.观察得出插图上画了:黄牛、猫、鸭子、鸟、苹果、枣、杏子、桃。   ‎ ‎1.在学生认读生字的过程中,要注意“鸟”是三拼音节,“只”是翘舌音,“杏”是后鼻音。    ‎ 三、学习韵文,认识生字(用时:15分钟)‎ ‎“黄、牛、猫、鸭、苹、果、杏、桃”。 ‎ ‎4.组织学生开展“给生字宝宝找朋友”活动,对上面的8个生字进行分类。引导学生认识新偏旁“犭”“鸟”。  ‎ ‎5.课件再次出示课文插图,并引导学生运用准确的量词来介绍图片,相机在插图上出示文字。 ‎ ‎6.组织学生大声朗读这些带有量词的短语,并利用图画理解“堆”“群”的意思。 ‎ ‎7.引导学生识记“只”字,并进行量词的拓展运用。8.逐步出示完整的课文内容,认读“边”字。  ‎ ‎9.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小韵文。‎ ‎2.大声读出生字,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看一看对应的插图,再认读。3.小组长做小老师,利用卡片检查小组同学的认字情况,并及时帮助 伙伴纠正字音。  ‎ ‎4.拿出手中的字卡,进行分类。动物类:牛、猫、鸭、鸟。水果类:苹果、杏、枣、桃。同时观察偏旁,并说出它们的名称。5.交流得出:一头牛,一只猫,一群鸭子,一只鸟,一个苹果,一颗枣,一堆杏子,一个桃。  ‎ ‎6.朗读,通过观察插图知道“群”和“堆”表示的物体数量较多。   ‎ ‎7.读准“只”的字音,并交流:一只鸟,一只兔子,一只鸡等。 ‎ ‎8.大声朗读课文,读准“边”的音,读通句子。9.全班齐读小韵文。‎ ‎2.一年级学生对量词的了解不是很多,在交流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领学生准确使用量词,由此 要强调“一颗.枣”,而鸭子和杏子数量多,要使用“一群.鸭子”“一堆.杏子”。3.在认识“犭”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出示一些带有动物图像的生字卡片,例如“猫”“狗”“猪”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字的共同点,进而明白带“犭”的字通常与动物有关。认识鸟字边时也同样处理即可。‎ 四、观察临摹,指导书写(用时:10分钟)‎ ‎1.掌握笔画“竖折折钩”的书写要点,指导书写“鸟”。  ‎ ‎(1)引导学生认识笔画“竖折折钩”。  ‎ ‎(2)教师讲解“竖折折钩”的书写要点,并在田字格内示范写法。  ‎ ‎1.根据老师的指导观察,练写。   ‎ ‎(1)复述名称,并练习书空。   ‎ ‎(2)观察“竖折折钩”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先描红,再独立书写。 ‎ 在学生练写、讲评后,可以组织学生再次练写,将刚刚领悟到的书写要领应用在二次书写中,努力做到比刚才写得更好。‎ ‎(3)指导学生练写“鸟”,并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书写情况,师生共同评议。  ‎ ‎2.指导评价。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书写情况,师生共同评议。‎ ‎(3)在田字格内试着独立书写“鸟”,并观察书写较好的范例,找到优点,模仿书写。  ‎ ‎2.观察书写较好的范例,结合范例说说自己哪里写得不好,应该怎样改。‎ 五、背诵课文,巩固拓展(用时:3分钟)‎ ‎1.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并练习背诵。  ‎ ‎2.回家之后将课文背诵给家人听。‎ ‎1.可以和同桌配合,你一句我一句地背诵。  ‎ ‎2.背诵课文,还可以根据家人的指导练习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为避免背诵形式单一,教师可采用同桌对读、男女生对读、小组对读等方式。‎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朗读韵文,复习字词(用时:5分钟)‎ ‎1.引导学生齐读课文,想想课文中都提到了哪些事物。 ‎ ‎2.指名读生字卡片。‎ ‎1.一边朗读一边思考,关注本课生字,复习巩固。2.读生字卡片。‎ 学生对生字记得快,忘得也快,记忆生字最好的方式是不断地复习,所以第二课时也要巩固生字。‎ 二、图文结合,理解词句(用时:15分钟)‎ ‎1.课件出示两组图片:一组是黄牛和猫,一组是苹果和枣。引导学生观察图画,说说图画里有什么,哪个大,哪个小,哪个多,哪个少。  ‎ ‎2.指导学生观察第1、3小节,比一比,明白谁大谁小。 ‎ ‎3.引导学生加上动作说一说。 ‎ ‎1.交流汇报。       ‎ ‎2.自由朗读第1、3小节,圈画出谁大谁小。  ‎ ‎3.尝试加上动作说一说。4.联系生活经验讨论交流。 ‎ ‎5.观察、比较,知道很多事物聚在一起,才能叫“群”,同理理解 “堆”。‎ ‎1.学生带动作朗读既能促进理解课文,又能增加朗读趣味。   2.在理解量词“堆”和“群”的意思时,要引导学生多联系生活实际。‎ ‎4.引导学生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能比较大小? ‎ ‎5.指名朗读第2、4小节,想一 想“一群”和“一堆”的意思。)‎ 三、背诵课文,指导书写(用时:15分钟)‎ ‎1.引导学生同桌互读、拍手伴奏、接读句子,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朗读节奏。 ‎ ‎2.先出示图画和部分文字“一个(    ),一个 ‎(    ),一 头(    ),一只(    )”引导学生背诵;再提高难度,隐去文字,看图背诵;最后除掉图片,直接背诵。  ‎ ‎3.指导书写“牛、果”。(1)“牛”字较简单,可以先观察例字,再描红,最后独立书写。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 ‎(2)“果”的书写要点:先写“曰”,再写“木”,竖笔从上写到下,压住竖中线,最后写撇和捺。‎ ‎1.拍手读,同桌互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朗读。    ‎ ‎2.先看图补充背诵,再直接背诵。        ‎ ‎3.了解字理,仔细观察生字结构和笔画的起笔、收笔,总结特点,练习书写。‎ ‎1.朗读时,每段尾音可以稍拉长或强调,节与节之间要有停顿。     ‎ ‎2.给学生提供文字和图片,引导学生背诵,能降低背诵的难度。 3.“牛”和“果”都是象形字,通过甲骨文的引入,学生更易记忆。 ‎ 四、拓展运用,仿写课文(用时:5分钟)‎ ‎1.说一说生活中的量词。2.小组合作,仿写课文。‎ ‎1.带量词说事物。同学之间互相教一教,认一认。2.合作仿写课文。模仿课文的句式,用上量词编一节儿歌。‎ 在仿写的过程中,教师不要过多引导,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由表达。‎ ‎7 大小多少 ‎[教学目标]‎ ‎1.通过图文对照等多种方法认识“多、少”等12个生字,会写“小、少”等5个生字。认识反犬旁和鸟字边2个偏旁和竖折折钩1个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大小”“多少”的对比关系。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个、只”等量词的正确使用。学习并积累含有量词“只”的短语。‎ ‎4.激发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较获得对大小、多少的感性认识。‎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识记生字。‎ ‎2.了解量词“头、群、颗、堆”的意思。‎ ‎3.会写笔画竖折折钩。‎ ‎[教学课时]1课时 一、举例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两张大小不同的纸张,请学生说说哪张纸大,哪张纸小。比一比班上男生和女生的数量。‎ ‎2.揭示课题:通过两次比较,你知道了什么?‎ ‎3.教师小结:由此可见,大小、多少都是通过比较才能得知的。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大小多少》。‎ ‎4.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两遍。‎ 二、图文结合,识字认字 ‎1.课件出示第1小节。(插图)‎ ‎(1)图上画的是什么?(一头黄牛、一只猫)‎ 认读“黄、牛、只、猫”。‎ ‎(2)指名读,自由识记字形。‎ 提示:“黄”是后鼻音;“牛”是鼻音,声母是n;“只”是整体认读音节。‎ ‎2.课件出示第2~4小节。(插图)(方法如上)‎ ‎(1)认读“边、多、少、鸭、苹、果、杏、桃”。‎ ‎(2)采取多种方式认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学生自由认读生字,集体交流: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学生说识字方法,教师点拨,熟字加熟字,熟字加偏旁等方法)‎ 三、理解内容,学习反义词 ‎1.师:再读儿歌,标出儿歌共有几个小节,看看是谁和谁比,比什么。(学生自由说)‎ ‎2.比大小。‎ ‎(1)学习第1、3小节。‎ ‎(2)师:哪个小节是比大小的?(第1、3小节)‎ ‎(3)让学生自由举手读第1、3小节。(课件出示两组图片:一组是黄牛和猫,一组是苹果和枣。)‎ ‎(4)指导学生观察,比一比,明白谁大谁小。(引导学生了解“头”表示物体大的量词,“颗”一般用于小而圆的东西,如颗粒状的东西。)‎ ‎(5)师拓展: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能比较大小?(学生讨论,交流。)‎ ‎3.比多少。‎ ‎(1)学习第2、4小节。‎ 师:除了比大小,还比了什么?(多少)哪个小节是比多少的?(第2、4小节)‎ ‎(2)让学生自由举手读第2、4小节。(课件出示两组图片:一组是一群鸭子和一只鸟,一组是一堆杏子和一个桃。)(3)指导学生观察、比较,明白什么多什么少。(引导学生了解“群、堆”形容数量多的量词)‎ ‎(4)师拓展: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事物多,哪些事物少?(学生讨论、交流。)‎ ‎4.认识反义词。‎ 出示“大——小”“多——少”,认识反义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反义词。(如:远对近,来对去,白对黑,高对矮,有对无。)‎ 四、指导写字 ‎1.教师板书会写字“小、少、牛、果、鸟”,指名读,开火车读。‎ ‎2.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字形,说说发现了什么。(“小”和“少”很相似。)‎ ‎3.教师指导学生书写,课件演示生字书写笔顺。(注意:“小”的第一笔是“亅”,“少”的第一笔是“丨”)‎ ‎4.教师范写,学生练习书写。‎ ‎5.学生巩固练习。‎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篇识字课文。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富有童趣的儿歌教学,引导学生认识一些生字。并引导学生结合图文,在情境中识字。学生都能很好地跟着我的引导学习。在教学反义词的训练中,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说一说什么是“大——小”,什么是“多——少”,让大多数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积累和运用反义词中去,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闯关”游戏活动,学习生字 师:今天,老师接到“喜羊羊”寄来的一个请柬,邀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去做客。但是,在去的路上需要闯“三关”才能到达。你们有信心吗?‎ 生:(齐声回答)有信心!‎ 师: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开始闯关!第一关,猜一猜。孩子们,你们看!老师这有一幅图,你能猜到这是哪两个字吗?‎ ‎(大屏幕出示两张图,一幅图上是一个孩子高高大大,张开双臂,双脚打开。另一幅图是一个孩子矮矮小小,双脚并拢,双手放腿两侧。)‎ 生1:我知道,那张双脚打开、双臂张开的图是“大”字。‎ 生2:那张双脚并拢的图是“小”字。‎ 生3:我知道这两张图合在一起就是一组反义词:大——小。‎ 师:小朋友都猜对了,真聪明!你们用智慧闯过了第一关。‎ 师:接着我们来闯第二关:比一比。现在老师带着大家到田野中看一看。(出示田园图)同学们,你们知道在美丽的大自然中,谁和谁是好朋友吗?‎ 生:黄牛和猫。‎ 师:黄牛和猫它们谁大?谁小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小韵文吧!‎ ‎(老师范读,同学认真听准字音。)‎ 学生自由读。‎ 师:这个小韵文里就藏着一对反义词,谁找到了?‎ 生:我知道,是“大——小”。‎ 师:你真厉害,找得真准确。(出示“大”“小”的字卡)那么,黄牛和猫比,谁大?谁小?‎ 生:黄牛大,猫小。‎ 师:苹果和枣呢?‎ 生:苹果大,枣小。‎ 师:小朋友们太棒了!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又顺利通过了第二关。现在我们一起来闯最后一关,第三关:说一说。你能用“大”“小”练习说一句话吗?‎ 生1:我来说,爸爸的手大,我的手小。‎ 生2:我也会,飞机大,汽车小。‎ 师:孩子们,你们说得真好!真棒!老师为你们鼓掌。我们顺利闯过了三关,已经到达“喜羊羊”的家了。请看,他在欢迎我们呢!‎ ‎(大屏幕上出示横幅标语)‎ 热烈欢迎××××班的小朋友!‎ 赏析:首先,这节课的教学设计符合儿童的心理,创设了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游戏活动”和“闯关活动”,教学内容由浅入深,步步落实。第二,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性有机融合。第三,教学中,既重视独立学习又恰当地布置合作学习,还注意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第四,老师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并不时地鼓励他们获得胜利。‎ ‎5《对韵歌》导学案 课题 对韵歌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读、看图想象等方法,认识“对、云”等7个生字。  ‎ ‎2.会写“虫、云、山”3个生字和提、撇折、竖折3个基本笔画。 ‎ ‎3.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听读、看图想象等方法,识记生字,认识3个基本笔画。‎ 课前准备 ‎1.搜集对韵歌。(师生)  ‎ ‎2.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制作生字卡片。(学生) ‎ ‎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游戏导入,激趣促学(用时:5分钟)‎ ‎1.组织学生游戏:教师说一个词语,学生边拍手边说出它的反义词。 ‎ ‎2.在几组反义词中间分别加上“对”字,让学生再次朗读。 ‎ ‎3.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学生拍手说反义词。 如:老师说“天”,学生说“地”。 ‎ ‎2.朗读变化后的词,初步感知对韵歌的形式。 ‎ ‎3.朗读课题。‎ 游戏时,要把游戏规则说清楚。鼓励学生大胆地和老师对反义词。‎ 二、初读韵文,整体感知(用时:5分钟)‎ ‎1.播放课文朗读动漫。  ‎ ‎2.鼓励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这首对韵歌。  3.检查并指导学生朗读。‎ ‎1.认真聆听,感知对韵歌独特的语言形式。  ‎ ‎2.借助拼音采用同桌互读、小组轮流读等多种方式自由读对韵歌。 ‎ ‎3.朗读展示。‎ 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拼音逐字逐句读准字音,读通韵文。‎ ‎1.课件出示带有音节的生字,请学生试读。  提示:哪个字最容易读错?哪个字 最难读? ‎ ‎2.指导学生同桌间把难读的字读一读。  ‎ ‎3.指导学生,通过课件,逐字读生字。  ‎ ‎1.轮流当小老师相互指导读。重点读准 ‎(1)翘舌音“虫”;‎ ‎(2)后鼻音“风”。  ‎ ‎2.同桌间互相交流,认读生字。‎ ‎3.开火车读生字。  ‎ 教师要指导小组长组织合作学习,同时要对认真负责的小组长给予表扬,激发所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集中识字,读准字音(用时:7分钟)‎ ‎4.屏幕出示所有生字。指导小组学习。  ‎ ‎5.教师分组检查自学情况。‎ ‎4.小组长出示卡片,组织学习。(1)自己认读生字。‎ ‎(2)小组长拿生字卡片考本组成员。 ‎ ‎(3)读对了竖起大拇指夸夸他,读错了帮助他。  ‎ ‎5.被选到的学生小组成员齐认读生字。‎ 四、朗读指导,识记字形(用时:10分钟)‎ ‎1.出示第一句。  ‎ ‎(1)指两个学生朗读第一句。‎ ‎(2)相机学习“云”字。 课件出示“云”。  ‎ ‎①引导学生思考:由这个字的形状,你想到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 ‎②引导学生给“云”组词。‎ (3) 指导学生拍手读第一句。 ‎ ‎2.出示第二句。  ‎ ‎(1)指两个学生朗读第一句。 ‎ ‎(2)相机学习“鸟”“虫”。①课件播放“鸟”和“虫”的字理图。  ‎ ‎②分别出示“鸟”和“虫”字。 ‎ ‎③组词练习。  ‎ ‎(3)指导学生同桌间对读第二句。 ‎ ‎1.(1)朗读韵文第一句。 ‎ ‎(2)在教师指导下学习“云”字。‎ ‎①像它本来的形状。“云”上面的一横,就像浮在天上的云。  ‎ ‎②汇报带有“云”的词语。(云朵、云彩。)  ‎ (3) 拍手读第一句。 ‎ ‎2.(1)朗读韵文第一句。 ‎ ‎(2)在教师指导下学习“鸟”“虫”。 ‎ ‎①观看字理演变。 ‎ ‎②分别识记“鸟”和“虫”。 ③组词:鸟声、小鸟、飞鸟;鱼虫、虫子、飞虫。 ‎ (4) 同桌对读第二句。 ‎ ‎3.(1)男女生对读韵文第三句。(2)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山清对水秀”。  ‎ ‎①观看出示的风景画。  ‎ ‎1.读清楚,特别关注“风、虫、红”的韵母是后鼻音。   ‎ ‎2.在听读、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同桌之间诵读,读准字音。3.双字对是本篇韵文的难点。对于“山清水秀、柳绿桃红”这两个词语的内涵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可以借助简笔画、图片或微课分别呈现。让学生看着图,说说画中的美景和自己的感受。教师重点点拨“清”和“秀”。‎ ‎3.出示第三句。  ‎ ‎(1)指两个学生朗读第三句。 ‎ ‎(2)学习“山清对水秀”。①课件出示一幅表现山清水秀的自然风景画。 ‎ ‎②用本课学过的词语怎样形容这座山?怎样形容这里的水? ‎ ‎③出示成语。指导朗读。(3)学习“柳绿对桃红”。①出示“绿意浓浓的柳树”和“桃花盛开”的图片。  ‎ ‎②用本课学过的词语怎样形容这里的柳树?怎样形容这里的桃花? ‎ ‎③出示成语。指导朗读。(4)指导男女生对读第三句。‎ ‎②用“山清”形容山,用“水秀”形容水。  ‎ ‎③学生个别读、齐读“山清水秀”。 ‎ ‎(3)在教师指导下学习“柳绿对桃红”。 ‎ ‎①观看图片。  ‎ ‎②用“柳绿”形容柳树,用“桃红”形容桃树。  ‎ ‎③朗读“山清水秀”。学生个别读,齐读。  ‎ ‎(4)男女生对读第三句。‎ 五、借助课件,指导书写(用时:10分钟)‎ ‎1.指导书写“云”。  ‎ ‎(1)指导学生识记字形,重点指导“云”字的第三笔。‎ ‎(2)指导书写:上横短,下横长,撇折从下横的中心点起笔,与点对应,合成一个稳稳的三角形。 ‎ ‎2.指导书写“虫”。  ‎ ‎(1)指导学生识记字形,重点指导第五笔。  ‎ ‎1.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云”的书写注意点:第三笔是撇折。下笔从重到轻,撇折交接时,转换方向从重到轻,稍稍往上斜。 ‎ ‎2.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 “虫”的书写注意点:第五笔是提。下笔从左下到右上,从重到轻,收笔要出尖。‎ ‎1.讲解过程要清晰缓慢,给学生回味和模仿的时间。  ‎ ‎2.学生写的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巡视关注,遇到书写困难的学生要手把手教,确保学会。‎ ‎(2)指导书写:竖写在竖中线上,虫的“口”要写得扁一些。 ‎ ‎3.反馈指导。‎ ‎3.按照老师指导的笔画写法,认真书写。‎ 六、巩固积累,拓展延伸(用时:3分钟)‎ ‎1.屏显对韵歌,指导学生拍手读。 ‎ ‎2.鼓励学生把课前收集的对子读给家长听。‎ ‎1.拍手读对子。   ‎ ‎2.向家长展示自己积累的对子。‎ 注意学生会读即可, 不强调必须会背。‎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谈话导入,复习韵歌(用时:5分钟)‎ ‎1.谈话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 学习了《对韵歌》,你们还会读吗?‎ ‎2.指导学生朗读对韵歌,读准字音。‎ 朗读对韵歌,注意读准字音。‎ 要注意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回文朗读,巩固识字(用时:15分钟)‎ ‎1.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  ‎ ‎2.指名背诵《对韵歌》。3.开火车读本课的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  ‎ ‎(1)拍着手读。 ‎ ‎(2)同桌一人读一句。 ‎ ‎(3)加上小动作读。 ‎ ‎2.背诵《对韵歌》。  ‎ ‎3.开火车读生字:对、云、雨、风、花、鸟、虫。‎ 指导朗读时可以让学生想象画面进行朗读,也可以拍手读,使学生从读中感悟韵文的语言美、意境美。体会对子的独特魅力。‎ 三、课件演示,指导书写(用时:15分钟)‎ 1. 指导学生识记“山”的字形,重 点指导第二笔的笔画名称是“竖折”。  ‎ 2. 课件演示,强调“山”的笔顺及书写要点:中间的竖最长,竖折的竖最短,第三竖下端略出头。竖与竖之间等距。 ‎ ‎3.反馈指导。‎ ‎1.识记字形,交流“竖折”的书写注意点:下笔先写竖段,稍稍停顿改变方向写横段。  ‎ ‎2.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同桌、全班互相交流。‎ ‎3.按照老师指导的笔画写法,认真书写。‎ 对于比较集中、突出的问题可随时唤起学生注意,在黑板上重点讲解纠错;而对于个别问题不要在黑板上指导,以免形成误导。‎ 四、巩固练习,拓展积累(用时:5分钟)‎ ‎1.课件出示“巧摘苹果”游戏。要求:读准每个苹果上的生字并组词。 ‎ ‎2.出示一些简单的对子。 ‎ ‎3.让学生汇报自己积累的对子。‎ ‎1.进行摘苹果游戏。 ‎ ‎2.回答老师出的简单的对子。 ‎ ‎3.在全班汇报自己积累的对子。‎ 教师出的对子不要过难,要简单,另外要鼓励 学生对对子,只要意思对就可以。‎ ‎《识字5 对韵歌》‎ ‎[教学目标]‎ ‎1.认“对、云”等7个生字,会写“虫、云”等3个生字和提、撇折、竖折3个基本笔画。‎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并能正确、规范地书写。‎ ‎[教学重难点]‎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并能正确、规范地书写。‎ ‎2.理解课文内容,学会运用“对子”。‎ ‎[教学课时]1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在这个家园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美丽的景象,(如:把地球妈妈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花草树木)说说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象。‎ 那课文中又介绍了哪些美丽的景象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吧,这是一首《对韵歌》。(板书课题,齐读)‎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注意听清字音,没听清楚的地方标上记号。‎ ‎2.教师领读,学生一句一句地跟读。重点教读以下生字词:‎ 对duì 云yún 雨yǔ 风fēnɡ 花huā 鸟niǎo 虫chónɡ 山shān 清qīnɡ 水shuǐ 秀xiù 柳liǔ 绿lǜ 桃táo 红hónɡ ‎3.学生小组内合作,互相帮助,准确、熟练地朗读课文。‎ ‎4.教师读儿歌。(小手指着,眼睛看着,小嘴读着。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自由读。‎ ‎5.指名读生字,集体正音。(强调:“云、雨”是整体认读音节,“风、虫”是后鼻音。)‎ ‎6.全班齐读。‎ 三、巩固生字,探究学习 ‎1.师:同学们读得真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文主要描述了哪些事物?(学生作答)‎ 师板书:云——雨雪——风花——树鸟——虫山清——水秀柳绿——桃红 ‎(1)为什么用“云”对“雨”?(教师引导学生知道乌云过后伴着雨。)‎ ‎(2)教师简单讲解其他事物为什么相对。(如:柳树抽出新绿的时候,桃树也绽开朵朵红花。)‎ ‎2.小组比赛读课文,师生合作读课文,男女生轮流读课文,组与组之间对对子。在不同形式的读书中,感受韵文的韵味。‎ ‎3.全班组织对对子,师生即兴对对子。‎ ‎4.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四、学写生字,识记字形 ‎1.出示会写生字,采取多种形式认读。‎ ‎2.自由识记字形,全班交流。‎ ‎3.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笔画位置。课件出示“山”字笔顺:,共3画。(教师强调第2笔竖折在书写时,先写竖段,稍停顿后改方向写横段)‎ ‎4.教师范写。(重点指导:“虫”字书写时,第五笔是提,下笔时从左到右,从重到轻,收笔出尖;“云”字书写时,注意第三笔撇折,转换方向从重到轻,稍稍上斜。)‎ ‎5.学生自由练写,教师相机指导。‎ ‎[教学反思]‎ ‎ 《对韵歌》是以对对子的形式呈现的。教学本课时,我主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因为在学习这些生字时,学生还未接触到汉语拼音,所以很多学生看到课文中的生字都不知道如何去拼读,自读课文也不是很流利。看似简短的文章,一步步地教学,还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时,我让学生逐字逐句地读,力求把每个字音读准确,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对韵歌》教材解析 ‎ 本课是根据启蒙读物《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编写而成的韵文,音韵和谐,朗朗上口。课文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借助对韵歌的形式,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初步感受汉语的音韵节奏,提升学习语文的兴趣。《对韵歌》共3句。第一、二两句以单字对的形式,包罗自然现象“云、雨、雪、风”和动植物“花、树、鸟、虫”。第三句是双字对的形式,呈现山清水秀和柳绿桃红的美丽景色。整篇课文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对韵歌》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 识字。‎ ‎ 本课7 个生字中6 个字是对韵歌中呈现的事物名称。“花”是第一次出现的上下结构的字。“虫”是翘舌音,需重点正音。南方地区的学生受方言的发音影响,容易把“风”读错, 教师需要重点示范。由于学生还未学习拼音,主要靠多种形式的示范朗读来正音。教学时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趣味朗读课文,在反复朗读和背诵中帮助学生读准字音。‎ ‎(1)示范朗读,跟读正音。对韵歌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师可以创设朗读的氛围,播放录音或教师范读,然后学生跟着读,再模仿边拍手边读韵文,在诵读中掌握字音。‎ ‎(2)合作对读,认读生字。7 个生字都出现在前两句的单字对中,特别是6 个生字是两两相对的事物名称。教师可以借助生字卡片,与一位学生示范边对对子边找生字,然后引导学生同桌对对子。通过师生、生生找生字对对子,既认读生字,又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识记字形,理解字义。‎ ‎(1)图文对照,理解字义。“鸟”字可回顾前一课的连线练习感受象形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呈现象形字“云、雨、风、虫”的图片及古今汉字,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找到对应的图片和字。再引导学生结合字形,理解字义。‎ ‎(2)抓特点,形象化识记。引导学生在整体识记汉字的基础上,抓住每个生字的特点来识记。如,“雨”的四个点好像雨点从云朵里飘落下来;“风”中间的撇和点就像刮风的情景;“鸟”中间的一点好像它的眼睛,促进字形识记,字义理解。‎ ‎(3)组词拓展。如“花”,可以列举“玫瑰花、荷花、桂花、牡丹花、菊花、梨花”等词语,还可以列举生活中样子像花的词语“浪花、雪花、棉花、火花、礼花”等,在拓展中识记。其他词语列举:‎ 云:乌云、白云、彩云 雨:暴雨、毛毛雨、雷雨 风:东风、南风、北风 可以结合生活,积累由熟字组成的新词,如“风雨、风云、对手、水花、火花、山花、花鸟”。‎ ‎2. 写字。‎ ‎ 结合“虫、云、山”的书写,认识提、撇折、竖折3‎ ‎ 个新笔画。教师在示范时,要边示范书写,边说新笔画名称,让学生也跟着书空,帮助学生巩固笔画名称,记住笔顺。‎ 本课3 个字书写要点:‎ 二、课文学习 ‎ 这是一篇节奏明快的对韵歌,读出节奏韵味是本课朗读的重点。同时在朗读中引导学生感受对子间的对应关系,感受对韵歌呈现的美景。‎ ‎1. 朗读指导。‎ ‎ 教师在范读时,可以把对应的事物名称略读重一点儿,“对”字轻读,让学生从教师的范读中感受汉语言的音韵美。可以引导学生采用拍手读、同桌对读、男女生对读等多种方式诵读。示范朗读时,要把声调读清楚,特别关注“风、虫、红”的韵母是后鼻音。在听读、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同桌之间诵读,读准字音。‎ ‎2. 理解运用。‎ ‎ 借助图画,感受对应关系。本课分单字对和双字对两种形式,分句朗读理解时,可根据课文内容出示相应的图画,引导学生发现对子间的关系。还可根据同一类别组成新词读一读,如“云雨、风雪、花鸟、山清水秀、桃红柳绿”。‎ ‎ 图文对照,想象理解。最后一句双字对,是本篇韵文学习的难点。对于“山清水秀、柳绿桃红”这两个词语的内涵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可以借助简笔画、图片或微课分别呈现。让学生看着图,说说画中的美景和自己的感受。教师重点点拨“清”和“秀”。‎ ‎ 通过单字对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了对子间的相互对应,教学双字对时可以将“山清、水秀、柳绿、桃红”拆成“山、水、清、秀”等单个生字,借助生字卡片,引导学生单个认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尝试对单字对。例如,“山”对“水”、“清”对“秀”、“柳”对“桃”、“绿”对“红”,最后将生字组合成词语。‎ 对对子与成语、对联和古诗的关系十分密切。教师可以充分联系学生已有的积累,在古诗、对联中寻找对子,尝试在不同的语境中诵读对子。‎ ‎《对韵歌》说课稿 一、说教材 ‎《对韵歌》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识字5的教学内容。它是一首优美的对子,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描绘出山清水秀、桃红柳绿的美丽景象,表现出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喜悦之情。这首对子在本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通过本文的感情朗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任务。同时进行听说训练,进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二、 说学情 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能说一句较完整的话,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也较多地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这也正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而不利因素在于学生朗读课文时可能会出现唱读的现象。‎ 三、说教学目标 ‎1.认识“对、云、雨、”等7个字。‎ ‎2.会写“虫、云”等3个字和基本笔画竖折。‎ ‎3.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学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4.培养学生欣赏大自然美景的情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 ‎1.通过听、读、看图想象等方法,识记生字。(重点)‎ ‎2.用不同形式的读指导学生读好课文。(重点)‎ ‎3.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学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教法】‎ 从本课对对子的特点考虑,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学时主要采用情境教法。把孩子带进学习的氛围中,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学法】‎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本节课采取的主要学法有观察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表演演练法等。对子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于是我带着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最贴近生活的对子。‎ 六、说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趣促学 ‎1.游戏规则:教师说一个词语,学生边拍手边说出它的反义词。如:老师说“天”,学生说“地”。 ‎ ‎2.教师在几组反义词中间分别加上“对”字,让学生再次朗读。‎ ‎3.导入读题。同学们玩对对子游戏特别聪明,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和自然景物有关的《对韵歌》。来,孩子们,请读课题——对韵歌。 (简洁为其特点,不要啰嗦。)‎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过渡:音乐课上,老师听孩子们唱歌非常好听,其实,韵文读好了,也像你们唱歌一样好听。不信,你听---教师范读。  ‎ ‎1.自由练读。请孩子们自己学着读一遍吧!学生自由读课文。  ‎ ‎2.检查读文。谁来试着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后,同桌两人听读。 ‎ ‎3.师生合作读两遍。(老师当大喇叭,孩子们当小喇叭。) (每一个内容过渡到下一个内容,必须循序渐进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新课标的精神。)‎ ‎(三)图文对照,随文识字 ‎(图文是关注和利用好课本的理念,随文也是当下比较认可的好的识字方法。)  ‎ ‎1.过渡:孩子们,看!动听的读书声把谁吸引来了?(出示:乌云图片)     ‎ ‎2.出示字卡“云”,指名学生领读,再指名读。     ‎ ‎3.谁来给“云”字找个好朋友?学生组词,随机粘贴字卡。    ‎ ‎4.你看到的乌云是什么样的?看谁的眼睛最亮,最会观察。出示课件,展开语言训练。     5.小结:老师很喜欢你,因为你有一双会观察的慧眼。云是怎么形成的呢?老师告诉你们:云是水蒸气在空中遇到冷气形成的。这个小知识,我也是从书上看到的,希望孩子们多多看课外书。看到黑压压的乌云,那就说明天气将要下雨了。   ‎ 过渡:知识丰富的孩子们,谁来告诉我,这是什么字?认识“雨”。(出示雨的演变过程)‎ ‎6.导学生观察甲骨文“雨”。如果回答不上来,引导学生观察甲骨文的点儿像不像小雨点儿。   ‎ ‎7.小结:这个字,是我们中国古人最早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这个是金文、小篆,最后就演变成了今天的楷书--雨。(出示字卡3---雨。)跟着老师读两遍,开火车读。你都见过什么样的雨呢?‎ ‎8.现在我们知道了,当我们再看到天空中有这样的乌云,我们就可以告诉身边的人,天气马上要下雨了。所以,出示:云对雨 ‎9.(出示雪花图片)乌云跑了,看,谁来了?这是什么样的雪花?‎ ‎(从颜色、形状引导孩子去观察)   ‎ ‎10.雪花是个顽皮的小精灵,特别想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可是它一个人怎么也飞不起来,需要谁的帮助?   ‎ ‎11.课件出示风字。(出示:风)。认读生字---风。风是一个后鼻韵母,学生容易读错,重点指导读准字音。师领读三遍。开火车读,通过语境组词,让孩子加深印象。‎ 如:今天刮大风了。春天来了,妈妈带我去放风筝,它就是风筝的风。   ‎ ‎12.只有风的帮助,雪花才能飞舞起来。所以,我们说-----课件出示(雪对风)。开火车读。 ‎ 过渡:孩子们学的用心,听得认真,老师真为你们高兴。奖励你们欣赏几张美丽的图片。13.(出示----盛开的桃花树)看看这幅图,图中有什么?   ‎ ‎14.出示字卡:花  指两名学生读。你都见过哪些花?‎ ‎(桃花、梨花、油菜花等。)这些鲜艳的花朵开在哪里啊?你还见过哪些事物像花呢?比如:妈妈带你到海边看到的叫——浪花;元宵节燃放的漂亮的叫——礼花;擦燃火柴碰撞出的叫——火花。‎ ‎15.那谁来说:补充课件出示:花对(树),指名学生读。 ‎ 过渡:这时树上来了一位新访客,它就是会唱歌的小鸟(出示鸟的象形字)猜一猜,这个字宝宝念什么?鸟,你怎么知道它念鸟呢?细心的孩子还发现这个地方像鸟的什么?像比着鸟的样子造成的字就叫象形字。鸟的变形“鸟”中间的一点好像它的眼睛。以后写它的时候千万不要漏掉了小鸟的眼睛,否则它会伤心的,(出示字卡:鸟)指两名孩子读。   ‎ ‎16.谁知道,小鸟最爱吃什么? ‎ ‎17.出示生字卡片 虫。学生开火车读。  ‎ ‎18.那谁来告诉大家,鸟对什么呢?课件出示补充(鸟对( ))小鸟没有了眼睛,连虫子也看不到的。‎ ‎(四)学习最后一句,指导朗读 过渡: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来,我们一起欣赏桂林的美景吧!出示课件:桂林山水的美景图片。   ‎ ‎1.你们看到了什么?  ‎ ‎2.什么样的山?什么的水呢?   ‎ ‎3.孩子们,当你看到类似这样美景时就可以说“山清水秀”(课件出示此词)师领读几遍,学生读几遍。   ‎ ‎4.出示字卡---山       ‎ ‎5.古代的山字可不是这样写的,它也是个象形字,请看我们的祖先是怎么造成这个字的:出示山的演变。好玩吗?每一个字后面都有一个情景的。来,孩子们,我们把山字牢牢地写在田字格里。在没有写之前,我们来温习一下写字小窍门:一看,二写,三对照,四修改。(出示课件)一看:山共几笔?第一笔是 ‎——?中间竖最长,第二笔是我们今天新认识的笔画----竖折,再观察,竖折的竖最短,第三竖下端略出头。竖与竖之间距离是相等的。先看黄老师在田字格里的书写吧!边写边说顺口溜:中间竖长两边短,竖折写时应连贯。然后再描两个,写一个。 ‎ 过渡:刚才我们欣赏了桂林山水的美丽画面,来让我们欣赏一下我们漯河的河堤美景吧!出示(柳绿桃红)请看图片说一说,这是什么树? ‎ ‎6.这是什么花?‎ ‎7.像这样,有绿树、红花,我们可以称为:柳绿桃红。师领读几遍。看!课件出示:(山清水秀变成山清对水秀,桃红柳绿变成柳绿对桃红的课件)‎ ‎(五)朗读训练,合作对读 ‎1.(出示课文)指名学生读。   ‎ ‎2.我们来观察韵文,无论单字对还是双字对,他们字数相等,读起来朗朗上口,这就是韵文。我们把对应的事物名称略读重一点儿,“对”字轻读。  ‎ ‎3.师范读,带上节奏读。  ‎ ‎4.师生接读;  ‎ ‎5.总结:通过读,我们发现,对韵歌读起来可以快,可以慢,可以重,也可以轻,这就是读书的抑扬顿挫,这样才能读出书中的味道。     ‎ ‎(六)拓展延伸,推荐读书        ‎ 总结:孩子们学得真快,真是聪明的宝宝,古代有一个叫陈文杰的人,他也非常聪明,他还写了一本书,叫《声律启蒙》,小朋友可以买来读一读。孩子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七)布置作业 ‎1.读熟练并背诵《对韵歌》。‎ ‎2.认识本课会认字,会写本课会写字。‎ ‎3.课外搜集一些有趣的对子。‎ ‎6《画》导学案 课题 画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认识“远、色”等10个生字和“辶、”2个偏旁。会写4个字。  ‎ ‎2.正确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理解意思相反的词:“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 ‎ ‎3.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了解这是一首谜语诗,谜底是“山水画”。‎ 教学重点 ‎1.正确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识记生字。‎ ‎3.认识“辶、”2个偏旁。‎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有条件的情况下准备一幅大的山水画。(教师)  ‎ ‎2.预习字词,朗读谜语诗。(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用时:5分钟)‎ ‎1.课件出示谜语,组织学生展开“我说你猜”活动。指导学生试读谜语,并猜出谜底。 ‎ ‎2.板书课题“画”,并引导学生交流画面上的内容。‎ ‎1.说谜面,互相猜谜底,说说猜出谜底的依据。 ‎ ‎2.齐读课题,从“猜想画里都有什么”等方面进行交流。‎ 很多学生已经对此诗不陌生,关键要引导学生知 道这是一首谜语诗。‎ 二、观察图画,整体感知(用时:8分钟)‎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组织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说清画上画了什么。  ‎ ‎2.引导学生初读诗文,了解这首 诗是怎么写山、水、花、鸟的。‎ ‎1.按照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的顺序认真观察画面,找出画面上的山、水、花、鸟。‎ ‎2.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再想一想每一句话写了什么内容。‎ 在学生观察画面的过 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按顺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例如:远处有……近处有……‎ 三、初读课文,识记字音(用时:10分钟)‎ ‎1.组织学生再读诗文,圈出生 字,鼓励学生自主认读生字。   ‎ ‎2.组织学生展开同桌互助识字活动。注意:“色”是平舌音,“声”是翘舌音。‎ ‎3.组织学生展开小组读文活动,读通诗文。  ‎ ‎4.教师指名读诗,集体点评。‎ ‎1.学生借助拼音读诗文,反复认读圈画出来的生字,遇到读不准的字音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  ‎ ‎2.同桌之间互读生字,互纠字音。读准前鼻音“近、远”,后鼻音“声、听”。‎ ‎3.小组长认真倾听同学读诗,当小老师点评,并示范朗读。  ‎ ‎4.听同学读诗,针对同学读不准的地方进行纠正。‎ ‎1.可以请识字基础好的学生做小老师,做到识字能力的互补。  ‎ ‎2.注意倾听下列生字的发音:“近”“远”“色”“声”,有错及时纠正。‎ 四、音义结合,识记字形(用时:15分钟)‎ ‎1.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识字方法交流活动。  ‎ ‎(1)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认识了哪些生字,是怎样认识的。 ‎ ‎(2)组织学生交流哪些生字难以识记,共同商讨识记难字的好方法。  ‎ ‎2.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摘苹果游戏,检测生字认读情况,并及时纠正读得不正确的字音。‎ ‎1.交流明确:  ‎ 动作演示识字:来—去,远—近,有—无。  ‎ ‎“加一加”识字:左边是“口”,右边是“斤”,合起来就是“听”。 对比识字:天—无。 归类识字:远、近、还。  ‎ 字谜识字:“色”,刀形帽戴在尾巴上。 生活中识字:声音、歌声、高声。‎ ‎2.摘苹果游戏。‎ 先读出生字,谁读对了果子就归谁,看谁的果子最多。‎ ‎1.本课要求认读的生字中有三组反义词,“远—近、有—无、来—去”,教师在 教学识字的过程中,要注意 字义的对比,可以找两个同学进行对比表演。 ‎ ‎2.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要特别关注识字能力弱的同学,并请识字能力强的同学做小老师,及时纠正错误的读音,并进行示范。‎ ‎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全诗。  ‎ 指导朗读可参考以下 节奏:‎ 五、诵读全诗,布置作业(用时:2分钟)‎ ‎2.将古诗大声朗读给家人听,并请他们猜一猜谜底。‎ ‎1.先自由读,再齐声朗读。2.朗读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并请家长点评。‎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复习字词,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并及时进行字音纠正或字音范读。  2.引导学生从生字卡片中找出形近字,并组词辨别字形。‎ ‎1.开火车认读生字,遇到读错或读不准的字音要认真听老师的纠正。 ‎ ‎2.找出每组生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组词。  ‎ 远(远处) 还(还有) ‎ 近(远近) 听(听见)‎ 元(元旦) 不(不惊) ‎ 学生在找形近字的过程中,还可以跳出本课的生字表,和自己认识的生字进行比较。‎ 例如,“远—元、色—巴、无—天、来—未”等。‎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用时:15分钟)‎ ‎1.课件出示前两句诗及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边观察插图边思考这两句诗描写了什么内容。 ‎ ‎2.引导学生围绕“为什么听不到水流动的声音”展开讨论。  ‎ ‎3.引导学生再次朗读这两句诗,并找出诗句中意思相对的词语。体会反义词在诗中的妙处。   ‎ ‎4.出示后两句诗,引导学生找出这两句诗中意思相对的词语。 ‎ ‎1.思考并交流:在远处看画上的山,山的色彩明丽,站在近处听,却听不见流水的声音。  ‎ ‎2.交流明确:“画”上只能看到水,却不能听到水流动的声音。  ‎ ‎3.思考并交流:“远和近”“山和水”“有和无”“色和声”是意思相对的词。学生齐声诵读,一边读一边思考哪些词语意思相对。  ‎ ‎4.交流明确:意思相对的词语是“花”和“鸟”。  ‎ ‎5.可以围绕诗句描写的是 ‎1.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要注重语言表达习惯的养成。在学生描述诗句内容的过 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     ‎ ‎2.学生找到相对的词语之后,一定要多读一读,在读中体会“相对”的特点,还可以将相对的这几组词语合成“远近、山水、有无、声色、花鸟”来读。‎ ‎5.引导学生交流后两句诗的意思。并展开讨论:为什么“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画”展开交流:春天已经过去了,花还在盛开,人来了,鸟都不会害怕。‎ 三、指导书写(用时:15分钟)‎ ‎1.逐字范写,提示书写要点。‎ 水:竖钩挺直,写在竖中线上,捺要舒展。  ‎ 去:第三笔为长横,在横中线上,第四笔撇折,在竖中线上起笔。 ‎ 来:竖要写在竖中线上,撇和捺要舒展。  ‎ 不:撇和点分居竖两侧。 2.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书写情况,引导学生进行点评。‎ ‎1.观察老师的范写,看清重要笔画的占格位置和难点笔画的写法。先在书上描红,再独立书写,正确、规范地书写每个生字。  2.互相观察,指出同学哪些笔画写得好,哪些笔画的书写存在不足。‎ 本课中,“水、不、来”三个字都有一个纵向支撑的关键笔画——竖或竖钩。书写时,学生要认真观察,领会支撑笔画的作用。 ‎ 四、总结全文,课外拓展(用时:5分钟)‎ ‎1.组织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总结画的特点。  ‎ ‎2.引导学生拓展:你能根据画的特点,仿照诗句说两句话吗? ‎ ‎3.布置作业:根据刚才同学们的交流,自己写一首以“画”为题目的诗。‎ ‎1.交流总结画的特点:没有声音,没有变化。  ‎ ‎2.仿照诗句自由交流,完成填空练习。 ‎ 春去花还在 冬去________人来鸟不惊  __________‎ ‎3.自由写诗,说给家人听,并根据家人的意见进行修改。‎ 在仿写诗句的过程中,教师不要引导过多,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由表达。学生的表达只要能体现时间变化,画面内容不变的特点即可。‎ ‎6 画 ‎[教学目标]‎ ‎1.认识“远、色”等10个生字和走之,斜刀头2个偏旁。会写“水、去”等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通过偏旁归类法、反义词识字法等方法,识记生字。认识2个偏旁。‎ ‎[教学课时]1课时 一、诵读儿歌,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我们学过不少儿歌,今天我给大家背诵其中的一首:“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这首儿歌是个谜语,谁知道谜底?(手)‎ ‎2.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另一首谜语诗。(课件出示配图诗歌)‎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多媒体课件展示山水画,引导学生整体观察图画,然后再由远到近地观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 ‎2.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引导学生进入古诗描绘的优美情境中。‎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诗歌,画出文中生字。‎ ‎4.学生自由认读,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就请“拼音”朋友帮忙。‎ ‎5.谁会读这些生字?(指名读,师正音)‎ 重点指导:“听、声”为后鼻音;“还”在课文中读hái。‎ 三、诵读古诗,理解诗意 ‎1.让学生自由读诗,同桌间互相读一读。‎ ‎2.模仿诗人远看山,近听水。‎ ‎(1)请学生扮演诗人,看挂图中的山。‎ 师:现在你看这画中的山,有没有看到它的颜色?(远看山有色)‎ ‎(2)随文教学生字“色”:读准字音,记住字形。“色”的偏旁为斜刀头,理解字义。(色:颜色,诗中指景色。)‎ ‎(3)请学生到画前听听流水。师:你听到流水的声音了吗?为什么?(没有,因为这是一幅画,不是真的流水。)‎ ‎(4)小结:是啊,因为是画,所以说“近听水无声”。‎ ‎(5)教学“远、近”:说说怎样能记住这两个字,“远”和“近”是一组反义词,它们都有偏旁走之。“无声”是什么意思?“无”的反义词是什么?(有)‎ ‎(6)教学生记生字“声”。强调字形:“声”的上面是“士”不是“土”。‎ ‎(7)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注意节奏。‎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3.感悟诗歌情境。‎ ‎(1)春天已经过去了,许多花都已经凋谢,可是课文里却是怎么说的?(出示:春去花还在)为什么?‎ ‎(2)要是鸟停在树枝上,人来到鸟的面前,鸟会怎么样呢?(受到惊吓,飞走了)‎ ‎(3)让学生自由举手模仿诗人,走近画,做赶鸟的动作。‎ 师:小诗人,这回你有没有看到鸟儿飞走了呀?为什么?课文是怎么说的?(出示:人来鸟不惊)‎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四行。(朗读时要注意节奏)‎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4.出示挂图,根据画面提示背诵课文。‎ ‎5.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一幅画,而且是一幅有山、有水、有花、有鸟的美丽的画呢!‎ 四、指导书写 ‎1.师指导学生书写本课生字。‎ 水:共四笔,第三笔撇和第四笔捺分开,不要连成一笔。‎ 去:第二笔竖在竖中线上,笔顺为。注意按笔顺规则书写。‎ ‎2.学生自由练写,师巡视指导。‎ ‎[教学反思]‎ 本课以“画”‎ 这个谜语的谜底为中心,抓住山水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图文对应,妙趣横生。在教学本课时,我由学生已知的谜语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课文,同时又为猜出谜底做了铺垫。分句解析诗歌,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诗歌寓意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于是我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表演等多种形式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画》教材简说 ‎ 本课有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鸟语花香、山水相衬的美感。课文扣住“画”这个谜底,抓住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图文对应,能使学生有滋有味地循图读文,感悟诗中所描绘的生机勃勃的景象,从而受到美的熏陶。‎ ‎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难点是了解诗意。‎ ‎《画》教法建议 ‎1.谜语导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⑴先让学生说谜语,老师和同学猜。‎ ‎⑵教师说谜语,同学们猜。‎ ‎2.学习诗句时,前两行内容教师引导学习,通过总结学法后,后两行诗句内容采取自学,不但讨论学,学生汇报的形式巩固学法,课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画》诗句分析 ‎1.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 ‎ ‎ 这两句讲的是画上的山和水。远处看山,常常是模糊不清的,看不出是什么颜色;画上的山的颜色却很清楚。近处听流水,应当能听到声音的;但画面上的流水,人在近处也听不到声音。‎ ‎2.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 这两句,讲的是画面上的花和鸟。花儿在春天里盛开,春天过去,花儿就凋谢了;但是画上的花儿,不管在什么季节,也照样开着。人走近停在枝头的鸟儿,它就会受惊飞走;但画上的鸟,人走近了,它也不会受惊,不会飞走。这都表现出一幅山水画的特点。‎ ‎3《江南》导学案 课题 江南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江、南、可、采、莲、东、西、北”9个生字。  ‎ ‎2.认识“氵、艹”2个偏旁,学会“亅、”两种笔画。 ‎ ‎3.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4.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培养热爱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1.认识8个生字,会写“可、东、西”3个生字。 ‎ ‎2.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感受江南水乡的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及荷叶、荷花、小鱼的头饰。(师生) ‎ ‎2.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  谜底:( )‎ 一、看图谈话,激趣引入 (用时:8分钟)‎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提示学生观察并思考:图中有什么?你能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来形容你看到景物后的感受吗?‎ ‎2.引出课题:猜猜这是哪里的美景?(板书:江南)  ‎ ‎3.引导学生识记生 字:谁有好方法记住 “江、南”这两个字?写字的时候,你还有什么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吗? ‎ ‎4.课文中还有哪些生字朋友?课文又是怎样描述江南的?‎ ‎1.仔细看课文插图,然后回答问题,最后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概括自己的感受。(如,荷花很美。荷叶很茂盛。江南的风景很美……)  ‎ ‎2.大胆猜美景的地点,明确课题,观察老师板书的生字,并用手和老师一起书空。  ‎ ‎3.(1)发挥创造力,想出好办法记住“江、南”这两个字。(如,“江”是三点水旁加“工”。或利用本班级的点名册识记这两个字。)  ‎ ‎(2)先仔细观察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笔画,再提醒同学书写时的注意事项。(如,“南”的里面不是“羊”。)  ‎ ‎4.齐读课题,明确学习任务,带着阅读兴趣走进课文。‎ ‎1.提出初读要求:借助拼音自由地朗读课文,遇到拼不准的字可以请教他人,把解决不了的字词问题圈出来。 ‎ ‎2.检查初读情况。 ‎ ‎1.(1)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音。 ‎ ‎(2)同桌互相交替读、听、纠正错误的读音。  ‎ ‎1.完成课堂活动卡。‎ ‎2.我会连。  ‎ 江南   cǎi lián 采莲   dōnɡ xi 东西  jiānɡ ‎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用时:22分钟)‎ ‎(1)课件出示带注音的生字卡片:江、可、采、莲、东、南、西、北。教师用指名读、小老师领读、齐读、开火车读等方法,检查生字的读音,侧重订正前鼻音“南”和平舌音“采”的读音。相机引导学生说识字的好方法。 ‎ (2) 课件出示去掉注音的生字卡片,采用指名读、赛读、抢读等方式检查生字的读音。 ‎ (3) 指名读字扩词。 ‎ (4) 指2~3名学生分别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读后评议,注意引导学生纠正错误读音。 ‎ (5) 师范读指导停顿。(课件出示) ‎ ‎(6)引导学生说出读后感受:这首诗给自己什么样的感受?‎ ‎(3)圈出读不准或不懂的字词后,和同桌或小组同学交流,把已解决的词语问题划掉。  ‎ ‎2.(1)认真读课件中的生字词。先借助拼音读,再独立认读,积极参与读生字词 的游戏或竞赛。读准 前鼻音“南”和平 舌音“采”并说说 自己识记这些生字 的方法,与同学分享。[如,加一加:“连”加“艹”就是“莲”。谜语:像四不是四,方位中有它。(西) 大丁遇小口。(可)]  ‎ ‎(2)大声认读课件中的生字,然后积极参与赛读、抢读的游戏,并认真听读,帮助同学校正生字的读音。  ‎ ‎(3)读生字并口头组成词语。‎ ‎(4)仔细听读,听读后试着从字音是否正确、语句是否连贯两方面进行评价。 ‎ ‎(5)听范读后,学着适当停顿,练读全诗。  ‎ nán ‎(6)齐读全文,思考并回答全诗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或感受。(江南美、小鱼可爱、莲叶茂盛……)‎ 三、游戏巩固,快乐书写 (用时:10分钟)‎ ‎1.游戏巩固本课的生字。 ‎ ‎(1)用字卡做游戏巩固识字。 ‎ ‎(2)写字指导。 课件出示“东、西、可”三个生字。2.重点指导书写“可”。‎ ‎(1)引导学生巧记字形与笔顺:横下一口,后写竖钩。边范写边强调:第一笔横长且平;然后写“口”,要小;最后写竖钩,要内收。‎ ‎(2)让学生先独立书写,然后通过展评发现优点和不足并校正写法。 ‎ ‎(3)引导学生用“一看二比三对照”的方法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 ‎1.游戏巩固本课的生字。  ‎ 师生游戏。听老师说字的特点,找出相应的字并大声读出来(“口”加“丁”就是“可”),或一名学生指方向读字,其他学生找字,并把字贴在相应方向的墙上。  2.写字练习。  ‎ ‎(1)认真观察这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再回顾书写方面的 注意点。(2)随着教师范写,学生用小手跟着书空。  ‎ ‎(3)在本子上把每个字写两遍,在组内展评,选出写得最好的字参加班内展评。 ‎ ‎(4)按照优胜者的书写标准把每个字再写一遍。同桌之间对 比两次书写的字,互相夸夸对方。‎ ‎1.我会照样子写。 ‎ 例:艹+连=莲 ‎ 口+丁=(   ) ‎ ‎2.写笔顺。  ‎ 可:______________。‎ 四、朗读全诗,总结收获(用时:2分钟)‎ ‎1.引导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 ‎2.师生齐读全诗。‎ ‎1.从字的认读方法、组词、课文内容、书写技巧等方面谈出收获。(如,我知道不仅要在课堂上认字,还应该在生活中多多注意积累识字。我认识了八个生字,还会用它们组词。书写时,我知道“一看二比三对照”的方法了……)‎ ‎2.和老师一起齐读全诗。‎ ‎1.和同桌说说本节课的收获或感受。 ‎ ‎2.前后桌互相朗读全诗,夸夸对方。‎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激情导入,温故知新。(用时:5分钟)‎ ‎1.导入新课,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  ‎ ‎2.引领学生复习生字。  3.教师引学: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一说课文里写了什么吗?‎ ‎1.学生复习生字。 ‎ ‎2.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思考。‎ ‎3.讨论交流。‎ 教师应以绘声绘色的解说式语言,辅以海边风吼浪啸的乐声,来描述桑娜焦急等待丈夫归来的场景,营造出一种真真切切让人心悸的氛围,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二、设境悟情,展开想象,学习前两行诗。(用时:10分钟)‎ ‎1.指导朗读。  ‎ ‎2.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文图画,引导学生看图说话。  ‎ ‎(1)图中的儿童是怎样采莲的?  ‎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2.边看图边思考问题。 ‎ ‎3.小组交流,讨论说一说。‎ 读课文,把句子补充完整。  ‎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 ) ,鱼戏莲叶( ), 鱼戏莲叶( ‎ ‎(2)周围的荷叶。荷花长得怎么样?‎ ‎ ),鱼戏莲 叶北。‎ 三、学习后五行诗。(用时:10分钟)‎ 引导学生说一说:鱼儿在荷叶间是怎样自由自在地嬉戏的?‎ ‎1.边看图边思考,说出鱼儿嬉戏的快乐。 ‎ ‎2.再读,边读边体会。‎ 出示鱼儿嬉戏的相片。 ‎ 四、激发学生情感。(用时:10分钟)‎ ‎1.引导学生反复诵读。  2.指导学生背诵课文,感受美景。‎ ‎1.学生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  ‎ ‎2.说一说自己知道的美景。‎ 周末和爸爸妈妈去荷花池边看一看,回来写一写,都看到了什么?‎ ‎3 江南 ‎[教学目标]‎ ‎1.会认“江、南、采”等9个生字和三点水、草字头2个偏旁。会写“可、东、西”3个生字和竖钩、竖弯2个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读准“南、莲”等生字的字音。‎ ‎3.会写竖钩和竖弯这两种笔画。‎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9个生字和三点水、草字头2个偏旁。会写3个生字和竖钩、竖弯2个笔画。(重点)‎ ‎2.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一、看图导入 ‎1.师(略带神秘):同学们,快闭上眼睛,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欣赏那儿迷人的风景。(出示配乐课件“江南可采莲”。)‎ ‎2.这儿的景色美吗?你能把看到的美景,尽量用优美的语言告诉老师和同学们吗?(学生表述,教师鼓励性地点评。)‎ ‎3.教师边讲述边引导学生欣赏,揭示课题。‎ 二、读通诗句,感受节奏 ‎1.师: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诗歌,注意停顿的节奏。‎ ‎2.老师示范朗读,指导停顿:‎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3.让同学们按照划分的节奏,再自己有感情地朗读。‎ ‎4.师:同学们通过朗读,让老师感受到了鱼儿在荷叶间欢快嬉戏的情景。‎ 三、再读诗歌,学习生字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动动小手将课文中要求会写的生字和会认的生字画出来。‎ ‎2.开火车认读生字,去拼音读,听音找字。(出示:可东西) ‎ ‎3.让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以及笔顺,然后老师示范书写。‎ ‎4.指导书写“可、东、西”。‎ ‎(1)“可”先写横,再写里面的“口”,末笔是竖钩( )。‎ ‎(2)“西”第五笔是竖弯( ),里面不要多写一横。‎ ‎5.让学生练习,独立书写,评讲,看谁写得好。‎ ‎6.展示书写较好的作品,给予奖励。‎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难点)‎ ‎2.背诵课文。‎ 一、快乐朗读,谈话导入 师:现在请同学们跟着我一起闭上眼睛,边读边想象莲叶一片连一片,鱼儿快乐地游来游去的画面。同学们,你们感受到了吗?我们已经来到了一片美丽的荷塘……(指导学生朗读想象,感受江南水乡的美。)‎ 二、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同桌之间读一读。‎ ‎2.让学生自由举手朗读诗歌,其他同学仔细听,评价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你觉得该怎样读?‎ ‎3.提出不懂的问题,全班交流。‎ ‎4.师:你觉得这首诗歌写了些什么?说说看。‎ 三、入境入情,感悟诗意 ‎1.学习第一、二行诗。‎ ‎(1)指名读第一、二行诗。‎ ‎(2)指导学生看图。荷花、荷叶长得怎么样?‎ ‎ 2.学习后五行诗。‎ ‎(1)指名朗读后五行诗。思考:在荷塘里除了荷叶、莲花和莲蓬,还有什么?(齐答:鱼儿)鱼儿在干什么?(在水中游动、嬉戏。)‎ ‎(2)鱼儿在莲叶间是怎样游动的?哪些地方写出了鱼儿的快乐和自在?‎ ‎(3)指导朗读“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北”。‎ ‎①课件出示课文第59页插图,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感受鱼儿的自由自在和快乐。‎ ‎②理解方位词:东、南、西、北,标注东南西北方位坐标,建立直观感受。‎ ‎③发现诗句中的两组相对的词:东—西南—北 ‎(4)师小结:鱼儿在莲叶间游玩,一会儿游到东,一会游到西,一会儿游到南,一会儿游到北,五个“戏”字写出了鱼儿的自在与快乐。‎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鱼儿的自在与快乐,注意重音和停顿。‎ 四、自由朗读,尝试背诵 ‎1.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一起读一读这首诗。‎ ‎2.给学生讲解背诵技巧,指导学生背诵。(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背诵。)‎ ‎[教学板书]‎ ‎3江南 鱼戏莲叶东 西 南 北自由、快乐 ‎[教学反思]‎ 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老师应该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读书,自主质疑,并逐渐将学习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合作学习,在学习中使他们的自学能力得以提高。教学本课时,我主要让学生自读自悟,对于比较难的问题稍加点拨和讲解,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美在《江南》‎ ‎ 《江南》是一首选自《汉乐府》的古诗,描绘的是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诗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插图色彩鲜明,形象逼真,展现了一幅荡舟采莲、莲叶田田、鱼戏莲叶的美丽画卷。可谓有景、有情、有韵,孩子们读来心情愉快,朗朗上口,便于在读中陶冶儿童美的情操。根据课文特点,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  一、揭题激趣,感受美。‎ ‎  新课一开始,教师可凭借多媒体课件出示采莲图给学生看,请小朋友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你喜欢这幅图吗?为什么喜欢?待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可充满感情地对学生说:“江南是个好地方,这里的孩子可以划着小船,来到湖面上采莲,看活泼可爱的小鱼在莲叶间游玩嬉戏,大家想去吗?”小朋友们都喜欢去,有的孩子会问:“怎么去?”教师顺势引导:“古人把采莲的情景写了一首诗,题目叫《江南》,我们学好这首诗,不就去了一次采莲吗?”这一环节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的实在情境和教师绘声绘色描述的语言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把学生们带入了课文,初步感受到了江南水乡的美景。‎ ‎  二、整体感知,再现美。‎ ‎  指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时候,可借助课文的插图。这一环节的教学可这样设计: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1、自由读读诗句,说说课文写了什么?2、仔细看看图画,说说图上画了什么?3、边读课文边看图,说说古诗中的哪些句子能在图上找到?让学生结合诗句进行看图。交流讨论问题时引导学生联系前两行诗句,观察小姑娘是怎样采莲的。周围的荷叶、荷花长得怎么样。再联系诗的后五行,进一步观察莲叶间的小鱼是怎样游动的。在观察的基础上,把看到的画面和诗句的内容连起来说一说,获得一个整体的印象。这样训练,学生的脑中会再现出美丽的采莲画面,也就体会出了诗句中蕴含的美。‎ ‎  三、推敲词句,体会美。‎ ‎  经过上两个环节的训练,学生获得的美感是大概的、整体的。要让学生细细体会诗句的美,还得通过细读课文,品词析句来完成。全诗共两句话,教学第一句时,抓住“何田田”理解莲叶茂盛鲜亮的特点。教师让学生读课文后提问:什么叫“何田田”?再看图,教师引导: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湖的莲叶,你想说些什么?学生会说,“莲叶真多呀!”“莲叶真美呀!”“莲叶又大又绿!”“满湖的莲叶又大又绿,绿油油的,像一把把大伞,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在学生交流后,教师引导朗读:“小朋友们说得真美。老师好像也划着小船,到了湖面上。我们一起来把第一句读一读,看看能不能把莲叶的大,莲叶的绿,莲叶的美读出来。”鼓励同学站起来,配上动作读。通过师生齐读,同桌互读,互评等形式多样的练习,学生入情入境的表情,放彩的眼神,稚纯的语音,各异的动作,“何田田”一词在学生的脑海中已形象可感,这就悟出了文字间蕴含的美。教学第二句时,抓住一个“戏”来细细推敲。教师首先进行这样的过渡引导:“莲叶长得这么绿,这么好,莲花开了,结了莲子儿。采莲的人们划着小船,高高兴兴地采收莲蓬。河里的小鱼呀,也乐开了。你看到小鱼了吗?”待学生看课件出示的图后,让他们用一两句话,把湖里的小鱼的姿态说一说,他们会说:“小鱼真可爱!”“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真可爱!”“小鱼正在水里你追我,我追你,它们在做游戏呢!”教师根据回答板书“戏”字,请学生说出它的意思。然后提问:“莲叶东,莲叶西,莲叶南,莲叶北”是什么意思?充分讨论后,教师口述鱼儿嬉戏的情景,让学生表演一条条快活的小鱼,尽情“游来游去”‎ ‎。学生边表演边入情入境地诵读,那洋溢喜悦的小脸,活泼可爱的动作,一下子把课堂推向了高潮。鱼儿嬉戏的动态美、人们采莲时愉快的心情在这一品一议、一演一读中得到表现得淋漓尽致。‎ ‎  ‎ 解读《江南》‎ ‎《江南》‎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之东,‎ 鱼戏莲之西,‎ 鱼戏莲之南,‎ 鱼戏莲之北。‎ ‎ 初读此诗,不但未能看到它的佳妙,反倒觉得诗中的“鱼戏莲之东,鱼戏莲之西,鱼戏莲之南,鱼戏莲之北”,罗里啰嗦,似有重复之嫌。再度揣摩,骤然发现:此诗之妙恰恰就在这看似拙朴之中。“鱼戏莲之东,鱼戏莲之西,鱼戏莲之南,鱼戏莲之北”,乃“互文见义”的手法。它着意省去了眼见莲下的鱼儿忽东、忽西、忽南、忽北而发出惊叹的采莲姑娘。‎ ‎ 你看,就在那水面轻荡的小船之上,有一群欢乐的采莲女孩儿。她们边唱边劳动。忽然,一位正在采莲的女孩儿发现了“鱼戏莲叶间”的情景,并发出了一声惊叫。霎时间,船上的姑娘七嘴八舌,相继发出了“鱼戏莲之东!”“鱼戏莲之西!”“鱼戏莲之南!”“鱼戏莲之北”的惊呼。于是,由惊喜发现而引发的叫声不绝于耳,场面的热闹和劳动的欢悦,跃然纸上。手法的高妙,令人拍案叫绝。尤其是在“鱼戏莲叶间”之后的那个冒号,从文面上标明了诗句的前引后发,足见编者用心之良苦与高妙。‎ ‎ 我们的先人不但早就知道最好的诗应该是“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梅尧臣语)的道理,而且知道用省略“闲言助字”‎ 之法,提掇出紧关物色的字样,形成画面的迭加,文意的辐射。读罢此诗,让人觉得:这首汉代民歌就如同汉代的石雕一般,它不拘泥于细致、繁琐的刻画,而着意于捕捉描写对象内在精神。在质朴、简练之中,不乏画龙点睛的精妙。‎ ‎《识字2 金木水火土》‎ ‎[教学目标]‎ ‎1.会认“一、二、三”等7个生字,会写“一、二”等4个生字和横、竖2种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田字格,并能在田字格中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 ‎4.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并能在田字格中正确、美观地书写。‎ ‎[教学课时]1课时 一、直接导入,学习儿歌 ‎1.课件出示: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天地分上下,日月照今古。‎ ‎2.教师范读一遍,引导学生思考:你从儿歌中知道了什么?‎ ‎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重点指导“三、四、上”的读音,把字音读准确。‎ ‎4.学生自己朗读,对照生字表圈出课文生字。‎ 二、学习“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 ‎1.教师出示课文会认生字:一、二、三、四、五、上、下。‎ ‎2.认读生字。教师范读字音,学生认真听,练习读,教师指导发音。‎ ‎3.识记字形。‎ ‎(1)识记“一”,教师点拨引导:‎ 设置情境引导:出示一根小木棒,引导认知。(木棒竖起来是“1”,横着也是“一”。)记忆:一根木棒“1 1 1”,一根木棒“一 一 一”。‎ ‎(2)一根木棒是“一”,那么两根木棒呢?(引导学生知道两根木棒叠加是“二”,三根木棒叠加是“三”,认读、识记。)‎ ‎(3)那么“四”和“五”还是在上面加横吗?(教学“四、五”,引导识记)‎ ‎(4)出示不同数量的图片,让学生数一数,理解字义。‎ ‎(5)“上”和“下”对比区分识记。‎ ‎4.出示会认字,指名学生认读,巩固字音。‎ ‎5.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理解“金木水火土”。‎ ‎(1)出示与“金木水火土”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 ‎(2)分别出示生活中与“金木水火土”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感知字的含义。‎ ‎6.小结:金、木、水、火、土是大自然中基本的事物。‎ 三、指导书写 ‎1.(出示:一、二、三、上)指名认读,巩固字音。‎ ‎2.同学们已经会认这些生字了,并能准确地读出来,那你们想把它们写好吗?‎ ‎3.认识田字格。(课件出示课后习题2中的田字格图片,引导认识竖中线和横中线。观察“上”字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教师在黑板上范写“上”。(师边写边提示:先写竖,再写右边短横,最后写长横收笔。)‎ ‎5.教学其他生字。(注意先教学笔顺,然后再引导书写。)‎ ‎6.学生自由练习,师巡视并针对性指导。‎ 四、小结 ‎1.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儿歌《金木水火土》,并且会认、会写课文中的生字了,大家真是太棒了。现在请大家再读一读课文,读准、读顺。‎ ‎2.再读课文,练习背诵。‎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首儿歌。在教学时,我主要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并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下来。学生都能积极地跟着我的引导开动大脑。由于低年级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在教学时,虽然我运用联系生活、观察图片等方式帮助学生认读并书写生字,但是效果并不好,很多学生虽然会读,但是书写能力不强。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尽可能多花一点时间,指导学生规范书写,提高他们的书写能力。‎ ‎《金木水火土》教材解析 ‎ 本课是一篇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儿歌,向我们揭示古人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观念,即以自然界的5种物质--金、木、水、火、土,作为构成宇宙万物及各种自然现象变化的基础。五行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天地日月了。天在上,覆盖万物;地在下,衍生万物。太阳、月亮一直贯穿古今。本课插图与第一课插图合用,“人”立于天地之间,再次让学生感受时空的浩荡,以及人在宇宙万物中的重要性。‎ ‎《金木水火土》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 识字。‎ ‎ 本课以朗朗上口的儿歌形式,引导学生学习汉字“一、二、三、四、五”和“上、下”。要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在听读课文中识字正音。‎ ‎ 通过听读儿歌,让学生说说诗中有哪些事物和数字。7 个生字中,“三、四”的声母是平舌音,“上”的声母是翘舌音。由于学生还未学习拼音,需要教师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日常用语,在多种语境中正音,激发学生认读的兴趣。‎ ‎(1)逐句听读。教师逐行示范读,引导学生逐行倾听并跟读,随机出现四行对韵歌。在听读中,可以采用全班读、同桌读、个人读等多种形式,教师及时纠正生字读音。‎ ‎(2)语境诵读。采用播放录音、师生对读、拍手对读等多种语境诵读方式,如教师读第一行,学生读第二行;教师读第一句,学生读第二句。在语境中巩固读音,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 ‎ 教师可以借助图片、做动作等方式,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字义,识记字形。“一、二、三、上、下”这5 个汉字学生熟悉,“四、五”的字形相对复杂。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联系生活识字。“一、二、三、四、五”‎ 是常见字,可联系生活多认读。有的学生学前已认识这些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些字,还可以让会认的同学带大家认读。‎ ‎(2)简笔画识字。学习“上、下”时,可以提供大地、绿树、小鸟和蚯蚓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大地、树干和树根,最后通过找鸟和蚯蚓的位置,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3)语境识字。可以用熟字组成新词的方法,引导学生巩固生字、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如“天上、地下、上下”等词语。‎ ‎2. 写字。‎ 认识田字格。本课是学生首次学写汉字,要让学生认识田字格的横中线、竖中线,可以用《田字格拍手歌》帮助认记。‎ ‎ 培养良好习惯。写字教学要注意良好写字习惯的培养。本课是学生第一次动笔写字,写字姿势很重要,要关注每个学生执笔和写字姿势。执笔方法的掌握是难点,有些学生在幼儿时期已形成了不规范的执笔方法,需要教师手把手地教,一对一地去纠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我爱学语文”中了解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对照图片摆好执笔和写字姿势,并要求学生在动笔前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注意不同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 本课要求写的都是结构简单的独体字,结合“一、二、三、上”的书写,认识横、竖两种笔画,并按“从上到下”的笔顺规则学习书写。教学时,可让学生观察独体字的笔画占位,然后教师范写,同时让学生也跟着书空,帮助学生巩固笔画名称,记住笔顺。‎ 本课4 个字书写要点:‎ 二、课文学习 ‎1. 朗读指导。‎ ‎ 本课是学生第一次在语文课上学习儿歌。教学时,教师要重视示范和带读,引导学生能根据儿歌的节奏读正确,读流利,不唱读,不拖调。‎ ‎ 在听读、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试着自己读一读,鼓励学生看清文字后,把每个字读准确。这时允许学生以较慢的速度读,以认读汉字为主,重点是读正确。本课语句排列整齐,朗朗上口,具有韵律美。朗读时,可以按儿歌的特点适当停顿,句末稍延长,第二行“金木水火土”可以读得略重。‎ ‎2. 理解运用。‎ ‎ 图文结合,在语境中理解词句。文中先后出现“金、木、水、火、土、上下、日月”等词语,其中“金木水火土”可以利用图片和生活实际,让学生初步感知,请学生在图中和生活中找一找有关的事物,了解生活中和它们相关的事物。“上下”可以利用事物之间的位置关系加以理解,如“铅笔在桌子上”“‎ 凳子在桌子下”,学生知道天在上、地在下即可。“日月”不仅可以理解本意,还可以联系生活说说今天是“× 月× 日”,明天是“×月× 日”,昨天是“×月× 日”。‎ ‎ 对于“金木水火土”的理解,要避免对五行的介绍。重在读读背背中识字、积累,适当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初步了解日常生活中相关的事物。‎ ‎3. 课后练习。‎ ‎ 课后安排了两道练习题。第一题“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提出了本课的阅读要求,引导学生在语境中识字,在读读背背中积累。课内要采用多种方式朗读,从熟读到背诵,做到不漏字、不添字,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第二题“认识田字格”,这是第一次练习写字,教材呈现了一个带生字“上”的田字格,并注明田字格中关键的两条线,帮助学生借助“横中线”和“竖中线”来把握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引导学生按照规范认真写好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金木水火土》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课是一篇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儿歌,向我们揭示古人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观念,即以自然界的5 种物质——金、木、水、火、土,作为构成宇宙万物及各种自然现象变化的基础。五行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天地日月了。天在上,覆盖万物;地在下,衍生万物。太阳、月亮一直贯穿古今。本课插图与第一课插图合用,“人”立于天地之间,再次让学生感受时空的浩荡,以及人在宇宙万物中的重要性。‎ 这是一篇短小的儿歌,前两行数字与五行相对,后两行天地与日月相应。朗朗上口的 诵读极易引发学生的兴趣,本课堪称识字小文的典范。‎ 二、 说学情 ‎ 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课程标准着力强调的基本理念。因此,本节课教师以自主交流、小组互为主体,努力将学生的识字愿望与课程标准理念相 结合,引导学生“学习独立识字”,获得识字过程的丰富体验。‎ 三、说教学目标 ‎1.通过猜字谜、熟字比较等方法,能正确认读“一、二、三、四、五、上、下”等7个生字;通过教师指导,学生相互评价等能正确书写笔画“一 丨”和“一、二、三、上”;‎ ‎2.通过教师领读等多种方式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感受数字儿歌的特点。‎ ‎3.通过诵读儿歌的形式,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和握笔姿势。‎ 三、说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感受数字儿歌的特点。(重点)‎ ‎2.通过教师指导,学生相互评价等能正确书写笔画“一 丨”和“一、二、三、上”。(难点)‎ 四、说教学过程 ‎(一)音频激趣,诵读导入 ‎1.导入:听,一群小朋友在诵读什么呢?‎ ‎  2.播放《金木水火土》音频文件,组织学生认真倾听3遍。‎ ‎  3.交流:你听清小朋友诵读的内容了吗?‎ ‎  你能尝试着说一说吗?‎ ‎4.播放《金木水火土》视频文件(带有字幕),学生看着文字,跟着声音诵读。 ‎ 一年级学生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尤其对朗朗上口的儿歌更是充满兴趣,上课伊始,就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教学内容上,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 (二) 自主交流,了解韵文 ‎ 1.自由朗读儿歌,遇到读不准的生字,先圈起来,再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反复读几遍。‎ ‎ 2.指名朗读,集体订正后齐声诵读。 ‎ ‎ 3.小组合作:‎ ‎   (1)自由朗读小文,一边读一边想一想:每一句话讲了什么内容?‎ ‎   (2)你读懂了什么?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同伴。‎ ‎   4.集体汇报,教师相机指导,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1)第一行中“一二三四五”‎ 是数字。除此以外,你还知道哪些数字?(六七八九十等)‎ ‎   (2)第二行中“金木水火土”指的是五行。教师讲解:古代的人喜欢用五行代表自然万物,他们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和“金木水火土”有关。‎ ‎   (3)第三行中“天地分上下”,“天地”指的是“天和地”,头上为天,脚下为地。我们就生活在天和地之间。‎ ‎   (4)第四行中“日月照今古”,“日月”指的是“太阳和月亮”,太阳和月亮从古代照到今天,永久不变。‎ (二) 合作学习,识记生字 ‎ ‎1.小组合作:仔细观察老师发给同学的7张字卡,怎样能又快又准地记住它们?‎ ‎2.学生汇报:大声朗读生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生字的。‎ 预设:‎ ‎  (1)“一、二、三”是三个长得很像的兄弟,一个横就是“一”,两个横就是“二”,三个横就是“三”。教师相机出示“上、下”的字理演示动画。‎ ‎  (2)“上、下”也是两个长得很像的兄弟,竖、短横在“一”的上面,就是“上”;竖、点跑到了“一”的下面,就成了“下”。教师相机出示“上、下”的字理演示动画。‎ ‎  (3)“四”和“田”长得很像,把“田”里面的“十”换成“ ”就是“四”。‎ ‎  (4)“五”字可以用猜字谜的方法识记——一个“工”人腰里挂着一把折尺( )。‎ ‎  3.出示字卡,学生领读、自由读、小组读、开火车读。‎ ‎  4.生字运用,在7个生字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字,为它组词,比一比谁组的词语最多。如果这个字的词语较少,可以用其中一个词说一个完整的句子。‎ 设计意图: ‎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小组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演示、资料补充,使学生对7个生字的字形和字义获得整体上的认识。‎ (三) 指导书写,掌握笔顺 ‎ ‎1.复习书写姿势:书写时要做到哪“三个一”‎ ‎?(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  2.认识田字格:‎ ‎  (1)引言: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练习写字了!我们先来认识一个写字小助手,它的名字叫田字格。‎ ‎  (2)动画展示田字格,学生一边观察动画中变红色并闪烁的部分,一边倾听田字格的自我介绍。‎ ‎  我叫田字格,我中间的横线叫“横线”,横中线把我均匀地分为上下两部分。我中间的竖线叫“竖中线”,竖中线把我均匀地分为左右两部分。横中线和竖中线交叉,又把我分成了“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四部分。‎ ‎  (3)学生观察田字格,用手指一指田字格的每一部分,再说一说它们的名字。‎ ‎  (4)教师小结:写字时,要注意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指导书写“一、二、三、上”。‎ ‎  (1)动画展示“横”“竖”两个笔画的书写,学生先观察它们的笔画走向,书空模仿,再观察两个笔画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最后在练习本中练写。‎ ‎  (2)动画展示“一”“二”“三”“上”的笔顺,学生一边观察一边用右手模仿书空。‎ ‎  (3)观察例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语文书第8页中的书写范例,看一看,每一个笔画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  (4)教师范写,请同学们当小老师给老师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遇到学生说不准的地方,教师重点讲解。‎ ‎  (5)学生完成书中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写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  (6)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  (7)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鼓励学生多观察,掌握“横”“竖”的写法。 本节课是一年级学生第一次书写,因此教师的书写指导必须到位。教师在本环节采用动画演示、课本观察、集中讲解、教师示范、自由练写等方法指导学生书写,并针对关键笔画进行了反复强调,使学生准确掌握所学汉字的书写,为后续的汉字书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3《口耳目》导学案 ‎ 课题 口耳目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看图对照,认识“口、耳”等7个生字。  ‎ 2. 会写“口、目”等4个生字和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 ‎ ‎3.正确朗读课文。联系生活了解坐、立、行的规范。‎ 教学重点 ‎1.借助图画,识记生字。‎ ‎2.会写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 ‎3.联系生活了解“坐、立、行”的规范。‎ 课前准备 ‎1.制作课件:作者的图片,西湖的图片。(教师)  ‎ ‎2.借助拼音自学生字词;朗读课文,搜集诗人资料。(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猜字导入,激发兴趣(用时:5分钟)‎ ‎1.出示“口”的象形字字卡,组织 学生开展“猜猜我是谁”的游戏活动。  ‎ ‎2.在黑板上贴出一个小女孩的图片,将上面的“口”字贴在女孩的嘴旁边。引导学生观察嘴和生字“口”,交流自己的发现。 ‎ ‎3.小结并简介象形字:古人把事物的特点用简单的线条画出来。‎ ‎1.看老师手中的字卡,猜字,说出自己是怎样认识这个字的。   ‎ ‎2.观察图画中女孩的嘴和“口”字,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口”的字形就像人张开的嘴。   ‎ ‎3.认真听老师讲述,如果自己对象形字有所了解,也可以说一说。‎ 教学中要注意多鼓励和 表扬,培养学生积极发言、大声说话的信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15分钟)‎ ‎1.出示“目”“耳”“手”“足”的象形字字卡,引导学生猜测它们分别对应哪些人体器官。  ‎ ‎2.总结学生的猜测,给出正确的字音,并领读生字。  ‎ ‎3.出示4个生字的字理演变图,组织学生展开小组对比观察活动:这4个生字分别和我们人体哪一个器官对应,根据字理演变图说依 据。‎ ‎4.组织学生展开汇报交流,要求学生说出字形和图形之间有联系的地方,教师相机进行点拨。说清楚之后,再将4张字卡分别贴在人物对应的人体器官旁边。 ‎ ‎5.引导学生对照人体器官朗读生字,同时组词或说句子。   ‎ ‎6.引导学生再次展开小组合作:除了看字理识字外,还有哪些方法能帮助大家准确记住这4个生字。 ‎ ‎7.组织学生开展游戏活动:指自己身上“耳、目、手、足”等器官,说一说这些器官能做哪些事情。‎ ‎1.看老师手中的字卡,猜字,同时说出自己是怎样认识这个字的,并大声领读。  ‎ ‎2.大声朗读生字,注意两个字音:“足”是平舌音,“手”是翘舌音。 ‎ ‎3.先观察字形,再观察对应的人体器官,找一找字形和图形之间的联系。再仔细观察字理演变图,了解生字的演变。  ‎ ‎4.汇报:“耳”字的外边是耳朵的轮廓,两横表示耳郭里边的纹理。“目”字的形状像人的眼睛,其中外框表示眼睛的形状,里边两横表示眼珠。“手”像张开的五根手指。“足”像正在行走的人。 ‎ ‎5.用“口,人口的口”或者“口,口水,我一看见肉就流口水”的形式交流。‎ ‎6.展开小组合作,先选择一两个字独立思考,再和小组同伴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 ‎1.教学中教师也可放手让学生当小老师教同学认读并识 记生字。      ‎ ‎2.“耳、目、手、足”的字形和每个身体部位的形状有一定的相似度。教师可以出示这四个字的图片,让学生将实物、图片和汉字联系起来,发现汉字字形和各身体部位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 ‎3.在教学中教师要及时鼓励大胆发言的学生,使学生敢说、会说、爱说。 4.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谈这些器官的作用,并注意说完整话。‎ ‎7.一边指器官一边说一说,例如:这是我的小小手,它能帮我梳头发;这是我的耳朵,它可以让我听到好听的音乐……‎ 三、动画演示,指导书写(用时:15分钟)‎ ‎1.指导学生观察书后田字格中要求会写的生字,交流自己的发现。 ‎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耳、目”,再交流发现哪个生字最难写,相机范写,并指导学生认识“横折”。 ‎ ‎3.指导学生在书中练习书写生字,然后进行点评。‎ ‎1.观察交流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 ‎2.仔细观察生字笔画,边观察边做书空练习。注意“目”的第二笔是横折钩;“耳”最后一笔是斜着的 横。  ‎ ‎3.先观察例字,再描红,最后练习书写,根据老师的点评修改自己写的字。‎ 教师在范写时,要一边写一边说笔画,以帮助学生巩固笔画名称,记住笔顺。‎ 四、游戏巩固,加深印象(用时:5分钟)‎ 组织学生用“我的朋友在哪里?你的朋友在这里”,这样的句子形式进行交流表达。‎ 学生1说:“我的朋友在哪里?” ‎ 学生2说:“你的朋友在这里。”‎ 在游戏过程中,学生要体会到合作的快乐和重要性,才能把游戏做好。‎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谈话揭题,复习导入(用时:5分钟)‎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的人体器官,你们还记得吗?下面我们来复习一下,出示本课生字。‎ 利用字卡,开火车读“口、耳、目、手、足”。‎ 复习环节要稳、实。‎ ‎1.相机利用课件出示本课韵文,指 导学生朗读。  ‎ ‎2.请学生到台前做“站”和“坐”的动作,引导学生根据同学的动作猜字。  ‎ ‎1.同桌、小组、男女生朗读:“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读准“站”和“坐”的字音。 ‎ ‎1.学生做“站”和“坐”‎ 二、诵读韵文,学习生字(用时:15分钟)‎ ‎3.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字卡,并请全班同学都做这两个动作。 ‎ ‎4.请四名同学台前示范,指导学生 做出标准的“站”“坐”“走”“卧”的姿势。 ‎ ‎5.课件出示两个生字的字理图,引导学生观察。‎ ‎6.指导学生开火车读字,并组词、说完整的话。   ‎ ‎7.引导学生讨论:我们在站和坐的时候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姿势,才是健康文明的呢?  ‎ ‎8.出示小韵文,自由朗读后教师利用课件出示标准的“站、坐”姿势图。‎ ‎2.认真观察同伴的动作,猜出“站”字和“坐”字。 ‎ ‎3.读生字,注意“站”是翘舌音,“坐”是平舌音,再根据老师的提示做动作。  ‎ ‎4.示范的同学按照老师要求,认真做好动作,其余同学一边观察一边模仿。  ‎ ‎5.认真观察字理图,了解字的来历。站:左边是一个人站立着,右边表 示一个人站立的时候要占据一定的地方。坐:两个人坐在一堆土上。 ‎ ‎6.给“站”组词:站立、车站、站住。‎ 给“坐”组词:坐下、坐好。‎ 造句:我在车站等车。上课要坐好。  ‎ ‎7.全班讨论,同桌互相指正,得出:站立时要挺胸抬头,站直。坐下时也要身体坐直。8.朗读韵文后,按照“站、坐”的姿势图,重新调整自己的身体。‎ 的姿势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做得要标准。同时教师借机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2.字理识字是重点,要让孩子真正懂得字的来历,这样才能更好地记住这个字。        3.教学过程中要把读作为重点,渗透到此环节中。‎ ‎1.指导学生观察书后田字格中要求会写的生字,交流自己的发现。  ‎ ‎2.指导学生认识“撇”和 ‎1.观察交流每一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 ‎2.仔细观察生字笔画,边观察边做书空练习。  ‎ 三、动画演示,指导书写(用时:15分钟)‎ ‎“弯钩”。强调:“撇”下笔由重到轻,从粗到细。“弯钩”轻轻下笔,呈弓背形,略带点弯。‎ ‎3.指导学生观察“口、手”两个字,组织交流书写要点。 ‎ ‎4.指导学生在书中练习书写生字。 ‎ ‎5.进行点评。‎ ‎3.仔细观察,注意书写要点:“口”的第二笔是横折,“手”的撇是短撇,要写得短而有力,第二个横比第一个长而且在横中线上,弯钩在竖中线上。  ‎ ‎4.先观察例字,再描红,最后练习书写。  ‎ ‎5.根据老师的点评修改自己写的字。‎ 教师要注重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执笔习惯和写字习惯。‎ 四、小结归纳,拓展延伸(用时:5分钟)‎ ‎1.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识了哪些生字?  ‎ ‎2.拓展:把韵文背给家长听,同时表演给家长看。‎ ‎1.小组摆字卡识字组词,把这节课的会认字、会写字再巩固一下。 ‎ ‎2.背熟儿歌,准备表演。‎ 教师可以适度指导表演所要有的声音和姿态。‎ ‎《识字3 口耳目》‎ ‎[教学目标]‎ ‎1.认识“口、耳、目”等7个生字,会写“口、目”等4个生字和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 ‎2.结合课文插图,学习一些身体部位的名称。‎ ‎3.正确朗读课文,联系生活了解坐、立、行的规范。‎ ‎4.结合身体部位,认识生字,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借助图画,识记生字。会写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联系生活了解坐、立、行的规范。‎ ‎[教学课时]1课时 一、直观导入,形象教学 ‎1.出示人体挂图,指导认识“口、耳、目、手、足”五个身体部位。‎ ‎2.出示这五个字的演变过程。(甲骨文—小篆体—简化字)让学生感知这些生字的演变。‎ ‎3.师:我们已经知道这些生字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的名称,那么这些“身体部位”到底能做哪些事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二、初识生字,了解作用 ‎1.(教师指着自己的嘴巴)提问:‎ ‎(1)同学们,我们的嘴巴(口)能做哪些事呢?(学生自由发言,如:能讲话、吃饭、喝水……)‎ ‎(2)老师正在用嘴巴做什么?(向同学们提问)‎ ‎(3)原来嘴巴(口)的用途这么大呀,真是太奇妙了。同学们,快快用你们的嘴巴(口)把这个生字读一读吧。(出示:口)‎ ‎2.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学习“耳、目、手、足”。‎ 师:小象的耳朵大又大,呼扇呼扇……同学们,那我们的耳朵可以用来做什么呢?(听话)‎ ‎3.我们的眼睛(目)、小手、脚(足)又有哪些用途呢?(眼睛:观察事物;小手:拿笔写字;足:走路、站立。)‎ ‎4.师小结:我们的身体部位的作用还真大呀,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它们哦!‎ 三、师生交流,学习生字词 ‎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并和大家说一说自己是如何记住的。‎ ‎2.全班交流自己识记生字的小窍门。‎ ‎3.游戏巩固,加强记忆。‎ ‎(1)“找朋友”游戏。‎ ‎(2)黑板贴出“口、耳、目、手、足”的图片,指名学生将手中对应的生字卡贴在图片下面。(学生贴对之后,再带领大家读一遍)‎ ‎4.课件出示: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 ‎(1)同学们,这两句话告诉我们平时可以用怎样的方式站、坐、走、躺?(学生自由举手说)‎ ‎(2)(出示生活中同学们不正确的“坐、立、行”图片),谁能告诉老师,当你看到这几幅图时,有什么样的感受?‎ ‎5.师小结:这两句话告诉我们站立的时候要保持身体直立,不要东倒西歪,要像一棵松树一样。坐要有坐样,端端正正,不要晃来晃去。走路的时候,不要慢慢吞吞,要迅速。卧姿要侧卧,舒适。(认读“站、坐”)‎ 四、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会写字“口、目、耳、手”,指名认读,并进行口头扩词练习。‎ ‎2.开火车读,卡片抽读。‎ ‎3.指导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笔顺书写。‎ ‎4.教师范写生字。(重点指导:书写“手”字时,第一笔是平撇,下笔由重到轻,从粗到细,最后一笔是弯钩,下笔时要轻,呈弓背形,略带点弯,收笔出锋;在书写“口”字时,第二笔横折要一气呵成,两竖可稍内斜,呈现上宽下窄的样子)‎ ‎5.学生在作业本上自由练习,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6.展评书写情况。‎ ‎[教学反思]‎ ‎ 本课是一篇关于身体部位认知的课文。小学生对于自身身体部位的认识已经比较全面,但是对于表示身体部位名称的生字的认读和书写可能还是不熟悉。所以在教学本课时,我主要结合身体部位图片,引导学生认读并书写生字。‎ ‎《口耳目》教材解析 ‎ 本课是看图识字,让学生认识简单的身体部位。课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一幅含有生字的图画,画面展示了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对应的5个生字都是他们熟悉的身体部位名称。第二部分提供了与身体部位有关的两句俗语,呈现生字“站、坐”,并以两幅京剧人物形象,让学生形象地感知坐、立的规范,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口耳目》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 识字。‎ ‎ 要认读的7 个生字中,“足、坐”是平舌音,“手、站”是翘舌音。教师要让学生用上生字进行日常表达,在语境中正音,激发学生认读的兴趣。‎ ‎(1)看图说话正音。引导学生看图,说说图画的意思。可以说说图中人物在干什么,如,“两个小女孩站在花丛边欣赏美丽的花。”“一位小女孩用手指着一朵花说:‘这朵花也要开放了!’”“小男孩走过来挥着手和她们打招呼。”随机出示生字“口、耳、目、手、足”,再引导学生用上生字说一句话。‎ ‎(2)组词正音。如“手”的读音是翘舌音,要重点正音。教师可以让学生举起手,边认指手的各部位边说词语,如“手心、手掌、手背、手指、手腕、手臂”。还可以教师边做搓手的动作边说词语,启发学生做做说说,如“招手、挥手、拍手、摇手、握手”。让学生在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中认读正音。‎ 充分利用身体部位和生活经验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1)图文结合,理解字义,识记字形。“口、耳、目、手、足”的字形与每个身体部位的形状有一定的相似度。教师可以出示“手、足、口、耳、目”的图片,让学生将实物、图片与汉字联系起来,发现汉字字形和各身体部位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2)借助俗语识记。“坐、站”两个字结构相对复杂,可以请学生圈出生字,借助课文插图、动作演示和语境初步理解“站如松,坐如钟”,识记“站、坐”两个生字。‎ ‎(3)组词识记。可用熟字组成新词,引导学生转换语境认读,如“人口、手上、坐下”。‎ ‎2. 写字。‎ ‎ 这是学生第二次练习写字,教学时仍然要重视写字习惯的培养:要求学生在动笔前先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写得不端正,就在后面写字时改进,养成少用橡皮擦的习惯。‎ ‎ 结合“口、目、耳、手”的书写,认识横折、撇、弯钩3‎ ‎ 个笔画。教师可运用折铁丝的方法来教新笔画横折、弯钩。将形状类似横折、弯钩的铁丝伸直成一直线,再弯曲成横折、弯钩,让学生形象感知这两个笔画,应一笔写完。‎ 本课4 个字书写要点:‎ 二、课文学习 ‎1. 朗读指导。‎ ‎ 课文以两句大家耳熟能详的俗语,分别指向人的立坐行卧,告诉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朗读指导时主要突出两点:读准字音,在朗读中体会句子的含义。‎ ‎ 正确朗读俗语。“站”和“松”处于同一句,前者是翘舌音,后者是平舌音;“坐”和“钟”处于同一句,前者是平舌音,后者是翘舌音。这两处连起来读时学生有一定的难度,由于学生还没有学拼音,因此教师应多示范,多带读,在读中模仿,并注意连读和停顿。‎ ‎ 读出韵味,体现含义。两句俗语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师可以通过带读,重点突出“松、钟、风、弓”,读中感受坐立行卧应有的精气神。‎ ‎2. 理解运用。‎ ‎ 在语境中理解课文。可以让学生看图读句子,借助课文插图,想想说说“‎ 站如松”“坐如钟”的意思,同时理解“如”就是“像”的意思。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来感受,如让学生观察松树树干的笔直挺拔、挺立不动的样子,再回忆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人“站如松”,如“解放军叔叔站岗,双手握着枪昂首挺胸”,也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参加升旗仪式时自己一动不动地望着国旗的样子。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选择仿说“坐、行、卧”。‎ ‎3. 课后练习。‎ ‎ 课后练习旨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身体部位的作用,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做做说说,在实践中巩固运用这些汉字。交流中可呈现相对应的生字,为今后学习带有口字旁、目字旁、提手旁、足字旁的形声字做铺垫。‎ 三、实践活动 ‎1. 找找与“手、足、口、目、耳”相关的生活用品,说出名称。‎ ‎2. 调查体育活动课或体育比赛中,哪些运动项目主要靠手,哪些运动项目主要靠脚。‎ ‎《口耳目》课外知识 ‎◆关于“口耳目”的成语 ‎   口是心非  苦口婆心  心直口快 ‎   赞不绝口  耳目一新  洗耳恭听 ‎   面红耳赤  如雷贯耳  目不识丁 ‎   一目十行  头晕目眩  一叶障目 ‎ ◆儿歌欣赏 ‎      人有两个宝 ‎   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 ‎   双手会做事,大脑能思考。‎ ‎   动手不动脑,事情做不好。‎ ‎   动手又动脑,才能有创造。‎ ‎《口耳目》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课是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组识字课文的第3课,本课是看图识字,让学生认识简单的身体部位。课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一幅含有生字的图画,画面展示了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对应的5个生字都是他们熟悉的身体部位名称。第二部分提供了与身体部位有关的两句俗语,呈现生字“站、坐”,并以两幅京剧人物形象,让学生形象地感知坐、立的规范,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 二、说教学目标 ‎1.看图对照,认识“口、耳、目”等7个生字。‎ ‎2.会写“口、目”等4个字和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 ‎3.正确朗读课文。联系生活了解坐、立、行的规范。‎ 三、说教学重难点 ‎1.借助图画,识记生字。(重点)‎ ‎2.会写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联系生活了解“坐、立、行”的规范。(难点)‎ ‎3.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初步掌握象形字的学习方法,培养识字能力,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 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本课所要学习的生字是典型的构字率非常高的象形字,因此我尝试运用字理教学法引导学生学习(字理教学就是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和理据进行识字和析词的一种语文教学方法),让学生形成初步的字理识字能力,为以后继续进行字理识字、自主识字打下基础。‎ ‎1.情境中识字    ‎ 一年级的学生好动、好奇,一节课大约能只能保持15分钟的注意力,因而在本课中我图片、视频、语音为线索,通过游象形字王国的形式使学生始终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使孩子能主动参与,大大地提高识字的效率。 ‎ ‎2.游戏中记字    ‎ 游戏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把游戏引入识字教学总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整个情境中,我又穿插了诸多游戏来调味课堂,例如,快速识记、找朋友、合作识记等,其本质都是识字,复习生字,可是学生学得不累,总觉得老师还设置什么新花招在等他,寓教于乐,使枯燥的识字过程演变成活泼有趣的活动过程,这正是学生所期盼的。‎ 五、说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故事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我首先让学生观察,知道象形字是我们的祖先在三千多年前所使用的,接着引出我要将的内容,听说,在汉字王国里,有许多神奇而有趣的象形字,它们既是字又像是一幅画,关于象形字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呢,你们想看吗?讲完之后,我会播放《仓颉造字》的视频故事,由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 图字对照,领悟识字方法。‎ ‎ 故事导入之后,我会播放图片和象形字,让学生去猜测它到底是什么字,这些字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大胆发展学生的思维,积极鼓励孩子们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并让学生交流一下“你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引领学生利用生活积累认字,有意识地到生活中去学语文。‎ ‎(三)开展游戏,巩固识字。‎ 图片识字教学完成之后,我会设计几个游戏进行拓展延伸,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汉字在他们眼中既陌生又熟悉,学生在生活中可能都已经接触过,因此障碍不大,所以我在学习了2个象形字以后,我让学生们自己去学习剩余的4个字,让他们自己去读、去记、去想,在前面两个字基础上,调动他们的形象思维,让他们用自己的观察与想象巧妙地将汉字事物联系起来。既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独立思索、想象的能力。‎ ‎(四)书写指导。‎ 重点指导写一种新笔画“横折”和“撇”。‎ 因为一年级学生写字刚刚起步,学生容易笔画颠倒。所以,在教写生字时,告诉学生写字中的规律“先横后竖”之后,再进行教师扮演,学生说笔顺,多书空。用最捷径的方法,教会学生知识,少走弯路。‎ ‎9《明天要远足》导学案 课题 明天要远足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睡、那”等11个生字和目字旁、京字头2个偏旁;会写“才、明”等4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句子语气的变化。 ‎ ‎3.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插图,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期盼之情。‎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注意句子语气的变化,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期盼之情。‎ 课前准备 ‎1.制作字词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 ‎2.预习课文,能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 ‎1.引导学生回忆课前预习的内容, 交流主人公为什么睡不着。 ‎ ‎1.自由交流:主人公明天要去远足,要去看海。  ‎ ‎2.读题目,理解“远足”‎ 在第五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了“明”字,在揭题 ‎、谈话导入,引出课题(用时:3分钟)‎ ‎2.相机引出课文题目,引导学生 读题目,解释“远足”。‎ 是指比较 远的徒步旅行。‎ ‎ 时教师不必指导识字。‎ 二、初步感知,学习生字(用时:25分钟)‎ ‎1.范读课文,引导学生一边倾听,一边理清诗歌分几小节,写了什么事。  ‎ ‎2.指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借 助拼音读准生字。重点正音:“睡、真、师、什”是翘舌音,“才”是平舌音,“吗”在本课读轻声。 ‎ ‎3.引导学生展开小组合作,检测课前预习情况。4.课件出示野外情境图,引导学生开展“采蘑菇”的游戏,交流识记生字的好方法。注意强调:“睡”是左右结构的字,和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海”和水有关,所以是三点水旁。“才”是独体字,用数笔画的方法记忆。“吗、什”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忆。“真”里面是三横。  ‎ ‎5.课件出示小河情境图,引导学生开展“过河”‎ ‎1.听读,思考并交流:诗歌一共有3个小节,主要写主人公明天要去远足,今天晚上睡不着。  ‎ ‎2.借助拼音自由读文,圈画本课要学的生字,反复认读。  ‎ ‎3.小组活动。  ‎ ‎(1)组长发给每个同学一张带有11个生字的字条,组织学生自我检测。(2)小组成员相互当老师,针对同伴圈出的字进行范读和领读。 ‎ ‎(3)组长针对同学圈出的生字再次指名读字,要让每个同学都认识所有的生字。 ‎ ‎4.读出蘑菇上的字,并说出自己识记这个生字的好方法,就可以采到一个蘑菇。   ‎ ‎5.读出石头上的词语:‎ ‎1.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学生的预习能力已经有所加强。因此,识字过程要关注学生的预习成果,凡是学生已经掌握的就没有必要多讲,学生掌握不清楚的地方必须强化。‎ ‎2.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观察字形,针对字形思考识记方法。‎ 的游戏,朗读带有生字的词语。 ‎ ‎6.教师指导学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睡着、那边、大海、什么、明亮、同学、天真、老师。全班同学都读准这些词语,就能顺利过河。 ‎ ‎6.朗读课文,努力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指导写字,规范书写(用时:10分钟)‎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才、明”,再次认读,并练习组词。‎ ‎2.指导学生观察其在田字格中的 位置,交流书写注意点,并指导临写。3.范写生字,重点讲解独体字和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要领。  ‎ 才:独体字,三个笔画都要舒展,横在横中线上面,略长;竖钩在竖中线上,竖的部分要直,钩要短小有力;撇舒展明:注意右侧的“月”竖撇起笔在竖中线,向左下穿插。 ‎ ‎4.利用投影仪展示同学的书写成果,组织交流。‎ ‎1.认读生字并组词。  ‎ ‎2.观察并交流书写注意点:“才”的最后一笔是撇,不是提。   ‎ ‎3.观察老师范写,看清笔顺,看清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练习书写生字“才、明”。‎ ‎4.同桌、全班相互交流,指出书写的优点和不足,并改正。‎ 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观察例字的结构,重点指导独体字“才”,强调“才”的笔顺和笔画的占格位置。巡视指导“明”的笔顺。可个别指导,问题多就在全班讲解。‎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用时:2分钟)‎ ‎1.对课堂学习情况进行总结,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字。 ‎ ‎2.布置作业:将课文正确、流利地读给家人听。‎ ‎1.从老师的总结中明确要多动脑筋、运用多种方法学习生字。 ‎ ‎2.完成作业,并请家长对自己的作业做出评价。‎ 教师可以建议家长从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是否能读出不同句子的不同语气等方面进行评价。‎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1.朗读“‎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用时:4分钟)‎ ‎1.出示生字卡片,组织学生开火车 读字、组词,并用“老师”说一个完整的句子。  ‎ ‎2.引导学生朗读全文,并交流诗歌的主要内容。‎ 大海、海浪、睡醒、老师、 好吗”,并用“老师”造句。说句子时尽量表达完整,还要尝试着用不同的语气。  ‎ ‎2.朗读并交流:这首诗歌主要讲了主人公因明天要去远足很激动,今晚睡不着觉的事。‎ 教师必须要求学生说完整的句子,对于那些善于采用不同形式、不同语气说句子的同学及时鼓励,进而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形式。‎ 二、读中感悟,对话文本(用时:16分钟)‎ ‎1.引导学生轻声朗读课文第1小节,思考并交流读懂了什么。 ‎ ‎2.引导学生品读第1小节,理解重点词语。  ‎ ‎(1)思考并交流:“那地方”是什么地方?  ‎ ‎(2)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思考:大海真的有很多种颜色吗? ‎ ‎(3)指导朗读。‎ ‎(4)课件出示大海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更多大海的知识。‎ ‎3.组织学生朗读课文第2小节。抓住重点词语想象那地方的云的样子。  ‎ ‎4.引导学生感受主人公的心情,再朗读第2小节。5.引导学生读最后一小节,通过“唉”“到底 ‎1.读文并明确:第1小节主要写主人公在远足的前一天晚上睡不着觉,在想那地方的海是什么颜色的。 ‎ ‎2.交流问题,朗读句子。(1)“那地方”是指主人公明天要去远足的地方。(2)交流自己所了解的大海的颜色。‎ ‎(3)在教师的指导下男女生分别读、齐读。  ‎ ‎(4)交流自己了解到的关于大海的知识,相互补充。  ‎ ‎3.朗读第2小节,联系生活经验,想象云朵的样子。  ‎ ‎(1)交流“洁白、柔软”这两个词的意思。  ‎ ‎(2)知识迁移,完成补白,学习疑问句的写法,练习问句的读法。 ‎ 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打开思路,可以以“那地方的________,真的像________说的,那么________吗?”的句式进行练说。‎ 如果孩子表述有困难,教师也可以举出具体例子进行示范,例如:那地方的河,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明亮清澈吗?那地方的山,真的像爸爸说的,那么连绵不断吗?‎ ‎”“才”这些字词来感悟主人公急切的心情。  ‎ ‎6.引导学生想象主人公还会想些什么,并进行拓展交流。‎ ‎4.大声朗读,要读出主人公兴奋的心情。  ‎ ‎5.自由交流:“唉”说明主人公此时很无奈,“到底”和“才”说明主人公急得不得了。  ‎ ‎6.自由想象,并根据课文的句子形式进行交流。‎ 三、再读课文,促进内化(用时:8分钟)‎ ‎1.引导学生体会主人公当时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2.引导学生回忆类似的经历,充分交流后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主人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2.谈自己类似的经历和感受,并带着这种感受朗读课文。‎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教师不要过多地教给孩子朗读的技巧,而要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情感,带着理解去朗读。 ‎ 四、出示生字,指导书写(用时:10分钟)‎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同、学”, 再次认读,并练习组词。 ‎ ‎2.指导学生观察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书写注意点,并指导临写。‎ ‎3.范写生字,重点讲解半包围和上下结构的字的书写要领。 ‎ 强调:“学”字下边的“子”的弯钩位于竖中线位置,起笔和收笔基本在同一条线上。  ‎ ‎1.认读生字并组词,比一比谁组得多。   ‎ ‎2.观察并交流“同”“学”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书写注意点。‎ ‎3.观察老师范写“同”“学”,一边观察一边做书空练习。看清上下部分的占格,看清笔顺。练习书写“同、学”。   ‎ ‎4.同桌、全班相互交流,指出书写的优点和不足,并改正。‎ ‎1.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观察“同”字的结构,重点指导上下结构的“学”。‎ ‎2.引导学生掌握汉字书写规律。‎ ‎4.利用投影仪展示同学的书写成果,组织交流反馈。‎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用时:2分钟)‎ 布置作业:诵读本课诗歌。‎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把诗歌诵读给家长听。‎ 注意生字“吗”,读出疑问的语气。‎ ‎9 明天要远足 ‎[教学目标]‎ ‎1.认识“睡、那”等11个生字和目字旁、京字头2个偏旁,会写“才、明”等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句子语气的变化。‎ ‎3.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插图,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期盼之情。‎ ‎4.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向往和热爱之情,让学生渴望了解大自然,探究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 正确朗读课文,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期盼之情。‎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和目字旁、京字头2个偏旁。会写4个生字。(重点)‎ ‎2.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啊?(秋季)那么在秋天,你们和家人都进行过什么活动呢?(学生自由说)活动前爸爸妈妈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呀?‎ ‎2.师:有一群小朋友啊,明天也要去秋游——远足了。你们知道远足是什么意思吗?(较远的徒步旅行)‎ ‎3.师:走!我们现在悄悄地去看看他们在干什么吧!‎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嘘,大家赶快悄悄打开课本,看看明天要远足的同学们在干什么。‎ ‎2.多有趣的课文呀!自己大声读一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拼音朋友来帮忙。把生字在文中画一画吧!‎ ‎3.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学生自由举手朗读,指名读)读得真好,我还想听,我们一起读好吗?(全班齐读课文)‎ 三、动动脑筋,自主识字 ‎1.看拼音读词语。(课件出示重点词语,自读,与同桌合作读)‎ ‎2.识记生字:‎ ‎(1)学生找出文中生字,读准字音,识记生字。‎ ‎①教师指导学生识字;‎ ‎②学生自主讨论,交流识字方法(熟字加部首);‎ ‎(2)教师指导学生认识目字旁、京字头2个偏旁。‎ ‎(3)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重点强调:‎ ‎①“才”独体字,注意与“寸”区分;‎ ‎②“明”是由哪几个“好朋友”组成的?(日+月=明)‎ ‎3.学生练习书写,并做组词练习。‎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朗读课文时注意句子语气的变化。‎ ‎2.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插图,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期盼之情。(难点)‎ 一、学海拾贝,复习旧知 ‎1.师:同学们,课文中散落着许多美丽的“贝壳”,你看到了吗?(课件出示“学海拾贝”。)谁能给大家有感情地读一读?‎ ‎2.鼓励学生自由举手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二、学习诗歌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 ‎2.出示第一节,女生朗读。思考问题:‎ ‎(1)有一个孩子远足前翻来翻去睡不着,为什么?‎ ‎(2)哪一句最能体会到那个孩子急切的心情?‎ ‎(3)你有过这样的心情吗?跟大家说一说。(让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 ‎3.老师指导朗读“翻过来,唉——睡不着。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多种颜色吗?”“翻过去,唉——睡不着。那地方的云,真的像同学说的,那么洁白柔软吗?”读出好奇的语气。‎ ‎4.请孩子们自由读一遍。女生读第一节,男生读第二节,第三节齐读。‎ ‎[教学板书]‎ ‎ 9明天要远足 睡不着海——多种颜色 云——洁白柔软 ‎[教学反思]‎ ‎ 本节课我积极地创设情景,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故事情境中快乐地学习,在生活化的情境中体会成功。开课伊始,谈话导入:秋天到了,我们一般会做什么?引出有一群孩子要去远足。那么远足前,孩子们会做什么呢?我通过从孩子们身边的事情入手,然后抛出问题,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寻找答案。在学习诗歌的时候,启发学生思考那个孩子为什么睡不着?学生在我的启发下,结合自己出游前的亲身体会,踊跃发言。然后我顺势问“你有过这样的心情吗?跟大家说一说”。鼓励学生充分表现自己,大胆发言,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7《青蛙写诗》导学案 课题 青蛙写诗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和秃宝盖、四点底2个偏旁,会写4个字。  ‎ ‎2.正确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 ‎ ‎3.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和句号。‎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和句号。读好儿化音。‎ 课前准备 ‎1.课文相关事物贴图、相关PPT。(教师)  ‎ ‎2.生字卡片。(师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以诗开头, 激趣引入(用 时:3分钟)‎ ‎1.板书“诗”字,引导学生多种形式认 读,并组词。  ‎ ‎2.引导学生背诵积累的诗词。  ‎ ‎3.PPT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  ‎ ‎4.导入:青蛙也在写诗呢!它写了一 首怎样的诗呢?让我们快快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板书“青蛙写”,把课题补充完整。)‎ ‎1.认读“诗”字,并组成词语。2.背诵积累过的诗词。‎ ‎(《静夜思》《鹅》……)  ‎ ‎3.仔细观察课文插图,说说图画上 都有谁,猜想它们可能在干什么。 ‎ ‎4.齐读课题,明确学习任务,带着阅读兴趣走进课文。‎ 识记“诗”字时,强调 读准翘舌音,可以引导学 生联系生活识记,也可以 编顺口溜,还可以有自己创造性的好办法。‎ 二、自由朗读,自主识字(用时:12分钟)‎ ‎1.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倾听。2.提出初读要求:借助拼音自由朗读 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拼不准的字可以请教他人,把解决不了的词语圈出来。‎ ‎3.检查识字、读文情况。(1)课件出示带注音的生字词卡片,先出示生词,再出示生字,最后出示去 ‎1.听老师朗读课文,听清字音。 2.自由朗读课文。  ‎ ‎(1)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先自己认真读几遍,再在小组内互读,纠正错误的读音。 ‎ ‎(2)圈出读不准或读不懂的词语,在小组内交流。‎ ‎3.(1)认读课件中的生字词。先借助拼音读,再独立认读。读准翘舌音 “诗、串、成”‎ ‎1.采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抓住各种机 会主动识字,做到识用结 合。     ‎ ‎ 掉拼音的生字。采用多种形式读字词:开火车读、小组读、男女生读、齐读 等。重点强调“诗、串、成”是翘舌音,“以、诗”是整体认读音节。 ‎ ‎(2)小组讨论:如何记住这些生字?把你的好方法推荐给同伴。 ‎ ‎(3)小组选代表汇报。 ‎ ‎(4)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读后评议,纠正错误读音。  ‎ ‎(5)指名通读全文,其他学生思考每小 节的主要内容,并完成图文对照连线。‎ 和整体认读音节“以、诗”,以及后鼻音“成”、轻声“们”。(2)分小组讨论识字方法。  (3)汇报: “写”的“冖”是新偏旁,叫“秃宝盖”,可与“宀”对比识记。 “串”可以运用想象法或象形字构字规律识记。 “诗、要、过、当”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 “点”可用字理识记,新偏旁“灬” 叫“四点底”,和火有关系。如蒸、煮等。  “写、以、成”可以运用数笔画的方法识记。  ‎ ‎(4)分小节读文,读后评价。(5)认真听读全文,思考五个小节的主要内容,并把每一小节的内容与它相符合的插图连线。  ‎ 第1小节:下雨了,青蛙要写诗。第2小节:小蝌蚪帮忙当逗号。第3小节:水泡泡帮忙当句号。第4小节:一串水珠帮忙当省略号。  ‎ 第5小节:青蛙写的诗的内容。‎ ‎2.要给学生充分的读文时间,同桌可以互相纠正错误读音,把初读课文落到实处,为下文学习做好铺垫。  ‎ ‎3.指导学生把每小节的内 容与它相符合的插图连线,从而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感情朗读读中感悟(用时:17分钟)‎ ‎1.引导学生学习第1小节。‎ ‎(1)提出要求:自由读第1小节,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 ‎(2)引导学生想象文中的画面,听下雨的声音,理解“淅沥沥,沙啦啦”的意思,还可以给它们换个词。     ‎ ‎2.引导学生学习第2~4小节。 ‎ ‎(1)提出要求:自由读第2~4小节,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 ‎(2)引导学生梳理重点问题。①都有谁帮助了青蛙?②它们分别帮了什么忙?  ‎ ‎③它们为什么可以帮忙,可不可以换一换呢?     ‎ 3. 引导学生学习第5小节。‎ (1) 提出要求:自由读,想想青蛙写的诗的内容是什么。  ‎ (2) 指导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换不同意见,并试着读一读。 ‎ ‎1.(1)自由朗读第1小节,结合插图,说说自己读懂的内容。 ‎ ‎(2)想象画面。  ‎ ‎①听声音,理解词语“淅沥沥,沙啦啦”,想象下雨时的样子。给“淅沥沥,沙啦啦”换词。(哗啦啦、唰唰唰、沙沙沙……)  ‎ ‎②朗读“我要写诗啦!”想象青蛙在雨天又蹦又跳的兴奋的情景。 ‎ 2. ‎(1)朗读第2~4小节,说说自己从中了解的内容。  ‎ ‎(2)小组合作疏理问题,质疑解疑。 ‎ ‎①帮助青蛙的有: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  ‎ ‎②抓住重点词“小蝌蚪——小逗号”“水泡泡——小句号”“一串水珠——省略号”来体会朋友们给青蛙的帮助。  ‎ ‎③用“……像……”来回答,这几位朋友不可以换着帮忙。  ‎ 3. ‎(1)自由读第5小节,边读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 ‎1.学习第1小节,教师可以。播放下雨时“淅沥沥”“沙啦啦”的声音,帮助学生理解“淅沥沥”“沙啦啦”的意思。     ‎ ‎2.学习第2~4小节,教师课件出示“我要给你当个小逗号”“我能当个小句 号”“我们可以当省略号”三句话,让学生体会同一个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 ‎3.教师可引导学生借助图片把“小蝌蚪、水泡泡和一串水珠”的特点与“逗号、句号和省略号”的样子联系起来,借此引导学生认 识逗号、句号和省略号。‎ ‎(3)指名读第5小节。‎ ‎(2)分小组讨论交流,每个组员都 争取说说自己的想法,再读一读。 ‎ ‎(3)小组里选出读得好的同学,汇报朗读。‎ 四、指导书写,加深记忆(用时:5分钟)‎ ‎1.引导学生观察“雨”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 ‎2.在田字格内范写笔顺。‎ ‎3.指导学生书写,强调“雨”字的4个点都向右倾斜。  ‎ ‎4.组织学生评议书写情况。‎ ‎1.观察生字的占格位置,跟同桌说一说书写要注意的地方。 ‎ ‎2.观察教师范写后说说自己的发现:“雨”第四画的竖写在竖中线上,要为中间的四点留出足够的空间;四点要分布均匀。  ‎ ‎3.认真观察后书写,写后对照。4.在小组内展示自己书写的字,互相评议并改进书写。‎ ‎“雨”字的笔画多,间架结构不好把握,因此,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观察、书写。‎ 五、巩固识字,总结收获(用时:3分钟)‎ ‎1.出示字卡,组织学生做游戏巩固本课的生字。 ‎ ‎2.引导学生谈收获。  3.总结全课。‎ ‎1.做游戏巩固本课的生字。开火车赛读、抢读。  ‎ ‎2.自由谈谈本节课在读文、识字、情感等方面的收获。‎ 在游戏环节,教师检测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有助于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课件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认读。  ‎ ‎1.每人开火车认读一个生词,其他同学跟读。  ‎ 分组读文时,教师要提示学生体会青蛙兴奋的心情。‎ ‎2.把班内同学分成五组接读课文,引导学生回顾五个小节的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自己的小节,认真听读其他四个小节,回顾课文内容。‎ 二、总结规律,诵读课文(用时:15分钟)‎ ‎1.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 ‎ ‎(1)练读。  ‎ ‎(2)指名读,互相评价。‎ ‎(3)赛读。     ‎ ‎(4)美读。播放配乐,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 ‎2.找出规律,指导背诵:第2~4小节有没有相似的地方,第5小节呢?‎ ‎1.(1)练读,读出青蛙的兴奋,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急切想帮助青蛙的心情。‎ ‎(2)认真听读,从正确、流利、有感情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并示范朗读。‎ ‎(3)组织小组进行赛读。‎ ‎2.找出规律,背诵课文。‎ ‎(1)读文交流,发现规律。(第2~4小节,都是谁说要帮什么忙的,第5小节中,青蛙写的诗只有一个内容:呱。)‎ ‎(2)反复朗读,练习背诵。‎ ‎(3)齐声背诵课文。‎ 本课要求书写的这三个生字都有竖这个笔画,教师要提醒学生写直。‎ 三、指导写字,组内展评(用时:18分钟)‎ ‎1.课件出示本课其他3个“我会写”的字:下、个、们。  ‎ ‎2.引导学生给这三个生字分类。 ‎ ‎3.指导书写“们”字。  (1)引导学生观察“们”字的间架结构和 它在书写上要注意什么。 ‎ ‎(2)教师范写。    ‎ ‎1.正确认读这三个字。  ‎ ‎2.将这三个生字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两类。‎ ‎3.学写“们”字。‎ ‎(1)观察并发现“们”字的结构特点是左窄右宽,在书写时要注意:点的起笔略低于撇,第四笔竖收笔略高于第二笔竖。‎ ‎(2)练习书写。‎ ‎4.在小组内交流“下、个”‎ 本课要求书写的这三个生字都有竖这个笔画,教师要提醒学生写直。‎ ‎4.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自学“下、个”的写法,并书写。5.组织开展“展评活动”。‎ 这两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书写时要注意的问题,独立练习书写。‎ ‎5.在小组内相互评价,评选出最佳书法作品,然后根据评价写生字。‎ 四、总结收获,拓展延伸(用时:2分钟)‎ ‎1.引导学生说一说:学了这首儿歌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 ‎2.激励收课:青蛙都会写诗了,我们也来试一试。课下小组合作写一写吧!‎ ‎1.可以从识字、朗读、背诵、思想上谈自己的收获。  ‎ ‎2.尝试小组合作写写小诗。比一比,晒一晒。‎ 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创作的兴趣,必要的时候可以提供场地让学生晒一晒自己写的小诗。‎ ‎7 青蛙写诗 ‎[教学目标]‎ ‎1.认识“写、诗”等11个生字和秃宝盖、四点底2个偏旁。会写“下、个”等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 ‎3.在读中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认识逗号、句号。‎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儿化音,感悟诗歌内容。‎ ‎2.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句号。‎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和秃宝盖、四点底2个偏旁。会写4个生字。(重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师:今天呢,我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看谁最先猜出来:‎ 身穿绿衣裳,露着白肚皮,专捉害虫保庄稼,唱起歌来顶呱呱。(青蛙)‎ ‎2.师:小青蛙不但是捉虫高手,而且还会写诗呢,你们想知道它写了一首什么诗吗?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出示课题:青蛙写诗。认读“写、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练习朗读,画出课文生字、词语,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课件出示课文生字、词语,四人小组合作,一起读一读。‎ ‎3.小组间比赛读、指名代表在全班读。‎ ‎4.指导“当、串、水珠、蝌蚪”等字词的读音。‎ 三、指导识字,练习书写 ‎1.出示课件,学习生字。‎ ‎2.指导学生识记生字,并组词练习。‎ ‎3.认识秃宝盖、四点底2个偏旁。‎ ‎4.指导“雨、下”等字的书写。‎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和句号。(难点)‎ 一、复习导入 出示生字卡片,采用多种形式认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二、学习第一小节,感受雨天的美 ‎1.(出示课件)快听:淅沥沥,沙啦啦……什么声音?(下雨了)是啊!从声音中你感受到什么?(雨点儿很轻很小)‎ ‎2.看到这么轻柔、这么细腻的小雨,小青蛙的心情怎么样?(高兴极了)它是怎么说的?(齐读最后一句:我要写诗啦!)‎ 三、学习第二至四小节,感悟童趣 ‎1.听到小青蛙要写诗啦,瞧瞧,都有谁来帮忙啦?(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 ‎2.自由读并思考:它们都帮了什么忙?(板书:逗号句号省略号)‎ ‎3.朗读课文,说说为什么它们能当逗号、句号、省略号。‎ ‎(1)出示小蝌蚪图片,你们发现什么啦?(小蝌蚪就像一个小逗号)‎ ‎(2)老师请孩子吹泡泡,你们发现什么啦?(水泡泡圆圆的,很像句号)‎ ‎(3)引导学生认识省略号,出示图片理解词语“一串水珠”,为什么不说一个水珠呢?(省略号是六个小黑点,一个不行。)还能说一串什么?(训练语言表达)‎ ‎4.根据课文内容,想想生活中的事物还有什么可以当逗号、省略号和句号?‎ ‎(①小皮球,当句号。②一串糖葫芦,当省略号。③豆芽可以当个小逗号。)‎ ‎5.在标点符号家族中,你还认识哪些标点?(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当指导。)‎ 四、学习第五小节,启迪灵性 ‎  1.有这么多好朋友帮助小青蛙,它终于把诗写完了(出示诗文),快来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青蛙写的诗多有意思,只有一个字——呱。这个字是拟声词、形声字。再读,读出不同的语气。)‎ ‎  2.“呱呱,呱呱”是小青蛙的语言,你能不能做个小翻译,给大家解释一下青蛙的诗写的是什么意思?(发挥想象,启迪孩子的灵性。)‎ ‎[教学板书]‎ ‎7青蛙写诗 小蝌蚪——小逗号 水泡泡——小句号 一串水珠——省略号 ‎[教学反思]‎ ‎《青蛙写诗》一文内容富有童趣,充满想象,为教师创造性教学留下了广阔的空间。课堂上我力求调动学生自主参与活动的兴趣,开展一些适合低年级学生学习特点的活动,如猜谜语、出示情境图等等。孩子的想象力非常丰富,教学时启发他们把“逗号、句号、省略号”与生活中的很多事物联系起来,既认识了标点符号,又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 ‎1《秋天》导学案 课题 秋天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认识“秋、气”等10个生字和木字旁、口字旁、人字头3个偏旁。会写“了、子”等4个字和横 撇1个笔画。  ‎ 2. 正确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背诵课文。  ‎ ‎3.结合插图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认识自然段。‎ 教学重点 认识和会写生字。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读好“一”的不同读音。认识首次出现的偏旁。认识自然段。‎ 课前准备 1. 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 2. 制作生字、词语卡片。(教师) ‎ 3. 预习字词,朗读课文。(学生)  ‎ ‎4.观察秋天的景色,找一找秋天的变化。(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用时:3分钟 ‎1.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季节。  ‎ ‎2.引导学生思考:现在是什么季节?  ‎ ‎3.引导学生交流:秋天到来时有哪些变化?  ‎ ‎4.课件出示课文题目,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1.根据自己对春夏秋冬的了解,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季节。‎ ‎2.学生交流后回答:秋季。‎ 教师可以用课件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出学生对秋天美好的遐想。‎ ‎3.学生结合自己在生活中的观察,可以从秋天到来时,植物发生的变化、人们穿着的变化等方面来交流秋天到来时的变化。  ‎ ‎4.齐读课题,注意读准生字“秋”。‎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用时:12分钟)‎ ‎1.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再把要求会认和会写的生字画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指导学生给课文的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再按照自然段号读一读。  3.指名分自然段检查学生朗读课文情况。  ‎ ‎4.引导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课文,做到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读好“一”的不同读音。  5.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秋天的什么景物。‎ ‎1.自己借助拼音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拼拼音或向他人请教,把难读的句子多读两遍。   ‎ ‎2.学生动手给每个自然段标出序号,在自由读课文时重点拼一拼本课的生字。  ‎ ‎3.按照自然段朗读课文。4.与自己的同桌互相读课文,互相做 小老师及时纠正生字的字音。要做到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 ‎5.在教师的引导下,朗读后交流课文写了秋天的哪些景物。‎ ‎1.初读课文,不求表达形式的多样和内容的全面,旨在从课文学习起始阶段,培养学生整体感知的意识。    2.“一”的不同读音是朗读的难点,教师要做好范读及指导,培养学生的语感。‎ 三、小组合作,识记生字(用时:13分钟)‎ ‎1.课件出示要求会认的生字,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这些生字。  ‎ ‎1.认读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与小组同学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 ‎2.向全班同学说一说自己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 ‎(1)秋:利用“加一加”‎ ‎1.为了便于记住生字,教师可以通过课件演示“口”和“十”两个字慢慢靠近组成了“叶”。      ‎ ‎2.为了理解“一片片”‎ ‎2.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是如何记住这些生字的。教师相机讲解重点生字,引导学生识记:秋、气、了、树、叶、片、大、飞、会、个。             ‎ ‎3.游戏巩固生字。  ‎ ‎(1)出示采蘑菇的课件,引导学生读蘑菇图片上不带拼音的生字,比一比谁采到的蘑菇多。  ‎ ‎(2)读准树叶上的生词。课件出示: 秋天  树叶 叶子  一片片  天气 ‎ 一个  一会儿  ‎ ‎4.引导学生读通带有生字的句子。 ‎ ‎5.引导学生自由读文,在读课文时能注意生字读音,读好带有生字的句子。‎ 的方法来识记。 禾+火=秋。组词:秋天、春秋。(2)气:可以用数笔画的方法来识记。组词:空气、气球。‎ ‎(3)了:可以用数笔画的方法来识记。组词:好了、来了。‎ ‎(4)“树、叶”:认识偏旁“木、口”,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木+又+寸=树”“口+十=叶 ‎ ‎(5)借助图片识记“片”。(6)大:运用字理法来识记。象形字,像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含“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  ‎ ‎(7)飞:运用想象的方法来识记。想象鸟儿张开翅膀飞翔的样子。组词:飞来、飞机。‎ ‎(8)会:认识部首“人字头”,运用偏旁加熟字的方法来识记。“人+云=会”。  ‎ ‎,教师可以通过课件演示一片树叶和一片片树叶,比较不同,体会“一片片”表示的是很多树叶。      ‎ ‎3.本课要求掌握三个新的偏旁,在识字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提示学生偏旁表义的特点。‎ ‎3.在游戏中巩固对生字词的掌握。 ‎ ‎(1)认读不带拼音的生字。注意重点字的字音:“了”为轻声,“片”是三拼音节。  ‎ ‎(2)读准词语,注意“一会儿”中的儿化音。  ‎ ‎4.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读准字音,读通带有生字的句子。‎ ‎5.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读音,正确停顿。‎ 四、巩固生字,指导写字(用时:10分钟)‎ ‎1.出示:了、子。 ‎ ‎2.讲解示范横撇的写法。(1)指导“横撇”的写法,强调从左到右,起笔时稍重,折时顿笔,轻轻往左下方撇。  ‎ ‎(2)引导学生观察“了”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讲解示范。 ‎ ‎(3)指导学生练习书写“了。‎ ‎3.引导学生借鉴“了”的写法,独立书写“子”。‎ ‎1.观察生字的笔画特点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 ‎2.(1)在教师的示范下,感受笔画的运笔及书写方法。  ‎ ‎(2)仔细观察“了”字,注意其起笔和收笔的位置。在练习本上书写。 ‎ ‎(3)先描后写,注意书写要点。 ‎ ‎3.在写好“了”的基础上写“子”,注意最后一笔横从横中线上写起,略向上倾斜。‎ ‎1.“了”和“子”有联系,教师可以提示学生注意这些。   ‎ ‎2.注意强调“了、子”下部的“弯钩”不能写“驼背”了。‎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用时:2分钟)‎ 1.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2.引导学生课后到大自然中感受秋天的美丽。可以把观察到的景物 用几句话写下来,也可以画一画。‎ ‎1.读出自己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 ‎2.课后到大自然中观察秋天的美丽景色,可以通过“说一说、画一画、写一写”的方式来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教师可以用“写秋天”“画秋天”等活动,引导学生感受秋 天的美好。‎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复习字词,导入新课(用时:3分钟)‎ ‎1.出示上节课学过的生字词,引导学生读准字音。  ‎ 秋天  树叶  天气  ‎ 飞来  一片片  一会儿 ‎ ‎2.导入新课。‎ ‎1.在教师的组织下,认真读好词语,注意生字的读音。 ‎ ‎2.齐读课文题目。‎ 强调读好儿化音。‎ ‎1.指导学生看课文第二幅插图,说一说自己在图中看到了哪些景物。 ‎ ‎2.指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用课文中的话说一说秋天的变化。  ‎ ‎3.引导学生将能反映秋天天气变化的字词圈一圈,指导朗读。 ‎ ‎4.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插图想象画面,尝试背诵第一自然段。 ‎ ‎1.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课文第二幅插图,金黄的叶子从树上落下来,大雁正排成“人”字向南飞。2.抓住关键词语来体会秋天的变化:天气凉了,树叶黄了。  ‎ ‎3.自由朗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结合课文插图,抓住“凉”“黄”“落下来”这些关键字词体会秋天的变化。 ‎ ‎1.课文第一自然段“天气凉了,树叶黄了”写出了秋天的特征,这也是秋天非常明显的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感受到的秋天来了以后的变化。 2.课文第二自然段是从仰视角度,写出天空的蓝和高,以及雁阵的飞行方向和队形变化。教师可以借助插图,展示大雁南飞时两种不同队形的图片。 ‎ 二、细品课文,积累背诵(用时:15分钟)‎ ‎5.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说一说:课文中描写了秋天的哪些景物?  ‎ ‎6.引导学生用“一会儿……一会儿……”进行说话练习。 ‎ ‎7.教师介绍:为什么大雁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8.指导朗读。重点指导“一会儿……一会儿……”的读法,引导学生明确这句话表示大雁飞行时,两种队形经常在短时间内互相变换。这两个“一会儿”在读的时候,要连得紧一些。  ‎ ‎9.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插图,想象画面进行背诵。出示“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进行提示。 ‎ ‎10.指名读第三自然段。11.引导学生根据秋天的美景说出自己的感受。  ‎ ‎4.在教师的引导下,抓住关键字词,一边想象画面,一边进行背诵。 ‎ ‎5.朗读第二自然段,了解作者抓住秋天景物特点描写了“天空”“大雁”。6.在教师的引导下用“一会儿……一会儿……”说一句话。  ‎ ‎7.学生听老师介绍资料后自由说,并互相补充:大雁飞行的时候总是成群结队的,由头雁带领大家飞行,排成“人”字或“一”字飞行是为了减少空气的阻力。  ‎ ‎8.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读好“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 ‎ ‎9.在教师的引导下,一边想象画面一边进行背诵。抓住关键词语,在关键句式的提示下进行背诵。  ‎ ‎10.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注意读出感叹的语气。‎ ‎3.注意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一”的不同读音。  ‎ ‎4.指导说话时,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一会儿……一会 儿……”表示变化快。‎ ‎5.在指导第三自然段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好感叹句,表达出对秋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12.引导学生背诵全文。(1)出示课文插图及相关提示语,引导学生背诵。(2)小组内合作背一背。(3)同桌合作,用填空的形式练习背诵。  ‎ ‎(4)结合提示练习背诵。 课件出示提示语:天气……树叶……一群大雁……啊!秋天来了!‎ ‎11.在仔细观察秋天的基础上,结合课文插图,想象画面,通过朗读,抒发对秋天到来时的感受,表达出对秋天强烈的喜爱之情。  ‎ ‎12.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提示语想象画面练习背诵。 ‎ ‎(1)同桌互相检查背诵。 ‎ ‎(2)小组内背诵巩固。  ‎ ‎(3)同桌合作,用填空的形式提醒,互背课文。  ‎ ‎(4)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提示语练习背诵课文。‎ 三、示范讲解,指导写字(用时:10分钟)‎ ‎1.教师示范“人”的写法,强调撇 和捺的收笔都要呈尖状。 ‎ ‎2.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 ‎3.引导学生根据“人”的写法要领,独立练写“大”字。 ‎ ‎4.投影展示,组织评议。‎ ‎1.认真观察,写好“人”字的“三角形”的特征。2.练写“人”字。  ‎ ‎3.仔细观察,仿写、独立书写“大”字。  ‎ ‎4.全班评议,注意笔画、结构等方面。‎ ‎“大”的撇和“人”的撇稍有区别,要注意。‎ 四、巩固字词,练习说话(用时:8分钟)‎ ‎1.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生字卡片给生字宝宝找朋友,组成词语再读一读。  ‎ ‎2.组织学生做一字开花游戏,引导学生给生字扩词,比一比谁扩的词语多。  (出示生字:树、叶、气、会) ‎ ‎3.用“秋天”‎ ‎1.同桌合作给生字宝宝找朋友组成词语。  ‎ ‎(1)同桌合作读一读。  ‎ ‎(2)在全班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 ‎ ‎2.读准生字,口头给生字组词。 ‎ 如:大树  果树  树叶 叶子  天气  生气  会议  ‎ 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开展字词训练,能提高学习积极性。‎ 造个句子。引导学生练习口头造句,先自己练说,再指名说。4.指导学生用“一会儿……一会儿……”口头造句。‎ 会见 ‎ ‎3.用“秋天”这个词语练习说话。 ‎ ‎4.用“一会儿……一会儿……”练习说话,体现出在很短的时间里做的事。如:放学后,我和同学们一会儿跳绳、一会儿踢球。‎ 五、总结全文,拓展巩固(用时:4分钟)‎ ‎1.引导学生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 ‎2.把课文背诵给爸爸妈妈听。‎ ‎1.回忆学习过程,可以从学到的生字、课文内容、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例如:收获了一些背诵方法,可以一边想象画面一边进行背诵,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识记生字等。  ‎ ‎2.熟读成诵,背诵课文并加入自己的感情,背给爸爸妈妈听,并请他们提出建议,促使自己不断提高。‎ 可以让学生借助课文插图,抓住关键词背诵。‎ ‎1 秋天 ‎[教学目标]‎ ‎1.会认“秋、气”等10个生字和木字旁、口字旁、人字头3个偏旁。会写“了、子”等4个生字和横撇1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背诵课文。‎ ‎3.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秋天的一些特征。认识自然段,并尝试给课文标段。‎ ‎4.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自然段,注意“一”的不同读音。背诵课文。‎ ‎2.认识首次出现的偏旁。‎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和木字旁1个偏旁。会写4个生字和横撇1个笔画。(重点)‎ ‎2.正确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认识自然段,并尝试给课文标段。(重点)‎ 一、设置悬念,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秋天来了,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礼物,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出示课前准备的枫叶、银杏树叶、梧桐树叶等。(让孩子们欣赏)‎ ‎2.今天我们学习的课题就是——秋天。我们一起看看秋天到了,大自然有了哪些变化。‎ ‎(板书课题:秋天)‎ 二、 初读课文,学习标段 ‎1.认识自然段。‎ ‎(1)师:一篇课文往往是由几个自然段组成的,也有的只有一个自然段。自然段是一种段的表现形式,在第1句话的前面空两格,也就是两个字的位置,这样的段就叫作自然段。‎ ‎(2)现在我们找找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你是怎样找到的?‎ ‎(3)初读课文,要求能读准字音,读出完整句,不顿词、断句。‎ ‎①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画出文中“一”的不同读音。讲解“一”的变调规则。‎ ‎②分自然段练习朗读。‎ ‎2.指导学生在自然段前标出序号。教师检查纠正。‎ 三、学习生字,整体感知 ‎1.看拼音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做到不丢字、不加字。‎ ‎2.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同桌互读,检查正音。‎ ‎3.教师检查自学情况,课件出示与“一”有关的词组。‎ 一(yí)片片一(yì)群一(yí)会儿排成个“一”(yī)字 ‎(1)师范读,学生跟读。‎ ‎(2)指名读,齐读。‎ ‎4.教师出示课文中的长句子,范读、指名读。‎ ‎5.教师指导书写。(重点指导生字“了”的写法,先写横撇再写弯钩,注意起笔时稍重,折时顿笔,轻轻往左下方撇。)‎ ‎6.师范读课文,思考:秋天是什么样的?(指名说,师板书:天气凉了树叶黄了天空高大雁往南飞)。‎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口字旁和人字头2个偏旁。‎ ‎2.图文结合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秋天的一些特征。(难点)‎ ‎3.背诵课文。‎ 一、回忆课文,导入新知 ‎1.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什么吗?(秋天到了)‎ ‎2.引导学生按课文内容说说,秋天到了,天气、树叶、大雁各有什么特点?‎ 二、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同桌之间读一读。‎ ‎2.让学生自由举手朗读课文,其他同学仔细听。想一想:这篇课文描写了秋天的哪些特点?‎ ‎3.在这篇课文中你最喜欢哪一段?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给同桌听。‎ 三、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看图读第2自然段,说说这个自然段描写的是图画的哪一部分。‎ ‎2.读第2自然段,问:这段讲的是什么呢?‎ ‎(1)大雁南飞与秋天有什么关系呢?(秋天到了,天气转凉,大雁要南飞过冬。)‎ ‎(2)这段话告诉我们大雁怎样飞的呢?(大雁飞的时候总是成群结队的,由头雁带领大家飞行,排队飞行是为了减少空气的阻力。)‎ ‎(3)“一会儿”是什么意思?(“一会儿”表示时间不长。)‎ ‎(4)读一读句子,教师重点指导“一会儿……一会儿……”的读法,这句话表示大雁飞行时,两种队形经常在短时间内互相变换。‎ ‎3.师: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说的是什么?看看图,读读课文,再回答。‎ ‎4.“啊!”表示什么?‎ ‎5.师:“啊!”表示明白了。从以上描绘图画内容的自然段中我们知道了这些自然界事物的变化都是因为秋天来了。最后一个自然段总结了全文。‎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引导:秋天来了,什么发生了变化?‎ ‎(1)学生圈出词语“天气、树叶”。‎ ‎(2)引导学生对比说话。‎ ‎①夏天,天气炎热,人们最喜欢做些什么?(学生自由说)‎ ‎②秋天来了,天气(凉了),人们( )。(学生自由说)‎ ‎(3)引导学生认识生字“树、叶”(课件出示“木”变成木字旁的过程,了解“木”字与木字旁的区别;“口”变成口字旁的过程,了解“口”字与口字旁的区别)‎ ‎2.引导学生想象落叶的数量,理解“一片片”。‎ ‎(1)师范读句子,引导学生想象有多少叶子从树上飘落。‎ ‎(2)出示图片,区分“一片”与“一片片”的不同,理解“一片片”表示很多。‎ ‎(3)指名朗读句子,抓住重点词“一片片”体会飘落的树叶很多。‎ ‎3.师生配合读: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4.仿说句子“秋天来了,小草黄了”。(课件出示:秋天来了,。)‎ ‎5.引导学生看板书,背诵第一自然段。‎ 师小结:秋天还有什么样的美景呢?(自由表达)‎ 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师:你喜欢秋天吗?在这节课中,看到这么美丽的秋景,你想说点什么,画点什么吗?课下请用你手中的笔画一画你眼中的秋天吧!‎ ‎[教学板书]‎ ‎1秋天 天气凉了树叶黄了,落了下来 天空蓝高 大雁往南飞(一会儿……一会儿……)‎ ‎[教学反思]‎ 本课是学生第一次学习课文,所以我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让学生掌握阅读课文的基本技能,例如标注自然段序号,读通、读准长句子等。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观察认识秋天的季节特征,体验发现秋天的乐趣,感受大自然的美,从而激发学生观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为此,开课伊始,我巧妙设置悬念,让学生带着好奇心从颜色绚丽的树叶开始,了解秋天的季节特征,贴近生活,感受秋天的美。‎ ‎9《日月明》导学案 课题 日月明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借助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认识“明、力”等11个生字和日字旁;会写“木、林”等5个字和卧钩。 ‎ ‎2.正确朗读课文,领悟团结协作力量大的道理。积累由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3.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感受古人的造字智慧,激发自主识字的热情。‎ 教学重点 ‎1.正确朗读课文。尝试用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识记生字。‎ ‎2.学习笔画卧钩。‎ 课前准备 1. 准备相关的会意字构成图、字理图片、课文插图,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搜集一些常见会意字。准备彩笔。(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看图猜字,激趣引入(用时:10分钟)‎ ‎1.利用课件出示两组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并说明图意,再根据画面猜字。 第一组:   ‎ 第二组:  ‎ ‎2.在六张图片下打出对应的汉字,引导学生认读这些生字,教师随时订正字音。 ‎ ‎3.以“像‘林’‘森’‘从’‘众’这样通过字形能看出字义的汉字还有很多”为引言,引导学生展开读文活动。‎ ‎1.仔细观察两组插图,交流图意。 ‎ 第一组图分别画的是一棵树、两棵树、三棵树。这三个字分别是“木”“林”“森”。  ‎ 第二组图分别画的是一个人、两个人、三个人。这三个字分别是“人”“从”“众”。  ‎ ‎2.认读“木”“林”“森”和“人”“从”“众”,注意读准平舌音“森、从”和翘舌音“众”。  ‎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一遍读,要圈 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熟。第二遍读,要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可以请同桌范读。‎ ‎1.可以借助字理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字和图之间的联系。‎ 例如,“木”字形像一棵树。二木为“林”,表示树木多。三木为“森”,表示树木众多。    ‎ ‎2.读字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注意平舌音和翘舌音。‎ ‎1.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倾听。 ‎ ‎1.认真听老师读课文。  2.朗读时 二、看图读文,了解特点(用时:15分钟)‎ ‎2.指三名学生朗读课文,集体纠正字音。  ‎ ‎3.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圈出字形和字义有联系的字。 ‎ ‎4.出示“明”“男”“尘”“尖”的字理图,引导学生交流字义,并识记“明”“男”“尘”,了解“尖”字。  ‎ ‎5.集中出示“明、尘、从、众、林、森”,引导学生认读并总结这些字的共同特点,教师点明这些字是会意字。 ‎ ‎6.认识日字旁。出示生字“明”,指出偏旁。引导学生回忆还在哪些字中见过日字旁。‎ 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倾听的同学要纠正同学的错误读音。 ‎ ‎3.一边通读全文,一边圈字。再大声读一读这些字。4.观察字理图,交流明确:太阳和月亮在一起表示很“明”亮;在田地里出力的是“男”人;细小的灰土叫作“尘”;“尖”锐的物品通常上面小,下面大。 ‎ ‎5.观察并交流:这些字是由两个或两个 以上的汉字组成的,有趣的是它的意思就是这几个汉字意思的组合。明确这样的汉字叫“会意字”。 ‎ ‎6.随老师读偏旁名称。和小伙伴讨论:哪些字带日字旁?‎ 教师在引导学生了解这些会意字特点的过程中,既可以用简单的字形组合图,比如,“林”就是两棵树;也可以借助汉字的字理演示图,比如,“尘”是指三只鹿奔跑,扬起了尘土。“尘”就表示微小的泥土。‎ 三、观察交流,指导书写(用时:10分钟)‎ ‎1.出示“木、林、力”,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上的书写范例,再交流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 ‎2.范写“木”,指导书写注意点:第一笔在横中线上,第二 笔在竖中线上,撇捺要舒展。 ‎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 ‎1.边观察边交流,注意新笔画、部首,以及每个字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 ‎2.仔细观察,书空练习。3.仿写、练写,在教师指导下纠错。 ‎ ‎4.边观察边体会,明确两个“木”左小右大;左边“木”捺变点,右边“木”捺舒展。 ‎ ‎1.可以引导学生将“木”和“本”进行对比观察,自主练写。    ‎ ‎2.指导“力”字时要强调第一笔是“”。‎ ‎4.鼓励学生观察“林”,重点引导学生注意“木”做部首时,略窄小,捺变点。5.再次范写。  ‎ ‎6.引导学生观察“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鼓励自主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5.观察、描红。  ‎ ‎6.观察,自主练写,在教师指导下订正。‎ 四、巩固练习,拓展延伸(用时:5分钟)‎ ‎1.课件出示习题一,组织学生完成题目,并仿照“日月明”进行表达。    ‎ ‎2.课件出示习题二,引导学生根据图画猜汉字。   3.试一试:选择其中一个字,为它画一幅画,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 ‎ 明 林 从 男。‎ ‎1.完成练习,并交流:二又双,二人从,二木林。2.观察图画,并交流:第一幅图,手在眼睛上面,合起来就是“看”字;第二幅图,上边是手,下边是树(木),合起来就是“采”字。   ‎ ‎3.先看一看这些字都是由哪几个字组成的,分别画出每一个字的图案,再把几部分图案合在一起。‎ ‎1.如果学生在完成习题二看图猜字时感觉有难度,可以将“看图猜字”改成“看图选字”。    2.如果学生能力很强,不妨让学生自己找会意字,然后发挥想象,画图画。‎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复读课文,学习生字(用时:10分钟)‎ ‎1.师生接读课文。  ‎ ‎2.出示“明、男、尖、尘、从、众、林、森”的字卡,引导学生认读,并根据字形背诵课文前四句。  ‎ ‎3.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后两句,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 ‎1.如果老师说“日月”,学生就说“明”, 以此类推。  ‎ ‎2.认读11个生字,大声说出生字对应的韵文。  ‎ ‎3.自由朗读,读准“条”和“心”的字音。   ‎ 学生在认读生字的时候要注意,“条”是三拼音节,发音要到位,“心”是前鼻音。‎ 二、理解后两句,了解主题(用时:10分钟)‎ ‎1.引导学生展开小组合作,交流后两句的主要内容。 ‎ ‎2.组织学生进行集体交流,教师相机点拨:后两句告诉我们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 ‎3.组织学生发挥团结精神,齐声诵读全文。‎ ‎1.小组合作、交流: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  ‎ ‎2.自由交流,发言的同学要大声、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倾听的同学要及时提出补充意见。  ‎ ‎3.大声、流利地齐读全文。‎ 如果时间允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说一说“因为团结取得胜利”的例子。‎ 三、观察交流,指导书写(用时:10分钟)‎ ‎1.引导学生逐一观察教材上的书写范例,说一说“土、心”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 ‎2.学习“土”:第一笔横写在横中线上,第二笔竖写在竖中 线上,第三笔横要略长。 ‎ ‎3.学习“心”。  ‎ ‎(1)先利用课件展示“心”的笔画笔顺,依次是左点、卧钩、中点、右点。重点认识卧钩并练习书写。  ‎ ‎(2)引导学生观察“心”字三个点的运笔方向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练写。‎ ‎1.一边观察,一边圈出生字中难写的笔画,或者是书写时需要特别注意的笔画,再进行交流。  ‎ ‎2.描红,练写后要和例子比一比,不足之处要修改。3.(1)一边观察课件演示,一边做书空练习。  ‎ ‎(2)认识笔画卧钩,并练习书写。描红时要注意“心”的三个点的位置,再和例字对比,找出不足,重新书写。‎ 本课的写字教学重点是指导卧钩的写法。可以让学生先观察要写的字,再让学生观察老师的范写,重点要突出卧钩的运笔,再让学生比较“心”的三个点的不同,然后让学生按笔顺描红,最后要求学生把字写漂亮。 ‎ ‎1.引导学生读句子,并交流自己的发现。  ‎ ‎(1)明明写的字不正,有点儿歪(wāi)。  ‎ ‎1.读句子,发现会意字,并进行交流: ‎ ‎(1)不正——歪 ‎ ‎(2)日光——晃 ‎ 四、拓展巩固,延伸训练(用时:10分钟)‎ ‎(2)中午的日光晃(huǎnɡ)眼睛。  ‎ ‎(3)一口能喝进去的水,非得分三口,爷爷说那是在品(pǐn)茶。‎ ‎2.拓展练习:根据图片猜字,并编出小韵文,说给家人听。‎ ‎(3)三口——品。‎ ‎2.观察,猜测,和家长交流:一人在前,二人从。田间长草,生小苗。‎ ‎1.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朗读句子,观察生字特点,不要急于追求答案。2.拓展练习的图片可以由老师给出,也可以由家长给出,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查找相关资料。‎ ‎9 日月明 ‎[教学目标]‎ ‎1.认识“明、尘”等11个生字和日字旁1个偏旁。会写“木、林”等5个生字和卧钩1个笔画。‎ ‎2.借助拼音,正确地朗读课文,积累由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会意字构字特点。‎ ‎4.领悟团结协作力量大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尝试用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识记生字。‎ ‎3.学写笔画卧钩。‎ ‎[教学课时]1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这两个字读什么吗?(课件出示日、月的图片及对应甲骨文。)‎ ‎2.师:这两个字如果合在一起,会变成什么字呢?咱们去课文中找找答案吧!‎ 二、朗读课文,趣味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 ‎2.同桌互读课文,相互正音。‎ ‎3.指名诵读课文,识记前两行生字。‎ ‎4.课件出示:日月明,田力男。小大尖,小土尘。‎ ‎(1)同学们,读完课文,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 师小结:日月都会发光,合在一起就更加明亮,所以“日、月”合在一起,读“明”。‎ ‎(2)课件出示一名男子在劳动的图片,引导学生说说观察到了什么。(师揭示字义:表示男子用力在田间耕作)‎ ‎(3)指名朗读前两行,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 ‎(4)课件出示“尖、尘”,字形变化的动画,思考:谁来说说“尖、尘”分别是什么意思?‎ ‎①学生自由说,教师小结补充。‎ ‎②揭示字义末端细小为“尖”,几乎看不见的土为“尘”。‎ ‎(5)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尖”的东西有哪些,在哪里见到过“尘”。‎ 三、举一反三,学习生字 ‎1.小组合作学习“二人从,三人众。双木林,三木森”。‎ ‎(1)小组成员每人选择一句学习,猜测“从、众、林、森”的意思。‎ ‎(2)小组成员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 ‎(3)派代表交流小组学习成果。‎ ‎2.课件出示生字的相关图片,再次引导学生体会会意字的含义。‎ ‎3.齐读课文,巩固识字。‎ ‎4.课件出示: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1)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出示图片辅助学生理解)‎ ‎(2)有节奏地朗读全文,再次感知本课汉字的构字特点。‎ 四、课外拓展,趣味识字 ‎1.课件出示“泪”“歪”“休”图。‎ ‎(1)眼睛里面有水,即是泪(lèi);‎ ‎(2)人靠在木桩上休息,即是休(xiū);‎ ‎(3)东西放得不正,即是歪(wāi)。‎ ‎2.你还知道哪些会意字朋友?和大家交流一下。‎ ‎3.师小结: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认识了许多生字朋友。(读生字)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是——(会意字)我们祖国的文字真是太有趣、太神奇了,只要你勤动脑,多看书,就会发现它的无穷乐趣!‎ 五、指导书写 ‎1.出示课后生字,指导学生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指名学生书空“木、林、土”的笔顺。‎ ‎3.教师范写“力、心”,重点指导“力”字在书写时,先横折钩,再写撇。“心”字在书写时,从左到右,先写左点,再写卧钩,再写中点、右点。注意卧钩要像弯月牙,不能写太直。‎ ‎[教学反思]‎ ‎ 在导入新课时,我先出示“日”“月”的汉字和图画,设置悬念引入本课学习,使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过来。再出示“明”字时,学生马上能将他们的发现表达出来并初步领略到了此类汉字表意的特点。最后我顺势告诉学生,这样的字就称为会意字。因为有了前面对“明”字的感知作铺垫,学生对“会意字”的理解有了共同的起点,学习起来也不至于那么困难。‎ ‎《日月明》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识字:‎ ‎⑴本课除“力、手”之外,其他生字均为会意字,字形与字义联系紧密,字义比较容易理解。因此,识字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字音以及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上。‎ ‎⑵‎ 字音教学要强调前鼻音(鲜、尘、尖、男、林、森)和后鼻音(从、明、众)的区别,平舌音(森、从)和翘舌音(众、尘)的区别。‎ ‎⑶教学中要放手让学生读韵文、认生字,引导学生发现生字的构字规律,进而记住字形,猜测字义。‎ ‎⑷“力、手、明”这三个字比较常见,可以安排口头组词练习。‎ ‎2.写字:‎ ‎ 本课的写字教学重点是指导钩的写法。可以让学生先观察要写的字,再让学生观察老师的范写,重点要突出钩的运笔,提醒学生比较“力”中的横折钩与“月”中的横折钩的不同;然后让学生按笔顺描红;最后要求学生把字写漂亮。‎ 二、朗读感悟 ‎1.本课的韵文语言简洁、节奏明快、音韵和谐,十分适合儿童朗读。在教学中可以采取自由读、对读、边拍手边读等多种形式反复读,在读中不断和生字见面,巩固生字。‎ ‎2.要多读韵文,熟读成诵。在读的过程中发现会意字的构字规律,感受识汉字的乐趣。‎ 三、课后练习 ‎ 本课课后练习中安排了一项“读读想想”,目的是进一步扩展学生对会意字的认识,通过读词语了解四个字的意思,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结合这项练习,可以组织学生围绕“有趣的汉字”这一主题开展实践活动。‎ 四、实践活动 ‎ 可以将“读读想想”‎ 中的四个汉字,仿照课文的形式编成韵文;可以在自己认识的汉字中寻找会意字并编成儿歌;还可以讲一讲有趣的汉字故事等。在学生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可以开一个展示会。‎ 五、教学时间 ‎ 教学本课可用2课时。‎ ‎《日月明》学法指导 ‎ 教师可组织学生围绕“有趣的汉字”这一主题开展实践活动。‎ ‎ 首先,引导学生完成课后“读读想想”的练习,仿照课文将这四组字编成一段小韵文。然后,引导学生自由组合,与好朋友一起复习前面学过的汉字。‎ ‎ 其次,让学生试着找出汉字有趣的地方,或画画,或出字谜,或学着课文的样子编编韵文。总之,用各种方式将汉字的有趣之处表现出来。‎ ‎ 最后,开个交流会,让学生将自己的成果展示出来。‎ ‎4《日月水火》导学案 课题 日月水火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发现图画与汉字的关系,认识“日、月”等8个生字。  ‎ ‎2.会写“日、田”等4个生字和捺、点2个笔画。 ‎ ‎3.初步了解象形字的构字特点,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教学重点 ‎1.初步了解象形字的构字特点,识记生字。‎ ‎2.按笔顺规则正确书写“日、火”等字。‎ 课前准备 ‎1.制作象形字图片、多媒体课件。(教师)  ‎ ‎2.制作本课生字卡片。(师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用时:5分钟)‎ ‎1.游戏激趣:教师集中出示8张象形字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并交流画面内容,结合自己的感受说一句或几句完整的话。  ‎ ‎2.导入新课:这些不仅仅是一幅幅图画,还是一个个汉字呢!‎ ‎1.仔细观察每一张图片,看清图片上画的分别是:太阳、月亮、水、火、山、石头、田地、禾苗。没见过“田地”“禾苗”的同学,要认真听其他同学的介绍。  ‎ ‎2.根据老师的描述,观察老师手中的图片,大致猜猜是什么字。‎ 低年级孩子想象力极强,在学生猜测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呵护学生的童 心童真,即便是猜错了也要适当地鼓励、表扬,以免打击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敢于想象的童心。‎ 二、借助图画,学习生字(用时:15分钟)‎ ‎1.为每组同学发放8张字理图片,引导学生展开小组讨论,猜测图片表示的是哪一个字,并想想为什么这样猜。  ‎ ‎2.组织学生进行汇报,要求学生不仅说出猜出的字,更要说出猜测的理由。  ‎ ‎3.逐一播放8个字的演变动画,验证学生的猜测。验证成功后领读生字,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 ‎ ‎1.根据图片自由猜字,如果猜出来的字认识,就大声读一读,如果猜出来的字不认识,就把它写在图形旁边。   ‎ ‎2.汇报,可以采用“我猜出的字是________,因为________”的句式。   ‎ ‎3.仔细观察动画演示,如果猜对了,就跟着动画大声读出这个字,如果猜错了,就仔细听听老师是怎样讲的。   ‎ ‎1.学生在猜测生字时要允许有不同意见,然后在思辨中学生更能印象深刻。 ‎ ‎2.学生在汇报“为什么这样猜”的时候要鼓励学生说完整话。教师不要怕浪费时间,直到学生说好,多叫几个学生重复说。 ‎ ‎3.本课生字学生多数都很熟悉,要注意指导学生读准“水”“石”“山”。 ‎ ‎4.组织学生再次展开小组合作,借助手中的字理图片读准生字的字音,并请组长整理易错字音。重点指导“水、山、石”的读音。‎ ‎5.组织组长汇报难读易错的字音,集中板书在黑板上,范读、领读、开火车读。 ‎ ‎6.组织学生开展游戏巩固活动。 ‎ ‎(1)看图读字。 (2)图字对照读字。 (3)直接读字。  ‎ ‎7.引导学生运用8个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生活说一句话或一段话。‎ ‎4.小组合作:先对照图片自读生字,圈出读不准的字音,再向小组同伴请教,最后组长记录同伴容易读错的字音,提供给老师。  ‎ ‎5.认真倾听老师和同学的范读,还是读不准的字就看看生字对应的图画。‎ ‎6.根据教师出示的图片或文字,快而准地抢读。注意“水”“石”和“山”都是翘舌音。 ‎ ‎7.自由表达,例如:看着妈妈做的鸡腿,我的口水都流出来了。‎ ‎4.学生在用自己喜欢的词语说句子时,可能会出现不符合逻辑的情况,教师要引导其他学生正确对待,不要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并对发言学生的“敢于表达”提出表扬,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三、观察演示,练习书写(用时:15分钟)‎ ‎1.播放“日”“田”的笔顺动画,引导学生观察了解每一个生字的写 法。  ‎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指导“日”的笔顺,掌握“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 ‎3.组织学生练写生字。巡视指导。 ‎ ‎4.利用投影仪展示学生书写成果,师生点评。‎ ‎1.认真观察笔顺动画,一边观察一边书空练习。掌握不准的请老师再播放一次。  ‎ ‎2.仔细观察课后生字书写内容,看清楚每一个笔画占田字格什么位置,看不清楚时请教老师或同学。 ‎ ‎3.先描红,再练写一个。‎ ‎4.仔细观察自己的书写,说一说哪一笔写得好,哪一笔需要重新写。‎ 引导学生比较“日”与“田”的区别,发现“日”窄窄长长的,上下一样宽;“田”宽宽扁扁的,上大下略小。‎ 四、互动游戏,巩固识字(用时:5分钟)‎ 组织学生做“我画你猜的游戏”,老师来画图,学生来猜字。‎ 看老师黑板上画的图,分别猜出对应的生字。‎ 在猜字的游戏中,一 定要让学生说一说猜字的理由。‎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组织学生按照要求进行猜字游戏。‎ 两名同学一组,一名同学根据字形或其象形特征进行表演,另一名学生猜一猜是哪个字。‎ 游戏的目的重在复习 生字,不能偏离这一主题。‎ 二、图文对照,巩固识字(用时:15分钟)‎ ‎1.出示字卡,引导学生复习生字。 ‎ ‎2.指导运用:在8个生字中选择喜欢的字宝宝,为它组词,再说一句完整的话。‎ ‎1.领读、自由读、小组读、齐读8个 生字:“日、月、水、火、山、石、田、禾”。‎ ‎2.小组合作,组词造句。如:给“日”组词:日月、日子。 给“月”组词:日月、月亮。 用“月亮”说一句话:晚上,月亮挂在天空中。‎ 学生在组词和说一句话时,鼓励学生大胆地说,一定要让他们敢说,教师及时纠正,重点是鼓励。‎ 三、观察临摹,指导书写(用时:15分钟)‎ ‎1.引导学生认识笔画“捺”和“点”,并在田字格内示范写法。  ‎ ‎2.播放“禾”“火”笔顺动画,引导学生观察了解每一个生字的写法。  ‎ ‎3.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指导“火”的笔顺。‎ ‎4.组织学生练写生字。巡视指导。 ‎ ‎5.利用投影仪展示学生书写成果,师生点评。‎ ‎1.根据教师的讲解,读出笔画名称,并练习书空,掌握两个笔画的书写要领。  ‎ ‎2.认真观察笔顺动画,一边观察一边书空练习。掌握不准的请老师再播放一次。  ‎ ‎3.仔细观察教材上的生字书写内容,看清楚每一个笔画占田字格什么位置,看不清楚时请教老师或同学。 ‎ 由于学生年龄较小,观察能力相对较弱,教师要尽量多示范,帮助学生加深印象。‎ ‎4.先描红,再练写一个。‎ ‎5.仔细观察自己的书写,说一说哪一笔写得好,哪一笔需要重新写。‎ 四、拓展应用,积累巩固(用时:5分钟)‎ ‎1.利用课件出示教材上的6幅图片,引导学生猜测对应的汉字。 ‎ ‎2.积累巩固:在家长的帮助下找一找能用图画表示的汉字。‎ ‎1.观察图画,自由猜测,完成课后习题“猜一猜,连一连”。‎ ‎2.利用网络或者图书馆查找资料,把图画打印出来或者画下来。‎ 课后的猜一猜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在小组内完成。通过自由猜测和同伴互助,更能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 ‎《识字4 日月水火》‎ ‎[教学目标]‎ ‎1.会认“日、月、水”等8个生字,会写“日、田、禾”等4个生字。‎ ‎2.掌握点、捺两种笔画。‎ ‎3.能够掌握象形字的学习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4.感悟汉字的形象性,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初步了解象形字的构字特点,识记生字。能按笔顺规则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课时]1课时 一、复习巩固,猜谜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学写了四个生字,同学们还记得吗?(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并让学生自己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 ‎2.师:这节课呀,我们先来玩一个猜谜语的游戏。请大家竖起耳朵听仔细哦!‎ ‎3.师:“有位老公公,一副圆面孔。一日不见它,不是下雨就刮风。”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则谜语的谜底是什么吗?(学生思考后,老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说出心中的答案。最后老师揭示答案是“太阳”。)‎ ‎4.课件出示太阳图片,引导学生由“太阳”过渡到“日”。‎ ‎5.师:下面我们再猜一个谜语:“有时挂在天边,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谁知道这是什么?(生:月亮)‎ 二、识记生字,了解字意 ‎1.师:刚刚我们猜了两个谜语,谜底是“日”和“月”。那你们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呀?(课件出示“日、月”的图片,让学生举手回答)‎ ‎2.师:现在让我们一起看看“日、月”这两个字的演变过程。(课件出示“日、月”的演变过程)‎ ‎3.仔细观察汉字的演变过程(甲骨文——简化字),找出它们的相似之处。‎ 三、师生交流,学习生字 ‎1.重点学习“日、田、禾、火”四个生字,要求学生结合图画,展开想象,按照自己的理解说说“日、田、禾、火”的字形特点,并分析生字、释义。‎ ‎2.指导学生按正确的笔顺在田字格中书写生字,学习捺、点两种笔画。‎ 四、游戏巩固,加强记忆 ‎1.老师出示课件“孔雀开屏”。孔雀尾巴上每一根羽毛都有一个生字,让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2.师:你能让孔雀变得更漂亮吗?只要你正确地读出上面的字,它的尾巴就会发光,变得更加漂亮。咱们来开火车读一读吧!‎ ‎3.让学生完成课后“猜一猜,连一连”习题,老师讲解。‎ ‎[教学反思]‎ ‎ 教学中,我努力体现新课程标准中关于识字教学的要求,让学生自读自悟,自己找规律识记字形,引导学生发现识记方法,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 学生的学习形式多样化。我采用创设情境、猜谜语等多种形式,在自主的基础上合作,在合作中发展自主意识。在引导学生识记“日”“月”之后,我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说说其他生字的字形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能够更好更快地识记生字。‎ ‎《日月水火》教材解析 ‎  本课采用象形字识字的方法,旨在让学生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激发识字的兴趣。课文呈现了生活中常见的8个象形字,每个字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展示,揭示了象形字观物取象、以象示意的特点。图片与汉字对照,便于学生理解字义,识记字形,初步了解象形的造字方法,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 ‎《日月水火》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 识字。‎ ‎ 本课8 个生字均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字,学生并不陌生。其中“日、水、山、石”是翘舌音,教师要借助不同的语境、不同的方式,重点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1)拓展语境正音。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语境来认读,在不同语境中读准生字。如,“日”本义是指太阳,直接与太阳相关的词有“日光、日出”等,根据“日”延伸表示时间的词有“日记、日期”等。又如“石”,可以借助图片认读正音,如“沙石、鹅卵石”,了解用石头做的物品有“石凳、石墙”等。‎ ‎(2)交际沟通正音。“山、水”与风景有着密切联系。可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家乡的山水。如,“我的家乡有一座玉皇山,特别秀丽。”“杭州西湖水碧绿碧绿的,非常美丽。”借助日常交流进行正音。‎ ‎ 还可以利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1)生活识字。“日、月、水、火、山、石、田”这7‎ ‎ 个汉字与生活联系密切,有的学生学前已认识,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历,说说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些字,还可以让会认的同学教大家认读。“禾”,城市的孩子见过的不多,也较少单用,可以出示图片来帮助理解。‎ ‎(2)字理识字。借助图片,了解字义,识记汉字。本课图文对应呈现的8 个象形字结构比较简单,在图片的帮助下学生容易理解和识记。教学中可以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发现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在图文对照中理解字义,结合字义识记字形,了解象形字的构字规律。如“日”,可以先出示实物图画,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接着出示汉字“日”,根据图片的意思知道“日”指的就是“太阳”,“太阳”也可以用一个“日”字来表示。学有余力的话还可以出示“日”字演变过程的不同字体,了解“日”字的演变过程,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字义,识记字形,最后通过组词等方式,在运用中进一步理解字义。‎ ‎(3)游戏识字。可以将生字、对应的甲骨文汉字、图画分成3 组,分发3 组卡片,请学生找到相应的“朋友”,说说“朋友”间的相似处。启发学生发现汉字与图画之间的联系。可以告诉学生,有一些汉字就是从图变化而来的。我们看到字就可以想到这一事物,了解字的意思,这些字就是象形字。‎ ‎ 可以用熟字组成新词的方法,引导学生巩固生字,如“日月、水手、山石、水田、火山、山地、田地、上山”。‎ ‎2. 写字。‎ ‎ 教学时要注意写字习惯的培养。要求学生在动笔前先仔细观察田字格的范字,注意写在格子中间,养成少用橡皮擦的习惯。‎ 结合“日、田、禾、火”的书写,认识笔画捺、点,可先用卡片认识笔画并指导写法。“日”与“田”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发现它们在字形上的区别。“日”窄窄长长的,上下一样宽;“田”宽宽扁扁的,上大下略小。‎ 本课4 个字书写要点:‎ 二、课文学习 ‎1. 朗读指导。‎ ‎ 教师可以根据归类朗读课文。教师带读时,可以在行与行之间留有停顿,也可以采用师生接读的方式,如“日—月”“水—火”,让学生在读中感受这些事物之间的联系。‎ ‎2. 理解运用。‎ ‎ 本课生字既是典型的象形字,又是生活中常用的汉字。教学时,在学生充分观察图画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自己发现汉字与图画的关系,从而理解字义;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说说在哪儿见过这些字;也可以让学生尝试组成词语说句子。在运用中进一步巩固识字效果。如:‎ 日 日出 爸爸带我看过海上日出。‎ 月 月儿 弯弯的月儿像小船。‎ ‎ 还可以在同一个句子中用上同一行的两个字,体现两者的关系,如:‎ 田里的禾苗绿油油的。‎ 山上有一块圆圆的大石头。‎ ‎3. 课后练习。‎ ‎ 课后练习又列举了“兔、鸟、竹、羊、木、网”6 个象形字,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学习基础,运用观察、想象等方法自主学习,进一步感受象形字形义结合的特点。可以让学生先尝试自主学习,完成连线,再说说图画与汉字之间的相像之处。‎ 三、实践活动 看图猜读。‎ ‎《日月水火》说课稿 一、说教材 ‎《日月水火》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识字部分的第4课。本单元围绕识字这一主题编排了《天地人》《金木水火土》《口耳目》《日月水火》《对韵歌》5个识字内容。《日月水火》是其中的第4课,也是本单元唯一集中利用象形字识字的方法认识生字的内容。‎ 本课采用象形字识字的方法,旨在让学生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激发识字兴趣。课文呈现了生活中常见的8个象形字,每个字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展示,揭示了象形字观物取象、以象示意的特点。图片与汉字对照,便于学生理解字义,识记字形,初步了解象形的造字方法,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同时,本课的生字“禾”和“火”也承接着认识新笔画“捺”和“点”的任务。‎ 二、 说学情 ‎ ‎ ‎ 我们来看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优势与劣势。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低年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的。而这课的象形字正是需要通过图片的形式来帮助学生感知汉字的特点与文化内涵,符合学生的认识特点。对于学生激发识字兴趣、感受汉字文化、掌握识字方法提供了内容与形式。  ‎ 由于在上学前大部分学生通过其它途径认识了一些汉字,可是他们却缺乏正确规范书写汉字的经验,书写习惯还处在初步养成的时期,正确的握笔姿势、按笔顺正确规范的书写对于他们来说还存在着一定困难,也是教学的难点。  ‎ 本课中,在学生把图片、象形字和现代的汉字建立联系的过程中,形成的这种勾联的思维意识还是需要教师进一步的引导。‎ 三、说教学目标 ‎1.看图对照,认识“日、月、水”等7个生字。‎ ‎2.会写“日、田”等4个字和捺、点2个笔画。‎ ‎3.通过观察,发现图画与汉字的关系。‎ 四、说教学重难点 ‎1.通过观察,发现图画与汉字的关系,认识“日、月、水”等7个生字。(重点)‎ ‎2.初步了解象形字的构字特点,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根据教学的重难点,我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 ‎1.兴趣教学法。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容易分散,而兴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教学中,我通过运用恰当的肢体语言和生动、活泼的儿童化语言;形式多样的识字游戏;从始至终让孩子们的注意力都放在课堂上,达到识字和组词的目的,提高识字能力。    ‎ ‎2.情境教学法。这是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现学科整合这两方面去考虑的。在教学中我通过图画,生动形象的板书,卡片游戏,小组比赛的形式重现知识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直接参与学习,在创设的情境中促使学生更好地识字。‎ ‎3.赏识教学法。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在学生练读字,词、参与游戏、展示学习成果、教师相机指导等环节,我活用赏识语言;当众表扬赏识;用欣赏、赞许的目光赏识;用友善的动作赏识;用模糊赏识等赏识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点,给学生注入了巨大的学习动力。‎ 六、说教学过程 ‎(一)猜字游戏,激趣导入 屏幕上有四幅图片和四个象形字,你们猜一猜这4个象形字分别代表我们现在用的哪个汉字?  ‎ 屏幕上分别出示“日、月、水、火”四个图片以及象形字,让学生逐图猜一猜这4个象形字分别代表我们现在用的哪个汉字?‎ ‎(二)引导质疑,感悟汉字的演变过程 出示太阳图片。请同学们说说太阳与我们人类生活有着什么密切的关系?(给人类温暖、光明、花草树木)太阳与我们学习的汉字又有什么联系呢?还有日是怎么演变来的呢?想知道吗?老师告诉你们,在很久以前,古人也非常喜欢太阳,那么古人是怎么记录太阳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电脑演示)古人就是用这个符号来记录的,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为了便于书写,就把这弯曲的笔画拉直写成这样的字了。(出示并板书“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的字,你们觉得有意思吗?这一课还有几个生字也是从图形变化来的,你们想不想看一看?依次演示“月、水、火”的汉字演变过程并板书。‎ ‎(三)交流展示,巩固识字。‎ ‎1.小伙伴互相读一读,比比谁读得好。    ‎ ‎2.教师找人读其他同学听听读音是否正确。可顺读,逆读,打乱读加深记忆。   ‎ ‎3.让学生领读。‎ ‎(四)点拨引导,了解字义 六七岁的孩子年龄小,注意力不易集中,如果生硬的讲解这个字第一笔什么,第二笔什么,你应该怎样写,无疑使孩子感到学汉字是枯燥的,没有意思的。如果让刚学汉字的六七岁孩子直观的图画中学习汉字观察孩子书写笔顺,再跟老师书写,并以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组词,小组自学的等形式学习生字,这样就能让他们对学习汉字激发出极大地识字兴趣和欲望。    ‎ (1) 看“日”的书写过程,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边书空一边说笔画。  ‎ 写的时候请同学们注意笔顺跟随,先写哪笔?再写哪笔?看看是怎样一笔一笔写成的?伸出小手试着在空中按笔顺写一写。(注意笔画横折弯钩是一笔)小组互学怎么记住“日”。    会写“日”了,那同学们能不能联系生活给“日”组词?(日记本、日历、今日、明日、日出、日落……)   ‎ (1) ‎“月”和“日”的学习较为相似,请学生自学“月”老师抽查,老师请一位同学教大家来写一些,一边书空一边说笔画。写的时候请同学们注意笔顺跟随,先写哪笔?再写哪笔?看看是怎样一笔一笔写成的?伸出小手试着在空中按笔顺写一写。(注意笔画横折弯钩和“日”一样是一笔,板书新笔画,横折弯钩)  ‎ 同学们学的很认真,能给“月”组词吗?(月亮、月光、月饼、月光……) ‎ (2) ‎“水”出示笔画书写过程,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边书空一边说笔画。写的时候请同学们注意笔顺跟随,先写哪笔?再写哪笔?看看是怎样一笔一笔写成的?伸出小手试着在空中按笔顺写一写。(注意笔画横撇是一笔,认识2种新笔画“竖钩”、“横撇”,学生跟着老师一起书空并板书。)  ‎ 联系生活试着用“水”自由组词。那位同学试着用“水”说一句简单的话?‎ 例如:1.我家门口的河水清清的。 2.我们要节约用水。   ‎ ‎(4)观察火的书写过程。抽生说出“火”的第二笔是什么?“火”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边书空一边说笔画。写的时候请同学们注意笔顺跟随,先写哪笔?再写哪笔?看看是怎样一笔一笔写成的?伸出小手试着在空中按笔顺写一写。联系生活试着用“火”组词看谁组的最多。‎ ‎(五)指导书写,规范姿势 在学生兴趣盎然地巩固了本课所学生字后,教师又通过“你们真厉害!认识了这么多的象形字,那看看能不能把他们写好?”这样的语言,给予了学生更高的挑战,激发起学生更积极的学习动机,来书写“禾、田”两个生字。‎ ‎10《升国旗》导学案 课题 升国旗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归类识记等方法,认识“升、国”等11个生字;认识“囗、纟”2个偏旁;会写“中、五”等4个字。  ‎ ‎2.正确朗读课文。在读中理解国旗的含义,知道升国旗是一种庄重的仪式,要立正敬礼,懂得尊敬国旗,热爱国旗的道理。 ‎ ‎3.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归类识记等方法,识记生字。‎ ‎2.懂得尊敬国旗,热爱国旗的道理。‎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国歌音频、天安门前升旗仪式或学校升旗仪式的视频。(教师)‎ ‎2.准备生字、词卡片。(教师) ‎ ‎3.预习字词,朗读课文。(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回忆生活,认读课题(用时:8分钟)‎ ‎1.板书课题《升国旗》,引导学生认读“升、国、旗”3个字。 ‎ ‎2.引导学生回忆自己见过或参与过的升国旗场面,交流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 ‎3.引导学生展开交流,重点说清升国旗是一种庄严的仪式,每个人都要尊重国旗。  ‎ ‎4.相机出示书中插图,重点引导学生说清升国旗、奏国歌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做。  ‎ ‎5.引导学生再次朗读课题,并交流识记“升、国、旗”3个字的方法。‎ ‎1.齐读课题,识记生字:“升”是翘舌音,“国”的声调是二声。2.自由交流:同桌交流学校每个星期一升国旗时的场面、电视中看到的升 国旗场面等。  ‎ ‎3.自由交流,注意将每句话说清楚,把句子说完整。  ‎ ‎4.一边观察插图一边交流:升国旗、奏国歌的时候要全体立正,严肃、认真,不讲话、不乱动,少先队员要向国旗敬队礼。‎ ‎1.在交流“国”的识字方法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字形展开想象来识记。例如,一个方形的宫殿(囗)中住着一个大王(王),嘴里含着一块宝石(、)。    ‎ ‎2.学生在交流“旗”的识字方法的时候,可以采用联系生活举例子的方法,说一说我们都见过哪些旗,如国旗、党旗、队 旗等。‎ ‎5.齐读课题,读准字音。说出自己是 怎样记住这些字的。如对比识记, “升”和“开”。加一加认识“国”。联系生活认识“旗”。‎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用时:10分钟)‎ ‎1.范读课文。  ‎ ‎2.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 ‎3.课件出示词语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 中国、国旗、五星红旗、国歌、升起、多么、美丽、立正。 ‎ ‎4.引导学生再次朗读课文,相机纠正字音。  ‎ ‎5.引导学生理清课文一共有几句话,再指名分句来朗读课文。‎ ‎1.认真听老师读课文,注意听清字音。 ‎ ‎2.借助拼音轻声读文,先读读拼音,再看看下面的字,遇到难读的字多读 几次。不能解决的问题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 ‎3.逐一读词,读准每个词语的音,读不准之处要注意听同学们是怎样读的。‎ ‎4.自读、开火车读、齐读,注意读准字音。“中”是翘舌音;“么”的韵母是e,读轻声。 ‎ ‎5.交流明确:这首诗歌共有3句话。努力读准每个句子。‎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句号通常表示一个完整句子的结束。这篇课文可以用数句号的方法帮助学生数句子。‎ ‎1.出示本课的会认字字卡,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 升  国  旗  中  红  歌 起  么  美  丽  立      ‎ ‎1.(1)齐读、指名读。  (2)小组内交流,有什么好方法能很快记住这些字:  ‎ ‎1.“立”和“丽”是同音字,可以通过组词加以区别,例如“美丽”“站 立”等。  ‎ 三、自主合作,识记生字(用时:10分钟)‎ ‎2.将生字卡片打乱顺序后发给学生,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认读生字,并组成词语。  ‎ ‎3.引导学生再次读文,尤其注意朗读带有生字的句子、难读的句子,引导学生读好句子。‎ ‎①加一加法:“中”“歌”“起”“红”。 ‎ ‎②联想方法:“立”,点像头,横像肩膀,点、撇像双腿,最后一横像地面。③熟字对比法:“升”和“开”,“么”和“公”。  ④字谜识字法:“王”字儿头上俩疙瘩,把“大”字儿压趴下。(美)   ‎ ‎2.小组合作,随机抽取生字并组成词语读。请小老师带领大家齐读。用接龙的形式组词语。3.通过朗读课文巩固、识记生字,注意读准字音,尤其注意句子中难读的字音。‎ ‎2.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识字方法,多给予鼓励。例如,识记“升”字时,我们可以用“数笔画”的方法,也可以用做动作的方法来识记。采用生活识字法,通过介绍我们喜欢的歌来记住“歌”字等。‎ 四、引导观察,指导写字(用时:10分钟)‎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引导学生认读“中、五、立、正”。2.指导学生书写“中”。 (1)引导学生观察“中”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 ‎(2)“口”要写得宽扁,竖写在竖中线上,上短下长。‎ ‎(3)引导学生进行书写,教师巡视。 ‎ ‎(4)投影展示,师生评议。‎ ‎1.认读要求会写的字,注意“中”“正”的读音是翘舌音。 ‎ ‎2.按照“一看,二写,三对照”的方式进行书写练习。  ‎ ‎(1)观察“中”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横、竖中线上的笔画。  ‎ ‎1.“五”在书写时要注意第二笔竖略微向左倾斜。‎ ‎2.教师指导学生书写“正”的时候要注意它的笔顺。     ‎ ‎3.学生书写时教师要巡视,及时给予指导。‎ ‎3.指导学生书写“五”。 ‎ ‎(1)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 ‎(2)范写并讲解书写要点,竖向笔画都要微微左斜,斜度基本相同,所有横向笔画之间等距。 ‎ ‎(3)引导学生进行书写练习。4.指导书写“立”“正”。 ‎ ‎(1)“立”第三笔是点,最后一笔横 要拉长,还要注意笔画之间的呼应。 ‎ ‎(2)“正”的笔顺:横、竖、横、竖、横。三个横向笔画之间等距,中间小横不要丢,最后一笔是长横。‎ ‎(2)一边倾听教师的指导,一边书空。 ‎ ‎(3)描红,临写。  ‎ ‎(4)认真观察大家书写的生字,指出值得自己学习之处,提出修改意见。 ‎ ‎3.先观察,再书写。 ‎ ‎(1)认真观察。  ‎ ‎(2)认真观察范写,并书空练习。 ‎ ‎(3)描红,临写。    ‎ ‎4.先仔细观察笔画的位置,然后在本上练写。‎ 五、实际体验,升华情感(用时:2分钟)‎ 播放国歌,模拟升国旗的情景。‎ 先回忆升国旗时怎样站立,再模拟情境。‎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 生将文中提到的升国旗注意事项应用到实际体验中。‎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检查复习,导入新课(用时:3分钟)‎ ‎1.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引导学生闭目想象国旗徐徐升起的画面。 ‎ ‎2.根据学生的发言出示词语,引导学生自由朗读,检测读音,并鼓励学生选词造句。  ‎ ‎1.一边倾听,一边想象升国旗的场面,自由交流自己的感受。  ‎ 学生在表达时,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围绕“尊重国旗”“注重升国旗礼 仪”这两方面进行交流。‎ ‎3.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巩固词语。‎ ‎2.在教师引导下读准词语:中国、五星红旗、国旗、国歌、升起、多么、美丽、立正。选择喜欢的词语说句子。 ‎ ‎3.自由朗读课文,读准词语。‎ 二、细读课文,品味情感(用时:25分钟)‎ ‎1.引导学生读课文的第一句,思考:我国的国旗是什么?  ‎ ‎2.教师出示“赛场上运动员高举国旗欢呼”的图片,引导学生带着自豪之情朗读第一句。  ‎ ‎3.引导学生朗读第二句,思考:国旗是怎样升起来的?国旗升起来时是什么样子的?相机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  ‎ ‎(1)出示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国旗慢慢升起的样子,理解“徐徐”。 ‎ ‎(2)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想象国 旗在风中飘扬的样子。 ‎ ‎(3)仿照“多么美丽”的形式进行说话训练。  ‎ ‎4.引导学生学习第三句。 (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并回忆每周一的升旗活动,思考:升旗时,少先队员应该怎样做? ‎ ‎(2)自由朗读第三句,用文中的话来说说小朋友在升旗时的做法。 ‎ ‎1.朗读第一句,交流:我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  ‎ ‎2.一边观察一边交流:运动健儿夺得冠军,举起象征国家的五星红旗欢呼,这多么令人自豪啊!我们要用自豪的语气读这句话。  ‎ ‎3.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自由交流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1)仔细观察国旗升起来时的样子,理解“徐徐”是“慢慢”的意思。(2)抓住“迎风飘扬”,想象画面。   ‎ ‎(3)自由表达:多么可爱、多么伟大、多么漂亮……‎ ‎1.本课词语与学生的生活有关,因此可以充分发挥生活体验对理解词语的重要作用。        ‎ ‎2.对于“敬礼”一词的 理解,教师可以出示不同场合敬礼的图片,例如军人敬礼、交通警察敬礼、少先队员敬礼等,借助观察理解“敬礼”的意思。 ‎ ‎3.如果有学生提问:为什么升国旗时一定要敬礼?教师要给孩子以正面解答,例如:国旗是国家的标志。为了能让国旗在祖国上空飘扬,我们的先辈们献出了鲜血和生命,升国旗就是为了表示对祖国的尊重和热爱,表示对先烈们的怀念和敬仰。‎ ‎(3)指导学生做动作,理解“立正”的意思,让学生回忆体育课上老师要求他们立正的时候,他们是怎样做的。学生通过具体的动作表演就能准确理解“立正”的意思。(4)进行朗读表演。‎ ‎5.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 ‎(1)让学生充分回忆生活中升国旗的主要场合。  ‎ ‎(2)播放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获得金牌时升国旗的视频,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并有感情地朗读。‎ ‎4.学习第三句:(1)仔细观察插图中小朋友的动作、表情、神态,结合自己升国旗时的生活经验,知道升国旗时要严肃认真、立正站好,少先队员行队礼。 ‎ ‎(2)结合“立正”“敬礼”来明确少先队员的做法。‎ ‎(3)在插图的提示下做“立正”“敬礼”的动作,理解“敬礼”的意思。 ‎ ‎(4)朗读第三句。‎ ‎5.自由交流:  ‎ ‎(1)小组交流:在我们的校园里,在政府办公楼前,在奥运会等重大赛事中都有升旗活动。(2)观察画面,再次体会国旗冉冉升起的情景,感受庄严、神圣的时刻,读出自己的自豪感,抒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深入理解,指导背诵(用时:10分钟)‎ 1. 引导学生自由朗读全文,读出自己的感情。 ‎ ‎2.引导学生借助插图背诵课文。 ‎ ‎3.引导学生进行表演性诵读。‎ ‎1.带着自豪的感情朗读全文,先自读,再小组读,最后齐读。  ‎ ‎2.一边看课文插图,一边练习背诵。 ‎ ‎3.模仿升国旗时的动作,来表演背诵课文。‎ 如果学生背诵有困难,可以帮助学生列出背诵提纲:国旗是什么样的?是怎样升起来的?升国旗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 ‎1.总结课文,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   ‎ 四、总结全文,拓展练习(用时:2分钟)‎ ‎2.让学生回家给家长朗诵《升国旗》一文,家长欣赏并评价。 ‎ ‎3.布置作业:与家长合作画一面国旗。‎ ‎1.总结学文方法:能够借助看画面、做动作、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准备给家长表 演。  ‎ ‎3.结合自己对国旗的了解,与家长合作画一面国旗。‎ 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可以请家长协助,相机丰富一些与国旗相关的知识。‎ ‎10 升国旗 ‎[教学目标]‎ ‎1.认识“升、国”等11个生字和国字框、绞丝旁2个偏旁,会写“中、五”等4个生字。‎ ‎2.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国旗的含义,知道升国旗是一种庄重的仪式,要立正敬礼,懂得要尊敬国旗,热爱国旗。‎ ‎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归类识记等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课时]1课时 一、歌曲导入,揭示新课 ‎1.(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同学们,这个音乐你们都很熟悉吧,你平时会在什么时候听到它?‎ ‎2.学生讨论交流,指名回答。(在升国旗时)‎ ‎3.揭题:同学们说得太对了,升国旗时演奏的就是我们的国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升国旗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升国旗。)‎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词。‎ ‎2.听课文录音,学生小声跟读。‎ ‎3.再次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课文生字词。读完后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五wǔ星xīnɡ红hónɡ旗qí升shēnɡ起qǐ多duō么me国ɡuó歌ɡē声shēnɡ中zhōnɡ 美měi丽lì立lì正zhènɡ ‎(1)指名认读,教师相机正音。提示:“国”是三拼音节,“升、中、红”是后鼻音。‎ ‎(2)去拼音,开火车认读。‎ ‎4.认识国字框、绞丝旁2个偏旁。‎ 三、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出示:五中立正)你们还认识它们吗?让学生自由举手读,老师相机正音,并进行口头组词。‎ ‎2.你学会了哪些生字?介绍一下你的好方法。学生自由识记,介绍方法如:数笔画。‎ ‎3.课件演示会写字笔顺书写动画,学生书空。‎ 四、精读课文,品读感悟 ‎1.指导看图引读,出示第一句:五星红旗,我们的国旗。‎ ‎(1)我们的国旗是什么样子的?(出示五星红旗的图片)‎ ‎(2)指导朗读: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你能用自豪的语气读读这句吗?‎ ‎(3)指导朗读第一句。自由练读,全班齐读。‎ ‎2.课件播放升旗仪式视频,引读第二、三句。‎ ‎(1)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在升国旗的时候我们还听到了什么?‎ ‎(2)在国歌声的伴奏下,国旗缓缓升起时,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会自豪庄严的情感)(3)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升得多高啊!在祖国的蓝天上空随风飘扬。多美啊!谁能把这样的美丽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达出来?(指名读)‎ ‎3.学习第四、五句。‎ ‎(1)升国旗的时候,同学们应该怎么做呢?(立正、脱帽、敬礼)‎ ‎(2)教师引导学生认读,用开火车的方式读。(强调要特别注意的字音)‎ ‎(3)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为什么要立正,向国旗敬礼吗?(指名回答)是的,国旗代表着我们的祖国,向国旗立正、敬礼,就表示我们对国旗的尊重,也表示对我们伟大祖国的热爱和尊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上动作读,加上表演读。练习背诵。‎ ‎[教学反思]‎ ‎ 教学本课时,我借助国歌创设情境,使学生的听觉、视觉受到了很好的刺激,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在教学本课知识时,我又结合课文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告诉学生:国旗是祖国的象征,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是无数革命英雄用鲜血染成的,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尊敬它、爱护它。‎ ‎4《四季》导学案 课题 四季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尖、说”等9个生字和言字旁、虫字旁、折文3个偏旁,读准多音字“地”的字音;会写“天、四、是”3个字。  ‎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初步了解四季的特征,感受四季的美丽。 ‎ ‎3.模仿课文,说说自己喜欢的季节。‎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认识言字旁、虫字旁、折文3个偏旁。‎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 ‎2.预习字词,朗读课文。(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 ‎1.课件出示春、夏、秋、冬的图片。 ‎ ‎2.教师引导学生选择一幅最喜欢 ‎1.欣赏美丽的图片。 ‎ 看图环节,教师要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 的图片,仔细观察,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 的。  ‎ ‎3.引出课题。‎ ‎2.根据图片中草芽尖尖、荷叶圆圆、谷穗弯弯、雪人顽皮等来回答问题。(春、夏、秋、冬)    ‎ ‎3.齐读课题。。‎ ‎ 引导学生抓住景物特点,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并展开丰富的想象,描述出不同季节的 景物特征,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及表达能力都能得到训练。‎ 二、初读课文, 识记生字(用时:10分钟)‎ 1. 范读课文。  ‎ ‎2.引导学生根据拼音读课文。  ‎ ‎3.出示会认字卡片,引导学生采 用各种方式认读生字。  ‎ ‎4.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提出要求:‎ ‎(1)读准字音,边读边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 ‎(2)数一数课文中有几句话,把它们读通顺。‎ ‎1.听教师范读课文,听准字音。 ‎ ‎2.自由朗读课文。 ‎ ‎3.学生识字。  ‎ ‎(1)齐读生字(按顺序读或不按顺序读)。 ‎ ‎(2)开火车读。 ‎ ‎(3)小老师领读。‎ ‎(4)去掉拼音读——男女生比赛读。 ‎ ‎(5)摘果子游戏:如果摘果子的学生对了,其他学生跟读。‎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1.指导学生读文时,要求学生逐字逐句地读准字音,避免唱读、指读。    ‎ ‎2.教师要引导学生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识记生字,要注重培养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认识生字的能力。‎ 三、再读课文, 检查反馈(用时:10分钟)‎ ‎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  提出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 ‎2.引导学生说一说哪些字的读音 应该特别注意,哪些字的字形应该 注意。  ‎ 每小节请2~3名学生。 ‎ ‎1.(1)学生比赛读课文的一个小节。  ‎ ‎(2)组长指名参赛。  ‎ ‎(3)学生点评。  ‎ ‎2.汇报。  ‎ ‎(1)值得注意的字的读音:“春、四、是”的 读音;“就”的韵母是iu,不是iou;“地”‎ 教师要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领下先组内分段朗读,再赛读。读后要参与评价。‎ ‎ 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哪位同学读得最棒?能说出好在哪儿吗?      ‎ ‎3.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字形。  ‎ ‎4.指导学生认识“讠、虫、夂”3个新偏旁。‎ 是多音字,在本课读轻声de。(2)值得注意的字形:‎ ‎①“尖”上边不是“小”, 短竖上没有钩;‎ ‎②“冬”下边是两点。  ‎ ‎3.学生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字形。  ‎ ‎4.识记新偏旁,了解“虫、文”在做部首时 发生的变化。‎ 四、指导书写,仿写演练(用时:10分钟 ‎1.引导学生发现“天、四、是”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 ‎2.播放“天、四、是”的书写动画,提醒学生在写每个字时应注意什么。  ‎ ‎3.提醒坐姿:身坐正,脚放平。‎ ‎1.交流发现“天、四、是”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 ‎2.明确在写每个字时应注意什么。  ‎ ‎3.练习书写。着重明确“四”字要写得扁一 些,第四笔是竖弯。‎ ‎1.教师要示范书写, 给学生展示书写动作和书写过程,并引导学生注意观看,使学生体 会到汉字的美蕴含在 每一笔中,从而受到审美教育。‎ 五、质疑问难,拓展延伸(用时:5分钟)‎ ‎1.引导学生提出自己在课文中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根据学生的质疑相机引导学习一句,扶一放三,使 其能举一反三。‎ ‎2.引导学生讨论:草芽为什么对小鸟说他是春天?还有什么可以说自己是春天?‎ ‎1.交流反馈。‎ ‎2.发挥想象,交流汇报:迎春花也可以说自己是春天,柳芽也可以说自己是春天……‎ 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没读懂的地方来设疑,培养学生学会质疑的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复习生字, 导入新课(用时:8分钟)‎ ‎1.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2.引领学生复习生字。(幻灯片出 示生字) ‎ ‎3.幻灯片出示词语,引导学生读词语,可以男女生比赛读或指名读。‎ ‎1.学生倾听。‎ ‎2.复习生字。‎ ‎3.男女生比赛读,个人读。‎ 课前复习要注意精练,不必落实到每一个人。‎ 二、看一看,说 一说,初识美(用时:7分钟)‎ ‎1.课件出示四季美景。  2.范读,引导学生思考:四季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赞美四季的美景吗?‎ ‎1.欣赏四季美景。  ‎ ‎2.听老师范读,交流汇报:(1)四季真美啊!‎ ‎(2)四季多漂亮啊!‎ 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观察图画和阅读文本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学生通过读来感受四季的美,并由衷地赞美。‎ 三、读一读,品一品,感悟美(用时:15分钟)‎ ‎(一)春  ‎ ‎1.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歌第1小节,思考:从哪些词感 受到了春天的美丽?  ‎ ‎2.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尖尖的。3.出示幻灯片引导学生想象:用手摸尖尖的草芽是什么感觉? ‎ ‎4.指导朗读。‎ ‎5.引导想象草芽的心情。6.引导学生边读书边思考:读了这一小节,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一)春  ‎ ‎1.自由读文,找出“草芽尖尖”。    ‎ ‎2.齐读“草芽尖尖”,回答:铅笔尖尖、铁钉尖尖……  3.说明自己想象中的尖尖的草芽是嫩嫩的。  ‎ ‎4.朗读“草芽尖尖”,感受草芽的鲜嫩。‎ ‎5.经过一冬的沉睡,草芽破土而出,给大地披上美丽的绿衣裳,美极了!草芽高兴极了。学生用高兴的语气读读关于春天的诗句。  ‎ ‎1.由于本课和生活实际相关,教师一方面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将语文课与生活经验相联系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并注重学生词汇的积累。‎ ‎2.教师应该用课件或小黑板出示第1小节学习思路,帮助学生把握好第1小节的学习方法。‎ ‎3.在学习“秋”这部分 ‎7.春天还有哪些代表性事物?同桌之间说一说。8.你能用其他事物补充诗歌吗?利用课件提示句式。 ‎ ‎9.指导背诵第1小节。(二)夏  ‎ ‎1.引导学生按照学习第1小节的方法学习第2小节。  ‎ ‎2.引导学生想一想荷叶是什么样子的。(出示荷塘美景) ‎ ‎3.指导朗读。 ‎ ‎4.指导背诵。 ‎ ‎(三)秋  ‎ ‎1.引导学习第3小节。2.指名读文。  ‎ ‎3.引导学生读到秋天,思考:有哪些问题想提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 ‎(四)冬  ‎ ‎1.出示第4小节图文,引导学习。 ‎ ‎2.引导学生想象雪人是怎样挺肚子的。 ‎ ‎3.指导朗读 ‎6.小组交流质疑:为什么草芽说自己是春天?  小组合作探究得出答案:草芽是春天的代表性事物。 ‎ ‎7.汇报。 ‎ ‎8.补充诗歌:  (柳芽嫩嫩),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 9.背诵第1小节。(二)夏  ‎ ‎1.按照学习第1小节的方法学习第2小节。 ‎ ‎(1)小组合作学习。  ‎ ‎(2)交流学习成果:为什么荷叶说他是夏天?  ‎ ‎2.汇报:像小伞、像圆盘。3.有感情地读课文。 ‎ ‎4.汇报背诵。 ‎ ‎(三)秋  ‎ ‎1.观赏教师课件出示第3小节图文。 ‎ ‎2.读秋天的诗。  ‎ ‎3.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汇报。‎ ‎(四)冬  ‎ ‎1.欣赏第4小节图文。 ‎ ‎2.表演雪人是怎样挺肚子的。  ‎ ‎3.带着动作读文,读出雪人的顽皮可爱。‎ ‎ 内容时,教师还要注意渗透思想教育,教育学生粮食来之不易。   ‎ ‎4.在学习“冬”这部分内容时,可以让学生配合动作演一演。如“大肚子一挺”,朗读中加上动作,学生会更感兴趣。‎ 四、演一演,评一评,再现美(用时:6分钟)‎ ‎1.不知不觉间,我们走进了四季王国,一起聆听了草芽、荷叶、谷穗、雪人的快乐告白,也结束了美妙的四季之旅,让我们再来齐读这首美丽的小诗吧! ‎ ‎2.引导学生评价。‎ ‎1.四名学生上台合作表演读。‎ ‎2.互相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评价时,要以鼓励为主,便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 五、拓展活动, 颂四季美(用时:4分钟)‎ ‎1.开展诵读比赛。  ‎ ‎2.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四季的美。‎ ‎1.赛读、诵读优美的课文。2.交流汇报,说一说自己心中的四季美景。‎ 对于学生对四季之美的赞美,不要苛求,要多鼓励。‎ ‎4 四季 ‎[教学目标]‎ ‎1.会认“尖、说”等10个生字和言字旁、虫字旁、折文3个偏旁,读准多音字“地”的字音。会写“天、四、是”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图文结合理解诗歌内容,初步了解四季的特征,感受四季的美丽。模仿课文说说自己喜欢的季节。‎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认识3个偏旁。‎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四季的美丽。‎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和言字旁、虫字旁、折文3个偏旁,读准多音字“地”的字音。会写3个生字。(重点)‎ ‎2.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美丽的图画,你们想看吗?(播放四季景物——可爱的草芽、荷叶、谷穗、小雪人图片的课件。)‎ ‎2.选择一幅你最喜欢的图画,仔细观察,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3.师:它们呀,给美丽的大自然写了一首优美的诗歌——《四季》。‎ 二、整体感知,质疑问难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边读边圈出课文生字,多读几遍。(教师引导“地”的读音)‎ ‎(2)课件出示词组:说话青蛙夏天尖尖(讲解“言字旁、虫子旁、折文”,引导学生学会熟字+熟字的识字方法,如“小+大=尖”)‎ ‎(3)再数一数课文中有几句话,把它读通顺。‎ ‎2.小组交流,看看小伙伴间能不能把你不理解的问题解决。‎ ‎3.反馈。‎ ‎(1)课文有几句话?读完后,你知道了什么?‎ ‎(2)提出难点,全班交流解决。‎ 三、朗读诗歌,识记生字 ‎1.让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笔顺,老师示范书写。‎ ‎2.老师引导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四、是、天”3个生字。‎ ‎3.学生练习,独立书写,评讲,看谁写得美观。‎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初步了解四季的特征,感受四季的美丽。(难点)‎ ‎2.模仿课文,说说自己喜欢的季节。‎ ‎3.背诵课文。‎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卡,老师随机抽取,让学生开火车读出卡片上的生字。‎ ‎2.师:火车顺利到站,让我们一起接着去领略四季的美景吧!‎ 二、学习第一小节 ‎1.学习课文,指导学生按(读,说,问,读,演)的方法学习第一节。‎ ‎(1) 读:请一位同学读第1小节。‎ ‎(2) 说:从第一小节你知道了些什么?能和同学们说说吗?(草芽尖尖)‎ ‎2.师:(看图)青青的小草刚冒出地面,很尖很嫩。所以我们可以把“尖尖”读得轻一点,细一些。(课件出示课文)范读,让学生自由举手读。‎ ‎3.师:读了这一节,你们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老师可适时点拨)‎ ‎4.师:草芽对小鸟说了些什么?(“我是春天。”)‎ ‎5.师:草芽跟小鸟都不会说话,为什么作者用“说”字呢?(学生互相讨论,明确作者把草芽当作人,当作小朋友来写了,这样我们读起来的时候很有趣,很高兴。)‎ ‎6.指导朗读,师拓展小结:春天里小草悄悄探出了头,露出尖尖的小芽,传达出春的讯息,它就是春的使者。聪明的你发现春天里还有哪些景物呢?(指名学生说,师相机出示课件图片。)三、学习第2~4小节。‎ ‎1.师:嗯,刚刚同学们读得真不错,现在我们一起回忆一下刚刚我们是怎样学习第一小节的吧,首先我们是先读一读这一小节,然后怎样啊?然后说一说在读了这一节后我们知道了些什么?接下来再问一问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最后再有感情地读一读课文。同学们,一年中除了春天,还有哪几个季节呢?‎ ‎2.师:现在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课文,挑一个你最喜欢的季节多读几次,然后同桌之间相互用上面这种方法来交流一下,看哪一组小伙伴交流得最投入,好吗?‎ ‎3.指导学生学习第二至四小节。(方法如第一小节)‎ 四、拓展练习 ‎1.欣赏四季景色。(课件逐一出示四季的图画,指导学生用文中的句式说一说)‎ ‎2.师:各种美丽的景物组成了美丽的一年四季。你们也可以用自己的画笔把这四个季节画下来,你们看,老师这里就有一幅画,也是一位小朋友画出来的。‎ ‎3.让学生自由画画,鼓励学生给画涂色。‎ ‎[教学板书]‎ ‎4四季 春天:草芽夏天:荷叶 秋天:谷穗冬天:雪人 ‎[教学反思]‎ 上课伊始,我通过多媒体课件依次呈现美丽的春、夏、秋、冬四季景色,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走进课堂,把学生带入了一个有图、有声、有色的教学场景。同时引导他们边看图边交流感受:“春天,小草芽是什么样的?”“你为什么最喜欢冬天?”学生在看和说的过程中,对四季有了更深的认识,语言表达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训练与提高。‎ ‎《四季》教材简说 ‎ 这是一首富有童趣的诗歌。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诗歌采用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读来琅琅上口,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四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观察和想象。‎ ‎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 ‎《四季》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识字:‎ ‎⑴‎ 初读课文,自学生字。可以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自己喜爱的部分可以多读几遍。‎ ‎⑵本课十一个生字中,“说、是”是翘舌音,“圆”是整体认读音节,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识记字形,可先让学生学习本课的新偏旁“月、雨、口、禾”,然后让学生感知本课生字的字形,并自主识记,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互相交流识字方法的机会。以下识字方法供参考:‎ ‎①形象识记:“叶”。‎ ‎②加一加:+火=秋月+土=肚。‎ ‎③比一比,记一记:让学生找一找与本课生字相像的熟字,在比较中加深记忆。如,是—足;惊—就。‎ ‎⑶教师可运用课件或折铁丝演示来教学“、乙”:显示“、乙”两个笔画,逐渐伸直成一笔,再弯曲成“、乙”,让学生形象感知这两个笔画均为一笔写成。‎ ‎2.写字:‎ ‎ 指导书写时,先让学生读读“七、儿、九、无”,再找找这四个字的共同笔画。要在学生对字形有了印象的基础上指导写字。‎ 七:可以编口诀记忆形和义:“十字一竖向右弯,它比十要少上三。”‎ 儿:起笔为竖撇。‎ 九:第二笔为“横折弯钩”。‎ 无:与“天”不同,最后一笔是“”。‎ 教师可以通过板书让学生体会“、乙”这两种笔画折角运笔用力的大小,提醒学生折角要写得圆润。‎ 二、朗读感悟 ‎1、让学生在反复读课文的基础上,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课文所写的事物是每个季节有代表性的事物。如,草芽是春天特有的,雪人是冬天特有的。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每个季节还有哪些代表性事物,让学生认识四季,感受四季的美好。‎ ‎2.熟读成诵。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朗读:个人读、同桌对读、小组轮流读、分角色读、做动作读……通过朗读表现学生自己的感受。如,“草芽尖尖”可读得轻细,表现出草芽的柔嫩;谷穗“鞠着躬说”,可读出谦虚的感觉;“雪人大肚子一挺”,可以做挺肚子的动作,以表现雪人顽皮的样子。对学生的创造,教师应充分给予鼓励。‎ ‎3.“是”这样的句式在课文中出现了三次。可在学生朗读感悟的基础上,用这样的句式练习说话。‎ 三、实践活动 ‎1.课前,让学生利用假日去观察秋天的景物。课中,让学生汇报自己的观察所得,说说秋季的景物。‎ ‎2.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然后,把自己最喜欢的季节画一画,最后全班交流。‎ 四、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2课时。‎ 五、资料袋 四季花 一月水仙清水养,‎ 二月杏花伸出墙,‎ 三月桃花红艳艳,‎ 四月杜鹃满山冈,‎ 五月牡丹笑盈盈,‎ 六月栀子戴头上,‎ 七月荷花别样红,‎ 八月桂花甜又香,‎ 九月菊花傲秋风,‎ 十月芙蓉迎寒霜,‎ 十一月山茶初开放,‎ 十二月梅花雪里香。‎ ‎《四季》学法指导 ‎1.初读:读准字音,感知内容:即慢速地、大声地读。‎ ‎2.再读:整体感知,加深印象:即速度稍微加快读。‎ ‎3.三读:圈圈划划,识记生字:即把本课要求识记的生字划出来。‎ ‎4.四读:试读课文,巩固生字:即能够把课文较通顺、流利地读出来。‎ ‎1《天地人》导学案 ‎ 课题 天地人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读、观察图画、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天、地”等6个生字。‎ ‎2.初步学习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通过听读、观察图画、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生字。‎ ‎2.读准“人、你、我”的字音。‎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 ‎2.预习生字词。(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用时:5分钟)‎ ‎1.引导学生进行“猜字谜”的互动活动。谜面:小时四条腿,中年两条腿,老了三条腿。 ‎ ‎2.引导学生根据腿的数量猜测出谜底“人”。3.板书“人”,并小结补充课题“天”和“地”。‎ ‎1.清楚地读出谜面、理解谜面,根据自己的理由猜测谜底。 ‎ ‎2.根据教师提示“小时四条腿,中年两条腿,老了三条腿”,猜测出谜底是“人”。 ‎ ‎3.齐读课题。‎ 如果谜语猜起来有难度,教师可给予动作上的提示。‎ 二、交流探究,识记生字(用时:20分钟)‎ ‎(一)识记“天地人”。  ‎ ‎1.出示“人”的字理图,引导学生观察“人”的字理演变过程。    ‎ ‎2.引导学生讨论:生活中在哪里见 过“人”字?  ‎ ‎3.引导学生交流识记“人”字的好方法。  4.出示“天”的字理图,引导学生观察“天”的字理演变过程,进而认识这个字。    ‎ ‎5.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记“天”字,教师相机点拨。 ‎ ‎(一)1.观察图片,看清“人”的字理演变过程,了解人直立行走和有手的特点。  ‎ ‎2.自由交流,借助生活场景图片,如男人、女人的图片等帮助学生读准“人”的字音和字义。 ‎ ‎3.汇报识记“人”字的方法。 ‎ ‎(1)数笔画:第一笔是撇,第二笔是捺。  ‎ ‎(2)猜字谜:春节放假三日。 ‎ ‎4.认真观察“天”‎ ‎1.学生在开火车组词的时候注意引导学生组不同的词,并有意识引导学生识记常用词。      ‎ ‎2.学生带的照片可以多样些,不要只局限于自己的全家福。3.学生交流的识字方法只要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识记生字就要鼓励。要鼓励学生联系生活识记生字。‎ ‎4.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时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归纳常见、实用的好方法,有助于今后的识字教学。 ‎ ‎6.引导学生展开小组合作,交流识记“地”的好方法。‎ ‎7.出示“草地、土地、沙地、雪地”的图片帮助学生联系生活识记生字“地”。  ‎ ‎(二)识记“你我他”。 ‎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场景识记生字“你我他”。达到整体识记即可。  ‎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识记字音,了解字义,并在同桌之间交流。  可出示“你我他”三张生字卡片,鼓励每三人一组选好各自的生字,然后上台做游戏。  ‎ ‎3.引导学生汇报,请记忆字形方法巧妙的同学当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  ‎ ‎4.引领学生开展游戏活动,巩固生字。  ‎ ‎(三)朗读感悟。‎ 指导学生读文。‎ 的字理演变过程。发现:“天”像正面站着的“人”,头顶上有一个方框,表示人头上是“天”。  ‎ ‎5.汇报识记“天”字的方法。‎ ‎ (1)联系生活识字法:如,阴天、晴天、雨天  ‎ ‎(2)加一加变新字:“人”字加两横就是“天”。  ‎ ‎6.认读,汇报识记“地”的方法。‎ 组合法:土+也=地  ‎ ‎7.开火车轮读生字,组词多且准确的小组获胜。获胜小组获得生字卡,当小老师领读。  ‎ ‎(二)1.小组合作交流识记“你我他”。如:我是生活委员,你是班长,他是体育委员。  ‎ ‎2.通过小组游戏识记“你我他”。如:我是×××,很高兴与你们成 为朋友,你喜欢我吗?他是你的同桌吗? ‎ ‎3.交流时要认真倾听同学识字的好方法。如:用“比一比”或“换一换”‎ ‎5.学生交流识记生字时,教师要重视纠正字音。‎ 的方法(地——他)识记“他”。‎ ‎4.玩开火车扩词游戏。 (三)朗读感悟。‎ 三、游戏互动,巩固识字(用时:10分钟)‎ 摘苹果游戏:学生认读生字卡片,谁读对了“苹果”就归谁,看谁的“苹果”摘得多。‎ 读生字,做游戏。 ‎ 教师可先亲自示范游戏方法,并注意鼓励胆子小的同学参与游戏。‎ 四、交流总结,拓展延伸(用时:5分钟)‎ ‎1.总结:这节课你都学会了哪几个生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 ‎2.把你今天学会的生字及识字方法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1.汇报本课的学习收获。 2.根据教师的要求把自己识记生字的好方法说给爸爸妈妈听。‎ 学生交流收获时,要鼓励学生说完整话。‎ ‎《识字1 天地人》‎ ‎[教学目标]‎ ‎1.会认“天、地、人”等6个生字。‎ ‎2.通过听读、观察图片、联系生活等方法,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3.初步学习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发展演变,学习汉字。‎ ‎4.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通过听读、观察图片、联系生活等方法会认本课6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教学课时]1课时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 ‎1.教师播放儿歌,学生边读边做动作。‎ 上课铃声响,我们快步走进课堂。书本文具放整齐,静等老师把课上。用心听,仔细想,身子坐正向前方。上课发言先举手,遵守纪律不要忘。‎ ‎2.(课件出示傅抱石的图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图片。‎ 师:你看到了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情况,出示课题。)‎ 二、朗读课文,初识“人”‎ ‎1.学生打开课本,教师纠正读书姿势。(设计意图:学前常规教育融于教学中)‎ ‎2.教师范读课文。(先读课题,再读课文)学生跟读。‎ ‎3.课件出示古人行鞠躬礼的图片。引导学生说话。‎ ‎4.师:是啊,古人是非常注重以礼待人的,在路上遇到别人,或请别人帮忙(拜别、感谢)都是要行礼的。(出示甲骨文“人”字)所以我们古人造出来的“人”字就是一个谦虚有礼,懂得尊重他人的“人”。‎ ‎5.师:那谁知道现在的“人”字是怎么写的呢?(鼓励学生大胆上黑板书写,对于学生书写的对与错,都予以肯定,然后再纠正。)‎ ‎6.教师出示“人”站立的图画,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和图画的相似性,帮助学生识记字形。‎ ‎7.(教师出示生字“人”)教学认读,学生齐读两遍。引导识记字形。‎ 三、图文结合,学习“天、地”‎ ‎1.师:同学们,老师经常教导大家要做一个头顶天、脚踩地、堂堂正正的人。那你们知道“天”和“地”这两个生字怎么读写吗?(教师在黑板上书写“天、地”)教师领读,学生齐读两遍。‎ ‎2.(课件出示小篆体“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这张图片看上去像什么?(学生自由讨论交流,举手发言)‎ ‎3.出示“天”字的字体演变动画,引导学生了解其演变过程。出示晴天、阴天、雨天等图片。(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指名读,正音)出示“天”字的字体演变动画,引导学生了解其演变过程。出示晴天、阴天、雨天等图片。(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指名读,正音)‎ ‎4.师:我们头上顶的是天,脚下踩的是地,那么“地”‎ 字有什么特点呢?(课件出示草地、菜地、沙地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都是土地,因此“地”的偏旁是“土”,教师范读,指名读,学生领读,正音。)‎ ‎5.(出示生字“地”)教师引导学生组词。‎ 四、教学“你、我、他”‎ ‎1.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天、地、人”三个生字,谁还记得怎么读?(出示生字,指名读、抽读,师相机正音)我们经常会说“小朋友是一家,不分你我他”。那谁知道“你、我、他”这三个字怎么读?(教师引导认读生字)谁能说说“你、他”有什么共同点呢?(引导学生认识单人旁,识记字形)‎ ‎2.游戏互动,理解“你、我、他”。‎ ‎(1)游戏方式:‎ ‎①三人为一小组,小组成员戴上“你、我、他”三个生字的头饰。‎ ‎②用一问一答形式说话,例如“我是红红,很高兴认识你。”‎ ‎(2)小组内练习,派小组上台表演。‎ ‎[教学反思]‎ ‎《天地人》这节课在学习时,难免会产生畏难心理。所以在教学时,我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用生活中形象直观的情景画面引导学生感知,并通过语言引导学生识记字形,把生字学习与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 ‎《天地人》教材解析 ‎  本课是识字单元的开篇,以国画为背景,展现了6个汉字,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第一组3个字向我们呈现了画面中3个主要的事物"天地人"。"天"覆盖万物,"地"负载万物,天地之间以"人"为贵。第二组生字"你我他"是生活中常用的3个人称代词,不仅反映中华文化对"人"的重视,还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往。这6个生字是生活中常用的汉字,要紧密联系生活来学习。‎ ‎《天地人》教学建议 一、识字 ‎ 本课6‎ ‎ 个生字以三字一组分两行的方式呈现,易于学生朗读、记忆。针对课文编排的特点,建议教学时以3 个字为一组进行教学。第一组可以充分借助课文插图,让学生说说图意,在看图说话中引出“天地人”3 个字。第二组可以通过师生对话引出“你我他”,把识字和日常表达结合起来,充分借助日常用语进行听读、正音。‎ ‎ 本课要认的6 个生字中,“人”的声母是卷舌音,“你、我”是第三声,单个字读要注意读到位。由于学生还未学习拼音,建议借助图片、听读、创设情境交流等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读准字音。‎ ‎(1)图片示范正音。可以依次出示一组相关图片,如“老人、年轻人、男人、女人”,教师手举对应的生字“人”示范读,学生跟读,理解字义。‎ ‎(2)场景听读正音。如,借助生活场景认读“地”,教师可以用枚举法展示各种生活场景:铺满土的叫土地;铺满沙的是沙地;长满草的是草地;铺满雪花的是雪地。教师手举生字卡片“地”,听学生的发音,并及时正音。‎ ‎(3)日常交流正音。“你我他”是日常交流用语,可以衔接入学教育的内容,创设交流氛围。如教师一手举生字“你”,问“你叫什么名字”,并把生字卡片“你”递交给学生;一手举生字“我”,说“我是你们的语文老师”。出示生字“他”,指学生问“他叫什么名字”,并把生字卡片“他”递给这名学生。在交流递送生字卡片的过程中正音识记生字。‎ ‎ 本课要求识记6 个生字。“天、人”结构较简单,“地、我”结构相对复杂,“你、他”带有相同的部件。教学中可以借助图片、动作、生活场景等,形象化地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感受汉字的趣味性。‎ ‎(1)生活语境识字。‎ ‎ 本课6 个生字都是常用字,我们可以呈现各种生活中带有生字的图片,通过不同语境帮助学生识记、认读生字。‎ ‎(2)比较识字。比较“地”和“他”,说说不同在哪里。‎ ‎(3)动作猜字。辨认“天”和“人”,可以根据字形请学生上台演示动作,其他同学猜汉字。‎ ‎ 学有余力的话,可以结合生活,积累“天地、他人”等词语。‎ 二、课文学习 ‎1. 朗读指导。‎ ‎ 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朗读课文,因此读正确是本次朗读教学的主要内容。‎ ‎ 由于学生还没有学拼音,因此教师要重视正确示范和听音纠正。教师示范朗读时,要把声调读清楚,特别注意“你、我”的声调都是第三声,三字连读时,“你”要读成半上,与第二声相似,“我”的声调要读完整。‎ ‎ 本篇课文内容比较简单,仅呈现了6 个汉字,中间没有标点符号。朗读时,教师应结合内容理解,引导学生一组三字连贯读,要避免6 个汉字一字一顿地读。‎ ‎2. 理解运用。‎ ‎ 在语境中理解运用。“天地人”的教学在借助插图理解的基础上,可以结合语境带学生读一读,在新语境中进一步理解字义。如:‎ 晴天、阴天、雨天 草地、菜地、雪地 男人、女人、老人 ‎ “你我他”的教学可以三人小组互相交流,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拿着生字卡片进行自我介绍、询问他人的方式,在交流中巩固生字,如,“我叫李小明。”“你叫什么名字?”“他是你的同桌同学吗?”‎ ‎ 引导学生理解感受“你我他”之间的关系,可以采用三人小组互相交流的形式,但要重在生字的识记、认读,避免将这一实践活动变成口语交际。教学时,可以为三人小组准备一套“你我他”的生字卡片,引导学生以选生字、递送卡片的方式促进对生字的识记认读和理解运用。‎ ‎《天地人》说课稿 一、说教材 ‎《天地人》是本册教材的第一课,也是“新”字的直接体现,它将第一个单元的识字放在汉语拼音之前,先识字突出了汉字学习的重要地位,同时体现了幼小衔接,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本课是识字单元的开篇,采用了中国传统蒙学文化《三字经》为体例,以国画为背景,展现了6个汉字。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第一组三个字向我们呈现了画面中3个主要的事物“天地人”。“天”覆盖万物,“地”负载万物,天地之间以“人”为贵。第二组生字“你我他”是生活中常用的3个人称代词,不仅反映中华文化对“人”的重视,还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往。‎ 二、 说学情 学生刚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生活,良好的学习习惯尚未形成,学习注意力维持时间尚短,学习兴趣容易被激发,也容易消散。因此,识字教学必须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 很多同学在上学之前都认识一些字,这个单元的字都是高频字,在日常生活中都已经在运用,熟识度很高,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容易。本单元的四篇识字课是没有学习汉语拼音之前学习的识字课文,所以,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生活基础,借助多种活动进行,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有效达成课堂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基于这样的背景,综合汉字教学的一般规律,识字教学的基本要求,我对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1.学习“天、地、人、你、我、他”这六个生字,会读、能辨认字形。‎ ‎2.借助图片、故事、汉字演变过程帮助学生牢记汉字形状,理解汉字意思。‎ ‎3.通过游戏、情景设置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情感,调动学习兴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 ‎1.通过听读、观察图画、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生字。(重点)‎ ‎2.读准“人、你、我”的字音。‎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完成教学目标,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十分关键。根据新课标的具体要求,结合本节课的特点,我主要采用游戏激趣法、图文结合,利用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则通过游戏,联系生活实际,小组合作等方法学习6个生字。‎ 六、说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认识“天地人”‎ 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一个游戏“相反动作对对碰”,比如,老师说举起右手,学生就举起左手,做相反的动作,激起学生的兴趣后,把这个游戏变成“相反词语对对碰”比如,老师说左,学生说右,由此引出课题《天地人》。   ‎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游戏是最能走进其心灵的,因为每个孩子都喜欢游戏。两个游戏的设计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让孩子在游戏的趣味中慢慢走进学习目标,达到“课开始,趣已生”的效果。‎ ‎(二) 欣赏童谣,认识“你我他”‎ ‎1.播放童谣视频《你我他》,将视频定格在最后一句话“你和我,我和他,你我他是一家,什么都不怕。”  ‎ ‎2.学生尝试朗读这个句子,回忆刚才看过的视频,说说“你”指谁?“我”指谁?“他”指谁?‎ ‎3.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交流“我”是谁,你是谁,他是谁。然后,学生小组内交流表达。  ‎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以童谣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观察体验中体会“你我他”的基本意思,然后进行互动交流,在实际的情境中再一次感受三个人称代词的不同含义。‎ ‎(三) 利用字卡,认读生字 ‎1.学生观察生字卡片上的6个生字,充分认读,如果读错了,可以请其他学生当小老师教读生字。  ‎ ‎2.开火车轮读字卡,有错及时纠正。 ‎ ‎3.指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识字。  ‎ ‎(1)联想识字,比如“大”字多一横就是“天”,“夫”字不出头也是“天”。  ‎ ‎(2)组词识字   ‎ ‎(3)“加一加”的方法识字。比如“地”字,左边是“土”,右边是“也”,合起来就是“地”‎ 低年级识字教学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复现,根据儿童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当堂抓好多种形式复现和认字显得尤为重要。  ‎ 利用玩生字卡片识字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时间充裕,全体参与,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识字能力。‎ (四) 游戏巩固,课堂总结 ‎ 课件出示打地鼠游戏,学生打地鼠,打到哪个字,就用那个字组词并说一句话。在游戏中巩固6个生字,并借助游戏进一步应用生字组词、造句,是对识记生字情况的进一步检验,更是深入理解字义,运用生字的重要环节。‎ ‎13《乌鸦喝水》导学案 课题 乌鸦喝水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认识“乌、鸦”等11个生字和反文旁1个偏旁,会写“只、石”等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 ‎ ‎3.懂得遇到困难,应认真思考、积极想办法解决的道理。‎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认识反文旁。‎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查找有关乌鸦的资料;阅读《伊索寓言》和一些写乌鸦的文章。(教师)  ‎ ‎2.预习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读熟课文;准备装有水的透明瓶子和一些小石子。(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识字激趣,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多媒体出示乌鸦图片,板书“乌鸦”,借助图片与“鸟”字对比识 记生字。 ‎ ‎2.引导学生说说知道的有关乌鸦的小故事。 ‎ ‎3.导入新课,板书课文题目,激发学生质疑。‎ ‎1.交流怎样记住“乌鸦”这两个 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它们的,如:把“乌”与“鸟”进行对比,加以区分。 ‎ ‎2.简要说说自己知道的有关乌鸦的小故事。  ‎ 可引导学生采用看图法、对比法学习“乌”。‎ ‎3.读题质疑:乌鸦为什么要喝水?它喝到水了吗?它是怎样喝到水的?‎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用时:20分钟)‎ ‎1.范读,请学生注意听读、正音。如“处、找、石、只”,“旁”是带有后鼻韵母的字。 ‎ ‎2.出示学习小助手,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 ‎(1)标——标出自然段序号。 ‎ ‎(2)画——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词,想办法记住它们。  ‎ ‎(3)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 ‎(4)查——同桌互相检查自学情况。   ‎ ‎3.巡视指导后,全班检查生字新词学习情况:  (1)出示由带有拼音的生字组成的词语,指导认读。‎ ‎(乌鸦、口渴、喝水、石头、一只、多少、找到、办法、慢慢、升高等)  (2)去掉拼音指名认读。  (3)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记生字。如做动作识记 “放”,让学生把书“放”在桌子上。  ‎ ‎1.注意听准字音和停顿。  2.借助“学习小助手”开展自学: ‎ ‎(1)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 ‎(2)圈画生字,运用多种方法反复认读和识记生字。  (3)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 ‎(4)同桌互相读一读,纠正读错的字音。     ‎ ‎3.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交流生字掌握情况:‎ ‎(1)在老师的指导下按步骤认读生字。  ‎ ‎(2)认读去掉拼音的字词。(3)根据已有经验交流对字形的 识记。可通过“比较法”识记生字。如“力—办、右—石”。可以开展组词竞赛,如“法—办法、法律、 法院……”。4.认读部首名称,说一说带有 “攵”的字。(放、教等)  ‎ ‎5.通过个别读、小组读、齐读等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1.在教学字音时,引导学生读准翘舌音的字。‎ ‎2.可将学生口头组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多次重现,便于学生识记。      ‎ ‎3.多种形式的读文要让多数学生都得到锻炼。‎ ‎4.学习部首“攵”。  ‎ ‎5.检查学生课文朗读情况。)‎ 三、阅读感悟,指导朗读(用时:9分钟)‎ ‎1.引导学生自由朗读第1自然段,画出瓶子的特点,思考:乌鸦为什么喝不到水?‎ ‎2.引导学生体会乌鸦的心情变化:  ‎ ‎(1)看到瓶子时乌鸦心情怎么样?  ‎ ‎(2)发现瓶子的特点后它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3.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指导读好问句“怎么办呢?”,可把“办”的读声适当拉长,以表示乌 鸦在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 ‎4.组织学生表演读第1自然段。‎ ‎1.朗读第1自然段。  ‎ ‎(1)观察课文图片,找到乌鸦嘴巴的特点——又大又直;找到瓶子的特点——水不多,瓶口小。 ‎ ‎(2)用手做乌鸦的嘴,感受乌鸦喝不到瓶子里的水的困境。 ‎ ‎(3)讨论交流乌鸦喝不到水的原因。 ‎ ‎2.交流答案,相互补充,并体会乌鸦由看到瓶子的兴奋,到喝不到水时的焦急这一心情变化。 ‎ ‎3.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要重读“到处”“找水”;读第二句话 时声音可以稍高、语速稍快;读第三句话时声音要降低,语速稍 慢,问话语调上扬)。  ‎ ‎4.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朗读表演。‎ ‎1.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描述口渴的情景,从而理解“口渴”,体会乌鸦焦急的心情。  ‎ ‎2.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体会乌鸦去了很多地方找水喝,从而理解“到处”的意思。朗读时需要重读。‎ 四、巩固生字, 指导书写(用 时:6分钟)‎ ‎1.课件出示本课“只、出”两个生字,再次认读,并练习组词。 ‎ ‎2.指导学生书写,交流书写注意点。  ‎ ‎(1)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 ‎(2)示范,强调书写要点。“只”下面的“八”以竖中线为界,撇与点要对称,不能一边高,一边低。(3)引导学生书空练写。 (4)指导学生描摹后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5)组织学生展示评议。‎ ‎1.认读生字并组词,比一比谁组的词多。  ‎ ‎2.练习书写。   ‎ ‎(1)观察并交流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书写注意点。‎ ‎(2)观察老师范写,掌握书写要领。明确“出”的笔顺,第三笔是 长竖,下面竖折要长于上面竖折。   ‎ ‎(3)书空生字。  ‎ ‎(4)先描红,然后在田字格内临写。‎ ‎(5)同桌、全班相互交流,指出书写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改正。‎ ‎1.要反复强调书写要点,指导学生先观察,后练写,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 ‎2.教师强调书写姿势:“写字 时,要做到,三个‘一’,不忘掉。眼离本子有一尺,胸离桌子有一拳,手离笔尖有一寸。”书写习惯:“描一描,写一写,看清笔画写正确。‎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复习回顾,深入学习(用时:4分钟)‎ ‎1.出示生字、词卡复习课文生字、新词。 ‎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乌鸦的什么事。 ‎ ‎3.导入新课。‎ ‎1.认读生字、新词。   ‎ ‎2.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交流课文内容。  ‎ ‎3.齐读课题。‎ 注意强调“处”“找”“出”都 是翘舌音。‎ ‎1.读第2自然段。  ‎ ‎(1)指导学生读文思考:乌鸦看到了什么?  ‎ ‎(2)指导朗读。语速适中,“想出办法来了”一句要读出兴奋的心情。  ‎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2自然段。  ‎ ‎(1)读后,结合插图汇报:乌鸦看到了瓶子旁边有许多小石子。 ‎ ‎1.注意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引导学生结合书上的语句,体会乌鸦看到石子后的高兴心情。     ‎ 二、研读课文, 操作体验(用 时:25分钟)‎ ‎2.读第3自然段。  ‎ ‎(1)引导学生边读边画出乌鸦想出的办法。 ‎ ‎(2)指导朗读。  ‎ ‎3.演一演,做一做。引导学生观察水是怎样升高的。引导学生体会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理解“渐渐”一词。‎ ‎(2)练习朗读,读出乌鸦高兴的心情。  ‎ ‎2.快速读第3自然段。 ‎ ‎(1)画出乌鸦想到办法的句子。 ‎ ‎(2)朗读第3自然段,读好“一颗一颗”“渐渐”这样的词,体会乌鸦的心情。‎ ‎3.拿出准备好的装有水的瓶子和小石子,做实验,并注意观察。明白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 ‎2.在实验操作时,引导学生理解“渐渐”的含义,可以用“渐渐”一词口头造句。‎ 三、小组合作,拓宽思路(用时:5分钟)‎ ‎1.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能不能想出比乌鸦的办法更好的办法? 2.指名交流。‎ ‎1.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办法,最后选出小组内想出的最好的办法。  ‎ ‎2.各小组派出代表,评选出全班最佳办法。‎ 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方法有条理地说清楚,教师要预设出几种办法展示给学生看。 ‎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用时:6分钟)‎ ‎1.课件出示“石、多、见”,认读生字,并练习组词。2.指导书写。  ‎ ‎(1)指导学生识记字形,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书写注意点。(2)范写,讲解书写要点。重点指导“多”的第一笔撇要稍短一些,第二笔横撇稍长,下面的“夕”要和上面的“夕”上下对齐。“见”‎ ‎1.认读生字,给生字组词,扩充 词汇。  ‎ ‎2.书写练习。  ‎ ‎(1)观察并交流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书写注意点。‎ ‎(2)观察教师范写,试着书空,明确书写要领。      (3)先描红再在田字格中临写。 ‎ ‎3.同桌、全班相互交流,指出书写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改正。‎ ‎1.交流评议时,要激发学生的兴 趣,重视表扬。同时,引导学 生发现他人的书写优点。对于“多”要进行重点评议,根据学 生的情况确定练习力度。   ‎ ‎2.在书写时,教师可结合生字音、形、义的特点,帮助学生区分形近字,从而把字写得正确、整洁。‎ 的第三笔撇和第四笔竖弯钩不要挨在一起,起笔都落在竖中线上,不要写成“儿”。  ‎ ‎(3)书空,先描红再练习书写。 ‎ ‎3.指导评价交流。‎ ‎13 乌鸦喝水 ‎[教学目标]‎ ‎1.认识“乌、鸦”等11个生字和反文旁1个偏旁,会写“只、石”等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 ‎3.懂得遇到困难,应认真思考、积极想办法解决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2.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1.认识11个生字和反文旁1个偏旁,会写5个生字。(重点)‎ ‎2.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一、图文结合,故事导入 ‎ ‎1.故事导入(出示乌鸦找水喝图片,讲述课文的第1自然段):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找呀,找呀,它看见了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可是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乌鸦眼珠一转,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什么好办法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乌鸦喝水》将为你解开这个谜团。‎ ‎2.出示课题,全班齐读。(认读“乌、鸦”。)‎ 二、动动脑筋,学习生字 ‎1.自己大声读一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拼音朋友来帮忙。把生字在文中画一画吧!‎ ‎2.标出自然段序号,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3个自然段)‎ ‎3.看拼音读词语。(课件出示重点词语)‎ ‎4.出示课件,学习生字。‎ ‎5.指导学生学习生字,并练习组词。‎ ‎6.师范写生字“出、多”。(注意“出”的笔顺:;“多”字中“夕”上下对齐,两个点画在竖中线上)‎ 三、初读读文,整体感知 ‎1.指名朗读课文,思考:你知道了什么?(乌鸦口渴了,想到用丢石子的方法喝到了瓶子里的水)‎ ‎2.师小结:同学们真会读书,乌鸦是怎样喝水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难点)‎ ‎2.懂得遇到困难,应认真思考、积极想办法解决的道理。‎ 一、回顾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故事,你们还记得吗?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课文,现在就让我们走近那只聪明的乌鸦吧!‎ 二、深入探究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并学习第一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一自然段,想想刚才老师的介绍,看看你从中了解了什么。‎ ‎2.把自己的学习所得在学习小组内交流。‎ ‎3.学生反馈,师生交流。‎ ‎(1)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体会乌鸦口渴难耐的焦急心情。)‎ ‎(2)乌鸦找到了水,但是因为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所以喝不着水。(抓住“但是”引导学生了解乌鸦发现水的惊喜和喝不到水的无奈,并指导朗读。)‎ ‎(3)乌鸦开始想办法了。(指点:怎么办呢?这是乌鸦思考时的自言自语。)‎ ‎4.小结朗读第一自然段。(举行朗读擂台赛)‎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师过渡:乌鸦找到了水,但是因为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太小,所以喝不着水。再读课题,猜想课文既然以“乌鸦喝水”为题,那事情的结果会怎样?(乌鸦喝到了水。)‎ ‎2.师:这时,你最想知道什么?(乌鸦是怎样克服困难喝着水的?或乌鸦想出了什么办法才喝到了水?)‎ ‎3.让学生自由举手读第二自然段,猜想:石子——办法(用一句话说清两者关系即乌鸦怎样利用小石子喝着了水。)‎ ‎4.小组合作学习第三自然段。‎ ‎(1)朗读第三自然段。‎ ‎(2)讨论交流:乌鸦是怎样利用这些小石子喝着水的呢?‎ ‎5.实物演示,突破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实验,亲身感知)‎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乌鸦口渴时的焦急和喝着水后的高兴心情。‎ 三、总结延伸 ‎1.齐声朗读全文。‎ ‎2.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讲一讲《乌鸦喝水》的故事。(指名讲故事)‎ ‎3.小论坛:瓶子旁边要是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呢?分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比比谁的点子更好,谁的方法更合理。)‎ ‎[教学板书]‎ ‎13乌鸦喝水 乌鸦口渴了→找水喝→看见一个有水的瓶子(水少,瓶口小)小石子将石子投进瓶子里→喝着了水 ‎[教学反思]‎ ‎ 学习过程是学生主体在具有主观意识的作用下亲自学习实践的过程。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探索新知,我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动手做实验,研究乌鸦喝着水的过程。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兴趣盎然地学习语文,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乌鸦喝水》教材简说 ‎ 乌鸦是又黑又丑的鸟。然而,在中国许多抒情诗里,每每给乌鸦以赞美,如,“寒鸦数点”,“暮鸦栖未定”。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乌鸦有许多值得骄傲的地方。在第二组的学习中,我们谈到乌鸦反哺的故事,对乌鸦懂得孝敬“老人”这一点,深感敬佩。在本课,我们又将从乌鸦喝水的故事中,认识它聪明能干的一个侧面。‎ ‎ 本课内容通俗易懂,很适合学生阅读。“瓶子旁边要是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呢?”课后的这一问题,给我们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 ‎《乌鸦喝水》教材特点及教学建议 ‎ 《乌鸦喝水》这篇课文以“喝水”为线索,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乌鸦机灵智慧的形象,说明做任何事情,只要动脑筋想办法,就能获得成功。课文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所配图画,色彩鲜明,生动形象 ‎1.图画作者采用写意画法,把难看的乌鸦描绘成头大目明的样子,以突出乌鸦聪明可爱的形象,使学生看到图画就喜欢阅读课文。也为学生理解课文描写乌鸦善于动脑筋想办法作了形象的揭示。‎ ‎2.所配彩图把文章的线索勾画得非常清晰。乌鸦喝不到水(水少瓶口小),乌鸦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往瓶子里放石子),水位上升。乌鸦喝到水了。三幅图画展示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 二、故事简单,含义深刻 ‎ 这篇文章是利用一个自然现象来说明一个道理。乌鸦喝水时遇到困难,作者赋予它以人的思维:瓶里水少,瓶口又小,这是无法改变的,但水位的高底是可以改变的。于是乌鸦在瓶中放石子使水位升高。通过这个故事使读者受到启迪,悟出道理:“只要开初脑筋想办法,就能克服困难。”‎ 三、语言简洁,结构严谨 ‎ 文章开始作者用“到处”说明小乌鸦口渴的程度及找水的焦急心情;第二段用“看见”、“可是”说明喝不到水的原因;第三段重复使用“看见”,说明小乌鸦善于观察,交代解决问题的依据;第四段用“放”、“渐渐”印证“办法”可行。‎ ‎ 教学本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从图入手,整体感知 ‎1.指导学生观察图画。按图的顺序提出问题:‎ ‎⑴图上画的是谁?它想做什么?乌鸦为什么喝不到水?‎ ‎⑵乌鸦想出了一个什么办法?‎ ‎⑶乌鸦怎样喝到了水?让学生初步了解“乌鸦找到水但喝不到→想办法,放石子→石子多,水升高→喝到了水”这一故事梗概。‎ ‎2.指导学生初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课又是如何描述图画内容的。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二、细读课文 ‎ 解词析句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要让学生逐段细读课文,理解字词含意。可围绕以下问题进行教学。‎ ‎1.乌鸦怎么找水喝?(到处)“到处”是什么意思?(可让学生做这里找找那里找找的动作,既让学生理解”到处找”就是找了很多地方,又体会到水很不容易找到。)‎ 区分“到处”、“处处”‎ 选词填空:①公园里()盛开鲜花。‎ ‎②乌鸦口渴了,()找水喝。‎ 比较“渴”字和“喝”字的异同。‎ ‎2.乌鸦为什么喝不到水?(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校)课文中提出了一个问题:“怎么办呢?”“怎么”和“什么”大多是用来提出问题的,在这里能不能把”怎么”改为“什么”?用“什么”这个词来提一个问题。‎ ‎3.乌鸦看见瓶子旁边的小石子,想出了一个什么办法?(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到水了。)乌鸦想出的这个办法可不可行?谁来做这个实验?(指名学生把事前准备好的小石子放入装有半瓶水的小口瓶中)刚才你们看到瓶子里的水是怎样升高的?(渐渐升高)‎ ‎ 区分“办法”、“方法”和“用法”‎ 选词填空:①老师教给我学习的()。‎ ‎②乌鸦想出来了()。‎ ‎③使用工具前。先要知道它的()。‎ 三、发展思维,训练表达 ‎ 在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要因势利导,启发他们深入思考,同时进行说话训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可讨论以下问题:‎ ‎1.简要地说说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乌鸦口渴,到处找水喝。瓶子里水少,瓶口又小,喝不着水。乌鸦看见小石子,想出了一个办法。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到了水。)‎ ‎2.读了这篇课文,我们应向乌鸦学习什么?(教师归纳:遇到困难不后退,要动脑筋想办法,战胜困难;要养成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11《项链》导学案 课题 项链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蓝、又”等11个生字和1个偏旁“”;会写“白、的”等4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小娃娃海边玩耍的快乐。  ‎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能合理搭配“的”字词语。‎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合理搭配“的”字词语。‎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 ‎2.预习课文。有贝壳项链的可以带到学校。(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直接入课,引发交流(用时:5分钟)‎ ‎1.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试读课题。  ‎ ‎2.引导学生针对“项链”展开交流。  ‎ ‎3.以“大海送给小娃娃一串项链,小娃娃也送给大海一串项链”引入新课。‎ ‎1.朗读课题,如果遇到困难听一听其他同学是怎样读的。 ‎ ‎2.交流自己见过的项链,说一说是什么样子或者什么材料的。 ‎ ‎3.倾听老师的描述,在头脑中想象小娃娃的项链是什么样的,大海的项链又是什么样的。‎ 课前布置学生准备的项链实物或者图片,课上可以一边展示一边观察,如果孩子带来的是用贝壳穿成的项链,一定要引导学生说一说它的来历、样子,激发学生对贝壳项链的喜爱之情。‎ 二、初读课文,体验快乐(用时:10分钟)‎ ‎1.范读课文。  ‎ ‎2.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重点读一读课前预习中圈出的生字,巡视指导时,针对存在的困难,引导学生相互交流。3.引导学生再次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圈出描写“项链”的句子,再想一想小娃娃的项链和 大海的项链分别是什么样的。 ‎ ‎4.引导学生展开交流。 (1)指名朗读圈画的句子。 ‎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小娃娃的项链是什么样的。 ‎ ‎1.认真倾听老师范读,听清字音。 ‎ ‎2.读文、读字,如果还不能准确读出圈画的生字,就问问老师或者同学有没有记住这个字的好方法。   ‎ ‎3.再次朗读课文,要读通句子。找一找哪句话写了小娃娃的项链,哪句话写了大海的项链。先圈画,再思考。   ‎ ‎4.展开交流,并认真倾听同学发言。  ‎ ‎(1)朗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 ‎ ‎1.学生在圈画句子的时候,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一是要认真、工整地圈画;二是要学习使用不同的符号圈画,比如直线、波浪线、双直线等。      ‎ ‎(3)指导学生拿出贝壳项链实物,相互观察,并交流感受。 ‎ ‎(4)请同学到讲台前戴上贝壳项链,并询问台前同学此时的感受,以及台下同学此时的感受,相机指导朗读。‎ ‎(5)引导学生继续交流,说一说大海的项链又是什么样的。 ‎ ‎(6)利用课件出示海滩上成串的脚印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交流:大海喜欢这串项链吗? ‎ ‎5.引导学生合作朗读第2自然段。‎ ‎(2)交流明确:小娃娃的项链是用海螺和贝壳穿成的。  ‎ ‎(3)观察并交流:贝壳项链好玩、鲜艳、形状多样,让人喜欢。  ‎ ‎(4)体验交流:戴上项链很高兴,看着别人戴项链很羡慕。那就带着高兴和羡慕的心情朗读第2自然段的第一句话。   ‎ ‎(5)交流:大海的项链是小娃娃的脚印穿成的。  (6)观察并交流:脚印是小娃娃玩耍时留下的,是快活的,大海一定很喜欢这串项链。  ‎ ‎5.同桌之间合作朗读第一句和第二句,要读出快乐之情。‎ ‎2.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串或几串贝壳项链,在学生戴上项链的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充分表达此时高兴、激动、兴奋、得意的心情,同时充分引发台下同学交流此时羡慕、期待,也特别想有这么一串项链的急切情感。‎ ‎3.第2自然段的第二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把沙滩当成大海的胸,脚印项链就挂在了大海的胸前。如果学生有疑问“大海没有胸怎么戴项链”,教师可以相机予以讲解。‎ 三、再读课文,感受美丽(用时:15分钟)‎ ‎1.课件出示动画版的海边风景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交流大海带给自己的感受。  ‎ ‎2.课件在原有视频的基础上,出现字幕(课文第1自然段),引导学生展开给视频配音的活动。 ‎ ‎1.一边欣赏视频,一边体会大海 的美丽,并运用自己的话描述出大海的美丽。  ‎ ‎2.自由朗读,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大海的美和自己对大海的喜爱之情。   ‎ ‎3.交流词语。  ‎ ‎1.一年级学生的模仿能力极强,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交流时,用自己饱满的情感渲染气氛,带着赞美喜爱之情夸赞大海,学生自然会受到教师情感的诱发,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 ‎3.引导学生再次朗读第1自然段,找一找哪些词语说明大海很美。  ‎ ‎4.引导学生运用赞美的语气朗读这些词语,再朗读第1自然段。‎ 蓝蓝的 黄黄的 又宽又远 又长又软  雪白雪白 哗哗地 ‎ ‎4.先想一想这些词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再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词语,朗读第1自然段。‎ ‎2.在学生交流这些描写大海的词语时,可以让他们练一练词语搭配,例如,蓝蓝的大海、黄黄的沙滩、又宽又远的大海、又长又软的沙滩、雪白雪白的浪花、哗哗地笑。‎ 四、指导写字,规范书写(用时:8分钟)‎ ‎1.引导学生观察“白”“的”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 ‎2.请学生做小老师说一说“白”字的笔顺。 ‎ ‎3.在田字格内范写笔顺。4.课件演示“的”的笔顺。“的”字书写时重点指导“白”作偏旁时的变化:“白”作偏旁时,第三笔横折的横段短一些,与“白”书写时正相反。‎ ‎5.指导学生书写。‎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跟同桌说一说书写要注意的地方。 ‎ ‎2.在书写后说说自己的发现:“白”字笔画书写要点:第一笔撇短小,第二笔竖略往右倾斜,第三笔横折的横段较长,折段向左略斜。 ‎ ‎3.边听边记。练习书写“白”字。 ‎ ‎4.观察“的”的笔顺,比一比“白”字作偏旁时的变化。  ‎ ‎5.观察老师书写,自己练习书写“的”。‎ 本课要写的4个字中,撇的写法不一,教师要做好强调。“白”字第一笔是短撇。“白”字是“的”的一部分,书写时笔画有变化。要重点指导“的”字右部的横折钩的写法。‎ 五、总结全文,拓展交流(用时:2分钟)‎ ‎1.课件出示文中两幅插图,教师引导学生通读全文,一边读一边 想下面的哪句话是描述图片的。‎ ‎1.朗读全文,从第一幅图中感受大海的美丽,从第二幅图中感受大海的快乐。‎ 学生交流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将两部分内容联系起来,完整地用一句话概括大海的特点,为后续学习概括主要内容奠定基础。‎ ‎2.拓展交流:你见过大海吗?你眼中的大海又是什么样的?回家之后和家人说一说。‎ ‎2.在给家人讲述的过程中,要尽量说清楚自己要表达的内容,根据家人的建议改一改。‎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复习引入(用时:5分钟)‎ ‎1.引导学生回忆:文中的项链都是什么样的?大海是什么样的?  ‎ ‎2.以“美丽的大海也给我们班的同学带来了好看的贝壳项链”为主题引入新课。‎ ‎1.自由交流,要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要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及时补充和评议。 ‎ ‎2.倾听老师的描述,在头脑中想象这串项链的样子,做好上课的准备。‎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夸赞的语气进行表达,既是对文章情感的理解,也是对表达能力的训练。‎ 二、认字学词(用时:20分钟)‎ ‎1.课件出示一些贝壳,每个贝壳上都有一个生字,引导学生展开识记生字活动。‎ ‎(1)引导学生同桌合作,共同读准这些生字。  ‎ ‎(2)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分享识记这些生字的好方法。  ‎ ‎(3)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认字检测活动。  ‎ ‎(4)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争夺贝壳活动。 ‎ ‎2.课件出示一根丝线,引导学生朗读丝线上的词语,都读正确就可以获得穿项链的丝线。 ‎ ‎1.认读生字:蓝、又、笑、着、向、和、贝、娃、挂、活、金,每读准一个生字就会得到一个贝壳。  (1)自由认读,遇到读不准的字音,向同桌请教。(2)小组同学选择自己最擅长的识字方法和大家交流,比一比谁的方法更好。  ‎ ‎(3)小组成员轮读生字。 (4)认读无误的小组获得贝壳。   ‎ ‎2.大声朗读词语:‎ 蓝天 向着 笑了 贝壳 娃娃 挂着 和平 金色   3.大声朗读短语:‎ 教师要鼓励学生根据字形特点选择识字方法,以下方法供参考:形声字:蓝、笑、和、活、金。 ‎ 数笔画:又、向。  ‎ 加一加:蓝、笑、和、娃、挂、活。  ‎ 减一减:又(叉)、白(的)。形近字:娃—挂、贝—见。换一换:着(看)。 ‎ 反义词:笑—哭。  ‎ 同音字:向—象、又—右、和—合。 ‎ 做动作:挂。‎ ‎3.课件出示一串串项链,每串项链都是一个短语,引导学生展开认读夺项链活动。‎ 蓝蓝的大海、黄黄的沙滩、又宽又远的大海、又长又软的沙滩、雪白雪白的浪花、哗哗地笑。‎ 三、指导书写 (用时:13分钟)‎ ‎1.课件出示带有海螺边框的田字格,田字格中有本课的两个生字,引导学生认读生字,并展开 扩词活动。 ‎ ‎2.引导学生观察“和”“又” 两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示范指导:“又”字第一笔是横撇,注意撇的走势,捺画的起笔位置在横略下,撇尖和捺角平齐。“和”要注意第五笔是点,“口”在右半格的中下部。 ‎ ‎4.组织学生在书中田字格内描红。  ‎ ‎5.利用实物投影展示作品,组织学生展开评议交流活动。‎ ‎1.认读生字,组词语:‎ 又(又大又红、又见面了等),和(和平、和美等)。2.一边观察,一边用手做书空练习。‎ ‎3.认真观察老师的范写,再在本子上临写。 ‎ ‎4.先观察例字,再描红,最后练写。   ‎ ‎5.根据老师和同学的建议修改自己的书写。‎ ‎1.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提升训练难度。如,可以引导学生说出带有生字的四字词语;可以用生字组词,再造句。‎ ‎2.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禾”和禾字旁,找出二者的区别,并强调“禾”字作偏旁的时候,最后一笔捺变成了点。‎ 四、作业拓展 (用时:2分钟)‎ 大海可以送给我们贝壳项链,大山、田野等地方又会送给我们什么项链呢?请家人带你到这些 地方看一看,想一想。‎ 在家人的陪伴下到大自然中寻找材料,动手制作项链。戴在脖子上的时候,向家人说一说你当时的感受。‎ 项链的材料很丰富,小果子、野花、叶子、麦穗等,如果学生不能到户外活动,还可以在家里找一找材料,比如扣子、发卡等。‎ ‎11 项链 ‎[教学目标]‎ ‎1.认识“蓝、又”等11个生字和禾木旁1个偏旁,会写“白、的”等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小娃娃海边玩耍的快乐。‎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能合理搭配“的”字词语。‎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课所学生字,能够按笔顺准确、规范地书写生字,能合理搭配“的”字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和禾字旁1个偏旁。会写4个生字。(重点)‎ ‎2.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小娃娃海边玩耍的快乐。‎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去过一些很好玩的地方?游乐园呀,公园里呀……你能给大家描述一下最让你难忘的地方吗?(学生自由举手回答)‎ ‎2.师:你们知道大海是什么样子吗?有一个小朋友啊,他去过海边。他说那里可好玩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课文生字词,多读几遍。不会读的借助拼音或向老师请教。‎ ‎2.读一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3.不明白的地方用横线画下来,向老师请教。‎ 三、动动脑筋,学习生字 ‎1.老师相机用课件出示课文生字(去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 ‎2.认读这些生字,并给这些生字找朋友。(进行口头扩词练习。)‎ ‎3.巧识字形,妙趣横生。‎ ‎(1)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很快记住这些字的字形?‎ ‎(2)四人小组讨论识记方法。(鼓励学生结合字形和字义巧识巧记。如白+勺=的)‎ ‎(3)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你是如何记住的,汇报交流识记方法。‎ ‎4.书写生字。(引导观察生字书写笔顺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范写“的、和”,指导这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写得左窄右宽、“和”写得左右等宽。)‎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能合理搭配“的”字词语。(难点)‎ 一、复习导入 ‎1.师:同学们,既然到海边来了,当然不能空着手回去,现在咱们来玩一个游戏:海边拾贝。‎ ‎2.游戏“海边拾贝”:课件出示的贝壳和海螺的背后写有生字、词,指名读,字词读准了就可以得到它哟。‎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让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 ‎2.师:同学们,读完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 ‎3.指导学生画出文中的重点词语,并出示配图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课件出示:大海(蓝蓝的又宽又远)沙滩(黄黄的又长又软)浪花(雪白雪白的哗哗地笑)‎ ‎4.指导朗读出海边景物的特点和海景的美。‎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让学生自由举手(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 ‎2.师出示问题:小娃娃挂在胸前的彩色项链是用什么穿成的?(板书:海螺和贝壳)这些小小的海螺和贝壳是从哪儿来的呢?(浪花冲到沙滩上的)‎ ‎3.再读课文,说一说:大海的项链是什么?(小娃娃快活的脚印)是谁给它穿的?(小娃娃)‎ ‎4.指导说一说“快活的……,金色的……”。(出示课件)‎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师:这么美的大海,这么漂亮的项链,这么可爱的小娃娃你不想美美地读出来吗?(自由读,合作读)‎ 四、布置作业 ‎1.回家将课文内容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2.用手中的画笔画一画大海。‎ ‎[教学板书]‎ ‎11项链 大海:海螺、贝壳——小娃娃的项链 小娃娃:快活的脚印——大海的项链 ‎[教学反思]‎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公。因此,在教学中,我在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注重让他们主动积极地去探究知识,开发进取。学生也都能很好地跟着我的引导,开动大脑,整堂课下来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8《小书包》导学案 课题 小书包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书、包”等11个生字,认识“勹、亻、个偏旁。会写“早、书”等5个字。  ‎ ‎2.正确朗读课文。知道学习用品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用处。  ‎ ‎3.懂得爱惜文具,学着自己摆放文具,整理书包。‎ 教学重点 ‎1.正确朗读课文。掌握常见学习用品的名称。‎ ‎2.知道爱惜文具,会整理文具。‎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上学歌》。准备写有学习用品名称的卡片及字卡、词卡。(教师) ‎ ‎2.预习字词,朗读课文。(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用时:3分钟)‎ ‎1.播放音乐视频《上学歌》,组织学生欣赏,最后画面定格在小书包上,引导学生回忆描写小书包的歌词。 ‎ ‎2.引导学生展开自由交流: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  ‎ ‎3.小结引出课题并板书。‎ ‎1.一边观看视频,一边跟唱,找到这首歌中描写小书包的歌词(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  ‎ ‎2.用一句或几句完整的话回答背书包的原因。 ‎ ‎3.齐读课题。‎ 学生交流时,提示可以使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例如,因为小书包能帮助我装学习用品,所以我要背上小书包去上学。‎ ‎1.从小书包里逐一拿出橡皮、尺子、作业本、笔袋、铅笔、转笔刀,引导学生辨认。  ‎ ‎2.出示带有这六种文具的名称的卡片,组织学生展开“找主人”活动。 ‎ ‎1.辨认物品,并用一句完整的话来回答。例如,老师从书包里拿出一块橡皮。 ‎ ‎2.尝试认读卡片上的词语,逐一将这6张词语卡片贴在对应的文具上,并大声读出文具的名称。‎ ‎1.学生读六个词语时,要注意正音。     ‎ 二、借助实物,认读生字(用时:22分钟)‎ ‎3.引导学生自己阅读教材中的6个词语,借助拼音判断刚才的卡片是否找对了“主人”。  ‎ ‎4.组织学生自由朗读6个词语,针对学生易错处反复强调并示范朗读。如,“尺子”的“子”读轻声。‎ ‎5.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书包里找出这六种文具,大声说出它们的名字,并和小组同学交流它们的作用。教师巡视指导。 ‎ ‎6.认识偏旁:“亻”。‎ ‎(1)出示字卡:“包”“作”“笔”,这3个字的偏旁是我们要认识的新偏旁。圈出偏旁,并介绍名称。 ‎ ‎(2)想一想:你还认识哪些带这几个偏旁的字?依次出示这3个偏旁。 ‎ ‎7.小结,引出“这些文具都是我们的宝贝”,并引导学生结合学生活动卡展开小组学习活动。‎ ‎3.准确拼读音节,圈出读不准或不认识的字,再大声朗读几遍。最后判断刚才的卡片是否贴对了。  ‎ ‎4.大声朗读“橡皮、尺子、作业本、笔袋、铅笔、转笔刀”,读不准之 处认真倾听老师和同学的示范。如,“转笔刀”的“转”读四声。 ‎ ‎5.逐一拿出文具,展开小组合作。要用一个完整的句子说出这种文具给自己提供的帮助。  ‎ ‎6.认读生字。 ‎ ‎(1)认读3个新偏旁:包字头、单人旁、竹字头,读准偏旁名称。 ‎ ‎(2)和同桌讨论:在哪些字中看到过这几个偏旁?‎ ‎7.自由朗读课文,圈出小书包里的宝贝,回忆这些宝贝的作用,填写活动卡。‎ ‎2.在用词语说句子的过程中,教师不要对学生的发言和表达方式做过多限制,要尽量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达。例如,我有一支能帮助我写字的铅笔。     ‎ ‎3.一年级学生受识字数量的限制,填写“学生活动卡”可能存在困难,教师可以分层提出要求。不会写的可以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识字少的学生可以将重要的词语写在表格中,识字多的学生可以完整地填写表格。‎ ‎1.课件展示“刀、尺、本”‎ ‎1.观察动漫,随着书写。2.练写,注意书写事项:(1)练习书写“刀”‎ 三、利用课件,指导书写(用时:10分钟)‎ 的书写动漫,引导学生观察,教师适当点拨生字的占位。 ‎ ‎2.讲解书写要点。  ‎ ‎(1)“刀”字的撇是在田字格的竖中线上起笔的。  (2)“尺”字撇与捺的收笔在同一水平线上。‎ 字,注意横折钩的折段要稍向左倾斜,撇与横折钩的收笔在同一水平线上。 ‎ ‎(2)书写“尺”字时要注意“尸”的头部略扁。‎ 指导书写时,引导学生观察范字,自学自练。‎ 四、实践活动,拓展延伸(用时:5分钟)‎ ‎1.以“快下课了,我们要把这些宝贝整理好”为主题引导学生完成课后题“读一读,做一做”。  ‎ ‎2.练习:每天在家里写完作业后自己整理书包。‎ ‎1.先观察教材插图,看一看小女孩是怎样做的,再动手整理,摆放自己的文具。  ‎ ‎2.用“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的句式说一说整理过程,再整理书包。‎ 学生摆放文具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那些自理能力弱的学生,让他们多观察插图或周围的同学是怎样做的。‎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复习生词,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出示新词卡片,组织学生开火车认读新词,相机纠正字音。 ‎ ‎2.引导学生从这些新词卡片中选择喜欢的词语练习说话。‎ ‎1.开火车认读:书包、尺子、作业、书本、铅笔、小刀。  ‎ ‎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或几个词语,说一个完整的句子。‎ 在学生用词造句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倾听,针对不完整的句子,词语搭配不当的句子,表述不清楚的句子及时进行纠正。‎ 二、交流体验,读文识字(用时:10分钟)‎ ‎1.组织学生自由读课文。 2.组织学生展开小组合作,互相朗读,互相评议。3.组织学生齐声诵读全文4.组织学生默读课文,画出并朗读描写小书包的句子。   ‎ ‎5.以“‎ ‎1.朗读全文,做到不读错字,不读错句子。  ‎ ‎2.大声朗读全文,根据小组同学的意见再次练读。‎ ‎3.齐读,注意读正确,读流利。 ‎ 生活是最丰富的识字源头。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课”“早”“校”这三个字的时候要多多启发学生回忆生活。例如,吃早餐的时候看见小店里有“早”‎ 在哪里见过这几个字”为主要问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识记“课”“早”“校”。  ‎ ‎6.引导学生借助自己的小书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交流并勾画:我的小书包,宝贝真不少。上课静悄悄,下课不乱跑。天天起得早,陪我去学校。‎ ‎5.自由交流,说清楚在哪些场合见到过“课”“早”“校”。 ‎ ‎6.一边望着自己的小书包,一边带着夸赞、喜爱的情感读课文。‎ 字;我们班的墙壁上 有“课程表”,上面有“课”字;我们学校的大门口有“校”字。‎ 三、观察示范,指导书写(用时:22分钟)‎ ‎1.利用课件逐一展示“早”“书”,引导学生认读,并组词语。  ‎ ‎2.指导书写。‎ ‎(1)“早”字上半部分略扁,“十”的横要写在横中线上。    ‎ ‎(2)要注意“书”的右上部分有一个“、”,不要丢掉。“书”的第一笔是横折,第二笔是横折钩。引导学生按照笔顺再次书空。  3.利用实物投影仪,组织学生展开书写评议交流活动。‎ ‎1.逐一认读,为每个生字多组几个词语。如果同学组的词语是你没有想到的,要在心里默念一遍这个词语。‎ ‎2.学生展开讨论,可以从笔顺、容易写错的笔画、难写的笔画、容易弄混的字等方面思考。  ‎ ‎(1)练写“早”字,注意上半部分略扁。  ‎ ‎(2)一边观察“书”字,一边在教材71页的例字上圈出“、”和 ,多次书空,再练习。   ‎ ‎3.认真观察,说出同学写得好的地方,指出写得不好的地方。‎ ‎1.在指导书写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字的每一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准确描红、练写。‎ ‎2.要多给学生一点仿写的时间,教师巡视指导时要及时纠错。 ‎ 四、课外活动,拓展延伸(用时:3分钟)‎ 课外拓展:你的书包里还有哪些文具?请家人帮忙写下它们的名字, 贴在文具上,自己读一读,认一认。‎ 在家长帮助下完成作业,认读时如果遇到困难,可以看看对应的文具是什么。‎ 教师要充分重视类似的活动,对于识记生字效果好的同学要及时鼓励。‎ ‎8 小书包 ‎[教学目标]‎ ‎1.会认“书、包”等11个生字和包字头、单人旁、竹字头3个偏旁,会写“早、书”等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认识常用的学习用品,了解它们的用途,学会正确使用。‎ ‎4.养成爱惜学习用品、能自己摆放文具、整理书包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朗读课文,掌握常见学习用品的名称。‎ ‎2.知道爱惜文具,会整理文具。‎ ‎[教学课时]1课时 一、猜谜引题 ‎1.师引导学生猜谜:带子长长身体方,书本文具里面装。它是我们的好朋友,天天伴我把学上。‎ ‎2.学生猜谜,师引导揭示谜底——书包。‎ ‎3.板书课题:小书包。(认读“书”为翘舌音,读shū,“包”韵母为ɑo。)‎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师:别看我的书包小,里面可住着许多小朋友呢,猜猜它们是谁?‎ ‎2.学生自由发言,师相机出示词语(配图):‎ 橡xiànɡ皮pí 尺chǐ子zi 作zuò业yè本běn 笔bǐ袋dài ‎ ‎ 铅qiān笔bǐ 转zhuàn笔bǐ刀dāo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2)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纠正读音。‎ ‎(3)指名读,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又快又好。‎ ‎3.同学们读得真是太棒了,那么“我”的小书包里到底有哪些宝贝呢?它们又是怎样陪“我”去学校的?读读下面的儿歌你就知道了。‎ ‎(1)课件出示课文儿歌,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课文。‎ ‎(2)“我”的书包里有什么?(课本、作业本、铅笔、转笔刀)‎ ‎(3)识记生字,认清字形。(引导学生利用加一加、减一减、熟字换部件等方法识记生字)‎ 比较记忆:“笔”和“毛”,“刀”和“力”,“本”和“木”,“作”和“昨”。‎ ‎(4)师:这些学习用品上课静悄悄,下课不乱跑,可乖了。‎ 三、指导书写 ‎1.出示会写生字“早、书、刀、尺、本”,指名读,开火车读。‎ ‎2.课件演示生字书写笔顺,学生练习书空。‎ ‎3.教师指导生字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学生认真观察。‎ ‎4.自由练写,师巡视指导。范写“书”和“尺”字。(课件出示两个生字的笔顺动画)‎ ‎5.展评书写,奖励大红花。‎ 四、拓展练习,整理书包 ‎1.怎么样才能将书包里的“朋友”放整齐?让学生各自整理自己的小书包。‎ ‎2.请学生介绍:你是怎么放的?为什么这么放?你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3.小结:书包里的“朋友”有很多,所以我们以后去上学的时候,要每天整理好我们的小书包,看看要带的东西是不是带全了,还要爱护书包里的这些文具。‎ ‎[教学反思]‎ ‎ 本节课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爱惜自己的文具,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现在很多学生自理能力较差,对于自己的学习用品、玩具等都不知道如何整理。因此,我教学时在课堂上开展了整理小书包的活动,活动目标是:1.熟悉、了解书包及常见文具用品的名称与用途,在操作中学习有条理地整理小书包。2.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做小学生的愉悦感。‎ ‎14《小蜗牛》导学案 课题 小蜗牛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住、孩”等12个生字和1个偏旁。会写“对、妈”等4个字。  ‎ ‎2.借助插图、生活经验,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图画、生活经验,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蜗牛图片、生字词卡片及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头饰。(教师) ‎ ‎2.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读通顺课文。(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谈话导 入,激发兴趣(用时:5分钟)‎ ‎1.引导学生说一说:一年有几个季 节?每个季节有哪些特点? ‎ ‎2.导入新课,齐读课文题目。‎ ‎1.结合自己的观察及生活经验,说一说四季的特点。‎ ‎2.读题目时,要读准字音。‎ 在汇报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清楚、有条理地把话说完整。。‎ ‎1.范读课文。  ‎ ‎2.出示学习小助手,引导学生借助连环画独自读课文,并完成以下 任务:‎ ‎(1)标出自然段序号。 ‎ ‎1.听老师读课文,注意听清字音。 ‎ ‎2.借助书中课文插图,围绕“学习小助手”开展自学:‎ ‎(1)读文前快速标出自然段序号。  ‎ ‎1.学生自读识字的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 二、互帮互助,识记生字(用时:20分钟)‎ ‎ (2)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词,想办法记住它们。‎ ‎(3)读通句子,读通课文。‎ ‎3.检查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 ‎ ‎(1)认读带有拼音的词 语。‎ (2) 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记生字。  ‎ ‎4.检查学生课文朗读情况。指导 学生读好以下生字:“住”是翘舌音;“呀”“吧”是轻声。‎ ‎(2)自由放声朗读课文,圈画不认识的生字和新词。 ‎ ‎(3)借助拼音,请教同学或老师来读准字音,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 ‎(4)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 ‎3.交流自学情况:  ‎ ‎(1)多种形式认读生字和新词。 ‎ ‎(2)根据已有经验交流对字形的识记。 ‎ ‎4.按照要求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注意检查学生的分段情况,提示学生: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有两个空格。   ‎ ‎3.教师引导学生借助书中插图对不会的新词大胆猜读。‎ ‎4.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引导学生多读几遍,加深对句子的理解。‎ 三、朗读指 导,感悟四季(用时:9分钟)‎ ‎1.引导学习第1自然段。说一说小蜗牛的家在哪儿?  ‎ ‎2.指导学生学习第2自然段。  ‎ ‎(1)指名读妈妈的话,说说春天小树林的特点。  ‎ ‎(2)引导学生说一说春天还有哪些特点。  ‎ ‎3.学习第3自然段。  ‎ ‎(1)边读边画出小蜗牛看到的景象。  ‎ ‎(2)引导学生看图,描述夏天的景象。  ‎ ‎1.读第1自然段,找到小蜗牛的 家的位置,可通过造句理解“旁边”一词。2.学习第2自然段。  ‎ ‎(1)找到蜗牛妈妈的话读一读, 抓住“小树发芽了”这句话,体会春天的特点。‎ ‎(2)交流自己了解的春天的特点:小草长出来了、冰雪融化了、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 ‎ ‎3.学习第3自然段。  ‎ ‎1.学习“发芽”时,可通过观察图片,巩固对“芽”的掌握,同时,借助图片理解“发芽”的词义。   ‎ ‎2.在引导学生感受夏天的特点时,要借助课文插图,引导学生去观察,此时可拓展“碧绿碧绿”这样的词语,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 3.指导朗读时要引导学生读好“爬呀,爬呀”‎ ‎4.指导朗读第2、3自然段:要重 读“发芽”“好久”;读第3自然段第一句话时语速可以稍慢一些;读小蜗牛的话时,声音可以细一点,稚嫩一些。  ‎ ‎5.引导学生看图,边读边演。  ‎ ‎6.指导学生认识冒号、引号,了解什么是对话。‎ ‎(1)画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2)仔细观察第二幅插图,结合 “小树长满了叶子,碧绿碧绿的”说出夏天的特点。  ‎ ‎4.小组内自由练读—汇报读—指导读。    ‎ ‎5.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朗读表演,可以加上一些手势或动作、表情等。  ‎ ‎6.知道竖着的两个小点(:)叫冒号,像小蝌蚪一样的(“”)叫引号。两个人或更多人之间谈话就叫对话。‎ ‎,突出小蜗牛爬得很慢。    ‎ ‎4.可引导学生分角色读,读好人物语气。‎ 四、巩固生字, 指导书写(用 时:6分钟)‎ ‎1.课件出示“对、妈”两个生字,再次认读,并练习组词。 ‎ ‎2.指导书写。  ‎ ‎(1)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 的位置,交流书写要点。强调:“对”左边的“又”的第二笔变成点;最后一笔点要落在田字格的中心点上。“妈”右边的“马”的竖折折钩的起笔在竖中线上。  ‎ ‎1.认读生字并组词,比一比谁组的词多。    ‎ ‎2.练习书写生字。  ‎ ‎(1)观察并交流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书写注意点。‎ ‎(2)观察教师范写,掌握书写要领,在田字格内临写。‎ ‎(3)同桌、全班相互交流,指出书写中存在的优点和不足,并改正。‎ ‎1.强调“又”“女”在作偏旁时发 生的变化,结构安排上一般左窄右宽。          2.组织学生评议时,重点从部首变化和结构安排上进行评议。‎ ‎(2)教师范写并指导临写。‎ ‎(3)组织评议。‎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巩固旧 知,引入新课(用时:4分钟)‎ ‎1.复习课文及生字。 ‎ ‎2.出示提示:“这篇文章主要讲了……的故事。”引导学生说说课文主要讲了谁和谁的故事。 ‎ ‎3.导入新课。‎ ‎1.朗读生字,巩固生字。2.交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 ‎3.齐读题目。‎ 教师相机出示提示,引导学生简洁叙述,规范学生语言。‎ 二、研读课文,深入感悟(用时:25分钟)‎ ‎1.组织学生自由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一共写了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几次对话。 ‎ ‎2.小组合作学习第二次、第三次对话。  ‎ ‎(1)自由读一读第4~8自然段,用横线画出蜗牛妈妈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小蜗牛说的话。  ‎ ‎(2)小组合作交流,说说从哪些语句中能感受到秋天和冬天的特点。 ‎ ‎3.引导学生全班汇报。4.指导朗读第二、第三次对话。 ‎ ‎1.大声朗读课文,同桌之间探讨 回答问题。(一共写了三次对话)‎ ‎2.自由读文,合作学习。(1)边读边画出小蜗牛和蜗牛妈妈说的话。  ‎ ‎(2)结合找到的语句在小组内交流。  ‎ ‎3.全班汇报。  ‎ ‎(1)秋天地上长着蘑菇,树叶全变黄了。  ‎ ‎(2)冬天树叶全掉了,地上盖着雪。  ‎ ‎4.练习朗读。  ‎ ‎1.勾画句子时,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画出小蜗牛和蜗牛妈妈说的话,强调“双引号”里的语句。‎ ‎2.交流讨论各季节特点时,可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秋天、冬天的特点。    ‎ ‎3.分角色朗读时,要注意区分旁白和人物说的话,分清人物说的话。    ‎ ‎4.在故事表演中,充分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插图记忆课文内容。‎ ‎(1)组织学生自由练读。(2)小组内合作分角色读一读。 ‎ ‎(3)各组比赛读。 ‎ ‎5.故事表演。‎ ‎(1)小声朗读,边读边想象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不同感受。 ‎ ‎(2)小组内按人物分配角色,并安排一个读旁白的人,分配好角色之后练习分角色合作朗读,读出小蜗牛和蜗牛妈妈不同的声音和语气。  ‎ ‎(3)各小组选出代表进行朗读。 ‎ ‎5.戴好头饰,一边看图一边根据板书进行表演。‎ 三、小组合作,探究新知(用时:5分钟)‎ ‎1.指导学生找到课文中重复出现了三次的那句话,并想一想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 ‎2.组织各小组交流。  ‎ ‎3.指名回答。‎ ‎1.画出文中的句子。  ‎ 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  ‎ ‎2.各小组交流各自的想法,组长总结。  ‎ ‎3.小组推荐代表发表意见。 (小蜗牛爬得很慢)。‎ 在画出重复的句子之后,可让不同的学生读一读,感受小蜗牛爬得很慢的特点,体会四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 ‎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用时:6分钟)‎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全、回”,再次认读,并练习组词。  ‎ ‎2.播放生字书写动漫,指导学生观察笔顺,识记字形、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书写注意点。强调:“全”字的“”要盖住下面的 “王”,“王”‎ ‎1.认读生字,给生字组词。‎ ‎2.观察并交流生字的笔顺、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书写注意点。   ‎ ‎3.观察教师范写,并在田字格内练写。  ‎ ‎4.同桌、全班相互交流,指出书写中存在的优点和不足,并改正。‎ 指导书写时,强调“全”字是上下结构,上面是人字 头;注意强调“回”的笔顺,可通过课件演示、顺口溜识记笔顺等方法来巩固“回”的写法。‎ 的第一横落在横中线上。“回”的竖向笔画都要微微往里斜,横向笔画之间和竖向笔画之间的间距要均匀。  ‎ ‎3.教师范写,指导学生练写。 ‎ ‎4.评价反馈。‎ ‎14 小蜗牛 ‎[教学目标]‎ ‎1.认识“住、孩”等12个生字和王字旁1个偏旁,会写“对、妈”等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3.能借助图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借助图画、生活经验,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和王字旁1个偏旁,会写4个生字。(重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一、歌曲导入 ‎1.课件播放歌曲《蜗牛与黄鹂鸟》,让学生欣赏歌曲。‎ ‎2.师:同学们,为什么蜗牛最后说等它爬上葡萄藤的时候葡萄就成熟了呢?葡萄不是才长出嫩嫩的叶子吗?(让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动动小手画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语。‎ ‎2.课件出示配乐朗读,学生一边听,一边画出课文生字并标上拼音,多读几遍。‎ ‎3.老师范读课文,解决学生不会读的字词。‎ ‎4.读一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课文写了什么。‎ ‎5.有不明白的地方用横线画下来。‎ 三、动动脑筋,学习生字 ‎1.让学生对照图画,读一读课文。‎ ‎2.老师相机出示书上不注音的生字,开火车读一读。‎ ‎3.认读这些生字,并给这些生字找朋友。‎ ‎4.巧识字形,妙趣横生。‎ ‎(1)师: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能很快记住这些生字的字形吗?‎ ‎(2)四人小组讨论识记方法。(鼓励学生结合字形和字义巧识巧记。)‎ ‎(3)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你是如何记住的,汇报交流识记方法。‎ ‎5.指导书写,教师范写“妈”(注意“妈”字的女字旁是撇点、撇、提,“马”的竖折折钩的起笔在竖中线上)‎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能合理搭配“的”字词语。(难点)‎ 一、复习导入 ‎1.师:同学们,现在咱们来玩一个游戏:摘星星。‎ ‎2.游戏(摘星星):在小星星的背后写上生字、生词,摘到星星的同学把字词读准了就可以得到小星星。‎ 二、学习课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思考:故事里的小蜗牛去树林是什么季节出发的?又是什么季节回来的?树林里的景色有哪些变化呢?(指名答)‎ ‎2.师:小蜗牛一路上看到了哪些景色呢?请你在书上找出来,画上圈。‎ ‎3.课件出示文中四幅插图以及对应句子。‎ 小树发芽了。(春)‎ 小树长满了叶子,叶子碧绿碧绿的。(夏)‎ 树叶全变黄了。(秋)‎ 树叶全掉了。(冬)‎ 师:你发现小树在不同季节的特点了吗?(生自由说),那这四个季节里还有哪些景物在变化呢。‎ ‎4.出示“草莓、蘑菇、雪”的带文字的图片,请学生根据图读准词语。‎ ‎5.引导:这些景物属于哪个季节呢?请你放到相应的小树图下。‎ ‎6.课件出示:小树,已经是了。‎ 树叶,地上,已经是了。‎ 师总结:四季的景物多美呀!你们分清了吗?‎ 7. 师生配合分角色朗读,再次感知一年四季的景色特点。 ‎ 三、拓展练习 ‎1.让学生尝试看着图画讲一讲这个故事。先自己讲,然后同桌之间互讲。‎ ‎2.布置作业:回家之后让学生给父母讲这个故事。 ‎ ‎[教学板书]‎ ‎14小蜗牛 ‎ 春天小树发芽 ‎ 夏天长满叶子 秋天树叶黄了 ‎ 冬天地上盖着雪 ‎[教学反思]‎ 教学本课时,我采用学生十分熟悉的歌曲《蜗牛与黄鹂鸟》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歌曲告诉学生小蜗牛爬行速度慢,为学习课文作铺垫。在学习课文时,我设计了图文结合,质疑探索等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给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舞台,使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体现了“以学生为本”‎ 的教学理念。‎ ‎《小小的船》词语解释 ‎【弯弯的】‎ 很弯很弯的意思。造句:弯弯的小路伸向远方。‎ ‎【闪闪】‎ 一会儿明,一会儿暗,形容光亮四射、闪烁不定。造句:金币闪闪发光。‎ ‎【蓝蓝】‎ 蓝的颜色,本课指天空的颜色很蓝很蓝。造句:海鸥在蓝蓝的海面上飞翔。‎ ‎2《小小的船》导学案 课题 小小的船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认识“的、船”等10个生字和门字框1个偏旁。会写“月、儿”等4个字和横折钩、竖弯钩2 个笔画。  ‎ 2. 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结合插图,想象诗歌描绘的图景,感受夜空的美丽。 ‎ ‎3.仿照例子,用简单的叠词说“的”字短语,积累“的”字短语。‎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读准“船、两”等生字的字音。会写横折钩和竖弯钩。‎ 课前准备 1. 查找有关月亮的故事,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生字卡片。(教师) ‎ ‎2.预习生字,熟读课文,向长辈询问有关月亮的故事。(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用时:5分钟 ‎1.课件播放歌曲《小星星》,请学生一同唱这首歌。  ‎ ‎2.引导学生说一说唱歌时,想到了什么。  ‎ ‎3.引出课题,板书课题。指导学生读好“小小的”。4.指导学生认识生字“船”。‎ ‎1.在欢快的乐曲声中唱歌。 ‎ ‎2.学生自由谈自己想到的内容:想到了月亮、星星,想到了自己在太空中遨游。  ‎ ‎3.齐读课题。读好轻声“的”。‎ ‎4.认识生字“船”,读准翘舌音,并读准前鼻音。‎ 为了加强学生对生字“船”的识记,可以适当出示几幅“船”的图片,例如:轮船、帆船的图片,帮助学生扩词,巩固识记“船”。‎ 1. 范读课文,指导学生画出节奏。     ‎ 2. 指名朗读课文并提出要求: ‎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得通顺、流利。  ‎ ‎3.检查自由朗读课文的情况。 ‎ ‎(1)指导学生读好押韵的字。 ‎ ‎(2)指导学生了解多音字“看”的读音。  ‎ ‎1.听老师范读,画出节奏。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 ‎2.按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生字。把难读的句子画下来并反复读。 ‎ ‎3.朗读课文。  ‎ ‎(1)用彩色笔标出韵脚“船、尖、天”,读一读。(2)用扩词法记忆多音字“看”。 ‎ ‎(3)读好叠词。 ‎ ‎(4)分组读课文。 ‎ ‎4.学习新字词。  ‎ ‎1.朗读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先看插图听读课文,在脑海中初步构建画面,再试着自由读 ‎2.朗读时要关注重点词语,如“月儿、船儿”要读成双音节,不要读成儿化音。      ‎ ‎3.识字过程中,注意渗透多种识字方法,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自主识记生字。例如,熟字加偏旁:人+门=闪。组词识记:见—再见、看见、见面。编字谜:头—‎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用时:17分钟)‎ ‎(3)多媒体课件出示叠词,指导学生读好叠词。(4)组织学生分组比赛读课文,看哪一组读得准。4.组织学生小组学习,教师指导学生识记生字。(1)了解各小组合作识字的情况。‎ ‎(2)课件出示“门字旁”。指导学生认识新偏旁。  (3)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字。      ‎ ‎5.检查识字情况。 ‎ ‎(1)开火车拼读生字的音节。 ‎ ‎(2)做生字开花、给生字找朋友等练习。 ‎ ‎(3)多媒体课件出示摘星星游戏。   ‎ ‎6.多媒体课件出示去掉拼音后的课文,指导学生朗读。‎ ‎(1)在小组内合作识字。一名学生当小老师,拼读音节,其他同学跟着读。(2)学生观察这些字做偏旁后的变化,学习新偏旁。(“门字旁”多与房屋门窗有关。)‎ ‎(3)认读生字并扩词。交流识字方法:  ‎ 加一加:的 船 闪 星 看字形识记:两 头 数 笔画:见 在 月 里 ‎ 5. 玩游戏认读生字、词语。‎ ‎(1)带拼音认读,读准字音。“在”是平舌音。“闪、船”是翘舌音。 ‎ ‎(2)给生字扩词。 ‎ ‎(3)在老师的带领下,做“摘星 星”的识字游戏。6.先自己试读课文,再汇报读,最后集体读。‎ 一点一点大。(可在课件中用动画演示)自主识记生字。例如,熟字加偏旁:人+门=闪。组词识记:见—再见、看见、见面。编字谜:头—一点一点大。(可在课件中用动画演示)‎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5分钟)‎ ‎1.引导学生自由读文,提出要求: ‎ ‎(1)课文里共有几句话?(2)每句话写了什么? 2.引导学生汇报交流。‎ ‎1.自由读文,根据标点判断有几句话,再一句一句地读,想想每一句的意思。  ‎ ‎2.汇报自己的理解:课文共两句话,第一句写了月儿的样子;第二句写了坐在月亮船里看到了星星和天。‎ 整体感知课文可以结合插图来进行,让学生观察整幅图上都有些什么。‎ 四、指导书写,巩固生字(用时:10分钟 ‎1.在田字格中板书新笔画横折钩、竖弯钩,引导学生观察笔画特点,指导书写新笔画。  ‎ ‎2.板书“月、儿”,请学生观察并说一说“月、儿”的笔顺,指导学生书写,重点指导横折钩的写 法:起笔写横,略顿笔后向下折,横平竖直,横短竖长,到起钩处略顿笔后向左上方勾出。  ‎ ‎3.指导学生观察“头、里”的笔顺,重点指导“里”的笔顺。 ‎ ‎4.在田字格里范写。重点指导“头”的三个点的写法和“里”字的笔顺。‎ ‎5.组织学生评议书写情况。‎ ‎1.观察新笔画特点,找出需要注意的地方,和同桌说一说,然后写一写。  ‎ ‎2.(1)学生说自己的发现。 ①“月”里面的两横不与横折钩相连接。  ‎ ‎②“儿”书写时两笔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  ‎ (2) 根据老师的指导书空。 ‎ ‎3.说笔顺,并书空。‎ ‎4.认真观察后书写,写后对照。   ‎ ‎5.在小组内展示自己书写的字,互相评议并改进书写。‎ ‎1.指导书写时,要注意“月、儿、头”这三个字撇的异同。  2.对写字有困难的学生,可以手把手教,一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二来便于学生正确写字。‎ 五、总结问题,畅谈收获(用时:3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学了哪些字?掌握了几种识字方法?哪个字最难写好?‎ 畅谈收获,总结经验。‎ 注意引导学生积累知识、总结经验。‎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复习引入,再现情境(用时:5分钟)‎ ‎1..组织学生做“给字娃娃戴帽子”的游戏。  2.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1.小组合作,取出信封里的生字和音节,使之一一对应,请一个小组上台示范。  ‎ 回顾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体会看星空的美好。‎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精读课文,合作探究(用时:10分钟 ‎1.指名读课文,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质疑。  ‎ ‎2.梳理问题,出示探究合作要求。 ‎ ‎(1)小组做好分工。 ‎ ‎(2)选择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 ‎ ‎(3)把新生成的问题提出来。 ‎ ‎3.组织学生进行组内分工。          ‎ ‎4.组织学生合作探究。‎ ‎1.边读课文,边生成问题。 ‎ ‎2.交流疑问,提出问题。(1)为什么叫“小小的船”呢? ‎ ‎(2)课文中“小小的船”指的是什么?  ‎ ‎3.组内分工。  ‎ ‎(1)组长:负责组织合作内容的分工。  ‎ ‎(2)记录员:负责记录本组合作中发现的问题和讨论的结果等。 ‎ ‎(3)评分员:依据合作时组员的态度、交流的质量等给组员打分。 ‎ ‎(4)汇报员:结合组内研究成果,代表小组在班内交流。  ‎ ‎4.各组从这两个问题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结合生活经验在课文中探究找出问题的答案。‎ 由于学生比较小,小组合作前要引导学生明确学习步骤和学习要求。同时,教师要走到学生中间去,了解小组合作学习情况并相机给予方法指导。 ‎ ‎1.组织学生交流问题,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一、二行。  ‎ ‎1.汇报问题,学习课文第一、二行。 ‎ ‎(1)汇报员汇报:  ‎ ‎①课文中“小小的船”指的是月亮船。我是从“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1.学习叠词时,可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中美丽的插图,读好修饰词,如“弯弯的”“蓝蓝的”,进而读好韵文。       ‎ 三、交流评价,资源共享(用时:12分钟)‎ ‎(1)请各组的汇报员汇报,其他学生评价、质疑。(2)根据学生的回答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弯月图片,引导学习“弯弯的”“小小的”,进一步体会“两头尖”。  ‎ ‎(3)对比月儿和小船的形状,初步体会比喻的修辞方法。  ‎ ‎(4)指导学生以满怀喜悦的心情去朗读,读出月亮的可爱。‎ ‎2.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三、四行。‎ ‎(1)多媒体演示情境,提出问题:你看到了什么?(2)引导学生抓住“闪闪的”“蓝蓝的”体会蓝天和星星的样子。 ‎ ‎(3)指导学生在对比中体会叠词的作用。  ‎ ‎(4)引导学生抓住“只看见”进行想象。 ‎ ‎(5)指导朗读。  ‎ ‎3.指导语言训练,让学生感受夜空的美。  ‎ ‎(1)组织学生小组学习,完成学生活动卡二。  (2)课件出示,引导学生汇报成果。 ‎ 这句话知道的。  ‎ ‎②其他学生质疑:为什么说月儿像小船而不像别的东西呢? ‎ ‎③联系生活实际想象:图片上的月亮像什么?(像眉毛、像香蕉……) ‎ ‎(2)画出描写“月儿”“船”的词语。  ‎ (2)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知道,这里把弯弯的月儿比作了小小的船,写的是月儿的形状,而不是真的写船的样子。  ‎ ‎(4)自由朗读课文的前两行。‎ ‎2.学习课文第三、四行。 ‎ ‎(1)汇报员汇报:我在小小的月亮船上看见了蓝蓝的天上有闪闪的星星。我是从“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这句话知道的。 ‎ (2) 画出描写蓝天和星星的词语。 ‎ (3) 对比读句子,发现第二个句子读起来更美,更上口。(4)讨论:“只看见……”的“只”是什么意思?“‎ ‎2.为初步引导学生体会比喻的修辞方法,可以结合课后练习题,启发学生由描写的对象的色彩、形状等方面去想象。还可以给学生更大的想象空间,让学生自由地选择形象鲜明的事物,说说“_______像_______”。‎ ‎3.学生汇报自己想到的 画面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叠词来加以描绘,体会叠词的使用效果。‎ ‎(3)指导想象说话。坐在月亮船上,你能看见什么?‎ 只看见”和“还看见”有什么不同? ‎ (2) 练习读出星星、天空的美丽、可爱。  ‎ 1. 小组合作完成学生活动卡二。 ‎ (1) 展开想象,在小组内练习说话。 ‎ (2) 汇报想象说话。  ‎ ‎(3)想象:向上看,我可能看见闪闪的星星、白白的云、小小的飞机。‎ 四、引导想象,诵读诗文(用时:8分钟)‎ ‎1.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教师配乐朗读课文。教师范读课文后鼓 励学生向老师挑战读。 2.指导背诵。  ‎ ‎(1)多媒体课件出示情境图,播放舒缓、优美的配乐。 ‎ ‎(2)出示文字提示,帮助学生背诵。 ‎ ‎(3)指名背诵,评议。‎ ‎1.在情境中,练读课文。(1)学生一边读,一边加上动作。 ‎ ‎(2)学生配乐表演读、挑战读。 ‎ ‎2.尝试背诵。  ‎ ‎(1)自由想象,练习背诵。(2)自由练背—— 部分背—— 齐背。  ‎ ‎(3)配乐表演背诵。‎ 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韵文所描绘的画面,让脑中的画面丰满生动起来,在《小小的船》轻柔的音乐伴奏下有感而发,读出韵味。‎ 五、知识拓展,课外延伸(用时:5分钟)‎ ‎1.引导学生比较:生活中你看到的 夜空和教材上插图中的夜空有什么不同?  ‎ ‎2.组织学生讲有关月亮的故事。 ‎ ‎1.说说生活中观察到的夜空景象,对比课文,体会想象的美好。 ‎ ‎2.讲关于月亮的故事,体会想象的神奇魅力。  ‎ 有条件的话,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一段介绍月亮的视频。‎ ‎3.简介有关月亮的科学知识,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3.了解夜空及月亮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爱科学的兴趣。‎ ‎2 小小的船 ‎[教学目标]‎ ‎1.认识“的、船”等10个生字和门字框1个偏旁。会写“月、儿”等4个字和横折钩、竖弯钩2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结合插图,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感受夜空的美丽。‎ ‎3.仿照例子,用简单的叠词说“的”字短语。‎ ‎4.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读准“船、两”等生字的字音。会写横折钩和竖弯钩。‎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和门字框1个偏旁。会写4个生字和横折钩、竖弯钩2个笔画。(重点)‎ ‎2.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 ‎1.师:老师给大家出个谜语:“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你们知道谜底是什么吗?(月亮)‎ ‎2.你们喜欢月亮吗?你们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样的?(认识不同的月亮)‎ ‎3.揭示课题。课件出示夜空图。‎ 师:在晴朗的夜空中,有一闪一闪的星星,有弯弯的月亮,你们看,这月儿弯弯的,两头尖尖的,像什么?(小船)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小小的船》。(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看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不掉字,不加字。‎ ‎2.圈出文中的生字,同桌互读,检查正音。‎ ‎3.教师检查自学情况,课件出示短语:小小的船弯弯的月儿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1)师范读,生跟读。(2)指名读,齐读。‎ ‎4.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配乐范读全诗。启发想象:你脑海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2.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共有几行,由几句话组成?‎ ‎3.让学生挑战朗读。(指名读、比赛读。)‎ ‎4.全班同学齐读。要求读流利,读出喜爱之情。‎ ‎5.课件出示填空训练,指导背诵。‎ 四、书写生字,指导识记 ‎1.师:咱们来做“采蘑菇”的游戏。每个蘑菇都有一个名字,一定要叫出它的名字,它才真正属于你,谁愿意来采?‎ ‎2.在蘑菇的后面分别贴上本课的4个生字“月、儿、头、里”,然后请4名同学到前面来做采蘑菇的游戏,其他的同学可以唱《采蘑菇的小姑娘》这首歌。(边采蘑菇边播放歌曲。)‎ ‎3.学生采完蘑菇之后,师问:呀,你采的蘑菇真大呀!你能告诉同学们,你采到的这个蘑菇的名字是什么吗?告诉大家:“我采到的蘑菇叫。”师说:这个蘑菇想让大家一起来喊一喊它的名字,一起来喊,它就会笑了。‎ ‎  4.师问:你是怎样记住这个蘑菇的名字的?告诉同学们好不好?其他同学有更好的方法来记这个字的,也可以到前面来说。‎ ‎  5.给蘑菇找朋友。想想生活中,有哪些字可以和这个蘑菇做朋友呢?‎ ‎  6.指导学生书写。让学生观察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以及笔顺,然后老师示范,让学生掌握横折钩、竖弯钩两种笔画。‎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仿照例子用简单的叠词说“的”字短语。‎ ‎2.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结合插图感受夜空美丽的景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难点)‎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一个小女孩坐在月牙儿上快乐地玩耍。‎ ‎2.师:同学们,老师是船长,现在咱们乘坐着时光飞船来到了美丽的夜空。同学们,坐好了!我们要开始遨游太空了!‎ 二、创设情境,合作学习 ‎1.学习第一、二行诗。‎ ‎(1)师:我们坐在哪儿呢?(小船上)这小船不是真的船,它是月儿。你们看,这是一张月亮的图片,你们说,图片上的月亮像什么?大胆地想想看。‎ ‎(2)让学生自由读,鼓励学生自由举手读,其他学生当小老师评。‎ ‎(3)指导画出写“月儿、船”的词语。‎ ‎(4)这月儿除了是“弯弯的”,还是什么样的?指导学生自读自画,画出月儿的形状——两头尖。课件出示月儿的形状,并引导学生知道,这里把弯弯的月儿比作了小小的船,写的是月儿的形状,而不是真的船的样子。‎ ‎(5)全班齐读。以满怀喜悦的心情去朗读,读出月亮的可爱。‎ ‎2.学习第三、四行诗。‎ ‎(1)我们一起划船在蓝天上面到处走走,咦,你们又看到了什么?(星星、天空)‎ ‎(2)课文写的星星是怎么样的?(闪闪的)天空呢?(蓝蓝的)‎ ‎(3)指导朗读。(读出星星、天空的美丽可爱。)‎ ‎3.课件出示课后习题2,引导学生读一读,并照样子说一说。‎ ‎4.课件出示夜空图,让学生结合课件画一画夜空图。‎ ‎[教学板书]‎ ‎2小小的船 月儿弯弯的小小的两头尖 星星闪闪的 天空蓝蓝的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谜语入手,让学生觉得亲切自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采用“以读为主”“以读促理解”“以读拓展学生的思维”的方式,引导学生把理解字、词、句与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课文理解能力。‎ ‎《小小的船》教材简说 ‎ 这是一篇韵文。课文以优美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奇妙的夜景图──月儿是小船,“我”正坐在“船”上看着蓝蓝的天空和闪闪的星星……想象奇特,易于激发儿童朗读的兴趣,驱遣他们的想象。‎ ‎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朗读、背诵课文和识字、写字。‎ ‎《小小的船》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识字:‎ ‎⑴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中,“船、弯、看、见、闪、蓝”是前鼻音;“船、闪、只”是翘舌音,要指导学生读准这些生字的字音(可以将生字隐藏在课件中的小星星里面,以“说说这些星星叫什么名字”‎ 的方式呈现生字)。‎ ‎⑵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记生字,如:‎ 会意识记:“土”代表地,两“人”背靠背坐在地上──坐。‎ 熟字加偏旁:“人” “门”=“闪”。‎ 组词识记:见──再见、看见、见面。‎ 找反义词:弯──直;坐──立。(可在课件中用动画演示)‎ 有些字不宜拆分识记,如,“船、弯、蓝、看”,要整体识记字形。‎ ‎⑶结合“闪”的教学,学习偏旁“门”。‎ ‎⑷生字的巩固。将本课生字编成一段短文(没认过的字要注音),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复习巩固生字,如:‎ 星期天,我和妈妈去划船。我看见湖水很蓝很蓝,湖面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金光,可漂亮了。我坐在小船里,看见湖边的游人特别多,有弯着腰的老爷爷,有可爱的小妹妹,还有高鼻子的外国朋友呢……‎ ‎2.写字:‎ ‎ 写字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下笔前,让学生学会观察生字的特点,找出需要注意的地方,再让学生在自己描红的基础上对要书写的字进行比较,发现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如,“白、田、电”这三个字的“口”都要写得上宽下略窄。“田”要写得略宽一些,“电”中的“口”要扁一些。“见”字的第四笔是竖弯钩,起笔时要低于撇。‎ 二、朗读感悟 ‎1.这篇韵文最大的特色在于用了许多叠词描写景物的形状和色彩。在指导朗读时,可先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中美丽的插图,读好有修饰的词语,如,“弯弯的月儿”、“蓝蓝的天”,进而读好诗句,读好韵文。‎ ‎2.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韵文所描绘的画面,让脑中的画面丰满生动起来,在轻柔的《小小的船》的音乐伴奏下有感而发,读出韵味。‎ ‎3.小组合作学习,可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边读边做动作。‎ 三、课后练习 ‎ 启发想象,完成课后练习。要启发学生由描写的对象的色彩、形状等方面去想象。如,“弯弯的月亮像镰刀”、“蓝蓝的天空像大海”、“闪闪的星星像宝石”,鼓励学生说出与别的同学不一样的内容。还可给学生更大的想象空间,让学生自由地选择形象鲜明的事物,说说“像”。‎ 四、实践活动 ‎1.课前让学生了解有关月亮的传说或故事。‎ ‎2.让学生观看一段有关月球知识的录像。‎ ‎3.组织小小辩论会:月亮上面真的有嫦娥吗?‎ 五、教学时间 ‎ 教学本课可用1~2课时。‎ 六、资料袋 ‎〖月球知识〗‎ ‎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天体。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 ‎ 月球的表面是由平原、山峰和山谷组成的荒漠,还有许多由于太空物体高速撞击月球表面而形成的陨石坑。月球上没有供人类呼吸的空气。‎ ‎12《雪地里的小画家》导学案 课题 雪地里的小画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群、竹”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着”;会写“竹、牙”等5个字和横折弯钩1个笔画。  ‎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画家”雪地作画的快乐之情。‎ ‎3.结合插图,知道小动物脚印的不同形状,了解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重点 正确地朗读课文,感受“小画家”雪地作画的快乐之情。‎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 ‎2.预习生字新词,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并圈画出本课生字。(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用时:5分钟)‎ ‎1.谈话导入,引导学生回想下雪之后玩耍的情景。同学们喜欢下雪吗?下雪后你们最喜欢做什么呢?  ‎ ‎2.创设情境,引入课文题目。(多媒体课件展示小动物来到雪地的情景) ‎ ‎3.板书课题。‎ ‎1.依据生活经历回答。(喜欢。打雪仗、堆雪人、在雪上走……)  ‎ ‎2.观看多媒体课件。  3.齐读课文题目。‎ ‎1.教师可以播放冬天孩子们玩耍的视频,引起学生共鸣。     ‎ ‎2.教师引导学生想象:雪后大地像一张洁白的画布。‎ ‎1.范读课文。   ‎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用时:10分钟)‎ ‎2.引导学生把画出的会写字和会认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相机指导:“着”是一个多音字,在本课中读zháo。通过组词重点区别zhe和zháo两个音。 ‎ ‎3.提出要求:同桌间互相读课文,听听读音是否准确。 ‎ ‎4.指名读课文,了解预习情况。‎ ‎1.认真听读,重点听课前预习时圈画的生字的读音。  ‎ ‎2.以同桌互助的形式把画出的会写字和会认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间互相读课文,听听读音是否准确,发现不正确的读音互相纠正。  ‎ ‎4.读文,集体纠正读音。‎ 要指导学生读好多音字“着”。识记两个字音。‎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用时:20分钟)‎ ‎1.出示本课需要认识的11个生字,运用开火车读、指名读、小组齐读、全班齐读等方法检测生字识记情况。  ‎ ‎2.引导学生思考:大家是用什么方法记忆会认字的?汇报一下。 ‎ ‎3.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5个字,动画演示生字的占格、笔顺。 ‎ ‎4.逐字范写,并讲解笔顺规则。注意强调:“竹”的第三笔是 竖,不是竖钩,书写时要紧凑;“马”的笔顺要多次书空练习,最后一笔横要写得长而稳;‎ ‎1.认字练习。     ‎ ‎2.汇报识字方法。如:“加”可以采用生活识字法;“群”可以用谜语识字法;做散步或往前走几步的动作来识记“步”等。 ‎ ‎3.自己观察生字的笔顺和笔画特点。  ‎ ‎4.跟着课件演示书空,仔细观察生字笔画的占格位置。‎ ‎5.写字练习。 ‎ ‎(1)先在书上描红,感受生字占格位置。  ‎ ‎1.在学生汇报识记会认字的方法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法识记生字,如,加一加、换偏旁等。 ‎ ‎2.在逐字范写的过程中,教师重点指导“马”和“几”这两个字。‎ ‎“几”第二笔横折弯钩,起笔要与撇的起笔相连。 ‎ ‎5.巡视指导,进行个别辅导。   ‎ ‎6.引导同桌间互评,互相借鉴;改正自己书写的缺点,再练习写一写。  ‎ ‎7.投影展示学生书写成果。 ‎ ‎8.引导学生给自己喜欢的生字组词。‎ ‎(2)独立在生字本上正确、规范地练习书写每个生字。  ‎ ‎6.同桌间互相比一比哪个字写得最漂亮,找出写得好看的字。 ‎ ‎7.班级展示,集体品评。8.组词,并积累其他同学的词语。‎ 四、再读课文,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1.指导学生再读课文。读文前出示问题:本文主要写了哪几种小动物? ‎ ‎2.引导学生回答问题,相机板书小动物的名称。  3.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1.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2.同桌之间交流、汇报。3.同桌间讨论交流后汇报。(可以从识字、积累词语等方面说一说)。‎ 提示学生一边读一边圈画问题的答案。‎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回顾内容,复习生字(用时:5分钟)‎ ‎1.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主要有哪几种小动物。  ‎ ‎2.出示生字卡让学生认读。‎ ‎(群、竹、牙、用、几、步、为、参、加、洞、着)教师出示词卡,学生认读。(竹叶、月牙、不用、参加、睡着)  ‎ ‎1.齐读课文,思考并回答:课文主要写了雪地上的小鸡、小狗、小鸭、 小马,还有在洞里睡觉的青蛙这几种小动物。 2.开火车认读生字。小组认读词语。    ‎ ‎3.思考问题,走入课文。‎ ‎1.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张贴相应的动物图片。   ‎ ‎2.注意强调“竹、为、参、着”的读音。   ‎ ‎3.对于学生认读不准确的词语要反复读几遍。‎ ‎3.过渡:这几个小画家是怎样画画的呢?‎ 二、创设情境,读好韵文(用时:25分钟)‎ ‎1.指导学习第1句。  ‎ ‎(1)指名读第1句。(出示本课插图)  ‎ ‎(2)引导学生思考:第2个“下雪啦”后面为什么用感叹号? ‎ ‎2.指导学习第2句。 ‎ ‎(1)指名读第2句。  ‎ ‎(2)导学:“小画家们”指的是谁?请同学到讲台上按顺序指出动物图片上的小动物名称。 ‎ ‎3.指导学习第3句。 ‎ ‎(1)自由读第3句,思考每种小动物分别画了什么。  ‎ ‎(2)请4名同学到黑板前画画,跟小动物画的比一比。 ‎ ‎(3)引导质疑:这些小动物还能画别的吗?  4.指导学习第4句。 ‎ ‎(1)指名读第4句。 ‎ ‎(2)引导:从课文哪里能看出“小画家们”画得非常容易? ‎ ‎(3)引导学生体会“‎ ‎1.读第1句,读出惊喜、兴奋的语气。  ‎ ‎(1)读第1句,体会感叹号在句子中的作用。‎ ‎(2)说出自己的理解。(因为小动物们很高兴;小动物们看见雪非常惊喜;小动物们看见雪非常兴奋……) ‎ ‎2.读第2句。 ‎ ‎(1)边读边想象情境。  (2)上台指出动物图片上的动物名称:小鸡、小狗、小鸭、小马。 ‎ ‎3.读第3句。  ‎ ‎(1)自由读第3句,汇报每种动物画了什么。  (2)4名同学到黑板前画竹叶、梅花、枫叶、月牙。全班同学进行评价。(3)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问题。 ‎ ‎4.读第4句。  ‎ ‎(1)读第4句,读出惊奇的语气。 ‎ ‎(2)交流思考,回答问题。抓住词语“几步”理解。  ‎ ‎1.在学习第1句时,教师可启发学生回忆看到下大雪的时候的心情,并想一想会到雪地上做什么。由此想象“小画家们”和我们一样兴奋地跑向雪地,边跑边欢呼的情景,朗读时要把自己的心情表达出来。    ‎ ‎2.指导学习第4句时,引导学生抓住“几步就成”体会“小画家们”的自豪感。读文的语调要轻快活泼。      ‎ ‎3.在指导读第5句时,要注意 读出疑问句的特点,语调上扬;第6句中的“睡着啦”要读得轻松,突出青蛙在冬眠。    ‎ ‎4.理解冬眠时,可以课前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需要冬眠的小动物,激发学生兴趣,拓展相关知识。‎ 小画家们”的心情,并且带着这样的心情读文。  ‎ ‎5.指导学习第5、6句。(1)指导自由读。  ‎ ‎(2)讲解什么是冬眠,引导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小动物需要冬眠。  ‎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小组内交流,汇报。有感情地朗读第4句。 5.读第5、6句。 ‎ ‎(1)自由读第5、6句。  (2)理解冬眠,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自己知道的需要冬眠的小动物。 6.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时语气要轻松愉快,注意感叹句和疑问句的语调。‎ 三、复述课文,背诵课文(用时:5分钟)‎ ‎1.指导学生根据板书或者课文插图的提示复述课文。 ‎ ‎2.组织学生用多种形式背诵课文。(男生一句、女生一句背诵,全班背诵,分小组背诵等)‎ ‎1.根据板书或者课文插图复述课文。   ‎ ‎2.用多种形式背诵课文。‎ 指导背诵应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可练习采用引背的方式。 ‎ 四、总结全文,课外拓展(用时:5分钟)‎ ‎1.引导学生谈谈通过今天的学 习有哪些收获。  2.指导学生动手画一画,感知本课或学生知道的其他“小画家”的作品。3.指导学生练习表达。‎ ‎1.分成小组交流学习本文后有哪些收获。  ‎ ‎2.动笔画一画韵文内容或其他小动物的脚印。 3.试着用“(谁)画(什么)”的句式说一说其他“小画家”的作品。‎ ‎1.学生在交流时,要让学生说出自己是从哪里了解的。 ‎ ‎2.在语言表达练习中,教师还可以搜集其他小动物的脚印并通过课件的形式,展示给学生看,为学生语言表达练习提供材 料。‎ ‎12 雪地里的小画家 ‎[教学目标]‎ ‎1.认识“群、竹”等10个生字,会写“竹、牙”等5个生字和横折弯钩1个笔画,读准多音字“着”的字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动物脚印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动物脚印的不同形状,感受“小画家”雪地作画的快乐之情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课时]1课时 一、谈话揭题 师:“不用颜料不用笔”能画画吗?(学生自由说)有几个小动物真的“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他们就是——雪地里的小画家。(揭题板书,读题)‎ 二、整体感知,自主识字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注意听清字音,圈画课后生字。‎ ‎2.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同桌相互检查课后生字认读,读准多音字“着”,相互评价,正音。‎ ‎4.教师检查自学情况,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5.师生合作读课文,思考: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说)‎ 三、读中感悟 ‎1.教师:下雪了,几个小画家来到了雪地上。都有谁来了呀?(在书本上标出来,再指名回答,师相机贴图)‎ ‎2.出示句子: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3.教师:你们知道他们是怎么画画的吗?他们都画了些什么?(齐读: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4.游戏(找朋友):这些小画家的画,老师也带来了。我们现在就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黑板上的小画家也想找到自己的画,请你们帮帮他们吧!(指名把相应的动物脚印的画,贴到小动物旁边。)‎ ‎5.教师:小动物们画得多漂亮,你觉得小动物们的画像什么?你能像老师这样说一句很美的话吗?如“(小鸡)的画像(竹叶)。”(课件出示)‎ ‎6.大家的想象力真丰富,让我们再来欣赏这幅漂亮的画吧,你觉得小画家们在画画的时候也和我们一样用颜料和笔吗?(不是)那他们是怎么画的呢?书本上是怎么说的?赶快找一找吧!(出示句子: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 ‎7.小动物们把画画好后在欣赏自己的作品呢!他们说着笑着,忽然小鸡发现少了一个好朋友。谁没来?学生接:青蛙。(师贴图,生齐读:青蛙为什么没参加?)‎ ‎8.青蛙在干什么呢?(出示图片)(生答:他在洞里睡着啦。)‎ ‎9.冬天来了,小青蛙正在冬眠呢。(师简介青蛙冬眠的习性)除了小青蛙,你还知道哪些动物要冬眠?(蛇、松鼠、蚯蚓、乌龟、蝙蝠、熊。)‎ ‎10.师小结:雪地里的小画家给我们带来了多少乐趣,多少美啊!他们在雪地里的画卷上描绘出了那么奇妙美丽的图画,为雪的世界增添了无限生机。下课后同学们可以用自己的手印和脚印去操场上画画,做做“沙地里的小画家”。‎ 四、书写指导 ‎1.教师:雪地里的小画家送了我们这么漂亮的画,我们是不是也要写几个漂亮的字送给他们呢?(出示生字)‎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笔顺,看看应该注意些什么?‎ ‎3.教师范写“牙、马、几”。(注意:“几”第2笔是横折弯钩,一笔写成,弯部要自然;“牙”的横笔和竖折之间不封口;“马”第2笔竖折折钩为一笔写成。)学生观察后写一写,在生字本上练习。‎ ‎[教学板书]‎ ‎12雪地里的小画家 下雪啦 小鸡画竹叶 小狗画梅花 小鸭画枫叶 小马画月牙 ‎[教学反思]‎ ‎ 在本课的教学中,为了调动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我运用创设情境的方法,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把学生带进了大雪纷飞的雪地里,引起了学生情感的共鸣。但整节课缺少朗读环节,课堂的气氛不是很活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注重朗读的训练。‎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材简说 ‎ 雪纯洁、晶莹,它是冬天的小精灵,也是大自然送给万物生灵的一份厚礼。雪后的大地,多像一张洁白的画布。瞧,一群“小画家”走来了。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在雪地里留下了不同的“作品”。哎呀,怎么没见青蛙?他正在睡觉呢!‎ ‎ 本课以韵文的形式,不但形象地讲述了四种动物爪(蹄)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而且语言活泼,富有童趣,读起来琅琅上口。‎ 识字、写字和朗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识字:‎ ‎ 指导学生读准“成、参、睡”,比较“成”“晨”‎ 的读音。认记字形以整体识记为主,也可鼓励学生利用熟字来记。通过“蛙”、“睡”,认识两个偏旁“虫”和“目”。‎ ‎2.写字:‎ ‎ 写“几、用、鱼”三个字,要提醒学生注意在田字格里居中安排。‎ 几:第一笔是竖撇,写在竖中线的左边,第二笔横折弯钩,起笔与撇的起笔相连。‎ ‎ 用:外边的同字框大小适中,最后一笔竖要压在竖中线上。‎ ‎ 鱼:中间的“田”不能写得太大,“田”第二笔横折的横压在横中线上,第四笔竖压在竖中线上。最后为长横。‎ 二、朗读感悟 ‎ 本课语言富有童趣,读起来趣味盎然。应该让学生感受和体会朗读课文时轻快活泼的基调。尽量避免朗读技巧的抽象指导。‎ ‎1.可启发学生回忆,下大雪的时候,看到地上一片洁白,你们的心情怎样,会到雪地上做什么?由此想象“小画家”们和我们一样兴奋地跑向雪地,边跑边欢呼,朗读时要把自己的心情表达出来。‎ ‎2.学生展示读,注意在轻快活泼的语调中,读出“小画家”们兴奋的心情,生动活泼的作画场面,“几步就成”的自豪感。最后一句中“睡着啦”要读得轻松,突出青蛙在冬眠呢。‎ ‎3.在读通课文以后,也可以让学生演一演,选择一种小动物画一画,在活动中感悟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用欢快乐曲创造气氛,进行配乐朗读。‎ ‎4.指导背诵应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可采用引背的方式练习,如,下雪啦,()。小鸡画竹叶,(),小鸭画枫叶,()。不用颜料()。青蛙为什么没参加?()。也可给学生一个顺序:一群小画家来了──小画家们画画──青蛙呢。‎ 三、课后作业 ‎ 课后“读读连连”既可以复习生字,又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还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此题可结合学习第三句时练一练,也可在指导背诵前练习。要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做完之后互相交流。‎ 四、实践活动 ‎1.了解哪些动物也会来雪地“画画”,还有哪些动物也冬眠。课上交流,并说出自己是从哪里了解的。‎ ‎2.课外阅读富有童趣的韵文。‎ ‎3.如果在下雪天上这一课更好,可以带领学生去雪地玩耍,亲自感受。‎ 五、教学时间 ‎ 教学本课可用2课时。‎ ‎《影子》词语解释 ‎【影子】(yǐng zi):‎ 因挡住光线而投射的暗影。课文中是指人的身子挡住光线后形成的黑影。‎ ‎【朋友】(péng yǒu):‎ 互相有交情,关系非常好的人。除情人或亲属之外彼此有交情的人。‎ ‎【常常】(cháng cháng):‎ 时常,经常。表示行为、动作发生的次数多,而且时间相隔不久。‎ ‎【跟着】(gēn zhe)‎ 跟随,跟在后面。‎ ‎【陪着】(péi zhe)‎ 伴随,陪伴。‎ ‎5《影子》导学案 课题 影子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和宝盖、女字旁、月字旁3个偏旁。会写4个字和斜钩1个笔画。  ‎ ‎2.正确地朗读课文,体会“我”对影子的喜爱之情。借助生活经验,理解影子与人形影不离的特点。 ‎ ‎3.借助情境,辨别前、后、左、右4个方位,并用这4个词来表达方位。‎ 教学重难点 正确地朗读课文,识记“前、后、左、右”,在生活情境中辨别这4个方位,并用这4个词来表达方位。注意斜钩和卧钩的区别。‎ 课前准备 1. 查找有关影子的资料,学习简单的手影,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生字卡片。(教师)‎ 2. 准备手电筒、不透明的小瓶子。(师生)  ‎ ‎3.预习生字,熟读课文,观察影子的变化。(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1.课件出示谜语:  ‎ ‎1.听谜面,认真思考,结合生活经验 一、谜语揭题,趣味识字(用时:5分钟 人人有个好朋友,乌黑身子乌黑头,就像一条小黑狗,阳光下面跟你走。‎ ‎2.揭示谜底,板书课文题目。指导识记“影”字。  ‎ ‎3.引导学生找一找自己的影子,说一说对影子的认识。‎ ‎ 找到谜底。(影子)‎ ‎2.齐读课文题目,读好轻声“子”,认识“影”字。3.找一找自己的影子。想一想自己在什么时候看到过它。‎ 看为了切实地感受影子的存在,可以请学生在课堂中找一找其他事物的影子,也可以进一步巩固识记“影”字。‎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用时:15分钟)‎ ‎1.范读课文。  ‎ ‎2.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3.多媒体创设情境:游戏闯关。检查预习生字情况。 ‎ ‎(1)第一关:指导读音。①课件出示带拼音的词语。 ‎ ‎②指名读。  ‎ ‎③点拨轻声的词怎样读:后面的字轻一点,短一点。‎ (2) 第二关:指导字形。①“影”:课件出示情境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火红的太阳照在建筑物上,在地上形成了影子。“日”就代表太阳,“京”就代表建筑物,“彡”就代表影子。也可以联系生活经验识记。‎ ‎②“黑”:引导学生区分“黑”字的上面部分和“里”字的不同。 ‎ ‎1.认真听读,注意生字的读音。 ‎ ‎2.自由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可拼拼音,有困难的可以问问同学或老师。3.在游戏中识记生字。 ‎ ‎(1)第一关:读准字音。 ‎ ‎①自由读一读:  ‎ 影子、小黑狗、好朋友、跟着、前后、它们、左右。②注意“好朋友”的“友”在“朋”字后面要读轻声。③小组交流一下还有哪些字读轻声。(“影子、跟着、它们”中后面的字。)  ‎ ‎(2)第二关:记住字形。 ‎ ‎①观察课件,了解影子形成的原因,识记“影”字。‎ ‎②对比颜色“白”记忆“黑”。③加一加识记:反犬旁加“句”就是 ‎1.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记字形。有的可根据汉字的字形,用形象的方法识记,如,“黑”就像一只小黑猫,睁着两只眼睛,四条腿并拢蹲在那里。有的可以用熟字相加的方法来记忆,如“月+ 月=朋”。有的可以用编口诀的方法帮助识记,如,辨析“左”和“右”的字形,可以利用口诀“左下有个工,右下有个口”。‎ ‎2.结合“它、好、朋”的教学,认识新偏旁“宀”“”“月”‎ ‎③“狗”:出示动物图片帮助识记。 ‎ ‎④“它”:引导学生正确区分“他”“它”的意思和用法。相机学习新偏旁“宀”。⑤“好”: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⑥“朋”:引导学生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相机学习新偏旁“月”。 ‎ ‎⑦友:用比一比的方法识记。 ‎ ‎(3)指导学生用加一加、记反义词、做动作、说歌谣等方法巩固识字。‎ ‎“狗”。④交流发现宝盖加“匕”就是“它”。同桌在纸上做送花游戏区别两个同音字。相机了解“宀”。 ‎ ‎⑤联想记忆:一“女”一“子”就是好。相机识记“女字旁”,并发现“女”字做偏旁时要写得窄些。⑥编歌谣识记“朋”:两个“月”是“朋”,好朋友不分离。说一说其他带有新偏旁“月”的字。 ‎ ‎⑦“友”可以通过与“有”作对比的方式识记。  ‎ ‎(3)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巩固识记。‎ ‎。可以引导学生适当拓展含有这三个偏旁的字,从而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 ‎3.指导读文时,形式要多样,读出节奏感和其中的韵味。‎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10分钟)‎ ‎1.多媒体出示情境图,配乐范读课文。  ‎ ‎2.引导学生自由读文,一边读一边想 课文共有几个小节。  ‎ ‎3.指名分节读课文,注意听学生发音,适时指点。 4.组织学生分组赛读。 ‎ ‎5.指导学生自由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相机引导说话。‎ ‎1.看图欣赏,认真听读。2.自由读文,标记小节。3.把自己认为最难读的一行找出来,小组合作,互相指导。重点练习: 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影子常常陪着我,它是我的好朋友。 ‎ ‎4.分别练读,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把句子的停顿读好。‎ 本课语句生动有趣,两小节的句式结构相似,比较简单,可采用自由读、个别读、同桌对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熟读课文。‎ ‎5.用完整的句子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指导书写,组织评议(用时:10分钟)‎ ‎1.引导学生观察“在”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 ‎2.请学生做小老师说一说“在”字的笔顺。  ‎ ‎3.在田字格内示范写“在”。 ‎ ‎4.课件演示“我”的笔顺,认识斜钩,指导学生书写。再出示分别带有卧钩和斜钩的两个字“心”和“我”,区分卧钩和斜钩的书写。 ‎ ‎5.课件演示“好”的笔顺,教师在田字格里范写。注意“好”字的第三笔是提。6.组织学生评议书写情况。‎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跟同桌说一说书写要注意的地方。 ‎ ‎2.仔细观察后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在”字的第三笔是竖,最后一笔横起笔在第三笔竖上。 ‎ ‎3.练习书写“在”。  ‎ ‎4.说笔顺,认识并书写斜钩。交流并回答斜钩和卧钩在书写上有何区别。观察“我”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练习书写。  ‎ ‎5.认真观察后书写,写后对照。 ‎ ‎6.在小组内展示自己书写的字,互相评议并改进书写。‎ 本课要写的4个字中,撇的写法不一,教师要做好强调。“在”字中有长撇,“我”字中有斜撇、短撇,“好”字中有短撇。认识并写好斜钩,区分斜钩和卧钩 的写法。‎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1.课件出示儿歌《手影》,请学生认 读。  ‎ ‎2.教师表演“手影”‎ ‎1.借助拼音认读儿歌。了解内容。    ‎ 根据实际情况,也可播放皮影戏片段,激发学习兴趣。‎ 一、手影表演,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激发学生的兴趣。  ‎ ‎3.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跟有趣的影子交朋友,了解影子的秘密。‎ ‎2.观看手影表演。说一说自己都看到了什么有趣的东西。‎ 二、图文对照,精读课文(用时:15分钟)‎ ‎(一)学习第1小节。  1.指导学生看图说话,认识方位。     ‎ ‎2.对照图片出示课文中的句子。 ‎ ‎3.设疑:和影子在一起玩儿,小朋友们快活吗?从图上哪儿可以看出来?小朋友们的心里会怎么想呢?   ‎ ‎4.指导学生朗读句子。 ‎ ‎5.指导学生用“常常”说话。  ‎ ‎6.指导学生讨论质疑:说影子是“小花狗”行不行?为什么? ‎ ‎7.请养过小狗的学生说说小狗是怎么跟着你的。  8.指导学生看图练习朗读。 ‎ ‎9.指导学生回顾学习第1小节的过程,共同总结方法。教师板书学法。‎ ‎(二)学习第2小节。  ‎ ‎(一)学习第1小节。 ‎ ‎1.看图想一想,练习说话。 ‎ 小朋友们在做什么?太阳在小朋友们的哪个方向?影子在小朋友们的哪个方向?  ‎ ‎2.读句子:影子/在/前,影子/在/后。 ‎ ‎3.看图讨论,从小朋友们的表情和动作能够看出来他们很快乐,他们心里想跟影子比赛、捉迷藏,跟影子做朋友。  ‎ ‎4.仿读、自由练读: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  ‎ ‎5.练习句式:‎ 我常常(      )。 ‎ ‎6.联系生活实际释疑:不行,因为影子是黑的。  ‎ ‎7.家中有小狗的学生说说小狗喜欢跟着人跑前跑后的生活经验。 ‎ ‎1.在理解第1小节的内容时,要注意图文结合,借助图片理解句子内容。同时,引导学生借助图片说一说第1小节的内容,争取达到即时背诵的目的。   ‎ ‎2.练习朗读时,引导学生看图讨论,观察小朋友的表情,体会小朋友心中的快活,朗读时要读出快活的语气。  ‎ ‎3.影子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生活经验的引入,可以加深学生对儿歌的理解。    ‎ ‎4.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进行背诵。可通过边读边做动作的方法,加深对课文的记忆。‎ ‎1.教师引导学生仿照学习第1小节的方法小组自学。2.组织学生汇报,适时点拨。 ‎ ‎(1)指名看图说话。 ‎ ‎(2)指导图文对照读句子。(3)引导学生说说对句子的理解。 ‎ ‎3.指导学生熟读第2小节。引导学生质疑。‎ ‎8.看图练习朗读,可以自由练习读、指名读、齐读。9.总结学法。 ‎ ‎(二)学习第2小节。 ‎ ‎1.在小组内自学。 ‎ ‎2.汇报学习成果:  ‎ ‎(1)看图说一说,太阳在小朋友们的左面,影子在小朋友们的右面。 ‎ ‎(2)想一想:小朋友们怎样走,影子会在他们的左面?(小朋友们往回走。)‎ ‎(3)说出对句子的理解。  ‎ ‎3.熟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质疑: ‎ ‎(1)预设:为什么会有影子?‎ ‎(2)影子为什么会常常陪着“我”?‎ 三、游戏揭秘,合作探究(用时:12分钟)‎ ‎1.提出目标:发现“形影不离”的秘密。 ‎ ‎2.组织开展“看、学、做”的游戏。 ‎ ‎(1)看:  ‎ ‎①教师做手影游戏,请学生观察,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 ‎②教师解释影子产生的原因。 ‎ ‎(2)学: ‎ ‎①‎ ‎1.明确游戏目标。  ‎ ‎2.小组合作积极进行游戏。 ‎ ‎(1)认真观察老师在灯光下和不在灯光下做的手影游戏,明白产生影子必 须要有两个条件:‎ ‎①光。‎ ‎②不透明的物体。  ‎ ‎(2)观察示范组的活动,弄清游戏要求。  ‎ ‎①‎ ‎1.在此环节中,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影子的形成过程,能说出生活中的一些影子现象即可,不要涉及 过多的专业术语。  2.在游戏的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质疑,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      ‎ 教师指导一组做示范,提出游戏要求:两人操作,一人拿手电筒,一人拿小瓶子;一人发出指令,一 人记录。  ②相机指导学生完成游戏。 ‎ (2) 做:指导学生分组做实验。 ‎ 1. 组织学生汇报游戏结果。 ‎ (1) 指导学生分组到前面使用道具演示。  ‎ (2) 指导学生观察,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 2. 根据学生的汇报,利用多媒体演示影子变化。引导学生巩固方位词。 ‎ ‎5.出示课文内容。再次朗读,指导学生背诵。‎ 小组做好分工。把手电筒当作太阳,把小瓶子当作自己,做做游戏。 ‎ ‎②仔细观察,做好记录。③写出发现。  ‎ (3) 小组进行分工,开展游戏,完成学生活动卡(二)。 ‎ ‎3.演示并汇报结果。  ‎ (1) 小组合作演示太阳在动,影子也在动,体会影子的有趣。 ‎ (2) 合作交流发现:  ‎ ‎①影子像在跟太阳捉迷藏。移动太阳,影子总是在背着太阳的那一面。 ‎ ‎②影子是黑色的。  ‎ ‎③太阳的位置不一样,影子的长短也不一样。  ‎ ‎4.观察多媒体,说说自己的发现。 练习用下面的句式说话:  ‎ 太阳在(   ),影子在(   )。‎ ‎5.看课件再次朗读课文,根据提示尝试背诵课文。‎ ‎3.教师要注重朗读训练,可引导学生采用小组读、接读、齐读等不同的朗读方式,在读中辨别“前、后、左、右”四个方位,体会影子与人形影不离的特点。‎ ‎1.引导学生认识方位,识记方位词“前、后、左、右”。 ‎ ‎1.做书后游戏,在活动中,辨别方位, 识记“前、后、左、右”。 ‎ 四、识字写字,迁移运用(用时:8分钟)‎ ‎2.指导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练习说话,熟悉方位。‎ ‎3.指导学生介绍自己的居住环境,用上“前、后、左、右”。  ‎ ‎4.指导书写“后”。强调第一笔是平撇,与第二笔撇的写法截然不同。 ‎ ‎5.组织学生练写、评议。6.出示多媒体课件,简单介绍皮影戏。‎ ‎2.以自己为中心,说说自己前后左右都有谁,通过实践来理解“前、后、 左、右”。‎ ‎3.在小组内向同学介绍自己家周围的环境。 ‎ ‎4.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交流总结书写要点:横稍长于上边的撇,下边的“口”要写得扁些。  ‎ ‎5.练写,根据同学、老师的建议,再写、再议。  ‎ ‎6.了解皮影戏,欣赏皮影戏片段。‎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辨别方位,认识“前、后、左、右”4个字。‎ ‎5 影子 ‎[教学目标]‎ ‎1.认识“影、前”等11个生字和宝盖头、女字旁、月字旁3个偏旁。会写“在、后”等4个生字和斜钩1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体会“我”对影子的喜爱之情。借助生活经验,理解在阳光下影子与人形影不离的特点。‎ ‎3.借助情境,辨别前、后、左、右4个方位,并用这4个词来表达方位。‎ ‎4.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一些有趣的现象,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学会识别“前、后、左、右”四个方位,在生活情境中辨别这4个方位,并用这4个词来表达方位。‎ ‎3.斜钩和卧钩的书写区别。‎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和宝盖头、女字旁、月字旁3个偏旁。会写4个生字和斜钩1个笔画。(重点)‎ ‎2.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有趣的谜语,大家一起来猜一猜。‎ ‎(人人有个好朋友,乌黑身子乌黑头,就像一条小黑狗,阳光下面跟你走。)‎ ‎2.师:同学们,谜底是什么?有谁猜到了吗?(揭示谜底,板书课题:影子)‎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同学们,你们想了解更多有关“影子”的知识吗?赶快打开语文书第80页,大家先听老师来读一遍,比一比谁听得最认真。(老师范读)‎ ‎2.多有趣的课文呀!自己大声读一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拼音朋友来帮忙。(学生自由练读,教师巡视,针对指导。)‎ ‎3.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生自由举手或指名朗读)同学们都读得很好,我们一起来读好吗?(全班齐读课文)‎ 三、动动脑筋,自主识字 ‎1.看拼音读词语。(课件出示课文词语)‎ ‎2.趣味识字:农民伯伯常常把字贴在苹果上,让红彤彤的苹果卖出更好的价钱。让我们一起去帮助他采摘苹果吧!看看谁最厉害摘得最多。(课件出示摘苹果,巩固识字)‎ ‎3.指导学生学习生字,并组词练习。‎ ‎4.书写指导。着重指导“我”字:在第五笔斜钩书写时,注意斜钩的弧度不宜过大,收笔出尖,不能写成月牙形,不然就变成了卧钩。‎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体会“我”‎ 对影子的喜爱之情。借助生活经验,理解在阳光下影子与人形影不离的特点。(难点)‎ ‎2.借助情境,辨别前、后、左、右4个方位,并用这4个词来表达方位。‎ 一、复习检查 ‎1.老师出示生字卡,让学生认读生字。‎ ‎2.指名朗读课文,老师正音、‎ 二、学习第一小节 ‎1.齐读第一小节,思考:你觉得第一小节哪些语句最有趣?(学生自由说)‎ ‎2.学习“影子在前,影子在后”一句。‎ ‎(1)学生齐读,教师强调再读生字:前、后。‎ ‎(2)引导学生看图,指出图中小朋友就是文中的“我”。想一想:影子为什么有时在小朋友的前面,有时又在后面?启发学生看活动演示图,从影子、太阳、小朋友三者关系来理解。‎ ‎(3)实践活动:出示四幅图,要求学生选出影子在小朋友前、后的两幅图贴在板书上。‎ ‎3.启发提问:你还觉得哪些语句有趣?‎ 小结:只要有太阳照着,影子就会伴随在我们的前后,与我们形影不离。‎ 三、自读第二小节,理解句子 ‎1.齐读第二小节,再让学生自己读课文。‎ ‎(1)要求:读课文,提出问题,同学之间相互探讨,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自己解决问题。‎ ‎(2)问题预设:你觉得这一小节哪些句子最有趣?影子为什么有时在小朋友的左边,有时在小朋友的右边?(太阳方位的变化,影子也会产生方位变化。)‎ ‎2.老师引导学生根据节奏提示朗读。‎ 四、实践活动,拓展练习 ‎1.让同学们按照上操的队列站好,自由练习说话:我的左边是,我的右边是。‎ ‎2.小结:白天,在阳光下,影子会伴随我们,影子是我们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教学板书]‎ ‎5影子 影子前后小黑狗 左右好朋友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之间互相合作交流的能力。通过小组的学习交流,学生解决了问题,获得了知识,体验了成功。让学生自主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质疑,更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培养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思维能力。这样不仅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而且激活了课堂教学氛围。‎ ‎《影子》教材简说 ‎ 影子“就像一条小黑狗”,“它是我的好朋友”。本课以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孩子们介绍了“影子”和“人”总是“形影不离”这一重要特点,读起来亲切上口,活泼俏皮,非常符合儿童年龄特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课文。‎ ‎《影子》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识字。‎ ‎⑴本课11个生字中,“前、跟”是前鼻音,“影、常、朋”是后鼻音,“常、着”是翘舌音,要注意引导学生读准字音。‎ ‎⑵在识记生字过程中,既要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记字形,又要提倡整体识记。如,“影、前、常、黑”等字不宜拆分成部件来记,整体识记反而更好。“狗、跟”‎ 可利用形旁表义的特点来认记;还可联系以前学过的熟字认识“着、朋”。‎ ‎⑶结合“狗、它”的教学,认识偏旁“犭”和“宀”。‎ ‎⑷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巩固生字。‎ 摘果子:将生字贴在果树上,学生摘下自己认识的“果子”即奖励五角星一颗。‎ 找朋友:教师出示生字的汉语拼音,请学生以最快的速度从自己手里的字卡中找到相应的生字,并读出来。‎ 找字组词:教师出示“看”,让学生从本课生字中找出与“看”字形相似的字,再分别口头组词。‎ 还可利用同桌互考、小组开火车等方法复习生字。‎ ‎2.写字。‎ ‎⑴新笔画“竖折折钩”是本课写字教学的重点。教师可利用一截彩色电线,由“竖”弯成“竖折折钩”,在动态的演示中帮助学生了解笔画形状,知道是一笔写成的。本课要求书写的三个字中有两个字有“竖折折钩”这一新笔画,要求学生先找一找,然后再用铅笔描红。‎ ‎⑵在指导书写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分辨“鸟”与“马”的区别。“飞”字中的“横斜钩”(原名称叫做横折弯钩)要与“九”字里的“横折弯钩”区别比较。这个笔画不容易写好,教师要加强示范指导。‎ ‎⑶四人小组互评,夸夸自己(或他人)写的字。‎ ‎⑷用“马、飞、鸟”三个字口头组词,将一些常见的、学生易于理解的词语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读一读,如,马上、马车、飞机、小鸟。‎ 二、朗读感悟 ‎1.本课语句生动有趣,两小节的句式结构相似,比较简单,可采用自由读、个别读、同桌对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熟读课文。‎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可让学生边表演边朗读,神情兼备,形式多样,充分展示课文活泼、俏皮的语言风格。‎ 三、课后练习 ‎ 以自己为中心,说说前面是谁,后面是谁,左面是谁,右面是谁。‎ 四、实践活动 ‎ 组织学生课后仔细观察。什么情况下影子在前?什么情况下影子在后?什么情况下影子在左?什么情况下影子在右?互相交流,并做做“踩影子”的游戏。‎ 五、教学时间 ‎ 教学本课可用2课时。‎ 六、教学设计举例 片断:趣味揭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趣味揭题 ‎⑴同学们看看你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然后同桌说一说:我的左边是()右边是(),他们都是我的好朋友。‎ ‎⑵除了前后左右的同学以外,你还有一个好朋友,你知道它是谁吗?(引导学生答出“影子”)‎ ‎⑶请你变换不同方向,看看当太阳在你前面时,你的影子在哪里?当太阳在你的后面时,你的影子又在哪呢?你有办法把你的影子甩掉吗?(学生分小组实验后汇报,教师板书课题。)‎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⑴现在,请同学们轻声地读读课文,想想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⑵谁来读读第一节,要读出喜欢影子的语气。‎ ‎⑶指导朗读。‎ 七、资料袋 杯弓蛇影 ‎ 古时候,有一个叫乐广的人。有一天,乐广请他的朋友在家里喝酒。那个朋友在喝酒的时候,突然看见自己的酒杯里有一条小蛇的影子在晃动,他心里很厌恶,可还是把酒喝了下去。喝了之后,心里一直不自在,放心不下。回到家中就生起病来。‎ ‎ 隔了几天,乐广听到那个朋友生病的消息,了解了他得病的原因。乐广心里想:“酒杯里是绝对不会有蛇的!”于是,他就跑到那天喝酒的地方去察看。原来,在大厅墙上挂着一把弓。那把弓的影子,恰巧落在那个朋友放过酒杯的地方。乐广就跑到那个朋友家里,把这件事说给他听。那个人明白了原因以后,病就立刻好了。后来人们就用“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雨点儿》词语解释 ‎【飘落】(piāoluò):‎ ‎ 慢慢轻轻地落下来。这个词可以用演示纸片飘落的方法,学生自然懂得“飘落”就是飘着降下来,再用“飘落”练习说话:“‎ 小雪花从天上飘落下来”,“树叶从树枝上飘落下来”等。‎ ‎【数不清】(shǔbùqīng)‎ ‎ 多很多,多得数都数不清。‎ ‎8《雨点儿》导学案 课题 雨点儿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彩、半”等10个生字和三撇、穴宝盖、立刀3个偏旁;读准多音字“数、长”的字音;会写“问、有”等5个字和横钩1个笔画。  ‎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逗号和句号的停顿。  ‎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雨点儿给大地带来的美好变化。‎ 教学重难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逗号和句号的停顿。‎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 ‎2.上网查找有关雨的形成的资料。(师生)  ‎ ‎3.读通课文,利用工具书,预习本课的生字。(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歌曲激趣,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播放歌曲《小雨沙沙》,导入新课。 ‎ ‎2.出示课文题目。‎ ‎1.欣赏歌曲《小雨沙沙》。看到可爱的雨点儿,自由和雨点儿打招呼。 ‎ ‎2.齐读课文题目,读准字音。‎ 学生打招呼这一环节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用上礼貌用语。‎ 二、初读课文,理清段落(用时:10分钟)‎ 1. 范读课文,讲清要求。2.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 ‎3.指导学生分段读文。‎ ‎1.听教师范读课文,做到:听准字音,注意语气。2.自由读文,画出生字、生词。   ‎ ‎3.分段读文,标清段落。‎ ‎1.教师范读前,先提出要求,使学生能有目的地倾听。 ‎ ‎2.学生在自学生字和标自然段时,教师要巡视,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在自学时遇到的困难。‎ 三、学习字词,指导朗读(用时:17分钟)‎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 ‎2.出示生词,鼓励学生先自读再开火车读:数不清、云彩、半空、问答、到哪里、地方、没有、更绿、长出。‎ ‎3.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本 课生字:数、彩、半、空、问、到、方、没、更、绿、出、长。 ‎ ‎4.引导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 ‎5.多媒体展示下雨的场景,引导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见到过什么东西从空中飘落。  ‎ ‎6.激发想象: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雨点儿还可能落在什么地方吗?  ‎ ‎1.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圈画生字。 ‎ ‎2.先自由读词,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与同桌交流,也可以问老师。再开 火车认读。  ‎ ‎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相机学习多音字“数、长”,读准字音。  ‎ ‎4.把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同桌听,互相帮助,把课文读正确。 ‎ ‎5.小组讨论交流: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从空中飘落的东西?再结合自己查阅的资料说说雨的形成。 ‎ ‎6.自由想象雨点儿还可能落在什么地方。(沙漠、田野、高山……) ‎ ‎1.课前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从空中飘落的东西有哪些、什么东西数也数不清,帮助学生理解“数不清”“飘落”,感受雨的特点。 ‎ ‎2.指导读问句时,教师可以先示范,并告诉学生读问句时最后一个字的字音要上扬。‎ ‎3.学生在做游戏前,教师不仅要交代清楚游戏规则,同时要注意组织教学,避免课堂只有热闹而没有达到巩固识字的效果。‎ ‎7.指导朗读,读好问句。指导学生做“雨点儿落在哪里”的游戏。‎ ‎8.课件出示游戏场景:“雨点儿”身上写着音节,地上写着生字。  ‎ ‎9.引导学生做“摘果子”的游戏。规则:课件出示梨树图(上面挂着12个梨,每个梨上有一个生字),指名摘果子,摘到果子后,正确领读生字两遍,并把这个字所在的句子读一遍。‎ ‎7.分角色朗读,读好问句。进一步了解:文中是谁问谁?问了什么? ‎ ‎8.借“雨点儿落在哪里”的游戏,正确读出生字的读音,带有拼音的“雨点儿”就会落到相应的地面上。  ‎ ‎9.做“摘果子”的游戏,最后评比优胜者。‎ 四、巩固生字,指导写字(用时:5分钟)‎ ‎1.引导学生观察“问、有、半、从、你”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 ‎2.利用课件演示字的笔顺。  ‎ ‎3.边范写边强调:书写“有”时,注意“月”在作偏旁时,撇变成了竖;“从”中的“人”作偏旁后,捺变成了点,右边“人”的撇要穿插在第二画点的下方。  ‎ ‎4.巡视学生书写情况,纠正写字姿势。‎ ‎1.观察“问、有、半、从、你”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观察字的笔顺的动画演示,注意重要笔画或笔顺。  ‎ ‎3.观察教师范写,书空仿写。‎ ‎4.练习书写,按老师的指点纠错。‎ 学生书写时教师要巡视,并及时给予必要的指导。‎ 五、课外延伸,激发想象(用时:3分钟)‎ ‎1.指导学生朗读课外儿歌《了不 起的小雨点》《淘气的小雨点》《快乐的小雨点》。   ‎ ‎2.布置课后练习。‎ ‎1.练一练,读一读,班级推选读书小博士,朗读课外儿歌《了不起的小雨点》《淘气的小雨点》《快乐的小雨点》。‎ ‎2.想一想,画一画:展开丰富的想象力,画一幅美丽的雨点儿图吧!‎ 课前可以让学生搜集关于雨点儿的课外读物,教师要选择适合学生的儿歌朗读给学生听,使学生进一步感受雨点儿的可爱。‎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复习生字,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多媒体呈现下雨的画面,导入新课。  ‎ ‎2.出示生字卡片,带领学生复习生字。‎ ‎1.欣赏多媒体课件中的下雨图。  ‎ ‎2.认读生字卡片,复习生字。‎ 出示课件时,可以配上轻柔的音乐,再加上教师的范读,引领学生回顾课文内容,自然引入新课。‎ 二、指导朗读,学文感悟(用时:20分钟)‎ ‎(一)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 ‎(二)指导学生学习第2~4自然段。  ‎ ‎1.多媒体播放雨点儿下落的视频,出示对话,引导学生找找哪些是小雨点儿说的,哪些是大雨点儿说的。‎ ‎2.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3.引导学生戴上头饰表演读。 ‎ ‎(一)自由读课文第1自然段,从“数不清”一词感受雨点儿的多和密。 ‎ ‎(二)学习第2~4自然段。 ‎ ‎1.观看雨点儿下落的视频,自由读教师出示的对话,分别画出小雨点儿和大雨点儿说的话。  ‎ ‎1.第1自然段中的句子练习,教师要告诉学生每个括号中要填的是什么,即(谁)从(哪儿)(怎么)下来,这样学生才有方向,才能真正达到训练的目的。 ‎ ‎(三)指导学习第5自然段。 ‎ ‎1.引导想象:小雨点儿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有花有草的地方在哪里呢?小雨点儿落到这些地方会说些什么呢?  ‎ ‎2.美读课文,多媒体动画展示:花、草在雨水的滋润下生长。 ‎ ‎3.引导想象:大雨点儿要去哪里?那里美吗?大雨点儿为什么要去那里?  ‎ ‎4.动画演示: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 ‎5.指导读最后一句。  ‎ ‎6.引导想象:雨点儿还会落在哪里?那儿会变得怎么样? ‎ ‎7.讨论交流:那些花、草一定很感谢雨点儿,它们会怎么说呢?雨点儿又会说些什么?‎ ‎2.分清角色。喜欢当小雨点儿的,就读小雨点儿的话,读出小雨点儿的天真、可爱。喜欢当大雨点儿的,就读大雨点儿的话,读得稳重一些。同桌练习分角色读,师生分角色读。 ‎ ‎3.戴上头饰表演读。 ‎ ‎(三)学习第5自然段。 ‎ ‎1.想象,自由发言。  ‎ ‎2.观赏多媒体展示的美景,同教师一同美美地读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 段。  ‎ ‎3.在小组内汇报自己想象的内容。   ‎ ‎4.欣赏动画,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发挥想象,先在小组内说说,再在班级汇报。  ‎ ‎5.有感情朗读最后一句。6.结合图片,展开想象,模仿课文中的句子说说雨后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 ‎7.讨论后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在班级汇报。‎ ‎2.在对话教学时,先让学生找到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说的话,引导学生说出为什么喜欢大雨点儿、小雨点儿;再通过观察他们的表情,感受他们的快乐;最后进行朗读指导,这样就会水到渠成了。 ‎ ‎3.学习第5自然段时,课件要体现出有雨水滋润的花草的变化,帮助学生理解小雨点儿的作用;无花无草的土地有了雨水的滋润,长出了花草,让学生明白大雨点儿的作用,从而帮助学生明白不管是大雨点儿还是小雨点儿都乐于助人、充满爱心。   ‎ ‎4.引导学生想象时,告诉学生可以模仿课文中的句式来说,也可以给一些提示,帮助学生表达,如:雨点儿落在哪儿?那里发生了什么变化?‎ 三、巩固生字,指导书写(用时:10分钟)‎ ‎1.出示本课的会写字,指名读。 ‎ ‎2.书空“问、半、从、有”。3.指导书写“你”。 ‎ ‎(1)学习新笔画“乛”。 ‎ ‎1.读准会写字。  ‎ ‎2.书空“问、半、从、有”。3.(1)认识“乛”。   ‎ ‎(2)观察老师的书写。 ‎ ‎(3)练写。‎ 要注意学生的自主识字、写字能力的培养,敢于“放手”。‎ ‎(2)范写“你”。 ‎ ‎(3)教师巡视指导。‎ 四、自由想象,课外拓展(用时:5分钟 引导学生说一说:如果你是雨点儿,你想到哪里去?你想给那里带去什么变化?‎ ‎1.自由想象,练习说话。2.把刚才说的话写下来,可以写一句,也可以写几句,爱画画的小朋友还可以为自己写的句子配上美丽的插图 在理解课文后,运用课文中的句式,进行说话练习。给说的话配图时,注意提醒学生要图文相符。‎ ‎8 雨点儿 ‎[教学目标]‎ ‎1.认识“彩、半”等10个生字和三撇、穴宝盖、立刀3个偏旁,会写“问、有、半”等5个生字和横钩1种笔画。读准多音字“数、长”的字音。‎ ‎2.能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3.读好逗号和句号的停顿。‎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感受雨点儿的可爱,感悟雨点儿给人类、给世界带来了美丽。‎ ‎[教学重难点]‎ ‎1.分角色朗读,读好逗号和句号的停顿。‎ ‎2.通过朗读课文使学生知道雨水和植物生长的密切关系。‎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和三撇、穴宝盖、立刀3个偏旁。读准多音字“数、长”的字音。会写5个生字和横钩1个笔画。(重点)‎ ‎2.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一、歌曲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好吗?(课件播放歌曲《小雨点》)‎ ‎2.这首歌唱的是小雨点儿,我们来看看。(课件播放动画)多可爱的雨点儿呀,你们想和它交朋友吗?(课件出示课题:雨点儿,读准“点”和儿化音。)‎ 二、感知全文 ‎1.听课文录音,听清字音。‎ ‎2.自由朗读课文。(要求:第一遍读正确,读通顺;第二遍,边读边数清楚一共有几段,标上自然段号)‎ ‎3.交流:检查标自然段号,你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谁和谁之间发生的故事吗?(板书:大雨点儿小雨点儿)‎ 三、指导识字 ‎1.出示:数、彩、半、空、问、到、方、没、更、绿、出、长。‎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学生自由读,指导读。‎ ‎2.师:相信聪明能干的你一定能想出很多好办法记住这些字的。(熟字加偏旁:采+彡=彩)‎ ‎3.巩固认字,去拼音读。‎ ‎4.出示“问、有、半、从、你”5个生字,指导书写。(引导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笔顺书写。重点指导“你”字,注意在书写第四画横钩时,起笔稍重,在拐弯处稍作停顿。)‎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逗号和句号的停顿。(难点)‎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雨点儿给大地带来的美好变化。‎ 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课件)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结识了一位新朋友,它叫——雨点儿,这节课我们要和雨点儿一起去进行一次快乐的旅行。‎ ‎2.师:想和雨点儿一起去旅行,先要和刚认识的生字朋友打招呼,要不然,它们会拦住你们的脚步哦。(课件出示生字,采取多种形式巩固认读)‎ 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学生自由读第1自然段。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 ‎2.学习第2~4自然段。‎ ‎(1)师:数不清的雨点儿飘落下来,雨点儿还说起话来了,嘘——‎ ‎(2)出示对话,自由读,找找哪些是小雨点儿说的,哪些是大雨点儿说的。‎ ‎(3)(课件对话部分变颜色)你们喜欢当小雨点儿的,就读小雨点儿的话,喜欢当大雨点儿的,就读大雨点儿的话。(4)课文学到这儿,你发现了什么?(小雨点儿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大雨点儿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5)老师过渡:它们为什么要到这些地方?‎ ‎3.学习第5自然段。‎ ‎(1)学习第一句。‎ ‎①小雨点儿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那么有花有草的地方在哪里呢?‎ ‎②你瞧,“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课件展示动画生长一)‎ ‎③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读这个句子吧!(教师引导学生注意逗号与句号的停顿时间,理解“更”)‎ ‎(2)学习第二句。‎ ‎①大雨点儿要去哪里?那里美吗?大雨点儿为什么要去那里?‎ ‎②不久,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件展示动画生长二)你看到了什么?(让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 ‎(3)大雨点还会落在哪里,那儿怎么样?(指名仿照课文内容说)‎ ‎4.小雨点儿和大雨点儿真厉害,只要它们到过的地方都发生了美丽的改变。如果你也是一朵变美的花或长高的树,你会对它们说些什么呢?(自由说)‎ 三、课后延伸 如果你是雨点儿,你想到哪里去?把你的想法画一画,或写一写。‎ ‎[教学板书]‎ ‎8雨点儿 小雨点儿大雨点儿 有花有草没有花草 更……更……长出花草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学习语言,感悟语言文字的美,培养语感,陶冶性情,提高学习兴趣,更好地体现语文学科丰富的人文内涵。在教学中,我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的特点,查找相关资料图片,为学生的学习创设良好的情境和空间,引导学生体验、感悟。比如:让学生观看下雨图,切身感受雨给大自然带来的变化。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雨点儿给花和草带来的变化。‎ ‎《雨点儿》教材简说 ‎ 本课是一篇科学童话。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儿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雨水滋润了万物,花儿更红了,草儿更绿了。‎ ‎ 识字、写字、朗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通过读课文使学生知道雨水和植物生长的关系。‎ ‎《雨点儿》识字写字教学建议 ‎1.识字:‎ ‎⑴本课生字中,“清”是后鼻音,要予以强调,“数”是翘舌音,“彩”是平舌音,“点”“飘”拼读时不要漏掉介母“i”。‎ ‎⑵教师要调动学生识记生字的积极性,运用多种方法识字:‎ 熟字加偏旁:清、问、回 熟字换偏旁:菜—彩 漂—飘 熟字换部件:穿—空 ‎“数、点、落、答”等字适宜整体识记。‎ ‎⑶巩固认字的方法:‎ ‎①可以借助电脑课件,做“生字与音节找朋友”的游戏。图画“小雨点儿”身上写着音节,图画“大雨点儿”身上写着生字,把“小雨点儿”和“大雨点儿”连一连。‎ ‎②给“大雨点儿”身上的字找朋友(扩词)。‎ ‎2.写字:‎ ‎ “方、半、巴”三个字都是独体字。注意指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以及笔画的高低长短,把字写匀称。‎ ‎ 方:注意强调笔顺。为使字写得美观,可以抓住这几点:第一笔点、第三笔的起笔与收笔、第四笔起笔的位置都在竖中线上。‎ ‎ 半:第三笔横较短,第四笔是长横,最后一笔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 巴:注意强调笔顺。最后一笔不能写得太短。‎ ‎《雨点儿》学法指导 一、创设情境,体验感悟 ‎ 和同桌分角色朗读文中的对话,并相互评价:哪里读得好,为什么要这样读?(如"你要到哪里去?"这一句,不同的理解完全可有不同的的读法,可以读出大人关心小孩的语气,也可以读出声音大而急的焦急的语气,还可以读出好奇的语气等等。)‎ ‎ ‎ ‎ 可以通过图片或电脑课件展示雨过天晴,满眼是红艳艳的花,绿油油的草,水珠在花瓣、叶片上滚动,蜻蜓、蝴蝶在花丛中飞舞。种子开始发芽、长叶、开花,田野里冒出了各色的野花,嫩绿的小芽的画面。学生看着画面内容,有感情的朗读第五小节,试着读出意境,读出韵味,将内心对雨点儿或喜爱,或感激,或佩服……的情感自然而然地释放于朗读之中。‎ ‎ 可以戴上头饰表演:小花、小草得到雨点儿的滋润,它们会对雨点儿说些什么?‎ ‎ 小组之间合作排练,再选一、两组向全班小朋友交流,最后集体评价。‎ 二、悟中品 ‎1.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2.全班交流,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样读。交流中,学生学会评价自己,互相评价。‎ ‎(朗读是学生对课文理解认识的外表化表现,应该带有浓厚的个性化色彩。)‎ ‎ a o e说课稿 一、说教材 ‎《ɑ o e》是统编版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第1课的内容。第一部分是情境图。早晨,太阳出来了,大公鸡喔喔啼,路旁的白鹅咯咯叫,阿姨带我到村西。小白鹅好像在问我:“早上好。”情境图主要用 以引出本课要学习的单韵母a o e及其表音表形图,教材以活泼生动的卡通画形式将a o e三个单韵母呈现给学生,旨在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形象直观的画面帮助学生记住这三个字母。第二部分是单韵母a o e及其表音表形图。第三部分是单韵母a o e的笔顺图示及其在汉语拼音四线格中的书写。‎ 二、说学情 一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拼音字母,他们充满了好奇。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课文插图入手,自己发现本节课要学的拼音字母。形象又具有故事性的课文插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理解起来容易了许多。‎ 三、说教学目标 ‎1.学会a o e 三个单韵母,能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能熟悉认读单韵母四个声调。‎ ‎2.感知汉语拼音和汉字的关系。‎ ‎3.创设各种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形成一定的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说教学重、难点 ‎ ‎1.学会三个单韵母的读音,掌握字母的形。(重点)‎ ‎2.认识汉语拼音四线格,能正确书写a o e。(难点)‎ ‎3.o e读音的比较。‎ 五、说教法、学法 尝试本课教学内容以创设情境,引导观察、鼓励想象、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呈现。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多种感官协同活动,使全体学生都成了活动的主人。‎ ‎【教法】‎ ‎1.观察想象法。观察是学生获取外部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字形教学时,我让学生找出图与字母相同点,寻找新的发现,而后,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象字形,说说什么东西的形状象字母的形体,再编顺口溜帮助记忆字形、巩固字形,字母教学过程,以观察—想象—巩固的层次性来体现,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图画,自己去揣摩发音方法,自己去比较、记忆字母形体。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寻找新发现,主动的意识和进取的精神得到了培植。‎ ‎2.表演游戏法。教过单韵母发音后,运用游戏学习按顺序、变顺序演读声调,学生在玩中学习,学得很来劲,课堂情绪高涨,个个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他们互相合作,获取了知识,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 ‎【学法】‎ ‎1.自主合作法。教学中,我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字母时,通过同桌、小组交流,让学生合作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合作学习,主动参与。‎ ‎2.拓展思维法。在巩固练习这环节中,我设计了《找朋友》游戏,让学生根据已学汉字找出相关的字母卡片,并通过扩展活动,让学生在书中、古诗中、儿歌中找到带有a o e 字母的字,这样,将不断增加识字量,使课内外互相结合,所学知识真正得到延伸。‎ 六、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han yu pin yin(投影出示)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对,这就是汉语拼音。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个拼音王国,那里有很多的拼音宝宝,认识了这些拼音宝宝,你们就能认识很多汉字,就能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了。你们想认识这些拼音宝宝吗?让我们唱着儿歌出发吧!)  ‎ ‎2.说儿歌:汉语拼音用处大,学习生字需要它,帮助说好普通话,我们决心学好它。(带领学生边拍手边说儿歌)‎ ‎(二)情境揭题 ‎1.瞧,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图上画了谁?它们在干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早晨,太阳出来了,大公鸡喔喔啼,路旁的白鹅咯咯叫,阿姨带我到村西。小白鹅好像在问我:“早上好。”)提醒学生不要重复其他小朋友说过的话。‎ ‎2.小结:多么美好的早晨呀!老师把你们的故事编成了一首儿歌, “大公鸡,oo啼,阿姨带我到村西。小白鹅,ee叫,连声叫我早上好。”其实,我们今天要学的拼音呀,就藏在这幅图和这首儿歌里呢!(板书课题)‎ ‎(三) 学习字母的读音 学习“a” 的读音 ‎1.这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第一个韵母“a”(投影出示阿姨图),只要把“阿姨”的“阿”读得长一些,响一些就可以了。那个聪明的小朋友来试着读一读?‎ ‎2.师范读:(出示字母卡片)请听老师读,注意看老师的口型。请小朋友们照老师的样子自己先读一读。‎ ‎3.指名读,相机点评(你的嘴巴张的真大,嘴巴不动,你的声音响、长)‎ ‎4.开火车读---男女生赛读---小组赛读 ‎5.看画面:小朋友,你发a音时就想到画面上的阿姨,这样你就容易记住a的音了。老师也编了几个小口诀送给大家“ a a a,阿姨的阿”( 嘴巴张大,a a a 阿姨的脸蛋,a a a……)‎ 学习“o”的读音 ‎1.读准音。小朋友,真聪明,小公鸡也来表扬你们了。“o”的读音就像公鸡叫,特别响亮。‎ ‎2.师范读:(出示字母卡片)听老师读,看老师的口型。你们自己试一试。‎ ‎3.为了帮助小朋友记住这个音,老师也送个小口诀给你们:拢圆嘴巴o o o ‎4.同桌互读,相互纠正:同桌两个小朋友相互读读看,是不是小嘴巴都陇得圆圆的。‎ ‎5.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男女生赛读 学习“e”的读音 ‎1.过渡:小朋友们读得真棒!瞧,小白鹅也来了。它一变身,就变成了拼音字母“e”,跟老师读“e”。‎ ‎2.读“e”的时候,小朋友个个都张开了笑脸。我们再来读一读,“扁扁嘴巴eee”。‎ ‎3.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认识单韵母:今天,我们学习的三个拼音字母发音都是响而长,所以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单韵母”,跟老师说一遍“单韵母”。‎ 发现口型变化 下面,请小朋友听老师读这三个韵母,看看老师的口型有什么变化呢?(老师边读边比划)小朋友自己也来读一读,比划比划。你发现了什么?(口型由大到小)‎ ‎(四)巩固复习 ‎1.游戏考考你:看口型、说发音。(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教师在黑板上贴字卡:a o e,教师摆口型,不发音,请小朋友看老师口型,判断是哪个单韵母。‎ ‎2.请生上台猜老师指了哪个字母:若猜对,其余学生说:“对对对,就是____”若猜错,则说:“错错错,请再猜。”‎ ‎(五)认清字母的形,指导书写。‎ 过渡:三个字母的读音我们学会了,还要记住他们的形状。‎ ‎1.认清形。我们再来看看“a”(出示表音表形图)它不光发音和“阿姨”的“阿”差不多,她的样子,像什么?‎ ‎2.小结:“a”圆圆的,就像阿姨的脸,后面还拖着一条直直的小辫子呢!能记住“a”了吗?你觉得 a还像什么?‎ ‎3.记住了它的音和形,那怎么样才能写好它呢?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拼音宝宝的家。‎ ‎4.教师用形象化语言帮助孩子认识四线格(出示四线格小黑板)这就是拼音宝宝住的楼房,数一数几条线,几层楼?拼音宝宝住的地方就叫“四线格”,上格、中格和下格。老师读1遍生跟读2遍“四线格”。‎ ‎5.下面,请同桌的小朋友相互合作,借助书上P6的图把拼音宝宝送回家,看清楚它们住在哪一格,是怎么写的?(引导孩子自己学会看书上的书写示例:红箭头表示笔画走向,蓝色数字表示笔画顺序,边看边书空。)‎ ‎6.师范写,讲解要点。‎ 我们先看着字母“a”是怎么写的?‎ ‎(1)同学们认真看老师先写哪一笔,再写哪一笔,几笔写完的?‎ ‎(2)请学说一说。找到中格先写左半圆,再写竖右弯。生跟着书空。‎ ‎(3)看清楚了吗?拿出小铅笔描2个写一个“a”。‎ ‎7.同法学习单韵母o 和e的音和形。‎ 指导书写“o”‎ ‎(1)老师书写,请大家注意“o”是从哪起笔的?几笔写成的?‎ ‎(2)请学生说一说。‎ ‎(3)教师边写边讲:“o”是一笔写成的,从左上起笔,注意要写圆,生跟着书空。‎ ‎(4)学生练习书写“o”。‎ 指导书写“e”‎ ‎(1)老师演示书写过程:大家注意“e”是怎样写的?‎ ‎(2)说一说。‎ ‎(3)教师过写边讲:“e”是一笔写成,占中格,从中格的中间起笔,先写一短横,接着连写半圆。‎ ‎8.教师注意引导孩子调整呼吸,做做手指操,摆好姿势,练习描红。‎ ‎9.反馈。‎ ‎1 秋天说课稿 一、说教材 ‎《秋天》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篇课文,也是一年级同学开学来学的第一篇课文,该单元以“写物”为主题展开。《秋天》是一篇散文,主要写了秋天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 ‎“写作特点”语言简炼、层次清晰;描写生动、细致充满诗情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   ‎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 4个;‎ ‎2.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了解阅读方法;‎ ‎3.使学生初步了解秋天,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 ‎1.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体会优美的意境。(重点) ‎ ‎2.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喜爱,对大自然的喜爱,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难点)‎ 四、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点拨法。讲授法教师可以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此外我准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年几个季节?(春夏秋冬)那么看图猜猜现在是什么季节?这节课就让我们到大自然中去欣赏秋天那美丽的景色。‎ ‎(二)落实基础,整体感知 首先,教师请学生借助课后生字提示自由朗读圈出生字解决字词问题,教师有针对性的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指导,例如“秋 树 片等”。这为学生阅读文本扫清了障碍,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接下来,教师请数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或者是听范读),教师请其他学生边听边圈画出每段的关键词句,理清文章脉络,教师根据学生板书文章脉络。(教师板书)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在听读中理清思路,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和概括能力,解决教学重点。‎ ‎(三)研读赏析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以多媒体出示课件,教师请学生先自由读在分组读。课件的设置一脉相承,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和讨论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进而解决教学难点。‎ (四) 拓展延伸 好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满足学生的好心,提取学生兴趣,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看看秋天都变化了些什么,分组讨论交流等等之类。‎ (五) 课后作业 画一画美丽的秋天。 ‎ 好处:巩固知识点,发挥学生想象力,理论-实践,学以致用。‎ ‎  ‎ i u ü y w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课有4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3个单韵母、2个声母和3个整体认读音节,配有一幅乡村生活情境图。晾衣杆上晒着一件衣服,其中“衣服”的“衣”提示i、y、yi的音,衣服的前襟和前襟顶上的纽扣构成的图形提示i的形,树杈、衣服袖子和衣身之间的皱痕提示y的形。一只乌鸦停在大树上,一只乌龟在河里游,乌鸦和乌龟的“乌”提示u、w、wu的音,停着乌鸦的大树杈和乌龟壳的形状提示u的形,屋顶的形状提示w的形。一个小男孩正在和水中的鱼儿、乌龟打招呼,“鱼”提示ü和yu的音,一条口吐水泡、翘着尾巴的鱼提示ü的形。‎ 第二部分是单韵母i、u、ü和整体认读音节yi、wu、yu的四声。‎ 第三部分是yiyi、wuwu、yüyu的比较。同时学习y和ü组成音节ü上两点要省略的拼写规则。‎ 第四部分是要求书写的字母i、u、ü、y、w的笔顺以及在四线格中的位置。‎ 二、说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单韵母i、u、ü和声母y、w,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2.正确认读整体认读音节yi、wu、yu,知道y和ü在一起组成音节ü上两点要省略的拼写规则。‎ ‎3.正确认读i、u、ü、yi、wu、yu的四声。‎ 三、说教学重难点 ‎1.i、u、ü、y、w和yi、wu、yu的正确认读;i、u、ü和yi、wu、yu的四声练习。(重点)‎ ‎2.i、u、ü的第二声和第三声的正确发音;韵母、声母和音节的初步区分;知道y和ü在一起组成音节ü上两点要省略的拼写规则。(难点)‎ 四、说教学过程 ‎(一)单韵母i、u、ü的教学 ‎1.读准音。‎ 教师要充分利用情境图引导学生说话,发现图中字母的音、形等元素。可以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说看到了谁,它们在干什么。结合学生说话时具体的语言情境,借助“衣、乌、鱼”3个字的读音引出单韵母i、u、ü。‎ ‎(1)发音指导。‎ 告诉学生i、u、ü和ɑ、o、e都是单韵母,发音时一样,口型不能变动。通过反复示范,引导学生观察i、u、ü发音时的嘴型,掌握发音方法。同时,还可以利用第一单元学过的汉字“一”和“五”来帮助正音,让学生说说书上有哪些数量是“一、五”的景物,如一件衣服、一个男孩、一棵树、一只乌鸦、一条小河、一条鱼、一只乌龟;五个字母……将学习拼音与既有知识相结合,由旧知到新知,提高教学效率。‎ ‎(2)编儿歌练发音。‎ 教师可以利用书上图画中与i、u、ü发音相似的“衣、乌、鱼”,编成儿歌帮助学生掌握发音要领,还可以和学生一起编字母口型歌,帮助学生掌握3个单韵母的发音,如“牙齿对齐iii,嘴巴突出uuu,嘴吹口哨üüü”)‎ ‎2.识记形。‎ ‎(1)情境图中找字母。‎ 记忆i、u、ü的字母形状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图中晾衣竿上挂着的衣服、树杈、乌龟壳和吐泡泡的鱼,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利用图画与字母之间的相似点来记忆字形。‎ ‎(2)游戏、生活记字母。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做做字母手指操,边说口诀边用手指做出字母形状,帮助学生记忆i、u、ü的形。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事物,充分发挥想象来识记。如,i像一根蜡烛、带橡皮的铅笔,u像小茶杯。‎ ‎(3)书写字母。‎ 单韵母i、u、ü书写指导时要注意新的笔画,如竖右弯“”。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i、u、ü在四线格中所占的位置,再指导书写,弄清笔画笔顺。‎ i两笔写成,占中格和上格。书写时要注意圆点不要点得过大。u两笔写成,占中格。书写时要注意占满格。‎ ü四笔写成,占中格和上格。书写时注意两点的位置略微向中间靠拢。‎ ‎3.四声练习。‎ ‎(1)i、ü的标调规则。‎ 教学i、u、ü的四声时,老师要告诉学生i、u、ü和ɑ、o、e一样,都有四声。特别强调i上标调要去点的规则,可以通过讲故事、念儿歌等方式让学生熟记在心:“小i标声要注意,先摘圆帽再标调,īíǐì”。而ü上标调时,告诉学生不能省写两点。‎ ‎(2)练读i、u、ü的四声。四声依然是学生朗读的难点,教师要借助课本中小汽车的行驶路线方向和声调手势,来帮助练习i、u、ü的四声调。可以先让学生自由试读,同桌互听,再放录音正音正调。教师要重点指导学生读准第二、三声。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词语指导学生练读,如:í,阿姨的í(姨);ǐ,蚂蚁的ǐ(蚁);ú,蜈蚣的ú(蜈);ǔ,五个的ǔ(五)。‎ ‎(二)声母y、w和整体认读音节的教学 ‎1.读准音。‎ 教学声母y、w应与认识整体认读音节yi、wu、yu结合起来,教师可以先借助情境图及“衣、屋、乌、鱼”的音帮助读准它们的音。同时通过比较yiyi、wuwu和üyu,让学生知道:y、i、yi都读“衣”,w、u、wu都读“屋”,ü和yu都读“迂”。每一组的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发音部位相同,但是轻重、长短有区别:声母要读得轻短些,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要读得响亮。‎ ‎2.识记形。‎ ‎(1)情境图中找字母。‎ 在帮助学生记忆声母y、w和它们的整体认读音节时,可以结合图画,找到图与字母之间的相似部分,如衣服袖子和衣身之间的皱痕,树杈像大y,屋顶像大w。整体认读音节yi、wu、yu可以直接用来给汉字注音,教师可以结合学过的汉字“一”和“五”,加以说明与认读,让学生明白整体认读音节需要整个儿识记。‎ ‎(2)故事、游戏中记字母和音节。‎ 特别要强调yu中u实际上是ü,y和ü组成音节,ü上两点省写。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规则,教师可以通过编童话故事,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掌握,并根据故事内容编成顺口溜,进一步帮助记忆:“小ü见到y,擦掉眼泪笑嘻嘻。”或“小ü见大y,脱帽行个礼,去掉两点还读ü。”‎ 由于单韵母i、u、ü,声母y、w和整体认读音节yi、wu、yu相互之间很容易搞混,教师要多引导复习。‎ ‎(3)书写字母。‎ 声母y、w书写指导时要注意新的笔画,“”叫右斜,“”叫左斜,“v”叫斜下斜上。教师可以边示范边讲清楚字母书写笔顺和在四线格中的位置。‎ y两笔写成,占中格和下格。书写时要注意左斜要长些,伸到下格一半处。w两笔写成,占中格。书写时注意“v”不要写得太宽。‎ ‎(三)问题提示 ‎★如何巧记i和ü的标调规则?‎ 拼音是一种抽象的文字符号,遇到i上标调要去点,ü遇y要省去两点这样的特殊拼写规则时,若还采用读读记记的方法,可能只会事倍功半。低年级的孩子喜欢听故事,教师要尽可能把枯燥乏味的知识结合故事来进行教学,学生感兴趣,效率也高。‎ i上标调要去点的规则:小i是个爱漂亮的小姑娘,她的头上戴着蝴蝶结。她戴上声调帽子的时候,就把蝴蝶结遮住了,她头上的点就没有了。并结合课件演示,i戴上声调帽子就变成ī、í、ǐ、ì。‎ ü上标调两点不能省去的规则:小鱼(ü)没有眼睛就看不见了,这可不行,快要下雨了,它游到水面上来吐泡泡,把声调帽子也顶了起来,ǖ、ǘ、ǚ、ǜ。‎ ü与y组成整体认读音节ü要去两点的规则:小ü的爸爸妈妈都出差了,没人带小ü出去玩,怎么办呢?小ü急得大哭起来。大y妈妈看见了,赶紧来安慰他,大y妈妈答应小ü带他去玩。小ü一听可开心了,赶紧擦掉眼泪,戴上帽子,和大y妈妈一起出去玩了,yū、yú、yǔ、yù。‎ 故事教学对于一年级小朋友有较强的吸引力,教学中可以经常使用,但要注意故事与知识点的紧密结合。‎ ‎★韵母、声母和音节怎样区分?‎ 单韵母i、u、ü,声母y、w和整体认读音节yi、wu、yu一起学习,效率高,但相互之间容易搞混。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加以巩固。比如,可以采用教师说,学生拿卡片的游戏进行辨别。“声母y,韵母i,音节yi;声母w,韵母u,音节wu;声母y,韵母ü,音节yu。”‎ 帮助学生对相同读音、不同意义的字母和音节加以区别。‎ ‎(四)实践活动 ‎1.比一比,看谁读得又准又快。‎ ā ē í ǒ ù ǘ ě á ō ū é ī ǚ ǎ ò ú à ǖ è ó ǐ ǜ ì ǔ ‎2.读读连连。‎ ɑ  yi  i  yu  e  wu  o  ü  u  y  w 声母       韵母      音节 ‎2 小小的船说课稿 一、说教材 ‎《小小的船》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描绘出晴天夜空美丽的景象。这首诗韵律协调,音乐性很强。体现了一个孩子把新月看作小船,联想自己坐到月亮上去,在蓝天中航行,驶过星群,看望星星的喜悦心情。诗中有景,有情,有韵,孩子们读起来心情愉快,朗朗上口,便于在读中陶冶儿童美的情操。   本课的重难点在于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力求做到在读中体会,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在读中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 二、 说学情 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能说一句较完整的话,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也较多地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这也正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而不利因素在于学生朗读课文时可能会出现唱读的现象。‎ 三、说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 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学习多种识字方法,激发识字兴趣。‎ ‎4.示范书写,会使用田字格。‎ ‎5.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理解,读中想象,在读中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重点) ‎ ‎2.理解诗句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难点)‎ 五、说教法和学法 从学生实际出发,我准备采用情境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运用:图画、音乐、多媒体等手段,创设情境,采用“以读为本、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入情、入境,给学生提供展开想象的空间,降低学生理解诗句的难度。 ‎ 六、说教学过程 ‎(一)出示谜语,激发兴趣   本课一开始,我就借助多媒体,播放谜语,让学生猜一猜,从而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培养了他们认真听的习惯,并能一边听一边想。   (二)创设情境,理解课文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想象是通往创新的桥梁。所以我在教学中首先是以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为宗旨,从学生的心理、思维、兴趣出发,通过图画、音乐和文学语言描述,再现教材的情境,给学生以强烈地真实感,较快地把学生带入智力最近发展区。   (1)图画展示,创设情景。   (教师出示图画并用语言描述)小朋友,看这晴朗的夜晚,闪烁的星星,要是月亮挂在蓝天上,那该多美呀!(教师出示圆月),有时候月亮是这样的,(出示新月)月亮有时候又是这样的?   教师趁机提问:   ①这是什么样儿的月亮?诗人把它说成什么?弯弯的月儿像什么?   ②课文中小朋友看弯弯的月亮为什么觉得像小船?   ③‎ 你看着这弯弯的月儿,想不想上去呢?   由浅入深的提问,既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顺序,又体现了教学是师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一要素,使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带着强烈地求知欲去感知和领悟课文中月亮与船这两个意象的联系。特别是对“弯弯的月儿像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学生的发言充满了新意,充满了童趣。   (2)综合运用图画、语言、音乐,再创情境。   (教师描述)如果现在是夜晚,我们一起坐在院子里,抬头看天空,蓝天上有星星,有月亮。这弯弯的月亮,它多像一艘小船呀!(播放背景音乐)现在请大家听着音乐轻轻摆,慢慢地闭上眼睛。想着,想着,你是不是坐在月亮上了?是不是飞上蓝天了?(此时学生会情不自禁说自己已经飞上蓝天,已经坐在月亮上了。)   当学生睁开眼睛,(师播放课件)哈,小朋友现在我们已经飞上天了,已经坐在小船里了,让我们在月亮上愉快地唱起《小小的船》(播放儿童歌曲《小小的船》),伴随着歌声的响起,学生就会进入美妙的境界。   教师随即出示句式:我看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导学生说出:宇宙飞船上天,航天飞机登上月球等。接着再用“蓝蓝的天”进行说话训练。例如蓝蓝的天上有什么?我在蓝蓝的天上干什么?   不难看出,在理解重点句子时,根据创设的情境,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学生往往为此而兴奋不已,学生情绪为之高涨,进入一个高潮。此举极大地丰富了课文内容,学生的学就乐在其中,悟也在其中。   (三)朗读训练。   学生在朗读同时也在接受美的熏陶。在教学中,我始终重视让“趣”字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读读、想想、说说中感受美,培养想象力并进行朗读训练。   一年级学生的朗读往往需要教师的指导,因此,朗读训练的第一步就是范读指导。于是我播放了多媒体VCD中的“课文朗读”‎ ‎,声情并茂的范读,屏幕上美丽的夜空图,使课文内容形象化,从而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   接着进行引读激情。在这里引读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我采用逻辑引读。   (1)弯弯的月儿像什么?   (2)小小的船儿怎么样?   (3)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什么?   针对小朋友好胜的心理特点设计了“赛读夺星”这一小环节,使教学再进入一个小高潮。   比赛的规则是:感情朗读要把闭着眼睛的小朋友仿佛带上蓝天。再通过个别、小组、大组赛读,激发参与的积极性,满足求胜欲望。   此时我趁热打铁,让学生进行即兴演读。演读是一种富有趣味性、形象性的朗读方法,可以再现课文情景,从而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加深印象,并受到感染。这样学生就不只囿于“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困境,而且也达到了知、情、意、行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具体做法是:‎ ‎①自由演读 ②个别演读 ③全体演读。   自由演读,按学生的个性差异,内化的程度不一而进行。在自由演读中,学生根据自己的联想,运用外显的,自身喜欢、掌握的形体动作,来更好地表现并体会到诗的意境。在自由演读的基础上,再请个别学生上台演读,通过评比,感情是否投入,动作是否和谐,从而让其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较深的印象。最后全班学生一起模仿演读较优秀的学生,边读边演,这时学生会置身于那诗的情境之中,其中在全体演读时,作为教师的我也成为其中一分子。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   (四)创作想像画   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着眼,从发展学生扩散思维出发,我采用此环节。   作画内容是二十年后,我在太空旅游。   要求:把自己想到的用画描绘出来。   作画时,我用上音乐泻染气氛,此时学生会进入未来世界,幻想着遨游蓝天的情景,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二十一世纪的太空美景。  ‎ b p m f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课配有字母音节相对应的图片10张。这些插图色彩鲜明,形象直观,准确地揭示了教学内容。图1—4揭示了声母b、p、m、f的发音和字形。图5提示了拼音方法,渗透拼音和音节的概念,这是学习拼读的开始。图6—‎ ‎9揭示了b和a的四声发音方法,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图10是在学生掌握拼读基础上进行的扩展练习,同时认读“爸、妈”两个字。‎ 二、说教学目标 ‎1.学会b p m f四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声母b和单韵母a拼成音节的方法。‎ ‎3.学会带声调拼读音节及bpmf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4.初步学会读轻声。‎ ‎5.认识“爸、妈”两个生字,能在一定的语境中运用。‎ 三、教学重、难点 ‎1.b p m f的发音方法及音节的拼读方法。(重点)‎ ‎2.读出韵母带调拼音。(难点)‎ 四、说教学过程 (一) 识字卡片,情景进入 ‎1.师抽取前置性学习卡片,生认读。‎ ‎2.导入:其实,拼音王国还有许多字母宝宝呢!今天我们一块来认识四位声母新朋友吧。  ‎ ‎(二)引导探究、自主拼读 ‎1.学习“b”的读音。‎ ‎(1)播放广播声,师:今天我们要认识的第一位朋友就跟“广播”的“播”同音。(点击课件,“b” 从“声母”小房子跳出来)‎ ‎(2)师范读。‎ ‎(3)生试读,同桌对读,互相检查。‎ ‎(4)开火车读、小组研读。‎ ‎2.学习“p”的读音。‎ 师:过渡语(点击课件,“p” 从“声母”小房子跳出来)谁认识这位新朋友呢?快来跟它打声招呼吧。‎ ‎(1)请会读的其中几位学生试读。‎ ‎(2)师范读。‎ ‎(3)多种形式的读:试读、抽读、齐读。‎ ‎3.辨别b与p。‎ ‎(1)读一读——请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薄纸,放在嘴前,发出b、p的音,看看纸的颤动大小,比较送气和不送气的不同。‎ ‎(2)说一说——你有什么好方法来记住这两位新朋友?(引导生自编儿歌)‎ ‎4.指导书写。‎ ‎(1)(点击课件,显示b、p在四线三格的拼音房子里)b、p分别住在那几层呢?(生观察回答)‎ ‎(2)师范写。‎ ‎(3)生写一写,比一比谁写得好。(对姿势正确的学生及时表扬鼓励)‎ ‎5.学习声母m。‎ ‎(1)师:同学们都喜欢做游戏,(出示插图3)你们瞧,这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游戏呢?(生说一说)今天我们要认识的声母朋友就跟这个“摸”同音,同学一块跟新朋友打声招呼吧。(点击课件,跳出“m”)。‎ ‎(2)生试读,师范读。‎ ‎6.学习声母f。‎ ‎(1)(课件显示f)同学们,m的声母朋友也跟来了,谁认识它呀?(请会读的其中几位学生试读)‎ ‎(2)多种形式的读:试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7.写一写。‎ 师:(点击课件,显示m、f在四线三格的拼音房子里)同学们,我们一块送新朋友回家吧。‎ ‎(1)师:上次我们是怎样把“b、p”回家的呢?(引导学生回忆学习步骤,生说一说)‎ ‎(2)写一写,师投影两位同学的作业,全班评一评。(师注意引导书写“m”时,两个“门洞”要一样大,而f的横比较短,写在比第二线略低的位置)‎ ‎8.游戏巩固。‎ 师:我们都知道声母和韵母是好朋友,m、f也有单韵母朋友。请同学们翻开课本,找出m、f与单韵母朋友,边指边拼。(个别领读,全班齐拼)‎ ‎(1)(课件显示b、p、m、f)师:看,我们刚认识的四个声母朋友都来了。(师随机点击四个声母)问:我是谁啊?(生齐答——你是~)‎ ‎(2)(师出示四个声母与单韵母a、o、i、u组成的音节)生开火车读。‎ ‎(三)掌握方法、快乐拼读 ‎1.快乐拼读。‎ 师:b p m f还想和其他单韵母交朋友呢。(出示 b 和 o等)‎ ‎2.学生尝试拼读,师生评议(前音 b 读得怎样?后音 o 怎么读?两音怎么碰?)‎ ‎3.全班一齐拼读。‎ ‎4.师评价激励。‎ ‎(四)课后延伸 我会说。‎ 我要认真学习。‎ 我真棒。‎ 我爱爸爸和妈妈。‎ 请你告诉我。‎ 我是你的朋友。‎ 你认识我吗?‎ ‎3 江南说课稿 一、说教材 ‎《江南》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一首古诗,也是学生第一次正式的学习古诗。本课是一首汉乐府歌辞,是一首极为优秀的小诗。全诗七行两句,描写了江南的盛夏时节,荷塘莲叶如盘,莲花绽放,景色秀美,鱼儿自由欢快地在莲叶、荷花掩映的碧水中追逐嬉戏。表达出诗人快乐的心境和对江南水乡的热爱之情。整首诗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适合儿童阅读。课文配有插图,形象地展示了江南水乡的美景,可供学生观察,帮助理解古诗。‎ 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让学生能借助汉语拼音学习古诗,认识本课生字,会写其中3个生字,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 说学情 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游戏活动所吸引。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认识了一些生字,能借助拼音读课文、儿歌等,同时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思维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容易接受形象直观的知识。‎ 三、说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江、南、可、等”9个生字。会写“可、东、西”3个字。学习新笔画“竖弯钩”“竖弯”。  ‎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悟江南水乡的美景。  ‎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通过识字,能正确流利地读、背古诗。(重点) ‎ ‎2.感悟江南水乡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难点)‎ 五、说教法和学法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一个双边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本节课我采用了“激、促、查、教”等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在“自主、合作”中学习,以达到“生成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 六、说教学过程 ‎(一)出示谜语,激发兴趣 1.播放江南美景图片 ‎(由于是借班上课,师生之间都很陌生,一年级学生又是刚入学不久,可能会产生紧张的心理。为消除其紧张心理,特意安排学生欣赏美丽的江南图片,让学生放松,同时营造优美的情景,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赞美江南,过渡新课。(在观看了图片后,教师因势利导的进入新课,带学生去江南)‎ ‎(二)趣味识字 ‎1.游戏——摘荷叶 出示贴满荷叶、荷花的小黑板,让学生上台来采摘自己喜欢的荷叶,荷叶背面有本课的生字,该生读对了生字才能摘下荷叶。通过游戏的方式学习生字,增强了趣味性,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培养学生自主学生的能力。‎ ‎2.巩固生字 课件出示荷叶图,荷叶上有生字,请学生依次读生字,课件发出掌声表示鼓励。本环节也是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生字,认读生字。‎ ‎(三)朗读训练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体现学生主体性)。‎ ‎(2)同桌读(通过两人互读,帮助纠正字音)‎ ‎(3)指名读(让学生试读,教师加以指导,纠正,体现教师的主导性)‎ ‎(4)齐读(在集体的朗读下,进一步帮助个别学生纠正字音)‎ ‎2.再读课文,读出节奏 ‎(1)教师范读(教师有效的范读,帮助学生提高朗读水平,给学生一个模仿的榜样)‎ ‎(2)学生模仿教师练习读(给学生时间练读,充分发挥儿童爱模仿的天性)‎ ‎(3)指名读、检测(检测学生的朗读、针对不足加以引导、纠正)‎ ‎(4)齐读(集体读古诗,训练学生读出节奏)‎ ‎3.师生对读、赛读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学生,提高朗读水平)‎ (1) ‎①教师与学生对读;‎ (2) ‎②男、女生对读(通过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在读的过程中,进一步熟悉古诗)‎ ‎(2)快慢赛读 ‎(教师与学生赛读,通过快慢的形式,让学生感悟读古诗时的快慢)‎ ‎(3)轻重赛读 ‎(通过轻重赛读,让学生感受读古诗的轻缓)‎ ‎(4)快乐读 让学生感受鱼儿嬉戏的快乐,融入到情景中,快乐的朗读。‎ ‎4.背读课文,演背古诗 ‎(1)试背古诗 让学生边背边想像池塘里的美景,感悟鱼儿嬉戏的快乐。‎ ‎(2)贴背 让学生边背边贴图片,完成一幅美丽的江南图。‎ ‎(3)读背 让男同学充当荷叶,女同学充当荷花,指名同学来当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来边演边背古诗,让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得到升华。‎ ‎(四)拓展、结课 ‎1.播放更多的江南美景图片 带学生观赏,游览江南,与开课时的观赏相呼应。让学生在从开始欣赏美景进入学习,则再次欣赏美景完成学习,让整堂课都被江南的诗情画意所包围。‎ ‎2.学生学着鱼儿游出教室 再次让学生感受鱼儿嬉戏的快乐,充当鱼儿游出教室,让课堂知识融入生活。‎ d t n l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课有5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4个声母,配有一幅校园艺术节的情境图。舞台右侧,一个男孩打着鼓,鼓声提示d的音,鼓和鼓槌的组合提示d的形。男孩手中敲打乐器的两根鼓槌提示l的形。舞台中间,一个女孩正在表演节目,她手中握着的伞柄提示t的形。舞台背景中的拱门上有“艺术节”3个字,拱门提示n的形。‎ 第二部分是d、t、n、l和带调单韵母ɑ、e、i、u、ü组成的音节。‎ 第三部分是“马路、泥土”两个词语,其中“马、土”是本课要认的生字。‎ 第四部分是儿歌《轻轻跳》,其中tù、nǐ是本课新学的音节,“不”是本课要认的生字。‎ 第五部分是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马、土、不”,要求书写的字母d、t、n、l的笔顺以及在四线格中的位置。‎ 二、说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声母d、t、n、l,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2.正确拼读d、t、n、l和单韵母ɑ、e、i、u、ü组成的音节。‎ ‎3.借助拼音,正确认读“马路、泥土”2个词语;正确朗读儿歌《轻轻跳》。‎ ‎4.认识“马、土、不”3个生字。‎ 三、说教学重、难点 ‎1.声母d、t、n、l和单韵母组成音节的正确拼读。(重点)‎ ‎2.n、l的发音;n、l和单韵母组成音节的正确拼读。(难点)‎ 四、说教学过程 ‎(一)字母教学 ‎1.读准音。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说图上画着谁,他们都在干什么。再找找图画中藏着哪些字母,从而引出d、t、n、l。‎ ‎(1)发音指导。‎ 声母d、t、n、l都是舌尖音,学生很难直观感知其正确的发音部位。教学时,教师可用一些形象可感的动作,帮助学生在体验活动中找准发音部位,掌握发音要领。教学d、t时,可让学生把手掌放在嘴前感觉不同的发音方法:发d时,手掌感觉不到气流冲出;发t时,有较强的气流冲出。教学n、l时,老师要放慢发音速度,拉长发音过程,可让学生皱着眉头,捏着鼻子发l的音,体会气流从舌头两边出来的感觉,松开鼻子笑眯眯地发n的音,体会气流从鼻腔出来的感觉。‎ ‎(2)编儿歌练发音。‎ 教师要尽可能地利用与d、t、n、l发音相似的“的、特、呢、了”,编成儿歌,帮助学生较快地掌握发音要领。特别是声母n和l,初学时不少学生很容易混淆,可以编一些顺口溜,帮助学生加以区别。‎ ‎2.识记形。‎ ‎(1)观察字形。‎ 教师引导学生再次细致观察情境图,说一说d、t、n、l的形体各自有什么特点。告诉学生:d就像鼓和鼓槌组合在一起的样子,t就像女孩手中握着的伞柄,n就像舞台背景拱门的样子,l就像男孩手中的鼓槌。‎ ‎(2)形近字母辨析。‎ d、t、n与前一课所学的b、f、m形体有相似之处,学生很容易混淆。可以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在学生掌握读音后,出示d、t、n与b、f、m,让他们细细观察,反复比较,小组讨论得出它们的不同点:左下半圆是d,右下半圆是b,一根鱼竿是t,一根拐杖是f,一个门洞是n,两个门洞是m。‎ 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展示雨伞实物:伞柄朝上就是t,伞柄朝下就是f。也可以启发学生编顺口溜,帮助记忆新学的字母,如,小鼓敲响ddd,伞柄朝上ttt,一个门洞nnn,一根小棍lll。‎ ‎(3)书写字母。‎ 声母d、t、n、l书写指导时,要注意新的笔画竖右弯“”。‎ d两笔写成,占中格和上格。书写时要注意左下半圆写饱满,第二笔竖不能碰到第一条线。‎ t两笔写成,占中格和上格。书写时要注意横比较短,写在比第二条线略低的位置上。‎ n两笔写成,占中格。书写时要注意占满格。‎ l一笔写成,占上格和中格。书写时要注意一竖起笔在第一条线下方略低的位置上。书写时可以将d、t、n与学过的形近字母进行区别,如,db、dp、tf、nm。‎ ‎(二)拼读教学 ‎1.借助汉字拼读带调音节。‎ 教学d、t、n、l与带调单韵母ɑ、e、i、u、ü相拼时,需要引导学生复习单韵母及其四声,为顺利拼读做好准备。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拼读。如,d、t、n、l与ɑ相拼的音节:dǎ,“打水”的“打”;tā,“他们”的“他”;ná,“拿苹果”的“拿”;lā,“拉手”的“拉”。然后,引导学生自己熟练拼读,并把自己会拼读的音节读给同学听一听。‎ ‎2.分辨n和l与同一韵母组成的音节。‎ 教师要注意采用对比的方法,分辨n、l与同一韵母组成的音节的细微差别。可以联系口语帮助学生分辨、记忆。如,nùnù是“发怒”的“怒”,lùlù是“马路”的“路”;nǚnǚ是“女同学”的“女”,lǘlǘ是“小毛驴”的“驴”。‎ ‎3.同伴互助练读带调音节。‎ 声母d、t、n、l和ɑ、e、i、u、ü相拼的拼读练习,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两拼音节的拼读方法,先个体拼读,然后同伴评议。教师还可以将音节做成拉动式卡片或翻动式卡片让学生反复练习,采用同桌比赛、“谁是拼读小高手”对抗赛等多种拼读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 ‎(三)词语和儿歌教学 ‎1.词语。教师引导学生在单幅图说话的过程中带出两个词语“马路、泥土”,联系图画和生活实际讲解意思:“马路”就是城市里的宽阔平整的道路,我们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线;“泥土”就是小草、野花生长的地方。然后,教师借助卡片指导学生正确拼读音节。‎ ‎2.儿歌。儿歌《轻轻跳》用拟人的手法描写了小兔和小狗的可爱表现,教育学生要爱护小草。‎ tù、nǐ是本课新学的音节,教师可以先放手让学生拼读已学的音节,然后再由同伴带读、反复拼读来巩固新学的音节。还要圈出儿歌中要求认识的生字,通过伙伴合作的方式进行复习。儿歌要反复朗读,基础好的班级还可以熟读成诵,培养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 ‎(四)识字教学 ‎“马”,教学时除了联系课文插图外,还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过的“马”,还可以让学生用“马”字口头组词,如“木马、马车”。‎ ‎“土”,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图画中的泥土,说说在哪里见过“土”。还可以让学生用“土”字口头组词,如“土地、尘土”。‎ ‎“不”,教师在学生熟读儿歌的基础上出示生字,让学生用“不”字组词或说话,如“不会、不敢、他不来了”,体会到“不”有表示否定的意味即可,不必作词语的解析。‎ ‎(五)问题提示 ‎★学生分不清n和l的发音方法,怎么办?‎ n和l发音部位近似。因此,即使教师讲清了发音要领,仍会有一些学生发音时会感到困难。除了前述的“捏鼻法”,教师还可以用“掩耳法”‎ 指导:捂住耳朵,发n时,耳膜可以感到明显的鸣声,发l时,耳膜没有明显的鸣声。‎ ‎4 四季说课稿 一、说教材 ‎《四季》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的一篇课文。这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本文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儿歌采用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读起来琅琅上口,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同时,四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观察和想象。‎ 学习了本文,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美丽的大自然。从而让环保意识悄悄地在他们心里萌生,使他们养成从自己身边小事做起的习惯,激励他们去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 二、 说学情 一年级孩子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力还比较差,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因此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有效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这节课我主要通过让孩子们借助直观的图片、形象的板书、肢体动作演一演,让孩子们在多感官的参与下,兴趣高涨的参与学习。‎ 三、说教学目标 ‎1.通过同桌互读、老师范读、学生互评多种方式多次练读课文,借助拼音拼读、字理解析,能随文正确认识生字。 2.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读、分角色读、做动作读,互评再练读,多种形式的练习,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朗读感悟课文,体会儿歌的韵律美,激发对课文学习和仿写诗歌的兴趣。 4.通过不同形式的表演,感知四季的美好,发现大自然的美丽,喜爱大自然。‎ 四、说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通过识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 ‎ ‎2.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难点)‎ 五、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基本理念,结合本课教学目标及学情,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本节课,我通过创设一定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其注意力,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以读代讲:本着“以读为本”的教学原则,让学生通过读对课文加深理解,并在图片美的直观感受下读出感情,学生就能进一步的感受感受到语句的优美。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学习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放开手脚,积极参与。‎ 本课我指导学生用如下方法进行学习:‎ 朗读感悟法:《课标》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本节课,我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感受文中蕴涵的情感。 自主合作学习方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 师:大自然可神奇啦!她有四个非常可爱的女儿,可以让花儿变红,草儿变绿;可以让太阳变成火球,晒得我们直淌汗;可以让红红的果实爬上枝头;还可以让世界一夜之间变得一片雪白,请小朋友来猜猜这是哪四位小姑娘呀?‎ 通过多媒体课件放四季图片让学生感受,引出: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四季》,板书课题,生书空。‎ ‎(二)图文结合,随文识字,朗读感悟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明确朗读的要求,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十分必要。这样可以提高读书效率,有利于养成 良好的阅读习惯,于是,在导入新课后,让学生借助拼音通读课文。并提了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分段学习,随文识字 通读课文后提问: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奖励你读一读语文书上对这个季节的描写。多媒体使用超级链接 链接该季节进行识字、读文学习。下面以春季为例说一说学习环节。 (1)观察图片 请大家欣赏这幅图片,请善于发现的孩子认真观察后告诉大家,从春天的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草、鸟、天、地)板书画出单线条的草、鸟,请个孩子来说一说草芽什么样的?长的?短的?圆的?尖的?将板书的草芽补充完整。 (2)读中识字。 师:“现在王老师给这幅图试了魔法给小草和小鸟赋予了生命,他们能像我们一样说话了。你瞧瞧,图画中的他们在说些什么呢? (出示PPT)认读的生字用红色来写,以引起学生注意,(生字卡片吸在图画旁)相机讲解生字:对、说、是。分析“对”字的字理。‎ (3) 角色朗读 读出对话:‎ ‎①自己读;②同桌扮演角色读。 师:注意你现在就变成小草和小鸟了哦,又该怎样读呢?同桌两个试一试。个别同桌表演、‎ 点评。 师:这一组表演的都很棒,可是王老师认为我读的可能比你们再棒一点,要不要听听呢?师范读,生点评,哪比你们读得好。发现拉别人的优点,可以将它学过来,就变成拉自己的优点,要善于学习,现在请你们也像我一样将自己变成小草,和小鸟对话吧。再请一组同桌加上动作有感情地表演,生点评。男女生分角色读。 师:真不错,我好像置身于大自然当中了呢,身边有小鸟在飞,还听了小草和它的对话。 ‎ ‎(2)拓展练习:小朋友们,春天除了草牙尖尖外,还有哪些景物呢?谁能像课文中的小朋友一样,也给春天写一句话啊? (四)配乐朗读,整体感悟 在音乐氛围的烘托下,有助于学生感情的融入,感受四季的美丽,从而达到本课难点的突破,达成学习目标3。 ‎ ‎ (五)总结全文 拓展延伸 1.今天我们走进图画领略了四季的风采,这是多么美丽的画卷呀!想想每个季节除了这些代表,还有什么,比如春天将小草与小鸟的对话换成小花和蝴蝶的对话,请你选出一个自己喜欢的季节,练习仿说。评出“仿编我最棒!” 2.我们用朗读表达了对四季的喜爱,用动作表达了对四季的喜爱。接下来拿起画笔画一画喜欢的季节,并在旁边写上关于这个季节的小诗。 七、说板书设计 本课的板书设计,我采用了图文结合的方式,既是对课文的一种再创作,同时又以形式的美感吸引了学生,符合低年级学龄儿童的审美情趣。‎ ‎ g k h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课有5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3个声母,配有一幅夏天公园湖边的情境图。天空中,飞着一只衔着花环的白鸽,“鸽”提示ɡ的音,花环提示ɡ的形。湖中,一群小蝌蚪正在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蝌”提示k的音,蝌蚪与水草的组合提示k的形。岸边的长椅上,坐着一个正在喝水的小女孩,“喝”提示h的音,长椅的侧面提示h的形。‎ 第二部分是g、k、h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及初次出现的三拼音节。‎ g—uɑ→guā揭示了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左下是g、k、h与韵母ɑ、e、u组成的9个带调两拼音节,中间和右下是g、k、h与介母u以及韵母ɑ、o组成的6个带调三拼音节。‎ 第三部分是“画画、打鼓”两个词语,其中“画、打”是本课要认的生字。左边是两幅图,一幅图上是一只小浣熊支着画架在画画,另一幅图上是一只小老虎在打鼓。‎ 第四部分是儿歌《说话》,其中huà、huā、gē、gū、gā、guā是本课新学的音节。‎ 第五部分是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画、打”,要求书写的字母g、k、h的笔顺以及在四线格中的位置。‎ 二、说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声母g、k、h,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2.正确拼读g、k、h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三拼音节,初步掌握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 ‎3.借助拼音,正确认读“画画、打鼓”2个词语,认识“画、打”2个生字。‎ ‎4.正确朗读儿歌《说话》。‎ 三、说教学重难点 ‎1.声母g、k、h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三拼音节的正确拼读。(重点)‎ ‎2.g、k、h的发音辨析;带调三拼音节的正确拼读。(难点)‎ 四、说教学过程 ‎(一)字母教学 ‎1.读准音。‎ ‎(1)发音指导。‎ g、k、h都是舌根音,区别在于ɡ、h是不送气的,而k是送气的。教学时教师除了做好发音示范外,还可以采用辅助法进行教学。如,发音时可以让学生把手掌打开,手心对着嘴感觉气流的强弱:ɡ不送气,因此手心感觉不到气流;k送气,而且气流较强,发音时嘴唇的感觉和t相似,有麻麻的感觉,放在嘴前的手心可以明显感觉到气流的冲击;h发音时气流从舌根和上颚中间的窄缝流出,但不强,所以手心感觉到的气流明显比k弱。‎ ‎(2)编儿歌练发音。‎ 教师要利用情境图中与ɡ、k、h发音相似的“鸽、蝌、喝”编成儿歌,还可以联系学生平时熟悉的一些事物、动作的读音,编一些容易上口的顺口溜,帮助学生掌握3个声母的发音要领。要引导学生联系之前学过的“禾”字来掌握h的发音。‎ ‎2.识记形。‎ ‎(1)观察字形。‎ 除了引导学生从情境图中花环、水草和蝌蚪的组合、椅子的侧面等帮助记忆ɡ ‎、k、h的形体外,还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来记忆,教师在课前也可以收集一些图片帮助学生记忆。‎ ‎(2)书写字母。‎ 声母ɡ、k、h书写指导时,要注意两个新的笔画名称,“”叫竖左弯,“”叫左斜右斜。教师可边示范边讲清字母书写的笔顺和在四线三格中的位置。‎ ɡ两笔写成,占中格和下格。书写时要注意“”的竖要写得直。k两笔写成,占上格和中格。书写时注意“”是一笔完成。‎ h两笔写成,占上格和中格。书写时要注意第一笔竖要占到上格,和n的字形区分开来。‎ ‎(二)拼读教学 ‎1.两拼音节。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的方法自己拼读两拼音节,先个体拼读,然后和同伴互相评议。对学生不易区分的ɡù、kǔ、hǔ,教师要加以重点指导。拼读练习时,要和学生熟悉的汉字、事物联系起来,也可以进行适度的拓展,增强趣味性。如:‎ ‎2.三拼音节。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三拼音节,拼读难度较大。教师要借助拼读示意图讲清拼读规则,然后联系学生熟悉的事物以及识字单元中已学的“火”字,帮助学生正确拼读,降低难度。‎ 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有3种:‎ ‎(1)三拼连读法。即课本上三拼示意图“g—uā→guā”提示的方法。教师可以借助口诀讲清拼读规则,然后在具体事物或图片的帮助下让学生通过反复多次拼读操练,掌握拼读方法。这一方法学生学习的过程比较慢,但是一旦掌握后拼读速度比较快,有利于今后提高借助拼音阅读的速度。‎ ‎(2)声介合母拼读法。利用两拼音节的方法分解三拼过程,先把声母和介母拼读在一起,再和后面的韵母相拼。如,ɡuā的拼读过程可以这样分解:‎ g—u→gu g—uā→guā ‎(3)介韵合母拼读法。先把介母和韵母拼起来,合成一个音,再用声母和这个音拼出音节。如,ɡuā的拼读过程可以这样分解:‎ u—ā→uā g—uā→guā 教师可以根据拼读教学习惯的不同,或是班级学生学习拼音的具体情况,灵活选用其中的一种拼读方法进行教学。‎ ‎(三)词语和识字教学 ‎1.词语。‎ 教师引导学生在单幅图说话的过程中带出两个词语“画画、打鼓”,联系图画理解意思。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借助卡片正确拼读音节,特别要指导读好“huàhuà”的三拼音节及“dǎɡǔ”的三声连读变调。‎ ‎2.识字。‎ ‎“画”,除了课本中的插图,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过的“画”,并向同学介绍自己擅长画的事物,在交流中让学生自己体会:“画画”一词中前一个“画”表示动作,后一个“画”是指“图画”。‎ ‎“打”,教师引导学生借助插图理解“打鼓”的意思后,还可以出示“打排球、打篮球、打乒乓球”等活动图片,让学生在说话的同时发现这些活动都是需要用手完成的,引发学生联想一些由“打”组成的词:打水、打扮、打伞……‎ ‎(四)儿歌教学 儿歌《说话》用拟人的手法描摹了大自然中一些事物的声音。教学的重点是巩固本课新学音节的拼读。教师可以先放手让学生拼读已学的音节,圈出不会读的生字,通过伙伴合作的方式进行复习检测,然后再由教师或同伴带读,反复朗读。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可以试着续编儿歌。‎ ‎(五)问题提示 ‎★ɡ、k、h是舌根音,由于发音部位靠后,变化细微,学生无法从老师的示范中直观感知其正确位置,如何解决?‎ 教学时,可以分以下步骤:‎ (1) 发音示范。‎ (2) 动作演示。帮助学生直观感知ɡ、k、h的发音部位:双手手心向下,平行前伸。左手在上,手心代表口腔上颚,右手在下,手背表示舌面。右手像跷跷板一样指尖(代表舌尖)向下,手腕部分上抬碰到左手掌根(代表口腔软腭)。‎ (3) 口语词助读。充分利用口语词中含有ɡ、k、h的字,如“哥哥”的“哥”、“白鸽”‎ 的“鸽”、“割草”的“割”、“科学”的“科”、“瞌睡”的“瞌”、“荷花”的“荷”、“河流”的“河”,帮助学生正确掌握ɡ、k、h的发音方法。‎ ‎★初次进行三拼连读,学生拼不出音节,如何解决?‎ 三拼连读对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一个很难掌握的技巧,需要长期的练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汉字或生活中的具体事物让学生读出音节,再出示声、介、韵三拼连读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并练习。如,ɡuāɡuā的三拼连读教学,可以出示西瓜、南瓜、冬瓜、黄瓜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说说这些是什么。在学生不断发出“瓜”的音以后,出示音节ɡuā,并告诉学生ɡuā是ɡuā这3个字母连拼而成的音节。然后让学生反复拼读,体会“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连读很顺当”的方法。‎ ‎(六)实践活动 ‎1.看图拼读三拼音节。‎ ‎2.把音节和图(或字)连起来。‎ ‎5 影子说课稿 一、说教材 ‎《影子》是统编版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篇课文,它是一首以生活现象为题材的儿童诗。影子是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是人类形影不离的朋友,课文以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孩子们介绍了“影子”和“人”总是“形影不离”这一重要特点。 影子“就像一条小黑狗,它是我的好朋友”。本课以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孩子们介绍了“影子”和“人”,总是形影不离“这一重要特点,读起来亲切上口,活泼俏皮,非常符合儿童年龄特点。 ‎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影、前、后”等11个生字,会写 “在、后”等4个生字;‎ ‎2.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会识别“前、后、左、右”四个方位;认识有关“影子”的一些现象。‎ 三、说教学重难点 ‎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重点) ‎ ‎2.学会识别“前、后、左、右”四个方位;认识有关“影子”的一些现象。(难点)‎ 四、说教法和学法 ‎【说教法】‎ ‎1.激趣导入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谜语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听老师说一个谜语,“人人有个好朋友,乌黑身子,乌黑头,阳光下面跟你走”。猜一猜,是什么? ‎ ‎2.情境创设法。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可见,低年级阅读教学必须从激发阅读兴趣开始。因此,本节课先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再次创设情境,在学习第用相应的插图,达到图文结合,直观形象的效果。对于天性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感受课文意境,其实打开的是学生心灵的小窗,睁大的是学生智慧的眼睛。 ‎ ‎3.多种识字法。针对一年级学生识字量大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显得尤其重要。于是,学生字时我设计了采用多种形式识字。如:先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开火车读,个别读、小老师领读,玩识字游戏等方法,教学中我特别重视让学生说说是怎么记住生字的。 ‎ ‎4.趣味游戏法。在游戏、活动中自主识字,增加识字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自主性,提高课堂效率。 一年级学生注意力不能持久,于是,结合课文能力目标。学会识别“前、后、左、右”四个方位。我安排一个游戏,师:左边拍拍,生:右边拍拍。……在游戏中理解前、后,左、右。 ‎ ‎【说学法】‎ ‎1.合作学习法。以学生为本、小组合作、生生互助的形式来学习,培养学生在合作中取长补短,互帮互助的合作精神。 同组一起把生字读两遍。然后互相检查看看是否读准字音。并说说自已是怎样记住哪个字的,让学生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 ‎2.朗读比赛法。为了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目的。让学生利用多种形式读。如:同桌对读,个别读,小组读等方法,贯穿始终,读中悟,悟中读,收到以读代讲以读悟情的效果。 ‎ ‎3.自主评价法。通过让学生自主评价,培养学生倾听,欣赏以及表达能力。从而使低年级学生从小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 五、说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谜语,引出“影子”。  ‎ 你有我有他也有,黑身黑腿黑黑头。灯前月下跟你走,就是从来不开口。  ‎ ‎(设计意图:猜谜语是小学生喜欢的活动。这个谜语不仅引出了课题,而且呈现了本课要学习的生字,可以给学生一个初步的认识。) ‎ ‎2.板书课题,指导读好课题“影子”。  ‎ ‎(1)学生跟老师一起书空,师板书课题。 ‎ ‎(2)开火车读好后鼻音“yǐng”。‎ ‎(3)举例子,复习轻声的读法,读好“子”。  ‎ ‎3.请学生聊聊和影子有关的游戏,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影子”的意思。‎ ‎(二)初读感知,初识“影子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好停顿。  ‎ ‎(1)听课文朗读,听完请学生说说听到了什么。 ‎ ‎(2)跟录音读课文。  ‎ ‎(3)出示生字条中的认读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指名学生拼读生字,教师相机指导, 强调三声的读法。  ‎ ‎(4)出示“跟着我、陪着我、好朋友”等需要读轻声的词语,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5)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 ‎2.读重点句,体会影子的特点。 ‎ ‎(1)出示重点句,学生朗读。 ‎ 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 影子常常陪着我,它是我的好朋友。  ‎ (2) 说说为什么说影子像一条小黑狗,为什么它是“我”的好朋友? ‎ (3) 画出表现影子与“我”形影不离的句子,读一读。  ‎ (4)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影子与人形影不离的特点,加深对儿歌的理解。 ‎ 设计意图:影子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生活经验的引入,可以加深学生对儿歌的理解。‎ ‎(设计意图:影子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生活经验的引入,可以加深学生对儿歌的理解。)‎ ‎(三)认读“前、后、左、右”4个生字 ‎1.出示句子: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在左,影子在右。  ‎ ‎2.指名读4个生字。重点指导“左”的发音,三拼音节拼读规则: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连读很顺当。  ‎ ‎3.辨析“左”和“右”的字形。利用口诀:左下有个工,右下有个口。  ‎ ‎4.结合课后第二题,帮助学生理解、运用4个方位词,利用教室里学生的座次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鼓励学生用多种句式表达。  ‎ ‎(设计意图:在生活情境中理解字义,运用汉字,可以让学生对字义有一个直观的感受,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意义。)‎ ‎(四)学写“我”‎ ‎1.引导学生说说写字要注意什么。围绕执笔姿势、写字姿势、字的笔顺、关键笔画等方面进行交流。  ‎ ‎2.教师范写。强调撇的变化与写法。  ‎ ‎3.学生书空,描红后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 ‎4.反馈评价。学生对照自己写的字,再书写,觉得写得不满意,可以多写几个。 ‎ ‎(设计意图:重点指导新笔画的书写,注意培养学生在起始阶段养成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坐姿。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自我纠正,追求进步。)‎ j q x说课稿 ‎ 一、说教材 本课有5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3个声母,配有一个小院子的情境图。院子里,一只母鸡正在追赶着空中的蝴蝶,地上还有几只小鸡。“鸡”‎ 提示j的音,鸡和蝴蝶组合的构形提示j的形。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树下一张小方桌,桌上和桌边的西瓜提示x的音,桌上西瓜的刀切印提示x的形。一个小姑娘,手里拽着气球的线,仰头数着拴在线上的7只彩色气球,“气”“7”提示q的音,气球的形状提示q的形。‎ 第二部分是j、q、x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三拼音节。左边是j、q、x与韵母i组成的2个带调两拼音节,与介母i以及韵母ɑ组成的2个带调三拼音节。右边呈现j、q、x和ü相拼ü上两点要省略的拼写规则,并用拟人化的漫画表现了这一规则。‎ 第三部分是“搭积木、下棋”两个词语,其中“棋”是本课要认的生字。左边是两幅图,一幅图中的小兔正在搭积木,另一幅图中的猩猩和瓢虫对坐着下棋。‎ 第四部分是儿歌《在一起》,其中qǐ、jī、xǐ、xì是本课新学的音节,“鸡”是本课要认的生字。‎ 第五部分是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棋、鸡”,要求书写的字母j、q、x的笔顺以及在四线格中的位置。‎ 二、说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声母j、q、x,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2.正确拼读j、q、x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三拼音节,熟练掌握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知道j、q、x和ü相拼ü上两点要省略的拼写规则。‎ ‎3.借助拼音,正确认读“搭积木、下棋”2个词语;正确朗读儿歌《在一起》。‎ ‎4.认识“棋、鸡”2个生字。‎ 三、说教学重难点 ‎1.声母j、q、x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三拼音节的正确拼读。(重点)‎ ‎2.知道j、q、x和ü相拼ü上两点要省略的拼写规则。(难点)‎ 四、说教学过程 ‎(一)字母教学 ‎1.读准音。‎ ‎(1)发音指导。‎ j、q、x都是舌面音,其中j、q是塞擦音,x是清擦音。教学时可以由情境图中“鸡、七、西”‎ 等字的发音带出字母j、q、x,教师通过示范指导学生边实践边体会。‎ ‎(2)口语词助读。‎ 教师可以补充一些含有j、q、x的口语词,帮助学生掌握j、q、x的发音,如“着急、记住、骑马、起床、游戏、喜欢”。‎ ‎2.识记形。‎ ‎(1)观察字形。‎ j、q、x的形体教学,要借助情境图中的表形元素来进行,还可以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生活经验,用顺口溜帮助记忆。如,q除了像图中的气球外,和数字“9”、字母ɡ、p很像,可以编成顺口溜“像个9字,qqq;ɡ字去弯,qqq;反个p字,qqq”。‎ ‎(2)书写字母。‎ j、q、x的笔画不难,指导时重点要让学生观察j在四线格中的位置,它是唯一一个四线格中占据上、中、下三格的字母。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j、x两个字母的笔顺。‎ j两笔写成,占上、中、下三格。书写时要注意“”的竖要写得直,到下格后才开始往左弯。‎ q两笔写成,占中格和下格,注意竖要从中格一直写到下格。‎ x两笔写成,占中格,书写时先写左斜,从右往左写,再写右斜,从左往右写。注意左斜右斜的角度要一致。‎ ‎(二)拼读教学 ‎1.两拼音节。‎ j、q、x和单韵母i组成的音节,要放手让学生自主练习拼读,尽可能让学生把音节和自己认识的汉字以及生活中的具体事物联系起来。如,jī,可以联系“母鸡、肌肉、机器、积木、饥饿”;qì,可以联系“机器、汽车、气球、空气、哭泣”。‎ 需要强调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区别j、q、x和i相拼组成的两拼音节与y和i组成的整体认读音节的不同。‎ ‎2.三拼音节。‎ 拼读jiā、qiā、xiá 这3个三拼音节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先回忆上一课学的拼读方法,然后请会拼的同学示范拼读,其他同学跟读。‎ ‎3.j、q、x和ü相拼。‎ 教学时,要重点引导学生掌握j、q、x和ü相拼ü上两点要省略的规则。课前教师可以通过复习y和ü组成整体认读音节时ü上两点要省略的规则,引导学生自主发现j、q、x和ü相拼也遵循这一规则。可以让学生看图编故事或自创儿歌、顺口溜等帮助记忆,如,“小ü见到j、q、x,脱帽行个礼,去掉两点还读ü。”“小ü见到j、q、x,擦干眼泪笑嘻嘻。”在j、q、x和ü组成的带调音节jū、qū、xū的拼读中,要不断强化巩固这一规则。‎ ‎(三)词语和儿歌教学 ‎1.词语。‎ ‎“搭积木、下棋”两个词语的认读要结合课文中的插图进行。这是学生喜爱的两项活动,教师可用“谁在哪里干什么”来提问,在培养学生看图说话的同时,进行词语的认读练习。“搭积木、下棋”是两个动宾结构的词组,“积木、棋”是具体的事物,前面的“搭、下”都表示动作,朗读时教师要做好示范,读出词语的节奏,避免出现一字一顿的唱读现象。‎ ‎2.儿歌。‎ 儿歌《在一起》字数不多,读起来朗朗上口,但是学生不会拼的音节和不认识的字比较多。可以先让学生圈出自己会拼的音节和汉字读一读,然后由老师带领一句一句朗读,了解儿歌的大意即可。‎ ‎(四)识字教学 ‎“棋”,棋是个形声字,但在一年级学生刚开始识字时不必提及形声字的概念。可以联系插图中的棋盘引导学生体会:“棋”字之所以有木字旁,是因为最初的棋盘都是用木头精心制作而成的。‎ ‎“鸡”,可以借助识字课中已学的生字“鸟”帮助识记“鸡”。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给“鸡”找找朋友,如“母鸡、公鸡、小鸡、鸡蛋”。‎ ‎(五)问题提示 ‎★学生容易把j、q、x后面的ü误读成u,如何帮助学生掌握ü上两点省写的规则?‎ 字母省点的规则出现在i和ü 两个单韵母上。学生对于i上去点的规则很容易掌握,因为它的规则是普适的,只要带调就要去点,而且去点后也没有其他相同或相近的字母对学生产生误导。而ü上去点的规则比较复杂,当它和n、l相拼时,ü上两点是保留的;当它和j、q、x相拼时,要去点;作为零声母音节出现,前面加上y之后,也要去点,而且去点之后和u的书写完全相同。‎ 教学时,教师除了用一些儿歌帮助学生掌握规则,还可以通过音节归类整理的方式,让学生发现j、q、x后面跟的一定是ü的规则:‎ 整理后,学生会发现:‎ (1) ü能拼合的声母很少,只有n、l、j、q、x,还能拼成零声母音节yu。其中n、l后面的ü两点保留,而j、q、x以及y后面的ü都要去掉点。‎ (2) 作为声母的j、q、x只能和单韵母中两个带点的字母--i、ü拼合成音节,不能和u拼合组成音节。‎ ‎(六)实践活动 看图写声母。     ‎ ‎6 比尾巴说课稿 一、说教材 ‎《比尾巴》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六单元的一篇课文,小动物是孩子们最亲近的朋友。这篇课文通过三问三答的对话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同时配了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图。全文读起来琅琅上口,简明易懂,富有儿童情趣的语言,能激起学生朗读的欲望,还能引起学生观察其他动物尾巴特点的兴趣。‎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比、尾、巴”等11个生字,会写 “长、比”等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读好问句的语气,培养表达能力。‎ ‎3.积累语言,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发现。‎ ‎4.激发学生喜爱动物的情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 ‎1.知道动物的尾巴各有特点;练习看图抓住动物尾巴的特点把话说完整。(重点) ‎ ‎2.读好问句的语气,培养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喜爱动物的情感。(难点)‎ 四、说教法和学法 新理念指导下的语文教学更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样不仅大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在朗读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同桌合作朗读,大组赛读,既是展示孩子们才能的时候,也为学生创造了向他人学习的机会,在引导、组织他们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巩固识字 ‎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力量,是开发儿童智能的一把金钥匙,基于一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我采用一个(摸尾巴)的游戏激趣导入,揭示题目《比尾巴》,告诉学生动物王国有一场比尾巴大赛,邀请他们去观看比赛。激发孩子的积极参与性。同时识字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要进行有效的识字学习和巩固。在教学中我采用开火车、摘苹果的游戏复习巩固本课的生字词语。   (二)初步感知,趣味梳理 让学生去参加动物王国的比尾巴大赛,在学生掌握字词的基础上,创设情境,让学生把生字词语带到句子里读一读,找一找哪些动物参加了比赛。接着让学生汇报,“参赛选手都有谁?”随机出示小动物的名称,将图片贴在黑板上。在汇报中巩固前一课已学的生字,同时又对课文内容进行感知和梳理。   (三)解决问句难点,趣问趣答 问句朗读是该课时的一个难点。低年级的孩子注意力很容易分散,以趣为主,学生就不容易走神,会积极地投入课文学习中。我设计了当记者的游戏,记者要了解有哪些比赛项目,在了解比赛项目的时候出示第一小节的问句,认识“?”‎ 比如在学习第一小节时认识“?”出示?让孩子们通过图片直观的记住?的形状,接着由直观形象引起兴趣上升到知识教学,出示书中的?句,让孩子们明白,?在句末的出现是一种语句类型,句末语气要上扬。采用师范读——自由读——指名读等方式进行问答训练,指导学生读好问句的语气和重音。‎ 同时利用课件图片再次展示参赛动物的图片,生动的画面,给学生在听觉和视觉上造成一定的冲击。拉近了学生和文本间的距离,丰富了孩子们的课堂生活。孩子们感染到动物们的快乐,顺势练习答句,延伸到课堂上可激趣问孩子们“你有没有什么问题要提问?”做问答训练。为接下来的活动给让学生们给狮子大王汇报比赛结果做好了铺垫工作。‎ ‎(四)回归整体,趣味朗读 新课标注重学生朗读能力的训练,以“读”的训练为主线,注重引导学生富有个性化地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设计给狮子大王汇报比赛结果,采用指名上台演读,师生演读,表演读的方式,让学生在趣味中达到巩固课文的目的。其中穿插当记者裁判的游戏抽读,男女一问一答对读,小组赛读,避免读书形式的单一,极富儿童情趣,让学生乐于读文,更好的熟记背诵课文。‎ ‎(五)拓展积累语言,培养兴趣 本课教学以趣为主,采用由扶到放的教学形式。为了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文素养,将课内的知识延伸运用到课外,勾起对生活和动物的喜爱,最后我出示了一组动物图片,。设计 “找一找,说一说”活动。‎ 做问答游戏 ‎“谁的尾巴 ? 的尾巴 。”‎ 延伸拓展,引导学生说说小动物尾巴的作用。孩子们在互相交流中增长见识,感受奇妙,积累语言表达。‎ 六、说板书设计 ‎6 比尾巴  ‎ 猴子图片   长       弯 公鸡图片 兔子图片   短       扁 鸭子图片 松鼠图片 好象一把伞     最好看 孔雀图片 各有的用处 ‎6 画说课稿 一、说教材 ‎《画》是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识字课文。本课有一幅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鸟语花香、山水相衬的美感。全诗共四行,读起来似乎行行违反自然规律,其实正是暗中设谜,写出了画的特点。看远处的山往往是模糊的,但画上的山色却很清楚。在近处听流水,应当听到水声,但画上的流水却无声。在春天盛开的花,随着春天的逝去就凋谢了;而画上的花,不管在什么季节,它都照样盛开着。人走近停在枝头上的鸟,它就会受惊飞走;但画上的鸟,即使你走近了,它也不会惊飞。这些都表现出一幅画的特点。图文对应,能使学生有滋有味地看图读文,感悟诗中所描绘的生机勃勃的景色。 ‎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水、去、来、不”4个汉字,认识2个偏旁。‎ ‎2.知道“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1.认识10个生字和 2个偏旁,会写4个汉字。(重点)‎ ‎2.理解诗句的意思。(难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一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丰富,因而古诗的教学,要将学生领入诗的情境,“诗情画意”地教古诗,“诗情画意”地学古诗。课文图文对应,能使学生有滋有味地循图读文,感悟诗中所描绘的生机勃勃的景象,从而受到美的熏陶。我打算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五、说教学过程 ‎(一) 猜谜语,导入新课 ‎ ‎1.老师说个谜语让大家猜一猜好吗?“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学生猜谜语)这则谜语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画》。(板书课题:1 画)‎ ‎(好奇、爱表现是低年级学生最大的特点,利用他们感兴趣的谜语引出课题来抓住了孩子的心,激发了孩子们学习课文的热情。)‎ ‎2.(出示课件)今天,老师就给你们带来了一幅山水画。请你们看看画上都有什么?(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说话)(随机板书:山 水 花 鸟)‎ ‎(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 ‎1.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欣赏“画”,进入古诗描绘的优美的情境中。‎ ‎(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体会大自然的景色美和诗句的韵律美。)‎ ‎2.识字 ‎ ‎(1)你们想读吗?要想读得好得先过生字宝宝这一关,你们有没有信心?‎ ‎(2)课件出示本课生字,你认识哪个就读哪个,不认识的借助拼音来练习读。说说你是在哪里认识这些字的。‎ ‎(引导学生交流识字经验,增强学生识字的信心和识字的愿望。对识字量大的学生及时鼓励,激发他们更积极地去认识更多的汉字。)‎ ‎(3)(课件) 自读课文,边读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生字表中的生字,同桌合作认读生字。‎ ‎(4)交流识字方法。(认识2个新偏旁。)‎ ‎(交流识字方法,有利于学生扩大视野,相互促进,丰富识字经验,提高识字效率。)‎ ‎(5)你想提醒大家在识字的时候注意什么?小老师领读(注意区分平翘舌、前后鼻音:“色”是平舌音,“声、春”是翘舌音,“声”是后鼻音,“春”是前鼻音。用给熟字换笔画或换偏旁的方法来识记“无、人、近”;用给熟字加笔画的方法识字“来”。)‎ ‎(6)认读带拼音的生字,随机认识2个偏旁。(齐读,开火车读)‎ ‎(7)摘掉拼音帽子的生字宝宝你还认识吗?请你通过这一关!‎ ‎(识字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识字积累,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还应适当渗透一些识字的知识和方法,采取活泼有趣的方式反复再现生字,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记字形,使识字得以巩固。)‎ ‎(三)读诗想象,体会感情 ‎ ‎1.朗读 ‎(1)生字宝宝对大家的表现非常满意,你们顺利过关了,可他们又调皮地跑回课文中去了,你还认识他们吗?请你们自由朗读课文。‎ ‎(2)指名读课文,引导学生相互评价。‎ ‎(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评价他人,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任务,从一年级起教师就应该组织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评价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评价态度和良好的评价能力。)‎ ‎2.感悟 ‎(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引导学生简单地说出诗意,发现问题并质疑。)‎ ‎(2)结合图,说说你是怎样猜出这首谜语诗的谜底的。‎ ‎(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学生喜欢读哪一句,就指导学生读哪一句。)‎ ‎“远看山有色”,多媒体课件演示“山”的分解图片,师描绘远山:远远看去,一座座青色的山峰连绵起伏,多美呀!谁能把这行诗读得很美呢?‎ ‎“近听水无声”,演示“水”的分解图片,师述:哗哗的流水从山间流出,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听流水的声音,其他同学把耳朵贴在书上听一听,能听到流水的声音吗?为什么?(画上的水)。那么,这一行该怎么读呢?‎ ‎“春去花还在”,演示“花”分解图片,师述:春天到了,百花盛开,现在春天过去了,花怎么还在开放呢?(画上的花)。谁能把这一句读好呢?‎ ‎“人来鸟不惊”,演示“鸟”的分解图片,师述:枝头上站着一只可爱的小鸟,咱们来跟它打个招呼吧。请一个同学上来,和下面的同学一起说:“嗨,小鸟,你好呀!”哎呀,小鸟不理我们,这是怎么回事呀?(画上的鸟)。谁会读这行诗?‎ ‎(3)指导学生把整首诗连起来读好,明白诗的谜底是画。引导学生再来欣赏一下这幅美丽的画,多媒体课件展示画,学生边看图边吟诵。‎ ‎(4)多种方式练习朗读。 (师范读引导学生注意诗的韵律)‎ ‎(坚持以读为本,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读者”,通过自由读、分组读、指名读、教师引读等多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图文对照,感悟诗句的内容和表达的感情。另外,文中句子的节奏感很强,朗读时指导学生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在读中感悟、体会诗的读法,想象诗中描绘的美好画面,感受画的美,语言文字的美,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3.背诵 给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练习背诵。‎ ‎4.表演 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根据个人的感悟设计动作,结合音乐进行表演。‎ 如:远远地看画中的山,念第一句;贴近画侧耳听,念第二句;想象春天过去了,夏天也过去了,秋天也过去了,冬天来了,但这画中的花儿还是开着的,念第三句;到画前驱赶鸟儿,念第四句。‎ 先练习,再指名表演,最后大家一齐表演。‎ ‎(根据学生好动、好玩的特点,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学。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他们感觉到乐在其中。)‎ ‎(四)巩固字词,课外延伸 (课件)‎ ‎1.找朋友游戏:在“找朋友”的音乐伴奏下,做找朋友的游戏,找到了朋友就用卡片上的词说一两句话。(14名同学到前面,每人手里拿一张卡片,找到与自己手里卡片意思相反的字,站在一起,其它同学做裁判,给找对的同学以掌声鼓励。这14个字是远——近、高——低、来——去、笑——哭、白——黑、晚——早、有——无)‎ ‎2.读句子,找生字。‎ ‎3.猜谜语。(月亮、熊猫)‎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大家一起认识了11个生字和2个偏旁,朗读并背诵了课文,有些小朋友还进行了表演,还有些小朋友没有展示自己读书呢,回家读给爸爸妈妈听。‎ ‎(六)作业 ‎(1)回家请爸爸妈妈猜今天学的谜语。‎ ‎(2)请教家长,或者看书、上网等方法查找谜语,开展猜谜语竞赛活动。  ‎ 六、说板书设计 ‎6 画 山 有色 水 无声 花 还在 ‎ 鸟 不惊 ‎ z c s说课稿 ‎ 一、说教材 本课有5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3个声母和3个整体认读音节,配有森林学校的情境图。身穿紫色衣服的狗熊老师,在黑板前写字母“z”,“紫”提示z的音,字母“z”提示z的形。3只小刺猬坐着听讲,认真地练写字母z、c、s,“刺猬”的“刺”提示c的音,刺猬的样子提示c的形。蚕在桑叶上吐丝,“丝”提示s的音,丝的样子提示s的形。‎ 第二部分是声母z、c、s与单韵母ɑ、e、u组成的两拼音节,与介母u、韵母o组成的三拼音节,以及带调的整体认读音节zǐ、cì、sī。‎ 第三部分是“字、词语、句子”3个词语,其中“字、词、语、句、子”是本课要认的生字。左边图上分列3行,第一行写着“学”,第二行写着“学生”,第三行写着“我是小学生”。‎ 第四部分是儿歌《过桥》,其中sì、zuò、cuò是本课新学的音节。‎ 第五部分是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字、词、语、句、子”,要求书写的字母z、c、s的笔顺以及在四线格中的位置。‎ 二、说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声母z、c、s和整体认读音节zi、ci、si,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声母z、c、s。‎ ‎2.正确拼读z、c、s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三拼音节,正确认读带调的整体认读音节。‎ ‎3.借助拼音,正确认读“字、词语、句子”3个词语,认识“‎ 字、词、语、句、子”5个生字。‎ ‎4.正确朗读儿歌《过桥》。‎ 三、说教学重难点 ‎1.声母z、c、s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三拼音节的正确拼读;带调整体认读音节的认读。(重点)‎ ‎2.带调三拼音节的正确拼读。(难点)‎ 四、说教学过程 ‎(一)字母和整体认读音节教学 ‎1.读准音。‎ 教师要通过示范朗读引导学生体会z、c、s的发音方法:舌尖一定要向前平伸,顶住上门齿背。提醒学生不要咬着舌尖发音。在练读中让学生明白声母z、c、s要读得轻短些,整体认读音节zi、ci、si要读得长些、响亮些。教师要让学生反复练习体会,掌握发音要领。‎ ‎2.识记形。‎ ‎(1)联系情境图记字母。‎ 在帮助学生记忆声母z、c、s和整体认读音节zi、ci、si时,可以结合图画,找到图画与字母之间的相似部分。如,黑板上的字就是z,小刺猬的样子像c,蚕吐出的丝形状像s。同时,再次强调整体认读音节zi、ci、si是直接用来给汉字注音的,不能与声母拼读,要整体识记。‎ ‎(2)联系生活记字母。‎ 教师还可以联系生活,启发学生想一想:字母z、c、s像什么?让学生编编顺口溜,如,“像个2字zzz,半个圆圈ccc,半个8字sss”,帮助学生顺利地记形。‎ ‎(3)书写字母。‎ 指导z、c、s书写时,教师可边示范边让学生跟着书空,帮助学生记住字母笔顺和在四线格中的位置。也可以让学生凭借前面的经验,观察书写位置,仿写字母。‎ z一笔写成,占中格。书写时要注意两横长度一样。‎ c一笔写成,占中格。书写时要注意上下顶格。‎ s一笔写成,占中格。书写时要注意从右上起笔,先向左写半圆,再向右写半圆。‎ ‎(二)拼读教学 ‎1.两拼音节。两拼音节对于学生来说已经不再困难,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先自由拼读,再和同桌互相拼读,然后指名拼读并评议。拼读练习时,可以让学生联系熟悉的汉字、词语。如:‎ zá 杂技 砸锅   zé 责备 选择  zǔ 祖国 组长 cā 擦汗 擦黑板  cè 厕所 测量  cū 粗细 粗心 sǎ 洒水 撒种   sè 颜色 色彩  sú 俗话 习俗 ‎2.三拼音节。先要让学生复习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再让程度较好的学生试着拼读、带读。虽然之前已经接触过三拼音节,一些学生还是会感到困难,教师要有重点地指导好带调拼读,然后请同桌互读评议。对能够独立拼读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对合作较好的同桌要及时表扬,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能力。教师还可以和学生一起创编情境歌,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巩固音节。‎ ‎3.带调的整体认读音节。带调的整体认读音节前面已经出现过,教师要再次强调标调时要去掉i上面的点。在学生认读音节的基础上,可以试着让学生练读根据整体认读音节编成的儿歌,如:‎ 紫色树,紫色花,‎ 紫花开了结紫瓜,‎ 紫瓜柄上长小刺,‎ 撕开紫瓜装芝麻。‎ ‎(三)词语和识字教学 ‎1.词语。‎ 左边插图中,“学、生”两个字虽然都没有要求认,但学生多次见过,非常熟悉,很可能已经无意中识记了。即使还不认识,在老师的领读下也很容易认读出来。而“我是小学生”这句话已经在入学教育中出现过,学生并不陌生。‎ 右边列出的“字、词语、句子”3个词语,学生经常碰到,理解起来也没有难度。教师可以利用插图中的语言材料,帮助学生巩固和运用词语。‎ 可以让学生说说:你在哪里见过“学”这个“字”?本课的生字条里有几个 ‎“字”?除了“学生”这个“词语”,“学”“生”分别还能组成什么“词语”?你在那一刻见过“我是小学生”这个“句子”?你还能用“学生”说些什么“句子”?‎ ‎2.识字。‎ ‎“字、词、子”3个字是平舌音,教师要重点指导其发音方法。学习了词语后,“字、词、语、句”4个生字的意思就很容易理解,教师不必逐个讲解字义。可以引导学生用生字扩词,以巩固理解,如“生字、汉字;组词、歌词;汉语、外语;造句、例句”。‎ 针对“子”字,教师要略作讲解。“子”在词语“句子”中发轻声,是一个后缀,教师不必分析字义,可以补充“桌子、椅子、房子”等词语帮助学生体会其用法。“子”也可以发第三声,用在“子女、子孙”等词语里。‎ ‎(四)儿歌教学 要利用语言环境重点练习本课新学的音节,在教师的指导下读通儿歌。儿歌中的“了”有两种读音,一种情况读le,如“对了、错了、过了桥”,另一种情况读liǎo,如“过不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此外,儿歌中“一”的声调会随着后一个字的声调而变化,朗读时注意要按所标的声调读。在儿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 ‎(五)教学资源 ‎1.z、c、s的发音方法。‎ 发z时,舌尖向前平伸,抵住上齿背,憋住气,然后舌尖稍稍离开,形成狭缝,让气流从中挤出来,声带不颤动。c的发音部位、方法跟z大体相同,只是吐出的气流较强。‎ 发s时,舌尖向前平伸,靠近上齿背,形成一条狭缝,让气流从中挤出来,声带不颤动。‎ ‎2.情境图故事。‎ 小动物们正在森林学校里上课。狗熊老师身穿紫色衣服,手捧书本,用手指着黑板上的“z”,正认真地教大家学字母呢!3只小刺猬很用心,一笔一画照着样子写字母。蚕宝宝用自己吐出来的丝织了一个字母“s”。学习字母是多么有趣的事啊!‎ ‎3.字母手指操。‎ ‎7 大小多少说课稿 一、说教材 ‎《大小多少》是统编版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篇识字课, 本课是在学了《画》之后编排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可以对知识进一步巩固,又可以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儿歌通过具体事物的比较,为学生提供识字的生活环境和语言环境。根据教材插图中的事物与所学内容紧密融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看图说话,培养、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二、说学情 ‎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思绪活跃,爱表现自己,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我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学生在学习了《画》之后,对反义词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学生对“头、 只、群”三个数量词的使用并不明确,所以老师则需要采用有效的方法做重点指导。‎ 三、说教学目标 ‎1.认识“多、少”等12个生字,会写“小”、“少”等五个生字.  ‎ ‎2.了解“大小多少”的对比关系,掌握“头,只,群”3个数量词的正确使用;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 ‎3.感受朗读的乐趣,体会语言的韵味.‎ 四、说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课生字,并能正确、美观书写。(重点)‎ ‎2.朗读书写,背诵课文。(重点)‎ ‎3.激发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较获得对大小、多少的感性认识。(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说教法】     ‎ ‎1.兴趣教学法。在教学中,我通过运用恰当的肢体语言、生动活泼的儿童化语言,开展小组摘苹果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2.情境教学法。学生在一种情境氛围中接受知识效果最好。我通过组合课本插图创设农家小院情境,通过文本和课件互为直观感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直接参与学习.     ‎ ‎3.赏识教学法。低年级的孩子喜欢被表扬。在学生练字,读词、展示学习成果等环节,我灵活运用针对性较强的赏识语言、友善的动作等方式对学生加以赏识。  ‎ ‎【说学法】 ‎ ‎1.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学。合作探究学习关注的是学生的能力,我通过让学生互相探究记字方法,联系生活自编儿歌,让学生的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展示。   ‎ ‎2.让学生在读中学。朗读是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的重要途径。本课教学以读为本,有目的组织形式多样的读词,读文活动,在反复的诵读中,体会韵文的语言美。   ‎ ‎3.让学生在快乐中学。我们常说寓教于乐。本课教学我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如开火车游戏,拍手读,小组比赛等,让学生在快乐中积累了语言文字。‎ 六、说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小朋友们,今晚的夜色真美,不仅月亮姐姐来到了我们的现场,你看星星妹妹也来凑热闹了。老师听说你们在上学前就认识了许多汉字,现在老师就考考你们,看看这几个汉字,你们会不会读。只要把你认识的字宝宝读对读准,这颗星星就送给你了。‎ ‎2.随着学生认读,把带有动物或水果图片的生字归类贴在黑板上。(如黄牛、小猫、鸭子、小鸟;苹果、大枣、杏子、桃等)  ‎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学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本节课的生字对学生来说并不难。设计这样的导入,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增加了孩子的自信心,也为下面集中识字做好了铺垫。)‎ (二) 结合图画、韵文,学习生字。‎ ‎ 1.学习韵文,识记“大”“小”。‎ ‎(1)过渡:同学们可真了不起,这些字都能读出来。现在请你们再读读这两组字,看看有什么发现。(板书:上、下;多、少)(学生通过观察进行汇报)  预设:它们都是反义词。  ‎ ‎(2)同学们,这是重大发现。现在老师带着大家到田野中看一看。(出示田园风光图)同学们,你们知道在美丽的田野中谁和谁是好朋友吗?(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黄牛和猫、鸭子和鸟、苹果和大枣、杏子和桃。) ‎ ‎(3)学习韵文。引言:它们谁大?谁小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小韵文吧! ‎ ‎①老师范读,同学认真听准字音。  ‎ ‎②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指导个别学生)  ‎ ‎③这个小韵文里第一、三小节藏着一对反义词,谁找到了?(出示“大”“小”的字卡)  ‎ ‎④黄牛和猫比,谁大?谁小?(学生比较后汇报) ‎ ‎⑤苹果和枣比呢?(学生比较后汇报) ‎ (4) 用“大”“小”练习说一句话。 ‎ 如:爸爸的手大,我的手小。飞机大,汽车小。  ‎ ‎(5)指导朗读。把“大”“小”两个生字宝宝送回课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课文。‎ ‎2.学习“多”“少”。  ‎ ‎(1)(多媒体展示第二组图)请同学们观察第二组图,从图中你们又发现了什么呢?学生观察图片,说说发现了什么。如:左边的鸭子多,右边的鸟少。左边杏子多,右边桃少。  ‎ ‎(2)引学: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识记“多”“少”这两个字?(加一加、记笔画等)  ‎ ‎(3)用“多”“少”练习说一句话。 如:我的铅笔多,他的铅笔少。 这边的蘑菇多,那边的蘑菇少。  ‎ ‎(4)像这样的反义词你还知道哪些?(黑—白、里—外、上—下、左—右)(生汇报拓展)‎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教学生字时,把小韵文与反义词结合,借助带图的生字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反义词的特点,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同时,拓展更多的反义词,让学生去感受汉字的博大精深。)‎ (二) 游戏形式,巩固识字 反义词对对碰。  ‎ 师:我们做个“说反义词”的游戏吧! ‎ 师:我说大。 生:我说小。 ‎ 师:我说多。 生:我说少。 ‎ 师:我说上。 生:我说下。 ‎ 师:我说里。 生:我说外。  ‎ ‎(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形式,教学中设计了“对对碰”的游戏,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加深对生字的认识。)‎ (三) 指导书写,掌握字形  ‎ ‎1.过渡:同学们对反义词掌握得这么好,相信字也写得非常漂亮、工整。    ‎ ‎2.复习田字格的位置名称。(课件出示田字格) 齐读儿歌:‎ 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 ‎3.学生根据儿歌找到田字格每一个小格的位置,教师巡视指导。 ‎ ‎4.出示会写的字,指导书写:小、少、牛、果、鸟。 ‎ ‎(1)少:①复习笔画“丿”,教师写,学生书空。撇:露锋起笔,稍停后即向左下出撇,略有弧度,中间部位不宜细,收笔渐提,慢出。②书写“少”的笔顺。③示范书写,讲清楚每一笔的位置。④提醒学生书写的姿势要端正。⑤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 ‎(2)小:复习笔画“竖钩”“点”。竖钩:①中锋下行;②提笔;③自右向左圆转;④顿笔;⑤逐渐提笔向左上平出锋。点:向右下行笔,由轻到重,到结尾微微顿笔,逆向收笔。  ‎ ‎(3)牛、果:竖在竖中线上。  ‎ ‎(4)鸟:学习新笔画——“竖折折钩”。‎ ‎(设计意图:学生认识一下田字格各个部分的名称,可以帮助他们今后写字时更好地掌握汉字间架结构,明确每笔起始、结束位置,为今后规范书写奠定基础。而教师的范写,又可以直观、清晰地再现每个笔画行进过程及先后顺序,对于刚刚学写汉字的学生来说,大大降低了写字的难度。)‎ 七、 说教学反思  ‎ 以学生喜欢的摘星星游戏活动引入,既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过程的布置,学习内容的出现,由“字——词——句——拓展造句”,符合学习语文的规律。对学生的要求一步一步提升,使学生的学习情绪时时高涨,学习效率时时增高,且学得轻松愉快。‎ ‎7 青蛙写诗说课稿 一、说教材 ‎《青蛙写诗》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首轻快、活泼的儿童诗,共有五小节。作者生动地描绘了青蛙在下雨天“呱呱”地如作诗一样鸣叫的情景,形象地将小蝌蚪、水泡泡和一串水珠比作了诗歌中的逗号、句号、省略号,读来让人浮想联翩。教材内容图文并茂,富于童趣,富于想象,富于创造,十分适于天性活泼、充满好奇的一年级学生学习语言、认识事物,同时也为教师创造性教学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 这首儿童诗生动、有趣、语言优美,很适合低年级孩子阅读,对于训练孩子的想象、朗读的能力有一定的意义。‎ 二、说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写、诗、点”等11个生字。会写“下、个”等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悟诗歌内容,拓展思维,发展语言想象力和创造力。‎ ‎4.学习课文,增强热爱自然的感情和审美情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1.感悟诗歌内容,拓展思维,发展语言想象力和创造力。(重点) ‎ ‎2.学习课文,增强热爱自然的感情和审美情趣。(难点)‎ 四、说教法和学法 ‎【说教法】‎ ‎1.谈话激趣法 ‎ 在上课的开始就以谈话的方式引出课题,而在课中不断的用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中,或指导,或点拨,或解疑,将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 ‎ ‎2.体验教学法 ‎ 让学生走进课文,扮演蝌蚪、水泡泡、水珠、青蛙的角色,感悟语言的优美。 ‎ ‎3.读书指导法 ‎ 读书指导法在本课的教法中是用的最多的,在每一个层面都要求教师精心的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 ‎ ‎【说学法】‎ ‎1.读书感悟法 ‎ 在学习的过程中,着力创设情境,开展多层次、多视角的读,让学生在读中入情入境,在读中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 ‎2.合作探究法 ‎ 新课程倡导要培养学生的个人意识和团体协作的能力,低年级的孩子的合作探究能力较差,在此课中我设计较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合作,逐渐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 五、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随题识字。 ‎ 上课的开始,我以上半年学习的《雪地里的小画家》中的小青蛙对主人公问:当时谁没参加啊?学生马上就会想到小青蛙。进而我接着谈话激趣。春天到了,小青蛙呀,从洞里钻出来了,它经过一冬的修养啊,本领变大了。它今天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和你们见面了,它还做了一首优美的小诗《青蛙写诗》送给你们。你们看和它打个招呼吧。师板书课题,并教学生字“诗”。 ‎ ‎(二)整体感知读通课文 ‎ ‎1.教师范读课文,并提出听读要求:听准字音,并且要特别关注你书中划三角号的生字。 ‎ ‎2.自由读文,学生练习读准字音,读准句子。‎ ‎3.指读反馈,检查学生读文情况,纠正字音。 ‎ ‎(三)设境学文,随文识字 ‎ ‎1.练读诗歌的第一小节,感受小青蛙愉快的心情。‎ ‎2.学习第二小节: ‎ 学习生字蝌蚪,出示带有拼音的生字,让学生自己拼一拼,并问学生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蝌蚪两个字是形声字。并且发现小逗号和小蝌蚪长得非常像。运用儿歌识记“逗号”两字。并让学生带着蝌蚪帮助别人的自豪心情朗读课文。 ‎ ‎3.学习第三小节 ‎ 出示课件水泡泡,让学生观察思考,看到这水泡泡,你能用什么词来形容它。认识“泡”字。点明圆圆的水泡泡就像小句号。认识“句”认识包字头,并运用写字的四步“一看、二描、三写、四对照”引导学生进行书写“句”字。最后引导学生读好水泡泡的话。 ‎ ‎4.学习第四小节 ‎ 运用动画字理图学习“串”字,并进行“一串”什么的量词训练。学习省略,重点强调“略”字的读音。同样指导读好一串水珠的话。 ‎ ‎5.学习第小节 ‎ 重点发现省略号的用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逗号、句号、省略号的不同用法,并通过朗读指导让学生发现不同标点的停顿。 ‎ ‎(四)认读词语,巩固识字。 ‎ ‎(五)通读全文,回归整体。 ‎ 六、说板书设计 ‎ 本课的板书我力求简洁明了,以故事中的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以及与它长像相近的逗号、句号、省略号一一对应。让学生对本课的课文内容能够一目了然。更好的理解本课的内容。 ‎ ‎ zh ch sh r说课稿 ‎ 一、说教材 本课有5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4个声母和4个整体认读音节,配有森林学校在课间休息时的情境图。下课了,小猴坐在椅子上织毛衣,蜘蛛在凳子上织网,“织、蜘”提示zh、zhi的音,凳子和椅子的组合提示zh的形。刺猬在椅子后面吃果子,“吃”提示ch、chi的音,刺猬和椅子的组合提示ch的性。狮子蹲在椅子后面休息,“狮”提示sh、shi的音,狮子和椅子的组合提示sh的形。黑板上写着词语“日出”,长颈鹿胸前挂着“值日”的牌子在擦黑板,“值”提示zh、zhi的音,“日”提示r、ri的音。地上,有棵小树苗在茁壮成长,树苗的样子提示r的形。背景中有一轮红日,“日”提示r、ri的音。‎ 第二部分是zh、ch、sh、r与单韵母ɑ、e、u组成的两拼音节,与介母u、韵母ɑ、o组成的三拼音节,以及带调的整体认读音节zhí、chī、shī、rì。‎ 第三部分是“擦桌子、折纸”两个词语,其中“桌、纸”是本课要认的生字。左边是两幅图,第一幅图是大猩猩在擦桌子,第二幅图是青蛙在折纸。‎ 第四部分是儿歌《绕口令》,其中shì、shí是本课新学的音节。第五部分是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桌、纸”,要求书写的字母zh、ch、sh、r的笔顺以及在四线格中的位置。‎ 二、说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声母zh、ch、sh、r和整体认读音节zhi、chi、shi、ri,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声母zh、ch、sh、r。‎ ‎2.正确拼读zh、ch、sh、r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三拼音节。正确认读带调的整体认读音节。‎ ‎3.借助拼音,正确认读“擦桌子、折纸”2个词语,认识“桌、纸”2个生字。‎ ‎4.正确朗读《绕口令》。‎ 三、说教学重难点 ‎1.声母zh、ch、sh、r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三拼音节的正确拼读;带调整体认读音节的认读。(重点)‎ ‎2.带调三拼音节的正确拼读。(难点)‎ 四、说教学过程 ‎(一)字母和整体认读音节教学 ‎1.读准音。‎ ‎(1)发音指导。‎ 因为有了学习平舌音z、c、s的经验,教学时老师可以通过示范让学生自主发现翘舌音的发音方法。要借助“蜘蛛、织毛衣、织网、吃苹果、狮子、日出、值日”等情境图中的词语,帮助学生发音。‎ zhzhi、chchi、shshi、rri每一组的声母、整体认读音节发音部位相同,告诉学生发音时舌头都要翘起来,但是翘舌不要过于往后。通过学生相互交流,对比练读,老师适时提醒,及时正音,让学生明白:声母zh、ch、sh、r要读得轻短些,整体认读音节zhi、chi、shi、ri要读得长而响亮。‎ ‎(2)编顺口溜练发音。‎ 编顺口溜是拼音教学中最实用的方法之一,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地记住字母发音。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情境图编顺口溜,如,“织毛衣zhzhzh,蜘蛛织网zhzhzh;吃果子chchch;小狮子shshsh;一轮红日rrr,小鹿值日rrr……”‎ ‎(3)对比练读辨别发音。‎ 一部分学生很容易搞混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发音,或者发音不到位,教师除了重点示范,还要将两者进行对比练读。学生通过zzh、cch、ssh的反复区别比较,掌握发音要领,记住带有“椅子(h)”的声母要翘舌。‎ ‎2.识记形。‎ ‎(1)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一找情境图中的字母形体,如,凳子和椅子的组合像zh,刺猬和椅子的组合像ch,狮子和椅子的组合像sh,茁壮成长的小树苗像r。‎ ‎(2)书写字母。‎ zh、ch、sh都是三笔写成,占中格和上格。书写时要注意两个字母靠拢些。‎ r两笔写成,占中格。书写时要注意在竖的靠上端向右写一弯笔,笔画要连贯。‎ ‎(二)拼读教学 ‎1.两拼音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先自由拼读,再和同学互相拼读,然后指名领读、评议。拼读练习时,可以让学生与熟悉的词语联系起来组词或者组句,如zhā扎针、chá喝茶、shā沙滩。此外,平、翘舌音发音很容易混淆,需要对比练读,教师还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适度的拓展,提高拼读能力。如:‎ 竹(zhú)子  倒茶(chá)  锄(chú)草  大树(shù)‎ 足(zú)球   擦(cā)汗   粗(cū)细   塑(sù)料 ‎2.三拼音节。‎ 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声轻介快韵母响”的方法练读,可以先试着自己拼读,再以同伴互读互听、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练习。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检测学生掌握程度,如指名读、分组轮读、自我展示读。还可以适当拓展,进行三拼音节和两拼音节对比读、平舌音节和翘舌音节对比读。如:‎ zhuǎ 爪子  shuā 牙刷  zhuō 捉迷藏  chuō 戳破  shuō 说话 zhǎ 眨眼   shā 沙子  zuō 作坊    cuō 搓洗   suō 缩小 ‎3.带调的整体认读音节。教学带调的整体认读音节时,老师要再次强调标调时要去掉i上面的点。在学生认读音节的基础上,可以结合已学过的生字“日”,自创儿歌,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三)词语和识字教学 ‎1.词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依据单幅图说话的过程中带出两个词语“擦桌子、折纸”。教师提示:“擦”发平舌音,“子”发轻声,“纸”发翘舌音。这两个词语生活中非常常见,学生很容易理解。可以让学生讲讲自己做值日擦桌子的经历,教育学生在家要多帮助大人做事,做个爱劳动的好孩子。还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折纸的经历。‎ ‎2.识字。‎ ‎“桌”,教师可提示:这就是“课桌、书桌、饭桌”的“桌”,学生很容易理解字义。还可以让学生说说知道的其他桌子。‎ ‎“纸”,教师可提示:这就是我们每天写字用的“纸”。还可以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见到的纸。‎ ‎(四)儿歌教学 儿歌教学的重点是巩固本课新学的音节。《绕口令》中平舌音sì和翘舌音shì、shí混在一起,可以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和拼读能力。教师可以先放手让学生自己拼读,然后同桌互读或者组成小组轮读,最后指名学生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读得又快又正确,调动学生的拼读热情。‎ ‎(五)问题提示 ‎★z、c、s与zh、ch、sh、r如何辨读?‎ 教学本课时,部分学生可能出现平、翘舌声母发音混淆的情况。这两组声母的主要区别是发音部位,从发声时舌头的形状看,发z、c、s时舌头是平直的,所以这组音也叫"平舌音";发zh、ch、sh、r时舌头是翘着的,所以这组音也叫"翘舌音"。发声时可以提示学生用手掌代表舌头,通过伸直和卷起手掌分别代表伸直舌头和卷起舌头。一般用这一方法辅助发音,学生当场能模仿出来,问题是自己发音时又会弄混,尤其是一些普通话不标准的学生。教师可以专门为他们制作练习卡片,一组选平舌音的配图常用字,一组选翘舌音的配图常用字,画上平舌和翘舌的图案作为提示,让学生每天强化练习,逐渐形成语感。‎ ‎(六)实践活动 用橡皮泥做一做。‎ 教学资源 ‎1.zh、ch、sh、r的发音方法。‎ 发zh时,舌尖翘起,抵住硬腭前部(上牙床后面的部位),然后稍微放松,让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来。发ch时,发音动作跟zh大体相同,只是在稍微放松时送出的气流较强。‎ 发sh时,翘起舌尖,靠近硬腭前部,留一道窄缝,让气流从当中挤出来。发r时,发音动作跟sh基本相同,只是发音时声带要颤动。‎ ‎2.情境图故事。‎ 清晨,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小树苗在阳光的照射下茁壮成长。“丁零零……”下课铃响了,今天轮到长颈鹿值日,它认真地擦着黑板。小猴子坐在椅子上织毛衣。蜘蛛在凳子上勤快地织网。小刺猬津津有味地吃着果子。小狮子蹲在椅子后面休息。课间十分钟,森林学校里一片生机勃勃。‎ ‎3.音节词。‎ zhā zhēn  zhé zhǐ  zhuǎ zi  zhuō zi  chǐ zi  chā tú  shā fā ní shā   shā zi   shuā zi  shé    shuō huà shī zi  shū jià ‎4.字母手指操。‎ ‎8 小书包说课稿 一、说教材 ‎《小书包》是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第8课的课文,主要讲了与学生天天形影不离的书包和里面放的学些用品,让孩子对学习用品有了新的理解。‎ 二、说教学目标 ‎1.通过图画对照、归类识记等方法,认识“书”“包”等11个生字和包子头、单人旁、竹字头3个偏旁。会写“早、书”等5个字。‎ ‎ 2.正确朗读课文,知道学习用品的名称和他们的用途。‎ 三、说教学重难点 ‎1.正确朗读课文,知道学习用品的名称和他们的用途。(重点)‎ ‎ 2.了解文具是学习的伙伴,知道爱惜文具,会整理文具。(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说教法】‎ ‎ 孩子上小学首先面临的就是要背书包,那么书包里到底要放些什么,玩具、零食还是书本?具体该怎么放,在他们的头脑中是不清楚的。在本节课中,我选用了实验法、谈话法、讨论法、观察法。让孩子去认识了解书包。‎ ‎【说学法】 ‎ 因此在活动中通过让孩子去选择、去思考、去讨论、去练习,来了解书包的用途,以适合的方式正确的方法引导他们装书包。这对孩子上小学是非常有帮助的。活动的形式我是让孩子操作在前,讨论在后,让孩子去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获得真切的感受。在整个过程中,通过与书包、文具等材料的交往互动,激发孩子向往小学生活的一种积极情感。‎ 五、说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 1.引言: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这节课我们先来猜几个谜语。(课件出示谜语)‎ ‎ (1)小黑人儿细又长,穿着木头花衣裳。画画写字它全会,就是不会把歌唱。(铅笔)‎ ‎ (2)像糖不是糖,有长也有方,帮你改错字,它可不怕脏。(橡皮)‎ ‎ (3)小方盒,薄又薄,里面知识可真多!(书)‎ ‎ (4)有方有圆,有高有矮,肚里有笔,书包中藏。(笔袋)‎ ‎ 2.铅笔、橡皮、笔袋它们都藏在哪里?今天我们就和朝夕相处的“小书包”一起来学习生字。板书课文题目,齐读。‎ ‎ 3.学习“书包”两个字。‎ ‎ (1)拼读“书包”两个字的拼音。引导学生注意“书”是翘舌音。‎ ‎ (2)识记字形。‎ ‎ 观察“书”字,我们用拆分的方法,可以把“书”字分成三部分:由横折、横折钩组成了一个楼梯的形状,还有一个竖和一个点。然后编小口诀记住“书”字:书是小阶梯,一竖到顶点。‎ ‎ 观察“包”字,介绍“包”字的偏旁——包字头。你还在哪些字中看到过这个偏旁?‎ ‎ 预设:学生列举“句”“勺”等字。‎ ‎ (3)说一说记住这两个字的方法。‎ ‎ 预设:用“加一加”的方法、“联想”的方法。‎ ‎ (4)学生自学 ‎ 组词识记“书、包”,多种形式读词。‎ 小结:刚才老师和同学们用拆部件编口诀、“加一加”等方法记住“书、包”这两个字,真是太棒了!你们还有什么识记生字的方法?我们就用这些方法来学习更多的生字。‎ ‎ (二)合作学习 ‎ 1.请同学们打开书,看课文中的六个词语。已经认识的字,你就大声地读出来;不认识的字,就先借助拼音再多读几遍。 ‎ ‎ 2.教师请一名同学领读,大家跟着一起读。‎ ‎ 3.师:这么多的字宝宝要和我们做朋友,我们可要热情地迎接它们,现在就大声地读一读它们。‎ ‎ 课件出示:书、包、尺、作、业、本、笔、刀。‎ ‎ (1)指名给这些字宝宝标音。小组合作说一说怎么记住这些字。‎ 要求学生明确小组学习的要求:‎ ‎ 已经认识的字,请你大声地读一读,不认识的字,大家要一起想办法记住它们。‎ ‎ 完成识字任务后,请给这些生字找到好伙伴,组成词语。‎ ‎ (2)教师巡视,组长检查,总结方法。‎ ‎ 4.学生汇报生字认读的情况。‎ ‎ (1)说一说在小组学习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有什么收获。‎ ‎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卡片上的生字。(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字音)‎ ‎ (3)包:半包围结构,“勹”是包字头。‎ ‎ 字理识字“刀”。‎ ‎ 笔:竹字头是竹子的变形。出示毛笔的图片。毛笔的上面是竹管,下面是毛。根据结构,组成了我们今天学习的“笔”字。“笔”是会意字。‎ ‎ (4)开小火车:读字并组词。‎ ‎ (5)小游戏:小组内四人一起玩“找朋友”的游戏。将实物与词语卡片对应放好。小组内评价。‎ ‎ (6)记忆比赛:以课件的形式快速出示生字,一次出现四个字,看谁读得好,记得准。‎ ‎ (7)扩词练习。用“尺、本、刀”扩词。(可以列举生活中的实物来扩词)‎ ‎ (三)动手实践,有序表达 ‎ 1.教师引言:同学们学生字学得非常好,现在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些词语,并在我们的小书包里找出它们。(读一个,找一样)哎呀!小书包都被我们翻乱了,你们能自己整理书包吗?自己试着整理书包。‎ ‎ 2.说一说你是怎样整理书包的。教师建议学生用“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的句式来说话。学生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 ‎ (四)指导写字,规范美观 ‎ 同学们现在已经和小书包里的居民们交上了好朋友,相信你们更想快一点儿写出好朋友的名字。现在我们要开始写字了,希望大家也能圆满地完成写字的任务。‎ ‎ 1.学习书写“刀”字。‎ ‎ (1)引导学生发现“刀”字的撇是在田字格竖中线的位置起笔的。‎ ‎ (2)教师范写,请同学们注意笔顺,和老师一起说笔画名称。(横折钩、撇)‎ ‎ (3)学生练习书写。‎ ‎ (4)展示评价。‎ ‎ 2.学习书写“尺”字。‎ ‎ (1)引导学生观察“尺”字在田字格中的大概位置:字的大部分在竖中线的左边。捺要写得伸展、圆满。第二笔横起笔在横中线上。‎ ‎ (2)教师范写,请同学们注意笔顺,一边看一边说笔画的名称。(横折、横、撇、捺)‎ ‎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书写的姿势。‎ ‎ (4)学生书写展示评价,说一说怎么记住这个字。‎ ‎ 3.学习书写“本”字。‎ ‎ (1)说一说:这个字和哪一个字比较像?(木)这个字该怎么写才好看?‎ ‎ (2)学生自己练习书写。‎ ‎ (3)展示评价。‎ ‎ 4.学生练习书写,要把字写端正、写美观。‎ ‎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教师总结:现在让我们和我们新认识的好朋友道别。(课件出示生字,学生齐读)‎ ‎8 雨点儿 说课稿 一、说教材 ‎《雨点儿》是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科学童话。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和小雨点的对话,告诉学生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雨点,滋润了万物,花儿更红了,草儿更绿了。这篇童话内容浅显,情节性强,便于学生阅读。‎ 二、 说学情 如今,班上的学生已入学三个多月,学习了汉话拼音,能借助拼音读通课文。但读书时有唱读、断词破句的现象,轻声读得较重,朗读能力有利于提高。他们年龄小,记忆力较强,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力还较差,有意注意的时间还较短,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老师的有效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说教学目标 ‎1.通过同桌互读、老师范读、学生互评多种方式多次练读课文,借助拼音拼读、字理解析,能随文正确认识生字。 2.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读、分角色读、做动作读,互评再练读,多种形式的练习,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四、说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通过识字,能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重点) ‎ ‎2.通过读课文,使学生知道雨水和植物生长的关系。(难点)‎ 五、说教法和学法 ‎ 叶圣陶先生指出,“老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苦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课弥深,乃为善教者也”。在此,本课我采用情境法、发现法、质疑法、朗读法,放手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拼音知识,指导学生自学、锻炼其自学能力,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掌握一定的字形记忆方法,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让学生举一反三,形成能力,同时,倡导从老师必要的牵引,到放手、到不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 ‎ 六、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如果发生兴趣,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和强烈的求知欲。为充分激起学生阅读、探究的兴趣,教学开始,我先播放歌曲《小雨沙沙》,让学生跟着音乐唱一唱、演一演,并说一说自己对这首歌的感受。‎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明确读的要求,对一年级的学生一说,十分必要。这样可以提高读书效率,有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于是,在导入新课后,我马上提了自读要求:读准了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读通全文后,我以多种形式让学生认读带有拼音和去掉拼音的生字。反馈检查时,让学生自由选择读。这样做的目的是尊重学生的选择,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努力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 第斯多惠说过“知识是不应该灌输给学生的,而应引导他们去发现它们,去独立掌握他们”。教学识字最终是为了让学生独立识字,为实现这个目的,紧接下来,我就让学生自主识字,先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 ‎(三)自主探究,朗读感悟 ‎ 在第1自然段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自读,结合课件理解“数不清”和“飘落”,并依据课后作业的安排,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引导学生用“______从_______”的句式练习说话。 课文二至四自然段,是大雨点和小雨点的对话,在学生读通读顺的基础耻,我激发学生动脑筋提问题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生质疑,用“为什 么”提个问题,比如说,为什么小雨点要到有花有草的地方?为什么大雨点要到没花没草的地方?等问题在学生反馈时相机出示有关的句子,指导朗读。并通过学生 交流、小组讨论等方式解疑,学生明白了,干旱的地方需要更多的水分,所以大雨点去了那儿,相信小雨点长大后,也会去帮大雨点的忙,使那儿长出更红的花、更 绿的草。让学生感受到其中关心、友爱的情感。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进而取代了教师繁锁的讲解分析。之后,我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体现学生的个性,又一次得以张扬。 ‎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童年时期是培养、发展想象力的最佳时期,《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为此,我积极挖掘教材,确立第五自然段,为发展学生想象力的重点段。 教学时,我让学生想象,雨娃娃到了哪些地方,那些地方有了什么变化?在学生想象的基础上,用课件再现美景。媒体创设了情境,而情境又助燃了感 悟。此时,我抓住时机,让学生再读:……。学生读出了意境、读出了韵味,将内心对雨点儿或喜爱或感激或佩服的情感自然而然地释放于朗读之中。此时,不生的 各种感官都沉浸在课文中,从而获得了丰富、生动、独特的感受。 (四)书写生字 识字要和认识事物相结合,和写字相结合,学生才能扎扎实实地识好字,所以在最后环节,我指导学生书写生字。教学时,我注意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笔画高低长短,把字写匀称。 ‎ (五) 拓展延伸,爱上“雨点儿” ‎ 你想对雨点儿说些什么呢?”“如果你是雨点儿,你想去哪儿?”两个问题的拓展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在不知不觉中明白了雨水和植物生长的关系。在本课的结尾,我和孩子们一起欣赏歌曲《小雨沙沙》。学生边唱边演,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喜欢上雨点儿。 (六)课堂小结 时间过得真快!雨点就要回到云妈妈的怀抱了,临走前它们有一个心愿,仔细听它是怎么说的?它说:“同学们,我不在的时候,你们一定要记着常给身边的花草浇水哟,这样他们才会快快长大,小雨点儿给我们提出了希望,要我们爱护花草树木,你们能做到吗?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做到!‎ 七、说板书设计 8 雨点儿 ‎ 大雨点儿(图画)——无花无草——长出红花绿草     ‎ ‎ 小雨点儿(图画)——有花有草——花更红草更绿 ‎ ai ei ui说课稿 一、说教材 ‎《ai ei ui》是统编版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第一课。本课有6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3个复韵母,配有一幅孩子们听奶奶故事的情境图。放学了,孩子们一个挨着一个围坐在一位白头发、戴眼镜的老奶奶身边,听奶奶讲故事。小圆桌上放着一杯水。其中,“挨、奶、白、戴”提示ai的音,“杯、围”提示ei的音,“水”提示ui的音。‎ 第二部分是复韵母ai ei ui的四声。‎ 第三部分是声母与ai ei ui 的拼读,包括两拼音节和三拼音节。‎ 第四部分是词语,配有一幅情境图。奶奶带着小孙女愉快地玩耍,小女孩正快步奔向奶奶。图的右边是两个带拼音的词语“妹妹、奶奶”,提示了图中的人物关系,其中“妹、奶”是本课要认的生字。‎ 第五部分是儿歌《小白兔》。其中bái、wěi、zuǐ、zài是本课新学的音节,“白、皮”是本课要认的生字。‎ 第六部分是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妹、奶、白、皮”以及要求书写的词“pái duì”。‎ 二、说学情 一年级的大多学生活泼,直观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容易被新颖的刺激物所吸引,但注意力保持时间有限。部分学生在幼儿园学过拼音,但对于拼音的发音方法掌握的不太好,音节声调发音不到位,大多数学生字母书写也不规范。因此,针对学生的学情,我将在教学设计中给出相应的对策来帮助学生进行矫正。‎ 三、说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复韵母ai、ei、ui和它们的四声,读准音,认清形。  ‎ ‎2.正确拼读声母和ai、ei、ui组成的音节。了解复韵母的标调规则。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音节词“pái duì”。  ‎ ‎3.借助拼音,正确认读“妹妹、奶奶”两个词语;正确朗读儿歌《小白兔》。 ‎ ‎4.认识“妹、奶、白、皮”4个生字。‎ 四、说教学重、难点 ‎ ‎1.复韵母ai ei uid 正确认读;声母和ai ei ui组成音节的正确拼读。(重点)‎ ‎2.了解复韵母的标调规则。(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由于本课是第一次声母与复韵母的拼读教学,为了更能让学生正确、清楚地掌握声母与复韵母ai ei ui的拼读方法,以及准确、流利地进行拼读,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情景教学法,游戏法及提示等方法,同时渗透了观察法、迁移等学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巩固旧知 ‎1.复习6和单韵母  ‎ ‎2.提问:同学们那么看见过把两个单韵母放在一起的拼音吗? ‎ ‎3.出示ai ei ui(板书),像这样由两个或三个字母组成的叫复韵母。‎ ‎(二)学习声母与ai ei ui相拼 ‎1.课件出示教材40页的拼读练习,让学生先自主学习拼读,再指名拼读,再用“开火车”、分组读、分男女读等多种形式进行巩固练习。  ‎ ‎2.课件出示三拼音练习,先让学生自由读一读,接着同桌互相拼读,再指名反馈读,大家一起读巩固练习:看谁拼得准,读得快。‎ ‎(三) 看图学习生字 ‎1.以奖励学生认真学习而讲故事的方式引出词语“妹妹、奶奶”。 ‎ ‎2.进行拼读巩固练习。‎ ‎(四)学习儿歌及生字 ‎1.出示图画,启发学生思考:小白兔长什么样?  ‎ ‎2.自己试着拼读儿歌,看看和你刚刚猜想的一样吗? ‎ ‎3.让学生拼读带有ai ei ui的音节。  ‎ ‎4.师范读,生跟读,注意读出小白兔的高兴心情。 ‎ ‎5.采用多种形式练读儿歌。 ‎ ‎6.学习“白、皮”,读准音,认清形。 ‎ ‎7.全班读儿歌。‎ ‎(五)全课总结,课外延伸 ‎1.小结学生学习情况,表扬学得认真的孩子。 ‎ ‎2.送学生一首儿歌,练习拼读。‎ ‎9 明天要远足说课稿 一、说教材 ‎《明天要远足》是统编版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篇课文,它是一首儿童诗。 这首诗包含童真、凝练、传神。3节诗中都用了感叹词“唉”,3次重复,一次次加重了情感的力度,所有的兴奋、激动、期待、期盼……尽在“唉”声中。作品没有正面写远足,却让人实实在在感受到一个孩子对远足的向往和期盼,比较适合低段的学生,让学生以学习文本为契机,走进生活。单元训练中提示,学习本组课文,要注意从学生的经验世界入手,调动孩子的情感,结合生活实例,加深体验和感受。‎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睡、那”等11个生字和木字旁、京字头两个偏旁,会写 “才、明”等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句子语气的变化。‎ ‎3.联系生活和插图,感受孩子即将远足的快乐和期盼。‎ 三、说教学重难点 ‎1.运用不同形式朗读小诗,感受其中的趣味,萌发对文字的热爱。(重点) ‎ ‎2.体会孩子远足前期盼的心情。(难点)‎ 四、说教法和学法 一年级学生识字的一个特点就是认得快,忘得快。因此,识字教学要根据这一特点,对生字的认记采取多种方式,反复认记。在课堂中,借助电子白板采取多种识字方式,从读拼音识字,再到读文识字,认字的识记有层次,有梯度,通过这样反复训练,学生对生字的识记得到了巩固。‎ 五、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兴趣是通往成功大门的钥匙,本课我以儿歌《一同去郊游》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理解 “远足”的含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范读,让学生难受朗读者的语调和情感。‎ ‎2.让学生试着轻声读一读,提出读文要求,用笔圈出本课需要认识的生字。‎ ‎3.指名读文,其他同学想一想:这首儿歌有几小节?‎ ‎(设计意图: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循序渐进地感知课文内容,先通过听课文范读,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感知;再通过自己试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最后通过划分小节完成对课文的初读。)‎ ‎(三)读课文,随文识字 这一环节中,我采用指名读,齐读的方式逐小节朗读诗歌,让学生认识本课中要求会认的生字,“睡”、“ 那”、“海”、“真”等11个生字,教学中指导学生对生字进行组词,对相关的词语进行说话练习。‎ ‎(设计意图:识字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特别是小学一年级,必须每堂课扎扎实实地指导。本环节教学的最大的特点就是融把握文本、朗读指导、识字于一体,通过朗读第一小节,顺势引出7个生字,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识记,并相机进行朗读训练,识字教学和朗读感悟相结合,力争达到教学效果。)‎ ‎(四)指导书写 首先让学生明确了本课要会写的4个生字“才、明、同、学”。然后,借助电子白板展示生字的拼音、笔顺,指导学生书写、临摹。‎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要关注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基本结构和基本字,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所以在写字指导上要从细微的笔画、结构入手,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五)拓展延伸,争做“小诗人”‎ 模仿课文让孩子进行说话练习,同时尝试“写诗”。‎ (六) 作业布置。‎ 让孩子继续写诗,并把写好的诗读给家人听,从而增加成功的体验,激发继续学习的动力。‎ ‎9 日月明说课稿 一、说教材 ‎《日月明》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识字部分的第4课。本课是一篇识字韵文,它通过韵文的形式提示了一些会意字的构字特点与规律。从教材的编排来看,第一单元的象形识字课为学生学习本课已作了很好的铺垫,学生对日、月、田、土等会意字的组成部分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几个句意的理解完全可以通过会意字的特点进行分析,因此,识字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字音以及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上。‎ 二、说学情 由于学生刚进入小学,他们的汉字识字量少,对汉字的构成不了解,通过本课识字教学,了解汉字构字的规律,培养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所以本课会设计识字游戏,变换形式朗读课文等,一切从孩子的兴趣和实际出发。  ‎ 三、说教学目标 ‎1.认识“明、力、尘、”等9个生字,会写“木、林”等5个生字。 ‎ ‎2.通过会意字的构成加法来识新的生字,并通过多种方法的朗读达到诵读的程度。  ‎ ‎3.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 ‎1.正确朗读课文,尝试用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识记生字。(重点)‎ ‎2.帮助学生了解一些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培养学生初步的认字能力。(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我将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汉字的规律,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形近字比较识字法,变顺口溜识字法,会意识字法,猜字谜识字法,情景识字法归类识字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做“贴苹果”的游戏 师:孩子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个苹果宝宝,上面可有一些我们的老朋友呢,还认识它们吗,一起来叫叫它们的名字,让他们回到苹果树上吧?(出示“日、月、手、小、土、大、田、人、目”) 。(评价:对老朋友可真热情)‎ ‎2.师:你们的热情吸引来了谁呢?‎ ‎(二)从“明”入手,导入新课 ‎1.请看屏幕,这是什么?(太阳)图片。我们又叫——“日”,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带来温暖。 ‎ ‎2.这是什么?(月亮) 。日和月都给大地带来了光明,他们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组成了一个新的字。谁认识它?(明)(抽生)明意思就取日、月组合明亮之意。‎ ‎3.你能不能用“明”组词?(指名组词)“日”和“月”这两个老朋友住在一起,相处得很融洽,特别是“日”,作为老大哥让着小弟弟,它把大部分位子让给了“月”,这样组起来的字才好看。相机学习日字旁。瞧,我们就可以用儿歌:明明明,日月明,来熟记这个“明”字。 ‎ ‎4.师:今天我们就学习第9课《日月明》。 齐读课题《日月明》。一起来认识更多像“明”这样有趣的汉字。 ‎ ‎(三)变化形式,读熟课文,初识生字 ‎1.请大家打开书72页,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2.指名读,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3.这篇课文共有8横排,这次我们男女生PK,女生读前4排,男生读后4排,注意读准字音。‎ ‎4.生字宝宝来到了屏幕上,你能读吗?借助拼音自己读。哪个小老师来教一教,一人教两排。‎ ‎5.孩子们学得真认真,那我们给这些字宝宝排排队,睁大你的火眼金睛,你能看出他们的规律吗?正音归类:前鼻韵母(尘、林、森)、后鼻韵母(明、从、中)、平舌音(从、森)、翘舌音(尘、众)。‎ ‎6.你们真能干。不过,老师还要看大家是否真的掌握,一起来开火车。‎ ‎7.加大难度,去掉拼音读。看大屏幕!一组读一排。‎ ‎8.的确很专心。这次我们合作读,老师隐去了第三个字,首先男生读,第二遍女生读隐去一二个字的内容。‎ ‎(四)理解字义 ‎1.刚才,小朋友学得可带劲了,老师要奖励你们。我们来玩个猜一猜的游戏。看看图,猜猜是什么字,并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猜出来的。课件演示:‎ 男:男人在田里出力;相机学习“力”‎ 师:我们有“男主外,女主内”的说法,由于在田地耕种这类极耗体力的工作,在古代由男性负责,因此古人便把田、力二字合成新字,表示男性的意思。也有了我们书上的句子“田力男”。师生配合:男男男,什么男?男男男,田力男。‎ ‎2.从——像两个人一前一后相随而行。‎ 师总结:像“男 尖 明 从”这类字,是由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一看字形就知道这个字的意思,这类字就叫会意字。‎ ‎3.谁会根据会意字的特点,来猜猜“尘”和“众”是什么意思?‎ ‎4.课文中的孩子们能猜,那其他的呢,我们试试看。师出示课后题:泪、休、歪。‎ ‎5.老师想请大家再猜猜,这是什么字?出示木字的象形字。‎ ‎6.相机学习“木”字。‎ ‎7.会看图猜字了,那看字你能来想想画面吗?‎ 出示:林 森,自由选择来说。看书,仔细找找,哪儿是看出林?哪儿是看出森?‎ ‎8.打节拍读文,再次感受本课汉字的构字特点。‎ ‎9.拓展延伸,再次感受会意字的特点。‎ 你还知道哪些其他的会意字,学学文中的形式说说?(如:鱼羊鲜、人木休、手木看、手木采、三金鑫、三口品、水木泪)不正不正,歪歪斜斜。(这种形式编编)‎ ‎(五)游戏巩固,灵活认字。‎ 师:生活中,像这样的会意字还有很多,你能用我们刚刚贴上的气球宝宝,组成这样的会意字吗?‎ ‎“手拉手”的游戏:我是日,我是月,我们一起手拉手组成“明”,日月明。‎ ‎(六)学写“木”、“林”。‎ ‎1.指导观察“木”。‎ 出示课件,指导观察“木”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学生反馈后,老师一边示范书写,一边说要领(一横平平占上格,二竖穿横压竖中线,三撇四捺舒展开)。‎ ‎2.指导观察“林”。‎ ‎(1)出示课件,指导观察“木”字变“木字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根据学生反馈总结,师示范。‎ ‎①横的变化:横变短。‎ ‎②竖的变化:“木”的竖从横中间穿过,“木字旁”的竖从横偏右的位置穿过,这样左边看起来比较伸展,右边比较收缩。‎ ‎③撇的变化:撇变短。‎ ‎④捺的变化:捺变点,点很小,写时位置偏下,才能站得稳。‎ ‎(3)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变化?‎ 师:舒展的“木”字成为偏旁后变得紧凑,为的是给右边的部分让出空间,这在书法中叫做“避让”(板书:避让),也像我们好朋友之间的谦让一样。‎ ‎3.学生书写“木”、“林”,老师巡视指导。‎ ‎4.展示评价。‎ ‎(七)课堂总结 ‎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有趣的会意字,他们都是合体字,是由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会意字最大的特点是一看字形就知道这个字的意思。‎ ‎(八)课后作业 这节课认识了明、力、尘、从、众、木、林、森,了解了会意字,书写了木字和林字,回家以后自己再和爸爸妈妈一起,再去玩玩手拉手的游戏,找找会意字吧! ‎ ao ou iu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课有6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3个复韵母,配有一幅大海的情境图。大海上空,海鸥自由自在地飞翔着;海面上,一头小象正驾驶着一艘印有奥运五环标志的帆船在航行;大海里,海豹正畅游着。其中,“奥、豹”提示ɑo的音,“鸥”提示ou的音,“游”提示iu的音。‎ 第二部分是复韵母ɑo、ou、iu的四声。‎ 第三部分是声母与ɑo、ou、iu的拼读,包括两拼音节和三拼音节。第四部分是词语,配有一幅小桥流水、桃红柳绿的情境图。4个词语“小桥、流水、垂柳、桃花”中,都包含本课新学的音节,其中“小、桥”是本课要认的生字。‎ 第五部分是儿歌《欢迎台湾小朋友》,其中“xiǎo、you、piāo、dào、xiào、shǒu”是本课新学的音节,“台”是本课要认的生字。第六部分是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小、桥、台”以及要求书写的音节词“xiǎo niú”。‎ 二、说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复韵母ɑo、ou、iu和它们的四声,读准音,认清形。‎ ‎2.正确拼读声母和ɑo、ou、iu组成的音节。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音节词“xiǎo niú”。‎ ‎3.借助拼音,正确认读“小桥、流水、垂柳、桃花”4个词语;正确朗读儿歌《欢迎台湾小朋友》。‎ ‎4.认识“小、桥、台”3个生字。‎ 三、说教学重难点 ‎1.复韵母ɑo、ou、iu的正确认读;声母和ɑo、ou、iu组成音节的正确拼读。(重点)‎ ‎2.复韵母“ɑo-ou”和“iu-ui”的发音辨析。(难点)‎ 四、说教学过程 ‎(一)复韵母教学 ‎1.读准音。‎ 充分利用情境图,引导学生按顺序观察情境图,让学生用完整的句子说说天空中、海面上、海里有什么,它们在做什么。结合学生说出的“奥、鸥、游、豹”等读音,相机呈现ɑo、ou、iu。除了借助情境图引出ɑo、ou、iu的读音,还可以联系学生平时熟悉的事物,帮助学生掌握复韵母的发音,如“棉袄、藕、汽油”。‎ 教学ɑ o,教师可示范读音,让学生观察教师口形,从而发现:口形由半开变合,嘴唇逐渐拢圆。口形iu的教学要注意与ui进行比较,提醒学生读之前先观察前边的字母,iu的发音从i开始,最后撮起嘴;ui的发音从u开始,最后嘴变扁。教师可以借助手势来示意口形,帮助学生掌握要领。‎ ‎2.识记形。‎ 可以通过ɑ、o、i、u的组合游戏展开教学,指导学生借助复韵母的读音来记忆复韵母的字母组成,特别要注意利用每个复韵母开头字母的不同读音,用以区分形近的复韵母ɑo和ou、iu和ui。‎ ‎3.四声练习。‎ 教学时要联系学生熟悉的事物,编一些儿歌或者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帮助学生掌握韵母的四声。提醒学生注意标调方法,强调i、u并列标在后的标调规则。‎ 教学时要注意巩固,可以让学生打乱次序认读带调的ɑo、ou、iu,采用“比耳朵”游戏练习四声。‎ ‎(二)拼读教学 教学声母与带调的ɑo、ou、iu拼读,要充分利用识字单元中学会的“口、手、鸟、六、九”等熟字帮助学生练习拼读。可以通过"出示生字-注上拼音-尝试拼读"这几个教学步骤,引导学生体会音节拼读的过程。例如,九-九-jiǔjiǔ。教材里的其他音节,也可以让学生先圈画复韵母,然后再把声母和复韵母放在一起拼读。tiào和niǎo等三拼音节的拼读,可以借助动作或图片降低拼读难度,在复习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之后,请学生示范拼读,其他学生跟读、自读,直至掌握。学生拼读音节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巩固旧知,如,引导学生区分形近声母,读准平翘舌音。学生每拼出一个音节,都可以让学生接着说一说、用一用,如:lóulóu,高楼的楼;diūdiū,丢手绢的丢。‎ ‎(三)词语和儿歌教学 ‎1.词语。‎ 教学时可以伴随着柔美的音乐,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美景图,将感受到的春天的美丽表达出来。结合学生说话的内容,相机呈现相应的词语,让学生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词语。教学的时候,也可以先引导学生借助拼音朗读词语,然后在情境图中找出相应的事物,再用自己的话描绘春天的美景。还可以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用这几个词语描述自己的生活环境,或曾经游览过的地方。‎ ‎2.儿歌。‎ 儿歌的教学,以准确拼读音节、正确朗读儿歌为主要任务。可以先问问学生知不知道台湾,对台湾有什么了解,然后借助地图,让学生了解台湾是祖国的一部分。教学时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用自圈自读、小老师带读、齐读等方式复习之前学过的音节和本课新学的音节。儿歌中“漂啊漂啊”中的“啊”音变为“哇”的音,要通过范读引导学生读正确。‎ 在学生自行认读学过的音节之后,教师应多次示范领读,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在朗读指导时,提示学生词语要连读,读句子做到不拖音。熟读儿歌后,可以让学生加上动作,边演边读。‎ ‎(四)识字教学 ‎“小”,鼓励学生自由说一说生活中“小”的事物,如“小孩、小树、小路、小书包、幼儿园小班”。还可以将学过的字组成词语让学生认读,如“小鸟、小虫、小马、小鸡、小山、小雨、小手、小妹妹”,通过在不同词语中复现,巩固记忆字形。‎ ‎“桥”,通过图片展示不同类型的桥,并在图片下方配上相应的名字,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认读,如“天桥、木桥、石桥、吊桥、立交桥、高架桥”。学生在了解各种各样“桥”的同时实现对生字字形的识记。‎ ‎“台”,在朗读儿歌的基础上展开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教室里找一找“台”,如“讲台、窗台”,还可以出示“舞台、平台、阳台、写字台、台风”等图片和词语,让学生在不同的词语中体会用法,巩固生字。‎ ‎(五)书写教学 这是第二次书写带有复韵母的音节,教师仍然要做好示范。可以展示评价第一次书写音节时写得好的作业,在评价中提醒学生音节中的几个字母要靠近,大小要均匀。教师要进行板书示范,让学生观察范写,体会到认真书写是一个好习惯。学生在动笔抄写音节之前,要引导他们仔细观察字母在四线格中的位置,以及调号的位置。提醒学生,写完音节再标调号;不要看一个字母写一个字母,要看一个音节写一个音节。‎ ‎(六)问题提示 ‎★为什么“话儿”中的“儿”单独注音,不读儿化音呢?‎ 答:《欢迎台湾小朋友》是一首儿歌,除了有韵脚“ɑn”,还有朗读的节奏。如果读成儿化音,就丧失了儿歌的韵律和美感。‎ ‎10 大还是小说课稿 一、说教材 ‎《大还是小》是一篇富有儿童情趣的文章,内容浅显易懂,同时富有教育意义。课文用简洁平实的语言写了“我”有时候觉得自己很大,有时候又觉得自己很小,并举了一些具体的事例,让孩子们意识到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时、候、觉”等11个生字,会写“自、己、衣”三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验长大的快乐。‎ 三、说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 ‎ ‎2.理解课文内容,体验长大的快乐。(难点)‎ 四、说教法和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所以本节课主要采用媒体演示、自主读书,自主识字、合作学习、合作解疑的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手、动口。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 五、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获艺的先导。”因此,上课伊始,我先出示“大”和“小”两个字,让孩子们说说觉得自己是大还是小,为什么?顺势引出课题,激发学生探究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1.老师先范读课文。‎ ‎2.孩子们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向小组内其他的同学请教后,多读几遍。‎ ‎3.学习生字词。首先,课件出示词语,再出示生字进行认读,接着让学生先小组合作交流识记方法,再全班交流,认识双人旁,竖心旁。并利用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然后,把生字词放到句中读,再放到文中分段朗读课文。这样,一层层的推进,集中识字与随文识字相结合,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只有将汉字及时纳入词中、句中,并在语言环境中会认、会读,才算真正“会认”,这样的识字也才是有意义。‎ ‎4.指导写字。出示生字,让学生先自己观察,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强调笔画顺序。然后老师范写,学生在练习。‎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我从学生实际出发,以“扎实、朴实”为目标,利用课件,认读字词,努力在字词上抓落实,为深入学习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合作探究,细读体悟 ‎1.自由朗读课文,勾画语句,思考: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用“____”画出来;“我”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用“﹏”画出来。在小组内交流,想一想为什么。在汇报交流中,课件相机出示句子引导理解,并进行朗读指导。‎ ‎2.仿照课文的句式说一说:你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 ‎【设计意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这一环节,让学生自己探究并找到答案。以“画一画”“说一说”“读一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同时,合作学习的方式,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四)联系生活,拓展升华 ‎1.说一说,你是盼望长大,还是希望一直这样小小的?为什么。在全班交流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体验长大的快乐。‎ ‎2.出示儿歌《别说我小》,齐读。‎ ‎(五)教师总结 我们觉得有时候很大,有时候很小。这是一种正常的想法。因为在我们的力量范围内有些事能做到,有些事做不到。但是我们能做到的事,我们要尽量去做,不给长辈增麻烦。课下做一些事证明自己长大了。‎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与生活相联系,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观,拓展了学生的语文学习空间。】‎ 六、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概括性强,条理清楚,突出重点,起到一种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一课我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对比的方式来设计板书的,这样可以使学生一目了然。‎ ‎10 大还是小 ‎ 大       小 ‎ 穿衣服 够不到       系鞋带 喊妈妈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0 升国旗说课稿 一、说教材 ‎《升国旗》是统编版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识字里的第10课。这篇课文让学生认识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以及升国旗时学生应该怎样做,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课文要求学生有热情的朗读,背诵课文及学会本课生字、词,并且美观地书写。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复习和巩固了所学的拼音,也为今后的课文朗诵打下扎实的基础。全篇课文共有三句话,第一句写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第二句写国旗升起的情景;第三句写升国旗我们怎样做。整篇课文句字简结明了,字里行间表达了对国旗的热爱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 ‎1.会认“升、国、旗等11个生字,会写“中、五”等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4.让学生知道我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 ‎1.通过听、读、看图想象等方法,识记生字。(重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重点)‎ ‎3.让学生知道我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教师的引入,文中的插图展示以及学生对现实中红旗的陈述,激活学生的学习欲望;  ‎ ‎2.“朗读促背法”让学生通过范读、个读、小组读、齐读等多种朗读方法,以读促背。并从读中领悟思想感情。  ‎ ‎3.“红促写法”让学生自主读、描红,训练美观书写,学生平时学习课文,习惯于老师讲,学生听,在学习上存在较强的依赖性。这节课我让学生通过观看插图和联系实物回答问题;朗读课本、尝试背诵;美观书写,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调动学生的合作学习与交流意识。‎ 五、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孩子们我们每个星期一早晨都要到操场举行什么活动?(升国旗 板书)升国旗时我们应该怎样做?我们打开书74页看看插图里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他们也是立正,敬礼,眼睛望着国旗,你们做做立正敬礼的动作。(板书立正,敬礼)跟老师读立正,敬礼。 ‎ ‎2.这节课我们就学《升国旗》这个儿歌,你们认识这三个字吗?同桌说说怎么认识的?老师也有认这三个字的方法:“升”我可以和园地四里写的“开”比较,把“开”的“一”变成小“丿”就读“升”,你们读。“国”是个全包围结构,外面长得像口的叫国字框,孩子,说一下这个偏旁的名字(国字框贴黑板上),国字框里面加个玉米的玉就是---生读(国),“旗”刚才老师听到很多孩子用组词的法记住的,快来组组词,你们的词语真多,相信一定记住了“旗”。‎ ‎3.这三个字都认识了,你们用洪亮的声音读一下课题:升国旗。‎ ‎(二)随文识字 ‎ ‎1.放视频:老师给你们放一段升国旗的视频,要认真看,认真听,(生看放视频)师解说国旗是在国歌声中徐徐升起的。  ‎ ‎2.认识国旗及“红”字:孩子,看老师手里拿着一面国旗,他是什么颜色的?(红色)看“红”字。这里的偏旁叫绞丝旁,孩子说一下这个偏旁的名字(绞丝旁贴黑板上),国旗是红色的,上面有一颗金色的大星,周围有四颗金色的小星,这就是我们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出示卡片,贴黑板上,学生齐读)  ‎ 导语:孩子,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和标志,五星红旗就代表我们国家,所以我们要尊敬爱护国旗,板书——爱国旗。读这三个字。小学生怎样来爱国旗呢?老师告诉你们以后升国旗时要立正敬礼,严肃认真的望着国旗,记住了吗?  ‎ ‎3.范读儿歌:孩子,词语认得这么好,我们打开书75页,听老师读儿歌。  ‎ ‎4.生读儿歌:你们读一下儿歌,注意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拼拼音,多读几遍  ‎ ‎5.再读儿歌:孩子再读一遍儿歌,注意边读边圈出生字。 ‎ ‎6.把生字读给同桌听。  ‎ ‎7.齐读课文:端起书,坐直身子,把儿歌读一遍。  ‎ ‎8.检查生字:导语,孩子你们体育老师的孩子要来我们学校参加升旗仪式,你们欢迎吗?那可得把小汽车上的词语读会,他才能坐车到校——出示词语卡片,老师找个小老师领读,大家开火车读。他还想考考你们生字认得怎样?来看屏幕,先找小老师带拼音领读——再齐读。去掉拼音还认识吗?一人领读,提高要求,读时组个词,——再开火车读,最好组不一样的词。你们真了不起。‎ ‎(三)游戏巩固识字 体育老师的孩子真淘气,把老师给你们做的字卡剪成了两部分,组长快拿出卡片,小组内拼一下,拼成本课生字摆在桌子上,互相读一读。‎ ‎(四)延伸拓展 ‎1.链接生活  ‎ 你了解我们的祖国吗?我们祖国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的国旗是:五星红旗 。我们祖国的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我们的首都是:北京。 ‎ ‎2.实践探索  下一次,你无论在什么地方看到升国旗的时候,一定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吧。)‎ ‎(五)拓展巩固识字 小眼睛,看黑板,孩子,老师编了一首儿歌送给你们,注意红色的字要读准音。‎ 星期一,早早起。排好队,来升旗。 ‎ 唱国歌,要嘹(liáo  )亮。 ‎ 立正,敬礼表敬意。 ‎ 国旗飘,真美丽。 ‎ 要做当代好宝宝。‎ 六、 说板书设计 ‎ 国歌声中 升国旗 ‎10 升国旗 ‎      徐徐升起  立正敬礼 ie üe er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课有5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3个复韵母和两个整体认读音节,配有一幅海岛月夜的情境图。圆圆的月儿爬了上来,两位海岛姑娘在椰树下休息,其中坐着的姑娘戴着耳机在听音乐,站着的姑娘戴着耳环,正在歌唱。图中的“椰”提示ie和ye的音,“月”提示üe和yue的音,“耳”提示特殊韵母er的音。‎ 第二部分是声母与ie、üe的拼读。‎ 第三部分是词语,配有一幅雪夜情境图。两个词语“夜色、雪花”中,都包含着本课新学的音节,其中“雪”是本课要认的生字。‎ 第四部分是儿歌《月儿弯弯》,其中yuè、ér是本课新学的音节,“儿”是本课要认的生字。‎ 第五部分是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雪、儿”以及要求书写的音节词“xiě zuò yè”。‎ 二、说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复韵母ie、üe、er和整体认读音节ye、yue,读准音,认清形。‎ ‎2.正确拼读声母和ie、üe组成的音节,知道j、q、x和üe相拼ü上两点要省略的拼写规则。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音节词“xiě zuò yè”。‎ ‎3.借助拼音,正确认读“夜色、雪花”2个词语;正确朗读儿歌《月儿弯弯》。‎ ‎4.认识“雪、儿”2个生字。‎ 三、教学重、难点 ‎1.复韵母ie、üe、er和整体认读音节ye、yue的正确认读;声母和ie、üe组成音节的正确拼读。(重点)‎ ‎2.er的正确发音;知道j、q、x和üe相拼ü上两点要省略的拼写规则。(难点)‎ 四、说教学过程 ‎(一)韵母及整体认读音节的教学 ‎1.读准音。‎ 复韵母ie、üe、er和整体认读音节的发音要充分利用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让学生在观察后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图画中的内容。结合看图说话,让学生发现“椰、月、耳”的读音,相机出示ie、üe、er3个韵母以及整体认读音节ye、yue。‎ 复韵母ie、üe、er的发音是本课教学的难点,除了借助情境图学习发音,还可以借助学生平时熟悉的事物,帮助学生掌握3个复韵母的发音,如“爷爷、音乐、儿子”。‎ ie和üe在发音时,i和ü的音较短,e响亮而长。教师要反复示范,让学生整体模仿跟读,反复练习发音。巩固练习时,教师可以借助手势帮助学生掌握要领。‎ 卷舌音er的发音,可以借用熟字“耳”引入,借助“手伸平,四指上翘,表示卷舌”的手势帮助学生正确发音。在练习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老师的口形发现:要卷起舌头,两个音一起发出来。还可以借助er的有关词语,如ér(儿童)、ěr(耳朵)、èr(一二一),来帮助把音发准。er是一个特殊韵母,教学可以通过创编童话故事,让学生明白er这个韵母的特殊性。‎ ‎2.识记形。‎ 重点区分ie和ei的字形,教学时可以借助i和e两个单韵母的卡片,不断轮换位置让学生认读,区分两个复韵母的字形。提醒学生注意借助读音分辨字形,只要把复韵母中第一个字母的音读准,就可以很容易地把这两个形近复韵母区分开来。‎ ‎3.整体认读音节ye和yue的教学。‎ 先对比复习单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i—yi、ü—yu,提示学生i、ü不能自成音节,需要y来帮忙,然后借助熟字“月、乐”和韵母ie、üe引出整体认读音节。‎ 整体认读音节ye、yue的教学可以与复韵母ie、üe的教学结合进行,区别比较。ie和ye读音相同,ie是韵母,e前是小i,需要与声母相拼才能组成音节;ye是整体认读音节,e前是大y。üe与yue读音相同,üe是韵母,需要与声母相拼才能组成音节;yue是整体认读音节,由y和üe组成,二者组成音节时,ü上两点省写。可借助“字形变换歌”引导学生体会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的不同。‎ ‎(二)拼读教学 ‎1.教学声母和韵母ie、üe组成的音节时,可以先复习拼读方法。ie的拼读比较容易,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拼读。j、q、x和üe相拼ü上两点省略是难点,学生拼读之前,可以先对比出示两组音节,复习n、l以及j、q、x和ü相拼的时候有什么不同。‎ n-üè→nüè  j-üé→jué l-üè→lüè  q-üé→qué x-üé→xué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自主发现:j、q、x和üe相拼时,ü也要去掉两点。可以采用同桌互读、指名读、开火车读等形式反复拼读,也可以安排小组合作,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拼读,直到学生能熟练拼读为止。拼读的过程是再次复习声母的好时机,特别是形近声母和音近声母,要指导学生认清、读准。还要引导学生将拼读出来的音节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用这些音节说说生活中熟知的事物。‎ ‎(三)词语和儿歌教学 ‎1.词语。‎ ‎“夜色、雪花”‎ 这两个词语中都包含着本课新学的音节,要引导学生一边拼读,一边观察图画,借助图画理解词语,运用词语描绘图画。学生读词语的时候,要提醒学生特别注意整体认读音节ye的读法。‎ ‎2.儿歌。‎ 儿歌排比式的语句读来朗朗上口,教师可借助简笔画或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儿歌描写的景象,感受儿歌的妙趣。“月、天、小、山、大”等是熟字,可让学生自主圈画进行复习。yuèér是本课新学的音节,在儿歌中不是儿化的读法,而应该是yuè和ér一字一顿地分开读。可以采用师生接读、男女接读等形式开展朗读教学。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还可以用“什么弯弯去哪里”“什么弯弯在干什么”等句式说话,鼓励学生创编儿歌。‎ ‎(四)识字教学 ‎“雪”,除了观察课文插图,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下雪的情景。不易见到雪的地区可以给学生出示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通过读词语加深记忆,在不同的词语中复现生字,如“下雪、雪花、雪人、雪白”。‎ ‎“儿”,结合“儿童、儿子、女儿、儿孙”等词语,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五)书写教学 音节词的书写,仍要提醒学生注意:音节中字母与字母的间隔要紧凑。整体认读音节yè中的大y,要注意在四线格中的位置。‎ ‎11 项链说课稿 一、说教材 ‎《项链》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课文犹如一段优美的海边风光的短片,从大海的远景切入,慢慢推至近景:大海蔚蓝而宽阔无边;沙滩金黄而绵软细长,捡贝壳的小娃娃脸上写满快活,嬉笑着,奔跑着。作者巧妙构思,把生活中的美好画面加以诗意化的表现,给孩子以潜移默化的美的熏陶。篇末把小娃娃的脚印比作大海 的项链,非常传神。作者巧妙构思,把从生活中捕捉到的美好画面加以诗意表现,学生从 中可以受到潜移默化的美的熏陶。因此在本课教学时,要创设好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展开想象,感受大海的美丽,体会小娃娃的快乐。‎ 二、说学情 一年级的学生对大海已经有了概念,甚至有不少学生去过海边,他们有丰富的想象力,对大海充满了憧憬和向往。因此,在学习这篇课文时,要依据课文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认字学词,朗读课文。通过学习第一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让小朋友感受大海的美。‎ 三、说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蓝、又、笑”等11个生字和禾字旁。会写“白、的”等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小娃娃海边玩耍的快乐。‎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 四、说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合理搭配“的”字词语。(重点) ‎ ‎2.感受大海的美丽,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体会小娃娃海边玩耍的快乐。(难点)‎ 五、说教法和学法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在教学这一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中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 因此,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本节课主要采用学案导学、闯关游戏、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师主要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对话、讨论、交流中觅取新知,启发、点拨学生通过分析人物的心理描把握人物形象、领悟小说主旨。为了提高课堂学习效果,主要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学案来进行教学。 ‎ 六、说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课堂伊始,以一个简单通俗的问题“你在生活中见到过项链吗?它们是用什么做的?”开场,为课堂创造一个轻松的氛围。接着导入新课:今天我 们学习的课文也和项链有关系,那课文中的项链有是用什么做的呢?我们一起去课文中看看吧。请小朋友打开书本,我们先一起美美地把题目读一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初读课文前,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读课文的要求,接着老师强调第一次读课文文需要做到正确,把每个字每句话都读正确,遇到难读的生字别忙着往下读,停下来多读几遍你就能把它读通顺、读正确了。通过这样简单的一步,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 接着创设情境:项链是用什么做的呢?它的秘密就在大海边。你们看!此时课件播放大海的视频,大海多美啊,它给我们送来了许多贝壳,你们想不想去捡一捡?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贝壳被调皮的生字宝宝遮住了面容,只有我们把生字读准确,擦能得到它。小朋友,请你们自己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想想有什么好办法把这些生字记住。学生自由读完后,教师引导学生说出“着”是轻声,“和”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禾木旁加上口,再通过课件演示“贝”字形的演变,让学生在读和说中记住生字。通过小老师带读的方式,全班一起把生字贝壳捡一捡。‎ ‎2.出示带有词语的海螺。通过小组开火车的方式读海螺上的词语,每个词语读完,都会有一个美丽的海螺出现。‎ ‎3.游戏,全班一起读读被贝壳遮住的词语,达到巩固字词的效果。‎ ‎4.读读文中的一个长句子,通过练读使学生能够把句子读准确。‎ ‎(设计意图:此环节用视频将学生带到海边的情境中去,创设有趣的识字氛围,提高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识字。所有的学生都是海边捡贝壳的孩子。贝壳和海螺上有一个个生字、词语,学生们一边捡一边学,既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又为学习课文做了铺垫。通过讲解汉字演变,揭示字理象形特点,感受汉字的趣味性。整个环节,字到词,词到句,层层递进。)‎ ‎(三)学习第一段,感受大海之美 海边真有趣啊,有一个作者啊,把大海的景色写得十分美丽,我们赶快打开课本把课文读一读。此时,创设通过文字感受大海美丽的情境,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自由读,边读边数数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师范读第一段,学生一边听一边数第一段共有几句话。‎ ‎3.请三个小朋友分别读三句话,其他小朋友听听他们读得是否通顺、流利。‎ ‎(设计意图:通过数自然段、数句子两个环节,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通过指名读句子的方式,检验落实学生能流利地读课文的目标。)‎ ‎4.用大圈把第一自然段中表示颜色的词语圈起来。并且请小老师带读三个词语“蓝蓝的、黄黄的、雪白雪白的”,读好轻声。‎ ‎5.设计连线题,将颜色与对应描写的事物连起来。‎ ‎(设计意图:此环节既能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又明确了第一自然段三句话,每句话所写的内容。)‎ ‎6.设计说话练习:学习魔法,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同一种意思。‎ 出示例子:蓝蓝的大海和大海,蓝蓝的。让学生读一读并且用这种方法自己给沙滩,黄黄的和浪花,雪白雪白的换种说法。‎ ‎(设计意图:用学习魔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兴趣。在练习说话的过程中,积累语言,提高语文素养。)‎ ‎7.出示大海的图片,教师直接说出大海的另一个特点——又宽又远。通过手势比一比,带着手势读句子。让学生想象感受沙子的特点,提问你们想在软软的沙滩上干什么呢?带着感情再把句子读一读。接着设计说话练习: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都能被这样形容。比如苹果——又香又甜等。‎ ‎(设计意图:通过说话练习,将文中的句子延伸到生活中,学生也能做一个小作家,把生活中的事物说得形象而生动,老师夸奖性的语言,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与兴趣。)‎ ‎8.作者把大海写得这么美,还把浪花写得很有趣呢!老师范读。学生把自己当做浪花,自由读。老师随机提问:小浪花,你的心情怎么样?(开心),指导学生开心地读一读“雪白雪白的浪花,哗哗地笑着,涌向沙滩”,教师带读,指名读。小浪花很有趣的,它们还悄悄地撒下海螺和贝壳给我们当礼物,你们来读读后半句话“悄悄撒下海螺和贝壳”,指导朗读,将“悄悄撒下”读得轻、缓。‎ ‎9.老师也想做小浪花,把美丽的贝壳、海螺送给读得有感情的小朋友。指名读,齐读。(请收到礼物的小朋友悄悄地把贝壳收起来)‎ ‎(设计意图:学生把自己当做 小浪花,能很好地把学生带入到朗读的情境中去,感受浪花的有趣,教师适时引导与范读加强了学生对朗读情感的理解与把握,在老师奖励贝壳的过程中更是增加了朗读的兴趣,在一次次朗读中,边读边感悟,实现有感情地朗读的目标。)‎ ‎10.我们再来把景色美美地读一读,能干的小朋友还可以把这么美丽的景色给背下来。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填空。指名背,全班一起背。‎ ‎(四)指导写字 书写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在书写时首先要做到姿势正确,书写前先观察,后思考,在下笔。因此,指导写字的第一步是仔细观察这两个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本课时设计写“白、的”两个字,应强调白的第一撇短小,“日”写的宽扁,最后一笔要封口。“的”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白”写得窄,“勺”的撇画长,撇尖收于左半格,点从横竖中线的交点起笔。此环节后教师在黑板范写,学生书空说笔顺。‎ (五) 小结课堂 项链是什么做的呢?我们已经读过作者写过的这么美的大海,下课我们再来探究项链是什么做的。‎ ‎(设计意图:结尾的话语与本课开始相呼应,既贴合课文内容,又巧妙地吊住学生的“胃口”,让学生对下文的学习充满了好奇与向往,为第二课时的开展做好铺垫。)‎ ‎ an en in un ün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课有4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五个前鼻韵母an en in un ün 和三个整体认读音节yuan、yin、yun,配有一幅图画。第一幅画用天安门的“安”提示an的音。第二幅图用圆圈的“圆”提示yuan的音。第三幅图用摁门铃的“摁”提示en的音。第四幅图用树阴的“阴”提示in和yin的音。第五幅图用蚊子的“蚊”提示un的音。第六幅图用“云”提示ün和yun的音。 第二部分是拼音练习。包括两项内容:‎ (1) 声母与an en in un ün 的拼音,巩固新学的韵母,复习j、q、x、y跟ü组成音节省写ü上两点的规则。‎ (2) 看图读音节,培养学生认识事物、准确拼音的能力。‎ 第三部分是看图认字读韵文。配有一幅山区田园图。几座连绵起伏的山,一片水田的提示“山、田”的象形特点,树林、果园分别提示“左、右”两个方位。“树林”占去图上大块画面,提示“片”字的用法。   第四部分是一首儿歌,配有图画。随儿歌学习“草、家、是、白”四个字。‎ 二、说教学目标 ‎1.巩固拼读声母与前鼻韵母组成的音节,进一步读准三拼音节。  ‎ ‎2.借助拼音,正确认读“蓝天、白云、草原、森林”4个词语。‎ ‎3.正确朗读儿歌《家》。‎ ‎4.认识“草、家、是、白”4个生字。‎ 三、说教学重、难点 ‎1.准确拼读三拼音节和认识4个生字.(重点)‎ ‎2.正确朗读句子和朗读儿歌。(难点)‎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新情境,复习引入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汉语拼音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所以一上课老师放一首歌曲引入。学生自由地做动作,在轻松的气氛中学习。接着让他们做摘苹果游戏,将学生带入拼音乐园中去,从而激发学生对拼音的兴趣。‎ ‎(二)联系语境,教学发音,指导书写 出示情境图,在看图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首先学习两个前韵母时,老师示范发音,讲解发音的方法,让学生模仿、交流。小组学习,老师巡视作个别指导。然后放手让学生学习后面的三个后鼻韵母。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发音,体会发音的过程,探究发音的方法。在已熟悉的事物中找新的未知点,从而使学生产生对学习拼音的兴趣。在指导书写时,老师用生动的语言让学生看清五个前鼻韵母的位置,再让学生在本子上练习写几个,这样学生记住字母的形,讲练结合。‎ ‎(三)合作探究,拼读音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声母与an en in un ün相拼时,采用先扶后放的教学方法,先由老师带着学生学习第一组拼读音节,再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合作学习其它的三组音节,然后交流反馈。‎ ‎(四)复习旧知,突破难点 三拼音节拼读是难点,老师用填空形式g―( )―an→ɡuan、q―(  )―an→quan让学生说出介母是谁,然后指导拼准三拼音,在j、q、x与ü的相拼省写两点学生已学过,但学生易忘记。教师先复习j、q、x与ü的拼读规律 。让学生拼读,使学生化难为易。最后用游戏的形式汇报拼读音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始终在兴趣盎然中学拼音,在游戏中学,学生就会学得轻松又愉快。‎ ‎12 雪地里的小画家说课稿 一、说教材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它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的儿歌。作者设置下雪的环境,采用拟人的手法,运用形象的比喻,介绍几种动物脚的不同形状及青蛙冬眠的知识。全文共六句话,语言生动活泼,极富童趣,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常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良好素材。‎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群、竹、牙”等11个生字。会写“竹、牙”等5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脚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4.培养学生的阅读、表达、观察、思维、想象能力。‎ ‎5.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在读中了解四种动物脚的不同形状及青蛙冬眠的特点。(重点) ‎ ‎2.了解四种动物脚的不同形状与竹叶、梅花等实物之间的联系。(难点)‎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难点)‎ 四、说教法和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小学一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图文结合,指导朗读,游戏助学,创造性思维的训练”等,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上课后,首先和同学们玩一个手印版画的游戏,把孩子们带入雪的世界。随后引出课题,现在,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你们知道是谁吗?请听老师读读吧!让学生带着问题听一遍,可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 (二) 初读课文,学生自主认读生字。  ‎ 让学生再次感知课文,扫清生字障碍。虽然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偏小,开始认读时会比较困难,但可以从小培养这种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通过自主认读生字,将不会读的生字划记出来,知道自己哪些拼音学得好,哪些学得弱,在教师示范读写时才会更有重点。  ‎ (三) 学习课文,理解内容,指导朗读。  ‎ 出示课件,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学习课文内容,并带学生逐句分析课文,指导学生带感情朗读课文。全文共六句话,教师用多个问句引发学生思考。 ‎ (1) 下雪了,小动物们要在雪地里玩耍,它们的心情怎样?(高兴)让学生读出高兴的语气来。  ‎ (2) 说说谁来到雪地里?"一群"是什么意思?  ‎ (1) 一群小画家都有谁呀?他们画了些什么呢?学完后,通过“对号入座”的游戏,在快乐的游戏中加深记忆。  ‎ (2) 我们平时用什么画画?这群小画家是怎么画画的呀?并在这里制作了个微视频让同学们能够直观的感受小画家是如何作画的。  ‎ (3) 青蛙为什么不到雪地里和小动物们一起画画呢?(读出问答的语气)‎ (4)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冬眠的?  ‎ (二) 指导学生背诵  ‎ 可以采用填空背课文、独立背诵,同桌互背、指名背,集体背等多种方式。 ‎ (三) 小结  ‎ 读了这篇文,我们知道了小鸡、小狗、小鸭、小马的脚趾形状不一样,还知道了青蛙冬天在洞里冬眠。  ‎ (四) 拓展     ‎ 雪地里还会来哪些“小画家”,它们会画出怎样的作品?还有哪些动物没参加,为什么?编成儿歌写下来。‎ 六、 说板书设计 ‎ 12 雪地里的小画家                              ‎ ‎ 小鸡 小狗 小鸭 小马                ‎ 竹叶     梅花     枫叶     月牙 ang eng ing ong说课稿 一、说教材 后鼻韵母ang eng ing ong是统编版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拼音教学的最后一课,课文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读准ang eng ing ong和整体认读音节ying.,在每个后鼻韵母前都配一幅图和表明图意的音节。为了让学生及时巩固四个后鼻韵母的读音,课文还安排了声母与ang eng ing ‎ ong拼读音节的练习,包括两拼与三拼的音节。最后是音节太阳的书写格式。本课课文采用了拼音与图文相结合的方式,分散难点,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拼音,体会学好拼音的成功感受。‎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学会后鼻韵母ang、eng、ing、ong和整体认读音节ying,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地进行书写。‎ 二、说教学目标 ‎1.学会后鼻韵母ɑng  eng  ing  ong和整体认读音节及其四声,能够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书写。 ‎ ‎2.掌握后鼻韵母的发音技巧与方法。  ‎ ‎3.借助拼音,正确认读“游泳、骑自行车、打乒乓球”3个词语,认识“车、路、灯、走”4个生字。‎ ‎4.正确朗读儿歌《过马路》。‎ 三、说教学重难点 ‎1.学会后鼻韵母ɑnɡ、enɡ、inɡ、onɡ和整体认读音节yinɡ,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地进行书写。(重点)‎ ‎2.读准后鼻韵母inɡ、onɡ的音。(难点)‎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温故而知新,良好的复习能有效的提高接受新知识的速度,因此我先设计了复习导入的环节。  ‎ ‎1.上个星期我们已经认识了5个前鼻韵母,想想还记得吗?见到这些老朋友你想不想和他们打招呼呢?  ‎ ‎2.接着出示5个前鼻韵母ɑn en in un ün ,学生打招呼。通过以上复习很自然的进入下一个环节。‎ ‎(二)新授 ‎1.今天,我们又来了几个新朋友,想认识吗?板书:ɑnɡ enɡ inɡ onɡ ‎ ‎2.学生交流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 ‎3.汇报总结每个新朋友后面都有nɡ.  ‎ ‎4.首先学习韵母ɑnɡ :ɑ带头的ɑnɡ 应该怎么发音?学生交流,汇报,教师总结。 ‎ ‎5.学生读中体会ɑn与ɑnɡ的区别,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巩固字母的音。‎ ‎6.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记住它的形。  ‎ ‎7.学习inɡ后,小组讨论交流其他两个后鼻韵母的发音,然后汇报,多种形式读。这样的设计既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又培养了学生合作自学的能力,体现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 ‎8.在学习韵母inɡ时,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inɡ  ‎ ‎9.认读四个后鼻韵母的四声,出示写有后鼻韵母的小苹果,找学生到前面分别给韵母标调,然后再当小老师领读。  ‎ 只有学之有法,才能学之有效、学之有趣。本课以上的新授环节教学中,先共同学习ɑnɡ和inɡ,掌握发音方法,为学生学习另外两个韵母的读音找到了钥匙。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学习inɡ onɡ的发音,老师再进行点拨、指正。‎ (三) 巩固练习, ‎ ‎1.给韵母戴帽子。  ‎ ‎2.当小老师领读韵母四声。 ‎ ‎3.开火车读带调韵母。 ‎ ‎4.摘苹果游戏。 ‎ ‎(四)指导书写  ‎ ‎1.请同学上黑板比赛抄写韵母与整体认读音节。  ‎ ‎2.展示学生书写情况,说说哪儿写得好,哪写得还不够好,进行评比。对写的好的鼓励,有错的及时纠正。 ‎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13 乌鸦喝水说课稿 一、说教材 ‎《乌鸦喝水》是统编版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中的二-篇课文。本文是一篇经典有趣的童话故事。课文内容短小,通俗易懂,以“喝水”‎ 为线索,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乌鸦机灵智慧的形象。说明任何事情只要开动脑筋想办法,就能克服困难。课文语言简洁,浅显易懂,生动活泼,贴近儿童生活,学生不难理解。文中的插图形象美丽,有助于学生观察想象。‎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爱动脑爱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乌、鸦、处”等11个生字和反文旁,会写 “只、石”等5个生字。‎ ‎2.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培养自主阅读的愿望,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明白遇到困难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会想办法,乐于与同学交流。‎ 三、说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重点) ‎ ‎2.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懂得“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难点)‎ 四、说教法和学法 ‎1.直观教学法: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直观地东西,表情动作来记住字形,理解字义。‎ ‎2.体验法:通过对乌鸦的动作心情的体验,使学生的朗读更有感情。‎ ‎3.以读带讲法:在课堂中充分体验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程理念,以学生的朗读,代替教师的讲解分析,让学生在读中感,在读中悟。‎ ‎4.探究法:引导学生去比较和发现,积极探讨尝试想出另外的解决办法,让学生懂得去观察思考,学习。‎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认识它吗?(同时播放乌鸦飞行动画。板书:“乌鸦”。)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动画“乌鸦”与汉字“乌鸦”两者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吗?在学生识记了“乌鸦”二字后我接着问:‎ ‎2.你们听过哪些关于乌鸦的故事?最后引入课题:今天我是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童话故事:乌鸦喝水。‎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看动画乌鸦的外形,形象地记忆“乌鸦”,既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再由“乌鸦”一词联系到有关 ‎“乌鸦”的故事,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达到从旧知到新知的牵引过渡。】‎ ‎(二)激趣引文 同学们你们觉得乌鸦好看吗?课文里介绍了一只可爱的乌鸦,它可爱在哪里呢?读了课文你就知道了!你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自读课文吗?如果碰上生字该怎么办?‎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喜欢的问题与学生交流互动,学生在畅所欲言中真情自然流淌,便自主参与到学习中来。在此基础上顺利成长的进入下一个环节。】‎ ‎(三)读文反馈 ‎1.在读课文的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难识记的生字词?说出来,大家一齐想想办法。(在学生反馈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读好本课的多音字及叠词、轻声音节。)‎ 出示:“喝不着、渐渐、小石子、一个一个地”‎ ‎2.发现识字方法,自主识字。‎ ‎⑴出示“我会认”中的生字“同学们,在这些字里,有两个字长得可像了,谁先找到他们?(喝、渴)他们哪里一样,哪里不同?怎么记住?‎ ‎⑵猜谜语识字:猜谜语一直是学生很喜欢的一种方式,我提问: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猜两个字谜,看谁先猜出来:瓦片层层并一起;水车千斤重。‎ ‎⑶看口形猜字 出示生字卡片。“同学们,我们做个游戏,你们看生字摆口形或者做动作演示,老师猜它是什么字好不好?”(学生根据出示的生字词,以动作演示,教师根据学生动作猜出词语。)‎ ‎【设计意图: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已有知识积累都不一样,因此,让每个孩子提出自己认为难读、难识的生字,可以更好地尊重每个孩子的认知,也可以更好地实践以学定教的原则。游戏活动的设置,师生全员参与互动,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 ‎(四)朗读感悟 ‎1.同学们,现在生字宝宝和词语宝宝都玩累了,咱们让他们“回家”‎ 吧。刚才老师接到电话,说有四个词语宝宝连自己的家都忘了,你们愿不愿意做警察叔叔,帮他们找到家呢?看谁的速度最快!‎ ‎2.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出示课文中带有以上词语的四个重点句。‎ ‎(出示四个重点句子,四个词语)‎ ‎3.指导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感悟乌鸦找水过程中的心情。‎ 灯片一: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1)初读:谁找到了“口渴”的家?试着读一读。‎ ‎(2)体会:在读的过程中,你们体会到乌鸦的什么心情?你是怎么体会到的?(在学生理解“口渴”“到处”的基础上,借机引导学生积累词语“又饥又渴、又累又乏”等。)‎ ‎(3)朗读表演:你能读出这种心情吗?谁愿意上台表演读?‎ 灯片二:可是瓶子里的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 ‎(1)初读:谁能找到“喝不着”的家?试着一读。‎ ‎(2)理解:你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乌鸦为什么喝不着水了吗?‎ ‎(乌鸦遇上麻烦──瓶口小、水不多)‎ ‎(3)乌鸦喝不着水,心情怎么样呀?‎ ‎(体会乌鸦喝不到水的心情:很难过,很失望,很苦恼……)‎ ‎(4)说一说,读一读:应该怎样读才能体现乌鸦此时此刻的心情。(比赛读,评点读)‎ ‎(5)创设情境:如果是你,喝不到水会怎么办?‎ ‎(引导学生理解乌鸦知难不退,不怕困难的精神)‎ 灯片三:‎ ‎(1)初读:谁能找到“一个一个的”和“渐渐”的家?试着读一读。‎ ‎(出示句子: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 ‎(2)实验演示:许多同学不明白,“瓶子里的水为什么会渐渐升高?”我们来研究一下。大家读一读句子,想想乌鸦是怎样把石子放进瓶里的?(学生再读句子,找到一个一个的放)‎ 接着我请找个这个词语的学生放给大家看一看。‎ ‎(拿出预先准备的装有半瓶多水的窄口瓶和一包石子,生上台,拿起石子一个一个放进瓶里,放三个后,师示意生暂停)我问同学们:这样是一个一个地放吗?‎ 师:把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里,瓶里的水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请大家要注意看,认真想。‎ ‎(师示意学生继续一个一个地放石子直至水将升至瓶口)‎ 师:瓶子里的水是怎么升高的?‎ 师:因为石子是一个一个地放,所以水是一点一点地升高,慢慢升高,书上用哪个词来说?‎ 师:你能用“渐渐“也来说句话吗?‎ 师:为什么放进石子,水就会升高?‎ 师:那乌鸦是怎么想出这个办法来的?‎ 教师小结:乌鸦真聪明,注意看,积极想,就想出办法来了。我们同学更聪明,认真读书,积极动脑筋,弄明白了乌鸦是怎么喝着水的。‎ ‎【设计意图:这个教学环节。我抓住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瓶子里的水为什么会渐渐升高”作为研究对象,抓住重点词语“一个一个”和“渐渐”等重点词语,通过往瓶子里放石子的实验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研究问题的情景,让学生观察、思考,多方交流,解决了问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得到了发展。最后的小结,又自然地进行了德育渗透。语文教学多种功能的开发,满足了学生生命成长的多方面需求。】‎ ‎(3)赞美:同学们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学生以赞美的语气与乌鸦交谈)‎ ‎(4)儿歌:同学们,老师学了这个故事以后,渐渐地喜欢上了这只乌鸦,有人还为它写了一首歌呢!(教师出示儿歌,学生跟唱)‎ ‎(5)思维拓展:‎ 同学们,如果瓶子旁边没有小石子,那该怎么办呢?启发学生根据当时的情况以及自身的生活体验,说出一些可行的办法。‎ ‎【设计意图:识字与阅读的结合:从字到词,从词到句,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既巩固了字词的识记效果,也巧妙地与课文阅读紧紧联系在一起。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到处、喝不着、一个一个地、渐渐),通过朗读实验演示引导学生感悟乌鸦在喝水过程中的心情,体会乌鸦遇难不让、聪明能干、肯动脑筋的精神。】‎ ‎(五)课后延伸 播放“乌鸦喝水终结版”的动画片。让学生感受其中受到环保的教育。‎ 教师:同学们,刚才大家学习的可真认真,老师和大家一起看个动画片好不好?边看边想,你都看懂了什么?‎ ‎【设计意图:新课标主张语文阅读应向课外延伸,向生活开放。环境保护是我们永恒的一个话题,借这只可爱的小乌鸦的故事,让学生受到教育,感受到环保的重要性。】‎ 六、 说板书设计 ‎        乌鸦喝水      ‎ 找水喝——喝不着——想办法——放石子——喝着水 ‎14 小蜗牛说课稿 一、说教材 ‎《小蜗牛》是一篇童话。课文以一只可爱的小蜗牛和它慈爱的妈妈之间有趣的对话呈现故事情节。课文借助小蜗牛先后3次去树林里的故事,帮助学生了解四季的不同特点以及蜗牛爬得慢的特点。这是本套教材首次出现的一篇没有全文注音的课文,只给部分难字注了拼音,配了插图,旨在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独立阅读的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住、孩、玩”等12个生字,会写“对、妈”等4个生字。‎ ‎2.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己的感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借助图画及生活经验,在交流中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4.通过故事认识到小蜗牛没完成妈妈要求的原因,学会珍惜时间。‎ 三、说教学重难点 ‎1.借助图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重点) ‎ ‎2.通过故事认识到小蜗牛没完成妈妈要求的原因,学会珍惜时间。(难点)‎ 四、说教法和学法 ‎【说教法】‎ ‎1.情景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文中春,夏,秋,冬四季的情境。让学生美丽的画面中进入课文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朗读欲望,更加深入形象的感受理解课文。  ‎ ‎2.朗读教学法:“读”时理解课文,通过不同形式的读,不同要求的读,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借助小蜗牛的动作描写和妈妈重复的语言形式,最终达到背诵课文。 ‎ ‎【说学法】  ‎ 与教学相应,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质疑,探索,感悟,朗读四结合的学习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学设疑,激趣感悟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没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  ‎ ‎2. 这是可爱的小蜗牛。你们见过蜗牛吗?你们对蜗牛有哪些了解? ‎ ‎3.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关于小蜗牛的故事。请大家齐读课题。  ‎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力求做到入情入境,牢牢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所以在导入新课时,通过谜语引入、结合生活体验走近蜗牛,能很好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 ‎(二)合作探究,解疑释困。‎ ‎1.你能用什么办法记住“蜗”这个字吗?  ‎ ‎2.结合插图认识“芽、草、莓、蘑、菇”五个生字。 ‎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用图片对所学的汉字进行理解和记忆,分散了学生识字的难度,完成了课后练习二。  3‎ ‎3.同桌互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果他都读对了,你就夸夸他;如果他读错了,你就帮帮他。 ‎ ‎4.认读句子和词语。 ‎ ‎(1)认读句子。 ‎ 课件出示:①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②“孩子,到小树林里去玩吧,小树发芽了。”③“妈妈,草莓没有了,地上长着蘑菇,树叶全变黄了。” ‎ (2) 认读词语:住在 好久 蜗牛 玩吧 爬呀爬  ‎ ‎5.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找,小蜗牛和妈妈一共进行了几次对话?你是怎么找到的?引导学生认识冒号、引号,并简单了解用法。  ‎ ‎6.它们说了什么呢?蜗牛妈妈的话用“ _____”画出来;小蜗牛的话用“~~ ”画出来。7.他们的第一次对话在第几自然段?这次对话讲述的是什么时候?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去 哪干什么?  ‎ ‎8.看第一幅图,观察小蜗牛和蜗牛妈妈在一起时的表情和姿态,想象一下,这对母子感情怎么样?蜗牛妈妈会怎样对小蜗牛说话呢?  指名朗读,注意声音要轻柔,语速可以稍慢,读出妈妈对小蜗牛的疼爱。 ‎ ‎9.小蜗牛看到蜗牛妈妈说的景象了吗?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导读,“爬呀,爬呀”和“好久”要重读,而且语速要慢。第3自然段小蜗牛的话,要读出小蜗牛的天真无邪。提醒学生要学会珍惜时间。 ‎ ‎10.小蜗牛看到的草莓什么样? 认读词语“碧绿碧绿”。想一想:在文中是形容什么的?为什么用“碧绿碧绿的”,而不用“碧绿的”?当树叶全变黄了的时候,我们可以说(金黄金黄)的树叶。你会说这样的词语吗?  ‎ ‎11.分角色朗读蜗牛妈妈和小蜗牛的三次对话,听一听他们读得是否正确。 ‎ ‎12.小蜗牛看到树林里的小树有什么变化吗?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贴小树长绿叶、树叶变黄、树叶全掉的图画。  ‎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小蜗牛的话,并且借助书中图画,学生很容易地知道了小树的变化是随着四季的变化而变化的。通过比较加强对词语的理解,促进语言的积累,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 ‎13.小蜗牛把它看到的告诉蜗牛妈妈时,妈妈说了什么呢?‎ 课件出示:①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夏天了!快去摘几颗草莓回来。”② 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秋天了!快去采几个蘑菇回来。” ③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冬天了!你就待在家里过冬吧。”  ‎ ‎14.指名读蜗牛妈妈说的话。  ‎ ‎15.听了蜗牛妈妈说的话,你知道了什么?(小蜗牛经历了夏天、秋天和冬天) ‎ 点拨:小蜗牛爬呀,爬呀,在它爬行的过程中,四季悄悄走过。请你联系生活经验,说说四季里大自然还有哪些变化?课件出示: ‎ 春天到了,_____了。 夏天到了,_____了。 秋天到了,_____了。 冬天到了,_____了。16.全班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展开联想说说四季里大自然的变化,引导学生养成乐于观察的好习惯,相机进行语言训练。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读出不同的语气,帮助学生理解蜗牛妈妈对小蜗牛的疼爱及小蜗牛的天真烂漫。做到以读促讲、以读代讲,在朗读中加深理解。 ‎ ‎17.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 指导书写左右结构的字:“对”“妈”。  ‎ 强调:这两个字的左边有变形,作为偏旁要写得瘦一些,为右边让位置。 对:左边的“又”捺变点,右边的“寸”横变短。 妈:女字旁的第三笔是提,往右上略斜。  ‎ ‎【设计意图】写字教学是一个指导学生主动学习、观察发现、认真实践的过程。观察时要引导学生整体观察字形,把相同结构的生字“对”“妈”放在一起指导,是让学生发现书写的规律,掌握规律去写字会事半功倍。 ‎ (三) 拓展延伸,迁移升华  ‎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参照板书说一说。 ‎ ‎2.把这个有意思的小故事回家后讲给爸爸妈妈听吧。  ‎ ‎【设计意图】通过给爸爸妈妈讲故事,鼓励学生将课堂所学在课外进行复习、巩固,锻炼口语复述的能力,让家长了解学生在课堂所学,为亲子阅读做日常铺垫.‎ g k h 的发音方法 ‎ 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 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相连很顺当。‎ ‎【赏析】‎ ‎ 这是一首关于拼音方法的儿歌,分别讲了两拼法和三拼法的要点。前两句讲两拼法,即声母与韵母相拼。“前方轻短”,指出要读声母的“本音”,而不是“呼读音”。“后音重”,指韵母要读得响一些。而“两音相连猛一碰”,指声母、韵母连读成为完整的音节,如 b—ā→bā。后两句讲三拼后,即声母、介母和韵母的三拼连读法。“声轻”、“介快”、“韵母响”,指声母读“本音”,介母也不可读长了,以便把韵母读得响一些,这样就可以快速连续不断气,拼成一个完整的音节,如 g—u—ā→guā。‎ ‎《j q x》发音方法 ‎ 发 j时,舌面前部抬起贴紧硬腭前端,然后再将舌面稍稍离开,与硬腭形成一条狭缝,让气流从狭缝里挤出来,声带不颤动。‎ ‎ q 的发音部位、方法跟 j大体相同,只是送出的气流较强。‎ ‎ 发 x 时,舌面前部抬起靠近硬腭,形成一条狭缝,让气流从中摩擦而出,声带不颤动。‎ ‎ j、q、x 都是由舌面前部接触或接近硬腭前部而形成的音,叫舌面音。‎ ‎《z c s》发音方法 ‎ 发 z时,舌尖向前平伸,抵住上齿背,憋住气,然后舌尖稍稍离开,形成狭缝,让气流从中挤出来,声带不颤动。‎ ‎ c 的发音部位、方法跟 z大体相同,只是吐出的气流较强。‎ 发 s时,舌尖向前平伸,靠近上齿背,形成一条狭缝,让气流从中挤出来,声带不颤动。‎ ‎ z、c、s 都是舌尖平伸发音,因而也叫平舌音。‎ ‎ zh ch sh r的发音方法 ‎ 发 zh时,舌尖翘起,抵住硬腭前部(上牙床后面的部位),然后舌尖稍稍离开,让气流从狭缝中挤出来,声带不颤动。‎ ‎ ch 的发音部位、方法跟 zh 大体相同,只是吐出的气流较强。‎ 发 sh时,舌尖翘起,靠近硬腭前端,形成一条狭缝,让气流从中挤出来,声带不颤动。发 r时,发音部位、方法跟 sh 相同,只是发音时声带要颤动。‎ ‎ zh、ch、sh、r 都是舌头翘起来发音,所以叫翘舌音。‎ 我们做朋友 ‎[教学目标]‎ ‎1.能向他人做自我介绍,并能引起话题。‎ ‎2.知道与人交谈时,“看着对方的眼睛”是一种基本的交际原则和交际礼仪。‎ ‎3.消除害羞感,增强交际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向他人介绍自己的时候,能够引起交际话题,并能在交谈时“看着对方的眼睛”。‎ ‎[教学课时]1课时 一、唤醒交际需求 师:说一说开学以来你了解了哪些同学,交了哪些好朋友。还想了解谁、和谁交朋友。‎ 二、指导表演,交流评价 ‎1.小组探究。学生分组进行活动,相互介绍自己的情况(名字、兴趣、爱好等),可以约着下课后一起玩耍。教师注意要适时评议,强调交朋友时,要注意说普通话,态度要真诚大方、有礼貌,答话时要热情、友好。‎ ‎2.分组汇报,做出评价。教师选几名学生上台描述一下和自己有过交流的搭档的长相、兴趣、年龄等。全体参与评价。评价时,教师引导学生准确、中肯地评价,善于去发现别人的长处。‎ 三、创设交际情境,指导实践 ‎1.教师让学生主动去结交自己想认识的同学,或者创设在校园里认识其他班级同学的情境。‎ ‎2.教师引导学生将之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如:家里来了小客人,如何和小客人交朋友呢?四、拓展练习 教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结交朋友,如小区里的小朋友等,随时汇报情况。‎ ‎[教学反思]‎ 由于班上学生性格各异、有的活泼、有的却十分羞涩、胆小,不敢与他人交流,没有当众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习惯和胆量。因此,这堂口语交际课上,我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介绍自己,然后在班上分组汇报,达到了人人参与的效果。‎ 小兔运南瓜 ‎[教学目标]‎ ‎1.乐于与人交流,把自己想到的方法说清楚。‎ ‎2.积极参与讨论,能选出自己喜欢的方法,并能说出理由。‎ ‎[教学重难点]‎ 与人交流,能大胆、自信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教学课时]1课时 一、揭示话题 师:(出示教学挂图)小兔要把南瓜从什么地方运到什么地方?‎ ‎1.学生看图。‎ ‎2.学生讨论:第一幅图中小兔在做什么?第二幅图中又在做什么?‎ ‎3.教师小结。‎ 二、看图想方法 ‎1.引导学生想象“运南瓜”的多种方法。‎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象,借助简笔画、图片、关键词呈现搬运南瓜的方法。‎ ‎(1)寻找相似点。 把南瓜竖起来,像车轮似的滚回家。‎ ‎(2)借助工具搬运。用自行车驮回家; 用小车运回家;用绳子拴住拉回家等。‎ ‎(3)寻求朋友帮助。请朋友来帮忙,和朋友一起抬回家等。‎ 三、讨论评议 ‎1.组织学生讨论和评议运南瓜方法,哪一种最好,理由是什么。‎ ‎2.四人小组讨论评议,再进行全班交流。‎ ‎3.教师点评,不轻易否定学生想法,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四、实践活动 ‎1.根据自己想出的办法,邀请同学分角色演一演小白兔运南瓜的故事。‎ ‎2.同桌合作,讲一讲小兔运南瓜的故事。‎ ‎3.选一种运南瓜的办法把第二幅图画出来,在班里举办“小兔运南瓜”画展。‎ ‎[教学反思]‎ ‎ 故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低年级的学生乐听故事,乐说故事,也乐编故事。我抓住学生的这一年级特点展开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安静下来,也能让学生更快地进入角色当中。‎ 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语言沟通的环境,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交流,让学生的思维和说话能力得到提高。‎ 用多大的声音 ‎[教学目标]‎ ‎1.知道不同的场合该用不同的音量说话。学习根据具体场合,用合适的音量与他人交流。‎ ‎2.懂得根据不同的场合,采用恰当的音量说话是文明、有礼貌的表现。‎ ‎[教学重难点]‎ 根据场合,用合适的音量与他人交流;知道根据场合,用合适的音量与人交流是文明、有礼貌的表现。‎ ‎[教学课时]1课时 一、情境导入 教师安排学生安静下来写作业,指定一名学生找同桌借橡皮擦。学生轻轻问同桌:可以借橡皮擦给我用一用吗?‎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类似这样的事,同学们觉得刚刚那位同学做得对吗?如果是你,你会用多大的声音呢?现在让我们感受一下不同的场合下应该用多大的声音吧!‎ 二、情景演示 ‎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学生上台讲故事的情景,并强调学生注意主人公的音量大小。‎ ‎2.师:课件里的主人公是不是在讲台上把故事讲得有声有色呀?如果他的声音像蚊子的声音一样细小,那我们还能不能感受到这个故事的趣味性呢?‎ ‎3.教师假设几种不同的场景,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如:一名学生扮演图书馆中安静看书的人,另一名学生走过来询问是否还有空座。‎ ‎4.教师引导学生在情境表演中自己拿捏音量大小的分寸,并总结:‎ 有的时候声音要小,比如安静的场合,不要打扰到他人,这是一种礼貌。‎ 有的时候声音要大,要清楚地把内容传达给他人,比如你要上台讲故事的时候。‎ 三、在演示中明理 ‎1.教师将学生分组,利用图片分别展示出不同的情境,学生一一表演完成。‎ ‎2.教师引导学生自我总结及互相指正,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表演是否令“小观众们”满意,教师对表现得好的学生予以表扬。‎ ‎3.师:生活中还能想到哪些情境需要“悄悄说”?学生思考、作答。‎ ‎4.师:生活中又有哪些情境“大声讲”更好呢?学生思考、作答。‎ ‎5.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一般的交际能力,在不同的场合,声音的大小也应当适时调整。‎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在不同的场合要用不同的音量与他人交流。‎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创设生活中学生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并使学生认识到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的过程始终切合生活实际,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简短的句子,不同的场合,使学生自始至终都处于兴趣之中。‎ ‎《汉语拼音1 a o e》发音方法 发 a 时,嘴张大,舌头居中,舌面中间微微隆起。‎ 发 o 时,嘴唇拢圆,舌头后缩,舌面后部隆起。‎ 发 e 时,嘴半开半闭,嘴角往两边咧开,舌头后缩,舌根稍抬。‎ ‎《汉语拼音9 ai ei ui》发音方法 发 ai 时,先发 a的音,这个 a 比单念 a时舌位偏前。发 a 后,舌头慢慢上升,嘴慢慢闭合,快到 i 的舌位时停止。由 a 到 i 有一个滑动的过程。‎ 发 ei 时,先发 e的音,然后向 i 滑动。发 e时,舌位要比单念 e 靠前,发音也更响一些。‎ ‎ ui 是 u 和 ei ‎ 的结合,它是《汉语拼音方案》中的uei的省写式。为了学习简便,我们只学 ui,不学 uei。‎ ‎ 发 ui 时,先发 u的音,接着发 ei,口形由圆到扁。ui 不能自成音节,必须和声母相拼才能成为音节。ai、ei 可以自成音节,直接给汉字注音。‎ ‎ ang eng ing ong 的发音方法 ‎ 发 ang 时,先发 a,然后舌根高抬顶住软腭,气流从鼻腔出来。‎ ‎ 发 eng 时,先发 e,紧接着舌根后缩,抵住软腭,气流从鼻腔出来。‎ ‎ 发 ing 时,先发 i,舌尖向下,舌头向后缩,舌根抬起并抵住软腭,气流从鼻腔出来。‎ ‎ 发 ong 时,先发 o,紧接着舌头后缩,舌根向软腭靠拢,气流从鼻腔出来。‎ ‎ ao ou iu 的发音方法 ‎ 发 ao 时,比单念 a时舌位靠后,要发得长而响亮,接着舌头逐渐抬高,口形收拢、变圆,发出近似 u的音,要轻短。‎ ‎ 发 ou 时,先发 o的音,接着嘴唇逐渐收拢,发出 u 的音,o念得长而响亮,u 念得轻短模糊。‎ ‎ iu 是 i 和 o u 的结合,它是《汉语拼音方案》中 i o u的省写式。发 iu 时,先发 i,然后逐渐把声音过渡到 u。u 要比单韵母 u 的口形开一些,舌位低一些,u 的响度比 i 大。‎ ‎ iu 不能自成音节,必须和声母相拼组成音节。ao、ou可以自成音节,直接给汉字注音。‎ ‎《汉语拼音3 b p m f》发音方法 ‎ 发 b 时,先双唇闭合,把气憋住,再突然放开,让气流自己冲出来,极轻极短,气流较弱。‎ ‎ 发 p 时,先双唇闭合,把气憋住,再突然放开,向外送气,极轻极短,气流较强。‎ ‎ 发 m 时,双唇闭拢,把气堵住,发音时气流从鼻腔出来,声带颤动。‎ ‎ 发 f 时,上齿接触下唇,发音时气流从齿和唇的小缝中摩擦出来。‎ ‎ b p m 的发音部位是上下唇,叫双唇音。f 的发音部位是上齿和下唇,叫唇齿音。‎ ‎《d t n l》发音方法 发 d 时,舌尖抵住上齿龈,挡住气流,然后舌尖突然离开,吐出微弱的气流,声带不颤动。‎ 发 t 时,发音部位、方法和d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口腔送出的气流比较强。‎ 发 n 时,舌尖顶住上齿龈,挡住气流,让气流通向鼻腔,从鼻孔出来,声带颤动。‎ 发 l 时,舌尖顶住上齿龈,不顶满,让气流从舌头两边出来,声带颤动。‎ d、t、n、l 都是由舌尖接触上齿龈而形成的音,叫舌尖音。‎ ‎《汉语拼音2 i u ü》发音方法 ‎ 发 i时,开口度小,两唇呈扁平形,上下齿相对(齐齿),舌尖接触下齿背,使舌面前部隆起和硬腭前部相对。‎ ‎ 发 u时,开口度小,两唇呈扁平形,上下齿相对(齐齿),舌尖接触下齿背,使舌面前部隆起和硬腭前部相对。‎ ‎ 发 ü时,开口度很小,双唇拢圆留一小孔,舌头向后缩。‎ ‎ ü的发音和 i基本相同,只是嘴唇撮成圆形,略向前突出,舌尖抵住下齿背。‎ ‎ ie üe er 的发音方法 ‎ 发 ie 时,由发 i开始,接着发 e,口腔半开,中间气不断。 ie 中的 e 读音与单念的 e 不同,这里的 e 念 ê,口半开,嘴角展开,舌尖抵住下齿背,舌头靠前,嗓子用力。‎ ‎ 发 üe 时,由 ü开始然后向ê滑动,口形由合到半开,中间气不断。这里 e 也念 ê。‎ ‎ 发 er 时,e表示发音时舌头的位置,r 表示卷舌动作。在发出单韵母 e 的同时,把舌头卷起来对着硬腭,就成了 er 。‎ 区分平翘舌音 ‎ 方法一:以手代舌。区分平翘舌音的关键在于舌头的动作,但是舌头的动作是学生所无法看到的,怎么样让学生看到呢?可采用这样的方法:用手来表示舌头的动作。这样,学生跟着老师,用手来指挥舌头,果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方法二:读读绕口令。“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这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一则绕口令,可把它搬到了课堂上,用拼音的形式出示出来,由于都是整体认读音节,学生在拼读的过程中不会遇到太大的困难,但是在朗读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少阻力,原因在于舌头不能及时变换位置。让学生反复练习,学生便能能够流利地读好这一绕口令了。‎ 声母的发音 ‎ 声母的发音有“本音”和“呼读音”的区别。本音是声母本来的音,声母的本音不响亮,又轻又短,几乎听不到。把本音读响亮一点,称为呼读音。为了便于教学,一般教呼读音。但在教学中应强调声母要读得又轻又短。‎ 怎样读准 an、en、in 和 ang、eng、ing ‎ 有的同学对an、en、in与ang、eng、ing两组鼻韵母的读音分辨不准,关键是没有掌握鼻韵尾“-n”和“-ng”的发音部位和方法。请看看下面例题,体会“-n”和“-ng”发音的部位和方位。‎ ‎【举例】‎ 例1 “-n”应怎样发音?读an、en、in时注意什么?‎ 例2 “-ng”应怎样发音?Ang、eng、ing发音时注意什么?‎ ‎【解答】‎ ‎1.an、en、in叫做前鼻韵母,末尾的“n”叫做前鼻音韵尾。发“-n”音时,要把舌头往前伸,舌尖顶住上腭前部,让气流从鼻腔出来。An、en、in分别是a、e、i与鼻韵尾“n”合成的。‎ ‎ an,读“安”,发音时,先发a音,然后舌尖很快顶住上腭前部,让气流从鼻腔出来。‎ ‎ en,读“恩”,发音时先发e音;in,读“因”,发音时先发i音。然后都是让舌尖很快顶住上腭,让气流从鼻腔出来,就分别发出en和in了。‎ ‎2.ang、eng、ing是后鼻韵母,它们末尾的“ng”叫后鼻音韵尾,发“-ng音时,要把舌头往后缩,舌根顶住上腭后部,让气流从鼻腔里出来。Ang、eng、ing分别是由a、e、i与鼻韵尾“ng”合成的。‎ ‎ ang读“昂”,发音时先发a音,紧接着舌头后缩,舌根抬起顶住软腭(舌根往后缩),让气流从鼻腔里出来。‎ ‎ 发eng和ing时,分别先发e和i的音,然后都是舌根抬起(舌根往后缩),让气流从鼻腔里出来,就发出eng和ing的音了。‎ ‎“天地人”三才之道 ‎ “天地人”来源于《周易·说卦》,天地人被视为宇宙系统中最为重要的三大要素,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才”是指本质,“三才”‎ 是三方面具有实质的内容,在《周易》中具体指天、地、人。“三才之道”就是天道、地道和人道了。“天道”是阴和阳,“地道”是柔和刚,“人道”是仁和义。“三才之道”的探讨和论述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相当广泛,在古人启蒙读物《三字经》中也有“三才者,天地人”的说法。民间春联也有:“福禄寿三星拱照,天地人一体同春”。由此可见,“天地人”三才之道在我国经几千年而流传不衰,对传统文化有深远影响。‎ ‎《ie üe er》教学游戏 ‎【游戏一:编儿歌】‎ 目的:帮助学生认记 ie、üe、er 这3个韵母的音和形。‎ 准备:初读3个韵母。‎ 方法:引导学生根据以前所学的编儿歌的方法,自编相关儿歌。比如,“一棵椰树,ie、ie、ie;一轮弯月,üe、üe、üe;一只耳朵,er、er、er”。‎ ‎【游戏二:魔力耳】‎ 目的:复习已经学过的9个复韵母。‎ 准备:学生自制相关9个复韵母卡片。‎ 方法:由老师或请一位同学任意抽读韵母,大家迅速找出相应复韵母卡片,并大声认读出来,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游戏三:给拼音找家】‎ 目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拼读音节的能力。‎ 准备:把书中的“爷爷听音乐”插图(涂掉相应的音节词语)直接投影在屏幕上;制作一些双音节词的卡片,并用吸铁石将其固定在黑板上,卡片包括,dàdhù、húdié、xiǎocǎo、huāduǒ、ěrjī、lǎoyéye、húzi、zuǐba、cháhú、zhuōzi、yizi、cǎodì、xiézi。‎ 方法:1.请学生自由拼读这些双音节词语。‎ ‎2.老师一边出示情境插图,一边引导:“小朋友,快快来,快来帮‘他们’找到家!”点名请学生上台,指明双音节词和相应的事物,并带领大家拼读。‎ ‎【游戏四:转转盘】‎ 目的:学习 üe 与 j、q、x 相拼时省略两点的拼写规则。‎ 准备:用别针和纸板制作一个大转盘。‎ 方法:1.围绕 üe,转动 j、q、x、n、l,组成相应音节,请学生反复拼读。‎ ‎2.请学生上台试着写出相关音节,再与书上的声韵简拼图对照,引导学生了解 j、q、x 与 üe 相拼时 ü 上两点也要去掉的拼写规则。‎ ‎【游戏五:诵读儿歌】‎ 目的:巩固所学音节词的认记,积累语言。‎ 准备:包含音节词的儿歌,“shùdàyèyòumào(树大叶又茂),xǐquèzhāzhājiào(喜鹊喳喳叫),húdiéfēiyafēi(蝴蝶飞呀飞),yéyetīngěrjī(爷爷听耳机)”。‎ 方法:结合情境图诵读儿歌。‎ ‎《汉语拼音9 ai ei ui》教学游戏 ‎【游戏一:编儿歌】‎ 目的:帮助学生认记 ai、ei、ui 的音和形。‎ 准备:熟读3个韵母。‎ 方法:引导学生根据以前所学的编儿歌的方法,自编儿歌。比如,“姐姐高,弟弟矮,ai、ai、ai;用力砍柴,ei、ei、ei;围上围巾,ui、ui、ui”。‎ ‎【游戏二:儿歌表演《小白兔》】‎ 目的:调节学习节奏,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准备:熟读《小白兔》;创作相应动作。‎ 方法:老师带着大家一边读儿歌,一边结合动作进行表演;也可以由学生自由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游戏三:小兔开门】‎ 目的:在有趣的游戏中,正确而迅速地读出 ai、ei、ui的四声。‎ 准备:老师在黑板上画三道门,在门上分别写上 ai、ei、ui 这3个复韵母。‎ 方法:1.由学生任选一道门,按老师指定声调正确地读出带调韵母,敲开小兔的门。比如,学生说:“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老师说:“不开不开,你还没读韵母呢?”然后由教师指定相关声调,请学生读出带调韵母。老师可以请学生按序读四声,也可以打乱顺序随便抽读,但后者要求更高。‎ ‎2.敲开了小兔的门,大家一起来表演儿歌《小白兔》。‎ ‎【游戏四:戴帽子】‎ 目的:小组合作领会“i、u 并列标在后”的标调规则。‎ 准备:每个小组分别准备 ai、ei、ui韵母卡片一式四份,并装在小信封里。‎ 方法:1.教学 ui的读音后,以四人小组为活动单位,对照课本,观察“ai、ei”与“ui”的声调位置有何不同。‎ ‎2.让学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发现 ui的标调方式和 ai、ei 标调方式的不同之处。‎ ‎3.适时明确“i、u 并列标在后”的标调规则。‎ ‎【游戏五:标调歌】‎ 目的:了解标调规则。‎ 准备:相关儿歌。‎ 儿歌1:标调号,有方法;有 a 不放过,无 a 找 o、e;i、u 并排列,声调往后搁。‎ 儿歌2:有 a 找 a,没 a 找 o、e;i、u 并排标后边。‎ 儿歌3:有 a 在,把帽戴;a 不在, o、e 戴;要是 i、u 在一起,谁在后面给谁戴。‎ 儿歌4:老大(a)在,老大戴;老大不在,老二(o)戴;老二不在,老三(e)戴;老三不在,老四(i)戴;老四不在,老五(u)戴;老五不在,老六(ü)戴;只有 iu 在,谁在最后谁来戴。‎ 方法:诵读儿歌。‎ ‎《汉语拼音12 an en in un ün》教学游戏 ‎【游戏一:编儿歌】‎ 目的:帮助学生认记 an、en、in、un、ün 等前鼻音韵母。‎ 准备:初读相关韵母。‎ 方法:引导学生模仿以前所学儿歌,看插图自编儿歌。比如,“北京天安门,an、an、an;伸手摁门铃,en、en、en;我们学拼音,in、in、in;夏天蚊子飞,un、un、un;天上白云飞,ün、ün、ün”。‎ ‎【游戏二:石头剪刀布】‎ 目的:巩固声母和前鼻音韵母组成音节的拼读。‎ 准备:同桌的两名同学各准备一套已学的声母卡片和前鼻音韵母 an、en、in、un、ün 卡片。‎ 方法:1、同桌合作开展游戏,一方拿声母卡片,一方拿前鼻音韵母卡片。‎ ‎2.两人各拿出一张卡片,组成一个音节。然后通过“石头剪刀布”分出输赢,赢了的同学当小老师带读该音节,另一学生跟着读。‎ ‎【游戏三:儿歌表演《登山》】‎ 目的:帮助学生诵读儿歌,也可以将其作为课中操使用,使课堂动静交替,合理搭配不同的学习环节。‎ 准备:熟读儿歌《登山》。‎ 方法:教师带着全班学生一边诵读儿歌,一边加上动作进行表演。也可以由孩子自由创作动作,一边读儿歌,一边加上动作进行表演。‎ ‎【游戏四:组词夺冠游戏】‎ 目的:巩固8个生字的认记,并学习运用这些词语。‎ 准备:本课生字卡片。‎ 方法: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游戏。每组用“山、田、左、片、右、半、云、她”等生字分别组词,尽量多组词语。‎ ‎2、组长用拼音夹汉字的方法记录本组所组的词语。‎ ‎3、全班比较。看哪组说的准确、说的多,哪组就成为冠军组。‎ ‎4、冠军组的每个组员在成长记录袋的“星星栏”里添上1颗星。‎ ‎【游戏五:“登山”比赛】‎ 目的:巩固 an、en、in、un、ün 的认读,提高其拼读能力。‎ 准备:韵母卡片,音节词卡片,每组一面小旗;板画三座山,一座比一座高。‎ 方法:1、登第一座山。各组抽读前鼻音韵母 an、en、in、un、ün和整体认读音节 yuan、yun、yin。组员全部通过即登上第一座山,请组长上台,把本组小旗插在第一座山上。‎ ‎2、登第二座山。拼读部分课外的音节词,如“yuányuè、zhēnzhū、huānlè、chūntiān、rénmín。”组员全部通过即登上第二座山,请组长上台,把本组小旗插在第二座山上。‎ ‎3、登第三座山。所有组员一起拼读儿歌《登山》。全部组员正确读完即登上第三座山,请组长上台,把本组小旗插在第三座山上。最后,比一比哪组的红旗最先插上了第三座山。‎ ‎【游戏六:坐火车,过小河,摘果子】‎ 目的:提高学生拼读声母和前鼻音韵母组成音节的能力。‎ 准备:板画火车、小河、果树,准备果子形状的音节卡片。‎ 方法:1、老师引导:“秋天到,秋天到,果园里面真热闹!果子香,果子甜,去果园的车子就快出发了。小朋友,你们坐好没坐好?我们要去果园了。不过,要读准火车厢上的音节,火车才可以出发哟。”要求学生读准火车车厢上的双拼音节。‎ 一号车厢的音节有:d—an—dan、t—an—tan、n—an—nan。‎ 二号车厢的音节有:zh—en—zhen、ch—en—chen、sg—en—shen。‎ 火车板画 三号车厢的音节有:b—in—bin、p—in—pin、m—in—min。‎ 四号车厢的音节有:g—un—gun、c—un—cun、ch—un—chun。‎ 五号车厢的音节有:j—ün—jun、q—ün—qun、x—ün—xun。‎ ‎2、老师引导:“呜呜呜──小火车终于开到了果园,果园里到处是丰收的果子。小朋友,你们高兴吗?可是,有条小河拦住了去路。不过,我们可以走小桥,但是要先赶走桥上的两只‘拦路虎’──三拼音节。你们有没有信心把‘虎’赶走呢?”请学生认读三拼音节。‎ 拦路虎一:g—u—an—guan、k—u—an—kuan、h—u—an—huan。‎ 拦路虎二:j—ü—an—juan、q—ü—an—quan、x—ü—an—xuan。‎ ‎3、老师引导:“秋天到,秋天到,果园里面真热闹。果子香,果子甜,我来摘个尝尝鲜。”请学生上台摘果树上的果子(认读上面的音节),会认读的果子就属于自己了。‎ ‎【游戏七:火眼金睛】‎ 目的:通过游戏,进一步巩固ü上两点需要省略的拼写规则。‎ 准备:板画孙悟空或在黑板上粘贴孙悟空的图片;相应的音节词,如“yìqǘn、xiǎoxüésheng、yüánquān、báiyǘn。”‎ 方法:1、老师边出示标调有错误的音节,边引导:“在这些音节中,有一些小小的错误。我们看谁的眼睛最亮,能把问题找出来。”‎ ‎2、学生一起说:“小小孙悟空,眼睛亮晶晶。快来找一找,问题在哪里?”‎ ‎3、请几位学生到台前做孙悟空找一找错误。如果准确找到了错误,其他学生就说“小眼睛亮亮亮”;如果找错了,就要说“小马虎没分清”。‎ ‎《汉语拼音13 ang eng ing ong》教学游戏 ‎【游戏一:看谁找得又快又对】‎ 目的:帮助学生分辨前鼻音韵母和后鼻音韵母发音方法的不同,培养学生注意倾听的能力。‎ 准备:an、en、in、un、ün 和 ang、eng、ing、ong 卡片。‎ 方法:请学生听老师或一名学生任意读一个鼻韵母,其他学生快速地找到该韵母,并大声地读出来,最后比较谁找得又对又快。‎ ‎【游戏二:跳降落伞】‎ 目的:巩固声母和后鼻音韵母组成音节的拼读。‎ 准备:板画有蓝天、白云、草地的情境图;降落伞形的声母、韵母卡片(zh、u、āng、c、ūn、l、ǎo、y、īng、t、ái、d、ēng、zh、ōng、g、u、ó)。‎ 方法:1.老师指名请学生认读声、韵母卡片,并把相应卡片粘贴在黑板上,组成相应音节。‎ ‎2.学生自主拼读音节。学生若有困难,可以在学习小组里向其他同学求助。‎ ‎3.请学生当跳伞运动员,乘坐降落伞(音节词语卡片),正确降落在草坪上。‎ 降落伞样例 ‎【游戏三:小兔采蘑菇】‎ 目的:巩固本课9个生字的认记。‎ 准备:树林的简笔画,蘑菇形状的生字卡片,小白兔或小灰兔的头饰。‎ 方法:老师引导:“春天到,春天到,小树林里真热闹。蘑菇大,蘑菇香,大家快来帮帮忙。”学生说:“我来帮,我来帮!”老师点名请一名学生上台戴头饰,采黑板上的蘑菇。学生拼读如果准确,老师可以把蘑菇卡片奖给他,让他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依此类推,继续进行游戏。‎ ‎【游戏四:搬石造桥】‎ 目的:巩固生字(雨、天、桥、鹅、文、老、条)的认记,积累词语。‎ 准备:板画一条河;写上词语的石头卡片(白鹅、白云、白天、面条、小雨、小桥、天桥、老家、风雨、花朵、天鹅、皮衣)。‎ 方法:1.请学生观察黑板上的小河(河上没有桥),准备造桥。‎ ‎2.老师引导:“这里有一些‘石头’,你们能把‘石头’搬过去,造一座石头桥吗?只要你能读准一个词,便能搬走一块‘石头’。”‎ ‎3.点名请学生搬石头(认读词语),共建石桥。按照学生认读词语的先后顺序,把“石头”贴进小河里,造成一座桥。‎ ‎【游戏五:放鞭炮】‎ 目的:巩固字母及相关音节的认读。‎ 准备:把需要认读的相关卡片放入一个红色的“爆竹筒”内。‎ 方法:1.老师引导:“我这里有一个大鞭炮,如果你读对了鞭炮里的字母、音节,鞭炮就能点燃。谁想来试一试?”学生(齐):“节日到,放鞭炮。什么炮?”‎ ‎2.点名请一位学生上台抽出卡片,举起卡片认读,读完后去点燃爆竹。如果他认读正确,下面的学生就跟他一起拼读,并模拟发出爆竹爆炸的声音“嘭──啪”;如果他认读错误,大家就模拟发出哑炮的声音“嗤──”。‎ ‎3.为了节省游戏时间,老师可以请一组学生上台,进行组内学生的竞赛,比一比哪位同学点燃的爆竹最多;也可以进行小组之间的比赛,比一比哪组点燃的爆竹最多。‎ ‎《汉语拼音10 ao ou iu》教学游戏 ‎【游戏一:编儿歌】‎ 目的:帮助学生认记 ao、ou、iu3个韵母的音和形。‎ 准备:初步认记 ao、ou、iu。‎ 方法:引导学生根据以前所学的编儿歌的方法,自编相关儿歌。比如,“奥运标志,ao、ao、ao;一节莲藕,ou、ou、ou;游泳比赛,iu、iu、iu”。‎ ‎【游戏二:你猜我猜,大家猜】‎ 目的:巩固已学 ai、ao、ei、ou、ui、iu6个复韵母的认记。‎ 准备:初读上述6个韵母。‎ 方法:请学生根据老师或某个同学的口形,猜一猜他所读的是什么韵母,看谁猜得又对又快。‎ ‎【游戏三:手拉手】‎ 目的:帮助学生巩固 ao、ou、iu3个韵母的认记。‎ 准备:a、o、e、i、u 的字母卡片。‎ 方法:老师引导:“小朋友们,这些我们都熟悉的单韵母兄弟今天跟我们一起玩手拉手的游戏来了!你想请谁和谁手拉手,让‘他们’变成什么呢?”点名请学生回答。比如:‎ 学生:“a 和 o 啊,手拉手,变成 ao,ao、ao、ao!”‎ 学生齐:“对对对,a 和 o 手拉手,变成 ao,ao、ao、ao!”‎ 以此类推,继续进行游戏。‎ ‎【游戏四:走搭石过桥】‎ 目的:巩固相关声母和复韵母的拼读,积累一些常见的词语。‎ 准备:板画一条浅河,河中散布着几块大石头,石头上写着一些双音节词。‎ 方法:请学生分组过河,每位学生读一个双音节词语。若小组的所有成员都读对了,整队就算安全过河了。如果有学生读错而本组无人“救助”(帮助该学生认读),那么本组同学就未能安全过河。最后,成员全部通过的小组将被评为优胜组。‎ ‎“走搭石过桥”板画 ‎【游戏五:儿歌表演《有礼貌》】‎ 目的:激发学习兴趣,并可以将其当成课中操调节学习节奏,让学生得到短暂休息。‎ 准备:熟读儿歌。‎ 方法:开展本游戏时,可以由有表演天赋的孩子带着全班学生表演,也可以由单个的孩子自由创作进行表演。‎ ‎【游戏六:走迷宫】‎ 目的:巩固所识生字的认记。‎ 准备:板画一幅迷宫,在能走出迷宫的正确的路线上分散安排生字卡片。‎ 方法:老师引导:“小白兔在森林里采了一大篮蘑菇,心里很高兴。它要回家了,可是一不小心,小白兔迷路啦!不过,在小白兔回家的路上有很多路标,要是能读出路标上的生字,就能带领小白兔走出森林。你能帮帮小白兔吗?”点名请学生玩走迷宫游戏。‎ ‎【游戏七:客人来了】‎ 目的:借助小鹿招待客人的情境,认记课文中的8个生字新词。‎ 准备:相关小动物的头饰,草、鱼、肉图片,8个新词的卡片。‎ 方法:1、老师引导:“今天小鹿家要来客人,你们看小鹿都准备了哪些食物?”看图学习“鱼、草、肉”3个词语(这3个词图文结合,贴在黑板上)。‎ ‎2、老师引导:“小鹿家有哪些客人?”带领学生学习“小狗、小猫、小马、小牛”4个词语(这4个词图文结合贴在黑板上)。‎ ‎3、老师引导:“请大家上台摆一摆词卡,说一说每种动物分别吃什么?小鹿该怎样招待客人?为什么?”一边交流,一边学习“吃、爱”两个词语。‎ ‎4、老师引导:“你们能用‘爱吃’、‘和爱吃’说话吗?”请学生进行扩展练习。‎ ‎【游戏八:打扑克游戏】‎ 目的:引导学生掌握相关声母与 ao、ei、ei、ou、ui、iu组合成的音节的拼读。‎ 准备:小组分别准备声母 a、s、sh、l、zh、n、y的卡片,韵母 ao、ei、ei、ou、ui、iu的卡片。‎ 方法: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开展游戏。其中两人持有声母卡片,另外两人持有韵母卡片,双方交替出牌,比如“z—ao—zao、j—iu—jiu”等,接牌的人要进行拼读练习。如果他拼读正确,将赢得对方出的牌。最后比一比,谁嬴的牌最多。‎ ‎《d t n l》教学游戏 ‎【游戏一:儿歌诵读】‎ 目的:帮助学生记忆4个声母的读音和字形。‎ 准备:儿歌。‎ 儿歌1:队鼓鼓槌 d、d、d,鱼尾右翘 t、t、t,一个门洞 n、n、n,一根小棒 l、l、l。‎ 儿歌2:小门小门 n、n、n,小棍小棍 l、l、l。今天学了 n 和 l,小伙伴们真快乐。‎ 方法:诵读儿歌。‎ ‎【游戏二:看谁接得又快又准】‎ 目的:巩固已学的、容易混淆的声母的认记。‎ 准备:儿歌。‎ 儿歌1:队鼓鼓槌 d、d、d,鱼尾右翘 t、t、t,一个门洞 n、n、n,一根小棒 l、l、l。‎ 儿歌2:小门小门 n、n、n,小棍小棍 l、l、l。今天学了 n 和 l,小伙伴们真快乐。‎ 方法:老师说儿歌的上半句,请学生接下半句,并且书空一遍相应的字母。比如,教师说“一个门洞”,学生接“n、n、n”;教师说“两个门洞”,学生接“m、m、m”。‎ ‎【游戏三:咚咚咚,你找谁】‎ 目的:看图认记本文的5个生字。‎ 准备:将书上的情境图放大成另外一幅图片,并剪制几个和音节大小一样的“气窗”、和生字大小一样的“门”,然后将“气窗”和“门”贴到相应音节、生字上。‎ ‎“咚咚咚,你找谁”情境插图 方法:老师和学生一起开展游戏。点名请学生敲门,老师打开气窗,请他读拼音。如果读对了,就打开门,让学生跟生字宝宝交朋友。比如,生:“咚咚咚,咚咚咚!”师:“你找谁?”(打开气窗。)生:“我找 tǔ。”师:“(打开门)找对了,读一读。”‎ ‎【游戏四:变魔术】‎ 目的:区分形近的声母、韵母──“b、d,f、t,n、m,u、ü”‎ 准备:学生自己准备 b、d、f、t、n、m、u、ü 的拼音卡片。‎ 方法:师出示卡片并说:“‘t’变变变,弯钩朝上──(生出示‘f’)f、f、f。”‎ 师出示卡片并说:“‘m’变变变,去掉一半──(生出示‘n’)n、n、n。”‎ 师出示卡片并说:“‘d’变变变,向右转──(生出示‘b’)b、b、b。”‎ 师出示卡片并说:“‘u’变变变,戴上墨镜──(生出示‘ü’)ü、ü、ü。”‎ ‎【游戏五:课中操】‎ 目的:在游戏中学习拼音,做课中操,调节学习节奏。‎ 准备:儿歌,“小鼓敲,d、d、d;马蹄响,da、da、da;汽车开,di、di、di;敲敲门,du、du、du”。‎ 方法:儿歌表演。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开展游戏,一边读儿歌,一边加上动作进行表演。‎ ‎【游戏六:比比哪组苹果多】‎ 目的:巩固本课所学音节 dà、mǐ、mǎ、tǔ、tù、dì 等的认记。‎ 准备:老师在黑板上画一棵苹果树,把本课要认的音节写在苹果形状的卡片上,并贴在树上。学生每6人为一小组,自制一棵苹果树,贴上写有音节的“苹果”。‎ 方法:小组派代表上台摘果子,读拼音。如果读对了,则请他带着大家读一遍,并把摘下的果子作为奖品带回自己小组;如果读错了,则从本组的树上摘下一个果子贴到大树上。最后比一比哪组得到的苹果多,评出获胜的冠军组。比如:‎ 师:“秋天到,果子熟,谁来摘个大果子。”‎ 生(齐):“我来摘个大果子。”‎ 师:“×××,你来摘。”(教师点名请学生上台摘果子。)‎ 学生摘下果子,读“d—á—dá”,全班学生跟读一遍──“d—á—dá”。‎ ‎【游戏七:儿歌表演】‎ 目的:观察情境插图,发挥想象,进行语言拓展,同时引导学生表演儿歌。这样既使课堂动静交替,又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 准备:儿歌,“小马驮大米,米粒撒一地。小兔追上来,喊它快停蹄。小马回头说:‘小兔谢谢你!’”‎ 方法:师生一起诵读儿歌,然后由老师带领学生一边读儿歌,一边加上动作进行表演。本游戏可以在下节课中做课中操使用。‎ ‎【游戏八:拔萝卜】‎ 目的:巩固本课所学生字“大、米、土、地、马”的认记,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准备:制作萝卜形状的图片,在图片后面写上生字,然后把萝卜图片用吸铁石固定在黑板上。‎ 方法:生齐唱“哎哟哟,哎哟哟,快来快来拔萝卜!”然后举手准备上台拔萝卜(认读生字)。老师点名请学生上台拔萝卜,学生拔了以后要用这个字组词或说一句话。‎ ‎《汉语拼音5 g k h》教学游戏 ‎【游戏一:编儿歌】‎ 目的:根据课文中的情境插图编写儿歌,帮助识记新学声母 g、k、h,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准备:儿歌。‎ 儿歌1:鸽子送信 g、g、g,蝌蚪戏水 k、k、k,小孩喝水 h、h、h。‎ 儿歌2:小哥哥,爱白鸽。喂完鸽,唱支歌。哥和鸽,笑呵呵。‎ 儿歌3:哥哥有只小白鸽,小白鸽呀爱唱歌。咕咕咕,咕咕咕,哥哥听了笑呵呵。‎ 方法:师生一起诵读儿歌。条件允许的话,引导学生自编儿歌。‎ ‎【游戏二:找朋友】‎ 目的:提高学生的拼读能力,促使学生互帮互学,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准备:相关声母、带调韵母的卡片。‎ 方法:1.请同学们把学过的声母和韵母卡片都放在桌子上,老师拿出一个声母,问:“我的朋友在哪里?”请手拿能够和该声母组成音节的韵母卡片的同学举起相应卡片回答:“你的朋友在这里。”然后带领大家拼读音节。一个声母的朋友可以有很多,请学生以此类推继续进行游戏。‎ ‎2.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游戏。比如:‎ 生1拿出 g,问:“我的朋友在哪里?”‎ 生2:“你的朋友在这里。”(出示 a,两人一起拼:g—a—ga。)‎ 生3:“你的朋友在这里。”(出示 e,两人一起拼:g—e—ge。)‎ 生4:“你的朋友在这里。”(出示 u,两人一起拼:g—u—gu。)‎ ‎【游戏三:谁笑到最后】‎ 目的:在擦笑脸的游戏中,强化g、k、h的认读和新学音节的拼读。‎ 准备:在黑板上画两张笑脸简笔画,一张代表老师,一张代表学生。‎ 方法1:老师把本课新学声母写在黑板上,然后开始领读。如果教师读得声音响亮,学生则要读得声音低一些,如果学生反应错了,那么代表学生的笑脸就要被擦掉一笔。反之,老师的笑脸则被擦掉一笔。比如,师大声读:“g、g、g。”生要轻读:“g、g、g。”如果笑脸被擦掉了嘴巴,那么被擦掉嘴巴的同学或老师就要用手遮住嘴巴继续读下一个声母,以此类推。‎ 方法2:老师出示本课所要拼读的音节并领读,学生跟读。老师故意读错,学生如果也跟着读错,则将代表学生的笑脸擦掉一个部位。反之,则将代表老师的笑脸擦掉一个部位。比如,老师指着“gu”故意读“ku”,如果学生也跟读“ku”,则把代表学生的笑脸擦掉一个部位;如果学生读“gu”,则将代表老师的笑脸擦掉一个部位。笑脸被全部擦光后,一轮游戏也就结束了,这时还要比一比,谁的笑脸坚持到了最后。‎ ‎【游戏四:编儿歌】‎ 目的:帮助学生巩固三拼音的认读,并促进语言积累。‎ 准备:自编儿歌,“我的家乡 guā 儿 duō,冬 guā 胖,南 guā 黄。我的家乡 huā 儿美,月季 huā 开,牡丹 huā 香。家乡的 guā 和 huā,一天一夜 kuā 不完”。‎ 方法:先让学生自主拼读,比一比谁拼得快。在读得比较熟练、准确的基础上,还可以请学生结合动作进行儿歌表演。‎ ‎【游戏五:看谁拼得多,拼得快】‎ 目的:巩固三拼音的认读。‎ 准备:写有 g、k、h、u、a、o 的头饰。‎ 方法:每个学习小组推选几个小朋友,戴上头饰,进行三拼音的拼读展示。然后由推选出来的小朋友回到组内,带领其他小朋友练习拼读。最后比一比哪组小朋友拼得又对又多。‎ ‎【游戏六:找蝌蚪】‎ 目的:通过游戏,认记课本中的5个生字。‎ 准备:1.几只小蝌蚪的剪贴画,上面书写拼音(可以是本课生字的拼音,也可以是前面课文中学过的拼音)。‎ ‎2.黑板上书写生字:花、哥、弟、个、画。‎ 方法:请学生上台找到小蝌蚪,读出上面的音节,并把它们贴在相应的生字上面。最后比较,看谁找小蝌蚪又快又准确。(此游戏可针对不同的生字反复进行。)‎ ‎【游戏七:儿歌表演《猜一猜》】‎ 目的:帮助学生感受儿歌的节奏和领会儿歌的内容,使课堂动静交替,让学生得到较好的休息,并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 准备:熟读课本中的《猜一猜》儿歌。‎ 方法:可以由老师带着大家表演,也可以由学生自由表演,还可以将其作为下一堂课的课中操使用。‎ ‎【游戏八:美丽的眼睛亮起来】‎ 目的:巩固本课生字的认记,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学习。‎ 准备:一张白纸(用于遮盖),本课的生字卡片。‎ 方法:老师把生字卡片置于白纸后面,说“美丽的眼睛亮起来”,学生则说“可爱的生字快出来”‎ ‎,然后教师快速出示生字,随即又将其置于白纸后面,让学生说说刚才出现在面前的是什么生字,并为之组词。‎ ‎《j q x》教学游戏 ‎【游戏一:儿歌诵读】‎ 目的:帮助学生记忆 j、q、x 的读音与形状。‎ 准备:按照文中的示形表音图编写儿歌,“j、q、x,j、q、x,三个朋友在一起。蝴蝶飞来找小鸡,七个气球齐飞起。一刀两刀切西瓜,大家吃得甜蜜蜜”。‎ 方法:老师带领学生一起诵读儿歌。‎ ‎【游戏二:编儿歌】‎ 目的:帮助学生区别形近字母“b—d—p—q”。‎ 准备:小剪刀。‎ 方法:先请同桌的同学一起编、记儿歌,然后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儿歌。儿歌能够帮助区别形近字母即可,方法不必强求一致。交流儿歌时,可以让学生边念儿歌边做动作,辅助记忆,增强兴趣。例如:‎ 儿歌1:像个6字 b、b、b,6字反写 d、d、d;像个9字 q、q、q,9字反写 p、p、p。‎ 儿歌2:左拳b来右拳 d,两拳相对念 b、d;左竖朝上就念 b,右竖朝上就念 d;左下读 p 右下 q,两拳相对念 p、q;左竖朝下就念 p,右竖朝下就念 q。‎ 儿歌3:剪刀尖儿朝上,d、b永不忘;剪刀尖儿朝下,q、p永不差。‎ ‎【游戏三:儿歌诵读】‎ 目的:帮助学生了解ü和 j、q、x 相拼时要省去上面两点的拼音规则,巩固 j、q、x 与i相拼时组成音节的拼读。‎ 准备:儿歌。‎ 儿歌1:小ü碰见 j、q、x,去掉两点还读ü。小ü有礼貌,碰见 j、q、x,摘帽就问好。‎ 儿歌2:jī、jī、jī,地上有只小花鸡;jí、jí、jí,今年我上一年级;jǐ、jǐ、jǐ,车厢里面真拥挤;jì、jì、jì,弯腰来把鞋带系。‎ 儿歌3:qī、qī、qī,一二三四五六七;qí、qí、qí,国旗国旗我爱你;qǐ、qǐ、qǐ,大家团结在一起;qì、qì、qì,小朋友之间要和气。xī、xī、xī,大家见面笑嘻嘻;xí、xí、xí,我们大家爱学习;xǐ、xǐ、xǐ,自己的手帕自己洗;xì、xì、xì,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 方法:诵读儿歌。‎ ‎【游戏四:谁的动手能力强】‎ 目的: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认识、记忆 j、q、x 的音和形。‎ 准备:毛线,橡皮泥。‎ 方法:老师通过一些动手动脑的活动引导学生认记 j、q、x 的音、形。比如,老师启发学生:“你们怎样来模仿j的样子?请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在一番热闹的讨论后,学生展示各式各样的“j”──有的用两只小手表示形体,右手将大拇指伸出,其余四指并拢直立呈J形,左手用食指的指甲盖来做“.”;有的用毛线在桌子上摆出 j 的形状;有的用弯曲的右胳膊做J形,用左拳做“.”;还有的用橡皮泥做成 j 的形状……‎ ‎【游戏五:拍手歌】‎ 目的:帮助学生区分“b—d、p—q”这两组声母。‎ 准备:编写拍手歌,“你拍一,我拍一,咱俩一块儿做游戏。你拍二,我拍二,编个儿歌唱一遍儿。正6‘b’,反6‘d’,正9‘q’,反9‘p’,谁说错了谁唱歌儿”。‎ 方法:老师带领学生一边读儿歌,一边加上动作进行表演。也可以由两名学生或者多名学生循环做此游戏。‎ ‎【游戏六:儿歌表演《在一起》】‎ 目的:将本课的儿歌改编成课中操,调节学习节奏,进行课中休息。‎ 准备:熟读本课儿歌《在一起》。‎ 方法:本游戏可以由老师一边带领大家读儿歌,一边结合动作进行表演,也可以由学生边读儿歌边自由表演,还可以作为下堂课的课中操使用。‎ ‎【游戏七:过小桥】‎ 目的:认记本课的5个生字。‎ 准备:板画独木桥;石头状的生字卡片、吸铁石。‎ ‎7独木桥板画方法:老师将卡片用吸铁石贴在独木桥上,创设一个过小桥的情境。老师:“手拉手,过小桥,桥上有几块小石头,你要过桥就搬走。”学生上台边“搬石头”(读生字并组一个词)边“过桥”。此游戏可重复进行,一个学生过桥后,下一个学生所组的词要与前一个学生不同。‎ ‎《zh ch sh r》教学游戏 ‎【游戏一:编儿歌】‎ 目的:帮助学生认记 zh、ch、sh、r 4个声母。‎ 准备:初读这4个声母。‎ 方法:引导学生根据以前所学的编儿歌的方法,自编儿歌。比如,“妈妈织毛衣,zh、zh、zh;弟弟吃苹果,ch、ch、ch;两只石狮子,sh、sh、sh;红日当头照,r、r、r”。‎ ‎【游戏二:魔力耳】‎ 目的:在游戏中巩固平舌音、翘舌音的不同拼读,同时认记相关的声母和整体认读音节,并培养孩子注意倾听的能力。‎ 准备:每人自备本课的音节卡片。‎ 方法:请学生听老师任意抽读 zh、ch、sh、r、zhi、chi、shi、ri、z、c、s、zi、ci、si中的一个声母或整体认读音节,准确地找出相应的拼音卡片。比如,老师:“请你仔细听,争当魔力耳!”然后抽读声母、音节,由学生找出相应拼音。学生每找对1个卡片,就在自己的“星星本”上记1颗“☆”。最后,请紧邻的前后四人小组比一比,谁得的“☆”多。‎ ‎【游戏三:绕口令】‎ 目的:区别 sì、shì、shí 等平翘舌音节。‎ 准备:相关绕口令,“sìshìsì,shíshìshí,shísìshìshísì,sìshíshìsìshí,shísìbùdúsìshí,sìshíbùdúshísì”。‎ 方法:老师带领学生学绕口令,正确诵读。‎ ‎【游戏四:儿歌表演《欢迎台湾小朋友》】‎ 目的:辅助学生学习儿歌,从小感受与台湾小朋友的骨肉深情。‎ 准备:熟读儿歌。‎ 方法:同桌或自找小伙伴进行儿歌表演。‎ ‎【游戏五:“智多星”】‎ 目的:巩固并提高拼读 zh、ch、sh、r 与相关韵母组成音节的能力。‎ 准备:写有相关音节的卡片,如“shīzi、zhúzi、hēchá、chǐzi”等。‎ 方法:1.把全班同学分成3个组,分别是“智慧组”、“可爱组”、“趣味组”,每组分发4张图片。‎ ‎2.每组选两位小朋友上讲台拼读音节,看看哪组最先把4张图片上的音节拼读出来。‎ ‎3.再从各个小组里面选3位拼读速度最快的同学当“智多星”,上台接受另外两个组同学的挑战。‎ ‎《画》教学游戏 ‎【识字游戏】‎ ‎〖游戏一:找朋友游戏〗‎ 目的:巩固11个生字的认记,复习课文中出现的几组反义词。‎ 准备:生字卡片,音节卡片。‎ 方法1:学生齐唱《找朋友》歌;老师把生字卡片与音节卡片随意发给小朋友;拿到卡片的学生出来边唱边跳,伴着歌声,拿着生字卡片或拼音卡片的同学跳到一起;大家齐读生字,并组词。‎ 方法2:老师出示卡片“远、近”,说“你发现了什么?”请学生探究这一组词语的特点,然后把生字卡片“远、近、有、无、来、去、早、晚、高、低、黑、白、笑、哭”等发给学生,请他们继续做找朋友(找反义词)的游戏。‎ ‎〖游戏二:敲敲门,认一认〗‎ 目的:巩固本课“色、听、声、春、还、人、惊”等生字的认记。‎ 准备:教师事先在小黑板上画好房屋,用纸剪几扇小门贴在房子上,门后写要认的生字;若干小红星。‎ 方法:先请一位学生上前开门认生字。生齐(做敲门动作):“咚咚咚,咚咚咚,里面是个啥?”生1(打开一扇门)答:“里面是个‘色’。”全体同学齐读:“‘色’,‘色’,‘颜色’的‘色’!”(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以不给生字组词。)‎ 学生认完所有的生字,奖给他1颗小红星,然后换一个学生继续游戏,但开门的顺序必须与前面的同学不一样。‎ ‎【阅读游戏】‎ 游戏:小组朗读对抗赛。‎ 目的:提高朗读能力。‎ 准备:初读课文。‎ 方法:老师把全班同学分为甲乙两队,两队同学相向而坐,形成两军对垒的阵势。活动开始,先由甲队第一名队员和队长打招呼,然后站起来:“我请乙队×××来对答!”乙队被叫到的同学则与他进行接读比赛。再由乙队的第一名队员和队长打招呼,站起来:“‎ 我来挑战甲队的×××同学。”甲队被叫到的同学同他进行接读比赛。如此按顺序进行游戏。挑战成功的小组(出错较少的小组)获得“勇敢星”。‎ ‎《四季》教学游戏 ‎【阅读游戏】‎ ‎〖游戏一:采荷叶〗‎ 目的:认读课文中的11个生字。‎ 准备:将荷叶形的卡片粘贴在黑板上。‎ 方法:老师:“你们想得到这些美丽的荷叶吗?要得到荷叶,可得读出荷叶下躲着的生字宝宝哟!”学生采荷叶,读生字,大家跟读。‎ ‎〖游戏二:出偏旁,对生字〗‎ 目的:巩固本课生字的认记。‎ 准备:本课生字的偏旁卡片。‎ 方法:老师说出生字的偏旁,学生抢答出带有该偏旁的新学的生字。比如,师:“我出‘禾’字旁!”生:“我对‘秋’,‘秋天’的‘秋’。”师:“我出‘月’字旁!”生:“我对‘肚’,‘大肚子’的‘肚’。”‎ ‎〖游戏三:堆雪人〗‎ 目的:巩固拼音和生字的认记。‎ 准备:雪娃娃图片,身上写有本课生字的拼音。‎ 方法:让学生把相关生字贴到拼音下面。如果贴对了,全班学生齐读该生字3遍。‎ 雪娃娃样例 ‎【阅读游戏】‎ ‎〖游戏一:招兵买马〗‎ 目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进行适当的拓展训练。‎ 准备:草芽、荷叶、谷穗、雪人的头饰;句式“是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方法:1.第一次招兵买马。老师:“哪位小朋友读‘春天’这段读得最有感情,他就会获得草芽的头饰!”请学生读书,根据表现发放草芽头饰。依此读“夏天、秋天、冬天”‎ 的相关段落,发放头饰。获得草芽、荷叶、谷穗、雪人头饰的同学分别组建“草芽队”“荷叶队”“谷穗队”“雪人队”,并且招兵买马扩大队伍(将喜欢读同一段落的同学吸收为本组队员)。然后由队长引导队员有感情地朗读相应段落,开展组际挑战。‎ ‎2.第二次招兵买马。出示拓展句式“,我是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再由队长组织面向全体同学的招兵买马,将能补充同一句式的同学招入自己的小队。比如,生说:“桃花笑红了脸,我是春天。”该生可以进入“草芽队”。最后比较,招收兵马最多的小队获胜。‎ ‎〖游戏二:课本剧表演〗‎ 目的:增强对四季的体验。‎ 准备:分配小草、小鸟、荷叶、青蛙、谷穗、雪人等角色,请他们各自做准备。‎ 方法:选定角色的同学,加上合理的想象,同伙伴合作,进行表演。比如:‎ 师:“春天来了!”‎ 生1(边演边说):“小草揉揉眼睛,伸伸懒腰,慢慢地摇晃着身子从土里钻出来了。”‎ 生2(边演边说):“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拍着翅膀绕着小草飞来飞去。”‎ 师:“夏天来了……”‎ ‎〖游戏三:课中操〗‎ 目的:课中休息;对课文内容作适当的扩展学习。‎ 准备:儿歌《四季花》,“一月水仙清水养,二月杏花伸出墙,三月桃花红艳艳,四月杜鹃满山冈,五月牡丹笑盈盈,六月栀子戴头上,七月荷花别样红,八月桂花甜又香,九月菊花傲秋风,十月芙蓉迎寒霜,十一月山茶初开放,十二月梅花雪里香”。‎ 方法:学生可以一边做拍手操,一边读儿歌,也可以自由表演。‎ 学习声母b、p、m、f游戏集锦 儿歌诵读 ‎1.听广播b、b、b,用劲爬坡p、p、p,两个门洞m、m、m,一尊佛像f、f、f。‎ ‎2.爸爸带我爬山坡,爬上山坡看大佛,大喇叭里正广播,爱护大佛不要摸。‎ ‎3.“右下半圆b、b、b,右上半圆p、p、p,两个门洞m、m、m,一根拐杖f、f、f”。‎ 方法:诵读儿歌。‎ 游戏: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方法:老师:“同学们,我们来玩‘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的游戏,好吗?”学生(齐拍手):“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老师做b 的口形或做b 形手势,请学生猜是什么声母,点名请学生举相应卡片,带领大家认读。‎ 复习p、m、f,方法同b,可以让学生做口形或动作请其他同学猜谜语。在学习其他内容时,也可以利用“我猜,我猜,我猜猜猜”这样的游戏方法进行教学。‎ 游戏:画画我的家 目的:帮助学生巩固生字“爸、妈、我”的认记,培养“我爱我家,爱爸爸妈妈”的感情。‎ 准备:一张白纸,生字卡片(上有“爸爸、妈妈、我”3个词语)。‎ 方法:先请学生画一画自己的家人,然后把“爸爸、妈妈、我”等词语贴在图中相应的人物上,并向小伙伴们介绍自己爸爸、妈妈的工作、爱好,也可以介绍介绍自己。‎ 游戏:举卡片游戏 目的:区分b 和p 的音、形。‎ 准备:请学生课前制作b 和p 拼音卡片。‎ 方法1:听音举卡片。(师:“b,b,在哪里?”生:“b,b,在这里。”)‎ 方法1:叫号举卡片(先统一给卡片编号),读卡片。(师:“1号1号是什么?”生:“1号1号b、b、b。”)‎ 方法3:请同学看手势举卡片(老师用手指分别做出b 和p 的形状),然后大家一起认读。‎ 游戏:找朋友 目的:学会拼读音节b—a—ba。‎ 准备:声母卡片b,韵母卡片a。‎ 方法:生1拿卡片b 说:“我是b,谁是我的好朋友?”‎ 生2拿卡片a 说:“我是a,我是你的好朋友。”‎ 生1生2(齐):“b—a—ba。”‎ 全班同学齐读:“b—a—ba。”‎ 游戏:找伙伴,拼一拼 目的:巩固b、p、m、f 与单韵母相拼音节的认读。‎ 准备:字母卡片b、p、m、f 及带调单韵母的卡片。‎ 方法:学生两人合作(可以是同桌合作,也可以自找小伙伴合作)开展游戏。一个同学手拿声母,一个同学手拿单韵母,相互找朋友,合在一起拼一拼。比如:‎ 生1:“我是p。”‎ 生2:“我是á。”‎ 生1生2(齐):“合在一起,p—á—pá。”‎ 游戏:儿歌表演 目的:巩固生字“爸、妈、我”的认记,积累语言。‎ 准备:结合本课的识字情境图,编排儿歌,“我爱爸爸,我爱妈妈,我有一个温暖的家,我们的心里乐开了花”。‎ 猜谜语 人人和它打交道,‎ 一时一刻离不了,‎ 问它长相和外貌,‎ 看不见来摸不着。‎ ‎【谜底:空气】‎ 南一半,北一半,‎ 中间有线看不见,‎ 两头冷,中间热,‎ 一天一夜转一圈。‎ ‎【谜底:地球】‎ 娃娃白又胖,‎ 冬天坐地上,‎ 不怕大风刮,‎ 就怕太阳照。‎ ‎【谜底:雪人】‎ 天上云里真热闹,‎ 又是打鼓又放炮,‎ 秋冬两季不常有,‎ 春夏两季常听到。‎ ‎【谜底:雷】‎ ‎“你我他”阅读 你是妈妈,‎ 他是爸爸,‎ 我是乖巧的小娃娃。‎ 妈妈对我说:‎ ‎“孩子,孩子,你是妈妈的好娃娃。”‎ 爸爸对我说:‎ ‎“娃娃,娃娃,妈妈对你说的啥?”‎ 我对爸爸说:‎ ‎“爸爸,爸爸,妈妈说我是她的好娃娃。”‎ ‎《d t n l》儿歌集锦 ‎【儿歌一】‎ 左下半圆 d d d,伞柄朝下 t t t,一扇小门 n n n,一根小棒 l l l。‎ ‎【儿歌二】‎ 队鼓鼓锤 d d d,鱼儿跳舞 t t t,一个门洞 n n n,小木棍儿 l l l。‎ ‎【儿歌三】‎ 大马跑步 d d d, 小伞把儿 t t t, 小门门儿 n n n,小棍赶猪 l l l。‎ ‎【儿歌四】‎ 单门 n、双门 m,b、d 对面坐着唱儿歌,伞把朝上成了 f,伞把朝下就念 t,n字加上椅子背,大家都说 h,h,h。‎ ‎【儿歌五】‎ b 像6、q像9,d 字看 b 转身走。p 字和 q 对面瞅,谁能分清四个好朋友?‎ ‎《g k h》儿歌集锦 ‎【儿歌一】‎ 鸽子飞飞 g g g,蝌蚪吃草 k k k,我爱喝水 h h h。‎ ‎【儿歌二】‎ ‎9字弯钩 g、g、g,一挺机枪 k、k、k,像把椅子 h h h。‎ ‎【儿歌三】‎ 小小蝌蚪水里游,黑身子,长尾巴,变成青蛙叫呱呱。‎ ‎【儿歌四】‎ ‎9字加弯 g g g,蝌蚪戏水 k k k,一把椅子 h h h。‎ ‎【儿歌五】‎ 单门 n,双门 m,搬来椅子它念 h。‎ ‎《j q x》儿歌集锦 ‎【儿歌一】‎ 竖弯加点 j、j、j,左上半圆 q、q、q,一个叉子 x、x、x。‎ ‎【儿歌二】‎ 正9 q,反9 p,不注意,就要错。‎ ‎【儿歌三】‎ 正9 q,反9 p,切开的西瓜 x x x。‎ ‎【儿歌四】‎ 小 ü 小 ü 有礼貌,见了 j q x 就摘帽,摘了帽子不是 u,还是 ü ü ü。‎ ‎【儿歌五】‎ j q x 真顽皮,见了鱼眼就抹去。‎ ‎《汉语拼音3 b p m f》儿歌集锦 ‎【儿歌一】‎ 帆船冲浪 b b b,猴子推车 p p p,兔采蘑菇 m m m,手扶拐棍 f f f。‎ ‎【儿歌二】‎ 爸爸带我爬山坡,爬上山坡看大佛,大喇叭里正广播,爱护大佛不要摸。‎ ‎【儿歌三】‎ 右下半圆 b b b,右上半圆 p p p,两个门洞 m m m,一根拐棍 f f f。‎ ‎【b 字儿歌】‎ 拉开天线听广播“b b b”。‎ 右下半圆“b b b”。‎ 别说我小 妈妈你别说我小,我会穿衣和洗澡。 爸爸你别说我小,我会擦桌把地扫。 奶奶你别说我小,我会给花把水浇。 现在我已长大了,会做得事情真不少!‎ 大海睡了 风儿不闹了, ‎ ‎ 浪儿不笑了, 深夜里, 大海睡觉了。 她抱着明月, 她背着星星, 那轻轻的潮声啊, 是她睡熟的鼾声。‎ 动物尾巴的作用 ‎ 世界上生活着许多动物。大部分动物的身上都长有一条尾巴,动物的尾巴形状各异,功能也各不相同。‎ ‎ 鸟把尾巴当作飞行器。鸟的尾巴上,长着又长又宽的羽毛,这些羽毛展开时好像扇子,能够灵活转动,便于掌握飞行方向。在飞行时,鸟尾巴起着舵的作用。‎ ‎ 鱼把尾巴当作游泳器。鱼在水里靠尾巴的左右摆动,促使身体前进。鱼的尾巴还能控制方向,并随不同的摆动而转向游泳。‎ ‎ 鳄鱼把尾巴当作武器。生活在热带地区的非洲鳄,见到牛、羚羊、鹿等动物在河边饮水时,便突然将尾巴一扫,把这些动物打入河里,然后张开大嘴,饱餐一顿。‎ ‎ 狐猴把尾巴当作仓库。在食物丰富的雨季,狐猴就在尾巴里储存起大量营养;在食源缺乏的旱季,狐猴靠消耗尾巴里储备的营养度日。‎ 松鼠把尾巴当作交际工具。美洲松鼠在合力对付蛇时,用尾巴来传递信息。尾巴猛挥三下,表示总攻开始;挥两下,表示继续进攻;挥一下,表示停止进攻。此外,它们还用尾巴的不同摆动状态,来表示威胁它们生存的蛇的种类、大小、距离和运动方向。‎ 对子歌 上对下,‎ 小对大。‎ 前对后,‎ 左对右。‎ 多对少,‎ 老对少。‎ 来对去,‎ 男对女。‎ 黑对白,‎ 里对外。‎ 高对低,‎ 粗对细。‎ 天对地,‎ 地对天。‎ 日月对山川。‎ 祥云对瑞雪,‎ 暮雨对朝烟。‎ 北斗七星三四点,‎ 南山万寿十千年。‎ 松对柏,‎ 柳对花。‎ 紫萼对红葩。‎ 葡萄对橄榄,‎ 石竹对山茶。‎ 翠麦摇风千顷浪,‎ 红桃映日万川霞。‎ 儿歌:可爱的影子 影子,‎ 可爱的影子 我的好朋友 每天 伴我上学去 我在前,你在后 你在前,我在后 天天跟着我 不呀不分开 影子 可爱的影子 我的好朋友 每天 陪我回家来 我在左,你在右 你在左,我在右 天天跟着我 不呀不分开 小蜗牛 小蜗牛慢悠悠 背上一个大背篓 从来不怕落后 羞羞羞羞羞 小蜗牛慢慢走 回家要多久?‎ 爬上前面小山头 滚到家门口 我是一只快乐的小蜗牛 我是快乐的小蜗牛,‎ 背着房子去旅游,‎ 伸出两只小触角,‎ 一边看来一边走 我是快乐的小蜗牛,‎ 天南地北去旅游,‎ 刮风下雨都不怕,‎ 我的小屋乐悠悠。‎ 关于“雨”的知识 ‎1.天天下雨的地方 ‎ 大气中经常含有水汽,那是由海洋、河湖、土壤和植物等的水分蒸发而来的。当水汽到达饱和点时,空气变冷,在不同温度的影响下,会凝结成云、雾、雨、雪和雹等。‎ ‎ 世界降水量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 有的地方,雨下得特别多,甚至天天在下雨。‎ ‎ 我国四川西部,山岭起伏,那里的峨嵋山是大陆上多雨的地方,有“西蜀漏天”之称。‎ ‎ 台湾省的山脉,南北绵延,位于基隆河发源地的迎风高地上的火烧寮,是我国最多雨的地方,平均年降水量是6500毫米。1912年出现过8408毫米的记录。每年,夏季风、台风从海洋吹来,到达山坡后,被迫上升,容易凝云播雨。基隆因为多雨而得到了“雨港”的称号。‎ ‎ 世界最多雨的地方在威尔里尔和乞拉朋齐。夏威夷群岛的威尔里尔,年平均降水量达11680毫米;而印度的乞拉朋齐,1861年曾出现年降水量20447毫米的纪录。1960年8月到1961年7月,出现了26461.2毫米的最高记录。‎ ‎ 世界的一些地方,雨常常倾盆而下,带来灾害。年降水量达1000毫米的地方,已经相当湿润了。可是,印度洋上的留尼汪岛,1952年3月15日到16日测到了24小时降水量1870毫米的最高纪录。‎ ‎ 美国弗吉尼亚州,1969年飓风袭击时,测到5小时的降水量达787.4毫米。西印度群岛中瓜德罗普岛的巴尔斯特,1970年11月26日测到一分钟的降水量达31.2毫米。‎ ‎ 有些地方年降水量不大,却常常下着雨。智利南部的巴希亚·菲利克斯,平均每年有325天在下雨。1961年这一年,只有17天没有下过雨。它处在西风带内,长年从太平洋带来大量水汽,受到地形的抬升,形成阴雨天气。‎ ‎ ‎ ‎ 还有天天下雨的地方呢!如巴西的巴拉城,每天都要下几次雨。更奇怪的是,每次下雨都有固定的时间。因此,当地居民有个习惯,谈论时间不用钟表或太阳,而是用雨。他们不说上午几点钟、下午几点钟,而是说第几次雨后。‎ ‎ 巴拉圭的巴拉那河一带,每天都是蒙蒙细雨,下个不停。这儿的雨形成原因与一般不同,是由于在离巴拉那河不远的地方有个大瀑布,那里不停地刮着大风,风把水雾带到高空,凝结成雨。说来也巧,这雨老是降落在那个地方。‎ ‎2.终年无雨的地方 ‎ 提起少雨的地方,人们就会想起沙漠来。那里水汽少,雨水也少。水是生命的源泉,水比黄金还宝贵。‎ ‎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雨水最少的地方。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南部的若羌,年平均降水量只有5毫米。这里四周高山环绕,离海洋很远,湿空气很难到达。‎ ‎ 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中部,一连几年都不下雨,阳光灼照,空气干燥,被称为沙漠中的沙漠。‎ ‎ 中亚土库曼和乌兹别克,也是多沙漠的地方。那里常常有这种情况:天空在下雨,地面上见不到一滴雨水。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那里的空气十分干燥,好不容易云层凝雨,它们还没落到地面,就在半空中被蒸发掉啦!这种“高空下雨,低空无雨”的景象,人们叫它“干雨”。‎ ‎ 北非的哈尔夫旱谷,曾经一连有八九年没下过雨。‎ ‎ ‎ ‎ 南美洲秘鲁和智利沿海一带,因为有寒流和从深海涌上来的冷水流的影响,又位于高山的背风带,因此,年平均降水量还不到3毫米,连年不雨也是常事。有趣的是,这里有个“观雨团”组织,可见雨是多么稀罕了。‎ ‎ 智利的阿塔卡马沙漠,1845年到1936年止,有91年没有下过雨,是世界的“旱极”。‎ ‎ 沙漠地区由于干燥,至今还没有人定居下来。可是世界上却有着“不雨城”和几乎不雨的城市。‎ ‎ 秘鲁的利马,一年平均降雨37毫米,下的都是一种蒙蒙的毛毛雨,叫“加鲁亚”。这种雨只能使大地稍稍湿润,而街道上从来不会出现一个小水洼。1949年4月,利马下了一次真正的雨,足足有一小时。人们惊慌地度过了这一次“灾难”。因为那里所有的房屋屋顶只是用来遮蔽太阳光的,不能防雨。雨的突然降临,使许多房屋的房顶都坍塌了,墙上的灰粉被冲掉,屋子里成了“游泳池”。‎ 会意字 ‎ 会意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组合在一起,产生一个具有新意义的字。下面举一些例字,让大家读一读,想一想。‎ ‎ 尖,上小下大,形成尖形;尘,细小的土形成尘埃;劣,少出力,偷工造成劣品;夯,大力,打地基、筑堤坝夯土都要用大力气。这些字的字义一想便知,很有道理。‎ ‎ 吠,犬叫;咩,羊叫;鸣,鸟叫。用“口”与不同的动物组合,以表示它们的叫声,多么巧妙。‎ ‎ 岩,山石;嵩,山高;岐,山的分支;岚,山风、山雾。用“山”‎ 与不同的字组合,构成不同意义的字。‎ ‎ 仙,山中隐居的人;佃,田中耕作的人;休,靠着树歇息的人;伐,拿斧头砍树的人;戎,扛着武器守卫边疆的人。用“人”与其他字组合,构成字义比较抽象的字。‎ ‎ 信,人言,一个人说话要讲诚信,不骗人;诬,巫言,巫婆说的话都是骗人的,怎么能相信呢?这些字都含有做人的道德规范。‎ ‎ 最有趣的要推“忐忑”二字了,心上上下下,表示心神不定的意思,正像俗话所说:心里像十五只吊桶七上八下的。‎ 你知道吗 ‎1、树木为什么会在秋天落叶?‎ 秋风起了,天气渐渐凉了,花谢了,草枯了,树叶也纷纷扬扬地从树上飘落下来,为什么树木会在秋天落叶呢?‎ 原来,秋天到了,气温明显下降,雨水也很少,树木的根吸收水分的能力也降低了,光合作用的效率更是大大降低了。为了保留水分、养料,维持树木的生命,树木只有落去许多树叶。‎ 树木在秋天落叶的另一个原因是叶子里的一些细胞形状变圆,互相分开了,使叶子和树枝相连的力量慢慢地减弱了,最后,经不住秋风一吹,树叶就落了下来。‎ ‎2、树叶为什么在秋天会变红或变黄?‎ 树叶之所以是绿色是因为叶子中有叶绿素。可树叶中除了有绿色素外,还有红色素、黄色素等许多色素,只是数量很少而已。到了秋天,绿色素慢慢褪去,红色素、黄色素便露了出来,使树林变得一片金黄或一片火红,十分好看。‎ ‎3、秋天的天空 凉爽的秋天,天空一片晴朗。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秋天的空气较冷,水分不容易被蒸发。秋天还常刮大风,风一来,空中的尘埃全被吹散了。因此,秋天的天空很晴朗。‎ ‎4、秋天的树叶 秋天到了,山野间的树叶转眼变成很美丽的颜色,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在夏天时,树叶工作得很努力,可是,天气转凉后,它就停止了工作。树叶所制造的营养也就不能送到树枝和树干上,而沉淀在叶子里。树叶的叶绿素也会遭破坏,就和留在叶子里的养分或枯萎了的茶褐色混合,这样就变成各种美丽的颜色了。‎ ‎5、秋天的绿叶为什么会变色 所有的树叶中都含有绿色的叶绿素,树木利用叶绿素捕获光能并且在叶子中其他物质的帮助下把光能以糖等化学物质的形式存储起来。除叶绿素外,很多树叶中还含有黄色、橙色以及红色等其他一些色素。虽然这些色素不能像叶绿素一样进行光合作用,但是其中有一些能够把捕获的光能传递给叶绿素。在春天和夏天,叶绿素在叶子中的含量比其他色素要丰富得多,所以叶子呈现出叶绿素的绿色,而看不出其他色素的颜色。‎ 当秋天到来时,白天缩短而夜晚延长,这使树木开始落叶。在落叶之前,树木不再像春天和夏天寻样制造大量的叶绿素,并且已有的色素,比如叶绿素,也会逐渐分解。这样,随着叶绿素含量的逐渐减少,其他色素的颜色就会在叶面上渐渐显现出来,于是树叶就呈现出黄、红等颜色。‎ 青蛙的本领 ‎1、捉虫能手 我家前面有一个水塘,周围长满了庄稼和野草。每年夏天,青蛙就在塘边安家,成了我的邻居。我常常去塘边看青蛙,慢慢地就熟悉了它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青蛙爱吃小昆虫,它捕虫吃的动作真有意思。有一天吃过晚饭,我蹲在塘边看青蛙捉蚊子。一只青蛙趴在一个小土坑里,后腿蜷着跪在地上,前腿支撑,张着嘴巴仰着脸,肚子一鼓一鼓地等待着什么。突然有一只蚊子飞过来,在青蛙面前一晃,只见青蛙身子猛地向上一蹿,舌头一翻,又落在地上。蚊子不见了,它又原样坐好,等待着。听农民伯伯说,一只青蛙一年可以消灭一万只害虫,它真是我们的好朋友啊!‎ ‎2、歌唱家 青蛙嘴边有个鼓鼓囊囊的东西,能发出声音。它什么时候最爱放声歌唱呢?‎ 炎热的夏天,青蛙一般都躲在草丛里,偶尔喊几声,时间也很短。如果有一只叫,旁边的也会随着叫几声,好像在对歌似的。青蛙叫得最欢的时候,是在大雨过后。每当这时,就会有几十只甚至上百只青蛙“呱呱——呱呱”地叫个没完,那声音几里外都能听到,像是一支气势磅礴的交响乐,仿佛在为农业丰收唱赞歌呢!‎ ‎3、运动健将 瞧,一只青蛙正在草丛中,蹒跚地爬着。‎ 它的眼睛鼓鼓的,头部呈三角形,加上爬行动作那么迟钝,也许你会以为它有点傻乎乎的。可是,当你稍一走近,它就猛地一跳,跳到那飘着浮萍地池塘里。这一跳,足足有它体长的20倍距离呢!‎ 然后,它以最标准的蛙泳姿势,向对岸游过去。‎ 呵,青蛙竟是跳远健将,游泳专家!‎ ‎4、伪装高手 青蛙除了肚皮是白色的以外,头部、背部都是黄绿色的,上面有些黑褐色的斑纹。有的背上有三道白印。青蛙为什么呈绿色?‎ 原来青蛙的绿衣裳是一个很好的伪装,它在草丛中几乎和青草的颜色一样,可以保护自己不被敌人发现。‎ 水滴的旅行 ‎ 我是一个旅行家,到过地球上许多地方。‎ 我去过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冷风把我变成一朵美丽的雪花。我去过宽广的大海,好多海豚在我周围嬉戏。我还去过青青的草原,落在骏马的背上,跟它一起奔跑。‎ 昨晚,一场雨把我带到一个公园里。我和伙伴们聚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小水洼。‎ 早晨,太阳出来了,水洼倒映出天空和云朵。‎ 时间一点点过去,气温越来越高,我又要变成水汽,开始我新的旅行了。‎ 四季是怎样形成的 ‎ 秋来夏往,冬去春回,年复一年,四季永远这样循环着。这种四季冷暖的周而复始是怎样形成的呢?‎ ‎ 我们都有烤火取暖的体验。当我们正对着炉火时,感觉特别烤人;斜对着时,就不那么热了。此外,注意观察的同学,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朝南的房间,冬天充满阳光,而夏天阳光却射不到室内。这说明太阳的高度在变化:冬天低,阳光斜射;夏天高,阳光直射。想想这些现象的道理,与天气冷暖变化联系起来,四季变化形成的原因就不难理解了。‎ ‎ 太阳高度周期性的变化,造成周期性的直射和斜射。太阳高度为什么会有周期性的变化呢?‎ ‎ 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地轴始终与轨道面倾斜成66度33分的夹角。由于地轴的倾斜,当地球处在轨道上不同位置时,地球表面不同地点的太阳高度是不同的。太阳高度大的时候,太阳直射,热量集中,就好像正对着火炉一样;而且太阳在空中经过的路径长,日照时间长,昼长夜短,必然气温高,这就是夏季。反之,太阳高度小时,阳光斜射地面,热量分散,相当于斜对着火炉;而且太阳在空中所经路径短,日照时间短,昼短夜长,气温则低;由冬季到夏季,太阳高度由低变高。同样道理,太阳高度的变化影响着昼夜的长短和温度的高低,分别形成了秋季和春季。‎ ‎ 由于地球永不停歇地侧着身子,围绕太阳这个大火炉运转,这种冷暖便不停地交替着,从而形成了寒来暑往的四季。‎ 为什么月亮有圆缺 ‎ 为什么太阳就没有圆缺,而月球就有呢?因为太阳是自己发光的,但月球却不会自己发光。月光是反射太阳照射到月球上的光。曾经观察过月食的人都懂,月全食就是指什么光也没有了,这是因为月球正好处在地球产生的阴影之内。如果是月偏食,就是月球的一部分处在地球的阴影之内。这是太阳光照射月球产生月光的最好证明。‎ 除了这个,我们观察到月球在农历月之中总是天天在发生变化。月初是镰刀状的,称它为新月;月中是圆圆的,称它为满月,或望月;但到了月末又变成船状的,称它为残月。月球的模样之所以在变化,正是因为月球绕地球而转动,太阳光照射到月球上的方向和我们人类观察月球的视线之间有一个夹角,这个夹角总是在不停地变化,好像我们坐在火车上看着一座山,火车在不断地前进,我们前面的那座山的形状也在不停的发生变化。‎ ‎ 月球绕着地球转一圈就是农历的一个月,也就是月球变化的周期。初一,月球被太阳光所照射到的半面正好背向着地球,所以我们就看不到了。月半时,太阳照射到月球的半面正好面向着地球,所以我们就可以看望月了。然后又慢慢地变化了,最后什么都看不见了。月球就是像这样周而复始地不停变化着。‎ 附:《小书包》课外拓展资料 ‎◆关于爱护文具的儿歌 小文具,要爱惜。小书包,装整齐。‎ 不撕书,不咬笔。好孩子,能自理。‎ ‎◆带橡皮的铅笔 美国佛罗里达州有个画家,叫李浦曼,是个穷画家。他的生活相当贫困。他穷得连画布、画纸都买不起,手头的笔和画架,以及所用的画具都是破烂货。然而,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艺术追求,每天坚持作画,常常画到天亮。有一天,李浦曼正专心致志地画一幅素描。他仅有的一支铅笔已经削得很短很短了,他必须捏住这支铅笔把画作完。画着画着,他发现画面要修改一下,于是,他放下笔,在凌乱的工作室里寻找他仅有的一块橡皮。他找了好久,好不容易才找到那块比黄豆大不了多少的小橡皮。他把需要修改的地方擦干净后,发现那支铅笔又失踪了。他找了这个,丢了那个,找来找去,耽误了不少时间,李浦曼耐着性子,终于找到了那截铅笔头。一气之下,他决定把橡皮和铅笔头绑在一起,叫它俩谁也跑不掉!于是他找来一根丝线,把橡皮缚在铅笔的顶端,这样,铅笔似乎长了一些,用起来方便多了。可是,没用几下,橡皮掉了下来,李浦曼发了狠心,一定要把这淘气的橡皮头牢牢地固定在铅笔头上。为此,他想了种种办法固定这块橡皮……最后,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用一块薄铁皮把铅笔的一头包起来。‎ 这就是今天人们所使用的带橡皮的铅笔,这成了李浦曼的专利。不久,一家公司用五十万美元的巨款买下了这个专利,他由一个穷画家变成了发明家和大富翁。 ‎ 雪花的颜色 ‎ 人们经常用“像雪一样白”来形容一个物体很白,雪都是白色的吗?‎ ‎ 1969年12月24日,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瓦腾湖附近下起了雪。到了傍晚,雪越下越稠,颜色也不像白的了。因为是晚上,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可是当地居民们早上起床后向外一望,不由得吃惊地吐出舌头,他们看到的竟是一片黑雪。那种油腻的好像糖炒栗子锅里炒黑了的砂子似的黑雪,粘在衣服上,把衣服都染脏了。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生态中心的科学家们闻讯后赶到现场调查,发现雪里包含有许多工业污染物质,其中有大量杀虫剂。‎ ‎ 人类文明史上,有文字记载的天空下黑雪的怪事,自然不只这一次。在十九世纪,英国的苏格兰曾经下过几次黑雪。那时候苏格兰的工厂里,燃烧的是黑烟冲天的烟煤,大量的煤烟和尘粒聚集在空中,有时就粘附在雪花上,把雪染黑了。1897年11月9日,在俄国的彼得堡也下过一次有趣的黑雪。这些黑雪的粘附物不是杀虫剂,也不是煤烟,而是像小蚂蚁一样的小昆虫。亿万个黑色的小昆虫躲藏在雪花上,与雪花一起飘落下来,好像撒了煤粉似的黑乎乎的一片。人在雪地里踩一个脚印,不久脚印里便聚集了更多的小昆虫,脚印变得更黑了。‎ ‎ 既然天空中下过黑雪,有没有下过其它颜色的雪呢?‎ ‎ 当然有。在红海一带,历史上多次记载有血雨。血雨就是下红色的雨。可惜那里温度高,很少下雪。不然,有关红雪的记载一定会出现的。世界是多么广阔,其它地方真有下过红雪的。我国冰川学家在西藏东南部察隅地区研究冰川时,曾遇到过红雪。这是因为印度洋西南季风有时带来很多非常细小的红色水藻,这些红藻附在雪花上降落下来,把雪映得红艳艳的,好像天女撒落的红色花瓣。‎ ‎ 还有黄色的雪。我国天山东段和阿尔泰山上,有时飘落下来的雪花是带着黄颜色的。雪花之所以变成黄色,是因为它们身上夹杂有从沙漠里卷扬起来的黄色沙尘的缘故。欧洲阿尔卑斯山上,也下过黄雪。撒哈拉大沙漠的黄尘,从空中越过地中海,把那里的雪花染黄了。根据以上情况,文学上的“像雪一样白”的比喻,有时候在科学上不一定适用。即使是最干净的雪,当它们降落到地面后,也会随着它本身的结构而具有特殊的颜色。比方说刚降下的松软的雪,常常具有淡淡的蓝颜色;被风吹得密实的细雪,闪烁着银子般的光泽;在冰川上,由粗细粒雪组成的老雪,表面是淡灰色的,而在深处则呈现出淡绿色。‎ ‎ ──本文摘自中国科普博览 作者金波简介 ‎ 金波(1935——),河北冀县人。儿童文学作家、副教授。著有诗集《回声》、《红苹果》,散文诗集《妈妈的故事》等。‎ ‎ ‎ ‎ 母子情爱是儿童文学创作中常见的主题,金波在开掘和表现时,带上鲜明的个性特点。在本文中,他把这种母子情爱的表露,宣泄放在孩子们游戏的场合里。‎ ‎ 诗人把倾吐对母亲的挚爱之情和游戏结合起来了,一方面,显得有了淡淡的情节,饶有情趣;另一方面,能够比较充分地显示孩子们富有幻想的特点,还表现出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是孩子们所共有的,打破了一个人沉思默想的格局。‎ ‎ 诗人对孩子的飘忽不定、多变化、不那么连贯的心理特征表现得很真切,他是用孩子的心来写孩子的。‎ 作者薛卫民简介 性 别:男 出生年月:1959/8‎ 民 族:汉族 ‎ 吉林伊通人。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四平师范学院中文系。历任中共伊通县委宣传部新闻科干事,《松辽文学》杂志编辑,吉林省作家协会文学院教务主任,《作家之路》副主编、主编,副编审。现在吉林省作家协会从事专业创作,文学创作一级职称。先后出版有诗集、儿童诗集、散文集《含笑的花蕾》、《快乐的小动物》、《森林城的霓虹灯》、《白玫瑰·‎ 三角帆》、《寂寞的风景》、《为一片绿叶而歌》、《彩绘新童谣》(分《摇篮曲》、《呀呀语》、《蹦蹦谣》、《拉手歌》四集)、《裸语》等。《幽默童诗》获首届冰心儿童图书新作奖,《夜来香》获上海第六届儿童文学园丁奖优秀作品奖,《布荒》获吉林省首届青年文学奖,《快乐的小动物》获全国第二届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奖,《为一片绿叶而歌》获全国第四届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奖,《彩绘新童谣》(四集)获第十届中国图书奖、吉林省长白山图书一等奖。‎ ‎ 薛卫民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书:‎ ‎ 儿童诗集 《为一片绿叶而歌》 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年出版,获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 薛卫民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文章:‎ ‎ 儿童诗 《地球万岁》 入选全国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第八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被多家网站推荐介绍。‎ ‎ 薛卫民对儿童文学创作的感受:‎ ‎ 儿童文学是快乐的文学,阅读儿童文学快乐,创作儿童文学更快乐。那是一种纯净的快乐,让人向上、向善、向雅,能与上帝相通的快乐。‎ ‎ 薛卫民对小作家挑战大作家活动的感悟和意见:‎ 大作家不一定就大,小作家不一定就小,比如抬头望夜空,那大的不一定就是大星星,那小的不一定就是小星星。《儿童文学》搞的这个活动很好,它为热爱文学创作的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和零距离体验的机会。‎ 叶圣陶简介 ‎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1894--1968),名绍钧,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父亲在地主家做帐房,家境清苦。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毕业后在一个初等小学当教员。1914年被排挤出学校,闭居期间作文言小说发表在《礼拜六》等杂志上。1915年秋到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的尚公学校教国文,并为商务印书馆编小学国文课本。1917年应聘到吴县甪直县立第五高等小学任教,他称甪直为自己的第二故乡。1921年与沈雁冰、郑振铎等人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 ‎。在20年代陆续出版了《隔膜》、《火灾》、《线下》、《城中》、《未厌集》等短篇小说集,以及长篇小说《倪焕之》。早期小说大多描写知识分子和小市民的灰色生活,代表作品如《潘先生在难中》等;后转向摄取与时代斗争有关的重大题材,如《夜》、《倪焕之》等,较为深刻地反映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前后的社会现实。他的小说呈现出朴实冷隽的艺术格调。“九·一八”事变之后,积极参加爱国抗日活动,发表了《多收了三五斗》等著名的短篇小说,技巧日臻圆熟。抗日战争爆发后,辗转到四川工作和生活,写作以散文和文艺评论为主。主要散文集有《脚步集》、《未厌居习作》,《西川集》,《小记十篇》等。他的散文感情朴实,意趣隽永,语言洁净,大多具有厚实的社会内容。《藕与莼菜》、《五月卅一日急雨中》、《牵牛花》、《春联儿》等是他散文中各具特色的名篇。‎ ‎ 叶圣陶还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童话集《稻草人》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苦难,但有时气氛显得低沉和悲哀,稍后的童话集《古代英雄的石像》着重表现人民群众团结抗暴的集体力量。他的童话构思新颖独特,描写细腻逼真,富于现实内容。鲁迅说,叶圣陶的“《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的”(《表·译者的话》)。‎ 叶圣陶从1921年起在上海、杭州、北京等地中学和大学任教。1923年起从事编辑出版工作,曾任商务印书馆、开明书店编辑,主编过《文学周报》、《小说月报》、《中学生》等多种重要刊物,发现、培养和举荐过巴金、丁玲、戴望舒等作家。他还出版不少诗集、评论集和论著,编辑过几十种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致力于文化教育的领导工作,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中央文史馆馆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2个字。‎ ‎2.拓展积累由熟字构成的12个新词,学习写贺年卡。‎ ‎3.了解汉字“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内”的笔顺规则,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 ‎4.背诵古诗《风》。‎ ‎5.把《春节童谣》读给大人听,体会过年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认识5个生字,会写“工、厂”两个生字;正确书写汉字,记住笔顺。‎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重点)‎ ‎2.拓展积累由熟字构成的12个新词,学习写贺年卡。(重点)‎ ‎3.了解汉字“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内”的笔顺规则,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 一、识字加油站 师:大家知不知道自己父母的工作是什么?他们在哪里工作?(指名说)‎ ‎1.读一读课本词语,认识5个生字,理解职业与工作地点的关系。‎ ‎2.拓展:运用“学校里有老师”“老师在学校里”这样的句式,说说自己知道的职业和工作的地方。‎ ‎3.鼓励学生观察田字格,正确书写“工、厂”,注意利用横中线、竖中线在定位中的平分作用,把字写端正。‎ 二、字词句运用 第一题 ‎1.读一读6组新词,找出每组词语的共同点。(每组词语都有一个相同的字)‎ ‎2.创设多种读的方式,积累和巩固词语并进行扩词练习。‎ 第二题 ‎1.学写一句新年祝福的话,课前准备贺卡。‎ ‎2.写前想想贺卡写给谁,再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3.注意参照图示书写格式。(祝福的人、自己的名字、日期)‎ 三、书写提示 ‎1.指导学生书空同组的两个汉字,观察发现两个汉字共同的书写规则:“先中间后两边”和“先外后内”。‎ ‎2.观察生字的占位,交流提醒关键笔画所在位置,再进行书写。‎ ‎3.总结回顾本学期所学的 3 条笔顺规则:从上到下,先横后竖;从左到右,先撇后捺;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内。‎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背诵古诗《风》。(难点)‎ ‎2.把《春节童谣》读给大人听,体会过年的快乐。‎ 一、谜语导入 课件出示谜语:看不见,摸不着,稻子见它弯腰,柳条儿见它舞蹈,气球见它就逃跑。(风)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关于“风”的古诗。‎ 二、日积月累 ‎1.先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古诗,把诗读通顺。‎ ‎2.感受风的多变,想象它在春天、秋天、水面和竹林间掠过的画面,用不同的音量和速度来朗读。‎ ‎3.简单交流读不明白的地方。‎ ‎4.鼓励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想象画面,进行背诵。‎ 三、和大人一起读 师:同学们喜欢过节吗?最喜欢什么节日?老师教大家一首关于春节的童谣。‎ ‎1.学生借助拼音读童谣,同桌检查是否读对,要求尽量读通顺。‎ ‎2.教师指出易读错的音,提醒学生加以注意。如,“馋”“十”“粘”“蒸”“上”“粥”是翘舌音,“三”“扫”是平舌音,“年”“三”“馒”是前鼻音,“糖”“房”“蒸”“上”是后鼻音。‎ ‎3.教师组织学生读童谣比赛。学生分小组比赛朗读。‎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古诗《风》和一首关于春节的童谣。‎ ‎[教学反思]‎ ‎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势在必行。在学习本单元语文园地的时候,我侧重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去主动寻求问题的答案,从而让学生注意到主动学习的重要性,尽量帮助学生找到符合自身实际的学习方法。‎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借助课程表,认识“文、数”等5个生字。‎ ‎2.复习6个单韵母、23个声母及之前认识的生字,巩固声母的音和形,记忆声母表的顺序。‎ ‎3.通过比较,正确区分形近字母。‎ ‎4.通过练习,复习巩固音节拼读的方法。5.在大人的帮助下,能正确朗读《剪窗花》。‎ ‎[教学重难点]‎ 区分平、翘舌音,区分音、形相近的声母;能正确拼读音节,掌握拼音的拼读。‎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借助课程表,认识“文、数”等5个生字。(重点)‎ ‎2.能通过多种方式摆字母,记忆字母形体。‎ ‎3.能正确分辨读准平、翘舌声母组成的音节。通过比较,正确区分形近字母。(重点)‎ 一、识字加油站 认读课表,导入新课。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课表并提问:同学们知道这张课表上有哪些课程吗?你们能根据表下的拼音读出来吗?‎ ‎1.学生自由试读,还可以用颜色或图形区分不同的课程。‎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重点认识“语文、数学、音乐”三门课程,学会“文、数、学、音、乐”5个生字,说说自己还在哪儿看到过这几个生字。‎ 二、用拼音 第一题 ‎1.学生读课本中摆出的字母。‎ ‎2.小组或同桌合作,用手势或材料摆字母。‎ ‎3.全班交流,也可结合手指操边做边复习字母。‎ 第二题 ‎1.编顺口溜练发音。如:织毛衣zh zh zh;蜘蛛织网 zh zh zh;吃果子 ch ch ch;小狮子 sh sh sh;一轮红日 r r r;小鹿值日 r r r……‎ ‎2.对比练读辨别发音。‎ ‎(1)教师范读。‎ ‎(2)学生将平舌音和翘舌音对比练读。‎ ‎3.识记形。‎ ‎(1)多媒体出示情境图,教师引导学生找图中的字母形体。(如,凳子和椅子的组合像zh,刺猬和椅子的组合像ch,狮子和椅子的组合像sh。)‎ ‎(2)书写字母。zh、ch、sh都是三笔写成,占中格和上格。‎ 第三题 ‎1.声母教学中,学生对形状相近的b-d、p-q、f-t三组声母很容易混淆,除了复习声母儿歌进行巩固外,还可以用字母手指操、橡皮泥摆放等形式区分。‎ ‎2.教学音节词时,可以让学生看图片,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再拼读6个音节词。拼读时要提醒学生看清声母,带调拼读。‎ ‎3.对于音节词,教师除了帮助学生辨清声母读准拼音以外,还要提醒学生注意zi要整体识记,不能拼读。‎ 第四题 ‎ 1.本题没有了图片的帮助,需要学生独立完成整个音节词的拼读。‎ ‎(1)教师放手让学生尝试自己拼读。‎ ‎(2)采用同桌互帮互读、开火车拼读等形式,提高学生独立拼读能力。‎ ‎2.在熟练拼读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一边拼读,一边做动作,体会拼读的乐趣。还可以同桌之间做“你读我做”的游戏。‎ 第五题 ‎1.拼读音节词时,可以采用自由拼读、四人小组轮读、同桌互读等形式。教师要注重示范轻声的读法,学生模仿。‎ ‎2.在熟练拼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给音节词分分类。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给动物类和水果类的事物各涂一种颜色。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按顺序识记声母,并能利用实际物品摆出字母图形。‎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认读12个字。能判断生字读音中的韵母,并与相应的韵母相连。(重点)‎ ‎2.能正确认读动物名字和数量短语。初步学习量词的运用。(难点)‎ ‎3.在大人的帮助下,能正确朗读《剪窗花》,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字词句运用 第一题 ‎1.教师引导学生认读 12 个已学过的字。教师先示范朗读,‎ ‎ 再让学生自行朗读汉字并感受:每行字的韵母分别为a、i、u。‎ ‎2.让学生将汉字与相应的单韵母 u、ɑ、i 相连,连线后再次朗读,感受其中的韵母。‎ ‎3.让学生联系之前学过的其他汉字,说说读音中带单韵母 u、ɑ、i 的字。‎ ‎4.课外识字量大的学生,也可以说说在课本之外认识的读音中带单韵母 u、ɑ、i 的字。‎ 第二题 ‎1.引导学生观察图画,说说图画中有哪些景物,再认读词语卡片。‎ ‎2.教师先让学生读一读已经学过的数字“一、四、七、九”,再提问:“数一数,图画中有多少山?多少云?多少花?多少鸟?”引导学生数了之后,再用课本中的 4 个数量短语回答:“一座山、四朵云、七朵花、九只鸟。”‎ ‎3.还可以让学生用简单的数量短语说说教室里、家里等场所中的事物。‎ 二、和大人一起读 ‎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儿歌音频,学生聆听欣赏。‎ ‎2.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让学生熟读儿歌。‎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剪了哪些窗花?教师指名回答。‎ ‎4.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一组窗花图片,让学生欣赏。学生描述窗花的样式。‎ ‎5.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动手剪简单的窗花(或用手撕)。‎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将拼音与识字结合起来拼读音节,还学习了一首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儿歌,让学生感受了中华文化的魅力。‎ ‎[教学反思]‎ ‎ 语文园地的教学基本上是对之前学习的复习和提升。在教学中,我对前面学生掌握得还不够的知识点进行了梳理和讲解。除此之外,还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和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行相对应的拓展学习。在“摆一摆”中,任由同学们发散思维,联系生活中的实物来摆一摆,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又在动手的过程中让学生巩固学习,寓教于乐。‎ 语文园地六 ‎[教学目标]‎ ‎1.了解汉字有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学习把汉字按结构进行归类。‎ ‎2.借助拼音读通并背诵儿歌,巩固方位词“前、后、左、右”,了解方位词“东、南、西、北”。‎ ‎3.交流在生活中自主识字的成果,培养自主识字的习惯。‎ ‎4.背诵《古朗月行(节选)》。‎ ‎5.和大人一起读《谁会飞》,感受儿歌的生动有趣,了解动物都有自己不同的活动方式。‎ ‎[教学重难点]‎ 认识方位词,学写生字;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汉字有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学习把汉字按结构进行归类。(重点)‎ ‎2.借助拼音朗读并背诵儿歌,巩固方位词“前、后、左、右”,了解方位词“东、南、西、北”。(重点)‎ ‎3.交流在生活中自主识字的成果,培养自主识字的习惯。‎ 一、字词句运用 这节课,老师想带大家去果园里摘苹果,多媒体出示第一题:连一连。‎ ‎1.指导学生看图并思考分类的原因:按汉字的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进行分类。‎ ‎2.让学生尝试连线,教师进行反馈。‎ ‎3.举例说说你知道的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字。‎ 第二题:读一读,背一背。‎ ‎1.借助拼音自由读儿歌,把儿歌读正确、通顺。‎ ‎2.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分组读等方式巩固字音。这首儿歌朗朗上口,注意防止学生唱读。‎ ‎3.试着圈出儿歌中的方位词。‎ ‎4.教师带着学生到操场上,通过实践帮助学生弄清利用太阳辨别方向的方法。‎ ‎5.拓展: 启发学生说说还有哪些辨别方向的方法。‎ 二、展示台 ‎1.教师展示课本图片,并提问:你能认出这些图片当中的哪些汉字呢?‎ ‎2.教师指导学生认读图片中的汉字,并结合生活实际加深学生对这些汉字的印象。‎ ‎3.师:同学们平时在生活中认识了哪些字?(引导学生能从生活中认字)‎ ‎4.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四周出现的生字,并强调平时在生活中要学会仔细观察。‎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背诵《古朗月行(节选)》。(难点)‎ ‎2.和大人一起读《谁会飞》,感受儿歌的生动有趣,了解动物都有自己不同的活动方式。‎ 一、新课导入 师:古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珍品,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的殿堂,一起来学习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古诗。‎ 二、学习“日积月累”‎ ‎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古诗原文。学生齐读。‎ ‎2.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理解诗歌。‎ ‎(1)教师介绍作者和背景。‎ ‎(2)教师对诗歌中难懂的词语给出解释。(如“呼作”是“称为”的意思,“白玉盘”就是指白玉做的盘子)‎ ‎(3)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诗歌情境图,创造氛围,引导学生理解诗歌。‎ ‎3.教师指导学生背诵古诗。‎ 小组朗读,同桌之间互背,小组讨论背诵方法。‎ 三、学习“和大人一起读”‎ ‎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鸟、马、鱼”的图片。‎ 师:这些是什么动物?它们生活在什么地方?‎ ‎2.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你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为什么?它们有什么生活习性?‎ ‎3.教师引导学生回归课文,让学生阅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 ‎4.教师范读,再让学生练读,通过同桌对读、自由读、评读等方式,使学生熟练课文。‎ 四、课堂小结 师: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朗读和背诵李白的《古朗月行(节选)》,理解了其内容,并学习了儿歌《谁会飞》,大家可以回家后读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反思]‎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 ‎[教学反思]‎ ‎ 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课堂上时常会出现坐不住的情况。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快乐学习”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本次教学设计时,我将课堂延伸至室外,让学生在操场上利用太阳辨别方向,这一做法深受学生的喜爱。美中不足的是,有几个调皮的学生不大遵守纪律,下次应在活动前充分强调活动要求。‎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学习表示亲属称谓的词语。‎ ‎2.发现日字旁和女字旁所代表的意思,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 ‎3.能区分相近的笔画 ,并正确书写。‎ ‎4.看图写词语,能根据图意说一两句话。‎ ‎5.朗读、背诵成语,了解成语蕴含的道理。‎ ‎6.和大人一起分角色朗读《猴子捞月亮》,感受故事的趣味。‎ ‎[教学重难点]‎ 发现日字旁和女字旁所代表的意思,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培养看图说话的表达能力。‎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5个生字,学习表示亲属称谓的词语。(重点)‎ ‎2.发现日字旁和女字旁所代表的意思,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重点)‎ ‎3.能区分相近的笔画,并正确书写。‎ ‎4.看图写词语,能根据图意说一两句话。‎ 一、识字加油站 ‎1.师:同学们,你知道你家有几口人吗?分别是谁?多媒体出示家人的称呼,随机认识“哥、姐、弟、叔、爷”。‎ ‎2.通过听读、比较的方式,指导学生读好轻声。‎ ‎3.鼓励学生结合已有的熟字,自主识记。如,“姐姐、妹妹、妈妈、奶奶”都是女字旁,可以用偏旁归类识字的方法识记。‎ ‎4.巩固识字。如,按照性别归类,按照辈分归类,了解称谓之间的关系。‎ 二、我的发现 ‎1.学生小组讨论:这些字中有哪些我们学过的偏旁?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2.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字的相同点,都有女字旁,都和女性有关。建立字形和字义的联系。‎ ‎3.引导学生迁移运用规律,发现“明、晚、昨、时”这些字在偏旁上的相同点。‎ ‎4.拓展巩固。找一找认识的字,还有没有偏旁相同的字,看看偏旁与它们的字义是否有关系。‎ 三、学习“字词句运用”‎ ‎1.比一比,写一写。‎ ‎(1)教师展示田字格内的生字挂图,将要学习的笔画用红笔标红。‎ ‎(2)观察这些字中,相似的笔画书写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 ‎(3)教师指导“”(弯钩)、“”(竖钩)、“”(竖提)、“”(竖折)、“乚”(竖弯钩)、“”(竖弯)、“”(斜钩)、“”(卧钩)的书写注意事项。‎ ‎(4)学生练习书写。‎ ‎2.教学指导学生看图写词语,再说一两句话。‎ ‎(1)教师出示图片,分析这幅图的大概含义。‎ ‎(2)教师让学生自己填写田字格,并说一两句话。‎ ‎(3)教师指名上台说一说自己填写的词、造的句。‎ ‎(4)教师对写得好的同学提出表扬,对写得不太好的同学给予鼓励。‎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了相同偏旁的字在意义上包含了相同的意思,为以后学习造字法打下了初步基础,并对相似的笔画在不同的字里的写法进行了区分,提升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朗读、背诵成语,了解成语蕴含的道理。(难点)‎ ‎2.和大人一起分角色朗读《猴子捞月亮》,感受故事的趣味。‎ 一、日积月累 师:1.引导学生借助拼音把成语读正确,重点关注“栽、足、乘、 行、更、进、竿”等字的发音。‎ ‎2.在熟读的基础上,采用同桌拍手读,男女生对读等方式,感受节奏,加强记忆。‎ ‎3.引导学生说说读懂了什么,帮助学生了解成语的大致意思,通过举例进行说明。‎ 二、学习“和大人一起读”‎ ‎1.提示话题,大胆想象。‎ 师:井里有什么?小猴子们在干什么呢?‎ ‎(1)学生看图。全班讨论图上的内容,大胆想象。‎ ‎(2)教师请几位学生说一说,然后总结。‎ ‎2.学生自主阅读,小组讨论。‎ 师:那么故事中的小猴子们是不是和同学们想的一样呢?快来读一读故事,找到答案吧!‎ ‎(1)学生自主阅读,然后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2)学生分小组分段朗读,并标记小猴子的话。教师串讲、总结故事,然后带领学生复述故事。‎ ‎[教学反思]‎ ‎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语文学习,学生逐渐融入我所提倡的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从《猴子捞月亮》这个版块来看,很多学生都能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了,掌握程度较好的学生能独立、完整地复述故事了,我很欣慰。‎ 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读准音近的音节。‎ ‎2.能区分形近复韵母,读准音节词。‎ ‎3.能用拼读的方法读准有关物品的音节词。‎ ‎4.读记字母表,能区分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 ‎5.会读由“车”组成的7 个词语, 并能选择其中一两个词语说话。‎ ‎6.借助拼音,和大人一起阅读《小鸟念书》,感受和大人一起阅读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区分音、形相近的音节,读准音节;能用一字组多词,掌握以前所学生字的书写。‎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比较,读准音近的音节。(重点)‎ ‎2.能区分形近复韵母,读准音节词。‎ ‎3.能用拼读的方法读准有关常用物品的音节词。(重点)‎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把拼音学完了,你学会了吗?那么今天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学习效果吧!‎ 二、用拼音 第一题 ‎1.学生自主拼一拼,读一读。拼读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每组音节的不同之处。让学生圈一圈,说一说每组音节的区别。‎ ‎2.巩固练习。四人小组做“比耳朵”游戏,或采用同桌互读、男女生接读、师生对读等多种形式,进行辨析认读。‎ ‎3.根据本地区、本班的实际情况,列出一些不易读准、容易混淆的音节,供学生辨别、认读。‎ 第二题 ‎1.让学生自由读一读两组形近的复韵母,鼓励学生交流区分这两组复韵母的方法。‎ ‎2.音节词要让学生自主拼读,同桌互相检查,用开小火车、指读等形式进行拼读练习,教师提供相应的图片帮助拼读。‎ 第三题 ‎1.教师可以通过谈话(出示学生外出游玩的照片),帮助学生回忆外出游玩的情景。让学生先说一说出去玩一般都会带哪些物品。‎ ‎2.学生拼读音节词之后,教师可以出示相关的实物或者图片, 引导学生交流“水壶、望远镜”等物品的用处。‎ ‎3.指导学生用完整的话说说打算带这些物品的原因,还可以让学生说说,除了书上的这些物品,秋游的时候还想带什么其他物品。‎ ‎4.也可以让学生作简单分类,如,吃的打算带什么,用的打算带什么。‎ 第四题 ‎1.教学时不可拔高要求,学生能准确认读表中的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即可,不要求按顺序默写。‎ ‎2.让学生口头拼读自己名字的音节,说说自己的名字里是否有整体认读音节,然后再从表格中找出音节中包含的声母和韵母。‎ 三、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读记字母表,能区分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重点)‎ ‎2.会读由“车”组成的7个词语。会说与“车”有关的词语。‎ ‎3.借助拼音,和大人一起阅读《小鸟念书》,感受和大人一起阅读的乐趣。‎ 一、字词句运用 第一题 ‎1.复习生字“车”,提醒读好翘舌音。‎ ‎2.引导学生读一读这3组词语。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说说这样分类的原因,再说说“车”还可以组成哪些词语。‎ 第二题 ‎1.让学生自由拼读音节,读音节词。‎ ‎2. 学生根据拼音写生字。在写之前,让学生回顾这 4 个字的笔画,引导学生发现后一个字是前一个字加一笔或改一笔而成。‎ ‎3.让学生先回想、比较这4个字的形体,然后再落笔,努力写得美观一些。‎ 二、和大人一起读 ‎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播放音频,学生聆听。‎ ‎2.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短文。‎ ‎3.教师讲解短文内容。‎ 师: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听过小鸟念书吗?‎ 生:没有!‎ 师:是啊,小鸟不会说话,为什么这篇短文要叫《小鸟念书》呢?‎ 生:风声像说话,小鸟叽叽喳喳也像在说话!‎ 师:你可真是一个会思考的孩子!三、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一定有很多收获吧!自己总结一下自己的收获,并把这节课读的故事回家讲给爸妈听。‎ ‎[教学反思]‎ 汉语拼音是识字的拐棍。“语文园地三”是对汉语拼音这两个单元的复习与提升,内容较多且略显枯燥。因此,我通过比赛、创设情境、动手操作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新知识,也达到了我想要的“寓教于乐”的效果。‎ 语文园地四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学习新笔画“”,初步建立反义词的概念。‎ ‎2.拓展积累词语,能运用词语说说自己喜欢的季节。‎ ‎3.能展示自己借助姓名认识生字的成果,激发在生活中自主识字的兴趣。‎ ‎4.积累有关惜时的名言,懂得珍惜时间。‎ ‎5.和大人一起读《小松鼠找花生》,了解花生的果实长在地下这一生活常识。‎ ‎[教学重难点]‎ ‎1.认识6对反义词并积累,学写2个生字。‎ ‎2.积累有关惜时的名言,懂得珍惜时间。‎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学习新笔画撇点,初步建立反义词的概念。(重点)‎ ‎2.拓展积累词语,能运用词语说说自己喜欢的季节。(重点)‎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请两个高矮相差较大的小朋友,说不同。‎ ‎2.你们刚才用了“高矮”这两个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6对像这样意思相反的反义词。‎ 二、识字加油站 ‎1.教师领读书上的音节,学生跟读。‎ ‎2.教师指导书写“女”和“开”,落实“女”字的撇点笔画名称。‎ ‎3.课件展示6对反义词,结合生活实例辨析区别。‎ ‎4.游戏巩固。(开展“卡纸牌”游戏,一个人出一个字,另一个迅速找出它的反义词)‎ 三、字词句运用 ‎1.学生齐读书上的词语,教师指名读。‎ ‎2.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四季的特征物,并让学生说出它们分别是哪个季节的。‎ ‎3.让学生以“我最喜欢的季节”为题说几句话,教师指名说一说。‎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反义词,并且积累了关于季节的词语。‎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展示自己借助姓名认识生字的成果,激发在生活中自主识字的兴趣。(重点)‎ ‎2.积累有关惜时的名言,懂得珍惜时间。(难点)‎ ‎3.和大人一起读《小松鼠找花生》,了解花生的果实生长在地下这一生活常识。‎ 一、展示台 ‎1.将学生的姓名卡、作业本上的姓名在投影中展出,请学生认读。学生读对名字,那位被读到名字的同学就起立告知正确,评价后再全班跟读。‎ ‎2.每位同学将自己的作业本、姓名卡放在桌面上,学生可在教室内走动,主动认读姓名,不认识的字就向别人请教。‎ ‎3.开展班级“姓名识字大王”评选活动。‎ 二、日积月累 ‎1.鼓励学生借助拼音把名言读正确,根据学生实际正音,可关注“于、阴、金”等字的发音,巩固“一”字的变调。‎ ‎2.引导学生交流不明白的地方,帮助学生了解名言的大致意思。‎ ‎(1)“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比喻凡事要早做打算,开头就要抓紧。‎ ‎(2)“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说明了时间很宝贵,应珍惜时间。‎ ‎3.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采用指名读、同学推荐读、师生合作读、填空等方式进行背诵积累。‎ ‎4. 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说说其他惜时的名言。‎ 三、和大人一起读 ‎1.学生根据课文标注的拼音,轻声读,标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以及不理解的句子。‎ ‎2.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并指名朗读。‎ ‎3.小组讨论:是谁把花生摘走了呢?‎ ‎4.拓展实践,续编故事。‎ ‎(1)讨论:小松鼠后来有没有找到花生?它是怎样找到的?小松鼠找到花生后会怎样呢?‎ ‎(2)小组内讲故事。教师指名上台讲给大家听。‎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 ‎[教学反思]‎ ‎ 在本单元的语文园地教学中,我将“日积月累”部分作为重点内容,在认读、识记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积累好句。‎ 不足之处在于,我在引导学生交流名言意思时,当有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太过急于补充,代替学生说出答案。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给予学生多一点时间思考,多一点耐心,相信会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归类认识一些表示时间的词语,认识5 个生字。‎ ‎2.发现草字头和木字旁所代表的意思,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 ‎3.辨析易混淆的音节,读准平舌音、翘舌音、鼻音和边音。‎ ‎4.了解汉字“从左到右”“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 ‎5.背诵《悯农》,懂得爱惜粮食。‎ ‎6.和大人一起读《拔萝卜》,了解故事内容,初步尝试续编故事。‎ ‎[教学重难点]‎ 认识5个生字,加深对偏旁的认识,学会用偏旁将汉字分类;分清读音相近的字。‎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归类认识一些表示时间的词语,认识5个生字。(重点)‎ ‎2.发现草字头和木字旁所代表的意思,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重点)‎ ‎3.辨析易混淆的音节,读准平舌音、翘舌音、鼻音和边音。‎ 一、课前导入 ‎①感知时间:看1分钟动画片(课件播放);学生闭上双眼默数30秒。‎ ‎②师:你们觉得看动画片和闭眼睛哪个时间长?今天,我们来学习关于时间的词语。‎ 二、识字加油站 ‎1.学生根据拼音自由诵读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 ‎2.教师结合生活实际讲解词语意思。‎ ‎3.教师板书“午、晚、昨、今、年”五个字,并指明拼读。‎ ‎4.引导发现规律:4组词语按照“时—日—月—年”的时间顺序排列。‎ 三、我的发现 ‎1.引导学生读读两组不同偏旁的汉字,说说自己的发现。(每组汉字都是由相同的偏旁组成的。)‎ ‎2.根据学习伙伴的提示,学生说说两组汉字的特点。理解偏旁代表的意义,渗透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 ‎3.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再给出一些汉字,让学生按不同的偏旁归类;或给出偏旁,让学生说出带有该偏旁的生字,并说说这些偏旁与什么有关,强化按偏旁归类的方法。‎ 四、字词句运用 ‎1.教师以“开火车”的方式让学生读词语。‎ ‎2.教师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让读得好的学生带读一遍。‎ ‎3.教师强调要注意区分这些近音字,带读三遍。‎ ‎4.教师开拓学生思维,让学生举例还有哪些相似的近音字。‎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对汉字按偏旁分类,加深了大家对偏旁的认识?‎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汉字“从左到右”“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 ‎2.背诵《悯农》,懂得要爱惜粮食。(难点)‎ ‎3.和大人一起读《拔萝卜》,了解故事内容,初步尝试续编故事。‎ 一、书写提示 ‎1.指导学生书空同组里的两个汉字,观察发现两个汉字共同的笔顺规则。‎ ‎2.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每个生字的位置,交流提醒关键笔画所在位置,再进行书写。‎ ‎3.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汉字中,哪些也运用了“从左到右”或“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 二、日积月累 ‎1.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古诗,争取读正确。‎ ‎2.通过教师范读、伙伴互读等方式进行正音。采用五言诗的一般节奏朗读。‎ ‎3.简单交流读不明白的地方,帮助学生大致理解诗意。‎ ‎4.在熟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练习背诵。通过教师引读, 学生接读填空等形式帮助学生背诵。‎ 三、和大人一起读 ‎1.多媒体出示萝卜图片,师:这些是什么?它们生长在哪些地方?‎ ‎2.学生自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 ‎3.教师范读,再让学生练读,通过同桌对读、自由读、评读,让学生熟悉课文。‎ ‎4.续编故事。老公公他们最后有没有拔出萝卜?‎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哪些道理,学会了哪些新知识?‎ ‎[教学反思]‎ ‎ 本次语文园地,我们学习了关于时间的词语,初步学习给生字按偏旁部首分类等知识,让学生对于知识进一步的梳理、强化。我在教授这些内容的时候,同时还进行了拓展教学,有助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拔高,但个别基础差的学生注意力有些不集中。‎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学习谜语诗,认识5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2.区分3组形近字,了解每组汉字字形的不同。‎ ‎3.了解汉字“从上到下”“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注意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背诵《咏鹅》;在大人的帮助下,用听读的方式学习小故事《小白兔和小灰兔》,能正确朗读。‎ ‎[教学重难点]‎ 掌握生字的认读与书写,比较观察形近字,提高认读生字的能力;学习古诗,积累经典古诗词。‎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谜语诗,认识5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2.区分3组形近字,观察每组汉字字形的不同之处。(重点)‎ ‎3.了解汉字“从上到下”“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注意关键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 一、识字加油站 ‎1.整体感知,理解谜语诗。‎ 教师可以逐句诵读,创设情境,请学生猜猜谜语诗写的是什么,并说说理由。随机理解与“雪花”有关的词句。‎ ‎2.诵读谜语诗,识记生字。‎ ‎(1)范读、听读谜语诗。‎ ‎(2)学习5个生字,结合阿拉伯数字连线、点数游戏、画画等多种形式理解、识记生字。‎ ‎3.书写汉字,领悟规则。‎ ‎(1)教师范写。编顺口溜“撇低捺高留小口”加以强化。‎ ‎(2)学生先书空,再尝试书写,教师点评。‎ 二、字词句运用 ‎1.整体认读。学生自由读生字,注意观察每组汉字字形的不同之处。‎ ‎2.比较识记。说说自己用什么方法来记住这3组汉字。如,加减笔画,图文对照。‎ ‎3.猜字游戏。请一名学生上台,可以用故事、谜语、古诗、画画、表演等多种方法描述汉字外形,但不能读出汉字字音。由全班同学猜汉字。‎ ‎4.组词练习。根据汉字的字义,同桌分工,每人给一个汉字组词,如“男人、老人、行人、天空、天下”。通过组词,加深对字义的理解。‎ 三、书写提示 ‎1.回顾学习写字时的书写坐姿及执笔姿势,让“双姿”标准的学生做示范。‎ ‎2.指导学生书写同组的两个汉字,发现两个汉字共同的笔顺规则:“从上到下”“先横后竖”。‎ ‎3.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生字中,哪些汉字也有相同的笔顺规则。‎ ‎4.指导学生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交流提醒关键笔画所在位置,把汉字写正确。‎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背诵《咏鹅》。(重点)‎ ‎2.在大人的帮助下,用听读的方式学习小故事《小白兔和小灰兔》,能正确朗读。(难点)‎ 一、日积月累 ‎1.教师示范朗读古诗,引导学生听古诗猜猜“咏”的含义,并尝试说说古诗中分别描写了“鹅”的什么部位。(曲项、红掌)‎ ‎2.多种形式朗读古诗。以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伙伴互读等方式进行正音。‎ ‎3.在熟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练习背诵。可以通过教师引读、学生接读的方式,也可以用填空的形式,帮助学生背诵。‎ 二、和大人一起读 ‎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小白兔和小灰兔》的音频,学生欣赏。‎ ‎2.教师领读故事,学生跟读。‎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小白兔为什么向老山羊要菜籽?‎ 学生先小组内讨论,然后自由发言。教师适时教导学生学会自力更生。‎ ‎4.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故事,让学生熟读故事。‎ ‎5.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表演。‎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理解了《咏鹅》的内容,且能背诵,还能朗读《小白兔和小灰兔》并进行分角色表演。‎ ‎[教学反思]‎ ‎ 这堂课我比较注重朗读,通过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伙伴互读等多种形式朗读古诗和故事。‎ 通过有层次的朗读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整堂课下来,效果较佳。‎ ‎2 金木水火土 导学案设计 课题 金木水火土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是《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生提出的识字要求。本节课,我以游戏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识字,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体验中识字,这样不仅降低了识字难度,更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制作本课生字卡片。(师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用时:5分钟)‎ ‎1.播放动画视频。‎ ‎2.“金木水火土”五个动画小人自我介绍:我们五个兄弟叫“五行”,古代的人们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是由我们五个兄弟变化产生的,自然界的一切都和我们息息相关。‎ ‎1.学生仔细观察五个动画小人身上的字(金、木、水、火、土),试着读一读。‎ ‎2.学生认真观看动画视频,知道“金木水火土”是“五行”,古人认为它们和自然万物有关系。‎ ‎1.看图读字。‎ ‎     ‎ 金          木 水       火     土 二、借助动画,诵读韵文(用时:10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自由朗读。‎ ‎2.播放动画视频,引导学生听范读。‎ ‎3.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赛读活动,比一比谁读得更流畅,读得更准确,如果能读出节奏感就更棒了。‎ ‎4.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赛读活动。师生针对学生读得好的地方进行点评和学习。‎ ‎1.学生自由朗读对韵歌,读不准的字音可以先圈起来,再请教老师和同学,最后再读几次。‎ ‎2.学生认真倾听,看一看刚才在自由朗读的过程中,自己哪些字音读得不准。‎ ‎3.学生先在小组内进行自主练习,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然后请读得好的同学示范,听一听怎样读出节奏感。‎ ‎4.每个小组选代表参加比赛,倾听的同学要学习同伴读得好的地方。‎ ‎2.读一读,圈出本课的7个生字。‎ 一二三四五,‎ 金木水火土。‎ 天地分上下,‎ 日月照今古。‎ ‎3.照样子说一说。‎ 天地  天对地 上下   ____对____‎ 日月   ____对____‎ 今古   ____对____‎ ‎1.学生仔细观察动画中闪烁的“一、二、三、四、五、上、下”七个字,大声读出字音,如果自己读不准,就听同学读。‎ ‎4.读一读,比一比,看谁认识的词语最多。‎ 一干二净 三心二意 一来二去 三三两两 三、借助动画,集中识字(用时:10分钟)‎ ‎1.播放动画(全文中7个要求会认的字反复闪烁),教师引出认字活动,并引导学生自由朗读生字。‎ ‎2.游戏巩固(动画中金娃手拿7个生字卡片),组织学生开火车认读7个生字。‎ ‎3.游戏扩词。(动画中木娃要求小朋友们为7个生字伙伴找词语朋友)‎ ‎2.学生认真看清金娃手中的字卡,大声读出字音。如果遇到问题,本组同学要主动帮助同伴认读。‎ ‎3.小组选择喜欢的生字,开火车扩词,尽量说我们生活中常用的词语。‎ 四、借助动画,指导书写(用时:15分钟)‎ ‎1.播放动画(动画中水娃推出田字格图片,为大家介绍田字格各部分名称)。‎ ‎2.播放动画(动画中火娃集中出示“一、二、三”),引导学生观察三个生字的共同点。‎ ‎3.引导学生再次观察三个生字,看一看每个生字的“横”分别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4.教师范写,并组织学生练习书写。‎ ‎5.播放动画(动画中火娃书写“上”字),引导学生找出“上”‎ ‎1.学生认真观察,知道田字格中间有横中线和竖中线,又分成四个小格,分别是左上格、左下格、右上格、右下格。‎ ‎2.学生认真观察,知道“一、二、三”都是由“横”组成的,书空练写“一”。‎ ‎3.学生观察,一边观察一边说一说“一、二、三”的“横”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练习书空。‎ ‎4.学生认真观看老师范写的每一笔,在书中田字格中完成“一、二、三”的书写。‎ ‎5.学生认真观察“上”字,知道“上”字中出现了新的笔画“竖”,并书空练写。‎ ‎6.学生观察之后知道“上”‎ ‎5.说一说我们今天的收获。‎ ‎(1)我们今天学习了两个笔画,它们是________和________。‎ ‎(2)我们今天认识了田字格,田字格正中间的横线叫________,正中间的竖线叫________。‎ ‎6.在田字格中正确、工整地书写本课的4个会写字。‎ 字中新的笔画。‎ ‎6.教师组织学生观察老师的范写,并完成书后练习。‎ 第一笔“竖”要写在竖中线上。自主练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说你做 ‎[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口语交际的对象意识。养成说话自信、能在适当的场合“大声说”“注意听”的习惯。‎ ‎2.让学生对交流有兴趣,感受交流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说话自信,能在适当的场合“大声说”“注意听”。‎ ‎[教学课时]1课时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上课了,起立!(全体同学起立,并说“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坐下!(全体同学坐下)‎ 师:老师怎么说,同学们就怎么做,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口语交际游戏“我说你做”(板书),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个游戏的乐趣吧!‎ 二、介绍游戏 ‎1.学生了解“我说你做”的游戏。‎ 多媒体课件演示学生玩“我说你做”的游戏情景,提醒学生观察游戏过程。‎ ‎2.教师宣布游戏规则,学生分好小组。‎ 三、在游戏中明理 ‎1.第一轮游戏:教师准备几组简单的指令,如,举起你的右手。抬起你的左腿。‎ ‎(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做游戏,一个人发指令,其他人做动作。‎ ‎(2)结合自己小组的游戏结果,小组内讨论研究:怎样才能将指令准确无误地传达下去?学生可以向优胜组请教,也可以向教师请教。‎ ‎(3)教师小结:大声说,认真听,准确做。‎ ‎2.第二轮游戏:教师准备几组稍微复杂点的指令,重复上述游戏过程。‎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自己动作做错了,想想原因是什么。‎ ‎(2)小组内讨论,总结经验。‎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游戏,我们懂得了说话声音要洪亮,同时也要集中注意力听别人说话。‎ ‎[教学反思]‎ ‎ 今天是第一次口语交际课,我通过小组内的交流与沟通,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积极观察、思考并大胆地发出指令,这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其他学生认真听某一位学生的指令,并按照他说的完成指令。学生能集中注意力,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